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八个我们可能永远解决不了的终极哲学问题灵人

八个我们可能永远解决不了的终极哲学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都是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哲学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阐明我们应当考虑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总是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以下是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解决的八个哲学谜题。1.宇宙/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在宇宙中的存在实在太奇怪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平凡让我们把我们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但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这种自满情绪所哄骗,进入一种存在主义意识的深刻状态。我们会问:为什么宇宙中存在所有这些东西?为什么它受到如此精确的物理定律管辖?为什么要存在任何东西呢?我们生活在宇宙中,如螺旋星系,北极光和海绵宝宝。正如肖恩卡罗尔所说“现代物理学的任何内容都没有解释为什么我们有这些法则而不是另外一些完全不同的法则,尽管物理学家有时会这样说, 如果他们更认真地对待哲学家,他们可能会避免这样的错误。” 而对于哲学家来说,他们能想出的最好的就是人类学的原则,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观察者让宇宙的存在有意义,这一观点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声音。2.我们的宇宙是真实的吗?这是经典的笛卡尔问题。它的基本思想是,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周围看到的是真正的现实,而不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所造成的一些宏大幻觉?这个问题也被称为“缸中大脑”问题。很可能我们是精心模拟的产物。因此,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运行模拟环境的文明是否也是在另一个更高级文明模拟的虚假现实中,类似计算机中的“递归”程序。而且,我们可能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个人。假设运行模拟的人也参与其中,我们的真实身份可能会被暂时掩盖,以提高体验的真实性。这个哲学难题也迫使我们重新评估“真实”的含义。模态现实主义者认为,如果我们周围的宇宙似乎是理性的(而不是它是梦幻的,语无伦次的或无法无天的),那么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宣称它是真实的。3.我们有自由意志吗?这个问题也被称为决定论的困境,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否由先前事件的因果链(或其他一些外部影响)控制,或者我们是否真正自由的代理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哲学家(现在是一些科学家几千年来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并且看不到任何明显的结局。如果我们的决策受到无穷无尽的因果关系的影响,那么决定论是正确的,我们没有自由意志。但如果情况恰恰相反,那就是所谓的非决定论,那么我们的行为必须是随机的,有些人认为这仍然不是自由意志。相反,自由主义者提出了相容性的观点,自由意志在逻辑上与宇宙的确定性观点相容。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神经科学的进步表明我们的大脑在我们意识到它们之前做出了决定。但如果我们没有自由意志,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进化出意识而不是一个运行程序的大脑呢?量子力学通过暗示我们生活在一个概率世界中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任何类型的确定性都是不可能的。正如 Linas Vepstas 所说:“意识似乎与时间流逝的感知密切相关,而且确实认为,过去是固定的,完全确定的,未来是不可知的。这很合适,因为如果未来是预先确定的,那么就没有自由意志,也没有时间流逝的参与。”4.上帝存在吗?简单地说,我们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无神论者和信徒都认为决定论是错误的,不可知论者是正确的。真正的不可知论者只是笛卡尔式,认识到所涉及的认识论问题和人类探究的局限性。我们对宇宙的内部运作方式知之甚少,无法对现实的本质作出任何形式的圆满解释,以及上帝是否存在于宇宙中的某个地方。许多人主张自然主义,认为宇宙是自主运行的,但这并不能排除可能存在一位伟大的设计师,他启动了整个宇宙(所谓的自然神论)。如上文所述,我们可能生活在模拟现实中,现实之外的“神”控制着所有变量。或许诺斯替教徒是正确的,强大的存在存在于我们不知道的更深层次的现实中。这些不一定是亚伯拉罕传统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但它们仍然可能是存在的。5.死后有生命吗?在每个人都兴奋之前,这并不是说我们最终都会在一些蓬松的白云上过着逍遥的日子,或者发现自己在十八层地狱的深处饱受煎熬。因为我们不能问死者死后是否去了另一个地方,我们只能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唯物主义者认为死后没有生命,但这只是个假设不一定能被证实。仔细观察宇宙(或多元宇宙)的假说,无论是通过经典的牛顿/爱因斯坦透镜,还是通过量子力学的怪异过滤器,都没有理由相信我们只有一次称为生命的东西。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卡尔萨根在谈论量子“多元世界”理论时说,不遵守宇宙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始终发现自己活着并以某种形式观察宇宙。这是一种高度投机的东西,但就像上帝的问题一样,科学还不能解决,只能把它留给哲学家。6.你能真正体验到什么吗?客观地理解世界和通过完全客观的框架体验世界之间存在差异。这基本上是质疑的问题,我们的环境只能通过我们的感官过滤和思想的思考来观察。你所知道的一切,你触摸到的、看到和闻到的一切,都已经过任何生理和认知过程的过滤。因此,您对世界的主观体验是独一无二的。在典型的例子中,对红颜色的主观欣赏可能因人而异。说出这一切的另一种方式是宇宙只能通过大脑(或潜在的机器思维)来观察,并且凭借这一点,只能主观地解释。但鉴于宇宙似乎是连贯的并且部分可知,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假设其真正的客观现实永远不会被观察或知道?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哲学的大部分都是基于这种基本限制(他们称之为空虚),以及与柏拉图理想主义的完全对立。7.什么是最好的道德体系?从本质上讲,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区分“正确”和“错误”行为。然而,在历史的任何时候,哲学家,神学家和政治家都会声称已经发现了评估人类行为和建立最正义行为准则的最佳方式。但它从未如此简单。对于像普遍道德或绝对主义道德这样的东西来说,人类的生活过于混乱和复杂。黄金法则是伟大的(你应该像对待他人一样对待别人的想法),但是它无视道德自治并且没有留下强制执法的空间(例如监禁罪犯),甚至可以用来证明压迫是合理的(伊曼努尔康德是其最坚定的批评者之一)。而且,这是一个高度简化的经验法则 为更复杂的情景提供条款。例如,电车难题中可以为了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吗?一个人类婴儿和一个成年的大猩猩谁会更有道德?正如神经科学家所表明的那样,道德不仅是一种文化根深蒂固的东西,它也是我们心理学的一部分。充其量,我们只能说道德是规范性的,同时承认我们的是非观念会随着时间而改变。8.什么是数字?我们每天都使用数字,但退一步,数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数字能帮助我们解释宇宙(如牛顿定律)?数学结构可以由数字,集合,组和点组成,但它们是真实的对象,还是仅仅描述了所有结构中必然存在的关系?柏拉图认为数字是真实的(你能不能“看到”它们并不重要),但形式主义者坚持认为它们只是形式系统(基于数学的抽象思想的明确结构)。这本质上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这让我们对宇宙的真实本质,即它的哪些方面是人类构造,哪些是真正有形的感到困惑。

夫子相亲

解答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的问题的尝试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开篇就研究儿童习得语言的问题。要想解决他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换一个思考的角度,加入一些背景知识才可以。研究儿童是如何习得母语的过程,其实就是研究思维的本质的过程。因为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他获得知识或者叫信息的方式就是通过五官的感知和先天的智力的判断。维特根斯坦昨天我谈到,人先天具有判断大小,多少,动静,内外,远近的能力。现在就详细讲解一下这些能力。这几组能力都是同时存在的。“多少”的判断能力是产生数学的基础,“动静”的判断能力是产生时间概念的基础,远近的判断能力是产生空间概念的基础。首先,我们是如何产生对于世界的概念的?就是如何把这个世界的图像立体化的?提个问题:就是你在大街上看到前面有一棵树,你是如何知道它是一棵树的?光凭视觉是不可以的。假设你是婴儿,你看到面前的屋里的画面,假设没有东西在动,你是如何把你眼里的彩色画面区分开的?我的意思是区分看到的各种东西。我们能够把眼前不同色彩的东西区分开来,依靠的是触觉和视觉的结合。只有触觉的参与对物品的感知才能立体化。比如我说:“一把钢刀”,你想象中肯定有冰冷,坚硬,锋利的感觉。就是说我们形成的概念里“同时包括”了五官提供的信息。就是说“概念”就类似于一个“集合”。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著作这里有必要引进一个哲学概念:“共相”。事实上,不论名词“红”,“苹果”还是动词“打”“理解”,对于我们的思维来说,都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否则你也无法定义红色,苹果,因为你不可能看到所有的红色和苹果。这样,意识中确实存在着抽象的红色和苹果,这就是共相。那么什么是数?我上面提到了,人先天的具有“多少”的判断能力。这样,无论是五个苹果,还是五个馒头,五棵树,我们都能识别出它们的数字特征。这一点也不神秘,这和你能识别物体的大小一样,也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可以把我们的语言中的词汇都理解成共相,就像是一个空的容器,一个永远装不满的容器。我们的大脑在运用语言进行思考的时候,都是对这些词汇进行“运算”。现实中的事物的描述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像“国家”,“社会”,以及哲学上的思考,其实大脑是将这些概念类比于现实中的事物,比拟为现实中的事物来进行描述,就像我昨天举例子“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维特根斯坦工作过的英国剑桥大学当然,维特根斯坦提到的语言的问题,语言的误用是存在的。孔狄亚克的著作里就提到过这个问题。但是,如果维特根斯坦真的想发现语言习得的原理,即发现大脑是如何思考的,其实应该从哲学的认识论的原理上及语言学的角度上来研究(这句话应该是过去虚拟)。因为我刚才提到了,人的“大小”,“多少”的判别能力只是人的智能的一部分,人类还有情感及其其他的智能。数学能力只是人类感知能力的一部分。现实世界的原理不光是数学的,我们可以说还有物理的,化学的等等。感觉具备了我上面讲的这些知识,就可以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里提出的大部分问题了。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举例说明了。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十五)

54.关于“理解”一词的具体含义,维特根斯坦通过一个具体的语言游戏来揭示理解一词在头脑中运作过程中的具体所指。在这个具体例子中,看到一串数字,然后想到了一个复杂的公式,随后写出接下来应该出现的数字。这个过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找出这个数列的构成规则。图像化siwe理解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者规则进行一种判断。理解一件事应该是贯穿着从不明白到明白的一个心理分析过程。需要加入一个规则.这个规则给予当前发生的事情一个合理的解释。维特根斯坦说:理解的过程被隐蔽起来了。他发现不了“理解”的过程.那么,这是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相悖的.事实上,理解也是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比如你位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地道中,你手中有一张关于这个地道的地图。这个地图引导你顺利地走出这个地道。所谓的对地道的情况的理解就是找到了这张地图。至于理解是不是一个精神过程?看你从哪个角度说了。事实上,维特根斯坦举的三个精神过程的例子也是具有不同的性质.地道156. 关于阅读这个词,阅读产生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首先,阅读是一个辨识的过程,随后是大脑将辨识出的文字转化为读音,转化为读音后,大脑再辨识这个读音的意义,随后是辨识一个句子的意义。在这里,初学者和熟练使用这种语言的读者的大脑的反应肯定是不一样的。喜欢学习外语的朋友,特别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朋友对这一点会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听母语,说母语时,基本上都是条件反射式的,对语言进行反应的时间很短。而外语则不同,初学时都需要逐字辨识,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听外语类似于听母语的反应。学习中文157-171.关于阅读句子时在大脑里引起潜在的声音的现象,说明我们所谓的思考主要是借助声音完成的。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大脑借助语言进行思考的问题,通过脑神经科学来研究或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会显得更专业一些。维特根斯坦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就是提出了大量的问题,但是没有递进.172-174. 关于引导和谨慎的一种精神状态,被引导和谨慎地做某些动作时,存在着一种精神状态,就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这和汽车驾驶状态有类似之处。就是精神无法放松,一旦精神放松,就可能出错。这和放松时的精神感觉是不同的。维特根斯坦可能想要指出的就是当时的精神状态。维特根斯坦175. 在这段,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引导就是按照命令完成任务.176.-178. 这三段很精彩。思维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所谓的因果关系?他一直在探讨引导一词的意义。能够坚持看我的分析的读者,或者说,能够坚持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看下来的读者,应该是掌握了维特根斯坦的分析方法,就是将语言转化为生活的图像的方法。维特根斯坦所做的所有的语言分析都使用了这个方法。语言游戏我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图像式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就是智人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或者像我所举的那个例子-黑猩猩向动物学家要香蕉的那个例子里的黑猩猩的思维方式. 另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使用语言的思维方式。使用语言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进化,主要是通过头脑中语音来思考。有个不大恰当的比喻,用语言思维就像计算机里的用高级语言编程,这能够减轻大脑的负担,加快思考的速度。黑猩猩的思维维特根斯坦敏锐地看到了我们对于不同的生活图像所进行的加工,其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比如你看到前面有一个水坑。一种选择是一脚踩进这个水坑。另一种选择是绕过这个水坑。也许你从前经历过鞋子进水的不愉快经历,所以在直接踩下去和绕过去这两个不同的图像选择中,你的大脑选择了绕过去的图像,就是你决定绕过这个水坑。这是一种对图像的判断,也可以看成是体现了一种因果关系。大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生活图像,而最终实现哪种生活图像是由大脑的判断决定的。这个最终判断的能力,是大脑所独有的能力。为什么计算机代替不了人脑?因为计算机缺乏这种最终的判断能力.

大情人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问题(七)

43.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字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小王还没过来呢。”“还剩下两斤苹果。”在这里副词“还”的用法是不一样的。维特根斯坦对于句子即命题的研究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语言学家。那么,我们从刚才我举的例子就是“还”的两种用法,还有上文维特根斯坦举过的很多词汇使用方法的例子中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就是构成句子的每个词,实际上也有很多的用法。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能在语言分析中做出这么大的成绩?归根结底,我认为和他早期的哲学,就是“语言是思维的图像”的观点有很大关系。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在做语言分析的时候,把整个句子和词汇都转化为生活的图像。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如此之难,以至于他的后继者很难做出创新。“一个名称的意思有时是由指向他的拥有者来解释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所谓的私人语言?或者是上文中所说的x?思维的图像44,维特根斯坦在这段话里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笔者在这里换一种说法。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是,金箍棒在现实的语言体系里是有意义的。维特根斯坦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就像在第二段里表现的场景那样,名称只是在名称的拥有者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就像工人给石板贴上标签,a,b,c,d。这种临时性的语言是否是维特根斯坦说的私人语言?孙悟空和金箍棒45,维特根斯坦指出:“指示代词“这个”永远不能没有拥有者。“这个”不是一个名称,因为一个名称不是借助指向的手势来使用的,而只是借助指向的手势加以解释的。”我在前面解释过“这个”可以理解为“此物”。“此物”一词确实没有表示出对象的实际内涵。46. 维特根斯坦讲了一段苏格拉底对语言的认识。这段话对维特根斯坦写《逻辑哲学论》很有帮助,那么苏格拉底所定义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是语言中的词汇吗?比如,橘子。橘子47.关于基本元素即简单元素,罗素的哲学和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哲学里都有类似的概念。在作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这段话里(第47段),维特根斯坦似乎推翻了他的前期哲学里的想法。那么什么是组成“实在”的简单部分呢?任何概念都是一个包集,都无法变成简单的。这也是罗素的原子论和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最终失败的原因。什么是复合和简单?相对于水果的概念来说,橘子是简单的。但是橘子是由各种成分构成的,橘子因此又是复合的。所以,寻找基本元素的探索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想,苏格拉底所要表达的意思可能和罗素以及维特根斯坦所想象的不同。比如说,“我们想吃橘子。”橘子这个概念可能确实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所想要的东西里的最小单元。罗素49,关于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们无法解释这些元素,只能命名它们。”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说橘子,就相当于苏格拉底所说的基本元素。作为我们所要消费的水果的最小单位,橘子一词的命名就足够了。橘子一词,涵盖了这种水果的所有性质。我们所能解释的是什么呢?比如,你发明了一种饮料。其中含有橘子水的成分。这种饮料是可以解释的。其中的桔子水就是其中的一种基本成分。维特根斯坦在这段里写了很多的话,鉴于我对苏格拉底的这段话的理解和维特根斯坦不同。所以,他的那些分析我就不做点评了。苏格拉底50,关于“存在”和“非存在”的问题,“存在”与“非存在”是否可以被归于基本元素?这里维特根斯坦说的是有道理的。维特根斯坦举了一个“标准米”的概念,和一个“标准的褐色”的概念,其实所谓的标准米和标准的褐色就是米和褐色的概念。我前面说过,概念就是一个集合。因为存在和非存在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所以他们也是基本元素。

大车队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六)

36.原文:“我们在此所做的也正像我们在大量类似的情形下所做的,因为我们无法具体指出任何一个我们称之为指向形状的身体动作(如相对于指向颜色),我们说有一种精神的(心灵的,智性的)活动与这些词相对应。”“凡是我们的语言暗示有一个实体存在而又没有的地方:我们就想说,有个精神存在。”维特根斯坦这段话比较难理解,我把原文记录下来了。维特根斯坦还是非常用功的。从这段话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测:维特根斯坦对于奥古斯丁的“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做过深入的思考。维特根斯坦试图将人学习语言的思维过程推导出来。这里的证据就是在指物定义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的提出,就是对形状和数字在指物定义的过程中的精神体验和对具体的事物的学习的体验是不同的。我在《解答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的问题的尝试》一文里也做过分析。这里重复一下,“大小”和“多少”的辨识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智力,是不用学习天生就有的。这种能力构成了我们后天学习的基础。潜藏在世界的图像中的形状和数字是我们天生就可以感知的。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哲学研究进一步的推理:(可能非常难理解)形状的概念是我们区分不同物体的基础,也是我们构成概念的基础。概念的构成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封闭的曲线。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都无所谓。你也可以把概念看成一个集合。比如颜色包括:红色,黑色,粉色。。。。什么是数字“1”?当你看到一支笔的时候,你可以产生“1”的概念。其实这里你已经产生了“2”的概念。因为,一根笔可以看成是一个封闭的图形,你如果能感知这一根笔,就是感知围绕着这支笔的封闭的曲线。那么,曲线外的部分你也要同时感知。就是说,你感知“1”的同时感知了“2”,或者说“1”和“2”是一物两面,“1”和“2”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有”和“无”是同时存在的。或者说人能感知的最小数字就是“2”.这其实就是辩证法。哲学家黑格尔38.维特根斯坦对于指示代词“这”的用法产生了兴趣。“这”是什么名称呢?我考虑了一下,“这”不是名称,不是给物质的命名。“这”可以理解为“此物”。是说“这个”的人所关注的东西。“这”只是言说者关注的东西,并没有指出“这”的任何内涵。关于维特根斯坦下面这段话:““那是蓝的”这几个词有时被意指为是对某个人正指着的对象的一个陈述,有时又被意指为对“蓝的”这个词所作的一种说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实际上意指的是:“那就叫做‘蓝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在一个时候把“是”这个词意指为“叫作”,把“蓝的”这个词意指为“‘蓝的”’;而在另一个时候把“是”真正意指为“是”呢?”蓝色的海洋当一个人指着一双鞋说“那是蓝的”,是指鞋的外表颜色。当一个人指着蓝色对人说“那是蓝的”是针对蓝色本身的解释。语境不同,一种是区分鞋的外观,一种是针对颜色的命名。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对现实描述的简略版。我们知道有时候一个助词起很多种语法成分的作用。如果要助词能够详细的区分不同的语境,那么语言的语法就会繁杂无比。所以,由于语法的简略造成歧义句,双关语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我的书,我的想法,我的敌人,这里的“的”所显示的领属关系是不同的。外国人学中文40.关于一个名称没有对应物就没有意义的说法,这要看是如何理解这个对应物。萧峰是不存在的,我指的是金庸的小说里的人物。但是,金庸虚拟了萧峰的故事以后,萧峰作为故事的主人是有意义的。我们从这些虚构的事迹中得到人生的教益。41.原文:“在§15中,我们把专名引入语言(8)。现在,假定带有称“N”的工具坏了。A不知道这一情况,他仍向B作出记号“N”。这个记号现在还有没有意义呢?——当B接到这个记号时,他该怎么做呢?”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维特根斯坦还是在模拟语言起源的过程。所谓劳动创造了语言。这里维特根斯坦想到了“无”这个概念。就是某个东西不存在时怎么表示。维特根斯坦给出的答案就是在没有这个N时,对方摇头表示没有。那么,否定词“无”,“不”“没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给出一个画面,然后取消。“无”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无”是对“有”的画面的取消或者是忽略。体会一下,“小王不在办公室。”

大追踪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十四)

130-133.维特根斯坦在这几段中讲述了他研究语言游戏的意义。维特根斯坦给我的感觉仿佛就像一个原始人,突然降临到了现代社会,面对五颜六色的现代化工具,充满了新鲜和好奇。对于我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现象,对他来说都是充满了新鲜和刺激。我这个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因为维特根斯坦的母语-德语是一门语法非常完善的语言。原始人如果维特根斯坦从德语语法的角度来分析各种语言现象的语法使用上的特点,那也许接近于寻找出语言的内在规律。而维特根斯坦的做法似乎是从原始人的角度,以一个小白的身份来努力发现语言使用的秘密。这种方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是给人一种太过吃力的感觉。就像数学学科,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在15世纪发现了“零”的使用法。从而使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可能时间记得不太准确,详细内容请参考 丹齐克的《数,科学的语言》一书)。在前面的章节,维特根斯坦也给我们演示了语言游戏的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揭示了了语言在实际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数学家丹齐克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跟着维特根斯坦的思路转。维特根斯坦早先研究数理逻辑,在维特根斯坦的先入为主的思维中,总想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语言。这种做法,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选错了专业。搞语言研究就必须具有语言学的基本专业知识。语言既有对外在事物的描述,也有对内在思想的描述,同时还有人际交往之间的使用法。人际交往中的使用方法是和特定的文化关系密切的。维特根斯坦把各种的语言使用法扯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混乱。维特根斯坦134.这里维特根斯坦给出了一个命题“事情是如此如此。” 这句话在这里还分析什么命题真伪?这句话明显是有一个因果关系的,就是有上下文联系的句子。单独拿出这么一句话来分析,有什么意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所有的对话都有一定的目的。就是很多话都有所谓的言外之意。“事情是如此如此.”可以理解为“因为事情这样了,所以你应该如何如何.”学习中文139. 在本段,维特根斯坦在讨论如何用语言来思考的问题。假定一个词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当我们想到一个词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这个问题可能已经超出了语言研究的范畴。有什么样的外部世界,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我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情景,大脑组织了什么样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先把这个层次的问题研究清楚。至于大脑是“具体”怎么组织的?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感觉维特根斯坦是思维能力太高了,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我解释一下:就是维特根斯坦只是一般性的谈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已经可以让语言学家们大脑死机了,维特根斯坦还一个劲儿把思考的维度向上提,这样就没人能跟得上他的思考的频道了。外星人140.语言具有情境化的特点,关于“每次想到某一个词时,这个词的意思会有不同。”这一点我同意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比如说,中午下班的时间到了,领导说一句:“吃饭。”然后走出办公室。这话的意思可能是让大家下班。而一个职员走出办公室,说一句“吃饭”。可能是属于自言自语。143-149.学生累积计数的过程相当于让一个人不停的搬砖的过程,区别是一个是肉体上的劳动,一个是脑力上的劳动。搬砖153.维特根斯坦在这里对“理解”一词进行了分析。“理解”是什么意思?中文的理解的意思是“文理,解开。”就是搞明白了内在的质地的意思。应该了解一下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理解的德文中对应的单词“verstehen”和英文 understanding的原始意义。

汝故惧也

回答维特根斯坦的困惑:详细解答《哲学研究》中的问题(二)

继续分析哲学语法第一段,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部分。在引述完了奥古斯丁的一段话后,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中的单词和现实事物的关系,以及“句子是现实的图像”这一点进行了确认。既然语言是对现实的描述,那么这个描述的方法是怎样形成的?就是句法和单词是如何和实物对应上的,维特根斯坦对此产生了疑问。奥古斯丁的著作忏悔录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买“五个红苹果”这个句子。交谈的双方是如何在头脑里辨识这个句子而后完成交流的?维特根斯坦提问:“我们是如何掌握“红”这个颜色和“五”这个数字的?看了我昨天的文章应该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人有先天的能力,比如“大小”,“多少”,“内外”的辨别能力。这个能力可以用在我们收集外界的信息上,也可以用在我们的语言构建上。五个苹果其实没有语言也可以思考,而且思考的水平还不低。参考黑猩猩的例子。我推测,我们用语言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模仿人类在未掌握语言前的图像思维。因为抽象的句子如果不采用比喻的形式-即对于现实的图像的模拟,你是无法理解的。而句子其实就是大脑对于现实图像的演算的一种反映。比如我看到一个苹果,其实这个“大小”,“多少”,“内外”的概念全部被大脑收集了。数字是什么?其实一点也不玄妙,数字来自于现实的图像。比如有“五”个苹果,“三”个梨。这“五”和“三”的概念被大脑抽象地提取了。你能理解数字,其实并不比你能理解“大小”更难。比如说,一块玻璃在地上摔成两块,一块大,一块小。你能否辨识大小?如果可以,那么,你辨识“两”块玻璃的存在并不比“大小”的辨识更难。三个梨再举一个例子,“而且”是什么意思?“并且”是什么意思?“还”,“更”,“于”是什么意思?解释不了吧?其实这些虚词和语境有关,这些词只有在语境中采有意义。但是,你的大脑也可以把这个语境中的意义记住。概念是什么?范畴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集合。因为人有“内外”的辨别能力就会产生集合的意识。那么,单个名词是集合,单个动词是集合,其实“还”,“更”,“而且”,“于”,“甚至”这些虚词也都是集合。那么“红’也是集合,”五”也是集合,其实你如果能理解”甚至”的意思,那么你也能理解“五”的意思。容器相当于集合这样,我就解决了维特根斯坦的困惑,就是如何理解“红”和“五”的问题。“红”在人的头脑中是一个集合,包括各种红。因为人的印象里对于“红”只有一个抽象的感知,和大脑里抽象的“红”差不多的感知的颜色,都算作“红”。这样,维特根斯坦在第一个命题的疑问就解决了。哲学研究的第二段到第十二段是一个整体,放在一起分析。维特根斯坦把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叫“语言游戏”。我可以把它理解为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其实,这里维特根斯坦是想说语言并不像他在前期的逻辑哲学论里所设想的那样,具有词汇和现实的一对一关系。而是词汇有不同的意义,这不同的意义依据情境而定。他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所说的几个例子,都是在特定环境的下的省略句。比如说;建筑工人向他的助手说“石板”。这其实是一个祈使句的省略。即“把石板递给我”。维特根斯坦这里我可以提供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动物学家经常喂野生的黑猩猩香蕉。一次这个动物学家在看书。黑猩猩来了。它看着动物学家的眼睛,动物学家没在意,接着看书。黑猩猩继续看动物学家的眼睛,动物学家看那个黑猩猩,黑猩猩然后看树上的香蕉。动物学家明白了,黑猩猩是让他摘香蕉给它。黑猩猩的两个眼神的意思就是“请你把树上的香蕉摘下来给我”。按照维特根斯坦的逻辑,这里的“看”其实也有不同的意义。但是你要明白,我们是讨论语言,不是讨论肢体交流。黑猩猩吃香蕉维特根斯坦不是语言学家,却想做语言学该做的事情。其实婴儿学习语言也不是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大人指着苹果说“苹果”,孩子就知道那叫“苹果”。大人指着自己说“爸爸”。孩子就知道大人是爸爸。也许孩子看见一个陌生青年男子就叫“爸爸”。我们在教一个孩子语言的时候,涉及到互动过程中孩子对语言和行动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比如说,你让孩子把苹果给你。说“给我”。这样“我”的含义和“给”的含义孩子就区分开了。就是说,涉及语言和行动之间的关系的互动和逻辑判断有关,并且存在着不断的纠错的过程。比如说孩子管陌生男人叫“爸爸”。你告诉孩子,那是“叔叔”。那么,家里的父亲才能叫“爸爸”就被孩子记住了。

打鸡蛋

经院哲学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01经院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这时期的哲学思想反映时代精神。传统和权威占有首要地位,学者极其信赖教会、奥古斯丁、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以及修道院的命令或他们的学派。他们一方面肯定教会教义的真理性,同时又有极强烈的思辨欲望,于是尽可能以基督教信仰来解释哲学,或以哲学来解释基督教信仰,力图予以调和。但是,在他们的工作中,信仰贯彻始终,神学是一切知识的王冠,是至高无上的科学。甚至在知识尚未形成、理性还没弄清的地方,宗教的真理仍然为人信仰,而且因其有神秘性,有些人信仰更加坚定。思辨的神学不是被认为无用而遭摈弃,就是在双重真理、即理性的真理和信仰的真理的原则中,寻求安慰。教父哲学曾经致力于发挥和制定信条,把它们组织成为唯理的体系。经院哲学家登上舞台时,酝酿的过程实际上已经结束,他们拥有固定的一套现成的教义。而且,还有组织起来的教士政权,能够运用教会和国家这样的武器,及时抵制任何持异议的人,以保卫其真理。那时的问题是要构成一一个符合教义、即调和科学与信仰的思想体系。经院哲学家同在他们以前的希腊哲学家一样,力求对事物作唯理的解释,不过他们进行这种工作,怀有明确的预想的目的。他们已经知道某些基本真理,救世的格局本身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哲学家的任务是加以解释,使它同其余的知识联系起来,或使它容易理解。中世纪思想家肯定宗教信仰是合理的,理性和信仰一致,神圣的启示和人类思维没有矛盾。纵然某些宗教真理超越人类理性,但信仰是知识的另一来源,这种真理还会由信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容有各种作法。思想家可以从基督教的世界观入手,借助某种哲学或某种个别的哲学体系予以证明。他自已也可以构成一个符合基督教原理的哲学体系。或者他可以关注同神学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无论如何,教义是有统率作用的原则。经院哲学家不会明知而故意承认同基本信条相矛盾的命题,至少不能不加以解释,以免使教义的真理遭受损害。他还会以某种方式,确信两个纵然矛盾但同样正确的命题,而不抛弃教义。02经院哲学的特征经院哲学的目的决定了它的方法,只要它的目的在于论证早已被肯定的命题,它就会主要运用演绎法。这些命题的性质以及加以证明的必要性,说明经院哲学其他一些特征。经院哲学家主要感兴趣的对象,是超验的世界、上帝的世界、天使和圣人。他们的思想不关注现象世界中的事物,而关注不可见的精神领域。这说明经院哲学极为推崇神学,而相对地不重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这还说明他们没有用经验的方法从事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即心理学和伦理学。他们不注意灵魂如何活动,而注意它的终极的性质和归宿他们认为这不可能通过分析其内容而求得理解。借助经验世界,似乎也不能回答伦理学的问题。同上帝融合的幸福生活是至善,这是已经解决了的,但是,不能用经验的方法寻求享受这种生活的途径。这是由神圣的恩惠赐予执行上帝意旨的人的。顺从上帝的意旨是是非的标准。上帝希望什么, 不可能由分析经验而发现,那是神圣的启示。经院哲学的伦理学不能放弃神学的阵地。事实上经院哲学家所主要关心的世界不是感官所知觉的世界,他们依靠思维来寻求知识。因此,他们认为逻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项目,特别是演绎或三段论式的逻辑,即他们用以追求真理的方法的逻辑。在这一领域里,经院哲学家不但分析逻辑过程,而且特别发挥那些已经好歹变成人类文化遗产部分的概念,表现出极为精微细致的精神。他们没有使认识论有很大的进步,没有像通常的情况那样,感到知识的可能性和限度是可以推敲的:他们对人类理性能够达到某种真理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当然,唯名论者研究了知识的确实性问题,但是,唯名论者已经不再是真正的经院哲学家了。03经院哲学的阶段经院哲学可以分成几个重要阶段。我们已经注意到约翰●司各脱.伊里杰纳。虽然他的思想不是典型的经院哲学的体系,他却是经院哲学运动的先锋。这一时期从九世纪开始,终于十二世纪,主要受柏拉图思想的影响。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暂学流派。按照柏拉图的理论来解释,理念或一般概念是事物的真实本质,并先于事物而存在(univer-salia sunt realia ante res)。 这是柏拉图式的唯实论,安瑟伦是主要代表。十三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兴起,基督教同这位希腊的伟大思想家结合起来,这时一般概念被认为是实在的,不过不先于事物,而在事物之中(universalia sunt realia in rebus)。这种学说叫作亚里士多德式的唯实论。十三世纪是个体系内容广泛的时期,主要的思想家有博学多才的大阿尔伯特和托马斯.阿奎那。从经院哲学的观点来看,十四世纪是继繁荣之后的衰败时期,这时期人们认为一般概念不是事物的本质,而仅仅是人心中的概念或文字、名称(nomina),只有个别的事物是实在的( universalia suntrealia post reS)。这是唯名论。约翰●邓.司各脱和奥卡姆的威廉是这一运动的领袖,其结果则破坏了经院哲学的前提。经院哲学的唯实论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字宙是理想的字宙,是理念或形式的体系,这些理念或形式总会作为事物本质的性质反映在现象世界里。宇宙是合乎理性和逻辑的世界,因此是能够被人思维清楚的,其中所表现的理性同显现于人心中的理性是相同的。使一类事物具有现在那种样子的形式,同人类的思想或一般的观念是一致的。如果一般的观念仅仅是人类头脑中的思想,或者更糟的是仅仅是名称;如果没有与它们一致的真实东西在事物之中或在事物以外,我们就不可能通过它们而认识事物,不可能掌握有关宇宙和一般概念的唯理的知识。认为理性有达到真理的能力这种信念,就会减弱或完全破灭。换言之,中世纪的哲学没有始终维持经院哲学的原理,经院哲学在十四世纪就失势了。这说明理性和信仰以及哲学和宗教的结合不太紧密了。那种认为信仰的学说同关于理性的意见相一致的观点,逐渐发生变化。有人指出,有些教义可以解释或使之容易为人理解,其他一些教义则超越理性。还有人认为教义不能解释,教义根本不是哲学知识的对象,宗教的真理超出理性所及的范围,理性不能探索那些真理。这后一观点等于摈弃了经院哲学本身,使哲学从教条神学的奴仆的地位解放出来。《完》文章摘自《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剃利

彼故鬻之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十)

78.“请比较一下知道和说出:勃朗峰多少米高——“游戏”一词如何使用——单簧管如何发声。如果你对人们能够知道某种事情但却不能说出来这一点感到惊奇,那么,你所想到的例子大概正类似于上述第一例。肯定不会像第三例”勃朗峰高度为4810米。维特根斯坦在这里的“知道”和“说出”是什么意思?如果说勃朗峰的高度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的话,那么我说:“小王昨天去上海了。”难道这句话不能被说出吗?我的意思是难道不能理解本地到上海的距离吗?勃朗峰79.关于专有名词“摩西”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在这里列举了一大堆关于摩西的事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被看成一个集合。当然,名词也不例外。大脑具有这种将知识自动归类的能力。比如说,你在高中学了生物学知识以后,对树的组成有了一个概念。所有关于树的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都被你的大脑归于树的概念里。当你上大学以后,学了植物学的知识。如果你学了关于树的新的知识,那么这些新的知识也会被你的大脑归于树的概念下。大树80. “我说:“那儿有一张椅子。”假定我向它径直走去,想把它拿来,但它却从我的眼前突然消失了,那会怎么样?——“那它就不是一把椅子,而是某种幻觉。”——但是,过了一会儿我们又看见它,并且还能摸到它,等等——“所以,椅子终究还是在那儿,而它的消失则是某种幻觉。”——但是,假定过了一段时间,它又消失了——或者看起来像消失了。那么这时我们该说什么呢?对于这些情况,你有现成的规则吗?——那些能够告诉我们是否可以用“椅子”一词来称呼这类东西的规则?但是,在使用“椅子”这个词时,我们并没有这样的规则,我们是否应当说,由于我们不具备关于这个词的每一种可能的应用的规则,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给这个词赋以任何意义?”椅子因为维特根斯坦在这段《思想实验》的话比较绕,很难简要地说明。我就原文照录了。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我们在使用具体的概念时是否有条件的限制?当然有。我们的语言能成为交流的工具的前提是假设你和我具有同样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够传授成功。就是假定你对我所说的一切能有共感。语言是公共的。维特根斯坦那么,语言使用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假定交流双方是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沟通的。这样,维特根斯坦所提到的情形就被排除在正常交流之外。就是说他上面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根本就不值得考虑。所以在这里我假设维特根斯坦有时候也有神志不太清醒的时候,这从罗素回忆录的内容里也可以得知一二。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哲学研究81.维特根斯坦在这一段话里提到了语言的逻辑问题,其实也是语言的表达清晰化的问题。我记得维特根斯坦曾经在《哲学语法》里提到过一句话:“就是把一句话翻译成现实的图像,这样会有助于正确的表达和理解。”事实上,我们在表达某些抽象的概念时,就是把这些抽象的概念按照现实中图像的事物进行模拟。就是一句抽象的话其实是在模拟现实中的一个动作。这就是语言的逻辑。所谓的表达不清晰或者是用错概念都是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英国剑桥大学82.我这里理解维特根斯坦是想在语言范围里给N的使用范围下一个定义。在上面我已经说过,任何一个词都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所以给一个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不可能的。比如说苹果,什么样的东西才叫苹果呢?无数种。83.关于语言和游戏的类比,语言的使用和游戏类似,都是情境化的。所以也存在着对语言的使用法的修改。比如说,我们过去都说:“他不在办公室。”现在也有人说:“他没有在办公室。”84.规则都是粗线条的,因为上面说过每个概念都是一个集合。所以说也不能穷尽每一个概念的使用法。比如,最近看到了一种新的的表达方式“看了辣眼睛。”

刘伶

详细解答《哲学研究》中的问题(三)

13.当我们说:“语言中每个词都表示某种东西”时,我们还没有说出任何东西;除非我们已经确切地说明了我们希望作出的是什么区别。点评;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句子是现实的图像。我们可以把每个词想象成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和现实的东西摆放在一起,用以说明现实的那个东西。实际上这就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语法》里表示的:“要把句子转变成一个图像来思考。”这样就可以得到更清晰的理解。就是说,像我们经常看一些哲学书籍。书里有大量的抽象的表达。事实上作者在写这些句子的时候,脑子里是有现实的图像做例证的。但是,作者如果不把这个例证写出来,单凭抽象的句子,我们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维特根斯坦14.试设想有人说:“所有的工具都是用来改变事物的。锤子是用来改变钉子的位置的;锯子是用来改变木板的形状的,如此等等。”——那么,尺子改变了什么呢?熬胶锅、钉子又改变了什么呢?——“改变了我们对事物长度的知识,改变了胶的温度,改变了箱子的坚固程度。”——对表述的这种类同化能赢得些什么呢?点评:只能说维特根斯坦对于工具的定义不准确。如果我定义为:工具是为了制造某种用品而必须使用的辅助器物。是不是更好一些呢?哲学研究16.那么,A向B出示的颜色样本又是怎么回事呢?它们是不是语言的一部分呢?那就随你的便了。它们不算词;然而,当你对某个人说“请读出‘这’这个词”时,你就会把‘这’算做这个语句的一部分。但是,它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正好就和语言游戏(8)中的颜色样本所起的作用一样;也就是说,它是别人想要说的东西的一个样本。点评:第八段说的是建筑工人把不同颜色的石板分成a,b,c,d四种类型。字母指代颜色。颜色是石板的一个属性。这里的“这”的读音也是“这”这个单词的属性之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词语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属性。所以,维特根斯坦想用数理逻辑的符号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很难的。比如在韩语里,一个助词就有五六种用法。比如说表示手段和方向的助词,韩语里都是一个助词,相当于汉语里的 “向,朝”和“用”。那么我们汉语里可以说向南走,不可以说“用”南走,但是韩语里是用一个助词表示。这也是乔姆斯基在转换生成语法里所忽视的。所以,要想研究语言学,就要多懂几门外语。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8.不要因为语言(2)和语言(8)仅仅由命令所构成而感到不安。如果你想说,这表明这两种语言是不完全的,那么请你问问自己我们的语言是否完全;——在化学符号系统和无穷小演算符号进入我们的语言之前,这种语言是否完全;因为这些符号可以说是我们语言的边缘。(在一座城市成为城市之前,它得拥有多少房屋和街道呢?)可以把我们的语言看作是古代的城市:它是由错综复杂的狭小街道和广场;新新旧旧的房屋,在不同时期作了添补的房屋组成的迷宫;包围着这一切的是街道笔直严整,房屋整齐划一的许多新市区。点评:维特根斯坦在第二段和第八段里的例子确实有原始语言的味道。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那个黑猩猩向动物学家讨要香蕉的例子。它通过两个眼神来表达:“你把香蕉递给我”。黑猩猩吃香蕉词汇有基本义,还有引申义。汉语的汉字类似于英语的词根。现代汉语多数词汇是过去的单个词组合而成,显示了构词法的灵活。其实英语的构词也是很灵活的。英语有词根,前缀,后缀。在了解了词根和词缀的意义后,背单词也是很容易的。德语也一样,通过词根加不同的前缀发生意义的变化,显得非常的有逻辑。关于语言的完整性的问题,首先要把不同的语态,时态区分开来,从时态和语态上能充分体现出不同的情境画面,这样才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语言。举个例子:“公司派我来接您。”中文语法分析是连动加兼语句。事实上这是一个间接引语的转述。就是我告诉你,公司曾说过“让我来接您”这句话。这在韩语里是表达得很清楚的,英语也可以。但是在汉语里完全体现不出这句话的情境特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所谓的单词的增加是因为出现了很多的新生事物,像维特根斯坦提到的化学元素,还有新产品。有一个新出现的产品就要发明一个新词。所以,语言里的词汇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