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合资信作者: 债券市场研究部 2020年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在发展中不断规范和创新,政策环境体现六个导向:一是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疫情防控,具体体现为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延长公司债券许可批复时限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二是强化尽职调查,加强自律监管,具体体现为交易商协会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尽职调查指引》等;三是规范业务标准、加强风险防控,具体体现为中保登发布《关于资产支持计划分期发行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四是防范金融风险、规范投资行为,具体体现为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等;五是鼓励创新发展、支持产品创新,具体体现为证监会、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等;六是加强法制建设、优化制度设计,具体体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 2020年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增长较为平稳,全年共发行2074单5444只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增长47.72%和33.99%,发行规模28799.02亿元,同比增长23.48%,其中银行间ABS的发行规模有所下降,交易所ABS和银行间ABN发行规模均有所增加,银行间ABN增幅较大,表现较为突出。全市场发行成本显著下降,信用分化有所加剧,各信用等级之间的发行利率级差扩大。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信用等级主要集中于AAAsf和AA+sf,AAAsf级发行只数占比约76%,发行规模占比近95%。二级市场的交易规模为7814.1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换手率为19.20%,流动性有所下降。AAAsf、AA+sf、AAsf级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利差均值分别为163BP、262BP和369BP,各信用等级利差检验具有显著差异,信用评级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基础资产类型和交易结构日益丰富、风险缓释工具创设力度加大、疫情防控ABS快速推出等三个方面。全年共有2只资产支持证券首次发生违约;9单25只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发生下调,同比增加13只。 展望2021年,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有望保持稳步增长,支撑市场的有利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实体经济具有更强的融资需求、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尾声非标转标需求更加迫切、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推动特殊机遇资产证券化产品增多、鼓励消费政策不断推出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促进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和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的扩大发行。2021年,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信用风险或将加快释放,需重点关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增信主体风险、运输收费收益权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疫情风险、基础设施收益权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底层资产现金流大幅下降的风险、房地产行业的政策风险。
本报记者 李成刚曹凤岐1945年7月12日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现为松原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管理、股份经济、金融与证券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最早提出在中国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学者之一。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多项国家和教育部等重点科研项目。代表著作:《股份经济论》《资本市场论》《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和《货币金融管理学》等。作为中国股份制与证券市场发展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部发展过程。因曾担任过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在学术研究中受惠于和他做了40年同事的厉以宁教授,支持并研究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借鉴“厉股份”的称谓,曹凤岐被媒体和熟悉的人称为“曹证券”。研究股份制和证券市场,成就了曹凤岐的学术地位,但也因之遭遇了许多挫折。他在回忆录《坦荡人生无悔路》中作诗感慨:“年逾古稀谈人生,跌宕起伏路难行。股份改革点星火,证券立法铸章程。创建学院基石奠,培育英才心血凝。公益基金奖人才,雏凤清于老凤声。”对自己的求学育才之路和学术研究经历,曹凤岐说:“回首自己走过的路,虽然路途艰辛与曲折,但我努力了,我付出了,我自己感到欣慰足矣!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多年来我确实在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位正直的、有良心的、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而努力践行着。”坎坷求学路曹凤岐出生在吉林省扶余县(现为松原市)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1947年参军后,主要靠母亲做零活和政府救济生活。1954年父亲从军队复员,一家9口人只靠父亲微薄工资度日。曹凤岐从小体弱多病、身体虚弱,几次频于死亡边缘。13岁时他得了一场大病——肾结核,因为结核,输尿管堵塞,以致结核一直在右肾,1991年北大对全体教师进行身体检查,对这颗没有任何功能但却陪伴了他40多年的右肾,医生建议摘除。曹凤岐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在高中时表现出优秀的文科天资。这或许和他喜读课外读物、爱好文学有关。1954年曹凤岐的父亲从部队复员回家后,经常从县图书馆借些图书给他们姐弟看,开始借些儿童读物,后来就借些“大部头”。曹凤岐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曲波的《林海雪原》,那时他还是小学4年级学生。初中时掀起读书热,曹凤岐读了《地道战》《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他还看了一些古典小说,如《彭公案》《施公案》《包公案》《隋唐演义》等章回小说,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接触也很早,开始是看连环画,高中时开始阅读原著。曹凤岐家附近就是县图书馆,从初中开始他几乎每个晚上都泡在图书馆里,即使阴天下雨也不间断。他看了很多杂志,不仅是文学杂志,还包括历史、哲学甚至科技杂志,晚上在图书馆里一般会坐到快闭馆时才走。考入北大学习了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曹凤岐的学业也随之中断。不能正常上课,曹凤岐就独自一人跑到图书馆里看书。即使外界再混乱,他也能心无旁骛地看书。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曹凤岐把资本论的一二三卷全部读完。北大毕业留校后,曹凤岐当了10年班主任。刚参加工作不到3个月,父亲因为医疗事故离世。父亲的突然离世,使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曹凤岐身上。为了供养几个弟弟妹妹,他把46元的工资分一半寄回家,每月只留20元的生活费。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几个弟弟妹妹长大成人。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曹凤岐还遭遇了许多挫折,这期间他曾带领学生下厂、下乡,去过大庆、大寨,也被下放到北京汽车厂、京棉三厂、针织总厂当工人。在工厂里,因为工作在第一线,这样的亲身经历让他深深了解到中国经济和企业的管理现状,落后的设备与混乱的管理体制,不但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人力资源极大的浪费。从那时起他就认为企业的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改变。“从小寒家多病体,长大陋室一书生”。尽管生活和事业都曾遭受挫折,但曹凤岐认为,“这些经历使我更加成熟,使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前沿理论立潮头曹凤岐的学术研究早期主要以研究货币、金融和银行理论为主。早在1979年,曹凤岐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银行的作用》中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同时发挥作用的观点。1980年,曹凤岐提出中国应建立中央银行体制。1981年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也会发生通货膨胀的观点。1984年提出了开放金融市场的观点。1985年提出了专业银行企业化管理的观点。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发展中得风气之先,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为改革实践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储备。1989年,当时还是副教授的曹凤岐出版了专著《货币金融学》。他摒弃了学术研究中将金融方面的教材称作《货币银行学》或《货币信用学》的传统,打破了以往金融教材以货币、信用、银行、对外金融关系的结构体系,而是以商品经济中的货币、资金融通与管理为主线展开分析。对信用、金融市场、银行制度、专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制度、货币资金、贷币供求及涉外金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大胆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如:把人民币逐渐变成可兑换货币问题、我国货币需求量与供应量的测算问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力和双向中介目标问题等。他还用资金流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货币的宏观控制与调节问题,这在当时国内金融学术研究中实属少见。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评价该书说:“曹凤岐同志在本书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当然覆盖着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银行、金融理论问题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作了认真的论述和探讨。在针对这一总情况的前提下,作者对于这些各方面的问题,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努力做到理论、历史和实际的统一……读者尽可以对他的某些观点保持不同的意见,但不能否认他所提出来的问题是富有挑战性的,而他的看法和论点至少会引起读者们的思考和启发。”《贷币金融学》以其独到的见解和特色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届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和光华安泰奖。曹凤岐中后期的学术研究主要以现代市场经济和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证券、债券等理论研究与实践为主。他是继厉以宁教授之后最早提出在我国要进行产权制改革、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专家学者之一。从1985年到2005年,曹凤岐在北大学报上连续发表了10篇关于股份制的文章,这就是影响很大的“十论股份制”。1985年《北京大学学报》第一期发表了曹凤岐的论文——《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这是国内最早系统探讨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文章。不久后,曹凤岐主持了国家教委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企业股份制实施途径与管理研究”,并出版了《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和研究了股份制、产权和证券市场理论与实践,对股份制企业的组建与规范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该书在理论界、企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从1990年开始,曹凤岐重点研究如何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问题。1991年初,在《中国金融》杂志社召开的首都著名经济金融专家座谈会上,曹凤岐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证券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1992年,曹凤岐在《管理世界》发表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途径与步骤》,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曹凤岐关于证券市场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由厉以宁、江平任主编,曹凤岐任责任副主编和两个分编主编的《证券实务大全》(1992年9月)中。该书集中论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六个重大问题,包括中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经济中证券市场的作用和功能、证券市场发展的途径、建立和健全证券管理体系和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等内容。从1992年7月起,曹凤岐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起草工作,历时两年多。作为起草小组主要成员,曹凤岐为制定出一部能规范中国证券市场的较为完善的证券法而花了大量心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1998年,曹凤岐出版了专著《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对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在书中,曹凤岐系统地论述了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股份制改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股份制企业内部持股制度、股份合作企业的组建与规范、股份制与证券市场的关系、企业产权交易、资产重组与并购等问题,还研究了中国企业集团的建立与管理问题、中国企业境外股权融资及有关公司与证券的法律法规等问题。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提出由人大财经委员会起草《证券法》,曹凤岐也得以进入了《证券法》起草小组。从1999年起,曹凤岐又参与了《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因为参与了这两部证券市场的根本大法的制定,曹凤岐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曹证券”。北大教学半世纪曹凤岐1965年考入北大,只上了一年课,学习了政治经济学主课,就停课闹“革命”了。1970年,北大、清华对毕业分配进行试点,曹凤岐因为自学成才很幸运地成为少数留校任教者之一,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教师生涯。“从入学到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时期都是在北大度过的。在这里我有过成功,也受过挫折,在这里我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在这里我学到和得到最宝贵的东西、得到很好的历练。在这里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懂得了经世济民的道理。”曹凤岐说。曹凤岐真正的教学生涯,从1979年开始。这一年,他同经济系的一位老师合开《财政与信贷》课程,曹凤岐讲信贷部分。从1983年开始,曹凤岐单独讲授《货币银行学》。“那时还没有计算机,我用八开的稿纸写讲稿。我的讲稿装满了两大衣服盒子。”曹凤岐说。为了讲好课,曹凤岐课前都要搜集大量资料,无论新课老课,讲课之前他都要重新复习讲稿。除了金融学,曹凤岐还给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了多门课程。包括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保险学、财政与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股份经济专题、资本市场专题、商业银行管理专题、货币金融管理专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建设、中国金融变革等。因为他的勤奋与受学生欢迎,曹凤岐多次获得北大教学优秀奖。在金融学教材的编写上,改革开放初期,只有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等编写的《资本主义货币流通与信用》以及后来结合中国情况编写的适用于研究生的《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1979年,曹凤岐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统编教材《财政与信贷》的编写。1983年,北大经济系开始自己编写教材《中国财政与金融》,曹凤岐负责货币、信贷和银行部分。1989年曹凤岐的《货币金融学》出版,成了他研究金融十年的集大成之作。这本教材影响很大,被很多学校采用,成为许多学生金融入门的指导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分院后,在曹凤岐的努力下,开设了货币银行专业,后来变成金融专业,再后来成为金融专业博士点。“我亲身见证了北大经济学科的发展。我刚入学时经济系只有2个专业(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每年招生60人左右,世界经济专业是隔年招生20人,到1978年增加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1985年建立经济学院,1994年9月工商管理学院更名为光华管理学院。目前,光华本科专业除了原来的企业管理专业外,增设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除了金融学专业外,还设有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统计学、管理科学、工商管理(MBA、EMBA)等专业。现在,光华管理学院已经成为代表北大形象的一张名片。”回顾北大的教学生涯和学科发展,作为全程经历者,曹凤岐满怀自豪之感。感恩学术领路人从东北小县城的学生到北大经济系的著名学者,曹凤岐说:“是北大经济系把我这个从穷乡僻壤出来的孩子培养成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知名教授,我对北大、对经济系有着深厚的感恩之情。”尤其让他感怀的是北大经济系的老师和学术大师们对他的教导,“是他们深邃的思想的熏陶,使我懂得了经济学的宗旨是经世济民这个道理。”曹凤岐说。如陈岱孙先生。作为文革前的最后一批大学生,曹凤岐1965年入学北大,只上了一年的课,没有学到很多专业知识。1970年曹凤岐毕业留校,留校后如何发展?曹凤岐很困惑。他不愿做行政工作,搞教学科研底子又薄。于是他找到了当时的系主任陈岱孙先生。陈岱孙先生鼓励曹凤岐进军教学和科研,而且要搞金融。为了让曹凤岐系统学习金融知识,陈岱孙、胡代光亲自给中国人民大学当时的金融系主任黄达打电话、写条子,送曹凤岐去人大进修金融课程。1978年到1979年曹凤岐在人民大学进修了两年金融研究生的课程,聆听了黄达、王传伦、周升业、陈共、安体富等金融财政大家的课程,奠定了他后来对金融理论进行深入教学和科研的坚实基础。1979年中国金融学会恢复活动,陈岱孙是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他经常带曹凤岐参加金融学会年会和各种研讨会,使曹凤岐认识了当时金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一些人士。“陈先生对我的成长和发展倾注了他的心血,对我的关心和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多次把我叫到他家里询问我的情况,对我的学术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陈先生是我从事金融教学和科研的引路人,我永远不会忘记陈先生对我的恩德。”曹凤岐说。如厉以宁教授。曹凤岐的很多经济改革的思想学自厉以宁,尤其是最重要的股份制改革思想。1981年7月在烟台开中央银行研讨会,曹凤岐和厉以宁住一个宿舍。厉以宁问曹凤岐:“你看中国用股份制来集资的办法行不行?”曹凤岐说:“完全可以。”厉以宁说:“那你就研究股份制问题。”由此,将曹凤岐引进了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研究领域。“七五”期间,在厉以宁的支持和帮助下,曹凤岐承担了国家教委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中国企业股份制实施途径与管理研究”,1989年4月出版了项目的成果之一《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八五”期间曹凤岐又承担了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股份制理论与实践”,作为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1998年出版了《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1989年,因为研究和支持股份制改革,曹凤岐受到一些误会和不公正待遇。当时,曹凤岐对股份制的观点,被认为是歪曲马克思主义,搞股份制就是发展资本主义。1990年,曹凤岐还因为提倡股份制而在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校学术委员会都通过的情况下被取消了教授资格,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后,才获得了教授职称。“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厉老师一直对我支持和保护。当时有一本关于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书《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厉老师把我的学术传记推荐给了这本书。后来,厉老师又带领我参与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和制订工作。”曹凤岐说。如赵久礼。赵久礼是曹凤岐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中时的班主任,曹凤岐说:“赵久礼老师甚至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高考报志愿时,因为家庭困难,父母要曹凤岐报长春的学校,因为爷爷、奶奶和叔叔在长春,他们可以照顾和接济曹凤岐,因此他第一志愿报了吉林大学。志愿表交到学校,赵久礼拿着表匆匆找到曹凤岐,问他为什么不报北京名校?曹凤岐说家庭困难。赵久礼说:“北京和长春不就是差一个路费吗?我替你报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如今回想起来,如果赵老师不替我报北京大学,我肯定进不了北大,当然也不可能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了。”曹凤岐说:“除了我的班主任,还有当时的校长孙海廷、教导主任高权等老师时时鼓励和激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仅要能考上大学,更要考上好的学校。我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我现在在哪里、无论我取得多大成绩,我都不会忘记母校,不会忘记这里有为培育优秀人才而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的老师。”
研究业务历来是券商各项业务的“桂冠上的明珠”,而研究排名某种程度上也是证券公司品牌形象和综合实力的一个缩影,为各家券商所看重。研究市场格局生变那么,2017年上半年,券商研究市场的格局又是怎样的呢?来自天相投顾对2017年上半年基金分仓佣金的排名显示,以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天风证券为代表的新兴机构佣金收入大幅上升,排名大幅前移。与此同时,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申万宏源等老牌研究机构的排名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退。几年间,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格局已大不相同。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格局,那么“长江后浪推前浪”,是最好的总结。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113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合计发放了34.57亿元佣金。这其中,中信证券的席位在上半年合计承接了2241亿元的股票交易量,收入佣金1.95亿元,市场份额为5.6%。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紧随其后,分别收获1.72亿元、1.62亿元佣金。长江证券则在上半年实现佣金收入1.57亿元,首次跻身行业前五位。海通证券以1.50亿元佣金排列第五。另外,业内佣金排名的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别为中信建投、天风证券、申万宏源、兴业证券和中泰证券。这十家机构也构成了目前券商研究的十强机构。其中,长江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和天风证券的上升势头最猛。长江证券去年排名第八,今年跃升四位,位列行业第四;广发证券去年排名第六,今年进入前三;中信建投去年排名还在十名以外,今年跳升六位,进入前六。行业排名增速最快的是天风证券,赵晓光领衔的研究团队去年加盟后,今年上半年跃升超过二十位,排至行业前七。值得关注的是,自第十一名银河证券开始,光大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的上半年佣金收入都超过了1.14亿元。他们与第六名中信建投的差距最多也不超过3000万元。按这一标准来看,从第六名往后,近十家券商构成了“战国群雄拼杀”的第二集团格局,下半年券商佣金排名还有很大演变的可能。机制和激励必不可少仔细分析起来,2017年的研究机构佣金排名和前几年已经出现了很大差别。当年居于中游的部分机构诸如广发证券、长江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等强势崛起。而一些当年的老牌机构诸如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光大证券等则有所后移。机制可能是这其中的重要因素综观近年上升势头较猛的几家券商机构,都是在市场化机制上安排较为彻底。长江证券和兴业证券都通过市场化的考核和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激发了团队的活力。天风证券更不用说,其运营机制是目前行业中最为创新的,而这也确实带来了团队不一样的工作状态和服务水平。人才也非常重要近一两年,随着行业竞争态势的变化,各家公司薪酬战略的调整也带来了研究领军人才的频频“重组”。比较知名的变动就包括: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加盟中泰证券,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加盟天风证券等。大牌分析师的“转换跑道”,不仅会直接影响投资机构的佣金派发,同时也会影响业内人才的走向,而最终形成现象级的变化。当然,从根本上说,券商研究机构的排名起落,关键还在母公司的投入上。这其中,财力的投入只是基础,思维上的“投入”才是关键。如何考虑薪酬架构的设置?如何考虑领军人物的选择?如何看待研究机构在公司中的定位?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决定了研究机构的机制和氛围,而后者最终反映在了市场份额的起落上。增长原因各不相同各家券商之所以如此看重分仓佣金收入排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最能代表券商对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按一位大型研究机构所长的话来说,券商研究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模式,目前各家比拼的就是执行力。而仔细分析上半年进步神速的各家研究机构,其背后增长逻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重金引入明星团队,快速提升研究实力,如天风证券、中泰证券;另一类则是依靠自身内在增长,稳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典型代表就是长江证券。自2005年进入卖方市场以来,长江证券研究团队经历了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机制和文化,强调做好基础的基本面研究,遵从业绩说话。更为重要的是,长江研究所注重团队自我培养,强调执行力,并推崇努力拼搏的文化基因。据悉,目前长江研究的团队主要靠自身力量来培养,辅以部分优秀的年轻人加盟,最终培养出带有长江研究基因的精英研究员。在所长刘元瑞看来,长江研究所是业内为数不多做“减法”的券商。“以前我们被称为最勤奋的研究所,但今年研究所人均报告数量有所下降,目前更加注重研报质量,就是为了实实在在给客户提供价值。”这家快速成长的研究所,犹如一条活力无限的鲶鱼,搅乱了整个卖方研究的原有竞争格局。据了解,目前长江研究所还跻身多家大型公募基金机构的研究服务排名前三位,有望成为全年分仓佣金收入前三的有力竞争者。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本报记者 姜楠12月26日,《证券市场导报》创刊30周年暨《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专题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出席活动并致辞,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小宁到会致辞,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主持了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资本市场学院、招商证券、东方富海等单位的业界专家学者,国内20余家重要期刊代表,以及长期支持导报发展的编审和作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了《证券市场导报》办刊、资本市场建设等问题。研讨会还对《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公布了“《证券市场导报》创刊30周年”主题征文评选结果。2020年是《证券市场导报》创刊3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家证券研究类专业期刊,《证券市场导报》始终以促进证券市场理性、建设性与创造性为宗旨,推动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汇集了一批海内外优秀金融研究人才,刊发了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为资本市场的改革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证券市场导报》走过的30年,是资本市场创立成长的30年,也是深交所跨越发展的30年。30年来,《证券市场导报》紧紧围绕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与发展趋势,聚焦公司金融、监管法制、微观结构等领域,见证了资本市场的波澜壮阔,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前沿阵地”。30年来,《证券市场导报》持续引导社会研究资源向资本市场研究领域集中,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市场体系完善、风险防范化解等提供智力支持,成为资本市场学界、业界良好互动的“交流平台”。30年来,《证券市场导报》探索出一条紧扣资本市场发展脉搏的特色办刊之路,注重培养证券理论研究新人,帮助数以百计的年轻作者成长为业界和学界的科研、业务骨干,是国内证券研究领域青年学者的“孵化基地”。长期以来,《证券市场导报》入选国内三大核心期刊,入选中国“双效”期刊阵列,多次荣获各种期刊奖项,在期刊影响力及转载指数方面名列前茅。研讨会上,各方对《证券市场导报》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更高期待。当前,资本市场和深交所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扎实的理论研究提供决策支持。《证券市场导报》应当进一步发挥紧贴市场、传播先进证券文化、连接学界和业界的平台作用,及时总结经验,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把握普遍性规律,在既有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形成理论扎实、实证稳健、富有创造力的研究成果,真正解决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的痛点、难点,努力建设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学术高地”。奋楫扬帆三十载,乘风破浪再出发。深交所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地落实中国证监会重点工作任务,通过《证券市场导报》集中优势研究力量,加大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重要课题的攻坚克难,以专业、扎实、严谨的研究成果,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渐次落地,支持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发挥,服务“双区”大局,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编辑 何帆)
关于证券价格,很多人认为市场价格波动遵循的是随机波动,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指标或者现象来发现波动的高低点,或者是相对高低点,从而来牟利,这种理论目前虽然有很多的信徒,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市场随机波动这种故事听听也就完了。不过,除此之外,很多人遵循的是巴菲特的理论,认为应该要以不变应万变,发现股票的价值,在安全边际以下买入持有即可,这样以来就可以规避掉风险。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等待,资金在不同的阶段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30岁的男人正是要钱的时候,实际上资金成本很高,而50岁的男人则已经有很多的积蓄可以用于长期投资。所以,有的时候不要怪投资者太短期,投资者有时候也是无可奈何。可是,我们如果回到价格的本源来考虑价格的涨跌,也许就容易的多,所谓股票价格,与商品价格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股票也是一种投资性的商品而已,只是商品的功能性差了一些而已。对于价格来说,供需平衡是衡量价格的关键,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不管是什么商品,都会遵循这个原则。供应对于股票来说,股票的数量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数量越多,则供给越多,价格不容易涨上去,在2007年大牛市中,之所以能够出现6000点这样的超级大牛,除了市场氛围以外,没有足够的数量供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质量则是指股票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过去10年中国股市一直不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上涨最好的企业如腾讯、阿里、小米、华为等等巨头没有在国内上市,而中国石油之类的传统行业个股又处在下降周期,这样的局面下,好公司的供给也就不足了。需求与供应相比,需求端要复杂的多。如果说,供给是受到利润的驱使,而需求则更为复杂。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股票的需求来源自然是赚钱或者是保值,因此在经济上行中后段或者是通货的情况下,通常需求比较高,前者是因为市场反应需要时间,而后者纯粹是为了保值升值,规避通货。在需求影响价格的同时,价格也会反向最用于需求,价格上涨的前中期,赚钱效应会增加需求,吸引投资者,但是一旦价格上涨到一定的高点,懂行的人就会跑路了,需求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下跌。除此之外,需求还会受到其他投资品价格的影响,如房产,过去十年,中国股市涨不了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人们都把资金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在80-90这一波婴儿潮的刺激下,房产市场经历了一个黄金十年,资金自然被吸引过去了,而未来怎样,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需求端最为特色的一点,在于可以人为的创造需求,因为价格是以货币来标识的,货币本身的价格波动就会传导到股票价格上去,这在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都是一样的。因为一旦货币增多,人们的采购与消费需求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成本端价格上涨,而需求端又爆发,最后的结果就是全商品环节的上涨。
实习记者丨张榕潇1990年12月19日,A股市场开启。三十年后,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全球规模第二的资本市场。站在三十周年之际展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中有哪些挑战?未来突破点又在何处?在4月8日举行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商业论坛“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主题论坛上,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胡祖六、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高西庆、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孙玮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共同就中国资本市场的过去与未来展开探讨。这些变革参与者们指出,尽管过去三十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得很快,但是没有充分释放出资本市场的潜力。未来,还需要对外加快开放,对内推进股票发行制度、衍生品工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改革,坚持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胡祖六预测,未来十年,如果资本市场能够保持跟GDP同步的发展速度,且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能达到美国今天的比率,中国资本市场或将超过美国。回顾三十年前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高西庆觉得,当时推进股份制改革最大的障碍在于意识形态。当时国内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营企业或者集体企业,股份制几乎是犯忌的,他记得,在与企业沟通的过程中,“有几家大型国企,总经理板着脸听了40分钟,桌子一拍说‘别想在我这搞资本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资本市场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无论是对推动国企的改革,还是对培育当时几乎不存在的民营经济,还是对催生创新的科技企业,事后看都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胡祖六指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助力企业IPO并不是简单的投行工作,涉及到许多政策协调的过程。“它首先是一个经济学家的工作,因为涉及到很多政策层面要做协调,也涉及到管理咨询的工作,最后才是投行的工作。”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在财务方面也有所反映,胡祖六回忆,当时助力一个企业IPO,需要财务的报表,CEO就说,“你需要哪一本报表?我这里有好几本”。把那帮从纽约来的胡祖六同事们吓得面面相觑,“因为中国市场对美国来说不太透明,怎么能让中国企业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是非常大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一直存在“瘸腿”现象,即在融资体制中,间接融资比例和直接融资比例不均衡。孙玮认为,这一问题有历史上的延续,但是并不仅仅是历史的问题。胡祖六指出,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从深度、流动性、质量、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多元化等等角度,还是有很多欠缺,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他认为,经过30年的发展,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但是没有充分释放出资本市场的潜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定要放松管制,更加尊重市场,让市场更有活力,尊重国际资本市场几百年积累、摸索甚至是从各种痛苦的经历中总结出的规律。专家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都持乐观态度,也从不同方面谈及了未来发展的突破点。对内改革方面,胡祖六提出了三点意见:一,基础证券的发行应该更加市场化,能够真正便利于企业、投资人和专业机构;二,未来十年是中国衍生工具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成熟化的市场肯定不只是现金的交易,未来还可以有股票的衍生工具、债券的衍生工具、外汇、商品的期货,这点也跟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应有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也不利于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人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三,希望中国有一个并购的条例,能够帮助中国的企业去重组,消化过剩的产能,通过债务重组加快并购。胡祖六对未来十年的中国充满信心,“根据我的模型,未来十年中国的GDP总值能够超越美国,如果说资本市场能够保持跟GDP同步的发展速度,而且市场的市值占GDP的比重能够达到美国今天的比率,十年之后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应当超过美国。”对外开放方面,孙玮则兴奋于资本市场开放的速度、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开放程度。从沪港通到沪伦通,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逐渐迈步。孙玮认为,这还是不够的,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缺乏机构投资人。“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引进更多的投资者,不仅仅证券基金,同时也包括保险公司,像养老基金,我也非常高兴看到其实这样的引入已经在发生了。”比起数量的增长,高西庆则更为关注市场的质量,“我注意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刘鹤副总理提到很多跟资本市场有关的说法,另外一个易会满主席所提的最重要的三点就是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三点是我们市场质量最重要的保证。”他认为,如果能坚持这三点,未来十年,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人都会越来越成熟。胡祖六也表示“我希望今天的监管者、决策者像30年前一样有战略眼光、有定力,能够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黄金窗口,使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大、最有深度、最高质量的资本市场。”
来源:证券日报网本报记者 朱宝琛4月28日下午,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新证券法背景下的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线上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中国经济一方面展现出了韧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风险点。这些韧性和风险点的分析框架和分析逻辑同样适用于资本市场。风险点在哪里?冯俏彬解释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个是金融市场的波动。现在国内外市场连通为一体,外部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国内金融市场随机的波动。现在大家特别关心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等都是大的风险体系的组成部分,有些公司的一些不当操作,会增强整个系统的风险。比如,最近一家境外上市公司的造假事件,造假本身就是不可原谅的,它还同时引发了对整个中概股的信任危机。这种情况类似于一个“黑天鹅”事件,那么,这种“黑天鹅”事件还有多少?以后是否还会经常发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证券法》在这个时候进行修订,确实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在进入到一个比较规范、公开、透明的时代,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金融市场的波动最好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让个别公司、个别领域的风险,演变成一个系统性的风险。”冯俏彬说。第二个是产业链方面的风险。现在世界各国一直有改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呼声,疫情之后很可能会发生产业链的大重组和大改革。在这个过程对我国有非常巨大的挑战。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对就业需求非常强烈的国家,产业链的转移对就业、对收入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三个在科技方面。这在中美贸易摩擦当中已经有所体现。在全球经济已经高度融为一体的情况下,中美是否会脱钩?一般认为,全面脱钩很难,但局部的、某些领域里的脱钩,是很有可能发生的。科技就是其中之一。“科技所依据的基础研究和基础领域方面的一些发展,目前来看很不足,科技创新存在着一些后劲不足的风险。”冯俏彬说。在看到风险的时候,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换言之也就是中国经济的优势。对此,冯俏彬从三方面予以阐述:首先,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有很大的市场容量潜力和抗风险能力;其次,中国制度优势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是其他国家难以具备的;再次,当前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制度、数据等六大要素均处于升级过程中,数字经济处于相对领先的前沿位置。那么,下一阶段围绕着增强韧性、防范风险,该怎么做?冯俏彬表示,现在都在讨论疫情之后,中国与世界的变与不变。哪些会变、哪些不会变。在诸多“不变”当中,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会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不会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已推出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若干重大举措。“有人在评判要素市场化改革方案的时候,认为如果能够完全做到位,那么中国经济将能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冯俏彬说,在这一改革当中,《证券法》的修订恰恰是制度设计当中的一部分。她同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进入了一个升级的阶段,与之相适应,资本市场同样到了一个需要升级转型的阶段,要围绕发现的一些主要的风险点,通过不懈的努力,通过完善和优化制度设计,增强资本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冯俏彬说,在新的时代,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塑造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券法》的修订适逢其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阶段,证券市场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公平、法治、开放、规范的市场,与中国经济一起发展、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此外,冯俏彬表示,注册制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得到上市的机会,但在这过程中,信息公开、规范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证券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专业性,但是它和中国经济、中国改革同呼吸、共命运的,相互之间有同步性。”她表示,与中国政府过去几年力推的“放、管、服”改革一样,未来的证券市场的改革过程中也应当这三个字同时并重,不要认为一放就能解决问题,良好的管理、优质的政府服务同样缺一不可。(编辑 孙倩)
来源:金融界网 东吴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首予天风证券(601162.SH)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之一为天风证券市场化机制优异研究实力强,混改标杆加速崛起。 东吴证券认为,天风证券立足武汉,依托国资实力+民营市场化机制高速增长,研究实力强劲,未来有望实现财富管理转型和大投行业务布局。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0、7.53 和 9.73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75.50x、44.07x、34.12x,对应 PB 分别 1.80x、1.74x、1.6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一、混改标杆,市场化机制优异 (1)迁址武汉引入国资,资本实力显著增强、业务范围持续扩大。 天风证券成立于 2000年,总部设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家拥有证券全牌照的全国性综合类上市证券公司。在全国重点区域和城市设有 15 家分公司及超百家证券营业部,拥有包括一家境外子公司在内的多家全资及控股一级子公司,员工人数逾 3000 人,2017 年起获中国证监会券商A 类评级,2019 年跃升至 AA 类评级。天风证券前身为 1995 年成立于成都的联合期货交易所,2000 年改组为四川省天风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2008 年将注册地迁至湖北武汉,并先后引入武汉国资公司、省联投、省科投、武汉高科集团等多家国企。2012 年公司完成股份改制,更名为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截至 2020 年 Q3 天风证券注册资本达 66.66 亿元,综合规模已基本跻身中型券商行列。2016 年公司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开展国际化的战略布局。2018 年 10 月 19 日天风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9 年与恒泰证券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有意收购 7.8 亿内资股,恒泰证券已发行股份的 29.99%。截至 2020 年 Q3 恒泰拥有公募和基金托管牌照,且零售业务表现优异,双方各占所长推进天风证券向第一梯队迈进。 (2)增资扩股改革加速推进公司全牌照,全业务布局。 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后迅速发展,从仅拥有单一经纪业务的区域性券商蜕变为混合所有制的全牌照全国性券商。2012 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先后增加了融资融券资格、证券保荐资格、代销金融产品资格和向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进一步完善天风证券全牌照、全业务的战略布局。 (3)混合所有制改革标杆,国资背景+民营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天风证券是总部位于湖北的全国性全牌照综合型券商,经历多轮增资扩股后迅速发展,已基本跻身中型券商行列。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标杆,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权较为分散,截至 2020Q3,前十大股东共持有 54.42%公司股份;股东结构多元,兼具强大的政府支持和灵活的创新机制,前十大股东中涵盖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富有竞争力的龙头民营企业以及泛金融同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机制优异。其中,国资背景的股东包括武汉市国资委控股的武汉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股 12.42%)、湖北省国资委控股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13%)以及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背景股东包括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持股 10.20%)、陕西大德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泛金融背景的股东包括宁波信达天赢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 二、业务结构均衡发展,子公司多元化布局 (1)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业务表现触底反弹,跻身券商中游。 2008 年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过去十余年通过持续增资扩充资本金规模+扩张业务牌照,资产规模及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截至 2020 年 Q1~3,公司营业收入 34.32 亿元,归母净利润 7.02 亿。据Wind 统计,截至 2020 年上半年天风证券营业收入位于行业第 34 位;净利润位于行业第 39 位,基本跻身行业中上游水平。2015-2019 年,受到 A 股市场波动影响,公司净利润和 ROE 出现下降的趋势(2019 年公司因股票质押业务的违约,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导致公司 2019 年度净利润较 2018 年度变化不大)。2020 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立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公司及时把握行业改革机遇,经营业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稳健增长。截至2020 年 Q1~3,公司业绩触底反弹,净利润达 7.02 亿元(同比+262%),ROE 达到 4.65%。ROE 当前虽不及上市券商均值(9.3%),但上升趋势已然形成,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核心业务进入行业前列,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券商核心竞争力及引领公司各项业务的研究和投行已提前进入行业头部。业务稳健发展过程中,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亦得到显著提升,我们判断资本金扩大后不会增加新的风险点。截至 2020Q1~3,经纪、自营、投行是拉动公司业绩的“三驾马车”,分别占收入比重的 17%,38%和 22%,盈利呈现高弹性特征。截至 2020Q1~3,收入端仍然依赖于自营投资收益扩张,但资管业务业绩崛起净收入同比提升 30.15%至 6.67 亿,同时增量机构客户保障经纪业务业绩更为稳健,净收入同比+36.13%至 5.94 亿元,占比升至 17%,未来随着收购恒泰带来的经纪零售业务的增长,天风证券的经纪业务将出现进一步抬升。 (3)控股公司多元化发展,积极布局综合证券金融服务。 2020 年上半年,天风证券旗下直接控股的子公司包括天风天睿、天风创新、天风期货、天风国际集团、天风资管,业务领域涵盖另类投资业务、私募基金业务、期货业务、境外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此外,公司参股宜宾商行和恒泰证券,积极布局银行、保险、基金,致力于打造以证券为核心的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望在未来贡献业绩增量。 (4)子公司加速发展,助力天风证券提升业务实力。 1)截至 2020 上半年,天风天睿实现营业收入 9993 万元,净利润 3122 万元。天风证券通过天风天睿从事私募基金业务。2020 上半年以来,天风天睿及下属机构共管理备案基金数量 26 只,管理基金实缴规模50.62 亿元。2)天风期货 2020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028 万元,净利润 1329 万元,客户保证金规模 35.98 亿元,同比+39%;日均保证金规模 34.5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3)天风国际 2020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272 万元,净利润 2012 万元,天风国际已成为港区全牌照券商,为境内企业提供全球化资源配置服务,是港区最活跃的中资机构之一。天风国际 2019 年下半年组建 FICC 团队,半年时间里迅速打开局面,2020 年上半年,面对海外市场剧烈波动,天风国际归属承销额达到 14.21 亿美元,在彭博社组织的排名中位居中资金融机构第 11 位;其中在发行难度较高竞争最为激烈的的高收益 板块表现尤其亮眼,归属承销额 13.48 亿元,占据市场份额高达 4.43%,位居中资金融机构第 2 位。 (三)研究实力强兑现收入,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1)机制+激励优异兑现佣金,机构分仓收入保持稳健。 当前各家券商已将研究业务纳入核心竞争力,整体行业竞争激烈。2020 年公司公募基金交易分仓总佣金达 3.6 亿元 (同比增长 75%),位列于行业头部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2016 年组建后迅速崛起, 以灵活机制+优厚激励吸引明星分析师加盟,研究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20 年“新财富”评选中共 11 个团队上榜,研究所获得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五名)。 (2)研究所处于行业顶尖水平,研究人员阵容强大。 天风证券高度重视研究所建设,除二级市场研究外,公司还加大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强化研究业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天风研究所研究质量、分析报告数量、分仓收入都居于行业前列。在东方财富 choice 券商研究实力排名中,天风证券 2020 年研究报告总量位于行业第三位,研究报告阅读量位于行业第一位,研究报告覆盖公司家数位居行业第一位。在 2020 年新财富评选中,公司获得最佳研究机构第 5 名,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 5 名,11个行业进入前五名。 (3)依托研究所强大影响力优势,积极与其他部门开展协同业务,为公司输入新型客户。 依托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天风证券正着手打造国家级高端产业研究智库,抢夺未来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同时孵化战略新兴产业资源,聚合资金、资产、资源构建金融生态圈,将研究打造成公司综合金融服务驱动力。2018 年底研究所牵头发起的科创联盟,已经筛选出芯片设计、视频技术、安全认证等领域 30 余个优秀项目,与公司协同部门对接孵化。2020 年研究所还参与 3 条硬科技产业赛道,挖掘优质项目,源源不断为公司输入战略新兴客户。一条是人工智能赛道,与国内人工智能方面最顶尖研究机构签订独家孵化协议。第二条是商业航天赛道,与航天基金会、华腾公司、长城公司、中科控股等国字号企业共同发起商业航天联盟,在提升对商业航天产业研究深度的同时拓展大投行业务。第三条是在航空领域,研究所与该领域龙头企业中国商飞旗下研究院建立独家合作的关系,参与其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的孵化与产业咨询。
来源:中国证券报原标题 澳门金管局:建立证券市场仍处于研究阶段10月13日,澳门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称,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研究在澳门创建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已委托国际顾问公司对此开展可行性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工作正有序进行。澳门金管局表示,考虑到澳门邻近已有多个成熟的金融中心,澳门要在此领域有所突破,达到错位发展,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因此,该可行性研究将以“发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的原则,并根据国家对大湾区的战略部署作整体性考虑。后续,特区政府将结合顾问公司研究结果,优化澳门金融发展的规划并有序落实。同时,澳门金管局表示,澳门特区政府一直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并得到邻近兄弟城市以及中央部委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落实大湾区建设。(黄灵灵)
红刊财经 苏华主持人语受央行宣布定向降准的影响,本周两市呈现高开姿态,相关“债转股”概念也是集体拉升,无奈市场人气并未有效聚集;虽然有监管层股票质押风险总体可控的表态一度令市场交易气氛有所活跃,但低迷的量能仍是无法承载股指下滑之势。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沪指跌破2800点,对应显露护盘意愿的石化、券商等权重板块的盘中走强,大多数个股却是在大幅损失着市值。关键时刻,央行例会“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以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态,总算给沉闷的行情带来了一丝新意。值得注意的是,量能方面沪指仍是变化不大,创业板指倒是有所放量。综合嘉宾观点,市场超两成的跌幅或已充分释放了贸易摩擦的悲观预期,7月行情值得期待。——苏华本周第一名 湘财沈阳 涨幅:16.06%大盘近期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贸易摩擦以及独角兽及相关品种发行引起的资金分流,还有6月末资金面紧张、世界杯魔咒等一系列的原因。从现在的情况看,不利因素正在逐渐消散。首先是小米的延迟发行表明领导层已经注意到独角兽发行对于市场的影响,后续一定也会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并控制发行节奏。随着定向降准利好的出台,以及7月份整个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相对缓解,A股市场资金面应明显强于6月份。另外,从历史经验上看,近几届世界杯大盘表现确实明显弱势,但在世界杯期间开始逐渐布局,在之后的中期行情中往往获利颇丰。只有贸易摩擦的影响是相对深远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从贸易摩擦开始沪指已经下跌了超过20%,如此跌幅已经释放了贸易摩擦利空的大部分风险。进入7月份,大盘大概率上演不破不立行情。后期市场将继续分化。美国的贸易大棒让我们看清了现实,经济要想持续发展、不受制于人,必须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本周第二名 联讯证券 涨幅:5.38%本周沪深股市走势分化,沪指继续加速下跌,一度跌破2800点整数关,收出周线六连阴,创业板指数在反复震荡后走高,脱离1500点关口。随着ZTE通讯连续跌停后止跌,泛科技股开始跃跃欲试,上半年的强势股如医药、酿酒食品、家电等开始补跌,做空能量得到了一次充分释放。市场忽略众多或强或弱的利好支持,反而加速下跌,外在因素是全球贸易冲突持续紧张,中国与美国互加关税即将在下周实施,内在的诱因在于国开行棚改政策收紧,人民币快速贬值等,加上6月末资金偏紧的预期,使得投资者纷纷选择降低仓位控制风险,恐慌盘的大量涌出,造成了市场的惨状。在当前的时点,考虑市场的估值水平已低于前年熔断下跌的最低点,定向降准7月5日正式实施,短期流动性拐点已经到来,即使是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市场下跌也已较充分反映了悲观预期。进入到7月份,中报将成为主导市场的主要因素,当前业绩预增的品种已经开始有所表现,自救行情值得期待。用友网络(600588):不断加大新技术在云平台上的应用研发公司主营业务为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云计算概念。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用友云高速发展。公司不断加大对云服务业务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云平台上的应用研发。去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了20%。此外,公司凭借自身30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部署人力服务、营销服务、财务服务、采购服务、智能制造、协同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云服务,整体布局工业、建筑、餐饮、财政、汽车、教育、金融、医疗、广电和电信、能源等各种行业云服务,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云服务,成为实力雄厚的“综合服务”型公司。湘财沈阳中电电机(603988):风险渐消预期修复公司主要从事大中型交、直流电机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为机电厂商、检测和科研单位提供试验电源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是民营大中型电机生产企业中的领军企业,多类产品打破了大型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公司与下游众多龙头企业如宝钢、鞍钢、株洲时代、中材建设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较强的渠道壁垒优势。去年公司与印度公司连续签订大订单,拓展海外市场顺利,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外汇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已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已经执行完毕,控股股东在国泰君安办理了补充股权质押,消除了股权质押爆仓的风险。联讯证券晓程科技(300139):抓住发展机遇拓展海外市场公司致力于电力线载波芯片及相关集成电路的研发、销售,并面向电力行业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终端客户提供电力生产-配网扩建-电网降损-电能计量等服务,打造行业解决方案、行业服务闭环;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专注于载波芯片及相关集成电路技术研发,紧跟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新技术标准和采购计划,积极推广、销售新一代载波芯片及相关集成电路应用产品,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及市场影响力。在国家“一带一路”号召下,公司抓住加纳、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国际电力市场的发展机遇,在海外电力市场成功打出了“中国制造”的品牌。西南证券 罗栗更多公司推荐请关注第46期《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