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号工程”,引领浙江未来剑王子

“一号工程”,引领浙江未来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王益敏乌镇,这座江南小镇,在2014年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自此被赋予数字经济代言人的角色。与此对应的是,已迎来第五届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仅推动世界互联网共享共治,也释放了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红利。如今,浙江将数字经济提升为“一号工程”,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发展数字经济,浙江一直走在路上: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浙江成为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今年10月,杭州宣布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关键词:乌镇2014年,乌镇跟互联网、数字经济有关的企业有12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增加到500多家。关键词:“机器换人”浙江省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6.4万台,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8%,劳动生产率累计提高50.9%。关键词:龙头企业在浙江,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江中控等超百亿元企业达18家;入选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企业数,分别为15家、12家、8家,位居全国前列。关键词:数字经济自2014年以来,浙江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年均增长18.1%,占GDP的比重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2017年,浙江数字经济总量规模达1.9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7.8%,居全国第4位。关键词:五年后浙江数字经济总量要比2017年翻一番,达到4万亿元以上。发展数字经济,并非一朝一夕成就。如果用这几年的时光来验证来时的道路,我们会发现,数字经济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姜玮是乌镇的“一把手”(乌镇镇党委书记),数字经济带给江南小镇的变化,他深有感受。“2014年,我们‘翻箱倒柜’也只能找出12家跟互联网、数字经济有关的企业,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这个数字增加到500多家。世界互联网大会直接带动了我们数字经济的发展:2017年,乌镇的信息经济制造业的规上增加值比2016年增加70%,今年上半年又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20%多的增长。”毫无疑问,这些年来,乌镇成为互联网大会的直接获益者,而在这座小镇着力打造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未来的风向标。互联网大会在小镇落地,数字经济在全省掀起浪潮。自2014年以来,全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年均增长18.1%,占GDP的比重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和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在全省大力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机器换人”中,目前,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6.4万台,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8%,劳动生产率累计提高50.9%,累计“上云”企业达23万家。事实上,作为制造业大省和互联网大省,浙江具有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和优势,工业互联网战略恰逢其时,浙江工业互联网建设不断加快。其中,2018年浙江将首批建设5至10家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子平台,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未来,全球22%的GDP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201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7家是数字企业。在浙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5位。其中,龙头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江中控等,超百亿元企业达18家。“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数字化应用程度的高低将起决定性作用。”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一些企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引领者,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型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仍处于转型的过程中。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这对浙江来说,特别有现实意义。”浙江要发展数字经济还有更大的雄心:5年后,数字经济总量要比2017年翻一番,达到4万亿元以上。浙江计划5年内,要建100个“无人工厂”,推动50万家企业上云,培育400家上云标杆企业,打造“1+N”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3000家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示范企业,引进100名国际顶尖人才、100个创新团队……一号工程,让我们拭目以待。

空世界

“数字浙江”转动战“疫”魔方

五色疫情图、健康二维码、管控指数和通畅指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浙江不断利用数字化转型的先发优势,推出战“疫”的“数字武器”:以数据为关键要素驱动的“精密智控”正在转动魔方,将因疫情而失序的社会经济“色块”调整、归位。快速打造战“疫”利剑杭州市江干区万家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胡秀华没有想到,省里启动应急响应的速度如此之快。“发现潜在输入性病例后,1月18日我们就启动了初步排查,没过几天省里就启动了一级响应。”胡秀华和8名社区工作者主动留了下来,依靠智慧网格App传递的信息数据,迅速开始上门核实、排查。依托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1月23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并排查出全省涉疫情重点区域旅居经历的人员信息超过30万人。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数据由中枢传递至基层末梢,与胡秀华一样的社区工作者得以精准排查。既有快速响应,又有提前布局。针对社区防控、企业复工中人员识别、准入的难题,1月底,“健康码”项目开始筹划,不到6天完成上线。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蒋汝忠表示,快速形成即战力的关键,在于原始数据、用户体系的积累构建。正因为有了数字政府的底层架构和基础,临时应对平台才能迅速投入开发、迭代和运转。数据显示,通过科学防控,截至目前,浙江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9%以上。创新实践垒起“数字城堡”“如果没有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移动微法院’,疫情期间,恐怕会有大量案件延期。”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陈辽敏说,但现在法院不但不“关张”,还可以提前在线开展工作。防控疫情至今,杭州中院已经“云培训”4批次近400名律师调解员,推动矛盾纠纷线上调解、网上立案。数据显示,进入2月以来,浙江法院单日最高有超5万件案件在“移动微法院”平台上办理,运用移动微法院办结案件超2万件,日均访问量23万人次。司法案件“云流转”、投资项目“云签约”、政务审批“云办理”……浙江拓展出防控疫情的应用“百宝箱”。近年来,不仅局限于数字经济,“最多跑一次”改革、社会治理数字化、数字城市建设……“数字浙江”概念在不同维度被不断创新实践、完善补充。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说,浙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政府、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人民群众逐渐接纳融入数字化生活,使得此次疫情防控中,数字化手段得以发挥重要作用。“数字浙江”新方向临时启用的办公室里,两张简易办公桌,工作人员两班、三班倒检测数据。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一间间办公室成了浙江防控疫情的数据“情报室”。作为“数字浙江”发展过程中成立的新部门,应对疫情中,大数据局正发挥数据支撑的职责。蒋汝忠介绍,比如浙江各地市启动复工以来,省大数据局只提供后台的数据支撑,各地便可自行搭建企业复工系统。数据显示,通过大数据局,近期浙江省政府部门间平均每月调用、共享的数据已达1.99亿次。与此同时,共享员工、无接触式配送、云办公……防控疫情中,数字化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也从另一个维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许多新机构、新部门、新技术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随之改变未来的数字生活。

斗地主

中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关于傅济锋等职务任免的通知

经研究决定:傅济锋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张志宁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经济运行处副处长(试用期一年);汤正伟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投资处副处长(试用期一年);周一珉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生物医药产业处)副处长(试用期一年);王飞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处副处长(试用期一年);袁凯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企业培育与产业合作处副处长(试用期一年);于晓飞任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刘磊任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试用期一年);李晓波任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张尚清任省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试用期一年)。中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2020年10月30日 【来源:浙江省经信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乃今有恒

浙江:“先行者”再交“高分卷”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何玲玲、袁震宇、商意盈、方问禹)10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乘风破浪!浙江奋力书写“重要窗口”高分答卷》的报道。金秋时节,在浙江舟山鱼山岛上登高远眺,这座昔日渔岛仿佛一个“超级工厂”,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密集的炼化设施高耸入云。最多的时候,有8万人同时在岛上奋力劳作。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和中国首个民营石化项目,也是一座从未按下暂停键的“钢铁之城”。▲这是9月29日拍摄的建设中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徐昱摄这样的干劲和闯劲在之江大地处处升腾。前三季度,浙江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再次交出高分答卷,经济逆势上扬态势强劲。重重考验下,浙江定位新时代通盘谋划、对照新要求精准落子,力促危中育机、变中谋新。(小标题)“先行者”再交“高分卷”静静的西子湖畔,一座商务楼宇并不显眼,内部却是一派繁忙景象。这里是世界500强企业、浙江物产中大集团总部,指挥着“数千亿级”商贸巨轮,在实业投资、供应链集成服务、大宗商品贸易等领域开疆拓土。“物通全球,产济天下”。前三季度,物产中大累计营收达到2905亿元,同比增长15.06%,累计利润总额42.96亿元,同比增长3.38%。“遭遇暴风骤雨,依旧行稳致远。”物产中大集团董事长王挺革说,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外部环境,企业挖掘国内市场新需求、拓展国际市场新客源,在新发展格局中激发新动能。百舸争流千帆尽,乘风破浪奋者先。在宁波舟山港码头,层叠如山的集装箱日夜穿梭,激荡着全球经济循环中最澎湃的血脉。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宁波舟山港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一艘货轮停靠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宁波市发改委主任张文杰介绍,1至9月份,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8709万吨,同比增长4.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5%。在资源保供的同时,深耕中西部腹地,发挥“铁+港+船”优势,打造精品海铁联运班列。截至9月底,宁波舟山港业务范围已涵盖15个省份56个城市。这只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两个剪影。北部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两翼齐飞,中部货通天下往来全球,西南生态屏障绿色产业迅速崛起……浙江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奋勇向前。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处于东部前列。全省生产总值为45826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4个百分点。(小标题)“先手棋”博弈“大变局”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年年初, “区县疫情风险地图”研判疫情动态,“健康码”配合隔离管理,“精密智控指数”监测人流、物流、商流……“一图一码一指数”在来势汹汹的疫情中上马迎战,并成为浙江进行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法宝。1月19日快速组建300多人的“数字抗疫战队”,48小时内上线“新冠防疫数据智能平台”,创新性地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于疫情态势分析、研判,助力疫情可追溯、可预测、可视化、可量化……▲4月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一个写字楼入口处,工作人员展示健康码,她的身边是红外测温仪,核查健康码和测量体温是进入写字楼的必要程序。新华社记者徐昱摄“数字战疫,并非一日之功。”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个推)也参与了此次疫情防控,公司创始人方毅说,唯有肥沃的“数字土壤”,才能在苛刻的外部环境下孕育生机。面对防疫复工“双考验”,在诸多不确定性中,浙江的提前布局凸显了重要意义。而这背后,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治理革命。早在2003年,浙江就前瞻性地提出“数字浙江”建设理念;2018,浙江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在杭州云栖小镇城市大脑调度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即时滚动着成千上万的数据。在交通板块,记者看到,多少辆车在路上跑,哪个路口正在拥堵,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通过城市大脑的调度大屏,杭州420平方公里城区的交通状况“一键触达”。2016年4月,杭州市以交通治堵为切入口,在全国率先建设城市大脑。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脑技术总架构师王坚介绍,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已建成覆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等11个重点领域的48个应用场景和168个数字驾驶舱,日均协同数据1.2亿条。(小标题)“厚基座”撑起“新高度”10月16日,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是2017年浙江省“凤凰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全省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突破500家,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在浙江,凤凰与雄鹰、雏鹰同行。“雄鹰行动”助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千亿级企业;“雏鹰行动”帮扶量大面广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凤凰行动”促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升级。▲“雄鹰企业”传化集团全新智能制造工厂——大江东生产基地。2019年,浙江省还启动了“鲲鹏行动”,面向全球引进顶尖人才创业创新。浙江省委人才办介绍,浙江省人才工作一以贯之,并不断迈上新台阶。2019年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其中杭州、宁波的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分居全国第1位、第2位。几年前,网络安全专家范渊从美国硅谷来到杭州滨江考察。他发现钱塘江南岸的这片土壤上,高新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涌动,政务高效周到,“气质竟与硅谷相似”。不到一周,他就决定放弃硅谷一家知名安全公司的高管身份,带着家人回国创业。立足长远,通盘谋划。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着力集聚科技、资本、人才等发展要素,浙江省逐渐构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动能潜力凸显。记者了解到,立足前期行动计划基础,浙江省正在建设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4个省级实验室,布局科技创新“重器”,进一步夯实发展基座,支撑未来新高度。浙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长远的大战略,也是当前最紧迫、最现实的战略任务。浙江要继续创新理念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努力交出改革高分报表,让改革成为“重要窗口”的最鲜明标识,以浙江的探索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完)

非天布也

浙江努力打造数字变革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落实总书记要求,浙江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着力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近年来,浙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702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9%。目前,浙江物联网用户已达1.19亿户,建成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20个,以数字科技创新为关键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成效显著。2021年,浙江将争取建成5G基站8万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有望增长10%以上。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 兰建平:数字经济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起先体现的是“加法效应”,后来越来越体现的是“乘法效应”,人们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方方面面,带来经济社会发展跨越的格局。在杭州,城市大脑这两天再次完成迭代升级,最新一版的城市大脑正式上线,包括亲清在线等在内的38个场景,366个办事事项,让杭州市民可以享受到更便利的城市服务。依托互联网技术,杭州正在编织起一张感知网,对所有空间进行数字化感知,建设立体版的城市大脑。浙江杭州城市大脑总架构师 王坚:靠数字化来撬动一些改革,民生的、惠企的以及基层治理,真的会渗透到方方面面。目前,浙江已经组建数字化改革专班,正在抓紧研究数字化改革的目标、路径、任务、举措。未来,浙江将继续加快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建成更多更管用的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确保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全球数字变革的高地,让数字化改革成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浙江省委改革办副主任 董继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全面推进的数字化改革,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系统建设,引领撬动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率先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形态、新模式。

不离于宗

这些新机构为何至关紧要,在浙江各地争相落户?

浙江新闻讯 近段时间,浙江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还在继续出台中,已阅君已经聊了一些。 对一个地方的未来发展而言,这一建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期出台的这些建议内容中,出现了一些新机构:绝大多数近几年内成立,还被放在重要位置。 比如说,12月18日,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建议。余杭是浙江首个通过此类建议的县(市、区)。 余杭的这个建议中,有这么一段话:依托国家工业APP创新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中国服务型制造研究院、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平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建设无人车间、“未来工厂”。 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现场被“点名”的这四个机构,全是新的: 国家工业app创新中心是今年9月10日在临平新城成立的,主攻智能工厂建设;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余杭区人民政府、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四方共建,今年8月发布的公告中,还带着“筹”字;中国服务型制造研究院要稍早一点,去年5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与余杭区人民政府、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确定成立这个研究院,并且落户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则是于去年8月启动。宁波的建议中,也提到在“十三五”期间,宁波累计引进集聚产业技术研究院69家;温州的相关建议中,则提到促进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加速落地。 “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简称,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也是个“新”机构。它的官方网站显示:该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二级科研机构。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也是个新机构,成立于2019年7月。 其实,不光是相关建议中提到,如果留心一下相关新闻,就会发现:最近这几年,在浙江各地党委政府的诚挚邀请下,各类科创平台纷至沓来。 已阅君举几个例子: 2017年5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创新中心在宁海县举行落成仪式;2017年12月,北京大学与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共建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签约仪式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18年4月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任法人代表的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宁波市海曙区正式开院;2018年6月,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德市政府在建德新安江举行了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院签约揭牌仪式。这类机构大小不等,有时会相当“庞大”。比如说今年8月揭牌的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预计总投资50亿。光从这些落户浙江的新机构的名称,应该不难看出:它们几乎全都聚焦于“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事关发展大局,事关中心工作,当地党委政府会对它们寄予何等厚望,自然可想而知。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被当地寄予厚望的机构,将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答案是:相当大。 已阅君这里举个例子: 今年9月,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个研究院是中国石化集团与宁波市政府共建项目。虽说挂牌没多长时间,但成果早就出了:今年以来,这个研究院就“边研发、边筹建、边产出”,成功研发医用口罩熔喷布专用料、户外高端滚塑专用料等多款聚烯烃新产品。还没来得及挂牌,却已“披挂上阵”了。 当然,这些成果还只是这个研究院“小试牛刀”,大头还在后头。 宁波市已经将石化产业定位为宁波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9月22日,2020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在宁波举行时,宁波市的相关人士就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宁波市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就是中国石化和宁波市大力推进高端新材料技术开发、打造世界领先企业的重要抓手。当这个研究院成立时,业内就有评论认为,这一重量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落地”,对宁波要打造的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来说,将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一进程还在快速进行中,像在今年9月举行的温州市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大会上,14个重大科创平台项目集体签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高端科创资源将被“引流”进入温州。以重大科创平台项目为抓手,对一个地方来说,既是强化传统制造业科技、人才支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利器,甚至还可能破局开新篇,自然各地都会全力以赴。 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以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在“十四五”期间,将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进而带动浙江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杭州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爱很大

“70后”博士卢山空降浙江,曾是赛迪研究院院长

撰文 | 蔡迩一3月26日上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经审议表决,决定卢山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在赴浙江工作前,卢山是工信部规划司司长。两任赛迪研究院院长均空降地方卢山,男,汉族,山东人,中共党员。1972年5月出生,今年49岁,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公开资料显示,卢山曾历任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北京赛迪信息技术评测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中国计算机报社副总编、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赛迪传媒公司总经理。他还是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2009年4月,卢山出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3年2月,他挂职重庆市南岸区,任南岸区人民政府区委常委、副区长。2014年7月,卢山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2015年12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召开全院干部大会,卢山接替罗文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当时转任工信部规划司司长,2017年7月履新工信部副部长,2019年1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2020年3月罗文空降四川,现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据官网介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又称“赛迪研究院”,下设赛迪智库18个研究所及赛迪集团等20家控股企业,在天津、重庆、广东、江苏、山东、海南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现有职工2000余人,博士硕士占51%以上。自2000年成立以来,赛迪聚焦两化深度融合,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逐步形成了研究咨询、评测认证、科技服务、媒体会展、军工业务、产业金融6大业务格局,累计为20余个国家部委、400余个地方政府、5000余个行业企业提供服务。技术变革、人工智能、数字化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在担任赛迪研究院院长期间,卢山曾多次就互联变革、人工智能等问题发表观点。2016年3月,卢山出席2016中国IT市场年会。他在致辞时提到,产业的又一轮变革已经到来。“产业变革也好,技术变革也好,带来的是变化,变化的背后带来的是不确定性,把不确定变成确定是机会。”在2017年,卢山对媒体表示,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会有一个引爆点,当下这个引爆点可能是智能。这里的智能不仅仅是人工智能,而是机器智能,是让机器会思考,这可能给世界带来新一轮的拓展、突破、挑战。2017年5月,在贵阳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卢山作了《人工智能新赛场——中美对比》的报告。报告提到,在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中美“双雄”的格局初步显现,虽然总体看,美国仍比中国领先,但在数据和人才等特定的领域,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在数字经济方面,卢山也曾对外谈及自己的观点。2018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正式吹响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号角,当时,卢山曾受邀作主旨演讲。他说,“数字经济时代,是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但不变的是用户的需求。”“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要在解决数字鸿沟、数字冷战、数据霸权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率先给出‘杭州答案’,作出‘杭州样本’。”数字化转型先行者——浙江2020年2月,卢山卸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转任工信部规划司司长。工信部规划司,主要负责归口管理工业、通信业、信息化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固定资产投资(含技术改造和工业强基等转型升级重大工程)、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负责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规划布局及管理工作等。在2020年12月,卢山曾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在那次发布会上,卢山提到,工信部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布局好“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他表示,发展数字经济尤其是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还面临着一个会不会用,敢不敢用,以及安不安全的顾虑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和运营商。同时工信部将采取一些政策鼓励,鼓励企业尝试个性化产业道路。如今,卢山从工信部“空降”到了浙江。浙江是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就在2月18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浙江数字化改革工作。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会上强调,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推进全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开好局、起好步。袁家军强调,数字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到2021年底,初步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5个综合应用实现功能全上线、省市县全贯通。资料 | 工信部官网 赛迪研究院 浙江日报等校对 | 罗晶【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高地战

浙江制造业“数智”转型驱动产能恢复

新华社杭州3月8日电(记者李平、张璇)在浙江,持久推动的制造业“数智”转型,已成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助推器。6日,在浙江省永康市合达铝业金工车间,12台自动化加工中心正全速运转,争分夺秒赶制产品。“我们2月12日正式复工,是全市第一批复工企业。”在现场检查复工情况的公司总经理吴斌介绍,公司产能已恢复65%以上,“这都多亏了抢先一步推进‘机器换人’。”位于浙江乐清的正泰小型断路器数字化车间,AGV小车沿既定线路运送零部件,自动包装工序快速包装好产品……据悉,目前数字化车间为24小时满产状态,全力保障订单交付,智能流水线在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中正显现优势。疫情之下,部分制造业正面临复工人数不足等考验。智能化技术改造成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网红”配置,无人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员实现投产,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在衢州江山市,申达电气集团浙江换热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条散热片自动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该公司常务副总徐维荣说:“目前公司在岗员工比原来减少了30%,但借助自动化设备,仍可满足客户订单需求。”疫情当前,吴斌坦言,若不是企业提前实施“机器换人”,遇到这次突发疫情,现在公司用工缺口至少在50%以上,恢复到正常产能的过程将更长,“有了先进设备,用工压力轻了不少。”据了解,今年该公司将投入680万元实施浇注生产工艺自动化改造,产品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相继推出“机器换人”“企业上云”等计划,在实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中积极下好“先手棋”,推动企业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浙江省对该省8000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52.7%的企业表示2019年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有投入,占比较上一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工业企业逐步从固定资产‘硬投资’向数字化‘软投资’转变。”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据悉,根据规划,到2022年,浙江将建设示范智能工厂1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3万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00台/万人。

六境

“智慧”在身边 中国电科三十六所发布八大新产品

2018-06-14 09:3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郁馨怡6月13日是“2018长三角网络媒体嘉兴行”第二天。中国网、凤凰网、央广网等20多家网络媒体的记者们受邀参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举办的产业创新论坛暨新产品发布会。在产业创新论坛上,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姜华和三十六所民品总体研究院翟振刚分别带来了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的浙江选择》和《超数据时代数据落地应用及货币化模型》的报告。新理念让人脑洞大开,新产品让人大开眼界。在随后的新产品发布会上,“慧”停车、智慧互联公交站、波浪滑翔器、无人艇系列产品、美丽河湖整体解决方案、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平台、新型太阳能集热供暖系统、嘉科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八大新产品陆续登场。“慧”停车提供了一个更独特的停车方式、智慧互联公交站让等待公交也充满乐趣、智慧养老平台用大数据让居家老人更安全更健康……产品负责人依次上台介绍新产品的功能与特色,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外界看来,中国电科三十六所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其实,三十六所的产品已经悄然走进嘉兴百姓的生活。比如,嘉兴市广益路沿线和浙江红船干部学院附近的公交站台就已经改造成由三十六所研发的集成电子语音报站、实时线路查询、视频实时监控、WIFI热点共享、USB接口充电等功能的新型智慧公交站台。三十六所党委书记金飙告诉记者,从1998年成立第一家控股公司开始,三十六所开启了民品产业新征程,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多领域,将技术优势运用于服务民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三十六所以“智慧、安全、绿色”为主题,重点在海洋电子、生态环境保护、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应用、军民融合等五大民品产业方向布局,加速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产业领先”目标,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创新引领发展。目前,三十六所已经构建了由中电科(嘉兴)智慧产业园、嘉兴基地、宁波基地和舟山基地组成的“一园三基地”格局,重构了“四院三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创业和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创新资源进行驱动引领,以开放协同发展模式围绕核心业务集聚相关产业链企业,形成创新、驱动、赋能和治理路径明确的生态圈,锤炼打造中国电科新品牌。

本然

中国工业百强县浙江占了近五分之一 前十强为何只有一家?

这几天,涌金君发现朋友圈被同一张榜单刷屏了。这张名为“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的榜单,在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上,向公众揭晓,并迅速引发热议。跻身工业百强,是对一个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肯定。上榜县市越多,相对应,工业发展实力也是更为雄厚。今年,浙江共有19个县(市)入围,创下历史新高。但是,也有人注意到,在这张榜单上,前十强浙江仅占一席,似乎是一个缺憾。应该如何读懂这张榜单上的浙江表现呢?今天涌金君就和大家说道说道。 19个县(市)入围浙江上榜数量逐年递增12、13、15、17、18、19,这是6年来,中国工业强县(市)百强榜上浙江入围的数量,画出了一条稳步上升的曲线。涌金君发现,今年浙江入围的19个县(市)中,既有多年霸榜的“老面孔”宁波慈溪市,也不乏刚刚晋级的“新面孔”——今年分别名列第81名、第89名的台州玉环市、绍兴嵊州市。也就是说,在不少浙江传统工业强县因撤县设区退出榜单的情况下,浙江县域经济后起之秀频出,不但迅速补了位,还实现了总量的自我赶超。涌金君了解到,中国工业强县(市)百强榜,主要依据2020年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从质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维度,同时叠加国家层面关于质量、绿色、创新等园区、企业、平台等的认定,通过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出。总体上可以反映中国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纵向细观浙江“19强”,涌金君发现了几点可喜之处——强者恒强。自2015年起,慈溪市一直稳居浙江省第一名。不仅如此,也是从2015年起,一直是全国十强中唯一的浙江担当。此外,宁波余姚市、绍兴诸暨市自2017年起一直稳居百强榜前20名。实力猛增。今年榜单中,温州乐清市上升了13位,一下子从全国第35名,跃升到22名。同样前进了13名的义乌市,则从全国第45名上升至32名。而温州瑞安市、台州温岭市近两年齐头并进,今年更是携手迈进前50强。尤其瑞安市,今年名次一把上升了23位。不难看出,百强榜的中上游,浙江实力在猛增。浙江工业经济百强县(市),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升。后劲十足。纵览浙江入围县(市),相比去年,金华永康市进步最大,一年时间位次上移28位,从去年刚过门槛的99位,上升到今年的71位。可喜可贺。纵向分析看进步,横向比较找差距。涌金君注意到,今年江苏共计23个县(市)上榜,不仅上榜数量全国第一,且在全国十强中独占6席。可以说,这一结果充分展示出了“散装苏大强”的霸气。客观上讲,与浙江相比,江苏不少“老牌”工业强县(市),依然保持县(市)身份,使得江苏在评选中独具优势。同时,江苏工业经济从县域到市域到省域,确实呈现出一种一强俱强的发展态势。这一点,值得学习。前十仅占一席不必大惊小怪翻开今年的工业百强县(市)前十,会发现,素以县域经济强著称的浙江,仅占1席。别急别慌,原因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这些年里不少浙江传统工业大县、强县陆续变成了区,故而不在此次评选范围内。举个例子子:大家所熟知的杭州萧山、余杭,宁波鄞州,绍兴柯桥等,这些浙江工业强县均已变成区,所以排除在榜单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工业强省广东,在此次百强榜中仅一个县级市入围——揭阳市下辖的普宁市,且排在第99名。也就是说,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解释,浙江经济起步于县域经济,但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新世纪头20年,浙江主要工业强县大部分已从原来的县域经济进入城区经济时代。他还认为,当下浙江工业经济的看点在工业强镇上。浙江工业经济从开发区、工业园区、小微园区时代进入特色小镇时代,这也是未来5到10年浙江经济最大的看点之一。如今,浙江不少工业强镇已具备百强县的潜力。当然,涌金君也听到了不同的说法。一位长期关注浙江经济的业内人士认为,当工业经济发展进入集群化时代,省级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优势明显,传统县域经济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如何提升县域经济活力?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融入大都市经济圈。尤其是当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时代背景下,深深嵌入大都市经济的产业链中,扮演好产业链分工中的新角色,显得格外重要。“县域经济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所谓弱攀强合,自身越强大,在融入大都市经济圈中就能越主动,未来发展潜力也越足。”该业内人士认为。浙江县域经济依然令人期待当然,县域经济依然是浙江省十分重视的着力点。在一批“中档县”上发力,是浙江“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阵地。此次百强榜发布活动上,浙江新昌应邀做了经验分享。坚持科技创新,让新昌这个山区小县保持了强劲的活力。尤其近年来,借力数字化手段的改造提升,新昌传统制造业面貌为之一新,从而推动县域工业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去年相比,今年新昌位次前移了18位。可喜的是,在浙江有一批像新昌这样潜力巨大的县域。涌金君从浙江省经信厅拿到两份名单,其中一份是今年最新的浙江工业大县(市、区)建议名单。这份名单主要是根据县(市、区)工业总产值高低得来的。除去其中的工业大区,涌金君发现,剩下的县(市)大部分入围2020中国工业经济百强县名单。如何更好提升县域经济,使之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发展的更得力支点,浙江还有一份值得期待的新名单。早在去年底,经竞争性遴选并报浙江省政府批准,浙江确定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 区)创建与培育名单:杭州市滨江区、杭州市萧山区、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市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乐清市、湖州市吴兴区、德清县、长兴县、嘉兴市南湖区、海宁市、平湖市、嘉善县、绍兴市上虞区、诸暨市、新昌县、兰溪市、义乌市、温岭市、临海市、瑞安市同时,浙江省财政厅、省经信厅联合实施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对它们给予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在2020年-2022年的三年创建培育实施期期满后,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三年后,这批县(市、区)将给浙江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夏丹 见习记者 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