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始规划筹备,于2020年11月落成,香港公开大学赛马会健康护理大楼终于和大家见面啦!校方于近日举行了大楼开幕仪式,特首林郑月娥、公开大学校长等人分别以预先录影和亲临现场的形式一同主礼。(图:开幕仪式)香港公开大学揭开新篇章据了解,新大楼耗资8.5亿元,历时4年,其中政府拨出4亿免息贷款表示对这项工程的支持。大楼共13层,占地超过1万8千平方米,令公大校园总面积增加34%。大楼采用现代建筑风格的设计以及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包括护理及物理治疗实验室,将主要提供给健康及护理相关学系的学生使用。(图:新教学楼教学设施示意图)此外,大楼还将加入大量的绿化元素,融入附近的社区环境,更为校园添上充满朝气活力的新面貌。(图:大楼内部设计图)公大校长黄玉山接受采访表示,学院是公大6年以来第2栋建成的新大楼,加上大学即将重新命名为「香港都会大学」,亦将展开公大新一页。今年联招报读人数下降6%,但公开大学的入学人数录得4.4%的增长,证明公开大学课程广受欢迎且符合社会需求。开幕仪式上,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透过视频向学校表示祝贺。她称,很高兴见到这项工程完成,期望大楼能为公大提供更多空间,培养更多与护理有关的人才,贡献香港以至大湾区,又感谢赛马会的捐助令大楼顺利启用。公开大学与肇庆学院联合办学开幕仪式上,黄校长也提及公大已和肇庆市政府及肇庆大学达成协议于大湾区发展新校区,预计占地2500亩,总投资38.4亿,期望令公大扩大发展空间。(图:学校效果图)据悉,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初期将开办创新商学院、创意媒体学院、科技学院及语言、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在不久的将来设立护理及健康学院,根据肇庆市和大湾区人才需求,开办实用本科课程,并在条件成熟时招收研究生。(图:学校效果图)学校将分阶段招生,办学首四年计划共招收约4,000名学生,再按阶段逐步发展至在校学生约10,000名。按香港公开大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及需要,主要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图:学校效果图)无论新建教学楼还是与肇庆学院联合办学都体现出公开大学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构建香港与大湾区各城市间沟通的桥梁的理念。新的一年,希望香港公开大学能越办越好!信息来源:香港01,香港公开大学官网
“为了让教师安心乡村教育,马边2014年1月开始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全县114所学校1186名教师,乡村教师收入人均增加14%以上。这项政策的实施,增强了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如今要求调动和离职的教师大幅减少,还出现部分县城优秀教师主动回流到乡村学校任教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断加入我们的队伍,其中很多是本科生,还有一些研究生。”彝族教师、四川省马边县建设乡光辉中心校校长李学梅欣喜地介绍着身边乡村教师队伍发生的变化。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李学梅的讲述可以说是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一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一年以来全国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如何?下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思路是什么?2月1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相关情况作了介绍。提高入口质量,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报考师范“我将来想当一名老师,上师范院校将来的前景如何?”填报志愿时,北京高考生小李的心中一直存在困惑。教师教育、师范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让师范生成为更有吸引力的选择?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后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5个举措。第一,进一步加强师范教育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动地方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师范生的生均拨款标准。第二,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推进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对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采取到岗退费、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提高教师的入口质量。第三,进一步加快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出台职教、特教专业认证标准,健全三级五类师范专业认证体系,建立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提高大学或者学院办师范专业的门槛,强化师范教育体系。第四,进一步推进升级培养卓越教师。推进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分类深化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带动教师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分类指导不同教师的培养。第五,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素质能力。“原来的体系叫师范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所以我们用了一个新的词,叫‘教师教育’。实际上师范大学仍然承担着培养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现在师范大学中有一部分专业不培养教师了,而非师范大学也可以从事教师培养培训。培养好教师首先是要办好教师教育,因此教育部实施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任友群说。据了解,全国各地陆续开始了“振兴行动”,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针对师范教育弱化问题,福建提出了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在校生应原则上不低于三分之一,明确将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上浮50%。增列师范专业评估项目,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并通过改革师范类招生、扩大公费师范生的比例、探索本硕一体化培养、提高师范生专业奖学金标准等举措,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促进师范院校把师范生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优先发展的地位。”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说。“广东省加大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2019年拨款系数提高到2018年的1.25倍,支持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创建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还单列考核师范院校,实施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等,为师范院校的发展积蓄了良好的发展后劲。”广东省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肖起清介绍。“我们力求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加快教师教育的振兴步伐,奠定高素质教师培养的坚实基础,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让党和人民满意、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任友群总结。确保待遇和权益,让教师更有获得感“2018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要给教师‘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给位子、发票子’。我们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这几年一步一步地提高。从工资待遇来说,5年前我的工资不到2000元,现在有7000多元了。在我们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按每月150元、500元、900元、1500元、2000元的不同标准发放,而且还有每月200元、300元、400元不等的乡镇工作补助,如果是同工龄同职称,边远乡村教师的工资收入已经达到县城教师的2倍。特别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系列政策出台后,对我们常年坚持乡村工作的教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奖励,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说起教师待遇问题,李学梅很激动。2018年,教育部切实强化教师待遇和权益保障,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任友群说:“我们综合施策,强化保障,努力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精神,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快实现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推动高校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分配自主权,开展国家级荣誉评选,评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55项,首次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纳入;遴选国家教学名师人选101个。按照中央精神,各地加大保障力度,浙江制定了调整公务员收入分配政策时统筹考虑中小学教师的制度。北京等地提高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青海优秀教师在省内享受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绿色通道和国有旅游景区的半价优惠。”“吉州作为革命老区,财政不太富裕,但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20%以上。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实现教师的九项关爱工程,专项用于名教师名校长的奖励、教师培训、教师体检、困难教职工帮扶等。同时,我们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近两年建成了500余套教师公租房,提供相应的生活配套,免费提供给教师使用,还让分散在村小教学点的年轻教师能够集中居住在乡镇。我们狠抓教师工作的环境建设,实现了‘光纤入班’和‘智慧校园’的全覆盖,增强了教师职业荣誉感。”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区委书记朱谋俊介绍。“2019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切实将国家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到位。研制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组织好全国优秀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的推选评选,组织认定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进教师权益保障,出台制度性文件,明确地方职责,实行目录清单,规范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清理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种活动,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创设清静的教书育人环境。”任友群表示。破解基层评职称难,让教师更有发展空间评职称难、发展空间小、待遇长期得不到提高……不少乡村教师长年扎根三尺讲坛,却往往面临着上述对职业生涯前景的困惑。“现在老师最愁的就是职称问题,一是评不上,二是聘不了。福建省对于乡村老师的评价采用特殊的标准,不再侧重于科研课题和论文,而是侧重于评价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一线工作经历和实际工作业绩。为了解决聘得了的问题,我们一是实行城乡同等岗位比例,二是在同等岗位比例基础上实行倾斜。同时实行定向聘任,规定在乡村工作25年以上,只要还在当老师,符合条件直接聘任,不受岗位比例限制,保证所有的乡村老师安心从教就有机会评上中级、高级。”林和平说。《意见》颁布一年以来,教育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拓宽广大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任友群说:“我们大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明晰部门职责,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评审政策,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并推动地方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的比例,向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比如甘肃将县以及县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的高级岗位比例提高5%,其中58个连片贫困县及少数民族县乡提高6%,内蒙古实施城乡同学段学校相同的岗位比例的配置。”“2019年,我们将研制中小学、中职、高校岗位设置指导意见,改变中小学正高名额控制办法,各地在核定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评审,研制出台中职、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的监管和服务。”任友群说,通过调整职称比例和评审方式,基层教师评职称难的问题将逐步解决。李学梅说,这个文件颁布一年来,我和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了党对我们乡村教师的亲切关怀,也深切感受到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正在全社会形成,教师的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我们希望国家更加重视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让孩子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 华 · 南 · 师 · 范 · 大 · 学 · 附 · 属 · 初 · 级 · 中 · 学 -- 印象华初 · 校园开放日 -今年11月,华师初中的艺术节活动如期拉开帷幕。我们以艺术为载体举办一场沉浸式校园开放日,邀您身临其境感受华南师大附属初级中学多元化的艺术学习氛围。- 活动详情 -- 开放日时间 -11月14日(星期六)签到时间:13:30-14:30活动时间:14:30-16:30- 主要内容 -● 林玉莲 Twinnie:《校园分享会》● 王凌然 Lillian:《从流利说话到艺术表达》● 学生精彩节目表演● 丰富艺术主题课程体验● 华初艺术作品展- 学校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金洲北路516号-咨询热线-020-32359666 / 32359667- 开/启/美/好/新/生/活 -01- 德智双馨 · 多元发展 -怎样给孩子更广阔的的未来?读万卷书固然重要。华师初中设立了中文、英文图书馆各一座,每栋教学楼宿舍楼大厅都设置了图书角,图书可供同学们随时借阅。我们还致力于把学校打造成“博物馆”式的校园,用随处可见的艺术品创造沉浸式的艺术审美体验,激发孩子领悟知识与美的瞬间。行万里路也同样必不可少。华师初中拒绝将孩子培养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推出65门综合实践课程,涵盖艺术、体育、文学、科学等多个方面。这些实践课程丰富孩子课余生活之余,创造了更多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在各种实践当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甚至成为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出于发扬“德智双馨 · 多元发展”的育人目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每年都会开设各种主题活动,助力孩子成长。02《校园分享会》 · 林玉莲Twinnie ——介绍华师初中办学理念先后留学于韩国釜山,英国牛津,走访超过20多个国家。于2014年担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校长助理一职至今,协助学校行政管理,双语班创建,课程设计和双语班团队建设等工作。现任广州市黄埔区留学生协会理事一职,喜欢旅行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了解世界多元文化。03《从流利说话到艺术表达》 王凌然Lillian——感受语言艺术带来的魅力Lillian老师从小就是学霸: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汉语语言学及语言习得专业,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播音专业,曾作为汉语教师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三年,与美国多所常春藤学校的学生有着丰富的交往和教学经历。学业优异之余,Lillian老师还是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她会唱歌、会跳舞、会弹钢琴、会做播音主持,中文、粤语、英语、韩语、日语样样精通,曾在奥巴马访华的接待晚宴上与歌手羽泉同台演出,也曾经多次受邀为英语教材进行配音。看过五彩缤纷的世界,才知道该往何方勇敢前行。Lillian老师回国后选择成为了华师初中的一名语文老师,采用启发式教育让孩子们从自身所处的环境出发,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帮助孩子们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04- 华师初中 · 艺术科组 -毕海英 · 音乐老师中学音乐一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音乐教学、高考专业辅导及教务行政工作,擅长古琴、陶笛演奏。所教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区级竞赛中获奖。个人多次获评市、区级“优秀辅导教师”和学校“先进工作者”。陈瑜· 音乐老师毕业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和法学院双学士,在校期间活跃于各种文娱活动中,并获得朗诵比赛一等奖、主持人比赛二等奖,以突出的专业成绩荣获一等奖学金。带领学生参加区合唱比赛荣获二等奖。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艺术科科长,是一个爱生活,更爱艺术的青年教师。周浩朗 · 美术老师肇庆学院美术学专业,大学获得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保研资格。现为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国家级和省级展览。现担任初一美术科教师。全心陪伴华初一起成长,力求让艺术伴随学生的一生。付韵婷 · 美术老师2020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获得多次省级和校级的奖项,教学能力方面,曾在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指导工作一等奖。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美术教师,是一名热爱艺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青年教师。王莹 · 音乐老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在校期间,独立创作个人专场“尘”,参加中荷国际舞蹈节获得金奖,主演澳门汉唐古典舞《岭南故事》。教学能力方面,舞蹈作品《天浴》荣获区舞蹈比赛二等奖,课题《中学生身体动率组合》荣获优秀课例三等奖。陈静 · 美术老师陈静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任教八年级美术课程对于美术,我们首先要去热爱生活,心中有了所想所感,所表现的画面也会丰富多彩,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学无止境,保持一颗热诚好奇的心在生活里是最重要的。05- 校园艺术活动瞬间 -01.02.03.04.- 印象华初 · 校园开放日 -- 开放日时间 -11月14日(星期六)签到时间:13:30-14:30活动时间:14:30-16:30- 学校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金洲北路516号-咨询热线-020-32359666 / 32359667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坐落在风光旖旎的黄埔长洲岛,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一流、育人环境优雅、教学成绩辉煌的全寄宿初级中学。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金洲北路516号电话:020-32359666 / 32359667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摄图网7月22日,中山媒体对外发出消息:“中山科技大学已成立筹建办,面向全球招聘校长。”这不是广东自大湾区政策出台以来首个新建的大学。在此之前,城叔已经相继关注了东莞大湾区大学、佛山理工大学等城市建校的消息。根据今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尽管广东共有154所高校,数量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首位,但其在省内分布与经济体量并不相符——除广州82所外,深圳、珠海、东莞、佛山等市的高校数量基本都是6、7所。与此相对的是,在2018年GDP上,深圳已超过广州2000亿元,而佛山、东莞距万亿也仅差“临门一脚”。大湾区的建设为这些城市兴建大学带来了机遇。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山曾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内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仅为常住人口的17.4%,而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的这一比例均超过40%。年初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将“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借大湾区之机,广东高教资源不平衡的短板有望破解?“造校热”2.0时代这不是广东省内第一次大规模建高校。据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回忆,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广东就曾在各地兴建过一批高等院校。资料显示,作为沿海大省的广东,在1980至1993年期间相继成立了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江门)、佛山大学、韶关大学、嘉应大学(梅州)、西江大学(肇庆)、孙文学院(中山)、东莞理工大学、惠州大学等11所大学。这些大学构成了现在广东高校格局的基础。这批大学的重要目的是服务当地建设。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秦国柱研究发现,它们为城市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并间接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但与城市的深度“捆绑”为学校带来财政和资源支持的同时,也造成了过度地域化的问题。除深圳大学和汕头大学等少数学校实现快速发展,不少学校先后遭遇瓶颈。甚至有学校难逃“降格”命运。“西江大学后来改名为肇庆学院,嘉应大学、东莞理工大学也都改成学院。”彭澎说,在此之后,城市需要反思和清醒,纷纷放慢了学校的打造进度。从历史中走来,在大湾区建设机遇下,广东的“造校热”卷土重来。自2016年起,深圳、中山、东莞各个城市先后亮出高校建设目标:深圳发布的《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深圳高校将达到20所左右;紧随其后,在《东莞市高等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将建成1-2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1-2所高质量民办本科院校和1所全省一流高职院校;而在今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争取启动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的香山大学建设、积极筹备省市共建中山科技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及“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对接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大湾区内、外高水平高校资源,成为广东各城市此轮“造校热”的亮点。除上述香山大学外,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介绍,香港科技大学正在筹备于广州开设分校,计划2021年9月开校。湾区之外,更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亦设法南下,比如深圳推进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佛山则拟引进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应用型院校的“春天”“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要求下,一个城市没有高校,就好像与科技、创新隔得远了一点。”彭澎一语道破大湾区内许多城市的焦虑。事实上,广东省内对于“造校”一直存在共识。早在10年前,时任华南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张敏强就提到,广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起步较低”,部属的院校只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被纳入“211工程”的学校也只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4所。此外,地方院校不强,与部属重点高校的距离较大。自2015年开始,广东就在全国较早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并于2018年提出“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工作计划。但在今年年初的广东“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仍然认为广东高等教育短板仍存,政府需要支持广东本科院校扩招,将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升格为大专,此外,新建一批本科院校也是当务之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满足广东“学有所教”的实际需求。根据《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6年,广东每10万人口在校生数为2431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5.1%,两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曾感叹,如今广东的好大学太少,每年重点大学录取率仅略高于河南,名列全国倒数几位。而在彭澎看来,尽管广州的高校数量已全国领先,但广东其他城市在高校领域还比较薄弱,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大湾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下,城市需要更多“创新源”来带动城市发展。“大学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源。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作为创新源,但从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将大学作为创新源能够带来比较持久的发展动力,此外,高校还能与企业互动,形成‘硅谷’模式。”彭澎说。深圳已有成功案例。此前有媒体报道,在今年广东省内理科院校招生中,深圳两所高校拿下了招分的第一和第二名,双双超过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名校。瞄准城市产业转型,“应用型大学”亦成为此轮建校的重点。比如,包括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等项目在深圳加速推进,其目的是,将大学与产业挂钩,需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就打造什么样的大学。今年初,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同签署了三方协议计划在深圳龙岗区神仙湖畔选址建设医学院。谈及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曾指出,深圳的卫生科技创新与其内地一线城市的发展地位极不相称,学校“可以整合大湾区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成为大湾区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合作的典范”。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了大湾区的机遇,就能解决广东高等教育的难题吗?一个月前,网络问政平台“惠州民意直通车”展现了“造校热”的另一面: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区项目,官方近日宣告终止,另外两所广东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在惠办学项目同样“半途而废”。就分校区项目终止事宜,香港城市大学传讯及公关处回复媒体的原因是,校方得悉,惠州项目相关土地不符合作教育用途的规划。而惠州市政府也出于财政考虑,未能落实之前所做的承诺。在彭澎看来,足够财力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在2015年的一场广东高校之间的讨论中,关于办学财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凸显。在数额固定的拨款面前,各高校应该平均分配还是“竞争上位”;本科与专科院校之间的拨款要如何平衡……如何分钱的问题被闹到了“台面”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部属高校也下场倒起了“苦水”,让高校“缺钱”的问题备受关注。在新一轮竞争中,不少城市拿出诚意,“明码实价”地亮出拨款金额:比如,东莞提出将在5年内拿出35亿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中山也提出,“十三五”期间将投30亿建设高水平大学。“应该让成熟的地方来发展高校,但即便这样,也不要‘一窝蜂’,一次性建几个大学”,彭澎说,“还是应该成功一个算一个,不然无论是师资、财力都可能入不敷出。”而面对大湾区的机遇,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思考创新探索的可能。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曾提出建议,可在深圳建立一个“高等教育特区”。“‘高等教育特区’是希望支持内地高校在港澳地区办学;引进国际顶尖大学到特区,与湾区相关高校组建联合学院、特色学院;地方政府自主确定办哪些大学、办哪些专业、招多少学生,从而构建湾区大学发展的对等政策环境。”无论如何,不少专家的一致观点是,此轮新建高校,不能一味追求规模、体量。否则,“粗放式”发展对办学质量提高产生反作用力。每日经济新闻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是当前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才来此安家立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这种趋势愈加明显,仅北京大学近两年的毕业生中就有超过两成选择到广东发展。广东电子、信息、金融产业发达,孕育了腾讯、华为、平安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如果你有心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广东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而省会广州,作为绝对的一线城市聚集了大批优秀的学校,是你求学广东的首选之地。虽然在哪里上大学不一定就在那里就业,但是能在大学阶段就生活在未来就业的城市,对于适应城市气候、生活节奏、语言交往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好处。以广东为例,粤语作为相对独立的一门方言,如果你想在广东就业,会说粤语无疑非常加分。那么广东的学校怎么样呢?分数不高又想去广东的同学有哪些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广东的各色高校。综合性大学——中山领衔,多校可选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一所代表性大学,在广东毫无疑问就是中山大学了,学科齐全且没有明显短板,当然相应的考取难度也是最大的。中山大学在管理类、医学类、文史类以及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领域,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果你足够优秀,又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那么中山大学是你的不二选择。然而大部分考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也不用气馁,暨南大学和深圳大学在向你招手。暨南大学是国务院侨办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等领域都有不错的实力,语言类、历史学以及多个理学类学科都仅次于中山大学排名第二。新闻传播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是华南地区高校的最好成绩。深圳大学是一所年轻的特区大学,建校不足四十年,按照最初设计由北大、清华、人大分别援建各自的强势学科,目前来看学科齐全,整体实力一般。比较好的专业有光学工程、土木工程、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几个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所以深圳大学在广东地区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上面三所大学是高校百强榜的常客,在全国基本都是在重点本科批招生,因此分数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成绩比较一般,还可以选择下面几所大学。广州大学是由多所广州市属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7年,是广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土木工程、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汕头大学是广东省211工程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整体实力比较一般。如果这两所大学的分数对于你来说还是有点困难,那么还可以考虑一下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和惠州学院,办学地点都在校名里了。其中肇庆和惠州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组成部分,韶关也在积极主动地对接大湾区共同发展,作为当地的重点高校,在本地就业还是有一定资源优势的。理工类大学:华南、南科双星争辉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四大工学院”之一,老牌工科重点大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有五山和大学城两个校区,材料、计算机、能源环境、新闻传播等学院都设在大学城校区,入驻大学城的还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学习氛围浓厚。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创建于2012年,是一所以理、工、医为主的创新型大学,创建目标是成为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8年获得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成为最快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目标是培养高度国际化的创新型研究人员,日常教学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分为全英文教学和中英双语教学,教材大部分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因此想要报考南方科技大学的考生需要重点加强英语的学习。这两所大学都在国家一线大都市,一所是身处历史名城广州的传统工科大学,一所是位于创新之都深圳的新型研究大学,你更喜欢哪个呢?当然对于大多数的中等学生来说,下面这几所可能更实际一些。广东工业大学位于广州,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国家A类,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依托优势学科,学校设立了IC集成电路设计班、卓越工程师班、粤港机器人学院、科技金融创新班、印制电子电路(PCB)学院等创新的优选机制,是一所极具创新办学精神的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位于新一线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东莞。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全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学校以本科教学为主,通过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联合培养的方式开展研究生教育,2018年启动首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是一所正在快速发展的工科院校。医学类大学:学校众多,实力平平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位于广州,是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居广东省首位,全国医科院校中排名第二。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特色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参评学科多为B和B+,综合实力中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新晋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是拥有一级学科(中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广州医科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2个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综合实力一般。但是专业医科大学毕业,工作是没问题的。其他医学院校还有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在广州,是中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药学在广东仅次于中山大学排在第二。广东医科大学位于湛江,设有东莞校区,有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有临床医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广州大学城行业类大学:鲜明特色,潜力巨大广东许多省属行业高校都很有特色,算是区域性的重点大学。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等。华南师范大学是华南地区师范类最高学府,省部共建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拥有光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12个门类。华南农业大学源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岭南大学农学院,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拥有5个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作为农业院校,录取分数比较平稳不会太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坐落于广州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语言类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强劲的实力、鲜明的特色,保证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好了,广东高校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每一个到这里求学的考生,人生都会非常精彩
在今年的4月,肇庆与香港公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香港公开大学(肇庆)校区这一项目。香港公开大学(肇庆)校园选址位于肇庆新区,为香港公开大学与肇庆学院联合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应用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校徽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在建校初期将开办创新商学院、创意媒体学院、科技学院及语言、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等,并计划在将来设立护理及健康学院。香港公开大学(肇庆)项目将分阶段招生,办学首四年计划共招收约4000名学生,再按阶段逐步发展至在校学生约1万名的本科院校。而且等到办学实力达到一定水平,就会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那在香港公开大学在香港的本校区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校区)香港公开大学,简称“公大”,前身为香港公开进修学院,是位于中国香港九龙何文田的法定公立本科大学。大学1989年由香港政府创办,1997年5月正名为香港公开大学,成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所颁授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术资格获香港及内地政府认可。该校的实力总体上不错的,但是香港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高地,有着许多名校,例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等。香港公开大学目前的实力还不及这些世界出名的香港名校。虽说如此,肇庆目前只有四所本科院校,对于缺乏高等教育资源的肇庆市,该校的加入也能够缓解人才短缺的局限性。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校区)总结:香港公开大学(肇庆)的成立,未来肯定对肇庆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人才,从而促进肇庆市的转型升级。关注小编,每日分享高考、考研、留学信息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19日讯(记者 张程 通讯员 林钊宇)2月1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一年来全国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及下一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思路。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肖起清应邀出席发布会,介绍肇庆学院振兴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会议。同时出席会议的还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区委书记朱谋俊、四川省马边县建设乡光辉中心校校长李学梅,大家分别从不同层面介绍一年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设想。肖起清表示,要办好师范教育,首先要抓源头,聚焦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广东省加大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为师范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发展后劲。在此基础上,肇庆学院积极落实,大力推进师范教育。第一,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提出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目标卓越化、三位一体协同化、协同育人开放化的办学理念,设立教师教育学院,形成教学、实训、竞赛、实践、职后培训、相关研究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制。第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按照强化师德修养,注重专业知识,突出师范技能,提升职业精神的要求,积极探索大类招生、二次选拔的模式,创立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成为广东省师范生培养的品牌。第三,推进教师教育协同育人。与肇庆市下辖的7个县区共建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协同育人合作区,建立260多个教育实践基地,每年选派1600多名师范生顶岗职教实习,实现多方共赢。肖起清同时表示,要办好师范教育,其次要建体系,聚焦在职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广东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市县两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肇庆学院积极参与,高标准建成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主动对接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展跟岗学习、线上研修。2018年承担培训周期1个月以上的省级师范培训超过1500人次,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约2000人次,开展农村教师置换培训,培训乡村教师2800人次。此外,肇庆学院还积极组织名教师送课下乡,在乡村学校广泛建立专家工作室,支持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肖起清强调,下一步肇庆学院将深入落实中央4号文件以及广东省实施意见,按照新师范建设要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交流合作,为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作出更大贡献。
4月22日上午10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肇庆市与香港公开大学在肇港两地远程签署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合作办学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据悉,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将建设成为一所培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打造成为港肇合作的标杆性项目,为推动肇庆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签约现场。西江日报刘春林供图肇庆市市长吕玉印代表肇庆市人民政府,肇庆学院校长吴业春代表肇庆学院与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签署《共同举办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协议》。同时,肇庆学院与香港公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香港中联办教科部部长蒋建湘、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香港公开大学董事会主席黄奕鉴、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曹达华、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肇庆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中杰,肇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吕玉印,肇庆学院党委书记曾恒松,肇庆学院校长吴业春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现场。西江日报刘春林供图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曹达华在致辞中表示,自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启动以来,广东省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动教育等民生领域合作发展,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更加频繁、合作更加紧密。项目从去年3月提出设想、到10月三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再到今天的签订协议,体现了湾区速度,成果丰硕。肇庆学院和香港公开大学注重对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两地高校合作办学项目落地,将有助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内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有助于肇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发展,也是我省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有益举措。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曹达华在签约仪式上致辞。据了解,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学科建设将结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发挥肇庆学院与香港公开大学双方的学科优势,关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并作为示范,积极带动内地其他高校的课程及教学改革。香港公开大学(肇庆)项目资料图。选址:香港公开大学(肇庆)校园选址于广东省肇庆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25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500亩。招生:香港公开大学(肇庆)主要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教学。香港公开大学(肇庆)项目将分阶段招生,办学首四年计划共招收约4,000名学生,再按阶段逐步发展至在校学生约10,000名。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初期将开办创新商学院、创意媒体学院、科技学院及语言、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在不久的将来设立护理及健康学院,根据肇庆市和大湾区人才需求,开办实用本科课程,并在条件成熟时招收研究生。香港公开大学(肇庆)效果图。交通:距离高铁肇庆东站、城际轻轨鼎湖东站及东站枢纽客运站仅需10分钟车程高铁36分钟到达广州,60分钟到达深圳,80分钟可到达香港西九龙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45分钟车程距离规划建设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仅20分钟车程香港公开大学由香港特区政府于1989年创办,自2001年开办全日制课程,是香港第三所获授予颁发学位的高等院校。作为最早与内地的教育机构合作的香港高校之一,香港公开大学以培养三地人才及推动地区发展为目标,截至2019年12月31日,香港公开大学的总毕业生人数为127990人。肇庆学院是广东省和肇庆市共建的公办全日制综合型本科大学,是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也是广东省2017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之一。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66个本科专业,拥有多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5年来,学校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有24项。报道:粤港澳大湾区资讯
近日,又一批高校公布返校时间。部分高校明确指出,毕业年级学生分批分类、有序自愿返校;毕业年级学生需要提前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返校,未经批准不得返校;本学期非毕业年级继续实施线上授课,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照规定暂不返校。北京邮电大学6月6日起,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自愿、分批、错峰、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要求将由各学院(研究院)通知到每位毕业年级学生。符合条件的毕业年级学生按照要求向所在学院提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返校,返校途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中国农业大学6月6日起安排符合条件的毕业年级学生分批分类、有序自愿返校。具体返校时间、返校要求和毕业安排由学院通知到学生本人。毕业年级学生需提前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返校,未经批准不得返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月6日起安排毕业年级学生分批错峰有序自愿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到每位毕业年级学生。请接到学院通知的同学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返校,提前做好安排和准备,并做好返校途中自我防护。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暂不返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6月6日后适时安排毕业年级学生错峰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相关要求届时由所在学院通知学生本人。请接到返校通知的同学按要求返校,并做好返程途中自我防护。本学期非毕业年级继续实施线上授课,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照规定暂不返校。期末考核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等相关通知要求进行安排。中央戏剧学院6月6日起安排毕业年级学生分批次、分类别有序自愿返校。学院将严格执行“未经批准不返校”原则,请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照规定暂不返校,校园仍然实行封闭管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2020年6月8日起分批错峰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6月6日起安排符合条件的毕业年级学生分批次、分类别有序自愿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相关安排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院系或辅导员提前通知到学生本人。目前,学校继续执行“未经批准不要提前返校”的规定。全体同学未接到正式的返校通知前,未经学校批准不能提前返校。天津外国语大学5月28日至31日,安排符合条件的非毕业年级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学生本人。疫情中高风险等特殊地区学生暂缓返校,现居国(境)外的学生暂不返校,学生未经批准暂不返校。内蒙古科技大学1. 5月15日博士研究生返校;2. 5月22日硕士研究生毕业年级学生返校;3. 5月23日、24日本科毕业年级学生返校;4. 其他年级学生返校时间另行通知。河套学院5月18日起开始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首批安排2016级五年制高职学生返校;第二批安排2019级全日制本科学生返校;第三批安排2017级全日制本科学生、2018级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返校。返校学生名单及返校相关事宜和要求由各系确认并通知每位学生。二、返校学生要按照各系“一对一”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返校,并在途中做好自我防护。三、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暂不返校。未经批准,任何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四、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学院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学生返校的组织管理及安全教育等工作。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毕业年级学生分两批返校,第一批次为2020年5月23日、24日,第二批次为6月1日、2日。非毕业年级学生返校时间根据实际另行通知。厦门华厦学院阳光学院6月2日起,组织毕业生分批错峰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由学生工作部门和各二级院系通知到每位学生。非毕业班学生返校时间另行通知。福州理工学院6月1日起安排毕业班学生分批错峰有序返校。返校具体时间及要求,由各二级学院逐一通知到学生本人,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请勿返校;非毕业班学生返校时间将视毕业班学生返校复学和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再研究确定并另行通知;目前尚在国(境)外的各类学生暂不返校。南昌理工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从5月23日起,将分类型、分批次、分时间段组织学生有序返校。第一批次返校学生为毕业班需参加毕业考试的同学。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5月22日起,安排学生分批、分期、错峰、有序返校。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安长城路校区毕业生5月16日返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首批179名学生将于5月16日返校。首批返校的179名学生为青岛职院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信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旅游学院2020届毕业班学生。未接到通知的学生不准私自返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一、5月20日起,符合返校条件且须做实验完成学位论文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二、5月21日起符合返校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分批返校复学。三、各批次具体返校时间和相关要求将由辅导员点对点通知到每位同学,未接到具体返校通知的同学请勿提前返校。四、其它年级学生视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五、目前在境外的留学生暂不返校,学校将根据上级要求另行通知。信阳学院5月23日起开始组织学生分批、错时返校。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首批返校学生为符合条件的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二、其他年级本、专科生返校时间,待学校评估首批学生返校复学和疫情防控情况后,提前一周公布。三、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由辅导员点对点通知到每位学生。未收到通知的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工学院一、返校学生范围2016级学生。其他年级学生本学期不返校。2016级学生中列入高风险、中风险区的暂不返校;家长或学生本人认为其身体或者心理状况不适合在规定时间内返校的,应当请假延迟到校。二、返校时间安排1.第一批返校:确因毕业设计(论文)急需到校实验、课程考核等原因需要返校的毕业生可申请返校,时间:5月21日。2.第二批返校: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中除第一批外尚未返校的毕业生,时间:5月27日。3.第三批返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除第一批外尚未返校的毕业生,时间:6月2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1.毕业生返校报到时间为:2020年5月27日。所在学院另有安排的,按学院安排的时间报到;个人有特殊原因需延迟报到的,向所在学院报告。2.非毕业年级学生继续按教学计划进行线上学习,具体返校时间待定,未经批准不得提前返校。3.医学院有实习任务的学生,返校时间由该学院单独通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自5月21日起分批次、分时段有序返校报到。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一、5月21日—22日,毕业年级学生返校报到。二、学生返校须知由学工部组织安排各系通知到每位学生,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一律不得返校。三、请返校学生按照《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学生返校须知》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并在返校途中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安全。四、非毕业年级学生暂不返校,返校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另行通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1.确因课程考核等原因需要返校的2020届毕业生于5月23日返校报到;2020届其余毕业生于6月3日返校报到。返校具体要求由学生工作处和二级学院通知到每位毕业生。2.大一、大二学生返校时间视疫情形势另行通知。大一、大二学生返校前,继续按照教学计划开展线上教学。3.目前仍在国(境)外或在疫情高风险、中风险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目前仍在医学观察期的学生,不能返校;目前身体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决不允许带病返校。4.疫情防控期间,严禁学生提前返校。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第一批医药学院5月18日、19日返校报到,20日上课;第二批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学院5月20日、21日报到,22日上课;第三批建筑工程与设计艺术学院、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5月24日、25日报到,26日上课。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中职部学生5月16日报到,五年制大专部学生5月17日报到。高尔夫教育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学生5月23日报到,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5月24日报到。韶关学院肇庆学院1.5月18日至6月底,分批安排毕业班学生返校,具体返校批次和有关要求由各二级学院通知学生。2.非毕业班学生暂不安排返校,继续进行线上教育。3.身处境外的学生暂缓返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毕业班学生从6月13日开始,分4批返校。国(境)外毕业班学生本学期不安排返校。非毕业班学生继续开展线上教学,本学期不安排返校。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1.智能制造学院 2018 级有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的同学须于 5月31日-6月 21日分批返校;其他学院非毕业班学生暂不返校,按照学校教学计划进行在线学习。2.2020 届毕业班同学 6月30日-7月3日分批返校。3.返校学生名单和返校时间,由各学院辅导员逐一通知到学生本人。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规定时间和返校要求返校,但不得提前返校;确因特殊情况不能返校的学生,须向辅导员书面报告,经批准后可不返校。4.目前在国(境)外的学生暂不返校。广东科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宜宾学院学校决定于5月18日起,错峰错时、分批分段,有序组织学生返校。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定于5月22日起学生分批次、分生源、分时段错峰有序返校。乐山师范学院1.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条件,且接到学校通知的部分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分两批次返校报到。第一批5月25日返校报到;第二批6月1日返校报到。留学生暂不返校。2.非毕业班学生返校报到时间根据疫情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另行通知。留学生暂不返校。四川旅游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按照毕业年级先返校的顺序,自5月20日起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平安有序返校。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从5月23日起启动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有序返校工作。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月22日起启动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有序返校。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分两个批次返校复课,每批次学生报到时间为2天,未经学院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一)第一批次为2018级学生,于2020年5月23日—24日返校复课,5月25日正式行课。(二)第二批次为2019级学生,于2020年6月1日—6月2日返校复课,6月3日正式行课。(三)2017级学生按要求参加顶岗实习,不得返校,后期毕业相关事宜,另行通知。西北民族大学来源:中青网教育(ID:zqwjypd,记者 王龙龙)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粤教宣)近日,《关于2020年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出炉,今年广东全省计划招收公费定向培养本专科师范生和教育硕士共计3555名。《实施办法》指出,公费定向培养的就业范围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惠州、江门、肇庆等地市71个县(市、区)定向培养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由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肇庆学院和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13所高校承担公费定向培养任务。截至5月20日,13所承培高校已经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探索初中起点六年制培养本科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各层次的招生计划是根据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结合各地申报的教师培养需求计划及华南师范大学等培养院校的年度培养能力来安排的。我省的公费定向培养模式分四种类型,其中,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200名,面向定向培养需求计划来源县(市、区)招生,学生毕业后回定向计划来源地乡镇(不含县城所在镇街,下同)及乡镇以下农村公办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和幼儿园,下同)任教。高中起点四年本科层次师范专业1700名,其中学前教育专业180名、小学教育专业690名、体育教育专业250名、美术学专业250名、音乐学专业250名和特殊教育专业80名。面向全省范围招生,学生毕业后到定向计划来源地乡镇及乡镇以下农村公办学校任教,特殊教育专业到定向计划来源地县域内相关学校任教。本科起点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400名,面向全国范围招生,学生毕业后到定向计划来源地县域内相关学校任教。此外,世行贷款项目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1255名,面向纳入世行贷款项目的14个县(市、区)招生,学生毕业后回来源县(市、区)农村小学(含村小、教学点)任教。广东从2018年开始启动公费培养粤东粤西粤北中小学教师试点,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教师。到定向范围学校任教不少于6年《实施办法》明确,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计划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公费培养、定向从教、限期服务”的原则进行组织实施。培养院校应以自愿报考为原则,通过相应学段的年度招生考试和体检,遴选出符合公费定向培养条件和要求的合适生源,由培养院校择优录取为公费定向培养专业的学生。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计划为培养对象提供了大量优惠政策。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公费定向培养对象可免缴学费、住宿费、军训服装费、教材资料费、实习实践费和体检复查费,并按照一年10个月、每月800元的标准领取生活费补助。同时,公费定向培养对象自愿与培养院校、培养计划来源地县级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书,承诺在校学习不转学、不转专业,且保证毕业后服从计划来源地安排,到定向范围学校(含村小、教学点)任教不少于6年。在规定服务期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不得以升学、调动为由不履行限期服务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