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炳哥:致20经金考生的一封信爱之训

炳哥:致20经金考生的一封信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 郑炳老师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炳哥,还有 9 天你们的学长、学姐、前辈们就要奔赴考场了,对他们现阶段只有深深的祝福:考的全会,会的全能写出来!预祝他们:考研顺利!同时,也有些很多话想对你们 20考研的学生说说。最近,在和许多19学员的聊天中,我发现,其实大家 对专业课的知识掌握度已经很高了,有相当的把握能考到目标院校要求的分数,可他们还是感觉心里没底。细聊下来,发现其实是对于这些名校总分的恐惧,直白来讲,就是对于其他公共课显得特别焦虑,担心总分在初试排名里面不占优势,从而焦虑。究其原因,还是 在复习启动阶段对各学科的复习规划不清楚,或者说对公共课学习不够重视。我们之前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从我们的学员里面抽取了100位同学,对他们各学科的学习进行了一定的跟踪,发现大家往往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上。专业课方面,我来教大家知识点和方法,自以为讲得还不错,最重要的是基本上能做到 知识点无死角覆盖,所以大家学起来心里有底,教有所法,学有所获,关键是考试会考,所以就越学越有信心,越有信心就越愿意学,在心里学上,有一个叫做舒适区的东西,好像说的就是这个。可公共课上,大家的学习就比较杂了,有的是自学的,有的是网上随便买了个网课,还有同学甚至把宝压在押题上了,没有一个学的好坏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就没有谱了,慢慢的,就会形成一种迷糊状态,临考的时候,就会心态爆炸。专业课分数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说了,但是光搞定一门专业课就想考名校是不现实的,毕竟最终决定录取与否看的是总分。最让人忧伤的是,之前带过一个学员,考南开大学经济学,专业课考了144分,南开史上专业课最高分,但数学只考了80多分,结果因为总分太低而没有进入复试。幸运的是,二战的时候,意识到各科都学好的重要性,最终以408分的成绩考上目标院校。所以说,在复习过程中,大家千万不要偏科。鉴于此,我觉得光在专业课上能给大家带来的帮助,是有限的。我不希望咱们20的同学们,晒的专业课分数都是顶呱呱的,可最后给我发这么一句:炳哥,专业课学校排名第一!但这次数学没考好,没考上...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想看到的,太遗憾了。所以,今年既然我决定自己做经济、金融这两个考研项目,就要从结果上说话,什么是好的结果,就是我带的学生最后都考上了。之后掌腾考研也会推出系列的公共课讲学活动,都是纯干货。欢迎大家踊跃报名体验!最后,祝20考研的同学们在接下来一整年的考研复习生活里,都能够看清方向,坚持心中所向,待到2020年,如掌腾一般,执掌未来,腾飞自己的梦想。

传其常情

进入社会才发现,可能再也没有比考研更公平的事了!

考研于我而言,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岔路口,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基本决定了我人生以后的方向。很庆幸,成功上岸让我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我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理工专业,四年的光阴,我喜欢什么专业没有搞太明白,但我反感理工类这点我倒是意识得清清楚楚。在大三的寒假,我们一整个宿舍都决定考研,我更是选择了三跨,跨考复旦经院。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跨考考研,我以后就得从事我不喜欢的行业,所以考研对于我而言,除了镀金,更重要的是提供我在另一个领域求职的资本。我是个懒于搜集信息的人,总认为一切技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跳梁小丑,这也是我一战信息不对称导致失败的部分原因。我舍友在分析比较了北京的大多数考研机构后,告诉我掌腾考研在北京众多考研培训机构中应该算是性价比很高的。于是,我带着期盼与好奇参加了寒假体验营,也了解到了经济学考研界的名师郑炳老师。虽然郑老师的口音自带“幽默”,但他确确实实让我领略到了经济学的奇特,也让我觉得在考研路上有了个可靠的指路人。没有丝毫犹豫,我就报了郑老师的定向班课程。郑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是零基础跨考最好先看看高老先生的宏微观。寒假在家我翻了翻高鸿业的书,三月到五月,跟着郑老师的视频课学完了初级宏微观,也认真做了课后题,那时候的我认为保持这样的进度和学习态度,上岸应该不是那么难。让我至今想起还后悔万分的事情就是,我被我的舍友带入了游戏的坑,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大四开学,不分昼夜打游戏的情况才有所改善。这时候,我觉得复旦离我应该是遥不可及了。我联系了掌腾考研的咨询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将定向班改成了上财,因为考虑到上财考的都是客观题,不需要花费大量记忆的时间。就这样,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这期间,无数诱惑在引诱着我,甚至是平常无法引起我注意的事物在考研期间也拥有了一定的魅力指数,我像是聊斋志异里苦读的书生,周围有无数魑魅魍魉,妖魔美女,但我只能静心。除此之外,别人的进度更是让我焦急,当我才看完一遍数学时,别人早已开始刷起了真题,索性最后我不听不问,一切跟着自己的进度走。到了最后十几天,正是需要大量记忆的时候,我因为惧怕背书,政治的肖四也没背下来,最后出分,我差一分就能进入复试,而我考的差的一门正是政治。后来我发现我的分数是能进入上财的调剂复试的,我选择了一个硕博连读的专业,七天的时间准备复试,懒癌又一次发作,我不认识任何上财的学长学姐,我也没有去找任何复试经验帖,两本书的主观题,我只背下来不到一页纸的内容,三选一的调剂复试,我不出所料地被刷了。二战还是工作?命运又把我安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岔路口。一战后我就立马找了个编剧的工作,到我毕业时,我已经工作了半年了,这时,我早已经习惯了编剧工作的灵活有趣,让我再过三四个月的苦行僧生活,我还能坚持住吗?我当时问了自己两个问题:让我一辈子当编剧,我会开心吗?如果不读研,我会甘心吗?想明白这两个问题,我决定八月辞职考研。在我挣够了毕业旅行的费用和考研期间的生活费后,我决定继续考上财。八月,我去了西安、开封、越南,在旅行中思考自己的将来。九月整理好思绪,在我闺蜜的学校旁边租了三个月房子,开始准备二战。太多琐碎的事情都或多或少影响着我的情绪和态度:合租的姑娘们放弃了考研每天撸猫玩乐,学校里的学弟的暗送秋波,没有社交活动的乏味无趣,每天脸上都写着“丧”,可是一想到去年一分之差的不甘心,想到以后能从事理想职业,这些都支撑着我在寒冷的冬日离开温暖的被窝,走上十五分钟到图书馆学习。背书,是我深恶痛绝的一件事,但是我知道在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来,二战时,我逼迫自己把肖四背了三四遍。当一个人能将自己最不擅长最讨厌的事情也能做好时,他应该就具备了成功的素养了吧。二战考完后,我每天都在惴惴不安中度过,没有一战时的无所谓,二战是真正意义上的破釜沉舟,也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万幸,历经了这么多困难险阻,最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九月,我能去上财上学了!总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深刻认识到成功带来的鼓励作用远大于失败带来的激励。当你成功时,曾经吃过的苦都有了意义,回忆起来更多的是庆幸是欣慰,而当你失败时,那些披星戴月的情景彷佛在暗示你的无能,为你的失败雪上加霜。其实考研真的很公平,考查的就是你有没有毅力有没有用功,它不像高考,会有智商因素、运气因素综合作用。我见过人大的学子考研惨败,也听过三本学校的学生一战复旦法硕第一,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以后进入社会,可能再也没有比考研更公平的事情了,因为只要你付出过,努力过,拼搏过,对自我有正确的判断,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命运女神都不会亏待你的。两次考研,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我成长了很多,懂得了责任的意义。以后的人生,我要为自己负责,同时,我也要为父母减轻负担,承担起一部分家庭的责任。如今想起,大学的前三年我算是有一半都荒废了,直到经历了认真准备考研的那段漫长岁月,我才觉得我的大学时光有了意义,我才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在,我准备好好工作四个月,同时备考CPA,考研的时光已经结束了,但考研精神将贯穿我的生命,坚持长久不间断的学习是一件超酷的事情!

天气不合

一战上岸人大,答完专业课题的最后一秒,我哭了!

本人一战人大农业管理专业,初试总分398,政治70,英语83,农综124,834经济学121。我本科就读于西南大学,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一开始基本还是打算考本专业,但去年3月份的时候关于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还特别迷茫,不甘心考本校,但考更好的学校又没勇气。就问了一下导师的意见,当时老师对我说还是往北京的方向考吧,只要下定了决心,就不怕。听了老师的话,我初步定下考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这个目标。由于要考数学,就从4月份开始看数学基础课程,再记英语单词。这样一直持续到了6月底,等到学校放假,就在自习室占了一个位置,开始了痛苦的复习数学的生活,因为我数学一直都不好,所以7月份那一个月基本上把时间都给了数学,白天一天都在看数学,中午就在教室趴二十来分钟,走路、吃饭都在听老师讲课,晚上才留一点时间看高鸿业的经济学教材。七月份真是我考研岁月乃至整个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月,我从来没有那么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过,只为了心中的目标,抱着一个念头:就算只录取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有了这段过程做铺垫,后面复习得再苦我都不觉得有什么过不去的了。直到七月二十几号,因为家里有事回到老家,在老家遇到了我堂哥,他毕业于人大,听了我数学不好还考农经学硕的情况后就给我指了另一条路:考人大的农业管理。说实话我以前也了解过人大、中农的这个专业,但因为是专硕,所以一直没有深入了解过。不过后面才慢慢了解到专硕并不是一定比学硕差,而且现在也慢慢成为硕士培养的发展趋势了。更何况是人大的专硕,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但是,让我放弃之前数学的复习成果,在接近八月初的时间来重新换一个专业,我还是犹豫了两三天。不过,在这两三天的时间里,我在网上了解了人大农业管理的很多信息,看了学姐发的经验贴,感觉也不是那么难考,更何况不考数学哈哈哈哈!所以,就在八月份初果断换了专业,开始了崭新的复习计划。下面说一说我各科复习的心得(仅供参考):一、政治我在七月十几号就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开始每天看点视频,再做精讲精练和1000题上的题。最开始由于要复习数学,每天给政治的时间特别少,后来换了专业后就每天给政治留半个小时的时间,后来九月份开始每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再十二月份开始每天一到两个小时。因为我政治复习得比较早,一直都是循序渐进的。精讲精练也做了有三四遍吧,不过后面几遍都是只做上一次的错题,不断看,反复看,看了又在精讲精练上找对应的知识点,用笔标记,争取下次不要再出错。不过很多我都是错了两三遍还记不住,这个都正常的。政治到了后期,主要就是买卷子来刷选择题,有时间多刷一点题总是没坏处的,我记得我当时还在手机上下了一个叫口袋题库考研的APP专门刷政治选择题,当时趁吃饭的时间基本上把那上面的基础选择题全刷完了。大题的话就是靠后期背肖四和肖八,先肖四再肖八的顺序,我是搭配着徐老师的小黄书一起背的,全部背完肯定不可能,不过可以通过背这些资料自己总结政治答题的套路,多思考多记,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大题不会有很难的。二、英语由于开始准备的是考学硕,我在6月份就买了英语一的全部真题,资料用的考研真相,资料都无所谓,关键是自己刷真题的过程。在我看来,要考好英语,首先单词必须要过关,推荐大家可以去“掌腾考研”公众号上记单词,每天都会分享英语单词。后面我又增加了几种记单词的方法,比如边走路边听刘一男讲他那个1575个单词,再就是把这1575个单词打印下来每晚上回寝室之前花二十来分钟记。过了单词关,就是开始刷真题,我是把英语一英语二的真题都刷了一遍。刷真题开始主要是做阅读,我的方法是直接把一篇阅读刷三遍,一次性把一篇阅读吃透,具体是先凭感觉做一遍,再把第一遍中不懂的单词查明白意思后再做一遍,这一遍主要是过单词关。我是把不懂的单词抄在笔记本上标好意思方便以后复习,最后再看着讲解再过一遍,这一遍主要是看句子的切分与理解,整体文意的把握,会把不懂的长难句抄在笔记本上。反正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一篇阅读吃透,包括每个单词、每个句子及选择的套路。这样做比较费时,但是效果很好。开始阶段可以这样,后面做阅读轻车熟路了我觉得就没必要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抄在笔记本上了。作文的话,我现在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英语写作、表达的思维,再按部就班地准备各种类型的小作文、大作文,多背些能用不同方式表达的好词好句,能够总结出自己的模版,注意审题,每天可以花点时间准备英语作文,考前再背背各个老师的押题作文,按部就班来就行了。至于新题型,翻译,英语二挺简单的,都有套路可言,看看老师的视频,把真题练好就行了。三、农综342教材主要是孔老师的农业经济学、波金斯的发展经济学、罗宾斯的管理学、中央一号文件、各种重点资料等等。我是八月份才开始复习这门专业课的,当时主要是买了各科教材和配合买的资料。然后把各种资料打印出来就开始背了。嗯,农综就是一开始就可以背了,跨专业的同学可以早点看看教材找找感觉。不过我第一遍还是把各科教材过了一遍,每天一章的节奏,其实后面看来这一步是我来说作用不大,主要还是靠后期的坚持背诵。关于农业经济学,这门课虽然每年考试与热点相关,但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这就需要看孔老师的农业经济学这本教材,可以配着资料看,比较有重点。然后就是看看各种与三农有关的公众号上的文章,一周看个几篇即可,一般备考时间很紧,看热点文章的时间比较少(我是这样),中央一号文最好打印出来,按照那上面分块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关于管理学,我是配着圣才的罗宾斯管理学课后笔记和买的重点资料背的,那本笔记有三百多页,从八月份开始背,背完一遍又重复,反正开始背诵了就每天坚持,直到考前一天也不能中断,尽量背熟,能多背就多背几遍。关于发展经济学,我觉得看教材的这一步一定要尽早结束,本科学过这一本科且学得比较好的我觉得都不用怎么看教材,可以直接开始背资料了,因为波金斯的教材特别厚,翻完一遍都要好久,虽然内容比较全,但是过完一遍真的很费时间,跨专业的同学可以提早过一遍这本教材。发经也是要不断重复背诵,尤其是基本的名词、那几个模型什么的,一定要掌握。对于农综的这三门,像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相通的,而且这三门都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都有自己存在发展的道理,并不难学,只要肯花功夫多看多背多思考,最终是能取得不错的分数的。虽然他们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答题时要答到点上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与总结,这就需要在平时背书的时候多思考,也就是带着脑子去背,通过平时背诵与做真题相结合,多总结答题模版,面对一个问题能形成发散思维,而不固定在一方面,多多关注社会热点,学会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四、834经济学我复习得不是很好,以至于最后分数也不是很高。今年考130以上人大有人在,相比之下我的分数很低了,下面主要说说我的教训:我想我最开始看高鸿业宏微观教材花了太多时间,而且看完了之后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后面又从头看郑炳的基础课、强化课花了很多时间,看的时候也只是看了就看了,没有自己深入思考总结,以至于基础打得不牢。到了后期,练题的时间就比较少,连看平新乔十八讲的时间都没有了,但是根据往年真题,人大农发院是很喜欢出那上面类似的题的。总之我的经济学就是没有做多少题,看了视频和教材后也不注重总结以至于基础不是很扎实。虽然我把高鸿业教材的圣才上的题也做了两三遍,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的课后习题也做了一遍,但是感觉每次都是做了又忘,而且后期时间特别紧,感觉背名词解释和简答都背不完了,最后就慌忙上阵。所以,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大家尽量要早点看教材和视频,然后自己把经济学原理吃透,图形原理什么的一定要烂熟于心的那种,注意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然后多做题,简单题难题都要做,遇到难题也不要怕,一步步分析最后也不会很难的。可以跟着郑炳的视频课一步步来,打好基础再循序渐进。说了这么多,我最后想说的是,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初试考农综的时候,我是先做了农业经济学,管理学,但做到还剩半个多小时的时候,我的答题纸写完了,当时连管理学都还没答完,还有一门发展经济学还没做,就找监考老师要答题纸,结果他帮我问了几次都说没有,我才知道重庆是不给加答题纸的,实在没办法,他就让我自己在前面空白处找地方答,再划线隔开,写好标记,我当时就慌了,觉得这样根本就行不通,就再求监考老师想办法,结果还是不行。后来僵持了一会,我只能选择在前面的空白处答未答完的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的题,当时时间都只剩不到半个小时了,我人又慌,字也写得不好,脑海里有什么就写什么,答题全都没了逻辑。我当时就觉得要凉在这里了。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倒就无所谓了,就想着反正都这样了,还不如写到最后一秒,能答多少是多少,我就一直写一直写,写到了到了交卷,也不管格式什么的了,反正卷面已经被我搞乱了。结果考完出来就哭了,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但是没办法,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考下午的834经济学。考完之后因为这个事,难过了好久,觉得自己不会考好。结果后面成绩出来了农综比意外的好太多,也因为老师们真的是手下留情吧,不过真的很庆幸,还好当时我没放弃,坚持答到了最后一刻。考研就是这样,你不去尝试,不坚持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它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难,但也不简单。只要下定了决心,找对了方法,肯付出、能坚持,最后结果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我以前也没想过我能每天坚持从早到晚坐在自习室十多个小时日复一日地看书背书做题,能在几个月时间内戒掉刷朋友圈、逛淘宝,能够坚持下来这种早出晚归的生活。说到底,认准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就义无反顾向前冲吧,“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考研或许很累,但是在这个社会做什么不累呢?想想父母,他们可以为了我们日复一日地辛苦地重复着枯燥的工作,并且毫无保留地支持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拼搏一把呢?不去尝试永远也不会知道结果会怎样…回首看来,我反而会感谢考研这段时光,它让我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自己,让我明白自己努力了也不比别人差,明白付出也会有收获,坚持是那么地不容易但是坚持到最后便会迎来光明…附我的作息时间:(后期会根据复习情况适当调整,不过大体时间分配是这样。)

断之则悲

浙大经济学学长:高强度的学习让我胖了20斤,但我不后悔!

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考研之路终于随着各个学校复试的结束慢慢落下了帷幕,首先非常感谢掌腾教育推出了这项活动,我想也是时候进行一下总结了,必须说明的一下是我报考的是浙江大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产业经济学,努力和幸运让我成功考上了浙江大学。因为网上有关这个计划的帖子非常少,所以总结一下,也算给学弟学妹留一份经验,加油啦!一、关于考研动机为什么要考研,你对研究生学习到底有多向往,考研对你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想清楚这些问题,你的考研就成功了一半,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大半。因为我看过有太多人参加考研是因为别人也考,还有陪对象考的,也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考一考,大不了就工作。如果你是出于以上原因,我劝你真的不要浪费时间了,因为时间很宝贵,考研之路并非一朝一夕,如果你投入的时间注定将变为沉没成本,这又是何必呢?当然,不得不承认也有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就考上清北的学神,但前提是,你应该弄清楚你到底是不是那一类人。就我个人而言,大一、大二的时候当别人问我要不要考研的时候,我总是斩钉截铁的说不会考,直到我遇到了我大学里的一位老师,他教我们财务管理,一天中午放学和他在食堂吃饭,突然谈到了这个话题,当他再次问我时,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回答是我决定考研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永远有机会再重现选一条路或者改变一个主意。决定了就要行动,我马上就开始了解考研各方面的消息了,我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我的研友,我们共同走过了整个考研路,最后他也去了自己心仪的学校。二、关于努力我正式开始考研复习是在大三上学期11月份左右,说实话,我这个人真的不聪明,但是我的自学能力和意志力我个人认为都是极好的,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只要是没有课,都会在图书馆学习,记得寒假之前都会学到晚上9:30左右。寒假开学之后,因为一个寒假几乎两本专业书都没有看完,心生愧疚,就晚上10:30回宿舍了,慢慢的,学习强度一天比一天大,最后连锻炼的时间都被挤占了。暑假的时候吸取了寒假的教训,选择暑假留校学习。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每一天都在进步,暑假也不显得那么漫长,很快就结束了。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是一战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计划,不必很详细,但是大体时间点还是要有的,什么时间完成一轮复习,什么时间完成二轮,什么时候冲刺,这样到后期你才不会倍感压力,产生放弃或者二战的念头。初试冲刺阶段的复习是白热化的,教室里,走廊上,图书馆到处都是复习的人,我们早上6:00起床,会在教室学到晚上10:30,然后再去图书馆学到12:00,同时伴随着心中不确定性的煎熬,因为你不知道这样的努力是不是会有结果。就这样一天天坚持,日子真的过得无比充实,自从大四开始我几乎连学校的校门都没有出去几次。当然,如果你很聪明,或者你开始的比较早,后期确实可以少辛苦些,但是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因为在考研之前我都是有健身的,所以在这一年高强度的学习中,我的身体并没有拖我的后腿,只是让我胖了二十多斤。所以,如果你身体不是很好,花些时间保持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三、关于各科的复习作为占用时间非常多的科目,我想先说一说数学。我个人认为数学学习真的是要讲求天赋的,这种天赋应该是体现在你对数学的理解上。虽然感觉很虚,但是真的是这样的,这个学科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的,努力只能让你到达110左右的高度,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瓶颈,如果理解不到位的话,真的很难提高。就我而言,我19年的数学考的非常不好,尽管大家普遍反应今年的数学很简单,我想我还是没有达到能对这一学科有所理解的高度。就专业课而言,如果是跨考经济学的话建议报个班,对于报班的选择,不光要衡量课程讲得怎么样,还有就是能提供给你及时的反馈,简言之,就是可以快速解决有关你专业的绝大多数问题,包括你更换目标院校等。经济学的名师郑炳老师,可以了解一下。除此之外后期很重要的就是目标院校历年真题了,网上的什么资料都不如真题更加有针对性。英语学习的话,我只谈一点吧。就是背单词的问题,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听单词的课程讲解,大多都是给你讲讲段子,扯扯毒鸡汤之类的东西,除了稍微让你放轻松一点,其实效率不是很高,我当初背单词是找一本比较全的单词书开始翻,有时间就翻,一开始记住单词和其中一两个意思就够了,看过的也要翻过来再看,多看几遍就记住了。政治我是暑假结束之后才开始的,因为本身不是文科生,我觉得还是先开始一点比较好,每天只用一个半小时复习,冲刺阶段才开始加大学习时间。最后说一句,政治后期各个机构整理的冲刺资料真的很重要的,跟着一位老师,把他整理的资料一定要背熟,就差不多。四、关于复试相比于初试有大量的资料可以学习,复试就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了,而且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就更少了,如果复试指定教材,那么真的是挺幸福的一件事,看书就好了。如果没有指定教材就按大众套路准备就好了,着装和礼仪之类的自己想一想,这点素质起码应该是有的吧!其次能够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一定要准备好,别拖拉,毕竟复试本来随机性就很多,能够提前准备的本来就很少,自我介绍之类的最好都背下来。其次是心理素质,别太紧张,容易让你思维僵住呢,原来会的一紧张都忘了就尴尬了。总之,发动你所有的渠道获取到你能够获取的有关你目标院校有用的复试信息,因为从复试开始就变成了信息战为主了,别不好意思,有时候改给学校研招办打电话就抓紧时间打。五、关于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首先报考这个计划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地区上是有要求的,可以自己在百度上找一下具体的通知。其次是如果符合条件可以报考,在目标院校的选择上也是有文章的。教育部每年会下发一张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名额分配表,上面会有对应的各个地区可以报考哪些院校,有的院校是严格按照计划表走的,有的院校是接受全国考生报考,不受地区限制,这样的学校比较少,而且省教育厅也不一定给你盖章,所以参照一下历年计划表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毕竟中途换学校很伤。在国家下发名额分配表之后,你就需要关注你所在地省教育厅官网了,会发通知你什么时候办理材料确认,你需要认真查看省教育厅资格确认的通知并准备好材料,在资格确认期间按要求上交材料,你会得到一个改计划的报名码,有了这个码,你才可以在研招网上进行报名。之后就和统考生一样正常参加初试了,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打定主意报考这个计划了,而且很有信心可以被录取,建议你可以选一个目标院校的强势专业,因为这个计划只要被录取了一般不会调剂的。也就是说,基本上要么被录取,要么被刷。就今年的情形来看,统考生调剂很难,这让这个计划调剂本来就很难的情况变得更难了。如果你复试也过了,那么恭喜你,你将会和目标院校、省教育厅签署三方协议了。一般都是目标院校盖章之后你再去省教育厅盖章,之后邮寄给目标院校。六、写在最后说实话,考研这条路很辛苦,如果你有幸找到一个无比坚定而且能和你一路走下来的研友,你会稍微轻松一点,因为两个人的获取的信息总比一个人多,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相互交流,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自己信息过于闭塞。但是研友尽量不要太多,不要被意志不坚定的同学影响。我们一开始只有两个人天天一起学习,后来占到教室之后人数就增加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每天都很准时,就是那种心照不宣与默默坚持那种,到最后我们那个教室里,两个二战的学长都被录取了,应届生中我们一共六个人,四个人被录取。我不敢保证选择了这条路你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谁都不能保证,唯一能做出保证的只有你自己。找工作你可能被心仪的企业拒绝,考公务员你也有可能落榜,所以考研也一样,都是有可能性而已,你需要做的就是让你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百分比

我用三年的时间不停试错,最终三战402分成功上岸人大经济学!

我考了三次研,前两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以总分400+(数三140+,英一80+,专业课110+,政治65+)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虽然最后一次成功了,但我更多地想和考研的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失败教训,大家只要牢记这些失败的经历并和自己比对,看看自己是否和我一样也存在类似的地方,然后再克服这些不好的地方,相信就能离自己的目标院校更进一步了。下面我分考研历程、各科复习经验以及复试经验三块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考研路。不想看那么多内容的同学,可以自动忽略第一块,直接看第二块和第三块就可以。一、考研历程那先从一战说起吧。摆在一战同学面前的头等大事应该就是择校问题吧,我也不例外。当时的我是基于这样的心态考虑的。我这样想的,如果我高三能好好学习,去个好一点的985应该不是问题(当时我们那个圈子的同学有去上海交大、国防科大、西安交大、同济,再不济也能去个湖大、中南的,而我的高考分数只比一本线多一点,就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大学)。于是当我决定考研时,我第一想到的,这个学校得是个好点的985,自己是湖南的,然后又不想再继续呆在本省了,而且当时对经济学名校了解的很少,就看到了临省的武汉大学,感觉经济学这块应该也挺强的,于是就决定就是它了。然后我再去网上查阅它的专业课难度、历年分数线、录取人数这些事。要是我还没记错的话,武大应用经济学好像是380、390线的样子,然后专业课难度也不大。当时的我蜜汁自信,想着政治70,英语80,数学130,专业课120来算,400分很容易啊(我这个人估分还是往小的算,想着这些分数应该是底线)。于是就这样很“自信”地定好学校了。(PS:希望大家从我的反面教材吸取教训,择校时可以更理性一些,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最好先查学校的情况再决定报考该院校而不是像我这样,凭自己的喜好去选学校)、再然后就是开始复习了,大三平时上个课,总觉得考研还很遥远,复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盲猜,一战考生这样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到最后各科复习时间都不够,索性自己也放弃自己了,12月份还花了好几天来看动漫,感觉是在给自己艰苦的备考生活找点润滑剂和缓解临考的焦虑感,最后好像考了快370来着,一战就这样失败了。(考研是个长期工程,大家得学会坚持,学会合理有效分配时间,适当地劳逸结合)接下来和大家谈谈二战失败史。可能是现在考研往届生的占比越来越大,名校更是如此,所以一战失败后自己难过了没多久,也就没太放在心上了,更没有好好反思自己一战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只是粗略地想了想,应该是下面三点原因:动手晚,复习时间不够;学几天就玩一天,不够认真,因此没能持续学下去;专业课复习地很迷,不知道怎么学。然后更关键的是,这些只停留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再加上又是毕业季,就这样和大学同学们一起玩着玩着就毕业了,考研的事早就抛在脑后了。二战开始是在6月底了,因为自己自制力不高,所以没有回家复习,而是选择在本科学校复习的。当时各科基本都忘的差不多了,我就从数学、英语开始捡起,复习到8月份时,觉得数学也捡起来了。再然后中间出了一些事情耽误了一阵子,到8月中旬才开始复习专业课,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完了高鸿业的课后题,当时觉得自己挺OK啦。此外专业课这块,当时跟的是郑炳老师,听了几节课后觉得讲的挺好的,而且了解到炳哥的学生有考上北大、复旦、人大等顶尖名校,于是自己也暗想着,都二战的人了应该考个更好的学校。当时是在北京上海之间犹豫,人大的话比去年复习就多了一门政治经济学,招生人数也多,而复旦还要考国际经济学,招生人数还少。权衡之下决定考人大,于是从9月中旬左右开始复习人大的专业课(参考书繁多,难度确实不小),并一边开始听炳哥的暑期强化视频。当时有些心急,有点追求进度,忽略了效果,而且之前学的知识也没有及时巩固,再加上当时没有固定的学习位置,时常从这栋教学楼被赶到另一栋,每天的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而自己的心态在后期也因为这些事情变得很糟糕。在12月份时候还得了一场大病,回家住了5天的医院,再回去学校时只有8天的样子就要考试了。那时我知道今年二战又要跪了,事实也确实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最后只考了340多,再一次失败了。PS:二战考生如果要换学校的话,最好早点开始动手,可能不同学校专业课差异很大让你猝不及防;在学校复习的同学最好能趁早在学校占个固定位置自习;保持身体健康和一个正常的心态,这对于非应届生往往更重要。二战考研失败不像一战失利后比较容易放下,给我的打击特别大。让我特别特别怀疑自己,丢掉了所有的自信,甚至让我觉得未来自己将一事无成,做啥都难免逃脱失败的阴影,每天都沉迷在游戏中,起早贪黑地玩,那段时间里游戏似乎就成了我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最后父母也看不下了,一天和我商量着说要不你调剂吧上个普通学校研究生或者在家里这边考个公务员。这时我才不得不重新去面对我自己,审视我自己,最后我没有走他们给我规划的那二条路。第二天我一个人来到本科学校所在的城市,在朋友的帮忙介绍下,我顺利在一家中学做任课老师,挣的够自己花的,还有些结余。不是那么繁忙的工作也让我有时间好好去审视过去二年的自己,最后还是决定再来一年,并告诫自己今年要是再失败的话,就认命了,自己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就这样,六月底我辞职了,再一次准备考研。因为有了去年考人大的经验,所以学校这一块没有再纠结什么,同时也不想再冒险换学校去考北大了,心里觉得只要考上人大就行了,别要求太高。三战复习时,自己的心态很平,尽管中间也有过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是自己都能比较理性地去对待处理了,没有给自己复习心态上造成较大的波动,同时复习也比较有规划,定期给自己放假休息、锻炼,最后也很幸运,顺利考上了人大。(往届生考研心态要平,任何影响自己学习的事要学会冷静处理,不要把这些事作为自己不学习、学不好的理由,你得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负责)二、各科复习经验1. 政治复习建议:把握住“得选择题者得政治”原则。应届生9月份开始就行,往届生的话10月份复习也可,最好不要在暑期就复习,因为会耽误数学和专业课学习。政治按照大部分人的复习节奏来,这样下来的话,只要考试正常发挥,没有大的失误,相信大家都能取得自己预期的那个分数。2. 英语复习建议:见缝插针地学习,把握住“低投入,高产出”原则,前期可能背单词的时间会花得多一点,后面针对各个题型复习时,时间可以相对少一些。首先从词汇说起,词汇是每个同学刚复习考研英语时绕不过去的一个槛,而一旦你词汇量上去了,你的英语复习就开挂了,后面复习时间也能大大减少。推荐大家关注“掌腾考研”,里面有英语的每日打卡,而且打卡的内容全是红宝书里面的单词、长难句等。大家可以每天用零碎的时间背背单词,增强语感。这点类似于数学,基础学扎实了,强化上手就快了。英语作文的话,大家可以找些模板进行背诵。我是整篇背诵的,大小作文各自背了10篇左右,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平常可以自己整理些精彩的句子,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多背诵,背熟达到自己能熟练默写的地步就可以了,然后平常有时间就拿着真题里的作文题目结合自己背的作文去仿写,仿写多了上考场就可以从容地发挥了。然后就是新题型,如果复习紧张的话,大家在12月复习这个也没关系。再然后就是翻译和完型了。当你词汇和阅读掌握好了,完型基本上也没问题了,翻译这块,我个人觉得性价比不是很高,感觉花了时间可能也不会有很大分数上的提高,所以不是很建议大家在这个上面花功夫。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当大家各个题型都熟练掌握以后,就可以成套成套地拿你没做过的真题去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很重要),看看自己的做题习惯和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在3个小时内答好题目。2. 数学复习建议:数学复习的一个总的原则是“切忌贪多,先精再广”。之前做的错题,没思路的题要时常拿出来做。考研数学三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三部分,其中高数部分的分值最大,也是最难的部分。高数部分一定要消化、吃透(PS:吃透的标准,比如说一个定理,你得会它的证明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再比如一个选择题,你得把四个选项错在哪,正确解法以及尽量多尝试一题多解这样)。追求高分的同学,在经历过数学强化学习后,在9月份做真题的时候,可以配合些数学题做做,不要贪多,吃透它,不能只停留在会选对正确选项这个层面上,还要把错误选项原因弄清楚,以及一些经典结论也要留心记住,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二来可以用来验证自己答案的准确性。最后如果你的复习时间够用的话,可以尝试自己给自己出题。变个已知条件或者从结论出发改些数据然后看看能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诸如此类的改法,有兴趣和时间的同学可以试试,说不定在考场上会有惊喜。4. 专业课就人大802经济学综合来看:参考用书:高鸿业微观、宏观;范里安微观、尼克尔森微观;曼昆宏观;宋涛政经、程恩富政经计算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平新乔十八讲、多恩布什宏观、布兰查德宏观。题型风格:微观以计算为主,政经和宏观偏文字性;复习建议:刚开始复习专业课的同学可以听炳哥的教材精讲课程和基础班,然后把初级讲义上的习题和高鸿业的课后习题做了(微观可以挑着做,像市场失灵那块可以重点做,其他部分可以少做和不做),这样下来的话,基础就会打的很扎实,暑期强化时接触难点知识时,理解起来也会比别人更快更深入,比别人复习效果就会好很多。暑期强化时,可以把炳哥的暑期课听个二遍,同时结合暑期讲义做参考书(尼克尔森、曼昆等)课后习题以及班级配套的习题。最后上人大定向课时把人大真题弄明白,同时可以看看北大、复旦、上财等试题,借鉴其中和人大考题风格、知识点相近的考题,查漏补缺。三、复试经验人大经院的复试有专业课笔试、英语笔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以及英语面试四个部分。先谈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面试时进去先抽签,然后自我介绍(老师会在你的自我介绍过程中问一些问题,有生活类也有专业类的),接着把你抽到的题目念给老师听,会有一、二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一些问题。一般来讲,专业课大都会问到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我的一个经验就是,面试时不要太紧张,大方自信些,把能想到的点分点和老师说清楚就行,要是实在一点话也说不出来,那只能和老师虚心说自己确实不懂了,复试后再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这一块准备,只能大家平常多看些书,多关注经济时事啦,短期也确实很难提高。然后是英语面试。也是先抽签再自我介绍然后念题,题目分为生活类和专业类二种,生活类的题一般大家都会有准备不用担心,要是抽到专业类的,面试场上确实很容易让人发怵(我抽到专业问题想换题,但是老师不让换题),只能尽量多说,老师也不会怎么为难你的。再就是英语笔试。有英译汉和汉译英二种题型,英译汉比较简单,不用怎么准备,汉译英可以看看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积累相关的经济术语的表达即可。最后是专业课笔试这块。复试这个书确实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看看(理解的少),该背的还是得背,绕不过去的。PS:其实面试还是比较轻松的,主要是大家考完初试后,中间再加上过年啥的,学习的心思可能不大了,其实只要能认真准备一个月,我想你的面试成绩一定很靠前,低分进复试的同学这样做的话也大概率能逆袭上去!

郑风

经验:2020年考研什么时候准备合适?

各位粉丝们,今天发布一篇关于经验的文章,此文章是粉丝来投稿,我很欣赏这位粉丝,他参与了我们公众号“考研早起打卡”小程序,并且排名第一,我们也按照之前的约定准备了红包。这位粉丝从我们开始发布“考研早起打卡”小程序的活动开始,每天坚持打卡,小编在统计的时候一共坚持了400多天,每天早上七点钟开始坚持不懈,虽然此时此刻初试成绩还没有公布,但是小编始终坚信,就冲着她400多天的打卡自律性质,我相信成绩一定也不会差,祝福她。今天我们把她的备考经验公布在公众号里面,希望20年考研学子能取其经验,也要像这位学姐一样,努力,坚持,守的住自己心中的理想:初试结束后的第一天,坐地铁赶回学校准备期末考试,在路上写下这篇感想,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我这五百多天来的心路历程,总结一句话来说,考研重塑了我。可能对于60%以上的人来说,考研只是六个月的时间,甚至只有三个月,而我用了一年半来准备这场硬战。大二下学期,跟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开始了解考研的信息,参加了学校的考研讲座,让我深深地下定了考研的决心。本人是北京某非211985非双一流普通一本外语院校的非语言专业。经过了一年半对本专业的学习,彻底地失望了,加上学校对英语的学习非常重视,我对未来的方向越来越迷茫,不知道本科毕业我能做什么,难道就是当个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吗?(解释:作者英语比较好 但是本科学的是管理学 感觉一点用都没有 以后也就只能当个英语老师了,并且作者大一大二在新东方做过助教)我不甘心。从确定专业,院校,到最后确定下来开始步入复习的时间,是从暑假开始的。加上为了应付毕业要求的实习时长,我每天实习回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听朱主任的恋练有词,真的是很累。而我当时的整个现状就是:一边是对考研的憧憬和学习,一边是对实习工作的失望,越失望,就会让我越来越坚定地走考研这条不归路。九月份开学,我开始学习数学课本,本人数学基础差,所以越早准备心里越踏实,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不管有课没课,我都是七点半起床,因为搜索考研信息而关注了大傻考研的公众号,发现了早起打卡的活动,就参与了,正好可以监督我。就这样日复一日,如果上的课不重要或者老师管的松,我就会带着考研的书籍去课上学,下了课直奔自习室,每天只有午休和晚上睡觉才会回宿舍,跟室友的交流也越来越少,生活充满了枯燥与孤独,但是我却很享受这种“孤独为王”的生活状态。大家可能会觉得我这种状态十分疯狂,但是事实证明,等到其他考友都开始着急自己准备的晚或者完全没有学习状态的时候,你发现你早已进入状态,早已经甩他们很远,瞬间从内心中会充满自信的。而且,我并不是单身狗,我们在考研期间找到了一种相互督促和相互照顾的良性生活环境,并非因男女朋友而耽误学习。在这里要提醒广大情侣一定要在考研的这件事情上找到一种平衡才行。我的男朋友今年也考研,比我大一届,今年他跟着我二战,去年他提前半年才开始准备,还是考的本校,结果因为准备不充分差五分没过国家线二战了。所以,我很庆幸现在就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你们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着手进入复习准备了。可能后期会有很多人会告诉你,战线拉得太长后面会没有力气,但是我想告诉你,我坚持下来了,一年半来平均每天保持10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肯做,就一定会成功。再这里我要澄清一下,也不是说成功是用时间堆砌出来的,关键还是看效率,最关键的是效率。我也在网上看到有每天四五点在路灯下背书的人没考上的,跟我一起提前一年多开始准备考研的人也不少,但是他们在自习室基本上都是和手机一起度过的,结果可想而知,大家不要因为考研而考研,而是要有为了考研而考研。手机,我一定要强调这个学习杀手。iPad也一样,我在自习室看到至少三分之二的人都说是拿电脑看课,看着看着就去看电视剧去了,就去打游戏了。如果你真的想考上,那就请你放下游戏,卸载娱乐性质app,放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娱乐生活,哪个明星又出轨了,哪个明星又吸毒了,与你无关,他们都无法帮你完成你的梦想。当然,可能我的自制力比同龄人要强一些(不是自我吹嘘,同学也这么说),也没有必要像我一样,你可以每周末的下午给自己放半天假,逛街看个电影放松一下,但是不要玩得太过,你懂的。洋洋洒洒就写了一千多字,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但是时间有限,我最后想说的就是,考研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选择了就不要放弃。这一年半来,我失去了很多,拒绝了各种聚会,但是我收获了更多。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我学会了坚持,我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我对未来的挑战更加充满自信。我要感谢考研,感谢我自己,希望明年这个时候的你,也可以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本人考的是北京某211经济学学硕,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公共课的书籍和老师推荐,纯属个人意见,大家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尽量选择一个老师就一直跟下去吧!政治1.书:肖秀荣精讲精练,讲真题,1000题(强化三件套),肖四肖八(考研人手一本);徐涛小黄书2.课: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刷题班,冲刺班和押题班英语一(英语二也可以)书:朱伟恋练有词;张剑英语真题黄皮书;唐静翻译拆分与组合课:朱伟恋练有词;唐迟阅读,新题型完形填空(罗汉班);唐静翻译;考虫英语写作(石雷鹏老师,个人不建议买王江涛的作文书,就算你背下来40篇范文你也不会灵活套用,亲身体验,本人四六级520+,除非你英语超级好)数学三(一二也适用)书:张宇高数18讲,概率9讲,1000题;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基础过关660,复习全书课:张宇全程班;高昆仑真题串讲班,微博直播(基础差的真心推荐高老师,人帅教课又好);李永乐线性代数强化班冲刺班,经济学:(金融也适用) 郑炳老师(掌腾考研),人大博士,考研经济学辅导第一人不是吹的,今年专业课超纲的内容暑假强化班都讲过!最后,想说一句,不能完全依靠老师,自己也要独立自考。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三科

工科类跨考经济学,比想象中要简单!

声明一点,我的经验只适用于工科类跨考经济学的小伙伴们。而且,我并不想将这些称之为经验,我就当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为之后考研的小伙伴们提供的一些建议。我来自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本科学的是工科。之所以想跨专业考研最多的还是出于兴趣。大三上接触了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书里举的例子非常有趣也很有料。让我觉得用经济学思维去思考很多的现实问题可以有不一样的解释和观点。自己本身也很喜欢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跨国公司、外商直接投资等。到了来年三月份,决定考研时,权衡再三,还是想为了自己的热爱和兴趣拼一把。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机械工程里的很多课程我时至今日依然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用。在做毕设时,我愈发感觉机械专业的同学如果坚定学下去依然可以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只是我选择为了自己的热爱拼一把而跨专业考研。具体的一些学习方法我就只介绍数学和815专业课吧。因为自己的政治和英语成绩只能算中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今年考研数学三143分。下面是我的成绩单:我一直觉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全盘照搬是最懒惰的思想。简单来说,数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勤思考,多做题,少休息。下面先具体说一下数学的学习。▲ 数学复习具体规划:因为我高中是理科,数学一直都不错。到了大学,无论是高数、线代、概率论,自己都没有间断对于数学的学习。进入暑假,开始做真题的套卷。真题第一遍做还是按照试卷来做,最好掐着时间做。这三个小时内就做这一套卷,做完立马对答案。高数、概率论、线代三部分穿插着做,不要顾此失彼。很多同学往往忽略评注只关注答案解析。但评注中传达的解题思想真的有用,很多思想对解题的帮助不亚于自己做很多题而总结出的个人思想对解题的帮助。暑期结束后继续做真题,这一遍的真题阶段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数三真题,数一数二中的真题只要是能做的,在数三考试大纲内的,都需要做。我自己的体会是,数三中很多题目用到的解题思想与思考逻辑,就是从前几年甚至前十几年数一数二的一些真题演变过来的。最后就是模拟题阶段,一定要重视模拟题的质量。最后五十天就应该进入模拟题阶段。从十一月一号开始,我坚持每天一份模拟题,中间没有间断。这里要说明一下,做模拟题时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天固定三小时,这段时间内就完成这份模拟题。我前期是早上8:30-11:30,后来发现早上学政治效率高,就将做模拟卷的时间改为晚上9:00-12:00。强调一点,每次做模拟题必须要在答题纸上作答,端正态度,用考试的认真程度来答题。这期间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做其他的事情。我一般会提前半小时完成模拟题。具体到每一天的安排,前期基础阶段一直到真题阶段基本上白天要有五个小时做数学,晚上要有两个小时。后期进入模拟题阶段,一般就是每天三小时做试卷,一个小时左右批改及订正错题。每周日我会多花一些时间在数学上,把一周做过的试卷回顾一下。其实就是定期再温故一下做错的题,总体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其它事项:关于错题本和习题本,我的建议是有一个习题本就好。平时做题不要只求把答案算出来,一些步骤和解题过程要呈现在本子上。标清序号,这样在发现一道题做错时可以回到解题步骤中去寻找问题所在。我一直没有准备错题本,因为考研不是一个超长期的持久战,对于我而言只有十个月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认为我可以记得住在做题中遇到的坑,犯过的错,所以就没有准备错题本。不过我有两个特别迷你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一些容易遗忘的知识点。数学里有些知识点确实需要不断地重复。我会在晚上回寝后,平时走路时回想一些知识点。如果发现有些地方出现遗忘,可以立马看迷你记录本上记载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加强对易忘知识点的记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其实是最好拿分的。无论本科阶段对这两部分接触多少,学的怎样,一定不能有畏惧心理。这两部分都有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点,这些基础知识点是做对题目的关键,也是加快做题速度的前提。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每天做题连带每天回顾知识点。高数部分会用到一些高中阶段的知识,这就需要个人根据自己薄弱的部分通过百度或者数学基础知识手册来巩固这部分知识。▲ 最后强调:对于基础实在太薄弱。本科阶段对于数学基本没有接触的同学,我的建议就是早开始。越早越好,不能想着从暑假开始,暑假阶段再开始学习数学已经太晚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考研数学没有到考智商的地步,考的就是大家的思考能力、自律能力、时间规划能力等等很基础的能力。对于基础相当好的同学,想拿高分就要做到注重细节和细心细心再细心。在备考阶段。我也接触过一些同学写的答题卷。不夸张地说,步骤写得完善的同学寥寥无几,大部分人只求结果,步骤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这在考场上是要吃亏的。完善步骤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张宇真题的解题步骤,当然自己可以适当多写几步。张宇的真题中有些步骤跳得厉害,有些简略,但总体而言还是很标准很完备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用到的四本书是高鸿业宏微观,平狄克,多恩布什。其中难度最大的在于多恩布什的宏观。首先是整本书的翻译有些小问题,有一些细节错误和语句不通。我接触多恩布什的书时,总想把每一章节的每一段都搞明白。后来才知道,815经济学涉及到多恩布什的书中内容并不多,我所花费的时间有些过量。平狄克的书读起来最有意思,因为平狄克书中的案例选的特别好,中文翻译基本没有不通顺的地方。高鸿业老师的两本书就是很常规的两本书,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书籍。下面我说一下专业课的具体备考方法。▲ 具体安排:暑假前还是看书以及做课后题,课后题不需要全做。只需要做重点的课后题就好,重点课后题的题号在考研群里很容易获得。做题这个过程最好配套标准答案在手边,做完一章节就看看答案,不要积累也不要拖延。一章一章做下去,其实速度很快。暑假期间,我对专业课的学习比较少,因为花了大量时间在数学上。但还是要坚持看经济学的书。圣才出了几本教科书配套的考研真题解析书,这些书的质量都不错,推荐大家买来做做。也推荐郑炳老师的蓝皮书,书中题目质量很高而且题量比较大,但里面有些题型815不考,所以做起来所花费的时间不会太多。暑假结束后,我主要看贸大老师的讲义和郑炳老师的暑期讲义与815定向讲义,配合着讲义上的每章作业将平狄克和多恩布什的重点课后题又做了一遍。暑期讲义和定向讲义上很多题目都是精选的历年真题,配合着知识点,复习效果很好。这个过程一定不能眼高手低,一定要动手做题。只有做题过程中暴露出知识点的疏忽和缺失,自己才会进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就是做真题和自己总结知识点写在A4纸上。贸大的研招办出售815真题,但是没有答案。大家如果买了一些备考资料的话,资料中一般都会附带真题答案。但要注意,一定不要完全相信答案,还是要回归课本,从课本中找寻答案。因为贸大没有官方的答案,每一道题的出题意图都需要考生去揣摩。各个机构的答案都是学生或外面的老师编写的,所以答案中难免都会有些疏漏。因此做真题时,对于有些考察了模糊的知识点的题目或者感觉参考答案不完善的题目,一定要标记出来,做完题后从书中找答案。我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就是从真题和课后题的做题过程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写在A4纸上是因为翻阅方便,大家也可以准备记录本。总结知识点这个过程是必须要有的,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自己再一次温习知识的过程。▲ 其它事项:贸大这两年在计算题上侧重较大,但是难度都可以接受。可能会出现一道题让人感觉做起来不顺,但是细心一些,计算题一般不会丢分。两道论述题,一共40分,这是最难做的部分。因为有些知识点需要综合考虑整个知识框架,能写的实在太多。答案也有些开放性的意思,言之有理老师都会酌情给分。但是论述题的方向很不好把握,这两年考的题目都和时政没有关系。很多话题可能都会作为论述题出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知识点特别熟悉。郑炳老师的暑期讲义和815定向课质量很高,我在暑假后到考研前这段时间,也会时常翻阅。一共看了大概三遍吧,讲义中基本没有什么纰漏,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讲义配合815定向课的视频,学习效果会更好。但是郑炳老师在定向课的讲解中节奏较快,信息量很大。大家只有在前期备考阶段做到充分熟悉知识,打牢基础,才能有更好的收获。这里说明一点,我一直不喜欢死记硬背。这其实是很多理工科学生的弱项,我在经济学的学习中,都希望做到对概念充分的理解。当然,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这只是我的学习方法。现在回顾一战失败的原因,其实就是在专业课上花的功夫太多,在数学上花的功夫少了。一战时自己总觉得跨专业考研,一定要把专业课学好。也总觉得数学是自己的强项,就忽略了数学的学习。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连专业课的一半都没有。专业课的学习确实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我当时花了太多的功夫去啃多恩布什的书。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一战失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整体时间规划不合理,英语和数学开始的太晚了。其实这两门课需要开始的越早越好!现在回顾一战失败,确实可以看到原因所在。但我在一战期间,却没办法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身边的朋友都是考本专业的,也没有可以交流与借鉴的小伙伴。但是实话实说,一战那十个月里里我没有放松或者懈怠。失败的原因真的就是在各个科目上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希望各位考研的小伙伴尤其是跨专业考研的小伙伴以我为鉴,吸取教训。不要倾注太多时间在一门课上,因为考研的结果是四门课的综合。考数学的同学们更要重视数学,数学分数的高低基本决定考研的成功与否。复试的笔试用到的书太多而且贸易实务中很多知识都需要背诵和记忆,这不符合我的胃口,所以复试的笔试前自己压力很大。初试备考阶段还好,但是初试前,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并不是考前而是暑假刚开始那段时间。那时候刚刚毕业,看着班里的同学都有了去处,无论是继续读研,出国,工作等,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安排。但自己却没有归属还要再考一次。再考一次的结果如何也是未知的,因此自己那时候感觉压力大。但是很快就放平心态,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段时间全身心备考,无论结果怎样,自己都能坦然面对。一战结束过完年回到学校,三月初自己就开始备考。那时候图书馆里的人不多,自己就在图书馆做数学和英语。时不时会有一些朋友来问我,一战结果如何等等。这就导致那时候的我特别怕遇见熟人,总担心他们会将话题引到考研上。我相信很多决定二战的小伙伴也都会经历这些。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需要时间。时间流逝,这种感觉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不过在这段时间里,自己一定要鼓励自己。或许父母,老师,朋友都不看好,但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都已经成年了,也都经历了大学四年的教育。要明白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备考阶段我很大的一个收获是,不要心存侥幸。侥幸心理每个人都有,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总觉得会有幸运儿产生,为什么不能是自己。总想着逆袭,总想着凭借两个月时间就考入名校。这是不可能事件,所以不要心存幻想。具体到每一天的学习中,也要避免侥幸心理。对于学不会的知识,自己不能欺骗自己,盲目地认为这部分内容不考而不去复习。往往我们丢分的地方就在这些我们没有复习到位的部分。说到这里,自己还是想说一说跨专业的难度究竟在哪里? 首先就是知识的不完备,毕竟其它同学本科阶段上过本专业的课程。无论学的效果怎样,在知识的熟悉度上高于我们这些跨专业考研的。其次就是,时间规划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一点我刚才提到了。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开始的越早越好,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真的越早越好!既然决定了跨专业,就尽早开始专业课以及其他科目的复习。特别是是跨专业考经济金融类的同学,跨考难度要大于学科大类内部跨专业考研。感谢我的母校北科大给我提供的一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一战和二战前期,只要图书馆开门,我一般都在图书馆待着。北科的图书馆虽然很小,但自习环境很不错。毕设时,自己也因为复习耽误了毕设实验进度。但是毕设导师也没有因此责怪我。反而给予了我充分的自由度,让我自己安排和协调毕设与复习的时间。真的很感谢毕设的两位老师。感谢爸妈对我在考研路上的支持与鼓励。考研前,他们尊重我的决定,支持我跨专业考研。一战失利后,他们允许我再考一年,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都大力支持。考前他们发信息交待我不要紧张,放松心态,沉着冷静。父母是最懂我们的人,经历过考研,这一点我感触颇深。感谢我的朋友们,我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在复试前。毕竟我是跨专业考研,总担心复试的笔试部分自己有疏漏的地方,所以那几天我整个人变得异常烦躁和敏感。我的几个朋友们知道我大概的复试时间,给我发微信交待我一些复试面试的注意事项。一直到进考场他们也不断地在鼓励我,让我相信自己。复试前的那几天,我就在这种关心与鼓励中撑了过来。朋友们,真的很谢谢你们。考研这个过程并不美好,尤其是对于二战三战的同学们。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轻易妥协和认输。我坚信,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祝大家都能收获与自己的付出相匹配的结果。相信自己,沉着冷静,考出水平!

心疑

双非跨考南开经济学,数学和专业课是拉分的关键!

一、关于成绩初试成绩:政治:66 英语一:74 数学三:126 专业课:109 总分:375 初试排名:国经系 第9综合成绩:国经系 第7(逆袭提高了两名)二、关于考研经验很多人问我一战从普通学校(我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的学生)跨地区跨学校考到南开大学的成功秘诀。我觉得秘诀谈不上,觉得是方法上和运气上都有。用那句话讲:越努力,越幸运。在这里给大家一些经验,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有没有可以帮到自己的。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时间、环境、考研形势都是变化,想不忘初心,确实难。双非跨考南开这类经济学985名校,跨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觉得一个考研人既要敢想也要敢追求。没有初心,没有强大的内驱力,一战成功,是困难的。但是一旦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一开始就定的南开,即使到了9月风传会缩招报名人数会多,也还是坚定目标一战到底。2. 坚持+学会调整心态不忘初心更要坚持到底。其实我还是很担忧一战考不上的,加上调剂越来越难。但是偶然一个机会认识了郭老师,郭老师用历史数据告诉了我,南开大学对普本没有歧视,复试更是很公平。让我坚持下去。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的一句话: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不要一开始就把目标降得很低,一来觉得目标太低不能专注,二来后期再降,就没得选择了。所以我坚持了我的坚持,南开,南开,南开,一旦开始,绝不回头。从开始到结束就围绕南开来进行。考研的过程中心态很重要。在复习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道数学题而心情暴躁,可能因为不熟悉同学无意中提到的一个知识点而怀疑自己,大家一定要学会自己调节心态,不要沉迷于一些鸡汤。你自己的实力才是你的资本,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在这里给大家指点我用过得几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① 学会设定小目标。打比方说一位同学的目标是考到400分,那就可以细化到政治70、英语70,两项业务课各130。然后再进一步的,数学概率论和线代这两部分拿到满分,前面的允许自己扣20分。把自己的目标从要考上某所学校量化成一个个的小分,这可以给你更多的动力。② 一定要多学多练。任何知识不会学一遍就永远的记住,无论是英语单词还是专业课的知识,多过几遍是有好处的。复试的时候我把复试的书反复看了3遍,最后复试成绩感觉是比较理想的。③ 学会总结。考研各科有大纲,其实知识点不多,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快,要学会总结。拿数学来讲,我结合自己的特点用笔记本来把一段时间学过的,不会的,不清楚的做重新梳理,让知识更牢固,框架更清晰。可以自己买一个活页本整理笔记,最后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笔记会有一个从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这其实就是你学习和掌握的过程。④ 如果经济实力准许的情况下,强烈建议大家报个班学习。初次认识郭老师,主要是因为想报个专业课,而郑炳老师的专业课会专门讲到南开大学。就咨询院校信息和专业课辅导。郭老师讲到考研是全科的较量,是不能缺科的。尤其是名校。我后来想了想,就报了全科全程初试复试都有的课。觉得不能输在单科或者栽倒复试上。现在想想初试复试的很多东西都很有用。一是节省了大量时间。让你更专注于薄弱的。比如政治英语和专业课热点等。有专门老师去总结,挺好。二是整体分数会高。像我的专业课政治和专业课本身很薄弱的。通过学习,至少没落分,而英语和数学也保持的不错。整体分数就上去了。三是名校专业课真的很难,分数110+已经算不错了,如果公共课学的不好,可能一切都前功尽弃了。四是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会按照基础、强化、真题、点睛押题几个步骤来,让你不做重复功、无效功。比如专业课这块炳哥会把经典教材梳理,这节约了你很多的时间,然后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做经济学配套习题、预习讲义,课前完成的好,上课收获就不少。课下再做专属自己的笔记,不懂再翻看翻看、问问老师,效果就好的很,考场上一些小知识点就都想起来。 又比如政治讲义,机构发的资料都是学一章做一章习题,消化吸收不错,最后提供背的热点、肖四等也很有帮助。三、备考中的不足整个备考中还是有些不足,导致我自己的分数没达到预期效果。在这里分科讲讲给学弟学妹一些参考,以免也出错。1. 政治: 尽量暑假前就开始准备,理科生更要早点准备。我自己高中是学的理科,答政治题的一些技巧等是没有之前的积累的,但是一开始也没有对政治有多高的重视,所以政治开始的也比较晚,我大概在暑假过完后才开始重视的,导致后面政治占用了特别多的时间,专业课最后也没有复习好。我认为政治应该在成绩里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希望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对政治的复习有一个比较好的安排。政治应该最晚在8月前学习,前面我是一直有在看网课,多少有了些基础,后面准备起来才紧赶慢赶的赶上来了。现在都有些后怕赶不上了来。2. 英语:精翻早做,写作也要多积累。翻译和写作一定要和阅读一样的重视,作文尽量多背几篇,在背的过程中会慢慢找到感觉,写完作文后通过各种途径,比如找老师或者同学,帮自己检查一下作文的结构或者是语法,有的问题很可能是从高中就累积下来的,自己检查发现不了的。我前面没有重视翻译和写作,导致后面做题的时候客观题如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得分多,主观题翻译、写作错误连连。所以一定要重视精翻和写作。3. 数学:做题不缜密,给分不完整。数学做题一定要考虑全面,不要出现任何纰漏。一开始自己做题的时候,我就经常是得出一个答案就结束,但是要考虑到像概率论的题,一个最后的数有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会影响到很大部分的分值。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养成做题做完整的意识。尤其到9月份,一定要耐心的把试卷完整的做下来,政治、英语也都一样的。只有这样真正上了考场才能每个题做的完整、缜密不输分。否则丢三落四的,做都做了得分却不高。4. 专业课:对课本重视度不够,得分不理想。炳哥的课程讲的很清楚,讲义编制的也很全面。但是有时候还要结合指定的参考书回溯课本的,炳哥的课程会画课本的重点,但是画了不代表你认真的看过,你还是要踏实的去落实,去回溯课本,把要考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整理。有不少学校的考题出自课本的课后题或者例题的改编。 四、关于南开1. 大家一定要注意单科分数是否过线,今年有一位同学总分可以进复试,但是英语考了59分,单科线是60,这种情况真的很可惜。2. 数学和专业课在分数上的差距真的很大,总会有大神考到130+的,如果这两门差下去用英语和政治补上来真的太难了。3. 在准备初试的时候研究过过南开真题,会发现南开出题大部分情况是中规中矩的,只要专业课的基础牢固,宏观微观的框架思路清晰,认真跟着炳哥走,起码是不会给总分拉分,也有很大的希望能拿到高分。4. 南开的复试真的很公平,它是分四个房间进行,除了递交材料的考场以外,面试的老师不知道考生的本科学习专业等的。双非的同学只要你有实力是可以来报考的。5. 初试的成绩很重要,复试虽然有逆袭的可能,但是说实话是少数。这不意味着初试成绩高复试就可以高枕无忧,我看到最后的拟录取名单,有一个400+的复试成绩不及格。在出最后的拟录取名单之前,一切都没有结束,一切都有可能。6. 报考南开学硕的同学,如果初试成绩可以进入复试,但是复试成绩不理想被淘汰的话,是有一个校内调剂的名额的,它有一个可以调剂格拉斯哥项目的机会。五、总结考试的四门科目一定要均衡,任何出现偏差,其他的科目都要用很大精力才能补上。一旦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就大胆朝着目标前进。伊坂幸太郎在《金色梦乡》里面写到:“你知道人类最大的武器是什么吗?” “是豁出去的决心”。

六尺巷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被刷血泪考研经验最后调剂国际关系学院

人大国民395被刷血泪经验贴我从四个方面展开经验贴1. 本科基本情况本科在北京某211学校,没有接触过经济学,成绩中等,甚至挂过一科。英语一直是弱项,大学四级462,六级没过。(混了四年,给母校抹黑了)2. 初试基本情况我是一名往届生,2019年报考人大国民初试总分366,英一52,政治66,数三133,802经济学综合115;拒绝了陕师拟录取。2020年依旧报考人大国民初试总分395,排名13,英一75,政治74,数三139,802经济学综合107。复试被刷,上岸国关学院。英一单科增加23,政治增加8分,数三增加6分,专业课减少8分。整体复习情况是6月开始准备复习,6到9月在北京某机构任职,间歇复习数学和英语,9月到12月在太原全职备考。一. 英语复习心得资料: 黄皮书+商志视频作为一个英语听说读写全面学渣,英语一直是短板。为此听过很多老师的课,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方法不适合自己,效果很不好。2020年英一复习是大致从6月初开始,买了黄皮书,女朋友推荐听商志的视频。这个视频的特点是:每篇阅读从词到句分析清楚,还把相关词句放一块讲,就是把真题中的词和句揉碎了讲(我的英语底子薄,这样的方法很适合自己)。所以一篇阅读可能需要讲3个小时,开始先听2000-2005年,跟着老师逐句翻译,从单词到词组、句型、长难句。直接在卷子上标注,没有笔记本,这个过程很慢,每天只能看一篇,但是很有效。7月初,开始看2006-2015年,每天依旧一篇,学习方法一样。当时在某机构任职,不会有太多学习时间。9月初辞职,全职备考。剩下的3个月时间里,没有再花很多时间看视频,因为真题中的知识点基本上都听过了。每天下午14:30开始花一个小时做4篇阅读,做完对答案,针对某几篇较难的阅读会再看一下视频。大约一周做5篇,后来买了一套不带答案的真题题,反复做,直到考前。备考完型和新题型,也是看商志的视频,看了大约10篇,学着自己分析前后呼应,固定搭配等等,然后就靠自己练了。英语作文是背黄皮书近8年的真题范文,我记性很不好,背的慢忘的快,背熟一篇之后,过两天就全忘了,反复背了大约3遍,也不能熟练的完整背下一篇。重要的是,刻意根据不同的类型组建自己的写作框架,比如社会问题个人品质,再把背过的句子添补进去,就成了自己的作文。类似骨骼和肌肉。为了培养语感和准备复试口语,早饭和晚饭后,我会在小操场溜达,把事先拍好的阅读完型新题型作文照片拿来读。因为口语蹩脚,就模仿着必应词典上的英音重复着读,从词到句再到文章,很慢很慢,有时候早上只能读一段。有时候会读给女朋友听。由于某些原因2019.12.20中午跑的够呛也没睡觉,下午就懵懵懂懂昏昏欲睡的考英语了,我也不知道自己选的啥,感觉是凉了、没发挥好,没想到结果还不错。二. 政治复习情况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小白考研刷选择题+肖八肖四复习时间:每天晚上大约9点到10点半,小白小程序刷题是在闲时间,比如吃饭睡前上楼厕所。政治复习从9月开始,晚上花一个多小时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2018年看过徐涛的视频,是有基础的,所以节奏快一点。政治选择题很重要,所以政治时间主要花在选择题上,目标是稳40,单选14,多选26。11月初用小白考研的小程序刷选择题,按知识点刷,也有知识点讲解,相当于再过一遍知识点;各大老师出模拟卷之后,在小程序里面刷了很多份选择题。得分在28-48之间波动,40左右多一些。大题直接背的肖四,压到的直接写,没押到的自己分析+材料。有一道大题在之前的选择题里面见过。个人建议: 大题一定要多背,不要死记硬背,理解着背会好很多。时政选择题是没有用肖爷的时政,个人感觉知识点多,投入产出不值,然后把模拟题的知识点总结一下。推荐: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观点很中肯,表述和教材很类似,而且这里有命题倾向。三. 数学复习情况资料:李正元全书+李永乐全书+张宇36讲+李林880题和108题+张宇84+李林数一二三64复习时间:固定在每天上午9点到12点,后期晚上会加个餐11点到12点。2019年6月初到8月底,在考研机构做数学助教,负责给学生答疑,校正一些试题。组内也会磨课,讲解一些题和知识点。也会跟着老师去上课。非常幸运的遇到一位成老师,水平极高,深入浅出,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非常通透,我也被潜移默化影响了。数学部分得益于这位老师。另一方面,在给学生答疑的时候,自己某些知识点也会豁然开朗。自己把一个题讲出来和做出来是不一样的,不妨自己给自己讲一遍。自己在复习数学时,用李正元范培华的全书,这本书的水平也很高,再用张宇36讲和李永乐全书对知识点间的相互补充,感觉非常棒。习题用李林的880题和180题,做了大约两遍,收获很大。冲刺阶段模拟题用张宇的数三8+4和李林数一二三6+4,李林的模拟在140-150之间波动,张宇的8套卷在135-145之间波动,张宇4套卷没时间做了。李正元135分也很不错,很适合应试,但我没时间看了。考试时的确给了自己比较大的压力,错了一个不该错的选择题,19题第二问没写完。四、802经济学综合复习情况使用资料:所有课本7本多+圣才课后题+三人行+V研+怡课复习时间:下午4-6点+晚自习时间9点前专业课复习花的时间比较少,因为感觉自己会,结果比较大意了。因为微宏没有基础,刚开始备考时,看了郑炳的视频,有了大致了解后,开始突击尼克尔森和曼昆。非常喜欢曼昆宏观经济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微观复习:按效用论、生产论、一般均衡、不完全信息成块复习。以怡课为主,v研和三人行做补充。还有课后题和不错的例题多做几遍。宏观复习:先过课本和课后题,然后是怡课,重点放在IS-LM模型、增长理论、流派。所有能接触到的考研资料对于宏观简答内容也是杂乱无章,自己也花时间整理了关于流派货币三元悖论增长理论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推导等等。政经复习:比较头痛的问题是,A资料对问题1表述很好,对问题2表述不好,但B资料对2表述很好,对问题1表述就不好了。所以着手把不同资料的精华东拼西凑在一起,感觉讲义还比较顺手,就背自己的讲义了。计算题更是一团糟,很多错题都是抄来抄去。也在考研小组的合作下一一纠错。考前802模拟题很多,三人行掌腾红果研等等,借鉴意义不大,不如查缺补漏。在全职备考3个月内,时刻有女朋友在指点帮助我,找资料,提出复习建议,开导我,大约半个月从北京到太原来看我一次,这3个月复习的充实,玩的开心。因为异地的挂念,所以复习也更努力一点,我们要在人大一起读书。3. 复试为何失败初试排名13,但我没有大意,我在认真准备着。我知道自己的弱点是英语口语,所以我在认真准备英语口试,尤其是专业英语。整理了很全的一份微观宏观专业英语。复试前背的很熟,但是真的没有问,连英文自我介绍都没用上。另一个原因是我不善言谈,全程尬聊。不会的题就没答,不知道咋编,延伸知识点也没答。我真的成小白。老师没有歧视,没有针对我,反而在给我找台阶,的确是我很菜。5.19复试成绩公布,看到排名后,心已凉。4. 复试失败后续校外调剂史:第一站:北二外,面试过了,拒绝了拟录取。第二站: 中国政法大学,口语面试糟糕,很遗憾,挂了。第三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始面试的不错,之后抽到了英语面试题:important decision,我说“最重要的决定是考研,我遇到了很多很多有故事的人,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我最亲爱的人,我感受着感受生活的快乐和悲伤”。第四站:国际关系学院。5月最后一天,复试的很不错,可能是积累了多次经验。下午收到了拟录取。感谢国关知遇之恩。选择国关的两个原因:一是学制两年,二是离人大比较近。半个月以来,和女朋友终于开心的笑了,我们不能一起在人大读书,我们还在北京一起读书。现在对生活充满希望,重新规划我们的生活,一点一点的在向目标靠近。(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上海考研集训营”,相关考研资讯可前往查看)

尝言移是

炳哥:致20经金考生的一封信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 郑炳老师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炳哥,还有 9 天你们的学长、学姐、前辈们就要奔赴考场了,对他们现阶段只有深深的祝福:考的全会,会的全能写出来!预祝他们:考研顺利!同时,也有些很多话想对你们 20考研的学生说说。最近,在和许多19学员的聊天中,我发现,其实大家 对专业课的知识掌握度已经很高了,有相当的把握能考到目标院校要求的分数,可他们还是感觉心里没底。细聊下来,发现其实是对于这些名校总分的恐惧,直白来讲,就是对于其他公共课显得特别焦虑,担心总分在初试排名里面不占优势,从而焦虑。究其原因,还是 在复习启动阶段对各学科的复习规划不清楚,或者说对公共课学习不够重视。我们之前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从我们的学员里面抽取了100位同学,对他们各学科的学习进行了一定的跟踪,发现大家往往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上。专业课方面,我来教大家知识点和方法,自以为讲得还不错,最重要的是基本上能做到 知识点无死角覆盖,所以大家学起来心里有底,教有所法,学有所获,关键是考试会考,所以就越学越有信心,越有信心就越愿意学,在心里学上,有一个叫做舒适区的东西,好像说的就是这个。可公共课上,大家的学习就比较杂了,有的是自学的,有的是网上随便买了个网课,还有同学甚至把宝压在押题上了,没有一个学的好坏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就没有谱了,慢慢的,就会形成一种迷糊状态,临考的时候,就会心态爆炸。专业课分数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说了,但是光搞定一门专业课就想考名校是不现实的,毕竟最终决定录取与否看的是总分。最让人忧伤的是,之前带过一个学员,考南开大学经济学,专业课考了144分,南开史上专业课最高分,但数学只考了80多分,结果因为总分太低而没有进入复试。幸运的是,二战的时候,意识到各科都学好的重要性,最终以408分的成绩考上目标院校。所以说,在复习过程中,大家千万不要偏科。鉴于此,我觉得光在专业课上能给大家带来的帮助,是有限的。我不希望咱们20的同学们,晒的专业课分数都是顶呱呱的,可最后给我发这么一句:炳哥,专业课学校排名第一!但这次数学没考好,没考上...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想看到的,太遗憾了。所以,今年既然我决定自己做经济、金融这两个考研项目,就要从结果上说话,什么是好的结果,就是我带的学生最后都考上了。之后掌腾考研也会推出系列的公共课讲学活动,都是纯干货。欢迎大家踊跃报名体验!最后,祝20考研的同学们在接下来一整年的考研复习生活里,都能够看清方向,坚持心中所向,待到2020年,如掌腾一般,执掌未来,腾飞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