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提起这些名词,或许你已耳熟能详,但又并非真正了解。其实对于每个生活在杭州的人而言,数字经济就在我们身边,正真切地改变着生活——钱包里的一百元现金,放了三个月也没用掉;想去医院看病,在线预约挂号快速便捷;以往要去政府部门办的事儿,现在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办结……01:56两老外在杭州体验无现金生存,直呼爽呆了!@来自网友的无情吐槽:这根本就是我们的日常,有什么好挑战的。(吼吼~)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的新名片,然而,征途不过刚刚开始。四个月前,杭州奏响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集结号。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2018年11月,萧山举行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宣告要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排头兵,成为大湾区的创新高地、数字硅谷。在这个大会上,一项围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等多重保障的重磅合作在浙江大学与萧山之间达成:签约共建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与萧山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面向未来,面向创新,面向科学,研究院将做些什么?它将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研究院的那些事~01合作双方有何背景、优势?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浙大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于1978年成立,培养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陈纯。计算机学院下设5个系、4个研究所、3个中心,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4个国家一级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双双获评“A+”学科并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9年1月数据统计,计算机学科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列全球第24位。USNEWS计算机学科排名全球第十,国内第三。萧山作为大湾区建设和“拥江发展”主战场、亚运筹备核心区、民营经济强区,发展数字经济有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得天独厚的优势。02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是什么?浙江大学与萧山区人民政府将合作共建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同时设立浙大计算机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工程、现代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等技术领域丰富的科教资源,开展学院先进技术与成果的产业化、前沿技术的研究等,从而引领地方产业创新,共同打造“校、地、院、企”创新、利益、发展共同体,有力推动萧山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共建浙江大湾区重要的数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而浙江大学也将多一个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此外,双方还将合作建设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技术创新产业园,汇聚有志于创业的计算机学院教授、学生、毕业校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将成立产业投资发展基金,用于支撑研究院与产业园的创新发展。03研究院坐落在哪儿?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将落户于钱江世纪城。04研究院建设主要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支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提供办公空间、专项资金,支持研究院的前沿技术研发、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产业化转化工作,致力于打造集数字经济产业技术研发、高端人才汇聚、双创人才培育、科技创业投资、科技产业孵化与加速器运行管理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引进的人才同时也是计算机学院的院聘研究员/副研究员。05研究院未来将做些什么?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充分整合浙江大学人才和科技成果资源,在全球招募各类领军人才,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根据合作协议,研究院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周期五年(2018—2023年)将新建10个前沿技术研发中心,着力引进双聘人才,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第二期建设周期五年(2023—2028年)目标打造成为浙江省政产学研的新高地、数字经济聚集区。06研究院如何运行?双方将成立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研究院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听取年度工作报告,进行工作指导。研究院实行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及执行院长由浙江大学推荐,由指导委员会聘任。研究院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数字经济领域内学术界、产业界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为研究院的发展战略、研究方向等内容提供战略咨询。07院长及执行院长是谁?研究院院长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刚教授担任。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是授粉的‘蜜蜂’,更加广阔的空间属于各个行业,只有实现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我们的研究院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而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如同习总书记倡导的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院执行院长由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任奎教授担任。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都应该是‘顶天立地’的学科。一方面它们的基础研究很关键,事关‘卡脖子’和技术自主可控的大局,需要高水平的原创科研来‘顶天’;另一方面,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对接国家需求而‘立地’。我们这个研究院代表了浙江大学在这个方向上最新努力的一部分。数字经济打开了新赛道,杭州已经起跑~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未来可期!文字记者:金云云丨柯溢能部分素材来自:钱江世纪城微信号《发展数字经济再添创新源、人才源!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研究院落户世纪城》丨萧山人才微信号《未来可期!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萧山》丨浙江日报全媒体 浙视频图片来源: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今日编辑:佳乐 责任编辑:金云云
【院士心声】三位院士谈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嘱托——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李建斌、杨珏、张胜、王斯敏编者按5月29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6月2日,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调研中走进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就科技创新、科技强国作出重要指示。近日,光明智库邀请此次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三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畅谈心声,并采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企业科研团队,就如何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出声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叶培建:“跑”出中国加速度达到创新新高度在全国两会刚刚结束、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25位科技工作者的致信给予亲切回复,令我十分激动和兴奋。今年七月,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将要实施。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情况下,许多方面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艰难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坚强领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第一目标,发挥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病毒的传播,开始有序复工复产复学,形势一天天好起来,也为全世界抗疫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我们火星任务最吃紧的阶段。临近出厂,千头万绪,但发射日子是不能随意变的,否则至少要推迟26个月。航天人充分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发挥了我国的独特优势,按原计划完成了产品测试并转运海南发射场的任务。现在,“天问一号”在发射场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程顺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科技工作者应该有极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包括航天人在内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中国人民。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叶培建院士(左一)对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表示祝贺。新华社发几十年来,我们航天人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样,在持续创新中推动事业前进,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我国探月工程已经五战五捷,嫦娥四号月背“盲降”并进行巡视是世界第一次,发射月球中继卫星是世界第一次,中国特色空间站的建设也已拉开了序幕,等等。我们是开放的,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一定要牢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人卡脖子。这一点,航天人体会最深,因为历史的教训和切肤之痛告诉我们,高端的航天技术是买不来的。尤其在当前国际竞争压力巨大的形势下,我们更要释放科技创新的动能作用,克服一切困难,凭借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以所研所学报效国家,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一定会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扎实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推动建设优良作风学风中走在前列。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深知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有多大。这鞭策着我们争分夺秒、再接再厉。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非常有信心,通过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科技创新一定能够“跑”出新时代的中国加速度,达到新的中国高度!作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我代表航天人作出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早日实现中国的航天强国梦,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航天人提出的“探索浩瀚宇宙”目标过程中再立新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让我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倍感温暖和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问题,为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2019年12月23日,薛其坤院士(左)向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清华大学捐赠的科学仪器。新华社发众所周知,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晶体管的发明,当时是为了替代体积大、功耗大的电子管,它还催生了获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集成电路的发明;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巨磁电阻效应,其研发是为了寻找新的磁传感器;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石墨烯,是为了寻找后摩尔时代能替代Si(硅)的新材料;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GaN(氮化镓)是为了制备出能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我带领团队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则是为了降低电子器件能耗而导致的“从零到一”的科学突破。这些例子说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常常会催生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我强烈呼吁,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强力支持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力支持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当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机械区分开来。在科技史上,发现室温超导,发现太阳能转化效率超过Si但价格与Si相近的太阳能电池,发现硬度比拟金刚石、延展性比拟钢铁的材料……这些发现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还可能引导全新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应用价值越大,对应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往往越具有挑战性,原创性也越强,颠覆性意义也越大。为此,我们必须重点规划好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中国天眼”全景。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也是培养最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摇篮。要完成这样的研究,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所在学科的科学理论掌握得融会贯通,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得入木三分,对专业实验技术和仪器驾驭得炉火纯青;需要学生有非常好的科学直觉,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突出能力,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犀利眼光,有善于归纳演绎的辩证思维能力,有探究自然奥妙的强烈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大愿望,有“虽千万人吾往矣”、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百折不挠、追求极致、挑战极限的优秀品格。最近,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清华大学成立了五大书院,启动实施“强基计划”,推进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强基计划”重在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是与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相衔接的一项重要计划。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对各类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进行大力度改革,营造有利于从事重大应用和需求导向尖端前沿基础研究的氛围,吸引、激励有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人员从事这样的研究。这直接关乎科技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进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应对能力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我带领团队成员反复学习回信精神,倍感荣幸、激动、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科技工作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科技支撑给予了充分肯定。3月15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这次又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回信向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这支队伍的深情关爱、充分信任和殷殷重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李兰娟院士(左)与出院患者合影。新华社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两次前往武汉,准确研判疫情,为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决策建言献策。我们深入“红区”,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推广应用H7N9禽流感救治的“四抗二平衡”经验,并创新性地将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我还指导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在新冠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疫苗研究和诊断试剂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及时总结并推广经验,连线厄瓜多尔、新加坡、西班牙、意大利,积极和全球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我深刻体会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实践,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科学防控,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经过全国上下联防联控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也是我国坚持科学战疫来之不易的成果,让我们更加坚信“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更加坚定创新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浙江大学传染病学科也具有几十年的传承与积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全国人民、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时至今日,传染病仍是人类健康头号杀手。部分传染病,如狂犬病、黄热病等正“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新发突发传染病以空前的、每年新增一种或多种的速度不断向人类袭来。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但我国传染病总体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根据我们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次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斗争经验,我对今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和救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整体布局,尽快建设传染病国家实验室。进一步整合传染病领域优势力量,针对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协同攻关,全面开展病原与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技术创新、药物和疫苗开发、治疗新方法新技术探索等,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构建高水平的传染病防控科技防火墙。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救治设施建设,优化临床救治设施布局。建议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均设置感染性疾病专科,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适当规模的、永久性的、具备负压隔离条件的、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的病房设施。按照“平战结合”模式,平时作为普通病房,突发情况下快速改造成标准的传染病防治医院和应急医疗中心。加强传染病防控与科研队伍建设,打造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灾难的人才队伍。加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专业设施与能力建设,改变评价方式,提高传染病医护人员的待遇,稳定专业人才队伍,确保传染病科研、医疗与防控人才后继有人。构建发热患者国家级大数据云平台,加强传染病常态化监测。加快完善城市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体系与数据库建设,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在疫情应急管理中的深度应用,采用统一的、结构化的电子病历,进行常态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建好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前哨”。总结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宝贵经验,加强推广应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策略、技术和方案,应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在全国乃至国际推广应用。《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3日 07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主要从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创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重点等三部分,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第一,关于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已成为全球战略必争的科技制高点。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分别从国家战略层面和高等教育层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从需求侧来看,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构建智能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从供给侧来看,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一流的人工智能学科、培育高端的人工智能人才、形成优质的人工智能成果,不断服务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需要,从而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提供更有力的创新支撑。第二,关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我们在1978年就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1981年创建了人工智能研究所。经过近40年的发展,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与创新性成果,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与显著优势。一是形成了坚实有力的学科发展基础。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A+学科。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最新数据统计,我校计算机学科进入了全球前1‰,在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处于前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依靠。二是凝练了鲜明独特的学科发展方向。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发展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前列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如2012年,浙江大学获得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AAAI最佳论文,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评的最佳论文。三是确立了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方式。作为国内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学一直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校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批复建设,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创新联盟、数据科学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赛博(CYBER)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紧密协作,充分汇聚计算机、统计、数学、医学、人文社会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力量,全面推动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转型和实力提升,逐渐形成了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会聚、共生共享的创新网络布局。四是完善了校企协同的学科发展模式。浙江大学注重发挥人工智能领域优质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网易、地平线等领军企业联手,依托之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不断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农业、智慧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司法、智慧教育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现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社会创新需求的有效贯通。之江实验室五是贡献了战略规划的学科发展成果。浙江大学积极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科技项目,认真组织潘云鹤、陈纯、孙优贤、李兰娟、庄越挺、吴飞、杨仕贵等院士和专家,参与编制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受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还协助组织编制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吴飞、张剑平、尹建伟等3名教授成为编制组专家成员。同时,我校潘云鹤院士受聘为新一代人工智能(AI2.0)规划建议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项目专家委员会)组长,持续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战略性决策咨询意见。第三,关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重点在浙江大学加快进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征程中,人工智能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战略方向。下一阶段,我们将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领交叉会聚趋势,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学科生态。浙江大学将推动神经系统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互动融合,加快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推动与教育学、医学、法学、工学、农学等学科的交叉会聚,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与发展生态。二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开展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浙江大学将聚焦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人机协同智能等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力争在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加速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实现高端引领发展。三是打通创新发展链条,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转化。浙江大学将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特点,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实体产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在教育、文化、医疗、交通、制造、农林、金融、安全等方面的转移转化,实现以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推动领域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效果。以上是浙江大学有关人工智能的简要介绍。真诚希望社会各界与我们浙江大学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们多多关心和支持我校的人工智能发展。本文作者:吴朝晖,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摄影:卢绍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编辑:张佳楠
浙江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所以这样一所知名度在外的大学,有着很多的”顶尖“专业,小编就此推荐四个,不仅师资力量雄厚。生物医学工程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设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两个系,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相应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历史悠久,且均为国内率先创立,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学院培养了大量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高级科技人才。学院师资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也有一大批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广泛,多次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学院办学条件优越,科研实力强劲,现有科研实验用房6千多平方米,历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居国内外领先地位。心理学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其前身为杭州大学心理学系,该院是国家重点学科点所在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早批准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所在单位,是我国心理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所在单位,是心理学领域最早被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该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去了世界500强!计算机浙江大学自1978年建系以来,一直坚持以培养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计算机人才为使命,培养出了大批对国家计算机事业做出贡献的高端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等。 计算机学院下设5个系、4个研究所、2个中心,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4个国家一级学科,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7年11月数据统计,计算机学科ESI学科排名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列全球第30位,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所以就业也不是问题,很多企业抢着要。农学农学系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下属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均系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其中作物遗传育种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种子科学在全国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在全国最早开始培养种子科学硕士研究生,是目前我国唯一能培养种子学科博士学位的单位。农学系现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要达到几百万,供不需求的时候,自然工资就很高。以上浙江大学的四个”顶尖“专业,不仅师资力量雄厚,毕业薪酬还剽悍!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新学期开学,这也就意味着距离2021年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按照中国科教评价网统计的数据,全国62个研究生院排名居于前列,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居于第一名的位置,其次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一些名校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成绩不错,比如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等等。比较显眼的有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还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等,这些研究生院都是国家科研院所创建的研究生院。截至2019年12月,国科大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2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86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参与研究生的教学、 培养和指导工作。目前,国科大研究生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近7000名,硕士研究生9000余名,在学研究生达5.1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仅以2020年为例,国科大研究生院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130余个培养单位计划在这11大学科门类的200余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9000余名,全日制硕士生8600余名,非全日制硕士生500余名。全日制硕士生中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50名左右,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00名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6个教学研究部、40个教学院系的现代化研究生院。该院拥有博士生导师616人,硕士生导师98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截至2017年底,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在校研究生4100余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全国高研究院所扩招就有18.9万人。2018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85.8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万人,毕业生60.4万人。因为在读研究生人数较多,提高研究生质量,提升科学研究高水准是新时代对研究生队伍的呼声。毋庸置疑,科学研究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钱学森曾发出著名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无论如何,作为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关键的。衡量研究生知识和能力的量化指标主要体现在学术论文撰写方面,研究生要在规定学制内发表研究成果,必须直面论文压力和学位压力。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面临着未来成家立业的巨大压力,由于招生数量不断扩大、需求市场日渐饱和及研究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等因素,研究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导致一些学生做事倾向于急功近利,而且个人自律意识较差。早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要素。冷丝也认为,不仅仅是这62所研究生院,全国其他高校研究生院和科研院所研究生院都要注重培养质量,尤其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编者按: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浙江大学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回望过去,宣示未来,本号开辟“回眸‘十三五’ 奋进‘双一流’”专栏,生动呈现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全面展现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大的努力和担当开创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局面。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岁末寒冬,室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面向未来五年,浙大分子影像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正在举行启动会,这也是学校该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历史性突破。此前一年,这两个重要项目的负责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张宏教授,对外发布了团队历时12年研制的国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模块化集成合成系统。“十三五”以来,浙江大学科研任务承载力显著提升,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9项,创新2030-重大项目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0项,科研经费在高位持续增长。面向未来,浙大人总会自问,我们科研攻关的“杀手锏”在哪里?我们如何为国铸重器?面对新的历史时点,浙大人需要解放思想再出发,自我革新寻突破,在更高层次实现改革、开放、创新的战略迭代。面向科技前沿勇攀自主创新的高峰杭州西北角,9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这是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现场。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斌教授几乎每周都要组织科研团队进行关键技术研讨,确定设备的技术性能与指标。“浙江期盼已久的‘国字号’大科学装置,终于在‘十三五’时期实现了零的突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学装置的创新是科学思想的结晶。这一重大项目的背后,是首席科学家陈云敏院士团队与合作者们在物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长期耕耘。建成后,项目将利用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开拓科技前沿。如同一台引擎,项目不仅催生一流成果的涌现,更为攀登科技高峰提供强大的源头创新供给。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找方向的问题。为此,今年4月起,浙江大学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了四校合并以来的第一次科研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促进大共识,一体化推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讨论中形成了《浙江大学科研大讨论意见共识20条》,明确了“十四五”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制定了《浙江大学“十四五”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指出,要将“四个面向”作为我校未来科研发展的根本遵循,实现并跑甚至领跑的战略迭代,实现质量和声誉导向的战略迭代,实现面向重大任务或需求的战略迭代,实现交叉集成、攻关会聚的战略迭代,以更大的勇气和格局,树立信心,找准方向,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出更大贡献。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指出,创新对于决胜未来的意义更加彰显,要突出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刻把握创新在国家战略中的意义,坚持系统的整体观念,全局谋划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要瞄准战略性关键领域,面向“十四五”实现科研创新重大突破,为加快建设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作出新的贡献。面向科技前沿,依靠原有的惯性,已经难以胜任新的科技发展,必须在迭代升级中实现跃迁。正如校歌所言,“形上谓道,形下谓器”,浙大人在跟踪到引领中实现新突破,在平台装置上开辟新蓝海,在引育杰出科学家上创造大气候。从2017年担任量子信息交叉中心主任开始,物理学系朱诗尧院士便带领浙大一批年轻人,开展与量子计算和量子光学相关的研究。2019年该团队王浩华教授与合作者们,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世界纪录。现为物理学系特聘研究员的团队成员宋超说:“朱院士为研究工作掌舵领航,积极为我们创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同样是芯片的研制开发,浙江大学牵头继2015成功研制达尔文1代后,又于2019年成功研制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芯片在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机制时,在感认知智能任务的低功耗与模糊处理中独具优势。基于最新芯片,今年9月,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诞生。能否抢占科技制高点,意味着在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能否胜出。“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内涵质量持续跃升,第一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累计在《细胞》《自然》《科学》主刊上发表论文24篇。“十三五”期间,浙江大学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新增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安全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和儿童健康与疾病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获批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加快建设数学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新型科研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筑牢基础研究的高原污染防治,是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进入冬季,雾霾再度成为全民聚焦的话题。燃煤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用煤企业密集分布区域也常是雾霾高发地区。解决雾霾问题,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家战略需求。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领衔并与浙能集团合作,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实现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燃煤烟气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高翔(中)在工程项目现场在嘉华电厂,记者看到200多米高的烟囱上,几乎看不到烟色。燃煤烟气通过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只需要通过短短几十秒钟就“跑完”这个系统,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限值。“我们瞄准煤炭清洁利用这个国家重大需求,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翔介绍,团队依托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和基地,还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共37项,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推动和支撑了国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战略的实施。为国贡献,是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个体攻关转向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在构建适应大科学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中,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浙大,正在不断强化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考核从“0到1”的原创发现,探索项目揭榜挂帅,激发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学术志趣和探究动力,鼓励带头人对标国家需求,组建混编科研团队,通过协同攻关培育重大颠覆性成果。苍穹澄澈,星空仰望,在遥远的月球背面,有一颗鹊桥号中继星,依旧在开展工作。从参与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工程到为嫦娥四号中继星“量身定制”光学观测相机系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之海教授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瞄准国家需求。“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在徐之海眼里,光学成像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科学探测手段。团队主持研制的鹊桥号观测相机系统,更是原创性地提出双分辨率相机的概念:通过一次成像得到两张照片,实现了“大场景”与“大特写”的同时成像。在徐之海心里,对光学成像的研究、对宇宙的探索,就是为国人打开那扇仰望星空的大门。“开展基础研究,就是要认准一个方向,踏踏实实去工作,在不断积累中突破自己的极限。”他说。如何提升科研的规模和品质?浙江大学不断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校领导联系制度,采取“一项一议”“一事一议”,以创新机制推进科研攻关,加快科研特区建设。微米,一米的百万分之一;纳米,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聚焦“微纳尺度”,是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硬核”。无论是研制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硬件,还是合成新型生物原料,或是开发新材料,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都需要深入探究极端尺度下的微观世界。围绕“微纳尺度”这一鲜明特色,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致力于在交叉领域前沿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杭州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院士牵头,正在开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现有的硅材料展现出更多优异的特性。“通过平台‘一条龙’建设,打通宽禁带半导体创新相关的材料、器件、封装等多环节。既探索新发现,也开发新技术,我们的工作将同时处在科技和产业的前沿。”杨德仁说。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会聚融通,正在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可能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科技前沿高地和战略必争领域。杭州科创中心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正在努力成为我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策源地。重点培养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的微纳电子学院,已经整体迁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前端人才培养和后端产业化实验,在同一个园区无缝对接。学院院长吴汉明院士说:“从2001年回国算起,我已经在集成电路产业20年了,这次‘跨界’,我希望培养青年一代研发成套的大生产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十三五”以来,浙大科技工作者顶天立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创基地布局不断完善,以各类科创基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研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新增获批国家级科创基地16个、各类省部级基地77个。面向经济主战场当好服务地方的高参“重要窗口”,如何展现浙大之为?就在上个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在当地开工建设,秉承“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理念,不断构建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的新机制。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各行各业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在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省的衢州市,正是我国重要的化工、能源、材料产业基地。统计数据显示,衢州“两院”2020年开展的横向科研经费近千万,其中为衢州企业产能升级开展的研究占合同总额的七成多。不久前刚在衢州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的等离子体技术产业化项目,能够实现纳米硅球和石墨烯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项目投产后将推动衢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并对传统制造方法带来重大变革。从科学问题到技术突破,从实验操作到产业应用,十余年科研攻关,该项目的研究团队不仅完成了追赶,更实现了超越。衢州“两院”院长任其龙院士说:“国家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比别人更早一步、更快一步,靠的就是核心技术的推广转化。”任其龙院士(左二)团队聚焦产业,浙江大学立足浙江、服务浙江、奉献浙江,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主导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一院一地一企”产学研合作工程,探索服务区域发展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学校完善在浙江省的社会服务布局,相继成立温州研究院、湖州研究院等。名校、名城、名企之间,相互滋养、相互赋能。这其中浙大与杭州的战略合作,堪称典范。双方新一轮合作涵盖93项“2019-2020两年行动计划”及66个“五年工作计划”,共159个项目将在本轮深化合作中扎实全面地推进落地。跳出浙大,发展浙大。从紫金港校区出发向西,绵延33公里的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浙江在“十三五”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建设四年多来,科创大走廊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从来没有孤岛,只有主动融入更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取得更具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浙江大学在大走廊区域生态系统构建中聚焦产业导向和地方发展实际,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大走廊建设壮大发展培育新动能。依托创新型企业、“创新飞地”、紫金科创小镇、全球校友总部产业园等,浙江大学正逐步理顺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打通创新链、知识链、产业链,从而有效推动大走廊区域内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的协同创新。在杭州市余杭区,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教师们在大量的企业走访中发现,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已涉入“无人区”,其关键技术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基础性特征,企业自身难以短期内解决。这些难题,正好是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的优势,研究院还通过混编机制,形成了灵活而稳定的人才队伍,提升区域内高端装备企业的创新动力。面向经济主战场,浙江大学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聚焦战略引领、更大规模开放创新、提升学科水平、可持续平台合作四个主攻方向,开展战略迭代升级,积极助推我省高水平打造创新型省份,加快构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圈。上海,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十三五”时期,学校与上海开展的合作达1500余项,约60家校友企业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今年,浙江大学与上海市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致力于突破计算+核心技术、集聚一流创新人才、服务辐射区域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参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浙江大学在推进新型校地合作中,不断服务区域战略汇聚创新资源,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校企创新共同体,实现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学校通过扎实的合作,实实在在地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不断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将科研平台打造成为人才培养高地。目前,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联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长三角“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华为、百度以及商汤等公司,共同推出“人工智能”微专业,将创新技术需求和教学实践场景紧密结合,在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支持下,推动各创新要素的高层次融合,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战略,目前已经与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建设雄安发展中心、海南研究院、中原研究院、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天津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成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创新研究联盟等。服务经济主战场是高水平大学格局胸怀的鲜明体现,更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责任担当。翻越一座山,需要多少年?2300公里外的云南景东,年初接种的小香蕈菌棒已长出鲜嫩的幼菇,经过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陈再鸣驯化的野生菌,待到春节销售,每袋的净利润可达30元。小小一朵菇,浑身是科技。野生资源调查、纯种分离、人工驯化、菌种产业化,这四步是野生状态进入人工栽培的“关键一跃”。这一跃,要跃过菌种分离纯化、跃过温光气的环境拟合、跃过栽培基质的探索。从实验室到田间,再从田间到实验室,日复一日,陈再鸣找到了这些野生菌人工栽培的奥秘,个性化配置,“一个配方一朵菇”。浙江大学把定点帮扶云南景东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生动实践,8年多的时间,在当地培育和发展了食用菌、普洱茶和乌骨鸡三大主导产业,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的景东农产品近1亿元;组织开展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培训党政干部、技术人才,累计超过15000人次。学校在长期帮扶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联结、四扶两提、点面并进、长效保障”扶贫模式,帮助景东县11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于2020年5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用心用情用力助推景东县经济社会发展。顶天立地,是浙江大学卓越创新的基因与文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探索攻关会聚的高招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2月初的湖北,从天南地北赶来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中,有500余名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各医院,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在浙江,发挥高校高水平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统筹各专科的诊疗骨干力量,浙江大学承担起省级定点诊治医院的任务。什么叫“尽锐出战”,什么是“科技力量”?战疫时刻,尤显担当。对抗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全国科技工作者凝集了集体智慧,发挥了科技抗疫的力量,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了不懈努力。“这次战疫中,广大医务人员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展现了应有的精神风貌。”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汉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两个月,把“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经验和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并取得显著成效。“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是李院士在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创建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这一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零的突破”,也是首次花落浙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李兰娟院士团队取得新突发传染病领域突破的一大特点,就是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2018年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团队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他们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胡海岚(左三)团队成员合影医术与学术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重要的链接点就是临床科学家。回国3年来,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张进不时收到病人的来信,其中很多来自未诊断患者和罕见病患者。虽然张进在单位网页上发布的研究成果介绍很简要,用语也很专业,但患者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张进团队的研究重点是将从血液中逆分化出的多能干细胞重新塑造为功能强大、用途多样的免疫细胞,可用来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疫苗等。这项工作走在了国际干细胞与免疫治疗研究的前沿。在浙江大学,知识的大融通正在链接不同学科的发展之源、创新网络和研究方法。求是高等研究院“脑机接口”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完成国内第一例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患者可以完全利用大脑运动皮层信号精准控制外部机械臂与机械手实现三维运动,首次证明高龄患者利用植入式脑机接口进行复杂而有效的运动控制是可行的。项目负责人王跃明说,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需要神经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紧密合作,而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征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很好的土壤。2018年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集中优势学科力量,重点推进脑科学、人工智能、脑机融合等前沿方向的交叉研究。同年10月浙江大学双脑中心获批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此后的2019年,浙江大学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为国内首个开设“脑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该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就在今年成立的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更是将目标聚焦到数字医药、数字器官、游戏中的人机融合智能、梦境研究等人工智能新方向,引领未来的智能和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全球科技发展新形势,相继推出“科技创新团队”“16+X”科研联盟、“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等科研组织模式,逐渐形成“纵深发展、立体互动”的科研管理新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聚焦以文载道打造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地“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日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176件组与长安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唐代文物,徐徐展开一幅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记者在艺博馆了解到,许多艺术史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物教学的重要性。不管是艺术史专业教育,还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通过接触实物来理解文明的本质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在欧美的一些大学,很多讨论班就在文物库房的展览室开展教学。在西方一流大学任教的一些著名中国艺术史专家,如艾瑞慈、方闻、高居翰、班宗华、李铸晋等都曾带着他们的学生策划重要学术展览,而库房专用的提看室正是他们培训研究生仔细观摩艺术品并参与策展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就是人文学科的实验室,深化既有的知识,并启迪新的发现。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历经千年,敦煌莫高窟茕茕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众所周知,敦煌文书与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内阁大库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四大发现。在敦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涌泉教授团队,正在致力于让敦煌文献“孤儿回家”“新人团聚”。缀合,是敦煌文献研究的基础。先把内容相关的敦煌残卷汇聚在一起,再将内容直接相连或相邻的残卷进行比对,碴口是否相合、字体是否相同、装帧是否一致……在实践中,张涌泉团队系统总结了敦煌残卷缀合的程序和方法,大大提升了缀合效率,新的缀合成果不断涌现。在接受采访时张涌泉说:“文献的缀合,不仅恢复了一个初步可读的变文文本,而且使我们得以走近古代变文作者,重构变文讲唱的场景,去拼接那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明。”北敦3894号(前部)与北敦2301号卷端碎片缀合图在冷门绝学中有浙大人的坚守,在新兴领域也有浙大人的探索。近年来,光华法学院在“数字法学”特色学科上不断耕耘,组建“人工智能+法学”“大数据+立法学”“大数据+互联网法学”等创新团队,推动数字法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提升作用,积极为数据经济和数字安全等领域的地方立法献智献策。“十三五”期间,学校推进各类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平台建设,构建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文科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神经与行为、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探索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人文社科研究方式转变和方法创新。学校加快建设人文高等研究院,以优化学术生态、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国内首创驻访学者、驻院研究员制度,推动原创性研究和交叉研究路径,服务思想创新,集聚和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浙大高研院业已成为国内高研院建设的标杆。正式启动首个由文科牵头的“创新2030计划”——“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并成立亚洲文明研究院,探讨亚洲文明的重大理论构建和现实挑战问题。随着学校第四次文科大会的召开,《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浙江大学关于加快推进文科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学校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全校率先推出“一院一策”改革,并积极探索评价体系改革,试点长周期考核、人文社科著作奖评审等创新体制机制。近年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1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4项(其中一等奖5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走过三分之二的边境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教授告诉记者,只有在一线调研,才能为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从参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一直到参与今年5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件起草,周谷平说,研究者们一直都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以前开放都是东部沿海,西部这么长的边境线,也应该想想怎么样把边境两边的蛋糕做大。”为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带领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广西凭祥、黑龙江绥芬河-东宁、辽宁-丹东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规划。2017年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其中“点名”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的就包括广西凭祥。周谷平表示,这在很大程度是基于我们对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及总体规划的前期调研成果。今年3月,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十三五”期间,浙大文科建设日新月异——学校成立了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智库建设组织领导体制。成立了北京研究院(国家制度研究院),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努力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等7家智库列入浙江省新型智库,为“最多跑一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等重要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持,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学校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计划,产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典籍整理与编纂研究成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在学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推动学术阵地建设中,重点遴选支持了18本文科高水平期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五年光阴,只争朝夕。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先机、赢得优势。“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系统要素更加优质,生态结构更加优越,创新能力更加显著,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形成。面向“十四五”,远眺2035,如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浙大思想、浙大力量、浙大技术、浙大工程?惟有信心、意志、能力,方能登上科学高峰。(原标题《惟创新者强!浙江大学“四个面向”勇攀科研高峰》,编辑 何双伶)
7月17日上午,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个全新的创新体系——“浙江省实验室”正式出炉。首批4个浙江省实验室分别为:西湖大学牵头建设的“西湖实验室”,浙江大学牵头建设的“良渚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牵头建设的“湖畔实验室”,以及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建的“之江实验室”。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每家实验室平均总投资5年100亿元,展示出浙江“重金”打造世界级科创高地的决心和魄力。在人才配备方面,更是汇聚了全国乃至世界顶级的明星专家队伍。这4家“省之重器”的阵容有多豪华?《中国科学报》作了详细梳理。西湖实验室:2022年组建4~6支国际顶尖团队全称: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浙江省实验室牵头单位:科研“新秀”——西湖大学实验室主任: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洪涛,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学系终身讲席教授,长期致力于细胞周期及基因组稳定性领域的研究 “明星”专家队伍:施一公,结构生物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为西湖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之一,同时是浙江省结构生物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许田,西湖大学副校长、遗传学讲席教授,长期致力于生长调控机理和遗传与生物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同时是浙江省生长调控和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裴端卿,西湖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之一,多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家;研究方向与目标:将聚焦两大最“古老”且最具挑战性的命题——代谢与衰老疾病和肿瘤机制研究,通过跨学科研究,推动转化应用和应急医学研究。同时,传染病也是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之一,将围绕冠状病毒、流感等5大类传染性疾病开展基础医学与转化应用研究。“我们希望西湖实验室成为生命健康方向的领头羊,在基础研究领域有重大突破,在新药研发领域有从零到一的突破;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一大批年轻人才,创建出新药研发和技术研究的新理念和新体系。”于洪涛说。于洪涛表示,预计到2022年,西湖实验室将组建起4~6支国际顶尖的科研团队,引进、培育60名高端学术人才,集中优势资源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力争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良渚实验室:6院士坐镇,创造适合未来的医学模式全称:系统医学与精准诊治浙江省实验室牵头单位:老牌强校——浙江大学实验室主任:刘志红,中国工程院院士、肾脏病学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常务理事等 巴德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段树民,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 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器官移植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曹雪涛,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蒋华良,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科学家研究方向与目标:集聚科技创新和临床优势资源,以系统与多组学研究和疾病精准诊治研发为主线,致力于应对重大精神疾病、疑难未诊断疾病和血液与免疫疾病的挑战,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重大科创平台。实验室主任刘志红表示:“实验室面向未来医学,针对未来的疾病,研发未来的药物和医学技术,创造适合未来的医学模式。” 之江实验室:拥有18名国内院士、12名国外院士级专家全称:智能科学与技术浙江省实验室共建单位: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实验室主任:朱世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拥有全国乃至世界顶级的一流科学家。如由原中科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担任主任的首届学术咨询委员会;拥有18名国内院士、12名国外院士级专家。这些来自全球的顶级专家,负责为试验室的战略定位和科研方向提供指导和咨询。 超强阵容: 此外,之江实验室引进了十几位以图灵奖、国内外院士领衔的首席科学家和方向带头人。如人工智能领域的首席科学家由潘云鹤院士担任,网络信息技术领域由邬江兴院士领衔。研究方向与目标:布局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计算、大数据与区块链、智能系统5大研究方向,打造智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的核心高地,进一步提升在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优势地位。之江实验室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竣工。目前,实验室已在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数字政府、智慧社区和智慧金融等6大领域布局相关项目。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说:“我们正加速迈进智能时代,浙江锁定智能科技这个重要核心方向建设省实验室,创新成果将为未来的智能化社会提供重要支撑。”湖畔实验室:“我们不是请科学家来做苦行僧的,是来做骑士的”全称:数据科学与应用浙江省实验室牵头单位:阿里巴巴达摩院实验室主任:张建锋,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达摩院院长,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 达摩院号称全球科研人才的“理想国”。以下为“坐镇”达摩院的九位学术委员。 再看看下设4+X机构顶级科学家阵容。来自海外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成为达摩院各个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带头人。 研究方向与目标:面向世界数据科学与应用领域最前沿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浙江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阿里达摩院成立于2017年,目前建有语音、视觉、语言技术等15个实验室,是国内在前沿数据科学研究布局最广最深的研究机构。达摩院院长、湖畔实验室主任张建锋介绍说,实验室将构建数据科学中心、前沿科技中心、产业应用中心3大基础能力中心,与外界共建学术合作、人才培养两大核心支撑基地,打造面向未来的数据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三中心、双基地、一平台”的实验室布局。达摩院成立之初,阿里巴巴就宣布,未来3年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用于研究人员的招募、薪酬、实验室建立及运营。“我们不是请科学家来做苦行僧的,是来做骑士的,你们是新一代的骑士,不是壮士。”张建锋曾说。作为中国最富裕省份的代表,浙江此次重金打造4家实验室,且有国内外“明星”专家队伍坐镇。未来发展如何,值得期待。
文/程一祥陈为,现任浙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数据可视化领域的顶级学者。他领导的浙大VAG小组,多次在世界顶级可视化会议IEEE VIS发表重要论文。其编著的《数据可视化》一书,填补了中国在系统介绍数据可视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上的空白,成为可视化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目。他经历了中国的数据可视化研究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的曲折变化,他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中国“数据可视化”历史的缩影。五月份杭州已经进入初夏,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校园里,学生们三三两两,匆忙穿行在一幢幢的教学楼间,大多在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最后的准备。在蒙民伟楼的CAD&C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实验室里,几位博士、硕士研究生正坐在电脑前,对复杂的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应用进行着探索。这间始建于1989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过去几十年里,始终是中国可视化研究的最前沿阵地之一,也是陈为教授最主要的工作场所。陈为是实验室的“老人”了,当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是从这间实验室开始,第一次走进了可视化的世界。在刚过去不久的三月份,陈为每天从8点到晚上10点,一直待在实验室里,与学生交流、讨论项目,也会自己钻研可视化课题。“主要因为4月1日是 IEEE VIS(目前国际最顶级的可视化学术会议)论文投稿的截止日期了,哈哈”,陈为打趣说。几年前,他几乎全年都是如此,常常整日地待在实验室中。在采访中,陈为觉得做数据可视化研究,需要有一种对“数据的狂热”——“你能够每天花八个小时坐在那里,围绕数据做任何事情“,陈为说,这是他对自己,也是对学生们的基本要求。不仅是画画图表而已1996年,陈为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进入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攻图形学的研究。不过那个时候,他对数据可视化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学习的重点是图形学。幸运的是,CAD&CG实验室是中国最早开始研究可视化的单位之一,当时的实验室元老石教英教授正在浙大开设“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相关课程,这是陈为“数据可视化”的启蒙课,“当时对数据可视化,就有那么一点概念了“,陈为回忆说。在陈为看来,“数据可视化”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通过可视表达,增强人们完成某些任务效率的过程。这其中,“数据”就是信息,它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数字、文本、图像等等);可视化是方式和方法,它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载体实现。如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数据可视化:当你用EXCEL画统计表时,当你看新闻看到信息图时,当你使用导航app查询出行线路时.......你都在有意无意地与可视化打着交道。可视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其起源如今普遍认为是在中世纪伴随着几何图形和地图的出现,而逐渐生成。在17世纪,随着物理学、制图学、统计学等学科的不断进步,可视化也迅速成长,其当时目的主要是展示一些重要的信息。(图片说明:英国流行病学家 John Snow 通过在地图分析法,成功发现1854年伦敦霍乱病源是一口在布拉德街区的水井,进而阻止了疫情的蔓延,留下了著名的Ghost Map;图片来源:DataVis.ca)1786年,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 William Playfair 第一次发明了折线图、柱状图、面积图等现代统计图表,1801年又发明了饼状图,成为了统计图形分析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影响了未来两百多年的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这是可视化历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从此,这种辅助思考的方式同时衍生了可视化思考的新方式:用图片表达数学和证明函数、列线图辅助计算,表达数据趋势和分布等。(图片说明: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 William Playfair 发明的折线统计图原型,用来展示1700-1780年间英格兰的进出口数据;图片来源:Wikipedia)法国工程师 Charles Joseph Minard 在1869年发布的描绘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的可视化图标,被誉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统计可视化”,他是将可视化用于工程和统计的先行者,如实生动记载了法军的位置,行军方向,军队汇集、分散、重聚的时间、地点,军队减员过程等信息。这是计算机出现以前,最具代表性的数据可视化作品之一。(图片说明:拿破仑进军莫斯科路线图;图片来源:Wikipedia)20世纪以来,随着图形符号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计算能力的增强,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可视化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87 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讨会”中,会议首次正式提出“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概念,主要使用可视化技术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建模、分析、处理问题。后来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出现,新的研究分支“信息可视化”开始涌现,它起源于统计图形学,主要是对抽象信息的展示、说明和研究。这也是大众最熟悉、在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一种可视化分支。进入数据爆炸时代后,可视化与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又产生了“可视分析学”。这是一门把可视化、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结合在一起的新的思维方式,是当前可视化领域最大的研究热点之一。在 IEEE VIS 会议中,科学可视化大会(IEEE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信息可视化大会(IEE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和可视分析学大会(IEEE Conference on Visual Analy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三个最主要的分会,这三个方向在现代统称为“数据可视化”。陈为最早接触的是“科学可视化”。在石教英教授的影响下,他很早就对科学可视化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后来在德国 Fraunhofer Institute of Computer Graphics 的求学经历,更让他充分领略到了可视化的魅力,并坚定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决心。消失的十年“在德国念联合培养博士的时候 ,我开始接触到医学可视化。”陈为早期的数据可视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的科学可视化。他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把骨骼、器官等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出来,例如帮助医生更快、更立体地观察CT影像中蕴藏的奥秘。不过这一阶段,应用范围仍然局限在放疗层面。中国可视化方向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早在九十年代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将科学计算可视化列为“八五”重点资助项目,国家科委也将其列为基础研究专门项目给予资助。国内的第一批图形学研究中心,如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中科院CAD 开放实验室和中科院软件所等,都在90年代初相继开展了可视化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996年,石教英与蔡文立(现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等学者就编著了国内第一本可视化教材——《科学计算可视化算法与系统》,在高校开始推广可视化教育,陈为就是在那个时候初识了可视化。但是当时国内的相关研究都是源自美国、欧洲等高等院校的经验,相关领域人才匮乏,与产业应用之间更是有巨大的差距。“当时在德国,我的导师做了一个三维医学影像系统,在德国的奥芬巴赫医院投入实用。而国内医院对三维影像还没有什么概念,以为只需要看二维片子就行了。”陈为说,直到若干年后,中国的临床医生才陆续认可并引入国外的这些可视化技术软件。虽然起步较早,但是从1998到2008,中国国内的可视化研究基本处于零星发展的停滞状态,没有形成有效规模效应,石教英教授的那本教材至今也没有更新再版。而企业界此时正是互联网浪潮的高峰期,可视化一直处在一种无人问津的尴尬状态。2006年到2008年,陈为来到美国普渡大学的可视分析研究中心(美国国土安全部成立的五大可视分析之一)做访问学者, 经常与David S. Ebert 等可视化领域顶级学者交流谈论(David S. Ebert 教授是时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期刊主编,这是可视化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拓展了自己在可视化领域的视野,并初步接触了可视分析。在陈为看来,两次在国外的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巨大。“可视化是舶来品,只有到最先进的地方,与最聪明的人一起交流,才能够弥补这之间巨大的差距。”在德国,陈为初步接触了科学可视化;在美国,他逐渐将目光扩展到信息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等更广阔的可视化领域。“2008年之后,中国与欧美在可视化上的差距已经不在于理念或者技术,关键在于人才和研究的积累。”回国后,陈为立刻在浙大牵头成立了VA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小组;几乎同一时期,袁晓如教授也从美国回来,在北京大学牵头成立了北大可视化小组;还有早些时间从美国回到香港科技大学,领导了科大可视化实验室的屈华民教授等等。一批优秀学者开始着力耕耘国内的数据可视化研究,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影响了中国可视化行业的发展。“从不受待见到趋之若鹜”陈为2008年回到浙大,在CAD&CG实验室里领导创建了可视化及可视分析小组VAG。这个小组除了平时的研究以外,还日常运营着一个有趣的博客。上面会像日记一样,记录小组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科研领域最新的论文摘编,实验室的对外交流讨论,同学们的想法和体会等等。陈为自己也常常在闲暇时候撰写博客,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陈为个子不高,大多数时候笑眯眯的,待人很和善,在同学们的博客中,提到他最多的一个词是“平易近人”。合肥工业大学罗月童教授当年在访问VAG后,在博客中写到,“我很吃惊地见到陈老师和同学们非常‘随意’地交流、开玩笑,不由感叹原来师生之间也可以这么相处。”VAG自由、温馨的氛围令他印象深刻。在学术界,国际顶级会议、期刊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是评价科研工作最简单粗暴的方法。2009年,陈为小组连发4篇 IEEE VIS 文章,一鸣惊人,仿佛要一口气弥补上前几年中国在国际顶级可视化论文中缺席的窘状。“当2008年刚回国的时候,回来跟同事们讲可视分析,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到2011年,当陈为与袁晓如、屈华民、彭群生等学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探索式可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时,才发现全国只有他们一家申报此类项目,由此项目搁浅。这足以看出,当时可视化研究在国内所碰到的冷遇。(他们在第二年再度申报,并取得了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下,袁晓如、陈为等学者开始在国内,通过开设学术研讨会、暑期学校等方式,逐步推动数据可视化的发展。陈为团队从2011年起在浙大为本科生开设数据可视化课程和暑期学校,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学生能够近距离领略数据可视化的魅力。2013年对于陈为来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他与沈则潜(现为阿里云零售总监)、陶煜波(现为CAD&CG实验室研究员)合作出版了一本名为《数据可视化》的工具类书籍。在陈为的心目中,这是他的研究生涯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它填补了自1996年后,中国在系统介绍数据可视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上的空白。从1996年石教英教授的第一本可视化教材,到2013年陈为出版的这本书,中国的学者们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将数据可视化从曲高和寡变得越来越普及。陈为的这本书后来被当作国内研究数据可视化的必读书目,成为很多可视化科研和教学的科普读物。2013年之后,陈为领导VAG小组开始发力,他们的论文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IEEE VIS会议中。“从在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影响力看,如今整个浙江大学的可视化研究在全世界排名是第19位。”陈为自豪地说,这从某种程度上肯定了他们这些年努力的成果。与此同时,大数据的概念开始风靡全球,可视化也搭上了这班顺风车。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计算能力的提升,从客观上直接催化了数据可视化的热潮——传统的数据分析方式,已经无法解释、挖掘海量数据背后的价值。可视化凭借其绚丽的外形和直观的呈现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商业领域。很多商业公司为了开拓这方面的业务会来咨询陈为,一时间,关注数据可视化的人,突然就多了起来。2013年年底的时候,正在美国访学的陈为在博客中以“从不受待见到趋之若鹜“为标题,写下了这一年自己的一些感受。“收藏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当代最受追捧的钱币(价格随之高企)在发行之时或发行之初都是不受待见的品种。这些币刚刚发行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发行量低或返熔量大,结果几十年后反倒成全了它们,成为藏家趋之若鹜的品种。做研究与其非常相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投机,是一项投资的长跑。”在这场数据可视化的长跑中,陈为已经走在了前列。可视化的未来大屏,是最近两年最火爆的数据可视化话题之一。在2017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就用大屏的可视化方式,向沙书记做了汇报;在天猫双十一的庆典上,阿里巴巴也用了大屏来展示实时交易数据,一时间,“大屏”的可视化概念突然热闹了起来。(图片说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汇报工作时出现的“数据大屏”;图片来源:电视剧截图)其实早在2012年,陈为就开始了对“数据大屏”的相关可视化研究。在大规模流数据、异构数据、关联数据、图数据等课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同在杭州的阿里 DataV 团队也常常和陈为团队讨论与合作,用学术上的研究解决商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陈为认为,“学术领域的可视化研究一定要做前瞻性的事情,要领先业界五年左右。”他们现在所研究的课题,许多都是针对未来的应用领域。在他看来,未来可视化领域的研究将会集中在三个热点方向:大数据的关联整合与可视分析;大规模流数据的在线可视分析,以及面向不同行业的通用型底层可视化工具。这些也都是VAG小组重点的研究方向。除了与互联网等技术公司合作,陈为还将可视化拓展到了很多社会研究中——数据新闻、气象分析、城市计算、体育观察等等,数据可视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已经逐渐走出学术圈,渗透进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图片说明:浙大VAG团队与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中心合作开发的一个全球尺度多变量时变的大气数据可视化平台,已在国家卫星中心内部试用;图片来源:陈为)2017年,随着数据科学的不断发展,以李飞飞、吴恩达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者都转身走入工业界,将自己在学术领域的成就更快地与业务实践相结合。当被问道是否也会转身进入业界的话题时,陈为的回答是:“有可能“,不过他觉得短期内应该还不会,因为自己的科研还没有到最好的程度。在陈为2013年底那篇博文的最后一节,他写下了一段预言:“接下来10年是做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的攻坚期。尽管大数据时代泡沫很多,但沙子里总有金子,埋头苦干,做好了前途一片光明。”现在,那片光明,已经近在眼前了。题图 | 站酷海洛期待更多数据侠干货分享、话题讨论、福利发放?在公众号DT数据侠(ID:DTdatahero)后台回复“数据社群”,可申请加入DT数据社群。关于数据科学50人数据科学50人项目是DT财经旗下数据侠计划重点内容产品,旨在与数据科学领域KOL共同挖掘数据内容的价值。我们从商业数据科学领域选出最具代表性的50位先锋进行深度专访,50人由DT财经独立评审并发布,第一财经数据科技及合作伙伴倾力支持。数据侠门派陈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云计算与大数据”总体组与指南组专家,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研究兴趣是可视分析与医疗人工智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项目十余项;发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70余篇;担任十余个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大会论文主席、国际SCI期刊JVLC副主编、JOV编委、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大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其所带领团队的大数据可视化方面的研发工作在国家气象局、阿里巴巴、浙一医院等单位应用落地。
如果提到世界顶尖名校耶鲁大学,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它那东北部老牌名校联盟“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的成员、美国top3的顶尖大学地位,还是绝对一流甚至是超一流的师资条件、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不不不,以上的想法都不全面,现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被联想起哦——2018年新年伊始,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Sten Vermund一行再度访问浙江大学,出席“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会见来宾,外事处、公共卫生系负责人参加会见。怎么样,如此顶尖的学校,在新年伊始同我校再度强强联手,是不是非常的惊喜,非常的激动呢?吴朝晖对于两校在公共卫生、生命科学领域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合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与耶鲁大学携手共探应对人类健康挑战的创新方案,共树中美两国公共卫生、教育科学领域合作交流的典范。双方还就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公共卫生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吴朝晖校长会见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Sten Vermund“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随后举行。该联合研究中心将整合两校公共卫生、生命科学、公共管理、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着力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挑战,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培养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Sten Vermund与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许正平一起为“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公卫学院之一,极具学术影响力。浙江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刚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此次两校联手共建研究中心,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赢共享,共同推动人类健康事业与环境政策的发展,同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方洽谈合作说了那么多双方洽谈的事,那么,“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可是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合作平台哦!中心计划开展有关环境相关疾病的跨学科研究。目前双方已在多个研究方向达成了共识,包括空气污染、重金属暴露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环境污染物与生殖健康及肾脏疾病、健康政策与老年保健、医疗管理与政策、全球卫生等近10个合作主题,将在未来开展合作研究。此外中心还计划每年轮流主办一次双边学术交流会议,推动深入科研合作,并加强建设医疗卫生大数据工作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这两个共性技术平台。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率团访问耶鲁大学时,双方公共卫生学院签署进一步合作意向书该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我校与耶鲁大学的战略合作,为进一步开展公共卫生领域的联合办学奠定基础,还可以整合双方在环境相关疾病研究领域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并以双方共同感兴趣的环境相关疾病研究为主题,深度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着力解决日益突出的全球环境问题。这好处,对于双方来说可都是大大的哦!我校对本项目可是十分的重视,计划每年安排150万元预算支持中心建设,用于支持科研合作项目、开展双边学术交流会议、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率团耶鲁大学时,双方与会人员合影在建立“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时,双方在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及交流项目方面达成了以下的共识:1)联合学位培养:双方同意在已经建立的“3+2”联合学位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联合学位项目。在两校进行共计6年学习后,学生将获得浙江大学预防医学本科学位及耶鲁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2)暑期学生交流项目:面向浙江大学预防医学专业以及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其他专业对环境疾病感兴趣的广大浙大本科生。该项目将采用2 + 2模式,每个模式包括一个学术机构和一个公共卫生机构(中方: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方: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当地卫生局)。这个模式将为双方学生提供接受严格的学术培训和相互学习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系统的机会,计划8-12周时间。具体安排确定后将予以正式公布并接收学生报名。当然啦,除了“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这一方面合作外,早在去年5月,我校和耶鲁大学合作“第一炮”——“3+2”联合学位项目就已经打响啦!强强联手,旨在合作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人才!去年5月,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和Sten Vermund院长在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上该“3+2”联合学位项目面向全校选拔4-5名生命科学领域的本科生赴耶鲁深造。学生在完成浙江大学三年本科学业以及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两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后,可同时获得浙江大学学士学位和耶鲁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项目落地后,浙江大学学生有望最早在2018年下半年进入耶鲁大学深造。(头条传送门:约起!浙大与耶鲁签署联合学位项目,五年可拿俩名校的学位证!)而浙江大学与耶鲁大学也以此联合学位项目为起点,进一步推动科研技术等实质性的战略合作,其中便包括了今年伊始的“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这一项目。特别感谢浙江大学外事处、公共卫生学院对本文的支持部分内容参考自求是新闻网、浙大报道本文编辑:吕心怡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要 闻浙江大学与盛趣游戏签约,成立游戏行业首个脑科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与盛趣游戏签约,成立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将在数字医药、数字器官、游戏中的人机融合智能、梦境研究等人工智能新方向实现前沿突破与产业应用,是国内游戏行业首个聚焦脑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心。国内首个SDK国家标准成功立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SDK安全指南》编制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指南》将会是国内首个关于SDK安全的国家标准。此前,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示了2020年网络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立项清单,由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等申请的《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SDK安全指南》国家标准项目正式立项。标贝科技推出AI虚拟数字人产品解决方案8月19日,标贝科技推出AI虚拟数字人产品解决方案,结合人脸识别、语音唤醒、语音指令、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系列技术,通过移动设备、智能大屏等终端展现形式,实现用户与虚拟数字人之间的 “面对面”互动交流,包括服务导览、智能问答、业务咨询等服务。云圣智能推出旗舰车载无人机全自动机场系统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虎鲸虎穴”旗舰级车载式无人机+全自动机场系统,该系统可自主完成巡检任务,内置多维减震装置及一键复位系统,搭载恒温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排水系统,工业防护等级可达IP55。阿里“智慧人居”首个样板区落地上海日前,阿里AIoT创新中心发布“智慧人居”设计方案,以天猫精灵为终端,成为业内首个打通智能家居、社区交互、物业服务及智慧城市的行业解决方案。目前,阿里与旭辉联合推出的首个实验样板区已落地上海,覆盖无感通行、社区安防、物业管理等20多种智慧生活场景。联想将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PC近日,联想ThinkPad官方微博发布ThinkPadX1 Fold的视频广告,预告全球首款折叠屏PC即将在国内上市。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转发了此条微博,称“联想ThinkPadX1 Fold,全球首款折叠屏PC,将重新定义PC,引领产业变革。”通用汽车未来五年计划向新技术投资200亿美元日前,通用汽车全球CEO玛丽·博拉在公司科技展望日上称,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冲击,但公司将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投入。2020至2025年,通用汽车将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投资超过200亿美元。高分七号卫星今日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七号卫星今日正式投入使用,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全面形成,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OPPO公布新一代混合光学变焦技术,采用阶梯式潜望变焦结构日前,OPPO在官网宣布推出新一代混合光学变焦技术,该技术采用阶梯式潜望变焦结构,配合大尺寸传感器和精进影像算法,全面升级中长焦段表现和拍摄体验,所见即所得。联发科与Inmarsat实现首个5G卫星物联网数据连接据联发科官方消息,近期成功通过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组织Alphasat L波段卫星,于赤道上方35000公里处GEO地球同步轨道完成数据传输的外场试验。联发科和 Inmarsat的物联网外场测试结果将会提交至3GPP的Rel-17 NTN非地面网络标准化工作中,推动5G标准体系的完善以支持更多使用场景和新型业务的发展。大众出行与AutoX宣布战略合作,将在全国范围组建自动驾驶车队近日,大众出行与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在上海嘉定无人驾驶示范区宣布战略合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组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的规模化车队,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出行平台方案。大众出行将为车队提供流量入口,AutoX将提供技术平台。苹果AppleWatch SE或明年问世,配S6处理器价格适中根据推特上Komiya透露,苹果公司可能正准备推出一款Apple Watch SE,该产品将具有与Apple Watch Series 3相似的设计,但会搭载新的S6处理器,此外,Apple Watch SE还将拥有16GB的存储空间,支持蓝牙5.0。Apple Watch SE将于2021年3月上市,价格与Apple Watch Series 3差不多。“黑莓”将在2021年推出全新的5G智能手机初创品牌Onward Mobility将成为黑莓品牌的第四代持牌人,并宣布 “黑莓”将在2021年推出一款全新的5G智能手机,该机将支持5G网络,保留标志性的物理按键。此外,自2020年8月31日起,曾获得品牌授权的TCL通讯将不再出售黑莓品牌的移动设备。三星将为IBM代工最尖端半导体芯片韩国三星电子将代工生产美国IBM的最尖端半导体芯片。IBM计划2021年下半年上市的服务器将搭载线宽7纳米的CPU,三星将使用名为“EUV(极紫外线)”的新一代制造技术,量产由IBM设计的服务器用CPU。英国有望在明春成为全球首个批准无人驾驶系统汽车上路的国家英国政府表示,无人驾驶系统汽车可能会在明年春季在英国上路行驶,目前政府正就有关技术进行咨询。一旦咨询通过,英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批准无人驾驶系统车辆正式上路的国家。西门子能源在中国实施首个兆瓦级绿色制氢解决方案近日,西门子能源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绿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为中国电力氢能创新产业园提供一套橇装式质子交换膜(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Silyzer 200”。西门子能源的绿色制氢解决方案将帮助确保赛事期间和赛后的公共交通运营所需的氢能供应。这是西门子能源在中国落地的首个兆瓦级别绿色制氢项目。项目预计于2021年5月交付。丰田将与亚马逊合作研发未来汽车技术丰田汽车表示,已经与亚马逊公司旗下子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达成一致,双方将加强合作研发未来汽车技术。丰田计划广泛应用AWS的数据分析技术,并帮助其推进丰田CASE技术发展计划。报道称,丰田希望在5G高速网络普及之前,借助与AWS的合作来加速网联车辆技术的发展。丰田汽车在2017年已经开始与AWS在共享汽车领域合作。第二届世界5G大会将于11月下旬在广州启动第二届世界5G大会将于11月下旬在广州启动,会议论坛覆盖战略焦点、行业应用、前瞻技术三大维度,包括“5G引领数字经济”、“5G:新基建超级引擎”、“5G新消费”、“5G与工业互联网”、“5G与公共卫生、智慧健康医疗”等主题。微软将在明年停止支持IE浏览器微软将在2021年8月17日停止对其365个应用程序的IE 11支持,用户将无法访问某些功能,而有些功能将完全停止工作。同时微软将在2021年3月9日结束对其legacy Edge浏览器的支持。IBM发布新款CPU:采用7nm工艺,由三星电子代工IBM日前发布了新款CPU POWER10,采用7nm工艺,由三星电子代工。POWER10面向企业混和云计算市场,比前代产品POWER9性能提升3倍以上。POWER10也是IBM首款商业化的7nm产品。IBM预计,由POWER10支持的系统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面向市场。智慧医疗等五大领域将成为5G先锋应用领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深圳表示,全球5G应用初期面向个人为主,面向行业的融合应用仍处于探索期,在5G三大应用方向中,智慧化生活占比达57.4%,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在行业应用领域,智慧医疗、新闻媒体、智慧城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占比70%,将成为5G先锋应用领域。投 融 资3D智能喷涂机器人公司“曲线智能”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3D智能喷涂机器人公司“曲线智能”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前海母基金、新松创投、雅瑞资本投资。曲线智能主营业务是针对家具、门窗、钣金、建材等中小型工件提供基于3D视觉的智能机器人喷涂解决方案。本轮融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高新技术企业“指真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指真生物‘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盛宇投资领投,亦庄国投及上一轮投资方弘晖资本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继续拓宽流式荧光产品研发管线,提升公司产能,加速推进产品落地临床。指真生物是一家由国内IVD知名企业核心技术管理骨干共同发起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为体外诊断用户提供优异的血液学检测仪器、试剂及服务。纯固态芯片级激光雷达研发企业“洛微科技”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纯固态芯片级激光雷达研发企业“洛微科技”近日宣布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中科创星领投,峰瑞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基于硅光子的纯固态成像级LiDAR芯片和LiDAR模组开发。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室内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宣布完成了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美团、长盈鑫投资、启创资本、程铂瀚基金等老股东悉数跟投。公司CEO张涛表示,此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餐饮机器人业务的市场扩张、其他场景和应用的机器人业务拓展。轻型机器人企业“珞石机器人”获1亿元C1轮融资轻型机器人企业“珞石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元C1融资,由襄禾资本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技术研发,促进新一代智能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系列产品开发,推进其在医疗、服务、柔性生产等场景的落地。通用智能芯片设计公司“壁仞科技”获高瓴创投领投Pre-B轮融资通用智能芯片设计公司“壁仞科技”,近日宣布完成Pre-B轮融资。本轮由高瓴创投领投,云九资本、高榕资本、金浦科技基金、基石资本、海创母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现有投资方松禾资本、IDG资本、云晖资本、珠海大横琴集团继续追加投资。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快产品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