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职考研的职场工作者们都想选择一种简单快捷的进修途径,以便更快地提高自身能力来获取更好的就业前景,所以不少人都咨询在职教育报考难度的问题。接下来,就由本站老师为大家讲解一下,2019年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到底好不好考,以便为大家排忧解难。据了解,整体来说,该校在职教育还是很好考的,但是学员若攻读不同的在职教育类型,其招生条件和入学形式还有所不同,所以报考难度也有所差异,下文来具体说明。同等学力比较好考1、报名条件低:迄今,同等学力这种类型支持大专生报考,所以其招生要求是很低的,即便是那些文凭较低的职场员工也有机会报名进修。2、免试入学:另外,该途径没有设置任何入学考试,也就是说符合招生标准的人在拿到录取通知后,就可以直接免试进校上课。专业硕士报考难度较大1、招生要求多:相对来讲,专业硕士报名条件要求比较繁琐,因为报考者们需要同时具备学历和工作经验,一般专科生要工作满五年,本科生要有三年工作经验,硕博士生也得工作两年,然后才有资格到研招网进行入学报名。2、考试入学:报名成功的人士还需要通过两项入学考试才能进校就读,而且这些考试还有多种内容和较严格的通过要求,所以难度比较大。上述内容对该校在职教育报考难度做了全面讲解,在职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报考
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于1952年。溯及前身,学校是在圣约翰大学旧址上,由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等合并组建成立的。截至2018年6月,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在2017年12月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华政荣获A,与北大清华,武大西政并肩,仅次于人大政法。复旦和华政一直在争,究竟是谁才是上海法学届的老大,不说历史渊源和其他因素,仅从教育部的法学评估来看,复旦大学排名B+,中间还隔着A,复旦确实比不过华政。华东政法大学法硕历年招生简章2019年#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中,法硕非法学200人(包括推免80人),法学200人(包括推免80人),同时华政法硕非法学非全日制45人,华政法硕法学非全日制45人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中,法硕非法学220人,法学220人,同时非全日制分别增加了30人,20人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中,法硕非法学200人,法学220人小满发现:之前两年,华政并没有明确给出推免人数。今年明确给出,同时非全日制的人数达到史上最高90人华东政法大学法硕历年复试线2018年#华政#法硕(非法学)、(法学)复试线均为3352017年#华政#法硕(非法学)复试线为3402017年#华政#法硕(法学)复试线为3302016年#华政#法硕(非法学)复试线为3432016年#华政#法硕(法学)一志愿复试线为318,调剂复试线为330华东政法大学法硕历年录取名单人数2018年#华政#法硕(非法学)录取211人,最低分为3352018年#华政#法硕(法学)录取160人,最低分为3352017年#华政#法硕(非法学)录取243人,最低分为3412017年#华政#法硕(法学)录取144人(含替补),最低分为3302016年#华政#法硕(非法学)录取200人,最低分为3432016年#华政#法硕(法学)录取170人,最低分为318总结华政的数据相对稳定,从复试线来看,330-345左右,从录取人数来看,非法学200+,法学140+,但显然今年影响华政的难度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华政的推免人数。之前两年,华政并没有明确给出推免人数,2019年华政明确给出,法硕非法学200人(包括推免80人),法学200人(包括推免80人),同时非全日制的人数达到史上最高90人。西政和华政虽然没有入选双一流大学,但其法学实力摆在哪儿,现任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来自西政,现任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来自华政,就凭这一点,谁敢与之争锋!!!即使不是985,211,双一流又如何!!!他们的社会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回想起当初,自己连这些都不知道,真是孤陋寡闻。一般而言,上海地区法学实力梯队第一梯队: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第二梯队:上海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第三梯队: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记者|黎文婕数据显示,尽管考研竞争日趋激烈,非全日制专业却持续遇冷。根据调查结果,超过7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随着2017年招收第一批列入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在1978年,研究生招生10708人,到2017年招生数量超过80万人,40年间,招生数量增加了75倍。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只是在学习方式上有所区分,而在招生计划、招生录取、质量标准、证书管理等方面并无二致。 2017年,由于将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增加,从59万人增长至72万人,博士招生从7.7万人增长至8.4万人。据《报告》,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多所大学在稳定甚至缩减本科培养规模的同时,均大幅扩张研究生教育。从一流大学公布的2019年招生计划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8所高校大幅增加了招生计划。其中,复旦大学从2017年开始增加招生计划1800人,达到5500人,其中招生计划中增加了非全日制学习方式。2018年招生计划与2017年基本持平,在2019年招生计划数又增加700人,达到6300人。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计划从2016年的3900人增加到5000人。2018年招生计划不变,2019年增加700人,达到5700人。然而,从调查来看,对于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统一标准,近半数考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不考虑非全日制。仍有近四分之一的考生不清楚该政策。虽然大量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靠调剂来完成,但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文辉看来,非全日制遇冷主要是因为“部分公众对以往在职研究生的思维定式,在并未充分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内涵的前提下,主观上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求怀有疑虑。并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新学位类型的认识往往滞后,与前些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推广一样,社会对其认可尚需时日。 ”《报告》称,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招生单位很多非全日制专业出现缺额的现象,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其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上线2人,录取35人。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招生计划数10人、金融硕士招生计划数15人,化学工程招生计划数10人,但最终录取均为0人。法律硕士(非法学)、会计硕士招生计划数和录取数基本持平。山东大学非全日制招生同样存在缺额情况,社会工作计划招生20人,录取6人,法律(法学)计划招生50人,录取13人,会计计划招生20人,录取8人,新闻与传播计划招生36人,录取8人,电气工程计划招生35人,录取11人。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副处长王征告诉界面新闻,”在研究生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边缘化、培训化和学术化倾向也深为社会各界所诟病,严重制约其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这种倾向和批评的背后,既有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 ‘认识误区 ’,也说明需要对这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刻反思。 ”“加强非全日制学位的招生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周文辉则建议,一是要形成国家层面、院校层面、社会层面的联动机制,各自承担起相应的宣传责任,尽快普及社会对非全日制概念和内涵认知;二是要在招生考试之前通过招生宣讲、政策解读等方式,建立健全学费、奖助学金、户籍与档案、住宿、医疗、就业派遣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消除考生疑虑,释放积极信号;三是要推动各级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学位的认识和认可,共同为非全日制学生就业创造社会良性氛围。
又到了一年火热的求职季,各个高校的学生都涌入了人才市场。作为北京某大学20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职时备受冷眼,由于读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数律所、省考的岗位她都没有报考资格," 想不通,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何不被承认?"相信很多非全毕业的学生在求职时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点这种“学历歧视”的情况,用人单位在JD上明显标注“只招收全日制硕士”,对非全根本不感冒。关于“非全就业遭受歧视”的话题在微博更是引起了几千万阅读。非全为何遭受就业歧视?教育部明确规定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是统一的入学标准和培养模式,为何还会遭受就业歧视?某大型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说:“校招时学生的学历、成绩及实践是硬性条件,而且如果非全和全日制都是一样的,为何不去读全日制,招进来后如果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可见在用人单位眼里,非全的水平与全日制的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据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界定标准为:全日制研究生是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为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也就是说非全是一边工作一边上课,在读研方面付出的精力时间相对来说都比全日制研究生的少,而且很多大学在招收非全的时候也会将标准相对放宽一些,再加上很多用人单位对于非全的不了解或者是不愿意去了解或者只认学历,不认能力等等,这一系列的原因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从以上原因我们也可以看出非全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保障就业公平,应该是依据实际状况,提供同等就业机会。" 用人单位要招人,全日制相对非全日制更适合,选择全日制不能说不公平,反过来考虑,你选择了非全,将全日制淘汰掉,这是不公平的。"非全含金量到底如何?非全的含金量目前是除全日制研究生外含金量最高的一种读研方式。首先,就像我们前文提到的:教育部明确规定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是统一的入学标准和培养模式。也就是说非全也是要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和复试的,毕业也需要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等,考试和毕业难度也不低。其次,在很多高校,非全的师资教育跟全日制研究生的是相同的,同样的导师、同样的授课老师、同样的教学设备等等,但非全在校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周末或者其他业余时间,这就压缩了非全的学习时间。最后,非全毕业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跟全日制研究生具有相同法律效力的硕士学位证和学历证,也就是双证,证书上会标有“非全”字样。总体来说,不管是从师资力量、课程质量还是从毕业证书来说,非全的含金量都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你读非全认识的同学,基本上都是跟你同行业甚至同岗位的,多结识一些人脉也是没有坏处的。非全还值得读吗?发展前景如何?尽管非全的含金量很高,但目前来说,它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客观差异依旧存在,那我们还有必要读非全吗?答案是肯定的!短期来看,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在求职时的差异就是学历的歧视,长期来看,这个社会还是“学习型”的社会,应该更在意学到的东西。为了改变社会对非全的看法,我国教育部已经取消了在职人员的单独考试,在法律上也最大力度保障非全的权益,一些事业单位也在带头。比如下面这一则北京市民政局的公告:这其实是一则补充公告,公告中将本批次报名条件由“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调整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这就是非全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风向。事实上,非全从2016改革后才正式脱胎换骨,到现在也才4年发展时间,肯定有很多东西都需要逐步完善。随着报考非全人数的增加,其入门槛肯定会越来越高,那个时候大家的考研成本是不是就越来越大了呢?有时候时机比努力更重要,读研获得的证书和知识是不会假的,是会伴随你一辈子的,趁现在非全的竞争还没全日制那么大,读一个非全,也是十分明智的做法。
【背景】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考P大的法律硕士,初试第79名。P大法硕全日制招30,非全日制招80。统一划线。因此进了复试。【问题】要不要读非全日制的法硕呢?非全和全日制除了学习方式不同,是不是含金量也会打折扣,会不会被歧视呢?【网友意见】在征求了万能的朋友圈的意见之后,得到了以下一些答复,供有类似问题的朋友参考。一、支持走非全日制的观点(一)[08级资深本科师姐]无法调剂又不打算二战的,建议读!毕竟这次放弃了,下次想考非全日制的也得二战,上着高强度的班备战太为难了,后悔当年没转在职,年少不懂啊!(二)[17届法学硕士师姐]只要肯努力,让自己有能力,再加上这个学位,以后会挺好:)主要是想再考一年压力会不会很大。二、不支持走非全日制的观点(一)[10级本科-15级学硕师兄]趁年轻,拼一把。二战很正常,给自己一次倔强的机会。(二)[04级资深本科师姐-法大硕士-央字头金融管理机构任职]好像现在找工作,体制内都不认非全日制学历。要看你以后想不想进体制内哦!而且,即便是全日制,如果看人事档案里这段时间有参加工作,也不认哦!就是这么……(三)[11级本科师姐,今年也面临选择]非全日制经济压力比较大,我觉得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学校全日制的调剂,这个也去面试,给自己我一些可能性,最后再抉择,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四)[资深师兄]除非有不错的单位,否则不是很划算。你的想法怎样呢?单选|你会选择调到非全日制法硕吗?会不会说不好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开设在职研究生的院校非常多,其中浙江大学是非常受欢迎的,自打该校招生以后,其报名人数一直都是只增不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该校有很多优势,对于不了解该校优势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就时常被问到,那么,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的优势都有哪些?浙江大学目前主要是以同等学力这种方式来招生,其优势有很多,比如课程、师资和证书,下面进行详细介绍。课程优势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该校课程的优势,同等学力是免试入学,入学是非常简单的,入学后就可以学习到高端的课程知识,并且可以工作和学习同时进行,通过学习课程能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所学到的也可以随时实践到工作当中。师资优势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师资也成为了该校在职研究生的优势之一,其任课老师都是一些各个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授,大家学习课程期间,能够与名师面对面的沟通,任何问题也能向老师请教,所以也会有效帮助自己提升。证书优势同等学力毕业以后,大家就可以拿到在职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证书,证书是浙大亲自授予的,同时也具备着浙大的名校背景,各大企业也非常青睐名校毕业者,并且与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证的法律效力也完全相同,是非常值得获取的。总而言之,浙大在职研究生优势是非常多的,通过课程和师资可以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毕业后也能拿到受认可的证书。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呢?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研成绩也即将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命运之锤即将落下,这290万学子能否过个好年,将成为整个二月全国最大的悬念之一。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01 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02 “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03 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04 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本文转自有间大学,内容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司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总体中占比首超50%我国从2009年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但在扩招之初,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并不高,社会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认可度低。经过几年的发展,考生报考意愿不断提升,专业研究生的比例日益提高,在2017年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数据来源:教育部专业硕士规模持续扩大 在硕士研究生占比接近6成2017年专业型研究生总量42.5万人,专业硕士占比99.3%,达到40.2万人。硕士研究生中,专业硕士占比达到56%,2009年以来专业硕士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数据来源:教育部考生倾向于选择专硕是因为可以获得更多专业技能根据调查显示,报考专业型硕士意愿更高,达到56%。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考生选择专业硕士首要原因是因为可以获得更多专业技能,其次是由于难度低于学硕而选择专业硕士,第三是因为学制时间短。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担心社会认可度,多数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从2017年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其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上线2人,录取35人。管理类专业情况有所好转,工商管理专业上线59人,录取135人,工程管理上线109,录取111人,基本持平。数据来源: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招生计划数10人、金融工程招生计划数15人,化学工程招生计划数10人,但最终录取均为0人。法律硕士(非法学)、会计硕士招生计划数和录取数基本持平。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山东大学非全日制招生同样存在缺额情况,社会工作计划招生20人,录取6人,法律(法学)计划招生50人,录取13人,会计计划招生20人,录取8人,新闻与传播计划招生36人,录取8人,电气工程计划招生35人,录取11人。数据来源: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从调查来看,对于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统一标准,近半数考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不考虑非全日制。仍有近四分之一的考生不清楚该政策。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虽然大量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靠调剂来完成,但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而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随着2017年招收第一批列入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注:本文图表均由中国教育在线制作,转载或使用请注明来源!
随着在职研教育的改革发展,其含金量已经可以和全日制教育相媲美,所以很多职场人员在进修抉择上很犯难,遂纷纷咨询网站老师,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与统招研究生相比,哪个更适合报考呢?对于考研的工作人员而言,攻读该校在职教育则更加便利,因为这些人不仅能轻松入学,而且还可以轻易毕业,另外,上课安排也比较自由,所以更适合报考,下文来详细说明。同等学力入学容易现如今,由于该校主要是以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两种途径招生的,所以报考人员只要有专科文凭就可以报名进修,而且攻读同等学力这种教育的学员,只要等到报名资料经院校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免试入校上课。同等学力上课比较自由迄今为止,该校在职读研课程主要利用在职学员业余休息时间开班授课,也就是说在职学员不会耽误正常工作,只需要在假期休息时间抽空到校上课即可,而且还能在上课期间结交许多职场朋友,以便拓宽自身就业渠道。同等学力毕业轻易目前,攻读该校在职教育的学员都可以轻易毕业,其中同等学力毕业考核通过率都很高,至于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难度也很低,因此大部分学员都能轻松毕业并获得应有地提升。综上可得,该校在职教育入学和毕业难度都很低,而且上课还比较方便,所以更适合在职工作人员报名进修。知道吗?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期间不会耽误工作!
本文转载自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考研成绩也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图/中新网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开始统一划线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图/中新网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图/《青春派》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图/sohu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图/中国教育在线调查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图/pexel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图/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