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对外发布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硕生拟录取名单。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相关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经统计,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硕生共计401人。接收只推免生的专业方向有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大数据工程)、电子信息(互动媒体设计与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创新设计)、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机械(智能制造)、材料与化工(功能材料与器件)、材料与化工(制药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海洋技术与工程、公共管理(医院管理)、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BIO3生命技术)、建筑学(未来人居设计)、化学生物学(制药)。当我们看到公布的文件时,先是吃了一惊,因为专业有点多,公示的文件多达20个。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仅为清华大学的一个招生单位,那么清华大学的招生所有推免生的招生文件将会更多。后来经过一个又一个统计,我们逐渐发现了如下有用的参考信息。一是考生来自全国的104所高校,可谓来源广泛,人人都有机会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其中来源最多的14所高校与对应的人数分别为:清华大学74人、四川大学13人、华中科技大学12人、中山大学11人、大连理工大学10人、东北大学10人、中南大学1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人、华南理工大学9人、山东大学9人、天津大学9人、北京邮电大学8人、哈尔滨工业大学8人、武汉大学8人。以上来源最多的院校均为知名院校。二是不少学科的推免生集中来源于同一所院校。在统计的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部分学科的学生除了清华大学本校的主要来源于一所或者2所院校,呈现出扎堆现象。这可能与当前的招生宣传以及师兄师姐在清华大学读书,因此很多师弟师妹追随考取有关。三是清华大学本校的人数较多,本校保研率高。虽然74人占据401人的比重并不算特别高,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清华大学每年只招收本科生3300多人,该比重还是非常高的。另外除了直硕,清华大学还有直博,我们发现相当比例的直博生来源于清华大学本校。这样我们在统计清华大学的保研率时就不能局限于直硕,而是应该两者都算上。而根据相关规则,直博是不占用推免研究生名额的,那么清华大学的保研率将远高于网上预估的50%。以上是我们对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硕生拟录取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9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0级Open FIESTA互联网+创新设计(IID)项目的50多位师生应邀来到IID项目教学合作企业——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科技”)参观调研,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状况。优必选科技首席科学家、IID硕士培养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黄东延博士与我院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首先,我院师生一行来到优必选科技展厅,了解了优必选科技机器人家族在商业、教育等多个领域以及室内外场景的实际应用。服务机器人Cruzr(克鲁泽)、Alpha Ebot、Walker 分别演示了语音互动、舞蹈、绘画等功能,引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大家对机器人在教育、巡检等细分领域上应用的认识。图为师生一行参观优必选科技展厅参观结束后,黄东延详细介绍了优必选科技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她介绍道,作为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科技企业,优必选科技致力于以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内容与服务构建人工智能机器人生态圈;从企业产品亮相春晚到参加国际论坛,优必选科技以智能机器人作为新基建的新载体,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智能化服务,提供一站式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她还以智慧医疗、智慧展览、智慧政务等领域为例,详细解说了如何通过智能机器人在相应场所的应用,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黄东延表示,优必选科技会进一步开发先进的、有情感的人机交互系统,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并欢迎同学们日后到公司实习。图为黄东延介绍优必选科技我院IID师生与黄东延展开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IID项目首席教授黄维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一流企业的课题研发中去,把学问做到产业里,在校内外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密切跟踪人工智能研发的前沿领域,努力探究与掌握科学原理,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推进产业发展,展现清华学子的使命与担当。图为座谈会现场来自人文、管理和社科研究方向的李平、刘广灵、倪士光老师分别就科学技术如何与社会场景相结合,如何让企业管理真正帮助公司在生产、销售和管理上提高效率,以及如何通过积极心理学缓解底层开发客体疏离感等专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来自智能制造研究方向的曾龙、弥胜利老师则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如何在某一具体服务领域重点发力,并期待开展校企项目合作; 来自艺术设计学科的黄维、陈燕琳老师则从美学的角度分享了在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如何通过设计精致展现机器人的情感和人性特征等方面的思考; 来自信息技术研究方向的吴志勇老师则强调通过计算机方法进行情感计算的重要性。图为师生们在座谈会中互动交流在座谈研讨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与老师们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Open FIESTA中心主任谭春燕表示,Open FIESTA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交叉、开放、创新。她鼓励师生们多走进企业,虚心学习,积极交流,成为情怀高尚、知识渊博、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此次是IID项目2020级新生入学以来第一次走进企业开展阳光课堂活动,近距离接触智能机器人。 同学们表示 , 在多学科交叉碰撞中,详细地 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以及 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社 会需求,明确 了方向 ,这将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大有裨益。图为黄东延与IID项目师生合影留念文案|陈曦图片|崔馨予、陈曦编辑|柴头【来源: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吴吉通讯员 周建华 张洁 刘乐/文 丁超/图11月12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iMR)举行成立大会并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周济教授,中科院院士、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院长成会明教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杨志刚教授,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党委书记武晓峰等领导和嘉宾,以及材料研究院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和揭牌仪式。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南策文教授,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段文晖教授远程出席。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康飞宇教授主持大会和揭牌仪式。在成立大会上,成会明回顾了国际研究生院材料学科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材料研究院的发展规划和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低维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材料设计与计算研究中心的概况。成会明强调了材料研究院的发展愿景,既要“顶天”,在前沿新材料方向有所引领,又要“立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做出重要贡献,进而支撑清华大学材料学科群建成世界领先的材料学科。成会明还分享了“创新、创业、育才、强国”的培养理念和“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有用”的材料发展观。高虹、杨志刚、周济、南策文、段文晖分别致辞,祝贺材料研究院的成立,并祝愿材料研究院早日建成国际一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材料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学科培养的第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毕业生代表、科创板上市公司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鹏伟材料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和心得。刘沅明、罗雨婷两位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在国际研究生院的学习心得和收获。成立大会后,周济、成会明、高虹、武晓峰、康飞宇、杨志刚共同为材料研究院揭牌。
为深化落实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合作培养智能驾驶产业优秀人才,11月20日上午,超星未来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暨课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左剑恶、信息学部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廖庆敏教授等一行来到北京,超星未来CEO张剑博士,CTO梁爽博士等公司成员共同出席。左剑恶教授和张剑博士分别代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超星未来共同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双方就如何深入产教融合、精准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与北京超星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左剑恶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生的培养需要企业的支持与配合,初创企业需要与学校合作,因为学校是创新思维的起源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对于学生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希望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获得三赢。超星未来CEO张剑博士也发表了致辞,他提到,此次联合培养基地的达成要感谢学校对超星未来现有成绩的肯定和认可。智能网联汽车是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重点产业,超星未来源自清华,也将继承清华人对“创新”矢志不渝的追求,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他表示,自成立以来,超星未来已经和“清华大学纳米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高能效计算组”、“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自动驾驶汽车实验室”等多个课题组合作,在CVPR国际低功耗视觉竞赛、冬奥会首钢智慧园区自动驾驶示范等多个重点项目上取得显著成果,为后续的学院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悉,在此次合作中,超星未来推荐了多名清华背景的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同时也将提供完备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支持及仿真、实车验证平台,共同助力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校企双方代表在研讨会上的留影这是超星未来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首次战略合作, 也是超星未来用实际行动回馈母校的体现。正如超星未来CTO梁爽在研讨会上提出的,“我们是一家年轻有活力的创业公司,人才是团队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破解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难题的保障。”他提到,作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和电子工程系跨院系学术成果孵化的企业,超星未来将结合行业所需与学术前沿,为清华学子提供优质的培养条件,希望本次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院的合作能够成为清华与创业公司联合培养的典范,建立起人才交流和学术转化的桥梁,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
11月1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iBHE)与东京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生在线研讨会。来自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在线研讨会。21名优秀的博士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带来了一场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思想交流盛宴。我院副院长、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马岚,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院长助理戈钧,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系主任廖洪恩,东京大学生物工程系Hitoshi TABATA、Yasuyuki SAKAI等老师参加了在线研讨会。图为博士生在线研讨会本次在线研讨会围绕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领域,分为四个部分进行。会议涵盖了生物医药、测序数据分析、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研究领域,展示了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此次研讨会,东京大学和iBHE的师生了解了双方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后期开展科研交流合作、学生选择联合培养导师等。双方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在科研交流、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并在2021年切实推动第一批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的开展。图为东京大学和iBHE博士生作学术报告图为东京大学和iBHE老师讨论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来源: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自“开放富士康”启动接待高校来访以来我们已接待了多所高校参访这不12月6日(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师生团近40人参访富士康走一起去看看吧▼14点整清华大学师生团一行来到了富士康历史图片展这是他们今天参观的第一站在这里他们初步的了解了富士康的成长史辣么接下来就到了交流座谈时间啦人力资源服务总处王建民资深处长表示欢迎大家来富士康参观富士康与清华大学已经有很深的渊源比如与清华大学科协、伯克利的合作还投资了清华大学纳米研究中心还有在自动化研究上都有颇多交流这是第一次接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希望通过“开放富士康”的活动让更多的员工眷属、高校、企业及社会团体能真正了解富士康也让富士康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富士康没有华美的外表但拥有很强的内核比如顶尖的制造技术和研发能力还有更好的机会和更广的平台希望同学们未来可以考虑加入富士康在这里施展你们的才能制造兴国,实干兴邦中国需要的是科技是工匠如果你将来要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富士康是你最好的选择Q&A提问交流环节 Q 网络上很多关于富士康转型的消息那富士康转型具体是在做些什么▼目前就职于富士康的两位清华大学校友的回答▼ 唐世刚博士2008年清华博士毕业,2017年加入富士康来之前我认为富士康只做代工来之后发现富士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服务制造企业在这里我们有做熄灯工厂、物联网的开发也有做机器视觉、传感器终端、5G网络的开发还生产工业智能产品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做大数据分析需要把设备的数据收集起来分析为解决数据增长的问题我们还开发了富士康云平台▼ 何宇俊博士我是2015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富士康的体量大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可以说富士康助推了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也成就了富士康入职富士康两年多我参与了半导体设备及多功能芯片的生产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富士康是一家很大的企业她转型的脚步一直没停过比如在5G、8K、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都在不断探索前进▼ Q 富士康发展很快可以说是有实力、有发展、有前景的企业那在择业方面有哪些建议▼唐世刚博士择业对于毕业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对我个人来讲毕业后先后加入了多家国际企业最后辗转到富士康在多个企业的从业经历丰富了我的见识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选择有国际化视野和众多机会的大企业要做一个拥有多方面能力的全能型选手何宇俊博士四个关键地点、收入、行业、工作执掌一开始不要太在乎收入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在哪工作,从事哪个行业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人脉和资源另外,清华的学生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做国家和人民真正需要的东西座谈会结束后清华大学师生团一行参观了熄灯工厂、集团工会、植物工厂熄灯工厂 ▼ 集团工会 ▼ 植物工厂 ▼ 近3个小时的参观清华大学师生团对富士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对于敞开怀抱的富士康学生们有哪些想说的话呢?跟着馆主来听听他们的声音王浩然富士康在中国制造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除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外也推动了众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座谈会上校友师兄提到的半导体芯片我很感兴趣因为与我的专业有很多关联另外参观完熄灯工厂能感受到富士康的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不愧是高科技企业孙竟耀来之前在网络上了解到富士康在推智能制造我非常感兴趣参观后感觉自动化程度比我想象地高此外,整个企业的生活气息也比较浓厚周毅聪这次参观富士康对我的冲击挺大的尤其是感受到富士康很强的管理能力这么多员工能管理的非常有序这是非常有挑战的另外在人文关怀方面也很用心陈 煌很荣幸来富士康参访这次是本着学习交流的心态来的可以说“用户体验非常不错”感受最大的就是活动主办方很用心这让人对企业的印象很加分对富士康的印象也有了很大改观以前只知道富士康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在认知上有很大偏差通过这次参访了解到富士康也有很多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比如在8K、5G上的努力和尝试以后再谈起富士康不会有那么多刻板印象了合影留念
中青在线深圳11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芳)记者今天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备受瞩目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获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该研究院将成为涵盖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目前清华大学国内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据悉,清华大学与深圳市的合作由来已久。从1996年市校合作创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到2001年共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再到2014年建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16年签署协议共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双方的合作连结硕果。在长久的合作历史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设立,标志着市校双方合作开启新篇章,也将为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添创新动力。记者获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涵盖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学院设立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行理事会领导的治理架构,以形成学术导向、民主决策的治理机制。同时,面向学术与产业前沿,布局建设一批新型交叉学科,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在办学上,以开放合作为主要办学特色,大力吸纳国内外一流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企业等各主体的优质资源合作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近年来,深圳市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厚植高等教育发展根基,通过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办学,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设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有利于深圳市面向世界科技与产业前沿,对接世界一流智力资源,不断集聚创新要素、强化源头创新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市与清华大学以全新模式深化合作,必将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开放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央广网深圳6月24日消息(记者 大为)自2016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取代了之前的863、973和部委公益基金,在海洋领域设置了“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两个专项。今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牵头申报的项目《无人无缆潜水器组网作业技术与应用示范 》(经费6828万)和《海洋浮游生物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系统优化》(经费558万)获批,这两个项目分别属于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将在深圳实现水下机器人的实用化和产业化,以及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及系统优化。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获批863、973、部委公益基金等10余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获批建设1个国家级海上试验平台、4个深圳市级科研平台,累积到账科研经费近2亿元,为海洋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自重点研发深海专项和海洋安全专项于2016年启动以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获批的两个项目既在我校实现了零的突破,也在深圳市实现了零的突破,标志着该校海洋学科建设进入了健康、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项目位于深圳南山西丽大学城主轴线西侧,身处南山高新科技发展轴上,是校园新科研试验区的起点。建筑集教育、研究、产学研结合及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身,是BIM与装配式两大新兴技术完美结合应用的典范,致力于打造开放活跃、鼓励学科交流共享的第三代实验室建筑。在产品研究的指引下,建筑切分为办公与实验两大功能形体,既不打破现有空间尺度,又合理划分平面功能。塔楼进一步高低分区,低区临宜人湖滨景观,高区90°旋转将景观面向南,以获得开阔视野。东南与西北角的两处退让设计,削弱了高层建筑带来的压迫感,让建筑更好融入校园。在空间设置上,简约有序、开放多元的设计体系贯穿始终。设计引入中部共享空间系统,贯穿起所有科研空间,每三层一单元被赋予不同主题,形成最具活力的社交场所。此外,简洁形体中,立面元素巧妙提取自清华大学百年来的红砖白墙,又与南方气候相适应,具有标识性的建筑语言成为学子记忆。分析图为满足科研工作的多变性需求,实现建筑的高度灵活性,设计自方案阶段便结合建造效果一并思考,引入模数化设计体系与全新装配式技术。零标准层,54个预制构件连接点,构件设计图5倍于常规项目,无数次模型预演、材料甄选、施工现场沟通,每一处细节的执着打磨,都致力于重塑秩序之美。建筑探索性地借助 BIM 正向设计,实现结构体系、机电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创新设计,最大程度为科研空间创造适应性,最终实现高品质建造下,功能与美感的完美相逢,成就深圳首个应用PC技术的实验室建筑,这也是第一个实现全生命周期 BIM 设计与应用的高层教育建筑。建筑师:华阳国际设计集团面积:51485 m项目年份:2019摄影师:邵峰主创建筑师:李伟设计团队:李伟、田晓秋、余东霖、孙鼎原、吴昱、李文渊、曾德晓、陈倩蓉、邓珂、卫可沁、梁桐玮委托方: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结构设计:华阳国际景观设计:深圳市翰博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年一度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新春联谊会今日再次在深圳刘老根城市剧院圆满举行。作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小企业项目年度最为重大的活动之一,本次联谊会齐聚了来自深圳市民营及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18/19级,深圳市民营及中小企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班W1901的众多学子们及老师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夏广志致辞政府代表薛莹致辞来自清华的学子们,在台下,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代表,他们自信、或绅士,或优雅。在台上,他们用生动有趣、夺目炫酷,富含爱国、爱校,团建互助的精彩节目让本次的联谊会的内涵得以升华。他们还是行动派,让本次联谊会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各项抽奖环节中的礼品均是来自各位同学们的倾情赞助!晚会最后在全体演职人员和同学们共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结束,整场晚会圆满举行,感谢各位同学们的辛苦付出。感谢近期所有在深圳刘老根城市剧院举办各项活动的单位和企业,祝所有公司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并祝愿所有领导、员工及家属新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体验春晚现场的感觉,深圳刘老根城市剧院鼠年春晚1月24日除夕年夜饭,火热预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