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为了能考到好一点的学校报了哲学,考哲学的研究生有用吗?一般考哲学的同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本科就是这个专业的,第二类对这个有兴趣的,第三类跨专业考研数学又不太好,想考上研究生或者是公共课基础还可以想跨专业考研考个好点的学校的同学。所以在考研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目的、需求和职业规划综合的考量一个专业。至于说这个专业有没有用,当然是有用的,而且就业面比较宽的。首先,你可以继续网上读博士研究生,然后在高校里面任教,大学老师的薪金待遇是非常不错的,更重要的是一年两个大假期,不要太美。其次,可以去各种文化传媒机构从事编辑、文案等工作,毕竟如果哲学学的好,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不会太差。再次,你也可以去做研究,比如像一些科研事业单位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上述说的那些,如果你愿意的话,其实像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传播类的、活动策划类的,也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里说明一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存在即合理,只要你学的好,就可以融会贯通,把哲学方面的知识用于更广阔的天地。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让我知道你来过
首先,下图是全国哲学专业高校排名情况。哲学专业前30强排名另外,A区和B区的学校排名,此处不分先后。全国哲学学校不过,C区的在这里是没有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前18排名,以及其他院校。小编整理统计了,以下几所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以及报名人数和推免人数,还有最高分最低分,可以对照参考,然后进行20考研的报名情况。数据仅供参考,也是全网唯一计算出来的。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以及报名人数和推免人数,还有最高分最低分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南宁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云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其他院校会在后期,陆续更新在上。希望考研的同学,多多关注我这个。也希望,这些数据,给今年哲学专业考研的同学一些帮助。考研加油!哲学专业考研的同学,加油!相信自己,考研的道路虽然艰苦,但是,坚持下来,必定成功!相信自己,相信明天,相信未来!
很多人出于对哲学的热爱读了哲学研究生,但是临近毕业,却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哲学生的选择相对来说较少,并且更多看个人能力。继续深造,读博这类学生中最好的就是热爱学术,有科研精神和能力,大多成绩比较好,课程以及论文得心应手,就是走学术路子的料。读博深造一般也是冲着大学教职去的,成为大学老师是最理想的结果。当然选择这条路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选择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重要,博士承受的东西是硕士想象不到的,如果导师再给你点麻烦,会活得很痛苦。其次,就业的时候,教职其实已经逐渐饱和了,并且越来越内卷,你是否能找到教职?有的小分支可能很少有学校开设,开设这个方向的学校一般也是好学校。你的资质是否能达到他们的标准?你的本科硕士博士学校很重要,有没有奖学金奖项荣誉,最重要的是你的论文数量及含金量。如果不是真的喜欢并且擅长写论文,只是冲着以后能在大学当老师,可能中途会很崩溃,很痛苦。有些很喜欢这个方向的同学,在科研压力下,喜欢这个标准也变得不值一提。2.选调、公务员,进入体制其实哲学生在没到秋招时,都不会考虑甚至不喜欢当一名公务员。可是临近毕业,面对这个被资本压榨的社会,尤其是经过了疫情,大家会觉得在体制里挺好的,有保障又安稳,不用996等等。但是这时候,会发现选调和公务员都需要是党员,非党员哲学生的这条路一下子就窄了。公务员省级市级,较好的地区,本身招的哲学专业就少,有招的岗位也几乎只要党员。选调生,党员几乎是硬条件。上海各个区的选调要求不算苛刻,还可以试试,前提是荣誉和奖励要够分量。武汉东湖区选调对党员要求也不是很严格,能力强的还可以试试。一定要多关注全国的信息。如果要走这条路,一定要早早入党。即使一开始很抗拒这个方向,但是时间走着走着,想法就发生了变化,可能在面临选择时,会向现实妥协。也可能发现,从现实层面看,这是自己最好的选择。3.中学教师哲学专业可以去教政治学科。近年来,深圳教师待遇很好,吸引了很多高校学子前去。如果喜欢孩子,也喜欢教学,可以尝试这个工作。如果本科是其他专业如历史,也可以尝试去做历史老师。当然,广州佛山东莞这附近的城市都可以尝试。城市没有限制,多关注自己想去城市的教招信息。此外,最好能去中小学找一份实习。招聘时,你的教育相关经历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关键。4.其他岗位还有很多可能,有去银行的,有创业的,有去企业的。这类学生都是自己有规划的,平时也都有实习及很多活动经历的,这些都有助于她们寻找工作。走这条路的话,一定要多尝试,多去实习,不能宅在书院里。其实这不仅仅是哲学系学子的出路,是很多毕业生毕业时共性的可能选项。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路,如果没想清楚,也一定要多做积淀,免得自己在选择的时候,每条路都走不通。当公务员不是党员,去读博没有论文没有想法,去工作又没有实习经历。
佛卷青灯唯自省,古庙香烟发心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在信仰中我们照见未来,有人信仰共产主义或民主主义,有人信仰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有人信仰佛道释,我们国家《宪法》也规定宗教信仰自由,给予每个公民充分的信仰空间。有些信仰是与生俱来的规定,比如降生在基督教家庭耳濡目染,有些信仰是人变得成熟后的自我选择,比如有的人生活不顺心选择出家。出家其实并不像普通人想得那么不入流,它也算一种工作,但是属于修身养性的特殊工种,出家人与在家人一样需要面对生命的漫长岁月,只不过出家人更重视淡然清静。清华、北大与龙泉寺很多大人都会问小孩子一个抉择问题“长大了你是要考清华还是要考北大啊?”可见清华北大在我们心中的神圣地位,考上了这两所学校也通常意味着平步青云。清华北大的学生智商都是一流,每年收的各省学生通常都是状元身份。记得小时候县里有人考上清华北大,那简直是举县欢庆,这是县里男女老少都要庆祝的事,说明本地教育水平非常了得,但后来县里有一段时间不再出清华、北大状元了,清华北大的分数也是有增无减。去北京旅游的人不能忽略清华、北大两所学校,想进入一睹芳容的排起长队。而去北京烧香的人也不能忽略龙泉寺,这个坐落在凤凰岭脚下的寺庙清幽古朴,千年银杏树无言地见证着寺庙的荣枯。而将清华、北大与龙泉寺联系起来,不知情的人会闹得一头雾水,这分明是两个领域嘛,但是两者恰恰有着很深的联系,一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选择遁入佛门。而他们的首选寺庙就是龙泉寺,龙泉寺中有帮助人解开心结的搞笑法师,也有专心搞科研的高才生团队,他们发明的机器人小和尚“贤二”一度登上了网络热搜。哲学学子邓文庆的书生意气文以载道,福禄双庆。邓文庆这个名字也许我们并不熟悉,但是提到北大邓文庆,很少有人不想一探究竟。邓文庆一直是个乖孩子,和其他人一样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考大学。不过不太一样的是他一下子就考上了名牌大学,成了父母、老师、同学心中的骄傲,而且他不顾亲友的反对选择了北大哲学系。在这个英才辈出的伊甸园,从2002年入学开始,邓文庆便努力汲取各方面知识,他亲手创办起耕读社,和有着共同爱好的同学们一起吟诗诵读,业余时间还做一些农业管理、社区服务方面的事情。邓文庆作为耕读社社长充分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耕读社,包括后来入学并出家的柳智宇。在耕读社研习期间,他喜欢上了中国的佛教文化,深邃的思想不断地吸引着他,他一直读到硕士毕业。照理说,北大硕士一般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去赚大钱,但是邓文庆选择了另一条路,另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他自由自在地到寺庙出家了。硕士毕业剃度出家,父母陪同硕士毕业后,邓文庆先去了福建莆田,本来就有厌世倾向的他在广化寺梯度出家,法号贤庆。在这座千年古刹中,邓文庆专心修行,选择在青灯古卷中进行哲学思考,但最初他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不同意。不过纸肯定包不住火,邓文庆的父母还是知道了他出家的事实并表示不理解,他们亲自到广化寺找儿子谈。但是父母劝不动博学多才的儿子,反而被儿子劝动了,他们动身到寺庙一起陪儿子,免费住在寺院并且做一些志愿服务工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也算圆满了。邓文庆后来追随学诚法师,到北京龙泉寺修行,巧合的是广化寺坐落在凤凰山,龙泉寺坐落在凤凰岭,北大的凤凰飞落枝头。邓文庆一袭佛衣,身带念珠,镜片后的眼睛炯炯有神,他和北大依然有着很紧密的联系,3年前年还给北大耕读社人写了一篇文章《做一个举灯人》,文中他这样写道:“因为我们资质鲁钝,需要继续上下求索。什么是圣贤呢?在我心中,就是那些亘古不朽的高洁而伟大的灵魂,无论古今,无论中外。让我们一起立下一个坚定的誓愿:一定要效学圣贤,把儒家还有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美好的精神传统传承下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一盏灯传一盏灯这样一个光明的洪流中,永远做一个举着灯照亮自己脚下的路,也照亮他人的路的这样一个人。”文如其人,从邓文庆的文字中可见其内心,他很有才华而且也在继续修习他的才华,对于他及很多北大人出家,北大人表示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由的选择,只要这条道路适合自己并坚持走得下去。亘古叩问,出世还是入世?也许有人还是不理解,认为学霸出家浪费教育资源,但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我们都得接受这个事实,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选择。有时候不出家,可能永远也过不好这一生,我让我不禁想起前几日一个同学,他因为生活不遂意想要出家,但种种原因没有达成意愿,郁郁不得志的他最后选择喝农药结束年轻的生命,如果真的只有两条路可走,那么还是出家的选择好。“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是邓文庆喜欢的一句禅语,也给我们很强的启示。生活中很多人都推崇佛系生活,而什么是真正的佛系?我认为是想得远、看得开、有修为、不计较,我们变得佛系不一定需要遁入空门,在社会中一样可以做更好的自己,但是需要我们从“心”做起,修炼成一颗善心、一颗真心、一颗童心、一颗初心,这样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活佛。文/南宫钦
天才学霸北大、清华毕业后出家当和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每每看到类似的新闻,都能让人大吃一惊!毕竟不管是国家还是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许多精力,而毕业后他们一旦走上出家不染凡尘这条路,未免让人觉得可惜了。尤其是北大、清华生出家当和尚,更让人痛惜不已,因为他们如果继续深耕自己的专业,假以时日,定能做出一番事业,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他们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做出的选择,想必也是最正确的选择。由此,一波又一波的高材生走进了寺庙,去追寻心灵的归宿。不过,许多人出家也仅是个人而已,但本文给大家介绍的这一位法师则不同,他一人出家后竟然还说服父母一起出家。真是让我等红尘中的凡夫俗子百思不得其解。他就是北大02级哲学硕士生邓文庆,毕业后选择出家当和尚,当初不顾父母哭求,最后竟连父母也出家了。一、天才邓文庆能考上北大的学生都基本是学霸了,邓文庆也是这样,从小就表现出过人之处,在不经意间就能记住人家说过的话,而且他的脾气要比一般的孩子温顺许多,完全没有萌动青春的那种叛逆,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别人家的孩子都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太难",常常把作业带回家并且不得不“挑灯夜战”。但是,邓文庆却从来没有向父母抱怨过,也很少在家里写作业。邓文庆的父母不明就里,以为他这样子是懒的表现,越想越是担心。但是当考试成绩出来,邓文庆总能拿第一。父母异常开心,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经了解,原来他回家不写作业是因为他在学校早早就把作业完成了。即便是一些很刁钻难解的试题,在他手中也被瞬间攻破。这让他的同学望尘莫及、老师也惊叹不已。如众人所望,邓文庆在高考中,一鸣惊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哲学系。父母多年的辛劳终没有白费。邓文庆上北大报道的那天,他的父母分外高兴,觉得多年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却没料到他们的儿子上大学后将要发生的一切。二、创办耕读社上北大之后,邓文庆依然很努力学习,各门功课都十分优秀。而让他很开心的是在这里结识了一大批热爱哲学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常常在一起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各种哲学问题,常常是讨论到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同时,在校期间,邓文庆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由于从小就热爱传统文化,他在北大便抓住更多的机会阅读那些经典名著,并时常被一般人认为晦涩难懂的经典诗词紧扣心弦,感动得不能自己。在与“古贤人”对话中,他领略海阔壮观的景象。但每当在图书馆捧着书本孜孜不倦地阅读时,他发现有许多人和他一样,捧着书本"贪婪"的汲取着书中的精华。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何不把热爱传统文化和经典诗词的同学召集起来,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进步?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同学,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响应和支持。在2002年10月,邓文庆在北大成立了"耕读社"。“耕读社”是北大一个以“诵读传统经典、学习传统文化”为宗旨,理念和实践并重的学生社团,主要的活动包括经典诵读、读书研讨,也做一些有机农业推广、社区教育等实践活动。邓文庆是耕读社的第一任社长。耕读社的成立,不断的吸引了许多爱如传统文化的同学进来。在研讨之余,邓文庆也组织大家参加一些活动,如经常去北京龙泉寺做义工,帮助法师打扫卫生种耕种各种蔬菜,还会听法师们的诵经和佛学讲座。由于邓文庆学习成绩优秀,他本硕连读,并于2006年顺利硕士毕业。正如许多人想象的一样,他也想象自己毕业后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然后收获爱情,最后成家。毕竟他想自己好歹也是北大研究生毕业,再怎么样也不会混得比别人差。却没有想到,他在社会上找工作多次碰壁,被现实屡屡打脸。为此,他很苦恼,并在思考人活的意义是什么?在一次次的思考中,邓文庆越发觉得出家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三、带着父母一起出家或者是在红尘中,邓文庆找不到无法安放的灵魂,所以他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来到了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后来,邓文庆的父母在福建广化寺找到他,多次哭求劝他不要扔下父母出家,希望他能还俗,过上普通百姓家的日子,不求有多富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佛法学习,邓文庆对佛法有了更深的领悟,觉得在寺庙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充实,并且在这里找到了许多共同学习佛法的道友。因此,他觉得现在的生活更适合自己。面对父母苦苦的哀求,他依然没有改变想法,离开广化寺后,来到他熟悉的北京龙泉寺,继续潜心修行,法号显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更多的人吃惊!在2006年下半年,邓文庆说服父母,一起来到北京龙泉寺出家。或者是其父母也不想让儿子有后顾之忧,而且劝说多次皆无果,所以父母只好顺从他的意愿,毕竟这样子可以一一边陪伴孩子,一边学习佛法,就当是换一种活法,颐养天年。现在,邓文庆的父母免费吃住在寺院,平时还会做一些零活,也跟着研习佛法了。对于邓文庆的出家,他北大的多名同学表示理解,他们称社会价值是多元化的,这也是一种追求人生价值的表现。也许是吧!在很多人看来,觉得他的选择很可惜,放弃了大好前程,而追寻内心的声音。但对于他来说,出家或者就是最好的归宿。四、结语邓文庆和父母一起出家的事情发生之后,有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但他都拒绝了记考的采访。也许他真的只是需要一个清静的地方就足矣,可是在他之后,从耕读社走出来的和尚可不止一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柳智宇作为耕读社社长,在2007年3月24日,带领北京大学耕读社和国学的80名学生来到龙泉寺体验生活,当时就邂逅了30多岁、身穿僧衣并戴眼镜的显庆师父。显庆师父给他们讲解佛学,之后,柳智宇也出家了。这真的是机缘巧合,还是大智若愚?未来还将有多少的天才走进不染尘世的庙宇?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编者按 ·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当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忙碌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而担忧了。" 人生路上,诱惑丛生,荆棘拦路,但我们要坚持选择自己最想要的。本期“正青春·毕业生专访”带你走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姜易函,与你分享他在大学的选择之路。姜易函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学勤书院高中毕业于杭州二中毕业后将赴利兹大学修读哲学硕士课程听从内心的声音或许对于不少人来说,一个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做出攻读哲学硕士项目的决定,有那么一点意料之外的感觉。姜易函已经收到了利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北伊利诺伊大学的offer,并决定在2020年9月前往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哲学文学硕士学位。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哲学,姜易函给出的回答很简单:“我对哲学比较感兴趣,然后未来职业可能是在大学里当老师,我比较喜欢那种工作状态,总之,我觉得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挺好的。” 姜易函坦言哲学一直是自己的“心头好”。在高中时,他已经泛读了主要的哲学著作。在大一下学期,修读了由Dr. Christopher Kluz主讲一门通识课——“与人文对话”,让他重拾对哲学的兴趣,对哲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开始思考未来硕博往哲学研究方向发展。哲学论述并不易读,有时一个小时也看不了几页,但一旦看懂了,就会觉得豁然贯通,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姜易函常有。他最喜欢的三个哲学家是尼采、萨特、庄子,从他们那儿,他对于什么是“理想的生活”、“怎样去生活”有了更多思考。萨特曾言:“人是受自由之苦的。”人拥有自由的意志、选择的权利,也必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因此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应该听从内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于是,姜易函听从内心真实的想法,选择了哲学。“哲学对于一般大众来说,看起来时没有非常实际的价值,但是我觉得它有它存在的价值,有研究的价值,因为它对社会、对一个人的人生有启蒙价值,这是我觉得有意义的。”在一个重物质的时代里,哲学与金钱、权力、地位似乎都不太搭边,姜易函也未尝没有考虑过未来的经济收入、发展方向。虽然未来收入或许算不上高,但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且哲学是他所喜爱的,在大学任教的生活状态也是他能接受的。“路子窄,确实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就只有去让自己在这条路上做到最好。”姜易函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做哲学的人,收入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毕业季留影Graation photo有的放矢,尽力而为为了学习更多哲学知识,并为申研做准备,在校内,姜易函修读了哲学作为辅修专业,并在大二暑期在杜克大学选修了两门哲学课程,大三上学期,他去往苏格兰圣安德鲁斯交换继续学习哲学。这些经历让姜易函对国外的哲学教学水平有了了解,还认识了一些哲学老师咨询申研问题。为了兼顾哲学课程学习,姜易函几乎每个学期都是6门课满学分,有时还需要修7门课。面对不小的课业压力和有限的精力,姜易函强调“尽力而为”,他会选择将重心放在未来的主业——哲学上,将更多时间和精力分配到读研相关事情上。即使课业忙碌,姜易函的课余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在校期间,他参加了英语辩论队,这段经历让他收获颇多。辩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各方面,与此同时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材料,这些经历不仅扩充了他的知识面,还锻炼了演说能力和思辨能力。姜易函曾参加上海国际辩论公开赛(SIDO)和亚洲联合辩论锦标赛(UADC),在比赛中他认识了许多来自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增进了对西方国家的了解。除了活跃于辩论赛场上,姜易函也常常出现在篮球场里。他曾参加篮球社团,平时跟着教练训练,有时也会出去打友谊赛。谈到大学的精彩瞬间,姜易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2019年的书院杯篮球赛,他所在的学勤书院队赢得了冠军。感动与感恩在学习和申研中,姜易函很感激学校老师们的帮助,尤其是哲学老师们。“他们都是非常尽职尽责的老师,”不论是教学质量、学术水平,还是对他的帮助,姜易函都印象深刻。姜易函常常会找老师们聊天交流,关于研究生、博士的一些疑惑,老师们都一一耐心回答。在姜易函看来,比起普通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让他对未来发展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方向。姜易函与人文社科学院Christopher Kluz博士在学勤书院高桌晚宴上合影对学弟学妹说:“GPA在申研时候非常重要。学弟学妹们以后就不管干什么,我觉得GPA还是从一进学校就要抓紧。”“可以去上一上Lucas老师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研究的话题是关于人类的存在。它的主题就是把哲学拉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思考要怎样去生活,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怎样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上完这堂课大家会产生一些思考。”回首过去六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全体师生一直共同探索在中国内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育人模式。2018年,大学向社会输送经管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2019年,理工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和经管学院第二届本科毕业生走入职场,或继续前往世界名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2020年,人文社科学院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港中大(深圳)的毕业生们同样为大学四年的付出与奋斗画上了最为圆满的句号。我校约84%的毕业生将到世界最知名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约16%的毕业生选择就业,获得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包括华为、微软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的录用通知,平均年薪超过往年。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出品采访、撰文:甘笠男(2017级 经管学院 思廷书院)排版:许甘露(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哲学在职研究生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报考,两种方式的报考条件不同,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一、专科生:同等学力申硕:专科生不能申请学位,但是可以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科毕业2年,若报考部分管理类专硕需满足毕业5年。二、本科学历:同等学力申硕:无学位的不能申硕,和专科生以上可以学习研究生课程,获得结业证书,这个证书国家不承认,仅证明学习过课程。有学位的情况下,要求毕业3年或者3年以上可以申请学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学位和无学位待遇一样,分专业来报考:一般专业毕业了就可以报,没有年限要求。想要报考哲学在职研究生但不知道有哪些学校在招生?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三、硕士、博士学位条件:同等学力申硕:已经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学员,同样要参加课程学习,但是没有年限要求,通过学校申硕申请后可以再次申请硕士学位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专业和同等学力申硕一样毕业就能报,但部分管理类专硕就不同了,要毕业2年及以上才可以报考。
本文由【天诚查重检测 sp8080.com】分享整理,如果您有好的经验或者建议 可以与我们分享读研究生是不是一定要热爱研究?什么人最适合读研呢?你适不适合读研究生?为此,我们聚集了一些大学的老师和正在读研的学生,请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希望能给考研的宝宝们一些启示。1“做事要达到起码的标准”研究生是不是一定要热爱研究?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答案是:不一定。有的人一开始热爱研究和追求知识,后来不热爱了;有的人一开始不热爱,后来热爱了;有的人自始至终都热爱;有的人自始至终都不热爱。我相信,这四种人都有可能最后成为比较成功的研究者和学者。第一种人,从热爱研究变得不热爱研究之后,可能在职业生涯上没有别的选择,为了维持生计,起码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保持最起码的研究状态和尽到自己起码的责任,有时候也很可能有不错的发现。第二种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来混文凭的,逐渐发现研究有趣和有回报之后产生对研究热爱,选择继续做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之后,也许会有不错的研究发现,也可能没有。第三种人,自始至终都热爱研究,中间也许产生过些许怀疑,但是有没有重要的研究上的成就的确并不仅仅取决于态度。第四种人,从来不热爱研究,鬼使神差干上了(家庭传统,父母逼迫,为了追求某女生,等等),只要做事的时候还算认真,某一天突然碰上什么重要问题被他找到了窍门,就算他第二天就因为对生活绝望而自杀,也很有可能留下些什么重要的研究发现。所以,热爱不热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能够达到起码的专业标准。——王鸿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2“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我认为研究生应该热爱研究。研究生阶段是本科生阶段的继续,但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是不一样的。本科阶段基本上是一种通识教育,是对基础性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到了研究生阶段,需要从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学习。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来说,研究生需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导师的指导,更需要研究生本人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即使研究生将来不从事学术工作,但是在这种探索研究也可以提高研究生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研究生应该从事研究并热爱研究,只有在研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吕勇,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3“不热爱不等于就失去了读研的价值”在研究生扩招、个人选择和社会需求综合作用之下,读研究生并不预示着以后就一定要做研究。所以我的观点是,读研究生不一定要热爱研究。读研究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研究,即使做研究也不一定非要热爱研究(当然热爱是最好的了)。对读研者来说,不热爱也不等于就失去了读研的必要或价值。原因一: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研究生以后都要致力于研究。原因二:中国高等教育在统计上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已经是大众化教育,研究生教育也开始向提升学历的阶段过渡。不只是只想“做研究”一个方向;“做研究是不是一定要热爱研究”是另一个问题,更适合于针对那些已经有志于做研究的人来探讨。二者不应混为一谈。——魏海政,山东大学学报编辑4“读研是多元化的选择”在现在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读研是多元化的选择,相反更应该抛弃那种为纯粹研究而读研的观点。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读研更应该成为一种解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出路。也要看到由于学校与专业的巨大差异,读研的动机与结果也存在不一致性,比方说,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博士,初衷可能就是工作,但是好的环境却养成了研究的兴趣。我认为读研更是一种机会,一种发展与定位的机会。假设在读研期间你会综合衡量自己,如果确实在某些方面有研究能力,又热爱它,那就从事研究的道路。一定要限制读研必须热爱研究那可能是一种过时的误解。当然我们应该提倡读研期间要刻苦研究完成学业,这是必须的。研究生就是对大学基础的再提升并形成创新性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这是研究生学习要把握的能力。——周露平,江苏科技大学辅导员,徐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5“可以不热爱,但要做就做到最好”我的观点是可以不热爱研究,但是要做一个有资格说自己是“研究生”的研究生。两三年的研究生活后,你拥有了什么让别人艳羡的资本呢?是深入分析一个问题,撰写出理想的论文和报告,还是能组装实验设备,严密地完成实验。用能力扫除怀疑,证明你可以胜任研究生,而不是坐在路边的咖啡馆笨拙地探讨问题。我觉得这就像是不喜欢做屠夫,但屠夫却必须宰杀牲畜一样。写论文和做项目是让别人明白你在做什么的主要途径。对此虽然你并不热爱但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刘海鹏,中南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6“读研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读研究生不一定要热爱研究,因为读研之后有深造和就业两条道路。如果是深造的话就一定要热爱研究才对得起自己了;如果是就业的话就是学历教育而已,这也是一个社会现实。另外精英教育本来就是金字塔式的,做研究的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还是以直接的社会生产劳动为主的。要是大家都忙着做研究了,谁来养活这个社会?这里又不是古希腊,有奴隶帮忙做家务。——刘素莉,山东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硕士7“读研需要有做研究的能力”其实这个问题,说白了很简单,你想读博士做研究,那就好好打基础,仔细学,努力学。如果你打算工作,正常完成学业和扎实写篇论文就ok。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问题,真正能做科研的人不多,能做出成果的人就更少了。通过考试考出来的研究生,又有多少真的具有研究能力呢?我说个真实的例子,我本科公认最有哲学天赋和悟性的同学,考试一塌糊涂,保研被踢出去,最后全去干咨询。——段笔,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研究生8“热爱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把热爱看作是一种态度,需要在现实中磨合。任何一个考研的人,说完全不喜欢读书,这大概是说不过去的。但是这种好学的心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保持,却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不去顾及现实以及别人的看法,这些压力会在无形之中渐渐影响个人。所以,如果你的心在摇摆中越来越倾向现实的话,你可以不热爱研究。对于那些喜欢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喜欢的人,就应该沉下心来好好研究学习。毕竟,学术是你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之所以说要报一个热爱的心态,是因为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时间和精力都已经耗在了里面,对于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无力改变或者没有勇气改变之前,需要的就是一种强迫自己热爱的心态。这也会成为你以后就业人家评判你的标准。研究生热不热爱研究,其实最后可以上升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层面上来。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我之所以定位在可以不热爱就是因为变数太多。不是有句话叫“事在人为,命由天定”么?虽然有宿命的味道,但是道理是很浅显的。有这个心,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条件去做事,这样的话,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语晨,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9“读研需要热爱生活”我想只要热爱生活就可以读研究生。首先,因为研究生应该不仅仅理解我做研究的学生,只是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这在现代社会是很有用的。现在说一个人是读书人,就是说这个人有科学的态度,掌握研究和思考的方法,具备理性的洞察力。如果一个人在研究生阶段能获得这些形成这些态度,获得这些能力,不是能提高生活质量吗?其次,现在很多学校开始重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把研究能力引进到自己工作中去,聪明、高效、有灵性地工作是需要进行研究和思考的。最后,国家培养研究生,是出于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考虑,但是我们学生可以不能只是“服从”于制度,而要结合自身特点,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肖凯,华中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10“读研需要定位”我们在争论这一问题时,看似观点混乱,其实是大家混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研究生学位的定位问题,如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如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MBA等等,就不一定非要强调研究的一面,而更多的是实践方面。另一个是外在社会导向变异了某些东西,如现在大多人选择读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背离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孙德芳,杭州师范大学教师
推荐指数:五星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前身为哲学系,2004年7月组建哲学社会学院,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和人口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讲师3人,国内外兼职教授2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教师18人。宗教文化、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伊斯兰文化是该学院的研究特色。哲学专业目前第一志愿上线11人(其中大学生士兵计划1人),调剂要求: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毕业生。推荐指数:四星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是以弘扬和传承齐鲁文化、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为宗旨的高等研究机构。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3月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3年6月改建成立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研究院集文史哲研究于一体、体现山东师范大学办学特色的科研教学机构,拥有一支学历职称高、年龄结构合理、研究力量雄厚的科研教学队伍。设有中国哲学、中国史、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三个硕士学位点和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博士点,主要培养哲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齐鲁文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和教学的高素质人才。中国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四川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哲学一级学科属下(八个二级学科)有六个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研究生培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和逻辑学等形成了较为深厚的学术传统,截止2019年年底,四川师范大学哲学所拥有教职员工25名,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教授三名,副教授一名,讲师一名;中国哲学拥有教授四名,副教授两名;外国哲学拥有教授一名,讲师三名;科技哲学拥有讲师一名。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西南大学百年办学历史上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院,始建于1950年,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设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5人,专任教师中九成具有博士学位。中国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欢迎具有优良本科教育背景和科研训练经历的优秀考生调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是在融合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新闻传播学三个一级学科基础上,于2018年成立的。设立汉语言文学系、汉语国际教育系、新闻系、哲学教研室。现有硕士研究生75人。学院设有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哲学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3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外国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一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4个二级学科招生方向。在2018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前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辽宁省重点学科、特色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特色培育学科。哲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3个二级学科招生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是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公共管理学(MPA)等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学院已入选“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目前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学科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6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40人,在读博士3人。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推荐指数:三星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政教系,1993年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2014年10月再次改名为政法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全院9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学校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11人,业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进取意识强、教学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师资队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620余人,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哲学一级学科下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伦理学、美学、经济哲学等二级学科方向。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40人、讲师35人;博士45人、硕士45人;博导3人、硕导53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和经济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现有教职工25人,其中专职教师23人,多数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生师比(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是10:1。专职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2人,高级职称占48%;博士学位获得者19人,在读博士3人,占96%,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的结构优势。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3名,其中4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单位,2012年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哲学学院有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内蒙古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平台,汇聚哲学人学和生态哲学两个校级文科学术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现有哲学、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教师依托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三个一级学科,深入开展学科前沿、理论热点和重要实践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在蒙古族哲学史、蒙古因明学、蒙古族伦理思想、民族社会学和民族社会工作等富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彰显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学院有在校各类研究生265人。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2%,在读博士生3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4%。硕士生导师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9%。学院设有蒙古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伦理学与少数民族伦理研究所3个研究所。中国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5年,学院目前拥有中国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4年以来共招收硕士生401人,已毕业研究生284人,其中有1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13名。学院有教职工41名,其中专职教师39名,教授10名,副教授11名,讲师及讲师以下18名。硕士以上37人,其中博士12名(含在读),学院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15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中国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现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2个本科专业,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2个硕士二级学科点。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学院现有专任教职工37人,兼职教师23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11人,副教授职称的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硕士学位的18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86人。中国哲学专业尚有生源缺额,可接受调剂考生。如需其他热门专业调剂信息,可留言订制攻略篇。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哲学系系所信息系所特色KCL的哲学系长期保持着极高的国际排名。根据QS2020年的排名,它位列世界位居第8名。该系是英国最大、最优秀的哲学系之一。它主要的研究专长在于:(1)哲学史,不只包括西方哲学史,也包括了包括伊斯兰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等非西方哲学的历史(2)心理学哲学和心智哲学(3)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哲学(4)形而上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5)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系所链接:https://www.kcl.ac.uk/philosophy该系所拥有3个研究生专业: 哲学硕士 十八世纪研究硕士 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拓展阅读1. 国际研究生入学要求:https://www.kcl.ac.uk/study/postgraate/apply/entry-requirements/international2. 语言要求:https://www.kcl.ac.uk/study/postgraate/apply/entry-requirements/english-language语言班信息:https://apply.kcl.ac.uk/englishcalculator/presessionenglishcalculatorhttps://www.kcl.ac.uk/study/foundations/presessional数据解读数据说明● 总体录取率=总体录取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申请率=中国学生申请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录取率=中国学生录取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成功率=中国学生申请数/中国学生录取数● 中国学生录取占比=中国学生录取数/总体录取数全体学生数据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整体而言,哲学的专业比较冷门,申请人数不多,惟“哲学硕士”专业,相对而言申请人数较多。从18年至20年,该专业申请者数量增加了43%,且录取率随之下滑了7%。至于“十八世纪研究硕士”及“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此二专业历来申请者人数极少。但两者的录取率差异很大。前者的录取率历年都远高于后者。中国学生比率总体来看,中国申请者申请KCL哲学系的成功率比所有申请者的总体成功率低得多。三年来,“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专业的申请没有一件成功的案例。“哲学硕士”专业,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在18年和19年都远远低于申请者总体成功率,在2020年,该专业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有所上升,但依然仅有41%。例外的是“十八世纪研究硕士”。该专业近两年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极高。不过,这大概也与申请者数量过低有关。从申请率来看,中国学生并非系所申请者的主要群体。而且整体来看,中国学生申请的成功率较低。由此可见,虽然哲学系属于比较冷门的系所,但是,想要申请这个KCL哲学系的同学还是应该谨慎规划,努力提升背景,才能成为少数获得offer的幸运儿。申请建议由图可见,该系所有专业的申请都要求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对于语言的要求则大多不高。不过,因为对中国学生的录取率很低,所以希望申请该专业的学生应当认真准备。以下是该系所各个专业的简介:哲学硕士:此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术主题,涵盖从前苏格拉底时代到今天的所有哲学主题。既适合哲学专业的毕业生以扩大其哲学基础,又适合于相关学科获得第一学位的学生,以向他们介绍来自整个哲学领域的关键概念,论据和文本,同时使他们在选定的专业领域达到更高的水平。十八世纪研究硕士:该项目的18世纪研究课程由艺术与人文科学各个部门的讲师共同授课,有些课程还由伦敦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专家主持。该项目使学生能够通过种族,性别,阶级等概念来探索启蒙运动等18世纪的重要历史主题。这个项目也会并鼓励学生运用伦敦市中心的博物馆和画廊中丰富多样的藏书和收藏品。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该课程为学生提供发展和展现医学哲学和神经疾病哲学的知识、理解力、技能机会。学该课程针对哲学专业,医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向他们介绍了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关键概念,论据,文本和技术。生还可以学习到哲学其他领域的各个奇妙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