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6月20日电 (赵曦)云南民族大学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20日在昆明签约合作办学,并为两校共同成立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部”“国际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站”揭牌。据介绍,今后两所高校将在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与联合培养、科研学术交流、师生互换以及学生实习体验等领域开展合作。正大管理学院直属泰国正大集团,是经泰国教育部批准的大学。学院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经验兼具的毕业生为主旨,一方面进行单科教学,一方面强调学术研究建设。“正大学院是全泰国194所大学中,唯一有中文体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大学。”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校长助理洪风表示,“签约是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的开始,两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部’和‘国际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站’的成立,将帮助更多希望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人实现梦想。”云南民族大学校长那金华表示,该校与泰国相关高校和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多。“云南民族大学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合作,是推进澜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将在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中起到积极作用。”泰国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著名潮汕企业家谢易初和谢少飞兄弟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业务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正大集团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敏):近日,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校长助理、暹罗智库主席洪风就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将本国价值体系强加于别国,无视国际法则,不尊重他国主权,用双重人权标准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是世界罕见的帝国霸权作风。洪风表示,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的《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和涉港法案如出一辙,是其域外管辖权的延伸,区别之处是该法案强调人权,而美国对人权的定义本身就使用了双重标准。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健康权、平等权、发展权,不是抽象的概念。美国滥用人权概念源于旧时代的殖民心态,即将本国价值体系延伸到海外领地,以满足内心深处对昔日殖民主义的怀念,同时将国际法视为丛林法则,认为强者通吃,不尊重他国主权。美国涉疆法案再次印证了美国的双重人权标准。洪风认为,西方主流媒体逐渐失去了独立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一个基本的职业操守,西方许多所谓中国问题专家甚至都没去过中国,很多抹黑中国的西方媒体也没去过中国,只是通过新疆流亡到国外的、叛逃的分裂分子来不实地了解新疆,人云亦云,并自诩为主持世界公道的人,而真正去看过、去了解过新疆的人绝不会那么想。洪风说,9·11事件后,美国在海外发动了反恐战争,派军队到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打击恐怖主义,而中国只是对受到极端主义思想影响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让他们转变思想,重归正常社会生活,对比其他国家,这是最仁慈的方法,中国这种做法怎么就成了违反人权?洪风说,新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共同聚居,近年来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各族人民感到很安全,说明每个民族的生存权在那里都得到了尊重和保障。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敏):近日,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校长助理、暹罗智库主席洪风就美国出台涉港法案一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所签署涉港法案不过是废纸一张,不会对中国产生任何效果。洪风说,香港经历了6个月的反复动荡,从一开始的“反送中”法律层面上的游行,变为反中、反政府的暴力活动。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以最大的诚意呼吁各方和平对话,回归理性。然而,香港的动乱处处可见西方踪影,从美国外交人员私会乱港暴徒到英美两国不断在香港问题上指手画脚。几个月后,美国发现背后操控没用了,便从后台走到前台,用政治霸权干预香港事务。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27日签署了违反国际法的《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再次滥用长臂管辖权,其霸权政治和干涉他国内政的霸权动机暴露无遗。洪风认为,香港回归中国之后的发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国中央政府为了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从政治制度、经济建设和当地法律都给予香港足够的空间,能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维护香港稳定繁荣的决心和诚意。香港离不开中国,离开了中国的香港必然是没有前途的香港、不复繁荣的香港。洪风表示,香港是中国主权管辖下的香港,中国才是香港繁荣稳定的直接相关者,而非美国。因此,中国政府不会同意任何一个国家用其国内法来横加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已经不是100年前的中国,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来治理香港。
编者按(文/华英 图/诗文):2020年12月5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0“金牌主播”文化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省市级电视台和文艺界的近200位播音员、主持人和嘉宾出席活动。“金牌主播”等众多奖项也一一揭晓。新媒体节目《俊言彤语》、《音乐怀旧时》节目主持人,重庆师范大学余俊彤博士荣获全国百优“金牌主播”荣誉称号。2020金牌主播盛典现场本次活动延续了往年的活动内容,分为启动仪式、高峰论坛和联欢晚会三部分。与之前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采用“1+1模式”设置两个会场,由北京吉里国际艺术区星空间主会场和北京京伦饭店分会场共同组成,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当天上午,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著名编剧王石,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驻会咨询委员、原中央电视台常务副台长于广华,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杨柳,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著名主持人那威,主持人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葛兰、虹云、雅坤、黎江、张悦、孙正平,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付程,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教授赵树清,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杨波,著名朗诵艺术家詹泽,河北广播电视台白岚、大连电视台李新、沈阳广播电视台刘红军,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著名主持人王芳、王为念,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贵武,南京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南江等出席开幕式。中华文化促进会王石主席现场致辞并在论坛结束后进行了总结发言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柳视频连线发表讲话,对委员会一年来的项目进程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回顾与展望学时交流现场随后,以“坚守、高度、创新、传承”为主题的华语主持人高峰论坛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艺术院校专家学者、新媒体主播和青少年艺术教育专业教师代表济济一堂。学术交流现场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艺术院校专家学者在推动语言艺术发展、融合教育培训优质资源、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分享有益经验,进一步阐发与弘扬中国当代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艺术精神。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金牌主播”文化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全国播音主持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活动已成为了凝聚优秀主持人队伍、创造无限可能的高端文化平台。由于“金话筒”奖已多年没有评选,所以“金牌主播”评选目前成为了全国观众最为关注的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动,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和深化播音主持行业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全国百优主持人”评选活动的评委均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线工作的著名播音员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授和知名朗诵艺术家担任,全国仅有100人获此殊荣,余俊彤通过近20年的从业经验、创新的主持风格,在从传统媒体转型到新媒体阵营中获得了这个荣誉,其他获选的主持人也全部是全国各地最优秀、最知名的传媒一线播音员、主持人。左二为余俊彤链接——余俊彤:研究员,博士后,硕导。国家一级礼仪主持人。著名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独立制片人。2003年着手打造了两档中国最早网络节目《音乐怀旧时》《俊言彤语》至今已经有近17年,两档节目是中国最早制作的一批网络节目。同时,作为高校教师,讲授《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播音语言表达》、《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影视配音艺术》、《朗诵艺术》等课程。余俊彤有论文《浅析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运用技巧》等二十余篇论文在国际、国内相关刊物发表,其创作的作品先后获得国际、国家级及省级奖百余项。余俊彤主持重庆电台都市广播节目余俊彤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北京交通大学新媒体运营与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哲学博士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共党员,民建会员。余俊彤现担任国家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注册高级朗诵表演教师;国家注册少年儿童播音主持等级测试高级讲师、国际注册对外汉语高级讲师,重庆播音主持协会理事,重庆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朗诵艺术表演协会会员,民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少年艺术教育特邀专家、泰国暹罗智库专家研究员,曾先后担任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主持人、编导、记者、导演、制片人等职,重庆报业集团策划、主持人、新媒体运营总监等职,有着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余俊彤获得全国百优“金牌主播”荣誉余俊彤获得全国百优“金牌主播”荣誉称号,他在采访中激动的说从第一次做网络节目到今天正好整整十七年了!那时大学还没有毕业,先是在学校靠着兴趣和爱好一直摸索,毕业后又进入了重庆电视台做主持人,一做就是十年,虽然在传统媒体工作,但是在新媒体的节目一直没有丢掉。当时的业余工作对他来说真的是在以后的追梦路上给予了很大的鞭策和鼓励!没有想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现在新媒体节目居然有超过传统媒体节目的势头!一路走来,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亦或是在教育领域,余俊彤博士都一直坚守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守职业操守,爱岗敬业!20年了,这个由中国播音主持界的专家前辈们层层把关评选出来的“金牌主播”荣誉确实得来不易,这是他主持职业生涯的一个闪亮的符号、也是一份骄傲的成绩报告单!盛典现场我们期待在未来,这项颁奖典礼可以成为中国播音主持界的一项标杆。相信在全体主持人携手前行、齐心协力下,将有更多的“金牌主播”闪耀风采,共同推动中国播音主持行业、社会公益事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15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史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的特殊时刻,远在泰国的贵贵州财经大学合作伙伴正大管理学院向该校副校长杨勇及全体师生发来了最诚挚的关切和慰问。正大管理学院助理校长洪风教授在慰问信中表示“从疫情爆发至今,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强而有力的防疫措施以及全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决心。泰国社会对中国人民果决自强的精神表示由衷的赞叹。‘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中泰两国的关系不单单是国与国的合作关系,更是血浓于水的亲人关系,我们衷心祝愿中国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活力。祝愿贵校全体同仁和教师平安喜悦,正大管理学院愿与贵州财经大学一道共克时艰!”信中一行行亲切的文字无疑体现着两校之间的深厚友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必将命运与共,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华社曼谷1月8日电专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勇气推动国家变革发展——访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校长助理洪风陈家宝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校长助理、泰国暹罗智库主席洪风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洪风说,“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短短16个字描绘了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观图景。在改革新的重要关头,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之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决策。洪风说,这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无论是《海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的实施、建立‘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还是审议通过《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正式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无一不反映出改革的魄力、为民着想的理念和突破艰难万险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洪风高度评价中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举措,以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自贸区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大手笔。他说,近年来,中国政府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维护国际社会繁荣稳定,不断为周边国家的经济、安全与综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东盟各国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国。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是亚洲经济兴旺发达的基石。作为海外华人,洪风近年来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以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为例。经过40余年发展,正大集团成长为全球农牧产业领军者。可见,中国的改革开放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洪风说,5年来,在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策略,是世界各国人民所期待的。
撰文 ▏王慧编辑 ▏肖泊缺少完备、丰富的理论,公益行业能否行稳致远?202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宣布,不再开设教育学(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辅修专业。消息传出,一片惋惜声中,一个问题又被重新提出——公益慈善是否应该在本科设立专业?围绕于此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如果在本科阶段开设公益慈善专业,公益慈善领域现有的理论基础以及科研、教育师资,又是否足够支撑公益慈善学科体系的构建?即使不考虑公益慈善教育,公益行业近几年在诸如商业与公益的关系、公益市场化等话题上的争论,也在呼唤公益慈善理论体系的搭建。1998年,清华大学NGO研究所设立,被认为是中国高校公益研究的发端。《社会创新家》总结发现,20多年中,高校公益研究机构大致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少数几位学者发起公益研究所,到汶川地震后公益研究院渐次成立,再到近年青年学者涌现、活跃。可以说,目前的高校公益慈善研究,已然生机勃勃。其中的学者,一方面埋头学术,致力于完善公益慈善理论体系;一方面发挥所在机构的智库功能,为行业发展、政府决策与立法建言献策,积极提供智力支持。1起点2015年,多家高校研究机构紧锣密鼓地为《慈善法》(草案)召开多次专题研讨会。一年后,《慈善法》正式实施。虽然相关条款仍有待改进,但多年呼吁终于落地,于行业,终究是“里程碑”式的进步。多版民间草案中,“北大清华版”因内容相对全面,成为《慈善法》草案制定的有力参考。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以及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都是这一版草案的主要推动者。北大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由魏定仁、陈金罗在1998年发起成立。前者是北大法学院教授,后者曾任民政部司长,参与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前辈的前瞻性眼光,给金锦萍参与推动非营利组织立法埋下了伏笔。当时还以民商法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她,可能不会想到,之后十余年,自己都会将“为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视为使命。为博士论文选题的契机,让金锦萍发现了非营利组织立法领域的空白,此后,她便沿着这个方向,一发不可收。金锦萍2005年,金锦萍出版《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专著。次年,她又与在北大法学院任教的葛云松等人,合作出版了《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基本问题》以及《外国非营利组织法译汇》。追溯起来,这些早期研究成果,无疑是《慈善法》得以出台的必要基础。十几年来,在社会法这一法学相对边缘领域,金锦萍不断深耕。她也因此被称为“社会法领域研究第一人”。北大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成立同年,38岁的王名在清华大学成立了NGO研究所。此时距离王名从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刚刚过去一年。依托这一研究所,王名最初的研究方向,是中国NGO与社团改革。2002年,王名出版《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介绍了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历史,以及管理的各个方面。此后,王名的研究工作更多地向公民社会、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深入。2015年,在民政部和清华大学的共同推动下,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升级为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该院两位副院长,邓国胜和贾西津,一直以来在公益行业被视为“中生代”学者代表,邓国胜主要研究领域为NGO、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绩效评估与能力建设;贾西津则长于公共伦理、公民社会与治理的研究。政府的参与进一步明确了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的定位:致力于公益慈善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国家级智库。既能拓宽社会力量话语权,又能撬动政府改革,王名找到了一块绝佳空间。王名事实上,在王名和金锦萍之前,另一位学者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对公益慈善研究显示出了浓厚兴趣,他就是长王名6岁、主要研究慈善史的周秋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秋光立足湖南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民国湖南慈善家熊希龄,并逐步拓展和加深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研究。1998年夏,慈善力量参与南方抗洪救灾,引发了人们对慈善发挥作用的思考。周秋光撰文《关于慈善事业的几个问题》,在《求索》杂志发表。文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慈善史,阐释“慈善”的概念、定位等内容。周秋光进入21世纪,周秋光继续沿着慈善史方向,研究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并出版了《中国慈善事业简史》。这本著作也被视为国内慈善史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2011年,周秋光推动发起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就在《中国慈善事业简史》书稿付梓的2005年,曾就读于应用数学系、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康晓光彻底调转人生方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任公共管理学院任教授,并在两年后创立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对于这一转变,康晓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理由。在“希望工程”覆盖全国家喻户晓时,康晓光曾窥见了第三部门对“中国整个社会管理和统治结构”的影响,对于康晓光来说,第三部门是作为学者的他为中国社会寻找未来的一个入口。康晓光以“国家与社会关系”“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和“政治文化”为研究方向,康晓光丰富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研究角度。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君子社会》等学术专著。康晓光本人担任多个基金会理事,依托学术成果,他可以直接地依托研究成果,为非营利组织的实践提供指导。2矩阵形成2008年汶川地震后,公益慈善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催生了国内高校公益慈善研究机构的初步繁荣。早期最引人关注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以及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2010年,在汶川地震救灾中名声大噪的壹基金,和王振耀推动成立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相关介绍中,这是首家由大学与公益组织联合发起的,专门从事公益理论研究、公益人才培养与公益政策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它也是高校公益慈善研究机构中,第一家“研究院”级别的机构。这所研究院的成立,在行业内引起极高关注。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占了两个“第一家”的头衔。王振耀2010年,曾在汶川地震一线组织救灾的王振耀,从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任上辞职,出任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这一年,王振耀56岁。政府官员投身民间公益,外界难免诸多解读,一段时间内,媒体报道里,王振耀被冠以“辞职司长”的名号。以王振耀自己的解释,他原本只计划“当个教授”,但了解研究院的定位后,觉得这是一件“必须投入很多心力”去做的事。“中国公益需要提升的方面太多。比如说建立系统的研究网络,调整公益研究的方式......这也是我担任民政部官员期间一直在呼吁的。”作为研究院中的先行者,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没有仅仅埋首于学术研究,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推动行业建设。成立后不久,它接连推出“京师公益讲堂”“中国基金会领导人高级研修班”“中国传媒从业者公益慈善研修班”等项目。当时,这成为不少人深度了解公益的窗口。两年后,该研究院更名为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王振耀曾设想在硕士阶段开展公益慈善方向的学历教育,这一构想后来演化成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学院的合作。双方于2013年联合开办EMP(国际慈善管理)项目。2015年,同样由王振耀担任院长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成立。该项目并入其中。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成立次年,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也紧随其后开办。二者一北一南,成为当时国内高校公益慈善研究重镇。如今,后者虽然已经关闭,但它运作期间的活跃,对其他高校公益研究机构的成立,或多或少有着启发作用。而且,它留下的成果,也有着独特的行业价值。担任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的,是时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教授的朱健刚。目前,朱健刚担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朱健刚在朱健刚的主持下,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翻译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精神》。这本书根据学者朱友渔1912年提交给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译出。相关介绍中,它是首部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传统及其精神的著作。除了翻译作品,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也成立了公益慈善数据档案馆。在建馆札记中,朱健刚介绍,“希望以此记录各类社会组织的哀荣生灭,留铸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曲折轨迹,进而支持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同时为更多公益组织的互动交流与资源共享提供平台。”与早期的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相似,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也开展了一系列行业活动。论坛、沙龙、分享会.....轮番举办,相关话题包括台湾社企、社区基金会、社会工作、公益传播......而且,它也曾尝试开展硕士阶段的公益慈善教育,即开设民族学专业(公益慈善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研修班,招生对象为公益组织、政府、企业、媒体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两家研究院的公益慈善教育都没有在本机构得到延续,但同期,另外三所同样秉持这一愿景的高校机构已经在酝酿。2010年,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暨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成立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这所同样由基金会推动成立的研究机构,背后关系着中国基金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2009年,63岁的曹德旺提出捐赠股权设立慈善基金会。这是中国基金会不曾有过的捐赠形式。申请引起了国务院和中央各部委的关注。历经两年多努力,“中国股权第一捐”宣告成功。曹德旺受聘南京大学名誉董事长自称为“学院”而非“研究院”,体现了河仁社会慈善学院在公益教育上的偏重。依托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它将作为河仁慈善基金会的专门教育研究机构。目前,除了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与博士点下增设公益慈善研究方向,河仁社会慈善学院还在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增设了公益慈善专业课程。如今已停办的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辅修专业,开办于河仁社会慈善学院成立的两年后,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北师大珠海分校、基金会中心网合作发起。据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超过60%在公益行业就业。纵然在实际数量上并不大,这一成果却已经得到行业一定程度的认可。即使停办,其办学经验还可以由行业继续学习、实践。稍晚于两所学校,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与泰国正大集团、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合作,设立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并于当年9月招收首届中国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学院成立的背后,是学校与泰国正大集团的战略合作。自2014年始,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学生,由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南京工业大学和泰国正大集团联合培养。同年,泰国正大集团向南京工业大学捐赠2.011亿元。从专业设置来看,该学院也偏重对“专业型”公益人才的培养。据《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其毕业生中,同样有超过60%的人在公益行业就业。这一时期,从地域分布来看,南方高校的公益慈善研究机构显示出了活力。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成立了公益慈善研究院。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也升级为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将目光移回北京,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成立后,次年,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在校友李晓波的资金支持下,也升级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北京高校公益慈善研究机构的整体发展也趋于细化。比如,清华大学除了公益慈善研究院,还开设有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三者有所联系却又各自独立;北京师范大学除了建立中国公益研究院,还成立了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南北相望,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机构的矩阵初步形成,整体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3回应新态势2016年之后,“公益市场化”这一话题引起关注。徐永光《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一书的出版,点燃了行业的争论。行业新趋势无疑会引导学术的研究方向。针对“公益市场化”之争,康晓光撰写《义利之辨:基于人性的关于公益与商业关系的理论思考》一文,摘要中提到,“本文试图从‘公益中心主义’出发......厘清公益与商业关系,主张公益不能化约为商业,公益有其不可替代的人性和制度基础。”“商业”与“公益”的关系究竟如何,对有着商学、经济学背景的学者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2006年,一篇名为《在我国由政府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建议》在《经济日报》的内参上刊登。如今看来,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推动社会企业发展,建立具有高度公信力和绩效水平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培养和壮大政府转型的同盟军”,不可谓不超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客座副教授的赵萌。当时,他正在牛津大学赛义德商学院攻读组织与战略博士学位。赛义德商学院开设的“斯科尔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使赵萌较早接触到了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的概念。2014年回中国任教后,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精神成为赵萌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赵萌除了赵萌,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朱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也都是兼具经济学背景,横跨商业与公益两界研究的学者代表。“公益市场化”掀起话题讨论后,他们也共同在为学术研究、行业发声以及教学培训而奔走。翻看三位学者的履历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海外留学经历。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对社会企业这一形态有更包容的心态。但事实上,在“公益市场化”引发争论之前,国内已经有一位本土学者开始研究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等社会创新概念。她就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袁瑞军。袁瑞军徐永光曾评价:“学界的袁瑞军教授......她对中国和全球社会企业的发展研究得很透,是中国学界社会企业研究第一人。”2005年,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其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中国社会团体研究所。也许就是在这里,原本以政治学为研究方向的袁瑞军,逐步接触第三部门。根据公开资料,至少在2013年,袁瑞军就已经开始了对社会企业的研究。当时,她主要研究的内容有社会企业的概念、理论、案例,中国大学开设社会企业课程和建学位的情况,以及社会企业的相关研究,如公益创投、道德慈善、福利企业、合作社等。近几年,越来越多社会企业涌现,袁瑞军也在继续推进对社会企业认证标准、影响力测评的研究,以支持社会企业落地。对社会企业的研究热潮扩散,间接促成了相关研究机构的成立。2017年成立的电子科大慈善与社会企业研究中心就提出,研究重点为战略性慈善、影响力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创新与社会创业等方面。上海交大、北师大珠海分校、华北电力大学也都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外援”,孟加拉国银行家、经济学家尤努斯及其团队也参与发起了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以及郑州大学尤努斯社会企业中心,主要研究方向都与社会企业、微型金融相关。赵萌担任前者的联合主任。除了“公益市场化”这一主题,国内公益慈善事业呈现愈发丰富的形态。其背后,是经济、社会结构、技术多重变化下的影响。康晓光2018年初发布的报告《超慈善——中国慈善新时代的特征及其由来》,更为系统地阐释了近十年中国大陆慈善领域发生的“一簇新现象”:慈善组织构成多样、慈善内涵日益多元、慈善方法与工具愈加丰富......广泛而深入的跨界与融合使原有界限被打破。报告中,康晓光将当今中国总体慈善形态命名为“超慈善”。新形态,愈加将公益慈善事业学术研究引向细化与多元。4新生力量助力“百花齐放”而支持多元化学术研究的,无疑是“人”的壮大。立足高校,第一代公益慈善研究学者开拓,中生代接续,多年积累,如今已然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针对本科公益教育的必要性、实现路径,行业内仍有争议。除了上文提到的河仁社会慈善学院,以及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华东师大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研究院、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等机构也仍在实践先行的路上。相较之下,硕博阶段的公益人才培养空间、成效更大。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摇篮”。王名曾介绍,“慈善学历教育越往后走,必要性越大。我们的博士生、博士后,不少进入到了公益领域,并且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我做了一下统计,发现我们已经培养了近100名博士后,离开慈善领域的很少,极个别的会到政府、企业去工作。”王名的学生中,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蓝煜昕,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潮,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健等,都在公益慈善学术研究中比较活跃。从王名的统计或许可以估算,高校培养出的青年公益研究学者已达到数百名。这些青年学者普遍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也更为前沿,包括慈善信托、慈善文化、区块链慈善等。据《社会创新家》了解,青年学者中,不少人有着海外留学经历,例如挪威奥斯陆大学博士后、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的沈永东,硕博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的王筱昀,利物浦大学法学专业哲学博士、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的李德建,日本同志社大学政策科学博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的俞祖成等。另外,北师大法学院副教授马剑银、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章高荣、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董强、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吕鑫、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谢晓霞等,也都是年轻一代中出色的学者。除了相关专业出身的青年学者,公益慈善研究也在吸引着“跨学科”的青年学者。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罗俊便是其中之一。读博期间,罗俊师从经济学者汪丁丁和叶航,两位导师借助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理论,引导学生思考、研究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偏好。受其影响,罗俊开始关注慈善捐赠领域,后续主持多个慈善捐赠相关课题。罗俊与初代学者面临的环境不同,行业发展为青年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更为肥沃的土壤,相关基金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支持。敦和基金会的“竹林计划”就专门资助青年慈善学人的研究。可以看到,一方面,公益慈善学术研究已经形成一定基础。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大约2016年,机构共出版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相关专著100多种,发表论文700余篇。扩展到全国高校公益研究机构,成果只会更为丰硕。另一方面,青年学者的壮大使公益慈善研究呈“百花齐放”之势。如今,行业或许有更充分的理由,去期待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理论体系以及学科体系的构建。END
考取清华北大是很多大学生的梦想,有人的梦醒了,有人梦想成真。但是无论是考取了怎样的大学,未来都是很光明的,但是近几日清华大学对在校的两名博士生做出了退学处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最近一条“清华博士生被学校劝退”的微博点燃了网络,登上了热搜,事情是清华大学发布了两则关于两名博士生的退学处理意见。公告上面对清华大学马克思学院的两名博士生做出了拟劝退的处理,网友看到后调侃道:这下好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你俩因旷课被劝退了。原来根据清华大学宿舍管理规定,请假未通过以及无故未注册两周的学生都会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做退学处理,那这两位博士研究生一直没有报道和露面,故发布公告告知,同时当事学生可以在通知公告发布的五天内向所在研究生管理部门进行提交书面申辩或口头当面陈述。对于突然发布的两则公告让一些网友都愣住了,有网友表示:学生未报到不应该先联系找人吗,而且这样坦诚布公的发布通告,并且上了热搜,两名学生的个人信息都被暴露,如此光明正大的公布学生信息,这以后他们还怎么面对家人朋友?但是也有网友理性分析,这样公布信息肯定是已经各种联系方式都联系不上了才会做如此决定,但是家人朋友应该也可以联系到,没必要直接在网络公布公告,这样做实在有点不尊重个人隐私了,而且有损清华大学的名声,但是学生的做法确实有些过分了,站着最好的位置却临阵脱逃。对此可能考虑学生和网络舆论的影响,目前在清华大学的官网上这条通告已经被删除了。但是小编觉得他们两位身处全国最好的高校却咽不下读书的苦,在将来又怎么能够咽下生活的苦呢?坐在最好的位置却没有尽到全力以赴,而是临阵脱逃。他们的同学学长学弟都还在顶着名校的光环继续埋头搞学术研究,如果这两名学生还没有回应或者返校的话,都会成为他们以后人生中的黑点和难以启齿的痛,所以也要告诫大家无论身处什么位置,只要不努力,都会被生活打败。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中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将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认识到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过去40多年来,日本湖泊污染治理专家稻森悠平几乎每年都要访问中国多次,为中国湖泊治理出谋划策。他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这些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立足中国国情,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我对中国发展绿色经济非常关注。这几年我前往贵州、四川、浙江等地采访,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比利时财经杂志《走进比利时》总编辑弗朗索瓦·曼森说:“中国一些农村地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了生活环境,蹚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去年,我到浙江松阳县采访,那里山青水绿,茶园飘香。由于当地生态环境好,茶叶品质高,茶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柬埔寨新快新闻网记者唐·占勒提拉多次赴华采访,眼见中国城市里的绿色日益增多。“我看到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中国不断完善环保法律制度,民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中国政府和人民都深刻认识到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经常往来于俄中之间参加交流活动,对中国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政府积极落实环保政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让生产生活环境更加良性循环,这符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并严抓落实,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从探索城市绿色发展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退耕还林到荒漠变森林,中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日本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北京事务所所长小柳秀明用专业数据说明北京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他注意到,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评机制,生态环境考核指标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有所增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值得很多国家学习和参考。”“中国在保护生态方面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并严抓落实,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中国清华大学与巴西里约联邦大学共建的中巴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巴方负责人苏珊娜·卡恩认为,中国大力投资清洁能源等技术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进步作出贡献。“中巴中心的建立促进了两国在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合作,其中生物柴油是我们合作研究的课题之一。中国专家研发的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室主任旭日夫和该所博士贺西格图雅去年曾赴中国多地考察。“鉴于地理位置相近、气候条件相似,塞罕坝从荒漠变森林的经验对蒙古国很有借鉴意义。”旭日夫感受到,中国将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协同推进,积累了成功经验。贺西格图雅表示,中国很多农村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效果显著。“比如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属于范例。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有所借鉴。”在泰国正大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洪风看来,中国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也让周边国家从中受益。“中国和中南半岛国家山水相连,中国加强水资源保护等工作,也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的生态环保。”“保护全球生态环境,需要各国齐心协力,拿出更多实际行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弗朗索瓦·曼森注意到,“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我们希望中国继续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各国应携手合作,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唐·占勒提拉表示,去年的北京世园会成为中国促进绿色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让其他国家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中受到启发。中国绿色发展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德国能源观察集团主席汉斯—约瑟夫·费尔访华时,中国在戈壁周边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举措将带来巨大的生态优势,通过碳汇为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费尔认为,中国不断推动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应用,使零排放技术的价格更低廉,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更多推广。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海洋与湖沼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赫尔南德斯·贝塞里尔强调:“保护全球生态环境,需要各国齐心协力,拿出更多实际行动。尤其在当下全球面临疫情挑战,各国都应在促进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共同目标下,加强团结合作。”“中国带头落实温室气体减排承诺、坚定支持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在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方面,中国技术、中国方案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埃及国家科研中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叶哈雅表示,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成功探索,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出重大贡献。(本报北京、东京、布鲁塞尔、曼谷、莫斯科、里约热内卢、乌兰巴托、柏林、墨西哥城、开罗6月2日电 记者王莉、刘军国、任彦、赵益普、张晓东、朱东君、霍文、花放、刘旭霞、黄培昭)《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3日 03 版)
来源:观点地产新媒体观点地产网讯:10月24日,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已届满。经董事会议审议,同意推荐鲁君四、刘泽红、林强、郭国庆、汪晖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同意推荐刘兴祥、袁彬、方军雄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公告获悉,鲁君四,1966年出生,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2014年3月起任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长,2009年11月至2017年6月兼任公司总裁。中国土木学会总会理事。刘泽红,1968年出生,MBA。历任西安供电局会计,珠海市投资管理公司工贸部科员,珠海市国经局清产核资科科长,珠海市国资委考核统计科科长,改革重组科科长,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珠海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2009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林强,1966年出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珠海正青建筑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3年5月起任珠海洪湾中心渔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任公司副总裁。2017年6月起任公司总裁,2017年12月起任公司董事。郭国庆,1962年出生,经济学博士,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顾问,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评审组专家,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研究员,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8月至2015年6月任公司独立董事。2015年7月起任公司董事。汪晖,1967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历任铜陵市郊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铜陵市西湖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蚌埠市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蚌埠台湾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现任铜陵市铜陵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铜陵华盛化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其中,鲁君四、林强与公司控股股东存在关联关系,除参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外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未受到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