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研辅导班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嵩岳北望 黄河之滨河水汤汤 炯炯嵩阳有这样一所大学从踽踽独行到三校合一从“211”工程到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传承中原古老厚重的文化底蕴把务实重行的坚定足迹留在中原大地上她就是郑州大学选择这里,你还需要理由吗?如果确实需要这些理由,已经足够PART 01这里有悠久历史三强融铸 历史悠久1928年,河南中山大学开设医科,开启了河南医学教育先河。1952年,河南医学院正式成立。1956年,郑州大学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新乡师范学院设化学工程系,后成为河南化工学院,并入郑州大学。1963年,郑州大学5个工科系划出,建立郑州工学院,一所高起点的工科院校扬帆起航。1984年,河南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郑州大学。1996年,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1996年,郑州大学被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成为河南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7月10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三强融铸,组建新的郑州大学。伴随着千禧年钟声的敲响,郑州大学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2004年,郑州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2012年,郑州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跨上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7年,郑州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开启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2018年,郑州大学成为首批部省合建高校之一,形成了“一流建设”加“部省合建”新的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大学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PART 02这里有厚重文化立足中原 文化厚重栉沐风雨而茁壮历经沧桑而弥坚九十载潜心努力二十载拼搏奋斗诠释了郑州大学的校训“求是 担当”彰显了郑州大学的校风“笃信仁厚,慎思勤勉”学校地处中原,根植于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沉稳朴实、包容宽厚,滋养了郑大人“自信、开放、尊重、坚韧”的品格。从1928年医学教育开始,郑州大学经历了92年办学历程,“自信”使学校始终引领着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放”使学校从最初办学的几个人,到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7万余名在校生;“尊重”使学校实现了三校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学格局;“坚韧”使学校克服了办学过程中诸多艰难,学科实力与声誉显著提升。求是、担当的精神品质是郑大文化最核心的要素。“求是”首先是实事求是,其次是科学素养与精神养成。“担当”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进步的使命,是对人生、对家庭、对事业的责任,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是一种郑大的“求是 担当”。追求卓越是学校发展的时代呼唤,也是郑大人拒绝平庸的自觉追求。郑大人追求卓越,由郑大师生领衔的中国荷球队,奋力拼搏、追求卓越,勇夺第十一届世界荷球锦标赛第四名,创造了中国荷球历史最好成绩。“勿忘人民”的郑大情怀是一种郑大的“求是 担当”。穆青一生与人民血脉相连,践行“勿忘人民”的理想与信念。他用尽一生深情讴歌人民的伟大精神,先后树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等一批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勿忘人民”激励着郑大人用一颗赤子之心秉承求是,勇于担当,为民立言,勿忘人民。文化是大学之灵魂、大学之本色。如今的郑州大学,厚重的中原文化、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文化、来自34个省区市与98个国家(地区)学生为代表的多元开放文化、92年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4种文化要素融合形成了今天郑州大学的大学文化,逐渐形成了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开放交融的文化特质,初步构建起一流建设不断奋进的文化体系。PART 03这里大师云集鸾翔凤集 大师云集翻开历史的长卷一长串的名字若繁星璀璨点亮后人前进的道路张静吾、嵇文甫、左明生、戴宗信王钦仁、王子光、龚依群、董树德、吴亲仁刘维汉、霍秉权、刘古杰、肖而广斯人已逝 幽思长存今天的郑大人不会忘记在那些艰苦岁月中他们为郑大的发展成长做出的贡献也必将以前辈们为榜样科学做事 人文修身继续前行 实践创新郑州大学作为区域人才聚集的高地,现有教职工5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6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教授7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00余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以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吴养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南振中南振中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席教授王复明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尼克·莱蒙尼克·莱蒙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霍裕平霍裕平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刘庆柱刘庆柱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PART 04这里有一流学科和专业学科专业 均衡发展今天的郑州大学,已经发展成为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51个院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的高校。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有金融学、法学、体育教育、英语、新闻学、考古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2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以及金融数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制药工程、包装工程、城乡规划、安全工程、电子商务、音乐表演、雕塑18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排名TOP200名单中,郑州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7位,国际高校170位。PART 05这里科研创新科技强校 累累硕果郑州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制定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取得了累累硕果,彰显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强大实力,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了郑大力量。学校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拥有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批筹建。拥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郑大人在科研道路上凯歌高唱,飞奔向前。由霍裕平院士主持的“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项目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重大专项项目;吴养洁院士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申长雨院士承担的“神舟7号”航天面罩、宇航员出舱等关键防护装置的研制顺利通过验收,受到总装备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西藏羊八井大型宇宙线观测间实验室项目是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之间的国际合作项目,郑州大学是国内参与该项目的 4 所高校之一。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自然科学基金304项,均位列全国第23位,总科研经费达到7.4亿元,已经成为河南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高地。PART 06这里有全方位培养人才培养 全方位育人基于“求是 担当”校训,郑大形成了全方位育人体系,在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实施大类招生 ,将按照“31个大类+16个专业+1个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招生。大类招生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本科人才;增加专业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减少高考后报志愿的盲目性;学生入校后有时间对专业和职业进一步认知,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2)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制为5年。5年制本科阶段结束考核合格后,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学习。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学制为5年,本科阶段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考核合格后,研究生阶段按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3)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包括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基地班、中科院卢嘉锡化学菁英班、化学创新人才实验班、中科院钱三强物理英才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新华社穆青新闻实验班等。学校还制定了双学位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申请学校开设的双学位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关要求的可以授予双学位。(4)国际化班:国际化班部分专业课程聘请外籍教师任教、使用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对国际化班学生,实行导师制和滚动淘汰制,学生进校后安排专门课程强化英语口语、听说能力。在校期间,学校将优先选拔国际化班优秀学生出国访学。PART 07这里有学术交流国际交流 接轨世界学校与美国、英国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本科生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共有114个,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和普拉特维尔分校、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波兰罗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外高校合作开展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印度、格鲁吉亚设立孔子学院,在美国设立孔子课堂。学校是“中俄语言文化高校联盟”创始成员,“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发起成员,“中俄医科高校联盟”成员,“南亚-东南亚大学校长联盟”成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作为首批地方高校入选“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聘请了包括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30余位世界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拥有微纳成型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癌症化学预防、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技术、电子材料与系统等6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2018年郑州大学制定了《加强本科生国际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本科生国际交流“双千计划”,学校每年拿出1000万专项经费,支持1000名学生海外访学,旨在推进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2019年本科生国际交流“双千计划”共计立项75项,累计派出优秀本科生1154人。上百场学术报告、讲座论坛,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为郑大学子带来处于学术前沿、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PART 08这里有优秀人才桃李芬芳 郑大品牌万物争光辉,还请看今朝。学校现有本科生5.1万,研究生1.9万,留学生2500余人。92年来,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百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中英才辈出,连续8年获得宝钢奖优秀学生特等奖,校友遍布海内外,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郑大品牌”。党的十九大代表中,有15位郑大校友,其中有4位进入两委委员。在近四届院士评审中,有8位郑州大学校友和教师当选院士,其中有5位本科阶段在郑州大学就读。1976级校友、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先生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1979级校友、正商集团董事长张敬国先生向母校捐赠1.1亿元人民币,助力一流大学建设,在全省树立了回馈母校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榜样。1977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长期从事纳米生物学研究,她和团队首次报道了无机纳米材料的酶学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疾病诊断,提出了“纳米酶”新概念; 1978级校友杨佳,是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曾先后当选第11、12、13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30多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从事胸部微创手术和肺癌研究,曾荣获国际胸心外科学界最高青年奖Graham Fellowship(每年全世界仅一位);2011级校友朱婷,现效力于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蝉联世界杯最佳球员,被誉为“MVP收割机”……2020年,适逢郑大合校20周年,却遇新冠疫情爆发。郑大人心向阳光、砥砺前行,求是担当,共克时艰。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系统有192位同志支援湖北,分5个批次奔赴武汉前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坚定的眼神、在大难面前的承担和情怀,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多的郑大人在家乡、在校园、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郑大人的责任与担当。PART 09这里有大好前程升学就业 前程大好郑州大学近3年调查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19届毕业生总体调查就业率为90.28%。2019届本科专业中有材料化学、城乡规划、档案学等33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2019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单位类别位列前三位的单位有:“双一流”建设高校1149人,占比80.41%;其他本科院校142人,占比9.94%;国家科研院所125人,占比8.75%。郑州大学2010级本科生蔡甜甜一路攻读完成郑州大学本科、北京大学直博,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主攻结构生物学方向博士后;郑州大学2015级本科生刘安,被保送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科阶段拥有31门满绩点课程,连续多学期成绩位居专业第一名;郑州大学2016级本科生王凯甬,被保送清华大学,他是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深蓝科技部科技带头人。智能机器人创新训练基地培养的学子们累计获得国家级以上科技竞赛一等奖、金奖100余项,拥有国家专利60余项,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一批又一批学子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河南省最美大学生”、全国“十佳创新之星——iCAN创业之星”、 ICAN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荣誉。2020年,在郑大的本科生中,共有4530人考取硕士(或直博)研究生,其中380人被国(境)外高校录取,还涌现出了72个“学霸宿舍”。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学子们都表现出色,在郑大,他们收获了知识、技能与广阔的前景。PART 10这里有奖助政策奖助政策 全面精准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勤、减、补、偿、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绿色通道”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2019年,学校发放本科生各类奖助学金(国家、社会、学校)近1亿元,各类奖学金覆盖率近4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率100%,为2117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项资助,建立学生资助档案,实现精准帮扶,不让一个任何一名学生家庭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还开展有“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假提前设岗助学”爱心大行动,把资助关口前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学校有五位一体特色资助(绿色通道、爱心书卡、爱心礼包、爱心路费、爱心军训服),基本上保证学生顺利入学并正常生活。学校还将勤工助学、社会捐助、学校奖助学金、“隐性”餐卡补助等作为补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办法。PART 11这里有美景美食温馨校园 活力青春郑州大学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占地4200亩,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新成立的农学院西校区,形成了一主四辅的五校区办学格局,为郑州大学办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5700亩的菁菁校园绿林与建筑交相辉映青春和奋斗融为一体六家食堂 八大菜系从粤菜到湘菜,从小吃到正餐你想吃的这里都有九十余个社团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爱好都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万人迎新晚会 万人钟楼跨年晚会校运会 演唱会级别校园歌手大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你目不暇接上床下桌,校园网络全覆盖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自助洗衣机、自动贩卖机、饮水机等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校史馆校史馆里记录着一位位郑大人的开拓奋斗再现经典瞬间 见证岁月痕迹追求卓越 精神力量 代代相传图书馆图书馆里玻璃穹顶透射的日光和每晚准时亮起的灯光照亮了学子们的求学之路在这里 阅文化馆藏 品大师墨香实验室里一次次的研发 一次次挑战自我怀揣着对科研的渴望与热情师生们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操场上迎着朝霞的晨跑 伴着月光的夜谈学子们在郑大这片热土上用拼搏书写青春年华追寻人生理想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中和合有为 泽厚万物无声滋养着学子们的灵魂慎思勤勉而求是笃信仁厚且担当时代在召唤 齐心创一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个夏天等你加入我们的行列作为新一代的郑大人秉承“求是 担当”的郑大校训弘扬“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抒发“勿忘人民”的郑大情怀凝心聚力 奋力拼搏汇聚初心力量彰显实干担当让我们一起在这里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不需要任何理由金秋九月,“郑”等你来!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研辅导班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8月21日,“兆易创新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圆满闭幕。郑州大学研究生获得一等奖3队、二等奖2队,物理学院张斌、李磊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郑州大学获得总决赛优秀组织奖。这是学校近年来在该赛事取得的最好成绩。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共有参赛队伍3818支,参赛规模超过2万人,经过8个赛区初选,共有10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2支参赛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共选出技术类竞赛一等奖52队。我校有5个研究生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最终物理学院张斌老师指导的王鑫淼、吴戈、张璇团队,物理学院李磊老师指导的连柯超、李丰、李岩飞团队和王林峰、訾纪刚、汤志鹏团队,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物理学院张斌老师指导的苗彦杰、张文杰、钟浩团队,电气工程学院罗勇老师指导的秦帅兵、袁千金、张嘉团队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自1996年由清华大学发起以来,已举办十五届,成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立以宋家友、罗勇、李磊老师为首的专家组指导研究生参赛,组织校内选拔赛,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助力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2月27日,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第九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在本次排名中,中国高校成绩斐然,表现非凡,共有110所大学的1032个学科入选全球600强。其中郑州大学的“药学与药理学”入选前500名。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素以“三美”之誉而扬名中原大地。“一美誉”是享有“巨无霸大学”之誉。自千禧年时,原郑州大学与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郑大”之后,由此成为综合性大学,也是全国在校生最多的大学。根据“郑大”官网上的数据,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54000人,在读研究生19000人,学生数量达70000多人,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二美誉”是有“郑州西郊公园”之誉。“郑大”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秀丽的厚山、碧绿的眉湖、清幽的竹林小径,真可谓是“大道通衢,凤台荷香八大景观;四桥横跨,厚山上动静相宜”。“三美誉”是素有“美食天堂”之称。“郑大”四个校区共有24个食堂,西式的榴莲千层蛋糕,中式的“郑大经烧肉”都是“郑大”学生的最爱。聚英园、风华园、秋穗园等餐厅的美食总是让学生们垂涎欲滴,大饱口福。嵩岳苍苍,河水泱泱。郑州大学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拥有哲、经、法、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46个院系,有114个本科专业。那么,在这些众多的专业之中,有哪些专业是真正的王牌专业,谁又能问鼎真正的王牌专业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盘点汇总一下:一、从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来看: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公布了国家遴选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郑大”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学科入选。二、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2017年,在由“学位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郑大”有43个参评学科上榜,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3名。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等7个学科获评B+类学科。三、从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来看:“郑大”现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中国古代史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有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等14个国家特色专业。四、从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来看。“郑大”现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五、从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来看。2018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公布了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郑大”共有4个专业获评B类,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B+类。总之,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龙头老大”高校,各学科均衡发展,理工类、文史哲、医学类等学科齐头并进,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应该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名单、获评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以上的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都是实力雄厚的学科,其所属专业都是王牌专业,都值得考生们报考。当然,因为考生的家庭背景、职业规划、爱好兴趣不同,专业选择会有所不同。亲爱的读者,你觉得哪个专业当属郑州大学最顶尖级的王牌专业呢?欢迎投票!单选|郑州大学真正的王牌专业临床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类金融学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同时,也请朋友们在留言区内发表高见。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研辅导班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近期,郑州大学多个学院取得了重要的科研进展,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大师兄汇总如下。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电池安全领域取得研究进展近日,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网储能研究团队联合斯坦福大学和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电池安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Detection of Micro-scale Li Dendrite via H2 Gas Capture for Early Safety Warning”的论文于7月10日在线发表于Cell Press旗下的能源旗舰期刊Joule(影响因子:27.054)。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金阳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材料学院崔屹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郑州大学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等特点,已成为便携式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中最具竞争力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然而,由于使用易燃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以及锂离子电池固有的放热特性,使其在过充或快充的情况下会产生锂枝晶,从而发生热失控等安全事故。因此,亟需寻求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检测锂枝晶的方法,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早期安全预警。基于以上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氢气探测来对锂离子电池过充早期(室温条件下)微量锂枝晶析出进行检测的方法;在实际储能应用中,探测到氢气产生时立即切断电源,可避免火灾发生。团队提出锂离子电池过充早期产氢仅来源于金属锂-有机黏结剂反应的结论,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探测微量锂枝晶的析出。在实际储能舱内开展了磷酸铁锂电池单模组(8.8 kWh)过充实验,结果表明氢气相比于其它热失控气体能够最早被探测到,且探测时间比模组出现浓烟早639 s,比模组起火早769 s;最后,研究团队开展了电池簇(9模组,79.2 kWh)过充预警实验,在探测到氢气的同时切断电源,没有任何可见烟或明火产生,验证了氢气探测的安全预警效果。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基金支持,研究成果已经实际应用于国网江苏省电化学储能电站(200MW规模),“应在储能舱中安装氢气探测器”也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送审稿《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团队在柔性传感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近日,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团队在柔性传感材料的设计及应用领域取得系列积极进展, 连续以第一单位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IF= 16.602)发表3篇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Stretchable Conctive Nonwoven Fabrics with Self-Cleaning Capability for Tunable Wearable Strain Sensor”发表在Nano Energy(2019,66:104143),硕士生栗乾明为第一作者,刘虎副教授、刘春太教授、和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成果“Ultra-Stretchable, Durable and Conctive Hydrogel with Hybrid Double Network as High Performance Strain Sensor and Stretch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发表在Nano Energy(2020.76:105035),博士研究生孙红玲为第一作者,代坤教授为通讯作者。成果 “Ultra-Stretch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s High-Sensitive and Self-Powered Electronic Skins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Tactile Sensing”发表在Nano Energy(2020. 70:104546),硕士生周康康为第一作者,代坤教授和中科院潘曹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柔性传感材料在工智能、机器人、信息技术、能源、健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团队主要致力于制备具有多功能响应特性的高分子柔性传感材料,以满足复杂外场环境下的需求,包括响应可控的微裂纹导电柔性应变传感材料,具有高效触觉感知柔性导电纳米纤维膜,以及具有高应变响应的可拉伸透明导电水凝胶等。上述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开发计划、“111”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在金属团簇修饰和功能化研究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近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晶态分子功能创新团队在金属团簇修饰和功能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研究成果以 “o-Carborane-Based and Atomically Precise Metal Clusters as Hypergolic Material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 14.61),化学学院王乾有博士后和王杰博士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臧双全教授为通讯作者。另一成果以“Stepwise Achievement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on Atomically Precise Silver Clusters”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IF: 15.84)上,化学学院李思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臧双全教授与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广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郑州大学为两篇研究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原子级精确的金属团簇具有优美的结构和独特的电子能带,有利于研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目前,金属团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的超分子结构和表面的物理化学功能上,而在原子精确团簇的合理设计及分子功能化方面还研究的很少。该团队利用具有高能量密度但无法自燃的邻碳硼烷炔为保护配体,制备出两例纳米金属团簇(CBA-Ag和CBA-CuAg),它们均能与白色发烟硝酸发生自燃反应,是一类潜在的火箭发动机燃料。其中,铜银合金团簇的点火延迟时间低至15 ms (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0c04638)。另外,该团队在前期工作(J. Am. Chem. Soc., 2018, 140, 594-597)的基础上提出两步表面修饰合成方法,在保持原有银笼结构的同时,实现功能配体的逐步修饰。通过手性和发光性质的协同作用,成功诱导出圆偏振发光性质(Adv. Sci., DOI: 10.1002/advs.202000738)。两项研究均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及郑州大学专项基金的支持。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肿瘤免疫治疗多肽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近日,高艳锋教授团队在肿瘤免疫检查点多肽阻断剂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相关成果以“A Novel D Peptide Identified by Mirror-image Phage Display Blocks TIGIT/PVR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为题发表于化学领域顶尖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12.257),并被评为VIP论文。郑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周秀曼博士为第一作者,清华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左超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刘磊教授和郑州大学高艳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优青基金等项目的支持。肿瘤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领域,以PD-1和CTLA-4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抗体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有效率仍有待提高。研究团队前期发现靶向免疫检查点TIGIT,有望提高PD-1抗体的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团队利用自然化学连接和可切除主链修饰策略全合成了镜像结构的TIGIT蛋白胞外区,利用高通量噬菌体展示筛选的方法,获得了具有抵抗酶降解、组织渗透性强的D构型多肽阻断剂。该阻断剂在体内外都能够增强T细胞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该多肽不仅在PD-1抗体响应的肿瘤模型中具有抗肿瘤效果,在PD-1耐药的模型中同样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该研究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在水溶液中碳纳米点磷光发射研究取得新进展近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青年教师刘凯凯博士、单崇新教授团队在水溶液中碳纳米点磷光发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Ultralong and Efficient Phosphorescence from Silica Confined Carbon Nanodots in Aqueous Solution”为题发表于Nano Today(影响因子:16.582)。郑州大学为第一单位,物理学院博士生梁亚川为第一作者,生命科学院苟闪闪为共同第一作者,物理学院刘凯凯博士、单崇新教授,生命科学院高艳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碳纳米点(Carbo Nanodots, CDs)与金刚石同作为碳家族的重要成员,在生物标记、光电器件、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此外,碳纳米点表面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其内部的氢键相互作用可以稳定其三重态,并促进载流子的系间窜越,使其表现出优异的室温磷光发射性能。但由于三重态激子不稳定,在水环境下容易被自身的分子振动和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掉,因此绝大多数磷光现象都是在固态条件下实现的,如何在水溶液中实现磷光发射仍是难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将碳纳米点嵌入到亲水性二氧化硅基质中。由于二氧化硅的亲水性、对碳纳米点的限域效应,以及与外界环境的隔绝作用,实现了碳纳米点在水溶液中的室温磷光发射,其磷光寿命为1.86 s,磷光量子产率为11.6%,水溶液中裸眼可见的磷光发射时间超过10 s,为当前报道的最好结果。由于制备的磷光碳点高的信噪比和超长的磷光发射,团队计划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标记领域,有望推动磷光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拓展碳纳米点在余晖生物成像中的应用。郑州大学医学院董子钢教授团队发现新的胃癌治疗靶点和抑制剂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胃癌在所有癌症类型中致死率第二,五年生存率不足30%。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尤其高,临床用于治疗胃癌的手段除了手术、放疗、化疗之外还有靶向治疗,但针对胃癌的靶向治疗只有VEGFR-2、HER2和PD-1等靶点,因此,发现新的有效的治疗靶点及针对该靶点的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近日,郑州大学医学院董子钢教授和刘康栋教授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上发表论文,报道了用于胃癌的新的治疗靶点及相应的抑制剂,在胃癌细胞水平和小鼠病人异种移植瘤中均获得较好的结果,有望向临床转化。董子钢教授和刘康栋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其博士研究生刘慧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智教授和张成娟教授共同参与了本项研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家族在病因学和肿瘤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抑制剂也被逐渐开发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家族中共有20个成员(CDK1-CDK20),CDK12 是成员之一,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K12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没有基于胃癌的研究,也没有FDA批准的药物可以作为CDK12的抑制剂。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免疫组化检测病人胃癌中CDK1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DK1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细胞中敲减CDK12 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细胞移植瘤和病人异种移植瘤的小鼠模型均验证了CDK12可能是胃癌治疗的新靶标。为了进一步揭示其详细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利用质谱分析和免疫共沉淀发现了CDK12可以和PAK2相结合,PAK2是PAK家族成员,体外和体内的结果均表明PAK2在胃癌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胃癌的治疗靶点。激酶实验进一步揭示了CDK12能够磷酸化PAK2的苏氨酸134和169位点从而激活MAPK信号通路,细胞水平和小鼠体内实验均验证了该分子机制。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发现了潜在的CDK12的抑制剂,并在胃癌细胞和异种移植瘤模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盐酸丙卡特罗能够作为CDK12的抑制剂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该研究基于癌症的精准治疗理念,提出了用于胃癌的新的治疗靶点和抑制剂,并阐述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同时在细胞水平和动物试验中均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这为未来临床上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研辅导班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郑州大学拥有众多专业和学科,但只有6个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大师兄就详细介绍下这些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郑州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于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现任学科带头人为中科院院士霍裕平教授。学科依托于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量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100万元,具有较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条件。按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并重的学科发展思路,形成了合金材料的特种制备及合金化效应、薄膜生长动力学过程与调控、硅基纳米体系与薄膜太阳电池、氧化物功能陶瓷与负膨胀材料、离子束诱变创制农业生物新资源及其应用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目前学科成员共7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河南省百人计划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25人,副教授26人,有15人获得了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等资助,获批了河南省低维材料物理、河南省高校量子功能材料与量子调控、郑州市光学材料与激光技术等三个创新型科技团队。近三年来,学科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3项,其中国家级和河南省重大科研项目19项,总经费1070万元;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期刊论文242篇,其中SCI、EI收录137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2002年首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个工科类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起开始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联合或独立培 养 博士生27人,1998年获“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讲师18人,博士生导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学科点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模具CAE技术、新型合金及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温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等方面研究及开发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包括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载人航天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杰出青年基金等在内的科研开发项目100余项,独立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学科点实验室面积12000余平方米,拥有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GPC分子量测定仪、热分析系统(DMA、DSC和TG等)、流变仪、偏光显微镜、万能电子拉力实验机等材料分析、测试和加工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已形成“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及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一体化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地。支撑本学科的主要科研基地有: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过程与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温功能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模具、材料工程及装备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铝合金材料及加工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镁合金及制品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汽车材料郑州市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材料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郑州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56年,1981年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河南省人文学科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6年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中国古代史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分为三,中国史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代史是1981年评审的河南省重点学科,中国史是2012年公布的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原与中华文明”是河南省高校社科创新团队,“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史学科是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是国家级学术团体“中国现代史学会”的创始单位。郑州大学中国史学科创建以来,人才济济,名师荟萃。嵇文甫、秦佩珩、荆三林、史苏苑、刘铭恕、张文彬、高敏、李民、杨天宇、袁祖亮、郑永福、王兴亚等国内知名学者曾在此执教,传承了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史学科在先秦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简牍学、明清经济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人口史、科技史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部分研究领域在国内居于先进行列。中国史学科现有专职教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讲师11人,硕士生导师26人。现有6个硕士生招生方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专门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地理学。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原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始建于1956年,老一代著名有机化学家徐墨耕、刘椽、嵇耀武教授都曾经长期在本学科工作,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著名有机化学家、国管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科技功臣、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吴养洁教授自1958年从莫斯科大学留学归国以来,一直在本学科工作,1988年起作为本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先后领导创建了有机化学博士点、以本学科为中心的化学博士后流动站、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化学与生物重点实验室,为本学科以及化学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机化学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被批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化学系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基地,1995年建立以有机化学为二级学科的化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建立河南省高校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3年成立郑州大学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4年成立郑州大学新药研发中心。自1988年以来有机化学学科已连续数届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2004年在吴养洁院士和赵玉芬院士的带领下,建立了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有机学科已有的学术优势,追踪国内外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的发展趋势,将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带入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化学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家对有机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与关怀。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已成为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基地之一。作为郑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有机化学现已拥有全职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兼职院士1人,省特聘教授2人,其他教授23人,副教授1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0人,已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在有机合成方法学、物理有机与金属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与糖化学、大环与超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有机光电与信息功能材料等研究领域,处于居国际先进水平。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工艺学科(学科代码081702)隶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17)。本学科研究化学品的生产原理、产品开发、工艺实施和过程及装置的设计及优化,主要涉及生产石油及石油化工、煤化工、有机化工、化工冶金和高分子化工等产品的工业部门。化学工艺学科长期与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中有关分支学科紧密地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不断地进行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研究、开发、放大、设计和优化,使该学科持续地深化、创新,并向前沿发展。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学科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开始培养博士生,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已毕业本科生3000余名,毕业硕士研究生近300名,毕业博士研究生16名。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主要从事化工、医药、环境、食品、微电子生产、能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高等教育、生产及行政管理、产品销售等工作,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学科含有催化与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与制药工程、绿色化工与技术、无机化工及产品开发和传质与分离工程等5个主要研究方向。该学科近三年向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及EI收录近4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以上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8项,技术转让为企业创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者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人。是一支学历、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创新精神较强的师资队伍。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河南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已有47年培养本科生、25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1年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经验,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有一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一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有价值近3000万元的仪器设备;与加拿大、俄罗斯、荷兰、日本、韩国等近20所国内外高校、研究部门和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该学科快速和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创建于1928年,是1981年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博士点、硕士点,1988年至今一直为河南省重点学科,1990年成为我省首个博士后流动站。1990年原“河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和“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合并为新的“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1996年以本学科为基础建立了“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是集“病理科、病理学教研室和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为一体的病理学学科,是河南省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病理学学科。2007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这也是河南省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2009年荣获全国免疫组化质量控制评测一等奖;2011年荣获国家级临床重点病理专科;2012年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实验室得到了卫生部病理质量评价中心的认证;2012年获批“临床病理学”硕士点。病理科现是河南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与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技术力量雄厚,学科队伍结构合理,现有病理医师、病理技术人员及病理辅助人员61人。病理医师36人,其中教授或主任医师9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6人;病理医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6人,具有硕士学位17人。病理技术人员18人,其中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或高级实验师6人;病理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学位7人。研究生导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2人,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1人,中国装备医学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委员1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技术组委员1人。 47个省级重点学科 郑州大学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 (一级学科)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从教育部官网获悉,4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的学位授权点清单,批准郑州大学增列地理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至此,郑州大学共拥有6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整理汇总全名单如下。郑州大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最新61个)序号 一级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学科门类1 0101 哲学 哲学2 0201 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3 0202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4 0301 法学 法学5 0302 政治学 法学6 0303 社会学 法学7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8 0401 教育学 教育学9 0402 心理学 教育学10 0403 体育学 教育学11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12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文学13 0503 新闻传播学 文学14 0601 考古学 历史学15 0602 中国史 历史学16 0603 世界史 历史学17 0701 数学 理学18 0702 物理学 理学19 0703 化学 理学20 0710 生物学 理学21 0714 统计学 理学22 0801 力学 工学23 0802 机械工程 工学24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工学25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26 0806 冶金工程 工学27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学28 0808 电气工程 工学29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学30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31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学32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33 0813 建筑学 工学34 0814 土木工程 工学35 0815 水利工程 工学36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工学37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学38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工学39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工学40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学41 0833 城乡规划学 工学42 0835 软件工程 工学43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工学44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45 0901 作物学 农学46 1001 基础医学 医学47 1002 临床医学 医学48 1003 口腔医学 医学49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医学50 1006 中西医结合 医学51 1007 药学 医学52 1010 医学技术 医学53 1011 护理学 医学54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55 1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56 1204 公共管理 管理学57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管理学58 1302 音乐与舞蹈学 艺术学59 1304 美术学 艺术学60 0705 地理学 理学61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学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州大学考研辅导13年,提供免费考研咨询服务。
2021年是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进程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进入2021年以来,郑州大学的师生们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先后于多个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最新突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郑大校园,一起来看看郑大人在科研之路上留下的奋进之姿。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刘春太教授团队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基可穿戴柔性传感器领域取得新进展。1月18日,相关成果以“Lightweight, Superelastic and Hydrophobic Polyimide Nanofiber /MXene Composite Aerogel for Wearable Piezoresistive Sensor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论文第一作者为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刘虎副教授,第一学生作者为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晓玉,通讯作者为刘虎副教授、刘春太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员。该研究为制备高性能可穿戴柔性传感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基于优异的疏水性和特殊的泡孔结构,所制备的导电复合气凝胶在油水分离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1”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此外,刘春太教授团队在三维有序结构吸波材料领域也取得了新进展。3月29日,相关成果以题为“Multifunctional Magnetic Ti3C2Tx MXene/Graphene Aerogel with Superior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的论文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生梁鹿阳,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心冯跃战副教授、刘春太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张好斌教授。当前,依赖于电磁波的信息传输设备和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本工作基于电磁损耗理论,同步结合多组分协同损耗和三维有序气凝胶构筑策略,实现了电磁波吸收的协同损耗效应,有效避免吸波剂在基体内的团聚现象。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1”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汤克勇教授团队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汤克勇教授团队系统和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天然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2月1日,以Biopolymer Nano-Scale Assembli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New Materials: A Review为题在国际顶尖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发表长篇综述论文。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为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裴莹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汤克勇教授和美国Tufts大学David Kapla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文章综述了以天然高分子聚集体为结构单元的新材料设计与构建的方法,以及这些材料在生物医学、电子、环境和传感等领域的新应用。该论文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第一附属医院滕军放教授团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滕军放教授团队在帕金森病研究方面取得积极进展,1月18日,研究成果以题为“Impaired meningeal lymphatic drainage in patientswith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的论文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一附院滕军放教授、王雪晶副教授以及人民医院马明明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一附院丁雪冰副教授为文章第一作者。该研究为脑膜淋巴管功能障碍参与神经变性病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单崇新教授团队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在磷光碳纳米点合成方面取得进展,1月30日,相关结果以题为“Self-exothermic reaction driven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phosphorescent carbon nanodots”的论文,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Nano Research上。论文第一作者为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宋世玉,通讯作者为青年教师刘凯凯副教授,单崇新教授以及尚远博士。碳纳米点作为新兴的发光材料,是碳材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近年来因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与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相当的光学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工作的研究结果为室温下大规模合成磷光碳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有望推动其走向应用的步伐。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等项目的资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佳楠教授团队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佳楠教授课题组在原子级非贵金属催化剂方面取得新进展。3月19日,相关成果以“Regulating Fe-Spin State by Atomically Dispersed Mn-N in Fe-N-C Catalysts with High Oxygen Rection Activity”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杨鸽鸽,通讯作者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佳楠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木士春教授,郑州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近年来,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氢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转换设备受到重视。氧还原反应(ORR)作为这些可再生能源转换设备的核心反应之一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该工作从电子自旋角度对催化机理进行解释,为Fe-N-C活性位上的氧还原过程带来了新的见解,对金属-氮-碳在燃料电池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无疑引领了对高效低成本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探索。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创新人才,郑州大学青年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等的支持。未来,郑州大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更高层面上推动一流大学建设,通过布局建设一系列新基建项目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本文部分素材来源: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大学一附院、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中国科技网
初试已过,现在已经正式进入复试的备考阶段,能够进入复试是我们经过日夜苦战,最终奋斗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初试的重要性,但复试的重要性一点不比初试低,初试决定着你能否进入下一轮的竞争,复试则决定着你的去留。近几年郑州大学尤其重视复试,复试的权重也达到 30%—50%,每年的淘汰比例都在 18%—20%,所以建议大家充分重视,及早开始准备,不可让自己功亏一篑哦。考研日日帮在这里整理了一下关于郑州大学考研化学学院复试的资料信息,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0301)无机化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64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24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0302)分析化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36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6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0303)有机化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75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5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0304)物理化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65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15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7601)环境科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0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无变动。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8001)药物化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20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10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8004)药物分析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5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1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81704)应用化学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0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4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81705)工业催化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3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减少1人。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85600 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20人。各位研友可以参考一下,以下信息包含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各专业录取人数、复试科目及加试科目。一、复试科目郑州大学化学学院(070301)无机化学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化学综合,加试科目为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070302)分析化学专业的复试科目是化学综合,加试科目为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化学综合,加试科目为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070304)物理化学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化学综合,加试科目为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077601)环境科学专业的复试科目为环境综合,复试科目为分析化学。(078001)药物化学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化学综合,加试科目为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078004)药物分析学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化学综合,加试科目为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081704)应用化学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应用化学综合,加试科目为有机化学或分析化学。(081705)工业催化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工业催化综合,加试科目为有机化学或分析化学。085600 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化学工程综合,加试科目为化工原理。关于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复试参考书目这一块,小编暂时还没有搜集到哦,如果有知道的小伙伴辛苦您在评论区留言哦,小编在这里表示万分感谢!二、复试指导手册考研日日帮温馨提示:复试一般包括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两个部分,但是具体如何准备呢?很多同学都无从下手,基于这种情况,有一本指导手册无疑是柳暗花明。这本手册中包括学院介绍、分数线、报录比、复试流程、复试英语、见导师的注意事项等都做了详细介绍,让你一目了然。正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由于篇幅有限复试指导手册小编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哦。三、郑州大学复试试题专业笔试就是我们要做的复试题,复试试题可能相对比较基础一些,题量也不是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占比也是很大的!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各专业考研复试试题:化学综合复试试题汇编(四大化学近年复试试题)、环境综合复试试题。四、郑州大学复试笔记和题库笔记是一个不断补充的过程,梳理复习思路,有利于我们快速掌握重点知识,它不是一遍就可以完成的。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考研复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件+习题解答、有机化学实验期末试题、郑大无机化学实验指导手册、郑大分析化学实验指导手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和期末试题。郑州大学专业面试部分提起面试,考生就说心里就有点发抖,这个部分是很多考生最害怕的一个部分,因为这个是考察学生的临场发挥和自己平时的专业水平,包括你的英语口语和你的专业技能掌握。面试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外语口语、业务知识及能力、实践(实验)能力等方面综合测评。这些重中之重的学生最想提高的就是英语听力与表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英语的复习经验,英语的模板,英语口语题等,一起来学习吧。祝大家金榜题名!
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河南最高学府。郑州大学简称“郑大”,位于河南省会郑州,是国家“世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3月,学校主、南、北、东四个校区占地5700余亩,开设46个院系、114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工程硕士领域;6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教职工5700余人,专职院士8人;全日制本科生5.4万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9万余人。校园一角截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共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31],第八批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6个,第八批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个,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5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郑大的终点学科建设情况如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特色专业(14个):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工程、通信工程、新闻学、法学、历史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法学、物理学、历史学总之,郑州大学作为河南最高学府,双一流高校必然有其实力所在,而且这所学校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尽管是河南省省会),报考压力相对较小,是一座性价比极高的学校。对于那些不看重地域,重视专业实力的考生来说,如果相关专业足够强势非常值得一试。郑州大学也是具有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实力的,杰出校友不胜枚举,教学实力出众。
近日,物理学院在新型铜基卤化物白光LED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High Color-Rendering Index and Stable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Assembling Two Broadband Emissive Self-Trapped Excitons”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并被选为杂志封面。郑州大学为第一单位,2019级博士研究生马壮壮为第一作者,史志锋副教授、单崇新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张立军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全球能源危机、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发展绿色无毒、低能耗、高光效、长寿命的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采用多发光体混合策略已可制备出高显色指数的WLED。但在面向实际应用时,该制备技术却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例如,以特定比例混合不同颜色的发射体会增加器件制备难度及成本;光子的自吸收效应将引起器件的效率损失,WLED的显色性会随着运行时间而发生衰变等。为了克服上述困难,研究团队提出采用具有宽带发光特征的两种铜卤化物组合的策略,来制备高显色指数且可稳定工作的WLED。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团队首先分析了材料的相稳定性及相共存特征,并利用一步反溶剂技术成功制备出覆盖整个可见光光谱的CsCu2I3@Cs3Cu2I5复合发射体。由于两种材料表现为较宽的谱带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这有效避免了该复合发射体对光子的自吸收效应,对改善WLED的光提取效率是有利的。进一步,将CsCu2I3@Cs3Cu2I5复合体作为发光层,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冷暖白光可调的电注入WLED,其CRI高达91.6,且表现出优良的工作稳定性。上述研究成果为低成本、高显色指数、稳定的WLED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及郑州大学物理学科推进计划等项目的支持。【来源:郑州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