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坤鹏论:哲学研究的是什么?有哪些分类?罗曼史

坤鹏论:哲学研究的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但凡关系到确定性,人类从来不遗余力,于是常常用力过猛,失去理性,变成疯狂。——坤鹏论“面对大自然,我们必须心怀谦逊。”英国首相约翰逊最近如是说。这句话再次让坤鹏论想起了当年项羽乌江自刎前的仰天感叹——“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很可笑,人只有到了绝境才会想起这个世界并不由他来掌握……更可笑的是,这句话不断被后世那些落败的帝王、枭雄们引用。可是既然已有前车之鉴,他们为什么总在失去所有时才意识到呢!黑格尔说得好:“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如果约翰逊这话放到一两年前,估计没多少人在意,甚至还会招来冷嘲热讽。而现在,又有多少人敢于轻视否认它呢!坤鹏论更相信的是,只要新冠一走,人类很快就会将它遗忘,直到下一次灾难来临。大自然最大的奥秘便在于——概率。它也是坤鹏论最近这一两年的最大收获。正是沿着寻找确定性的道路,我一路从投资到概率,从概率到科学,之后便是一只脚迈进了哲学的大门。一、哲学的三大主导思想坤鹏论看过很多对哲学思想提纲挈领的总结,最后不得不感叹,人家伊曼努尔·康德不愧是哲学大师中的大师,他的总结可谓高屋建瓴、高度浓缩,偏偏又那么恰到好处,多一分则盈,少一分则亏,可谓大道至简的典范。康德在晚年回顾一生时,他认为自己毕生全部努力都只是为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所有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用心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人的认识。——世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关于世界的创造我是如何想象的?——关于世界我能够知道多少东西?——关于世界我究竟能够确切地知道多少东西(追求确切性)?第二个问题,涉及人的行为。——我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能理性地生活吗?——我应该追求什么?——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同类?——我应该如何面对人类社会?第三个问题,涉及人的信仰。——是否存在一种更高的权力?——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是否存在永生?——以上这些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如果有答案,有没有可以信赖的可靠证据?——如果在思想王国之外还有信仰王国,那知识和信仰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如果拿着这三个问题去对照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恰恰和康德给出的顺序相反。第三个问题,直接关乎的是生死,这是所有生命形式的最基本的现实。人,就是这样,总是在意自己没有的,却往往忽视了已经拥有的,偏偏又在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因此,人,就像对财富一样,对生命永不知足,总奢望活得更久,最好长生不老。甚至就像金融行为学家希勒所说的:“人类一直在两件事上完全丧失理性,一个是生命,一个是财富。”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是人类第一个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最基本的人生之谜。生命的消逝,是没有概率的事,人从生的那一刻就确定了他终将一死,那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想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一种意义,第三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第二个问题,探讨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对于社会生物的人类来说,这很重要,因此,它也是哲学需要优先考虑的。同时,任何时候的社会统治和管理者,都需要有针对这个问题的、且能够很好配合自己统治和管理的一整套答案,以便思想层面教化其治下的人们。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便具备了一种特点——与时俱进的变化性。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阶段、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有所不同。不过,既然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是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因为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样,改变,特别是大的改变,同样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就像中国的儒家思想,虽然表面上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不得不承认,它至今依然在中国社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总的来说,第一个问题比起第二个、第三个来说,并非最紧要和最必须。也就是人总是要先解决了生存(生死和存在)的问题,才能考虑更多。放眼到世界哲学的范围看,第三个问题,也就是神、自由、永生以及人生意义,它们是古代印度哲学一直最关注的问题。这就造成印度的神学非常发达,印度的古书都是神学、农学的,没有历史书,马克思曾说过:“印度没有历史。”因为,宗教注重来生的幸福,不是此生的幸福,那么记录此生就没那么大意义了。所以,印度哲学是出世哲学,印度人想的是人与神的关系,是轮回。而中国的哲学思想就比较复杂了。从儒家思想来看,它打一开始便强烈地关注第二个问题,关注人的实际行为和人的社会生活问题,也就是伦理学。所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哲学,考虑最多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中国在人事方面的学问就特别复杂。同时,中国哲学总体来说,更注重今生,不相信来世,讲究的是今生今世光宗耀祖,青史留名,这也造成中国的历史学很重要。但是,中国哲学另一大派别——道教又是出世的,同时,一直对中国哲学影响比较深刻的佛教,也是出世的。它们都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按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所讲,出世和入世在中国哲学中相反相成,得到了较好的辩证平衡,使得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内圣外王,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外兼修。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成这样的品格。这个的具体内容,坤鹏论会在后面讨论中国哲学时专门介绍。而古希腊哲学由于学习、融合了东、西方其他文明的智慧,所以就显得有些五花八门了,且三个问题同时出现。不过,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人的认识和行为问题,也就是第一个问题。到了中世纪,西方哲学重新又把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上帝、自由、永生以及人类行为的善与恶这样一些永恒的问题上。到了近代,欧洲思想界再次对人的认识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且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西方哲学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直接造成了它的自然科学很发达。二、哲学的分类几千年来,哲学家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将它们归纳总结出来主要是四种哲学问题,因此也就有了四种最基本类型的哲学家。1.形而上学的问题它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实在以及万物的最终本性,即事物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它不讨论个别事物,而是讨论事物的存在,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这些都是人类无法直接看到、听到的东西,比如:什么是时间?我们凭什么觉得自己是自己?人类有自由意志吗?等主题。形而上学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2.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探讨关于知识和信仰的观念的问题。它是对知识的研究,包括: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种事物的?还有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它关注的并非世上有什么,这是形而上学关心的问题,而是关注我们如何能认识世上的一切事物,以及考察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知识的可靠来源。认识论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3.伦理学的问题伦理学探究的是好生活或德行高尚的生活的本质。它是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良好生活的寻求,对应该如何生活,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道德哲学。其实,道德哲学只是伦理学的一部分而已。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这些问题作过一些思考,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就是伦理学哲学家了,最差也是个道德哲学家。从哲学的分类看,中国哲学显然是极为侧重伦理学的。4.政治的问题这个领域研究的是公正社会的问题。也就是,在理想状态,人类社会应该如何组织。它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和本质进行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叫作政治哲学家。5.其他分类另外,有些分类标准还包括宗教哲学(神学)、艺术哲学(美学)。在科学无比强大之后,又出现了专门的科学哲学。如果再细分,几乎每个学科,都可以冠上哲学二字,并成为该学科的最高境界。也是!哪个学科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呢?哪个学科的极致不是大道至简的智慧呢?因此,也就有了文化哲学、社会哲学、数学哲学、历史哲学、法律哲学、语言哲学、经济哲学、技术哲学、货币哲学……就像坤鹏论以前一直强调的,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真正的知识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越深入学习,越会发现各种知识本就纠缠在一起,最终往往会有殊途同归的明悟。同样,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把这门学科分成适于讲授的几个部分,以及哲学家也喜欢把东西专门化,哲学被划分成了若干领域。但是,它们同样也是最终相互交织在一起,当研究某一个领域的某个哲学问题时,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另外一个领域了。那么,某学科哲学与某学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它们研究的是同样的对象。其次,从结构上看,某个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会分支下去,从而拥有不同门类。这也使得学科的研究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忘记了学科的最上面应该有个整体的存在,它应该是个无所不包的对象。而哲学做的就是研究这个整体的存在,这个无所不包的对象。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试图在个别现象中找出普遍的规律,而且,还把学科的研究成果统合到一起,从而获得一种统一的世界观。这样,哲学就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了。三、哲学与宗教、艺术不过,并不是所有其他领域都可以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和哲学划清界限。因为,普遍性特征并不是哲学所独有的,宗教和艺术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宗教和艺术也都以各自的方式关注整体的存在。在整体的存在那里,三者之间的界限是流动的。比如:一旦哲学试图把握全部人生的意义,就可能转向宗教的内心体验。并且,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和哲学也总是纠缠在一起,最典型的便是中世纪的欧洲。再比如:一种具备完美形式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大厦也非常近似于一件艺术品,像一首诗、一部交响乐或一座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建筑物。所以,哲学也可以称为思想的艺术。一件艺术作品达到极致也就进入了宗教的视野。哲学与宗教、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把思想作为自己的真正工具,而且,在传统的西方哲学看来,思想还要具体到理性思想,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后,绝大多数哲学家坚信:理性至上,理性为至善至美,人类的心灵罗盘是理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排斥感性,因为它被认为是扰乱心灵罗盘的主要因素;宗教:从本质上讲,首先是唤起人的信仰和感情而不是理性;艺术:其表达形式不是思想,而是用外在的形式(绘画、音乐、雕塑等)表达人的内心体验,它基本上也不是唤起人的理性,而是唤起人的美感和崇高感。四、我的思考在今天的文章最后,坤鹏论再集中谈几个自己的思考:第一,如果深挖下去,艺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的产物。只是,艺术家将思想藏身于作品之中,需要人们去感悟后再转化为思想。不过,转化的结果因人而异,这恰恰也是艺术的最大魅力所在,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不同才会精彩,才会因碰撞而激荡,从而才有活力。第二,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特别是西方哲学,一直以来都以精确表达思想为目标和准绳,所以它一诞生就是理性或尽力追求理性的,如果人们阅读后有千人千面的理解,说明这个哲学是不合格的。所以,哲学就像武术一样,也是分流派的,但凡自成一派的,必然有一套被严格证明、理性的世界观。而哲学这个领域的活力只能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顾哲学历史,每一次的大兴盛与大发展无不在证明这一点。第三,宗教唤起的是人的信仰和感情,而哲学和艺术走到最后,总会有一条路是通向宗教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强调感性、正视情绪、研究情感的存在主义,为什么会在人们最惨、最无助、最不知所措的时候,能够成为心灵的避风港。其实,不管是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是思想使然,且必然都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而生。特别是艺术和宗教,只有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才能诞生伟大的艺术作品和宗教。第四,坤鹏论一直认为,哲学和音乐非常非常相似。它们都是人类使用一套统一的符号,经由思想的统筹指导,以不同的编排组合,创造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称为人类的符号游戏。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待乐高,是不是也能够理解它为什么风靡全球,长久不衰呢!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请您关注本百家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是包括百度百家、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

草佑

2020年哲学研究发展报告

2020年,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我国哲学界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持续推进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西方哲学研究聚焦德国古典哲学、欧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重点关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而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则成为诸多领域特别是哲学界探索与争鸣的重要议题。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动态已在《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中介绍,这里对哲学其他分支学科年度发展状况予以述评。一、中国传统哲学研究:面向当下与未来近年来,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哲学界除了依托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互补互证,对人、事、物继续探究外,不断反思“照着讲”“接着讲”“对着讲”与“以中释中”“以西释中”等论争。在现当代中国思想中,“哲学”自身及植根于它的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影响着国人对自身传统的体会与阐释。赵汀阳讨论了当代中国哲学处境的两个方面: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的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中国化。文章分析了西方的分类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把人生论定位为核心论题而造成的自限局面,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发展意义续篇的可能性。王齐认为,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距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在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当中,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研究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建设性意义。吴飞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不乏对本源问题的讨论,但由于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相继兴起而丧失。哲学应该着力讨论本源问题,但并不仅仅是逻辑—语言的本源问题,而是生活经验的本源问题。在中西文明中,经学都不只是回答本源问题的范例,而且构成了生活经验的骨架。学界普遍认为,应该思考如何在当代世界的视野下激活古代的思想资源,与已经纳入中国思想版图的西方哲学联合创制一种“新哲学”。2020年,为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杂志纷纷刊文,涉及张载的思想史定位、关学经典整理与关学历史重构等论题。另外,《关学经典集成》出版,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关学兴起、流传、发展、演变的过程。在中国哲学史上,“气”是最具中国本土色彩的哲学语言。对气学作出创造性发展的是张载,但其思想所引发的争议也最大,历来存在两种观点分歧:一是“气本论”或“唯气论”,以张岱年为代表,认为张载哲学是以气为本体的一种理论形态。二是“太虚本体”“太虚神体”或“本体宇宙论”,以唐君毅、牟宗三为代表。当代学者林乐昌认同“太虚本体”说,认为张载哲学应以理学来定位。吴震则认为,太虚或气都不足以成为形上学的本体概念,不足以为张载哲学定位。张载哲学是以太虚与气为逻辑起点,以性与天道为终极关怀的道学思想,对于宋代道学具有重要的形塑意义。翟奎凤提出一种补充视角,认为“神化”是源自《易传》的一对中国哲学的独特范畴,从神化体用论可比较合理地解释张载思想中关于虚气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二、西方哲学:是研究对象,更是研究资源2020年,哲学界关于西方哲学的研究仍然沿着西方哲学史的脉络进行,即以研究西方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为主,尤以德国古典哲学、欧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为盛。总体上看,西方哲学仍是学界研究的直接对象,而不是以哲学问题为中心的相关研究的资源。以往我国学界对康德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但2020年康德的实践哲学特别是道德理论受到格外关注。邓晓芒认为,康德所开创的道德形而上学,仍属于以知识论和逻辑规范为框架而建立起来的道德原则。这种规范伦理学与儒家的德性伦理学在出发点上是截然不同的,但这并不妨碍双方以某种方式相容和互补。邓安庆指出,哈贝马斯视之为对康德伦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对话伦理学”,与康德几乎没有关系。康德的道德性立法处于伦理性和道德性的张力之中,其核心是要证成个人准则的主观性与普遍伦理法则相一致。因此,个人意志立法的原则,不是同利益相关者的意志质料相一致,而是与所有理性存在者之意志的法则相一致。如果说这里有“对话”,也是理性主体同包括自己在内的现象中人的情志之对话。“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渊源”问题再次被激活。国内学界关于黑格尔辩证法和法哲学的研究持续增温,且明晰呈现出一种外部阐释视角。罗朝慧认为,黑格尔辩证法作为纯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即哲学真理或理性精神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抽象思维过程,不存在“神秘化”和“倒立”的问题。当黑格尔辩证法作为人类自由本质全面实现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时,才真正存在马克思所说的“神秘化”和“倒立”的问题,因为它给现实的人的感性自由及其物质的和世俗的生活内容、关系与实践活动蒙上了一层“神秘外壳”。马克思正是在此意义上“剥去”这个“神秘外壳”,把它“倒过来”,发现与之“截然相反”的世俗的“合理内核”。邹诗鹏认为,在黑格尔那里,社会本身不过是“第二自然”因而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形式,黑格尔不可能提出社会存在概念,更难以建构一个自洽的社会理论。应当指出,虽然国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颇盛,但重在对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的思想、概念进行具体解读,缺乏自觉的研究范式反思,以及高屋建瓴的纵向整体研究。整体评价现象学传统并将其视为一门跨文化哲学渐成趋势。以胡塞尔诞辰160周年为契机,中国学界展开了对现象学的整体评价及其在跨文明对话中的意义研究。王俊认为,胡塞尔现象学包含了两个向度的统一:一个向度是具有绝对性、统一性的普遍哲学;另一个向度则是对直观的、当下的、活生生的实际性经验的描述。由此,存在于整体性和多元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得到了统一。这种非现成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现象学与汉语思想传统的结合成为可能。现象学的发展必然导向一门跨文化哲学,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内容上和方法上的双重可能。在内容上,现象学的概念、思想方式蕴含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而显示出与东亚思想的亲缘性。在方法上,现象学包含的以他者和陌异经验为优先的建构性、内在历史性等属性决定了现象学的跨文化特征。许多学者将现象学视为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平台和建构性资源,积极推动现象学的中国化。而中国化现象学的最佳形态无疑是“汉语现象学”或“中国现象学”。对于本源性的现象学经验,使用不同语言谈论,会引发对经验内涵的不同理解。作为一种图像性很强的语言,从汉语切入对现象学经验的开发、阐述,会使现象学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质。但是,由于中国学界对于现象学整体上仍处于“接受”阶段,原创性研究成果还不够多,所以要想名正言顺地给“现象学”冠以“汉语”或“中国”两字,还任重道远。随着英美哲学进入“后分析”时代,心灵哲学取代语言哲学成为分析哲学领域的支配性议题。代海强认为,神经科学与心灵哲学的交叉研究有双向进路:其一,心灵哲学朝向神经科学的进路;其二,神经科学朝向心灵哲学的进路。张学义指出,具有认知神经科学背景的实验哲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揭示了心灵理论存在的神经科学基础,为跨越意识的“解释鸿沟”,即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知如何通达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因、解释和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但高新民也指出了物理主义存在的问题:扼杀了意识的本体论地位;完全无法说明人身上何以有在变中保持不变、在多中保持统一的自我;无法说明人为什么是价值主体等。总体上,国内学界关于意识等心灵哲学议题的探究,仍处于物理主义与非物理主义针锋相对的阶段。面对心灵哲学研究缺乏共识的现状,高新民认为心灵哲学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实质进展小且陷入危机。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概念图式变革和加强方法论思考,找到心灵观建构和发展的合适程序和路径。关于当代分析哲学背景下的知识论,国内学界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认知辩护与如何应对怀疑主义的挑战。刘小涛指出,长期以来,知识论学者一直在争论什么是信念的辩护,但他们很少讨论什么是信念的辩解,以及辩解与辩护有何区别。这与法学研究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从法学理论中吸取教益,有助于更好地区分知识论讨论中的认知辩护和认知辩解。王聚认为,理想的反怀疑论方案不能仅仅拒绝怀疑论论证,必须消解怀疑论者在认知层面塑造的虚假理想型。三、伦理学:公德与私德之争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是2020年度学者们关注的重大选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推动了新时代道德建设问题研究。学者们重点关注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公德与私德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评判。陈来主张,恢复个人道德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并大力倡导社会公德,是反思当代中国道德生活的关键。他认为,梁启超等近代启蒙学者关注公私德之辨,批评儒家道德长于私德,缺少公德,而后者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建构乃是不可或缺的。与之相对,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方案应以传统儒家的家国一体模式取代近代学人倡导的公德私德区分的模式,同时应以个人道德修身(私德)为核心克服重公德、轻私德的缺陷。李萍提出,公私含义演化及观念生成的逻辑奠定了传统伦理中“贵公”的价值观,传统公私观念的形成有两个基本载体:本体论意义上的共同体之公的伦理观念载体,认识论意义上天下为公的道德观念载体。肖忠群认为,在古代中国或者传统道德中,主要强调公德与私德的联系而不是区别,这是由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儒家合内外之道的思维方法以及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尚未区隔所决定的。在思想渊源上,近代启蒙学者所倡导的公德私德之区分属于西方学说的道德范式,其忽视私德(个人道德)的缺陷反映了西方道德理论的局限性,而传统儒家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道德理论,似也不能克服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弊端。任剑涛、蔡祥元等人则认为,公私德之辨切中了儒学“家天下”思想构架的内在困境,这一困境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提升私德来加以解决。陈乔见等学者更倾向于,关于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讨论,应先走出梁启超所谓“儒家重私德轻公德”的误区。区分公私领域首先需要通过规则来限制和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制度建构更为根本。唐文明基于美德伦理学视域提出,现代以来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会导致公德压倒乃至摧毁私德的局面出现,这正是现代社会在美德问题上面临的普遍困境。关于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具体科学技术的伦理研究,受到学者与公众广泛关注。而对公益慈善伦理与共享伦理、经济伦理与财富伦理的研究,顺应了新时代对共享发展提出的理论要求。关于“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两大价值理念的研究,凸显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民族特色。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禀赋特质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丰富了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四、科学技术哲学:智能时代的“第一哲学”?2020年,科学技术哲学重点聚焦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成果与应用,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各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在科学哲学领域,伴随着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发展,关于认知、意识、自我、智能、情感、记忆、逻辑、知识、感受、行为等问题的哲学研究不断推进,哲学与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效对话不断增多。在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领域,段伟文提出“深度科技化时代”的概念,刘永谋等学者认为当前是“技术时代”,李河坚持“技术哲学应成为当代‘第一哲学’”,孙周兴则强调未来哲学要“面对被技术工业深度改造和重塑的技术化生活世界,为重建今天和未来的新生活世界经验做出贡献”。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研究逐渐进入理性反思阶段,开始在概念层面构建起一些共识性常识。此外,自动驾驶、区块链、技术治理、算法歧视、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值得肯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影响极为深远。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相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组织了不少学术活动,相关学术期刊也开设专栏,致敬恩格斯的伟大探索与奉献。学界普遍认为,自然辩证法传承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回望恩格斯的哲学智慧,依然能够得到一些重要启发。2020年,我国哲学界注重从哲学视角关注科技进步的大方向,从“科技为人”与“科技向善”方面为中国科技原创能力的提升贡献哲学智慧。一批立足科学发展前沿、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出发设立的新型科研机构,通过创建哲学家与科学家的联盟,加强哲学与科学的对话,推进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努力应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成为促使哲学界对生命、幸福乃至文明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动力与契机。赵汀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提示我们,生命的基本需求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是世界面临的形而下问题。要克服这种形而下的问题,改善形而下世界的脆弱性,需要用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现代的主流思维模式追求普遍必然性,但人并无能力以主体性定义普遍必然性。当代幸福论追求的作为至善的替代品快乐,会使人缺乏抵挡苦难的能力。苦难问题不仅解释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也很可能是人类的一个永久的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则在哲学上唤醒了“苦难”问题,意味着哲学和思维的初始化或“重启”。五、逻辑学研究:主要路径及发展方向西方逻辑思想与中国逻辑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特质、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成为国内逻辑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及发展方向。比如,2020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就是“逻辑发展研究”,主要围绕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逻辑发展和逻辑应用、逻辑在提高国民思维能力和法治国家建设方面的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研讨。国内逻辑学在重视学科建设过程中,普遍关注逻辑学教育的普及工作。2020年9月,“全国中小学逻辑教育小型高阶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就中小学逻辑教育在学生心智发展阶段和基础教育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课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中小学逻辑教育势在必行。辩证逻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数度繁荣。在“纪念中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20年全国辩证逻辑与科学逻辑讨论会上,与会学者聚焦辩证逻辑与科学逻辑的基础问题,辩证逻辑与逻辑哲学、非形式论辩理论贯通发展的趋势问题。此外,一些前沿议题为辩证逻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比如,辩证逻辑形式化进程的发展、辩证对话传统的复活,特别是情境语义学和动态认知逻辑的确立,使得有限理性、情境、意向性与行动范畴进入逻辑基础理论的核心地带。“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举行。与会学者提出,金岳霖对于当代哲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其流传至今的经典文本,更重要的在于其传承下来的学术精神、理论方法与科研传统。金岳霖重视哲学的普遍品格与哲学理论的民族个性,自觉引入中国哲学的智慧资源,并以世界性眼光与开放性视野关注现代学术前沿。六、当代中国阐释学:问题探索与理论构建2020年,《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研究》等杂志开设专栏,持续讨论“当代中国阐释学的构建”问题。学者们分别讨论了中国语境下阐释学的命名、阐释的公共性与有效性、阐释的边界约束以及以阐释的客观性在有限性与无限性张力之间的正态分布等问题,并着重辨析张江提出的原创性概念“阐释π”。从强制阐释到公共阐释,中国学者阐释学研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以公共阐释为核心,寻求建构当代阐释学的基本路径和形成中国阐释学的主要框架。当代阐释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提出了重新思考阐释学之方法论意义的主张。并且,注重在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实践的基础上,解决诸多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元问题,这已经成为中国阐释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以中国话语为主干,以古典阐释学为资源,以当代西方阐释学为借鉴,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观点、学说之现代转义。阐释的本质,亦即阐释为何而生,因何而无穷,是理解和认识阐释及建构阐释学的核心问题。当下,沿及方法论与本体论传统对此问题的讨论,或止于功能性说明而难抵本质,或遮蔽于形而上的猜测而少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张江认为,当代心理学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了新的视野和切实的路径。在心理学视域下,阐释的本质为“自证”。阐释主体不断确证自我认知与自我概念,最终实现意识主体同质化的自我建构。自证的企图与冲动,为本体论阐释提供了可靠依据,给方法论阐释以合理证明。自证贯穿于言说、说明、翻译等全部阐释功能之中,不断更新人类知识系统,建构独立意识主体的认知图景。以阐释本质为起点的心理学与阐释学研究,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七、反思与展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如何提炼时代精神、回答时代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更加自觉自为地引领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成为我国哲学界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如果没有相当高的哲学思维水平,一个民族是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的。从新时代党和国家理论创新的使命要求看,迫切需要哲学发挥支撑和基础作用。从学术上看,如果没有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难以建构起来,也难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换句话说,没有系统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当代中国的哲学,就不可能有当代中国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国际关系学,等等。毋庸讳言,与上述定位和要求相比,我国哲学研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进而如有的学者所言,造成中国当代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困境”。其一,缺少哲学应有的宏阔格局、视野和境界。由于学科或专业的过度细分,不仅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与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松散和淡化。更有甚者,哲学各个二级学科内部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因此,缺少宏大思维、宏大叙事、宏大主题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哲学的专门化、技术化、学院化日盛,很难说这是哲学的荣光和应有气度。其二,缺少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持续思考和关注。漠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结果,要么是用西方提出的基本理论或关键范畴概念进行替换,要么是在刻意的模糊处理中消解掉这个学科存在的根基。正如刘志洪、郭湛指出的,“中国当代哲学貌似枝繁叶茂,实则根基虚浮;不仅难以有效地为生活和科学确立前提基础,连自己的前提基础都有待夯实”。其三,缺少有思想的学术研究。时代既需要有学术的思想,也需要有思想的学术。没有学术的思想,是空洞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学术,是无灵魂的学术,既难以在国际学术舞台立足,更难以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真正的软实力。应该承认,近年来学界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不少,但有原创性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不多,提出自己的标识性概念和具有引领性议题的经典之作更少。其四,缺少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哲学概括。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国学界一般性的解读宣传文章不少,但学理性的深入挖掘不多。为更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最迫切的理论任务,就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学理化,凸显出其严密的理论逻辑和全新的理论形态,写出像《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那样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让哲学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普照之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的灵魂”!(执笔:赵培杰、莫斌、邵贤曼、崔晋)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相关阅读: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隆撒

中国哲学史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领域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传》与《老子》乙本。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传》与《老子》乙本。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于20世纪初,奠基人是王国维、胡适、冯友兰等。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初创过程中的里程碑。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作为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范式,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新儒家学者则多以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中国哲学书写的参考与比较对象。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陆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出现了一系列转变,无论是学科的研究对象(例如中国哲学学科长期以来对经学的漠视态度有所改观),还是研究方法论(西方现象学、经典诠释学等),都呈现蓬勃发展与多样化的景象。尤其是一大批新生代学者的出现,标志着学科转型的人才基础十分深厚。以下就近几十年回暖或兴起的几大领域为例,略作述评。中国哲学与当代社会通常所谓“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史”,是作为学科建制与知识层面的概念,但是“中国哲学”作为意义世界具有其本身的价值,如“五常”“天人合一”等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研究者都改变了将传统与现代化决然对立的研究方法,重视对传统哲学资源的挖掘与评价。21世纪初以来围绕“亲亲相隐”问题展开的学术讨论就很有意义。从学术的层面来看,这场论争一方面厘清了学界对“亲亲相隐”的误解,另一方面促使大家更为全面辩证地认识儒家的道德哲学与伦理学,进而创造性阐释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对公德和私德的界定、亲亲相隐与人权学说的沟通、人情与法理的关系等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场论争可以视为20世纪以来传统与现代关系之争的继续,只是争论聚焦于“亲亲相隐”这一具体问题。出土简帛与中国哲学研究王国维先生提倡“二重证据法”,即地下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20世纪70年代出土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简与帛书、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等,90年代发现了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及至21世纪初,2008年的清华简、2009年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等资料,对中国哲学等诸多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中国哲学史研究而言,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经学研究与先秦、秦汉诸子学研究等领域。就经学而言,出土文献中涉及《周易》《诗经》《礼经》《书经》的材料较多,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就诸子学研究而言,不同的简帛本《老子》《五行》《性自命出》等,以及兵书等新材料的发现,大大推进了先秦道家、儒家与兵家等领域的研究,海外中国学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佛教与道教研究20世纪60年代吕澂等的中国佛教史研究,以及任继愈领衔、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80年代编写的《中国佛教史》(前三卷)都是有影响力的佛教研究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佛教史研究逐渐呈现地域化、专题化倾向,在禅宗、天台宗等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受到西方现象学等比较思想的方法论启发,唯识学研究近年来重新得到关注。中国佛教文献极为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标志性的佛教典籍整理有《中华大藏经》(1994年)以及《敦煌佛教经录辑校》(1997年)等。道教史研究与道教典籍资料整理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汤一介主编的《道书集成》(1999年),包含了《道藏》全部,并新增诸多散佚的珍本;李德范编辑的《敦煌道藏》(1999年)影印了大量道教相关文献的图版,极大方便了学者对敦煌道经的使用。宋明理学研究改革开放之后,宋明理学开始得到客观评价与进一步重视。1981年在杭州召开了首次宋明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宋明理学研究进入复苏时期;而2018年在复旦大学召开的宋明理学国际论坛,以及吴震主持的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则展现了大陆宋明理学研究的新气象。宋明理学文献整理方面,中华书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理学丛书》,收录宋明主要理学家的著作;朱杰人主持《朱子全书》(2002年)二十七卷本出版;王阳明的著作多有遗散,在历经海内外学人三十余年努力之后,阳明文献的辑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王阳明全集》(新编本,2011年)收录了三十余万字的佚文。研究方面,学者的关注对象逐渐从“程朱陆王”等一线大思想家转向程门后学、朱子后学与阳明后学;陈来、杨国荣等学者引入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分析阳明学,出现了诸多比较哲学性质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以朱熹思想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对17世纪之后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黄俊杰等为代表的“东亚儒学”研究,为打破中国哲学“一国史观”的学术壁垒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新儒家及其研究现代新儒家主要指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与借鉴西方哲学理论、以促进儒学的“现代性转化”的哲学思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家逐渐受到关注,相应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起来。如:1986年“现代新儒家思潮研究”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其成果为方克立主编的《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1989年),之后对新儒家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05年,武汉大学主办了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成果作为《人文论丛》2006年卷出版,共134万字;《熊十力全集》《梁漱溟全集》《马一浮集》等代表性人物著作出版;对具体人物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具有一定水准的成果。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哲学史界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二三十年来,解释学与现象学的方法被引入中国哲学史研究,值得重视的有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汤一介的中国解释学,黄俊杰以孟子诠释为中心的经典诠释学与东亚经典的诠释学,李明辉的康德与儒学的互释,刘笑敢的“反向格义”说,等等。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离不开“理解与批判”“继承与原创”“传统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批判,不能进行不相干的外在批评,而应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建设性批评;原创、创新,不能标新立异、剑走偏锋,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开拓与扬弃。“中国哲学(史)”是在中西对比的视野下确立起来的一个概念,中国哲学学科自创立之初,无论是对“哲学”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还是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无不受到西方哲学的深刻影响。而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学热”的兴起,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强调文化自觉和学科自主性,有的学者甚至提倡完全抛弃西方哲学的概念框架,以一种纯粹中国化的叙事方式来诠释传统的中国思想。笔者以为,未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在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只有坚持民族主体性原则,与当代西方哲学积极对话,中国哲学才能真正彰显其特殊性与当代意义。(作者:郭齐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500年出土之哲学文献与中国哲学史”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陈晓杰,系武汉大学讲师)

目之与形

如果我们研究哲学史,那么最富成果的研究领域,在轴心时代

如果我们研究哲学史,那么最富成果、对自身思考最有益的研究领域在轴心时代。人们可以将这一时代称作两个大帝国时代的中间阶段,一个为自由留出的停顿,一次进入最清醒的意识的深呼吸。以轴心时代判分世界历史结构。轴心时代成了一种酵素,它将人类带入世界历史唯一的内在关联之中。对我们而言,它成为一种尺度,借助这个尺度,各民族相对于整体的历史意义变得清晰起来。根据各民族对待这一次巨大突破的不同方式,他们中间出现了最深刻的分界线。我们将之划分为——(1)轴心民族:中国人、印度人、伊朗人、犹太人和希腊人。这些民族在延续自身过去的同时,完成了这一跃进。他们犹如在这次跃进中第二次诞生,并通过它奠定了人类的精神本质以及人类的真正历史。(2)没有突破的民族。这一突破是对普遍历史具有决定性的事件,但它却不是普遍的事件。一些属于古文明的伟大民族,他们活跃在这一突破发生之前,并且在突破发生时仍保持活跃,但是他们没有参与其中。虽然他们与突破具有时间上的同步性,但在内部却没有与它产生关联。在轴心时代,尽管埃及和巴比伦文明已经明显进入晚期形态,但它们依然很繁荣。两者都缺乏改变人类的反思;它们没有在轴心民族的影响下经历质变;它们对所在地区之外发生的突破不再做出反应。它们起初还停留在先前的状态,作为建立在轴心时代前的文明,它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秩序方面,在建筑艺术、雕塑和绘画方面,在形成它们的神秘宗教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现在,它们慢慢走到尽头。它们对外服从新兴力量,在其内部也失去了它们的古老文明。它们逐渐汇入、消逝在波斯文明、之后的萨珊文明以及伊斯兰教中(在美索不达米亚),或是消逝在罗马世界和基督教中(这部分后来在埃及汇入伊斯兰教中)。这两者都具有普遍历史的意义。因为犹太人和希腊人按照它们的样子,通过向它们学习,然后脱离它们,再超越它们而逐渐发展起来,创立了西方的基础。之后,这些古文明几乎被遗忘,直到它们在我们的年代里重新得到发现。我们感叹它们的壮丽,但由于它们没有经历过突破,使得它们与我们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这条鸿沟使我们在面对它们时始终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相比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中国人和印度人使我们感到无比亲近。埃及和巴比伦的庄严是无与伦比的。但是,伴随着实现突破的新时代,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才开始出现。在那些消失的萌芽中,特别是在埃及,我们看到一种使我们不禁惊叹的超前性,就好像突破就要开始,然而之后它却没有到来。现在,对于理解人类历史而言,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基本问题:中国和印度应该与埃及和巴比伦相并列吗?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中国和印度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吗?还是中国和印度通过参与创造轴心时代而本身迈出了一大步,从根本上超越了那些古文明?我重申一遍:人们或许可以将埃及、巴比伦与早期的中国和公元前三千纪中的印度河文明相并列,但却不能将它们同整体上的中国和印度相并列。中国、印度与西方是比肩的,不仅因为它们直到今天依然延续,而且因为它们实现了突破。对此还可进行一些简短而有批判性的探讨。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相比西方,中国和印度没有真正的历史。因为历史意味着运动、本质的变化、新的开端。在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接踵出现,先是古老的西亚和埃及文化,接下来是希腊—罗马文化,然后是日耳曼—罗曼文化。地理中心、区域和民族不断变更。相比之下,在亚洲始终存在着相同的东西,它只是在显象上做出了调整;如果它在灾难中没落,则接着便又会重新从同样的基础中建立起相同的东西。在这样的看法下产生了一种观念,即印度河与兴都库什山脉以东展示了非历史的稳定性,以西则展示了历史的运动。于是,这两大文化区最深刻的分界在于波斯和印度之间。直至印度河河畔,欧洲人都还能相信他尚在欧洲——埃尔芬斯通勋爵]如是说(黑格尔引用了他的话)。在我看来,这一观点似乎源于中国和印度在18世纪时的历史处境。勋爵看到的是他所处时代的情形,而绝非中国和印度的全部内涵。当时,中国和印度都走在各自的下坡路上,陷入了一个低谷。中国和印度于17世纪起开始的倒退,难道不像是对可能降临在所有人类头上的命运的一个巨大象征?这难道不也是关乎我们命运的问题:不要陷回亚洲基础之中?中国和印度曾经也是从这里出发,经历了它们的繁荣。 (3)后来民族。所有民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以突破的世界为基础,另一类则始终置身其外。前者是历史民族,后者是原始民族。在突破的世界本身中,马其顿人和罗马人是在政治上构建新大帝国的因素。他们精神上的贫乏在于,突破的经验没有进入他们的灵魂核心。因此,在历史的世界中,他们或许能够在政治上完成征服、治理和组织,能够获取并保管学识,拯救传承的连续性,但是却不能继续推进或深化突破的经验。在突破的世界本身中,马其顿人和罗马人是在政治上构建新大帝国的因素。他们精神上的贫乏在于,突破的经验没有进入他们的灵魂核心。因此,在历史的世界中,他们或许能够在政治上完成征服、治理和组织,能够获取并保管学识,拯救传承的连续性,但是却不能继续推进或深化突破的经验。欧洲北方则不同。虽然就像在巴比伦和埃及一样,在欧洲北方同样很少发生伟大的精神革命。北方的民族在一种原始性中打着盹,但当他们遇到轴心时代的精神世界时,他们以一种我们很难在客观上把握的灵魂态度的本质(黑格尔称其为北方气质)获取了独立自主的本体。

驴蹄沟

哲学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和作用,专业人士必看!

哲学到底对认知科学研究有哪些帮助?通过描述哲学家在认知科学研究中扮演的某些角色,我们可以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些角色包括拓荒者、建筑监理、禅师、绘图员、档案管理员、拉拉队队长等。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预先依据哲学家使用的论证、概念分析以及历史视角等主要研究方法刻画出哲学家的特征。什么是哲学家?辨别哲学家或者具备哲学式思维的认知科学家的最佳方法,不是依据他们所讨论的主题,也不是依据他们所处的圈子,而是依据他们使用的方法。标准的心理学家实施和分析心理实验,神经科学家则观察和研究大脑,语言学家收集和总结语言资料,而计算机科学家则要编写程序。依此类推,哲学家首先使用的方法是讨论,当然他们也非常倚重概念澄清,进而,他们也较为倚重历史视角。尽管其他认知科学家也可能经常会用到这些方法;不过,唯有哲学家对这些方法的运用才称得上是专业的。论证的重要性柏拉图职业性的辩护与论辩方式显著改变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自此以后,论证一直是哲学最重要的工具。这样,当哲学家试图确立某个论题时,哲学家常常回溯并选择某些公认或较少争议的前提,由此推出这个论题。当哲学家评估某个观点的时候,他们要么分析支持这个论题的论证逻辑,要么搜寻反对这个论题的可能论证。一般来说,哲学家不会过分苛求认识世界的经验研究。比如在看待心灵是否可以被看作一台计算机这个课题时,众多专家和学者就会首先展开论证。计算机科学家则尝试编程,并且通过更加便捷的计算机来运行更能够说明问题的程序。神经科学家则费力地探究大脑的内在机制,等等。然而,哲学家的路子似乎较为简单。哲学家所真正需要的就是一个好的论证,用带有逻辑的辩护和论证就可以推翻或证明这个课题,而这正是现代哲学的现实运用之一。显然,论证已经成为哲学家的首要技能,因为论证对于哲学的重要,就产生了一门系统的亚学科——逻辑学,逻辑学已经证明对认知科学的发展相当重要。不过,通过反思逻辑学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我们就能够了解到,论证并不是哲学家使用的唯一技术,纯粹的论证需要补充其他的一些技术。一般而言,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两种。两者的区别主要涉及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演绎论证中的前提保障结论有效性,也就是说,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必真。前提对结论的保障可称为有效性。归纳论证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则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的真只是或然的,并没有必然性。演绎论证明显更优于归纳论证。不过,我们常常很难分辨一个给定的演绎论证是不是真的有效。逻辑学家为此构造了详细的规则和方法。如果某个论证通过某种特殊的形式语言(例如命题演算或者谓词演算)来表述,那么这些规则和方法就可以保障演绎论证的有效性。例如,遵循规则,我们就能够轻易地判断下面的演绎论证在谓词演算中是有效的。概念澄清对于哲学的意义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构成判断(命题)和论证(推理)的最基本要素,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所以一定要对概念进行澄清,尤其在哲学和认知领域。概念澄清的三个标准方法:1,依靠直觉哲学家首先假定要澄清的概念的存在。哲学家把自己当作普通人,把自己看作能够以日常方式同他人和其他语言交往的普通人,哲学家已经理解了心灵、信念或者疼痛等概念;或者由于哲学家把自己当作认知科学界的一分子,这样哲学家就具备了句法或者语义等某些技术概念。剩下的问题就是澄清这些概念,也就是使这些概念的结构完全清晰化。直觉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发挥作用,面对包含这个概念的一系列命题,你需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概念。在某些命题中这个概念是可接受的,而在某些命题中这个概念是不可接受的,你的选择和判断仅仅是求助于你自己的直觉。不管是作出哪一种决定,你都会认为是某些直觉之光使概念清楚明白起来。简言之,即一旦你能够分辨所有直觉为真的命题和所有直觉为假的命题,那么你也就澄清了与命题相关的这个概念的本质。如果合理使用,直觉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思想实验” ——通过直觉假设情境——是有效探究概念某些方面的唯一途径。然而,哲学家往往误以为直觉自身就足以澄清概念,其实并非如此。2,特定实践最初的一些观察、语句、推论以及相关的非语言实践。对此,哲学家经常需要做一件素朴工作:研究特定语词和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标准用法。这种活动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语言分析。例如,考虑相对较新的认知科学概念“分布式表征”的意义。普通哲学家使用脱离实际的直觉基本上无法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主要原因是哲学家对这个概念太生疏。澄清这个概念的方法是聚焦于:从事研究的认知科学家是如何在大量真实日常情境中实际使用“分布式”和“分布式表征”术语的。这种语言学研究的实施,能够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多维度、富有特色以及具有相当潜在理论意义的表征概念。在概念意义的澄清问题上,如果单纯依赖奇异命题可接受性的直觉判定,那么这是很难做到的。3,历史视角哲学的历史训练和历史视角培养则是对过去思想和运动的持续审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娴熟地掌握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休谟、康德、弗雷格以及维特根斯坦等传统哲学巨擘的思想和论证。这样,比起其他认知科学家来说,哲学家能够更加彻底地精通思想史上的普遍性命题。这种哲学训练转变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独特哲学方法:对哲学史上不断积累的命题洞察与论证的运用。历史视角至少通过两种方式推动认知科学发展。首先,历史视角引发我们关注当前问题在历史上出现的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这有助于认知科学家避免折回到旧的理论基点,这些陈旧理论仍然不时地为认知科学家所接受。其次,历史视角提升了认知科学家对问题多维度和细微性的理论鉴赏力。这不仅能够弥补思想的缺陷,而且能够激发认知科学家的新思维。事实上,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人类认知本质的问题上,已经率先表达了当代人工智能和主流认知科学所持有的立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哲学家所扮演的角色哲学家的特征可以通过他们使用的典型方法得到界定,这些方法是论证、概念澄清以及历史视角。如果所言非虚,那么哲学家怎样做才算合格呢?哲学家在认知科学中实际扮演什么角色呢?总结起来,哲学家所扮演的角色都基于两个主要目的: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哲学角色的多样性;其次,把哲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向更广阔的领域。角色1:开拓者哲学的任务就是尝试去解决任何人都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那些问题。哲学的这种洞察通过一种相当直接的方式应用于认知科学 。 解决没人知道如何处理的问题,努力把这些问题转化为科学上容易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是哲学家率先提出和讨论认知科学的所有主题——智能本质、知识本质、知觉、行动、想象、概念、心理表征以及思维过程与生物大脑的关系等等。鉴于哲学的贡献,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当代认知科学建构所依赖的最基本思想都起源于哲学的成就。角色2:认知心理学家即使你不是哲学家,但如果要检查基础假设,也至少需要不时地把标准科学方法置于一边,而运用哲学的反思;哲学家实际上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检查基础理论假设。在经常性的认知侵染下,他逐渐就会成为一个极具专业性的认知心理学家。不少心理学家逐渐清楚地意识到,行为主义的基础假设不能让实验心理学产生更大的成果,如果加入哲学来仔细地表述这些假设,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论证这些假设的不足,并且提出促进心理学发展的新原则,这些都可以用哲学反思来完成和实现。同样,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假设也需要得到表述、澄清和估价;尽管这件工作最好由认知心理学家来做,不过他们需要不时地远离认知心理学的日常研究并且从事一些哲学研究。事实证明,这些是必须且有益的。角色3:蓝图设计师哲学家塞拉斯曾经这样刻画哲学的目的,即“去理解事物(在这个概念最宽泛的意义上)是如何贯通结合的” 。如果由此来理解认知科学中的哲学,这就意味着哲学家的一个角色就是理解和描述各种认知科学构成是如何恰当组织起来的(或者是如何相互冲突、作用的)。通过这种活动,哲学家制作了认知科学的大规模概念图谱;因此,我们把哲学家看作认知科学的蓝图设计师。成功描绘一幅图谱需要了解这幅图谱覆盖的各种领域,当这幅图谱覆盖像认知科学这样跨越众多不同学科的领域时,对描绘图谱的要求也就更高。从实践和理论上考虑,哲学家都很胜任这个工作。写在最后的话——总之,把认知科学中的哲学家视为一个总与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等不同且隔离的人可能是错误的,或者主张哲学家所从事的是完全不同并且独立的任务也可能是错误的。认知科学是一门交叉科学,而哲学更是一门内容广泛的智慧之学,这不仅意味着很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其统辖下工作,而且意味着的本质已经转变为对各种相关学科的方法和观念的反思。作为哲学家的认知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认知科学家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且在匹配各自领域的问题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大量重要的哲学工作,被不时扮演我们所叙述的某一角色的科学家所完成。事实上,最好的认知科学哲学将由完全熟悉经验研究的人来完成,这就如同最好的经验研究将由具有哲学立场性和严格性的人来完成一样,都具有着交叉和跨界的性质。

不食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学科吗?

对普通人来说,一提到「哲学」可能就是直觉想到艰深、逻辑、抽象、困难……等形容词,给人一种包罗万象的印象,似乎是一门大包大揽而又涵盖着万事万物的学科。但是,只要我们回溯到哲学的原始含义,从哲学的概念来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从字根来看,哲学(philosophy)的原始意思是「爱智慧」,是两个古希腊字「爱」(philia) 与「智慧」(sophia)的集合,因此在一开始——「任何关于对智慧、知识的追求,其实都可以算是哲学的一部分」。从这个定义出发,即使是「晚餐吃什么比较不会胖」之类问题,广义而言也可以是一种哲学问题。回顾哲学史,我们就会看到古代先贤们所思考的许多问题,放在现代而言根本不太像是哲学问题。比如说毕达格拉斯(Pythagoras)研究几何学、勾股定理,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主张重的物体会比轻的物体更快落地。这些问题,放在现今都会被认为是数学、物理范围的议题。但在那个时代,这些各类知识都被泛泛的称作为哲学。因为只要是对智慧的追求,其实都能算是一种「爱智慧」的表现。在古代,哲学的守备范围包含了世间万物的知识这个现象维持非常久,直至17、18世纪,科学也还未从哲学中完全脱离出来,在当时,「哲学研究」跟我们以为的哲学研究很不同,它是包含了数学、光学和各种科学。比如说知名哲学家笛卡尔有一本书叫作《哲学原理》(Principia philosophiae),书名虽然有哲学两字,但内容跟哲学并没有关系,基本都是光学研究。另一个可能更熟悉的例子——牛顿(Sir Isaac Newton),他最伟大的著作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除了书名中「自然哲学」,书中除了连「物理」这个词汇都没有。在当时,数学、物理、生物….这些对学科最简略的分类方式的都还未出现,而是通通统称为自然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到了19、20世纪,现代我们所熟悉的学科,才逐渐明确地被从哲学中划分出来。但随着细分领域的兴起,哲学探讨的守备范围也逐渐被瓜分。许多原本属于哲学的问题,开始被其他领域瓜分出去:「人类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可以由生物演化学家接手,「宇宙的源头是什么?」可以由物理学家接手,「意识与灵魂是什么?」可以由心理学家接手。「人们一直以来就在寻问一大堆的问题:我们怎么理解我们身居其中的世界?宇宙怎么行为?实在的本质是甚么?所有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创造者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操心这些问题,但几乎我们所有人都会在某些时候为它们发愁。因此,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在《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认为,在传统上,这些问题是哲学问题,而到了今天,这些问题都有专门的更具体的学科来解答。但是传统的哲学却仍然“大包大揽”。似乎已经跟不上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速度了。在我们探索知识的进程中,科学家已成为探索新事物的火炬手,把哲学家们甩在了身后。霍金的《大设计》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宣称「哲学已死」,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批评与不解。先不论他的观点是否过于偏激,原本大包大揽的哲学领域,到了当代确实只遗留了那些未被其他领域接手、无法由科学方法解决的问题。举例来说,「什么是道德?」对于这个问题,演化学家可能会从演化的视角探讨人类道德的概念的是如何慢慢发展出来的。但爱智慧(狡猾)的哲学家永远可以下去,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样就可称为道德呢?」、「道德的准确定义是什么?」。一直问,一直问,问题终究会停在ㄧ个点上让科学家再也无法回答,而只能透过纯粹逻辑辩证探讨。而这些纯粹智性的领域——就是现代意义哲学发挥的空间,因此,哲学这门学问才给外行人一种“万能公式”的印象,从宇宙万物到人生琐事似乎似乎无所不包,甚至可以涉足科学所不能达到的领域,这样便给了普通人一种包罗万象的感觉,似乎可以用哲学去分析解释所有的事物。但事实是哲学并非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学问,起码哲学研究的不是具体的事物。因此,有一位哲学专业的人说,如果有人用问他,今天的哲学系的师生们都在干什么?他说,我觉得今天哲学就是——「那些被科学捡剩或无法涉足的问题的集合,然后再加上哲学史。」相关文章:哲学与科学之争:科学会取代哲学的价值吗?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如何起源的,三者是什么关系?科学和哲学已经分道扬镳了吗?

桦树林

哲学也有大用处?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网友们议论纷纷

2020年,是考验中国的一年,也是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挑战的一年,西方丑国纷纷对我国企业开展了封锁,对我国的芯片,光刻机等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封锁很禁运,让我国大量高新企业面临严重困境。现代科技是建立在电子信息的基础上,所有的科技都离不开电子信息,而电子信息科技的大脑是芯片。从常见的计算机处理器芯片,手机处理芯片,到工业上的FPGA,DSP,ARM等芯片 可以说没有新品,就没有现代电子科技,任何一个电子设备都需要芯片才能制造,没有芯片,电子设备将失去大脑。国内搞电子信息的专业院校有“两电一邮”,但是这三个大学主要是应用层面。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技很厉害,但是对于芯片,就是微电子领域,两电成绩就显得比较苍白了。当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都半斤八两,在微电子行业基本上只培养了人才,没有干出啥真正的科技来。不少人都说:中国科学院作为最高的科研机构在芯片行业有何成就?中国科学院和芯片相关的所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以及众多的物理化学所,光机所。但是中科院在微电子领域没有搞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中科院也自己占了出来,要解决卡脖子问题。不过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了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立哲学研究所,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哲学可不是科学呃?当然哲学是科学的最高表述,但是哲学就是哲学,科学就是科学。9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中科院哲学所下设5个研究中心,包括逻辑学与数学哲学中心、物质科学哲学中心、生命科学哲学中心、智能与认知科学哲学中心以及科学与价值研究中心。可以看得出来,中科院的哲学研究所是和科技紧密相关的,而不是那种“你从哪里来,你往拿来去”那类无聊的哲学。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是从中国科学院分出来的。1977年5月,经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会科学院就是当年中科院哲学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77年4月5日,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向中央递交《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变名称的请示报告》。5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该报告,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地位与中国科学院等同,相当于部委一级。现在中科院成立哲学,很有必要。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狼少年

哲学专业介绍与就业方向全解读

听到身边人的专业是哲学,人们大多是两个反应——如果此人混得好,那么就是“哲学大神”,高山仰止般的人物;若此人混得一般般甚至是不好,那么多数人都是叹息一声,摇摇头:“哲学不好就业。”其背后的意思就是:你怎么跑去学哲学了呢?出现这两种反应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哲学太过于玄妙。对于本就优秀的人来说,哲学无疑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将专业视作饭碗的人来说,哲学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在强调实用主义、工具理性,愈加功利化的现代社会,畅谈理想与思维深度的哲学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为了后继有人而频频降低门槛。但实际上,哲学的“就业难”大多是在没有对口就业岗位时,人们普遍形成的刻板印象。文史哲不分家,就业岗位其实是相通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哲学专业到底学什么,毕业后又能做什么。哲学类下设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建议院校中推荐八所A档院校,B+级也可考虑。逻辑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其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所有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逻辑学角度看,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和推理。主要课程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概率统计、逻辑导论、数理逻辑、集合论、模态逻辑、归纳逻辑、应用逻辑、逻辑史、逻辑哲学、程序语言设计、操作系统等为干课程。推荐院校较少,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相对来说是不错的院校选择。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宗教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主要课程以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民间宗教研究、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问题社会调查与方法等课程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推荐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中央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主要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思想史、外国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德育原理、现代西方伦理学、职业道德概论、应用伦理学等课程为主,代表院校为中国人民大学。就业行业主要分布于教育/培训/院校,学术/科研以及建筑/建材/工程三个领域,其它领域涉及较少,但方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少。就业方向主有四类:1.国家机关考公务员,党校、宣传部、组织部、政府办等,在校期间争取入党。2.文教事业:语文、政治老师;公务员培训讲师、考研政治培训讲师等,在校期间最好考下教师资格证。3.新闻出版:记者、编辑、主持人、新媒体运营等。这是文史哲毕业生的一个普遍去向。新闻出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不错的文笔与口才,以及新闻敏感度。而哲学专业的学生常常能够从独特的思考角度切入事件进行写作,所以也很受新闻出版方面的欢迎。但是新闻讲求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切忌假大空。4.企业:行政专员、党建专员、企划专员、文案、人力资源、秘书、管理岗等。企业中的各种岗位哲学专业学生都可以尝试,擅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在企业中也会成长得很快。哲学专业研究生热度低,算是比较好考的。如果单纯想考入名校给简历镀金,那么选择哲学冲一冲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冲着学术去的,那么一定要读到名校的博士,选择一名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导师,最好还有海外交流经历,才可能成为大学老师留校教书、科研。如果对哲学真的感兴趣,家庭条件又允许,比较建议出国留学,尤其是德国。国内的哲学圈子小,国外哲学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路、提升自己。报考建议学习哲学的优势在于其带来的批判性思维、理性思维训练,思考角度较为独特和深刻,其对人生的作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没有直接对口就业岗位,难且枯燥,对学习者本身的知识涵养、感悟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但哲学专业并不建议本科直接选择哲学,除非是非常热爱哲学、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或者家境殷实,愿意出国深造。本科最好有其他学科背景,毕业后有知识的广度,研究生学哲学能够扩展思维的深度,是比较合适的。所谓“哲学就业难”的现状,根本问题在于本科教育与行业体系难以衔接。哲学属于精英教育,而本科已经基本成为普及教育,是社会大学堂的预备科。让大部分以进入社会为目标、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和阅历的20岁学生去学哲学,思辨人生,显然是强人所难。除了自愿报考的学生以外,大量被调剂的学生涌入哲学教育,行业又无法为这么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造成这个专业的就业困境与名声困境。真正热爱哲学,有锻炼自己思维要求,文笔不错、知识积累较为深厚,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家境较为殷实。对哲学没有浓厚兴趣,没有明确职业规划,希望从专业里获得技巧性提升的,以赚钱为毕业后直接目的的。哲学更多是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理性思考的能力,还是比较受政府、媒体和事业单位欢迎的。其在思维的训练、内在软实力的提高上所具有的优势,会在步入社会后慢慢显现出来,让一个人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实际上,文史哲在找工作时并没有太大差别,在课余时间练好英语、锻炼写作能力、学习软件操作技能、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实力、拿出自己的作品、丰富自己的简历,对于文史哲的学生更为重要。如果你真的想报哲学,不妨读几本哲学专业书,看看你心中对哲学的爱是否会就此瓦解,毕竟哲学又难又枯燥,兴趣可能在上过专业课以后被慢慢消磨。如果家庭情况有限的情况下喜欢哲学,那么最好以生存为第一目标,选择技术类专业,可以辅修哲学双学位,或者课余时间在哲学丛书中漫游。如果担心哲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是被调剂到不喜欢的哲学,不用后悔,不用害怕,可以辅修法学、财务等专业,或是在校期间多锻炼软实力。

魏源

从哲学领域渗透到设计,展现了毫不费力的时髦姿态,潇洒又无畏

从哲学领域渗透到时装设计,层次感是一种很突破的设计手法,既泼洒出独属于时尚的活泼与生机,表达当代女性独立知性的魅力,展现了毫不费力的时髦姿态,潇洒又无畏,碰撞出创意与灵感的火花整体造型显得轻熟许多不仅显瘦还凸显身材,彰显女性自信魅力的混合设计,更显青春朝气,浮华的衬摆显示出强大气场,若如爱与重生,大胆又纯粹,使用大量运动元素与品牌经典格纹融合,打造酷而有趣的混搭造型,又有些许的御姐气场,搭配休闲配饰时髦又休闲很适合现在的季节,通过丰富的工艺手法,搭配复古风格鞋子,这种穿搭美得随性又帅气,完美营造出了法式小清新的气质,大胆的条纹、生动的涡纹和柔美的印花相互映衬,产生出独具特色的效果,给人一种既浓郁又沉稳的感觉使用单一色调打造全身造型,将对比色块嵌入到条纹和几何图案中,也给纷扰都市中的现代女性,带来心灵上美的感受,将现代女性知性又有趣的灵魂娓娓道来,灵感来源于繁忙的现代纽约女性,复古跟当前流行的融合也是亮点之一,摩登中性而百搭风格时尚也非常的实穿很适合现在的季节,通过丰富的工艺手法,简约的色系和所有服饰都很般配,这样的搭配真实既时髦又有气质,针织以镂空方式展现,若隐若现的肌肤展现出柔和的一面,用独特的面料语言标志性对比色是对生活的赞美和奖励,简约的色系和所有服饰都很般配,让你拥有又瘦又高挑的曲线,通过极简主义的休闲风格廓形,展现出轻松时髦的现代感,野性而不失精致,霸气却不至张扬

虽少

哲学领域重大突破:宇宙由三种元素组成,力量能量形态

宇宙万物运行规律是什么?如果掌握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是否就可以解释人类文明过去发展的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与宇宙的发展规律有什么样的共同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工程艺术文化体育,这些所有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能否用统一的一个模型来全都覆盖,全都串连?世界上是否有这样的一根线,可以把这些所有的学科的内容都串联起来?《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这样的一个结论,是否可以有一个科学方面的解释,还有一个哲学方面的解释?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的大趋势是什么?什么样的趋势是可以确定的?宇宙由三种元素组成,力量能量和形态,力量就像一块嚼过的口香糖,能量像一团火,形态像一条管道,他们有两种状态,聚和散,距了已后可以散,散了已后可以再聚,就是轮回,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轮回,二是聚和散,三是力量的聚和散,能量的聚和散,和形态聚的聚和散。宇宙的运行规律有两种,一是万物互联两面神思维,二是万物互不联思维。万物互联与万物互不连万物互联两面神思维是指,西方传说中有一个神叫两面神,他的头前后长着两张脸,后来有一种思维方式被命名为两面神思维,意思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一个新的事物。举几个例子,飞行,汽车,无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概念。飞行与汽车进行两面神思维是飞机。汽车与无聊是自驾游。无聊与飞行是跳伞。万物互不联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形的物体或无形的概念都可以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直到分到最小单位力量能量和形态mas。神经系统总图这个万物互联与万物互不联的物理模型可以用在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希望他像一条串起世界上所有的知识珍珠的线,把他们串成一条珍珠项链,通过两面神思维。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mas聚合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我们的愿景是做全世界最简洁,最清晰,最有力的分析工具。我们研究的内容属于哲学,不属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