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大,还有这么一群研究生,他们博文约礼,见贤思齐,他们锐意进取,奋发向上,优秀的榜样会成为我们科研路上的动力。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优秀研究生成果奖得主们的"战绩"吧:01从深震,化工学院2017级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张亚涛教授。科研成果:硕士期间,参与发表SCI论文6篇(中科院一区5篇,中科院二区1篇),参加了1次国际会议(第14届Membrane Science & Technology)并做口头汇报。在校荣誉: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成果奖,三好研究生,陈俊武研究生奖学金,“郑州大学青年学术榜样”称号等。小编问答:Q:学长在研究生阶段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跟学弟学妹们分享的吗?A:做科研,尤其是做基础研究,一定要多看文献;及时阅读最新的文献,了解自己研究的前沿;多动手,要把自己的想法去付诸行动,不要怕失败;做事情一定要严谨,科学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过程;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02王帅,男,药物研究院2017级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9年经国家基金委资助,现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师从于刘宏民教授。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 9篇 SCI 论文(5篇中科院一区,ESI高被引论文1篇),另有3篇在投;在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新型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项目中担任负责人,获得重点资助并按期优秀结项(2017-2018)。在校荣誉:曾获得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成果奖等。小编问答:Q:学长现在在美国留学,那可不可以分享一些留学感受,以及在美国和在学校有哪些不同?A:我非常荣得到国家的资助,来哈佛这边学习。在国内很努力做科研,发文章,不断追求高水平文章。进入这边课题组之后,完全刷新了我对科研的认知。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聚集在这里,他们聚焦点完全主要是在转化上(偏应用),而且对实验细节上尤其重视,对科学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跟他们在一起痛苦并快乐着,面临的挑战(语言,课题),让我对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新的要求。现在的我每天都在不断优化时间管理和生活学习方式,拔高自己的学习能力。“If you want to have a better idea, you need to have a lot of ideas.”这句话是哈佛正教授peter告诉我们的。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也可以不忘初心,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创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03王央霞,女,中共党员,第一附属医院2017级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明亮教授。科研成果:在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0.679),核心期刊2篇,获批国家专利1项;参与国际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的审稿工作。在校荣誉: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成果奖、优秀研究生干部、三好研究生、研究生排球比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小编问答:Q:学姐可以分享一本你喜欢的书吗?A:《the mindful path to self-compassion》是哈佛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Germer的著作,讲的是静观自我关怀,要像对待最好的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幸运的是我与Germer老师本人交流并得到他的签名。比如通常当好朋友遇到不幸的时候我们会给予关怀和鼓励,但是当自己遇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是我不好”等自责内疚等对抗情绪。医学的学习让我们关注到疾病本身,再追溯到某个器官、细胞、分子的病变等,其实最终很多疾病的发生是与情绪相关的。这本书能让你打开新的视野:随着心灵的成长慢慢学会接受和等待,等待岁月揭开命运的谜底,相信一切都有上天的美意。Wish you peace and joy。04胡增辉,数学与统计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慕小武教授。科研成果:SCI一区论文4篇, SCI二区论文1篇。在校荣誉: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成果奖,博士论坛最佳论文奖。小编问答:Q:在对待科研的心态方面,您有什么要对学弟学妹说的吗?A:在科研的路上,大家或许会遇到一些挫折,比如文章发表不顺利、拒稿等等,这些都是科研路上必经的过程。面对这些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陷入问题之中。05李小白,文学院2017 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刘志伟教授。科研成果:2017 年,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曾在日本、湖南、河南等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并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在A类核心期刊上以第二作者发表一篇文章。为柯文辉的小说《司马迁》和《云冈魂》撰写书评。在校荣誉:曾获国家奖学金,三好研究生,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研究生成果奖,2017年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最佳论文奖等。曾参编书籍《上阳风物墨痕香》,与著名作曲家栾凯老师合作,创作歌词《上阳宫词》《富春山居图》《锦瑟》等。小编问答:Q:学姐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吗?A:多看多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给自己找好目标后,给自己点压力,定个早一点的deadline,然后赶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完成。06曹曼,化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师从臧双全教授。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 = 14.695)。在校荣誉:曾获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2019年度优秀研究生成果奖。小编问答:Q:请问学姐平时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娱乐和放松呢?A:实验室是我呆得最久的地方,也成了我另一个家,家里还有一群科研路上的挚友。一起给老师或同学过生日、一起锻炼身体等,和他们一起做的很多事都是我平静生活里的小幸福。07李威,男,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安秀丽教授。科研成果:博士研究生期间共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一篇发表在血液学顶级期刊Blood杂志上,影响因子达到了16.562分,且是Blood当期封面文章。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参加学术交流论文5篇。在校荣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重点基金1项。2019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以及优秀科研设计奖。小编问答:学长你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研究吗?给我们后辈们有什么建议呢?08于玉然,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邵国胜教授和王卓副教授。科研成果:在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三篇,均为中科院一区,共同一作文章两篇。在校荣誉: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成果奖,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获得第四届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优秀墙报奖。小编问答:Q:学姐有喜欢的歌可以分享吗?A:《平凡之路》,特别喜欢朴树,那种淡然的感觉,想分享一下这首歌。也很想送给学弟学妹一段村上春树的话共勉: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09雷建伟,男,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工程安全与防护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方宏远教授。科研成果:博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4篇和EI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项。在校荣誉:曾获得优秀研究生成果奖、三好研究生等称号。小编问答:Q:学长有什么学习秘诀可以跟我们分享吗?A: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先自己去查阅资料和论文寻找解决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多和导师沟通交流;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有计划的完成每个小目标;最后就是多锻炼身体,随时准备着最充足的精力面对科研中的难题。10吴艳奇,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师从王东炜教授和李胜利副教授。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导师为一作)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3篇在中科院二区和1篇在中科院三区,授权专利4项。在校荣誉: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科研成果奖、河南省三好学生、三好研究生、优秀学生共产党员、郑州大学青年学术榜样等荣誉;所在土木学院篮球队连续两年获得郑州大学研究生篮球联赛冠军。小编问答:Q:学长课余时间喜欢做什么?怎么释放学习压力呢?A:平时最喜欢的就是打篮球了,强身健体,放松心情,才能更好的投入科研。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成功绝非一朝一夕。正所谓“见贤思齐”,我们应该在脚踏实地的同时,学会仰望星空,向优秀的他们学习,不断尝试,内化成我们前行的力量。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要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郑大研子们,加油冲鸭!!!来源: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 图文均由各位优秀研究生提供 编辑:魏宁澜
为搭建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平台,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11月28日,由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医学科学院主办,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医学博士生学术分论坛在肿瘤医院举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良启,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工委书记谷振清,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关绍康,医学院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张洪剑,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处长王金合,研究生院研工部副部长潘永建,基础医学院院长臧卫东,药学院院长张振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汲振余,附属肿瘤医院院领导张建功、宋永平、罗素霞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医学科学院、各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药科学研究院、护理学院、各附属医院的主要领导、优秀导师、博士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党委书记、 院长张建功致开幕辞论坛开幕式由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功主持。他表示,郑州大学医学博士学术论坛是郑州大学、河南卫生健康系统的学术盛事,也是我省医学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论坛之一。作为本届论坛的承办方,我们在校党委、委党组的指导下,在相关院系、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经过精心筹备,终于迎来论坛的顺利召开。作为河南省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我们致力于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和河南省癌症防治体系建设。近年来,在委党组、校党委的领导下,我院加强顶层设计,引育高层次人才;实施伴飞计划,提升学科能力;开展医研企合作,推进临床研究;促进医院从临床型医院向临床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在郑州大学非直属医院绩效考核、ESI贡献排名中,我院均名列第一,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良启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致力于医学进步的广大师生致以敬意。他指出,河南卫生健康事业的加速发展,与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息息相关。郑州大学是中原地区的领军高校,为河南卫生健康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各个附属医院更是代表着河南医疗的最高水平。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和新起点,锤炼过硬本领,发挥聪明才智,将“小我”融入“大我”,推进医学进步,致力学科发展,成为河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建设者。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关绍康致辞郑州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关绍康表示,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论坛邀请了省内外名医专家授课,安排优秀博士学术宣讲,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医学研究思路及科研创新平台,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思维碰撞,点燃医学研究的激情,为交叉学科融合、医学学科的建设和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博士生借助这一平台,充分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提升,在学术进步、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在技术提升、科研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党委副书记、 医学院党工委书记 谷振清致辞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工委书记谷振清在致辞中表示,医学分论坛是促进研究生交流学术、展示科研成果,加强郑大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的能力,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博士研究生是科研的生力军,希望各位博士、青年医师潜心科研学术、聚焦临床需求,在勇攀医学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也希望附属肿瘤医院及有关院系,借助学校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契机,为博士生和青年医师开展科研工作做好保障。医学院也将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不断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努力使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本次论坛围绕“聚焦前沿,关注健康”主题,分为大会特邀专家报告、博士研究生学术报告、专家点评、优秀论文评选等环节。特邀专家报告环节,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聘教授樊赛军教授作题为《肠道菌群是肿瘤治疗影响的关键因素》的学术报告;邀请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陈苏宁教授作题为《临床科研体会》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聘教授樊赛军教授▲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陈苏宁教授博士研究生学术报告环节,来自各附属医院的12名博士研究生代表进行了论文宣讲。专家与学生之间就宣讲论文中提出的医学领域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精彩纷呈,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其中,附属肿瘤医院张九阳作题为《L型钙离子通道蛋白CACNA1C调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对利妥昔单抗敏感性的研究》的论文宣讲,罗辉作题为《Disulfiram Copper Complex Enhancing the Radiation Sensitiv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Esophageal cancer Cells》的论文宣讲。会场外,66篇论文进行大会墙展交流。今年的学术论文及宣讲选题征集,得到了各院系、附属医院的积极响应,数量和质量都创历年最高,经专家认真评审,评选出了最佳组织奖,最佳论文奖,最佳宣讲人奖,宣讲人一、二、三等奖,最佳提问奖,最佳点评指导教师奖。其中,将近半数的学术研究,不约而同地指向肿瘤防治,既是对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也是对人民群众最关切病种的最佳回应。●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闫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段富交、杨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静、卢春亚获得“最佳论文奖”。●药学院赵丽娟获得“最佳宣讲人奖”。●第一附属医院石晓娟获得“宣讲人一等奖”。●基础医学院徐佳、附属肿瘤医院罗辉、药学院赵洪娟获得“宣讲人二等奖”。●附属人民医院时明月、第三附属医院李涛、第五附属医院张凯、第一附属医院丁显飞、基础医学院杜鑫辉、附属肿瘤医院张九阳、公共卫生学院王迪获得“宣讲人三等奖”。●基础医学院郭雅欣、第一附属医院平玉获得“最佳提问奖”;医药科学研究院代丽萍获得“最佳点评指导教师奖”。副院长宋永平主持闭幕式闭幕式上,张建功同志作总结发言。他说,本次论坛上,我们聆听了王良启副主任、谷振清副书记、关绍康副校长的重要讲话,他们对医学教育、学科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新要求、新希望,必将激励我们勇攀医学高峰。我们听取了樊赛军教授、陈苏宁教授的专题报告,以及各位导师的谆谆教诲。12名青年才俊围绕“聚焦前沿、关注健康”做主题宣讲,17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点评,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了博士人才学术交流。本次论坛在郑州大学校党委、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郑大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医学科学院等院系和各兄弟单位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向大家再次表示真挚感谢!未来,河南肿瘤防治事业,我们与郑大各院系和各兄弟单位将共同努力,深化交流,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医学科研水平,为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河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文:常 榕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研辅导班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嵩岳北望 黄河之滨河水汤汤 炯炯嵩阳有这样一所大学从踽踽独行到三校合一从“211”工程到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传承中原古老厚重的文化底蕴把务实重行的坚定足迹留在中原大地上她就是郑州大学选择这里,你还需要理由吗?如果确实需要这些理由,已经足够PART 01这里有悠久历史三强融铸 历史悠久1928年,河南中山大学开设医科,开启了河南医学教育先河。1952年,河南医学院正式成立。1956年,郑州大学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新乡师范学院设化学工程系,后成为河南化工学院,并入郑州大学。1963年,郑州大学5个工科系划出,建立郑州工学院,一所高起点的工科院校扬帆起航。1984年,河南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郑州大学。1996年,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1996年,郑州大学被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成为河南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7月10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三强融铸,组建新的郑州大学。伴随着千禧年钟声的敲响,郑州大学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2004年,郑州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2012年,郑州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跨上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7年,郑州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开启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2018年,郑州大学成为首批部省合建高校之一,形成了“一流建设”加“部省合建”新的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大学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PART 02这里有厚重文化立足中原 文化厚重栉沐风雨而茁壮历经沧桑而弥坚九十载潜心努力二十载拼搏奋斗诠释了郑州大学的校训“求是 担当”彰显了郑州大学的校风“笃信仁厚,慎思勤勉”学校地处中原,根植于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沉稳朴实、包容宽厚,滋养了郑大人“自信、开放、尊重、坚韧”的品格。从1928年医学教育开始,郑州大学经历了92年办学历程,“自信”使学校始终引领着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放”使学校从最初办学的几个人,到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7万余名在校生;“尊重”使学校实现了三校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学格局;“坚韧”使学校克服了办学过程中诸多艰难,学科实力与声誉显著提升。求是、担当的精神品质是郑大文化最核心的要素。“求是”首先是实事求是,其次是科学素养与精神养成。“担当”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进步的使命,是对人生、对家庭、对事业的责任,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是一种郑大的“求是 担当”。追求卓越是学校发展的时代呼唤,也是郑大人拒绝平庸的自觉追求。郑大人追求卓越,由郑大师生领衔的中国荷球队,奋力拼搏、追求卓越,勇夺第十一届世界荷球锦标赛第四名,创造了中国荷球历史最好成绩。“勿忘人民”的郑大情怀是一种郑大的“求是 担当”。穆青一生与人民血脉相连,践行“勿忘人民”的理想与信念。他用尽一生深情讴歌人民的伟大精神,先后树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等一批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勿忘人民”激励着郑大人用一颗赤子之心秉承求是,勇于担当,为民立言,勿忘人民。文化是大学之灵魂、大学之本色。如今的郑州大学,厚重的中原文化、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文化、来自34个省区市与98个国家(地区)学生为代表的多元开放文化、92年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4种文化要素融合形成了今天郑州大学的大学文化,逐渐形成了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开放交融的文化特质,初步构建起一流建设不断奋进的文化体系。PART 03这里大师云集鸾翔凤集 大师云集翻开历史的长卷一长串的名字若繁星璀璨点亮后人前进的道路张静吾、嵇文甫、左明生、戴宗信王钦仁、王子光、龚依群、董树德、吴亲仁刘维汉、霍秉权、刘古杰、肖而广斯人已逝 幽思长存今天的郑大人不会忘记在那些艰苦岁月中他们为郑大的发展成长做出的贡献也必将以前辈们为榜样科学做事 人文修身继续前行 实践创新郑州大学作为区域人才聚集的高地,现有教职工5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6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教授7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00余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以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吴养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南振中南振中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席教授王复明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尼克·莱蒙尼克·莱蒙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霍裕平霍裕平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刘庆柱刘庆柱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PART 04这里有一流学科和专业学科专业 均衡发展今天的郑州大学,已经发展成为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51个院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的高校。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有金融学、法学、体育教育、英语、新闻学、考古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2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以及金融数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制药工程、包装工程、城乡规划、安全工程、电子商务、音乐表演、雕塑18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排名TOP200名单中,郑州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7位,国际高校170位。PART 05这里科研创新科技强校 累累硕果郑州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制定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取得了累累硕果,彰显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强大实力,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了郑大力量。学校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拥有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批筹建。拥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郑大人在科研道路上凯歌高唱,飞奔向前。由霍裕平院士主持的“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项目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重大专项项目;吴养洁院士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申长雨院士承担的“神舟7号”航天面罩、宇航员出舱等关键防护装置的研制顺利通过验收,受到总装备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西藏羊八井大型宇宙线观测间实验室项目是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之间的国际合作项目,郑州大学是国内参与该项目的 4 所高校之一。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自然科学基金304项,均位列全国第23位,总科研经费达到7.4亿元,已经成为河南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高地。PART 06这里有全方位培养人才培养 全方位育人基于“求是 担当”校训,郑大形成了全方位育人体系,在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实施大类招生 ,将按照“31个大类+16个专业+1个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招生。大类招生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本科人才;增加专业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减少高考后报志愿的盲目性;学生入校后有时间对专业和职业进一步认知,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2)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制为5年。5年制本科阶段结束考核合格后,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学习。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学制为5年,本科阶段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考核合格后,研究生阶段按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3)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包括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基地班、中科院卢嘉锡化学菁英班、化学创新人才实验班、中科院钱三强物理英才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新华社穆青新闻实验班等。学校还制定了双学位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申请学校开设的双学位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关要求的可以授予双学位。(4)国际化班:国际化班部分专业课程聘请外籍教师任教、使用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对国际化班学生,实行导师制和滚动淘汰制,学生进校后安排专门课程强化英语口语、听说能力。在校期间,学校将优先选拔国际化班优秀学生出国访学。PART 07这里有学术交流国际交流 接轨世界学校与美国、英国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本科生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共有114个,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和普拉特维尔分校、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波兰罗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外高校合作开展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印度、格鲁吉亚设立孔子学院,在美国设立孔子课堂。学校是“中俄语言文化高校联盟”创始成员,“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发起成员,“中俄医科高校联盟”成员,“南亚-东南亚大学校长联盟”成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作为首批地方高校入选“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聘请了包括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30余位世界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拥有微纳成型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癌症化学预防、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技术、电子材料与系统等6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2018年郑州大学制定了《加强本科生国际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本科生国际交流“双千计划”,学校每年拿出1000万专项经费,支持1000名学生海外访学,旨在推进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2019年本科生国际交流“双千计划”共计立项75项,累计派出优秀本科生1154人。上百场学术报告、讲座论坛,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为郑大学子带来处于学术前沿、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PART 08这里有优秀人才桃李芬芳 郑大品牌万物争光辉,还请看今朝。学校现有本科生5.1万,研究生1.9万,留学生2500余人。92年来,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百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中英才辈出,连续8年获得宝钢奖优秀学生特等奖,校友遍布海内外,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郑大品牌”。党的十九大代表中,有15位郑大校友,其中有4位进入两委委员。在近四届院士评审中,有8位郑州大学校友和教师当选院士,其中有5位本科阶段在郑州大学就读。1976级校友、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先生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1979级校友、正商集团董事长张敬国先生向母校捐赠1.1亿元人民币,助力一流大学建设,在全省树立了回馈母校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榜样。1977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长期从事纳米生物学研究,她和团队首次报道了无机纳米材料的酶学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疾病诊断,提出了“纳米酶”新概念; 1978级校友杨佳,是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曾先后当选第11、12、13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30多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从事胸部微创手术和肺癌研究,曾荣获国际胸心外科学界最高青年奖Graham Fellowship(每年全世界仅一位);2011级校友朱婷,现效力于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蝉联世界杯最佳球员,被誉为“MVP收割机”……2020年,适逢郑大合校20周年,却遇新冠疫情爆发。郑大人心向阳光、砥砺前行,求是担当,共克时艰。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系统有192位同志支援湖北,分5个批次奔赴武汉前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坚定的眼神、在大难面前的承担和情怀,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多的郑大人在家乡、在校园、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郑大人的责任与担当。PART 09这里有大好前程升学就业 前程大好郑州大学近3年调查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19届毕业生总体调查就业率为90.28%。2019届本科专业中有材料化学、城乡规划、档案学等33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2019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单位类别位列前三位的单位有:“双一流”建设高校1149人,占比80.41%;其他本科院校142人,占比9.94%;国家科研院所125人,占比8.75%。郑州大学2010级本科生蔡甜甜一路攻读完成郑州大学本科、北京大学直博,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主攻结构生物学方向博士后;郑州大学2015级本科生刘安,被保送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科阶段拥有31门满绩点课程,连续多学期成绩位居专业第一名;郑州大学2016级本科生王凯甬,被保送清华大学,他是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深蓝科技部科技带头人。智能机器人创新训练基地培养的学子们累计获得国家级以上科技竞赛一等奖、金奖100余项,拥有国家专利60余项,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一批又一批学子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河南省最美大学生”、全国“十佳创新之星——iCAN创业之星”、 ICAN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荣誉。2020年,在郑大的本科生中,共有4530人考取硕士(或直博)研究生,其中380人被国(境)外高校录取,还涌现出了72个“学霸宿舍”。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学子们都表现出色,在郑大,他们收获了知识、技能与广阔的前景。PART 10这里有奖助政策奖助政策 全面精准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勤、减、补、偿、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绿色通道”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2019年,学校发放本科生各类奖助学金(国家、社会、学校)近1亿元,各类奖学金覆盖率近4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率100%,为2117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项资助,建立学生资助档案,实现精准帮扶,不让一个任何一名学生家庭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还开展有“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假提前设岗助学”爱心大行动,把资助关口前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学校有五位一体特色资助(绿色通道、爱心书卡、爱心礼包、爱心路费、爱心军训服),基本上保证学生顺利入学并正常生活。学校还将勤工助学、社会捐助、学校奖助学金、“隐性”餐卡补助等作为补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办法。PART 11这里有美景美食温馨校园 活力青春郑州大学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占地4200亩,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新成立的农学院西校区,形成了一主四辅的五校区办学格局,为郑州大学办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5700亩的菁菁校园绿林与建筑交相辉映青春和奋斗融为一体六家食堂 八大菜系从粤菜到湘菜,从小吃到正餐你想吃的这里都有九十余个社团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爱好都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万人迎新晚会 万人钟楼跨年晚会校运会 演唱会级别校园歌手大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你目不暇接上床下桌,校园网络全覆盖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自助洗衣机、自动贩卖机、饮水机等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校史馆校史馆里记录着一位位郑大人的开拓奋斗再现经典瞬间 见证岁月痕迹追求卓越 精神力量 代代相传图书馆图书馆里玻璃穹顶透射的日光和每晚准时亮起的灯光照亮了学子们的求学之路在这里 阅文化馆藏 品大师墨香实验室里一次次的研发 一次次挑战自我怀揣着对科研的渴望与热情师生们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操场上迎着朝霞的晨跑 伴着月光的夜谈学子们在郑大这片热土上用拼搏书写青春年华追寻人生理想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中和合有为 泽厚万物无声滋养着学子们的灵魂慎思勤勉而求是笃信仁厚且担当时代在召唤 齐心创一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个夏天等你加入我们的行列作为新一代的郑大人秉承“求是 担当”的郑大校训弘扬“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抒发“勿忘人民”的郑大情怀凝心聚力 奋力拼搏汇聚初心力量彰显实干担当让我们一起在这里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不需要任何理由金秋九月,“郑”等你来!
2018年三月底的一天,在经过了无数道复杂的离职程序之后,我终于离开了那个我工作生活半年多的化工企业,当天下午随即坐上火车,并于次日早晨踏上中原大地。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郑州——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小伙家乡的省会城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又都是那么熟悉,耳边的河南话是那个季节最动人的旋律。考研的事情我并没有向亲戚朋友提及,知道我考研的只有我家四口人,因为我已经工作,此时辞掉工作准备考研无疑是背水一战,我不想卷入亲戚朋友们的口水中,更不想让父母背负太多压力,万一失败了,父母不至于颜面扫地。至于为什么要考研,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理由就是:我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我虽然是往届生,但却是一战,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任何人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切都要靠自己,难度可想而知。但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就决定了自己要考哪所学校,我是河南人,我要考河南省最高学府,我要读郑大王牌专业!但当我回到公寓,开始着手复习考研课程的时候,由于自己大学期间是个学渣再加上已工作,翻开书本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可以用崩溃来形容!数学,专业课,英语,仿佛是我面前的三座大山!每一门都几乎是从零开始!英语英语是令我非常头疼的学科,而且我要考英一,专业线50。下了考研帮,加了QQ群,看了贴吧,了解到了往年学长学姐的复习经验,我决定从真题做起(在此强调:真题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05-18年英语真题阅读被我做了一遍,里面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我都拿本子记了下来,再配合红宝书,跟着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我的英语词汇量和阅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十月份的时候看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使得我对真题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层次,虽说考试的时候小浪了一下(完形填空全部选c,因为懒得做),但最终的53分还算是有惊无险。数学学数学跟对老师真的很重要!刚开始的时候我听了几个老师的课程,发现汤家凤和张宇对我的帮助最大,于是我买了张宇的十八讲和1000题以及汤家凤的1800,从基础班到强化班再到冲刺班视频,看完张宇再看汤家凤,做了大量的笔记,两个老师取长补短,然后配合资料做题,再准备一个错题本,把不会的题目或者知识点记下来。到九月份的时候,整个数学二的内容已经基本掌握,然后十月份开始动真题,从1987到2018,每天一套真题,恰好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然后再反观自己做真题的这一个月,把自己所有的弱项和知识点用一张纸全部罗列出来,再对照着题库反复做题,到十一月份这一个月的时间再把最近几年的真题做几遍,十二月份的时候接触一些模拟题,比如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合工大五套卷等,不必过多,也不必太在意里面的偏题怪题,再对照着错题本,真题,把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反复练习,考前把常考的公式过几遍,近几年的真题练练手,放松心态。最后成绩数学二110,还算说得过去。专业课专业课和数学一样都是重中之重!我首先把专业课课本通看了一遍,然后从网上找了专业课视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并做笔记,又从卖资料的学长那里买了往年的真题(回忆版)和知识点详解,把往年的真题对着答案做了一遍,把真题中出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书上对应的内容标出来,这就是重点!因为从往年的真题可以发现,真题重复率很高,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复习资料!于是我就下功夫把真题中的内容反复背诵,计算题反复做。虽然最后考试的时候今年的题比往年要难很多,而且今年的重复率很低,但我把自己会的全部都答上,不留一片空白,最后成绩出来,专业课115分,我还比较满意吧。政治:紧跟肖秀荣老师,成绩71复试由于自己的初试成绩349,比专业线高了将近50分,起初我觉得复试稍微应付一下就行了。但后来我了解到,今年我们金属方向上的360,370多的同学一大片,而且我的排名也不靠前,这让我有些惶恐。于是我又从学长那里买了真题(这里再次强调:真题真的很重要!),又从网上查了各种面试的技巧。真题背得滚瓜烂熟,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我们专业是放在一起面试)做了充分的准备,面试结束完的当天晚上十一点多,终于出了专业排名,很荣幸,我在其中。以上就是我参加2019考研的大致历程,最后我想跟参加2020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考研历程的最好见证,也祝参加2020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不抛弃,不放弃,考研成功!声明:本文来源于考研论坛,作者:天道龍魂,如有侵权请联系叮当学姐。
重磅!最新:郑州大学一流建设发展论坛之夯实学科基础助推一流建设(二)郑大理工科教学区编者按: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要求:完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实现学科重点突破,构建引领学科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形成“中部地区的人才高地、科研基地和交流合作中心”。为更好地把握我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与任务,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现推出“凝心聚力、共创一流——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之夯实学科基础、助推一流建设”专版,刊发发展规划处、学科与重点建设处关于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文章,展示6个一流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特色优势和努力方向等,旨在凝聚共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郑大一附院风采凝聚合力 深化内涵 全面推进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医学院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刘章锁 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主要依托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面向区域高发肿瘤这一重大健康挑战,以肿瘤防治分子机制和关键技术为科学问题,传承本学科在食管癌防治领域的优势特色,开展从基础到临床、由个体到人群的肿瘤防治研究,实现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带动相关学科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根据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是我校布局启动的6个一流学科建设,也是重点建设、近期实现突破的3个一流学科之一。第一步目标是到2020年,临床医学ESI学科排名进入或逼近前1‰,全面提升我校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一、建立健全组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学校成立了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和科学指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形成了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实施方案。定期发布通报、简报,督促各单位工作开展。制定科研奖励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科科研产出。组织专家到附属医院开展临床科研与学科建设讲座,提升科研积极性。 二、整合校内资源,突出重点,凝练学科方向 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建设点多面广,我们坚持突出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相结合、相促进的原则,由科学指导小组在原有肿瘤防治4个学科方向的基础上,打破院(系)界限,结合我校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实际和各有关医学院(系)凝练上报的方向,凝练增加了5个临床与转化的学科建设方向,并确定了目标任务。 三、强化法人学术单位学科建设,点面结合,凝聚合力 学校明确以附属医院为代表的法人学术单位作为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其学科支撑作用,在高层次人才管理、重大项目申报与重大工程项目确立、科研编制配置、研究生招生、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我们目前确定的ESI目标,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切入点和抓手,通过这个切入点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其他方面的综合提升。 四、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高水平学科团队 我们着力构建开放、多元、灵活的刚柔结合的人才引进模式,重点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海外人才、学科和科研团队,大力招收优秀博士、博士后。目前各附属医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初见成效。 五、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为学科建设做好支撑 整合相关院(系)和附属医院科研平台资源,加快推进肿瘤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构建校级科研机构,加强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目前,50多个科研团队已经入驻医科院转化医学平台开展工作,实验动物平台即将投入使用。各附属医院也相继建成了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六、加强开放合作,汇聚外部资源 进一步加强、拓宽与海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联合科研课题,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创办海外SCI学术期刊,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为吸引汇聚海内外人才、加强学科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国际化水平、全球影响力,带动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临床医学ESI排名系数从2018年初的前2.77‰提升到前2.07‰,世界排名从884上升到854,发展成为我校ESI最有竞争力的学科。该学科相关领域获得2018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42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项。孙莹璞、王立东、张金盈、余祖江等教授团队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Gut》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获批建设经费7.5亿元。依托附属医院建设的国家心血管、器官移植、儿童、脑血管、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相继启动,成效显著。附属医院获“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43个。当前,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一流学科的建设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强协同,克难攻坚,勇于创新,为如期实现建设目标而共同努力。凝心聚力 着力推进绿色催化一流学科建设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李中军 绿色催化是郑州大学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之一,主要依托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与经济需求,以总体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催化学科体系。 经过建设与发展,绿色催化学科取得明显进展。逐步形成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中科院院士3人、国家杰青1人(2018)、长江学者1人、青年千人2人(2017)、国家优青1人(2018),上岗学科岗特聘教授18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入站师资博士后17人;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100万以上企业横向项目8项,在《Chem. Soc. Rev.》《Nature Chemistry》《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平台建设不断加强,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平台3个,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大连化物所、国家纳米中心等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研究中心3个,与国内外知名教授合作组建研究团队4个;构建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面向未来,绿色催化学科将对照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设,快速提升学科水平。 一、深化内涵,凝练方向 结合绿色催化学科研究优势,交叉融合,优化布局,从绿色催化相关理论与机制、新反应、新材料、新工艺及工程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凝练,建设以绿色催化为核心的学科生态体系。 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根据学科发展需求,以海外专场招聘会、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等形式,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积极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青年千人等项目;择优招收师资博士后,充实壮大科研队伍;聘请学术造诣较高的知名教授为兼职教授,与现有科研团队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全面带动绿色催化学科发展。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 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提升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及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与中科院研究所合作建立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整合资源和物理空间,进一步提升内涵、突出特色,加快筹建绿色催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四、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推进“化学国际化班”“化学菁英班”建设;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国内外访学制、基地班滚动制、科研训练制、毕业班综合素质答辩制等育人制度和模式;科教融合,与中科院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积极推进与海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立专门经费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派遣本科生和研究生赴海外学习。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与国外一流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建设研究平台,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化进程;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加大国外(境外)引才引智力度,引进国际一流学者建设特色团队,提升学科创新水平,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际联合实验室。学术为本 打造资源材料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利国 河南省是资源材料产业大省,1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三位,10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第三,耐火材料与超硬材料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但资源材料产业面临的能耗高、污染重、产品低端等问题是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重大挑战。 资源材料一流建设学科依托河南省资源和产业优势,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物理学等学科为基础,致力于解决“资源—材料—制品—废品/资源”材料生产及应用整个全寿命周期一体化研究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构建资源材料学科新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或逼近前1‰,力争获国家三大科技奖1~2项,在复杂矿物资源绿色选冶、矿山与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多尺度智能材料设计、超硬材料的光电功能化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在极端服役条件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工艺、宽幅无铟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高通量外源等离子体镀膜等方面形成突破性技术。 资源材料学科对标建设目标,成立了以关绍康副校长为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进程,围绕学科内涵,凝练4个学科方向并组建学术团队,包括刘炯天院士领导的矿物加工及材料化团队、何季麟院士材料设计与绿色冶金团队、申长雨院士领导的材料先进成型与模具技术团队以及单崇新杰青领导的耐火及超硬材料团队。 资源材料学科以学术体系为主线,以知识体系构建为目标,协同致力于解决资源材料全生命周期中的选冶深度融合的高效分离与提取工艺及理论、短流程原镁冶炼等新理论和新技术、多尺度智能材料设计理论、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模具优化设计理论、耐火材料高性能化和超硬材料功能化理论和技术等。 资源材料学科创新学科组织体系,以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学科建设组织平台,协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工与能源学院、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学科建设单位,打破原有的行政体系,以学科方向为主体,有组织地开展科研活动。同时,学科以“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及国际学术期刊建设为抓手,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提升解决全球资源材料学科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能力,引领全球资源材料产业发展方向。 学科在加强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新的国家级平台建设,包括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资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实施科教融合发展战略,推进与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在豫科研院所的深度融合。 经过一年的建设,材料科学学科在2018年9月的 ESI排名为世界第341位,提升了62位,千分位逼近4‰;总被引次数增加了6009次,篇均被引次数提高了2.014次,高被引论文增加了21篇;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1篇,在《Advanced Materials》《Adv. Funct. Mater.》等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学科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新增“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河南省推荐并完成上报;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河南省推荐并完成上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7项等。 对照目标,资源材料一流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郑大图书馆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 陈玉尧 裴熔熔 文图)向上,如何打造全国影响力产业链条?向下,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论坛将给出答案。6月20日,“郑州大学第六届春华资本论坛”在郑大云创国际创新创业促进中心学缘堂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由郑州大学、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郑大商学院、郑大企业研究中心、郑大现代产业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郑州高新区创新发展局、郑州高新区协同创新中心、郑大云创国际创新创业促进中心等承办,聚焦“全链整合,打造自主安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链和国家产业链”和“赋能驻村第一书记,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个课题,为河南常态抗疫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复工复产工作献计献策。作为郑州大学打造的精品论坛,郑州大学春华资本论坛、秋实资本论坛已成功召开了5年共十届,本次是首次以线下论坛+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金融界、创投界以及驻村第一书记等数百名代表参加会议,并对这一形式点赞。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推动精准扶贫和衔接脱贫与乡村振兴的一支精锐力量,备受关注。疫情期间,郑大云创依托郑州大学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联合多方社会力量,推出了“第一书记赋能计划”,为驻村第一书记对接各类社会资源,服务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科技、资本和能力需求。本届论坛现场,“驻村第一书记赋能专家团”“驻村第一书记直播服务平台”“驻村第一书记赋能系列培训活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商协会牵手活动”将正式启动并亮相,为河南省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能量。除此之外,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市原市长、河南省豫商联合会创会会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陈义初,郑州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金融办原主任、河南省政协经济委主任孙新雷,河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史秉锐,河南省发改委数字经济处处长郭延东等政界、学界专家将围绕论坛主题发表演讲,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现场直击,敬请期待。
近期一则新闻,河南大学要开会了,这个会议可是重磅级别的,名字叫:河南大学农学院恢复成立大会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今天是2020年12月25日,这个会议是明天26日召开。这预示着河南大学要再次向综合性大学迈进了,一般综合性大学有理学,工学,管理文学,甚至有医学,不过有农学院的大学不多,毕竟这个农业就业压力比较大。怕影响招生分数,看着不好看。河南大学最早的综合性大学,真正的啥学科都有:文法理工农医六院十四系,当时规模国内前5名。后来河南大学辗转各地办学,历经坎坷,曾经在豫西等多个地方流浪,不间断办学。后来河南大学医学院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陆军军医大学,一部分是现在的郑州大学医学院,而河南大学农学更是历尽沧桑。严格地说,国立河南大学农学是外来的,1927年6月,冯玉祥将军决定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改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学院一直是河南大学的王牌省份。不过后来就慢慢被分拆,严格的说,解放前就开始了,农学方面:1938年,河南大学畜牧系与西北农专、西北联大农学院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就是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业大学),水利系调入武汉水利学院(今武汉大学), 植物病虫害并入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并入江西农学院(今江西农业大学)。主体是现在的河南农业大学。现在河南大学先后恢复了医学院,工学院等,就是没搞农学院。目前省内郑州大学都开始搞了农学院。开始抢先站农业高地,毕竟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科研需求很旺盛。目前省内农学院不仅仅是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还有老牌的河南工学院(百泉农专),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等。河南大学建农学院优势何在?可以说河南大学搞农学院优势还真大,目前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表面看是生物,实际是农学。河南大学目前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不是都是农学?河南大学有农学院,郑州大学有农学院,这俩大学一个是211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一个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优势巨大。河南农业大学目前面临前后夹击的窘境。比如2020年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结果:郑州大学4个,河南农大3个,河南科技大学3个,河南科技学院2个。目前农大日子不好过啊,现在又来一个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日子咋过?目前河南农业大学最大的优势是,招本科生。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都是玩嘴皮子,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都知道一旦招农学本科生,分数就断崖下滑,别说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了,就是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类顶级高校,农学也只敢放提前批,而且很多省份经常断档。估计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看重的是农学高端科研,而不是一般本科招生。所以农大的本科生竞争不大,高端科研会有一定竞争,论文灌水估计干不过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其实我有一个想法,河南农业大学本来就是老河南大学的,河南大学也来郑州办学,直接把河南农业大学合并了,一举两得。这样河南大学就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河南农业大学直接换个牌子:河南大学农学院,一举两得。如果河南大学合并了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农学实力进入国内第一方阵,农大毕业生拿到河南大学双一流毕业证,皆大欢喜,岂不美哉?免得重复建设。老铁们,你们如果想学农学,是考河南农业大学,还是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经常有同学问,“老师我在职考研,我能报哪些学校?听说管理类专业考试简单,怎么报名啊?”当然,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的就是你的学历以及毕业情况,管理类的在职考生,一定要听过这四个字:本三专五。这是什么意思?我到底能不能考啊?别着急,且看下文:以河南省3所院校为例,郑州大学(211)/河南大学(双一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四轮管理类专业学科评估B类),看看这三所院校对管理类在职考生的报名条件!郑州大学(211):管理类专硕先看郑州大学,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考研报名必须要符合的3个条件(同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相信我们大部分考生都满足这三个条件,不过多赘述,下面两所院校报名同样要符合以上三点。河南大学:管理类专硕河南大学是河南省双一流院校,综合性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该校针对管理类专硕考生报名条件要求,如下:华北水利水电:管理类专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类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相较于省内其它高校排名靠前,具体报名条件如下:综上所述,每个学校针对管理类专硕考生的报考条件要求,基本按照全国招生规定执行,总体来讲,管理类专硕的考研门槛并不高!上面老师给出了郑大/河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招生条件,两所名校+一所实力院校,基本上对管理类专硕的报考条件相对宽松,尤其对同等学力考生,不像其它专业,大家会担心没有本科成绩单、英语没考过四六级等,心有余而力不足,刚开始准备就被迫放弃。所以说,管理类专硕是最值得大家考虑的专业方向!本三专五: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专科毕业后,达到本科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除此之外,同学们也需要关注下院校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其它要求限制,尤其在看招生简章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了解,看自己是否满足报名条件。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研辅导班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1)学院详情郑州大学法学院溯源于1980年成立的郑州大学法律系,为“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法学教育和拥有77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85年在全国第一批设立了经济法专业,1988年组建经济法系。1994年法律系和经济法系合并为郑州大学法学院。学院学科门类和层次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整。法学学科是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法学博土后流动站;法学本科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法学院是省级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单位、国家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培养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2015年11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和郑州大学共建郑州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单独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于201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学院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广泛,已经与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所法律院校建立起了紧密的学术联系;先后多次举办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同时,学院也已建立起了常态化的教师及学生海外访学和留学机制。(2)专业详情郑州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始终坚持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培养特色,现已形成本科生、硕土硏究生(包括法学硕土硏究生、法律硕士硏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教育四个互相衔接、有机结合、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法学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卓越法律人才为目标,在学科设置、课程体系调整、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郑州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在2006年和2015年国家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成绩优秀,在校生规模1100余人。(3)学生培养模式郑州大学法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本科生考研率、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等均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国竞赛和交流活动,派出学生代表队多次参加“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全国环境模拟法庭大赛、全国行政法诊所校际辩论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成绩斐然。学院通过严格本科制定阶段实习制度,致力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积极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审判进校园、法律实务高端论坛等活动,建立了一批由各级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与法律职业相关的单位组成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这些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具有显著的成效。法学院本科生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创河南省文科最好成绩(4)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8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7人、博士生导师1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先后担仼教育部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担仼全国性法学硏究会副会长,10余人担任全国法学会常任副理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学院重视课程质量提升与教学方法创新,通过课程改革,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法学精品课程。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上多次获奖,得到实践验证,受到广泛认可,还编写多部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教材。(5)国际化办学特色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国际化办学和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知名高校的法学院建立了密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关系,在联合培养学生、互派访问学者、科研合作、文献共享、举办国际课程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院先后派岀20余名学生出境学习并取得国外大学的学位、有10余位教师到国外高校作访问学者,另有超过80人次的境外专家学者到学院进行短期访问、讲学、洽谈合作项目。2018年,学院共有3名本科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到德国明斯特大学留学,本科生公派留学人数在郑州大学位居前列。同年9月,5名国际学生到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学院的国际合作交流实现了“走出去、招进来”的良好互动局面,国际合作掀开新篇章。
郑州大学有这样一位校友她虽双目失明却勇敢地化黑暗为光明,化挫折为动力她求学哈佛取得了最好成绩A+获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校友成就奖她任首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奉献毕生为残疾人事业鼓与呼”杨佳,郑州大学1978级校友,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先后当选第11、12、13届全国政协委员,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首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10:18杨佳校友接受采访视频◆ ◆ ◆ ◆ ◆ 关于杨佳15岁考上郑州大学,19岁被郑州大学破例留校任教。后继续至中国科学院深造,24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讲师。一场磨难,29岁的她双目失明。然而她不屈不挠,和命运抗争,37岁继续攻读哈佛。杨佳校友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她曾在人民大会堂发言,铿锵有力地说出我们所熟悉的那句“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中国怎样,你才会怎样!”杨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2015年全国两会一路成长杨佳的成长是从故乡长沙开始的,岳麓山是定格在她儿时窗前的风景。她就读的湖南师大附中,是人才辈出的百年名校。杨佳是这所中学当届实验班的学习委员和外语课代表,并在长沙市中学生数学、外语竞赛中名列前茅。老师发现了这个学生的优异潜质,在她念高一下学期时就动员她不上高二直接报考大学。于是,1978年,15岁的杨佳成为郑州大学英语系的学生。郑州大学同样十分看重这位年龄虽小却成绩突出的学生,让她提前半年毕业留校任教,教大学二年级。那年杨佳才19岁,她所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年龄已超过自己这位“小老师”了。工作三年,22岁的杨佳选择继续深造,再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4岁的杨佳研究生毕业后再次留校任教,成为中科院一名优秀教师。在郑大求学时的杨佳(后排右一)涅槃重生29岁时,生活给杨佳开了一个玩笑,身患眼疾的她双目失明。在这巨大的打击下,杨佳以顽强的意志力选择了在困境中重生。彼时的杨佳像个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帮助下重新学习穿衣、吃饭、走路。用吸管喝饮料,用盲杖探路。不能看书就听书,不能写字就学盲文。盲校不收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她就单独拜师,从ABC摸起。阅读关过后,她还立志要重返讲台。失明后,父亲就是杨佳的拐杖。父亲退休之后,和杨佳的母亲一起携起女儿的双手,用20年手牵手的陪伴诉说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杨佳与父亲在一起终于,杨佳重返讲台。为了站稳讲台,为了准确无误的板书,趁教室无课无人,杨佳让妈妈领着自己一步步丈量从教室门口到讲台的距离,讲台到黑板两边的距离。多媒体教学的触摸屏上,杨佳请爸爸帮着贴上一块块作记号的胶布,提示她准确无误地操作;为了提问时不张冠李戴,她必须把每位同学的声音存进记忆……几周课下来,学生们居然没有察觉他们的老师再也看不见自己的学生了。又是一个平静的早晨,杨佳像每天一样走进教室,同学们全体起立,一道道目光透过睫毛下的蒙眬,目送着老师走上讲台,班长走上前去把一束鲜花轻轻送到老师手里。突然飘来的芳香,让杨佳明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一切。她把鲜花抱在怀里,声音很轻:“谢谢同学们,谢谢!”“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同学们异口同声。声音落下,教室里变得很静,仿佛能听到眼泪夺眶而出的声音……苦尽甘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中科院研究生院提出了创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学院的目标。为了适应学院的发展需要,杨佳决心继续深造,再读书,而且去世界最好的大学,去学最新的专业。2000年,已失明八年的杨佳报考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准备攻读公共管理硕士。杨佳从容不迫,凭借熟练的英语、敏捷的才思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在考试中对答如流,完美发挥,得到了考官的高度认可。5月,杨佳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美洲7月的阳光拥抱了这位风尘仆仆的东方学子。杨佳在哈佛大学求学在哈佛,杨佳用学校提供的特殊键盘打字,一堂课下来,同学们会说杨佳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她差不多每天学习到凌晨两三点,不仅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还超出学校规定多学了三门课。她的论文被肯尼迪学院定为范文,哈佛教授为她破例打了哈佛最高分A+。毕业典礼上全场几千名师生自发起立,为这位哈佛建校300多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鼓掌欢呼。>>>>杨佳部分成就哈佛归来,中科院研究生院支持杨佳开设《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等新课,并把她所授课程评为“优秀课程”。在任奥运会专家顾问期间,她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制定了“NP3S”专业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2008年杨佳第一次参加两会,就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邀请,用英语直播为期两周的“杨佳日记”,把自己两会间的独特感受传播到全世界。2008年10月下旬,杨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2009年2月,杨佳的一席发言引起强烈共鸣,作为亚洲代表,她被提名为候选人,并当选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2011年杨佳在120名获得提名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校友成就奖2011年度唯一的得主,同时也成为中国大陆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成为全世界获此奖励的第十九人。重返母校2016年7月9月,杨佳校友返校参加外语学院1982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活动。她回忆起同窗校友当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模样,与大家畅谈自己不忘初心、无畏前行的故事。2018年6月18日,杨佳校友返校参加郑州大学外语学院1978级校友入学40周年返校活动,与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们忆往昔、话当今、展未来,并在学院校友论坛上做主旨发言。杨佳校友感谢母校领导和老师的热情接待,感恩母校的培养。她说,“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是在超越自我。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跌倒,可以101次站起来!”她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为母校争光添彩。校长刘炯天院士会见杨佳校友一位曾经采访杨佳的记者手记第一次见到杨佳老师,是在全国妇联组织的百姓宣讲活动上。台上的杨老师气质如兰,谈吐优雅。她全程微笑着讲述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仿佛一切都如过眼云烟。采访过程中,杨佳老师看不到我强忍着的泪水,我却能清清楚楚看到她坚定的微笑。她谦逊有礼,认真地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说谢谢。“我并不向往三天的光明,但我相信科学,总觉得有一天我还能看到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杨老师的话始终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一个人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跌倒可以101次站起来愿她的故事能够激励每一位努力前行的人最新热文最近在郑州加油为啥都排长队?真相来了!地铁5号线明年年初试运营!收好这份《郑州地铁大全》,超实用!急!南阳2岁男童家门口失踪,已超2天!中秋了,转发帮孩子回家!来源:郑州大学官方微信编辑:赵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