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亲手采集了2020年初到2020年9月最新一批行业研究报告,一共挑选汇总了接近1800份行业研究报告,大小为5.5G多一点。这是压缩包大小所有分享的报告,是截止目前日期为止最新最全的行业资讯与数据信息。在整理分类的时候,我已经按获取渠道、行业分类作为子目录名挨个分好类。主要渠道来源30多个、包括阿里研究院、CBNData、百度指数、360营销研究院等、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以及艾媒、艾瑞、CNNIC等专业机构。2020年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历史更替、行业变革。作为普通人的 我们,迷迷糊糊的看着朦朦胧胧的世界,或迷茫、或浮沉,我们再次来到一个决定命运的交叉口。这时候,知识和数据将为我们指引航向。如此精彩的内容,无私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此需求的人,这也是我们社群的宗旨。先上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费了我好大功夫现在2020年1月—2020年9月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总量接近1800份的珍贵数据全都分享给您同时我也会每天收集+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希望获取完整的内容参考学习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2020感谢您的支持!
中商情报网讯:展览会既是信息,通讯和娱乐的综合,也是唯一的在面对面沟通中充分挖掘五官感觉的营销媒介。20世纪尽管出现高速的电子通讯方式,展览会,作为临时的市场,仍然是最专业、有效的销售工具。市场规模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行业自身创新驱动步伐的加快,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展览经济直接产值达6055.2亿元,同比增长约为2.91%,展览直接产值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99.09万亿元)中的占比为0.61%,在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为1.13%。展览直接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保持稳定。预计2021年也将会持续增长,产值可达6802.0亿元。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展览展会总数为11,033场,展览总面积为14,877万平方米,较2018年分别增长1.32%和2.91%。全年净增展览144场、面积421万平方米。数据来源: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9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全国展览平均面积为1.35万平方米,较2018年上升约184平方米。2019年全国展览总数同比增长1.32%,展览总面积同比增长2.91%,展览面积增速高于展览总数增长。未来发展前景1.展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展览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继跟进出台了展览扶持、鼓励和规范的相关办法和意见。随着我国展览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环境持续利好、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品牌建设稳步推进,行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并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2.现代化展览技术成为展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展示内容及手段、延伸了展览展示的功能性,使行业从传统、静态的设计形式向着科技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转变。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将引导传统的展览展示模式将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转型,对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效应。3.企业展览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从行业角度来看,经贸类展览可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专项展览5大类。2019年,各行业类展览数量均有所减少,重工业类展览面积实现快速增长,其他行业类展览面积略有下降。4.一带一路将带动我国展览的发展自工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发文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的国内外展销活动以来,展览展会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逐渐成为我国境外自主办展的热门举办地。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展览展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由会展BEN联合国内六家领先的会展技术平台和咨询公司组织的“线上会展”调查,得到了业界的热烈响应,7天内共有877人参与。现将通过调查获得的主要发现(非完整报告)整理如下,希望能有助于会展业界同仁对线上会展有一个较为丰富的了解。如果您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留了邮箱,完整报告将发送到您的邮箱。877名受访者所在地区分布前十个省区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四川、山东、江苏、天津、陕西和福建。受访者所在机构的类型877名受访者中,来自会议/展览主办机构的占34%,来自承办机构的占31%,两者合计65%。余下35%的受访者来自场馆、政府/会展行业协会、技术公司、服务商以及高校,各自的比例十分接近,介于6-9%。受访者所在机构的规模主要发现对线上会展的了解60%,60%的受访者对于线上会展只是听说过,但基本不了解。启示:会展从业者急需加强线上会展培训。线上会展的价值95%,超过95%的受访者认可线上会展的价值。其中65.6% 认为线上会展有价值,但其发展需要较长时间。30%较为乐观,相信线上会展将较快得到推广。所在机构采用/推行线上会展的状况90%相信线上会展势在必行,也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其中14%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机构已经在采用/推行线上会展了,但取得明显效果和未取得明显效果的各占一半。)10%,受访者表示不会采用/推行线上会展。启示:从业者对线上会展有信心,看好线上会展。线上会展和线下会展的关系87.6%,87.6%的受访者都赞同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和促进、融合”。另有9%的人相信线上将“部分替代”线下会展,另有3%的人认为线上和线下将各自平行发展。从组织方的角度看举办线上会展的主要困难(多选题)第1大困难,看不到线上会展的盈利可能性(56%)第2大困难,不了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供应商(49%)第3大困难,内部员工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45%)第4大困难,没有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办(34%)启示:技术公司应加大营销;由第三方比如商务局、会展办、行业协会向企业推荐可靠的技术服务商;政府提供培训服务。线上会议是否可以不依赖线下会议而独立盈利、自立门户线上会议可能的主要收入来源(多选题)线上会议的可能的主要收入来源依次是:冠名、赞助和广告(87.5)>版权的出售及转化为培训课程(73.1%)>注册报名费(68%)>同期的线上展览(44.7%)。启示:目前线上会议向观众收取参会注册费以及同期举办展览都有难度。线上会议(发布会、培训),最不能忍受的经历(多选题)第1大投诉,多次卡顿、掉线(77%)第2大投诉,主办方准备不足,内容空洞,流程不流畅(68.9%)第3大投诉,演讲分享者 “不做准备,内容很差”(50%)启示:直播不代表会议,会议仍然必须“内容为王”,组织方筹备线上会议的用心、态度和能力、管理技巧有待提高。即使免费观看直播是否支持主办方要求实名注册85%,85%的受访者都支持实名注册,不支持的仅占15%。这说明参加线上会议的观众对主办方的信任,也说明大家希望主办方把跟所在行业无关、莫名其妙的陌生人挡在门外。启示:组织线上会议时,主办方可以要求实名注册。理想中的线上展览55%,“必须是线上展示+互动洽谈+交易达成”的三者结合。42%,认为除了线上展示再加上即时视频互动和询盘这个功能就可以了。B2B线上展览能否不依赖线下展览而独立盈利、自立门户了解到的B2B线上展览效果不好的原因(多选题)第1大原因,展商和观众、买家之间无法即时真正互动、业务洽谈,达不成交易(68.6%)第2大原因,无法全面展示展品的性能,无法演示,无法感知展品(66.4%)第3大原因,无法提供线下展览所能给予的情感交流、深度洽谈等独特体验(65.7%)第4大原因,不见面、无法建立信任因而达不成交易(52.8%)第5大原因,没有足够的买家、主办方不知道如何引导买家参与(50.5%)是否支持线上展览有固定时间(比如3天、7天)60%,接近60%的受访者支持线上展览应有固定时间。启示:线上展览应有固定时间。疫情过后人们是否仍然会像以前一样,出差去开会、参展、观展98%,绝大多数人(98%)期待在疫后的实体展览和实体会议上见面。其中56.6%不怕传染病,会像以前一样出门参加会展活动。41.5%倾向于就近参加规模较小的活动。启示:组织靠近参会者、观众、展商所在地且规模稍小的线下活动。现阶段发展线上会展的关键(多选题)第1大期望,帮助主办方举办线上会展的技术公司、咨询服务公司尽快完善产品、提高服务能力(76.1%)第2大期望,政府能设立支持引导资金,用于支持技术公司开发和综合服务能力(64%)第3大期望,政府提高对举办线上会展的主办方的奖励力度(47%)主办方应该为行业做全年的营销服务而不是局限在线下或者线上会展为展商做服务65%的受访者相信主办方能跳出线上或线下实体活动,为行业做整合营销服务。对主办机构做全年整合营销服务的能力存有疑虑的占到了31%。本文内容出自公号: 会展BEN 版权归其所有,如有标注和注释错误,请联系删除或修改 -新社汇and微会动袁帅 转载发布
会展经济具备乘数效应,国内外展览规模均不断上升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节事活动的总称。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会展业是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目前在我国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一起被并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如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不仅能积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在中国,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为1:9,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界定,“展览业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各级政府对展览工作更加重视,企业参与积极性提高,不断推动我国会展业规模逐渐增长。2018年,我国各类展会举办数量达到4312个,其中经贸展数量为379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290个和130个。出国举办展(博)览会是配合实施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及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提升企业品牌国际知名度,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多元化、宽领域、高层次的境外参展办展新格局的重要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提速阶段,我国出国参办展数量也平稳增长。2018年,中国在境外参办展数量达到1672个,较上年同比增长7.94%;其中参展数量占据主流,参展项目1519个,占境外参办展数量的90.8%。国内展览集中在轻工业,服务业展览面积增长较快从行业角度来看,展览可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专项展览5大类。2018年,不同行业展览举办数量和规模差异化明显。轻工业展览无论是从展览数量还是展览面积上均位居行业之首;在展览数量上,服务业展览位居其次;在展览面积上,重工业展览紧随其后。2018年,在全国3793个经贸类展览中,轻工业展览办展数量为1513个,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总数量的39.9%;服务业展览共举办962个,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总数量的25.4%;重工业展览举办数量为961个,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总数量的25.3%;农业和专项展览分别举办数量为211个和146个,分别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数量的5.6%和3.8%。从展览面积来看,2018年,全国经贸类展览总面积合计为12949万平方米。其中,轻工业展览办展总面积为5659万平方米,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总面积的43.7%;重工业展览办展总面积为3400万平方米,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总面积的26.3%;服务业展览办展总面积为2512万平方米,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总面积的19.4%;农业和专项展览办展总面积分别为为691万平方米和687万平方米,均占全部经贸类展览总面积的5.3%。2018年,部分行业展览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实现增长,专项展览办展数量同比增幅最大,其次是服务业和重工业展览;服务业展览办展面积同比增长最快,其次是轻工业和农业展览。相对于2017年,2018年各行业展览中,轻工业展览数量减少49个,同比下降3.1%;展览面积增加约4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服务业展览数量增加114个,同比增长13.4%;展览面积增加约3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重工业展览数量增加54个,同比增长6.0%;展览面积减少约2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农业展览数量减少16个,同比下降7.0%;展览面积增加约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专项展览数量增加27个,同比增长22.7%;展览面积减少约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轻工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展览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均为最高,家具木工机械类展览同比增幅较大。在2018年举办的所有轻工业展览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展览数量最多,明显高于其他细分行业,举办展览数量为331个,展览总面积为1047.7万平方米;其次是家具木工机械类展览,展览数量为154个,展览总面积为1041.6万平方米,分别较上年增长15.8%和37.5%;建筑材料类展览、包装纸张印刷类展览和眼镜珠宝钟表类展览数量分列第三、第四和第五位。服务业中休闲时尚艺术旅游类展览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均为最高。在2018年举办的所有服务业展览中,休闲时尚艺术旅游类展览数量最多,2018年合计举办展览287次,较上年同比上升32.9%;其次是医药医疗保健类展览,2018年合计举办展览204个,较上年同比增长6.3%;特许经营类展览、公共安全防伪类展览和环境保护类展览数量分列第三、第四和第五位。从展览面积上看,休闲时尚艺术旅游类展览办展面积最大,超过医药医疗保健类展览跃居第一位,2018年展览总面积为658.6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比上升24.7%;医药医疗保健类展览紧随其后,2018年展览总面积为522.6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比下降2.7%;特许经营类展览、金融保险房产类展览和公共安全防伪类展览办展面积分别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办展主体以企业为主,振威集团承办超过30场2018年,中国境内各类展览的办展主体以企业为主,行业协会为辅。据统计,中国共有1195家企业主办展览。其中,内地企业1092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1.3%;港澳台企业20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1.7%;外资企业84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7.0%。从展览数量看,2018年共有15家国内组展企业办展数量超过10个,其中有9家内地组展企业办展数量超过15个。其中,振威展览集团共举办31个展览,名次由2017年的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办展行业以重工业为主,办展方向主要为工业设备维修、水技术及处理和化工石化产品等,办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天津、北京、新疆和陕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共举办28个展览,名次由2017年的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办展行业以服务业为主,办展方向主要为休闲时尚艺术旅游、市政设施和公共安全防伪等,办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湖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来源: 前瞻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8日讯 今天上午,展览业智库成果发布会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会场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展览指数报告2019》、《北京展览业白皮书(2019)》两项智库研究成果。9月8日,展览业智库成果发布会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会场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北辰集团副总经理、北辰会展集团董事长孙东樊,北京市商务局贸发处副处长赵晶、北京顺义区商务局局长杨登科,北京平谷区发改委主任史立成,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北辰会展集团总经理魏明乾以及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院校和新闻单位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库建设,提出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会展业肩负着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多边外交平台、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次智库成果发布会由北辰会展集团、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共同主办,北辰会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展览指数报告2019》、《北京展览业白皮书(2019)》两项智库研究成果,旨在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展览指数报告(2019)》从2019年全国展会、场馆、会展管理机构及政策、中国城市会展发展指数四个部分加以分析。《北京展览业白皮书(2019)》系统性地对北京展览业发展历程和2019年北京展览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智库成果编制过程中,北辰会展研究院广泛听取了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商务部服贸司、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统计局、顺义区商务局、平谷区发展改革委等政府会展管理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9月8日,展览业智库成果发布会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会场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与会嘉宾对展览业智库研究成果的发布表示祝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研究工作总体上还是呈现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态势,会展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智库提供支撑,希望北辰会展研究院为我国展览业的发展多贡献北辰智慧、北辰方案。北京市商务局贸发处副处长赵晶在致辞中指出,北辰会展研究院作为会展智库,近年来通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价值、可操作的思想产品和研究成果,北辰会展研究院多为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北辰集团副总经理、北辰会展集团董事长孙东樊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辰会展从政治高度谋划和推进会展业发展,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将会展业与国家战略、国际交往、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圆满完成了一系列主场外交和重大国务政务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未来将带着推动我国从展览业大国向展览业强国发展的使命加强会展智库建设,以改革创新举措推进展览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北辰会展集团总经理、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魏明乾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会展行业肩负着推动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政治使命,希望北辰会展研究院为推动北京市会展业发展多做贡献。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将充分发挥交流合作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政府对接、同业交流和会员沟通,拓宽领域、凝聚力量,不断激发北京会展行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袁梓 文/摄影)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展览规模大小是判断展览价值与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具体评价指标主要有展览面积、展览数量、参展企业数、专业观众数量等。本报告采用展览面积指标对 2019 年全国展览规模进行测算,并将展览面积划分为 1 万平方米以下、1 万- 3 万平方米、3 万- 5 万平方米、5 万- 10 万平方米、10 万平方米以上五大类。(一)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占比近半,3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实现增长2019 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所有规模展览中,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最高,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占比出现大幅下降,3 万平方米以上中大规模展览数量均实现增长。其中,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共举办 303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8.5%,较2018 年减少 18.5 个百分点;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共举办 1677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47.3%,较 2018 年增加 1.5 个百分点;3 万- 5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共举办 757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21.3%,较 2018 年增加 7.5 个百分点;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共举办 553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15.6%,较 2018 年增加 7.2 个百分点;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共举办 257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7.2%,较 2018 年增加 2.2 个百分点。如图 2.11 和图 2.12。(二)5 万平方米以上大规模展览面积占比过半,规模化和集中化办展特色突出2019 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所有规模展览中,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占比最高,其次是 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5 万平方米以上大型规模展览合计占比达 57.6%,中国展览行业正逐步向规模化和集中化办展方向转变。其中,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总面积为 199.8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最低,仅为 1.5%;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总面积为 2718.7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 20.8%;3 万- 5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总面积为 2623.1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 20.1%;5 万- 10 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为 3480.9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26.7% ;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为 4026.0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 30.9%。如 图 2.13 和图 2.14 所示。(三)展览行业规模不断扩容,3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和面积均实现增长2019 年,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和 3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在数量上均实现增长,3 万-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在面积上均实现增长。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面积同比增幅均为最大,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数量、面积同比降幅均为最大。对比 2019 年和 2018 年展览数量变化数据可以看出,2019 年,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8 年减少 723个,同比下降 70.5%;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8 年减少 59 个,同比下降 3.4%;3 万- 5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8 年增加 235 个,同比上升 45.0%;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8 年增加 234 个,同比上升 73.4%;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8 年增加 67 个,同比增长35.3%。如图 2.15 所示。对比 2019 年和 2018 年展览面积变化数据可以发现,2019 年,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8 年减少 372.1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65.1%;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8 年减少846.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3.7%;3 万- 5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8 年增加 447.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0.6%;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8 年增加 1156.4 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49.7%;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8 年减少 286.3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6.6%。如图 2.16所示。注来源:以上信息来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9)「欧马腾会展」全国办展面积排名前三城市汇总「欧马腾会展」为您讲解促进中国会展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策略「欧马腾会展」为您解读会展行业品牌自办展规模和影响力
中国是全球展览场馆及其可供展览面积最多的国家。2019年,全国投入运营的展览场馆达292座,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为1,197万平方米,较2018年净增66.8万平方米,增长5.9%。从分布看,山东省45座,江苏省30座、广东省28座,位居全国前三。会展产业全景图会展行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会展产业链中游为以展览公司和展览场馆为核心的展会经营方;上游包括场馆租赁方、展位搭建、展具租赁、票务、酒店、翻译等配套服务产业;下游的招商招展方包括各大合作的代理机构,对接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等。中国基础场馆建设能力强但运营能力较差室内展能10万平米以上的展馆,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可称超级展馆。截至2020年底,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可展览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超越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全球第一大会展场馆。于2019年9月建成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可展览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成为全球第二大场馆。目前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在建中,建成后其可展览面积为40万平方米。从基本设施来看,中国的会展场馆建设领先全球。欧洲是世界会展业发源地,欧洲会展拥有成熟的管理体制和丰富的运营经验,整体上规模大、实力强,在世界组展收入中占据绝对优势份额。根据AUMA的数据调查,2019年全球排名前十的会展公司中,全是欧洲企业。其中英国的英富曼和励展占据榜首和第二的位置,2019年的会展收入分别达到1698.3百万欧元和1486百万欧元,其中英富曼的成长速度迅猛,主要是由于收购亚洲博文导致。中国场次和面积逐年增长根据2020年6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统计工作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数据,2019,全国展览总数为11033场,展览总面积为14877.38万平方米,较2018年分别增长0.6%和2%。全年净增展览65场、展览总面积301.62万平方米。2019年,全国投入运营、在建和待建的展馆总数332座。其中,投入运营的展览场馆292座,较2018年增加6座,增幅为2.1%(其中,维修后重开的3座,调整经营范围新增的1座)。全国正在建设的展馆24座,较2018年增加1座。全国已立项待建的展馆16座,较2018年增加2座。全国投入运营、在建和待建的展馆总数可以预测,未来全国的展馆数量为332座,较2018年的全国展馆预测总数增加了9座,增幅达2.8%,这是自2018年首次下降之后回归增长。区域分布在华东地区2019年,全国按展览面积排名的前十个省(直辖市)为: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重庆市、浙江省、辽宁省、北京市、河南省。以上十个省(直辖市)的展览数量占全国展览总数的71.52%,展览总面积占全国展览总面积的72.69%。2019年全国展览场次和展览面积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华东区域的展览数量占全国的42.3%,展览面积占全国的41.4%;其次是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组展企业较为分散且能力不一从展览数量看,2019年共有12家内地组展企业办展数量超过10个,其中有8家内地组展企业办展数量超过15个。其中,广州市鸿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共举办28个展览,名次由2018年的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办展方向主要为家用电器照明和休闲时尚艺术旅游等,办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重庆和湖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青岛海名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举办26个展览,名次由2018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办展方向主要为眼镜珠宝钟表、食品饮料烟酒和医药医疗保健等,办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上海、四川、北京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振威展览集团共举办23个展览,名次由2018年的第一位下降为第三位,办展方向主要为化工石化产品、工业设备维修、电子与自动化和汽车产业等,办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和天津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从展览面积角度来看,2019年共有16家内地组展企业办展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其中有3家境内组展企业办展数量超过100万平方米。展览行业以汽车为主休闲娱乐为辅在行业性展览,以乘用车为主题的汽车展览数量最多,达818场,占行业类展览总数的15.51%,较2018年减少43场,降幅达5%,展览总面积1671万平方米,占行业类展览总面积的15.84%,较2018年减少229万平方米,降幅达12%。其次为建筑建材、文教。“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机构境外办展的主要途径2019年,在中国境外自主办展的79场展览中,有61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占77.21%,展览总面积40.67万平方米,占中国境外自主办展展览总面积的77.03%。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展览的机构共20家,占出境自主办展组展机构总数的83.33%。其中,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办展面积位列前三,分别占36.18%、14.12%和6.49%。自中国政府2015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中国境外自主办展的热门举办地。2015-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境外自主办展的热门举办地中的占比达70%以上。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中商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展览业规模继续稳居全球首位。2017年在专业展览场馆举办的各类展览会共5604场,展览总面积10642万平方米,分别较2016年增长1%和12.3%。平均单体展会规模持续扩大,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数量占3%,较2016年提升0.3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展馆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势,一部分大型展馆新建或投入使用,室内可供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且正在运营使用的展馆共计211家,其中达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23家。展览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2017年全国展览会营业收入达872亿元人民币;展览行业利润率总体水平达21.6%,较2016年提升9.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5.3%,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展览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展览业行业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区域分布看,上海、北京、广州继续领跑全国展览业发展,重庆、成都、南京、深圳、杭州、青岛等城市展览业发展优势加快显现。在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天津、武汉等城市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行业分布看,展览会数量排名居前的依次是日用消费品及居民服务类,占31.3%;房屋建筑、装饰及经营服务类,占18.4%;工业科技类,占10.5%;文化、体育和娱乐类,占9.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是市场主体多元化、精细化态势明显。行业资源整合加快,企业经营着力于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增强品牌竞争力,从单一业务模式转向一站式系统化解决方案供给,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三是科技创新进一步驱动展览业升级。现代信息技术与会展经济的交汇融合正成为趋势,大数据和智能化应用作为行业创新升级的新动能,有力推动业态模式和管理服务创新。四是展会服务经济外交大局作用凸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企业借助展会开拓新兴市场需求增强。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商数量占总境外参展商的26.4%,较2016年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展览会作为扩大对外合作、推动贸易投资、服务外交大局的平台作用日趋显现。五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渐入产业链各环节。在国家的持续推动和行业龙头企业的积极倡导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行业共识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报告》认为,中国展览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如办展主体规模总体偏小,一些非理性办展造成资源浪费,展馆产能总体过剩,中高端专业人才缺乏等。
1月10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国内展览向高质量轨道转型。在此大背景下,广西会展规模稳步提升,聚焦贸易投资促进,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9年,我国展览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在已采集到面积信息的展览中,中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览3547个,同比下降6.5%;展览总面积为130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8%。展览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重工业展览数量超过服务业展览,跃升至第二位,展览面积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出国举办展(博)览会赴境外参办展平稳增长,全国91家组展单位共赴73个国家参办展1766项,较2018年增加94项。《报告》预测,全国展览业2020年总体发展态势趋缓,展览业将从数量扩张过渡到质量提升新阶段。科技领域的新进展、消费升级、新生代和新文化将为展览业发展带来新气象。展览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在展览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强,产权关系不清限制了展览要素的流动;营商环境存在盲区,参展商和主办方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缺乏强制性展览业绿色环保标准等。对此,《报告》建议,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形式主义,尊重参展商和买家的自由选择权。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政策中性,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参展商和主办方知识产权。广西会展规模提升在《报告》中,经贸类展览信息共涉及中国132个城市。其中,广西的展览场馆数量占全国展馆总量的3%,展览数量占全国1.2%,办展面积占全国展览总面积1%,约为126.8万平方米。数据显示,2019年,广西举办展会规模和可供展览面积不断扩大,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向好,已形成南宁、桂林、柳州等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会展中心城市。广西的展会在促进贸易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会展业也带动了广西开放发展。例如,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东盟已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边境和西部省份均保持第一。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重大展会项目的带动下,广西会展业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国际的交流合作,除继续加强与上海、广州、北京、香港、澳门、新加坡等主要会展城市的会展企业的合作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与境内外文化会展机构的联系合作,进一步扩大国际营销,吸引会展项目来广西举办。其中,广西贸促会在第 16 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框架下牵头承办的“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贸易投资洽谈会,通过解读西部陆海新通道及自贸试验区国家政策,探讨如何挖掘和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推进区域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带动西部地区在交通、物流、商贸、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成广西同海南、四川、陕西等省份签署了《“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贸易投资合作行动计划》,为沿线省区市共同参与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统一共识、凝聚力量、联动平台、信息共享。
规模大小是评判展览价值与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具体评价指标主要有展览面积、展览数量、观众数量等。本报告采用展览面积指标对 2018 年全国展览规模进行测算,并将展览面积划分为 1 万平方米以下、1 万 -3 万平方米、3 万 -5 万平方米、5 万 -10 万平方米、10 万平方米以上五大类。(一)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占比最高,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占比增加2018 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所有规模展览中,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最高,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占比较 2017 有所增加。其中,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共举办 1026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27.0%,较 2017 年增加 6 个百分点;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共举办 1736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45.8%, 较 2017 年减少 3.2 个百分点;3 万 -5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共举办 522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13.8%,较 2017 年减少 1.2 个百分点;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共举办 319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8.4%,较 2017 年减少 1.6 个百分点;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共举办 190 个,占全部规模展览数量的 5.0%,与 2017 年持平。如图 2.12 和图 2.13。(二)5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占比过半,规模化办展成趋势2018 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所有规模展览中,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占比最高,其次是 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5 万平方米以上中大型规模展览合计占比达 51.3%,中国展览行业正逐渐向规模化办展转变。其中,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总面积为 571.9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最低,仅为4.4%;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总面积为 3565.3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 27.5%;3 万 -5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总面积为 2175.2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 16.8%;5 万 -10 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为 2324.5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 18.0%;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为4312.3 万平方米,在所有规模展览中占比 33.3%。如图 2.14 和图 2.15 所示。(三)展览行业整体扩容,10 万平方米以上大规模展览数量和面积均实现增长2018 年,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和 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在数量上均实现增长,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数量同比增幅最大,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实现快速增长。对比 2018 年和 2017 年展览数量变化数据可以看出,2018 年,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7 年增加 261 个,同比增长 34.1%;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7 年减少 67 个,同比下降 3.7%;3 万 -5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7 年减少 24 个,同比下降 4.4%;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7 年减少 54 个,同比下降 14.5%;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数量较 2017年增加 14 个,同比增长 8.0%。如图 2.16 所示。对比 2018 年和 2017 年展览面积变化数据可以发现,2018 年,1 万平方米以下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7 年减少 71.2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1.1%;1 万 -3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7 年减少 105.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9%;3 万 -5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7 年减少 84.8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3.8%;5 万 -10 万平方米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7 年减少 393.5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5%;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览面积较 2017 年增加 1225.3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39.7%。如图 2.17所示。注来源:以上信息来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欧马腾会展」全国各地区举办展会数量及面积汇总报告「欧马腾会展」为您解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项目数量「欧马腾会展」中国组展单位市场概况之主办展单位地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