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改革:“研究员”等4类职称分别设置国家标准徒友益散

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改革:“研究员”等4类职称分别设置国家标准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9月17日,人社部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国家制定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对从研究实习员到研究员的4类研究人员分别设置了国家标准。评“研究员”等职称,地方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意见拟规定了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4个职称的国家标准。研究实习员的标准为4个职称中要求最低的一个,包括基本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初步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开发与推广、科技咨询等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性工作。具备硕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一年见习期满。对于副研究员、研究员都设置了上一级职称工作年限的条件。如副研究员要求具备博士学位,并在助理研究员岗位任职满2年;或在助理研究员岗位任职满5年。研究员则要求在副研究员岗位任职满5年。国家标准中对研究员提出的基本条件包括,科研工作能力强,研究工作积累深厚,学术造诣深,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强,是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面向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或区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等效项目。具有指导、培养副高级及以下研究人员或研究生的能力等。根据意见的规定,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实行国家标准和地区标准相结合。国家制定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发展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地区标准,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激发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岗位作出贡献。4领域取得重大基础研究突破可进入“绿色通道”根据意见规定,职称评价也有“绿色通道”,对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等领域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颠覆性、关键共性及前沿引领技术突破,或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可直接申报评审研究员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职称评审中可适当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其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和贡献可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不把教育、工作背景简单等同于科研水平。对特殊人才要打破常规、简化手续,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方式开展不定期评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野外台站和基层一线工作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可适当放宽学历或任职年限等要求。此外,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未来将注重考察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职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等,不把荣誉性称号作为职称评定的限制性条件,避免人才“帽子”标签化、永久化。

互有

在高校工作的研究员和教授有什么区别?看了就知道了!

你的大学导师是研究员还是教授呢在高校工作的研究员和教授有什么区别?看了就知道了!1、研究员研究员一般在研究所,而且没有义务给学生上课,并且研究员是国家评定的,在研究所里,领导或者是学术带头人才称之为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可以说相当于教授,副研究员也相当于是副教授级别。但是在研究所里,研究员都不用教授的职称。2、教授大学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种。这样来看,教授就是大学老师教师的一个职称,教授是大学老师,在大学当中,教授是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了。教授是有义务给学生上课的,但是根据课程安排的不同,有的教授会给本科生上课,有的会给硕士生上课。副教授级别的教师,除了可以开设一门课程,还可以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学术讨论会的形式,开设新的课程供学生学习。一方面,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传授相关的知识。想了解更多信息和小知识,欢迎关注我,个人主页更多内容等你来看哦!

央登

大学老师和研究员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当大学老师呢?

“关注迷途e,随时获取教育资讯,每日更新!”大学教师和研究员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当的,能够成为大学老师或者是研究员的人都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但是这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更多的人想当一名大学教师,这是为什么呢?大学引进人才的优惠更大,很多高校在大力引进人才,在某些城市,很多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为家属解决就业,为子女解决户口,都是很实惠的,很吸引那些刚刚博士毕业的人,但是研究机构引进人才的时候,虽然也有福利,但是力度不够大,可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研究机构不是那么好进的,很多研究机构对于大家的专业和水平的要求更高,不是博士毕业就能够达标的,博士进入高校比进入研究机构容易。从具体工作上讲,研究员的工作就是搞研究,是纯粹的研究工作者,但是大学教师一方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一方面还是教学工作者,这二者可以兼顾,如果自己的科研出现了瓶颈,无法出成果,可以在教学上努力;如果自己的教学成绩平平,就可以在科研上下功夫,进可攻退可守,完全能由自己掌握,机会比较多。但是研究员就必须在科研上取得成绩,只有一条路。高校的科研氛围也比较好,很多求职者选择高校就是觉得,当一名大学老师的科研氛围更加的纯粹,就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能够投入进入,但是很多机构的研究员热衷做政府采购的课题,并没有真正的投身于学术的纯粹愿望。科研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相互合作,在大学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很多学生帮手,但是在科研机构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工作的灵活性比较小。选择工作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在大学的教师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有很多行政流程需要走,需要评各种职称,这都是很繁琐的过程,所以大家好好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辨合

教授两年不给本科生上课,职称变研究员?

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加快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因在于,这个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措施: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其职称将改为研究员。为本科生上课是教授的天职?加强本科教育,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十几年来,教育部门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研究生导师聘任的基本条件,把教授、副教授上讲台作为考核基层教学单位教学业绩的关键指标,给高校教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尽乐观,年轻教师尤其是讲师群体依然是本科教育的主力军,本科讲台上难觅教授的身影、“资源倒挂”的现象仍然存在。6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23所高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低于80%,30多所高校教授上课门次不到总量的四分之一,能实现教授全员上课的仅有极个别高校。倘若从教授的角度分析,之所以不太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授们太忙。几乎在所有的高校中,教授们都是最忙的群体之一。他们往往是科研项目的牵头人,是科研直接的参与者,因为身兼硕导、博导等身份,他们还有着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任务,一个教授甚至要带上十几个二十个研究生。教授们不是待在实验室里,就是把精力集中在硕士与博士的培养工作上。一个人的精力总是相对有限的,忙碌的教授们自然无暇分身于本科教学。第二。在同样的评价体系内,一个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和一个专心于本科教学的老师来比较,前者无论是在职称晋升,还是在各种奖项的评定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当授课的数量与质量,在高校的评价体系内所占比例过低,教授们自然也难以对教学付出热情。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表示:“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是大材小用。”理由是:有的教授研究方向太高深,带研究生可以,给本科生上课未必合适。不过反对者认为,教授接触学科前沿的目的是为了把最先进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如若学生接受不了所讲授的内容,只能说明教授方式不对、方法不当,而这正是需要教授们在教学中探索、改进之处。此前,也有媒体曾针对院士教授回归本科课堂有何意义进行调查。调查显示,60.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5.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能发现和培养人才,有利于学术方面的传承;50.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可以传播前沿的学术理论;42.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可以让学生感受大师的魅力。有学生表示,由于教授的阅历、学识等方面都较为丰富,其讲课效果对自己吸收知识、打牢基础能起到重要作用。把教授拉回本科生课堂在去年召开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连用三个双重否定句强调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陈宝生的表态,给教授划了条“合格线”,即“要参与本科教育”。事实上,在政策层面,除了教育部已连续多年“推动教授上讲台”外,在制度建设下,给本科授课教授的比例有所增长。以武汉为例,根据当地媒体2012年的报道,教授们纷纷重新走向教学一线,给本科生上课已蔚然成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率更高,有些学校达到了95%以上。与此同时,为了把教授拉回本科生课堂,有学校频出“狠招”。在中南大学,从2012年9月起,在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年终考核、津贴发放等方面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成了中南大学史上最严的“讲台令”。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课表和实施情况,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向全校师生公开。未经本科生院同意,不得任意调整授课教师。而有专家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问题,除了政策规定,更要让教授心甘情愿地参与本科生教学工作,如果只是为了符合相关规定,就容易变成一种“应付”,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可以考虑建立起“教学学术”的评价机制和体制,对教师分类管理评价。具体实施上,可以仿照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设立教学讲席教授解决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国外讲席教授薪资待遇比较高,而且是专门化的,即使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名校,也有几十名专门侧重教学的讲席教授,他们将时间主要放在教学上。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评价机制以及出台奖励措施,提高教授上讲台的积极性。比如浙江大学,2011年设立了“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旨在表彰功底扎实、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卓优、关爱学生成长的优秀教师,包括杰出教学贡献奖(每人奖励100万元人民币)、教学贡献奖(每人奖励10万元人民币)、教学贡献提名奖(每人奖励5万元人民币)。武汉大学也设立了“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该奖项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通过各学部及学工部门选拔推荐、师生网络投票、奖教金管理委员会评审和学校审批的方式确定最终人选。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将其作为促进本科教学的措施之一。除管理评价机制外,有专家还建议,既然教授注重科研,那学校可以创新实施“研教融合”的本科教育模式。即让本科生参与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吸引教授主动参与本科生教学。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本科,一流的本科需要一流的教师来教学。只有让本科教学者收获更多,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才会成为“自觉”。让教授重新回到本科生的课堂,高校可以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注:本文综合整理自光明网、《南方都市报》(作者:吕春荣、李飞)、腾讯网

洁厕工

“研究员”,暗藏玄机!

最近,经常看到大家讨论:某高校的“研究员”岗位到底要不要投递,看招聘信息总感觉怪怪的,像是“博士后”的变种,但又说不出来具体哪里奇怪。的确,从单位属性来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员”含金量相去甚远;而从高校内部来看,作为岗位的“研究员”和作为职称的“研究员”又概念不同。随着各大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员”的说法也跟着不断演变,有时候像在玩文字游戏,搞得求职者云里雾里,甚至草草入坑。今天,咱们就聊聊“研究员”的那些事儿,弄清楚所以然,再决定是否投递简历、参加面试或签字入职。01土生土长的“研究员”,定位明确有关高校教职的聘用方式与岗位设置,我们其实一直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成果。比如,“Tenure-track”流传到我国衍生出了“预聘-长聘”,成为事业编改革后的新型聘用方式,并得到广泛推广;再比如博士后和助理教授岗位,也都是舶来品。而“研究员”则不同,它属于为数不多的本土生长的概念。根据我国的职称管理评审制度规定,研究员是自然科学研究或社会科学研究系列职称,属于正高级职称,包括实习研究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研究员(正高)。本质上来说,“研究员”对标的是“教授”,由于其专攻科学研究的属性,甚至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至高的科研水平和超强的科研能力。一般来讲,美国对应过来的职位应该是Senior Reacher Associate或Adjunct Professor,都是杰出知名学者。一言以蔽之,“研究员”起初是一种高级职称,而非某一类岗位。随着高校用人形势的变化,以职称为坐标的“研究员”开始发生异化,形成了我们现在容易混淆的“多面体”。02“研究员”的三六九等按单位属性来看,科研院所无疑是“研究员”的对口载体,严格意义上,能叫得上“研究员”的科研工作者,应该等同于高校里的“教授”,甚至科研产出成果更加丰硕。比如,两院院士均为“研究员”序列,属于top级别,与国外真正意义上的professor和full professor更加接近,那么这个词的分量可见一斑。平行到高校当中来观察,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早期,“研究员”只代表职称:与专任教师岗走“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晋升路径不同,一般教学管理岗的职称是“副研究员/研究员”,尤其是工科学部学院的党政领导,例如书记,走这一职称体系意味着教学工作量不影响其升降任免。而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高校对用人模式进行革新,引入更加灵活的聘用制度,这时“研究员”就作为一种岗位登场了。面对近乎惨烈的科研大比拼,高校各显神通。一边有大量博士加入科研队伍的需求,一边是无法为其提供编制的尴尬,矛盾之间,“专职科研岗”应运而生。从最初的博士后,到后来的助理教授,再到如今的“研究员”,都是高校扩大专职科研队伍的一种方式。“以最低的用人成本、招最多的科研打工人”,这是高校赤裸裸的目的,不过作为求职者,如果不加辨别,还是容易被其中的隐蔽乱象蒙住双眼,傻傻入坑。03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临时工”属性强无论是特聘研究员、还是助理研究员,听起来都挺“高大上”,但前面的title再花哨,也改变不了其“临时工”的属性。 从聘用方式上看,研究员类别的岗位和“博士后”、专任教师岗各有相似之处。目前,一部分高校特聘研究员的任期是3年,服务期内归项目负责人或课题组负责人管理,期限已到默认离开,这就和博士后的情况基本一致;还有一部分高校采用专任教师岗位“预聘-长聘”的方式对待研究员岗位:即按预聘制管理,预聘期6年。在受聘3年时,由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考核优秀的特聘副研究员可申请特聘研究员岗位。预聘将到期时,进行期满考核,根据预聘期内个人职业发展情况,分别按申请长聘教职、延长聘期和不再续聘办理;个人职业发展特别优秀者,可提前申请长聘教职(即长聘职教授或长聘职副教授)相比较而言,第二类聘用方式相对有诚意,确实是因为暂时编制不足,才“曲线救国”,而非摆明榨取完你的价值就让你走人。所以,凡是看到“预聘-长聘”制的“研究员”招聘信息,大可放心尝试,未来的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从福利待遇上看,“研究员”岗位人员的年薪还是比较可观的,虽然对应着讲师职称,但一般都能拿到20万以上年薪,而且往往还追加一笔不菲的科研启动费。但与此同时,福利保障方面就少得可怜,没有安家费、没有租房补贴,也不提供人才公寓,这样一看,工资好像也不算高。唯一比较友好的是,研究员申报项目比专任教师岗有优势,一般会有学校的政策倾斜,对于专注于科研的人来说,算是利好的消息。从职业发展角度看,“研究员”的前景相对宽广,并不是局限于高校,由于专职于科研,并有机会积累不少学术资源,即使无法转为“长聘”,依然可以选择华丽转身,跳槽至科研院所。当然,前提是你兢兢业业从事本职工作,而不是浪费精力在抱怨不公待遇上。对于事业编改革势在必行的高校来说,研究员作为岗位被推广的过程就是人才蓄水池搭建的过程,且一边存水、一边放水的灵活机制,有助于保持科研队伍的活性,无形中缓解着改革带来的阵痛;而对于个人而言,要明确“研究员”作为岗位出现时,代表着无编制的“讲师”待遇,名声好,不教学,但保障少、不稳定。求职过程中,如果你考虑清楚想专职科研,那么“研究员”的岗位很适合你;而如果只是因为之前没有深入了解,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后,请重新思考一下自身定位,别等到当了“韭菜”才懊悔不已。#木木西里#内容来源:青塔人才真的存在第一学历歧视吗?这些研究告诉了我们结果不知如何解释对宇宙的喜爱就来场辩论「科学故事-Science story」33本镇压期刊最新状态,3本已出小黑屋,最高上涨46%!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门风客

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职称有多难?

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有多难,有必要冲击一下吗?@小马班长大学老师如果不走行政路线的话,职称就是唯一晋升渠道,有条件的话肯定要冲击一下。1、为什么要晋升职称?职称越高、工资越高、资源越多大学教师的工资就是和职称挂钩的,正高职称比副高要高出1000多元。在申请科研项目上也有优势,同一个项目,教授肯定会比副教授的优势更大。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每年的职称晋升才会挤破头,竞争也越来越大。2、晋升职称难不难?名额越来越少,晋升越来越难因为学校是事业单位,教授的编制总数是一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学校,教授的名额是一个固定数,当学校的编制名额已经用完的时候,必须退休一个教授,才能晋升一个教授,也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名额少就造成了竞争压力大,有的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个教授名额。3、如何才能顺利晋升教授?平时多努力,根据本校晋升条件准备个人成果每个学校的晋升标准不一样,有的学校以科研条件为主,要求发表多少篇论文,获得几个国家级项目。有的学校以教学为准,要求发表教学改革论文,获得几项教改立项。虽然说每年的职称晋升标准都会变,但总体变化不大。因此,要从本校往年职称晋升的条件出发,多多准备自己的成果。平时多发论文,认真准备每一次申报项目的机会,另外多参加教学比赛,多带领学生参加比赛。总之,努力就有收获,当各项成果都比较突出的时候,晋升的希望就比较大了。@光线摄影学院无论哪个单位,从副高到正高,都是非常困难的了。我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出版社了,一个出版社里面,要评上正高职称,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了。一个中央级出版社,大概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公办的本科大学吧,有的相当于重点大学,有的相当于普通大学。说实话,从副高到正高真的不容易。大学也是一样的了,我也认识很多大学的老师和领导。有些院系的领导,非常努力了,但是也长期只是副教授。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腐败,好像作为院系领导,就很好评上教授了。评教授或者正高,真心不是靠腐败。永远都是先付出,然后再得到。@腐朽的虚伪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大学教师的职称是什么?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实际指的就是高校教师的职称的晋升。高校教师职称是从事高校教育工作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称呼,是对一个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水平的全面评估,反映的是一个教师教学、科研、业绩成果、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水平。目前高校教师职称级别包括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分别对应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当然如果是研究系列对应就是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一个教师的成长就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同时随着职称等级的晋升,老师可以享受越来越高的工资待遇。因为职称是对教师全面的评价,既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肯定,又和工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职称的晋升被老师们视为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职业主线,很多老师的一生基本就是围绕着职称轴心转的。二、大学老师的职称晋升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考评的是一个教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状态和业绩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晋升的途径就是通过同行专家的评审认定。每一个等级晋升都要达到高一级职称评审条件(有些地方是省统一制订的条件,有些地方是由高校自己制定条件),提供相应的材料供专家进行评审。每一个次职称评审都是对自己前一个时期工作的全面总结,包括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情况、发表论文水平、指导学生、社会服务情况等等,经过个人申报、同行专家鉴定、学科评审,同行专家评审等诸多环节,最后得以晋升高一级职称,拿到职称证书。中国高校职称评审政策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各省各地的职称评审政策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讲是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评聘分开”,即获取资格和聘任职务分开,只要水平到了,通过专家评审,就具有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至于有没有岗位、聘不聘是单位的事,聘了享受工资待遇,没聘则即使有资格也不能享受工资待遇。另一种方式是“评审结合”,就是本单位先要有岗位能聘你,才允许你去评,评下来后你具有资格又能聘在相应的岗位,能够兑现工资待遇。2017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委下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高校职称评审全面下放到各高校,由各高校结合本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制定职称评审政策,开展自主评审。改革的推进情况各地均不相同,可参考各自所在地区。回顾问题,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难不难,我们看几个方面的因素:1、个人水平。这个跟你评审的工作情况和努力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的教学工作量饱满、质量高,科研成果突出、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职称评审只不过是对平常工作的检验,把材料准备充分就是了。2、评审条件。评审条件的高低决定了职称评审的难易程度,不管是省里统一的条件还是学校自己制定的条件,总会有高有低,各自不同,比较之下自然一目了然。还有就是个人条件和评审条件的差距也自己心知肚明。3、评聘结合。现在很多高校的职称评审已经实行评聘结合,而每一个学校的岗位都是有限度的,各个等级的岗位都有一个比例和数量,有相应的空缺岗位才让你评,没有空缺是不让评的。例如我想报正教授职称,那我单位就要有正教授的空缺岗位,没有的话,我就得等下一年。难不难就看单位岗位设置情况了。所以难不难要自己对照分析,冲不冲那就要在对照分析的情况下才能决定了。三、大学老师职称评审中的弊端目前大学老师职称评审比较突出的弊端有:1、程序繁琐、材料众多。因为要全面评价一个教师的水平,要填写的表格和准备的材料非常多,老师们光是材料的准备就一个头大。老师们的心声是简化程序,科学评价。2、轻教学、重论文。这方面的情况是最大的弊端,虽然目前国家也对这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矫正,出台了不少指导政策,但也一时难以扭转这种局面。特别为评职称而论文,为论文而论文,对老师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和伤害。老师的心声是重视教学、进行分类评审,不唯论文。3、评聘结合值得探讨。一个单位的岗位职数毕竟有限,如果没有空缺岗位了,多优秀的教师也没办法晋升高一级职称,要不就是死等,要不就是跳槽,到可以评的单位。老师们的心声是解决评聘结合带来的无法晋升看不到希望的弊端。@一缕正义的光芒象牙塔顶端永远只属于极少数人,而且是那些目标明确意志坚强为了目标不舍放弃的人!这是规律,是游戏规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上不会掉馅饼,妄图不劳而获,或者浅尝辄止,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晋升教授职称就像攀登绝顶山峰,一路上会有坎坷荆棘,会有狼虫虎豹,会有激流险滩,在这个征程上,每个人都有选择坚持或放弃的权力。晋升正高级职称需要足够优秀,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缺一不可,只要一直努力,总会离目标越来越近。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创造的,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心中有梦,就会照亮你前进的路,指引你不断走向光明。@义哥说教育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难不难,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与很多因素是相关的,具体分析起来我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要考虑。第一,学校的层次一般来讲,学校层次越高,虽然它的相对来讲职数会比较多,总体上来讲越好的学校评教授难度相对也会增大。最主要是竞争力大,能够进入这些优质高校的人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所以相对来讲竞争也会越激烈。第二,个人的学术水平是否要评正高,我觉得这个最根本问题还是个人的水平。也就是你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学术标准,目前来看要评正高,当然最主要还要看你的论文,著作,项目教学等方面成果。如果这些方面都比较强,相对来讲评级会比较容易,如果在某些方面不是很强的话,要想评正高,还是比较困难的。第三,职数的限制正高职称的评定并不是一个无限制的机制,也不是达到水平就可以,这个还与学校的职数有很大关系。因为现在一些学校规定高级职称以上一般只能达到一定比例,比如我所在的高校目前副高以上的总值数是45%,也就是说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即使你水平再高也是不能评上的。第四,个人的年龄现在高校有很多年龄比较大的老师,如果想评正高的话,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现在年轻教师业务及科研能力强,善于钻研,年纪较大的教师如果前期成果不多,晋升会越来越困难。来源丨悟空问答

不亦小乎

北京为两类科研人员分类定制职称评价标准

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层、分类为两类科研人员量身定制了清晰的职称评价标准,提出了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完善了研究员“直通车”评价机制,建立了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的分类管理模式。据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是职称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智库等单位进行评价,涉及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材料学、文史哲、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是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渠道。首次将两个研究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据介绍,两个研究系列职称均设置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四个层级,名称依次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满足各梯次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需要。同时,本次改革将破除体制外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玻璃门”,打通体制内外科研人员的评价渠道,实行分类管理模式。本市高校、科研机构等职称自主评聘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单位职称评审即聘任到岗位。对于企业、智库等非公单位的科研人员,可按照“个人自主申报、行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管”的社会化方式,参加市科委或市社科院分别组织的两个研究系列职称评价,科研人员取得职称资格后,企业、智库等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自主择优聘任。本市将不断优化社会化职称评审工作流程,进一步减少申报材料和证明事项,强化大数据应用,突出工作单位推荐意见,推行职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缴费、网上查询验证等便利服务,不断提高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首次实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本次改革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推广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型3类,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型2类,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别制定评价标准条件。对从事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重点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能力,考察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对从事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推广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重点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效益、技术推广成效和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对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重点评价其战略和政策研究能力、决策咨询服务水平、行业评价认可度和科技服务满意度等。对从事基础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重点评价其在创新思想理论、传承文明、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对从事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重点评价其在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在职称评审时,科研人员可自主选择将论文专著、发明专利、项目成果、软件著作、技术标准规范、理论文章等最能代表能力水平的成果提交职称评审。突出贡献科研人员可优先评价本市将进一步完善高层次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绿色渠道。取得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担任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可申报研究员“直通车”评审。对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取得重大基础研究突破、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评审。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代丽丽编辑 徐慧瑶流程编辑 刘伟利

本觉

职称评审:做到这三件事,你就是高级工程师!

在建筑行业,相信每个人都逃不开评职称这个问题。高级工程师分为两级三类: 高级工程师(副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 高级工程师就相当于副教授级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相当于大学的正教授级别。评职称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说一下,如何一步一步评上高级职称?一、要有耐心,一级一级往上升评职称需要的最低学历就是专科,所以说如果您现在专科毕业了,从事相关工作3年,就可以申请助理工程师。当然如果您是本科的话工作一年就可以申请助理工程师啦!申请助理工程师后,工作3-5年可以在申报中级工程师。成为中级工程师后在工作2-5年就可以申请高级工程师,当然这时候只能是副高级别的。想要升为正高级的工程师还需要您再工作5-8年!这个时候达到了职称的顶级,年薪和奖金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说这样下来,我就多大了,平平庸庸的也会过到那么大!还不如按着目标一步一步往上走!二、高学历助力我们在上述中也可以看出,专科和本科的差距,通俗的来说就是学历越高,评审时间就会越短。例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本科毕业后,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五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四年以上;博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二年以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统一刊号)的专业、行业刊物发表过1篇以上具有较高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参评论文必须为独著。每一次申请职称时,都会对不同学历的人进行不同的评审条件!所以说如果您的学历低的话建议先提升学历!三、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质量很重要,论文必须在“paperpass”网站进行论文检测,提供检索证明,重复率超过30%的不能提交。并且大家一定要注意物资管理类论文不能参评。而且论文发表前还得经本项目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认真修改。所以写的论文质量一定要过关,否则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大家一定要谨记这三件事!一步一步慢慢升级为高级工程师或者正高级工程师,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够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才能处于自己想在的风景!

吉利

院士也在提议取消职称:职称之败败在何处?

对于职称称,长期处于争议之中,也一直处于改进当中,即便如此,还是不断有人呼吁取消职称。这种情况说明,职 称已经到了需要深刻反思和痛下决心予以改变的时候。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沈岩也加入到呼吁取消职称之列,他建议取消各类职称评审,在网上获赞无数,又一次点燃了讨论热潮。职称为何到了“人人喊去”的地步,到底该如何应对?许多类似事件已经屡屡证明,凡是民众反映强烈的制度、法律、规定和做法都存在致命缺陷,只有废除或是取消才能消除争议。时间是最好的老师,40多年的实践证明,职称制度确实已经太老了,已经不合时宜了。看一看民众议论就知道:“天下苦职称久矣”!力挺这位院士挺取消各类职称评审的建议。职称评审问题经过修修补补,已经没有太多的改进余地,到了穷途末路之地了。院士这一建议道出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心声,这也教教师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教师深感苦恼的一件事,中科院院士提出终结方案,多数教师是赞成的。一些人诚然担心取消职称之后不能调查教师积极性。对此,网友们也分析到了。他们认为取消职称不仅不会削弱老师的积极性,反而能够恢复教育系统的良好生态,保证公平公正,调动最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的还举例说明,上年世纪八十年代没有职称,教师们兢兢业业,同事之间互帮互学、从不藏着掖着,那个时候是多么的和睦相处啊!后来有了职称,这一切都被破坏了,职称不但没有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真的得不偿失,应该坚决取消。职称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不断进行完善也还得不到教师的认可,甚至连院士也出来呼吁予以取消呢?归纳出来,主要有五点。第一,评审变成了唯论文唯材料,与教师岗位职责脱节。设立职称制度的初衷也还不错,问题主要出现在操作层面。职称制度在初期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增强内在激励是有效果的。如果否定这一点,也是不客观的,也不能解释职称制度为何能够维持40多年。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职称在操作层面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暴露出来的弊病越来越明显,事实上已经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绊脚石。评审唯论文唯材料现象十分突出,掌握生杀大权的评委只看材料,对于实际表现和工作能力一概不问,甚至无法过问。因为具有决定权的评委成员与被评审对象是完全隔绝的,想了解实际情况也无可能,封闭得相当严密,评审成了纯粹的案头工作,不脱离实际是不可能的。一名教师工作了几十年,几位评委阅读一遍材料就下结论,这种现象被一些人讥讽为“外行就可以当评委”。正是因为评审只看材料不看能力,导致中学出现一些“论文高级教师”,一线教师十分不满,因为教学骨干不是高级,高级却当不了教学骨干(其具体原因见下文)。在高校,没有上过讲台甚至不能上讲台的能够成为教授,而教育教学极好的教师却不能成为教授,在强烈质疑之下这一两年才有个别教师成为幸运者。所有这些做法,都与教师岗位职责严重脱节,教师干的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评委评的是论文等各种材料,“教师苦职称久矣”并非夸大之词。第二,职称异化成为一种利益,催生教师功利化思想。职称制度的最大败笔不在职称制度本身,而在于工资收入与职称挂钩这一奇特做法。这是职称的致命缺陷,也是职称被一线教师所讨厌的祸根。教师待遇由职称决定,同样造成与工作好差、能力大小、贡献多少相脱节。上了职称一有应有,工资节节上升,待遇层层提升,事业单位的退休金还与职称挂钩,职称异化成了利益分配,反之亦然。看起来,似乎是工资收入的问题,实际上是职称决定工资待遇失去公平的问题,这是本质。既然是有利可图,职称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人对职称斤斤计较,不过是看中其中的工资福利,而不是看中其中的责任,因为职称已经变得有利无责,而且职称一旦上去,与其挂钩的福利就变成了终身制,可谓是永久利益,绝对不是每月仅仅多几个工资那么简单。如此这般,追求高级职称就成为一些教师的终极目标,使得一些教师变得极为功利。教育教学可以不下功夫,争取职称那是绝对不能不下功夫。人的精力和时间极其有限,两事都不耽误的人极少,更多的人只能顾一头。一些人把所有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自然分身乏术而不能为职称而忙碌。一些人一心一意把晋升职称作为目标,自然难以将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学上。前者往往是教学骨干,后者自然难以成为教学骨干。一些人为了高级职称,整天想着如何获得各种荣誉、如何才能发表论文、如何才能出成果,教学反倒不在意。比如为了获得公开课的奖状,有的人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磨课”,课是“磨”精了,奖励也到手了,可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却无处寻找,被更打乱的教学计划也只能由学生自己想办法。一些人本来没有课,也不用上讲台,但为了评上高级,也想办法承担一些水课,为的是凑足申报职称所需要的课时。这些都是典型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与教师应有职业道德修养格格不入,这又何以教书育人。第三,有人为评职称挖空心思,就是难以精通主业。职称评审条件是公开摆在那里的。评审条件如何规定,一些人就围绕条件去努力,职称条件成为指挥棒,为此不少人挖空心思,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领导递条子、熟人打招呼、请评委关照已是过去时,现在则是看着条件对号入座,缺什么补什么。教学等级太低,请人调高;课时不够,想办法充数;论文不足,暗中请枪手代劳;评为先进可以加分,提前进行活动。很多教师都在抱怨职称评审“内幕”多,因为他们是职称评审的直接经历者,从不缺乏身边事例。职称名额分配权掌握在了少数人手中,即使表现优秀、才能出众,如果少数人不欣赏,名额永远落不到头上,你得想法与分配名额者拉近关系。即使是唯材料,也不是材料多材料好就行的,好材料说成一豆腐渣、烂材料夸成一朵花也未可知,因为说话的不是材料而是看材料的人,谁上谁下全凭可以掌控各个环节的人如何说话,对此你也得想办法。如此等等,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腐败行为,从而导致教师队伍内乱,从根源上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这又是公平问题。第四,高级职称成为唐僧肉,“领导优先”不是秘密。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只要有一官半职,多半都是高级,而最苦最累的一线教师很难与高级有缘。有的学校,高级职称被管理层占满了,而课时超满的一线教师则很难再有机会。因为评审本来就要经过这些管理层,即使领导暂时没有评上高级,也有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就有规定,行政管理不评职称,可在一些有评审权的高校,只要是中层管理者或是年龄差不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高级。尽管不是教授,但研究员的头衔却也可以保证他们享受教授级的工资福利和退休待遇。此时,职称变成了慷国家之慨而寻私人之利的工具。有的高校教授占到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你说夸张不夸张?这还不包括行政岗位上的教授或是研究员。这还是公平问题,而且涉及核心价值取向。第五,能上不能下,失去了调动积极性的基本功能。无论是高校教师职称系列还是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都规定有高级职称比例,显然这是为了鼓励竞争。无论是30%还是15%,总之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进入高级,这就得通过努力去争取。毫无疑问,这个比例是必须的,其初衷确实是为了不吃大锅饭,避免干好干差、干 与不干一个样。然而,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反而陷入到干好干差、干 与不干一个样的尴尬境地。因为比例是固定的,在捷足先登者将指标全部占尽的情况下,后来者再有本事也是枉然,连申报的意义都没有,这就进入到无竞争当中,与初衷相悖。有的在问,评上高级职称的应该有干劲吧?同样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往往是完成了终身心愿,也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动力下降,标准降低,有的甚至混起日子来,有的立即转到行政岗了,有的养起了病来,有的教授十年也就简单上点简单的课。这样,评上的和没有评上的都没有积极性。这就与建立职称制度的初衷完全相反了,职称不取消就无法调动多数教师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职称是终身制,能上不能下。一个人只要评上了高级,即使能力再差,干得再庸,也可以坐享其成,吃上一辈子。一些后来者,即使劲头再足、能力再强,也只能“望高兴叹”。有的因为知识老化不能胜任教学了,有的因为疾病长时间不能工作了,有的离开教学岗位打杂了……还是占着高级职位,拿着高级工资,享受高级福利,而真正的教育教学主力却没有这个机会,这样的不公平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不改变确实不行。总之,职称已经到了非去不可的地步。取消了职称,才可以恢复教师生存生态,保持教师队伍活力,使得教师安安心心教学,不因为职称而分心走神;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不因为竞争而各顾自己;可以团结协作共进,不因为评审而形成内耗……取消职称或切断职称与工资的联系是一线教师的迫切愿望和强烈呼吁,背后是教师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个追求无疑是正当的,理应得到满足。网友们你说对吗?(本文为原创,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仲村

官方文件中的职业资格、执业资格、从业资格、职称的区别

职业资格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通过鉴定(评定)或考试取得,供用人单位参考。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称为“水平评价类”资格。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执业资格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必须通过考试方法取得,考试由国家定期举行。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时间。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称为“准入类”资格。准入类职业资格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具体区别为便于理解和记忆:职业资格=(从业资格 + 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水平评价类资格执业资格=准入类资格那么又有同学要问了:准入类与水平类资格有什么区别呢?用通俗的话讲,准入类资格就是必须持证上岗,所以俗称执业,没有证书就被排除在门外了, “含金量”较高。而水平类资格就是只代表从业者的水平和业务能力,供用人单位参考使用,“含金量”不如准入类资格。再说白一点,没证书但确实能干这个活计的,用人单位认可也行。水平类资格不强调必须持证上岗,所以俗称从业。举个消防领域的例子注册消防工程师=准入类资格=执业资格注册设施操作员=准入类资格=执业资格消防和应急救援人员=水平评价类资格=从业资格具体到安全生产领域注册安全工程师=准入类资格=执业资格安全评价师=水平评价类资格=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专业技术职称分类标准1、高级中级2、教授、副教授讲师3、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4、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电工高级技师是技师,即工人序列。是从事高级电工施工需要具备的执业资格证书。注册电气工程师是工程师,干部序列,目前国内持证人数不超过15万。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以建筑行业来说,例如:初级中级副高正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助理建筑师、建筑师、高级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等(建筑师是专有职称,并非“建筑工程师”的简称,也没有“建筑工程师”职称。)是“执业资格”,而非“职业资格”。今年年初,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将职业资格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两大类,在每项资格后面均注明了该项资格是属于准入类还是水平评价类。二者没有任何交叉,只能属于其中之一。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139项,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其中准入类35项,水平评价类2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其中准入类5项,水平评价类7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