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秋是美丽的季节甬城江畔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求真务实的新生代自浙江大学工程学院宁波分校开始招生将有114名研究生到学校报到你对他们了解多少看看一起来!1、性别比88男26女并非所有的宁波分支机构都是理工男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2、专业分布物流工程与管理集成电路工程与控制工程专业是的第一批招生,约占招生名额的一半3、出生年份主要集中在和最大的16岁和最小的相差16岁4、区域分布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大多数是浙江,安徽、湖北、江苏5、政治前景党员比例17%6、姓氏分布王陈李张柳前五名王姓有10名学生7、民族分布除了汉族还有土家族,满族,蒙古族,白族,回族浙江大学2020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宁波分院地点踏上宁波地球返回浙大矩阵扬起理想的帆华丽的青春浙江大学宁波校园在等你来源:浙江大学校园宁波
央广网宁波9月17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通讯员勇祖轩)今年以来,高端院校扎堆落户宁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来了、大连理工大学来了、北京电影学院也来了……这么多高端院校为何纷纷落户宁波?人们不禁要问:宁波的魅力为何这么大?8月1日,宁波与浙江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6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和宁波研究生院在梅山揭牌;6月19日,宁波与大连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6月8日,宁波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京电影学院宁波分院;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宁波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揭牌……半年时间,引进一系列知名高校、大院大所,为宁波的人才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一解宁波“之渴”。关心宁波发展的人都知道,高水平大学、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这是宁波的一大“心病”,也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短板。由于历史的原因,宁波高等教育规模层次仍处于同类城市较低水平,是长三角五个都市圈里唯一没有“985”、“211”高校的都市圈核心城市。“只有引进高端平台,才能引进高端人才,才能有高端的创新。”对这个逻辑关系,宁波人心里明镜似的。虽然,宁波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校总数增加到16所,在校生15.6万人。高校建设方面,宁波大学成功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稳居国内中外合作大学第一方阵,在甬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均处于省内外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大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大做强高等教育,是宁波当前与未来发展的‘牛鼻子’。不把高等教育发展好,宁波面临的将不只是暂时的发展‘瓶颈’,而是难以突破的‘天花板’。”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达一语道破。直面问题,更要对症下药。今年初,宁波把“科技争投”作为“六争攻坚 三年攀高”的重要“一争”,而人才又是“科技争投”的重要一环。主动出击,弥补高校、人才的短板。“人才是战略资源、第一资源,没有大规模高质量的人才作支撑,就很难改变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格局中的跟跑地位。”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说。宁波为此提出: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名人”引进工程,扎实推进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建设,加快提升宁波高等教育与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全面升级现有人才计划、人才工程、人才平台,持续加大人才发展投入,进一步提升人才政策的竞争优势……浙大宁波“五位一体”校区是宁波引进名校名院的重磅工程,为了推进校区早日落地、早出成果,宁波市领导数次带队上门,主动找浙大沟通对接。“就这一个项目,市领导批示指示了十几次,召开协商会、汇报会更是不知多少次了。”宁波市教育局高教处负责人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锲而不舍,必有所成。正是凭着“敢想、敢做、敢当”的实干精神,让这些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纷纷落户宁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是中央大型科技集团,当象山县主要领导得知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浙江分院有意在宁波设点的消息后,一年半时间共赴北京7次、杭州10余次、座谈20多次。主动作为,才会有所作为。目前,象山已与对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了OLED检测设备、金属粉沫、气凝胶等项目。“必须拼啊!”市教育局高教处负责人感叹,“名校名院名所都是稀缺资源,我们必须全力拼、全力引。”全力拼、全力引,宁波人的真心和拼劲,让很多高校看到了满满的诚意。于是,中科院大学来了,浙江大学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了,大连理工大学来了,武汉大学来了,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来了……一批“985”、“211”、“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扎堆在宁波启动建设研究院、研究生院。而作为重中之重的浙大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将新建浙大宁波研究院、浙大宁波工程师学院、浙大宁波国际合作学院,迁建浙大软件学院,转型提升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其中,浙大宁波研究院8月初揭牌,重点面向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引进高层次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学科群,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宁波相关产业发展。“浙大宁波校区研究生培养规模将逐步发展到4000人,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规模将达到2000人,加上宁波大学等高校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在不远将来,宁波在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将超万人。”宁波市教育局高教处负责人说。“高教平台、科创平台、企业研发平台,这些平台就是‘梧桐树’的枝干,只有枝干茁壮,才能引来四方凤凰。”宁波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在浙江省的宁波市,有一所省内著名的大学-宁波大学,这所建校才30多年的年轻高校,在最近的几年,连续高居浙江省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的第二位,把省内众多的有更长建校历史的高校,甚至百年高校都甩在了身后,可以说是浙江省高校中发展最快也是发展最好的大学了,说到学校是发展最好也是名副其实的,到现在,宁波大学已经取得了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大家都知道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是代表着学校的这个学科的教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最高的水平,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数量越多就表明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越高,比如浙江大学就有5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宁波大学现在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想来是跟学校的高起点办学分不开的,宁波大学是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一起对口支援宁波大学的建校和教学,这5所大学在国内都是最优秀的,一起来组建一所院校的话,说是高起点办学一点不为过。在2002年,只有17年的办学历史的宁波大学就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三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下,学校的飞速发展也是理所应当的了。这样的大学也应该是考生们值得报考的对象之一了。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院校,既然是综合性质的大学,那么,它的招生学科专业就非常全,宁波大学的学科门类包括了11种,比如: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差不多所有的考生都可以报考。提醒考生的是学校培养师范生和医科类学生,并且这两个学科门类的教学水平还挺高,社会认可度也非常高,每年的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是最高的,因此,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考生,完全可以报考宁波大学了,而不用去专门的师范大学学习了。前面说过宁波大学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有:水产、信息与通信工、力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临床医学。这6个一级学科包含有很多的二级学科专业,如果考生有意愿在宁波大学读研究生的话,那么,就要在这些学科专业里挑选自己喜爱的专业报考,这样的话,在考研究生的时候就不需要转专业了,考的时候会容易得多。当然也可以选择学校的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专业,这样的学科可供选择的就更多了,一共有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再来说一说学校的本科专业,宁波大学有75个本科招生专业,给考生推荐的有学校的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包括:法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旅游管理;还有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工程力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学前教育、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音乐学、行政管理、化学、会计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建筑学、汉语言文学。这31个专业是被国家教育部认定的该校的一流专业,水平值得信赖。宁波大学经过30多年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信赖,所以,学校每年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好,近两年,也就是2018年和2019年,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以上,有超过50%的专业实现100%就业,这里就包括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当然,2019年实现100%就业的专业不一定四年以后还是100%就业,考生还是要尽可能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报考。
九月的金秋是个美丽的季节甬城江畔迎来了新一批朝气蓬勃的求是学子自2017年开始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开始招生2020年,114位硕士研究生报到宁波分院迎来首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关于他们,你了解多少一起来看看吧!1.男女比例男生88人,女生26人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不都是理工男哦还有很多漂亮小姐姐2.专业分布物流工程与管理、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专业是今年首次招生,占了今年招生名额的一半左右3.出生年份主要集中在98、97年年龄最大与最小相差16岁4.地区分布来自全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以浙江、安徽、湖北、江苏的同学居多5.政治面貌党员的比例为17%6.姓氏分布王 陈 李 张 刘排名前五王姓同学最多,有10位7.民族分布除了汉族同学还有土家族、满族、蒙古族、白族、回族浙江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宁波分会场脚踏宁波大地背靠浙大母体扬起理想的风帆挥洒绚烂的青春浙江大学宁波校区等你来来源:浙江大学宁波校区
浙江大学与宁波的战略合作迈上新台阶。近日,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签署协议,决定深化市校合作,全面推进建设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出席并讲话。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共同为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揭牌。宁波市委常委、秘书长施惠芳主持会议。浙江大学副校长张宏建、宁波市副市长许亚南代表双方签约。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叶双猛、宁波市政府秘书长张良才出席。根据协议,双方坚持“高水平、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将新建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浙江大学宁波国际合作学院,迁建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转型提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5个办学主体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要素整合、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快推进浙大宁波校区的一体化进程。建成后,浙江大学宁波校区总占地面积1600余亩。郑栅洁感谢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宁波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宁波拥有港口、开放、制造业等比较优势,但是高能级的科研院所资源相对欠缺。浙江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都走在全国前列,希望浙江大学把宁波校区作为学校重要板块来规划推进,在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使校区整体发展目标同宁波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宁波的交流合作,把宁波作为学校未来布局的重要基地,推动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和科研团队进入宁波,实现校地双赢发展。邹晓东赞赏宁波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市校合作的重视。他表示,浙大在宁波办学,从无到有,做大做强,始终将社会贡献、地方服务放在第一位。服务宁波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总要求的重要任务,学校将在更高层次深入推进市校战略合作。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带动各办学主体融合提升,充分发挥整体效应,在高标定位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浙江大学宁波校区。校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根据建设需要,前5年,宁波市对浙大宁波校区建设投入经费,主要用于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5年后,宁波市在保持已有支持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合理设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浙江大学将宁波校区作为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根据宁波急需、浙大优势的原则,统一规划浙大宁波校区学科、专业建设。委派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学科团队到浙大宁波校区工作,确保浙大宁波校区内各办学主体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未来,浙大宁波校区研究生规模最终达到4000人左右。当天揭牌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将针对宁波智能制造、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需要,重点围绕浙江大学高端装备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大湾区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开展新技术研发、特色产业服务、高新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大学与宁波渊源深厚,建立了广泛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1999年,双方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市校合作序幕。2001年,为进一步提升宁波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培养高水平人才,市校合作创办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近年来,市校双方实施了两轮战略合作,在教育、科技、医疗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市校双方自2016年提出建设浙江大学宁波校区后,开展了多次沟通协商,学校抽调了专门力量参与宁波校区的筹建工作。会前,邹晓东、吴朝晖一行来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考察了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科研大楼选址、浙江大学宁波校区新增校园。浙江大学、宁波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还想了解更多?一图读懂浙大宁波校区~文/摄影:柯溢能长图来源于浙江大学宁波校区微信公众号今日编辑:芷凌责任编辑:李灵
浙江省虽然作为沿海经济强省,但是在高教方面却差强人意,仅有1所985、211大学浙江大学,不过,近些年浙江省加大了引进重点大学的力度。仅2020年,就有四川大学研究院落户温州、电子科技大学布局衢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落户杭州,近日又有一所985大学正式落地浙江,这次是来自东北的985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宁波设立的研究院和研究生培养基地正式开园。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基本情况如何?又为何会选择落户宁波呢?一、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基本情况其实早在2018年,宁波就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了相关战略合作协议,19年1月10日,签署共建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研究生院)合作协议,最初研究院设立在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后来又在宁波旅游学校基础上改建,如今正式建成开园,也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正式落户宁波。大工宁波研究院主要聚焦于宁波“246”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一流人才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院规划建设5个中心: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新材料与新工艺创新中心、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在开园仪式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吉利汽车研究院项目启动,并且该研究院引进13支共计百余人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工程院院士郭东明教授、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教授、科学院院士彭孝军教授为研究院首批首席科学家。值得指出的是,与其他高校仅与地方进行科研合作不同,在开园仪式上,大连理工宁波研究生培养基地同时揭牌,意味着宁波研究院同时拥有人才培养职能。二、大连理工大学为何选择布局宁波?回答大连理工大学为何选择布局宁波,就要看一下二者所具有的优势与合作结合点:从宁波来看:制造业是宁波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生物医药也是宁波市聚力发展的“千亿级”产业之一,其中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研发全国领先,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未来宁波市将重点围绕磁性材料、金属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新材料做大做强;信息与软件技术产业也是宁波市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从大连理工大学来看,宁波市发展上述产业所需要的,正是大连理工大学所擅长的领域: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A级评价,并且拥有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与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其实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能为宁波制造业发展助力;与生物医药紧密相关的化学、医学等学科也是大工的强势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在评估中均获得了不错的表现;材料类学科同样是大工强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曾获B+评价;在软件与信息学科方面,大工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均获得B+评价,并且拥有众多科研平台。整体来看,大连理工之所以选择落户宁波,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强强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可以为宁波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而宁波也可以为大连理工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提供平台支持,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近日,天津大学与浙江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宁波共同建设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研究生院),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科研与产业平台。该研究院包括能源化工研究中心、化工新材料研究中心、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化工安全与环保研究中心等四个中心。天津大学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将研究院(研究生院)建设成为“有核心技术研发基地、高端化工人才的汇聚高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有支撑作用的高端产业孵化基地”。就在今年9月底,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在宁波国家高新区揭牌,由于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有着极大的权威,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颇受关注。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揭牌不到一个月,宁波又“拿下”另一所985高校天津大学,这波操作确实厉害了。当然,被宁波“拿下”的名校远远不止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两所,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宁波至少与7所985高校“牵手”。2013年年初,复旦大学和宁波市共同建设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落户宁波杭州湾新区。2016年,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签订第二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2018年6月,浙江大学再与宁波“牵手”,高起点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2018年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和宁波研究生院揭牌,该研究院(研究生院)坐落在宁波市梅山高教园区。2018年6月,宁波市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在宁波正式揭牌。2018年11月,武汉大学与宁波合作共建的武汉大学宁波国家保险发展研究院在宁波揭牌,其是国内首个政府与高校合建的保险研究院。2019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在宁波高新区揭牌。2019年10月,宁波与天津大学在省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研究生院)。高端院校纷纷扎堆某地,这种情形让很多人感到“似曾相识”。在南方的深圳和同为东部地区城市的苏州,均与许多一流大学合作。与深圳合作,在深圳设立研究院或校区的985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还有诸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样的中外合办大学。而与苏州合作,在苏州设立研究院或校区的985高校也有不少: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等。名校与名城合作,既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又能促进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回到宁波这个城市,其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共建的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重点是孵化柔性电子材料、无人直升机等技术成果,能帮助宁波更好地打造未来产业布局;前不久才“落户”宁波的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研究领域重点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则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等领域。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这所全国知名的海港城市,多年前并没有多少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拿得出手的宁波大学也只是上世纪80年代由他人捐资成立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实力,非常不利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为这些年陆续引进了一些顶尖学府,让宁波的城市发展更有动力、城市建设更有底气。不出意外,宁波今后还会与更多的名校合作,我们拭目以待。
说到宁波,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发达的经济,这个中国沿海开放较早的城市在目前全国城市GDP排名中稳稳进入前20。2018年上半年全国各大城市GDP排名中,宁波排名第15位,超越郑州、济南和西安这样的省会城市,可见宁波经济实力之强悍。只是相比较与强悍的经济,宁波的教育发展速度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这个GDP今年即将破万亿的城市,此前只有一所正规的大学还是来自于船王包玉刚的捐赠。后来诺丁汉大学和宁波大学合办一所大学,那就是宁波诺丁汉大学,这所大学是国内中外办学合作联盟的典范,靠着不错的教学质量和当地的经济向心力,这所大学的招生分数线比起来某些知名大学也不遑多让。然而,尽管如此还是不够!就拿GDP发展不如宁波的西安来说,这座城市汇聚二所双一流大学和多所一流学科大学,为世人熟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等都是业界优秀高校。济南也拥有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或许影响因素很多,但是人才无疑是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只是缺少人才培养能力的宁波实在是苦闷无比。但是,宁波没放弃!近日宁波发布自己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宏图,未来将引入包括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5所一流大学落户宁波。这些一流大学将通过创办分校区或者是研究生院的形式落户宁波,类似的模式已经在深圳被证实是十分有效的,不少大学在深圳创办的研究生院已经成为深圳发展的人才重要供应之地。为什么这些一流大学落户宁波很重要呢?这或许也和宁波的经济发展有关系,宁波最早的经济发展靠的是中低端制造业,尤其是化工、纺织和机械等产业,这些产业最初的发展靠的是价格,尤其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低价的宁波纺织品更是风靡全国。但是随着科技大发展,这些传统的产业来到转型的关键节点,能否依托互联网的东风继续创造辉煌还是因此被那些拥有人才优势的中西部城市超越,或许核心的点就是能否吸引足够多的人才。如果这些大学能够在宁波生根发芽,宁波或许可以靠着这些人才的支持超越杭州,毕竟目前两个城市的差距并不大。
在1998年曾经从浙江大学分离出去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回归浙大母体,共同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此后浙江大学重新成为综合大学,迎来了浙大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期。2007年恢复了航空航天学院,2012年成立了海洋学院,如今该校逐渐成长为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全国“学科最齐全”、“创业率最高”的大学,全校有本科专业141个,在校生53673人,两院院士41人。那浙江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浙江大学五大王牌专业,个个实力顶尖,发展前景好,考上是金饭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并列排在全国第一,学科实力雄厚,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目前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都签约于世界顶级企业、国防军工单位、国家重点机关和著名民营企业单位,就业形势良好。软件工程IT行业作为现在就业率最高,也是薪资最高的行业,自然不少人想要报考。而软件工程作为IT中最热门的专业,更是需求最大的行业,自然赢得不少人的青睐。软件工程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并列全国第一,目前软件学院在杭州和宁波两地办学,杭州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宁波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近几年在信息领域专业中的发展成效尤为突出,其在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非线性系统及其控制、生物信息学等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与该专业相关联的职业无非就是两大块,一块是部队的相关领域,一块是民用企事业单位。从整体上来说这两块领域都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军队中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生就业形势应该越来越好。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全国第一,浙江大学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评估A+的全国唯一高校,足以显示浙大在信息科学方面的综合实力。浙大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80%以上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就业率100%。光学工程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光学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浙江大学最重要的优势学科之一,1952年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光学仪器专业,并为我国“两弹”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拥有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60所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教育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浙江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此次评估中,浙江大学的临床医学获得A+,与上海交通大学并列全国第一,甚至超过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可以说进步神速。浙大临床医学学科创建于1912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附属医院中有四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力不俗。对于以上的介绍,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对于考研的同学们来说,选择到哪个地区继续读研,和选择报考哪所大学同样重要。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可能有不少考研的同学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北上广以及东部沿海等地的高校。一方面,这些地方的高校数量巨大,选择范围也更广,另一方面,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一些城市,在这些地区读书,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有着诸多便利,比如将来的就业时能够选择的机会更多等等。北京等地的重点高校数量不用多说,可以用“扎成堆”来形容,但除了北京,在我国东部沿海等地,重点高校的分布相对来说也非常集中。与西北、西南等地区相比,这些地区的高校可以称得上名校云集,最典型的比如江苏省,这个省份是我国重点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市的一个地区,当然还有上海等地,同样分布有较多的重点高校。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地区,重点高校还真不多,只能用“一家独大”来形容,这个省份就是浙江省!目前在浙江省,仅有一所985院校,浙江大学,这所高校也是浙江省唯有的一所211院校。其实,浙江省仅有一所985院校的局面,与之前的院校合并密不可分,直到现在,很多人的眼里,这所浙江省唯一的985院校,事实上等同于4所211院校,曾经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以及浙江医科大学,接下来,咱们就来仔细说一说!浙江大学最早起源于1897年创办的求是学院,历经更名、改建等一系列过程,在上世纪中期,我国很多高校拆分之时,浙江大学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拆分,很多学科和院系与省内外其他高校一起组建新的学校,再到后来就有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诸多学校。但是在1998年9月份,如上三所高校与曾经的浙江大学合并,重新组建现在的浙江大学。所以理论上来说,现在浙江大学的合并,其实是当年拆分出去的学校重新汇聚到一起。那么,等同于4所211院校的说法从何而来呢?其实,早在这四所高校合并之前,原浙江大学就已经是我国211工程院校了,而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三所高校也因为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内非常突出,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合并之后建立的浙江大学,进入我国985高校名单,自然就不在话下,但这种合并,却让浙江大学成为浙江省唯有的一所985、211高校。好在现在浙江省有新增了两所“双一流”高校,分别是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也毫无悬念地进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的名单。浙江大学共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则各自有一个学科进入这一名单,分别是力学和美术学。虽然浙江省的重点高校数量并不多,但是浙江大学这一所高校,甚至要比很多985高校相加还要强劲。比如在我国一流学科的数量上,浙江大学就“完胜”,与很多985院校只有两三个一流学科的情况相比,浙江大学称得上是一所高校“巨无霸”。在拿代表顶尖学科水平的学科评估结果来说,浙江大学拥有39个A类学科,A+、A、A-学科的数量分别为11个、11个、17个,要知道,我国还有几所985院校是没有A+学科的,这也从侧面证明,这所高校的学科实力确实等同于4所211院校。对于报考浙江大学的考研党来说,这些一流学科都是浙江大学非常值得选择的王牌专业,但是除了这些学科专业,浙江大学其他的学科的其实也非常有实力。但是想报考浙江大学却并非易事,毕竟能考到这所大学的同学,往往都是各大高校的拔尖人才。最后,希望那些将浙江大学作为目标院校的同学,都能够坚持不懈,成功晋升为这所高校的研究生。在各位同学的眼里,浙江大学这所高校是否等同于4所211院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