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日报:埋头研究细菌致病机制,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朱永群——“‘从0到1’的突破,是我的原动力”微笑圈

浙江日报:埋头研究细菌致病机制,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朱永群——“‘从0到1’的突破,是我的原动力”

在人和细菌的共生关系这部绵延至今的漫长历史书上,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朱永群教授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创新印记。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40岁的朱永群接过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证书。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评价说,获奖者们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朱永群有一张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圆脸,但深邃犀利的眼神同时在提醒你,这是一位和危险的致病细菌打了多年交道的资深科学家。他揭示出病原菌攻破免疫防御的多种“秘密武器”,回答了有关细菌致病机制的一系列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在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这一领域,朱永群实验室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非常看重‘从0到1’的突破,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这是我不断冲击前沿研究的原动力。”朱永群说。学科交叉研究发现更多线索朱永群对病原菌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层面。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如果在处理海鲜时不小心扎破了手,创伤弧菌就可能乘虚而入,引发败血症,75%的感染者会在48小时内死亡。空调里藏着的嗜肺军团菌,会在夏天人们享受清凉时侵入人体,导致严重的肺炎……这些凶险细菌包藏的“诡计”,近年来被朱永群团队的研究一一揭露。“我们发现了创伤弧菌和霍乱弧菌中的一种毒性因子,会一手‘点穴’功夫,让我们的免疫细胞动弹不得,最终丧失作用。”朱永群说,这种效应因子成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的靶点。这项成果在著名期刊《科学》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在嗜肺军团菌身上,朱永群发现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毒素,它就像细菌带着的一把剪刀,能剪掉免疫系统给细菌加上的标记,从而躲过免疫防线。“鼠疫杆菌、霍乱弧菌……这些小细菌曾经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细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朱永群说。直至今日,细菌感染领域仍存在大量难题,比如人们普遍担忧的细菌耐药问题,让许多抗生素变得不那么有效了。“更深刻地理解细菌的致病机制,我们就可能找到攻克细菌耐药的办法,研发新的治疗手段,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朱永群说。优秀研究成果和创造性的发现,得益于朱永群丰富的学科交叉背景。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科技工作者,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分子生物物理学家王大成院士和生物化学家邵峰院士,这两位“领路人”为朱永群打开了探索生命科学世界的大门。“我的知识接触面广,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发现的线索也多。这帮助我站上创新的高点。”朱永群告诉记者,自己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地运用生化、细胞、结构等多学科方法,这种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目前在国内外同类实验室中并不多见。一天干14小时做一个奋斗者和学生讨论科研工作时,朱永群爱用办公室的一张单脚圆桌,四五个人围坐一圈。这张桌子用了多年已经老旧,胳膊杵着桌面一端,另一端就会翘起来。朱永群一直没换,他说:“这样挺好的,讨论的时候没人犯困打瞌睡。”朱永群不知疲倦地探索未知世界,创新者必须同时是奋斗者。在他看来,没有全力以赴、孜孜以求的干劲,是做不好科研的。他每天早上9时到实验室,晚上11时才离开,一周工作7天,只有过年才休息几天。“只要方向正确,勤奋就会和产出成正比。”朱永群说。他35岁就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是当时浙大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负责人中最年轻的一位。朱永群出生在安徽农村。初中时每天早晚要帮家里放牛,他就用放牛的时间看书自学,学得比老师教的还超前。他本科学的是应用物理学,研究生阶段转向生物学研究,专业跨度很大,一开始连最基础的蛋白质电泳实验都不会做。朱永群迅速努力弥补差距,差不多每周都要在实验室通宵工作两三次。勤奋的根源是投身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朱永群不要求学生像自己读研时那样做“拼命三郎”,但常常恳切地勉励他们:“搞科研创新,我从不担心你们不够聪明或能力不强,最重要的是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性。”曾有一名学生辗转多个实验室,都没能顺利待下去,最后来到朱永群这里。朱永群为他设定一个实验标准,告诉他不要计较花费的时间,不要担心实验耗材,全心全意按标准去做好这个实验。“他钻了进去,不断地尝试再尝试,终于找到了科研的感觉,就这样锻炼出来了。”做原创性研究营造创新生态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既是朱永群对自己下一步科研创新工作的要求,也是他对浙江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期待。每当开启一个新的科研课题,朱永群首先带领团队探讨的就是课题的原创性。他说,定一个高的目标,才会吸引人更加心无旁骛地去钻研。“做原创研究是一件多么艰苦的事情啊!”这是朱永群发自内心的感慨。探索自然奥秘的道路充满坎坷,选择了这条险途的人,应当得到更多的尊重。“我相信浙江已经有足够的条件来创造这样一个创新环境,让科学家去做那些有风险、有挑战的原创性研究,并宽容他们的失败。这将成为浙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势。”朱永群说。参加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朱永群在温州、台州考察了不少生物医药企业,寻找成果转化的机会。“建设‘生命健康’科创高地需要各方联动。大学实验室、医院、生物医药企业应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营造创新生态,这样就能推动我们的生命健康创新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台阶。”朱永群说。【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幸平

2020中国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排名,北大第一,浙大第三!

生物科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专业,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都有涉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尤其是实验课室内室外都有,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非常值得选择的专业。生物科学跟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课程较多,但理论课能增加知识面,实验课可以增强操作能力,野外实习可以锻炼实践能力。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就像一个不断探秘的过程,认知这个世界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自身的了解。2020中国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排名,供参考!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生命科学前沿、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实验、普通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实验等。生物科学专业就业方向生物科学专业以生物医学作为主要培养方向,生物医学是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已成为国际和国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但相关人才严重不足。生物科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在生物医学或生物医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在教育机构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管理工作,或在生物学相关产业自主创业。从事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高新生物技术企业产品研发、食品药品质量检测、环境质量监测、安全控制、动植物检疫和生物学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良好的前景。

性理

浙大开挂了:一个月内,2篇《自然》、2篇《科学》、1篇《细胞》,成果太多了!

在学术界,一提到《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细胞》(《Cell》)这三大期刊,每个人都会肃然起敬。拥有着极高的引用率和录用难度,它们被科学界奉为至上权威,因此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也是对研究者和高校卓越科研能力的最有力证明。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浙江大学就有5项科研成果被刊登在《自然》、《科学》和《细胞》期刊上,不可谓不振奋人心!第一篇《自然》:破解高熵合金强度与塑性兼得奥秘论文截图北京时间10月10日,一篇以浙江大学为第一单位的论文在线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论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在高熵合金方面的最新成果,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团队的余倩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朱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Ritchie合作,从解密高熵合金中元素分布开始着手,揭开了庐山真面目。余倩与课题组同学合影该研究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调控力学性能的特殊机制, 高熵合金中独特的浓度波调控极精细并具有连续性,是一种可控和高效的材料强韧化方法。《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该工作对理解复杂成分合金(传统固溶强化理论无法适用)中的强化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人工制碳酸钙新法,浙大团队再添一篇《自然》!论文截图北京时间10月17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又刊登了浙江大学的一篇文章,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可以迅速在实验室里得到厘米尺寸的碳酸钙晶体大块材料,并且这些碳酸钙的制备过程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像做塑料一样按照模具形状长成各式模样。用这种全新方法做出来的材料具有结构连续、完全致密的特点,在3D打印和物质修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间为唐睿康教授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刘昭明博士,通讯作者是唐睿康。《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这项研究将经典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理念结合,将有可能为材料合成翻开新的篇章。”两篇《科学》同时上线,浙大医学院厉害了!北京时间10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郭江涛课题组关于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研究成果论文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浙江大学医学院刘斯博士、冷冻电镜中心常圣海博士和物理系硕士生韩斌铭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团队成员郭江涛、叶升和刘斯在讨论课题郭江涛课题组解析了这类蛋白质中的一个成员——人源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2.9埃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钾离子和氯离子的结合位点,提出一个钾-氯共转运机理的模型,这将为相关的疾病治疗和药物设计提供新的视角。论文截图恰巧在同一天,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另一项成果,由基础医学系Dante Neculai教授团队进行的抗细菌免疫的识别受体蛋白的研究也在《科学》杂志上成功发文,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2015级博士生陆喦、2017级博士生郑裕萍,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癌症研究所研究中心博士后tienne Coyaud,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讲师张超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截图该团队研究发现,NLR家族的两个重要受体蛋白NOD1和NOD2能够在棕榈酰转移酶ZDHHC5的作用下发生棕榈酰化修饰,从而介导细菌性炎症信号通路的发生。这一发现有效地连接起科学机理与临床问题,未来在诊断和治疗上或有重要价值。Dante Neculai指导团队成员分析结果十月的最后一天,第五篇CNS,这次是《细胞》论文截图北京时间2019年10月31日,一篇题为《Stress-inced metabolic disorder in peripheral CD4+T cells leads to anxiety-like behavior》的论文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范柯琪与李异媛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靳津教授团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靳津实验室的研究发现——CD4+T细胞嘌呤合成代谢功能紊乱在慢性应激诱导的心理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加深神经发育、精神疾病与免疫生理功能之间联系的理解,对了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并研发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浙大官方公众号网友评论截图高质量论文一篇接着一篇地登上国际顶级权威期刊,浙大惊人的发文速度,让不少人都竖起了大拇指,更有网友直接称这是“开挂的速度”,实在是太强了!但在这“开挂”的背后,是浙大科学家们默默耕耘的付出和求是创新的精神。基础科学认知的突破是创新应用的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向这些科研团队表示祝贺和致敬!文章整合自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求是新闻网图片来源于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网络文字整合:浙江大学微讯社 张子岳 郑舒怡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郑舒怡责任编辑:周亦颖

日以心斗

他开创新中国的生物科学研究布局!92岁还坚持上班,去世前还在讨论学术问题!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才汇聚,群星璀璨。70年间,浙江大学也涌现出一大批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的奋斗者。无论光阴如何流转,不管岁月怎样变迁,他们始终初心如磐,奋战一线。建国之初,浙江大学的贝时璋受国家任命,创建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创了新中国学科交叉的先河。此后,他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工作了60年,为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本期,我们推出的是贝时璋的故事。平凡的岗位,不凡的坚守,我们也期待听到您的声音!投稿邮箱:zdxmt@zju.e.cn。十年前,这样的一位老人逝世了。他是一位大学者,开创了中国学科交叉融合的先河,首创“细胞重建”学说。他是一位先行者,协助筹划新中国的生物科学研究布局,创建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其拟定的工作方向迄今仍影响着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他是一位教育家,组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培养出大批杰出的实验生物学家和生物学科带头人。他,就是浙江大学的杰出校友、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2009年10月29日上午,贝时璋在安眠中辞世,享年106岁。转眼间,他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在他逝世十周年的今天,请允许我们深切怀念这位老人。“我们要为国家争气!”在去世的前一天,贝时璋召集了6位研究人员一起讨论继续努力工作的问题。当时的贝时璋鼓励大家说:“我们要为国家争气!”这句话,是贝时璋留给中国科技界的遗言,更是他一直在践行的座右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建立中国科学院,国务院把贝时璋请到北京,协助筹划中国的生物科学研究布局。其实,贝时璋一直以工作为最大的快乐,即专心做学问,较少参与行政管理工作。可在百废待兴的年代,新中国的早期科学发展刚刚起步,需要人来筹备和管理。所以,在得知领导上希望他能多做些管理工作时,为了新中国的科研大局,他同意了,并兢兢业业,认真工作。为协助筹备中国科学院,他常常往返于北京、杭州之间,为发展祖国生物科学事业,他在1958年一手创建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搭建起了这个国际少有的科研平台。青年贝时璋贝时璋是一个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但更是一个眼光长远的战略科学家。建所伊始,贝时璋主持拟定了研究所两个主要方向的工作:研究有机体的物理及物理化学过程和研究外界物理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有机体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他的谋划在60年后的今天仍旧影响着中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还是中国学科交叉的开拓者。在上世纪50年代创办研究所时,许多人对于学科交叉都抱有不理解、质疑,甚至是批评的态度。“为什么要让数学物理毕业生来研究生物呢?”贝时璋顶住了质疑与压力,并义无反顾地做了下去。他将研究所命名为“生物物理研究所”,招募各学科毕业生来研究所,创办了生物物理化学等研究室。研究所成立之初,虽不同学科的成员坐在了一起,但这不等于能产生新的边缘学科。许多刚毕业的青年都不知从何下手。而贝时璋就手把手教他们,给了许多具体的指点,比如要求他们阅读一些书刊,大致规定一个研究范围等等。多学科交叉,关键在如何组织。贝时璋想尽了一切办法,成功地把多个领域的人员组织在一起,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贝时璋(后排右二)在接待外宾上世纪60年代,贝时璋带领生物物理所配合“两弹一星”工作发展宇宙生物学和放射生物学研究。尽管这些研究都属于国家机密,不能发表论文,但贝时璋仍带领他的团队积极工作。在他们心中,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就是最高的奖赏。贝时璋一生专心致学,成果显著。改革开放之后,贝时璋推掉了担任社会职位的邀请,一心一意做科研。92岁之前,贝时璋每天都坚持去实验室上班。1982年,贝时璋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5篇论文,还另编辑了24篇论文。1988年和2003年,他先后出版了《细胞重建》的第一集、第二集。贝时璋的这些成就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他取得博士学位的母校——德国图宾根大学的骄傲。这所大学先后于1978年,1988年,2003年和2008年四次授予他荣誉博士证书。可以说,贝时璋这位杰出的中国学者,在德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浙大的不解之缘贝时璋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29年秋回国。此后,他浙江大学工作二十年。从1929年到1949年,从26岁到46岁,可以说,贝时璋把最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浙大,并同他人一道,将浙大推上了历史上的巅峰!先生回国后白手起家创办了浙大生物系。他让校长拨给他的3间屋子各自派上了用场:一间寝室,一间工作室,一间实验室。而教学需要的画图他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需要的仪器、药品和书刊他也亲自一一列出清单,精打细算地购买。任教时,先生有一套独特的风格。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唐觉回忆说:“贝先生(当年在浙大任教时)是生物系的老师,我读的是植物保护专业,但我旁听过贝先生5门课,从最早的《无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到他的研究生课程《实验形态学》,贝先生上课不带讲稿,他喜欢边讲课边画图,我们听了印象特别深刻。他的教学方法对我影响非常大,我后来也这样给学生上课。”贝时璋在浙大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几经周折,历程艰辛,在贵州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西迁途中,贝时璋协助竺可桢校长维持教学和科研的运行。在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中,他仍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在显微镜下精心绘图。1938年学校抵达江西泰和时,他已绘制出教学图片百余张,满足了实验的急需。1939年2月5日,敌机在广西宜山标营浙大校舍投弹118枚,学校损失惨重,然而贝时璋心中仍只有一个信念:尽快组织师生上课。生物系师生在贝时璋的带领下,白天逃警报,晚上照常上课或做实验。生物系的一次学术性读书报告讨论会,也在晚上于一间民房楼上按期举行。教学中,他仍旧保持着边讲课边画图的习惯,常常右手写板书,左手同时画图配合讲解。他绘制的图片精准优美,就像一幅幅艺术品。生物物理所编辑出版的《贝时璋画册》,刊登了他发现的南京丰年虫中间性卵黄颗粒及其切面图,这是他的墨宝真迹,而非照片。1944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等人到贵州湄潭参观浙大理、农二学院。李约瑟特别参观了贝时璋等三位教授的实验室,并十分佩服贝时璋研究工作的细致和图片的精美。回到英国后,他在《自然》周刊上赞誉浙大是“东方的剑桥”。熟悉浙江大学历史的人都知道,西迁是浙江大学最艰苦的岁月,也是最光辉的岁月。当时的师生中,有27名老师和27名学生在日后当选了两院院士,共计54人。而贝时璋,就是其中之一。虽然1949年后贝时璋离开了浙江大学,但他始终牵挂着浙大。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华诞时,先生曾题词:“求是精神光芒万丈,英才辈出鉴德知来。”灿若星河浙大人 第三排左一为贝时璋严谨的父亲,思乡的游子抛开贝时璋那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个平常人。在子女眼中,他是一个严谨的父亲。长女贝濂回忆时曾说:“爸爸的东西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教育我们也要严谨、认真,这样的习惯影响了我们的一生。”长子贝丰评价他也说:“不求名利、治学严谨、生活节俭是父亲一生的作风。我要求自己一定要严谨、公正,这些正是我从父亲身上看到的、学到的。”贝时璋与长女和长子先生也是一位思乡的游子。他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12岁随父外出求学后就很少有机会回去。长大成才后,贝时璋仍旧关心、牵挂着家乡。他说话依然带着浓重的宁波乡音,家里特意订阅了一份《宁波晚报》,随时了解宁波的情况。1993年,贝时璋嘱咐儿子到镇海老家去看望,儿子拍回来的家乡照片,贝时璋一张张仔细地看了又看。2003年,贝时璋专门为宁波题词:“祝宁波科技教育事业再创辉煌”。2004年,贝时璋又为宁波青少年题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贝时璋对家乡的关切之情可见一斑。2009年10月29日,贝时璋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浙江大学的唁电中写道:“他是国家的科学巨擎,为母校赢得了巨大荣誉,他虽逾百岁仍勤耕不辍,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劭德勋业将成为浙江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为我们所铭记。”曾经的成就不会随着时间消逝,曾经的贡献不会被岁月掩埋。今天,是贝时璋逝世十周年,在此,我们深切缅怀。愿先生安息。文字作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孔祥思图片来源:网络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孔祥思责任编辑:周亦颖

人之合也

国内生物学最好的几所大学,浙大第五,中科大排名有争议

最早接触生物学就是初中生物课中做那个著名的膝跳反射实验,而后知道了撰写《物种起源》的达尔文,知道了自己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他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受此影响,本人一直对生物学充满浓厚的兴趣,一直到现在,不爱看电视的我对于《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每集必看。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生物学发展前景广大,学生物科学的学生出国深造的机会很大,职业随个人兴趣也有很大选择余地。在世界上牢牢占据生物学科研霸主的是美国,生物学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学大多数是美国大学,所以生物学出国留学的热门目的地是美国。比较而言,国内开设生物学专业的高校虽然有近300家,但真正能排到世界百强的只有寥寥几个大学。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生物学A+的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获得A,另有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获得A-。在软科2018世界大学生物学专业排名中,北京大学是唯一名列世界前100强的国内大学,另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按顺序排在前150位,中山大学排在前200名内。而其它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得A类的大学,均排在全球200位以外。在QS2018世界大学生物学专业排名中,排在前100位的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排在前150,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排在前200位以内。很明显,“北清交复”排在前四位,属于强中之强,无疑是第一阵容。浙江大学排在第五位也是妥妥的,领军第二阵容。排名最具争议性的是中国科技大学,该大学在教育部和QS的排名靠前,但在软科2018排名竟然到全球400名以外,着实让人惊讶,但综合这三大排行榜,“中科大”和“浙大”、“中山”、“南大”、“武大”和“中农”算是处于这个排行榜的第二阵容。另外,“南开”、“厦大”、“川大”和“华科”、“华农”等,在教育部获得A类,但在QS和软科排名靠后;南京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上榜QS和软科排名,但未在教育部评估中获得A类的大学,算是这个排行榜的第三阵容。同学们要在国内深造,这三个阵容的大学都是可选择的。

儿子们

重磅!2019顶级学术期刊CNS发文盘点!浙大高水平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9年已经进入尾声回望2019这一年想必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必定有浙大在高水平基础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有人说2019是浙大科研开挂的一年究竟有多强?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今年浙大在顶级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合称CNS)上的发文情况吧~2019浙大CNS发文一览截至目前,2019年浙江大学在CNS三大刊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文章9篇,比2018年多5篇,约为近五年年均发文数的3倍;非第一单位但有共同通讯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发文5篇;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浙大还参与完成了9篇CNS文章。共计23篇。浙大为第一完成单位或有共同一作、通讯作者发表的CNS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浙大在三大刊的具体表现~Nature2019 年,浙大在 Nature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5 篇。01北京时间1月10日凌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课题组在国际上研制成功了首个三维光学拓扑绝缘体,将三维拓扑绝缘体从费米子体系扩展到了玻色子体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导中的传输效率。这项研究由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课题组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Baile Zhang教授、Yidong Chong教授课题组合作共同完成,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杨怡豪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陈红胜教授和Baile Zhang教授、Zhen Gao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02北京时间4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报道了浙江大学陈军教授和彭金荣教授课题组在遗传补偿效应分子机制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课题组首次揭示基因补偿效应是由携带提前终止密码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激起,由无义突变mRNA降解途径(NMD)中的上游移码蛋白3a(Upf3a)参与。同时,还揭示同源序列核酸是上调补偿效应基因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研究证明补偿效应基因转录水平的增加是由于补偿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所引起的。该研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马志鹏,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军教授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彭金荣教授。03北京时间10月10日,一篇以浙江大学为第一单位的论文在线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论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在高熵合金方面的最新成果,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团队的余倩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朱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Ritchie合作,从解密高熵合金中元素分布开始着手,揭开了庐山真面目。余倩与课题组同学合影该研究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调控力学性能的特殊机制,高熵合金中独特的浓度波调控极精细并具有连续性,是一种可控和高效的材料强韧化方法。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该工作对理解复杂成分合金(传统固溶强化理论无法适用)中的强化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04北京时间10月17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又刊登了浙江大学的一篇文章,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可以迅速在实验室里得到厘米尺寸的碳酸钙晶体大块材料,并且这些碳酸钙的制备过程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像做塑料一样按照模具形状长成各式模样。用这种全新方法做出来的材料具有结构连续、完全致密的特点,在3D打印和物质修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截图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刘昭明博士,通讯作者是唐睿康。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这项研究将经典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理念结合,将有可能为材料合成翻开新的篇章。”左二为唐睿康教授05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青研究员实验室经过与医院合力攻关,首次发现人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K1变异可以导致自身炎症性疾病。这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12月12日(北京时间),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刊登。浙江大学周青课题组博士生陶攀峰、王俊和王诗豪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周青、俞晓敏、哈佛大学医学院袁钧瑛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晓川为论文通讯作者。周青研究员团队在解析发病的分子机制过程中,周青课题组发现,病人体内的RIPK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RIPK1蛋白在蛋白酶Caspase-8的切割位点上发生氨基酸变化,使得RIPK1无法被正常切割,这样的改变破坏了RIPK1正常的激活模式,使其活性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细胞的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由于细胞的“生死”平衡被打破,病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并自发产生发烧等炎症表型。这个致病机制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科研人员还发现病人不同种类的细胞对相同的RIPK1突变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提示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在相同基因型下可以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表型,这一发现丰富了人类RIPK1在调节不同种类细胞死亡中的作用。Science2019 年,浙大在Science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3篇。01在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单位组成的团队通力合作下,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记录。这一进展于北京时间8月9日在《科学》杂志发表。多比特量子纠缠态的实验制备是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控制能力的关键标志,国际竞争尤为激烈。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由中国学者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将纠缠的比特数目推进到20。浙大物理系博士生宋超、中科院物理所许凯副研究员和博士生李贺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物理所范桁研究员、郑东宁研究员和浙大王浩华教授为共同通讯。其他作者包括浙大王大伟教授、朱诗尧院士,中科院自动化所蒿杰研究员、冯卉助理研究员,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张煜然博士,以及浙大物理系参与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实验平台建设的青年团队。两篇科学同时上线北京时间10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郭江涛课题组关于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研究成果论文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浙江大学医学院刘斯博士、冷冻电镜中心常圣海博士和物理系硕士生韩斌铭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团队成员郭江涛、叶升和刘斯在讨论课题郭江涛课题组解析了这类蛋白质中的一个成员——人源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2.9埃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钾离子和氯离子的结合位点,提出一个钾-氯共转运机理的模型,这将为相关的疾病治疗和药物设计提供新的视角。论文截图恰巧在同一天,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另一项成果,由基础医学系Dante Neculai教授团队进行的抗细菌免疫的识别受体蛋白的研究也在《科学》杂志上成功发文,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2015级博士生陆喦、2017级博士生郑裕萍,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癌症研究所研究中心博士后tienne Coyaud,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讲师张超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截图该团队研究发现,NLR家族的两个重要受体蛋白NOD1和NOD2能够在棕榈酰转移酶ZDHHC5的作用下发生棕榈酰化修饰,从而介导细菌性炎症信号通路的发生。这一发现有效地连接起科学机理与临床问题,未来在诊断和治疗上或有重要价值。Dante Neculai指导团队成员分析结果Cell2019 年,浙大在 Cell 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1 篇。01北京时间2019年10月31日,一篇题为Stress-inced metabolic disorder in peripheral CD4+T cells leads to anxiety-like behavior的论文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范柯琪与李异媛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截图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靳津实验室的研究发现——CD4+T细胞嘌呤合成代谢功能紊乱在慢性应激诱导的心理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加深神经发育、精神疾病与免疫生理功能之间联系的理解,对了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并研发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靳津教授团队2019年,来自浙大科研团队的一篇又一篇高质量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不可谓不振奋人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2020年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期待浙大科研团队在新的一年创造更亮眼的成绩单!为浙大科研团队点赞、加油!数据来源于: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浪荡儿

「科研进展」浙大团队揭示脯氨酸合成关键酶P5CS调控神经系统稳态

2020年8月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佟超实验室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发文揭示脯氨酸合成关键酶P5CS通过调控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调控神经系统稳态。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和代谢中心,但线粒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之间如何协同整合并对外界信号做出反应还不清楚。P5CS是线粒体内合成脯氨酸和鸟氨酸前体物P5C的关键酶。ALDH18A1基因编码P5CS,其突变会导致皮肤松弛症和痉挛性截瘫。患者除了有皮肤松垂、关节松弛、肌张力减退、白内障等早老症状外,还常出现智障和渐进性的神经退化,但致病机制不清。在本项研究中,佟超教授实验室发现在正常哺乳动物细胞中,P5CS在线粒体基质中呈短棒和环型分布,而在衰老细胞中P5CS则弥散分布在线粒体中。进一步研究发现氨基酸饥饿和氧化刺激均导致P5CS分布发生变化,暗示P5CS可以感受胞内外环境刺激。缺失P5CS的细胞对环境刺激更加敏感。P5CS缺失果蝇半数不能孵化为成蝇,而能够孵化的新生果蝇眼中则会积累大量脂滴,并随着日龄增加出现感光神经元的退化。代谢组学数据显示,P5CS缺失细胞中不但出现脯氨酸和鸟氨酸合成异常,也出现脂代谢和嘌呤代谢异常。进一步研究发现,P5CS可以调控线粒体呼吸复合体的组装。P5CS缺失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出现异常,进而导致脂消耗和嘌呤合成异常。本研究揭示了P5CS可以作为一个外界刺激的感受器调控整合多种线粒体代谢途径,为研究线粒体调控神经系统稳态维持和衰老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ALDH18A1突变的致病机制。图1:P5CS缺失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组装从而导致胞内脂代谢和嘌呤代谢异常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佟超实验室的博士生杨兆颖和赵小翠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佟超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纪俊峰教授和博士生刘洋、杭州师范大学的刘俊平教授也协助了本项研究。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王戎

重磅!吴汉明院士加盟浙大,为“中国芯”再创业

4月9日,我国集成电路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从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手中接过授聘证书,担任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之前,吴汉明院士已经全职加盟浙江大学,受聘为“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从2001年回国算起,深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20年的吴汉明重新回到学界。这次“跨界”,他希望培养青年一代研发成套的大生产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中国芯片制造带入“纳米时代”集成电路又称芯片,是工业生产的“心脏”,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09至2014年,我国先后启动55纳米、40纳米和28纳米新工艺,成为中国芯片制造产业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吴汉明直接领导并参与了成套产品工艺研发,让“中国芯”走进纳米时代。作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史上难度跨越最大的成套工艺研发项目,用吴汉明院士的话说“既是空前也是绝后的”。三代工艺技术一起研发,前一代技术的产生就为下一代技术做基础,这也就相当于一幢三层房子,每层同时开工,难度可想而知。当前在米粒大小的硅片上,排列着数以亿计的晶体管,这些精度只有百分之一根头发丝大小的晶体管互联起来就能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功能。每一次技术迭代,就意味着在单位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增加一倍。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不仅让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小,而且功能变得日益强大。吴汉明1987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成为中科院当时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之后他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在加州诺发公司和英特尔任高级主任工程师。回国后,他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工作长达十八年,对这一领域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关注技术产业化的同时,吴院士积极应对中国芯片产业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在他的主持下,开创了高端集成电路产品国内设计与制造的先河。“产业提需求,科技人员跟着产业做研发。”这是吴院士深耕这一领域最大的体会。68岁南下浙大“再创业”2019年,67岁的吴汉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这个年龄当选,他毫不讳言。“工程领域的特色在于积累,几个工程下来就这个年纪。”他说,“尽管已经68岁,但我的优势就是在不同技术迭代中所沉淀的经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今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我国芯片制造的另一大瓶颈——人才资源短缺问题上来了。吴汉明院士说,在他领导的重大项目攻关中,没有“个人英雄”。只有数以千计的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与奋斗,才做出了出色的业绩。“每个一流环节组合起来才是一流的产品,这背后需要一流的人才。”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在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又与传统的培养方式有所区别,“我们这行很少有论文,产值是我们判断一项工作的标尺。”吴院士认为,产业技术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如果不能批量生产出效益,那就谈不上成功。吴汉明认为这次转型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国家战略需求,地利是科创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和是浙大的创新氛围。成立于2019年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三大板块的交叉会聚和跨界融合,构建面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的创新生态圈,努力打造具有世界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浙江大学的特色就在于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是一片适宜于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沃土。”创新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吴汉明说,对于产业导向的学科,在追赶过程中如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就非常困难,必须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微纳电子学院需要“做喜欢的事的你”未来,浙大微纳电子学院将如何建设?吴汉明院士说,学院是在微电子学院基础上升级建设而成的,整体迁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将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建设重量级的创新平台,融合前端人才培养和后端产业化实验,让实验室与产业在同一个园区真正无缝对接起来。“人的一生很短暂,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认准了就要坚持下去。”对吴汉明来说,芯片行业就是这样一件喜欢的事。他也想告诉未来一起干事创业的同行者:“做喜欢的事就是玩命做好一件事,只有享受过程的苦与累,才能开开心心工作,才能出活出成绩。”刚回国不久,吴汉明就负责0.13微米刻蚀工艺的技术攻关工作。流片出现故障时,哪怕是凌晨一两点打来电话,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带领的团队为我国实现铜互连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刻蚀工艺基础。对于他这个学院领导者,吴汉明认为只要是做喜欢的事情,就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将努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生态,在愉快的心情中努力工作。什么样的技术是成功的?吴汉明院士认为,被大生产验证的技术,是最有价值的技术。在浙大,作为学校微纳电子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的微纳电子学院名誉院长严晓浪教授,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微电子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而由他领导并创办的“中天微”被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成为大家熟知的“平头哥”的主要部分,在推进“中国芯”中跑出产业加速度。吴汉明院士希望,在他所领导的微纳电子学院,能够再出三五个这样的企业,“我们希望培养出一批带着技术的老师,为国家利益作贡献。”文字记者:柯溢能摄影记者:卢绍庆今日编辑:芷凌责任编辑:李灵

去德之累

赞美!8位浙大教授入选2020年度国家杰青!

昨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正式公示了2020年国家杰青的建议资助申请人。名单显示,2020年浙江大学共8位教授入选国家杰青。其中医学院2位,生命科学学院1位,生命科学研究院1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位。作为和长江学者一样备受关注的高端人才,每年的杰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1994年,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首批入选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经过24年的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几乎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据统计,2000年以后当选的60岁以下中科院院士中,获该项目资助者占到68.9%;在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成果中,由获该项目资助者主持或参与的达523项,占比80.6%。往年国家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去年起增加到300,每年的资助率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竞争非常激烈。浙江大学8位教授入选在公示的建议资助申请人中,浙江大学共8人入选,入选名单如下:本文来源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青塔微信公众号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新小子

亚洲首位!浙江大学女教授获国际脑研究大奖

“实力和颜值爆表!”近日,浙江大学一位女教授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惊叹她就是近日斩获IBRO-Kemali国际奖的胡海岚这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北京时间2019年7月15日,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基金会评奖委员会宣布: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的获得者,为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胡海岚教授。据浙江大学消息,该奖旨在全世界范围内表彰在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每两年评选一位。奖金为25,000欧元,获奖者将受邀在欧洲规模最大、每两年一次的欧洲神经科学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胡海岚,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2008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5年加入浙大。她和团队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社会竞争的神经基础等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这给无数抑郁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胡海岚教授接受采访阐述研究的突破和意义在IBRO官网的授奖依据中,评奖委员会这样描述胡海岚的贡献: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领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她对系统神经科学中尖端前沿技术的驾驭,而她本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开拓者之一。胡海岚得奖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花式为她点赞!网友也希望:对抑郁症的研究能有更大的突破。学生时代就是学霸1973年出生的胡海岚,从学生时代起就是顶尖的学霸了。她是“全年级数学最好的女生,轻声细语,从容淡定,漂亮聪颖”。到了高中,斩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高三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学生物系。朋友问她生物系毕业以后干什么,她笑嘻嘻地回答:“要么研究细胞搞科研,要么进酱油厂造酱油。”直到十多年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时,胡海岚的科研目标开始变得明确--揭开情绪的奥秘,掌控大脑神经环路的“编程”。掌握大脑神经环路“编程”神经生物学是研究脑的科学。在胡海岚看来,大脑是自然界最神秘最复杂的结构之一。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更是脑科学的世纪。这个领域不仅有太多的挑战,更有太多的未知。随后,胡海岚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Corey Goodman博士,于2002年获得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2003-2004年和2004-2008年期间分别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ulius Zhu博士的实验室和冷泉港实验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在麻省woods hole暑期上课做RNA抽提实验2008年12月,胡海岚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资助;2013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并获得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2012、2014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u2026u2026一路走来,胡海岚和她的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了许多突破,不得不提的,就是2018年在《Nature》(《自然》)“一期双刊”的壮举。年轻团队“一期双刊”2018年2月15日,胡海岚带领她的团队,在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了两篇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在业内引发轰动。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被认为“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抑郁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达11%,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额每年以百亿美金计,但即使如此,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均缓慢。该团队从快速抗抑郁药氯胺酮着手,在论文中首次揭示外侧缰核的一种特殊放电方式--簇状放电是抑郁症发生的充分条件,而氯胺酮的起效原因正是有效阻止了这一脑区的簇状放电,且发现了T-VSCC是一个新的抗抑郁靶点。同期发表在Nature的另一篇论文中,其团队又揭示了另一快速抗抑郁分子靶点--存在于胶质细胞中的的钾离子通道Kir4.1,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至关重要。为智慧与气质并存的科学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