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网贷、消费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使个人征信行业蕴藏了无限的需求和潜力,也成为了信用行业关注的焦点。简单来说,征信就是获得主体的信用信息活动,当前我国获取主体信用信息的模式有数据中心模式、第三方征信模式、共享查询模式三类。除了获取主体信用模式外,行业内还有些数据公司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重构征信行业的商业模式。1. 数据中心模式数据中心模式下,业务机构产生的主体信用信息主动报送数据中心,中心对数据合并整理后,对外统一提供数据服务。数据中心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业务机构主动上报提交数据;2)业务机构收集的是标准化、相对单一的主体信用数据;3)数据中心一般是行政化运作,市场监管的产物。采用数据中心模式主要是央行征信中心、央行下属子公司上海资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支付清算共享系统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主导的“信联”。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央行征信中心)于2006年3月经中编办批准成立,作为央行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根据前海征信联合新华社瞭望智库发布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止2017年央行征信系统累计接入机构达到2900多个。截止2016年底,央行征信中心收录自然人9.1亿,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央行征信中心采集的信息覆盖个人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会保险缴存和发放信息、车辆交易和抵押信息、法院判决和执行信息、税务信息、电信信息、个人低保救助信息、职业资格和奖惩信息共8类公共信息,涉及数据超过80项。央行征信中心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提示和个人信用概要为核心的基础产品体系;以个人业务重要信息提示和个人信用报告数字解读为代表的增值产品体系。人行每年提供两次免费查询信用报告的机会,超过两次,每次查询费10元。数据中心是一种行政化的征信模式,获取的数据具有纯粹、完整、及时、权威等特点,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征信模式。但这种初级采集方式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和数据价值最大化,不利于扩大市场和应用场景。同时,参与机构是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2. 第三方征信模式第三方征信机构利用自身系统或技术优势,对主体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整理,使用特定的模型得出主体信用,然后向授信机构提供服务。该模式下,第三方征信机构运用技术手段,通过各种途径,采集多类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后对外提供服务。目前,国内采用第三方征信模式的主要是2015年批筹的8家个人征信公司。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允许8家公司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试点。这8家个人征信机构背景有互联网公司、老牌征信公司,数据来源也各有不同。通过以上分析了解,第三方征信模式具有数据获取方式、数据维度多样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受外部采集的局限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不足;2)信息维度虽多,混杂了无效信息,信用模型有待市场检验;3)同质化严重。公开数据易获取,非公开数据获取不足。3. 共享查询模式在共享查询模式下,业务机构无需事先将数据上报给共享中心,数据由机构自行管理。当机构需要获取数据时,通过中心发送到其他机构,有数据的机构回应信息,返回查询机构。国内该模式的代表企业包括91征信、华道征信等。以91征信为例。该平台于2015年上线,其定位是“只做数据连接工具,不存储数据”。首先用标准化接口连接金融企业/P2P的服务器,组成一个网;一旦发起征信查询请求,其中一个服务器便在这个互联互通的网中查询该信息,查到该信息后从其所在的服务器调取数据返回查询端。目前,91征信与600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每天平台调用查询信息人次超过50万。91征信在2016年四季度实现盈利。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同业业务数直接交流,数据具有及时、高效、完整无重复、价值高的特点;各家数据自行保管,不会发生风险,机构参与性高;查询信息,只会单个调出,不会读取整个信息。但这种数据共享要求机构自行汇总信息,接入机构存在不应答的投机行为;也存在共享中心留存信息的风险,最终形成数据中心模式,机构数据价值下降。4. 基于大数据重构征信商业模式大数据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领域,通过大数据进行业务决策分析的功能逐渐显现。如何在数据种类庞杂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探索,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交易过程、产品使用和人类行为都数据化,然后进行深度数据挖掘,从而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模型模拟来判断不同变量下何种方案投入回报最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流程优化来提高盈利能力,或者通过预测市场环境变化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等。具体包括:1)大数据能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2)发掘新的需求和提高投入的回报率;3)原有数据整合分析应用,如欺诈检测,风险管理等;4)帮助企业精准营销。目前,该模式的企业主要是初创企业,如百融金服、同盾科技等。根据官网介绍,成立于2014年3月的百融金服,目前已经积累了7亿实名用户,合作伙伴达3000余家。百融金服为信贷行业用户提供包括营销获客、贷前信审、贷中管控以及贷后管理在内的产品和服务;为保险行业用户提供精准营销、存量客户管理以及个性化产品定制等产品和服务。除此之外,百融金服还为银行业、小额贷款业、保险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非金融与金融数据进行信用风险建模,通过风险模型识别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目前,在信贷领域,百融金服为建行、招行、光大、广发、浦发、兴业等银行,捷信、中银消费、北银、马上等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小贷、网贷等1500余家企业提供获客、风控以及贷后不良资产管理等产品和服务。总体来说,采用数据中心模式的主要是传统征信机构,传统征信数据也掌握在这些机构手中。出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央行也会审慎从严下发个人征信牌照。因此,在个人征信行业中,新晋参与主体的采用模式主要是后两种。非持牌征信机构利用数据优势,切入征信产品或应用等环节。本文来自零壹财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摘要: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即将到来之际,信用环境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进一步体现。“奇点”临近,企业征信市场进入最佳发展时期,对于处在企业征信数据查询行业的各参与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和价值的全新形态,信用经济已经形成了独特且成熟的理论体系。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到2020年,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将基本建成。本文通过对信用经济概念的梳理,从企业信用层面切入,对一系列信用风险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对强化企业信用经济效应的建议,指出水滴信用可信百科对于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关键词:信用经济、企业信用、信用体系一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对企业的重要性自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对信用和信用体系等问题的研究多数集中于金融和商业领域,即“信用”是货币借贷和商品买卖中延期付款或交货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主要包括:(1)银行信用,是以银行为一方的货币借贷活动;(2)商业信用,是以商品交易中任何一方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的赊销活动;(3)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一方的财政借贷活动(如发行公债等);(4)消费信用,是对个人消费者提供的资金借贷服务(如分期付款)等。近年来,理论学者对于信用的研究关注已经逐渐突破传统的金融和商业范围,向纵深领域的信用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延伸。例如:税收信用、科技信用、电子商务信用、信用经济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等。程民选等(2009)研究认为,在匿名社会中,不熟悉的经济交往对象需要有了解对方信用信息的渠道。于是,以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及会计审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在西方社会应运而生[1]。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主体、信用行为和信用状况的“簿记”,是记录信用行为,载入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通过信用评级等技术条件形成的信用管理体系。在现代匿名社会中,必须依靠这一技术系统提供管理服务,信用管理体系成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一)信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信用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同时也是提高企业商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信用成为近年来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自身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之间的“信用战”成为大势所趋。营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仅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也应该是法治经济。它要求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市场竞争,法律所蕴含的诚实、信用、公平、公正都应该得到切实遵循。但是,如果市场失去公平公正、企业失去信用,那么有序的市场秩序也将受到影响,企业将不能兴旺发达,经济便也难以繁荣。因此,良好的信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言而喻,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体制,企业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市场来说,信用缺失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但这种短期行为不仅会使企业难以正常运作,对其发展也是百害无一利。经济运行效率会因为企业交易成本的加大和市场秩序受到的影响而有所降低。另外,信用危机会对企业投资和消费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二)我国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在企业交易过程中,通常以信用关系作为纽带。如果交易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即为企业信用风险。其中,企业客户到期不付款或到期无能力付款为最主要的风险表现。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客户是最大且最长远的财富,但同样,客户也可能是企业最大的风险。由于应收账款无法顺利回收而最终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产生大笔坏帐损失,甚至经营困难的公司比比皆是。现如今,买方市场的氛围使得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发展可谓困难重重。对于始终面临两难困境的企业来说,一方面必须不断扩张信用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又必须控制坏账情况,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企业需要及时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制定相关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的业务活动,对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选择、信用限额确定以及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监督和管控,保障安全及时的回收企业应收款项,最终实现扩大销售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三)我国企业信用建设领域政策在企业信用建设领域,2015年,“信用中国”网站开通 ;2017年,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企业红黑名单管理与应用制度;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致力于解决“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信用建设系统规划、全面推进、信用立法等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及现状分析科斯定理指出:“不讲信用会引发和增加交易费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始终是现代经济学不变的命题。良好的信用水平可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直接成本,防止由于利己主义行为而产生额外成本,从而提高经济市场的运行效率。良好的信用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一,在经济运行中保障诚信,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闲置。第二,在经济运行中保障良好的信用水平,有利于促进资源实现从低效到高效的使用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将“自律自觉化”与“他律制度化、常态化”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维系经济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2]。(一)中小企业的固有缺陷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低决定了其信用观念淡薄,对信用度的重视不足[3],而企业信用又是企业融资的关键所在[4],因此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个别达到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因为市场交易存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导致其信用管理薄弱,信用程度有所影响,贷款难度进一步增加[5]。(二)来自金融机构的阻力银行作为信用贷款的主体,受限于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大多更倾向于贷款给大公司、大企业,未能做到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致使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能力受到限制[6]。同时,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行业整体集中度过低导致国内企业大数据征信发展受阻[7]。(三)政务诚信差序递减,部分地方政府公信力有待加强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担当重要角色。政务诚信对于政府在政务活动中的要求包括恪守诚信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不欺骗公众、严格执行出台政策和条例等在内。但是,随着政府层级的逐渐降低,公信力递减,少数地方政府不积极履行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行为,使得政府公信力有所降低。(四)信息不对称,企业失信行为屡禁不止由于市场发展进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相差较大,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信用危机提前产生,社会经济出现了一定的风险。此外,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共享也使得商业欺诈、制假贩假、违规操作、合同不履行、学术不端、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等失信问题在社会屡见不鲜。据统计,信用缺失使得国家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千多亿元。(五)失信惩罚机制发挥作用比较有限全国各地多个省份地区相继制定违背信用的惩罚措施,通过不定期公布失信者名单,来曝光其失信行为,在限制出行、消费、投资、经商等多个领域对其进行联合惩戒。但是失信惩戒机制的手段相对有限,对于失信者失信行为的打击效果也不够明显。三企业征信市场PEST分析PEST为一个产业或企业所处综合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即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这些是产业或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产业或企业掌握,这些因素也被戏称为“pest(有害物)”。P:政治——国家相关政策对于企业征信市场来说,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社会信用体系概念;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2014年,国务院制定并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作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纲领。E: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通过市场主体的平等、公平、自由交换来进一步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离不开以信用为前提的市场环境,可以说信用掌控着市场的正常秩序。在没有信用的前提下,混乱的市场秩序会最终导致经济的滞后与萧条。所以,信用是市场和交换的基础,信用经济又是以信用为基础,并受信用关系制约的经济运行机制。当然,依托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企业信用市场的建立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并仍在乘势大力发展中。S:社会——信用助力中小企业社会认同感提高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企业征信市场中的中小企业社会认同感较低,公众甚至习惯性认为中小企业信誉差、规模小、实力弱。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取得一席之地,少数中小企业选择丢掉信誉,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为了获取利益,部分中小企业一度降低经营管理水平,违反信用、有悖道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等问题也给其贷款、招聘等各方面带来了极大困难,成了发展道路上的阻碍。显而易见,生存环境和竞争条件都是中小企业的薄弱项,来自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困难更是使其与同类型的大型企业拉开明显差距。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的信用变得更加重要。由于过去缺少衡量标准,使得部分企业不惜毁灭信用来换取利益,甚至影响商业市场发展也在所不惜。因此,中小企业信用的可量化不仅将为其带来更多便利,对中小企业的正向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T:技术——征信数据资源共享困难重重在移动大数据时代,征信数据库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基础工作,能够帮助企业信用市场良性发展。但是,征信数据的不准确,各行业、部门和区域之间偶有存在的互相保护现象,都是制约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问题。受到政策、部门利益、资金、技术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征信数据并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共享资源困难重重。征信机构对于存在于政府部门征信数据的获取具有一定难度,导致征信数据的使用率和覆盖面无法达到相应的高度和广度,行业之间无法共享,直接导致了征信数据的浪费。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相关意见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转。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是降低经济活动信用风险和成本,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更能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由传统模式向现代信用经济模式转型。对于监管部门和企业来说,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既是要求也是刚需。不同于多数大型企业建立了完备的信用管理和信息公开机制,中小企业由于管理经验、经营实力不足,其信用信息具有碎片化、分散化特征,使得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更具挑战性。但是,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深度渗透,应用大数据来提高监管服务效能,逐渐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共识。(一)大数据技术挖掘,助力信用数据监管大数据技术助力,能够精准描绘企业信用画像。在依托共享平台充分融合各部门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其广泛纳入互联网数据,加以深度挖掘,输出信用评价结果,助力精准监管。对于企业征信而言,浅层次挖掘是指围绕企业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并汇总分类,以信息报告、图片等方式简单罗列呈现;而深层次挖掘是将收集到的数据与专业监管知识相结合,构建风险识别与量化、企业关联图谱、数据可视化产品。(二)交叉分析精准赋能,企业行为提前预警大数据的核心在于整合来源和结构均有差异的数据,并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和归纳潜在的关联性,包括将企业与其法定代表人信用状况进行关联、将企业纳税、社保、安全生产等情况与企业风险状况进行关联等。由此,把看似分散的信用信息和关联信息进行整合并交叉分析,运用机器学习、云计算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企业行业特点、运营能力、关联企业、网络舆情等不同维度的算法,设计准确的风险模型,基于企业行为模式提前预警,提高识别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用大数据技术为监管赋能。(三)整合信用信息,加深政企合作充分发挥互联网感知能力,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包括实际经营业务范围、运行情况等,助力监管人员摸清底数。为确保“大数据+市场监管”取得实效,在对政府和社会信用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加强政企合作,培养监管业务与大数据知识兼备的人才,将业务技能与机器语言转化为监管决策力。五强化企业信用经济效应的对策企业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节约管理资源,降低风险指数。同时,树立公众面前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提高客户忠诚度,进一步加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奠定企业持续发展基础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需要将信用管理与生产经营进行紧密结合,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的信用道德建设,不管市场多么复杂,企业都应该坚守道德底线。首先,企业信用文化建立的关键是领导者。企业的信用文化可以通过综合影响资源、经营能力以及外部环境使这三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成长。同时,管理层的信用领导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激发下属的信用品质,促进下属的主动行为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建立领导者和下属之间持久且和谐的信任关系,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坚实基础。其次,解决信用缺失的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约束力量是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制裁力度。企业信用的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信用环境,能够让守信者有所收获,失信者反之。作为减少甚至杜绝企业失信行为的重要因素,加大失信成本并非易事。只有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即用法律严格规范失信行为的范围和失信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法律的严肃性作为背书,才能对企业的信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数字经济时代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大数据技术处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用数据的透明度,为建立企业红黑名单提供更加便捷的技术支撑,降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数字经济普惠金融,通过企业信用监管及征信体系的完善更好地发挥信用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效应。(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政务诚信及严格的企业信用监管机制作为社会信用的核心与标杆,政务诚信是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必要条件。建立信用政府是优化信用环境的第一步。政府以信用评价主体的身份存在于社会信用系统中,对于政府来说,在扩大信用开放程度的前提下,同步完善政务公开和听证制度,才能提高整体信用服务水平。此外,建立健全的征信体系,也是提高信息共享程度的必要条件。以完善财政、海关、工商、税务和银行等部门征信数据系统为前提,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加强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整合区域征信信息,进一步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提供方便。当然,将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实现有效结合,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拓展认知边界,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和关联知识的共享,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准性和可行性。(二)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的守信度来进一步优化整体信用环境。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企业失信现象的进一步增多。同时,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服务种类单一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也间接制约了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守信度不仅需要联合财政、海关、工商、税务和银行等部门共同评估,还需要各部门机构展开联合办公,交换企业征信数据,最终建立统一的征信数据平台,收获准确的企业信用评价。当然,也要同时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通过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分类型、分等级向各行政监管部门进行反馈,最终实现规范企业行为的目标。此外,5G时代的到来伴随着数据低延时等优势特征,万物互联的前提下,收集到的数据将更加全面立体[8]。(三)加快信用立法,完善企业信用体系配套制度目前,针对信用数据的分割范围还没有十分严格的说明;对于提供非真实数据的企业和个人,也还没有统一的惩罚措施和手段。此外,由于工商、税务和银行等部分的信息尚未实现完全共享,覆盖社会治理全领域的个人信用体系未能有效建立。针对有失信行为的个人,相应的惩罚限制和限制内容在有些场景下也并不十分明确。因此,为加快企业信用体系配套制度的完善,利用网络和大数据成为必然之趋。(四)建立信用公示平台——水滴信用企业可信百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信用框架开始逐步完善。从消费层面再到产业层面,社会各个层面都被来自信用的影响所渗透,政府也开始引导和鼓励社会信用服务机构进行相关的创新探索。由上海凭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国家发改委信用建设合作伙伴)运营,第三方平台背书的企业可信百科,具有企业信用领域的充分权威。以“百科”为名,企业可信百科打破传统的征信平台逻辑,将信用信息与360搜索引擎深度结合,对信用好的企业进行优先曝光与展示,进一步促进企业与相关合作伙伴实现共赢。作为一款专门为守信企业打造的专属可信形象展示工具,水滴信用企业可信百科能够帮助守信企业极速开通上线、进行编辑维护,展示企业的可信形象,帮助企业收获更多商业价值。通过信用累计强化企业信任感,凭借企业信任感打好交易基础,利用交易基础助力企业营销成交量提升的逻辑,企业可信百科“信用推广-信任强化-提升成交量”的营销闭环得以展现。可信百科通过树立企业可信形象,助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拉升企业销量,体现其场景化信用价值。(五)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惩戒相关行为根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11月3日下发的相关文件,对于激励守信行为、惩戒失信对象,我国将协同各领域红黑名单,对其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以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和企业信用文化为最终目标,将诚信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作为其发展动力,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来增加企业失信的整体成本,守信即为有收益,失信将会付出巨大代价。(六)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诚信道德的建设需要伴随着持续的努力,并非一朝一夕得以达成。通过对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来规范每一位人民群众的行为,将讲道德、重诚信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以提高全民诚信道德素质能力、增强社会整体信用意识为目标,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来规范和激励群众行为。六国内企业征信查询市场现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数量增长率大约保持在年均15.7%,面对庞大的企业数量,一家征信机构必须得有资源、有技术、有能力来掌握,小玩家或许很难进驻到企业征信行业。目前,国内以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可信百科等为主的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已经覆盖上亿的市场主体初步满足了用户查询企业的基础需求。据了解,这些平台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法院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100多家官方网站;而可信百科更是与国家信息中心签订数据共享协议,以保障数据来源的真实性、时效性与权威性。无论是天眼查、启信宝,还是可信百科,在本质上都是一个关于企业信用的信息平台。既是平台,便需要做好各方价值的体现,来实现共赢,一方面,征信平台需要保证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与时效性,来为信息获取方(即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提供信息价值。另一方面,平台在建立企业信用的同时,也可以为优质企业背书,将好的企业展现给市场,促进企业经营的高效与新增长,这也是平台可以为优质企业提供的广告价值。后者涉及的其实也是企业信用平台未来所要探索的商业模式,即如何让信息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对于平台、企业方与合作方三者而言。在这条商业路径上,就目前几家平台的表现来看各有侧重。(一)两查一信基本情况两查一信拥有几近相同的数据来源、相似的平台功能和大同小异的商业模式。其中,三家平台均面向C端用户提供免费或付费查询,面向B端企业提供付费版专业服务。截至目前,三家企业信用查询平台均已实现盈利。天眼查定位为中国第一“商业调查工具”的天眼查,以“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作为核心功能。平台包括上市信息、企业背景、企业发展、司法风险、经营风险、经营状况、知识产权等64种数据维度信息展示在内,其独特的“关系梳理”能让用户直观地看清关联实体及其背后的商业关系。企查查作为移动端企业情报的开创者,企查查深耕企业征信六年,致力于商业征信大数据的分析整合,同时涵盖企业工商信息、股权关系、法律诉讼、风险纪录、知识产权、投资交易、历史信息、舆情信息等九十多个维度商业数据。此外,自喻为国内企业信用查询领域领头羊的企查查,以技术作为核心壁垒,建有国内一流大数据挖掘,人工语义智能分析,GPU大数据超算平台。启信宝定义为国内领先AI商业信息查询工具的启信宝,掌握着全国超过2亿家工商企业和组织机构的公开实时数据,通过超过1000个的查询维度,结合AI技术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和挖掘整理的解决方案。此外,启信宝还将目光放眼于全球,以国内超过1.8亿家企业及组织机构数据为基础,同时纳入全球超过60个国家的海外企业的一整套信用信息查询结果。(二)后来居上者?可信百科优势瞩目区别于两查一信,可信百科以“为守信企业打造,互联网场景下的一款守信激励产品”为定位,将中小企业信用质量差、信任感低作为区别突破口,率先推出能够将查询场景与搜索引擎相结合的守信企业形象展示工具。可信百科具有展示形式独特、流量入口众多等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可信百科能够在用户想要了解企业的第一时间,通过360搜索引擎等多渠道查询企业实时信用价值,最大程度区别于其他平台只能通过网站或app进入查询。对于用户来说,可信百科不仅能够缩短用户对于企业信用数据的获取路径,更多渠道入口的背书也进一步增加了企业信用的可信度。而对于企业来说,用户搜索场景下自然呈现的信用资料不失为一种主动的信用推广。对比传统两查一信等平台需要用户主动查询,可信百科则能让企业征信主动展示,进一步强化企业信任感。作为企业征信市场的潜力玩家,可信百科基于互联网场景、以信用连接C端用户与B端企业的独特发展路线能够主动挖掘企业信用资产,帮助企业进行基于信用的品牌推广盈利,是企业征信数据在B端推广需求和C端查询需求的创新使用。当然,不管怎么看,企业征信平台的商业模式仍旧是一个亟待探索的方向。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信用体系会逐步完善,重要程度也会愈发提高,企业征信机构(或平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以美国的发展来看,繁荣的市场经济背后是必要的信用体系,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如今的美国征信局已经形成了3家大公司鼎力的局面,即Experian、Trans Union与Equifax三大信用局。那么,对于我国的发展而言,如今正是起步阶段,未来的格局如何,主要考验的还是各家基于信用查询的商业路径探索。可信百科作为水滴信用的旗下产品,实际上也是其基于企业信用向搜索百科糅合发展的一个方向,商业探索方面颇见创新。七国内外征信行业发展现状及商业化模式(一)国际三大个人征信机构及企业征信机构业务模式国际征信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法律完善阶段、并购整合阶段以及成熟拓展阶段四大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征信体系,在社会经济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征信行业经历了近百年的不断进化,已经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发展产业链。目前美国的三大个人征信机构为Experian、Equifax和Trans Union,他们都出现在上个世纪,反映大众消费对信贷的需求和全社会对个人信用的关注度的上升。这三大个人征信机构促进了美国的征信市场走向成熟,并对国内征信市场的成长颇具借鉴意义。Experian(益百利)Experian总部位于都柏林,1996年被GUS收购,2006年作为独立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Experian拥有信用服务、决策分析、市场营销服务和消费者服务四条业务线。信用服务主要指的是向放贷机构提供信用报告,具体来说,是向放贷机构提供消费者和企业历史还款和以往信用申请记录等数据,以帮助后者做出其提供的信用产品对消费者和企业来说是否适当、是否应提高授信额度等决策。Experian信用服务的费用是以交易为基础的,按照信用报告的购买数量分层收取。决策分析主要指的是向客户提供评分、检查、决策软件和系统。其中,评分和检查的费用是以交易为基础的,按照客户购买量分层收取;软件和系统的收费类型包括安装费、经常性软件授权费和交易手续费。市场营销服务能对消费者进行画像,从而帮助客户识别潜在买家、获取新用户、提高客户留存率、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最符合消费者习惯的方式联系消费者。Experian认为其在市场营销服务的数据、数据质量和交叉销售的营销能力上处于市场领先地位。Experian市场营销服务的费用是以交易为基础的、根据客户购买量分层收取的、数据授权费和订购费。消费者服务使消费者能在线查看自己的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理解和改善自己的信用状况、防止欺诈和身份被盗用。Equifax(艾可菲)1898年创立,是三家中历史最悠久的。按照地域,Equifax的业务线分为美国本土和海外两种,后者包括加拿大、欧洲和拉丁美洲。Equifax在加拿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美国本土基本一样,而在欧洲和拉丁美洲Equifax还为放贷人催收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按照客户类型,Equifax的业务线分为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两种。和Experian以及TransUnion有所不同的是,Equifax向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业务。Equifax服务的企业客户主要分布在以下行业:金融服务、抵押贷款、零售、通信、公用事业、汽车、经纪、医疗、保险和政府机关。按照收费依据,Equifax的业务线分为按交易收费的和按订购收费的两种。前者指的是产品提供给客户时即收费;后者指的是在客户使用产品之前即先收取一部分前期费用,订阅时间通常是一年。Trans Union(全联)TransUnion致力于向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全球风险信息解决方案。在美国,TransUnion客户覆盖全美前十大银行、前五大信用卡发行方、前二十五家汽车商、前十五家汽车保险公司的十四家、数以千计的医疗服务商和联邦、州、地方政府机构。TransUnion拥有信贷信息、身份信息、破产、司法抵押、司法裁决、保险索赔、车辆等来自约90000个数据源的数据,TransUnion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由银行等会员向其提交和自行采购等方式,另外,成为TransUnion会员是自愿的。地域上,TransUnion已经在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TransUnion自身业务分成三部分:面向企业的美国信息服务(U.S.Information Services,USIS)业务、面向个人的消费者业务,在国际市场开展上述两项业务的国际业务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实际上TransUnion的业务可以简单分为机构业务和个人业务两类。TransUnion的机构业务USIS的功能包括为客户分析消费者信用状况、在前者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精准营销和催收方案、反欺诈等。从业务来看,TransUnion的企业业务占总体业务的65%左右,消费者业务仅占6%,国际业务占比在26%左右。这三大征信巨头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美国对征信的法律保障,美国通过《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催收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银行保密法》《信息自由法》《金融隐私权法》《平等信用机会法》《诚实借贷法》《公平信用账单法》《信用卡发行法》《公平信用和借记卡披露法》《房屋抵押披露法》等近20部法律,共同形成了较全面的征信法律体系,为美国征信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除三大个人征信机构外,国际上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征信机构还有美国邓白氏公司,其规模堪称国际企业征信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巨人。n&bradstreet(邓白氏)作为世界上最著明的商业信息服务机构,n&bradstreet成立于1841年,其征信服务主要针对于商业市场,以企业为主,可实时查询企业的融资情况以及信用记录等。目前,n&bradstreet在全球37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在全球范围内向客户提供12种信用产品、11种征信服务以及各种信用管理用途的软件,还在50个国家和地区替客户开展追账业务。1994年,n&bradstreet正式进入中国,在上海设立邓白氏国际信息(上海)公司,1996年,在北京设立分公司,并于广州等地设办事处。按照与国际商业标准和惯例接轨的要求,n&bradstreet重点在市场开拓、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商务培训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信用咨询服务。通过引入邓白氏中国信用风险指数和邓白氏中国风险指数行业标准等,n&bradstreet向企业提供商业资信调查报告,帮助企业通过专业渠道达到国际商业标准、熟悉国际商业实务。除企业信息,更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包括邓白氏风险指数和风险评估管理系统(RAM),旨在使公司成为企业的商业战略伙伴而不仅是商业信息供应商。目前,我国征信市场前景不断扩大,并逐渐接近于美国。在企业征信业务方面,有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等传统征信公司,但是,仅靠传统征信并不能解决小微企业的征信和借贷问题。因此,芝麻信用、考拉征信等大数据征信机构逐渐在小微企业征信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未来,征信机构会越来越多,对资源的整合、业务发展的规范、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等都将有不小挑战。征信行业步入成熟期依然任重道远。(二)国际征信机构的业务模式及盈利能力在国际上,征信行业的业务收入主要由基础征信服务收入和信用衍生服务收入两大部分构成。(1)基础征信服务收入:是指行业征信机构向企业和个人出售信用报告、并为其提供信用评分取得的收入,这样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中;(2) 信用衍生服务收入:是指征信机构在为用户提供信用评估的基础上,同时对外提供分析决策的服务、精准营销服务以及针对消费者客户服务等取得的收入。而基础征信服务收入与信用衍生服务收入的比例与该服务地区的征信行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当征信行业发展水平越高,信用体系越完善的情况下,信用衍生服务就会越发达。以美国征信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在成熟市场的征信机构中,基础征信服务和信用衍生服务收入基本持平,以美国的Experian为例,其收入结构中,基础征信服务收入占48%,信用衍生服务收入占52%。八结论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信用经济和信用管理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已见雏形。当前,政府“放管服”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全面推进中,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整体大背景,使得“信用”的边界远远超出“偿债能力和偿债风险”的概念。作为程序化的信任机制,以信用经济和信用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培育主体自律、实现主体自治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用产品在“信用经济”和“信用管理”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也会迅速扩大,以信任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建设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9]。水滴信用企业可信百科具有“可查询、多展示、易传播、快追踪”的产品特性,与守信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展示需求不谋而合,通过搜索,用户可以随时查到企业的实时信用形象。凭安征信作为国家发改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伙伴,以负责任的态度,严把“入门审核”“在线监测”。对凡是涉及重大失信、经营异常、严重违法税收、存在较多负面新闻的企业,均拒之门外;对已经上线的企业,依据与国家信息中心以及有关权力机关共享的信用信息对其进行动态监测,真正为中小企业、为全社会打造可信的、公正的可信百科信用载体平台。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更多的新思路。大数据技术的处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用数据的透明度,水滴信用企业可信百科为建立企业红黑名单提供更加便捷的技术支撑,降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强企业信用生态建设,通过企业信用监管及征信体系的完善,更好地发挥信用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参考文献[1] 程民选,唐雪漫,孙磊.社会信用体系: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9(12):30-34.[2] 姜涌.社会信用体系的他律性建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9(02):71-77.[3] 李雪灵,张惺,刘钊,陈丹.制度环境与寻租活动:源于世界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84-96.[4] 沈洪明.转型经济条件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和企业信用[J].管理世界,2006(10):162-163.[5] ]刘建明. 诚信品质视角下的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6] 林毅夫,潘士远.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经济发展[J].世界经济,2006(01):3-11.[7] 赵志勇.企业大数据征信:困境与超越[J].上海金融,2018(02):92-95.[8] 陈杰.5G变革营销[J].知识经济,2019(32):72-74.[9] 章政,张丽丽.论从“狭义信用”向“广义信用”的制度变迁——信用、信用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内涵问题辨析[J/OL].征,2019(12):1-8[2019-12-04]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促进征信业发展提质、建立健全征信体系的会议精神,坚持征信为民,规范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加强征信监督管理,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又将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征信需求增加,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就开始进行征信体系建设的探索,直到2004年和2005年,分别建成了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是征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从此征信行业有法可依,进入规范发展的阶段。从根本上来讲,征信的发展一要走量,二要走质,量可以理解为准入,质理解为其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征信的量变在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征信开放力度。我国征信业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政府帮助征信行业迅速度过发展初期的无序状态,形成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不过,征信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同样需要丰富的市场主体,在不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相较于依靠国家力量建立的公共征信系统,市场化的征信机构一直发展缓慢。但征信本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信用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法人来说,都是一种隐形的财富,但信用的度量又是具有一定困难和争议的,单靠政府力量很难支撑起社会整体的征信体系,征信所需的庞大数据信息也是单靠一家机构难以收集的。所幸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经济社会中的数据数量呈指数式增加,给各类市场化的征信机构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实际上,信用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法人来说,都是一种隐形的财富。进入数字时代,众多企业也开始为便捷自身业务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人、企业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得出信用评分,为之后的经营交易活动提供参考。但企业的征信行为说到底还是单打独斗,没有纳入体系之中,一方面使得大量数据不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还加大了对这些零散征信机构的监管难度。笔者认为,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相当于聚合这部分社会资源,促使征信服务机构提供多维度个人信用评分制度,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多元化个人征信体系,在经济系统内形成良性循环。征信业务的质变一定要体现在应用之上,目前国内现有的征信数据服务大都停留在整理原始数据的起步阶段,信用数据分析服务不能满足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信用服务需求,这是我国征信市场较为欠缺的地方。《办法》在这一方面也给予了关注,对征信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引导征信业务向更广范围,更深领域发展,同时也将更多的业务纳入监管当中,保证市场的有序发展。对于征信机构而言,应用是目的,独立性则是保障,征信机构必须具有第三方的独立性,而关于信用信息规范化使用,保障用于合法目的也正是《办法》的关键内容所在。要保证征信机构在运用其掌握的海量公民信息同时,不至于因利益关联或利益冲突而进行违规使用。除此之外,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保证信用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做到使用而不滥用。实际上,不论是之前开放征信机构还是近日的《办法》出台,对于征信而言,数据隐私问题都是重中之重,征信信息的获取源自于公民、企业等信用主体的交易行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不过可以看到,《办法》对于相关业务的监管也做了相应的安排,我们相信监管不会走先放任后治理的道路,能够有效从源头上杜绝滥用公民信息的行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来源:国际金融报“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保证信用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做到使用而不滥用。”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促进征信业发展提质、建立健全征信体系的会议精神,坚持征信为民,规范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加强征信监督管理,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又将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征信需求增加,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就开始进行征信体系建设的探索,直到2004年和2005年,分别建成了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是征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从此征信行业有法可依,进入规范发展的阶段。从根本上来讲,征信的发展一要走量,二要走质,量可以理解为准入,质理解为其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征信的量变在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征信开放力度。我国征信业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政府帮助征信行业迅速度过发展初期的无序状态,形成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不过,征信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同样需要丰富的市场主体,在不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相较于依靠国家力量建立的公共征信系统,市场化的征信机构一直发展缓慢。但征信本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信用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法人来说,都是一种隐形的财富,但信用的度量又是具有一定困难和争议的,单靠政府力量很难支撑起社会整体的征信体系,征信所需的庞大数据信息也是单靠一家机构难以收集的。所幸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经济社会中的数据数量呈指数式增加,给各类市场化的征信机构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实际上,信用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法人来说,都是一种隐形的财富。进入数字时代,众多企业也开始为便捷自身业务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人、企业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得出信用评分,为之后的经营交易活动提供参考。但企业的征信行为说到底还是单打独斗,没有纳入体系之中,一方面使得大量数据不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还加大了对这些零散征信机构的监管难度。笔者认为,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相当于聚合这部分社会资源,促使征信服务机构提供多维度个人信用评分制度,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多元化个人征信体系,在经济系统内形成良性循环。征信业务的质变一定要体现在应用之上,目前国内现有的征信数据服务大都停留在整理原始数据的起步阶段,信用数据分析服务不能满足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信用服务需求,这是我国征信市场较为欠缺的地方。《办法》在这一方面也给予了关注,对征信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引导征信业务向更广范围,更深领域发展,同时也将更多的业务纳入监管当中,保证市场的有序发展。对于征信机构而言,应用是目的,独立性则是保障,征信机构必须具有第三方的独立性,而关于信用信息规范化使用,保障用于合法目的也正是《办法》的关键内容所在。要保证征信机构在运用其掌握的海量公民信息同时,不至于因利益关联或利益冲突而进行违规使用。除此之外,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保证信用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做到使用而不滥用。实际上,不论是之前开放征信机构还是近日的《办法》出台,对于征信而言,数据隐私问题都是重中之重,征信信息的获取源自于公民、企业等信用主体的交易行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不过可以看到,《办法》对于相关业务的监管也做了相应的安排,我们相信监管不会走先放任后治理的道路,能够有效从源头上杜绝滥用公民信息的行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本文由“苏宁财富资讯”原创,作者黄大智,壹图网供图。“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征信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信而有征”即为征求、验证信用。由此可见,征信是一个自古至今就被关注的话题。国内唯一可以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百行征信表示,计划于近期启动个人征信报告查询的服务试点。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也将在近期运行新的征信系统,提供新的个人征信报告(即个人征信报告2.0)。个人征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市场?1发展历史我国的征信机构最早是1932年设立的“中华征信所”,真正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后来,十六大、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要求。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从此征信行业进入了依法发展的快车道。征信业务按照信用信息主体,分为企业征信业务和个人征信业务,顾名思义,分别采集、加工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并提供服务。个人征信行业始于 2004 年,经过 2013 年立法、2014 年开始收费、2015 年试点等阶段。2018 年 2 月,央行正式下发首张个人征信行业牌照给百行征信,2019年1月1日,百行征信首期三款征信产品上线测试。2发展背景在个人征信业务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是个人征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体现了个人的信用生活,反映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守信程度,并且已经广泛用于消费、金融、行政服务等领域。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应用最多的是贷款,也是报告应用最多的场景,贷款的增长直接促进了个人征信的发展。图2显示,从2004年至今,我国的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从不足两万亿增长至近40万亿,增长了近20倍。报告作为消费信贷交易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机构辨别消费者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在放贷时的重要参考信息。同时,新型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对个人征信行业提出了现实要求。以典型的P2P行业为例,平台与个人的信息不对称放大了P2P平台的经营风险,缺乏合法有效的催收手段催生了更多的“老赖”,这又进一步加剧了P2P行业的风险发生。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既能减少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风险,又能够通过个人征信记录减少“老赖行为”。完善互金行业的征信情况,是监管的需求,也是市场的需求。3蛋糕有多大毫无疑问,国内个人征信尚且是一个蓝海市场,广阔而又亟待开拓。虽然无法具体测算市场空间有多大,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指标来探寻市场规模,窥一斑而知全豹,并对比征信行业发达的美国来加以验证。人口规模、征信的覆盖率、服务人群结构、服务次数、价格、行业渗透率等多种因素决定了个人征信的市场规模。征信覆盖率方面,美国三大征信机构益百利(EXPERIAN)、艾可菲(Equifax)、全联(TransUnion)覆盖了全美90%以上的人口,其它新兴征信机构如Credit Karma、ZestFinance等作为补充,基本覆盖全美的人口征信。我国的征信行业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截止2019年,央行征信中心已经收录自然人9.9亿人,有信贷记录人数5.3亿,征信覆盖率为38%(与总人口对比)。服务人群方面,美国征信行业发展较早,产品服务已经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而国内的征信产品的使用者主要为持牌金融机构,并主要用于信贷服务,针对的主要为16-60周岁人群。注:人均服务次数为根据美国第一大征信机构益百利(EXPERIAN)的收入结构、服务人数、价格等因素综合测算而来;市场渗透率为根据行业主体、发展阶段、渗透率等指标以及公开资料进行综合估算。目前我国使用个人信用报告的情况还相对较少,对招聘企业、保险机构、司法案件、个人并无明确的需求。同时,各个年代人的消费习惯都不同,除80后、90后外,主要的消费主体仍然保持保守的消费习惯,贷款消费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习惯和消费主体将变为80后90后的消费方式。综合以上因素判断,国内个人征信市场规模应有千亿级别,潜在的市场规模应在2000亿到4000亿之间。4谁能分而食之既然这是一个广阔的蓝海市场,那么,又有哪些玩家能够参与到这个前景美好的产业中呢?在此,我们从个人征信的产业链说起。个人征信的产业链较为简单,主要分为前期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产品开发、征信产品的应用。数据收集环节中,征信公司是信息汇集地,收集几乎所有关于个人活动的历史信息。目前,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收录的数据主要以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为主,辅以电信、公积金缴存、社保、税务等信息。随着百行征信的产品商用,新兴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也进入到个人征信市场中,这无疑是对央行征信系统的极大补充。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财、信贷、保险。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征信的发展已经在数据征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比于征信机构,大数据征信对于用户画像的刻画更为完整,维度更多,也更清晰,是信贷数据、政府数据之外的有力补充。而在国外,调查公司也是数据的来源之一。数据处理和产品开发是个人征信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个人征信机构从征信对象处获得信用信息,并将数据加工成征信产品与服务,提供给征信产品使用者;征信产品使用者以征信产品和服务为依据,向征信对象(金融产品消费者)提供信贷及其他业务,如图5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数据处理涉及很多技术,总体而言需要数据库技术、个人数据配对处理、特征变量技术。每一种技术都会有对应的行业公司提供相应的服务,最后由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形成产品,如个人信用报告、信用分等,最后提供给征信的使用者。可以看到,虽然个人征信产业链并不复杂,但涉及较多行业和技术。数据收集过程中的征信机构、大数据征信机构、第三方数据处理公司、第三方调查公司等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掌握关键技术的公司占据优势,如SAP、Oracle、FICO等。目前,国内此类市场和公司尚处于发展初期,除了百行征信的八家股东(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考拉征信、中智诚征信、北京华道征信)外,其他的大数据公司、从事数据挖掘与数据处理的公司同样有着广阔的市场。而基于个人征信数据衍生出来的特别关注名单、信息核验、反欺诈等产品也已经逐渐进入市场。5个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征信征信是一个与个人信息、数据极度相关的产业,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尚未成熟,在法律、制度、监管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个人征信的应用范围也很有限。但随着行业的完善,个人征信的应用将从金融扩展到旅游、教育、医疗、金融、行政服务、职业招聘甚至各种日常生活场景,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个人的征信记录有必要的保护和维护。从法律、监管、行业层面有很多值得期待和改善的地方,但我们首先要自己保持关注。第一,不要过多申请信用卡。每申请一次信用卡,都会留下信用报告的机构查询记录,过多的查询记录会使得贷款方对你的还款能力产生怀疑,直接影响贷款的通过率。第二,及时处理长期不用或比较少用的信用卡。多数信用卡都有年费,因欠年费导致的逾期与正常消费还款逾期的效果相同。第三,及时还款,无论是信用卡还是其它产品。有人认为在非银行的平台上借款不会影响征信,事实上很多互联网金融类的公司已经接入征信系统,接入机构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第四,及时缴纳日常生活费用。如水、电、煤气、电话费等。第五,在需要互联网金融类产品时,选择正规平台的产品。如蚂蚁金服借呗、腾讯微粒贷、苏宁任性贷等。第六,定期查询(个人查询)征信报告,对有疑问的记录及时进行申诉。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信用不是一纸空文,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而是个人永远携带的财富。信用时代,为每一份合同负责,为每一个签字负责,为你个人的信用负责。
近年来,诸多征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征信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已经存在的困境,其中包括覆盖率低、数据整合难度大、数据较为简单,行业规范问题也浮于纸面之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发展,也对征信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每个行业都有其一个规范期,相信规范期过后,整个征信修复市场必然会欣欣向荣。征信行业的发展对金融业至关重要,征信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也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诸多问题,整个行业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和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于此同时,征信行业的发展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下面从三个方面浅析征信修复行业发展前景:一.市场供给随着近十年信用卡普及,以及2014-2018年个人消费贷的爆发。根据调查数据统计,2018年,全年的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88.61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6%,这一庞大的数字直接显示了信用卡逾期情况是非常严重的现象,再加上房贷、车贷、网贷等不停的逾期情况,可见市场的供给是相当巨大的。二.个人修复我国的个人消费性贷款根据贷款的用途可以进一步分为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信用卡和个人消费贷,。与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相比,个人消费贷款的用途广泛,资金流向较为分散;与信用卡消费相比,个人消费贷款的贷款额度相对较高,不享受免息期,且贷款期限相对固定,一般不超过10年。截至2016年末,数据库已收录自然人信息9.1亿人、企业及其他组织信息2210万户,并采集非金融信用信息50.6亿条。截至2017年底,国家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已收录9.5亿自然人和2510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贷信息,全国共接受查询企业征信报告8014万次、个人征信报告13.7亿次。截至2018年8月末,数据库累计收录信贷信息33亿多条、公共信息65亿多条,为2542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9.7亿自然人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接入各类法人放贷机构3900多家,日均查询企业信用报告29万余次、个人信用报告477万余次。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征信行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个人征信系统记录的自然人为8.2亿人,2015年记录的自然人人数达到8.8亿。2019年3月10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目前我国征信系统已经记录了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个人信用报告日均查询次数达到555万次,相较于2015年披露的日均查询次数173万次增长221%,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7%。目前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主体主要包括个人、商业银行以及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其中商业银行查询价格约为4元/次,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查询价格约为1元/次。个人自查信用报告可以通过央行征信中心进行网上查询,也可以通过央行在各地设立的查询点进行查询。网上自主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免费,网点查询前两次免费,第三次及之后每次收费20元左右。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从个人征信系统覆盖的自然人数量来看,正处在稳定增长阶段,日均查询次数快速提高。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试运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近期可能正式上线。新版报告采集信息将更细化、更全面、更精准,展示更多的个人信用记录。在此基础上,我国个人征信查询市场规模会逐步提高,年均增速维持在20%左右,预计到2024年达到440亿元。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对个人信用注重程度的提高,未来我国个人征信自查次数将会逐步增多,金融机构通过广泛接入征信平台,对个人征信报告的查询也将更加广泛。在个人业务重要信息提示和个人信用报告数字解读等相关增值服务的开展下,我国个人征信潜在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别。未来几年时间,我国个人征信市场规模将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相关的增值服务种类与数量逐步增多,在国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下,行业发展将更为规范,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三.征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中国征信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预计未来征信行业的顶层设计将更为完善,将在个人信息采集与使用的边界、数据拥有者和数据使用者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合理使用数据等方面更加明晰,行业发展将更有章法和更加稳健。2、大数据征信体系是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征信行业转型升级。首先,大数据使得征信收集到的信息打破了原有局限,从互联网平台及移动端等多渠道采集有助于对信息主体的信息数据全面把握;其次,大数据实现了征信数据深度挖掘,利用IT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能够更好的反应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并提供更为丰富及符合场景的信用产品及服务。3、移动端将成为征信机构发力重点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移动端将成为征信机构的发力重点。从征信行业产业链来看,数据采集、征信服务产品以及应用场景等未来都将在向移动端转移。
●在信用体系法治建设中,征信业法治建设已逐步建立●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可以查看配偶信息,将还款记录延长至5年,还将纳入电信业务、自来水业务缴费情况、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低保救助、执业资格和行政奖励等信息●新版征信系统扩增信用信息来源后,有利于更加可靠地评估特定主体的信用风险,防范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类交易风险当下,“信用”已不再专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它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买房、住酒店甚至招标活动,如果你的征信显示不好,这些事都不能做,处处受到限制。正因如此,央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很可能于5月正式上线的消息一出,便引发各方关注。像“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发生严重违约后销户来“洗白”等手段,都将纳入失信范围;“新增哪些贷款限制”“办理首套房贷款会不会审核更严”也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焦点问题。记者了解到,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可以查看配偶信息,将还款记录延长至5年,还将纳入电信业务、自来水业务缴费情况、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低保救助、执业资格和行政奖励等信息,从多方面堵住投机取巧的漏洞。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看来,建立征信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防范风险,建立“失信惩戒、守信褒扬”机制,促进诚信社会建设。新版征信系统扩增信用信息来源之后,对于评估特定主体的信用风险将更加可靠,有利于防范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类交易风险。征信业跳跃式发展 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征信一词源于《左传·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据考证,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自1932年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诞生开始。所谓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代征信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开始试点贷款证制度。经过几年发展至2002年,全国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现代征信业发展开始步入正轨。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5年,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全国联网。2006年,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此后,征信业迎来大发展时代。截至2018年8月末,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收录信贷信息33亿多条、公共信息65亿多条,为2542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9.7亿自然人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接入各类法人放贷机构3900多家,日均查询企业信用报告29万多次、个人信用报告477万多次。与此同时,在信用体系法治建设中,征信业法治建设已逐步建立。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条例以国家专门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征信工作的基本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说,这标志着我国征信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据悉,条例建立了征信市场准入管理、征信业务规则、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制度,明确了征信业监督管理体制,奠定了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的法治基础。在部门规章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对条例有关管理的条款进行细化;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改委等联合起草《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拟就信用评级程序、业务规则、监督管理等建立统一的跨市场监管框架。在规范性文件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同时,在行业标准层面,发布《征信机构信息安全规范》等多项征信行业标准等。人群覆盖范围不广 个人征信有待完善不过,个人征信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称,央行征信中心的个人征信系统,其覆盖人群、覆盖维度仍远远不足。数据显示,央行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为35%,而美国个人征信渗透率则达92%。从征信人均查询来看,美国人均5.79次,我国0.35次,查询量仅为美国的1/17。因此,建设更加完善的个人征信业,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也对记者分析,与国外相比,我国以往的征信报告和传统个人征信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传统征信涉及人员不够广泛。比如,有效的征信信息并不充足,即以前征信涉及的人群、信息的维度比较少;其次是传统征信以银行征信信息为主,当居民与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发生关联,才可能被涵盖进征信信息报告中,“银行的服务,大致上是开户、借贷款、信用卡、消费金融服务等。在这种情况下,维度比较窄,信息来源也比较窄,覆盖人群不足”。据尹振涛介绍,国外的征信体系也是以银行行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进而不断完善,但国外的征信体系覆盖人群足,关键在于信用卡。国外信用卡普及率高,与之相比,我国信用卡普及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不断改进创新。今年5月即将面世的新版征信报告,对银行来说,能查询到的信息更全面;对用户来说,能隐藏的信息越来越少,个人金融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公开化。李俊慧认为,提高征信系统人群覆盖范围,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考虑是否拓宽个人征信系统信息来源;另一方面,要考量是否扩充金融业务的范畴,比如是否将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及其他消费行为纳入其中。新版征信精准全面 个人信息并非透明随着个人征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央行征信报告内涵也将丰富。据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披露,央行牵头设立的征信中心数据库已经接入了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还有2600多万户的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的信用信息。目前每天通过该系统查询的个人信用报告达到555万人次,企业信用报告30万人次。何南野称,央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记录已具有较大的公信力和形象力,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关注个人信用情况。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也在不断改进创新。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新版征信报告将于2019年5月正式面世。有分析称,对于银行来说,新征信能查询到的信息更全面;对于用户来说,能隐藏的信息越来越少,个人金融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公开化。有业内人士专家告诉记者,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经过诸多考虑,决定推出新版征信报告。一方面,国家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全国联网与互联互通,使得个人重要信息归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让个人信息更趋完善,征信维度具备了多元化基础。专家称,新时期经济发展对个人征信报告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快速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信用社会,成为征信行业当前的重要任务。据业内人士分析,新版个人征信报告与旧版相比,更细化、更全面、更精准。从目前看,新版征信报告试运行较为理想,未出现较大问题。整体内容和栏目在试运行阶段应该变动不大,至多在一些小问题上根据试运行的情况进行相应修订。尹振涛则认为,新版征信报告有这样两个特点:第一,其维度在不断增加,维度增加的结果不仅让个人的信息更加丰富,还会纳入更多的群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用信息。随着大数据和个人金融服务,包括普惠金融的不断普及,让每个人的信息都成为自己的资产,每个人的信息也能给自己创造价值。随着维度增加,将征信扩大到更多的群体,是此次传达的最重要的一个信息;第二,个人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但不能说用户能隐藏的信息越来越少,这是不存在的,因为征信报告还在关注个人信息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将个人所有的信息纳入征信后,其他人能随意查看。“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个人的金融信息,其实并不存在公开化和透明化,只是针对部分机构公开透明,这一点要明确区分。与一些个人信息更加公开透明的说法相反,个人的信息应该变得更加隐藏,隐私得到更好保护,这也是下一步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点。”尹振涛说。“未来征信工作中的重点还包括哪些信息需要纳入,对哪些机构开放,还包括信息纳入的流程和授权。此次发布的新版征信报告,仅仅只是一个报告的形式,但是围绕这个报告,信息获取、发布和共享等,肯定需要一个配套的监管体系和框架来支撑。”尹振涛说,个人征信目前已经有了征信管理条例,围绕征信管理条例如何更进一步,是最大的问题,即信息安全。要加快个人信息安全法出台,国家应该进一步协调征信的监管条例和国家的法律框架。在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称,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提高个人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和便利性,价格上还能有优惠。消费者一是要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件,不随意出借,防止个人身份被盗用;二是合理安排金融消费,透支消费量力而行,不参与非法集资,少从小贷公司、网贷平台借贷;三是正确使用信用卡,不恶意透支,不“以卡养卡”,不虚假交易、违规套现;四是要养成好的信用习惯,平时注意细节,按时足额还款,避免造成信用报告中的负面记录。以卡养卡将被遏制 借款买房均为负债据了解,新版征信报告的还款信息更全面、记录时间跨度更大。此前,还款记录为两年,逾期记录保存5年。在新版切换之后,还款记录与逾期记录都统一到5年。在目前的个人征信报告中,已销户的都不会显示还款记录。而新版征信报告中,销卡也有还款记录。据悉,以往部分客户在发生严重违约后,最终采取销户的方式来“洗白”征信报告。未来,新版征信报告会让这些“黑历史”无处遁形。此外,新版征信报告新增“还款金额”,增加展示“最近半年月均应还金额”,意味着“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对此,何南野称,旧版个人征信报告反映信息的维度、跨度都较短,由此催生了很多钻规则漏洞的行为,如以“以卡养卡”行为,未来这种行为将得到一定抑制;同时,在房屋购买时,旧版征信报告只在主贷方体现负债,而新版征信规则下,如果夫妻双方共同买房,作为共同的借款人,双方都体现负债。“此次民众谈到的新增‘还款金额’,使得‘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还有一些人谈到的离婚、买房问题,这正是体现了征信报告的新内容,也是适应现在新的商业模式,适应现在存在的新风险点,对这些情况进行的新补充,这正是适应当前更加丰富的金融体系特征和特点的表现。”尹振涛说,此次央行新版征信报告也能推动网贷平台更加完善,但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推动网贷平台纳入征信体系。尹振涛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一是直接纳入征信;二是通过“信联”,也就是互金协会的百行征信,再纳入央行的征信体系中。“现在看来,国家很可能选择后者制定方案,这肯定会促进网贷的健康发展,为网贷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尹振涛说。在采访中,公众询问最多的问题是:新版征信要上线了,买房人该怎么办?从事房产中介的鲁山对记者说,在以往的操作中,公众在资格上或多或少有一些瑕疵,“购房者总会尝试各种方法突破,至少让自己变得更像首房首贷的样子。但随着新版征信系统的上线,未来的信贷审核越来越精细,首贷资格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对于新版征信上线之后新购房的夫妻双方来说,参贷人的按揭贷款记录会上征信。因为二代征信就是要纳入夫妻共有负债信息,这点毫无质疑。”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称,央行新版征信影响最大的是那些至今有首房首贷资格的年轻人,这些人可以尽可能在婚前以单身个人名义买房再结婚,这样就能解决参贷人上征信的问题。“对于那些已经用过按揭买房的夫妻,最近一两年内不用太担心参贷人上征信的问题。但是大家心里要有根弦,不能确保新版征信一定不会补录信息。”鲁山说。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邓军 当下,对营商环境改善的呼声日益强烈,而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机制是重要的着力点和实施方向。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上的商业信用氛围、营商环境,倒逼国内的第三方商业信用征信机构作出相应的业务调整。日前,上海合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合信息”)与商安信(上海)企业咨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安信”)宣布联姻,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并推出国内首款数据量延伸至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智能商业信息查询工具——全球版启信宝。据悉,全球版启信宝可以查询全球44个国家共2.3亿家中外企业相关的商业信息。另据了解,全球版启信宝可查询的国家很快将扩大至78个,可查询的中外企业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容。随着多家企业征信机构被注销以及外资企业征信机构入华步伐的加快,国内的企业征信行业也开始步入洗牌阶段,谁又将会成为中国版的Dun&Bradstreet(邓白氏)?近两年,中国已明显加快推动信用服务业发展。以企业征信服务为例,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中,如何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一家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判断其信用级别,成为了投资人、律师、记者等从业者和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需求痛点。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之外,更为全面和操作简易的企业信息查询工具应运而生,个中翘楚便是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品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我国企业征信机构已有125家。其中,截至2018年6月,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企查猫活跃用户规模均突破100万。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企业征信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从信用数据的归集、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到信用信息的应用、信用服务机构的设立等,仍然存在信用服务需求不足、信用服务市场不成熟等问题。同时,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企查猫这几家处于国内企业征信服务市场第一梯队的品牌,仍然缺乏相应的征信牌照资质及授权、研发的信用量化评级模型,尤其是在于国际多个权威评级体系互认互换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出口产品数量的持续增加,未能收回的海外应收账款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巨额的海外欠款已经成了为中国众多企业无法回避的大难题,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因此而被拖垮。这种问题的产生,缘于中国企业对国际惯例的不了解,没有充分利用国际信用做交易而导致。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做一单生意是一单,没有在信用方面建立长期管理的机制。例如,有些企业做生意心切,忽视了对国际合作伙伴信用的调查和了解,大笔一挥签合同;有些外方掌握中方心理而造假材料,中方企业也无渠道验证;有些企业对对方付款能力等信用信息不太了解就急于签合同,最后被骗。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调查外商的商业信用和信誉度情况方面,尽管可以通过我国驻外机构、与外商有业务往来的部门/人、外方公司挂牌的证券交易所、律师等多种渠道进行调查,但是,这样的调查过程往往费时费力。而在第三方专业机构方面,中国商业信用机构缺乏对海外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未被社会广泛认可。那么,全球版启信宝的推出,能否打破这一困局?据悉,目前启信宝在人工智能和商业大数据领域拥有国内1.8亿家企业和组织机构数据、覆盖743个维度及600亿条动态实时商业数据,能够全面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而商安信则专注于商业信用领域的数据处理、整合、评级、服务,拥有各项征信牌照资质及授权,研发的信用量化评级模型可与国际多个权威评级体系互认互换。同时,商安信拥有强大的国际企业数据库,覆盖中国贸易超过90%交易量的国家和地区,可在线即时查询超过3亿多家企业。双方联姻后新成立的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牌照的企业,如央行的企业征信牌照、国家统计局涉外服务许可证等,除了提供中外企业相应商业信息和数据查询,还能对中外企业主题进行信用评级,而这个评级逻辑在欧洲已经获得了公认。例如,全球版启信宝能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挖掘一些传统技术手段无法触及的企业间的隐形关系(比方说股权关系、疑似关系、业务联系、疑似控制人图谱等)。此外,全球版启信宝还能把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衍变成一种人工智能的运算方式,实时挖掘一些企业自身存在的监管风险。合合信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镇立新表示,全球版启信宝的推出,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让中国的企业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商安信董事长、总经理陈晓东表示,与合合信息的合作,可以看做是商业征信企业深度(商安信)+广度(合合信息)的融合,双方合作之后,更深层级的评级、主体判断、表现、负面、行业地位等综合信息将会变得更加详细。长期关注To B的企业征信头部玩家投资的领沨资本创始人、原高盛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马宁告诉记者,企业的偿债能力自2010年开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企业贷款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很值得关注,企业商账征信和评级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马宁认为,合合信息和商安信的合作,丰富了国内企业在出口商品时查找外企业信用情况的渠道,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也促进了海外企业与中国的供应商做生意。不过,镇立新和陈晓东也坦言,在建立海外企业商业征信/评级的公信力方面,全球版启信宝还需要时间去积累、沉淀,需要国内整个企业征信市场共同去推动。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多家企业征信机构备案被注销。其中,2016年有4家企业征信机构备案被注销,2017年为1家,2018年上半年也有7家企业征信机构备案被注销。从注销原因来看,2016年、2017年多为“连续6个月以上未实质开展征信相关业务”,2018年多为“业务申请主动提整”。记者还了解到,早在2017年7月初,央行上海总部公布《关于对上海华夏邓白氏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企业征信机构备案的公示》中,美资公司邓白氏持有51%股份,被视为外资进入中国征信行业的标志。2018年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宣布完成对外资机构——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的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其企业征信规模占GDP比重平均约0.0088%,而我国占比仅为0.0039%。这说明,相较美国水平,我国征信市场规模差距明显,未来提升空间巨大。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竞争。随着国内整个企业征信市场未来进一步的洗牌,谁又能在这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成为中国版的“Dun&Bradstreet”(邓白氏)?
来源:金融时报记者:马梅若日前,人民银行公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征信行业迎来又一重磅新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业内人士认为,此前征信业务的定义模糊一度困扰着市场参与主体。而本次《办法》不仅界定了何为信用信息,还对信用信息的采集、保存、提供、使用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征信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将进一步有规可循。人民银行于当前推出《办法》可谓有的放矢。从《办法》的主要内容来看,这是监管层经过多方调研、基于对当前征信市场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做出的规制。《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推动征信业更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创新征信服务新模式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一方面,技术的普及使得大量涉及信用信息的数据能够更容易采集和加工,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新业态缺乏明确的征信业务规则,出现了无授权采集,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办法》正是从法律层面“正本清源”,规范数字经济时代征信业的发展。《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推动征信业更好适应金融创新和普惠金融发展的需要。《办法》把为金融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用于判断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的各类信息都视为信用信息。也就是说,包括个人和企业的身份、地址、交通、通信、支付、消费等非借贷信息也被纳入信用信息范围。这对于上亿缺乏信贷记录的“信用白户”或“准白户”是一个重大利好。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作为借贷征信数据的补充,替代数据有助于更好刻画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缓解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困境。在《办法》的指导下,征信业有望助力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普惠金融。《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推动征信业加强对个人和企业的权益保护。在此前征信业务开展中,存在无授权采集、“一次授权、无穷采集、无限使用”、加工处理过程不透明、自动化决策有失客观公正性等问题,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同意权、异议权无法得到保障。而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正是征信工作的底线,一旦信用信息泄露或个人信息被诱导滥用,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次《办法》清晰界定信用信息,并提出了信息采集要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以更好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实现信用信息安全、合规、合理的流动。这是对市场上存在的“滥采滥用滥评”现象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从事相关业务机构的严格规范。《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推动征信业更好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扩大征信业对外开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办法》对境外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信用信息的跨境流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对此前规定的有效补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国内企业“走出去”,投资“走出去”,都要求推动征信信息的跨境交流合作。随着《办法》对相关活动做出明确规定,这方面的业务有望破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现代社会是基于信用的组织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体对于信用采集和使用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办法》顺应新时代、新趋势、新挑战,为下一阶段征信行业的发展明确了“规矩”。我们相信,随着规则的逐步清晰,征信业能够更好顺应当前数字时代的特点,走上更为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并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每一个市场和企业都是应运而生,从零起步,历经不断发展,长成参天大树。放眼全球征信行业,美国征信行业历经100多年,经历了机构由分散到集中、服务由基本到多元化、市场由国内走向全球的过程,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规模,成为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期,爱分析将推出系列调研报告,以美国征信市场为标杆,对全球征信巨头Experian、Equifax、TransUnion等进行深度研究,挖掘美国征信市场成为参天大树的推动力量和成因;同时,对市场中正在兴起的创新模式,如Credit Karma、ZestFinance等公司进行调研分析,揭示美国市场的征信业务创新趋势。调研分析美国市场,最终为了更好判断中国征信市场。目前,中国征信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迄今无巨头出现,仍未形成稳定格局,各种创新机会层出不穷。对于未来可能形成的市场格局,以及创新趋势,美国征信市场将成为其最好的对标,并能从中获得有益借鉴。本文作为该系列文章的首篇,将重点从美国征信行业发展历程、当前市场格局和行业优势等三个方面,剖析美国征信行业高度发达的原因和特点。美国征信行业发展历程美国征信行业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备的运作模式、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其发展大体经过了萌芽初创、快速发展、法律完善、兼并整合、稳定发展等五个阶段。萌芽初创期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末。这一时期为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大量工业发展吸引众多投资者,由此产生了对企业征信的市场需求。1841年,刘易斯·大班注册了美国首家征信事务所,并逐渐发展为企业征信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公司——邓白氏集团。此外,消费信用也悄然兴起,1860年,美国第一家个人信用局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成立。这一时期美国征信行业的特点是非盈利,信贷主体以零售商为主。快速发展期为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爆发,信用违约率不断上升,美国政府为控制信用风险,制定一系列政策进行引导,促使征信机构不断涌现。二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信贷需求增长,零售服务信用迅速发展,消费信用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这些因素叠加起来,驱动着征信市场的快速发展。在这个阶段,征信机构开始收费,但从市场范围来讲,大多数仍为区域性公司。法律完善期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一时期是美国征信行业最为重要的时期,相继出台17部法律,对征信需求方、授信方、消费者和行业自身进行了全方位立法,形成以《公平信用报告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为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由于信用卡不断发展,VISA、MasterCard等银行卡联盟相继诞生,逐渐出现全国性金融机构,促进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并对个人信息甄选产生巨大需求,为征信行业爆发性成长注入强大动力。兼并整合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征信公司数量达到2,200家。之后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兴起、全国性银行大规模整合等外力驱动,征信行业进入残酷的洗牌和整合期,小规模或区域性的公司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数量逐渐减少为目前的400家左右,45年的时间数量减少82%,并逐渐出现全国性的征信巨头。以Trans Union(全联)公司为典型代表,其于1988年开始提供个人征信服务,在并购40家地方征信局后,逐渐成为美国三大征信巨头之一。据1997年美国《服务业普查》数据显示,规模前四位征信局的收入总和占比整个行业总收入的50%以上。稳定发展期为21世纪初至今。美国个人征信市场已经形成Experian(益博睿)、Equifax(艾可菲)、Trans Union(全联)三足鼎立的稳定格局,各地小型征信机构则依附于三家巨头开展业务,而企业征信市场则被Dun&Bradstreet(邓白氏)完全掌控。在这一时期,美国征信行业的特点便是专业化和全球化,在业务上不断扩展,不再是仅仅依靠提供征信查询服务获取收入,而是创新产品,丰富产品线,提供多样化增值服务,开放更多元的征信应用。同时,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并逐渐在全球征信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纵观美国征信行业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信贷需求、信用卡的出现、金融机构大型化、法律完善等多重因素推动了美国征信市场的迅猛发展。同时,可以看出其发展模式完全是自下而上的,由征信机构自由成长、层出不穷到兼并整合、巨头逐渐突显,整个过程是纯市场化运作,政府不参与其中,只是进行市场协调、立法执法活动。美国征信行业市场格局美国征信行业集中度较高,并已建立了成熟完备、专业细分的征信体系,诞生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点地位的巨头公司。美国征信体系分为机构征信和个人征信。机构征信还包括资本市场信用和普通企业信用,资本市场信用机构有Standard and Poor’s(标准普尔)、Moody’s(穆迪)、Fitch(惠誉),普通企业信用机构有Dun&Bradstreet(邓白氏)。而在个人征信行业,则以Experian(益博睿)、Equifax(艾可菲)、Trans Union(全联)为核心,三大征信机构之间既相互合作又凭借各自的产品差异形成竞争,其余400多家区域性或专业性机构都是依附于这些机构,或者向其提供数据。1980年前后,这三大个人征信巨头已经完成了美国成年人口的全覆盖。在这三大个人征信巨头中:市场规模上,Experian的营收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信息来源上,Equifax的信息来源最为广泛,不仅包括金融机构,还包括抵押贷款、消费者和雇佣者;业务布局上,Experian和TransUnion已经开始布局海外业务,并且国内国外的业务几乎平分秋色,而Equifax则还是集中在美国本土;业务优势上,Experian更擅长数据处理和分析,Equifax产品更加丰富,并且可以对无信用消费者进行信用评估,而TransUnion则是在风险管理上存在优势。美国征信成熟的征信体系,不仅保障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还贡献了巨大的经济收入规模。Experian、Equifax、TransUnion、Dun&Bradstree四家公司营业收入占比美国征信市场的70%,结合这四家公司2015年财报,2015年四家来自美国国内的总收入约为400亿元,可以测算出美国国内征信市场规模约为600亿元。除巨头公司以外,近几年,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他们以专业化的定位,逐渐在高度集中化的市场中崭露头角。其中,以Credit Karma和ZestFinance两家公司为典型代表。Credit Karma成立于2008年。不同于三大巨头公司向用户收取费用的查询方式,该公司向用户提供免费信用报告和在线查询信用积分服务,同时帮助用户寻找信价比最高的金融产品,例如办理信用卡、一般贷款等,并通过金融机构的分成来获取利润。该公司目前大约有3,200万用户,并在自2009年至2014年5年间,实现了40倍营收增长。同时,其于2014年获得由Google Capital领投的8,500万美元C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1.17亿美元。ZestFinance原名ZestCash,成立于2009年。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挖掘能力和模型开发能力,其擅长利用10个预测分析模型,对上万条原始信息数据快速进行分析,并得到最终消费者信用评分。目前该公司仅为10万提供服务,体量并不大,实际效果还难下定论。2013年7月,ZestFinance 获得Peter Thiel领投的2,000万美元C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1.12亿美元。同时,2015年获得京东投资,双方成立名为JD-ZestFinanceGaia 的合资公司,其信用模型将应用于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体系。美国征信行业产业链美国征信行业产业链也已经发展到完善的阶段,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形成产品和产品应用四个环节,其中,数据处理和形成产品是关键环节。数据收集环节,数据来源主要有四方面:金融和零售等机构免费提供;公共部门的数据交由第三方数据处理公司简单处理后,收取一定费用;征信公司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并收取费用;主动到相关企业或个人工作地调查收集,自身承担相应费用。数据处理环节,通过采取个人数据配对处理、特征变量和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筛选、转化、加工和清洗。同时,美国信用局协会制定了用于个人征信业务的统一标准数据报告和采集格式——Metro1和Metro2,规定任何企业都要使用统一规范的格式提供信息。形成产品环节,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建立评分模型,形成信用评分产品、信用调查报告等产品,例如,Experian每天约生产50万份信贷决策。产品应用环节,便是将数据和产品运用到各种场景中,比如办理贷款业务、租房等,主要客户包括金融机构、授信机构、公共机构、雇主企业、个人等。美国征信行业高度市场化美国征信行业里,无论是个人征信,还是企业征信,都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只负责依法监管。正是基于此模式,美国征信行业极具活力,形成成熟的征信体系,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规模。美国征信市场完全依照市场化原则运作。美国的征信公司都是由私营部门创立,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并以营利为目的。因此,美国征信机构获取信息需要向信息提供者支付费用,而信息使用者使用信息则需要向征信机构付费。以Experian为例,2015年其全球总收入达到48.1亿美元,净利润约13.06亿美元。日均生产380万份信用报告,则全年提供报告数量约为13.8亿份,按照每份报告约17美元的方式收费,那么信用服务方面全年收入约为23.5亿美元,占据总收入约一半的比例。美国征信服务覆盖各行各业。美国征信机构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并且广泛开拓客户领域,已经不再只局限于金融行业。具体说来,不仅向金融行业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等基础征信服务,还向政府、教育、医疗、保险、电信等其他行业提供市场营销、决策分析、人力资源、商业信息平台等信用衍生服务。目前,美国征信机构来自传统金融行业的收入占比已不足50%,据Experian2015年年报显示,金融机构为其贡献14.4亿美元的收入,在其全年总收入中占比30%。同时,其收入结构中,基础征信服务收入占比49%,信用衍生服务收入占比51%,二者基本相当。而在国内,现阶段大多数征信机构的客户仍然全部或者绝大多数来自于金融行业,所提供的服务也集中在基础征信服务方面,未来还可以在进一步丰富大数据征信场景。美国利用FICO评分系统建立个人信用统一量化标准。FICO评分系统是由Fair Isaac公司发明的,目前美国三大征信机构都采用FICO评分系统来量化个人信用质量和风险。FICO模型由五部分组成,包括用户付款记录、信用账户数、信用历史期限、新开账户和已用信用产品,各部分在计算评分中分别占比35%、30%、15%、10%、10%。FICO得出的信用分数范围为300-850,分数越高,代表用户信用风险越小。保护个人隐私与征信服务相平衡。1970年通过的《公平信用报告法》是规范美国个人征信活动和核心法规,其不仅规定了征信机构可以合法获取信息,也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另外,信用报告的使用者,如信用贷款机构、保险机构或雇主,在依据信用报告对当事人进行否定和拒绝的时候,必须通知当事人及此信用报告的来源,以便消费者对报告中不正确和不完整部分提出申诉。总之,美国征信行业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征信行业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下一期,爱分析将深度解析全球征信巨头Experian的商业模式。最后一期,我们将提供完整整合报告的下载链接。敬请读者朋友关注。作者微信号:xkl1227。邮件:xuekaili@ifen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