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历程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报考的是社科大的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然后具体的专业是政治学理论。然后我是定向的,所以是在职考生。另外,我还是跨专业考博,学科跨度非常大,由新闻传播学跨考政治学,最终也是成功上岸,成绩也还不错,专业前列。我觉得我的这个经历还是比较特殊,所以我希望把我这个整个的这个过程以及我的一些感受一些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告诉大家,然后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早日上岸。我整个报考这个过程其实比较仓促,我决定考博非常晚,就是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才决定就是要考,那个时候报名平台距离关闭也没剩几天了。一个认识的朋友推荐社科院,说可以在职,然后具体定下来的学校和专业。报完名就在一天以内完成了专家推荐书、单位证明等需要的纸质材料,赶在最后期限邮寄过去。所以说我的这个整个备考的过程比较仓促,我在北京一所高校工作,年底临近寒假非常忙,因此我是等到一月中旬我们放假以后才开始准备复习。原定的考试时间是三月份,所以我只有短短两个月的复习时间,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开学采用了居家办公的模式,同时考试推迟,我非常幸运地又多了三个月复习时间。整个备考过程下来,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 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不论是初试还是复试,英语还是专业课,都需要非常好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光靠几本专业书和做两套真题是远远不够的,具体的复习技巧和策略下面会具体说。关于导师的问题,我事先也没有联系过相关导师,到现在录取了也没有跟导师联络,我还听说我报考的导师年初的时候走了。所以我现在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我会是谁的学生呢。好像我们系是入学以后才定导师。初试策略英语:大家都知道社科院的英语是在考博英语里边算是比较难的,特别难的那种级别,所以就是初试复习的阶段,我的重心都在英语的复习上面。我首先是就是背了一遍单词,利用业余时间,用百词斩app,背了考研单词和GRE词汇,单词都是就是业余时间背的。然后主要就是做他们的真题,一遍一遍地做, 大概真题我一共做了三遍。第一遍就是精读,主要把里面的生词全部都标出来 然后查好,把所有的生词都背下来。然后第二遍做的时候主要是攻克长难句,然后以及就是文章整个的大意。等到第三遍做的时候就是要去掌握一些做题的技巧,包括他的出题的思路以及基本上做题的思路和技巧。第三遍再做的时候,就不能再纠结于一个词或者这句子有什么不懂的,就是要掌握文章的大意,要理解这个作者他的写作主要的主旨和思路。另外就是要做这个GRE的阅读,我用的是新东方的GRE170精讲精析,挺好用的,也推荐给各位考生,作为英语备考的材料,主要掌握它的解题思路,运用了3S的阅读方法,对于文章主旨大意的掌握比较好用。专业课:我们专业的几本参考书,一个导师推荐的,大概这几本:专业课一: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孙关宏的政治学概论,艾伦伟儿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专业课二:杨光斌分比较政治学、唐晓的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杨光斌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导师推荐的这几本书应该来说都是政治学领域的一些基础书,也是比较专业的一些教材。首先,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比如说像我,就是没有一点基础,这些书都是从头看,一点一点去理解掌握,书都是要翻个好几遍,然后自己去总结一些知识点,到后期就只看自己总结的要点。另外要多关注时事,然后用一些时政事件去结合你的专业领域去做一些分析,要有自己的思考。社科院的专业课的试题出题非常非常灵活,经常会去结合一些时事内容去让你结合理论去分析,所以除了这些专业书本的知识以外。要多去关注一些时事政治,然后去进行一些专业的思考。另外,关注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有上层或者学者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新理论,日常多进行专业思考,这对于初试或者复试都有很大帮助。复试复试主要分为英语和专业课的复试两个部分。今年比较特殊,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英语的考察放到了复试阶段,主要分为这个英语的笔试和口试。分别都是50分,然后我们系要求的是英语总分加起来要50分,这个是分数线。英语笔试:2020年比较特殊,英语笔试就采用了这个线上的模式,所以它的题型和时间这方面就是和以往都有很大的区别,今年主要考察英语运用能力,也非常难,非常考验英语底子。主要是就是在一个小时以内,他给你三篇文章。前两篇基本是阅读理解,然后类似于论述题那种,主要针对于你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回答一个相应的问题,最后一篇阅读的话就是让你写一篇summary。这个跟往年题型类似,日常练习都有涉及到。再说面试,我们系比较特殊,今年仍然采用了线下面试的方式。英语和专业分两个会议室 两边同时进行,顺序是现场抽签决定。英语:英语口语一共5min左右,自我介绍要求一分钟、然后导师根据简历提问两个问题,一般是关于工作或者论文,一般应该是应届就问论文,在职问工作。然后一个专业问题,可能是报考专业或者原来专业领域的。问我的两个问题,一个介绍现在的工作,另一个专业的,说说什么是政治学 专业课:先自我介绍,然后六个专家挨个问问题,都会问,一般是专业知识,具体问题看专家的研究领域,会有比较基础的专业问题(问我的几个是:为什么选择读政治学博士、政治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一带一路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新型政党制度等)。另外,可能我们这个专业比较特殊,导师有些也都是外聘。复试我们的专家组好像都不是报考的几位导师 ,有其他系的教授,也有从别的学校请的教授,有北大的、中央党校的等,都不认识。寄语学弟学妹们首先我还是希望就是学弟学妹们能够多一点信心,因为像我的经历就比较特殊,在职考生,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北京一个普通一本院校。然后又是跨专业学科跨度非常大的考博,备考时间也非常仓促,然后最终还是以比较好的成绩考取,我觉得给大家都是一个鼓励吧,像我这种渣渣都可以,大家都没问题的。考博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希望大家都想清楚攻博的目的和意义,然后规划好生活和工作。最后,祝各位都能乘风破浪,最终成功上岸。
来源:考博圈(ID:kaoboquan100)作者:听雨 编辑:学妹2019年我考上了南京某双一流高校管理学专业的博士,2019年9月3日-2019年12月3日,我在博士征程中已度过了约90个日日夜夜,过上了“7117”的生活,真正体验了博士是什么、怎么做,不得不感慨一句:博士真苦真难啊。不过在这3个多月的日子里,博士生活虽苦,但我过得很踏实和充实,我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我确定了为之一生而奋斗的事业。所以我还是比较支持考博和读博的,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你会进一步沉底自己,思想会得到进一步升华。我在此为正在犹豫不决或迷茫不知所措的研三即将毕业生提供一些考博的经验和建议,为你拨开考博迷雾见真章。报考报考哪所或哪几所学校?联系哪个导师?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怎样联系导师?什么时候报考?应该提交什么报考材料?一些列报考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首先,关于该报考哪几所学校。学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考上,在选择学校前最好咨询一下有关老师或博士过来人。我认为选择报考学校主要有两个依据:第一是你的专业,根据你的专业去选择报考学校,首先去搜索一些有你专业博士点的高校,之后去逐一筛选;第二是你的能力,现在很多学校招生都是申请审核制的,所以你学术水平必须过硬,必须有学术成果,也就是有发表论文,而且还是核心期刊的论文,所以选择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选择985,还是211或其他。其次,关于联系哪个导师、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怎样联系导师。确定好报考的学校后就开始联系导师,联系导师越早越好,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联系导师那就要抓紧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所谓适合自己的导师是指专业和研究方向和自己相似的导师,我建议选择比较年轻的博导,一般年轻的博导比较有活力有能力,在学术上更能帮到你,年纪大点的博导一般都没有精力去搞学术了,选择好自己心仪的导师就要给导师发邮件,希望能得到他的认可。再次,关于什么时候报考。可以参考去年的招生简章,关注好报名时间,关注好报名时间不要遗憾错过。最后,关于提交报名材料。提交的报名材料需提前准备,可以参考往年报名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般高校都需要提交报名信息表、专家推荐信、硕士成绩单、英语证明、学术成果证明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这个一定要提前认真准备,比较重要)。材料审核标准:科研计划书、科研成果和专家推荐信。备考备考内容为笔试和面试的英语和专业课。备考要有针对性和高效性。首先,对笔试和面试英语的复习备考。笔试英语复习方式主要是获得报考院校的英语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参考和复习资料,通过做真题了解英语出题动态和主要出题源,充分利用英语真题高效复习英语。其次就是英语单词,坚持单词的记忆,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因为句子是由单个词汇组成的,单词是基础。再次就是其他练习题了,做完真题就要做一些模拟练习题,可以选择其他高校的真题进行练手,可以选择考博英语各大院校考博英语真题,我是选择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复试英语的复习主要是听力和口语,听力我们可以用手机下载星火英语或扇贝英语等APP,口语就要出声朗读阅读,大胆去说英语。其次,对专业课复习备考。学校没有指定专业课复习教材,专业课主要考试专业知识综合和研究方法两门。专业知识综合主要是借鉴该院硕士考试指定参考教材去复习的,我专业课所用教材为: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陈振明的《公共管理学》(该教材比较厚,学科知识也比较全)、张成福的《公共管理》,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欧阳康,张明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笔试是你进入博士的拦路虎和敲门砖,你必须通过笔试才有资格进入面试,另外笔试的成绩比例约50%,所以你必须考出一个好成绩才能在没有关系和人脉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因此做好笔试的复习备考工作。此外,复习备考需要合理规划好考博时间,该怎么规划时间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具体安排,前期注重写毕业论文,后期注重考博。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所以在考核中你需要认认真真做好笔试,踏踏实实完成面试。首先,关于笔试。我报考的南京双一流高校管理学专业考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专业课。笔试英语题型为阅读、文献翻译和写作,和往年英语真题一样,考试时间3个小时,其中阅读1和2比较简单,难度相当于四级,阅读3和4比较难,难度介于六级和考研英语之间,1篇英译汉比较难,1篇汉译英比较简单,写作是关于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展望。笔试专业课主要考试内容为论述题,论述题主要考的内容为理论基础,即让你用某一个或某一些管理学、政治学或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一社会现象,出题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其次,关于面试。面试考察英语外语水平和培养潜质,外语水平面试主要方式为面试导师提问英语问题(1-2道)。培养潜质主要考查学术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潜质。要求以PPT(8-10分钟)的形式汇报本人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科研成果,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对研究方向的认识、设计思想和展望。心得体会:笔试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要构思好答题思路,尤其是论述题回答要有条理和逻辑,字体要工整和清晰。在面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稳住心态,灵活应对,在面试的过程中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沉着灵活应对即可,重要的是要全程保持微笑。
导读:没有博士学位的人,读完此文,不必嘲笑博士。归根到底是学术生产线出了问题。学术越来越水的背后是全民精神下沉。请问,现在大学教师中,除了“课题”需要,保持主动阅读习惯而且阅读有质量的人,还有几个?读博士,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对超越课题和论文、纯粹受精神需求驱动的阅读和思考的真诚热爱。然而,这样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极为少见。2011年,我到一所985大学读博士。我发现,有真才实学的博士实在不多,根本不爱阅读的平庸之辈却不在少数。即使是有些天天捧着书看的博士,同样言谈乏味,思维僵化,几乎看不到半点思想的火花,因为阅读质量低下。除了只会往大脑填装知识片段,用复制粘贴的功夫拼凑论文,品位、情怀、审美均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家居环境和形象气质,真的很难跟知性挂上钩。2011年5月,参加博士复试的时候,在这所985高校的校内宾馆认识一位同来复试的教育学博士生。同住几天时间里,他发表的一些“高论”让我目瞪口呆。文科本科硕士都读完了,他的世界观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千万不忘阶级斗争”的阶段。他说,民营企业家都是剥削阶级,应该被全部消灭。一个三观如此扭曲的人,竟然能进入985高校文科专业博士复试而且顺利考上,可见招他的教授眼光有多差。三年时间里,我还看到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学术“奇观”。一位连马克斯.韦伯都没听说过的高校外语教师,考上欧洲某国史博士;一位连学术论文选题基本规范都不知道的人,被招进来读历史学博士;读了三年中国近现代史博士,毕业之前还连历史学家许倬云是谁都不知道的人,竟然能发表多篇南大核心期刊论文,获得历史专业国家奖学金。不要说“人家不是研究这个,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人。”作为一名博士,如果连本领域最著名的国际学者是谁都不知道,那实在是太不合格了,其基础知识和学术功底非常让人怀疑,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一个个把“研究”做得风生水起。论文数量、学位——而非文化素养和真实水平——赋予了他们无尽的幻觉和优越感。有些博士甚至浅薄到认为:“我们学校毕业的博士,气质普遍比XX大学的博士气质好。”2008年浙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一所末流大学读完本硕后,考上浙大的政治学博士,站在操场上,学校和学历的双重身份转换,让他自我感觉好到几乎要飘起来。跟他聊天发现,学养和阅读还不如优秀的本科生。一位浙大人文学院的文学女博士,自我感觉好到,你多看她一样,她就认定你是喜欢上她这个“知识女性”。就是这位“知识女性”,读到文学博士了,还连茅盾文学奖作品《芙蓉镇》的作者古华是谁都不知道。不说是博士,看她擦的口红和胭脂,你很难相信她的职业与书有关。......问题出在哪里?首先是求学动机。目前,在985高校,外校考进去的硕士研究生,至少一半来自地方院校,至少三分之二的博士生,本科来自地方院校。他们当中有真诚爱读书的人,但是更多的人考研读博是为了改变出身,增加就业机会。985高校处于中国学术圈子的核心地带,985本科生一入大学就开始接触和了解国内学术圈子的真实情况。他们知道什么是学术,自己适不适合做学术,国内学术环境适不适合自己。于是,要么他们纷纷选择出国深造,要么放弃读研读博。少数留下来读博士的,大都是因为不用考就有了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本人非歧视地方院校。它们的学生为了工作,考研读博无可厚非。学术大环境的现状绝非他们造成的,我只是想指出,当读博士的主体求学的动机主要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改变身份和就业,甚至对学术存在严重误解(以为跟期末考试一样,背背书、查查资料就是学术)的时候,整个学术大环境的持续恶化将不可避免。应该努力通过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培养质量,以克服未来“读博大军”的精神短板。其次,博导招生不全是出于学术考量。有一次,我在某985高校校内bbs发起登山活动,来了好几个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生。一见面看到真人,我非常惊讶:全是本科毕业马上跨专业读博士的二十岁出头的妹子,一个个白皙粉嫩到手轻轻一捏就能挤得出水来。国外名牌大学管理学博士一般只招有实战经验的人来读。眼前这些女生没有一点社会阅历,连自己可能都还管不清楚,如何研究管理学?留心观察不难看到,有些(非大多数,更不是全部,别对号入座)实践性比较强的文科专业教授非常喜欢招年轻女博士,因为经常可以带出去做调研,住宾馆。厦门大学教授吴春明就是一个典型。当然,这一类事情未必全是“吴春明们”的错。还有很多“吴春明”没有被挖出来,因为他们的女博士都顺利毕业,交易顺利完成。第三,博导的科研项目需要一些跑腿干(体力)活的助手搜一搜知网文献和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就会发现,人文社科研究越来越沦为体力活。仅仅靠收集和梳扒资料,整理数据,再用挖掘出来的所谓“新材料”,加上花拳绣腿式的解读,就能拼凑整理成一篇学术论文或著作,根本提不出原创性的见解。正因为是体力活,开展一项研究所需要的前置知识储备就不那么重要。博导们非常清楚,博士只要招进来,两篇核心(靠关系)能搞定,几乎没有毕业不了的。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博士生的个人潜质......因此,有时,越是不爱读书的人,招生的时候,反倒越受博导青睐。因为越喜欢读书思考的人,越是兴趣导向,越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所以,越不愿意参与自己不喜欢的研究课题。把不读书、不思考的人招进来读博士,让他们参与什么课题,他们就参与什么课题,反正他们对什么课题都没有多大兴趣,只想用听话合作来换取毕业和学位。读博士期间,他们的选题就是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材料全是导师提供,论文框架也是导师拟定的。他们读博几年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协助导师完成课题需要的体力劳动(跑腿、码字、整理资料、调研)。作为回报,博导帮助他们发文章、过答辩。于是,一项交易顺利完成。当科研越来越沦为交易,当交易越来越普遍,做交易的人全都忘了自己在做交易,他们都把交易当成了科研。在本科阶段,同一个专业所有学生修的课程大体相同,分数高低的差别,让学生们能自觉意识到,别人也能相对容易地判断出,谁在某些方面不如谁。所以,本科生有高傲的,也有谦卑的。到了博士阶段,每个人的专业、选题和方向不一样,失去了可以相互比较的共同尺度,却拥有了 “我是专门研究……”的万丈光芒。正因为这个“专门”,非本专业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人,很难对他们的真实水平做出评价。这正好为南郭先生式的学术混子们提供了容身之处。如果一个人阅读面足够宽广,知识视野足够开阔,他就容易跳出“自己”,在一个大的坐标上审视自己。这种人一般能保持理性的谦卑。如果一个人缺少阅读兴趣,或阅读质量地下,知识视野仅局限于自己“研究”的领域,他就很难跳出“自己”以看清自己。于是,越专,就越容易装。越装,就越容易给自己或被别人戴上高人面具。读博士,没有让他们知识增长多少,而是让他们脸皮变厚了很多,因为博士毕业,他们再也不会为自己从未读过巴金的作品,却拥有文学博士学位感到羞耻了,因为手里有了“我专门研究巴尔扎克”这块金光闪闪的遮羞布。(此处的“巴金”和“巴尔扎克”仅仅指代学科领域不能绕过的重要人物和作品。)由于头上顶着“专门研究……”的光环,光芒太耀眼,以至于他们比普通人更难看到自己精神世界的贫瘠。他们愿意一辈子就守着那口井,靠着井里不断挖出的、很难通过同类比较来确定真实价值的“矿渣”混饭吃,对井外的世界毫无好奇心。那口井不但是他们生活饭碗的来源,也是他们“学术地位”的根基。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把博士单独抽出来谈。文中的“博士”指代把人的心灵分割成块状的学术生产体制。所以,我的批评同样指向副教授、教授、博导。他们中的很多欺世盗名之徒一直是用“专门研究”来掩盖真实水平。最后,还是那句我一再重复的老话:一个人的学养和品位,来自超越功利目的——而非服务于课题和论文的——纯粹出于精神兴趣的自由阅读。
Prada “ 上新 ”啦。2021 年男装春夏及女装 Pre-Collection系列以直播形式重磅发布。这次请来了世界各地的五位艺术家拍摄影片,来诠释多面 Prada 。一直倡导回归衣服本身的 Prada ,还将运动装和正装的功能性进行糅合。啧啧,时装的多样性又增添了一种可能~既复古又未来,洋气得不要不要的!这才是真正的时髦设计~而且此番可谓诚意满满,足足准备了 59 套,洋仔掐指一算,是疫情之后所有品牌发布 Look中最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是 Prada 传奇设计师 Miuccia Prada( Miu 姨)最后一次独立操刀了。以后呢,就由老朋友 Raf Simons 和她一起设计了,算是半退休状态。能理解,毕竟从 1978 年至今她已经接管 Prada 长达 42 个年头了!即便以后设计量减少,也绝对算得上是功成身退。而 Miu 姨这一生也是传奇满满,先来看看她的一些霸气举动。不想讲话就砸话筒:游行也要穿高定:最爱 diss “ 时髦势利眼 ”,也从来不需要灵感缪斯。虽然“ 设计女王 ”、“ 天才怪咖 ”这些词从来就没离开过她。但她丝毫不 Care ,你 Miu 姨就是你 Miu 姨,个性十足干练有力,也是这样的态度才成就了今天的 Prada !其实,早期的 Prada 是个做手工皮具起家的老品牌,生产专供意大利王室的包包。本来老品牌过着衣食无忧,优越感满满的日子,根本没想要太多改变。但是不好意思,你 Miu 姨怎么会管你想不想改变,到她的手里,就要按照她的方法来。你们要用皮革做包包是吧?我偏不,我就要用你们看不上的尼龙。双肩包、腋下 Hobo ,分分钟刷爆时尚圈。Hobo 让一众明星拿到不肯撒手!怎么样?20 年后照样经典。不被衣服束缚,做永恒的经典,是 Miu 姨的初衷。出生于 1949 年的她,绝对算是个女权主义斗士。尽管出生于 Prada 世家,不过起初她跟时尚不搭边,60 年代还去米兰攻读了政治博士,是根正苗红的共产党员。本来政治学女博士当的好好的,极其不愿意接受家里这份产业。但是没办法,谁叫她是掌门人最爱的小孙女呢~既来之则安之,最终还是受到家庭感召,决心将 Prada 注入她的思想。她反对这个世界对女性的偏见和贬低。不同于其他设计的美学定义,Miu 姨要的不一样。她拒绝夸张的设计冲击,以实用性和精神表达为主,解放穿衣束缚,才是她想要为女性做的。看看下面的画风你就能 Get 到了。简洁大方:利落干脆:都市 OL 必穿范本:如果你以为 Miu 姨只有如此中性的一面,那你就错了。谁还不是被人宠爱的小公主呢~再说人家还是豪门~1993 年,她以自己的小名创立的 Miu Miu 就是很好的体现。天真、柔软、充满童趣和女人美,就体现了 Miu 姨不一样的内心世界。丈夫 Patrizio Bertelli 也是她事业的得力助手。不仅帮 Miu 姨建立了 Prada 的分销渠道和产品生产系统,还将她送上《时代》杂志,入选“ 全球时尚界最有势力女性 ”榜单。丈夫还很风趣,他曾这样调侃过 Miu 姨:“ Miuccica 是一流的裁缝和设计师,起码用不着我给她买衣服买的倾家荡产,这买卖太划算了!”虽然不知道以后是否还能经常看到 Miu 姨的新作,但她已经把自己独立自信的魅力融进了设计,而这无疑是留给时尚界最好的礼物。
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政治学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因为年龄的原因,可能理解得还不够全面,但是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因为在社会体系中生存,或多或少会有些了解。但是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政治学,还需要进一步去学习。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设这个学科的大学很多,笔者根据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给大家介绍一下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政治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理解这个学科的学科未来,在高考报考志愿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一、复旦大学政治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始建于20世界初叶。经过广大师生多年建设,目前,政治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复旦大学的重点学科,具有涵盖所有二级学科的完整体系的优势。学科下设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政治哲学3个博士点;政治学理论、发展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与政治4个硕士点,以及“中国政府与治理”1个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学科建设优势突出,比如强健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学科依托完整的学科门类,在政治学理论的二级学科整合与其他一级学科的交叉研究上形成了坚实的发展格局。比如学科具有高度的国际化水平。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与国际学界平等对话的能力,保持了活跃的国际互动态势,始终在国际前沿上开展学术与科研活动。比如复合型的科研与创新体系。注重理论研究与政策咨询相结合,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学科目前拥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全部具有国内或海外大学博士学位。承担学科所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二、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本学科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建设的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学科有基于60多年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历经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学术创新,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学科是全国首批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欧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政治专业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2008年及2012年两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政治学一级学科均排名第一。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8人,讲师19人。所有授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8人。获得海外高校博士学位者18人。另有教辅行政人员16人。学科学术队伍的总体规模在全国高校国际关系学院中位居前列。三、北京大学政治学学科优势和特色学科依托于北京大学的整体实力,基于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优势,面向国家需要,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分方向与高素质的培养战略,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科学分析能力,宽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能引领未来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杰出人才。学科现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与城市管理三个本科专业,七个硕士专业,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区域经济学一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三个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参与授课和科研的教师共52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4人;教师中,国内培养的博士31名,归国博士19名。教师的学术专业背景横跨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哲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工程和信息技术,其中多位教授担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多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政治学,作为喜欢仕途之路的同学们必修的一个学科,因为充满了诱惑,所以深受高中同学和家长的欢迎。另外开设这个学科的大学还有很多,因为篇幅有限,老师只能短暂地介绍这几所大学。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和选择。喜欢政治学学科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做出选择。
近日,让无数家庭焦急万分的高考成绩和各省分数线终于陆续出来了,这意味着离高考志愿填报的日子也不远了,各考生和家长们必须要开始对学校和专业进行详细地了解。与此同时,对于考研考博学子来说,即将步入7月也意味着必须要尽快确定下来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否则会耽误复习的进度。在报考专业时,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名称极为相似的专业,若稍不注意就会混为一谈,实则它们有很大的不同!金融学vs金融工程金融学内涵非常广泛,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国家财政 、国际贸易等,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金融工程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及技术性,主要运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问题。财务管理vs财政学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规划,进行融资、投资及资本的运营,并且对亏损、破产等财务危机进行预测、防范和化解。财政学是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税收问题等,从而进行税务规划、税务检查和资产管理等。海洋技术vs航海技术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接受海洋新技术的基本训练,如海洋资源调查、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航海技术主要研究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进行一系列海上作业,如海上船舶货物运输,海洋科学考察,海上搜救等。口腔医学vs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医学主要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如口腔内龋齿的填充、智齿的拔除等。口腔医学技术主要进行口腔修复、口腔矫形、面部整容等,如义齿的加工和安装、断齿的修复等。生物制药vs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主要研究生物化学、药剂学、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等,常见的生物药物有疫苗、抗生素、抗毒血清、胰岛素等。药物制剂主要研究药学、生物药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等,常见的药物制剂有糖衣片、肠溶片、胶囊、注射剂、软膏等。地质学vs地质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进行地矿、石油、煤田、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勘测地形、地质构造,检测地震等地质灾害。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地质环境的概况、评价、改造和保护等,如金矿、铅矿等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及评价等。生物技术vs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常见的克隆、生物疫苗培育都属于此。生物医学工程包括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方法等,包括人工心脏、人工关节等人工器官的研发、B超、核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处理等。社会工作vs社会学社会工作主要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培养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致力于解释社会现象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主要进行环境的保护、监测、质量评价等,侧重于理论研究和环境评价等。环境工程主要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等,如饮用水的过滤和消毒等。行政管理vs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的管理、组织、协调等,要求掌握行政学、政治学、法学等知识。政治学与行政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多在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组织、人事、文秘等工作。教育学vs教育技术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教育技术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相关工作,如教室电教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园林vs园艺园林属于林学类,学习怎样用园林植物来营造怡人的绿色空间,侧重植物景观设计。园艺属于植物生产类,主要进行植物育种、栽培、繁殖等,侧重植物养护栽培。数字媒体技术vs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偏向于编程开发,注重培养新媒体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技能,如VR技术研发等。数字媒体艺术偏向于美工设计,如动漫、游戏人物造型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vs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进行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硬件的组装等,如手机APP的开发等。电子科学技术主要研究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的知识,属于一类学科,应当注意大类招生。对于这些专业的区分,不管是准备填报高考志愿还是考研考博选择专业,都需要特别地注意,仅仅几个字的差距可能会导致未来学习的天壤之别。你还知道哪些名称相似但实则有很大不同的专业吗?
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且早早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名单,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学校面积仅百余亩的高校,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所小而精的院校,但国际关系学院要说是小而精,可能就充满争议了。目前来看,国际关系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唯一一所没有博士点的高校,也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中唯一一所没有博士点的高校,就算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中的中央美术学院也有1个一级博士点,2个二级博士点。很多人在搜索资料的时候,都会看到国际关系学院是有一个国际关系博士点的,但这是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培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并不能算国关自己的博士点。从硕士点来看,国际关系学院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目前国关17个专业中,含金量最高的学硕点仅4个,虽说有14个专硕点,但从现在众多院校都取消学硕招生可以看出,学硕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从近日北京市公布的新增博士点推荐名单中可以看到,国际关系学院名列其中,申请的博士点为政治学一级博士点。虽说国际关系学院国内政治是其短板,但从其多年联合培养国际关系博士生的经验来看,国际关系学院拿下政治学博士点希望还是很大的。
一本专门找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进行对话的著作问世了。1月12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开山大师兄》在南京首发。本书作者为许金晶和孙海彦,生活中是两口子的他们,对新中国首批文科博士中的十位进行了访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这十位“开山大师兄”包括国内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第一位政治学博士俞可平,第一位历史地理学博士葛剑雄,等等。《开山大师兄》一书以访谈对话的形式,再现了这些学者当年在博士阶段求学的情况,以及学术研究与时代家国变迁之间的互动等内容。作者许金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创作源于2017年5月份,他和爱人孙海彦一起,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等多位出版人、书评友人一起吃饭。饭局上,大家聊到了南京大学青年教师陆远在其公号上推送的《开山大师兄》一文。这篇文章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推送之后引发了热烈反响。许金晶当场提出,完全可以找到这些“开山大师兄”,以访谈的形式对他们的博士求学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梳理,结集出版。获得支持后,许金晶开始了紧张的采访和创作。2018年,《开山大师兄》出版之前,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曾对书中各篇访谈的节选版进行过连载。无疑,这批博士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正如该书推荐序中所说,新中国这第一批博士几乎人人都有故事。出席首发式的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内首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直言,自己作为“共和国同龄人”,这辈子很坎坷。“我1966年高中毕业,都准备填高考志愿了,高考却突然废除了。”他说,原本他是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后来下乡插队期间也是带着大量理工书籍,但理工自学太难,最终不得不放弃。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已经29岁的莫砺锋考入安徽大学。不久后,他又考取了南京大学研究生,师从文坛泰斗程千帆先生。当时还没有《学位条例》。直到1981年《学位条例》公布,南京大学开始考虑招博士生,莫砺锋继续师从程千帆,攻读博士学位。“他还请了三个助手,四个人管我一个人。”在首发式上,莫砺锋直言,所谓“新中国首批文科博士”对他个人来说并没有太多意义,但对于新中国的教育来说,标志着现代教育制度走上正轨。同时他认为,《开山大师兄》这本著作可以让现在的博士生们知晓,学位是来之不易的,不可在求学期间虚度光阴。有人总结出“开山大师兄”们的集体特点,比如基础不好、年龄偏大、外语水平不高、培养制度不完善等等,莫砺锋表示基本认同。然而,这些如今看起来都是缺点的特点,却没有对“大师兄”们日后的成功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北京大学教授陈洪捷在《开山大师兄》一书推荐序中如此写道,这些“缺点”,反而造就了“大师兄”们的独特之处。比如,“基础不好,反而成为他们如饥似渴学习的动力;年龄偏大,反而激发了他们追回逝去青春的热情;制度不完善,正好为导师发挥其培养特色提供了便利。”陈洪捷也发问道,反观今天的博士生,基础比以前好多了,年龄也合适,外语水平普遍很好,培养制度也很严格,但论质量,“大师兄”们当年远在今天的博士生之上,原因何在?
据澎湃新闻5月10日报道,读博第三年确定选题以来,孙小天成了图书馆的“钉子户”。早晨8点半左右,他会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泡上一杯铁观音,坐定,打开电脑,点开要看的文献和词典网页,随后查收邮件。他邮箱订阅了二十多份英文学术期刊,从推送邮件中整理与研究相关的论文,是每天上午必做的事。孙小天会在图书馆旁的学校食堂吃午餐、晚餐,十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他常常挂着耳机,焦躁的时候,就听几段佛经平复心境。晚上9点左右,孙小天起身回寝室,第二天他又会准时出现在图书馆三楼。孙小天2013年入学攻读政治学博士,按照该校三年学制,应在2016年毕业,而今已是他读博的第六个年头。近年来,博士毕业成了一个大难题。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69022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8032人,延毕率为65.67%。中科大博士生刘春杨六年未发表一篇论文,不堪学业压力自杀身亡等事件的发生,让“博士”这个隐匿在象牙塔尖的群体,开始频频进入大众的视线。人们也好奇,博士毕业究竟有多难?一种说法是,想要了解一个博士生真实的状态,只需问他两个问题:文章发表怎么样?导师指导不指导?如果文章没发,导师也不指导,他很可能正处于极大的焦虑当中。论文“跋涉”程明1米78的个头,戴着黑色粗框眼镜,眼神坚定。他是上海某985高校的工科博士生,攻读机械工程专业。按照四年学制,他本应去年9月毕业,但由于达不到毕业要求,只好申请了延期。他所在的学院,要求发表三篇期刊论文,其中至少一篇英语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注:简称SCI)收录,才有机会申请毕业论文的答辩。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大部分都是延期到五年多毕业。程明入学26岁,今年31岁,他不知道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尤其成果出不来的时候,花这么多时间读博值不值得。硕士阶段的程明,是同学老师眼中公认的“好学生”。发了三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拥有一项专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省优秀毕业生称号。读博以后,自称“死脑筋”的他更是觉得一放松就会有罪恶感。博士阶段的导师曾在邮件中夸赞程明是实验室里最用功的人。他原以为付出时间和努力,会有不错的成绩。可临近博士毕业的程明却颗粒无收——文章发不出,奖学金拿不到,连毕业都成了问题。学术论文要被SCI收录,对作者的英语写作能力要求较高,而英语一直是程明的软肋。他大学英语四级考了四次才过关,六级考了八次,还是博士入学考试之后才通过的。“如果英文好的话,第一篇文章至少可以节省半年。”程明说。2017年初,他耗时两年完成了第一篇论文,开始投稿。没想到这是另一段漫长征程,文章屡次被拒,重新投递别的期刊又需要等待。每一次被拒,期刊都会给反馈意见。总结下来,程明觉得自己论文被拒,一是文章实践创新性不够,虽有理论深度,但缺乏实践论证;二是英语基础差,语法错误比较多。每经历一次被拒,他都会陷入沮丧、脆弱和自我怀疑之中,一整天躺在床上,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收拾完心情,他又回到实验室里,重新修改、投递,如此反复。眼看毕业将近,投递的关于船板的论文一次次石沉大海,程明决定破釜沉舟——放弃导师指导的方向,改变研究算法。这种选择让他的生活几乎被焦虑填满。他每天很晚睡,早上五点多自然苏醒。除了吃饭的时间,他一整天都会待在实验室,对着电脑看文献、编程序、写论文。高强度的学习之后,他会去跑上七到十公里,偶尔会自虐式地跑二十多公里。他知道跑完步膝盖会疼得厉害,但运动完酣畅淋漓的感觉又能让他放松。他会和自己较劲儿,比如做平板支撑最长一次坚持了三十多分钟,他想这都可以撑过去,论文的压力也不算什么了。2018年初,他完成了第一篇算法方向的论文,用时八个月。投出之后被拒了两三次,终于在2018年12月被学校A类的期刊接收。不久,此前船板的论文也在2019年1月被成功接收,4月12日第三篇也成功被接收。延毕大半年之后,他总算是看到了毕业的希望。回顾三篇期刊论文发表的过程,光审稿时间第一篇就花费12个月,第二篇8个月,第三篇9个月。这个时间是从投递到被期刊接受的总时长。程明等着等着就过了毕业的节点。上海另一985高校的社科博士陈夏也曾被拒稿二三十次,还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他后来和一些期刊编辑聊天,才了解到不少期刊对文章主题有限定,而有的期刊发稿还需要导师挂名。如果不了解这些,的确会走很多弯路。“博士数量增长,学校发表要求是硬性规定,投递论文越来越多,但当前学术市场期刊数量有限,自然发文章就比较难。”程明的同学曾这么安慰他,他也认同,觉得这种发表要求与期刊数量不匹配的现状也会给博士生带来隐性的发文压力。除此之外,程明提到,研究方向也会影响发论文的难度,有些方向比较新颖热门就容易发文,有些冷门或者研究成熟的就不好发了。他研究的船板方向还有算法方向都是学界已研究多年的,创新的难度不小。眼下他已达到了三篇期刊论文的发表要求,且都是SCI收录。毕业论文在期刊论文的基础上搭建框架,耗时一个半月左右就能写好,手头还有三篇在审稿。“我想再多发几篇,方便以后进高校找工作,”程明说着,抬头笑了笑,眼神有些疲惫。不同于程明,毕业论文才是上海另一985高校博士孙小天面临的持久战。他已经在C刊(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上发表了四篇论文,早已达到学校规定的至少发表两篇C刊论文的毕业要求,但毕业论文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转专业的他到博三才迟迟确定论文选题。他从行政管理硕士转到政治学博士,由于研究方向的调整,博士论文选题要从基础做起,在初期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整理资料,由外到内聚焦问题,做了很多无用功。孙小天申请延期至博三上学期开题,在确定选题之后,后续研究和写作的难度又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他要比较分析19个国家的案例,通过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寻找变量并对案例进行编码,而可借鉴的中文资料非常有限,工作量很大,需要像个工匠一样慢慢打磨。“如果我规划得当,早早确定规模适中的选题,我就不会一次次蜻蜓点水般地尝试,毕竟找个好题目要花费很多时间。现在这个题目像是挖了个大坑,一时半会儿也爬不出来了。”孙小天自嘲道。换导师韩磊是一名理科博士,至今延毕半年多。延毕博士韩磊。唐超男 摄他是江苏人,2013年硕士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在张江药谷大厦一家医药公司做小技术员。一个月五千块钱,租房子1100左右,住隔间,和另外三个人合租。工作了近一年,经济压力很大。韩磊对学术没有大的追求,当时决定读博只是想谋一份更好的工作,没想到后来毕业这么难。他最初是在网上看到这个导师的有关信息,第一印象很好。发了邮件申请,导师很快同意他报考。回想起来,他提到当时去参观实验室,私底下询问过一位实验室的师兄,师兄曾暗示他:前面有某某离组换导师了。韩磊当时觉得只要自己踏踏实实跟着做实验,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就好了。没想到,两年后的自己也会面临换导师的相似处境。2014年9月入学之后,韩磊基本都在上课,因为不要求去实验室,和导师没有交流。博一下学期,开始按照导师安排的课题做实验,寻找一个蛋白的变构位点。这时候的韩磊觉得离毕业还长,时间充分,内心比较松懈。他每天会去实验室,但做实验的效率不高。一年过去,课题没有什么进展,韩磊才开始着急起来,增加了实验的操作次数。导师每周会来工作两个半天,他就趁这个时间,抓紧找他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往往聊不到两三分钟,就会被赶出去修改,再进去不到半分钟又会被赶出去。“我只需要把做出来的数据交给他,他喜欢一个人待着看,看完通常都不满意。”韩磊说。后来他就很少主动找导师了,害怕被怼。2016年下半年,韩磊进入博三,临近毕业,成果依旧没有做出来,他向导师提出课题方向可能存在问题。但导师并不认同,觉得成果做不出是因为韩磊的手比较“毛”,质疑他的实验操作能力。后来,导师给韩磊又换了新课题。虽然他觉得这是换汤不换药,但还是听从导师的指令去做。新课题的进展依旧不顺利,导师不满意韩磊的表现,直接把课题给了别的同学。韩磊知道后,整整消极了一周,不想吃饭,只想躺着,去了实验室,也什么都不做。一周过后,韩磊主动找到导师,希望能有解决的办法。导师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新课题已经给了别人,他可以跟着一起做,但不是第一作者;二是自己找课题做,导师提供2000块科研经费,最后成果她不管。可是要达到毕业要求,韩磊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文章也必须让导师来挂名通讯作者(注: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即使韩磊的论文达到发表要求了,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仍需要导师的签字同意,导师对韩磊的态度决定着他是否能顺利毕业。“毕业是一个过程,每一个关卡导师都可以拖,或者表示没达到要求。”韩磊说。2018年9月,他申请了延期毕业。除了跟导师沟通不畅的原因,韩磊也很后悔自己的拖延和犹豫。之前课题做不出来他只会闷头做实验,重复N次,不愿意多看文献找其他方法解决。看到师兄半退学的状态,他此前有了换导师的想法,也一直拖着不敢说。韩磊最后换了导师,现在的导师会主动给他提供一些课题思路和方向,愿意和他沟通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导师指导,一路走来挺困难的,很难熬。”程明觉得遇到一个合适的导师需要运气,他少了一点运气,所以只能靠自己。读博期间,程明很少跟导师沟通、见面,博一第一年可能见面频繁一些,后面一年才见一两次。“实验室一年开不了一次组会,我不主动找导师他也不会找我,发文章之前会发邮件给他汇报一下成果。”程明说。程明的导师已多年不自己做研究了,除了负责行政工作之外,主要会拉一些有经费的项目来做。程明的导师拉来项目大多会“分包”给“小老板”(注:协助导师管理实验室的教师)和硕士去做,博士一般从项目中找选题做研究。很多导师无暇顾及的话,通常是底下的“小老板”来带学生,但程明实验室的“小老板”也是在忙自己的项目,花在研究上的时间不多。程明认为,做研究要比做项目难度大很多,项目是纯工程性质的,都是用成熟技术做的,耗时间但可以赚钱;研究就是要创新,做不一样的东西进行发表。读博刚开始,他按照导师给的船板项目做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慢慢深入,他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导师是学院的副院长,精力主要放在了院系的行政工作上,而负责跟进项目的“小老板”后来离职,船厂很难继续为一个学生的研究提供实验的硬件支持,项目停滞。程明后期的研究工作量就变得很少,虽有理论,但难以实践创新,无法支撑起大论文的框架。导师和“小老板”在科研上都没有提供可靠的指导,以至于他到后来不得不换方向,走了不少弯路。华东师范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博导认为,博士生的论文选题最好与导师的专长有一定关联,以便于导师提出实质性参考意见。如学生对某一未知研究领域有长期关注和浓厚兴趣,导师在帮助其进一步把握方向后,应鼓励其创新研究。在他看来,导师与学生应成为亦师亦友的搭档,但在日常生活方面,应保持适当距离,绝不可把学生当成导师自己研究工作的工具使用。补助停发一般来说,主动延毕的博士都会在延毕之前,准备好延毕期间的生活费。但博士延毕之后还有没有补助,仍是程明很关心的一点。程明出生于农村,父母六十多岁还在干活,父亲做建筑小工,母亲摘摘茶叶砍砍树,家庭不太富裕。虽然现在还没有条件照顾父母,但他希望读博期间至少能养活自己。读博四年,程明平均每个月有五千元左右的补助,包括国家学校助奖学金加起来两千多元和导师助研经费发放三千元。一般延毕之后,学校的补助虽然没有了,但导师还会照常发放助研经费。程明所在学院对正常学习期限导师的培养经费有明确的数额规定,导师必须缴付然后由学院代为发放。但在延期阶段(普博生第五年起、直博士生第六年起),只提到可根据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能力和贡献确定助研津贴额度,由导师自行发放。延毕之后的程明并没有收到导师的补助,同门的师兄师姐也没有收到。考虑到年纪比较大,也没有经济来源,他便发邮件跟导师申请了几次,却没有得到回应。今年3月,导师提出想让他帮忙指导下硕士生,口头答应会发放补助。每个月拿到手的补助,程明只会花一千多块,剩下的都会存起来。基本不外出,一天三顿都是食堂,每天会吃点水果喝杯牛奶,补充营养。衣服偶尔会买一件,网购居多。读博期间,他还会做一些兼职。2017年下半年开始做宿舍管理员,一周值班一天,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事情不多可以拿着电脑学习,每天120多元。2018年春节,程明没有回家,在学校值班赚了三千多块钱。2019年春节他本想继续留在学校,但父母希望他回家过年,就没有再继续做。程明硕士阶段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余下了一些钱,加上博士阶段存的,延毕之后有一笔不小的积蓄。这笔积蓄暂时缓解了他延毕期间的经济压力,但只出不入,还是会有紧迫感。身边的同龄人都成家了,有房有车的,31岁的他也希望自己能早点赚钱养家。同为理工类博士的韩磊,从博一开始平均每个月补助有3740元,其中包括国家研究生助学金1000元,学校学业优秀奖学金820元,以及导师发放的科研助教经费1920元。2017年改革后补助上涨了500元,可以拿到4240元。延毕之后只剩下导师发放的部分。根据2017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到于13000元。韩磊延毕后的生活倒还凑活,之前存了一点钱,可以补贴这段时间的开销。但有一点,他过意不去,觉得亏欠爸妈。父母2016年给他在上海周边买了房子,付了首付。结果因为他还没毕业,没有收入,就得接着帮他还贷款。“我都这么大了,还老在花他们的钱,挺不好意思的。”韩磊说。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相比理工类专业,社科类专业导师并不会为博士生固定发放补助。从“催婚”到“催生”韩磊一直没有谈过恋爱,32岁的他常常被“催婚”,很早就踏上了相亲之路。他从博二开始,陆续相亲过七八次。因为年纪比较大了,身边的亲戚同学邻居,都会主动帮忙介绍。韩磊也不排斥,觉得这也是一种不错的交友方式。为了和女生见面,上海、南京、杭州、滕州、济宁他都去过。他觉得如果喜欢,距离不是问题。有些刚见一面就不聊了,也有一些聊得还不错的。韩磊曾遇到一个很喜欢的女生,为了追她,他还特意跑了南京五六次,想着毕业之后也可以去南京工作,但最后女生没有答应。她告诉韩磊,身边有一个买了房子,工作稳定的人也在追求她,她想跟他谈。感情上的不如意,时常会让他有挫败感,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他渴望爱情和家庭,但如今还没毕业,一切都定不了。还处于延毕阶段的孙小天也觉得,现在的状态并不适合成家,目前最重要的是完成毕业论文。经家人介绍,他也相过亲。“女方已经在工作,我还在想怎么发C刊,两人聊不到一起,还是别耽误人家姑娘了”,后来刷朋友圈看到相过亲的女孩子结婚,他欣然点赞祝福。“在我心中,结婚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其他都是次要的。现在做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以后组建家庭服务。”程明的话虽这么说,但他从没谈过恋爱,也没相亲过。家里三个姐姐,都已结婚成家。程明心里也挺着急,他希望父母的期盼能够实现。对于伴侣,他没有特别的要求。希望学历至少本科以上,学历太低的话,他会觉得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看来都会“不太适合”。相比男博士,女博士延毕可能还面临着生育的压力。35岁的易云已经是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她是越南人,2014年来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本该2018年6月毕业,但由于毕业论文遇到了困难,她申请了延毕。最初家人都比较反对她出国攻读博士,一是因为越南的工作比较稳定,博士学位并非必需。二是希望她能留在家人身边。易云想挑战一下自己,还是选择暂时离开家人的身边。读博的过程异常艰难,独自一人在外,语言的学习和论文的撰写都让她觉得力不从心。延毕之后,家人也不太理解。刚开始都会问:“怎么会延期啊”、“怎么这么难啊”、“要努力啊”。父母还不断催她赶快回去,继续生孩子。但她自己会觉得有点可惜,毕竟读了这么多年,不想轻易放弃。压力大的时候,她几度有过自杀的念头。一次,她站在五楼的窗口边,突然就觉得五楼还挺低的,脑袋有点发懵。还好她很快反应过来,赶紧打电话给朋友。朋友听到吓了一跳,无法相信平日开朗的她会有这样的想法。后来,家里人慢慢理解她的心情,会鼓励她先好好完成论文,实在不行放弃也没关系。导师也会主动帮助解决论文上的难题,易云心态就轻松了许多。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努力过后,如果今年还要延毕可能就会放弃了,为了家人和孩子,她想尽早回越南。扩招之后博士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当博士们被延毕折磨的同时,他们也在慢慢习惯这种趋势。“假如没有人延期,我延期了肯定是100个不愿意的;假如身边有20个博士,18个延期,到我的时候就觉得没什么了。”韩磊说。程明所在的学院延期也很普遍,他觉得只要不是太突出,延期一年左右,对导师也是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的。“我国博士按期毕业率比较低,2012年的时候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从年限上来看,三年博士最长八年毕不了业。”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2019年两会上提到延毕博士问题时说道。他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博士,在不适配的情况下,要有科学合理的分流机制,同时提高博士生的待遇。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博导告诉澎湃新闻,博士生源质量不高的原因有二:一是博导以多招学生为水平高、为莫名其妙的“荣耀”;二是考生以上博为“虚荣”的资本,而根本不懂“博士”在学术上意味着什么。录取具备专业基础和科研能力、具有合适动机的学生,是招生入学制度改革的重点,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李海生得出的结论之一。他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近年来博士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使一部分不具备读博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进入到这个群体,加剧不合理延期状况。上述论文基于对全国42所研究生院的2007级及以前各年级仍在学的博士生的问卷调查发现,78.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专业基础和科研能力是影响毕业的主要因素。同时,博士培养也十分关键。复旦大学2016届博士刘文,毕业论文研究的就是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他认为,博士生入口、过程和出口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尤其应提升过程管理的质量,同时导师、经费、心理等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善也至关重要。关于延毕,身处其中的博士也有诸多思考。孙小天的学弟陈夏曾延毕一年,在2018年毕业,延毕期间他和两个延毕室友创办了“盲人摸象”学术讨论会,在读博士都可以参加,结束之后大家会随便聊聊,舒缓压力,被称为“神仙会”环节。一次“神仙会”上,聊起博士延毕,陈夏觉得博士三年制已经跟不上时代,他皱着眉头说,“最早开始设置三年学制时,我们专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创新空间比较大,但随着学科发展,创新越来越难,同时各学校博士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培养博士的学制应该顺应时代,进行改革。”当时孙小天也在场,他认为,在学术用人单位日益看重期刊发表数量和质量的大环境下,完成一篇工作量巨大、周期漫长的毕业论文,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过于看重小论文的发表,而轻忽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这对于深入的社会科学研究并不是好的兆头,短平快、易发表的研究会压制重要的长期研究。不过,即便不认同这种趋势,他也在认真准备着期刊论文,这对于将来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必须的,目前他已发表4篇期刊论文,第5篇正在筹划中。孙小天记得六年前博士入学考试结束的那天下午,正是三月中旬,太阳高照,有一种夏日的灼热,气温很高,甚至有女孩子已经穿起裙子走在校园的大道上了。而眼前这条梧桐大道,他一走就近六年,“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毕业论文,明年6月就毕业了”,孙小天淡淡地说。说话时,他去年夏天开始蓄的胡子随下巴移动,修剪在约5公分的长度。他预备写完毕业论文后,将胡子一把剪掉。(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参考资料:《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 作者:李海生
2019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发布3则公示名单,至此大家期盼已久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正式出炉。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拟录取名单进行了统计分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通过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直博生等3种方式招录2020级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主要为理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政治学等。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公开招考录取45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硕博连读录取4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博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直博生录取29人。综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2020年共计拟录取78人,拟录取的考生主要为公开招考与直博生。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复试之前公示的2019年社科学院“申请-审核制”博士报名纸面材料收到统计,我们知道共计收到272份申请。假如这是全部的申请人数,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报录比为3.49:1。在公开招录的45人中,理论经济学3人,政治学20人,社会心理学5人,社会学8人,体育学9人。硕博连读分别在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招2人。直博生录取的29人中,理论经济学6人,政治学7人,社会学7人,社会心理学8人,体育学1人。即拟录取的78人中,理论经济学11人,政治学27人,社会心理学13人,社会学17人,体育学10人。其中直博生的拟录取名单中还公示了考生的本科院校,这29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2所院校。其中清华本校的最多,为16人,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各2人,其他高校各1人。以上是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整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名校直博生的录取名额已经占据当年度博士招生总额的相当比例,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立志读博的学子务必在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关注直博生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