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工商大学成立重要窗口研究院夜郎

浙江工商大学成立重要窗口研究院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郑琳通讯员 林晓莹近日,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开展“重要窗口”理论研究与政策咨询的协同创新平台。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工商大学与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等六家机构联合共建。研究项目以促进重要窗口相关理论研究、推动区域经验、制度体系、理论创新为目标,推广“重要窗口”的成功先行品牌、推动中国方案。建设“重要窗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最新指示要求,是研究部署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具体举措。研究院的成立体现了浙江工商大学强烈的政治担当和使命意识。如今,浙江工商大学立足新阶段,对标新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创新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不断深化对“重要窗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立足浙江视角、提炼浙江经验,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的探索创新和生动实践,实现从科层制向矩阵式的转变,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将重要窗口研究院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平台。2015年6月,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工商大学签订了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议,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工商大学利用学科优势和学术特色,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内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肩负着补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短板、打造区域高地的艰巨使命。接下来,将针对浙江乃至全国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要窗口”的理论溯源与时代内涵研究,挖掘梳理“重要窗口”的重大制度优势,推进“重要窗口”重大课题攻关,做好“重要窗口”智库建设、献计献策于国家发展战略。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作为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的发起人及院长,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后,就萌发了要围绕浙江建设“重要窗口”这一重大任务,开展专门研究的念想,他表示,研究院的始建初心是将科学思想转化为制度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效能转化为实践成果,从省域层面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示“中国之治”,回应“时代之问”,推动国际社会感知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力量。此次研究院采取全国顶级专家团队建设模式筑巢引凤,联合院长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院长张文显等五位专家担任。实现从科层制向矩阵式的转变,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打造一支研究“重要窗口”、阐释“重要窗口”的领军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原创性、解释性的学术成果,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白衣情

六家权威机构联合共建!浙江工商大学成立重要窗口研究院

12月12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开展“重要窗口”理论研究与政策咨询的协同创新平台。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工商大学与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等六家机构联合共建。研究项目以促进重要窗口相关理论研究、推动区域经验、制度体系、理论创新为目标,推广“重要窗口”的成功先行品牌、推动中国方案。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内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肩负着补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短板、打造区域高地的艰巨使命。接下来,将针对浙江乃至全国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要窗口”的理论溯源与时代内涵研究,挖掘梳理“重要窗口”的重大制度优势,推进“重要窗口”重大课题攻关,做好“重要窗口”智库建设、献计献策于国家发展战略。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作为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的发起人及院长,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后,就萌发了要围绕浙江建设“重要窗口”这一重大任务,开展专门研究的念想,他表示,研究院的始建初心是将科学思想转化为制度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效能转化为实践成果,从省域层面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示“中国之治”,回应“时代之问”,推动国际社会感知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力量。此次研究院采取全国顶级专家团队建设模式筑巢引凤,联合院长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王炳林,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院长张文显等五位专家担任。实现从科层制向矩阵式的转变,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打造一支研究“重要窗口”、阐释“重要窗口”的领军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原创性、解释性的学术成果,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功夫爹

全国首家!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成立

通讯员 林晓莹 记者 方秀芬12月12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开展“重要窗口”理论研究与政策咨询的协同创新平台。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工商大学与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等六家机构联合共建。研究项目以促进重要窗口相关理论研究、推动区域经验、制度体系、理论创新为目标,推广“重要窗口”的成功先行品牌、推动中国方案。建设“重要窗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最新指示要求,是研究部署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具体举措。研究院的成立体现了浙江工商大学强烈的政治担当和使命意识。如今,浙江工商大学立足新阶段,对标新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创新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不断深化对“重要窗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立足浙江视角、提炼浙江经验,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的探索创新和生动实践,实现从科层制向矩阵式的转变,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将重要窗口研究院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平台。2015年6月,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工商大学签订了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议,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工商大学利用学科优势和学术特色,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内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肩负着补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短板、打造区域高地的艰巨使命。接下来,将针对浙江乃至全国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要窗口”的理论溯源与时代内涵研究,挖掘梳理“重要窗口”的重大制度优势,推进“重要窗口”重大课题攻关,做好“重要窗口”智库建设、献计献策于国家发展战略。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作为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的发起人及院长,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后,就萌发了要围绕浙江建设“重要窗口”这一重大任务,开展专门研究的念想,他表示,研究院的始建初心是将科学思想转化为制度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效能转化为实践成果,从省域层面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示“中国之治”,回应“时代之问”,推动国际社会感知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力量。此次研究院采取全国顶级专家团队建设模式筑巢引凤,联合院长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院长张文显等五位专家担任。实现从科层制向矩阵式的转变,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打造一支研究“重要窗口”、阐释“重要窗口”的领军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原创性、解释性的学术成果,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编辑 邹倩慧

善夫

浙商博物馆收入一批重磅藏品 南朝青釉刻花鸡首壶入藏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通讯员 林晓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浙江工商大学也将迎来建校110周年。1月14日,浙商博物馆理事会二届三次会议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作为目前浙江省唯一的综合展示浙商文化的特色平台和窗口,浙商博物馆开馆七年多来,已经入馆浙商文化相关的各类实物藏品3000多件,大多数是浙商本人创业过程中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理论内涵。此次理事会上,举行了一批典型藏品的捐赠仪式。中国500强企业徐龙集团董事长徐其明向浙商博物馆捐赠了一尊南朝青釉刻花鸡首壶,这尊青瓷刻花鸡首壶高23厘米,盘口,鸡首流,肩上塑刻莲瓣纹一周,通体施青釉,釉面沉稳润泽,呈现沉淀千年的凝重美,是一件越窑精品之作。徐其明是全国知名的一流收藏家,多年来他做了很多收藏工作,以“精品收藏”为目标的他建有一个国内顶级的徐龙艺术馆。此次向浙商博物馆捐赠收藏品,他希望能够为浙江的公共事业做点贡献,让浙商博物馆能够更好的弘扬浙商精神和价值观,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现场,宁波侨商会会长、香港华信集团董事总裁徐旭昶捐赠清代玳瑁镶象牙腰带一条;杭州香港同乡会名誉会长、萬希泉钟表有限公司沈墨宁、沈慧林父子捐赠清代木雕三件。这些文物级藏品的入馆,将充实提升浙商博物馆的现有馆藏,有利于对浙商文化多样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展示。与此同时,在广西创业的浙商——广西河姆渡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泽涛向浙商文化交流基金捐赠了10万元,通过视频,他向现场发来问候。最后,最新一批浙商文化共建单位授牌仪式,以及“致敬建党百年——浙商党建成果展”藏品暨百人百句征集启动仪式……每一个成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表示,浙商博物馆被誉为“天下浙商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重要窗口”中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展示浙商贡献的“特色窗口”,也成为服务和凝聚天下浙商的重要平台,助力浙江工商大学成为我省培养“新浙商”重要基地做出贡献。希望继续充分发挥理事会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天下浙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浙商研究院等浙商智库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力量。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破为牺尊

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成立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开展“重要窗口”理论研究与政策咨询的协同创新平台。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以促进重要窗口相关理论研究、推动区域经验、制度体系、理论创新为目标,推广“重要窗口”的成功先行品牌、推动中国方案。2015年6月,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工商大学签订了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议,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工商大学利用学科优势和学术特色,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的发起人及院长、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表示,研究院的始建初心是将科学思想转化为制度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效能转化为实践成果,从省域层面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示“中国之治”,回应“时代之问”,推动国际社会感知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力量。

卫鞅

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第二章 学校基本情况第四条学校全称: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代码:10353;办学地点及校址:下沙校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教工路校区(杭州市教工路149号)。第五条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学校创建于1911年,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诚、毅、勤、朴”校训。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商科特色明显,全国一流的财经类大学。学校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门类,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第三章 招生类型、计划第六条我校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为全日制培养方式,录取类别上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允许考生从定向就业生转为非定向就业生;不允许考生从非定向就业生转为定向就业生。第七条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第八条我校2021年拟招生人数(参照2020年实际招生数)为82人(各学科实际招生人数如下:应用经济学14人,统计学17人(含数量经济学1人),工商管理22人,法学8人,外国语言文学6人,食品科学与工程15人)。各学科招生人数待国家正式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后,由学校最终确定公布。拟招收的直接攻博人数以最后推免服务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第四章 报考条件、程序第九条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三种方式。直接攻博于接收推免硕士、博士阶段完成,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仅作为进入复试资格,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可同时进行复试,复试成绩作为总成绩(满分为100分),一起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第十条报考基本条件及要求(一)申请考核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3.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4.学历符合以下条件: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以硕士学位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须同时满足下列(1)(2)两个条件:(1)获国家承认学士学位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2)具有高级职称,且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或以上荣誉(排名前3名);或具有高级职称,且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或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以上(含5篇)。5.外语须符合各一级学科《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中所要求的外语条件。6.科研须符合各一级学科《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中所要求的科研条件。7.硕士专业应与申请的博士专业相同、相近。8. 2021年我校原则上仅招收非定向(全脱产,转档案)博士生,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培养,或与重点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战略合作培养等专项计划可适当招收定向博士研究生。除专项计划外,申请我校定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还需符合以下科研条件(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校规定的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2篇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1篇必须发表在学校规定的一级期刊或“科研分值”不低于一级期刊的期刊上。注:(1)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的,视为学生第一作者;(2)所发论文是否与申请学科相关,由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书面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备案;(3)是否同意接受定向博士研究生需学科(学院)书面报请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9.申请人在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须满足各一级学科制定的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所要求的其他条件。(二)硕博连读我校2021年硕博连读考生申请条件和报名程序详见后续《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三)直接攻博我校2021年直博生申请条件和报名程序详见《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网址:http://yjszs.zjgsu.e.cn/View-1741.html)第十一条报名手续和方式(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考生可登录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网址:http://yjszs.zjgsu.e.cn/。(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所有网报信息字段,特别是学籍学历信息必须填写准确、完整)2.缴费:研究生招生考试费150元。缴费时间:2020年12月1日至12月14日、2021年1月1日至1月7日(因学校财务系统年终结算临时关闭,故中间2020年12月15日-31日暂停缴费)。缴费方式为支付宝缴费:在《报考登记表》打印界面点击“缴费”按钮→待网页跳转到支付宝交易平台→核对缴费信息→扫码付款→缴费成功。未按时缴纳报名费,网上报名无效;已缴费但未参加复试者(含未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所缴报名费不予退还。(二)提交申请材料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需将以下材料按顺序整理好并附目录,于2020年12月31日前(以邮戳日期为准)递交(顺丰或EMS邮寄)至各学科(招生学院):1.《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1份(可由报名系统导出打印并手写签名,应届硕士生需所在学校院系所签字盖章,往届考生须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及人事部门盖章);2.《浙江工商大学报考申请考核攻读博士研究生申请表》1份;3.英语水平相关复印件1份;4.科研成果清单1份,含已公开发表论文或录用通知、国际学术榜论文收录证明(高校图书馆开具)的复印件,以及其他能证明学术能力的材料;5.《浙江工商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请熟悉工作学习情况的两位正高职称专家分别填写;6.本科学历学位材料:《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以及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7.硕士学历学位材料:(1)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1份,录取后须补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以及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2)往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以及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3)获得国外学历学位的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认证报告》复印件1份;8.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单1份,须加盖培养单位公章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9.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1份;10.同等学力身份申请者还须按本章程第十条报考条件相关要求提供补充材料。注:以上相关表格可由研招网下载中心下载(网址:http://yjszs.zjgsu.e.cn/List-24.html)考生应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或所提交的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作主动放弃处理。(三)材料审核材料审核时间在2021年1月中上旬。各学科(招生学院)组成资格审核专家组,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其基本条件、英语水平、科研能力及培养潜质等进行评价,并将确定进入复试的博士研究生申请人名单及其有关材料上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根据学院考评情况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并于2021年3月中上旬在学校研招网公布。注:材料审核内容与评分依据详见后续发布的《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和各一级学科《2021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第五章 考试与录取第十二条 复试(一)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统一参加复试,复试一般为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含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政治理论及两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复试时间、地点等详见后续通知。(二)复试阶段须提交的材料:1.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2.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计划书1份(3000字左右,格式不限);3.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两个月以内的体格检查表(参照高考体检标准,其中乙肝项目检测取消);4.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就读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证明(说明在校类别、具体毕业时间);5.往届毕业生须提供现所在单位同意调档、进入脱产学习的证明;6.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复试登记表;7.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考生政治审查表;8.各一级学科(招生学院)规定的其他材料。注:“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复试考核内容和要求参见我校研招网后续发布的《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和各一级学科《2021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第十三条 录取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详见《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意见》。第十四条 入学报到2021年9月入学(以录取通知书为准)。入学报到时须核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第六章 学费与奖助政策第十五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0000元/生·学年。第十六条 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在校博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其他奖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并设有“绿色通道”制度,具体如下:(一)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均为15000元/生·学年,学校助学金资助标准为12000元/生·学年。(二)新生学业奖学金和学年学业奖学金新生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一年级博士研究生,奖励比例为100%,奖励标准为10000元/生·学年。学年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二年级及以上博士研究生,发放标准:一等为18000元/生·学年(奖励比例20%),二等为14000元/生·学年(奖励比例30%),三等为10000元/生·学年(奖励比例50%)。(三)国家奖学金成绩突出的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30000元/生·学年。(四)其他奖学金除以上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有其他专项奖学金。另,各学科/招生学院设有博士助研津贴政策。(五)“三助一辅”岗位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设立“三助一辅”岗位,在校研究生可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六)“绿色通道”制度确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允许先入学,后缴费。新生可在户口所在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手续比就学地贷款方便、快捷),也可入学后在学校办理就学地助学贷款。(上述奖助政策以上级和学校公布文件为准。)第七章咨询联系和录取结果公布方式第十七条研究生录取结果通过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社会和考生公布。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址: http://yjszs.zjgsu.e.cn电子邮件:yjszs@zjsu.e.cn招生咨询电话:0571-28877235、28877234、28877233(传真)研招办联系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 310018第八章 附 则第十八条 相关学术期刊目录及期刊等级认定标准严格以我校科研部最新认定的标准为准,详见网址:http://yjs.zjgsu.e.cn/show.asp?cid=3090,其中浙江工商大学国内学术期刊名录以最新版为准。第十九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二十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在复试录取期间设立举报投诉电话:0571-28877069,举报投诉邮箱:zjgsujw@126.com。第二十一条我校将在教育部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及考务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由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学校原公布的有关招生工作的制度、规定与本章程不一致的,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有与国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政策为准。

小椋

中国人民大学与浙江工商大学深化合作,冲刺“双一流”

12月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进一步深化支持帮扶浙江工商大学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本着“优势互补、务求实效、共谋发展、战略共赢”原则推动浙江工商大学冲刺“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去年3月,浙江省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了《浙江省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浙江工商大学是指定的省校教育合作重要基地和唯一高校代表。今年1月,浙江工商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两校在高水平师资建设上开展了深度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不仅已派教授挂职到浙江工商大学,还有6位教师被聘为浙江工商大学兼职博导,帮助浙江工商大学提升统计学科和法学学科的建设水平,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在今年9月带队赴中国人民大学,就进一步深化两校支持帮扶合作进行了洽谈。他说,自今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与我校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在学科建设、教师挂职、智库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帮扶,两校前期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他希望,在中国人民大学坚实有力支持下,学校聚焦“双一流”标准精准发力,必将显著提升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今天两校进一步深化支持帮扶合作协议签约后,浙江工商大学不仅可选派新增合作的四个学科优秀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在国际小学期项目期间赴中国人民大学交流交换学习,还可以组织优秀推免生生源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此次签署进一步深化支持帮扶合作协议,将增加对工商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持,希望双方积极顺应时代大势,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把深化支持帮扶合作落到实处,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早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就率党政代表团赴人民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2019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率党政代表团来校签署了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浙江工商大学确定为省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回顾了人民大学与浙江省及浙江工商大学之间深厚的情谊,他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迈入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作为高等学校,要切实履行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和智力支撑,希望两校借此次签署深化支持帮扶合作协议,积极顺应时代大势,主动融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将发挥“思想库”、“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对接浙江工商大学需要,深化双方在打造研究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浙江省及浙江工商大学身处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优势。“经过两校商洽,决定在前期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科帮扶范围,深化两校人才交流、智库与科研合作、干部教师交流锻炼等,在助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同时,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贡献商大智慧、商大力量。”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表示,浙江工商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合作,也为人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支点,两校深化合作协议必将把支持帮扶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据悉,浙江工商大学的统计学、法学都是该校最早建设的优势学科之一。签约现场,之江大数据统计研究院和长三角(先行)法治研究院揭牌,中国人民大学将通过项目制方式和浙江工商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持续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大狗民

浙江8所高校13家研究机构入选首批新型智库名单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发展领导小组日前发文,公布了浙江省首批新型智库名单,8所高校的13家研究机构入围。此次入选智库包括区域发展类、创新驱动类、农业农村类、舆情研究类、文化建设类、政治建设类等类别。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等9家高校研究机构列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等4家研究机构列为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发展领导小组要求各智库以国家和浙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细化建设机制和举措,进一步集聚人才和智力优势,进一步开展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决策咨询研究,为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据悉,浙江省新型智库遴选工作于今年5月启动,经过了省内外专家两轮评审,并最终确定名单。本轮智库建设期为5年。图文无关

意境

浙江工商大学“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被《光明日报》关注报道!

今日,《光明日报》03版发表题为《 浙江工商大学:基于“文化引领、融合创新、一体多元”的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的报道,主要报道了浙商大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新与特色与成效影响。被光明日报刊登的人才培养体系到底有什么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国家富强、始基在商。具有百年积淀的浙江工商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形成了以商科为特色的办学传统。随着新时代背景下新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商科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学校在传承百年商科办学历史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时代巨变,于2010年正式提出“大商科”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近8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确立了“经管为主、工商融合、多科交叉、协调发展”的“大商科”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大商科’人才”为目标,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汲取浙商精神,以“学生中心、教师发展、课堂开放”教学文化为引领,通过“经、管、法、文、理、工、史、哲、艺”等跨学科交叉,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一体多元”课堂协同等多种手段,创设了“大商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理念转变与文化引领,做好“大商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学校传承百年商科办学特色,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将“经管理工、多科并举”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为“经管为主、工商融合、多科交叉、协调发展”的“大商科”人才培养理念;根植商业文化,汲取新时代浙商精神,倡导“学生中心、教师发展、课堂开放”的教学文化,构建了涵盖理念、文化、目标、路径和方法的“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共通互融与机制创新,优化“大商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学校聚焦于“大商科”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深化“分层分类、工商融合”的专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分层分类培养,相同专业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相同课程实行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注重专业间的融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突出培养创业者和经理人两类“新浙商”;财会类专业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培养管理型工程师;新闻专业培养财经新闻人才等。实施“商以载道、通专融合”的通识教育。以浙商精神与商业思维为主线,优化培养方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成立通识教育教学委员会,统筹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经管法文史哲”等六大模块;开展“经典阅读、电影赏析”活动;举办博雅讲堂,强化商业、技术和人文艺术的融合,在融合中培养人才。推进“知行合一、研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商科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以“校、省、国家”三级双创训练项目为载体融入教育过程;成立创业学院,开设创业实验班,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首创创业管理微专业,开发创业管理系列MOOC课程;打造“创业园+校友创投基金+创客商学院”三位一体的创业孵化链,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一体多元与协同推进,丰富“大商科”人才培养的课堂形式构建“一体多元”课堂协同机制,“一体”指第一课堂,“多元”指创新创业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训、第二校园求学和学生社区成长等课堂形式。推进第一课堂教学创新。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实务精英进课堂、课程资源共享与课堂开放周活动,聘请国内外商界精英为本科生授课,引进和建设优质课程,将课堂向社会开放。丰富多元课堂形式。出台多项政策,保证多元课堂的有效实施。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学生双创训练项目;设置100万元学生创业孵化基金;加强浙商博物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实践基地建设,实行“三开放、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每年投入300万元资助学生出国留学;建立学科性社团,搭建学生互助互学平台。强化“一体多元”课堂协同。实施考核方式改革、学分替换、毕业论文替代等制度,构建多元课堂协同机制,突出新商业思维、商业能力和商业伦理等“大商科”人才素养的培养。“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特色理念创新: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传承百年商科办学历史,立足于时代对商科人才的需求变化,汲取浙商精神,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确立了“大商科”人才培养新的理念、新的目标与新的教学文化,并以此为引领构建了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法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难题,增强了人才培养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了当前社会对商科人才的全新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机制创新:实现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该体系构建了“大商科”人才培养的跨层次、全方位融合机制,全面实施“分类分层、工商融合”的专业教育,破解专业培养模式单一、各专业之间缺乏融合的难题;实施“商以载道、通专融合”的通识教育,破解通识教育商科特色不明、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难题;实施“知行合一、研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破解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平台、缺少专业支撑的难题。通过构建三大教育路径之间的融合机制,将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实现“大商科”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和运行机制。方法创新:探索实践了有效的“一体多元”课堂协同育人方法该体系探索了“一体多元”课堂协同育人的新方法,在第一课堂教学创新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课堂形式、拓展了课堂内涵,为“大商科”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提供有效的载体;实现了多元课堂的有效协同,多元课堂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汇通了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实现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开放,凸现了教学的多元性、协同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了多元课堂的叠加效应与耦合效应,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成效与影响学生受益面广,毕业生质量高该成果自2010年实施以来,受益的学生数量超过12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自主创业率、考研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薪酬水平等方面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根据ATA测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白皮书》,近5年学校毕业生通用能力列全国20位左右。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校友,在浙江双创“新四军”中,“阿里系”和“浙商系”中活跃着大量校友,其中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合伙人中,商大校友占有多席;杭州创投、风投机构中,作为创始人或合伙人的校友占三分之一。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生成果丰硕学校在浙江省属本科高校教学业绩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逐年得到提高,学校连续七届获全国“挑战杯”发起单位资格,摘取“优胜杯”。教学研究不断深入,教改成效显著近5年学校共获得《“一体多元”课堂教学创新体系与联动机制研究》等10多项与成果相关的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表相关教改论文40余篇,出版相关论文集5部,出版专著《解构与重建——基于“一体多元”的大商科人才体系建构与实践》,对“大商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理论总结。同行交流广泛,社会影响大学校先后举办了省属高校“协同育人”研讨会、教学文化建设研讨会、通识教育创新思维研讨会、省属高校“翻转课堂”推广研讨会等;连续三届在高等财经教育论坛上作主旨演讲,介绍学校大商科人才培养的经验;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并在全省创业学院建设推进会上向兄弟院校作了经验介绍;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会,并作为4所高校之一发言,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肯定。先后有20多所高校来校交流学习,对其他多科性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具有显著的辐射示范作用。

今敏

顶配劳模创新工作室用上“金牌”技术,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

过去,由于食用不新鲜鱼肉而导致食物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大多就是因为鱼肉贮藏过久导致的组氨超标。如今,“低组胺冷冻海水鱼片的加工方法”,能在不大于15℃的加工环境中,在15分钟内对原料鱼进行去头、去鳍、剖肚去内脏,并得到粗加工原料鱼。而这场“科技创新”的背后,凝聚着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今天上午,在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校区2号实验楼,以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命名的“戴志远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多年来,戴志远带领研究人员把科技创新引入水产品加工,实现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革新,早在2005年就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组胺超标一直是制约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大“毒瘤”。作为一种富含毒性的生物胺,在人体内大量聚集将诱发一系列过敏、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戴志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他的研发团队在2005年就研发出低组胺冷冻海水鱼片的加工方法,他说,这个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脱氢乙酸钠和柠檬酸钠均为常规食品级添加剂,安全无公害、来源广、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应用。值得一提的是,“低组胺冷冻海水鱼片的加工方法”还获得首届浙江省专利奖金奖,并在舟山金园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舟山市海洲水产有限公司、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黄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多家水产品加工单位进行推广应用。海洋中上层鱼类的船上保鲜方法、南极磷虾肉营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利用两种质构指标共同判定金枪鱼鱼肉鲜度的方法、秘鲁鱿鱼条的加工方法等一个个“金牌”专利都出自戴志远的团队。戴志远说,如今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让他无比光荣,他也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并通过“传、帮、带”把劳模精神传承下去。“戴志远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为从事研究海洋食品精加工技术的科研人员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发挥作用,这同时也是个展示潜能的平台,能不断提高劳模和相关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省的海洋食品的附加值。”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军说,戴志远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浙江工商大学的一张金名片,如果能够到这个团队里学习是非常难得和幸运,他希望戴志远的劳模精神无论是学科团队的建设上还是师生的教育培养上都能得到从传承和发展。据悉,戴志远劳模创新工作室将依托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开展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以及水产品营养和功能食品等方向研究,现有“国家海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杭州)”“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水产加工产业创新团队”“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海洋食品工程中心杭州分中心”等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研究成果先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