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与浙大“最尴尬”专业,每年仅一位毕业生,学霸都不敢填报!喜临门

北大与浙大“最尴尬”专业,每年仅一位毕业生,学霸都不敢填报!

如果有人被北大或浙大录取,估计会有不少同学羡慕不已,因为这两所学校无论是名气,科研实力,还是地理位置,都是数一数二的好,学校环境也是万里挑一。不过,谁又能想到,这两所顶级名校也有尴尬的时候,据悉,北大和浙大两所学校,今年的学生毕业会,就有专业仅有一位毕业生。也就是说它每年就招了一个人而已,这种冷清程度,让不少网友都感到汗颜,甚至打趣道:估计学霸都不敢填报!具体情况,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一、北大——古生物学专业北大,在中国考生心里的地位,自然是不用多说了,只不过,这个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去的学校,居然也存在冷门专业,那就是它的古生物学。听名字,许多同学会觉得好奇,北大的考古学明明招生挺火热的,各领域的考古专家也是毕业于此,按道理,同样带有古字的专业,也不至于招不到学生呀!话虽如此,可现在社会人们压力都很大,考古学的就业范围比起古生物学要大很多,因此学生填报时没有后顾之忧,可古生物学就不一样了。毕业后不知道能从事什么工作,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乏味的,与研究脱不了干系,投入了许多精力,最终却不一定能有回报,这是非常考验人性和耐心的,一般同学都不会愿意填报。所以,在过去的九年里,北大招的学生总共也才六个人,完全是“一脉单传”的状况,最让学霸们怯步的还是它的师资团队,虽然就一个学生,可北大却很重视,安排了一位院士,十位教授给学生上课,整个学习模式就是多对一,在这种情况下,相信没有人敢逃课,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还真不敢填报。二、浙大——创意写作近些年来,浙大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除了科研实力变强外,它开设的学科也是全国最齐全的,这不,2015年,浙大中文系就开办了一个新专业——创意写作。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破对传统写作的认知,从新的角度去看待写作问题,再创作出全新的文学作品。刚创办不久,所以招生条件也很严格,每年只招一位研究生,而图中的侯倩同学,就是这么一位幸运儿。其实,浙大的这个专业,倒是比北大的古生物学更有趣,如果放宽招生要求,相信它能吸引到许多学霸。只不过,因为今年毕业季也才一位毕业生,所以场面还是有些尴尬的,不过,这也侧面证明了这位同学,是学霸中的学霸,并且还勇气可嘉。总之,北大和浙大都是名校中的名校,这两所学校的专业,只有一位毕业生很是尴尬,但并不影响它们在考生心中的地位。那么,如果你是学霸的话,会填报吗?

三学

北大中文系2020拟录取推免研究生39人,其中本校学生34人!

10月18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公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布的名单来看202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接收了推免的硕士研究生26人,直博研究生13人。推免的硕士研究生就是三年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直博生就是直接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一般为五年,达到毕业条件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二者都是推免的研究生。不过,从生源学校来看,大部分都是本校学生,共计有34人,其中硕士22人,直博士12人。在北大中文系拟录取推荐免试直博生中,只有1人来自校外,这位同学来自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其余的12人都是北京大学生源。在北大中文系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中只有4人来自校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各1人,其余的22人也都全部来自北大本校。可以看出,外校生源要想推免进入北大中文系读研非常困难。从北大中文系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来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46人,接收硕士研究生推免人数23人,最后还有统考名额23人。

铃仙

浙江大学最“奇葩”专业,每年只招一人,网友:这未免也太孤独了

说到最孤独的专业,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想到北大古生物学,曾经一位北大毕业生一个人的毕业照走红网络,就是一年只招一位学生,一人就是一个班的北大古生物学专业,而其实这样一代单传的专业并不少,浙江大学也有一个一代单传的专业,这就是浙大的创意写作专业。浙江大学最“奇葩”专业,每年只招一人,网友:这未免也太孤独了近些年来,浙大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除了科研实力变强外,它开设的学科也是全国最齐全的,这不,2015年,浙大中文系就开办了一个新专业,创意写作。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破对传统写作的认知,从新的角度去看待写作问题,再创作出全新的文学作品。不过这个专业比较特殊,浙大规划的招生数量十分有限,每年只招一名学生,而侯倩同学便是被录取的幸运儿。其实侯倩本科所学的专业与创意写作关系不大,但是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她在考研的时候果断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于是便顺利地被浙大录取。这个专业只针对于研究生,而且每年只招收一个学生,由艺术学系和中文系共同培养,学生受到的教育待遇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就是一个班,老师自然也是非常关注的,相对来说得到的教育资源要比其他专业多很多,而且侯倩对于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很顺利的。有时候老师忙起来忘记了课程计划,她还会主动联系老师,果然学霸的世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另外人少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不过在毕业的时候,还是捏了一把汗的,因为其他专业的同学,毕业发表文章都有很多参考,不管是学姐学长还是同学,都不至于一个人孤军奋战面对毕业的压力。而侯倩只有一个人,因为是新开的专业,没有学姐学长提供经验,也没有同学可以一起讨论课题,所有的困难都需要她一个人坚定地去克服,好在她学科实力不俗,在导师的指点下也顺利的毕业了,毕业典礼上她也拍摄了一个人的班级毕业照。这样的情况虽然是少数,不过对于优秀的同学来说,一个人一个专业一个班肯定是一趟非常精彩的旅程,不过很多网友却表示,这也未免太孤独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参与讨论!

起则于于

浙江大学这个专业,毕业的时候就一个人,被称为“最孤独”毕业生

浙大今年最特别的毕业典礼,一个专业就一个人,是什么专业呢回顾以往小学、初中、高中的毕业照,应该都是全班同学站在一块,还有众多老师一起拍的毕业照,多年过后依稀还能从上面找出当年青涩的自己的模样。要说大学的毕业照和毕业典礼,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隆重,因为我们已经成年了,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听从老师的吩咐摆着古板的动作,大学的毕业照可以按着大家的想法来。再说毕业典礼,每年网上都会流传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精彩瞬间,有亲吻校长的,有带孩子来的等等,着实让没有经历过的人羡慕不已。今天要说的也是毕业典礼的精彩瞬间,你见过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吗?2015年的时候,浙江大学中文系的盘剑教授创立了创意与写作专业,这个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在国内刚刚兴起,有些大学可能有专门作家指导,但是开设的院校并不多。浙江大学开设的这门专业只针对研究生,也就是说本科学生是不能选择这门专业的,这倒不足为奇,独特之处就在于这个专业每年只招收一名学生,并且是由中文系和艺术学系共同培养,本科读生物专业的侯倩有幸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学生。侯倩喜欢诗,从高中开始读诗写诗就是她日常的休闲活动,本来是读生物专业的她,在考研时偶然不经意间看到了浙江大学新开的这个专业,这让对诗感兴趣的她有了前进的方向,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后,侯倩成功被浙江大学创意与写作专业录取,成为这个专业的一名学生。一个专业只有一个人,可能在我们的想法中不是很好,因为逃课什么的都不存在了,但是对于侯倩来讲,逃课是不可能的,有时候老师忙起来忘记了课程计划,她还会主动联系老师,果然学霸的世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另外人少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班上只有一位同学,老师的心思肯定都是花在一个人身上了,有一种重点培养的感觉,一对一辅导教学,待遇是非常不错的。今年,侯倩毕业了,作为第一届毕业生,侯倩是幸运的,作为唯一一名毕业生,侯倩就显得有些寂寞了,不过小编觉得也不用与周围的热闹强行融合,要知道一个人的毕业照自己站在哪里哪里就是C位,都不用担心前排的同学遮住自己的脸了呢!可以说侯倩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才女,在毕业展的时候,她的写诗功力和文学创作能力让到场的老师、同学以及诗人都感到佩服。再来看她一个人亲手办的毕业展,用不一样的形式去展示了诗歌的魅力。朗诵者朗诵侯倩的作品,参与者蒙上双眼去触摸旧书,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这就是侯倩的“雕塑诗”,创意新颖独特,耐人寻味。一个“寂寞”的专业培养了一名优秀的学子,一个人的毕业照和毕业展在才华面前不足为道,据了解,侯倩之后会去法国高等社科研究院做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可期!你对浙江大学的创意与写作专业感兴趣吗?还知道哪些“寂寞”的专业呢,欢迎与我们分享!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小编哦,我们会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讯!

雏苺

无论保研到北大、清华还是浙大,其实我们都来自这里!

岁末年初,又一批优秀的同学,从暨南大学出发,被保送至理想学府深造,在更广阔的舞台追逐梦想,今天,继续聆听他们的保研故事。李奕镔以明确目标与超强行动力唱响逆袭之歌从大一上学期绩点只有2.87,到大四上学期保研至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暨大理工学院光电工程系2017级信息工程专业的李奕镔实现了学习生涯的“逆袭”。他曾失落、忧虑、难过,但对科研的热爱、笃定的目标以及踏实的行动,指引他不断进步,顺利收到理想学府的保研录取通知。铆足干劲 开启逆袭之旅李奕镔保研之路的起点并不高。大一上学期,他对丰富自由的大学生活好奇不已,加入学生组织后耗费了过多时间去探索和玩乐。在这个目标不明确的学期里,他的绩点仅有2.87。他渐渐意识到,这种松懈的状态绝非自己所憧憬的生活。朋辈分享会上前辈畅谈的经验,自身学习的感悟,都让他下定决心要读研。自此,他铆足干劲冲击保研的目标。实现目标的第一步,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绩点。李奕镔毅然退出了不适合自己的社团组织,并拒绝了课余时间的游乐活动。“我在宿舍里学习,为了拒绝手机的诱惑,就把手机丢在床上,自己坐到座位上学习。”凭借这种强大的自控力,李奕镔的成绩稳步提升。摒弃杂念、提高自制力后,李奕镔开始探索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总结出提高成绩的诀窍——定时梳理和复习学过的内容。对于每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他都会用A4纸梳理每一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框架时,他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为期末复习打下了基础。这种科学高效的学习体系让李奕镔的成绩突飞猛进,位列专业第二,实现完美“逆袭”。热爱启航 疫情突围迎头追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引导着李奕镔渐渐涉足科研,他先后加入了两个课题组。在初步接触中,李奕镔发现自己对第一个课题并不感兴趣,通信原理研究方向才是自己的志趣所在。于是,他退出原来的课题组,自行联系了研究可见光通讯课题的方俊彬老师,开始涉足相关科研领域,奔赴自己热爱的事业。热爱刚扬起风帆,不可抗的变化就突袭而来。疫情肆虐,学生无法如期返校,几乎所有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的课题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幸运的是,李奕镔从事的仿真实验可直接在电脑上敲击代码完成。于是,他充分利用疫情待在家里的时间,不断推进和完善自己的实验。八月份,他便完成了所有仿真实验工作,转而着手准备论文写作,他的进度远远超过了同期开展课题的其他同学。疫情期间,师生间的沟通难免会滞后,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奕镔。他说:“和老师、师兄用腾讯会议开会交流,没什么不方便的。”于他而言,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反倒成了他在学习路上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在其他“玩家”纷纷“掉线”时,他突出重围,奋勇前冲。机会降临 做勇敢的追梦人凭借着高绩点,李奕镔顺利拿到保研资格,这个机会让他欣喜不已。然而,在院校的选择上,他却心生犹疑。所幸,开展科研项目期间,已经保研至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魏子贤师兄给予李奕镔极大的帮助与鼓励,让他决定报名该校的夏令营,争取保研资格。在夏令营中,他进一步了解了该校的全英教学模式,也与师兄推荐的导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结营后,他便针对性地准备面试。一方面,他继续跟随师兄做实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为弥补英语口语水平的缺陷,他将自己简历中可能会被提问的材料全部写成英文稿,不断读记,以应对全英交流的面试。凭借过硬的学术素养、出色的科研成果、充分的面试准备以及无数日夜的练习,他成功通过了推免面试。李奕镔总结道:“运气给我了解、接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机会,而我自己的踏实奋斗、不懈努力让我真正抓住了这个机会。”明确目标后一往无前,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成功逆袭的李奕镔,将继续以明确目标和超强行动力“升级打怪”,一步步踏实地走向未来。王诗慧努力终将化作青春的礼物等待你打开后的惊喜比起还在准备考研和考公的同学,已经被保研到浙江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王诗慧显得从容许多,但她的忙碌并未有一点减少。刚刚结束实习的她接受采访时坦然道,四年的暨南生活让她更加了解自己,因此特别珍惜在暨南园的时光。迷茫后审视自己向热爱的领域进发王诗慧目前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在大一时,她也曾因为学习内容而比较迷茫,一心想着转专业。而这并未成功的经历也让她更进一步地审视和沉淀自己。在沉淀和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对金融和管理学的知识更加感兴趣,平时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也比经济学偏重数学的分析范式更为有趣,而且想未来在金融行业或咨询行业工作。而同院恰好有个专业是国际商务,和国贸专业学习的领域和内容都相差无几,只不过国际商务更偏向管理学,喜欢体验新生活的她便把读研的目标转向了国际商务。保研路上忙忙碌碌努力过后是不断的惊喜因为疫情放弃出国,王诗慧选择了在国内继续深造。在大三寒假,她便开始着手准备保研。她尝试按照求职简历给自身写了一份简历,内容包括了科研经历、实习经历和英语能力,却发现自身简历缺乏亮点,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经历,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奖项。在询问去年保研的学长学姐后,她决定用寒假的时间写一篇论文。写完第一篇论文之后,她发现自己对管理学的知识更加感兴趣,于是又投入到第二篇论文的写作当中,高强度的学术创作,让她每天的生活在科研和课程里两点一线,那段时间自己的微信步数几乎都是0。到了三、四月,各高校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发布招生信息,她便开始准备可以投递的文书,文书的写作和留学差不多,包括建立、个人陈述以及推荐信三大板块。她回忆,从五月份开始到七月份,是高校发出申请通知的一个爆发期,她在这期间也给很多高校投递了申请资料。她表示,“想去好学校的话,不要不敢去报,只要尝试了谁知道行不行呢?”然而到六月底,她迟迟未收到一所学校的offer,在这尴尬的时间点,她的内心是焦躁不安的。终于在七月份她收到了第一所院校的入营通知书,拿到优秀营员之后她悬着的心掉了下来。她还建议道,在收到入营通知的时候就要确定好冲刺、稳妥和保底的院校分别是哪些,在入营前搜罗好院校的考核信息,五月份就开始着手专业课的复习。夏令营的环节中最核心的就是考核环节,但由于疫情都在线上举行。最苦难的还是第一个入营学校面试和期末考撞在一起,接连两天的面试后还有一场考试。由于她投递的院校数量很大,时间跨度也很大,七月份夏令营的日程无缝衔接,她坦言,那段时间心理压力特别大,人生第一次熬到两三点的经历就贡献在大三下期末考的那几天了。虽然辛苦,但这过程让人快速成长,她在夏令营里认识到了许多优秀的同学,也从一次次的面试中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到了八月份,她陆续收到了人大、央财的offer,但在九月份预推免时,她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浙大,没想到刚好被录取了。回顾保研的道路,很感慨,也很感恩,她说:“虽然这么说很鸡汤,但我真的会觉得即使失败了,但是你现在所接触到的以及学到的东西,在未来某一个时刻会以其他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感谢珠区的温暖大学四年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到了大四,以往忙碌的课程生活逐渐被实习生活所取代,而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王诗慧表示,暨大对她最大的影响除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和商赛让她更好地提升了个人能力,便是珠海校区友爱的同学们和温馨温暖的氛围让她逐渐从封闭的内心走出来,在大四变得更加敢讲,更加勇于表达。“到了大四我现在更加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现在的话会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既不想要回到过去,然后也不想说穿越时间到未来,这就是大学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让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认为,大学给她最大的收获是提升了她的自我认知,因为当时没有成功转专业,才有了后面三年遇到的很多让她感恩的一切。尽人事,听天命,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保研和大四远远不是终点,她还行走在路上,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钟美婷放手一搏 乘风破浪“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要盲目学习,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做到最好,令自己满意。”17级广告专业的钟美婷关于自己如何在完成实习的途中成功保研中国传媒大学侃侃而谈。时间上的追赶者大二从医学院转专业到广告专业,意味着钟美婷需要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四年的课程,因此她必须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当问到钟美婷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时,她坦言道:“因为转专业的关系,比起别人的学习时间,我的时间是非常紧迫的,我只能不停追赶才不会被落下。因此在我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学习。”因此,钟美婷的生活十分忙碌,有的时候甚至连睡眠的时间都不足够。尽管她也曾对于未来的就业迷茫过,但她深知“学习一定要以兴趣为主,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会没有动力去学,要有兴趣才会不自主地去深研探究。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才能有更高的效率学习。”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在确定自己的目标后,她会为此做很多准备,不停完善,直到做到自己满意为止。目前钟美婷已经成功保研中国传媒大学,但在剩余的大学生活中,她决定再找一份实习工作历练自己,进入一家与之前的实习公司不同的公司,了解不同公司的需求、运营和流程,多方面了解营销。百分百的认真和投入虽然学习已十分忙碌,但钟美婷并没有止步于此,她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广告比赛成为她丰富自己的绝佳机会。在老师的告知及鼓励下,钟美婷参加了不少比赛。在参加比赛时,钟美婷会做到百分百的认真和投入,尽量做到自己满意。“每当在准备比赛时,我会去把往年获奖作品看一下,调查他们的调性风格是怎么样的,了解这些获奖作品的特点是什么,让自己有个大致的认知。然后再去了解项目的品牌,认真领悟品牌的特点及想带出的意义,结合品牌的特色投入自己的想法,把想到的点子不断完善,最后完成一个作品。”有时钟美婷会为了完成比赛作品而牺牲睡觉的时间,即便是一晚上通宵,也要把比赛作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付出和辛苦白费。因此,她在比赛中也获得了很多的奖项。与此同时,在完成比赛作品的途中,钟美婷也会询问身边人的意见,在得到他们的反馈后进一步完善改进作品,把比赛作品完成到最好。因此,参加比赛也让她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们之间会互相分享信息、互相激励参加比赛,相约一起为赢得比赛而奋斗。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拥有着一群宝贵的伙伴。破釜沉舟 放手一搏钟美婷始终是一个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很早的时候她就明确了自己并不满足于本科学历,希望能够读到研究生或以上。而在投递实习简历时,她发现学历高的实习生更容易被录取,也更加印证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当学校给出保研申请机会时,她决定去试试,希望可以通过读研来深度打磨专业方面的技能,从而为自己以后更好的就业及发展打下基础。但倘若不能成功保研,钟美婷也并不会放弃读研的打算,她表示会先工作两三年之后,再去考研。因此,在幸运获得保研生推免资格以后,钟美婷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申请保研院校,最终获得了厦门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面试机会。然而,尽管在认真的准备复习以后,她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却在中国传媒大学的面试中发挥失常。这不禁让她半喜参半忧。面对当时的情况,钟美婷表示“当时感觉到非常失望和迷茫,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虽然厦门大学已经录取了我,给了我一个很宝贵的机会,但我还是想从一而终,想进入第一志愿的中国传媒大学。”瞬时间,钟美婷陷入两难境地。而就在她犹豫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给了她复试的机会,但前提是钟美婷放弃已录取的大学。面对这样的条件,钟美婷因深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决定放手一搏,果断拒绝了厦门大学的录取结果,认真准备中国传媒大学的复试。最终也因出色的表现而获得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的资格。翁芝涵百分百的热爱是最佳驱动力中文系学生通常会选择何种专业作为读研方向?是今古汉语,还是中外文学?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地班)专业的翁芝涵却另辟蹊径。今年十月份,她成功被推免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专业,实现了与真正热爱之事的“双向奔赴”。纵然保研道阻且长我自踏实乐观以往大一一年,翁芝涵以稳扎稳打的学习态度斩获专业绩点排名的榜首,这给予她足够的底气去争取学院里为数甚少的保研名额。在认清定位,明确追求之后,她踏上了绩点保研的漫漫长路。保研的目标并没有让翁芝涵陷入汲汲然的学习状态,她愈发沉下心来,着眼于每一个学期的成绩、每一门课的学习、每一节课的落实。“我只要在专业知识上一点一点地进步,至于保研,尽力去争取就好了。”她坦言自己的“佛系”性格。如此“佛系”却正是她踏实态度的明证,也是她在保研路上修成正果的重要原因。“相比于其他人,保研这条路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曲折的。”名列前茅的专业成绩以及丰富的科研经历并没有规避保研路上的艰难与挫折,南京大学保研夏令营的失利,名落暨南大学推免拟录取榜,这些对于翁芝涵来说是不小的打击。然而慌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没能绊住她前进的脚步,她依然怀着乐观的心态,坚信“总会有无数的道路可以走”,终于她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专业的预推免申请界面按下了确定键。在从面试结束到结果公布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她同样用乐观化解源自未知的焦虑,期待着最好的结果。10月12日的川大待录取通知让一切尘埃落定。若优势与热爱错位我当笃于心中所好在采访中,翁芝涵多次提到“热爱”一词。因为热爱文学,她在专业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多次参加汉语言文学领域的科研项目。在众多科研项目中,她在汉语方言研究上的突出表现为她在争取推免名额中加分不少,更成为了她最初的专业选择,前期的保研准备自然也针对这一方向。翁芝涵初见“文学人类学”的字眼,正是在川大文学人类学专业的预推免申请界面上,好奇之心驱使她“在一分钟内做出了决定”。这个看似“一时冲动”的选择实则并非偶然。自称对学术“花心”的她在大学期间阅读了不少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的书籍,还曾连续两年参加暨大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广东千村调查”项目,担任潮州潮安队访问员队长,这些经历都在无意中与文学人类学专业相契合,使得翁芝涵与之结缘。从汉语方言的舒适圈中跳出,步入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秘境,翁芝涵视其为认清自己、追寻所爱的过程。相比于在汉语方言上的优势,她更看重对文学人类学的“百分百热爱”,认为这才是“最佳驱动力”。想未来长路可期吾辈将以热爱作车骑在保研路上修成正果后,翁芝涵开始期待与川大文学人类学的正式相遇,期待真正走进文学人类学这个相对陌生而又魅力十足的专业。“我现在认识到的文学人类学大多还存在于我的想象中,而去到川大真正学到的又会不同。”此外,她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亦有展望:做一个媒体人,了解不同人丰富的人生,追踪社会热点下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极有意义的。一方面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满足好奇、丰盈自身,另一方面则更渴望向外传播,了解个体的“人”和社群的“人”,将学术研究与时代相融合。“努力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并坚持自己的所爱。”当问及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时,翁芝涵不假思索地回答。她自言因为没有及时发掘自己心中所爱,才在保研中走过不少弯路。但她依然认为,在试错中觅得真正热爱之事,保研一路便不虚此行。所以她鼓励同学们不要畏惧试错,“在大学里试错成本很低,就算走错了一步也不要紧”,要学会从中找寻自己的志趣和价值。“要找到自由游弋的海域。”寥寥几字是翁芝涵的个性签名,更是她多年来笃信并践行的准则。所谓“自由游弋”,就是要以发自内心的热爱为驱动。此言一直激励着翁芝涵,也同样适用于在大学生涯中砥砺前行的暨南人。心怀鸿鹄之志 奋斗步履不停希望这些关于努力与梦想的故事能温暖和激励更多暨南学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来源:暨南大学

七纬

浙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 创意写作专业只有一个人

昨天,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体育馆举行,浙大2015级创意写作专业(方向)研究生侯倩也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侯倩穿着蓝色的硕士学位服,整理好头上学位帽的穗子,双手捧着学位证书等待上台。但是和她一起的并不是和自己同专业的同学,因为侯倩是2015级创意写作专业(方向)唯一的学生。创意写作专业一届只招一个人创意写作专业或创造性写作专业是英语国家英文系的传统专业,2009年,由作家王安忆牵头,复旦大学率先在国内开设了这个专业。此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陆续开设这个专业。创意写作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包括小说与散文、诗歌创作,各高校的此类专业也有一部分是作家牵头设立,如莫言、余华、苏童等。创意写作与传统的写作课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希望学生写出小说或剧本更新颖。“一些教材中会有很有趣的训练方法,比如给几个关于颜色的词汇,让大家五分钟内写出一个故事梗概或自己的即兴的想象。”侯倩介绍说。2015年是浙江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创办元年,由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盘剑创立,由于创意写作这个专业在浙大刚刚起步,所以盘剑以他的硕士招生名额来试点,每年只招一个学生。侯倩便成为了2015年招收的第一名学生,她留着一头及腰的长发,戴着圆圆的眼镜,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好像下一秒,她就能把说出来的话写成一首优雅的诗歌。大家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有书卷气的女孩大学学的是生物,只因她特别爱写诗,所以研究生报考时她选创意写作专业。“我喜欢写诗,所以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专业。” 侯倩最早接触现代诗是在高中,据她自己回忆,高中时期的自己有一点叛逆,同时又有一点感性,读诗、写诗是她释放压力、宣泄情绪的重要方式,现在的她已经写了百余首诗歌。选课还要单独开小灶上课更像一个沙龙一个专业只有一个人,侯倩也遇到过不少尴尬的情况。比如选课系统里,虽然创意写作专业同别的专业一样有完备的课程,但侯倩需要自己联系研究生院的老师,课程计划先录入系统,再正常通过选课系统选课。与一般研究生课程不同,算上选修和旁听的同学,创意写作的专业课也一般不会超过五人。比如一门叫《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课,四位同学和老师就围坐在一张会议桌旁上课。上课前,授课老师翟业军会发放小说阅读文本,等同学们读完文本后,他会引导大家各自发表观点、自由讨论。“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一个充满讨论的沙龙。”侯倩说。她回忆起有一次上课读到毕飞宇的小说《相爱的日子》,老师让大家对小说中人物关系的合理性展开评价,大家在讨论中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争论从课上延续到课下的微信群。“不同观点的碰撞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了多重视角,帮助我们更多地关注其中的人文精神”。虽然上课时常“火药味”十足,但侯倩认为这样的讨论对写作的学习大有裨益。创意写作专业的毕业生会去文创公司、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方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工作。毕业后,侯倩会去往法国高等社科研究院,从事文化遗产研究。近年来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创办了这一专业或设立了创意写作中心。盘剑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的文化产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社会对文创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他相信高校培养的这一类小而美的专业会为社会输送更专业化更适应各产业发展的人才。一个人策划毕业展困难但有趣侯倩喜欢参加各种诗会,创意写作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每人策划一场毕业展览,所以侯倩选择举办一场诗会。今年5月份,她将近年来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十四首现代诗与到场的诗人及读者们分享。早在2016年,她实践了一个新奇的想法——雕塑诗。参加诗会的人将抛开文字,通过触摸、听等方式感受诗歌。侯倩说,当时萌发这个创意,是想探究观众在充分调动视听触觉等的多种感官时,是否能带来诗歌审美的全方位立体化效应。参加诗会的观众都会带上眼罩,听现场的朗诵家诵读诗歌,除此之外,还能试着“触摸”书。“《书》是一关于书籍的诗,朗诵前,提前发放了几本旧书,大家戴上眼罩,一边聆听诗歌朗诵,一边触摸旧书,”侯倩说,“现场声音的流动,手上的触感都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这场特别的诗会不仅吸引了近百位学生报名参与,还有一些诗人与朗诵家也到场体验。诗人梁晓明高度评价雕塑诗:“我参加过全国大大小小的诗会,第一次见过雕塑诗,这个创意非常好,打破了我们对诗歌审美的固有观念。”到场同学莫亚萍对雕塑诗的创意赞不绝口:“我戴上眼罩用心听诗,激动得像在约会。”也有同学说:“我没有拍下多少照片,因为这样的夜晚只能交给眼睛和耳朵来享受。”(原标题《昨天浙大毕业典礼上 创意写作专业只有一个人》,原作者 王湛。编辑 吴盈秋)

二十念

两所985大学的“一人”专业:招个研究生学生挺难,寂寞令人难忘

清华大学的法学专业今年有些遇冷,本科和研究生大约招收有300多名新生。有些高校设立的专业招收学生相当少,比如北京大学的古生物专业,每年只招收一名学生,有些年份还需要调剂考生志愿才能“维持”;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的箜篌专业也只有一个人。其实,还有两所985高校的专业,每届也仅招收一名学生。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全国独家专业:“科幻文学博士点”,培养定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儿童文学专业科幻方向”,当时仅有一位博士生导师、一位毕业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学生。2016年,这个专业又招收一名博士研究生。今年5月底,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第一批科幻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会,值得高兴的是,这两名学生全部顺利通过博士毕业答辩。两人毕业后会在学校或者科研机构继续从事相关研究:一位有意去往西南某高校,一位准备留任高校文学院。截止目前为止,北师大科幻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只收录了三届、四位博士生,他们明年也应当全部毕业。因为当年的博导已经去往其它高校任职,2018年开始,北师大不再招收科幻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现在这个专业仅剩2017级包括1名国际留学生在内的2名科幻博士生。用一位博士毕业生的话讲,“科幻是处理伽利略用望远镜杀死嫦娥之后,我们面对死寂的环形山,怎么来写诗的问题。”科幻方向专业注定会有三个“困难”:一是学历设置门槛太高,阻挡了一部分有志于科幻写作和研究的爱好者;二是专业课老师只有一个,可供学习的系统资料不多;三是专业前景欠佳,学生敬而远之。二、浙大的创意写作专业浙江大学是全国开设学科最齐全的大学之一,2015年,浙大中文系开办了一个名为“创意写作”的新专业。这个专业每年只招收一名研究生学生,设立的目的,是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写作的问题,进而创作出新的作品。这个要求恐怕对学生的要求有些高:要打破传统写作的认知,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有一些不落俗套的想法和勤于探索的勇气。这个专业招录到的学生,教育待遇非常让人“眼热”,一个人一个班,既有艺术系老师的指导,要有中文系老师的培养,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当然,如果老师忙起来忘记了课程计划,学生还要“担负”主动联系和提醒老师的“任务”。因为这个专业是新开设的专业,可供借鉴的经验少,也没有同窗可以一些探讨,所以,这名学生堪称浙江大学“最寂寞学生”,不过,今年这位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毕业。高校开设一个人的专业,往往存在争议。很多网友认为,大学设立一个人专业,太浪费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其实,通过多方面的培养人才,可以做一些知识探索,丰富社科文化,为社会输送更专业化、更适应各产业发展的人才。一些高校,比如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创办了类似“小众”专业。高校设立这样的“一个人”专业,是不是有必要?欢迎讨论。

其卒

这些专业研究生,薪资“碾压”本科生,放弃考研等于放弃“钱”途

考研究生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将来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其次,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起点,可以从事更高水平的工作,所以,考验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难度越来越大,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这些专业研究生,薪资“碾压”本科生,放弃考研等于放弃“钱”途。一、生物工学专业生物工程学专业是测试五星级,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话,学生的成长速度和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毕竟作为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智专业,这个专业的就业要求相当高,本科生毕业几乎不能从事什么高层科研工作,工资当然很低,但是,取得研究生身份后,发展会一下子变得明朗。二、医学专业医学专业是大部分需要考研究生,这不仅迫于就业形势,也是医学领域本身工作性质的要求,毕竟医学所从事的相关医务工作是非常严谨细致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操作水平达不到条件,对该医学工作领域和患者们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现在的大公立医院在招募时要求大学院的身份往上走,研究生院的学生就业机会和环境更高,本科生们只能在几个小诊所就业,因此,大学院考试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是具备更好就业能力的必要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倍增的阶段。三、中文文学专业作为文科专业之一,中文系的学生中以最高分数接受研究的专业是中文文学,这在文科中是什么都可以做的,但是什么都不会,毕业生也饱和了,就业情况也不是很好,但是,一旦上了研究生院,很多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就业平台越来越多,工资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社会上对这个专业的大学院的需求在大学院考试后的学生中更受欢迎,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逆转,因此,大学院考试被提议了。四、法学部对于法律的学生来说,想早点考研究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人才过饱和就业的市场上,法学部普通的本科毕业生几乎找不到工作,失业或跳槽,要进入高级领域,需要司法机关和高级律师所等,研究生的身份,法律考试等的巨额考试,所以,大学院考试对于法学生来说,也是自己价值加倍的选择。以上就是这些专业研究生,薪资“碾压”本科生,放弃考研等于放弃“钱”途。

迷与狂

2019研究生考试报名即将开始 本科生薪水低、就业压力大助推考研热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即将在10月10日~31日开启网上报名;9月24日~27日,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提前预报名时间。2019年浙江省共有26个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高校22所,科研院(所)3所,党校1所。又到考研季,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2019年的考研报名刚开始,预计这个记录将会被再次打破。时下,无论是企事业招聘还是公务员招考,对学历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如果是非名校本科生,想要谋求一个好职位并不容易。这是近年考研热逐年升温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将考研当成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并不为过。研究生持续扩招考研人数水涨船高从上世纪末开始,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数量一样在逐步增多。本科扩招的同时,研究生也在扩招。1999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31.9万,录取人数7.3万,录取率22.8%。2008年,报考人数翻了四倍,达到120万人,录取人数44.6万,录取率37.1%。2017年,研究生扩招了13.8万,为历年之最,当年录取率已经达到40%。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难度有所减小。但是,相比如今高考的录取率来说,考研难度依然很高,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高考难度。与此同时,考研正在像高考一样,逐渐成为“全民”运动。10年前,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考研人数只有120万。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975万,考研人数已经达到238万。浙江工商大学金融专业的杨贺童告诉钱报记者,他所在专业全年级共有75名同学,“不打算考研的只占个位数”。“3位同学保研,大部分同学现在都在准备考研。”杨贺童本人已经保送西南财大金融学硕士。在浙商大,图书馆特地为考研学生准备了折叠小板凳,以供那些占不到座位的学生使用。于是,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这样奇特的一幕:角落里,一名学生坐在小板凳上,面朝墙壁,脚边堆着复习资料。类似情景在全国各大高校都有出现,学生自带桌椅进自习室,被网友调侃“除了床都齐活了”。今年一月,《浙江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出炉,这是浙大基于毕业的11428名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得出的报告。该届学生的升学率为61.97%,其中6成考上了境内的高校研究生,4成出国(境)深造。越是好大学好专业考研竞争越激烈虽然目前全国的考研录取率已超过40%,但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竞争依然相当激烈。据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的数据来看,2017年,报考浙江大学的人数约为1.4万,最终录取人数3000人左右,报录比约为5:1。在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中,考研的竞争更为激烈,比如2017年考研中,一共有384人报考浙江大学心理学的研究生,但最后只有9人被录取,报录比高达40:1。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胡可先教授透露,浙大中文系各学科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比如今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录取最低分数比浙大统一划定的分数线高了近40分,原因还是因为报考该专业的学生特别多。“其实不光‘考研热’,还有‘名校热’。”胡可先说,浙江大学文科各学科的排名在国内也是比较靠前的,所以竞争才会如此激烈。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2017年的金融学硕士专业报录比,浙江大学为28:1,复旦大学为24: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报录比为57.5:1。在浙江省属院校中,浙江工业大学最近三年报考该校研究生的人数持续增多,2016年有约6000人报考,到2018年增加到9000多人,与此同时,录取人数从2121人增加到2410人,平均报录比也接近4:1。(本报记者 郑琳 王湛 通讯员 林晓莹 刘苏蒙)

诘然已解

就因为本科出身非名校,73%的研究生活该“被嘲笑”?

近日,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南区15号宿舍楼上,宿管阿姨为了庆祝一学霸宿舍集体考取名校挂出了一条横幅:热烈庆祝储运142班302室全体考研成功。最近考研成绩公布,该宿舍的八个男生全部考上了研究生,其中一个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三个考上中国石油大学、剩下四个留在本校读研。这让他们一时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他们的寝室也被人称作“学霸宿舍”。说起准备考研的这一年,他们表示他们八个人就是一个整体,寒暑假都一起留在学校复习,平时一起监督、互相分享信息,平均每天都要学习10小时以上。然而这件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都是敬佩、羡慕的声音。在该微博的评论中出现了一大批自诩“名校毕业生”的人对学霸宿舍的几位非名校毕业生进行了嘲讽。“本科双非野鸡学校,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没用。”“可惜求职给不给笔试机会还是看你本科学校。”也有许多网友反驳:“凭什么普通本科考研就要被嘲,每个人都有努力的权利。”“有的人原地踏步,还不忘踩上后来的人一脚。”“自己的路自己走,谁也没有资格去贬低别人的选择。”那么现实难道真的像某些“名校”网友说的那样,本科不是211、985毕业,就不配考名校研究生么?无法消除的高校鄙视链:73%的研究生都在“被鄙视”之列常州大学学霸宿舍被嘲讽,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个例。因为本科学历低导致考研碰壁、工作碰壁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显示的还是隐藏在“高校鄙视链”背后的“出身论”思想。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73%的研究生考生来自非985、211高校。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研究生队伍里,大部分人都处在“被鄙视”的行列,无论他们是否优秀、出众,仅因为本科出身,这73%的大学生就天然拥有了“被鄙视”的“义务”。高校鄙视链本来一开始是指学校之间的互相鄙视:清北的鄙视其他985,985鄙视211,211鄙视非名校……后来这一思想又被广泛的应用在就业、考研等领域,现在演变成即使同为一个学校研究生,你本科比我低,我依然要鄙视你的畸形心态。如前些年大热的网文,一篇是《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这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写照;还有一篇《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讲的是读完大学后还是生活窘迫,反映了由于家庭出身不同而带来的巨大差距。前段时间在网上疯传的一篇《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文章,作者名叫丁鹏,是一个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生,中国作协会员,现在《诗刊》杂志社工作。可作者在工作后总是因为自己的本科是毕业于三本院校遭到各种鄙视,这让他感到头疼不已。文章最后丁鹏说道,龚自珍在百年前呼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什么今天反而会有所谓的高校鄙视链?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样热爱它。我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妄自菲薄,也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数典忘祖。英雄不问出处:打破“鄙视链”需靠努力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缘由。当英雄也要问出处的时候,想要摆脱这条隐藏在人心里的鄙视链就需要更加的努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非名校生也不需要向谁道歉,更不需要觉得是否“低人一等”。要知道,非名校生考研,甚至非大学生考研,这种困境逆袭、绝地反击的事情应该让人觉得非常骄傲,鼓掌叫好。而不是冷嘲热讽、恶语相向。前段时间一个外卖小哥在路边复习的视频火了,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复习考研,有路人质疑他:“你还考研呢?”,小哥听到后只是回复一句:“准备还可以,试试呗,干啥都要有个好心态,大不了明年再来呗!”。虽然不知道这个小哥最后有没有考上,可他的这种精神就值得人们点赞。如果说这种通过自己努力考研成功的人都应该被“鄙视”,那么“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坚持12年考研的保安刘小平,虽然还是15分之差没有考上浙大,但是他不会放弃;04年后连续八年报考北大的律师王鹏,虽然已经31岁,但是他不会放弃;03年参加高考考取大专,如今已经75岁高龄却四度考研的老人邹爷爷,他也不会放弃。这些一直努力永不放弃的人们,难道就因为出身非名校就应该被人“鄙视”?还是说考研的意义就在于从一所名校到另一所名校的“迁徙”?如果考研的意义是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个更好的地方通过学习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那么那些考取了名校的非名校生们,又为什么应该受到“鄙视”和“嘲讽”呢?对那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非名校生们,请给他们掌声。中国式嘲讽背后的中国式焦虑从被嘲讽的“学霸宿舍”到外卖小哥考研被质疑,一系列的“中国式嘲讽”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一种“中国式”的焦虑。前段时间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位名叫雷海为的外卖小哥大白了北大硕士彭敏,成为了总冠军。这是他第三年报名中国诗词大会了,终于在第三季的时候受到了回复并成功取得了总冠军。这一平凡小哥击败北大硕士的逆袭神话本应该收到大家的赞叹鼓舞,可在微博上却有很多网友评论:“有什么用,回去还不是送外卖”这样的言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们看到一个平凡的、普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了一件优秀的、不平凡的事情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泼一盆冷水。而这一盆冷水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他,是害怕对方超越自己。这种中国式的嘲讽背后隐藏的,正是这种中国式的焦虑。现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太快,阶层流动和人才更新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那些暂时居于“高层次”的人才们感到了恐慌。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背后,其实是看到别人的进步速度超越了自己的“恐慌感”。在不断循环的高校鄙视链背后,实际上是那73%追逐者和剩下27%“领跑者”之间距离的不断缩小。而那些正在“被鄙视”“被嘲讽”的人们,要知道,出身杭州师范的马云是不会嘲讽你是非名校毕业生的,因为你和他之间的差距太大。而那些正在嘲讽你们的“名校毕业生”们,你们受到的嘲讽越多,就证明你们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少。别停止努力,然后超越他们。告诉那些写“你一个外卖小哥凭什么干掉北大硕士”和“非名校毕业生凭什么上北大”的人们:我是非名校毕业生,我就是要上北大!(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