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上发光发热,成就不比男性差。甚至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女性研究者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斩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然而今天介绍的是,浙大的一名2017级硕士在读生连小梅。她不仅在读研两年间,获得不少的成就,还得到《人民日报》的报道赞扬。读研两年的成果: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参加了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获评优秀实习生;荣获浙江大学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学金。以上仅一个成就,都足以让她成为实至名归的学霸,然而她都占全了。那么,她的学霸之路,是如何造就的呢?钟情数学的学霸,高考失利改学化学连小梅出生于1993年,是泉港区前黄镇凤山村北洋自然村人,父亲在凤山村村委会工作,而母亲是家庭妇女。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展露出这方面的天赋。而且学习非常勤奋,写完作业就自觉看书。尤其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每次数学考试基本都是满分。2009年,连小梅参加了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并获得福建省赛区二等奖。高中考入泉州实验中学并留校住宿,因为成绩好有奖学金,所以三年高中基本是免费的。然而高考失利,连小梅只能放弃心爱的数学专业,在家人的劝说下,选择了湖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穿实验服泡实验室,忘我研究斩获专利上大学后,小梅依旧保持高中的学习态度。而且,拥有较好数学思维的她,在化学研究上,一路攻城掠阵,收获匪浅。“针对一个实验,我能想到别人考虑不到的方面。”2017年,连小梅考上浙大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真正的科研之路。此时,同龄的女生大都醉心于化妆打扮和约会。小梅则不然,她喜欢做实验,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穿着实验服,泡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而且每天不少于12小时,经常是别人都走了,她还留下来通宵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读研的两年时间里,她总共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而且,她的论文还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编辑评为TOP10%且受邀成为封面论文。同时,她还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拿下浙大最高奖学金,考虑读博今年暑假期间,连小梅获得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机会,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华为内部的研究项目,还参加了多个国内外知名会议。在今年十月份,连小梅作为研究生,获得浙大最高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3万元)。“原本我想硕士毕业后工作,但发现自己更喜欢科研,会继续读下去。”虽然连小敏的团队,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她表示还要继续努力,接下来会去以色列做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在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浙江大学坚持以生为本,秉持“按期答辩、按时毕业、顺利就业”的原则,全面启动春季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答辩。为有序推进学位授予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学校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成立网上答辩领导小组和答辩工作小组。各院系成立相应的工作组,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网上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3月6日,医学院举行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在主会场参加答辩的有浙江大学冯新华教授、刘伟教授、孙启明教授、孟卓贤研究员,通过网络形式的有徐平龙教授。学位申请者陆喦同学在家中通过网络开展答辩。陆同学的博士论文题目为《棕榈酰转移酶ZDHHC5调控NOD1的棕榈酰化修饰对细菌性免疫的重要作用》。答辩正式开始,学位申请者陆喦同学向答辩委员们展示答辩环境,并保证自己是在单独空间内独立进行答辩。除此之外,其他程序与线下答辩完全一致。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学位申请者的博士生导师、医学院基础医学系Dante Neculai教授介绍答辩人情况,学位申请者宣读《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随后作答辩报告。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一一提问,申请人作相应回答。在学位申请者和旁听人员离会后,答辩委员们经过讨论,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形成答辩决议。最后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答辩决议书》,一致同意通过陆喦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同意其毕业并建议授予其理学博士学位。至此,医学院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顺利结束。“感谢导师,感谢在校学习的日子!学位论文答辩以及相关准备,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既定计划开展。”陆喦说,学校为同学们着想开展网上答辩,既方便身处异地的同学申请学位,也大大降低人员流动,确保有效防控疫情。据研究生院介绍,我校今年春季预计有2500人左右拟开展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授予学位。针对部分因疫情防控原因未能及时答辩的研究生,特别是湖北籍的研究生,可根据需要另行安排一次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审核会议。原定今年春季毕业的研究生们请注意,为更好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答辩,研究生院还精心准备了一份指南,一起来看看~关于学位论文答辩有两个选择:01、申请参加春季网上答辩。02、申请顺延至夏季答辩。网上答辩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在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将尽最大可能尊重同学们的意愿,支持符合条件的同学按时参加答辩。关于网上答辩的流程和要求你需要知道:一、准备阶段1.网上申请已通过学位论文评阅但尚未进行答辩的拟春季毕业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提前向所在学院(系)提出学位论文网上答辩的申请,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网上答辩。2.熟悉平台提前下载、安装、注册、激活、登陆浙大钉,建议与他人预演视频会议,以熟悉视频会议的各项功能,尤其是视频会的“共享窗口”这一功能。3.答辩准备答辩时建议选择独立空间,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周围环境安静,无他人在场和干扰,网络条件良好。提前准备好答辩PPT、答辩文稿及笔记本电脑,检查摄像头、声音、麦克风等各项功能是否良好。建议提前自行模拟演练网上答辩流程,并测试设备和线路。建议不要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参加答辩,但可以准备一部智能手机(静音状态),打开手机热点,在网络断线时备用。4.组群邀请答辩秘书会在浙大钉提前组建网上答辩专题小组,请及时关注并接受进群邀请。二、答辩阶段按照申请时间提前15分钟,接受答辩秘书的视频会议邀请,进入视频会议的会议室,请勿关闭摄像头及麦克风,听从答辩委员会主席及答辩秘书的安排。答辩开始前,答辩人须在镜头前向全体答辩委员会专家展示答辩环境,并声明是在单独空间独立进行答辩。答辩人宣读《论文独创性声明》,并开始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答辩委员和与会人员提问,答辩人回答。三、评议阶段答辩秘书请答辩人和旁听人员暂时退出会议。答辩委员通过讨论,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形成答辩决议。答辩秘书再次邀请答辩人参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答辩决议书。答辩人致谢也可对决议提出质疑或提出保留意见,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束。四、其他注意事项1.网上答辩程序、答辩要求与标准、答辩委员会组成均按照《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浙大发研〔2009〕48号)》的规定执行,同现场答辩。2.如果因网络原因答辩中断无法进行,经答辩秘书沟通协调以后确认无法恢复,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本次答辩终止。答辩秘书协商后重新安排时间完成答辩。3.如遇关于网上答辩的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所在学院(系)或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应的答辩秘书联系。4.因医学隔离观察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春季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答辩工作顺延至夏季开展。5.网上答辩后续规定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通知。疫情当前,我们携手同行,积极协作,共同战“疫”。希望同学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充足的准备。预祝各位同学答辩顺利!来源:浙江大学
导读“吸猫”是精神鸦片?网友吵起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近年来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养猫、“吸猫”还有些群体虽然自己不养猫,但热衷于在网络上“云吸猫”……吸猫是一个网络用语,指的是宠物猫的主人对猫咪的喜爱动作,包括对猫猫亲亲抱抱甚至忍不住使劲儿嗅等。“云吸猫”这一概念,即通过观看网络上有关猫的图片和视频等满足吸猫的欲望。“相信我们总会有猫的”、“别看有些人表面光鲜,其实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这些流行于网络的调侃无不折射着“吸猫”文化的盛行。但是你知道吗?已经有人把“吸猫”写成毕业论文了,而最后的结论竟然是……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吸猫,作者:云吸猫是精神鸦片近日,浙江大学一位传播学硕士以“吸猫”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做了一番研究。文中提出了通过网络看猫的“云吸猫”现象,并称“吸猫”为“精神鸦片”,引发了网友热议。这篇王同学的论文所关注的吸猫正是“云吸猫”这一赛博空间内让人费解的现象。02:45视频丨浙大硕士“吸猫”毕业论文引关注,作者:“云吸猫”是“精神鸦片”王同学的论文题为《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据文汇报报道,这篇论文共有62页,主要分为绪论、“ 吸猫成迷是偶然现象吗?”、“吸猫迷群:数字部落中的游牧猎手”、 "乌托邦神话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吸猫迷群的身份认同”等章节。王同学在论文摘要里写到:本文将吸猫纳入亚文化研究视野,采用质化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吸猫迷群的亚文化特征对吸猫现象流行的原因进行推测性阐释,并由吸猫现象出发分析了当下赛博空间内青年亚文化形式的新形态和趋势。论文的结论中提到,吸猫文化的背后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无力感和精神虚无,是文化上缺乏真正符合当代中国青年精神气质的文化产品。并提醒道,这种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心态的盛行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世界的终结不是一声啜泣,而是一声“喵”。云吸猫是"精神鸦片"?网友炸锅了……不过,也有人觉得对猫真的没有抵抗力……还有人指出,“云”才是论文重点吧!关注点跑偏了!作者回应: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对此,有网友质疑“吸猫”是否适合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论文作者王同学回应称,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因为喜爱便以此为题。对于有网友质疑,硕士论文写“吸猫”是否合适?结论是否太大了?该同学表示:我们觉得挺有意思,挺值得一写的,我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也是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该同学还表示,其实论文的完成并不是很容易,收集资料很困难,因为之前也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上是一片空白,自己也挣扎了很久,因此她找了很多能够解释吸猫现象的理论,所以论文还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阐述。好在通过努力,论文最终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对此,不少网友也表示支持,认为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入手,也能做深入的研究。你会云吸猫吗?硕士论文写吸猫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综合文汇报(ID:wenhuidaily)、新京报我们视频、知网、微博等本期编辑:胡程远、杨翘楚
(原标题: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吸猫:“云吸猫”是精神“鸦片”)【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吸猫:“云吸猫”是精神“鸦片”】@浙江大学一位传播学硕士的毕业论文以“吸猫”为主题,文文中提到通过网络看猫的“云吸猫”现象,并称其为“精神鸦片”。面对网友质疑,论文作者王同学回应称,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我们觉得挺有意思,值得一写。我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也是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华西都市报
hello大家好,很开心今天又和各位见面了!毕业生都要经过写论文这一阶段才能顺利毕业,而对于论文来说选题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找一些不冷门又不会很热门的话题,还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找到数据,小编当时写论文可是费尽周折。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这位硕士研究生竟然把论文的主题写为“吸猫”,吸猫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小编刚听到这个名词,觉得非常新颖,其实看到吸猫两个字的时候,小编第一次想到的就是吸毒,但问题应该不会那么严重吧?这位硕士生在论文中提到,通过网络看猫的云吸猫现象,并称其为“精神鸦片”,其实有很多网友质疑吸猫是否能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当然,论文作者王同学也回应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其实小编觉得世界上有非常多的人喜欢猫,要说吸猫就有些严重了!论文作者也从一个非常新颖的题材上,表达了爱猫一族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当我遇到长得好看还非常乖巧的猫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去关注的,如果遇到身边朋友的宠物,自己也会情不自禁的去撸一把,毕竟有很多人是没有办法拒绝萌宠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有很多人说这种吸猫的讨论话题有些“网络亚文化”,多多少少有些消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如果不说吸猫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我感觉还是挺积极的啊!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大学论文是怎么选题的呢?让我们展开一波回忆!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和小编交流,我看到之后也会和大家讨论的!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我是原创作者雁飞精彩世界谈,每日为大家分享社会热点。浙江大学一位传播学硕士毕业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选择以“吸猫”为主题,她认为“云吸猫”是精神“鸦片”。但是这样的选题却遭受到网友的质疑,认为“吸猫”并不适合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论文作者王同学回应称,硕士论文并不一定要是一个多么宏观、多么庞大的题目,个人比较喜欢从人的日常生活反映时代变化。她的文中提到“云吸猫”是那些通过网络看猫的图片和视频的行为现象的戏称,并称其为“精神鸦片”。因为“吸”字充分表现出了猫与“吸烟”一样,会让人上瘾,虽然之前猫的视频及图片都备受人们喜爱,但是“吸猫”一词的出现就仿佛赋予了统一的行动代号。她还表示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都觉得挺有趣,挺值得一写的。主要研究的是网络上“云吸猫”这个现象,一是猫这个形象符号它的意义是什么?还有从网络吸猫迷群体角度探讨吸猫现象。这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么多亚文化也说明我们现在社会比较多元化,也是通过日常生活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论文的立意还是吸猫是青年人的情感宣泄口。可能对于某些网友来说吸猫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从做研究的心态来说是想从长远眼光来看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虽然在论文的创作过程中资料比较少、比较难,因为之前并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没有相关文献,研究方法都是一片的空白,挣扎了很久,自己想了很多能够解释吸猫现象的理论,但是最终论文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认为论文还是比较主观的阐述。其实小编觉得这样的选题既新颖又接地气还很有趣,像这样贴近生活的话题能够以小见大,与其单纯为了毕业而写论文不如真正的投入兴趣爱好而创作。毕竟没有那么多的阳春白雪可以被研究,研究生也不是必须写高屋建瓴的文章,贴近生活更有意义。可能真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喜欢毛茸茸的猫、狗吧,更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不能养还要“云养”,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爱宠的人却因为生活条件不便养,为了能够对小家伙们负责就决定暂时先不养,但是由于对猫的喜爱之情难以抑制,看到网上很多猫的图片、视频就爱心泛滥,久而久之就对喜欢的猫产生了“养育之情”,这也不失为一种方式。小编觉得“吸猫”是一件很欢乐的事,写论文能够从中获取欢乐也不枉日夜的敲键盘了,人家研究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本文是雁飞精彩世界谈对该事件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欢迎关注雁飞精彩世界谈,我们一起看社会。
浙江大学 一位传播学硕士的毕业论文以“吸猫”为主题,文中提到通过网络看猫的“云吸猫”现象,并称其为“精神鸦片”。有网友质疑“吸猫”是否适合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论文作者王同学回应称,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我们觉得挺有意思,挺值得一写的。我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也是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该论文作者王同学称自己和指导老师都是“吸猫”群体,因为喜爱便以此为题。王同学说自己主要研究的是网络上“云吸猫”的这个现象,一是这个形象符号化它的意义是什么?还有从网络吸猫迷群角度探讨吸猫现象,想写一个比较有趣、有意思的现象,同时自己也是吸猫群体,导师也是,所以觉得挺有意思值得一写的...而对于网上的质疑,王同学觉得选题没有不妥,认为日常生活也能够反映时代的变化,表示自己比较喜欢从人的日常生活反映时代的变化,现在的亚文化也是说明我们的社会是比较多样多元的,所以论文的主要立意还是吸猫是青年的情感宣泄口,这个只是自己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当代年轻人可能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不代表整个趋势,网友觉得吸猫是一个小事,但是以做研究的心态就是要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推远来看。同时,她表示,在写的过程中,搜集资料比较困难,因为之前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怎么研究,研究的方法选择都是一片空白,自己也是挣扎了很久,想了很多能够解释吸猫现象的理论,尽管论文创作过程资料较少,但最终论文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虽然有不少网友质疑,但也是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的,很多人认为与其单纯为了毕业而写论文,不如投入真正的兴趣爱好而创作...网友1:贴近生活的话题为什么不能研究?难道非要高屋建瓴的那种?网友2:我有一个同学研究的是小说里的腐文化网友3:我们小组里有一个写的是中国妖怪和外国妖怪的区别..也是脑洞大开了,这些网友,对于这个“云吸猫”论文,大家有什么想法?
今天,微博上在热传:浙江大学一位传播学硕士毕业论文写吸猫,说“云吸猫”是精神“鸦片”。这位王同学还回应称,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觉得“云吸猫”挺有意思,挺值一写的。小编虽然天天和年轻人混在一起,也时刻在接触网络,但是“云吸猫”还是今天第一次看到,万分好奇。于是就认真地请教了一下度娘。度娘解释道:吸猫,本义是指对猫很有吸引力,非常感兴趣,又称吸猫体质,后演变为一种对猫极度的喜爱之情,甚至会忍不住做出一些亲亲抱抱的亲昵举动,在和猫咪的相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云吸猫则是指自己没养猫,但却在网络上被别人家的猫吸引。“云”即网络的意思,听起来就很云啦!这么一看度娘的回答,小编瞬间明白了,原来就是一群闲的蛋疼亲们,没事把玩把玩手机也就算了,竟然还拿着手机看人家玩猫。真想送上一句话——好奇会害死猫啊!当然啦,吸不吸猫,是云吸还是雾吸其实并不关小编屁事。小编是个不怎么喜爱吃萝卜的人,所以也自然不存在先操心的事!巴过,最近看到的论文、科研让小编实在忍不住要说上两句。你说你说,就这么一个网络上出现的小现象,三两句话就能完全可以讲完的事情,可人家硕士生非得要用起码万字以上的论文去阐述,我不知道文中究竟有多少是有用干货,但据小编了解,一篇论文除去开题砍掉结尾,其中剩下的核心内容并不多,如果内文再来点概念的解释和当前的网络现状介绍,实质核心有多少是可想而知的。话说回来,也要理解现在的这些硕士、博士们,在校读书的人这么多,要研究的前人都研究过了,不找点网络新名词,你说还能怎么办?至于效益那是别人讲的,自己按时毕业拿个毕业和学位证书比什么都重要。不管你们怎么想,小编表示很理解他们。可是,小编对很多砖家却不理解,竟然有人研究《面部宽与比——“以貌取人”的线索》、《行长的面部宽比影响银行的路径研究》......这样科研可以成为课题,这样的论文竟然可以刊登在《长春大学学报》这样高水准的学术刊物上,还好小编不戴眼镜啊,不然十副眼镜都要跌下来摔破。这也就难怪当前社会对学者和教授不认同,对研究生鄙视了。今天的你看到这样的情况,你老实的说一句,你会认同吗?
各位看官,大哥哥小姐姐,你们好!众所周知,大学生要毕业,是要写毕业论文的,否则都不能毕业!而且毕业论文的主题又要慎重考虑,还要有数据体现!可谓是让众多大学毕业生最烧脑的文章了!然而最近网传的浙大的一位硕士毕业论文的主题,竟然是‘吸猫’,瞬间让这篇论文成为舆论焦点!小编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这件事!吸猫这个名字是最近两年才火的,小编的理解就是喜爱猫咪这类的吧,然而这篇论文中指出,通过网络看一些猫的图片或者视频,是‘云吸猫’,就是在线观看猫咪,并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精神鸦片‘’小编觉得,喜爱猫咪并没有什么错,倒是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精神鸦片’,感觉还是有一些不妥吧!这篇论文的作者王同学回应其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平时就喜欢‘云吸猫’“我们觉得挺有意思,挺值得一写。我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也是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是很喜欢猫咪的!在陆游的诗中,也是经常体现出他喜欢猫的影子。一次,陆游囊中羞涩,买不起鱼,他就感觉自己有些怠慢了猫咪。在寒冷的夜晚,他把抱着猫咪在炉子边上取火看作人生一大乐事,也可见陆游也是喜欢‘吸猫’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吸猫这个名词也是最近两年出现的,并且到现在都是很火的网络名词,可见人们喜爱宠物,热爱生活的情调也越来越高!毕竟那么可爱的猫咪,估计谁看到了,都会想着去摸摸头吧!反正小编看到朋友的猫咪,基本每次都会去摸摸!
盼望着,盼望着,在期待与忐忑中,浙江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想知道自己有没有上线?进入复试之后需要注意什么?话不多说,快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分数线(一)基本要求注: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1252]、会计[1253]和工程管理[1256]第一门考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温馨提示上线并不意味着进入复试哦~生源特别丰富的院系可能会在此基本要求之上再次划定复试分数线或设定复试差额比例~(二)上表所列分数线(管理类联考除外)满足以下情况视同上线:若单科低1分,总分相应高20分及以上;单科低2分,总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类推,单科每低1分,总分相应再提高5分。但单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仅限1门单科。适用该政策上线的考生,总分相应扣减后计算各项排名。(三)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凡在2018年参加提前批面试并评定为面试成绩优秀的考生,2019年联考成绩达到国家A类线且政治考试合格者,可免复试直接获得预录取资格。(四)强军计划考生、工程师学院单独考试考生,外语不低于40分、政治不低于40分,业务课不低于60分,总分不低于280分,可参加复试。(五)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考生同时满足以下成绩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15%。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45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0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9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35分。(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同时满足以下成绩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10%。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5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50分。(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考生总分不低于250分可参加复试。(八)西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考生总分不低于115分可参加复试。(九)各类加分政策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符合条件的考生请在3月9日前持相关证明和证件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出申请。二、后续工作安排三、资格审查及体检(一)体检:要 求:复试前先体检。考生需携带准考证参加体检,体检完毕由校医院在准考证上加盖已体检证明章。体检开放时间:3月9日至3月17日之间(详见具体通知)体检对象:参加复试的所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包括统考、联考、单独考试考生等)、推荐免试生,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录取。关于推免生体检:推免生可以到所在学校校医院或其他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并于2019年3月20日前将体检表寄送到浙江大学录取您的院系研究生科。(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在复试前进行,我校上线考生复试时间在2019年3月11日-19日(具体复试安排见报考院系网上通知)。为方便考生,考生资格审查全部由所报考学院(系)进行,时间与地点由各学院(系)通知。注意事项:1、资格审查时除出示有效身份证、准考证外,还须提供以下材料:(1)应届生出示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2)往届生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3)单独考试考生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2015年9月1日前毕业)、专家推荐书(二位副高职以上专家)。(4)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出示大专毕业证书原件(2014年9月1日前毕业)或本科毕业证书原件(2016年9月1日前毕业)。(5)考生请在复试时带上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盖有红章的大学期间成绩单(应届生可以向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索要,历届毕业的考生可向档案管理部门要求复印并盖章);有论文发表或有科研成果及获奖的考生,请带上相关的清单和复印件,复试时上交复试小组。(6)退役士兵计划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7)军队在职干部需提供《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原件。2、网报后在中国学信网学历(或学籍)校验未通过校验考生(未通过名单会再通知里挂附件),除了第1条要求的材料外,还要求如下:(1)因“有研究生学籍”而未通过的考生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原件。(2)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需提供:本科学校实行学分制的文件、所在省教育厅批准该校实行学分制的文件、教务处盖章和分管校长签字的能提前毕业证明。(3)其他原因不通过的考生须提交学历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为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历认证报告(应届生为学籍认证报告);3、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的考生须审核考生前置学历须为非法学专业;参加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的考生前置学历须为法学专业。4、资格审查没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责任自负。请各位考生务必仔细阅读以上事项愿你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愿你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祝各位考生圆梦浙大!我们在求是园等你,如约而至!内容来源于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图片来源:王磊今日编辑:芷凌责任编辑: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