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提起这些名词,或许你已耳熟能详,但又并非真正了解。其实对于每个生活在杭州的人而言,数字经济就在我们身边,正真切地改变着生活——钱包里的一百元现金,放了三个月也没用掉;想去医院看病,在线预约挂号快速便捷;以往要去政府部门办的事儿,现在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办结……01:56两老外在杭州体验无现金生存,直呼爽呆了!@来自网友的无情吐槽:这根本就是我们的日常,有什么好挑战的。(吼吼~)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的新名片,然而,征途不过刚刚开始。四个月前,杭州奏响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集结号。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2018年11月,萧山举行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宣告要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排头兵,成为大湾区的创新高地、数字硅谷。在这个大会上,一项围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等多重保障的重磅合作在浙江大学与萧山之间达成:签约共建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与萧山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面向未来,面向创新,面向科学,研究院将做些什么?它将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研究院的那些事~01合作双方有何背景、优势?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浙大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于1978年成立,培养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陈纯。计算机学院下设5个系、4个研究所、3个中心,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4个国家一级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双双获评“A+”学科并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9年1月数据统计,计算机学科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列全球第24位。USNEWS计算机学科排名全球第十,国内第三。萧山作为大湾区建设和“拥江发展”主战场、亚运筹备核心区、民营经济强区,发展数字经济有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得天独厚的优势。02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是什么?浙江大学与萧山区人民政府将合作共建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同时设立浙大计算机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工程、现代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等技术领域丰富的科教资源,开展学院先进技术与成果的产业化、前沿技术的研究等,从而引领地方产业创新,共同打造“校、地、院、企”创新、利益、发展共同体,有力推动萧山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共建浙江大湾区重要的数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而浙江大学也将多一个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此外,双方还将合作建设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技术创新产业园,汇聚有志于创业的计算机学院教授、学生、毕业校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将成立产业投资发展基金,用于支撑研究院与产业园的创新发展。03研究院坐落在哪儿?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将落户于钱江世纪城。04研究院建设主要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支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提供办公空间、专项资金,支持研究院的前沿技术研发、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产业化转化工作,致力于打造集数字经济产业技术研发、高端人才汇聚、双创人才培育、科技创业投资、科技产业孵化与加速器运行管理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引进的人才同时也是计算机学院的院聘研究员/副研究员。05研究院未来将做些什么?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充分整合浙江大学人才和科技成果资源,在全球招募各类领军人才,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根据合作协议,研究院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周期五年(2018—2023年)将新建10个前沿技术研发中心,着力引进双聘人才,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第二期建设周期五年(2023—2028年)目标打造成为浙江省政产学研的新高地、数字经济聚集区。06研究院如何运行?双方将成立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研究院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听取年度工作报告,进行工作指导。研究院实行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及执行院长由浙江大学推荐,由指导委员会聘任。研究院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数字经济领域内学术界、产业界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为研究院的发展战略、研究方向等内容提供战略咨询。07院长及执行院长是谁?研究院院长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刚教授担任。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是授粉的‘蜜蜂’,更加广阔的空间属于各个行业,只有实现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我们的研究院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而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如同习总书记倡导的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院执行院长由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任奎教授担任。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都应该是‘顶天立地’的学科。一方面它们的基础研究很关键,事关‘卡脖子’和技术自主可控的大局,需要高水平的原创科研来‘顶天’;另一方面,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对接国家需求而‘立地’。我们这个研究院代表了浙江大学在这个方向上最新努力的一部分。数字经济打开了新赛道,杭州已经起跑~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未来可期!文字记者:金云云丨柯溢能部分素材来自:钱江世纪城微信号《发展数字经济再添创新源、人才源!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研究院落户世纪城》丨萧山人才微信号《未来可期!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萧山》丨浙江日报全媒体 浙视频图片来源: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今日编辑:佳乐 责任编辑:金云云
央广网湖州1月16日消息(记者 王海鹏 通讯员 管安达 吴英)1月15日上午,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在湖州长三角人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早在2006年,湖州就开始与浙江大学进行地校合作。十多年来,双方共同推进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深度不断增强、合作广度持续提升。去年8月,湖州和浙大签订了新一轮地校合作协议,迈开了筹建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的步伐。“湖州近年来焕发着创新创业的蓬勃生机,是一片能干事、能创业的热土,这里不仅有许多上市制造业企业,而且当地政府一直以优质的服务为人才和项目保驾护航,给予来湖创业就业的团队充分的自由和极大的支持,基于此,浙大一直与湖州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产学研合作交流频繁,重大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当天揭牌的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落户于湖州南太湖新区,将重点围绕智慧医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电子技术、智慧物联网、工业智能自动化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培育新兴科技企业,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研究院。当前,湖州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以此为产业创新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目前,全市已累计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49家,其中2家机构已获批成为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夏日炎炎,没能阻挡住浙大人前进的脚步!高大上的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来啦!为实现浙江大学和衢州市校地双方优势资源有效对接,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服务衢州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衢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和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协议书》要求,决定正式成立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建在哪里?研究的对象又是什么?快跟小编来看看吧。机构类型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为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同举办、以浙江大学化工学院为主要参与力量的、具有事业法人性质的校地合作科研机构,与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合署运行。职能定位对接衢州产业,开展技术攻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并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运行提供体制机制支撑。组织架构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市政府、浙江大学及衢州学院、巨化集团等人员组成,院长由浙江大学代表担任并负责日常管理,副院长之一可由市政府选派。工作场所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的办公、科研、小试实验室和工作人员生活服务暂安排在衢州学院内过渡,由衢州学院安排独立的科研、生活空间,并共享衢州学院后勤保障条件。今后待新规划的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建成后,迁入新址。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的中试实验室由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高新片区原有孵化器厂房进行改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项目计划位于衢州市新规划的教育园区内,预计规划用地100亩,一期五年内建成建筑面积八万平方米。双边合作,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浙大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和浙大衢州研究院建成后,将招收和培养与衢州主导产业相关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组织开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对接衢州产业开展技术攻关,争取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浙江大学将选派化工等相关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衢州分院和衢州研究院工作,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和培养;负责衢州分院和衢州研究院实验室建设规划制定和实验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组织实施和技术保障工作;针对衢州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工程师培训和高层次在职非学历教育工作,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综合类工程师、专业型工程师和一线的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等。同时,根据衢州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需求,以浙江大学化工学院为主体,整合化工、能源、材料、资源环境、生物医药等研究团队,派驻衢州,联合企业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推广工作,积极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可以欣喜地看到,经不懈的努力,浙大系研究院正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孕育创新的源泉。当然,浙大也有足够的信心,让这些花儿结出累累硕果。这样勇创新,敢担当的浙大,值得你我共同期待未来。内容整合自衢州发布微信公众号部分图片源于互联网本文编辑:陈彪
1月16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沪举行“计算+AI”赋能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并宣告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计算+金融”创新实验室、“计算+工程”创新实验室、“计算+生物”创新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新载体也同时揭牌。未来,研究院将打造成为数字科技重要策源地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人工智能(AI)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产业链供应链初具规模,重大基础理论攻关蓄势待发。去年6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沪揭牌。据悉,落户张江的该研究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计算+”的基础理论、模型算力、学科交叉下场景应用功能布局,致力于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尖兵、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平台、服务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当天还举行了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首批重大科研项目入驻以及与合作企业签约仪式。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同日成立,并发布人工智能微专业。人工智能微专业设置30多门精品课程,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微专业将首先面向上述6校开放,首批将招收200名学生,课程成熟后将向社会开放。未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将形成100个课题组长、约500名研究人员的规模,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当天,与会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AI”学科交叉下的技术创新、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共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生态的美好蓝图,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记者 杨珍莹)【来源:浦东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昨天,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首批20个研究团队在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签约入驻。签约的20个团队依托浙江大学“双一流”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结合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产业发展需求,涉及高端装备、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大湾区建设、生工食品等方向。这20个研究团队中,国家级“双一流”学科团队有10个。其中的复杂装备智能设计技术团队、智能制造研究团队、大湾区环境岩土工程与基础建设新材料研究团队分别由谭建荣、杨华勇、李焯芬3位院士领衔。此次签约的20个研究团队将分别纳入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先期成立的9个分院。其中,机械分院4个、能源分院4个、光电分院3个、化工分院2个、计算机分院2个、大湾区分院2个、信电分院1个、控制分院1个、食品分院1个。据了解,首席专家谭建荣院士领衔的复杂装备智能设计技术团队,将围绕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目标,开展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精密注塑成型装备等复杂装备设计技术攻关。首席科学家杨华勇院士领衔的智能制造研究团队面向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研究移动重载机器人技术,为“宁波制造”创造新亮点。首席专家李焯芬院士领衔的大湾区环境岩土工程与基础建设新材料研究团队在已有技术成果基础上,与宁波市重要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重点聚焦宁波大湾区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土工与污染土治理、海岸防护与生态海堤、基础建设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服务。【关注百家号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云主机,可24小时在线使用,居家学习、办公也能顺利搞科研?希望科研相关事务能线上办理,流程效率再升级,为科研“再松绑”释放新活力?期待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共建共享的科研生态?……这一切,我们努力为你实现!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了保证学校科研工作有序运行,保障“科研不下线”“创新不停止”,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联合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启动了“研在浙大”学术科研平台。▲3月7日,见未来——“网上浙大”系列发布会之“研在浙大”发布会在浙大召开“研在浙大”首先立足推动创新范式转型,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在科研创新中的运用,推进线上线下科研相结合;其次变革科研组织形态,整合在线科研服务工具和科研创新大数据,推动项目在线策划、凝练、团队组建,实现项目全周期的网上运作与管理,从而减轻、松绑科研创新活动对场地、时间的依赖性,让网上科研成为新常态。关于“研在浙大”,你是不是充满了好奇?它要如何访问?主要有哪些功能板块?哪些信息化工具、资源已可使用,哪些即将完善?更多精彩内容,一起继续往下看!“研在浙大”十问01什么是研在浙大?“研在浙大”是“网上浙大”的组成之一,对应“学在浙大”课程教学平台,打通科研管理系统,提供科研团队线上协同工具,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科研手段,构建一站式全流程的线上科研空间。网址:research.zju.e.cn(需通过内网访问,近期将不断迭代更新,敬请期待)02发起单位是?信息技术中心联合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共同发起。03建设目的是什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从各方面为师生科研提供战略协同和保障,释放科研活力,用信息化手段为科研守好创新创造本心。04面向什么群体?浙大师生、科研团队05如何进行保障?在现有“网上浙大”布局基础上,以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做好保障。06打通了哪些平台壁垒?打通了科研办公网、科研服务网、校务服务网三大网站,汇集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人事管理等多个系统。07会有什么获得感?1.松绑的流程整合了多个管理系统,打通了多个科研服务网站,线上走流程也不用跨站“跑路”。2.集合的工具将现有“网上浙大”科研的网络环境和科研工具建设集合。3.无限的协作打破空间的限制,科研团队在线上进行随时的沟通和研讨与资源分享。4.共享的资源结合团队线下实验室设备资源和线上学校内数据资源、平台资源、云资源,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共享利用率。08五大看板是什么?1.项目看板——开启项目伊始主要涉及项目申报、团队整合等内容2.人才看板——团队管理与联动主要涉及个人主页、通讯录等内容3.经费看板——经费管理与使用主要涉及科研经费、合同、电子报销等内容4.成果看板——成果展示与转化主要涉及专利、论文、浙大学术图谱等内容5.资源看板——资源共享与利用主要涉及浙大云计算、图书馆资源等内容09已经可以使用的信息化工具、资源1.登月计划、朝阳计划:我校科研团队、学生均可免费申请云主机,可用于进行数据交换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2.MATLAB、微软和Adobe正版化软件平台3.混合云模式的浙江大学云计算平台4.论文助手、专利助手和填表助手等数据学术科研工具5.通讯录系统6.浙大钉远程协同平台10即将完善开放的信息化工具、资源浙大学术图谱、科研沙龙、虚拟仿真、校外专家库等。内容来源:信息技术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文案:赵文婷丨金云云摄影:周伊晨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施亨妮责任编辑:叶鑫
近日,浙江大学宣布在北京设立国家制度研究院,这对于一直深耕于浙江本省,很少在外地进行布局的浙江大学来讲很不常见。浙江大学此次在北京设立的国家制度研究院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为何又会北上首都专门设立研究院呢?一、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基本情况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是全国首所专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的智库机构,该研究院以“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国家制度研究院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及一般制度理论开展研究。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以助力我国建设制度自信为己任,在国家制度建设中贡献浙大智慧。研究院首任院长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文显,张文显教授不仅学术造诣颇深,且实践经历丰富,是我国法学领域学术泰斗。相信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能够成为浙大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又一重要桥梁。二、浙江大学为何北上首都设立国家制度研究院?浙江大学之所以北上首都设立国家制度研究院,其背后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方向多样,但归根结底其与政治分不开,其研究是为我国政府决策而服务的,相对于杭州,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更有助其开展研究;二是,北京是我国的科教中心,相对于杭州只有一所985浙江大学,北京拥有众多985、211等重点高校,并且拥有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一系列在国家制度研究中造诣颇深的大学与机构,在北京设立研究院更有助于其开展学术交流,博采众长;三是,在北京设立智库型机构有利于浙江更直接、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这也与国际上众多政治智库设立在政治中心相一致;四是,在北京设立研究院有助于扩大浙江大学在全国的影响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贡献浙大力量。浙江大学作为我国顶尖高校之一,此次北上首都设立高端智库型研究院,充分体现了其心系社会、服务国家战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信在政治中心、科教中心的北京设立研究院,一定能够在国家制度建设中发挥浙大独特的作用!
2018年2月6日,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来到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山东工研院”),就浙大山东工研院的运行模式、科技创新、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化等情况进行调研指导。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浙大山东工研院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严建华代表学校感谢山东省委省政府、枣庄市委市政府对浙大山东工研院给予的大力支持,他向龚正省长一行介绍了过去一年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浙大山东工研院是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的号召,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未来浙大山东工研院将充分发挥浙大人才、科技和学科优势,聚焦高技术产业,吸引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立足枣庄,辐射山东,将浙大山东工研院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助力山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龚正对浙江大学高度重视山东工研院建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浙大山东工研院成立一年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新旧动能转换是山东省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已经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战略,对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典范意义。浙江大学作为全国的知名高校,在山东布局建设工研院,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对促进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期待浙大山东工研院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促进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浙江大学应有的贡献。据悉,2016 年12月,浙江大学与枣庄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协议》,2017年4月在枣庄市高新区互联网小镇落地,开启了浙江大学与山东全面合作的新篇章。浙大山东工研院紧密结合山东发展要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已初步建成了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新材料(锂电)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研究中心等11个研究中心, 引入巴黎萨克雷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战略伙伴共建6家联合实验室。目前山东工研院已有研发人员120余名,其中引进院士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31人,硕士博士占70%以上。当天下午还召开了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浙大山东工研院科技产业园、产业发展公司、产学研基金建设等方案,双方就浙大山东工研院未来的发展达成基本共识。本文作者:宋偊溦 、童嘉、金鹏图片:曹衍龙、网络本文编辑:陈铄泓
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院长魏江结合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数百名新生带去了一堂难忘的“院长第一课”。不少新生在结束后纷纷表示“意犹未尽”“能不能再来一场?”浙大管院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院长魏江作“院长第一课”(以下内容根据现场演讲整理而成,有删减。)今天我想讲讲创新,题目叫《面对演化与变革的唯一道路:创新》。对于学习管理和研究管理的人来说,说每一句话都需要有相应的情景和条件,否则每一句话都是错的。所以在讲创新前,我首先要讲讲当下的情景。1“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真是如此吗?这些年非常流行一句话“今天这个时代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对此,我总在反思:今天的时代,真的不确定吗?很多观点把今天的时代称作VUCA时代,也就是一个充满Velocity(高速)、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Ambiguity(模糊性)的时代。有观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黑天鹅事件”,但真是如此吗?如果将其定义为“黑天鹅事件”,那历史上西班牙大流感(全球17亿人口中有10亿人感染、死亡人数至今没有科学记载)和这些年同样造成大量人口感染并死亡的美国流感、非洲猪瘟,以及在亚洲每每发生的一系列病毒变异,又是什么呢?自工业革命后的几百年时间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演进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从蒸汽机时代火车的发明到如今的高铁,这种高速的变化,真的不确定吗?有人说,我们的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复杂,但当我们去看看亚马逊原始森林,看看自然界的生态,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简单过;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具模糊性、因果关系不确定的时代,但当我们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因果关系都是不确定的。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这个时代并非不确定,如今人类所苦恼的危机与变化,历史上同样发生过。时代变化的背后,是周而复始的演进与变革。面对这样的时代,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如何在不确定中把握最基本的规律。2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必须丢掉幻想,投入创新。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五眼联盟”全球排华将呈现常态化、长期化、复杂化的趋势,我们到了必须丢掉幻想的时候。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中,有多少企业真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有多少企业能够摒弃低成本价格竞争、低技术制造或模仿拷贝国外技术的“老路”,像华为一样顽强地挑战“风车”?面对重重变化,我们必须意识到,从前的“老路”已经行不通,唯一能走的路,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而变强大的唯一道路就是科技创新与管理。回顾人类历史,近500年来出现过16次“超车”事件,有成功,有失败,甚至爆发战争。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在全球“老二”超越“老大”的过程中,有12次发生了“车祸(战争)”,9次“超车”成功;而没有发生战争的,一次也没成功。我们当然希望和平超越,而要实现超越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管理与科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疫情的“突袭”和中美关系的“反复”,让我们更早更清晰地明白: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能靠低成本价格竞争和走非科技创新的“老路”了。我们唯一的路径,就是创新驱动发展。如今的企业已经社会化了。我相信“21世纪传统企业会消亡,未来的企业将是生态组织、平台组织。”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要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做到“不创新,毋宁死”。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必将走向衰亡,这绝非危言耸听。3多元管理世界正加速到来,是时候换个思维方式了。当下的创新,到底处于何种态势?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速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变革,多元管理世界正在加速到来。我们看到,如今的管理世界已不再是100多年前泰勒式的管理,而是一个由资本世界与人类世界、线下世界与线上世界相结合的全新世界。这样的世界,需要我们共同创新与改变。我注意到有观点认为,日本过去的二十年是“失去的二十年”。实际上,日本并没有失去。日本正在走一条重大产业转型之路,传统产业不断淘汰,包括芯片、医疗、机械和新能源在内的新产业在厚积薄发。再来看看我们的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2019年华为一年的研发经费占到全部销售额的15%,大约1300亿。而这个投入额度,占了浙江所有企业研发投入总和的三分之二。浙江的创业精神是天生的,是一种基因。但如果每个人都是小老板,浙江能创新吗?如果无法创造千亿营收、百亿利润,又哪来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我希望,作为国家精英的你们,要利用好这个拥有医学、农学、工学、信息、电子、化工、生物等多个优势学科的大平台,将这些学科的知识转化,毕业后组建团队、专注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打造一个真正能够引领中国发展的高科技企业。4来到“浙”里,你们需要学会“不赚钱,尊重人性”。一位加拿大学者曾经跟我说过,“如果在浙大管院读过书的企业家,还在穿‘旧鞋’走新路,那么管理学院是有责任的。”对此,我也在反思: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底有多少真的在利用科技改变世界、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今天在这里,我想给在座的各位硕博、MBA同学提几点“希望”:希望你们进入浙江大学,能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学会思考与创新,而不是投机取巧,只会模仿与拷贝;希望你们学会共享、学会“不赚钱”——赚该赚的钱,不赚不该赚的钱;希望你们学会作为一个人的修养、历史观、人文观、哲学观、个性观,而不是模仿别人的商业模式;希望你们学会的不只是专业技能,还有思想与智慧,气度与人格。我希望从“浙”里走出去的学生,是具有使命、责任、担当的人,是尊重人性的人。因为有了人性,才有人格;有了人格,才有人道。同学们,如果在未来的学习中你们能领会人性,我会为你们竖起大拇指;如果你们学会了人格,我认为你们合格了;如果你还拥有了人道,我一定会为你们骄傲。如今的时代,对学习经济和管理的人来说,人性、人格、人道的核心就是创新。希望在座的同学,能够坚守这份初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真正无愧于“浙大人”的称号。
编者按: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浙江大学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回望过去,宣示未来,本号开辟“回眸‘十三五’ 奋进‘双一流’”专栏,生动呈现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全面展现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大的努力和担当开创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局面。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岁末寒冬,室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面向未来五年,浙大分子影像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正在举行启动会,这也是学校该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历史性突破。此前一年,这两个重要项目的负责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张宏教授,对外发布了团队历时12年研制的国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模块化集成合成系统。“十三五”以来,浙江大学科研任务承载力显著提升,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9项,创新2030-重大项目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0项,科研经费在高位持续增长。面向未来,浙大人总会自问,我们科研攻关的“杀手锏”在哪里?我们如何为国铸重器?面对新的历史时点,浙大人需要解放思想再出发,自我革新寻突破,在更高层次实现改革、开放、创新的战略迭代。面向科技前沿勇攀自主创新的高峰杭州西北角,9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这是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现场。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斌教授几乎每周都要组织科研团队进行关键技术研讨,确定设备的技术性能与指标。“浙江期盼已久的‘国字号’大科学装置,终于在‘十三五’时期实现了零的突破。”00:18新闻联播报道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学装置的创新是科学思想的结晶。这一重大项目的背后,是首席科学家陈云敏院士团队与合作者们在物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长期耕耘。建成后,项目将利用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开拓科技前沿。如同一台引擎,项目不仅催生一流成果的涌现,更为攀登科技高峰提供强大的源头创新供给。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找方向的问题。为此,今年4月起,浙江大学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了四校合并以来的第一次科研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促进大共识,一体化推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讨论中形成了《浙江大学科研大讨论意见共识20条》,明确了“十四五”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制定了《浙江大学“十四五”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指出,要将“四个面向”作为我校未来科研发展的根本遵循,实现并跑甚至领跑的战略迭代,实现质量和声誉导向的战略迭代,实现面向重大任务或需求的战略迭代,实现交叉集成、攻关会聚的战略迭代,以更大的勇气和格局,树立信心,找准方向,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出更大贡献。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指出,创新对于决胜未来的意义更加彰显,要突出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刻把握创新在国家战略中的意义,坚持系统的整体观念,全局谋划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要瞄准战略性关键领域,面向“十四五”实现科研创新重大突破,为加快建设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作出新的贡献。面向科技前沿,依靠原有的惯性,已经难以胜任新的科技发展,必须在迭代升级中实现跃迁。正如校歌所言,“形上谓道,形下谓器”,浙大人在跟踪到引领中实现新突破,在平台装置上开辟新蓝海,在引育杰出科学家上创造大气候。从2017年担任量子信息交叉中心主任开始,物理学系朱诗尧院士便带领浙大一批年轻人,开展与量子计算和量子光学相关的研究。2019年该团队王浩华教授与合作者们,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世界纪录。现为物理学系特聘研究员的团队成员宋超说:“朱院士为研究工作掌舵领航,积极为我们创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同样是芯片的研制开发,浙江大学牵头继2015成功研制达尔文1代后,又于2019年成功研制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芯片在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机制时,在感认知智能任务的低功耗与模糊处理中独具优势。基于最新芯片,今年9月,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诞生。能否抢占科技制高点,意味着在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能否胜出。“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内涵质量持续跃升,第一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累计在《细胞》《自然》《科学》主刊上发表论文24篇。“十三五”期间,浙江大学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新增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安全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和儿童健康与疾病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获批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加快建设数学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新型科研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筑牢基础研究的高原污染防治,是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进入冬季,雾霾再度成为全民聚焦的话题。燃煤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用煤企业密集分布区域也常是雾霾高发地区。解决雾霾问题,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家战略需求。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领衔并与浙能集团合作,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实现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燃煤烟气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高翔(中)在工程项目现场在嘉华电厂,记者看到200多米高的烟囱上,几乎看不到烟色。燃煤烟气通过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只需要通过短短几十秒钟就“跑完”这个系统,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限值。“我们瞄准煤炭清洁利用这个国家重大需求,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翔介绍,团队依托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和基地,还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共37项,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推动和支撑了国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战略的实施。为国贡献,是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个体攻关转向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在构建适应大科学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中,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浙大,正在不断强化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考核从“0到1”的原创发现,探索项目揭榜挂帅,激发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学术志趣和探究动力,鼓励带头人对标国家需求,组建混编科研团队,通过协同攻关培育重大颠覆性成果。苍穹澄澈,星空仰望,在遥远的月球背面,有一颗鹊桥号中继星,依旧在开展工作。从参与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工程到为嫦娥四号中继星“量身定制”光学观测相机系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之海教授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瞄准国家需求。“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在徐之海眼里,光学成像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科学探测手段。团队主持研制的鹊桥号观测相机系统,更是原创性地提出双分辨率相机的概念:通过一次成像得到两张照片,实现了“大场景”与“大特写”的同时成像。徐之海团队于2019年1月3日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在徐之海心里,对光学成像的研究、对宇宙的探索,就是为国人打开那扇仰望星空的大门。“开展基础研究,就是要认准一个方向,踏踏实实去工作,在不断积累中突破自己的极限。”他说。如何提升科研的规模和品质?浙江大学不断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校领导联系制度,采取“一项一议”“一事一议”,以创新机制推进科研攻关,加快科研特区建设。微米,一米的百万分之一;纳米,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聚焦“微纳尺度”,是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硬核”。无论是研制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硬件,还是合成新型生物原料,或是开发新材料,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都需要深入探究极端尺度下的微观世界。围绕“微纳尺度”这一鲜明特色,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致力于在交叉领域前沿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杭州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院士牵头,正在开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现有的硅材料展现出更多优异的特性。“通过平台‘一条龙’建设,打通宽禁带半导体创新相关的材料、器件、封装等多环节。既探索新发现,也开发新技术,我们的工作将同时处在科技和产业的前沿。”杨德仁说。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会聚融通,正在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可能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科技前沿高地和战略必争领域。杭州科创中心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正在努力成为我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策源地。重点培养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的微纳电子学院,已经整体迁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前端人才培养和后端产业化实验,在同一个园区无缝对接。学院院长吴汉明院士说:“从2001年回国算起,我已经在集成电路产业20年了,这次‘跨界’,我希望培养青年一代研发成套的大生产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十三五”以来,浙大科技工作者顶天立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创基地布局不断完善,以各类科创基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研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新增获批国家级科创基地16个、各类省部级基地77个。面向经济主战场当好服务地方的高参“重要窗口”,如何展现浙大之为?就在上个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在当地开工建设,秉承“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理念,不断构建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的新机制。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各行各业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在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省的衢州市,正是我国重要的化工、能源、材料产业基地。统计数据显示,衢州“两院”2020年开展的横向科研经费近千万,其中为衢州企业产能升级开展的研究占合同总额的七成多。不久前刚在衢州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的等离子体技术产业化项目,能够实现纳米硅球和石墨烯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项目投产后将推动衢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并对传统制造方法带来重大变革。从科学问题到技术突破,从实验操作到产业应用,十余年科研攻关,该项目的研究团队不仅完成了追赶,更实现了超越。衢州“两院”院长任其龙院士说:“国家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比别人更早一步、更快一步,靠的就是核心技术的推广转化。”任其龙院士(左二)团队聚焦产业,浙江大学立足浙江、服务浙江、奉献浙江,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主导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一院一地一企”产学研合作工程,探索服务区域发展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学校完善在浙江省的社会服务布局,相继成立温州研究院、湖州研究院等。名校、名城、名企之间,相互滋养、相互赋能。这其中浙大与杭州的战略合作,堪称典范。双方新一轮合作涵盖93项“2019-2020两年行动计划”及66个“五年工作计划”,共159个项目将在本轮深化合作中扎实全面地推进落地。跳出浙大,发展浙大。从紫金港校区出发向西,绵延33公里的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浙江在“十三五”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建设四年多来,科创大走廊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从来没有孤岛,只有主动融入更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取得更具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浙江大学在大走廊区域生态系统构建中聚焦产业导向和地方发展实际,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大走廊建设壮大发展培育新动能。依托创新型企业、“创新飞地”、紫金科创小镇、全球校友总部产业园等,浙江大学正逐步理顺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打通创新链、知识链、产业链,从而有效推动大走廊区域内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的协同创新。在杭州市余杭区,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教师们在大量的企业走访中发现,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已涉入“无人区”,其关键技术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基础性特征,企业自身难以短期内解决。这些难题,正好是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的优势,研究院还通过混编机制,形成了灵活而稳定的人才队伍,提升区域内高端装备企业的创新动力。面向经济主战场,浙江大学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聚焦战略引领、更大规模开放创新、提升学科水平、可持续平台合作四个主攻方向,开展战略迭代升级,积极助推我省高水平打造创新型省份,加快构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圈。上海,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十三五”时期,学校与上海开展的合作达1500余项,约60家校友企业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今年,浙江大学与上海市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致力于突破计算+核心技术、集聚一流创新人才、服务辐射区域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参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浙江大学在推进新型校地合作中,不断服务区域战略汇聚创新资源,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校企创新共同体,实现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学校通过扎实的合作,实实在在地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不断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将科研平台打造成为人才培养高地。目前,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联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长三角“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华为、百度以及商汤等公司,共同推出“人工智能”微专业,将创新技术需求和教学实践场景紧密结合,在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支持下,推动各创新要素的高层次融合,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战略,目前已经与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建设雄安发展中心、海南研究院、中原研究院、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天津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成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创新研究联盟等。服务经济主战场是高水平大学格局胸怀的鲜明体现,更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责任担当。翻越一座山,需要多少年?2300公里外的云南景东,年初接种的小香蕈菌棒已长出鲜嫩的幼菇,经过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陈再鸣驯化的野生菌,待到春节销售,每袋的净利润可达30元。小小一朵菇,浑身是科技。野生资源调查、纯种分离、人工驯化、菌种产业化,这四步是野生状态进入人工栽培的“关键一跃”。这一跃,要跃过菌种分离纯化、跃过温光气的环境拟合、跃过栽培基质的探索。从实验室到田间,再从田间到实验室,日复一日,陈再鸣找到了这些野生菌人工栽培的奥秘,个性化配置,“一个配方一朵菇”。浙江大学把定点帮扶云南景东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生动实践,8年多的时间,在当地培育和发展了食用菌、普洱茶和乌骨鸡三大主导产业,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的景东农产品近1亿元;组织开展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培训党政干部、技术人才,累计超过15000人次。学校在长期帮扶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联结、四扶两提、点面并进、长效保障”扶贫模式,帮助景东县11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于2020年5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用心用情用力助推景东县经济社会发展。顶天立地,是浙江大学卓越创新的基因与文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探索攻关会聚的高招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2月初的湖北,从天南地北赶来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中,有500余名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各医院,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在浙江,发挥高校高水平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统筹各专科的诊疗骨干力量,浙江大学承担起省级定点诊治医院的任务。什么叫“尽锐出战”,什么是“科技力量”?战疫时刻,尤显担当。对抗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全国科技工作者凝集了集体智慧,发挥了科技抗疫的力量,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了不懈努力。“这次战疫中,广大医务人员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展现了应有的精神风貌。”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汉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两个月,把“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经验和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并取得显著成效。“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是李院士在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创建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这一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零的突破”,也是首次花落浙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李兰娟院士团队取得新突发传染病领域突破的一大特点,就是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2018年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团队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他们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胡海岚(左三)团队成员合影医术与学术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重要的链接点就是临床科学家。回国3年来,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张进不时收到病人的来信,其中很多来自未诊断患者和罕见病患者。虽然张进在单位网页上发布的研究成果介绍很简要,用语也很专业,但患者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张进团队的研究重点是将从血液中逆分化出的多能干细胞重新塑造为功能强大、用途多样的免疫细胞,可用来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疫苗等。这项工作走在了国际干细胞与免疫治疗研究的前沿。在浙江大学,知识的大融通正在链接不同学科的发展之源、创新网络和研究方法。求是高等研究院“脑机接口”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完成国内第一例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患者可以完全利用大脑运动皮层信号精准控制外部机械臂与机械手实现三维运动,首次证明高龄患者利用植入式脑机接口进行复杂而有效的运动控制是可行的。01:1072岁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喝可乐项目负责人王跃明说,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需要神经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紧密合作,而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征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很好的土壤。2018年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集中优势学科力量,重点推进脑科学、人工智能、脑机融合等前沿方向的交叉研究。同年10月浙江大学双脑中心获批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此后的2019年,浙江大学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为国内首个开设“脑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该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就在今年成立的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更是将目标聚焦到数字医药、数字器官、游戏中的人机融合智能、梦境研究等人工智能新方向,引领未来的智能和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全球科技发展新形势,相继推出“科技创新团队”“16+X”科研联盟、“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等科研组织模式,逐渐形成“纵深发展、立体互动”的科研管理新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聚焦以文载道打造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地“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日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176件组与长安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唐代文物,徐徐展开一幅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记者在艺博馆了解到,许多艺术史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物教学的重要性。不管是艺术史专业教育,还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通过接触实物来理解文明的本质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在欧美的一些大学,很多讨论班就在文物库房的展览室开展教学。在西方一流大学任教的一些著名中国艺术史专家,如艾瑞慈、方闻、高居翰、班宗华、李铸晋等都曾带着他们的学生策划重要学术展览,而库房专用的提看室正是他们培训研究生仔细观摩艺术品并参与策展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就是人文学科的实验室,深化既有的知识,并启迪新的发现。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历经千年,敦煌莫高窟茕茕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众所周知,敦煌文书与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内阁大库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四大发现。在敦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涌泉教授团队,正在致力于让敦煌文献“孤儿回家”“新人团聚”。缀合,是敦煌文献研究的基础。先把内容相关的敦煌残卷汇聚在一起,再将内容直接相连或相邻的残卷进行比对,碴口是否相合、字体是否相同、装帧是否一致……在实践中,张涌泉团队系统总结了敦煌残卷缀合的程序和方法,大大提升了缀合效率,新的缀合成果不断涌现。在接受采访时张涌泉说:“文献的缀合,不仅恢复了一个初步可读的变文文本,而且使我们得以走近古代变文作者,重构变文讲唱的场景,去拼接那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明。”北敦3894号(前部)与北敦2301号卷端碎片缀合图在冷门绝学中有浙大人的坚守,在新兴领域也有浙大人的探索。近年来,光华法学院在“数字法学”特色学科上不断耕耘,组建“人工智能+法学”“大数据+立法学”“大数据+互联网法学”等创新团队,推动数字法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提升作用,积极为数据经济和数字安全等领域的地方立法献智献策。“十三五”期间,学校推进各类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平台建设,构建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文科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神经与行为、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探索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人文社科研究方式转变和方法创新。学校加快建设人文高等研究院,以优化学术生态、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国内首创驻访学者、驻院研究员制度,推动原创性研究和交叉研究路径,服务思想创新,集聚和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浙大高研院业已成为国内高研院建设的标杆。正式启动首个由文科牵头的“创新2030计划”——“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并成立亚洲文明研究院,探讨亚洲文明的重大理论构建和现实挑战问题。随着学校第四次文科大会的召开,《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浙江大学关于加快推进文科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学校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全校率先推出“一院一策”改革,并积极探索评价体系改革,试点长周期考核、人文社科著作奖评审等创新体制机制。近年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1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4项(其中一等奖5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走过三分之二的边境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教授告诉记者,只有在一线调研,才能为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从参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一直到参与今年5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件起草,周谷平说,研究者们一直都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以前开放都是东部沿海,西部这么长的边境线,也应该想想怎么样把边境两边的蛋糕做大。”为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带领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广西凭祥、黑龙江绥芬河-东宁、辽宁-丹东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规划。2017年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其中“点名”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的就包括广西凭祥。周谷平表示,这在很大程度是基于我们对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及总体规划的前期调研成果。今年3月,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十三五”期间,浙大文科建设日新月异——学校成立了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智库建设组织领导体制。成立了北京研究院(国家制度研究院),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努力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等7家智库列入浙江省新型智库,为“最多跑一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等重要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持,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学校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计划,产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典籍整理与编纂研究成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在学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推动学术阵地建设中,重点遴选支持了18本文科高水平期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五年光阴,只争朝夕。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先机、赢得优势。“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系统要素更加优质,生态结构更加优越,创新能力更加显著,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形成。面向“十四五”,远眺2035,如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浙大思想、浙大力量、浙大技术、浙大工程?惟有信心、意志、能力,方能登上科学高峰。文字记者:柯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