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北“学霸班级”:全班26人考研,25人被录取!杜丽丽

湖北“学霸班级”:全班26人考研,25人被录取!

说起“学霸”,大家早已屡见不鲜,但若谈起“学霸班级”呢?在过去的2018年,长江大学农学院曾诞生过一个考研“明星”班——植保产31401班。这个班总共有32人,其中26人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5人被全国各大知名高校录取,录取率高达96%。在这25名同学中,有4人考取985高校,8人考取211高校,更有3个寝室的全部成员考研成功。植保产31401班是长江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第一个省重点支柱产业计划班,自组建之初就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先后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级”、“标兵班集体”、“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谢维、王子豪同学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全班半数以上同学获得过学校各类奖学金。在2018年考研成功的25名同学里,有4名同学考取了985高校,8名同学考取了211高校,绝大部分同学考取了植物保护专业全国排名前五的高校,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农科类享誉盛名的大学。但考研“奇迹”的背后,是全班同学齐心协力长达四年的汗水与努力。班级浓烈的学习氛围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班主任周燚老师从大一开始,就鼓励同学们学农爱农,争取全班考研,为国家农业振兴贡献力量。全班同学自大二开始便走进实验室,参与老师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熊志鹏、柳豪、李聪、陈俊等同学在国际国内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聂丹玥申请1项专利。据班长何艺琴介绍,从大二开始,在学校没有安排早晚自习的情况下,班上的同学仍旧约定好了每周5天的早晚自习,且坚持到了毕业。“互相支持、适时鼓励、同行结伴是我们班的‘法宝’。”曾任班级团支书的胡浩武同学骄傲地说道,“其实我觉得所谓的‘比学赶超’这一词汇用在我们班不太恰当,因为班上的同学并不是想要超越某一个人或者说把谁比下去,而是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考研期间,也是大家伙儿一起行动,像‘家人’一样互相陪伴!”在备考期间,全班同学认真准备,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图书馆、自习室都留下了他们艰苦奋战的身影。正是同学相互之间的扶持与陪伴让这个班集体充满凝聚力,一起攻坚克难,并获得成功。考取浙江大学的谢维表示,考研期间多亏了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与陪伴,他才没有被压力压垮。“我当时差点没坚持下去,还好挺过来了。其实考研唯一的难度就在于战胜自己的享乐主义。制定好学习计划,建立自信,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就够了。”关于考研经验,长江大学农学院植保产31401班的学霸们这样说: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与研究方向,不要妄自菲薄、随波逐流,也不可好高骛远、肆意妄为;其次,英语和政治一定要牢牢抓好,专业课更要多看文献、多做实验、多练习题;最后,就是心态问题,备考期间心理压力不宜过大,“就算没考上,战胜自己也是赢家。”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楚天都市报、楚天都市网、长江大学新闻网

路索

或许,这个大学就是全湖北最盛产“学霸班级、学霸宿舍”的高校之一!

近日,一则好消息从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传出,2014级城乡规划专业33名同学中有22名同学考研,其中20名同学的成绩超过国家线。目前已拟录取的考生数量为14人,占专业人数比例高达42%,除1名同学出国留学、2名同学留校深造外,其余11名同学分别考取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通过城乡规划专业评估的知名高校,创历史新高。“城乡规划专业在学校不属于优势专业,但培养出的学生可以说是‘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特出’,他们不仅专业成绩优秀,各类竞赛成果也都不错。”城建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俊说,“其实城乡规划专业市场需求很大,学院每年培养出50名左右的本科生,各招聘单位却提供了近300个待遇不错的岗位,近年来就业率均为100%。但是,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高就业率情况下仍愿意选择读研深造。”能够取得此般佳绩,离不开学校在助力学生本科学习及考研深造等方面所做的系统性工作。在本科学习阶段,城市建设学院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师徒制”,“一对一”地针对学生的思想、专业、生活、心理和职业规划等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考研前,通过动员与交流会对学生进行摸底、引导、分流;在考研准备过程中,考研自习室、心理辅导、专业辅导、短信鼓励等工作全面支持;在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老师及时统计相关情况、辅导考研复试、在调剂时主动推荐……也正是因此,在长江大学,每年“考研学霸班”、“考研学霸寝室”层出不群。在2018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8届毕业生有159名学生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被北京大学等39所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2.86%。其中,华林9栋204、华林9栋528、校内4栋230和汉科5栋737四个寝室的全部同学考研成功,完成“大满贯”式的宣告。石油之光21401班、资工(卓越)21401班、资工21405班分别以80.65%、75.00%、43.33%的录取率被评为“考研标兵班集体”。长江大学农学院2018届毕业生中也诞生了一个考研“明星”班——植保产31401班。这个班总共有32人,其中26人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5人被全国各大知名高校录取,录取率高达96%。在这25名同学中,有4人考取985高校,8人考取211高校,更有三个寝室的全部成员考研成功,楚天都市报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与此同时,长江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女生寝室4#203也“火”了起来,“五朵金花”同室绽放,齐登考研榜。郭青、沈子云、董霞、闵细细、邹雪莲分别被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演绎了风雨考研路上的励志传奇。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届毕业生也创造了不俗的佳绩,考研录取率达65.96%。在拟录取的31名学生中,共有23人考取了湖南大学、东南大学等14所“双一流”高校。思政11401班考研录取率为58.33%,思政11402班考研录取率更是高达73.91%。同时诞生了3个考研“明星”寝室,南苑19A211、220、226宿舍的12名女生分别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2所著名高校。……近日,伴随着城市建设学院传来的喜讯,又到了考研人一年一度的“荣耀揭榜时”。今年,在这条风雨考研路上,长江大学的学子们又能创造怎样的励志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新闻网

师物

零的突破!湖北青年教师在《Science》发表论文,聚焦国际热点

5月29日《Science》第368卷(6489期),长江大学农学院青年教师刘梅柯博士与意大利罗马大学Audisio教授等国际学者合作,在eLetters栏目在线发表论文:Are freshwater species really bucking the trend of global insect decline?该文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学科领域,针对近期国际热点话题:全球昆虫丰度下降、淡水昆虫丰度上升,以及近些年对淡水昆虫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出所观察到的淡水物种总生物量和丰度的增加实际上可能与栖息地条件和群落结构的负面变化有关。作者认为昆虫的总丰度(或生物量)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或物种保护现状的变化,并且可能会误导保护信息。建议除了总丰度和生物量外,还应考虑群落水平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等多重指标,来评估淡水昆虫生物多样性的趋势。刘梅柯博士研究方向为昆虫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于2017年到意大利罗马大学Audisio教授实验室访学1年,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共一)或通讯作者在《Zoologica Scripta》《Insect conservation and diversity》《Zootaxa》等国际知名动物学期刊发表论文10篇。该论文的发表实现了长江大学在《Science》eLetters栏目上发表论文的零的突破,体现出学校近年来人才引进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也是学校国际合作及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佐证。延伸阅读长江大学农学院拥有"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湿地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富硒水稻研发中心、湖北省农林病虫害预警与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还建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五年来,先后主持了2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计划项目、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或子课题、120项省部级项目(湖北省科学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科学研究年均到账科研经费1300万以上。五年来,学院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主持或参与选育水稻新品种16个,制定了地方或行业标准12个,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授权专利53项,出版著作或教材43部;发表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232篇。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新闻中心、长江大学农学院

铃音

大盘点!全国考研院校2021招简发布情况(更新至2020.09.16)

招生简章是考研er必须关注的内容之一,包含了院校的招生计划、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报名流程、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等重要内容。现在是各大院校发布考研招生简章的高峰期,2021年的考研er在埋头学习,全力冲刺的同时, 也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避免错过重要信息。下面,研学长将为各位考研er介绍2021高校研招最新消息,报考相关学校、相关专业的考研er要重点关注一下啦!01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02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03 天津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04 陕西陕西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榆林学院西安工程大学05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中国矿业大学06 辽宁东北大学07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08 浙江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湖州师范学院中共浙江省省委党校09 湖北中南民族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江汉大学人文学院010 湖南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011 福建厦门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012 安徽合肥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大学013 重庆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邮电大学014 河北河北经贸大学015 广东深圳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广州大学016 江西赣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017 甘肃兰州大学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018 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聊城大学(MBA)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大学(MBA/EMBA)019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020 河南河南科技大学021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022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023 山西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024 广西广西科技大学025 海南海南师范大学026 新疆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027 贵州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21年考研er想要了解这些院校招生简章的具体内容,可以搜索研学长进入学长考研资料页。考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漫漫考研路上,研学长会一直陪伴在各位考研er左右。祝2021年考研er备考顺利,考研成功!

电梯口

湖北博士:留学美国,如今成为首席科学家,研究登上世界顶尖期刊

I型干扰素的异常产生,包括干扰素α和干扰素β,对宿主有害甚至可能致命。因此,防止I型干扰素的有害过度产生对于维持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稳态至关重要。2019年1月29日,长江大学优秀校友、动科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翁长江研究员及其领衔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文,提出DDX 19可以强有力地负调节RLR介导的I型干扰素生产。近日,中国农科院翁长江团队在天然免疫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DX19 inhibits type I interferon proction by disrupting TBK1-IKKε-IRF3 interactions and promoting TBK1 and IKKε degradation”为题,被cell(世界顶尖科学期刊)子刊《Cell Reports》(IF>8.0)刊发。长江大学动科学院杨玉莹教授及其2015级研究生张元峰、薛娟参与了该项目的合作研究,研究生张元峰在该研究中贡献突出并列该文第一作者。天然免疫反应(innate immune response)是宿主通过识别“自我”与“非我”,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RLRs信号通路是机体识别病毒感染、抑制及清除病毒的重要信号通路,DExD/H-box解旋酶家族的RIG-I(DDX58)、MDA5、LGP-2(DHX58)、DDX3X、DDX24、DDX46等多个成员在RLRs信号通路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翁长江团队在《Journal of Immunology》上揭示了DDX19在NLRP3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但其在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尚未阐明。在本研究中,翁长江团队分别利用传代细胞系、过表达稳定细胞株、基因敲除细胞株及基于TALEN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敲除小鼠,证明了DDX19是RLRs信号通路的负调节分子;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及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等证明DDX19通过破坏TBK1-IKKε-IRF3复合物形成,抑制IRF3的磷酸化和Ⅰ型干扰素的产生;通过质谱,发现DDX19招募另一个分子Lamtor2,促进TBK1和IKKε的降解,最终抑制Ⅰ型干扰素的产生;详细阐述了DDX19通过两种作用机制抑制Ⅰ型干扰素的产生,为Ⅰ干扰素调节异常疾病的治疗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据悉,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40083和31300139)的资助下完成的。博士研究生张昆丽和硕士研究生张元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黄丽副研究员和翁长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此次,翁长江研究员及其领衔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在天然免疫研究上取得新进展,长江大学动科学院2015级研究生张元峰贡献突出得以并列该文第一作者,彰显了长江大学的科学研究实力、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延伸阅读:翁长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团队首席科学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基础研究组负责人。1970年11月出生于湖北蕲春,1994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原湖北农学院)动物医学系畜牧兽医专业,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5年-2008年在美国Stower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Nature,Cell Stem Cell,PNAS,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Immunology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专业杂志发表科技论文12篇,总影响因子150,被国际同行引用400多次。任全国农业生化分子生物学第三届理事;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项。现为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新闻网、iNatue

郅都

湖南“女神学霸”:成绩全院第一、拿国家奖学金,如今考研浙大!

一个人要想保持优秀,就必须戒骄戒躁,谦虚勤勉,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收获与付出总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谢维同学来说,在长江大学的这四年光阴,她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当真是“不负韶华不负心,不负青春不负梦”。谢维,女,湖南邵阳人,长江大学农学院植保产31401班学生。曾担任农学院社管部副部长、话剧社副社长、植保产31401班学习委员等职务。入学以来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十佳兴农青年”。英语四、六级均一次通过,其中四级589分、六级504分。参加2016年“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赛及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在2016年9月—10月参加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赴美国德州大学访问学习。现已被浙江大学农学院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成绩优异,考研浙江大学由于十分喜欢植物,高考填报志愿时,谢维的第一志愿就是植物保护专业。进入长江大学后,谢维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大学四年必修课绩点3.88,学位课绩点4.01,综合成绩排名全院第一,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长江大学奖学金。此外,她还积极进入实验室学习,提升个人知识储备。大二时,她参与了农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自主研究的能力。2016年,她凭借“白芨育苗新技术”参加“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赛及“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后来,她下决心考研深造。考研那段时光对于谢维来说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段记忆,没日没夜的学习和源源不断的压力,使她的学习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整个人从里到外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她成功考取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积极踊跃,频拿大奖当然,在长江大学的收获,还有很多来源于课外生活。自入学起,谢维便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和比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综合能力。她曾经担任长江话剧社社长一职,因为善于沟通,组织能力强,长江话剧社被她办的有声有色。大一时她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任职期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重视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与其他班委一起带领班级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她们班共有32人,其中5人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26人考研,1人申请韩国忠南大学(CNU)研究生,考研率达81.3%,为长江大学农学院历年最高,其中25人被国内各大知名高校录取,录取率96%。由于喜欢思考和辩论,谢维一入学就成为了学院辩论队的一员。大一上学期,在院里举办的“兴农杯”辩论赛上,她挺进决赛并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大一下学期,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十一届“清晓杯”辩论赛,并获得“清晓杯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大二时,她在晨曦杯比赛上获得了冠军,在第十二届“清晓杯”辩论比赛上获得了“优秀辩手”称号。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她的大学生活增添了相当大的乐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谢维看来,大学是实现自我,发掘自身潜力的黄金时期。在长江大学,她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努力扩充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门户网站

人文

湖北学霸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封面论文,科研取得重大突破

11月7日,长江大学农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朱祥在Wiley旗下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最新一期发表了封面论文。朱祥和2016级硕士生余林花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导师李俊凯教授和团队杜晓英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吴清来和徐志红两位副教授参与指导,本科生黄迪同学参与化合物合成部分工作,长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中科院SCI分区一区)是农药学领域的国际顶级(Top 10)期刊,此次朱祥等人在最新一期(2019,Volume 75,Issue 12,Pages:3323-3330)发表的封面论文题为"The influence of steric configuration of 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amino acid conjugates on fungicidal activity and systemicity",该论文的发表是长江大学在农药学领域一区TOP学术期刊封面文章的突破。据了解,Pest Management Science每期有1—3篇封面类论文,分为Front Cover(首封面)、Inside Cover(封二,内封)和Back Cover(封底)。作为75卷12期的唯一封面论文,该研究报道了在生物农药申嗪霉素中引入不同构型氨基酸对其杀菌活性和其在Ricinus communis L.体系下在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传导性的影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等项目的资助。这项工作是对前期将农药与氨基酸耦合改善其传导性相关成果的进一步突破,并为后期系统研究氨基酸介导改善农药内吸传导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近年来,中央对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改善农药的内吸传导性,对植物根部和维管束等农药不易接触到的部位的病虫害进行高效、精准防治,是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此篇论文的发表,离不开学校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作为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近年来,长江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学科交叉融合和打造长江品牌战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积极建设科研平台,打造科研团队,强力推进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努力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和重大影响力的有效提升。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新闻网、长江大学农学院

近死之心

二十五年后,重返湖北农学院(今长江大学农学院),感慨万千!

湖北农学院行政楼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只是不再“高大巍峨”!校门入口处的景观池风采依旧!在这附近的路上碰到一个女生,问她现在还有没有农经系(农业经济管理)?她说没听说过!难道是撤销了?学院变化最大的当属操场了:我们曾在操场上军训过,踢过足球。当时的操场是土质的,草高处有二三十厘米。食堂应该是这个方向。虽然房屋结构差不多,但是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埋个伏笔:这里有个电影院。当年我们住在哪里呢?应该是这栋楼!被围墙围起,一副待改造和待拆除的架势。在宿舍楼附近碰到一个女同学,大学新生。跟她聊了一会,小姑娘情商很高,悟性很高,离开时,她说了一句:师兄,我要到前面拿个东西,先走了!让人颇为心暖!我专门问了一个大约五六十岁的男性教职工,以前的露天电影院在哪里?他说前面那个停车场就是的,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师兄们师姐们曾带我们到这里看过电影!那种浓浓的乡情,真是弥足珍贵,让人终生难忘!我在校园问了一个带小孩的中年妇女,以前学校的桔园在哪里?她说现在在搞建设!这就是当年的桔园?记忆中的桔园很大,浠水老乡会聚会时,还在桔园买过桔子。新媒体中心!我问他们是什么样式的新媒体?两位朴实的同学说是维护学校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经常发送各种动态。我说新媒体的样态应该更加丰富。真的没有想到:经过25年,学校的四周和整体面貌,包括学校门口的一条街的格局(除了店铺种类和数量多了几倍外),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大忽悠

“四问”战疫中的气象为农服务!答案都为你抄好了

当前春季农业生产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一年之计在于春即便2020年的春季遇上了战“疫”可农民勤劳的双手没有停气象服务便不会停疫情笼罩下为了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基层智慧得到了最快发挥农业气象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层出不穷一起跟着小编去看一看各地都有哪些创新Style!问题一气象服务如何“零接触”指导春耕春播?解答得益于“农技耘”云平台,江苏省气象部门进一步强化远程为农气象服务手段,增加视频、语音指导及预报频次,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食品供应,助力春季农业生产正常有序开展。线上“服务桥” 力保“菜篮子”在江苏农业科技服务“农技耘”云平台,气象部门根据天气变化,向全省32万名用户持续发出农业生产预警信息,提醒菜农做好防冻保暖、通风除湿、增光防病等工作。在各类农业气象服务QQ群、微信群,农气业务人员将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和农业生产建议送到农户手中。徐州市沛县张寨镇的农民时华云是大棚蔬菜种植大户,自从气象部门把他纳入气象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后,每天都能收到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连云港灌南县气象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研究春管地头措施。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一稳定的天气信息源成为他的重要助手,根据预报中的农事建议,他可以自己指导工人完成所有技术操作。“感谢气象部门和农委从不间断的服务,为了回报社会,疫情防控期间,每天我都以成本价向市场供应1000公斤的蔬菜!”时华云高兴地说。点评:★★★★★开展远程线上科学技术指导服务,向全省种植、养殖大户开出针对性“药方”,做到疫情防控和技术指导两不误,为粮油、蔬菜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打下坚实基础。问题二物流受限,如何将滞销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解答气象部门积极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强化部门合作与联动;同时,借助网络新媒体,持续关注农产品销售问题,搭建种植户、电商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共搭台 防疫情 抢农时当前,正是草莓、春季蔬菜上市旺季。受疫情影响,原本供不应求的特色作物却出现了供销不畅的问题。草莓这样的休闲农业尤其受创,草莓体验乐园空无一人,成熟的草莓也无人收购。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天府新区分局负责人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天府新区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进一步强化部门合作和联动,定期或不定期联合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种植户收到的短信内容比以往要多了不少,因为这是气象局与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两个单位共同发出的。通过短信、微信、微博、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等多种渠道,辖区内95%以上的农业气象服务对象及全部乡镇街道都能收到这份“要紧的信息”为了解决销售难题,天府新区气象局还通过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积极宣传,开设“同舟共济,兴农战疫”专栏,持续关注天府新区农产品销售问题。同时,协助其他部门共同开展线上销售平台宣传推广,搭建起了种植户、电商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此外,气象部门还联合其他部门一起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微信群将果蔬生产管理培训开到了线上,培训内容涵盖电商销售、气象预警信息、农业技术等方面。在天府新区高标准农田里,工作人员操作机械化设备,为小麦田施药除害。摄影:刘友莉点评:★★★★疫情防控期间,气象部门主动为春耕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基于平台推送防疫知识、政策法规等助力地方疫情防控,实现了防疫和农气服务两不误。农产品由滞销变畅销“水田的冬季瓜菜因为卖不出去,好多都没有摘,导致水稻插秧都推迟十几天了。请大家帮帮忙,卖出这些瓜菜,农民才能整地插秧啊!”在“学习强国”平台、海南爱心扶贫网上,这样一条求助信息,被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党员干部陈小敏关注到了。她第一时间联系了扶贫网的工作人员,表达了她愿意担任社区团长,帮助农户渡过难关。成为社区团长的陈小敏立刻联系了省气象局机关工会副主席何海龙说明情况。“既能帮助农户,又能让职工买到实惠农产品,一举两得。”何海龙迅速召集工会的党员志愿者,发出购买倡议,一时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不到半个月,海南气象部门爱心助农购买东澳西瓜、东方地瓜、澄迈牛肉等农副产品十余种,帮助农户增收4万余元。点评:★★★★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海南省气象部门的党员干部将初心化为行动,将爱心化为火种,燃起成百上千名农户心底的希望。此举有效接力扶贫,让农产品由滞销变畅销。问题三人工增雨有助于春耕春播,但人影作业物资运输困难,如何解决呢?解答积极与相关物资生产厂家、运输公司、军区沟通,克服困难,备足弹药,为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服务春耕春播!“呼风唤雨”护春耕当前,广西全区旱地作物已开始播种,但由于缺少有效降雨,土壤墒情较差,现阶段水稻只有小部分播种。唯有出现大面积降雨之后,才能开始插秧。“黄科长你好,现在可以采购人影炮弹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负责管理物资的黄晓辉接到贵港人影天气作业站电话。由于疫情防控限制、厂家无法生产、物流停运等,目前广西人影作业物资匮乏,全区各地均出现弹药紧缺的情况。“立即与军区仓库协调,将我们现有库存弹药调配到贵港,务必做好防护。”2月12日,自治区人影办当机立断。同时,与生产厂家、运输公司积极沟通,克服困难,备足弹药。经与军区紧急协调,当天下午弹药被运送到了贵港,及时完成了人工增雨作业。工作人员正在做飞行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开始飞机增雨作业。 摄影:李林红与此同时,远在陕西的物资生产厂家也已装车完毕。疫情期间的交通管制,外地货车进入南宁只能在0时到6时之间。加上人员封闭管理,无法找到临时装卸的工人来卸物资。“我们来!”黄晓辉在办公群里把困难一说,全体党员发声。一番沟通协调,市交警大队决定特事特办,为运输货车办理了白天进城的临时通行证,限时4个小时。2月15日,从厂家发出的9吨人影物资如期到达南宁。“马上卸货,货车必须在4小时内出城!”自治区人影办全体党员早已等候在仓库门前。抬下,码好,装车,入库……3个多小时后,物资全部入库,货车按时出城。自治区人影办组织党员干部迅速装卸物资。李林红摄影随后,自治区人影办将物资分配至柳州、桂林、南宁等12个市。受旱情影响的各市均抓住寒潮天气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由于降雨及时,干旱缓解,全区玉米、大豆、水稻等春播生产全面开展,进度加快!点评:★★★★★人工增雨的背后,不仅是缓解旱情,更是为今年的春耕春种保驾护航。各单位积极沟通,有效协作,由于抢抓时机,及时作业,广西大部地区干旱得以解除,春耕进展加快!问题四农耕人员不足如何解决?解答巧用未返程复工人员,以及气象农业专业志愿者,一起投入到春耕春播的大地上!春耕+扶贫 啥也不耽误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潘郢村,种粮大户潘敬红面对100多亩麦田心中焦急——今年冬季温度偏高,雨雪多,地里的麦苗徒长,病虫害又同时发生,眼下又值疫情防控关键期,农技人员和专业农机无法到位,只能依靠人工管理,招工成了烦心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潘敬红找到了阜阳市气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工作队队长、潘郢村第一书记肖军了解情况后,想到之前有好多外出务工人员来询问返程复工事宜,因为运力有限,村里好多务工人员都还未返程。如果能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从事田间管理,既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临时生计问题,又支援了家乡农业生产。于是,肖军就带着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积极协调动员,排查村内符合务工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近14天内活动轨迹、有无发烧咳嗽症状”等情况,为潘敬红推荐合适人选。“肖书记,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我一直在家没出门,身体状况不错,想去田里干点零活。”得知情况后,在外打工的贫困户王会军早早来报了名。未返程复工人员在家乡参与农事劳作。摄影:熊晓辉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对报名群众采取跟踪式管理,督促大家戴口罩、少唠嗑,分时下地,分散干活。“按照复产要求,俺们都要测体温、戴口罩,符合条件才能开工。工作队给俺找了这么多帮忙的乡亲,俺也要对他们的健康负责,不能拖了潘郢村疫情防控的后腿。”潘敬红说。点评:★★★★★疫情防控不松劲,春耕春种不耽搁,脱贫攻坚不停顿。这个春天,不只是潘郢村,安徽省各级气象部门的1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的36名扶贫干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误农时,以必胜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春管 这个团队“招新”了一大早,湖北省孝感市陈集村的乔月就戴着口罩,拿着农气服务材料,来到村民乔从银的油菜地。“你咋又来了,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不在家待着,怎么还跑出来呀?”乔从银关心道。“我来给您送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最新发出的农气服务材料,过两天又要降温了,还要下雨,您地里的油菜都开花了,专家说要抓紧时间清理三沟,还要打药预防菌核病。”乔月说。志愿者乔月向农民发放农气服务材料。乔月是长江大学农学院的一名研究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能返回学校上课。在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简称农试站)的号召下,她成了农业气象服务志愿者,成为农业气象服务小分队的一员。这个小分队吸纳了滞留在家的气象干部职工、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气象信息员,还有像她这样学习农业的学生。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的热情,就近前往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送上精准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这是农试站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创新服务形式、扩充服务队伍、助力春耕备耕的新举措之一。扶贫工作队员在服务现场了解春耕春播情况。农试站农业气象专家邓艳君说:“我们组建的农业气象服务小分队分布在全省各地,他们积极性很高。我们把制作好的服务产品和手册发给队员,再由队员手把手指导农民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春耕生产。同时,队员还传回了各地农作物的长势、受灾情况等信息,为我们制作服务产品提供第一手资料。”点评:★★★★★为了不误农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和“粮袋子”,荆州农试站积极组建了农业气象服务小分队,改进服务产品形式,有效扩大了信息传播渠道,让农民更好地“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开展春耕春播。

附赘悬疣

优秀!湖北3位学子,来自同一所高校,被共青团省委表彰

近日,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联共同主办的2019年度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名单揭晓,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郭红雁同学被评为2019年度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农学院朱祥和城市建设学院刘宇浩获得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其中,郭红雁和朱祥同学同步推荐至团中央参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郭红雁,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11801班学生。母亲因病瘫痪,父亲病故,从9岁起,郭红雁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给妈妈做饭,把妈妈安顿好之后再匆匆赶去上学;放学后,她又急匆匆地赶回家,为妈妈做饭、洗衣、按摩,陪妈妈说话,直到晚上才能安下心来学习。十年如一日,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她用勤奋书写人生。2018年,郭红雁以优异成绩考入外国语学院。为了能继续照顾妈妈,她决定带着妈妈一起上大学。郭红雁学习刻苦,自强不息,加入到学院"阳光号列车号"志愿者团队行列,大学期间,多次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传递爱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郭红雁和妈妈留守学生宿舍,主动担起汉科学苑的值班巡逻任务,做好学校疫情防控的"守门人"。曾获"湖北美德少年"、襄阳市"新时代好少年"、"荆州好人"、"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长江大学"自强之星"、"十佳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朱祥,长江大学农学院作物保护B181博士研究生。他来自湖北广水山区的农村家庭,从小家庭贫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养成了他独立自强、奋斗拼搏的性格。大学期间,父母又因手术只得回家休养,在家务农,这更让他发奋图强。朱祥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第一或共同一作5篇,2019年以第一作者在农药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封面论文,担任"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Natural Proct Research"等SCI期刊的审稿人。曾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赵善欢院士奖学奖教金、长江大学研究生单项奖学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长江大学 "创新之星"、"十佳之星"、校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多项荣誉。刘宇浩,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卓越11701班学生。他生活简朴,勤劳自强,为减轻家庭负担,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寒暑假兼职赚取生活费,养成了不依赖父母、独立自主的性格。在校期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长江大学奖学金、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第七届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第二届湖北省"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优秀创意奖、长江大学"向上向善之星"、"十佳之星"、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除了学习和工作,刘宇浩还热心志愿服务,2020年2月作为志愿者在汉阳区五琴里社区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被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文明武汉等多家媒体报道。建校以来,长江大学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神州、驰骋海外,快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精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宇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009年,学校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10.24"长江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据悉,2019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自今年7月份启动,经高校申报、省级遴选等环节,共评选出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10名、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150名,并从中择优推荐86人至团中央参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比,旨在全省大学生中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自强自立典型,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新闻网、长江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