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浙江大学一位传播学硕士的毕业论文以“吸猫”为主题,文中提到通过网络看猫的“云吸猫”现象,并称其为“精神鸦片”。有网友质疑“吸猫”是否适合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论文作者王同学回应称,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我们觉得挺有意思,挺值得一写的。我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也是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不过小编发现大部分人都难以阻挡对于猫咪的喜爱,导致越来越多针对猫咪服务应运而生。比如有猫咖啡,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撸猫有猫瑜伽,一边练瑜伽,一边撸猫还有猫咪试养+回收,可以让有顾虑的人也可以尝试养猫咪的乐趣,有一家叫优宠熊的公司就在干这件事。大部分对于猫咪的喜爱是陷于猫咪的颜值,看到图片中这样的猫咪怎么能不动心
原标题:“云吸猫”是精神“鸦片”?浙大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吸猫”,结论令人惊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近年来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养猫、“吸猫”还有些群体虽然自己不养猫,但热衷于在网络上“云吸猫”……“相信我们总会有猫的”、“别看有些人表面光鲜,其实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这些流行于网络的调侃无不折射着“吸猫”文化的盛行。近日,浙江大学一位传播学硕士便以“吸猫”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做了一番研究。文中提出了通过网络看猫的“云吸猫”现象,并称“吸猫”为“精神鸦片”,引发了网友热议。“云吸猫”这一概念,即通过观看网络上有关猫的图片和视频等满足吸猫的欲望。得益于社交网络和图片传播的流行,云吸猫迷群迅速聚集起来,甚至已经变成了无数青年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王同学的论文所关注的吸猫正是“云吸猫”这一赛博空间内让人费解的现象。王同学的论文题为《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文汇君在知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篇论文共有62页,主要分为绪论、“吸猫成迷是偶然现象吗?”、“吸猫迷群:数字部落中的游牧猎手”、"乌托邦神话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吸猫迷群的身份认同”等章节。王同学在论文摘要里写到:本文将吸猫纳入亚文化研究视野,采用质化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吸猫迷群的亚文化特征对吸猫现象流行的原因进行推测性阐释,并由吸猫现象出发分析了当下赛博空间内青年亚文化形式的新形态和趋势。论文的结论中提到,吸猫文化的背后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无力感和精神虚无,是文化上缺乏真正符合当代中国青年精神气质的文化产品。并提醒道,这种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心态的盛行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世界的终结不是一声啜泣,而是一声“喵”。对此,有网友质疑“吸猫”是否适合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论文作者王同学回应称,自己和导师都属于“吸猫”群体,因为喜爱便以此为题。“我们觉得挺有意思,挺值得一写的。我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也是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王同学表示,该选题没有不妥,“吸猫”也是时代变化的反映。对此,不少网友也表示支持,认为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入手,也能做深入的研究。王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研究过程中资料较少,搜集资料很困难,研究方法的选择也没有文献可以参考,自己也挣扎了很久。但通过努力,论文最终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硕士论文写吸猫,你怎么看?据新京报我们视频、知网、微博等综合编写作者:蒋竹云责任编辑:王蔚
湖北大学材料学院的2020毕业生周子傲让“不折不扣的学霸”羡慕不已。作为一个研究公牛持有四块SCI高水平论文。没想到他也喜欢烹饪,很早就拿到了烹饪学校的文凭。想象一下穿着围裙,他是个专业人士,当他进入实验室时,他致力于科学研究学霸。如今他已获得浙江大学博和西湖大学的资格。本科生发布SCI论文并不容易周子傲一只手拿着四篇文章是令人羡慕的。在周子傲看来,要做好一个科研项目,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1%的灵感往往比99%的汗水更重要。”大二时,他以专业一年级的成绩进入湖大教授研究组,开始了他的科研工作。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威胁之一,如何开发新的有效的抗生素?周子傲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前沿发展,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发烧经历已经成为周子傲研究的突破。病后周子傲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思考人体发热背后的原理。查阅资料后,他了解到病原体感染是人类发热的原因之一,光热敏化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他认为,低温光热处理可以选择性地提高MRSA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耐药耐药的抗生素变得耐药。该项目聚焦当前抗生素耐药性的难点和热点,具有缓解老抗生素和新抗生素发展压力的潜力。这项研究也使周子傲成为湖北史上第一个在《Advanced Science》研究论文上发表的周子傲。周子傲的研究是生物医学在踏上科研之路之前,他的梦想是成为走四方的厨师,品尝各种口味,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小学四年级时,他能独立做一张大桌子家常菜。在处理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过程中他渐渐爱上了烹饪,高考后,他毅然报名参加了一所烹饪学校的暑期班。学做饭时,厨房的温度是40摄氏度,每次做菜,衣服都会被汗水浸湿。为了练习烹饪等技能,他还每晚增加一小时的力量训练。进入大学接触科研后,周子傲惊讶地发现,烹饪和科研是一样的,都需要艰辛和创新。虽然在大学里很忙,但他对烹饪仍有无限的热情。他经常帮助师傅在学校餐厅的小碗里做饭,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有他的技能。周子傲表示他将继续坚持追梦,从沉迷于研究柴米油盐,到一头扎进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烹饪对我来说不是任务,而是兴趣和爱好,我希望我能做一些有益于全人类的成果。在这个时刻,有了真实的记录,我想为那些平凡和非同寻常的人说话!让我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用爱来扎根希望,用戒指记录岁月,用绿叶收集美好的明天。快点!快点!你想让你的言语表情更有吸引力吗?跟我来给我发个私信,您可以通过发送文本“表达”获得《别输在不会表达上》学习书籍~
“既然没办法成为一名医生,拥有妙手回春的超能力,那我就选择在可触及的医疗器械领域做一点贡献。”7年前,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系2014级博士生陈婷珽在深思熟虑之后,给出了自己“竺老两问”的答案。而现在,已发表19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27.940的她正在申请海外博后项目,希望能够为个性化医疗领域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高中时,化学是最让她着迷的科目,微观尺度上物质颗粒碰撞导致的形态、颜色、尺寸等方面的变化无不彰显着科学的魔法与艺术。进入大学后,医生成为了她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大一在医院做志愿者时,陈婷珽看到了患者的痛苦挣扎,也目睹了医生的神奇和伟大;大二时,为了照顾遭遇车祸的家人,她长期折返于学校和医院两点之间。“当时我想了很久,化学是我的热爱,帮助患者是我的追求,医疗器械领域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而陈婷珽心中这颗梦想的种子,在遇到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系教授计剑后,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确定目标之后,陈婷珽第一时间搜索了学院老师的研究方向,发现计剑老师的研究所长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毫不犹豫地敲开了这位未来导师的房门,并邀请计剑做她SRTP项目的指导老师。“项目期间,计老师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并介绍他最新的研究工作。面对‘科研小白’的我们,计老师循循善诱,不仅让我们大胆描述自己的科研梦想,还鼓励我们朝着心中的方向前进。”而正是这次看似天马行空的畅所欲言,激发出陈婷珽心中的科研热情。陈婷珽和金桥老师大三进入实验室后,陈婷珽遇到了科研生涯中的另一位重要导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金桥。如果说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计剑为陈婷珽指出了朝哪里走,那金桥则手把手教给她如何走得更稳更快。“金老师引导我不断规范自己的研究思路,他会带着我去思考,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分几步走,每一步需要考虑什么问题、做什么准备,作为初学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本科阶段完成“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后,陈婷珽兴高采烈地去找两位老师要新的研究课题,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老师们要求她沿着同一方向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她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诞生了——《新型可降解两性离子基聚合物涂层材料的合成》。在先前研究基础上,她更深入地研究了可降解聚合物涂层的降解行为是怎样的,把它用在生物评价、动物实验和真正用在人体中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不仅研究它的学术可能性,也探索它的现实可行性。”披荆斩棘中高歌前行怀着期待和好奇,陈婷珽步入了博士阶段。入学之初,计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供选择的研究方向,喜欢尝鲜的陈婷珽再次选择挑战自己,挑了实验室最新的研究领域——智能形变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其在个性化医疗领域的应用。“计老师很会带学生,他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去做什么、怎么做,而是会引导着我们一步步探索到正确的方向。”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导师的引导下,陈婷珽尝试着在探寻形状记忆材料和个性化医疗器械的结合点。“当时,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这个领域有什么新发现,看到大概300篇的时候,我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逐步凝练出具体的研究问题。”在这块实验室还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没有师兄师姐手把手带的陈婷珽只有一边搭建实验平台、熟悉实验器材,一边“刷”文献,掌握常用实验方法、了解最新研究进展。TOC压缩在这个领域,陈婷珽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将材料形变信息从材料中分离出来,实现材料形状的按需调控。不懈钻研之后,她利用光的时空可控性对材料进行模块化处理,实现了材料形变和形变过程的原位调控。博士阶段的陈婷珽拒绝“闭门造车”,喜欢在与人交流中学习。2017年5月和9月前往葡萄牙和德国参加国际会议,分别作时长15分钟的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获 Bayreuth Polymer Symposium 2017 会议最佳墙报奖。在去年和今年的暑假两次应邀前往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交流静电纺丝和3D打印方面的技术和研究。而博士三年级,作为一对一志愿者接待诺贝尔奖得主Jean-Marie Lehn教授的经历也让她印象深刻。“他是一个非常open的人,不仅乐于跟后辈交流,还鼓励年轻人大胆表达不一样的观点。被深深折服的我,我希望自己也成为同样开放包容的人。”而在聊到陈婷珽的研究方向时,Jean-Marie Lehn告诉这个科研新人——这个领域发展到现在是一个极致的状态,作为一个新人,你不能再按照他们的思路做下去,而应该思考他们的逻辑存在什么样的缺陷,能否在这个领域给出新的观点、发掘新问题。这句话让陈婷珽回味至今,也让她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虽然做研究的节奏非常紧凑,但我还是坚持每天安排出一段空余时间去反思自己做了什么,去明确接下来的方向。”与诺奖合影丰硕成果背后的秘密“智能形变材料的时空调控”是陈婷珽在博士阶段的主要工作,经过四年的努力,她不仅首次获得了具有“私人订制”特点的三维形变材料,开创脉冲响应模式,实现了基于材料的二进制显示;还首次实现了材料形变速率的大范围连续按需调控,扩大了形变速率的调控范围。“科研不可与外界隔离,否则再高端的成果也只能是供人观赏的展品,而不可以应用于人类实际。”陈婷珽认为,如果仅仅将科研灵感和工作思路局限于自身的苦思冥想,那么结果也常常是单一的、固化的。所以她喜欢在交流中明确什么是真正被需求的,并想方设法通过科学研究给出解决办法。与Greiner教授在德国合影常常跟着计老师跟医生交流的她发现,目前大部分植入器械都由医生来操纵,并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这种形状记忆材料一旦植入,我们就无法再对其进行按需调控。于是她想,我们能否制作一种本身不携带形变信息、但是可以通过外界刺激来调节其形状的材料,也正是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她在Materials horizons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解决了医疗器械领域标准化的器件制备和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课题组合影截至目前,陈婷珽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35.081。在涉足这一领域短短几年就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她认为,善于合作是一个法宝。虽然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研究方向有不小差别,但每次的组会,陈婷珽都积极参加,即使是跟自己研究方向完全不同的课题,她也保持关注。“一个人遇到问题常常会钻牛角尖,但旁观者常常能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研究学习到在自己研究中接触不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这也是一种快速学习的渠道。”做实验在大部分时间里,陈婷珽同时会进行好几个实验。“基本上我不太有闲着无聊、单纯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在金桥的带领下,陈婷珽掌握了一套高效的实验方法——将实验模块化,尽可能更多地把零碎化的实验穿插在零碎化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节省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降低没有必要的时间消耗。“这种高效的工作方法也让这个姑娘有更多的思考和休息时间,更精力充沛地投入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将在明年博士毕业的她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继续深造。“我最希望能够申请到一个欧洲的博士后位置,那里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我非常向往。”陈婷珽说。文字作者:马宇丹 储诗淇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张佳楠责任编辑:江宁宁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在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浙江大学坚持以生为本,秉持“按期答辩、按时毕业、顺利就业”的原则,全面启动春季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答辩。为有序推进学位授予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学校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成立网上答辩领导小组和答辩工作小组。各院系成立相应的工作组,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网上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3月6日,医学院举行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在主会场参加答辩的有浙江大学冯新华教授、刘伟教授、孙启明教授、孟卓贤研究员,通过网络形式的有徐平龙教授。学位申请者陆喦同学在家中通过网络开展答辩。陆同学的博士论文题目为《棕榈酰转移酶ZDHHC5调控NOD1的棕榈酰化修饰对细菌性免疫的重要作用》。答辩正式开始,学位申请者陆喦同学向答辩委员们展示答辩环境,并保证自己是在单独空间内独立进行答辩。除此之外,其他程序与线下答辩完全一致。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学位申请者的博士生导师、医学院基础医学系Dante Neculai教授介绍答辩人情况,学位申请者宣读《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随后作答辩报告。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一一提问,申请人作相应回答。在学位申请者和旁听人员离会后,答辩委员们经过讨论,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形成答辩决议。最后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答辩决议书》,一致同意通过陆喦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同意其毕业并建议授予其理学博士学位。至此,医学院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顺利结束。“感谢导师,感谢在校学习的日子!学位论文答辩以及相关准备,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既定计划开展。”陆喦说,学校为同学们着想开展网上答辩,既方便身处异地的同学申请学位,也大大降低人员流动,确保有效防控疫情。据研究生院介绍,我校今年春季预计有2500人左右拟开展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授予学位。针对部分因疫情防控原因未能及时答辩的研究生,特别是湖北籍的研究生,可根据需要另行安排一次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审核会议。原定今年春季毕业的研究生们请注意,为更好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答辩,研究生院还精心准备了一份指南,一起来看看~关于学位论文答辩有两个选择:01、申请参加春季网上答辩。02、申请顺延至夏季答辩。网上答辩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在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将尽最大可能尊重同学们的意愿,支持符合条件的同学按时参加答辩。关于网上答辩的流程和要求你需要知道:一、准备阶段1.网上申请已通过学位论文评阅但尚未进行答辩的拟春季毕业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提前向所在学院(系)提出学位论文网上答辩的申请,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网上答辩。2.熟悉平台提前下载、安装、注册、激活、登陆浙大钉,建议与他人预演视频会议,以熟悉视频会议的各项功能,尤其是视频会的“共享窗口”这一功能。3.答辩准备答辩时建议选择独立空间,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周围环境安静,无他人在场和干扰,网络条件良好。提前准备好答辩PPT、答辩文稿及笔记本电脑,检查摄像头、声音、麦克风等各项功能是否良好。建议提前自行模拟演练网上答辩流程,并测试设备和线路。建议不要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参加答辩,但可以准备一部智能手机(静音状态),打开手机热点,在网络断线时备用。4.组群邀请答辩秘书会在浙大钉提前组建网上答辩专题小组,请及时关注并接受进群邀请。二、答辩阶段按照申请时间提前15分钟,接受答辩秘书的视频会议邀请,进入视频会议的会议室,请勿关闭摄像头及麦克风,听从答辩委员会主席及答辩秘书的安排。答辩开始前,答辩人须在镜头前向全体答辩委员会专家展示答辩环境,并声明是在单独空间独立进行答辩。答辩人宣读《论文独创性声明》,并开始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答辩委员和与会人员提问,答辩人回答。三、评议阶段答辩秘书请答辩人和旁听人员暂时退出会议。答辩委员通过讨论,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形成答辩决议。答辩秘书再次邀请答辩人参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答辩决议书。答辩人致谢也可对决议提出质疑或提出保留意见,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束。四、其他注意事项1.网上答辩程序、答辩要求与标准、答辩委员会组成均按照《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浙大发研〔2009〕48号)》的规定执行,同现场答辩。2.如果因网络原因答辩中断无法进行,经答辩秘书沟通协调以后确认无法恢复,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本次答辩终止。答辩秘书协商后重新安排时间完成答辩。3.如遇关于网上答辩的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所在学院(系)或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应的答辩秘书联系。4.因医学隔离观察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春季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答辩工作顺延至夏季开展。5.网上答辩后续规定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通知。疫情当前,我们携手同行,积极协作,共同战“疫”。希望同学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充足的准备。预祝各位同学答辩顺利!来源:浙江大学
今天突然在百度热搜榜看到:毕业论文写云吸猫。云吸猫到底是什么,让人一头雾水。小编感觉需要赶紧恶补一下,以免明天打开电脑就跟不上时代节奏和最新革命形势了。结果百度百科也尚未完整收录。其实“云吸猫”作为一个新兴词汇,特指家中没有养猫、在网络上看看别人家养的猫的照片、视频或与猫相关的影视作品来慰藉自己的小心灵,甚至还可能会有演变为“云养猫”等行为。“云吸猫”作为一个网络新兴词最初热起来和传播都来源与网络游戏。其实解释起来挺复杂的,简单的说就是,比如大家都知道网络上的吃鸡游戏,吃鸡游戏的过程就是寻找“鸡”然后杀掉“鸡”的过程。游戏里面躲着对方,不让杀掉,这个行为类似于“躲猫猫”。“躲猫猫”的手游,在PC上实现云玩的话,就称之为“云吸猫”。“云吸猫”说白了就是游戏玩家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所以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吸猫:“云吸猫”是精神“鸦片”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有网友质疑“吸猫”是否适合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论文作者王同学回应称。我是在研究一个网络小群体的亚文化。这也是反映时代变化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个可以研究的话题。云吸猫也代表了小众群体的精神状况。精神的荒芜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平庸和堕落,一个人出现精神的空白的时候,各种精神垃圾会蜂拥而至,你会的在一片瓦砾和杂物中变的不知所措。所以一个关乎精神的话题是需要研究的。
近日,一篇题目为《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论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在衡量董明珠自恋程度的基础上,总结其自恋的三大表现行为,分别为渴望支配性权力、采取冒险决策、固执己见。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还分析了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情况,认为在格力电器发展的初期,董明珠凭借其过人的销售能力以及大胆创新的决策能力,带领格力电器从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董明珠倾向于采取冒险决策和固执己见的自恋人格表现,导致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使得格力电器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长点。网友对上述论文议论纷纷,“不管自恋否,商业能力是没得说的。”“董大姐很高兴:希望你的论文引用量大些,毕竟免费的广告,还深度破圈了。”据悉,该篇论文的提交时间是今年1月,由浙江工商大学一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撰写。网上公开信息显示,作者目前已毕业,2020年5月被录用到温州某医院财务处。随着事件发酵,浙江工商大学、论文指导老师以及格力电器方面,对此均未有回应。另外,有记者留意到,11月19日晚,该论文从中国知网“消失”。科学研究无禁区,严肃的学术论文也可以接地气。此前,还有不少论文出圈,吸引公众的眼球。浙大传播学的一篇硕士论文《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意外走红。在传播过程中,这篇文章被简称为“云吸猫”论文,并引起了吃瓜网友的争议。很多网友为这种新颖的选题点赞,但也有人质疑说,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云吸猫”,是“占着顶尖的资源,不干正事”。华中师范大学一位社会学在职硕士,2007年的毕业论文《关于屁的设计学研究》也引发争议。该硕士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的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有网友讥讽,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还真是研究了个“屁”;也有网友读后评论称,看似无意义被嗤之以鼻的事物,“深究起来,是严肃的事”。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一篇名为《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硕士论文,让很多网友大呼神奇。2015年7月,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一篇题目为《失能的恐惧—— 一个研究生写不出论文的反思》的硕士论文,则更让网友大呼“这也行”?!这些年学术界观点奇特的论文常见,比如《如何通过社交网站,与前男友藕断丝连》《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生活化、趣味化的科研,更能唤起公众对科学的好奇和热情。对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宽容,但对学术研究的对象还是宽容些吧!(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刘峥 综合中新网、中国科技新闻网、东方网、新浪微博等)
浙江大学学生,因无法在任何一个全球性期刊上成功发布一篇论文,而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这里的“浙江大学学生”可不是指的普通本科学生,甚至也不是硕士研究生,而是专门指的那些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对本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博士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作为硬性条件,让多少博士在读人员脑袋疼痛、生理失调、心里烦躁!下面是几所国内知名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条件:①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②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③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④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不能满足条件,博士研究生是很难毕业的!我们来特别关注一下浙江大学对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了解一下难度究竟又多大?浙江大学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必须有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那么“SCI 文章”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SCI也即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英文缩写,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它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就有900万条,能够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又是一个什么玩意?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此文献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美国人操纵的论文评价体系标准!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什么要特别强调“SCI 文章”呢?这主要取决于SCI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 2、SCI论文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 3、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也是论文考核与评论的重要指标。 4、就基础研究而言,在什么样档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便具有什么样档次的水平,一目了然,一般不再需要鉴定;科研成果不是在国际知名的SCI刊物上发表,便很难被认为是国际水平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也日益全球化,浙江大学积极引入国际性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体系标准,既是努力融入学术全球化的体现,又是对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适应全球化的人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已经是参与国际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的国家之一,其中科研学术论文一项也不能老是甘居人后,尤其是作为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这类的论文,学校提出高质量要求,无可厚非!浙江大学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必须达到“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是积极融入学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对于“高精尖”的博士研究生来说并不是过度苛刻了,谁让你是“凤毛麟角”的人才呢?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走向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决心一条路走到底,而有的人选择迷途知返。张韫喆就是那个迷途知返的人,他在高新平稳的生活之下,在家人的不理解和劝解之下,毅然选择重新参加高考。这样的决定,让很多人都费解。一个前途光明,月薪过万的人,为什么要从头再来?26岁浙大硕士张韫喆,不顾亲友反对重新高考,为圆梦他毅然前行因为喜欢,因为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张韫喆从小到大,身体就不怎么好,基本上十天半个月都要来一趟医院。他在医院呆的时间比较的长,对医生有着天然的敬佩感。年幼的张韫喆,看见每天忙碌、救死扶伤的医生,心里涌现出一种自豪感,他也想要成为一名医生,赶走病人的痛苦。带着这样的梦想,他开始了他第一次高考。第一次高考的成绩没有让他被他理想的学校录取。张韫喆有想过复读,可在家人的劝阻和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他最终还是来到了南京工业大学,就读化学专业。这是跟他想要成为医生毫不相关的专业,可读都读了,再怎么也要坚持下去。四年的大学生涯,张韫喆以优秀的成绩被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成为一名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在张韫喆看来,药物化学专业可以提供他一个接触药物的机会。他也以为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就能当一名医生为病人开药。然而,结果并非如此。在毕业之后,他就在上海一家医药公司工作,虽然工作很轻松,拿着过万的月薪,可他的心里依然不满足,不快乐。这不是他想要的职业,也不是他想成为的人。由于张韫喆有了一份工作,有独立的经济,就算是他的父母再反对,也无法阻挡他重新高考的决心。26岁的张韫喆,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偷偷回到老家,租了一个房子,开始复习备考。尽管张韫喆是浙大硕士,可是高中的知识,他忘得差不多了。每一次的模拟考试,对他而言都是打击。每一次不理想的成绩,都让他心生沮丧,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考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韫喆第二次高考成绩出来了,511,一个不高不低得分,但却刚好能让他进入理想大学的分数。他终如愿以偿地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就读中医养生学专业。2019年9月27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熙熙攘攘的校园里,张韫喆毫不起眼,在迎接他的“师哥师姐”中,也并没引起多大的波澜,然而他的内心非常激动,他知道他的医学梦终于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步。今年他已经27岁,在一众年轻的学子当中,他是最老的一个,但也是最朝气蓬勃的一个。因为张韫喆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毫不在意众人的看法,也不愿意被周围的劝阻而放下心中的目标。27岁是一个成家立业的年纪,他没有按部就班地生活,他只是想要追逐自己的医生梦。相比于每天安安稳稳地过着养老的生活,张韫喆更希望能冲一把,别的不说,至少他自己不后悔。多花费5、6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是值得肯定的。张蕴哲已经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了整整一学期,他徜徉在医学的海洋里,尽管每天有无数专业名词在折磨他,他依旧很开心。心里有梦的人,有再多的困难,最终都会被克服。对于学习,对于梦想,我觉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年龄不是限制我们做事情的障碍。张韫喆已经跨出了他的第一步,你们呢?
2019年已经进入尾声回望2019这一年想必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必定有浙大在高水平基础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有人说2019是浙大科研开挂的一年究竟有多强?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今年浙大在顶级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合称CNS)上的发文情况吧~2019浙大CNS发文一览截至目前,2019年浙江大学在CNS三大刊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文章9篇,比2018年多5篇,约为近五年年均发文数的3倍;非第一单位但有共同通讯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发文5篇;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浙大还参与完成了9篇CNS文章。共计23篇。浙大为第一完成单位或有共同一作、通讯作者发表的CNS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浙大在三大刊的具体表现~Nature2019 年,浙大在 Nature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5 篇。01北京时间1月10日凌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课题组在国际上研制成功了首个三维光学拓扑绝缘体,将三维拓扑绝缘体从费米子体系扩展到了玻色子体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导中的传输效率。这项研究由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课题组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Baile Zhang教授、Yidong Chong教授课题组合作共同完成,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杨怡豪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陈红胜教授和Baile Zhang教授、Zhen Gao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02北京时间4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报道了浙江大学陈军教授和彭金荣教授课题组在遗传补偿效应分子机制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课题组首次揭示基因补偿效应是由携带提前终止密码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激起,由无义突变mRNA降解途径(NMD)中的上游移码蛋白3a(Upf3a)参与。同时,还揭示同源序列核酸是上调补偿效应基因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研究证明补偿效应基因转录水平的增加是由于补偿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所引起的。该研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马志鹏,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军教授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彭金荣教授。03北京时间10月10日,一篇以浙江大学为第一单位的论文在线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论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在高熵合金方面的最新成果,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团队的余倩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朱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Ritchie合作,从解密高熵合金中元素分布开始着手,揭开了庐山真面目。余倩与课题组同学合影该研究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调控力学性能的特殊机制,高熵合金中独特的浓度波调控极精细并具有连续性,是一种可控和高效的材料强韧化方法。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该工作对理解复杂成分合金(传统固溶强化理论无法适用)中的强化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04北京时间10月17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又刊登了浙江大学的一篇文章,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可以迅速在实验室里得到厘米尺寸的碳酸钙晶体大块材料,并且这些碳酸钙的制备过程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像做塑料一样按照模具形状长成各式模样。用这种全新方法做出来的材料具有结构连续、完全致密的特点,在3D打印和物质修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截图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刘昭明博士,通讯作者是唐睿康。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这项研究将经典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理念结合,将有可能为材料合成翻开新的篇章。”左二为唐睿康教授05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青研究员实验室经过与医院合力攻关,首次发现人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K1变异可以导致自身炎症性疾病。这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12月12日(北京时间),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刊登。浙江大学周青课题组博士生陶攀峰、王俊和王诗豪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周青、俞晓敏、哈佛大学医学院袁钧瑛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晓川为论文通讯作者。周青研究员团队在解析发病的分子机制过程中,周青课题组发现,病人体内的RIPK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RIPK1蛋白在蛋白酶Caspase-8的切割位点上发生氨基酸变化,使得RIPK1无法被正常切割,这样的改变破坏了RIPK1正常的激活模式,使其活性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细胞的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由于细胞的“生死”平衡被打破,病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并自发产生发烧等炎症表型。这个致病机制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科研人员还发现病人不同种类的细胞对相同的RIPK1突变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提示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在相同基因型下可以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表型,这一发现丰富了人类RIPK1在调节不同种类细胞死亡中的作用。Science2019 年,浙大在Science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3篇。01在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单位组成的团队通力合作下,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记录。这一进展于北京时间8月9日在《科学》杂志发表。多比特量子纠缠态的实验制备是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控制能力的关键标志,国际竞争尤为激烈。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由中国学者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将纠缠的比特数目推进到20。浙大物理系博士生宋超、中科院物理所许凯副研究员和博士生李贺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物理所范桁研究员、郑东宁研究员和浙大王浩华教授为共同通讯。其他作者包括浙大王大伟教授、朱诗尧院士,中科院自动化所蒿杰研究员、冯卉助理研究员,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张煜然博士,以及浙大物理系参与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实验平台建设的青年团队。两篇科学同时上线北京时间10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郭江涛课题组关于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研究成果论文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浙江大学医学院刘斯博士、冷冻电镜中心常圣海博士和物理系硕士生韩斌铭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团队成员郭江涛、叶升和刘斯在讨论课题郭江涛课题组解析了这类蛋白质中的一个成员——人源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2.9埃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钾离子和氯离子的结合位点,提出一个钾-氯共转运机理的模型,这将为相关的疾病治疗和药物设计提供新的视角。论文截图恰巧在同一天,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另一项成果,由基础医学系Dante Neculai教授团队进行的抗细菌免疫的识别受体蛋白的研究也在《科学》杂志上成功发文,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2015级博士生陆喦、2017级博士生郑裕萍,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癌症研究所研究中心博士后tienne Coyaud,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讲师张超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截图该团队研究发现,NLR家族的两个重要受体蛋白NOD1和NOD2能够在棕榈酰转移酶ZDHHC5的作用下发生棕榈酰化修饰,从而介导细菌性炎症信号通路的发生。这一发现有效地连接起科学机理与临床问题,未来在诊断和治疗上或有重要价值。Dante Neculai指导团队成员分析结果Cell2019 年,浙大在 Cell 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1 篇。01北京时间2019年10月31日,一篇题为Stress-inced metabolic disorder in peripheral CD4+T cells leads to anxiety-like behavior的论文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范柯琪与李异媛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截图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靳津实验室的研究发现——CD4+T细胞嘌呤合成代谢功能紊乱在慢性应激诱导的心理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加深神经发育、精神疾病与免疫生理功能之间联系的理解,对了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并研发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靳津教授团队2019年,来自浙大科研团队的一篇又一篇高质量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不可谓不振奋人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2020年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期待浙大科研团队在新的一年创造更亮眼的成绩单!为浙大科研团队点赞、加油!数据来源于: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