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哲学期刊有哪些?缩手缩脚

哲学期刊有哪些?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一般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知”。进一步的各种哲知形成了理论系统就产生了“哲学”或称“智慧之学”。国内哲学期刊1、《管子学刊》简介:本刊是综合研究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刊物。宗旨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致力于《管子》及整个齐文化的研究和探讨,批判地继承优秀文化遗产。2、《现代哲学》简介: 《现代哲学》创刊于1985年,2002年第1期起由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编辑出版。目前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简介:内容涵盖中国哲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经济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哲学、逻辑学、美学等。4、《中国哲学史》简介: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他有关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方面有价值的学术论文。5、《周易研究》简介:《周易研究》是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易学研究专刊,主要刊登象数易与义理易、《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易学与哲学文化、易学与现代及后现代、易学方法论、易学与考古、易学史料学及易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学术期刊之一。6、《哲学分析》简介:《哲学分析》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反映国内外哲学研究最新成果与进展,引导哲学工作者对重点哲学问题及现实问题进行哲学研究与反思,倡导对具体科学和日常生活中哲学问题的学理阐述,发扬哲学理性主义传统,促进逻辑思……国外哲学期刊1、《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2、《European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3、《Philosophy, Ethics, and Humanities in Medicine》4、《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5、《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6、《Analytic Philosophy》7、《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8、《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9、《Asian Philosophy》10、《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11、《Annals of the Japan Association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哲学期刊论文从哪下载掌桥科研收录了以上全部哲学期刊杂志,均可获取原文服务,检索下载方法:登录掌桥科研【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072201】→首页打开中文期刊/外文期刊→期刊检索框内输入期刊名称→进入期刊并打开→浏览相关论文信息→选择获取原文保存到本地。

擒凶记

期刊资讯 | 《哲学研究》与《哲学动态》2017.12目录一览

哲学系资料室新到图书与期刊欢迎各位前来阅览编 者 按资料室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以下为《哲学研究》与《哲学动态》2017.12的目录详情,附2017年总目录,请点击查看大图期刊目录《哲学研究》2017.12 中文目录《哲学研究》2017.12 英文目录及摘要《哲学研究》2017.1-12分类总目录《哲学动态》2017.12 中英文目录《哲学动态》2017.1-12分类总目录编辑 / 王欢

而本无气

深入评判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命题-写得更烧脑

以前玩论坛,为了和人辩论,看了一些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的书。所谓“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后来不玩了,底子还在。感觉百家号还是挺有意思,在手机上看着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发了几篇试水的作品,拙作《维特根斯坦哲学思考的角度问题》出乎意料的受欢迎。今天的统计是收藏288,分享179。(绝对真实,不对的话让编辑扣我的分.笑)。既然是大家喜欢,从作品领域的垂直度考虑,我就详细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的评判。这样既满足了读者的需要,也容易提高我的百家号指数。维特根斯坦先从《哲学研究》谈起,如果受欢迎,我就一个命题,一个命题的分析。我把《哲学研究》的第一段概括一下:第一段是维特根斯坦引用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的一段话。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的一些段落是谈学习语言的过程的。这可能是最早的对语言哲学的探索,就是从哲学角度探索人是如何学会语言的。婴幼儿是在和长辈的互动中逐步理解语言的含义。奥古斯丁说是长辈称呼某个对象,然后看着那个对象,从而使他将声音和对象的名称联系起来。奥古斯丁看过我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的读者知道,我个人认为维特根斯坦分析问题的角度有些偏。那么正确的角度是什么呢?就是从传统的哲学的角度,从认识论的角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虑,这才是正确的研究方向。我们是如何学会语言的呢?就是我们假定人在出生时是具有与生俱来的智慧的。这种智慧是我们学习外界的一切知识的基础。我个人总结应该至少有“大小之辩”,“多少之辩”,“动静之辩”,“内外之辩”,因果判断能力这样几种先天的能力。“大小”之辩和“多少”之辩的能力让我们产生几何学和数学的概念,当然,还不止于此。奥古斯丁的著作忏悔录“动静”之辩让我们产生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解释一下,所谓时间就是对于运动快慢的记录,和光的关系不大。即使没有光,只要有运动,就有时间。所谓空间呢?想象一下你作为婴儿第一次看屋里的景色。你无法产生远近和立体的概念。假设你眼睛能够看到屋里的各个物品,但是你也无法区分它们。能理解吧?在你学会爬以后,或者家人抱着你走的时候,你看着物品的位置的变化,你才能产生远近的概念。所谓的“空间”,即“绵延”是你在运动后眼睛对于物体的位置的变化的一种记忆,通过参照物的的外形的变化,你产生了远近的感觉。如果没有参照物,就没有远近的感觉,也就意识不到空间。(即使解释了可能也不好懂)幼儿学爬内外之辩是我们产生概念的基础,概念是什么?你可以想象它是一个集合,或者是一个正方形,或者一个圆,这个内外之辩的意思就是你在知道内部的内容的时候,也同时知道外部的内容了。比如我面前的这个电脑屏幕,你能辨识出这个电脑屏幕的原因是你不光感知了这个电脑屏幕,同时你还感知了它外面的背景空间。这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里指出的意思,就是“有”和“无”是同时存在的。其实只有“有”的存在,没有“无”的存在,“无”其实就是对于某个概念的一种抛弃或者叫忽视。比如说“小王不在教室”。这个画面就是你想象小王在教室里,然后把这个画面取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顺便说一句,感知一个物体就要感知它的背景。这两者是同时感知的。那么,比如问:宇宙的边界在哪里?怎么回答呢?从上述可知,宇宙不会有边,因为你感知宇宙的同时就确保了宇宙外的存在。还有因果判断能力,就是把前后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产生了A事件后必然跟随着B事件的联想。这就是因果判断能力。当然,这个因果关系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比如守株待兔,各种民间忌讳等原始思维就不正确。那么婴儿是如何辨识房间里物品的呢?这就是婴儿看到什么东西都要伸手去摸的原因,因为,没有触觉的参与,我们是无法将眼前看到的图景中的实际物品区分开的。就是说,我们能将一个物品立体化感知,必须有触觉的参与。(想象一下全息摄影图像。)全息摄影图像好了,现在你可以帮助奥古斯丁和维特根斯坦解决问题了。所谓的人的语言的学习过程,语言的语法:词性,句法,虚拟,时态,语态,从句,孩子是怎样在和大人的互动中掌握这些语言知识的?从语言学著作中可以了解到,比如德国小孩五岁时语法基本都掌握了,可以讲语法正确的语言。那么,你可以推演婴儿用他先验的能力逐步将声音和动作联系起来,逐步掌握语言的先后次序吗?这其实就是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哲学中要解决的问题。估计你完成不了这个工作,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孩子三岁前发生的事情是记不住的。所以,你也无法回忆起你是如何从一个概念和动作开始,逐步学会其他的概念和动作的语言表达的方法的。维特根斯坦后期著作哲学研究第一节的后半部分是维特根斯坦对于儿童语言学习的先后次序的一个设想,其实有了我上面的背景知识介绍,也许你也可以回答维特根斯坦的问题,限于篇幅,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回答的评论下次讲。

人类悲之

收录学术期刊超2000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APP上线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黄玥)记者16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APP上线,供用户方便快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免费使用学术资源。据介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门户网站www.ncpssd.org)于2016年12月上线。近3年来,该文献中心资源内容不断丰富,资源总量已达1700余万条。其中,国内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超过2000种,论文超过1000万篇。目前,用户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及“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用户关注度报告(2018年)》也于同日发布。报告基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2018年度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在线阅读量与下载量作为基础设计“关注度指数”,重点统计分析了最受用户关注的期刊。据悉,为了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未来还将不断完善,面向社会提供更多公益免费的高质量学术信息服务,面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成果。(完)

常变

哲学是干什么的或者哲学研究的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谁谁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但是哲学究竟是做什么呢?或者我们所说的哲学,它究竟研究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你口中所说的那种生活鸡汤式或唯我唯利的哲学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小看法,一起和大家分享下。对于哲学,古希腊是肯定要说的,因为古希腊哲学出现的很早,也很健全,其出现的时间和学说的精度完全可以和中国的诸子百家时期媲美。那时的哲人对哲学的定义是爱智慧,认为哲学主要是用来分析世界的构成的,还有就是物质中的那些元素,比如水、火、空气、宇宙、雷电、星空等,基本研究的是一种绝对,一种形而上,一个隶属无限的理念世界。古希腊哲学的英明之处在于,他们对这种形而上或无限的研究不仅通过想象,更通过论证和实验得出。这就厉害了,几乎一下子就打开了自然科学的强力之门。而中国那时候,很少有真正伟大的哲人去发展这块,可以说,那时期的中国哲学,在自然科学和分析哲学领域,几乎是片空白。古希腊哲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刚开始是通过想象星空,想象宇宙中奇妙的事物,想象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来开展他们的哲学构思的,后来,相对想象,更为严格、精准以及要求实证和逻辑的成分被加入。他们论证数字,从0到无穷,产生了最早的数字学,也就是后来的数学;论证图形和线条的规律,产生了最早的几何学;探讨形而上的宇宙产生根源,产生了最早的宇宙本源说;后来,苏格拉底出现,他用无数生活中的实例,论证和探讨了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这种把科学实证精神和哲学沉思精神相结合的现象一直持续到基督教出现才变得逐渐微弱,由于宗教的威权,他们把哥白尼烧死,把伽利略审判,还把一个女数学家很残忍的杀害,这些事件导致科学和哲学的逐渐背离,完美的结合消失了,代替哲学的是神学,是基督教的大一统。但是西方社会并没有把这种讲究论证的方法丢弃,到了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捡起了这种方法,通过它论证上帝的存在、上帝对人的生活的影响,以及上帝如何是无限和全能的,中世纪的几位大哲学家和神学家无不如此,比如马背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神学家波埃修。这些人中有的甚至穷其一生,就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是合理的,人性的。即便到后来的加尔文教派,其哲学内核也不出其右。哲学的任务就是为了上帝,它的任务和重心都是围绕着上帝而展开。甚至到近代,斯宾诺莎的哲学思维也是如此,尽管他当时所处的年代,科学的种子已经开始遍地发言,有些科学技术已经被很成熟的应用,很多人选择了相信无神论,但他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方法和实践论证上帝的存在。实际上,还是形而上的一种思维。比较难能可贵的是,斯宾诺莎通过自己的哲学给我们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启示,即可以证明的东西,未必可以明证。什么是明证呢?明证就是要有非常明确的证据,比如说有人犯了谋杀罪,有目击者看到了,这个目击者就是证人,是明证。但斯宾诺莎说,上帝不能明证,《圣经》上说上帝在那个山上,摩西看到一道白光闪过。这不行,摩西看见了,但他是当事人,别人没看见,你同样拿不出上帝存在的明证。随后,斯宾诺莎话锋一转,他总结道:神或上帝可以证明,但是不能明证。如何证明呢?就是通过自我信仰,通过对上帝精神的践行和修持,但如果想明确证实,目前人类还做不到。我们的哲学也做不到。由此看来,西方哲学中,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干什么的?)不仅是爱智慧这么简单,他们还强调对世间万物的分析理解和实证推理。哲学在他们那里,既是对形而上的追求,还是对逻辑、分析的传承;哲学既是方法论,又是本体论;它研究人的思维、伦理价值,也研究宇宙的本源,物质的组成;实际上,就是康德所说的那句话,我们所有的哲学内容都集中在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

虽有大知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

作者:秦开凤(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人文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发展特质与时代担当,准确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努力提升办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哲学社会科学则是文化的精神层面凝练和理论形态概括,是文化中的“上层建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学术前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高度。我国数千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约200种;被各类评价体系列入“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的有600种左右。它们基本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最好办刊水平,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学术界观察了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情况的主要窗口,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也是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进入新时代,国家整体实力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标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也必须与时代同步强起来。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努力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刊物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期刊质量最核心的是内容质量,即其发表成果的质量。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国际上公认的顶级权威学术期刊,如《科学》《自然》等杂志,其地位和影响的形成,盖因其长期坚持极为严格的选稿用稿标准,所发表的论文基本上都是一流的原创性成果。提升期刊质量,首先就是要严格把好选稿用稿质量关,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强化原创性、思想性。提升办刊质量还需注意到,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媒体,正面临着传播技术和平台载体的巨大变革。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趋势。学术期刊必须关注学界新需求,充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特征与传统学术期刊优质资源,依托信息技术调整学术期刊的编辑生产流程,完善学术期刊的产品结构,创新学术期刊的产品形态和传播手段。加快技术应用开发,开展“内容、技术、平台”三位一体、合作共赢的数字化项目建设,建好期刊数字化投稿平台、数字化编辑平台和大数据检测平台等。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将编辑、作者、审稿人快速聚集起来,实现学术质量控制、出版流程管理等编辑出版要素的自动化。同时,要积极推进以手持阅读终端为载体的学术期刊内容服务。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强堡垒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天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还体现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和主导上。在办刊方向和理念上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这是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这就要求我们从政治高度认识学术期刊的功能:一方面,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在传播和交流学术研究,反映学术动态,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创新,发展文化和学术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术期刊也通过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到选题上,学术期刊要主动设置有生命力的选题,或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或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或是兼具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学术期刊更要拓展眼界,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上,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党和政府的工作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实践,积极总结经验、破解难题,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繁荣学术、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学术期刊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服务学科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有着独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必须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这是学术期刊的内在要求和编辑审稿的共同标准、基本“门槛”。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活动长期形成的一整套基本规则,包括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强调学术规范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从而彰显研究价值;有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从而推动学科发展;有助于规约和惩处学术研究活动中的不良行为,从而端正学风。学术期刊通过学术传播扩大学科影响力,通过与论文作者之间的互动培养人才,有力促进和推动着学科发展。同时,通过统计论文的施引与被引情况,其摘转指标、影响因子指标可以反映论文和期刊的利用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论文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已逐渐形成了学术共同体认可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期刊评价已成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平台。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被学历学位、职称职位等利益获取因素所捆绑、扭曲,学术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期刊在选稿编稿用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把“学术规范”推向极端,一切以西方标准为标准,热衷于用中国案例“证明”西方理论,“言必称希腊”,有的还以晦涩难懂的“西式”语言为时尚,甚至有的论文形式结构上也以“洋八股”(问题、理论、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八个部分组成的文章结构)为“学术规范”,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包括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摒弃思想性而以建构精致的数学模型为目标,等等。对此,学界虽已有众多批评之声,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增强学术自信、构建本土理论体系已迫在眉睫。近年来,中央对此给予高度重视。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些都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适逢我国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一流的学术期刊平台,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约稿组稿、编稿审稿、评价推介等各环节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4日 11版)

葛洪

2020年哲学研究发展报告

2020年,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我国哲学界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持续推进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西方哲学研究聚焦德国古典哲学、欧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重点关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而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则成为诸多领域特别是哲学界探索与争鸣的重要议题。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动态已在《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中介绍,这里对哲学其他分支学科年度发展状况予以述评。一、中国传统哲学研究:面向当下与未来近年来,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哲学界除了依托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互补互证,对人、事、物继续探究外,不断反思“照着讲”“接着讲”“对着讲”与“以中释中”“以西释中”等论争。在现当代中国思想中,“哲学”自身及植根于它的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影响着国人对自身传统的体会与阐释。赵汀阳讨论了当代中国哲学处境的两个方面: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的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中国化。文章分析了西方的分类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把人生论定位为核心论题而造成的自限局面,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发展意义续篇的可能性。王齐认为,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距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在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当中,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研究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建设性意义。吴飞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不乏对本源问题的讨论,但由于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相继兴起而丧失。哲学应该着力讨论本源问题,但并不仅仅是逻辑—语言的本源问题,而是生活经验的本源问题。在中西文明中,经学都不只是回答本源问题的范例,而且构成了生活经验的骨架。学界普遍认为,应该思考如何在当代世界的视野下激活古代的思想资源,与已经纳入中国思想版图的西方哲学联合创制一种“新哲学”。2020年,为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杂志纷纷刊文,涉及张载的思想史定位、关学经典整理与关学历史重构等论题。另外,《关学经典集成》出版,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关学兴起、流传、发展、演变的过程。在中国哲学史上,“气”是最具中国本土色彩的哲学语言。对气学作出创造性发展的是张载,但其思想所引发的争议也最大,历来存在两种观点分歧:一是“气本论”或“唯气论”,以张岱年为代表,认为张载哲学是以气为本体的一种理论形态。二是“太虚本体”“太虚神体”或“本体宇宙论”,以唐君毅、牟宗三为代表。当代学者林乐昌认同“太虚本体”说,认为张载哲学应以理学来定位。吴震则认为,太虚或气都不足以成为形上学的本体概念,不足以为张载哲学定位。张载哲学是以太虚与气为逻辑起点,以性与天道为终极关怀的道学思想,对于宋代道学具有重要的形塑意义。翟奎凤提出一种补充视角,认为“神化”是源自《易传》的一对中国哲学的独特范畴,从神化体用论可比较合理地解释张载思想中关于虚气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二、西方哲学:是研究对象,更是研究资源2020年,哲学界关于西方哲学的研究仍然沿着西方哲学史的脉络进行,即以研究西方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为主,尤以德国古典哲学、欧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为盛。总体上看,西方哲学仍是学界研究的直接对象,而不是以哲学问题为中心的相关研究的资源。以往我国学界对康德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但2020年康德的实践哲学特别是道德理论受到格外关注。邓晓芒认为,康德所开创的道德形而上学,仍属于以知识论和逻辑规范为框架而建立起来的道德原则。这种规范伦理学与儒家的德性伦理学在出发点上是截然不同的,但这并不妨碍双方以某种方式相容和互补。邓安庆指出,哈贝马斯视之为对康德伦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对话伦理学”,与康德几乎没有关系。康德的道德性立法处于伦理性和道德性的张力之中,其核心是要证成个人准则的主观性与普遍伦理法则相一致。因此,个人意志立法的原则,不是同利益相关者的意志质料相一致,而是与所有理性存在者之意志的法则相一致。如果说这里有“对话”,也是理性主体同包括自己在内的现象中人的情志之对话。“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渊源”问题再次被激活。国内学界关于黑格尔辩证法和法哲学的研究持续增温,且明晰呈现出一种外部阐释视角。罗朝慧认为,黑格尔辩证法作为纯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即哲学真理或理性精神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抽象思维过程,不存在“神秘化”和“倒立”的问题。当黑格尔辩证法作为人类自由本质全面实现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时,才真正存在马克思所说的“神秘化”和“倒立”的问题,因为它给现实的人的感性自由及其物质的和世俗的生活内容、关系与实践活动蒙上了一层“神秘外壳”。马克思正是在此意义上“剥去”这个“神秘外壳”,把它“倒过来”,发现与之“截然相反”的世俗的“合理内核”。邹诗鹏认为,在黑格尔那里,社会本身不过是“第二自然”因而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形式,黑格尔不可能提出社会存在概念,更难以建构一个自洽的社会理论。应当指出,虽然国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颇盛,但重在对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的思想、概念进行具体解读,缺乏自觉的研究范式反思,以及高屋建瓴的纵向整体研究。整体评价现象学传统并将其视为一门跨文化哲学渐成趋势。以胡塞尔诞辰160周年为契机,中国学界展开了对现象学的整体评价及其在跨文明对话中的意义研究。王俊认为,胡塞尔现象学包含了两个向度的统一:一个向度是具有绝对性、统一性的普遍哲学;另一个向度则是对直观的、当下的、活生生的实际性经验的描述。由此,存在于整体性和多元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得到了统一。这种非现成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现象学与汉语思想传统的结合成为可能。现象学的发展必然导向一门跨文化哲学,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内容上和方法上的双重可能。在内容上,现象学的概念、思想方式蕴含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而显示出与东亚思想的亲缘性。在方法上,现象学包含的以他者和陌异经验为优先的建构性、内在历史性等属性决定了现象学的跨文化特征。许多学者将现象学视为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平台和建构性资源,积极推动现象学的中国化。而中国化现象学的最佳形态无疑是“汉语现象学”或“中国现象学”。对于本源性的现象学经验,使用不同语言谈论,会引发对经验内涵的不同理解。作为一种图像性很强的语言,从汉语切入对现象学经验的开发、阐述,会使现象学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质。但是,由于中国学界对于现象学整体上仍处于“接受”阶段,原创性研究成果还不够多,所以要想名正言顺地给“现象学”冠以“汉语”或“中国”两字,还任重道远。随着英美哲学进入“后分析”时代,心灵哲学取代语言哲学成为分析哲学领域的支配性议题。代海强认为,神经科学与心灵哲学的交叉研究有双向进路:其一,心灵哲学朝向神经科学的进路;其二,神经科学朝向心灵哲学的进路。张学义指出,具有认知神经科学背景的实验哲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揭示了心灵理论存在的神经科学基础,为跨越意识的“解释鸿沟”,即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知如何通达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因、解释和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但高新民也指出了物理主义存在的问题:扼杀了意识的本体论地位;完全无法说明人身上何以有在变中保持不变、在多中保持统一的自我;无法说明人为什么是价值主体等。总体上,国内学界关于意识等心灵哲学议题的探究,仍处于物理主义与非物理主义针锋相对的阶段。面对心灵哲学研究缺乏共识的现状,高新民认为心灵哲学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实质进展小且陷入危机。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概念图式变革和加强方法论思考,找到心灵观建构和发展的合适程序和路径。关于当代分析哲学背景下的知识论,国内学界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认知辩护与如何应对怀疑主义的挑战。刘小涛指出,长期以来,知识论学者一直在争论什么是信念的辩护,但他们很少讨论什么是信念的辩解,以及辩解与辩护有何区别。这与法学研究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从法学理论中吸取教益,有助于更好地区分知识论讨论中的认知辩护和认知辩解。王聚认为,理想的反怀疑论方案不能仅仅拒绝怀疑论论证,必须消解怀疑论者在认知层面塑造的虚假理想型。三、伦理学:公德与私德之争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是2020年度学者们关注的重大选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推动了新时代道德建设问题研究。学者们重点关注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公德与私德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评判。陈来主张,恢复个人道德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并大力倡导社会公德,是反思当代中国道德生活的关键。他认为,梁启超等近代启蒙学者关注公私德之辨,批评儒家道德长于私德,缺少公德,而后者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建构乃是不可或缺的。与之相对,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方案应以传统儒家的家国一体模式取代近代学人倡导的公德私德区分的模式,同时应以个人道德修身(私德)为核心克服重公德、轻私德的缺陷。李萍提出,公私含义演化及观念生成的逻辑奠定了传统伦理中“贵公”的价值观,传统公私观念的形成有两个基本载体:本体论意义上的共同体之公的伦理观念载体,认识论意义上天下为公的道德观念载体。肖忠群认为,在古代中国或者传统道德中,主要强调公德与私德的联系而不是区别,这是由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儒家合内外之道的思维方法以及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尚未区隔所决定的。在思想渊源上,近代启蒙学者所倡导的公德私德之区分属于西方学说的道德范式,其忽视私德(个人道德)的缺陷反映了西方道德理论的局限性,而传统儒家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道德理论,似也不能克服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弊端。任剑涛、蔡祥元等人则认为,公私德之辨切中了儒学“家天下”思想构架的内在困境,这一困境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提升私德来加以解决。陈乔见等学者更倾向于,关于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讨论,应先走出梁启超所谓“儒家重私德轻公德”的误区。区分公私领域首先需要通过规则来限制和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制度建构更为根本。唐文明基于美德伦理学视域提出,现代以来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会导致公德压倒乃至摧毁私德的局面出现,这正是现代社会在美德问题上面临的普遍困境。关于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具体科学技术的伦理研究,受到学者与公众广泛关注。而对公益慈善伦理与共享伦理、经济伦理与财富伦理的研究,顺应了新时代对共享发展提出的理论要求。关于“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两大价值理念的研究,凸显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民族特色。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禀赋特质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丰富了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四、科学技术哲学:智能时代的“第一哲学”?2020年,科学技术哲学重点聚焦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成果与应用,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各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在科学哲学领域,伴随着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发展,关于认知、意识、自我、智能、情感、记忆、逻辑、知识、感受、行为等问题的哲学研究不断推进,哲学与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效对话不断增多。在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领域,段伟文提出“深度科技化时代”的概念,刘永谋等学者认为当前是“技术时代”,李河坚持“技术哲学应成为当代‘第一哲学’”,孙周兴则强调未来哲学要“面对被技术工业深度改造和重塑的技术化生活世界,为重建今天和未来的新生活世界经验做出贡献”。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研究逐渐进入理性反思阶段,开始在概念层面构建起一些共识性常识。此外,自动驾驶、区块链、技术治理、算法歧视、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值得肯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影响极为深远。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相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组织了不少学术活动,相关学术期刊也开设专栏,致敬恩格斯的伟大探索与奉献。学界普遍认为,自然辩证法传承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回望恩格斯的哲学智慧,依然能够得到一些重要启发。2020年,我国哲学界注重从哲学视角关注科技进步的大方向,从“科技为人”与“科技向善”方面为中国科技原创能力的提升贡献哲学智慧。一批立足科学发展前沿、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出发设立的新型科研机构,通过创建哲学家与科学家的联盟,加强哲学与科学的对话,推进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努力应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成为促使哲学界对生命、幸福乃至文明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动力与契机。赵汀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提示我们,生命的基本需求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是世界面临的形而下问题。要克服这种形而下的问题,改善形而下世界的脆弱性,需要用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现代的主流思维模式追求普遍必然性,但人并无能力以主体性定义普遍必然性。当代幸福论追求的作为至善的替代品快乐,会使人缺乏抵挡苦难的能力。苦难问题不仅解释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也很可能是人类的一个永久的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则在哲学上唤醒了“苦难”问题,意味着哲学和思维的初始化或“重启”。五、逻辑学研究:主要路径及发展方向西方逻辑思想与中国逻辑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特质、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成为国内逻辑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及发展方向。比如,2020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就是“逻辑发展研究”,主要围绕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逻辑发展和逻辑应用、逻辑在提高国民思维能力和法治国家建设方面的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研讨。国内逻辑学在重视学科建设过程中,普遍关注逻辑学教育的普及工作。2020年9月,“全国中小学逻辑教育小型高阶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就中小学逻辑教育在学生心智发展阶段和基础教育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课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中小学逻辑教育势在必行。辩证逻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数度繁荣。在“纪念中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20年全国辩证逻辑与科学逻辑讨论会上,与会学者聚焦辩证逻辑与科学逻辑的基础问题,辩证逻辑与逻辑哲学、非形式论辩理论贯通发展的趋势问题。此外,一些前沿议题为辩证逻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比如,辩证逻辑形式化进程的发展、辩证对话传统的复活,特别是情境语义学和动态认知逻辑的确立,使得有限理性、情境、意向性与行动范畴进入逻辑基础理论的核心地带。“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举行。与会学者提出,金岳霖对于当代哲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其流传至今的经典文本,更重要的在于其传承下来的学术精神、理论方法与科研传统。金岳霖重视哲学的普遍品格与哲学理论的民族个性,自觉引入中国哲学的智慧资源,并以世界性眼光与开放性视野关注现代学术前沿。六、当代中国阐释学:问题探索与理论构建2020年,《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研究》等杂志开设专栏,持续讨论“当代中国阐释学的构建”问题。学者们分别讨论了中国语境下阐释学的命名、阐释的公共性与有效性、阐释的边界约束以及以阐释的客观性在有限性与无限性张力之间的正态分布等问题,并着重辨析张江提出的原创性概念“阐释π”。从强制阐释到公共阐释,中国学者阐释学研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以公共阐释为核心,寻求建构当代阐释学的基本路径和形成中国阐释学的主要框架。当代阐释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提出了重新思考阐释学之方法论意义的主张。并且,注重在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实践的基础上,解决诸多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元问题,这已经成为中国阐释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以中国话语为主干,以古典阐释学为资源,以当代西方阐释学为借鉴,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观点、学说之现代转义。阐释的本质,亦即阐释为何而生,因何而无穷,是理解和认识阐释及建构阐释学的核心问题。当下,沿及方法论与本体论传统对此问题的讨论,或止于功能性说明而难抵本质,或遮蔽于形而上的猜测而少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张江认为,当代心理学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了新的视野和切实的路径。在心理学视域下,阐释的本质为“自证”。阐释主体不断确证自我认知与自我概念,最终实现意识主体同质化的自我建构。自证的企图与冲动,为本体论阐释提供了可靠依据,给方法论阐释以合理证明。自证贯穿于言说、说明、翻译等全部阐释功能之中,不断更新人类知识系统,建构独立意识主体的认知图景。以阐释本质为起点的心理学与阐释学研究,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七、反思与展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如何提炼时代精神、回答时代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更加自觉自为地引领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成为我国哲学界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如果没有相当高的哲学思维水平,一个民族是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的。从新时代党和国家理论创新的使命要求看,迫切需要哲学发挥支撑和基础作用。从学术上看,如果没有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难以建构起来,也难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换句话说,没有系统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当代中国的哲学,就不可能有当代中国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国际关系学,等等。毋庸讳言,与上述定位和要求相比,我国哲学研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进而如有的学者所言,造成中国当代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困境”。其一,缺少哲学应有的宏阔格局、视野和境界。由于学科或专业的过度细分,不仅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与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松散和淡化。更有甚者,哲学各个二级学科内部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因此,缺少宏大思维、宏大叙事、宏大主题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哲学的专门化、技术化、学院化日盛,很难说这是哲学的荣光和应有气度。其二,缺少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持续思考和关注。漠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结果,要么是用西方提出的基本理论或关键范畴概念进行替换,要么是在刻意的模糊处理中消解掉这个学科存在的根基。正如刘志洪、郭湛指出的,“中国当代哲学貌似枝繁叶茂,实则根基虚浮;不仅难以有效地为生活和科学确立前提基础,连自己的前提基础都有待夯实”。其三,缺少有思想的学术研究。时代既需要有学术的思想,也需要有思想的学术。没有学术的思想,是空洞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学术,是无灵魂的学术,既难以在国际学术舞台立足,更难以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真正的软实力。应该承认,近年来学界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不少,但有原创性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不多,提出自己的标识性概念和具有引领性议题的经典之作更少。其四,缺少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哲学概括。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国学界一般性的解读宣传文章不少,但学理性的深入挖掘不多。为更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最迫切的理论任务,就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学理化,凸显出其严密的理论逻辑和全新的理论形态,写出像《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那样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让哲学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普照之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的灵魂”!(执笔:赵培杰、莫斌、邵贤曼、崔晋)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相关阅读: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黑桑

为什么哲学没有具体的研究对象?

我们的教科书上则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什么是世界观呢?就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什么是“总的看法”呢?那就不是“分门别类”的看法。当一个人“打破砂锅问到底”时,那么,他就离哲学的大门不远了。说到底,哲学其实不是一种具体的知识,而是永远在活动着的思想。但哲学这门学问与其他学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好像没有别的学科那样很具体的研究对象。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哲学起源于好奇心。”好奇心要是止不住,哲学活动就势在必然地会发生。一般我们对周围世界已经很熟悉,对好多事常常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再觉得惊奇,而惊奇却是爱智慧的主要原因。惊奇不止,发问的冲动和思想的活动就不会停止。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一直保持好奇心下去,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哲学家们想些什么问题?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认识能力。哲学家们就是想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正如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大象”不一样,究竟大象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呢?正如人类认识宇宙一样,的确非常难以判断。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本身是不会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不同而不同,之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是因为人的感官系统不一样,因此,世界应该只有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不变的性质就被称为“本质”。而那些千变万化的“外貌”被哲学家们称为“现象”。哲学家们还“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怎样,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已经具有看到世界真面目的“眼睛”了。世界究竟可知还是不可知?这是近代哲学家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是否因此就有能力控制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关于我们自己: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有哲学家说: “哲学是苦闷意识的产物。但他们是爱智慧的,往往认为有智慧地活着比胡里胡涂地活着更好。因此,他们不仅仅想弄清楚世界的真实面目,也想、弄清楚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实意义。”于是“认识你自己”这条古训就成了许多哲学家终生努力的目标。1. 人是什么?我们忘了自己原来是谁,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普通人或许觉得没有这种疑问。哲学家们却忍不住爱问:我们是谁?有时候他们觉得这个问题比“人是什么?”的问题还要重要。哲学家们“人为什么活着”,或者“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时。有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关于善与恶的知识。古希腊特尔斐神庙门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就含有这一问题。有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关于善与恶的知识。但只要一涉及到对具体事情做判断,好像大家的一致看法就都不作数了,你说这好,他说这不好,你说那不好,他说那就好......争论不休。要说清楚一件事情的好坏是非,的确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我们的生活中才有那么多争吵,而且常常是吵也吵不明白。我们以为自己天生就具有的关于善与恶的知识其实是大有疑问的。因此,哲学家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是从根本上对我们关于善恶的知识进行思考。哲学家们的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善的行为?动机好效果不好的行为是善的行为吗?效果好但动机却不好的行为是恶的行为吗?如此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想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人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或者说,人应该怎样做人?事实上,当他们“人是什么?”我们是谁?“人生有什么意义?等问题时,是出于内心的一种迫切需要,即需要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和“我应该怎样活着?”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幸福 ?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美是什么?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美:你是否被打动过?可是,你想过没有,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你?哲学家们认为:那打动了你的东西是美。求真、求善、求美之心都出于人的天性。2. 哲学家都是些怎样的人?爱智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在所有这些学问背后,他还想追寻要为根本的东西。“去寻求唯一智慧的事物吧!去挑取唯一优美的东西吧。“逻辑”的意思无非是要你说话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苏格拉底辩论方法苏格拉底坚持并教导别人要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天上地下”的任何问题。他使用这样一种方法逼使对手自己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让你自己得出结论。因为他所倡导的无拘无束的讨论不仅对于哲学,而且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都太重要了。讨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这样的讨论不一定会得到一个最终的结论,但却可以把我们平时没有好好想过的许多问题加以澄清,使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再那么笼统和似是而非。这其中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只服从真理的精神,而真理是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才能获得的。苏格拉底的一生都表现了这种精神。他不接受任何人的强迫,也从来不强迫任何人。·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的沉思——方法论笛卡儿的方法论,沉思是从“ 怀疑一切”开始的。他怀疑的是:我们所有一切知识的来源究竟可靠不可靠? 要像笛卡见这样怀疑下去,别说是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就是一句肯定的话都不能说了。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目的是引导我们无穷尽的思考。这就是哲学的本质。· 斯宾诺莎(Benedict Spinoza)的信念斯宾诺莎倡导一种高尚的生活,也就是不单纯顺从我们的欲望、感情和激情,而是用我们的理性去统治、驾驭和节制我们的生活。他认为我们应该成为欲望、感情和激情的主人,而不是反过来成为它们的奴仆。他之所以这样主张,是因为他坚信人类理性不仅能发现和认识宇宙的秩序与法则,而且还能依照这些秩序和法则来控制自己的欲望、感情和激情。当然不是指他对万事万物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哲学的平静。而是指他也能理解和尊重平常人的生活。他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行为准则。从这准则看,他自己也在过着一种平常人的生活,只不过少了一些平常人的那种自寻烦恼罢了。这准则是:用一种人们能够懂得的方式对他们说话,替他们做一切与我们的目的并行不违的事情。只享受那些有益于健康的乐趣。不贪财,只要能维持健康的生命即可;不落俗,只遵守那些不妨碍我们事业的风俗习惯。· 康德(Immanuel Kant)的忧虑《纯粹理性批判》“你们跟我学不到什么哲学,而只能学哲学思考哲学不是一种现成的知识,而是永不停息的思维活动。“自己思维,自己探索,用你自己的脚站着”这就是他对学生们提出的忠告。他的观点大体如下: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自我们的经验,也就是说,没有什么知识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当然,有些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不一定要我们自己亲身经验到。有些知识是从书本和电视中学到的,和你自己的亲身经验无关。· 英国哲学家休谟(OavidHume)写的一本书《人类理智研究》 这本书的观点使康德感到震动和忧虑。休谋要说的是,你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最终也是人从经验中获得的,只不过是他人的经验而已。你不难同意这一点。那么,经验是什么意思呢?经验无非指人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等等,一句话,经验无非是由人的各种感觉印象组成。本来这些感觉印象都是单个的,但我们却常用思维把它们连成一气,形成知识。问题是在于:如果我们关于事物的原因和结果的知识都是不确实可靠的,那么,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变成可疑的了。近代建起的科学大厦岂不是要因此土崩瓦解吗?要知道,我们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在陈述某种因果关系。康德曾经强调了人的认识能力(他称为纯粹理性)在取得知识方面的主动性。他说,人的认识能力并不像一块只能被动地接受印象的蜡板(把什么东西往上一按,就留下一个痕迹),而更像一个活动着的装置,能够把感觉材料整理,铸造成形(知识)。同时,他为纯粹理性划定了界限,说只有在某种范围内,它才有可能取得对它有效的知识。超出这个范间,它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国之外,我们不可能有任何知识。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休谟提醒了他,必须探讨和指出人类理性的限度。哲学家在探讨什么?哲学家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思考。就彷彿哲学家们把整个世界放在自己对面来看、来想。让你对哲学家们到底在想什么有个初步的了解。1. “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爱把存在理解为占据了空间,而且是满满实实地占据了空间。什么地方空着,我们就会说:那里没有任何东西那襄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是不存在任何东西。但有时候我们会说,有一个宇宙太空,这里的“有”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太空是“存在,那么不存在、没有又是什么意思呢?”当然,哲学家们对存在表示警奇并存在的意义时,他们想到的方方面面比我现在说的要多得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要多地想到了时间。时间是一个使哲学家们要为头疼的问题。2. 什么是实在?生与灭。有一个定律叫物质不灭定律,即一张纸不会因为燃烧后组成这张纸的原子就没有了。因此,真实的存在只有最基础的原子,而不是这张纸?这好像包含了一种假定:一个只有不生不灭的,即占据了全部时间的东西才算得上是真实存在的。实在这个词的意思,简单讲就是所说的“真正存在的”。如果说只有不生不灭的东西才是实在的,那就至少还有一样东西跟原子一样是最基本的实在,如果说的是这整个世界。要说这整个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当然没有错,但这是物理学中狭隘的看法,并非哲学要研究的“本质”问题,这样看来哲学并没其他学科那样有具体的研究对象。而哲学的第一个任务恰好是要把握住“真”,即世界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相关文章:哲学的第一问题——如何区分梦境与现实?怎么向非哲学专业的同学,系统的介绍“什么是哲学”?哲学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任何见解都有其意义和依据

我孔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时代担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繁荣学术研究、引领学术潮流、培育人才队伍、促进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例如,个别学术期刊放松了意识形态这根弦,有的学术期刊异化为学术评价体系的工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进一步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通过办报办刊传播科学思想、推动实际工作,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一向重视报刊宣传工作,他将报刊视为拿笔的“文化军队”,并亲自撰写或修改了大量时评和社论,发挥了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指导工作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明确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办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就要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宣传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宣传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就要在实践中自觉抵制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言论,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全力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做时代发展变迁的记录者。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交汇,“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重要场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实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要载体。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就要在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所作为,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积极有为;就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书写好、呈现好这个时代的伟大壮举,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在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理论上施展抱负。做优秀学术成果的培育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也是如此。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只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理论创新发展前沿、人民大众生产生活,紧紧围绕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才能推出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研究成果,做到以高质量的成果立刊。同时,高水准的学术力作不是凭空产生的,要发挥凝聚专家学者的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选题策划、论文实践、研讨交流等方式,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载体平台,促进更多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既为可持续高质量办刊打下人才基础,也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做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引导优良学风,是学术期刊应当承担的较为迫切的社会责任。今年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这也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提出了方向性要求。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推动自身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认真甄别学术造假、论文抄袭行为以及各种功利行为;另一方面,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摒弃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等不良风气,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引导作者围绕真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做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助推者。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国际学术界观察了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情况的主要窗口,也是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一方面要拓展视野,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声音;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针对国际社会关心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贡献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此外,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了解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特点,加强国际间学术期刊的交流合作,善于与国际期刊交流对话、同台竞技,讲好中国学术发展故事、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形象。(作者:孙秋英,系山东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副研究馆员)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1日 11版)相关阅读:强化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担当新时代呼唤学术期刊新作为促进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老戏迷

南哲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连发两篇文章

南哲新闻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17级博士生陈佳与其导师潘天群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Studia Logica上连续发表两篇关于分歧主题的论文:“Logic for Describing Strong Belief Disagreement between Agents”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225-017-9724-1“Logics for Moderate Belief-Disagreement Between Agents”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225-018-9790-z其中第二篇论文为国际会议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c and the Foundations of Game and Decision Theory (LOFT 12)的接受论文。这两篇论文分别描述了关于双主体间的温和信念分歧与强信念分歧的几种逻辑,构建了相应的公理系统并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完全性,讨论了信念分歧逻辑在哲学和博弈论上的应用。分歧是一个涉及到哲学(认识论)、逻辑学、博弈论等多个学科的热点话题,该论文的发表对于这些学科的发展有推动作用。Studia Logica由波兰科学院的社会学和哲学研究所与斯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是著名的符号逻辑国际性期刊,为A&HCI(web of science艺术人文索引)来源期刊。编辑/段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