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了哪些基本问题?川村

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了哪些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都有两把刷子,一是彻底的唯物论,二是彻底的辩证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叫做辩证唯物主义主义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克思同诸多哲学家面临着一系列基础问题需要解答,一切的哲学原理,运用法则都是建立在对基本问题的认知之上的。一、哲学是什么?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形式来认识世界,并产生最基本的观点,大多数的世界观是没有经过理论论证的,是没有形成系统论述的,如果将这种自发的认识,零散而有不系统的观点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归纳和升华,这就形成了哲学。人人都有世界观,未必人人都有哲学。哲学的系统化具体体现在对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就是说哲学将整个世界分为三个部分来认知,通过对自然现象,人类社会现象,人类思维活动的观察和研究,探寻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从总的方面来讨论总的规律,划分到具体领域则由不同门类的科学来研究具体问题。哲学的理论化具体体现在观点、论证、以及检验方法。马哲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是基于古典唯物主义的观点,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批评和改造得来的,其坚实的科学依据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生物进化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前人认识的批判性继承、结合自然科学、社会革命实践,创造出用来指导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二、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的基本定义是“客观实在”,客观说的是不以人多意识为转移,实在说的是不依赖人的精神而存在。这种观点很容易跟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混淆。恩格斯认为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是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谁是第一性?谁决定着谁?物质=存在=物,意识=精神=心,这是不同哲学流派中使用的不同名词,本质上指代的同样的概念。谁是第一性?这个问题决定谁是世界的本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构成世界的本质。而唯心主义认为精神主宰了世界,客观的唯心主义认为在世界之前存在一种绝对精神,是这种客观的精神创造了世界,或者认为是神创造并主宰着世界。主观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否存在与我的意识有着直接关系,存在即被感知,心外无物,我心就是宇宙。三、世界是如何存在的?马哲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这种运动同样包含三个方面,自然物质的运动,人类社会的变迁,思维意识的活动,属于物质运动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延伸。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的运动是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展现出来的,时间指的是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时间是一维的,只能从古到今,从现代到未来单线的运动。空间指的是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和方向上的规定性,空间是三维的,包含长、宽、高三个规定。世界是由时间、空间、物质构成的,时间是不可逆的时间,空间是无限延伸的空间,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三者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有人称之为“四维时空观”这种说法是比较妥帖的。四、如何认识世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那么这种观点是如何来的呢?马哲认为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二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三是辩证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间万物是有某一或几种特有的物质构成的,比如水、火、四元素、五行等。随着自然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组成物质的原子,近代形而上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找到了,就是原子。科技很快证明这个观点是错的,后来发现一系列比原子还小的粒子。索性干脆从哲学的定义上规定,无论客观物质如何分割,无论最小的粒子到底是什么,所有客观实在统一规范为物质。认识属于人的思维运动,运动的主体是人类的大脑,造成认识发生的根由是社会实践。也就是说人类是在具体是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世界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反复实践的。于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无限延伸下去,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知之物。五、如果改造世界?运动是世界存在的方式,而造成运动这种存在方式的根源在于万事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而这种普遍联系又是由于世界物质同一性原理决定的。世界物质同一性原理三大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世界只有一个本质就是物质,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物质在时间、空间上排列组合及内在结果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因时间无限长而无限,因空间无限大而多样。世界即是物质统一的世界,也是万物万物无限多样的世界。物质的同一性决定了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物质的运动决定了万事万物无限多样。无论如何复杂,万事万物总体上遵循相同的运动规律,即辩证论的三大规律,事物内部之间事物和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统一规律,物质的运动造成事物的变化普遍遵循量变质变规律,物质运动的方向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普遍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可以被认知和利用的。人的主观意识能对客观存在产生的作用,被称之为“改造世界”。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是促进;二是破坏,是阻碍。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又有改造主观意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分别。简单的说,改造主观意识就是通过学习实践来提升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改造客观世界就是使用主观上的认知来指导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的具体行动,这两种行为都叫实践。也就是说,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媒介,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同时又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对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进行调整以使主观上的认识符合客观存在,使客观上的存在满足人的根本需求。时间是什么?时间有没有起点?《老子道德经》的四个基本哲学问题老子说的“道”,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

飞鱼秀

哲学的基本问题 6月11日一起来学习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2、它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之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3、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理论依据。4、它也是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以上内容只用作学习交流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告知删除

为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解释世界的本原、认识的本质、价值的基础等等问题,即对哲学的这些基本组成部分的问题具有涵盖力和解释力;同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与世界的最基本关系的问题。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近代哲学的主题。首先,哲学基本问题就不是每个哲学家都必须回答或共同关注的问题,而是使哲学之为哲学的问题,即能够说明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其次,哲学基本问题必须是能够概括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即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的基本问题的问题,是能够对解释世界的本原、认识的本质、价值的基础等等问题,即对哲学的这些基本组成部分的问题具有涵盖力和解释力的问题。再次,这一基本问题必须是使不同的哲学主题能够相互关联、相互贯通,或者说使这些问题具有可公度性的问题,由于它的存在,保证了哲学的主题及其他的哲学问题具有哲学性。最后,哲学基本问题必须是能够概括和说明人与世界的最基本关系的问题,自然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不是每个哲学学说的前提和基础,而是每一哲学学说、每一哲学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关系,是其他哲学问题最终的指向。它仅仅作为哲学的底色影响着哲学的其他问题。作为一个哲学家,没有什么问题是他非回答不可的问题;而作为一个哲学史家,当他考虑哲学问题的共同特征,考虑哲学领域诸问题的统一性,考虑使整个哲学发展具有连续性的基本问题的时候,他会发现有一个问题是所有其他的哲学问题所不能够逾越的底线。这个问题是哲学史家可能会回答的问题,而作为哲学家,如果他愿意回答它,那也只有在他回答了其他问题之后,才有真实的意义。或者,在他回答了其他问题之后,我们会发现他已经不知不觉地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因此,哲学基本问题就不是哲学家必须先在地回答的问题,而是哲学史家事后概括与总结出来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获得完全的意义在哲学史的层面上,也即作为事实的层面上,是在思的内容、思的能力以及思的限度充分展示之后。尤其是在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到黑格尔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之后,存在的一切意蕴被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之上以后。近代哲学对存在的解释再也离不开对思维的解释。存在隐居、退藏在思维的背后,研究存在就意味着研究思维,在康德那里,甚至存在的客观性也只有依靠思维的主观性,辑思维的普遍必然性才能得到说明。这样,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活动而言就具有关键的意义:作为对存在的研究,我们是透过思维来研究存在呢,还是直接研究存在本身?存在是思想的存在,仰或思想是存在的摹本?近代哲学将古代哲学尚未清楚明白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摆在了哲学思考的面前,人们此后从事哲学活动不可能不受到这一关系或明或暗的影响。

反复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问题(七)

43.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字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小王还没过来呢。”“还剩下两斤苹果。”在这里副词“还”的用法是不一样的。维特根斯坦对于句子即命题的研究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语言学家。那么,我们从刚才我举的例子就是“还”的两种用法,还有上文维特根斯坦举过的很多词汇使用方法的例子中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就是构成句子的每个词,实际上也有很多的用法。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能在语言分析中做出这么大的成绩?归根结底,我认为和他早期的哲学,就是“语言是思维的图像”的观点有很大关系。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在做语言分析的时候,把整个句子和词汇都转化为生活的图像。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如此之难,以至于他的后继者很难做出创新。“一个名称的意思有时是由指向他的拥有者来解释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所谓的私人语言?或者是上文中所说的x?思维的图像44,维特根斯坦在这段话里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笔者在这里换一种说法。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是,金箍棒在现实的语言体系里是有意义的。维特根斯坦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就像在第二段里表现的场景那样,名称只是在名称的拥有者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就像工人给石板贴上标签,a,b,c,d。这种临时性的语言是否是维特根斯坦说的私人语言?孙悟空和金箍棒45,维特根斯坦指出:“指示代词“这个”永远不能没有拥有者。“这个”不是一个名称,因为一个名称不是借助指向的手势来使用的,而只是借助指向的手势加以解释的。”我在前面解释过“这个”可以理解为“此物”。“此物”一词确实没有表示出对象的实际内涵。46. 维特根斯坦讲了一段苏格拉底对语言的认识。这段话对维特根斯坦写《逻辑哲学论》很有帮助,那么苏格拉底所定义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是语言中的词汇吗?比如,橘子。橘子47.关于基本元素即简单元素,罗素的哲学和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哲学里都有类似的概念。在作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这段话里(第47段),维特根斯坦似乎推翻了他的前期哲学里的想法。那么什么是组成“实在”的简单部分呢?任何概念都是一个包集,都无法变成简单的。这也是罗素的原子论和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最终失败的原因。什么是复合和简单?相对于水果的概念来说,橘子是简单的。但是橘子是由各种成分构成的,橘子因此又是复合的。所以,寻找基本元素的探索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想,苏格拉底所要表达的意思可能和罗素以及维特根斯坦所想象的不同。比如说,“我们想吃橘子。”橘子这个概念可能确实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所想要的东西里的最小单元。罗素49,关于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们无法解释这些元素,只能命名它们。”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说橘子,就相当于苏格拉底所说的基本元素。作为我们所要消费的水果的最小单位,橘子一词的命名就足够了。橘子一词,涵盖了这种水果的所有性质。我们所能解释的是什么呢?比如,你发明了一种饮料。其中含有橘子水的成分。这种饮料是可以解释的。其中的桔子水就是其中的一种基本成分。维特根斯坦在这段里写了很多的话,鉴于我对苏格拉底的这段话的理解和维特根斯坦不同。所以,他的那些分析我就不做点评了。苏格拉底50,关于“存在”和“非存在”的问题,“存在”与“非存在”是否可以被归于基本元素?这里维特根斯坦说的是有道理的。维特根斯坦举了一个“标准米”的概念,和一个“标准的褐色”的概念,其实所谓的标准米和标准的褐色就是米和褐色的概念。我前面说过,概念就是一个集合。因为存在和非存在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所以他们也是基本元素。

举群趣者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十四)

130-133.维特根斯坦在这几段中讲述了他研究语言游戏的意义。维特根斯坦给我的感觉仿佛就像一个原始人,突然降临到了现代社会,面对五颜六色的现代化工具,充满了新鲜和好奇。对于我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现象,对他来说都是充满了新鲜和刺激。我这个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因为维特根斯坦的母语-德语是一门语法非常完善的语言。原始人如果维特根斯坦从德语语法的角度来分析各种语言现象的语法使用上的特点,那也许接近于寻找出语言的内在规律。而维特根斯坦的做法似乎是从原始人的角度,以一个小白的身份来努力发现语言使用的秘密。这种方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是给人一种太过吃力的感觉。就像数学学科,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在15世纪发现了“零”的使用法。从而使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可能时间记得不太准确,详细内容请参考 丹齐克的《数,科学的语言》一书)。在前面的章节,维特根斯坦也给我们演示了语言游戏的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揭示了了语言在实际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数学家丹齐克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跟着维特根斯坦的思路转。维特根斯坦早先研究数理逻辑,在维特根斯坦的先入为主的思维中,总想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语言。这种做法,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选错了专业。搞语言研究就必须具有语言学的基本专业知识。语言既有对外在事物的描述,也有对内在思想的描述,同时还有人际交往之间的使用法。人际交往中的使用方法是和特定的文化关系密切的。维特根斯坦把各种的语言使用法扯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混乱。维特根斯坦134.这里维特根斯坦给出了一个命题“事情是如此如此。” 这句话在这里还分析什么命题真伪?这句话明显是有一个因果关系的,就是有上下文联系的句子。单独拿出这么一句话来分析,有什么意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所有的对话都有一定的目的。就是很多话都有所谓的言外之意。“事情是如此如此.”可以理解为“因为事情这样了,所以你应该如何如何.”学习中文139. 在本段,维特根斯坦在讨论如何用语言来思考的问题。假定一个词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当我们想到一个词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这个问题可能已经超出了语言研究的范畴。有什么样的外部世界,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我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情景,大脑组织了什么样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先把这个层次的问题研究清楚。至于大脑是“具体”怎么组织的?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感觉维特根斯坦是思维能力太高了,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我解释一下:就是维特根斯坦只是一般性的谈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已经可以让语言学家们大脑死机了,维特根斯坦还一个劲儿把思考的维度向上提,这样就没人能跟得上他的思考的频道了。外星人140.语言具有情境化的特点,关于“每次想到某一个词时,这个词的意思会有不同。”这一点我同意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比如说,中午下班的时间到了,领导说一句:“吃饭。”然后走出办公室。这话的意思可能是让大家下班。而一个职员走出办公室,说一句“吃饭”。可能是属于自言自语。143-149.学生累积计数的过程相当于让一个人不停的搬砖的过程,区别是一个是肉体上的劳动,一个是脑力上的劳动。搬砖153.维特根斯坦在这里对“理解”一词进行了分析。“理解”是什么意思?中文的理解的意思是“文理,解开。”就是搞明白了内在的质地的意思。应该了解一下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理解的德文中对应的单词“verstehen”和英文 understanding的原始意义。

树里

坤鹏论:哲学研究的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但凡关系到确定性,人类从来不遗余力,于是常常用力过猛,失去理性,变成疯狂。——坤鹏论“面对大自然,我们必须心怀谦逊。”英国首相约翰逊最近如是说。这句话再次让坤鹏论想起了当年项羽乌江自刎前的仰天感叹——“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很可笑,人只有到了绝境才会想起这个世界并不由他来掌握……更可笑的是,这句话不断被后世那些落败的帝王、枭雄们引用。可是既然已有前车之鉴,他们为什么总在失去所有时才意识到呢!黑格尔说得好:“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如果约翰逊这话放到一两年前,估计没多少人在意,甚至还会招来冷嘲热讽。而现在,又有多少人敢于轻视否认它呢!坤鹏论更相信的是,只要新冠一走,人类很快就会将它遗忘,直到下一次灾难来临。大自然最大的奥秘便在于——概率。它也是坤鹏论最近这一两年的最大收获。正是沿着寻找确定性的道路,我一路从投资到概率,从概率到科学,之后便是一只脚迈进了哲学的大门。一、哲学的三大主导思想坤鹏论看过很多对哲学思想提纲挈领的总结,最后不得不感叹,人家伊曼努尔·康德不愧是哲学大师中的大师,他的总结可谓高屋建瓴、高度浓缩,偏偏又那么恰到好处,多一分则盈,少一分则亏,可谓大道至简的典范。康德在晚年回顾一生时,他认为自己毕生全部努力都只是为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所有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用心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人的认识。——世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关于世界的创造我是如何想象的?——关于世界我能够知道多少东西?——关于世界我究竟能够确切地知道多少东西(追求确切性)?第二个问题,涉及人的行为。——我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能理性地生活吗?——我应该追求什么?——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同类?——我应该如何面对人类社会?第三个问题,涉及人的信仰。——是否存在一种更高的权力?——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是否存在永生?——以上这些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如果有答案,有没有可以信赖的可靠证据?——如果在思想王国之外还有信仰王国,那知识和信仰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如果拿着这三个问题去对照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恰恰和康德给出的顺序相反。第三个问题,直接关乎的是生死,这是所有生命形式的最基本的现实。人,就是这样,总是在意自己没有的,却往往忽视了已经拥有的,偏偏又在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因此,人,就像对财富一样,对生命永不知足,总奢望活得更久,最好长生不老。甚至就像金融行为学家希勒所说的:“人类一直在两件事上完全丧失理性,一个是生命,一个是财富。”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是人类第一个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最基本的人生之谜。生命的消逝,是没有概率的事,人从生的那一刻就确定了他终将一死,那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想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一种意义,第三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第二个问题,探讨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对于社会生物的人类来说,这很重要,因此,它也是哲学需要优先考虑的。同时,任何时候的社会统治和管理者,都需要有针对这个问题的、且能够很好配合自己统治和管理的一整套答案,以便思想层面教化其治下的人们。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便具备了一种特点——与时俱进的变化性。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阶段、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有所不同。不过,既然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是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因为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样,改变,特别是大的改变,同样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就像中国的儒家思想,虽然表面上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不得不承认,它至今依然在中国社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总的来说,第一个问题比起第二个、第三个来说,并非最紧要和最必须。也就是人总是要先解决了生存(生死和存在)的问题,才能考虑更多。放眼到世界哲学的范围看,第三个问题,也就是神、自由、永生以及人生意义,它们是古代印度哲学一直最关注的问题。这就造成印度的神学非常发达,印度的古书都是神学、农学的,没有历史书,马克思曾说过:“印度没有历史。”因为,宗教注重来生的幸福,不是此生的幸福,那么记录此生就没那么大意义了。所以,印度哲学是出世哲学,印度人想的是人与神的关系,是轮回。而中国的哲学思想就比较复杂了。从儒家思想来看,它打一开始便强烈地关注第二个问题,关注人的实际行为和人的社会生活问题,也就是伦理学。所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哲学,考虑最多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中国在人事方面的学问就特别复杂。同时,中国哲学总体来说,更注重今生,不相信来世,讲究的是今生今世光宗耀祖,青史留名,这也造成中国的历史学很重要。但是,中国哲学另一大派别——道教又是出世的,同时,一直对中国哲学影响比较深刻的佛教,也是出世的。它们都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按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所讲,出世和入世在中国哲学中相反相成,得到了较好的辩证平衡,使得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内圣外王,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外兼修。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成这样的品格。这个的具体内容,坤鹏论会在后面讨论中国哲学时专门介绍。而古希腊哲学由于学习、融合了东、西方其他文明的智慧,所以就显得有些五花八门了,且三个问题同时出现。不过,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人的认识和行为问题,也就是第一个问题。到了中世纪,西方哲学重新又把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上帝、自由、永生以及人类行为的善与恶这样一些永恒的问题上。到了近代,欧洲思想界再次对人的认识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且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西方哲学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直接造成了它的自然科学很发达。二、哲学的分类几千年来,哲学家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将它们归纳总结出来主要是四种哲学问题,因此也就有了四种最基本类型的哲学家。1.形而上学的问题它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实在以及万物的最终本性,即事物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它不讨论个别事物,而是讨论事物的存在,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这些都是人类无法直接看到、听到的东西,比如:什么是时间?我们凭什么觉得自己是自己?人类有自由意志吗?等主题。形而上学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2.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探讨关于知识和信仰的观念的问题。它是对知识的研究,包括: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种事物的?还有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它关注的并非世上有什么,这是形而上学关心的问题,而是关注我们如何能认识世上的一切事物,以及考察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知识的可靠来源。认识论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3.伦理学的问题伦理学探究的是好生活或德行高尚的生活的本质。它是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良好生活的寻求,对应该如何生活,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道德哲学。其实,道德哲学只是伦理学的一部分而已。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这些问题作过一些思考,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就是伦理学哲学家了,最差也是个道德哲学家。从哲学的分类看,中国哲学显然是极为侧重伦理学的。4.政治的问题这个领域研究的是公正社会的问题。也就是,在理想状态,人类社会应该如何组织。它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和本质进行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叫作政治哲学家。5.其他分类另外,有些分类标准还包括宗教哲学(神学)、艺术哲学(美学)。在科学无比强大之后,又出现了专门的科学哲学。如果再细分,几乎每个学科,都可以冠上哲学二字,并成为该学科的最高境界。也是!哪个学科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呢?哪个学科的极致不是大道至简的智慧呢?因此,也就有了文化哲学、社会哲学、数学哲学、历史哲学、法律哲学、语言哲学、经济哲学、技术哲学、货币哲学……就像坤鹏论以前一直强调的,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真正的知识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越深入学习,越会发现各种知识本就纠缠在一起,最终往往会有殊途同归的明悟。同样,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把这门学科分成适于讲授的几个部分,以及哲学家也喜欢把东西专门化,哲学被划分成了若干领域。但是,它们同样也是最终相互交织在一起,当研究某一个领域的某个哲学问题时,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另外一个领域了。那么,某学科哲学与某学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它们研究的是同样的对象。其次,从结构上看,某个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会分支下去,从而拥有不同门类。这也使得学科的研究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忘记了学科的最上面应该有个整体的存在,它应该是个无所不包的对象。而哲学做的就是研究这个整体的存在,这个无所不包的对象。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试图在个别现象中找出普遍的规律,而且,还把学科的研究成果统合到一起,从而获得一种统一的世界观。这样,哲学就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了。三、哲学与宗教、艺术不过,并不是所有其他领域都可以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和哲学划清界限。因为,普遍性特征并不是哲学所独有的,宗教和艺术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宗教和艺术也都以各自的方式关注整体的存在。在整体的存在那里,三者之间的界限是流动的。比如:一旦哲学试图把握全部人生的意义,就可能转向宗教的内心体验。并且,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和哲学也总是纠缠在一起,最典型的便是中世纪的欧洲。再比如:一种具备完美形式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大厦也非常近似于一件艺术品,像一首诗、一部交响乐或一座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建筑物。所以,哲学也可以称为思想的艺术。一件艺术作品达到极致也就进入了宗教的视野。哲学与宗教、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把思想作为自己的真正工具,而且,在传统的西方哲学看来,思想还要具体到理性思想,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后,绝大多数哲学家坚信:理性至上,理性为至善至美,人类的心灵罗盘是理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排斥感性,因为它被认为是扰乱心灵罗盘的主要因素;宗教:从本质上讲,首先是唤起人的信仰和感情而不是理性;艺术:其表达形式不是思想,而是用外在的形式(绘画、音乐、雕塑等)表达人的内心体验,它基本上也不是唤起人的理性,而是唤起人的美感和崇高感。四、我的思考在今天的文章最后,坤鹏论再集中谈几个自己的思考:第一,如果深挖下去,艺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的产物。只是,艺术家将思想藏身于作品之中,需要人们去感悟后再转化为思想。不过,转化的结果因人而异,这恰恰也是艺术的最大魅力所在,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不同才会精彩,才会因碰撞而激荡,从而才有活力。第二,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特别是西方哲学,一直以来都以精确表达思想为目标和准绳,所以它一诞生就是理性或尽力追求理性的,如果人们阅读后有千人千面的理解,说明这个哲学是不合格的。所以,哲学就像武术一样,也是分流派的,但凡自成一派的,必然有一套被严格证明、理性的世界观。而哲学这个领域的活力只能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顾哲学历史,每一次的大兴盛与大发展无不在证明这一点。第三,宗教唤起的是人的信仰和感情,而哲学和艺术走到最后,总会有一条路是通向宗教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强调感性、正视情绪、研究情感的存在主义,为什么会在人们最惨、最无助、最不知所措的时候,能够成为心灵的避风港。其实,不管是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是思想使然,且必然都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而生。特别是艺术和宗教,只有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才能诞生伟大的艺术作品和宗教。第四,坤鹏论一直认为,哲学和音乐非常非常相似。它们都是人类使用一套统一的符号,经由思想的统筹指导,以不同的编排组合,创造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称为人类的符号游戏。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待乐高,是不是也能够理解它为什么风靡全球,长久不衰呢!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请您关注本百家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是包括百度百家、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

红灯笼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十二)

100-105. 语言是思维的图像。早期维特根斯坦写了一本《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想用逻辑符号的形式来总结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在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研究中,他放弃了这个企图。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所做的努力是通过对于生活中的特殊的情境中语言的使用法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词汇在不同语境中使用上的差别。对于这种语言的研究方式,维特根斯坦起了一个听起来比较轻松的名字,叫做语言游戏。事实上,用逻辑符号的方式来解构语言是行不通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情景是千变万化的。我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些情景。事实上,我们从这些语言里能够得到关于实际情境的信息并不多。在以前的分析里,我已经指出了所有的概念都是一个集合。比如说苹果,包括千千万万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味道的苹果。所以任何一个单一的概念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都非常有限。维特根斯坦在接触了无数个不同场景的语言游戏之后,回想起他当初试图用符号来精确地描述语言的想法,不尽感慨万千。维特根斯坦打了一个比喻,我们思想中的世界,是个理想的世界,除了理想的世界,无法思考另外的一个世界。“这就像架在我们鼻子上的一副眼镜,我们要看,就要透过它看。我们简直从未想到过把这副眼镜摘掉。” 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思考的概念“共相”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同时,我们用来构成句子的语法也被理想化了。事实上,共相所代表的现实中的物质是千变万化的,而语法是高度简化的。因为,针对于现实中的不同情境,如果每一个情境都设置不同的语法,那样的话,语法的数量会多到你记不过来。比如英语的一般现在时就用于四种不同的情境。比如我问你:“现在在哪儿上班?”你回答说“我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这一问一答,显然不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106-109.维特根斯坦想把语言进行逻辑化的处理是无法做到的。语言确实是思维的图像,但是语言的语法并不是完全逻辑化的。我个人认为各种语言之间有高下之分。这主要是体现在语法的精密性上。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语言的语法构成要方便我们进行思考,并且适合深度思考。就是说通过语法元素将几个语义群联系起来,而且还要适合读者阅读。从这个角度考虑,那么英文的语法明显要比汉语完善。事实上我们也知道,现代汉语的语法是对英语语法的模仿。从我的这篇哲学文章的表达上,读者也可以看出缺乏了时态和连接词,我在表达我的意思的时候也感到了吃力。同时,写出来的句子也不太适合读者阅读。这还真不是我矫情。我们在看翻译的哲学名著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句子太长,读起来很吃力。如果你认为这是翻译的技巧不足的问题,而不是由于语法缺陷导致的问题。那么我很希望你提供一个例证。看看你是如何处理翻译的。是否既保持了原来的意思,又符合汉语的书写习惯。反正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过那么好的译文著作,110-116。维特根斯坦指出:“所谓语言是种独一无二的东西,是由于语法的欺幻产生出来的一种迷信。” 如果你坚持看我的解说,那么我会努力帮助你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意思。实话说,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非常难的,他的老师罗素也理解不了。我指的是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哲学。如果你愿意挑战自己的极限,努力搞懂维特根斯坦在说些什么。那么就要坚持学习和思考。事实上,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就是研究语言的形成以及学会语言的过程。如果你是研究语言的,而且不是研究什么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之类的,而是直接探索语言的本质。那么,维特根斯坦所考虑的问题你也会考虑到。比如说,在116段维特根斯坦提到了“知道”,“在”,“对象”,“我”,“句子”,“名称”,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在前面的解说中我也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解答。维特根斯坦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句子还原为生活中的图像,还原为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就体现了词汇的用法,这也就是词汇的意思。

没有我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十五)

54.关于“理解”一词的具体含义,维特根斯坦通过一个具体的语言游戏来揭示理解一词在头脑中运作过程中的具体所指。在这个具体例子中,看到一串数字,然后想到了一个复杂的公式,随后写出接下来应该出现的数字。这个过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找出这个数列的构成规则。图像化siwe理解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者规则进行一种判断。理解一件事应该是贯穿着从不明白到明白的一个心理分析过程。需要加入一个规则.这个规则给予当前发生的事情一个合理的解释。维特根斯坦说:理解的过程被隐蔽起来了。他发现不了“理解”的过程.那么,这是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相悖的.事实上,理解也是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比如你位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地道中,你手中有一张关于这个地道的地图。这个地图引导你顺利地走出这个地道。所谓的对地道的情况的理解就是找到了这张地图。至于理解是不是一个精神过程?看你从哪个角度说了。事实上,维特根斯坦举的三个精神过程的例子也是具有不同的性质.地道156. 关于阅读这个词,阅读产生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首先,阅读是一个辨识的过程,随后是大脑将辨识出的文字转化为读音,转化为读音后,大脑再辨识这个读音的意义,随后是辨识一个句子的意义。在这里,初学者和熟练使用这种语言的读者的大脑的反应肯定是不一样的。喜欢学习外语的朋友,特别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朋友对这一点会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听母语,说母语时,基本上都是条件反射式的,对语言进行反应的时间很短。而外语则不同,初学时都需要逐字辨识,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听外语类似于听母语的反应。学习中文157-171.关于阅读句子时在大脑里引起潜在的声音的现象,说明我们所谓的思考主要是借助声音完成的。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大脑借助语言进行思考的问题,通过脑神经科学来研究或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会显得更专业一些。维特根斯坦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就是提出了大量的问题,但是没有递进.172-174. 关于引导和谨慎的一种精神状态,被引导和谨慎地做某些动作时,存在着一种精神状态,就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这和汽车驾驶状态有类似之处。就是精神无法放松,一旦精神放松,就可能出错。这和放松时的精神感觉是不同的。维特根斯坦可能想要指出的就是当时的精神状态。维特根斯坦175. 在这段,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引导就是按照命令完成任务.176.-178. 这三段很精彩。思维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所谓的因果关系?他一直在探讨引导一词的意义。能够坚持看我的分析的读者,或者说,能够坚持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看下来的读者,应该是掌握了维特根斯坦的分析方法,就是将语言转化为生活的图像的方法。维特根斯坦所做的所有的语言分析都使用了这个方法。语言游戏我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图像式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就是智人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或者像我所举的那个例子-黑猩猩向动物学家要香蕉的那个例子里的黑猩猩的思维方式. 另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使用语言的思维方式。使用语言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进化,主要是通过头脑中语音来思考。有个不大恰当的比喻,用语言思维就像计算机里的用高级语言编程,这能够减轻大脑的负担,加快思考的速度。黑猩猩的思维维特根斯坦敏锐地看到了我们对于不同的生活图像所进行的加工,其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比如你看到前面有一个水坑。一种选择是一脚踩进这个水坑。另一种选择是绕过这个水坑。也许你从前经历过鞋子进水的不愉快经历,所以在直接踩下去和绕过去这两个不同的图像选择中,你的大脑选择了绕过去的图像,就是你决定绕过这个水坑。这是一种对图像的判断,也可以看成是体现了一种因果关系。大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生活图像,而最终实现哪种生活图像是由大脑的判断决定的。这个最终判断的能力,是大脑所独有的能力。为什么计算机代替不了人脑?因为计算机缺乏这种最终的判断能力.

故生

经院哲学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01经院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这时期的哲学思想反映时代精神。传统和权威占有首要地位,学者极其信赖教会、奥古斯丁、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以及修道院的命令或他们的学派。他们一方面肯定教会教义的真理性,同时又有极强烈的思辨欲望,于是尽可能以基督教信仰来解释哲学,或以哲学来解释基督教信仰,力图予以调和。但是,在他们的工作中,信仰贯彻始终,神学是一切知识的王冠,是至高无上的科学。甚至在知识尚未形成、理性还没弄清的地方,宗教的真理仍然为人信仰,而且因其有神秘性,有些人信仰更加坚定。思辨的神学不是被认为无用而遭摈弃,就是在双重真理、即理性的真理和信仰的真理的原则中,寻求安慰。教父哲学曾经致力于发挥和制定信条,把它们组织成为唯理的体系。经院哲学家登上舞台时,酝酿的过程实际上已经结束,他们拥有固定的一套现成的教义。而且,还有组织起来的教士政权,能够运用教会和国家这样的武器,及时抵制任何持异议的人,以保卫其真理。那时的问题是要构成一一个符合教义、即调和科学与信仰的思想体系。经院哲学家同在他们以前的希腊哲学家一样,力求对事物作唯理的解释,不过他们进行这种工作,怀有明确的预想的目的。他们已经知道某些基本真理,救世的格局本身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哲学家的任务是加以解释,使它同其余的知识联系起来,或使它容易理解。中世纪思想家肯定宗教信仰是合理的,理性和信仰一致,神圣的启示和人类思维没有矛盾。纵然某些宗教真理超越人类理性,但信仰是知识的另一来源,这种真理还会由信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容有各种作法。思想家可以从基督教的世界观入手,借助某种哲学或某种个别的哲学体系予以证明。他自已也可以构成一个符合基督教原理的哲学体系。或者他可以关注同神学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无论如何,教义是有统率作用的原则。经院哲学家不会明知而故意承认同基本信条相矛盾的命题,至少不能不加以解释,以免使教义的真理遭受损害。他还会以某种方式,确信两个纵然矛盾但同样正确的命题,而不抛弃教义。02经院哲学的特征经院哲学的目的决定了它的方法,只要它的目的在于论证早已被肯定的命题,它就会主要运用演绎法。这些命题的性质以及加以证明的必要性,说明经院哲学其他一些特征。经院哲学家主要感兴趣的对象,是超验的世界、上帝的世界、天使和圣人。他们的思想不关注现象世界中的事物,而关注不可见的精神领域。这说明经院哲学极为推崇神学,而相对地不重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这还说明他们没有用经验的方法从事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即心理学和伦理学。他们不注意灵魂如何活动,而注意它的终极的性质和归宿他们认为这不可能通过分析其内容而求得理解。借助经验世界,似乎也不能回答伦理学的问题。同上帝融合的幸福生活是至善,这是已经解决了的,但是,不能用经验的方法寻求享受这种生活的途径。这是由神圣的恩惠赐予执行上帝意旨的人的。顺从上帝的意旨是是非的标准。上帝希望什么, 不可能由分析经验而发现,那是神圣的启示。经院哲学的伦理学不能放弃神学的阵地。事实上经院哲学家所主要关心的世界不是感官所知觉的世界,他们依靠思维来寻求知识。因此,他们认为逻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项目,特别是演绎或三段论式的逻辑,即他们用以追求真理的方法的逻辑。在这一领域里,经院哲学家不但分析逻辑过程,而且特别发挥那些已经好歹变成人类文化遗产部分的概念,表现出极为精微细致的精神。他们没有使认识论有很大的进步,没有像通常的情况那样,感到知识的可能性和限度是可以推敲的:他们对人类理性能够达到某种真理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当然,唯名论者研究了知识的确实性问题,但是,唯名论者已经不再是真正的经院哲学家了。03经院哲学的阶段经院哲学可以分成几个重要阶段。我们已经注意到约翰●司各脱.伊里杰纳。虽然他的思想不是典型的经院哲学的体系,他却是经院哲学运动的先锋。这一时期从九世纪开始,终于十二世纪,主要受柏拉图思想的影响。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暂学流派。按照柏拉图的理论来解释,理念或一般概念是事物的真实本质,并先于事物而存在(univer-salia sunt realia ante res)。 这是柏拉图式的唯实论,安瑟伦是主要代表。十三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兴起,基督教同这位希腊的伟大思想家结合起来,这时一般概念被认为是实在的,不过不先于事物,而在事物之中(universalia sunt realia in rebus)。这种学说叫作亚里士多德式的唯实论。十三世纪是个体系内容广泛的时期,主要的思想家有博学多才的大阿尔伯特和托马斯.阿奎那。从经院哲学的观点来看,十四世纪是继繁荣之后的衰败时期,这时期人们认为一般概念不是事物的本质,而仅仅是人心中的概念或文字、名称(nomina),只有个别的事物是实在的( universalia suntrealia post reS)。这是唯名论。约翰●邓.司各脱和奥卡姆的威廉是这一运动的领袖,其结果则破坏了经院哲学的前提。经院哲学的唯实论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字宙是理想的字宙,是理念或形式的体系,这些理念或形式总会作为事物本质的性质反映在现象世界里。宇宙是合乎理性和逻辑的世界,因此是能够被人思维清楚的,其中所表现的理性同显现于人心中的理性是相同的。使一类事物具有现在那种样子的形式,同人类的思想或一般的观念是一致的。如果一般的观念仅仅是人类头脑中的思想,或者更糟的是仅仅是名称;如果没有与它们一致的真实东西在事物之中或在事物以外,我们就不可能通过它们而认识事物,不可能掌握有关宇宙和一般概念的唯理的知识。认为理性有达到真理的能力这种信念,就会减弱或完全破灭。换言之,中世纪的哲学没有始终维持经院哲学的原理,经院哲学在十四世纪就失势了。这说明理性和信仰以及哲学和宗教的结合不太紧密了。那种认为信仰的学说同关于理性的意见相一致的观点,逐渐发生变化。有人指出,有些教义可以解释或使之容易为人理解,其他一些教义则超越理性。还有人认为教义不能解释,教义根本不是哲学知识的对象,宗教的真理超出理性所及的范围,理性不能探索那些真理。这后一观点等于摈弃了经院哲学本身,使哲学从教条神学的奴仆的地位解放出来。《完》文章摘自《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剃利

访问者

西方哲学中的10个超级问题,了解人生先从这些开始!

西方哲学中的10个超级问题,了解人生先从这些开始!如果你能把这些问题全部搞懂,那恭喜你,你完全可以面对醒来的一切,世界将会在你面前呈现出更为本真和更为明晰的姿态。第一个问题:世界的本原或世界最初是怎么来的关于对世界本原是什么的学说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元论和二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称之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称之为二元论。依据人们对世界统一基础的认识不同,一元论又区分为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两大类,简单地说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二元论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二元论是一种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并把“精神”看成是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因此,最终必然会倒向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一元论与唯物主义一元论都承认世界是统一的;但是,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世界统一的基础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何为第一性,两者是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精神”,“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和唯一本原,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精神”的基础上统一,物质只是“精神”的派生物和表现。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和本原,一切事物和现象只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精神是物质本原的派生物和表现,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特有机能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反映。在古希腊,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将水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复归于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当然,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这种思考方式或思维模式却一直在西方社会延续,并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自从苏格拉底提出那句“认识你自己”的重要命题以后,西方对本原问题的探讨开始由外在世界转向心灵,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概念思辨传统。比如,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世界的本原。数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已经是心灵的抽象了。到柏拉图提出“理念”之后,西方关于本体问题的探讨达到了最高峰。正如怀特海所说:“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注脚。”在人类探索世界本原的发展过程中,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联系,且贯穿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复杂斗争。唯心主义一元论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认为“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和本原,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归结为“精神”或“意识”的产物。古代唯心主义一元论把世界的本原都看作是“虚构的精神”、或抽象的“数”、或决定一切的“目的”和神秘的“理念”。至后,唯心主义一元论形成许多流派。唯心主义一元论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我的“感觉”、“经验”等等主观精神的产物。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贝克莱说:“物质是观念的合成”,“存在即是被感知”;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他们都把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典型的表现就是,一切以主观认识为依据,否认物质以及具体形态的客观存在,以自我认识为标准。第二个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恩格斯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之所以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存在、思想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上一个哲学问题的变种。在西方的哲学家看来,惟有本体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其他则是“幻相”和“非存在”。正因为此,西方的“本体论”也被称之为“存在论”。对人而言,惟有思维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而感觉,面对的只是杂乱无章的幻相,因而是“非存在”。存在是永恒的,思维对存在的把握是真理,而感觉对非存在的把握则是意见。真理会带我们进入征途,而意见则会将我们带入歧途。比如,一个苹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眼睛看到的红色,鼻子闻到的香味,嘴巴尝到的甜味,都是不真实的。而惟有“苹果”的概念,才是存在,是真实的。因为“苹果”的概念是不会随时空的改变而改变的,而现实中的“这个苹果”,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也许,我们在某一天会看到一个青色的苹果,会吃到一个酸酸的苹果……就这样,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感性和理性之间,真理和意见之间,存在和非存在之间,就有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重精神、轻物质,重灵魂、轻肉欲的传统也正是由此开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门尼德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能被思维的与能存在的,其实是一回事情。”第三个问题: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与宗教在历史上一直是冲突不断,但冲突的原因不在于二者的本质,而是很复杂的。大概有以下几种:1.因为误解而冲突;(比如西方历史中,几起著名的科学家由于违背了宗教的条例被烧死的案例)2.因为政治原因而冲突;3.因为人为的越界(歪曲对方)而冲突;4.因为某些观念的滞后性或绝对性而冲突。科学与宗教关系是复杂的,而且不同的宗教给科学带来的作用是不同的。以下是具体分析——泛神论认为宇宙本身就是神的延伸,神即是宇宙,宇宙即是神。在这种观念下,必然带来三个结果:1.宇宙被主观化,认识宇宙其实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强调内心反省,而不是外在探测。2.宇宙被神化,不敢去探索发现宇宙的奥秘。3.宇宙被虚幻化,心灭即宇宙灭,心生即宇宙生。万法皆空,一切唯心。多神论认为宇宙本身有很多个神,很多个领域。这种观念带来的结果就是:否认宇宙统一性,不相信有客观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认为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神。李约瑟对此说:“他们没有信心说人能够解开大自然的规律的真相,因为他们不肯定一位比人更有理性的神,已将这个规律安排好,使人能够了解。”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来源。一是善神,一是恶神。如早期的马吉安主义,摩尼教等。这种观念带来的结果就是:否定物质是善是好的,认为物质邪恶,使人不愿意去研究物质世界。佛教当中也多少有这个观念。“身体是臭皮囊”“跳出红尘”。宗教所构建的世界,虽然不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之中,但却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世界里,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那么,宗教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人们的心中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呢?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源于外界的信息,给人们传输特定的信息,就在人们的心中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也是构建了一种人类逻辑思维的方式。所以,宗教所改变的,并不是外部真实的世界,而是人们心中对这个世界的印象。科学与宗教恰恰相反,外界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构建了我们大脑对世界的印象,成为人类逻辑思维和判断的基础,但是,人类的行为最终要作用到真实的世界之中,接受真实世界运行变化规律的检验,宗教在人们心中编织的虚拟的世界,并不是外界真实的世界,逻辑思维的世界与行为作用的世界相互脱节,导致了人们的决策失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去甄别那些进入自己大脑之中的信息,准确的在自己大脑中还原真实世界的样子,以减少人们的决策失误。于是,科学便诞生了。科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冲突,当年布鲁诺因为宣扬《日心说》而被烧死在了罗马鲜花广场,但现在,科学与宗教似乎又可以和平相处。其实,科学与宗教并不是对立的,世界上主流的几大宗教,都是在帮助人们正确处理自己心中的世界与外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只不过他们采用的是善意的谎言而已,科学也是在帮助人们正确处理自己心中世界与外界真实的世界的关系,对于这一点,科学与宗教的主旨是相同的。第四个问题:理性和信仰的关系中世纪哲学争论的重点就是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其实归结起来就是理性和信仰的关系,一部分经院哲学家认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也就是说理性应该服从信仰,用哲学来为神学服务。一部分认为信仰是绝对的,比如德尔图良,就是用绝对的信仰来维护神学的权威,“惟其荒谬,故我信仰!”。后来的一部分经院哲学家开始将理性和信仰分开,认为两者认识的是不同的领域,不能混在一起。在中世界的争论之后,现在普遍将理性和信仰分开了,用当时的一句话来说比较合适“上帝的东西归上帝,凯撒的东西归凯撒。”理性靠严格的推理追求真理,但任何推理都需要前提。如果前提靠不住,这个推理就有问题。而信仰是对理性的反叛,不需要任何前提,只需要启示和不言自明的相信就可以,所以在西方,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系列的宗教斗争,尤其是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从哲学角度看,信仰是或然的知识,理性是可被证明的必然的知识,将信仰和理性划分清楚的界限能帮助我们反驳宗教中的狂热与妄诞。但是光有理性,缺乏了信仰的支撑,很多事情就会变得一味追求自我理性而丧失一种精神依托或灵魂归宿,这在哲学界一直是个矛盾。第五个问题:哲学和神学的关系基督教神学与西方哲学一直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之中。基督教接受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这些哲学都经过基督教神学的批判性改造,成为基督教神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督教神学由此得以大放异彩,并且完成在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本色化。基督教神学一方面接受了哲学的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开辟了对现实的一种新理解。这些视角也成了哲学思考的主题。而在后世,笛卡尔、洛克、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对基督教神学的反思,乃至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也并没有对基督教神学造成什么伤害,反倒为它增添了活力,做了杰出的贡献。从这点看,哲学与神学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早起的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国哲学传统对于“学”和“道”是有所区别的。“学”就是增长正面知识,“道”则是心灵的提高。哲学是在后一个范畴之中的,而神学关注的是人的内在精神,这就决定了哲学与神学的无法分开。在西方出现神学与科学(哲学)的冲突。科学(哲学)每前进一步,神学便后退一步;它的权威在科学(哲学)前进的历程中不断被削弱。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结果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除宗教外,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更高的价值,则今日人们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的确应当为之惋惜,因为大众抛弃了宗教,也就抛弃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得被囿于现实世界之中,而与精神世界隔绝。幸好除神学外,还有哲学能够达到更高价值,人不需要绕圈子,经由祈祷和仪式。人经过哲学达到的更高价值比经由神学达到的更高价值,内容更纯,因为其中不掺杂想像和迷信。将来的世界里,哲学或将于神学一道,一起筑起人类精神信仰的大厦。第六个问题:灵魂和肉体的关系通过本体问题,西方哲学最终切入了灵魂和肉体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看做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矛盾结合体,正是二者无休止的冲突(灵魂与肉体的无休止对抗),正是人对这一问题的强烈意识,才产生了一切哲学问题。关于灵魂与肉体,有人这样认为:肉体是物质,灵魂是一种元神,可以理解为灵性或者高级的精神层次。这就好比废铁和机器人的关系一样,机器人离开这种智能的精神层面或智能部分就是废铁一块,这种精神层次必须依靠机器人来存在。换成肉体和灵魂亦如是,肉体离开灵魂就是烂肉,灵魂离开肉体也就失去灵魂的本质,精神层次也就消失,用肉眼是捕捉不到的。两者缺一不可。西方哲学家认为,人的感官之所以会骗人,经验之所以靠不住,就是因为感官长在人的肉体之上。我们的鼻子、眼睛、耳朵、舌头,又有哪一个不是身体的一部分呢?何况肉体上会死的,根本不能带我们进入永恒的天堂。相反,我们的理性,我们的思维,都是灵魂的功能。它们之所以靠得住,是因为灵魂本身是纯洁的。认识世界,要靠思维,不能靠感觉;同样,人要进入天堂,就必须抛弃罪恶的肉体,拯救自己的灵魂。肉体只能让我们永远匍匐在地面上,永远不能超生。正如基督教义中的那句名言:“拯救灵魂,必然要抛弃肉体。”而佛教也认为灵魂基本不变,肉体是无常变化的。只有灵魂加入肉体时才能是一个完全的完整的生命。人的存在是由灵魂完全主导的,不然肉体就是无用的。由此,佛教中才出现了“来世说”和“转世说”。但从总体看,西方人在探讨本体问题时,仍然在于对自身有限性的意识,对永恒的渴望。本体是这个世界的根,既然认识到了本体,觉察到了本体,自己不也就超越有限,达到无限和永恒了吗?既然本体和存在惟有通过人的思维和理性来把握,那么,理性和思维就是拯救偷食了禁果的人类的唯一抓手和平台。正因为此,西方产生了一个具有浓厚拯救情节的科学传统。古希腊人,那么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那么迷恋逻辑学、数学和几何学,也许就可以理解了。而中国那时的哲学,明显在这方面是不足和处于迷蒙时期的。第七个问题:人性的善恶人性善恶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由来已久,可以说是此消彼长,平分秋色。孔子、荀子、孟子都对其有各自的理解和论述,儒家的孔孟大体认为人性本善,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发现人性中的这种善,而荀子和管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用法律和强制措施抑制或恫吓这种恶。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在对人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孟子代表儒家理想主义的一翼,荀子则代表儒家现实主义的一翼。孟子强调心性本心,荀子强调本能欲望。由此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同样,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中国哲学一直争论人性趋善还是趋恶,可是在西方,却没有这样的争论。因为,西方社会在骨子里从来就没有相信过人性是善的。伊甸园的神话早就告诉了我们,偷食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被惩罚下了凡间,有了一个沉重的肉身。这个肮脏的肉身让人始终匍匐在地面上,变得异常的邪恶和自私,人是带着罪恶来到这个世界的。因此,他们的观点就是,人一旦失去了外在的束缚,就会作恶。这几乎成了西方社会的一致论调。所以,西方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人的自觉和道德品质上,而是相信外在的束缚。他们不期待人做善事,而是想尽办法约束人不去作恶,用今生的善行来救赎人的罪恶。正因为此,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在西方才如此地深入人心。让权力互相制衡,彼此监督,就是防止作恶。这种时刻提防人的做法尽管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但却是一切都说在明处。而且,西方人还引以为自豪,把基督教的“原罪说”继续发扬,甚至传播到了全球各地。其实,在对待这个问题上,部分哲人给出了答案: 人性本无善恶,出生后只是一张白纸。只是在后天外部环境的教育影响下,人们才知道了是非、善恶、可为及不可为之事,然后便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是非观,善恶观。即便形成了善恶观,人也没有绝对地“善”和“恶”,或者是只有“善”或“恶”的其中之一。在有些情况下(比如利益权势诱惑、金钱美女等等诱惑下),善也会变为恶,而有些情况下,恶人也会良心发现,进而做些善事。有人一辈子积德行善但作过一次恶事,那该说他是善还是恶呢?有人一辈子穷凶极恶但屈指可数地行过一次善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呢?所以说,这个问题还得辩证的、具体的针对性看待,不能搞一刀切或一棒子打死。第八个问题:经验和超验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是哲学本体论所牵带出来的一个问题。所谓的经验,就是我们感官所能感觉到的东西。所谓的超验,就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感觉,而只能靠思维去把握的东西。哲学上的本体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超验的问题。意思是说,这个问题已经超越我们的经验了,是我们的经验所不能回答的问题。比如,泰勒斯生活的环境四周都是水,他就得出了“世界的本原是水”的结论,这其实是用经验来回答超验的问题。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整个世界都经验到,惟有靠头脑中的理性。经验主义者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验证。在这方面,又分为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他否定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认为心灵就像白板,心灵中的一切知识来自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感性经验,而心灵也具有一种对感觉印象进行区分、比较和概括的官能。而超验主义者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其随着实践哲学诞生而淡化。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成为超验主义者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德国当代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对超验有更详细地论述,他认为,超验的存在不在时间和空间之中,没有任何形象,概念、范畴、推理、判断只能把握有限之物,不能把握超验之物。而法国哲学家伯格森对直觉主义的发扬,更促进了超验主义的盛行。西方哲学认为在本体论中,经验总是被排斥的。因为经验的东西总是靠感官感觉到的,是不值得相信的。惟有人的思维和理性,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因为它已经摆脱了感官的束缚。比如在几何学中,惟有思维和概念中“点”、“线”、“面”才是最完美的。相反,现实中的图形都是不完美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缺陷和瑕疵。现实当中不存在像理性思维中那样的圆或直线。第九个问题:人的自由一位导师问他的学生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囚徒要越狱,他首先应该知道什么?”“首先要知道守卫在哪里。”一个学生回答。“首先要知道钥匙在哪里。”另一名学生回答。“错,”导师说,“如果想要越狱,你首先要知道,你被关在监狱中,否则你绝无可能逃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自由或不自由这两个概念,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自由或不自由,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去逃避或逃脱的。关于自由,马克思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一切存在条件的前提。自由一直是西方哲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从基督文化中,他们发展出了现代人道主义的三大基石:即自由、平等、博爱。那什么是自由呢?按照我们平常人的理解,自由就是外在束缚的消失。西方的经验论者和功利主义者也持这种观点。但是,外在束缚消失了,人并不是想当然地自由了。相反,人很可能还会陷入更大的不自由。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仅仅把“自由”理解为为所欲为,那样的“自由”仅仅是“任性”,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说:“一个不能进行自我节制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自由的人。”由此,很多哲学家又将心灵的自由视为真正的自由。皮浪说,人活着,就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犬儒学派的代表第欧根尼,穿的破破烂烂,把能够躺在桶里晒太阳看作一种自由。而卢梭更愿意将意志的自由看作真正的自由。他说:“向强力的屈服,只是一种必要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志的行为。”卢克莱修也说:“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在你自己”。后来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更愿意把自由看作是人的一种本然状态。他说,人天生注定是自由的,人不能不自由。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自由,那是你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原因很简单,你选择不自由,那是你害怕承担自由所带来的后果。比如,有人把刀架在了你脖子上,你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反抗。但是,你害怕承担这样的自由,而是乖乖地选择了不自由。由此看见,存在主义者把“自由”理解为了“自由的选择”,而“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因为选择了就要承担。第十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的过客,我们都是上帝的赐福”。这一带有浓厚悲剧性的名言并没有给西方人带来多少悲观,因为西方人几乎每个人脑中都有一个上帝概念。在西方社会,正因为有了上帝的存在,人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对中国人而言,有没有上帝也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对西方人而言,上帝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把上帝视作一种自我与上天的对话的存在,看做自我心灵与宇宙统领者进行精神交流的实有。正如伯奈特所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异乡人,身体就是灵魂的坟墓,然而我们决不可以自杀以求逃避;因为我们是上帝的所有物,上帝是我们的牧人,没有他的命令我们就没权利逃避。”西方部分的神学家认为,人类与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是人类与其他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也关系每个人的未来。人与上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帝没有固定的形态,他可以成为任意形态,人的形态是按照上帝的形态来设计的。2.上帝创造了人的智慧,人从一开始本身是没有智慧的。从智慧上讲,人的智慧永远达不到上帝的智慧,只有神能理解上帝的智慧,人是永远不行的。3.上帝虽然不直接管理人类,但他清楚人类的现状和未来。上帝对人类的关心是通过他设置的因果关系(秩序和程序)进行的。他让人拥有了一定的自由意志,使人可以在光明和黑暗中自由抉择。4.上帝是天父,没有他就没有人类。生命的源头来自上帝,没有上帝,一切皆无。5.上帝没有具体的形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无法看到真实的上帝存在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说,上帝不存在,或上帝存在,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就生活在上帝的关怀和照料之中,我们与上帝相互感应,互为因果。我们与上帝相互感应,至于你能否感应到完全取决于你心灵感应的程度。6.上帝与万物相互感应,感应的关键在于信仰,知道了这一点,就找到了与上帝对应的途径。与上帝沟通的方式是冥想和祈祷,就是在无为的精神状态中丢弃由“声、香、味、触、法”引起的杂乱心理活动,进入纯净的深沉的思索和想象,抛开功名利禄和生离死别,去思索和想象宇宙的奥妙和生命的真谛,久而久之,我们的意识就会与上帝的意识融为一体,我们的智慧将会有质的飞跃,当我们的心神达到一种无法描述的快乐和愉悦的时候,我们已经与上帝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可是,西方神学在发展,而理性发展的速度更快,甚至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结果就是必然会上帝的存在问题,会上帝的合理性问题。康德在认识论中把上帝驱逐了出去,无可反驳地证明了:上帝根本是不存在的,仅仅可以作为我们信仰的对象。西方的很多现代哲学家也都通过各自的理论质疑了上帝的存在,包括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都认为上帝只是人类心灵的一个幻影,而尼采则进一步把上帝驱赶出了信仰的地盘,他宣称:“上帝死了!”上帝死了,但人还活着。但问题来了,没有上帝的日子,人怎么活?这就成了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