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哲学可以教给我们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哲学?高人总结了10点何不为乎

哲学可以教给我们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哲学?高人总结了10点

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问,但不要试图一下子就想得到“终极”答案。——题记哲学可以教给我们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一起来看下高人总结的10点,看完肯定受用。1,在我们的精神世界,哲学一直都隐含地存在着,无论我们是逃避还是迎接,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哲学都在那里,它永远不会消失。2,哲学可以让我们形成预设思维,当我们领悟这些预设,就可以借助这些预设进行思维和实践,进而获得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原理——即对部分真理的洞见。3,哲学可以教我们从别人已想过的东西、已做过的事情那里获取宝贵的经验和人类智慧总结。比如我们看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就可以从中汲取很多人生经验,然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4,尽管科学和律法已经很完备和发达,但我们依然需要一种学问,这种学问能帮我们弄清楚自己知道什么和相信自己知道什么,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大多数人往往处于相信自己知道什么的状态,而并没有弄清楚自己知道什么。此时,就需要哲学这门学问。5,哲学可以让我们明白哪些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哪些规范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哪些条件对每个人都有效,而哪些条件仅仅是对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效;它帮我们获取有效和普遍的主张(政治主张、文化主张、社会规划主张等等)。6,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规范和伦理问题,虽然可以把我们引向不同的学科和部门,但最终都会走向哲学,因为哲学具有统领其他一切学科的性质和本领。7,科学对人的发展来讲是不完备的。科学仅仅是提出各种概念预设和方法论预设,往往解决的是具体问题,物质层面问题居多,它无法告诉我们问题的全部真相。此时,哲学反思就成了一种必然和必须,因为哲学有助于我们维持整体视野,不至于让我们总是局限于某一个单一视角。8,每一种历史叙述或历史学家的观点,都只是其时代的一个侧面,是众多视角中的一个。人们往往会强调历史多样性中跟自己相关并觉得重要的部分,没有人能通过一种中立的眼光,从一种永恒的视角出发或从上帝的视角出发去对待人类的客观命运。哲学尽可能地在避免这些视角的缺陷所造成的后果。哲学不是上帝,但类似上帝。9,过往的哲学家们都认为自己道出了真理,都认为对自己的时代,甚至对后来的时代提出了挑战或建设性的意见,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近代的笛卡尔、黑格尔和康德……等等,无不如此。在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哲学宝库里,我们的幸运之处在于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立场,一种使我们自己的观点与他们的观点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可能。在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详尽的理解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对过去的一切进行重构和再思考,一边倾听,一边努力做出富有希望的回应。这种倾听和回应源于哲学对我们的恩惠。10,近代以来,几次大的工业革命和文化革新,使得以前通行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全球背景下,人类正面临诸多挑战(环境问题、伦理问题、价值重估问题、贸易壁垒问题、种族问题、民粹主义问题等等)。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的自然科学理论和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韦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否需要重新考量或与时俱进?新的认识论和伦理观该如何统一建立?全球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该何去何从?这些正是现代哲学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结语——如果不研究哲学,不建立整体视角或宇宙思维,不进行反思和自我反思,人类的未来或将是一片黯淡!

是削其性

为什么哲学没有具体的研究对象?

我们的教科书上则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什么是世界观呢?就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什么是“总的看法”呢?那就不是“分门别类”的看法。当一个人“打破砂锅问到底”时,那么,他就离哲学的大门不远了。说到底,哲学其实不是一种具体的知识,而是永远在活动着的思想。但哲学这门学问与其他学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好像没有别的学科那样很具体的研究对象。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哲学起源于好奇心。”好奇心要是止不住,哲学活动就势在必然地会发生。一般我们对周围世界已经很熟悉,对好多事常常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再觉得惊奇,而惊奇却是爱智慧的主要原因。惊奇不止,发问的冲动和思想的活动就不会停止。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一直保持好奇心下去,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哲学家们想些什么问题?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认识能力。哲学家们就是想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正如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大象”不一样,究竟大象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呢?正如人类认识宇宙一样,的确非常难以判断。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本身是不会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不同而不同,之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是因为人的感官系统不一样,因此,世界应该只有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不变的性质就被称为“本质”。而那些千变万化的“外貌”被哲学家们称为“现象”。哲学家们还“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怎样,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已经具有看到世界真面目的“眼睛”了。世界究竟可知还是不可知?这是近代哲学家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是否因此就有能力控制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关于我们自己: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有哲学家说: “哲学是苦闷意识的产物。但他们是爱智慧的,往往认为有智慧地活着比胡里胡涂地活着更好。因此,他们不仅仅想弄清楚世界的真实面目,也想、弄清楚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实意义。”于是“认识你自己”这条古训就成了许多哲学家终生努力的目标。1. 人是什么?我们忘了自己原来是谁,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普通人或许觉得没有这种疑问。哲学家们却忍不住爱问:我们是谁?有时候他们觉得这个问题比“人是什么?”的问题还要重要。哲学家们“人为什么活着”,或者“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时。有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关于善与恶的知识。古希腊特尔斐神庙门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就含有这一问题。有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关于善与恶的知识。但只要一涉及到对具体事情做判断,好像大家的一致看法就都不作数了,你说这好,他说这不好,你说那不好,他说那就好......争论不休。要说清楚一件事情的好坏是非,的确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我们的生活中才有那么多争吵,而且常常是吵也吵不明白。我们以为自己天生就具有的关于善与恶的知识其实是大有疑问的。因此,哲学家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是从根本上对我们关于善恶的知识进行思考。哲学家们的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善的行为?动机好效果不好的行为是善的行为吗?效果好但动机却不好的行为是恶的行为吗?如此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想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人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或者说,人应该怎样做人?事实上,当他们“人是什么?”我们是谁?“人生有什么意义?等问题时,是出于内心的一种迫切需要,即需要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和“我应该怎样活着?”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幸福 ?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美是什么?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美:你是否被打动过?可是,你想过没有,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你?哲学家们认为:那打动了你的东西是美。求真、求善、求美之心都出于人的天性。2. 哲学家都是些怎样的人?爱智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在所有这些学问背后,他还想追寻要为根本的东西。“去寻求唯一智慧的事物吧!去挑取唯一优美的东西吧。“逻辑”的意思无非是要你说话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苏格拉底辩论方法苏格拉底坚持并教导别人要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天上地下”的任何问题。他使用这样一种方法逼使对手自己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让你自己得出结论。因为他所倡导的无拘无束的讨论不仅对于哲学,而且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都太重要了。讨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这样的讨论不一定会得到一个最终的结论,但却可以把我们平时没有好好想过的许多问题加以澄清,使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再那么笼统和似是而非。这其中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只服从真理的精神,而真理是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才能获得的。苏格拉底的一生都表现了这种精神。他不接受任何人的强迫,也从来不强迫任何人。·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的沉思——方法论笛卡儿的方法论,沉思是从“ 怀疑一切”开始的。他怀疑的是:我们所有一切知识的来源究竟可靠不可靠? 要像笛卡见这样怀疑下去,别说是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就是一句肯定的话都不能说了。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目的是引导我们无穷尽的思考。这就是哲学的本质。· 斯宾诺莎(Benedict Spinoza)的信念斯宾诺莎倡导一种高尚的生活,也就是不单纯顺从我们的欲望、感情和激情,而是用我们的理性去统治、驾驭和节制我们的生活。他认为我们应该成为欲望、感情和激情的主人,而不是反过来成为它们的奴仆。他之所以这样主张,是因为他坚信人类理性不仅能发现和认识宇宙的秩序与法则,而且还能依照这些秩序和法则来控制自己的欲望、感情和激情。当然不是指他对万事万物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哲学的平静。而是指他也能理解和尊重平常人的生活。他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行为准则。从这准则看,他自己也在过着一种平常人的生活,只不过少了一些平常人的那种自寻烦恼罢了。这准则是:用一种人们能够懂得的方式对他们说话,替他们做一切与我们的目的并行不违的事情。只享受那些有益于健康的乐趣。不贪财,只要能维持健康的生命即可;不落俗,只遵守那些不妨碍我们事业的风俗习惯。· 康德(Immanuel Kant)的忧虑《纯粹理性批判》“你们跟我学不到什么哲学,而只能学哲学思考哲学不是一种现成的知识,而是永不停息的思维活动。“自己思维,自己探索,用你自己的脚站着”这就是他对学生们提出的忠告。他的观点大体如下: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自我们的经验,也就是说,没有什么知识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当然,有些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不一定要我们自己亲身经验到。有些知识是从书本和电视中学到的,和你自己的亲身经验无关。· 英国哲学家休谟(OavidHume)写的一本书《人类理智研究》 这本书的观点使康德感到震动和忧虑。休谋要说的是,你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最终也是人从经验中获得的,只不过是他人的经验而已。你不难同意这一点。那么,经验是什么意思呢?经验无非指人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等等,一句话,经验无非是由人的各种感觉印象组成。本来这些感觉印象都是单个的,但我们却常用思维把它们连成一气,形成知识。问题是在于:如果我们关于事物的原因和结果的知识都是不确实可靠的,那么,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变成可疑的了。近代建起的科学大厦岂不是要因此土崩瓦解吗?要知道,我们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在陈述某种因果关系。康德曾经强调了人的认识能力(他称为纯粹理性)在取得知识方面的主动性。他说,人的认识能力并不像一块只能被动地接受印象的蜡板(把什么东西往上一按,就留下一个痕迹),而更像一个活动着的装置,能够把感觉材料整理,铸造成形(知识)。同时,他为纯粹理性划定了界限,说只有在某种范围内,它才有可能取得对它有效的知识。超出这个范间,它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国之外,我们不可能有任何知识。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休谟提醒了他,必须探讨和指出人类理性的限度。哲学家在探讨什么?哲学家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思考。就彷彿哲学家们把整个世界放在自己对面来看、来想。让你对哲学家们到底在想什么有个初步的了解。1. “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爱把存在理解为占据了空间,而且是满满实实地占据了空间。什么地方空着,我们就会说:那里没有任何东西那襄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是不存在任何东西。但有时候我们会说,有一个宇宙太空,这里的“有”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太空是“存在,那么不存在、没有又是什么意思呢?”当然,哲学家们对存在表示警奇并存在的意义时,他们想到的方方面面比我现在说的要多得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要多地想到了时间。时间是一个使哲学家们要为头疼的问题。2. 什么是实在?生与灭。有一个定律叫物质不灭定律,即一张纸不会因为燃烧后组成这张纸的原子就没有了。因此,真实的存在只有最基础的原子,而不是这张纸?这好像包含了一种假定:一个只有不生不灭的,即占据了全部时间的东西才算得上是真实存在的。实在这个词的意思,简单讲就是所说的“真正存在的”。如果说只有不生不灭的东西才是实在的,那就至少还有一样东西跟原子一样是最基本的实在,如果说的是这整个世界。要说这整个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当然没有错,但这是物理学中狭隘的看法,并非哲学要研究的“本质”问题,这样看来哲学并没其他学科那样有具体的研究对象。而哲学的第一个任务恰好是要把握住“真”,即世界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相关文章:哲学的第一问题——如何区分梦境与现实?怎么向非哲学专业的同学,系统的介绍“什么是哲学”?哲学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任何见解都有其意义和依据

是谓玄德

哲学是干什么的或者哲学研究的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谁谁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但是哲学究竟是做什么呢?或者我们所说的哲学,它究竟研究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你口中所说的那种生活鸡汤式或唯我唯利的哲学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小看法,一起和大家分享下。对于哲学,古希腊是肯定要说的,因为古希腊哲学出现的很早,也很健全,其出现的时间和学说的精度完全可以和中国的诸子百家时期媲美。那时的哲人对哲学的定义是爱智慧,认为哲学主要是用来分析世界的构成的,还有就是物质中的那些元素,比如水、火、空气、宇宙、雷电、星空等,基本研究的是一种绝对,一种形而上,一个隶属无限的理念世界。古希腊哲学的英明之处在于,他们对这种形而上或无限的研究不仅通过想象,更通过论证和实验得出。这就厉害了,几乎一下子就打开了自然科学的强力之门。而中国那时候,很少有真正伟大的哲人去发展这块,可以说,那时期的中国哲学,在自然科学和分析哲学领域,几乎是片空白。古希腊哲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刚开始是通过想象星空,想象宇宙中奇妙的事物,想象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来开展他们的哲学构思的,后来,相对想象,更为严格、精准以及要求实证和逻辑的成分被加入。他们论证数字,从0到无穷,产生了最早的数字学,也就是后来的数学;论证图形和线条的规律,产生了最早的几何学;探讨形而上的宇宙产生根源,产生了最早的宇宙本源说;后来,苏格拉底出现,他用无数生活中的实例,论证和探讨了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这种把科学实证精神和哲学沉思精神相结合的现象一直持续到基督教出现才变得逐渐微弱,由于宗教的威权,他们把哥白尼烧死,把伽利略审判,还把一个女数学家很残忍的杀害,这些事件导致科学和哲学的逐渐背离,完美的结合消失了,代替哲学的是神学,是基督教的大一统。但是西方社会并没有把这种讲究论证的方法丢弃,到了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捡起了这种方法,通过它论证上帝的存在、上帝对人的生活的影响,以及上帝如何是无限和全能的,中世纪的几位大哲学家和神学家无不如此,比如马背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神学家波埃修。这些人中有的甚至穷其一生,就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是合理的,人性的。即便到后来的加尔文教派,其哲学内核也不出其右。哲学的任务就是为了上帝,它的任务和重心都是围绕着上帝而展开。甚至到近代,斯宾诺莎的哲学思维也是如此,尽管他当时所处的年代,科学的种子已经开始遍地发言,有些科学技术已经被很成熟的应用,很多人选择了相信无神论,但他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方法和实践论证上帝的存在。实际上,还是形而上的一种思维。比较难能可贵的是,斯宾诺莎通过自己的哲学给我们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启示,即可以证明的东西,未必可以明证。什么是明证呢?明证就是要有非常明确的证据,比如说有人犯了谋杀罪,有目击者看到了,这个目击者就是证人,是明证。但斯宾诺莎说,上帝不能明证,《圣经》上说上帝在那个山上,摩西看到一道白光闪过。这不行,摩西看见了,但他是当事人,别人没看见,你同样拿不出上帝存在的明证。随后,斯宾诺莎话锋一转,他总结道:神或上帝可以证明,但是不能明证。如何证明呢?就是通过自我信仰,通过对上帝精神的践行和修持,但如果想明确证实,目前人类还做不到。我们的哲学也做不到。由此看来,西方哲学中,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干什么的?)不仅是爱智慧这么简单,他们还强调对世间万物的分析理解和实证推理。哲学在他们那里,既是对形而上的追求,还是对逻辑、分析的传承;哲学既是方法论,又是本体论;它研究人的思维、伦理价值,也研究宇宙的本源,物质的组成;实际上,就是康德所说的那句话,我们所有的哲学内容都集中在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

永濑

坤鹏论:哲学研究的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但凡关系到确定性,人类从来不遗余力,于是常常用力过猛,失去理性,变成疯狂。——坤鹏论“面对大自然,我们必须心怀谦逊。”英国首相约翰逊最近如是说。这句话再次让坤鹏论想起了当年项羽乌江自刎前的仰天感叹——“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很可笑,人只有到了绝境才会想起这个世界并不由他来掌握……更可笑的是,这句话不断被后世那些落败的帝王、枭雄们引用。可是既然已有前车之鉴,他们为什么总在失去所有时才意识到呢!黑格尔说得好:“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如果约翰逊这话放到一两年前,估计没多少人在意,甚至还会招来冷嘲热讽。而现在,又有多少人敢于轻视否认它呢!坤鹏论更相信的是,只要新冠一走,人类很快就会将它遗忘,直到下一次灾难来临。大自然最大的奥秘便在于——概率。它也是坤鹏论最近这一两年的最大收获。正是沿着寻找确定性的道路,我一路从投资到概率,从概率到科学,之后便是一只脚迈进了哲学的大门。一、哲学的三大主导思想坤鹏论看过很多对哲学思想提纲挈领的总结,最后不得不感叹,人家伊曼努尔·康德不愧是哲学大师中的大师,他的总结可谓高屋建瓴、高度浓缩,偏偏又那么恰到好处,多一分则盈,少一分则亏,可谓大道至简的典范。康德在晚年回顾一生时,他认为自己毕生全部努力都只是为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所有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用心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人的认识。——世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关于世界的创造我是如何想象的?——关于世界我能够知道多少东西?——关于世界我究竟能够确切地知道多少东西(追求确切性)?第二个问题,涉及人的行为。——我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能理性地生活吗?——我应该追求什么?——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同类?——我应该如何面对人类社会?第三个问题,涉及人的信仰。——是否存在一种更高的权力?——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是否存在永生?——以上这些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如果有答案,有没有可以信赖的可靠证据?——如果在思想王国之外还有信仰王国,那知识和信仰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如果拿着这三个问题去对照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恰恰和康德给出的顺序相反。第三个问题,直接关乎的是生死,这是所有生命形式的最基本的现实。人,就是这样,总是在意自己没有的,却往往忽视了已经拥有的,偏偏又在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因此,人,就像对财富一样,对生命永不知足,总奢望活得更久,最好长生不老。甚至就像金融行为学家希勒所说的:“人类一直在两件事上完全丧失理性,一个是生命,一个是财富。”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是人类第一个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最基本的人生之谜。生命的消逝,是没有概率的事,人从生的那一刻就确定了他终将一死,那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想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一种意义,第三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第二个问题,探讨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对于社会生物的人类来说,这很重要,因此,它也是哲学需要优先考虑的。同时,任何时候的社会统治和管理者,都需要有针对这个问题的、且能够很好配合自己统治和管理的一整套答案,以便思想层面教化其治下的人们。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便具备了一种特点——与时俱进的变化性。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阶段、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有所不同。不过,既然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是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因为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样,改变,特别是大的改变,同样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就像中国的儒家思想,虽然表面上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不得不承认,它至今依然在中国社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总的来说,第一个问题比起第二个、第三个来说,并非最紧要和最必须。也就是人总是要先解决了生存(生死和存在)的问题,才能考虑更多。放眼到世界哲学的范围看,第三个问题,也就是神、自由、永生以及人生意义,它们是古代印度哲学一直最关注的问题。这就造成印度的神学非常发达,印度的古书都是神学、农学的,没有历史书,马克思曾说过:“印度没有历史。”因为,宗教注重来生的幸福,不是此生的幸福,那么记录此生就没那么大意义了。所以,印度哲学是出世哲学,印度人想的是人与神的关系,是轮回。而中国的哲学思想就比较复杂了。从儒家思想来看,它打一开始便强烈地关注第二个问题,关注人的实际行为和人的社会生活问题,也就是伦理学。所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哲学,考虑最多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中国在人事方面的学问就特别复杂。同时,中国哲学总体来说,更注重今生,不相信来世,讲究的是今生今世光宗耀祖,青史留名,这也造成中国的历史学很重要。但是,中国哲学另一大派别——道教又是出世的,同时,一直对中国哲学影响比较深刻的佛教,也是出世的。它们都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按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所讲,出世和入世在中国哲学中相反相成,得到了较好的辩证平衡,使得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内圣外王,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外兼修。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成这样的品格。这个的具体内容,坤鹏论会在后面讨论中国哲学时专门介绍。而古希腊哲学由于学习、融合了东、西方其他文明的智慧,所以就显得有些五花八门了,且三个问题同时出现。不过,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人的认识和行为问题,也就是第一个问题。到了中世纪,西方哲学重新又把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上帝、自由、永生以及人类行为的善与恶这样一些永恒的问题上。到了近代,欧洲思想界再次对人的认识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且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西方哲学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直接造成了它的自然科学很发达。二、哲学的分类几千年来,哲学家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将它们归纳总结出来主要是四种哲学问题,因此也就有了四种最基本类型的哲学家。1.形而上学的问题它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实在以及万物的最终本性,即事物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它不讨论个别事物,而是讨论事物的存在,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这些都是人类无法直接看到、听到的东西,比如:什么是时间?我们凭什么觉得自己是自己?人类有自由意志吗?等主题。形而上学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2.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探讨关于知识和信仰的观念的问题。它是对知识的研究,包括: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种事物的?还有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它关注的并非世上有什么,这是形而上学关心的问题,而是关注我们如何能认识世上的一切事物,以及考察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知识的可靠来源。认识论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3.伦理学的问题伦理学探究的是好生活或德行高尚的生活的本质。它是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良好生活的寻求,对应该如何生活,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道德哲学。其实,道德哲学只是伦理学的一部分而已。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这些问题作过一些思考,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就是伦理学哲学家了,最差也是个道德哲学家。从哲学的分类看,中国哲学显然是极为侧重伦理学的。4.政治的问题这个领域研究的是公正社会的问题。也就是,在理想状态,人类社会应该如何组织。它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和本质进行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叫作政治哲学家。5.其他分类另外,有些分类标准还包括宗教哲学(神学)、艺术哲学(美学)。在科学无比强大之后,又出现了专门的科学哲学。如果再细分,几乎每个学科,都可以冠上哲学二字,并成为该学科的最高境界。也是!哪个学科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呢?哪个学科的极致不是大道至简的智慧呢?因此,也就有了文化哲学、社会哲学、数学哲学、历史哲学、法律哲学、语言哲学、经济哲学、技术哲学、货币哲学……就像坤鹏论以前一直强调的,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真正的知识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越深入学习,越会发现各种知识本就纠缠在一起,最终往往会有殊途同归的明悟。同样,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把这门学科分成适于讲授的几个部分,以及哲学家也喜欢把东西专门化,哲学被划分成了若干领域。但是,它们同样也是最终相互交织在一起,当研究某一个领域的某个哲学问题时,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另外一个领域了。那么,某学科哲学与某学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它们研究的是同样的对象。其次,从结构上看,某个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会分支下去,从而拥有不同门类。这也使得学科的研究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忘记了学科的最上面应该有个整体的存在,它应该是个无所不包的对象。而哲学做的就是研究这个整体的存在,这个无所不包的对象。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试图在个别现象中找出普遍的规律,而且,还把学科的研究成果统合到一起,从而获得一种统一的世界观。这样,哲学就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了。三、哲学与宗教、艺术不过,并不是所有其他领域都可以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和哲学划清界限。因为,普遍性特征并不是哲学所独有的,宗教和艺术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宗教和艺术也都以各自的方式关注整体的存在。在整体的存在那里,三者之间的界限是流动的。比如:一旦哲学试图把握全部人生的意义,就可能转向宗教的内心体验。并且,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和哲学也总是纠缠在一起,最典型的便是中世纪的欧洲。再比如:一种具备完美形式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大厦也非常近似于一件艺术品,像一首诗、一部交响乐或一座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建筑物。所以,哲学也可以称为思想的艺术。一件艺术作品达到极致也就进入了宗教的视野。哲学与宗教、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把思想作为自己的真正工具,而且,在传统的西方哲学看来,思想还要具体到理性思想,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后,绝大多数哲学家坚信:理性至上,理性为至善至美,人类的心灵罗盘是理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排斥感性,因为它被认为是扰乱心灵罗盘的主要因素;宗教:从本质上讲,首先是唤起人的信仰和感情而不是理性;艺术:其表达形式不是思想,而是用外在的形式(绘画、音乐、雕塑等)表达人的内心体验,它基本上也不是唤起人的理性,而是唤起人的美感和崇高感。四、我的思考在今天的文章最后,坤鹏论再集中谈几个自己的思考:第一,如果深挖下去,艺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的产物。只是,艺术家将思想藏身于作品之中,需要人们去感悟后再转化为思想。不过,转化的结果因人而异,这恰恰也是艺术的最大魅力所在,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不同才会精彩,才会因碰撞而激荡,从而才有活力。第二,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特别是西方哲学,一直以来都以精确表达思想为目标和准绳,所以它一诞生就是理性或尽力追求理性的,如果人们阅读后有千人千面的理解,说明这个哲学是不合格的。所以,哲学就像武术一样,也是分流派的,但凡自成一派的,必然有一套被严格证明、理性的世界观。而哲学这个领域的活力只能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顾哲学历史,每一次的大兴盛与大发展无不在证明这一点。第三,宗教唤起的是人的信仰和感情,而哲学和艺术走到最后,总会有一条路是通向宗教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强调感性、正视情绪、研究情感的存在主义,为什么会在人们最惨、最无助、最不知所措的时候,能够成为心灵的避风港。其实,不管是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是思想使然,且必然都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而生。特别是艺术和宗教,只有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才能诞生伟大的艺术作品和宗教。第四,坤鹏论一直认为,哲学和音乐非常非常相似。它们都是人类使用一套统一的符号,经由思想的统筹指导,以不同的编排组合,创造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称为人类的符号游戏。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待乐高,是不是也能够理解它为什么风靡全球,长久不衰呢!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请您关注本百家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是包括百度百家、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

三性

当代哲学还有什么研究对象呢?

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传统的哲学一直致力于用理性解释世界,将各种各样的现象统一在哲学的体系里。但是,这个传统现在已经崩坏了。如今的哲学已经不再有能力提供与世界、自然、历史、社会相关的整体性知识。这不仅是因为经验科学的发展,而且更是随着经验科学的进步,由哲学对自身的反思所致。哲学不得不放弃整体性的追求,把兴趣转向逻辑、语言、政治乃至美学。最终,哲学蜕变成了“后哲学”,失去了它的自足性。他的这个悲观的看法不无道理,但是还不能彻底取消哲学。我们要注意到,哲学永远无法像科学那样有直线一般的进步,充其量也就是呈现出某种趋势而已。因此,当代哲学不一定比启蒙时代的哲学高明,或者比古希腊的哲学高明,也并不意味着就比以前的哲学更糟糕。哲学不必反映时代,但必须回应时代。所以,当代哲学仍然有它命定的任务。当代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仍然是三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只不过研究者不得不跟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一起工作。孤立的研究已经不可能了,像形而上学这样的领域,哲学家也必须扮演助手的角色,其功能主要是向科学家提供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在认识论的领域,哲学家也必须和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合作。譬如怎么理解意识的复杂性,以及情绪在社会互动中的诸多功能等等。这些内容,依靠还原论为基础的科学完成不了,而哲学在其中有事可做。伦理学领域也是一样。在这里,哲学家的工作尽管不是独一无二,但作用仍然无可替代。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永远不可能把自己彻底放到演化论的叙事中——只要人类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存在,哲学家就不会消失。独立除了这三大任务,哲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自己,考察人类观念的演变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哲学史与哲学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它能够帮助人类避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也可以帮助人类避免高歌猛进的乌托邦思想。总之,当代的哲学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观念领域的清洁工,而不再是领导者。独立学者灵遁者整理提供。

古炉

中国古代哲学到底在研究什么?

一其实说起老祖宗的思想,大众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比如佛家,大众普遍认为佛家就是在寺庙烧香拜佛,道家是炼丹修仙,而儒家则是纯粹的尊卑制度、封建礼教。但其实,大众看到的都是宗教仪式,这些宗教仪式是后世在历史洪流中有目的性的继承和发挥,并非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原本的意思。因此在仪式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总体来看,无论是本土儒、道两家,还是外传佛教,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心性问题。什么是心性?通俗来讲就是人是什么?人的意识是什么?人为什么有意识?人怎么合理控制自己的意识?现代科学讲意识其实是大脑的一种功能,但古人不这么讲,古人把这些大脑的意识功能归纳为“心性”。所以儒、释、道三家的核心论点就是“心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讲“存心养性”而道家讲“修心炼性”。可以看出,不管是“见性”、“养性”还是“炼性”,其本质都是在对自己的心下功夫,换言之三家都认为人之所以会展现出那些贪婪、虚荣、嗔怒等等的状态,是因为外物的侵扰而遮蔽了心之本体,而非本性如此。佛家管这些侵染内心的外物叫做“尘”,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便衍生出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所谓明心见性,即是空了这六根六尘。佛家讲了人其实都“误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为自心相”。简而言之其实人觉得自己身体是由物质元素组成的,认为心识攀缘外部所产生的思虑是真实的,这些念想都是错的。就如同人的眼睛患了病,看到空中有花一样,都是幻觉。所以想要见到心性本体,就要明心,不要被外界这些事物影响,不要让心性沾惹了尘埃。《楞严经》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就是这个意思,心接触到外物,如果能够转掉,不住在上面,不被外物牵着走,即是明心见性,也就是洞见如来了。而当佛教到了中国之后,与本土文化融合诞生了禅宗,则更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耳熟能详,出自《心经》。观自在菩萨就是我们熟悉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观世音菩萨遁入般若智慧中去反照,发现五蕴皆是空的,以此便可为世人解脱,普度众生。通俗来讲就是外界事物相对与自己产生的感受、想法、行为、认知其本质全是空的,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都不在乎了,还有什么烦恼可言呢?所以什么叫佛,其实就是一切无所住的心性本体。而儒家也是一样,儒家有“三纲八目”之说,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觉悟,证见心之本体,以此心去为民做事便是亲民,最终实现圣人之志便是止于至善。八目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第一步格物,就是把外界事物对内心的影响去除,恢复内心原本的纯粹。儒家把这些外界事物的影响称之为私欲,其实跟佛家的六尘是一个意思。通过格物去感受到心性的本体,就是致知,这个“知”后世儒学称之为良知,即是心之本体,也就是佛家的如来,菩提之境。而感受到不被私欲干扰的心性本体之后,以心性本体去发动,便可以达到绝对的真诚,就是诚意,也就是做事的念头绝对纯粹,不掺杂自己的小心思。念头纯粹了,心也就正了,做事可以不偏不倚,不会因为外物干扰而摇摆,长久坚持,即是修身,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之志。所以很多人对儒家三纲八目不屑一顾,觉得就是点伦理道德的说教,其实是没有理解到精髓。三纲八目就是一套修行方法,类比一下,其实便与佛祖“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一样,可以说“圣人以三纲八目授诸贤人”了。二所以很多人觉得佛家是讲究个人的解脱,而儒家更多强调的是入世做事,但其实并没有如此绝对。儒家是由心性修行谈起,一步一步谈到入世做事,而佛家尤其是大乘佛法谈个人解脱,却更是强调让众生解脱,主张去普度众生。所以大乘佛法之所以可以在中国本土扎根,并很好的跟中国本土哲学完美融合,恰恰因为大乘佛法中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价值本质是与儒家所追求的天下大同、仁爱之道不谋而合的。所以有学者提出,其实释迦牟尼即是印度的孔子,而佛祖就是中国的圣人,其思想本质异曲同工。而由此发挥,古人的心性学价值便巧妙的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价值进行了关联,心性本身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古代一切问题的核心,并上升至形而上的高度。而当心性达到了形而上的高度之后,人对于心性把控的逻辑也就变得简单,即只需将心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推开,不让心性受到外物的任何影响。用佛家的理论就是筑起心墙,将心和外界完全隔绝成两个领域。外界无论如何,心依旧是那个心,完全不为所动,不受影响。这种境界就是佛家的菩提境界、涅槃,儒家的超凡入圣,天人合一,儒学后学所谓的道心、良知了。三那么为什么在当代依然要重提古代哲学,甚至提倡重整国学呢?首先重提国学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为什么国学一度被打为封建糟粕,其实源于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近代列强入侵,代表工业科技力量的枪炮一下打醒了东方。一向尊崇儒学的日本最先开始了反儒而亲欧,因为他们发现儒家的礼教强不了国,打不过列强,与其学习儒学,不如好好发展工业。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基本都有着日本留学的经历,他们把日本的思想带回了国,所以这种反对儒学的思想便成为了近代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儒学自孔孟以来,历经两千多年的战火纷争,改朝换代,其关于心性的精华早已被歪曲殆尽,唯一一丝血脉便是融合道家和禅宗思想应运而生的王阳明心学。但心学自阳明先生死后没有了领袖,很快也就分崩离析,以致明末后期形成了“满街皆为圣,张口即良知”的乱象,虽后有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力图改变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学术状态,将世人引入学为治世之用的实践派,但也收效颇微。可以说,中华思想的真正的骨血到明末清初便真的消亡殆尽了。所以新文化反儒反孔,反的是歪曲的后儒,而非真正的孔学,但却因一棒子打到底,将正统文化也误伤了,以致我们中华几千年沉淀来的思想精华受到重创,实在可惜。所以,重提经典,重振国学,意义非凡。其次,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现代物理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但关于心性学的价值绝对是独一无二且十分重要的。哲学界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标准的唯物主义,是最为客观科学的哲学体系,而古代哲学则是唯心主义。但其实,古代哲学虽然讲心性,但却与与唯物主义对立的唯心主义并不是一个概念。所谓的心性学,如果准确定位倒不妨借佛家的概念定义为“唯识主义”,简而言之人为什么有意识?万物对于人的意识有什么意义?现在、未来和过去都是来自意识?等等。这些问题至少目前的物理科学还没有研究透,而且随着物理科学的研究,我们发现过去我们认为的纯粹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似乎也并不是完全正确,人们似乎忽略了人意识对物理世界的作用,比如现在很火的量子力学。所以或许物理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要重走老祖宗的老路,去研究心性了。综上,人的核心就是心性,无论是个人、社会、世界都是由一个一个心性的发挥所构建起来的,用润之先生的话讲这叫做“心之力”,即“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所以无论何时,心性的探索都不会停止,而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身处新时代文化自信浪潮中的我们,若能担负起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担子,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老祖宗的思想闪耀全球,如此也就无愧先哲,无愧祖先了。

浅析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

哲学所研究的究竟是什么?每一个热爱哲学的人,心中不免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但由于搞不清楚这个问题,不清楚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以人们便认为哲学是一门华而不实的学问,无法解决现实中的任何问题,于是,哲学步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并逐渐被边缘化,这究竟是哲学本身的问题,还是人们对哲学认识的偏见呢?现在的人们对哲学的研究,主要是对哲学史的研究,时间跨度长,地域跨度广,人物和观点繁多,而且由于中西方表达方式的差异,一些西方哲学著作在翻译成中文后,十分的生涩难懂,人们的大部分精力用来解读哲学史中的人物及其哲学观点。但是,对这些历史人物和观点的解读,能够对我们的现实的工作和生活能够提供实际的帮助吗?由于这种研究方式无法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实际的帮助,最终导致了哲学的逐渐没落。所以,我们需要换一种角度和方式去理解和研究哲学。人类的逻辑和思考是在自己大脑的认知世界中完成,而行为则作用在外界的真实世界之中,这是人类所面对的两个世界。人类大脑的认知世界,来源于自身对外部真实世界的观察,但受制于人类自身感官的局限,人类所观察到的范围是有限的,只能观察到外部真实世界的局部,人们却误以为自己所观察到的便是外界真实的世界,但这只是人类对外界真实世界的偏见。所以,人类大脑中的认知世界与外界真实的世界并不相同,但人类却往往忽视这个问题,将两个世界混为一谈,分不清彼此。人类所有的决策和思考,都是在自己大脑的认知世界中完成,而行为则作用在外部的真实世界之中,由于两个世界并不相同,所以人类才会不断的遭受挫折和失败。所有的这一切,正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何处理人类大脑中的世界与外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哲学。哲学史中的每一个哲学家,无论观点如何,所有人讨论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如何来处理自己大脑中的认知世界与外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存在于真实世界之中的事物,如果没有被人类观察到,就不会在人类大脑的认知世界中形成印象,也不会参与到人类的逻辑思维之中。存在于人类大脑之中的事物,就算不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之中,同样可以影响人类的行为。鉴于人类的认知特点,人类在处理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时便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以人类大脑的认知世界作为认知的标准,宗教就是这种认知的代表。另一个极端是以外界真实的世界作为认知标准,科学就是这种认知的 代表。在处理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时,所有人的思想都处在两个极端之间,只不过是有些人的思想偏向于人类大脑的认知世界,而有些人的思想偏向于外界真实的世界。无论人类大脑中的认知世界多么美好,人类终究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之中,行为需要接受真实世界运行变化规律的检验,人类大脑中的认知世界越是贴近外界真实的世界,人类犯错的概率也就越小,所以,哲学便拥有了一项重要任务:帮助人们完善自己大脑中的认知世界,不断纠正自身的认知偏见,认识真实世界的本来面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对思考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研究,概括而言,其实就是一套反思和思辨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思辨,克服自身的认知缺陷,帮助自己认识外界真实世界的本来面貌。现代人们对哲学的认识已经完全走向了歧途,这是哲学没落的原因所在。世界是唯一的,所有的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之下,但每个人其实只是成活在自己大脑的认知世界之中,误以为自己大脑中的认知世界便是外界真实的世界。所以,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之下的人们,大脑对世界的印象却彼此不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大脑中的世界才是外界真实世界的本来面貌,结果却先入了不同的争论之中,难以自拔。但所有的一切,其实只是被自己所蒙蔽,囚禁在自己的认知世界之中,只有哲学,才能解救自己,去发现真实世界的本来面貌。

报到日

西方的中世纪哲学都研究些什么?除了上帝,还是上帝!

今日读了下西方哲学史,发现西方的中世纪哲学很有意思,如何有意思呢?一起跟随哲学诗画详细了解下。一,经院哲学西方进入中世纪以后,奴隶制已经走到了尽头,而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信仰的需要使得基督教很快开始传播、扩散,并且很快在罗马帝国站稳了脚跟。至此,西方的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基督教理所当然的成了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有人说,中世纪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历史,这话没毛病。更有人说,欧洲的中世纪是个黑暗时代,是一个对基督和教会无比忠诚的无理性时代,因为它排除了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之可能,让人们只靠信仰而活着。无论科学还是哲学都只是宗教的奴仆而已。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经院哲学。二,两个时期尽管宗教占据着绝对的核心地位,但是哲学依然在发展。我们称之为中世纪哲学,它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神学时期;一个是自然科学和神学交相辉映的时期。中世纪哲学的发展历程——宗教——唯心论(即经院哲学)——唯物论,摒弃了古希腊时期的很多哲学和科学精华,把人们一切认识和信仰的基础都建立在对上帝的信仰之上。因此科学是不被重视的,思辨理性也没有任何立足之地。三,天国的思想在漫长的中世纪,人们热衷于追求幻想中的幸福世界,即对天国的渴望。这个宗教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意识和一切生活,在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的带动下,人们信仰神是超越人类的,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彼岸性。最高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里,然后是僧侣,封建王侯和贵族,处于底层的是普通民众。在这个时期,成就古希腊哲学伟大成就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彻底失去了踪影,整个欧洲几乎没人再议。四,代表人物1,奥古斯丁经院哲学或中世界神学的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向无限的绝对美的阶梯。美体现为整一、和谐,而整一与和谐是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数。对于美和丑,他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所理解的神与基督教的上帝之间的一个显著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一个赋形于质的工匠,后者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创世者。上帝创世既不需要材料,也不需要工具,甚至连时间和空间也不存在,他仅凭语言就足以产生出整个世界。在早期基督教神学中,人性论构成了上帝论和基督论之外的第三个重要领域,而基督教人性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原罪”与“救赎”。奥古斯丁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人的自由意志遭到了贬抑,人的邪恶本性使他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向善,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拯救。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前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所在,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只有神能恢复人自由意志的自由,就是更新及重生;而这正是神恩惠的工作。惟有人的意志得到释放,人才会渴望与神结合。在宇宙观方面,奥古斯丁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序和谐的阶层世界,一切都源发于“太一”,一切又都回归到“太一”,对奥古斯丁来说,这太一就是上帝。人也在这个宇宙的存在链条之中。世界既然是有序的,一切顺从秩序的就是善的,一切违背世界秩序的就是恶的。在时间认识方面,他认为人的时间是主观的。时间只有当它正在经过时才可以衡量。一切时间都是现在,就是这三种时间:过去事物的现在,即回忆;现在事物的现在,即当前;未来事物的现在,即期望。因为实在存在的既非过去也非未来,现在的一瞬间就是时间。上帝(即神)创造了一切。在上帝创造一切以前,一切都不存在,包括时间。而对上帝来说,他是独立于时间以外的绝对存在。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对上帝来说都是现在。他把哲学与基督教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哲学也是一种宗教的内在经验的自证。他说:想认识神和灵魂,不用往外走,你回到自己本身里。人的内部,才是真理的家乡。在经院哲学上,奥古斯丁的影响最大,论述最多。2,安瑟姆安瑟姆的历史资料不是很多,能留传下来的就是他认为信仰先于认识的观点,他说为知识而信仰,但是信仰是在先的,是一切知识的前提。据说他曾经用本体论去证明神的存在,有人还把成为经院哲学之父。但随后出现的经院哲学家亚伯拉杜却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信仰的,只有先知然后才信,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如何去信仰呢?他考察后指出:普遍存在于个别中,各个事物的形象已作为概念存在于神的精神中,人类只有在被以他们为模范或范本而创造出来的诸多事物中,才能用自己的信仰和悟性去认识世界。3,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公认的大哲学家同时也是神学家的托马斯·阿奎那(公元1225年—1274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死后被封为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即便是现在,天主教教会也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因此,一直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给予“神学界之王”的称号。代表作为《神学大全》。阿奎那认为,天主所给予人类的启示可以分为两种:一般启示和特别启示。一般启示可以透过观察天主创造的自然秩序而获得,例如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天主的存在。虽然人可以透过对一般启示的逻辑思考认识到天主的存在、以及一些与天主有关的事物,但有一些其他知识必须是要透过特别启示才能得知。在他看来,耶稣基督显示了天主的存在便是特别启示之一。而许多基督教的重要神学基础,例如三位一体的概念,也都需要透过教会和经籍的传播才能得知,而不能只透过逻辑思考或理性获得。他强调说,在本质上,一般的启示和特别的启示其实是可以互相补充的,而不是互相对立的。阿奎那的伦理学基于他所谓的“行为的第一原则”,在《神学大全》中,他将审慎、节制、正义、以及坚忍列为人类的四大美德。这四大美德都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而且它们之间是互相连结的。不过,神学上的三大美德(即信仰、希望和慈善)是超自然的,而且他们的目标与其他美德不同:天主神学美德的目标是天主本身,天主是所有事物的尽头,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所能取得的知识。在另一方面,普通的智慧和道德的目标则可以为人类理性所理解。而神学美德要靠我们对上帝的信仰才能获得。除此之外,阿奎纳将法则分为四大项:永恒的、自然的、人类的和神授的。永恒法是天主治理所有生物的根据,自然法是人类在永恒法则中的“参与”部分、并且可以透过理性得知。自然法也是基于他的“行为的第一原则”。人类的生存和繁殖的欲望是人类价值观的基础,所有人类的其他价值观都由此衍生。人类法则属于实际法,只能套用至人类。而自然法则可以套用至政府和社会上。神授法则是天主透过圣经典籍和对神的学习给予的启示。阿奎纳否认人类对于动物负有任何慈善的责任,因为动物并不属于人类,否则以它们为食也是非法的了。不过他指出这并不表示我们有权利虐待它们,因为“残忍的习惯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待其他人类的方式”。在知识论方面,阿奎纳相信“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天主所先行赋予的”。不过,他也认为人类天生便有能力在没有天主启示的帮助下了解到许多知识,尤其是与信仰有关的事物。因为人有思想和灵魂,具有精神和意志。对于天主的存在问题,他认为天主的存在并非可以不证自明,但却也不是无法证明。证明天主的最好方法,是先排除那些不可能是天主的东西,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天主可能拥有的属性:——天主是简单的,并没有各种组成的部位,例如身体或灵魂、或者物质和形式。——天主是完美的、毫无破绽的。亦即,天主与其它事物的差异便在于完美无瑕这个特征。——天主是无限的。亦即,天主并没有如其它事物一般有着实体上的、智能上的、或情绪上的限制。——天主是永远不变的,天主的本质和特征是无法改变的,天主就是永恒。——天主是一致的,天主自己并没有多样的特征存在,也不可能有任何不足或矛盾。天主的一致性本质就如同天主的存在一般。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极其隐秘且巧妙地融入到了基督教中,他的哲学学说的核心点就是证明实体的存在,即上帝。因此,在他看来,人类的一切学问,哲学、科学……等都只是神学的婢女,都是为了神学而服务。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最终的信仰,即上帝。以上是中世纪哲学中的一些主要部分,公元1096—1291年间,罗马在基督教的统领下,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欧洲的中世纪哲学就这样没落了,结果促成了阿拉伯哲学的强势发展和崛起,还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西方近代哲学。这些咱们在以后的更新中继续探讨和讲解。读完了以上,你对西方的中世纪哲学有什么理解和看法呢?你觉得奥古斯丁的哲学正确,还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更强呢?欢迎后台一起留言,探讨。

吕柟

欲知晓哲学的用处,先看看哲学研究探索什么

哲学发展到今天,有一点已经是十分明确了,那就是它是研究方法论的学问。且不是研究一般的具体的方法论,而是研究根本的科学的方法论。比如,人们是在承认人拥有理性的基础上开展具体学科研究的,哲学则研究人类理性本身具有怎样的形式,是怎样开展工作的?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理性工具,其他学科是在承认人们拥有并使用语言的基础上谈论问题与现象的,哲学则研究语言有什么样的特性,语言模型比如普遍概念模型与客观对象是怎样的关系,语词或概念模型对于人们认识现实事物有什么样的帮助。科学的各门具体学科是在既定范式基础上,或者说在一定观察测量尺度下研究事物现象的共同性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例如人们在沸点观察模式下,选择同样的测量尺度——摄氏温度计,同样的气压环境——常压条件,观察水加热后的表现,发现“水加热到100度必然沸腾”是一规律现象。而哲学则研究水的沸点模式(或称范式)及其测量尺度选择是否合理,不同观察范式与测量尺度选择的优势与局限,新的力学范式创立者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范式时就做过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既然科学对人们的影响巨大,作为研究科学基础科学方法的哲学,对于科学乃至社会的意义就很大。小一点说则是对认识论或者说对知识的创造生产至关重要。当然对于不思考相关问题或不思考哲学问题的人来说,哲学也是没有用的。总之,哲学研究知识的理性框架条件等根本性问题,任何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一定会遇到它自己的哲学问题的。比如1+1=2的这个数学公式,人们运用得很普遍很经常,或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公式代入不同的事物对象,将拥有大不相同的现实意义,这里就需要哲学理论了。

是问穷也

「西方哲学」哲学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涉及智慧的学问,而这样的学问是需要长期的磨炼才能掌握的,学哲学是一个漫长的精神历练过程。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认为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最初是从东方哲学开始,经过印度哲学、西亚哲学和埃及哲学,走到了古希腊哲学。然后再从古希腊哲学、古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康德哲学、费希特哲学、谢林哲学,最后到黑格尔自己的哲学。绝对精神终于走到头了,像浮士德说的那样:“请停留一下吧!”用黑格尔自己的话说,整个人类精神2500年来的艰苦劳作,就是朝那个方向发展的。当然,黑格尔很狂妄,他说的那个方向就是他的哲学。但是这个话说得也有道理,尽管很狂妄,但是却蕴涵着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就在于,如果不了解几千年来整个哲学史的发展,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哲学就是哲学史。也就是说,真正要想学习哲学,只有从学习哲学史开始。如果一上来,就学习某种哲学原理,这种做法不仅不合乎历史,而且也不合乎逻辑,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真正进入哲学的。因为你把哲学变为一种僵化的、凝固了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哲学恰恰是一种活的生命,活的生命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历史长河中才能呈现出来。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应该强调的问题,那就是从生物学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的大脑结构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2000多年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很短很短的时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罢了。正是由于这样,我们要相信,2000多年以来西方的那些哲学家,尽管比我们更古老,但是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脑智商的水平,丝毫也不比我们差。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大智慧,否则他们的思想也不会在历史中流传下来。事实上,他们往往比我们更聪明、更有智慧。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不仅知道他们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也知道他们以后的思想家是如何批判他们的。他们尽管是大智慧,但是至少他们不知道后来的哲学家是如何批判他们、超越他们的,所以我们的优势就在这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我们并不比他们更聪明,但是我们却具有一个更加宏观和全面的眼光,具有一种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这样就使得我们更容易进入他们的思想。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你必须要进入到这种历史视野。如果不进入它,只是单纯地去背一些哲学原理或者哲学概念,那么你永远都是哲学的门外汉!因此这样一来,哲学就必须要转到哲学史。哲学既然是关于那个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的学问,那么如果我们要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这个实在、这个本质,如果要探讨一种高深的形而上学,我们就只有在西方哲学的历史长河中,才能真正地进入哲学的语境,才能接近这个终极性的“道”的深刻意蕴。西方哲学史上的那些人物都是大思想家,充满了智慧。我们通过学习哲学史与他们进行交流,思考他们所思考的那些问题,体验他们所体验过的那些苦恼,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思想交谈,这样我们就能够使自己置身于智慧的源流之中。同时我们还会站在后来者的立场上,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质疑,进行批判和超越。当这样学习哲学时,我们已经把自己融入到一个思想的长河中间,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面对古人的智慧。我认为,这样一种态度,才是真正学习哲学的态度。我们这些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人素来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西方哲学史就不可能真正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本人就是西方人,他的哲学思想代表着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也是从西方哲学的深厚传统中生长出来的。如果你不了解从泰勒斯一直到黑格尔的整个西方哲学史,你怎么可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呢?如果把马克思的思想剥离出来,与西方哲学处于一种相互分离的状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门与西方哲学(当然更与东方哲学)相独立、甚至相对立的哲学,这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推崇和提升,恰恰相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玷污和贬抑。因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有着深厚的哲学土壤的,2000多年来的西方哲学传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背景和理论支撑,如果你把这个传统斩断了,完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西方哲学以外的一个独立的哲学体系,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一个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一种活生生的、充满了生命力的哲学就被凝固为一堆枯燥乏味的哲学教条。这就是学生为什么对哲学(在某些同学们的头脑中,哲学就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感到厌恶和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因为你们把哲学变成了一个死的东西,当然就枯燥啦!我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思想,不是滋润着心灵的智慧,而是死板的教条、枯燥乏味的知识体系,当然就会感到厌恶和抵触了。学习哲学必须要经历的精神磨炼,这种精神历练只能在学习哲学史的过程中才能完成。(整理来自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赵林先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