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赞!浙江海洋大学新增9个硕士点全部获批振振有辞

赞!浙江海洋大学新增9个硕士点全部获批

2018-03-28 16:5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苏凯网络配图近日,浙江海洋大学申报的9个硕士点全部成功获得教育部审核通过。据悉,本次获批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数学、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以及药学、旅游管理、教育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近几年,浙江海洋大学紧紧抓住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水平,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力度来全力推进,在学科发展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学校在原有的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农业、工程(交通工程、运输工程领域)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经过本次增设,浙海大形成拥有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及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大好局面,学位点涉及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5个学科门类,覆盖学校大部分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由单一向多学科、多种类发展。(原标题《浙海大新增9个硕士点全部获批》,原作者朱丽媛、苏凯、王利明。编辑姚弘)

爱之泉

浙江一次推荐5所高校!西湖计量海洋杭师温大谁能摘得博士点?

就在前一段时间内,各个省级行政区已经陆续公布了各自拟推荐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有的省份推荐了一所,比如河南省最终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郑州轻工业大学两校之中选择了后者,前者遗憾落选。内蒙古选择推荐了位于通辽市的内蒙古民族大学,云南省则推荐了大理大学。当然,也有不少的省级行政区推荐了不止一所大学。比如上海市推荐了包括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内的两所高校,这两所大学都属于上海市市属高校中颇具实力和特色的高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高校也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的,不过遗憾的是实力也比较不错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并未能入选。高教强省江苏推荐了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与南京审计大学3所高校,可以说这三所大学都是江苏省内实力很不错的高校,近些年来的发展速度也很快,都各具特色和专攻学科,从学科综合实力来看,江苏师大与南京财大成功的概率要高些。当然,此次推荐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当属浙江省,根据该省公布的消息显示,此次浙江省共推荐包括西湖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与温州大学在内的总共5所高校,推荐高校的数量之多,可以说位居全国前列。西湖大学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作为新建的新型高校,该校的威名相信早已为人所知,故作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着重讲一讲剩下的四所高校。先来讲讲位于杭州市的两所高校——杭州师范大学与中国计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相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该校现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该校前身为杭州师范学院,于2007年更为大学,当然杭州师范大学也是目前师范院校中少有的拥有医学院的高校。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杭州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2个学科获评B,教育学、生物学、公共管理与美术学获评B-,实力还是很不错的。而中国计量大学则是省部(局)共建高校,其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历经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杭州计量专科学校、中国计量学院,于2016年更为现名。正如其校名,中国计量大学的强势学科在检验、质量监督等领域内。该校现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的表现也很不错。再来看看浙江海洋大学与温州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现为省部共建高校,也是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该校前身为舟山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海洋学院,于2016年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该校在海洋科学与水产学科具有较强实力。而温州大学则是温州市两所公办本科高校之一,另一所为温州医科大学。目前该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温州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B-,教育学、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学科获评C+,中国语言文学获评C,可以看出其综合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好了,经过上述作者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四所高校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么这四所高校再加上西湖大学共5校,谁会成为最后的申博赢家呢?就作者自身来看,由于西湖大学的性质不同,我们暂且不预测其最终的申请结果。单看中国计量、杭州师大、浙江海洋与温大四校的实力,作者认为杭州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而中国计量大学与浙江海洋大学都各有其特色学科,温州大学的学科实力相对综合但是总体水平不如杭州师范大学,总体上来看还是杭州师大的成功率最高。当然这只是作者自己的看法,并不具有任何权威性和代表性,想要知道最终结果的读者们可以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文件哟!

伊甸园

浙江海洋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两大特色高校

浙江海洋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都是浙江省属高校中特色明显的高校,浙江农林大学是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是以海洋为特色,多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浙江省省会、新一线城市杭州市,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第四次学科评估,浙江农林大学有7个一级学科上榜。林学获评B+,风景园林学获评B,生态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三个一级学科获评C+,生物学获评C,农林经济管理获评C-。从学科评估上看,浙江农林大学办学特色突出,优势学科明显。浙江农林大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校园是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学风优良,校园优美的浙江农林大学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浙江海洋大学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舟山石油化工学校等学校并入,2016年更为浙江海洋大学。坐落于岛上的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坐落于浙江省舟山市,现有新城校区和定海校区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新城校区是主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环海靠山,风景优美,是个求学的好地方。浙江海洋大学现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第四次学科评估,浙江海洋大学有两个一级学科上榜,海洋科学获评B,水产获评C+。水产学科位列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三、海洋科学学科位列第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浙江海洋大学培养了一批优秀校友。就业率和升学率在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学生在各类学科性竞赛中获得众多奖项,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现在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为战略目标不断前行。浙江农林大学和浙江海洋大学都是特色明显的大学,在浙江省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校园环境都很优美,独具特色,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闯入者

这所颜值爆表的“海上大学”,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来源:青塔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也孕育着整个人类文明。在我国,也有多所极具特色的高等学府因海洋而诞生。他们以海而名、依海而兴、向海而盛,浙江海洋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在今天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定海城区东南7.3公里处,有一陆域面积仅有6.3平方公里的小岛,名为长峙岛。因西北部有一狭长形的山,与舟山岛一水之隔,形成对峙,称长峙山,长峙岛因此得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弹丸小岛上却隐藏着一所有实力的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精神令人感动。从1958年寸草不生的滩涂建起的教学楼和老校区,到今天现代化的万人大学。建校60年,浙江海洋大学虽数易校址、历经变迁,但始终弦歌不绝、薪火相传。数十年来,一批批优秀成果诞生于此,璀璨如星。年复一年,一代代杰出英才从这里走出,绵延不绝。建校60年来,浙江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浙江省涉海类专业门类最全、数量最多的高校,也是我国涉海专业最齐全的本科高校。特别是随着浙江海洋大学完成更名、入选省部共建高校后,学校发展非常迅速,综合实力稳步前进,是一所让人难以忽视的地方强校。因海而生的知名学府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海洋学府,浙江海洋大学因海而生、因海而发展壮大。1958年,在国家领导人“开发舟山群岛”号召下,浙江省委批准成立了浙江水产学院,这便是浙江海洋大学的前身。中国甲壳动物研究奠基人董聿茂先生、上海海洋大学李星颉副教授等知名学者带领师生边学习边劳动,用毛竹、青砖、烂泥,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大学,开启了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的序幕。1975年学校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之一。1998年学校与同处舟山群岛的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单位相继并(进)入,大大增强了学校的实力。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2016年,学校迎来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更名和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11月,浙江海洋大学正式获得国家海洋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迈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学校从此迎来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快速发展的省部共建大学近几年,随着浙江海洋大学完成更名、入选省部共建高校后,学校发展非常迅速,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步显著。师资队伍方面,浙江海洋大学现有教职工1010人,其中专任教师729人。一批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包括双聘院士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45人。此外,入选浙江省钱江学者、151人才工程等99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9个。他们扎根海岛,格物穷理,守望深蓝。目前,学校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 ,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近五年,浙江海洋大学共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6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0项。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3家跨学科研究机构;拥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临港石油与天然气储运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海洋科技引智园等4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和2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浙海科1”、“浙海渔2”两艘科考船。2017年,科研经费突破1.25亿元(人民币),人均进入全国高校100强。作为规模较小的地方高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浙江海洋大学国际教育方面办学成绩突出,目前全校拥有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国(境)外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建立了8个中外(境外)合作实验室、研究中心,与意大利比萨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及3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单位资格和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是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2018年9月,浙江海洋大学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举办的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获批设立,成为全国海洋领域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近几年,浙江海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也迅速提升,其中在近5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性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50余项、省部级奖3210余项,学生作品连续四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或创业大赛)特等奖(或金奖)。学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获评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我国涉海专业最齐全的本科高校作为全国仅有的5所“海洋”命名的大学之一,海洋是学校的办学核心,也是学校的底色。历经60年发展,浙江海洋大学已经成为浙江省涉海类专业门类最全、数量最多的高校,也是我国涉海专业最齐全的本科高校。目前,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专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部分研究方向全国领先。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特色专业,有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药学、行政管理等省重点专业、省优势专业和省新兴特色专业21个。浙江海洋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也为国家海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1月9日,郑斌教授牵头完成的“金枪鱼质量保真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当年全国海洋渔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奖。2015年1月9日,学校一教授主持完成的“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201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期,学校还参与了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短短五年内,四次斩获国家科技奖。历史上还曾获得6次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如此成绩在全国地方高校中非常罕见。而这两项成果均是海洋学科领域的成果,也反映了学校在这方面的强劲实力。建校60年来,浙江海洋大学为国家海洋事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每年成千上万毕业生进入海洋管理、港航物流、船舶修造、石油储运、远洋捕捞等涉海行业系统工作,承载起“海纳百川,自强不息”校训精神,为国家海洋事业和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国也已成为国家战略。快速发展的浙江海洋大学正以建成特色鲜明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海洋大学为已任,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2018年11月3日,浙江海洋大学迎来60周年校庆。祝浙江海洋大学生日快乐!

爱阡陌

教育再提速 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和学科建设处成立

2018-09-13 16:5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陈玲 苏凯网络配图“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需要,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调整研究生工作机构,撤销研究生处;成立研究生院和学科建设处,合署办公。”9月12日,浙江海洋大学印发《中共浙江海洋大学委员会 浙江海洋大学关于调整学校研究生工作机构设置的通知》,这意味着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和学科建设处正式成立。去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出台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高校研究生培养和管理部门需要做到“机构健全,专职管理人员配备合理,规章制度完善,执行情况良好”。随着浙海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发展,9月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了1100人,一级学科学位点(专业领域)拓展到14个,导致研究生教育管理压力日益突出。校级层面的研工部(研究生处)承担了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学与学位管理职责,目前配置管理力量不足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需要在下一步规范新成立机构的内部科室设置,以理顺校院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力量,适应大规模培养研究生的需求。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作为全校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及管理的职能部门,学科建设处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其成立不仅对学校近期的申博“一号工程”可以支撑申博基本条件,而且对学校学科发展和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忘人

一个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同时撤销:浙江大学有何盘算?

2019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已经公布,共有101所高校(单位)共撤销了193个学位点,与此同时新增231个学位点,增减相抵,净增38个学位点。最值得关注的是,在被撤销的193个学位点中,有12个博士授权点。其中,浙江大学同时撤销海洋科学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实为罕见。1、珍贵资源。按照前些年的理念,博士授权是高校的宝贵资源,多多益善,所以在高校简介中绝对少不了有多少个博士点。一些高校感觉博士点数量不是很亮丽,往往在简介中含糊其辞,只说有多少个博士点,就是不说清楚有多少一级授权和多少二级授权,这正如一些高校在介绍拥有两院院士时,只介绍有多少院士,就是不说明到底有几个自有院士一样,其用意不问自明。对于一些高校来说,为了办学上档次,学科建设以申博为中心,以取得博士授权为目标,集中一切资源进行建设,砸锅卖铁也要搞出一个博士点,以实现零的突破。对于博士点,教师更加重视。你想啊,学院有了博士点,不就意味着教师有机会成为博导吗,多么兴奋。博士授权在公众的认知中也是很重要的,往往视为高校综合实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体现。说到大学的综合实力,除了比较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外,再就是比较博士点有多少。2、说撤就撤。如此珍贵的博士授权,可是有的学校说撤就撤。比如,此次撤销的博士点就有12个之多。具体如下:浙江大学的海洋科学(博士授权一级学科);湖南师范大学的生态学(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华南理工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吉林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应用化学(博士授权二级学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地质工程(博士授权二级学科);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经济(博士授权二级学科);南京大学的海洋地质(博士授权二级学科);南京大学的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授权二级学科);厦门大学的民族学(博士授权二级学科);华南师范大学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授权二级学科)。3、因何撤销。为何主动撤销博士点?原因很多。比如随着学位授权改革的推进,“学位授权享终身”也成为过去时,学位点动态调整常态化。以前的申博,一些高校向重表面光亮多一些,对责任认知相对不够,靠资源堆积甚至借鸡下蛋的方式弄出一些博士点,可是资源不可持续,借来的鸡也是要还的,再加上又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取得博士授权之后继续前进的动力,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原本就是勉强取得博士授权,几年之后勉强也难以维持了。与其在评估中被动撤销,不如自己主动撤销,至少脸面上好看一些。所以,一些高校觉得某个博士点维持费劲、发展无力时,主动撤销就成为明智选择。更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摊大饼式的外延式发展已成过去时,提高办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的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使得一些高水平的学校特别注重学科质量,尤其注重列为“世界一流学科”点的建设,因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水平高而不是规模大。“世界一流学科”点也是动态的,五年一个周期,达不到既定目标,那是要取消的。所以,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讲,有了的“世界一流学科”点必须保证不丢,没有的点也要力争取一个两个。一所学校无论资源多么丰富,毕竟也是有限的,如果摊子过大,分散到每一个学位点的资源也就稀薄。与其全面开花,不如集中力量办出几个高水平的学科。“双一流”建设的第一个五年期即将届满,新一轮比拼已经展开。为了保证“世界一流学科”有充足的资源,一些学校主动撤销与“世界一流学科”关联不大、无助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位点,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下面以浙江大学为例对此略作分析。4、硕博同撤?就综合实力而言,浙江大学属于全国老三的位置,仅次于北大、清华。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看,浙江大学的A+学科虽然只有11个,却也是位居全国高校第三;A+学科虽然约为清北的二分之一,但其拥有的A类学科总量却是全国第一,高达39个,比清华多2个,比北大多4个。与多数985高校相比,浙江大学的A类学科总数基本是倍数关系,实力十分强悍。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看,拥有10个以上的高校是:北大41个,清华34个,浙大18个,复旦17个,上交17个,南大15个,人大14个,北师大11个,东南11个,中山11个,武大10个。可见,浙大仍然十分强大,居第三的位置。但是,与清北比较起来,浙大的一流学科建设点只是清北的一半左右。可想而知,浙大还想再进一步,毕竟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有一些数量的世界一流的学科。无疑,浙江大学也需要“强身健体”,进一步提高部分很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实力。这就需要提高学科的集中度,撤销一些与“世界一流学科”关联度不大的学科,并将调整出来的资源用于前者的建设,从而加大建设强度、提高学科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原性的高水平学科群。浙大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部分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到2030年左右,高峰学科数量全国领先,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若干优势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制定的措施就有“坚持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推进学科板块和会聚型学科领域发展”。这一次,浙江大学虽然只是撤销了4个学位点,但力度却是非常之大,因为同时撤销了海洋科学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还撤销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大气科学两个硕士点。其中的三个学位点属于海洋学院。海洋科学是浙大海洋学院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撤销之后,海洋学院只剩下海洋工程和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这就是说,海洋科学硕博授权点一并撤销之后,意味着浙江大学放弃海洋科学这个一级学科。与此同时,浙大此次又撤销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没有博士点)看。这又可以看出,浙大将从海洋科学一级学科上全面撤退。这是浙江大学早就做出的选择。2018年,浙江大学暂停“船舶与海洋工程”招生,此次又撤销了“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点看,这就是合乎逻辑的撤退计划。综合来看,浙大此次撤销“海洋科学”硕士博士授权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授权,已经完成从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撤退的计划。5、因何撤销?为何主动放弃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从上述分析已经看很清楚,这是为了“强身健体”,集中资源进行“双一流”建设。从浙大A类学科和“世界一流学科”看,其中都找不到海洋科学的影子,显然海洋科学不属于浙大的“主干”学科,与“双一流”建设有些离散。从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上撤退,应该是浙大“主干强身”和“推进学科板块和会聚型学科领域发展”“双一流”建设措施的具体落实。浙大海洋学院是一所新学院,成立2013年7月。在此之前是成立于2003年的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后来变成一个系,成为学院之后又于2015年9月入驻远离主校区的舟山校区。现建有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海洋信息学系(筹),实际上只有两个系,设有海洋科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海洋科学撤销了博士硕士授权,船舶与海洋工程2018级已经停止招生,此次又撤销了硕士授权(无博士授权),以后可能只保留与工科相关的两个本科专业。从浙大的A类和“世界一流学科”看,主要集中于工学和农学,作为理学的海洋科学确实不是浙大的强项,而且建立时间很短,又远离主校区,发展起来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投入。就全国而言,有七八所海洋高校,更有中国海洋大学这所王牌学校,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也十分强悍。浙大要与这些海洋学校和海洋科学的强校比拼,确实没有必要,不如将有限资源集中到主攻方向上。这应该是浙大的战略选择,不知网友们是否赞同这个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卡夫卡

2020年国内硕士点大学排名(无博士点):中国计量大学第一!

2021年考研的同学将在10月10日正式开始报名,参加考研的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哪些学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而这些硕士点/博士点学校的排名肯定也是决定考生报考学校的一个重大因素。我们都知道,国内目前有很多大学仅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其实这些大学其实都是有一批优质的“潜力大学”!因为申办博士点只是时间问题。小编今天就为各位准备考研的同学列举了这些仅有硕士点的大学的排名!它们目前有硕士点但无博士点,共计97所高校。2020国内仅有硕士点大学排名97所硕士点大学中:中国计量大学、温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武汉纺织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排名前五名。其余名单和排名请看下表:2020中国硕士点大学排名(无博士点)仅有硕士点大学排名仅有硕士点大学排名仅有硕士点大学排名上表中的97所大学,包含了全国28个省市,其中,浙江省有6所大学上榜,有3所高校上榜前10强。其中浙江海洋大学排名第8,其水产学科位列第三、海洋科学学科位列第七。值得各位考研生重点关注。注:排名数据来自软科,仅供各位考研同学参考,具体填报大学需考生结合实际情况去综合考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盗尸者

第六所海洋大学呼之欲出,两所大学相争,谁才是老六呢?

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经历大江大浪永远向前,在大海中航行,在巨浪中翻滚。还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面上浩浩荡荡的潮水,与海角天边连成一片,月亮从天边升起,如同和潮水一起涌过来一样,这样的景观只能是海洋学院毕业的学生才能体会到。我国现在共有5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最近还有两所大学申报海洋大学,那第六所海洋大学花落谁家呢?淮海工学院(申报江苏海洋大学)淮海工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响应国家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于1985年创办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淮海工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淮海大学,江苏省仅有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连云港市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89年原国家教委在筹建淮海大学的基础上批准正式建立淮海工学院,1998年江苏盐业学校并入,2000年连云港水产学校并入,2002年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将依托淮海工学院建设江苏海洋大学列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淮海工学院拥有主校区、通灌校区、东港学院三个校区,下设18个二级学院,65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专业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海洋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农业推广、测绘工程),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海洋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申报河北海洋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坐落于沿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本科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院的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昌黎农业职业学校,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改建为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2003年更名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同样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基础上筹建“河北海洋大学”,也列入河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拥有秦皇岛、开发区、昌黎3个校区,下设18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职业技术教育学、食品安全、植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根据这两所大学的情况,小编认为淮海工学院的改名应该更快一点,该校非常重视这一次的改名,已经列为2019重点工作部署,再加上江苏省的重视和支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很容易改名成功,成为江苏海洋大学。而对于省内没有一所211大学的河北省来说,这次改名能提高河北省的逼格,但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主要以农林、师范为主,无论怎么合并,海洋类学科几乎离他们很远,改名河北海洋大学还是有一定难度。你认为哪个学校最先成为第六所海洋大学呢?

时机

中国高校之浙江海洋大学

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繁衍于陆地。今天,面对陆地资源短缺的压力,人类又把目光转向海洋,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说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所与海洋有关的高校——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浙江省教育厅与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建重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拥有专任教师78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9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17人,拥有双聘院士1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高被引学者等50人。我国的舟山市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同时舟山市濒临东海渔场,是全国远洋渔业和修造船基地,也是国家战略油气储备基地。浙江海洋大学扎根舟山、服务地方经济,从传统的水产行业到船舶行业,再到海洋环境修复、海岛保护开发,将自身学科优势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和舟山的发展携手前行。舟山是我国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全力支撑舟山船舶行业发展,最盛时期,6个平行班每年为地方输送200余名急需人才;浙江海洋大学的师资深入船舶企业,开发、改进船舶分段建造技术、智能船舶设计系统等,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浙江海洋大学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拥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浙江省一流学科(9个):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中国史、数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浙江海洋大学是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教学实验基地、海洋类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共建)的高校。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养殖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中外合作科研平台。建有西轩渔业科技岛,拥有“浙海科1号”和“浙渔科2号”两艘科考船,其中“浙海科1号”进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序列。大家对于对于浙江海洋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南方有鸟

2020中国海洋大学排名,一共10所学校,咱们挨着说一遍!

今天看到一份海洋类大学排名,具体是“校友会2020中国海洋大学排名”。总共入选了10所高校,从6星级到1星级不等。好了,我们逐次说说吧。第一名是中国海洋大学,全国排名第41名。这学校是“985”和“211”,以及“双一流”大学。学校是1924年私立的青岛大学,历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等时期。1959年发展为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下辖19个学院,有教职工3405名,在校生2.5万余人。第二名是大连海事大学,是一所“211”公办院校,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源自于1909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在1953年的时候福建航海专科学校,上海船务学院和东北航海学院合并为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现名。学校占地136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442名,在校生2万余人。开设本科专业52个,硕士点有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第三名是上海海事大学,全国第180名。学校源自于1909年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59年发展为上海海运学院。2008年搬迁到临港新城,2004年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占地133万余平方米,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开设48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1200余名,在校生16500人。上海海洋大学排在了第四名,全国第188名。1912年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52年升格为上海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升格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校有两个校区,主校区有1600余亩。下辖14个学院,硕士点有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1个,专业学位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后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第五名是广东海洋大学,全国第234名。学校在湛江市,源自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升格为广东海洋大学。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4892余亩。下辖19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80个。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教职工2061名,在校生3.3万余人,独立学院有2.1万余人,成教院1.1万余人。第六名是大连海洋大学,全国第266名。1952年东北水产技术学校创办,1978年大连水产专科学校省会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辽宁农业工程学校并入,2010年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74万平方米。开设46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教职工1200余名,在校生13600人。第七名是浙江海洋大学,全国排名第270名。1958年舟山水产学院于1975年升格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专合并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等学校并入该校,2016年改为现名。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2608亩。下辖10个学院,开设4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127名,在校生11228人。第八名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全国第357名。学校是省属本科院校,有五指山和三亚两个校区。学校占地2180亩,下辖18学院,开设53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1200名,在校生17700余人。第九名是广州航海学院,全国第388名。学校是1964年创办的广州海运学校,1981年广州水运学校并入。1992年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合并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广州航务工程学校并入,2013年升格为现用名。学校有两个校区,下辖14个学院,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797名,在校生13693人。第十名是江苏海洋大学,全国第399名。学校在连云港,2019年才升格的大学。学校前身是1919年海州渔业技术传习所,1985年更名淮海大学,1989年改名淮海工学院。从1998年职2002年陆续有江苏盐业学校等并入,2019年升格为江苏海洋大学。学校有4个校区,占地2184.87亩。下辖19个学院,开设67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584名,在校生两万余人。好了,终于把这十所学校都说完了,看起来篇幅有点长,谢谢大家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