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考研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很多学生已经准备报考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了,不过有些同学会分不清楚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在选择报考的时候会很纠结,所以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专硕和学硕,大家想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也是想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在就业方面能够更吃香。所以专硕VS学硕,哪个更好找工作?看看过来人的建议!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专硕主要以实践为主,重在应用和就业,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人才。学硕是以学术研究为主,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的是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再者两者的报考条件不同和入学难度不同,专硕部分专业的报考要求和学术硕士一样,大学本科毕业后要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高职学历考生报考需要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达到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有2年工作经验就行。在入学难度方面,专业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大多专业不考公共数学科目,考数学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等。而学术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考英语一,大部分专业来说,专硕的考试难度比学硕要低些。然后收费标准、招生专业和学制也不同,专硕的收费不高于本校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学制2-3年,大多是读2年就行了。学硕的收费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招生专业涵盖所有的专业,学制一般为3年。最后还有导师制度、学位论文、读博方式不同。专硕实行的是校内外双导师制度,校内的导师指导理论,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学位论文的话专硕重应用导向,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读博的话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还是需要在考试。学硕的话实行的是单导师制度,在读研期间,导师需要对自己的学生做全方面的指导。学位沦为强调理论和学术创新,一般为学术性论文。学硕的读博可以通过导师直接读或者硕博连读,不用再参加全国的统考了。以上就是专硕和学硕的一些区别了,所以读哪个更好找工作呢?看看过来人的建议!网友千里眼:两者的培养方面不同,所学的课程不一样,不管你是选择读专硕还是学硕,都需要学有所用和各尽所能,看自己以后想往那个方面发展,如果更偏向实践技术可读专硕,想要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可以报考学硕。小强学长:如果就业选择在中小学从事教师工作,专硕比学硕更有优势,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本人是某985的文学学硕毕业,当时考研的录取名额很少,好不容易考上了,然后毕业后在省会高中任教,同事中有新闻专业的专硕,比我少读了一年,但是在工资待遇方面没有差距,所以专硕和学硕在就业方面差距不大,看重的还是个人的能力。阿妹学姐: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扩招,专硕的报考人数明显增长,多地出现专硕报名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当中的热门专业经济学专硕、管理学专硕、医学学硕、法学学硕等就业率高,如果毕业后想要直接就业,学专硕的热门专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网友励志男孩:学硕和专硕在就业上的差距很小,大部分企业的HR,不会在乎你是专硕还是学硕,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全日制研究生还分类别,只有极少数的事业单位、考公务员、研究所提出来要学硕,所以如果未来想进私企、外企工作的话,专硕毕业也不吃亏,而且实用性更强。以上就是一些网友、学长学姐这些过来人的建议,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是读专硕还是学硕,都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读完研究生直接就业,社会更认可还是专业学位证书的含金量,努力往更好的发展方向,定会有收获!
随着年底的到来,伴随着的是更多人的离职。近几个月,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小伙伴总是在发视频说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些人已经将自己的面试经历做成了持续更新的视频。有的人也不是找不到,但是工作了两周之后不是被辞退,就是自己不喜欢。因此,现在很多人都有有这样一个想法,没辞职的想死,辞职了后悔得要死,找工作的生不如死。最近就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帖子,女主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一个国内的顶尖学校读的,但是专业很冷门——历史学。在校期间拿过奖学金,当过学生干部,干过志愿者,参加过社会实践,有实习的经历。个人认为这么一系列的面试简历自己都觉得牛,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这几项内容从来都没有人关注过。从刚开始想去培训机构做培训老师,再到后面的准备进大学当教师都没有合适的机会,两个月下来,感觉白瞎了自己的学历。因此准备找一份短期工作,一边学习,一边赚取一点收入。本来刚开始想的是去培训机构当培训老师,以自己硕士的学历,工资和待遇都不会低。但是没想到今年出来找工作之后,竟然是这么的难。帖子出来以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的人表示:不是你找不到工作,工作是有很多的,只是没有你喜欢的。还有的网友表示自己也是硕士毕业,找工作也有两个多月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慢慢来吧。也有的网友表示,这都是今年这种大环境造成的,大家坚持住,学历高也是一种好事情,见识广,耐心找找,好工作总是会有的。对于这件事,个人有以下3点看法:1.找工作,要学会骑驴找马对于失业的人来说,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如果一方面没有了经济来源,一方面又要花费金钱去找工作。这样下去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到最后随便找一份工作应付一下,这样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没有辞职之前想着要转行,应该要先找到工作再辞职,如果已经辞职了,可以先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岗位,先工作着,学会骑驴找马。2.要学会存钱在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着赚多少花多少,从来没有想过要存钱。到后面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自己就没有能力应付了,只能厚着脸皮找家里面要。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还不想着存钱吗?很多有划算的人,甚至从小就将自己的零用钱存起来,连小朋友都懂得未雨绸缪,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千万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3.学会不断提升自己其实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大多数在社会工作上都是用不上的。到了工作中,还是要学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工作相结合,这样能让自己在工作中事半功倍。最后想说的是,暂时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要着急。一边根据自己的意向要求,去不断应聘,一边根据企业的应聘要求不断的提升自己。如果实在感到焦虑,不如骑驴找马,先就业再择业。你最近有辞职的想法吗?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新冠肺炎自3 月正式在英国爆发,眼看确诊人数失控般的飙升,一条条防疫政策空降而至。各个城市进入封城状态,街道人烟稀少、店家大门紧闭,画面诡谲又有几分凄凉。当时,我人在威尔斯的卡地夫念书,低迷的气氛延续至最后一堂实体课。教室里,几位同学含着泪与师长道别,不久之后就搭上飞机、匆忙返国。一切发生之快,人心惶惶,同时国内亲友们的关心,也如雪片般飞来,纷纷询问我的安危,问我有没有考虑回国内。还记得母亲在电话那头,也问了我:「想不想回家?」担心我身在异乡,要独自面对疫情不容易。当下我毫无迟疑地,说了声「不」并且承诺会好好照顾自己。身旁的人多半讶异我的决定。毕竟留学生们一窝蜂地回国,有自愿的、有不得已的,但总体来说,比起英国,国内确实既安全又稳定。当下虽有动摇,最后仍然坚持留下,因为不想轻言放弃一趟得来不易的旅程──因为相信即使忽有COVID-19这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梦想依然有迹可循。然而,此时此刻,在伦敦流浪的我,正失业中。新冠肺炎意外造访、分崩离析的职涯规划回首初踏英国的兴奋之情,仿若上个世纪的事。3 年前,我从广播电视学系毕业后工作了一年,逐渐厌倦在国内媒体圈有抱负却无从施展的束缚感。原先对人物采访、新闻写作的热情,也被消磨到只剩模糊的残影。不甘于现状的我,带着一股追梦的冲劲,决定开启一趟留学的旅程,来到英国就读国际新闻硕士。一心期盼除了学位之外,亦能踏入职场,于当地媒体实习,获取实战经验、满载而归。不过对于一个想进入国际媒体、撰写英文报道的亚洲人,这梦想之大,几乎遥不可及。即便信箱里,早塞满一封封公司的来信婉拒,我仍一股脑地奋力前进,渴望冲破英国职场对外籍人士的刻板印象与不友善。后来,随着时间累积,我的撰稿能力逐渐提升、加上在校成绩优异、各方肯定陆续涌进,我也蓄势待发的寻觅新工作机会,将「升级」后的履历、求职信、作品集各就各位。然而,疫情便席卷而至、病毒流窜于无形,商店被迫拉下铁门、人民出入受到限制,而动荡的情势,也让许多媒体关闭职缺、取消实习计划──机会的大门,就在我眼前应声关闭。当时所有课程已全数改成远距教学,坐在视讯画面另一端的硕士教授,只能安慰着灰心丧志的同学说:「通常到9月份,许多媒体会陆续开放职缺给应届毕业,这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但千万不要气馁。」凭着教授的预测,我怀抱着一丝希望,在混乱中试图先专心完成毕业论文、放慢求职脚步,持续关注征才资讯。然而,由于签证关系,我在英国的工作许可证,会在2021 年的3 月到期,加上疫情的捣乱,所剩的媒体机会只剩半年或3 个月的短期实习,名额之少、竞争激烈。我寄出的履历皆石沉大海,毫无回音。直至8 月底,我顺利缴交论文后,我决定再允许自己勇敢一次。我调整了求职目标,从一心一意想进入的新闻业,开放选项至社群媒体、数位行销及公关等工作,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国际企业,大部分会提供工作签证。眼看我所在的威尔斯,几乎没有公司能帮忙延签,我毅然决然收拾行李,搬到全球数一数二物价昂贵、节奏紧凑的大城市——伦敦。打算边找短期打工支付房租,并继续搜索正职工作。但冒险总要有个停损点,于是我给了自己一个期限,到2020 年底,若仍一无所获,我将心甘情愿跳上返家的飞机,义无反顾地投奔家乡的怀抱。在伦敦,连摇珍奶的工作都泡汤抵达伦敦的第一个月,几乎天天艳阳高照,我带着愉悦的心情,漫步在落叶纷飞的公园,整理思绪、准备迎接明天上工,在伦敦市中心当手摇饮料店员——这是我几个月来投递了将近60 份履历后,唯一收到的面试邀请。这家来自国内的珍珠奶茶品牌,将在英国成立首家分店,正在招募会说中文、大学以上学历的年轻人,组成第一批试营运团队;这些条件大概是即便毫无服务业经验的我能被相中的原因。当我与朋友分享这个消息,对方大多开玩笑地问我是否考虑转行。不过若冷静一想,在英国做珍奶,还真跟我起初的抱负天差地远,但我反复自我安慰:「这只是一份暂时性、为了交房租的工作。」但是不久后,手机响起,原来是公司的营运经理来电。「不好意思,我们团队今天开会后决定暂时不开幕了。」我在电话这头一愣、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因为前一天,我与其他同事才完成为期3天的员工训练,领了全新的制服回家,准备隔日开工。「主要因为疫情升温的关系,另一部分是我们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马上进入市场。」之后对方噼里啪啦地说着,请我不要等候公司决策,有任何其他规划就去进行,因为目前是无限延期、重启日未定。挂上电话,我想到下个月的房租,一股焦虑涌上。在这最后的一击,我才突然清醒——在疫情面前,任何尝试都是无谓的挣扎。尽管灌满了勇气、咬牙撑过了无数艰辛、跌倒了又再次爬起,最终还是只能缴械投降,败给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战役。试问,若连一份短期兼职都能告吹,在疫情肆虐下的英国,我还有什么机会可言?身心俱疲下,仔细回想,其实这份噩耗,并非始料未及。9月中旬,疫情升温,感染案例屡破新高,月底英国首相便立刻颁布新政策,重新端出「远距办公」,而这次的期效长达半年。许多餐厅及商家,还未从第一波的经济惨淡恢复,又将面临生意下滑的危机,而位于大英博物馆附近,处于商业区中心的珍珠奶茶店,在员工训练时即可发现,路上行人寥寥无几,也不难理解为何店家会仓促喊停。现在在英国找工作,真的有那么难吗?远观我一波三折的求职过程,很多国内朋友抛出这个问题,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实际情况仍然会因不同行业类别,可能会有所差距。像是我一心进入的英国媒体来说,本身就具备一道白人优先、其他族群沦后的玻璃天花板,而其他产业,除了亚洲人多半从事的医、商及科技业,多少也存在这套潜规则。另一方面,我确实选了一个最坏的时机。第一,今年起赴英留学的国际生,将于毕业后获得2年的工作签证。去年拿到学校录取信的我,生不逢时地搭上了无此福利的最后一台末班车。反观之后的留学生,少了签证问题,公司的录用意愿肯定会大幅提升。第二,新冠肺炎绝对是罪魁祸首。相较于国内,看似已脱离疫情暴风圈、状态安逸,美国及欧洲各国都还在与病毒搏斗,极度不稳定。更不用说原本就已经因「脱欧」,而内部陷入混乱的英国了。在疫情的打击之下,英镑暴跌、失业率攀升。在如此动荡的情势下,工作机会一位难求,也是在所难免,更别说外籍人士了。种族不平等依旧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结构里,白人始终占有绝对优势,而在这场大规模的阵痛中,最受影响的,始终是原先就被压在结构底层的弱势族群。「我应征了将近100家公司,完全没有下文。」一位我在饮料店认识的同事自嘲地说,他带着打工度假签证从香港来到英国,自2月待业至今。「我也差不多,大概投了快70家吧,这个时期真的好难找工作。」另一位马来西亚裔的英国人无奈回应。我内心惊讶不已,连无须公司提供工作签证的他们,也沦落于相同惨况。同样都具备亚洲脸孔、棕黄肤色的我们,不得不揣测,履历表顶端我们的亚洲姓名,会不会是求职困难、过不了筛选阶段的主因之一?疫情更可能强化了这层阻碍,在前方筑起了一道越不过的高墙——这就是英国的现况,是我无力改变的现实。面对它,你只能低头。
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为用人单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非全”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硕士研究生小曹怎么都没想到,阻碍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硕士学历。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和小曹情况类似,华北某双一流大学2017级“非全”研究生小贺在校园招聘中也遇到了许多“门槛”,有的用人单位不将其视为应届毕业生,有的单位提出只有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才允许入职。小贺说:“我考研时的综合成绩高于全日制的录取分数线,因为觉得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所以选择非全日制,没想到找工作时遇到这么多限制。”教育部通知要求,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第一批“非全”研究生在去年和今年陆续毕业,但在求职时却遇到重重阻碍。许多“非全”研究生表示,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仿佛读了个“假硕士”。2019年,“非全”研究生小马通过激烈竞争,考取了国家某事业单位。但在入职一周后,单位告知他无法办理入职手续。因为上级人力资源部门不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无法为小马办理备案手续,已经开始工作的小马只得离职,再次投入到找工作的大潮中。华北某大学“非全”研究生小庄谈及报考“非全”更是唏嘘不已。“我在考研时也获得了全日制的复试资格,因为有工作所以选择了非全日制。最近,我就职的市属事业单位要转编制为省属编制,要求必须是全日制硕士才能转编,我现在特别后悔。”用人单位:不了解更不敢招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多次印发文件,要求保障就业公平。然而现实中,这一要求落地困难。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非全”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主要源于“非全”的社会认知度低。小曹最近准备报考西北某市的事业单位招考,向市人社局咨询“非全”研究生能否报考时,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了解“非全”是什么,也不知道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文件。小曹说,许多用人单位不清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在招聘公告里“一刀切”地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外。还有些用人单位担心招录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出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不承认或者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影响正常签约。西部某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说,即使招聘通知写明招录“统招统分毕业生”,在面试等环节还是会淘汰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担心招进来后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由于“非全”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有些院校开始考虑暂停“非全”招生。西北某大学的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低,毕业生就业难以得到保障,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难以协调一致,学校计划取消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招生,同时要求必须有工作的人员才能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亟需改变刻板印象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平等的就业权利,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改变惯性歧视,共同发力打破就业壁垒。高校应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竞争力,这是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社会认可度的根本途径。有些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发展初期,存在招考标准混乱、教学培养体系不规范等问题,“非全”研究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水平参差不齐的印象。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难题,还需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解决好学历认可、手续办理等多方面问题。华北某双一流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后出现的新的培养方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希望用人单位随着对“非全”毕业生了解的增多,不断畅通招聘渠道,不再让学校、学生谈“非”色变。
农村大人们的思想是:你上了学,你拿到了高学历,你就应该找一份好工作,你的工作就应该找。还有的大人思想就是:我供你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所以我没有完成的目标就让你一个人完成吧,“房子自己去买,爸这辈子没出息”。太多的家长认为你上了学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供你上学就是我的所有,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可是现在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硕士拿着毕业证还是不好找工作,就算找到了房子也买不起,就算买起了也是一辈子的房奴,难道无压力的活着真的这么难吗?一位硕士生这样吐槽我的家里人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只有我的学历最高,是硕士生。我平时说一句工作好难找,家里人就开始各种嘲讽:“你都研究生了,还找不到工作,你这书真是白念了”。父母也是各种悲叹:“花了这么多钱供你念书,现在连工作都找不到,你看邻居那谁谁本科毕业一个月一万呢”。我想多数同学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吧,家长们的不理解,家里人的嘲讽,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但是现在的工作真的是不好找啊。家里人都认为花钱供我上大学,供出我来了,可是我从小学到硕士能花多少钱呢,九年义务教育,我们是贫困县高中除了住宿费其他什么钱都不掏,大学我自己每年寒暑假出去打工,平时也做做兼职,学费每年4000都是我自己挣,生活费靠奖学金、贫困补助、兼职,基本没跟家里要过钱,研究生有国家补助,再加上自己平时做项目也是自己养活自己,我想问一下,家里除了养我这么大,花什么钱供我上学了?家长已经完成使命,剩下的全靠自己在这么拼“爹”的时代,如果你没有家底,那么就得自己为下一代拼家底。不过有的时候你努力一辈子还不如人家刚出生时候的财产多。有一位网友是这样的情况,家里挺贫困的,父母也没多大出息,从小到读硕士,家里一直在租房(小的时候房价便宜,就是不买,天天玩牌),现在面临着结婚,不得不去买房子(首付钱基本是借的),装修好后,父亲说你毕业后肯定不会在家住吧,以后房贷你和你媳妇还,我和你妈住。我就想问凭什么,我媳妇跟我和就是给你买房子的?孝敬你是我的责任,但是你说的这么理直气壮,是一个做父亲该做的吗?无论怎样,还需自己拼搏说半天,父母已经把自己能给你的都给了,或许有的父母就是一辈子没有多大出息,他们没给你留下多少东西,或许有的父母还会不断的给你拖后腿,但是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百善孝为先。我们不应该抱怨自己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我们应该去努争取更多自己想要的,争取给自己的下一代留下一些东西,不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家里帮不上忙,自己需要如此的奔波。大家硕士毕业后找工作容易吗?你们有没有埋怨过父母给自己留下的太少呢?
在我国高校13个学科门类中,开设专硕的主要有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历史学、工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体育学等,这些学科门类基本都是学硕与专硕并存开设。但是学硕和专硕又有明显区别,突出表现为两点:其一是学制不同,学硕3年,专硕2年;其二是学法不同,学硕侧重学术研究,专硕注重实践应用。因而,在人才市场上,对于二者找工作的情况,也略有不同,笔者就谈谈这个问题:首先、受世界经济下滑拖累,尤其是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开工不足,对人才的需求萎缩,直接影响就业。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全球经济下行、国际市场需求紧缩、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等,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企业开工不足,人才需求受限;②国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淘汰小产能,再加上新冠疫情雪上加霜,国内劳动力市场同样存在需求萎缩的情况,内需拉动乏力的情况屡见不鲜;③高校大学毕业生连年有增无减,应届生和往届生叠加累积越来越多,在受到新冠疫情袭扰情况下,个人收入紧张,对就业需要相对增强。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当前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都不太容易!其次、由于我国成功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拉动内需,全球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应对新冠措施得当,但我国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相比较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来说,由于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拉动内需,再加上我国政府和民众同心协力应对新冠措施得力,全球经济可谓我们这边“风景这边独好”!然而即便如此,由于汹涌而来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往届生的叠加效应,也给我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为了有效释放这种压力,国家推出了多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例如扩大专升本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再如让入职中小学教师的大学生“先上岗,再考证”等。灾难之年,有个工作干、能够有钱赚,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甭管什么学硕专硕了,解决好生存和生活问题才是硬道理!再者、我国最早撬动“基础设施”这块蛋糕,所以非常成功的占据了较大份额的世界基建大市场,专硕人才更吃香。基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态势,非常明显,市场上更加青睐专硕人才,何出此言呢?笔者也讲三个理由:第一、社会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要远远大于学术型人才,而专硕就是那种高级技能型人才,市场缺口更大,相对来说,比学术型人才更好找工作;第二、学术型人才的出路过于狭窄了,需求最多的四种工作是:公务员、研究员、管理员、和教师,可是这四种工作除了教师需求量大一点以外,其他三个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第三、由于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先人一步,因而这方面也给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可是这些就业机会差不多都与学硕无缘,最需要的恰恰是学硕人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学硕找工作容易还是专硕找工作容易?有哪些差别”的问题,在特殊时期有着特殊情况,就目前的就业市场和形势来说,专硕要比学硕更加有利一些,当然学硕如果经过专业培训以后,成长也很快,但是依然需要时间!
这个周日学院搞了一个专场招聘会,我们这些研一的人也去凑了回热闹。不去不知道,一会吓一跳,原来硕士生工作也是那么找,好单位就没有来几个,来的几个所谓的好单位,对学生还是挑三捡四的:有的要求本科学校要“985”的学校,真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人家“985”的学校不就是清华和同济还有浙大及哈工大了吗?那我们这些人怎么办啊?还有好些单位:对不起,我们不要女生……难怪好些女生都立志要念博士!以后混个高校老师当当。男女平等都喊了这么多年,真等到实施时候还是有那么大的困难。仔细想想,其实也是市场经济“惹”的祸!所有的单位招女生的时候都是害怕女性将来又是来产假,还不能像男生那么吃苦什么的,总之是没有招男生那么省事而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所有的这些单位都忘了:他也是从娘胎里出来的。如果这个社会都不尊重女性,还会有人类吗?工作不好找,已经似乎是事实。可是我们难道就应该徘徊不前了?要积极!这是一个找到工作的师兄对我说的,一个单位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看重你有没有积极的心态去做事。他去中兴公司应聘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一点。我看看书就是不够积极。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做事。这样下去对自己真的不利!做任何事都是一样。
211硕士年后找工作,要求工资15K,HR直言:以你的学历最多给10K春节小长假过完后,很多人又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当然,还有一少部分人因为不满意自己之前的工作,而选择在年后跳槽。找工作嘛,无非秉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原则,在年后跳槽,对找工作的人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虽然企业这个时候有人才空缺,但要求却是比较高。如果自身足够专业,且遇到合适机会,想找到一份胜过之前的工作并不难,但如果个人能力一般的话,在这种时候去找工作,估计不太容易。当然了,学历在求职中也是企业比较看重的一环,因为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企业根本不愁找不到高学历人才,同样的工资,他们肯定更倾向于找学历高的人进来,除非你的工资要求比较低。尽管唯学历论要不得,但非学历论更要不得;就像形式主义可以不要,但形式不能不要。有位211硕士在年后找工作,一直从事的是公关职位,也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了,却在近日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因为他在面试时要求工资15K,HR却直言:以你的学历最多给10K。这位硕士生非常得郁闷,怎么说他也是211大学毕业的,怎么就如此不受待见了?要求月薪15K过分吗?我们来看看网友怎么评价:“机会只有那么点,需要机会的人却那么多。大学的真正作用是决定谁能进入到哪个岗位上去。社会已经提供了机会,至于如何得到那个机会,那是你的事。”“学历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首先认真思考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充分利用自己现在选择的优势,而不要纠结于211,985的问题。”“有些公司只要985,或者行业内知名高校学生,但不是绝对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地域和学校知名度比985还是211更重要。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你该拥有什么样的心态,以及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要知道,人生的每一场战争,都在帮助你获得成长。”“在看应届生时985当然会比211好一些,至少说明学习能力更强一些,但学历不代表能力,如果你有其他加分项,比如很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过硬,相关的技能证书等,那仍然可以胜出,一旦工作几年后,这个差距就更加不明显了。”“东亚现代教育制度,名义上一种培养人才的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筛选人才的制度,用大白话说,就是一种淘汰制度。努力的结果的确分三六九等,但是努力的意义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许别人只看结果,但还是要享受过程。”你们觉得企业过分看重学历的做法是否正确呢?留言表达你的观点吧!
其实木哥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一直没有写,我也知道写出来会有很多人表示不服,很多人总是喜欢拿个例来反驳一个被事实证明的真理,那是非常不合理的,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些例外,但是那绝对不能拿来作为典范的,就好像比如有些没有读书的人取得的成就比一些读书的高,这就让一些人用来证明读书无用论,其实这就是钻牛角尖,这完全没有必要,看待问题要去看平均水平,所以今天木哥跟大家说说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就业上的差距。本科毕业生本科生就业其实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首先现在中国的本科生确实是太多了,首先大部分人还是把姿态放得比较低的,而且很多人都是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去了,所以就业相对容易,待遇起步也就相对不是很高,当然可能很多人会反驳很多名校本科比硕士还强,这种是存在的,但是你也说了是名校诸如清华之类,但是有多少人是这种的呢,我们说的是平均水平,所以拒绝反驳。硕士毕业生硕士就业难度相对本科来说就要严多了,是真正的需要经过多伦选择淘汰的,与本科不同的就是硕士就业对专业性要求很高,很多跨专业去找工作的,这都是要经过严格的专业笔试和面试的,所以硕士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最好是多有一些实践项目,总体来说硕士的起薪是很不错的,我们指的是具备一定专业能录的硕士生。博士毕业生最后再来说说博士就业,其实博士就业相对于本科和硕士来说,难度就要大很多,首先是一些企业对于博士的需求少太多,然后就是博士自己对于待遇的要求会很高,所以难度就大很大,现在国内很多博士都是寻求在高校任教。不管你是本科生,硕士生或者博士生,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都需要加强自身的能力,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那么就业,待遇都不是问题。
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时代,获得更高的学历已经成为一些本科学生的普遍追求。现在,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学历与成绩已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近几年以来,考研的人数不断上涨,于是考研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呢?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群体的问卷调查,受调查者普遍认为选择考研的具体原因在于: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更高层次的知名大学,在读研期间完成学历与学术深造的梦想,暂时逃避就业的压力等等。其中,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大学是40%受调查者的心理认同。接下来,小瑜老师和同学们谈一谈硕士研究生在找工作过程中以及工作中的一些优势。第一个优势,满足用人单位设置的学历要求。由于现在求职的大学生人数众多,一些用人单位为了筛选求职人员,首先设定学历门槛。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重要的岗位招聘时,首先要求: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人员可以报考。于是,本科学生只能在门外观望,却无从着手参与竞争。第二个优势,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工作待遇往往比较高。这个世界上的职场竞争,其实十分现实,你的学历,在很多情况之下,能够从形式要件上代表着你的水平。研究生学历是对于许多职场竞争而言,就是一块必要的敲门砖,因为个人能力这种事,在很多关键的时刻,不能够一时间用语言和行动证明。当然了,从长远来看,高学历和能力匹配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三个优势,在城市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现在,我国多地的省会城市为了争夺人才,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高学历的人才提供更高的福利待遇。比如北方某市为了吸引知名高校的人才,设立人才绿卡,给予研究生的支持力度要比本科生高出一截。第四个优势,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具备更多的升职机会。我们以公务员为例,同时考上公务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一般而言,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其升职相对来说更容易。目前,一些地方对于80后的干部,要求本科学历已经足够,但是对90后的干部,在条件适应的情况下,更多的单位倾向于培养学历高的干部人才,有个硕士学历更容易被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在一些遴选考试中,省级、市级部门可能会设置学历要求,在同等表现之下,一般更倾向于选拔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人员。第五个优势,研究生科研能力更为突出。一般而言,在一些要求科研实力的工作岗位上,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员由于在校期间经过深入的学习,在科研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形成的专业创新成果更加规范,更加标准。综合来看,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在整体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读研。在研究生管理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中,本科生是否读研,还要看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