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回想2018年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经历,用一个“搬”字概括;工作方面一年换了3个岗位,暂且不提工作的好坏,办公室搬了三次,从一楼搬二楼,再搬五楼,个人生活方面,搬了2次家,住房四楼搬家,到家从三楼搬到六楼,外界环境多次变化、有一种迷茫漂泊感觉。内心空虚感急需要精神食粮充实,结合前期从事项目管理以及一建、监理咨询工程师及招标师考试的经验,通过网站和朋友介绍,选择机构远程班备考PMP,在考生之中也算是大龄,不惑之年再次吹响冲刺的号角,用执着收货心灵的丰碑。下面就个人备考经历和心得和大家共享一下。一、听课件为主、同步看教材,快速回顾PMP考生知识点由于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前期对项目管理知识的积累,考虑时间制约因素,我并没有完全按光环班主任建议的备考方案,通读教材,而是选择以“听课件、同步看教材、找知识点”相结合的方法来巩固、完善、补充PMP考试知识体系。首先系统听一遍机构网站张博士的章节课件,重新梳理项目管理内容,追溯教材查找知识盲点;结合PMP考试要求,通过章节课后练习、及时补充和完善自己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听课件过程采取分别对待策略,有些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选择快速通过,针对有困惑或者似是而非的,选择重播课件、追溯教材、或者网络咨询等方式加强巩固。光环提供的章节课件,至少保证听两遍。二、不停地刷题、画思维导图加深知识点印象看教材、听课件时间过长会产生疲劳感、感觉枯燥无味,中间可以尝试局部刷题、或者画思维导图等活动调节情绪。个人感觉40岁以后记忆力明显不如以前,很多知识似是而非,往往凭经验去判断,针对这种状态通过不停地刷题来加深记忆。首先选择光环提供的冲刺题、模拟题和网络试题等;另外从网站以及其他项目管理软件上下载试题,当然这些试题优劣层次不齐,有些值得推敲、追溯、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的则一带而过、不做深究,仅做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光环提供模拟、冲刺等试题至少做两遍,有些甚至3-4遍,除此之外,至少保证再做2000-4000道试题。三、备考按计划稳步推进,及时总结实时调整9月初决定参加12月初的PMP考试,光环班主任提供的备考建议计划,同时自己又制定可行的执行计划,细化阶段目标。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更不能丢失,备考准备计划准备更为重要。首先充分利用零星时间听课件、补充完善知识点,例如用中午休息、上班空隙、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等时间听课件或者复习做过的错题;二者利用周末或者早起(一般5点半起床)做模拟试题。备考紧跟光环节凑,第一次系统复习之后,模拟得分128-130分,当时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进入第二轮备考计划后,知识点开始出现混淆、特别关注细节、做题开始犹豫不决等情况,以至于第二次模拟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备考信心动摇、困惑。这时及时根据班主任的建议,调整复习策略,反复听“张博士模拟和冲刺试题串讲”,关注审题,抓题眼,排除干扰,提炼考点,揣测出题意图等方法,很快状态有所回升,模拟成绩基本稳定在140左右。最后冲刺阶段,反复重做以前模拟和冲刺试题,确保成绩都在180分以上。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备战,最后取得4A1B的成绩,还算满意。整个备考过程中,光环的班主任特别称职,不断和我沟通存在备考进度和存在问题,并及时给出合理建议,在这方面光环确实不错,是我选择光环的主要因素。希望我上面提到的能对后面备考的学友能有些帮助。最后再强调一点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按自己和班主任的备考计划一定会最终达成目标,不要因为过程中的小小难题而心慌自乱阵脚。
中国山东网4月23日讯4月20日上午,一场高层次、深探讨的语文教学交流活动在高新一中三楼录播室如期举行。说它“高层次”是因为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山东省初中语文教研员张伟忠博士、潍坊市教学能手夏俊华老师、山大附中导师级骨干教师姜荣奎;称其“深探讨”是因为这次研讨基于教学实际,为了解决日常教学的困惑,与会人员知无不言、倾囊相授,真正起到了引领和启迪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学期高新一中决定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由于对“群文阅读”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群文阅读”教学还处在懵懂状态,特邀请上述专家来我校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作为合作教研共同体,历城二中初中部(济南稼轩中学)、郭店中学分别选派了6名骨干教师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由夏俊华老师执教一节群文阅读课并结合课堂教学做关于群文阅读的报告;第二个阶段由张伟忠博士做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报告,第三个阶段由姜荣奎老师做关于中考备考策略的报告。夏俊华老师来自山东潍城区望留中学,是学校语文教科研主任,曾荣获山东省十五重点工程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潍坊市主题学习实验优秀教师。夏老师为我们执教了一堂精彩的群文阅读课,他依托课文《伟大的悲剧》,带领学生开启了一次精神之旅。课堂上,师生一起踏着英雄的足迹,领略英雄的壮举,品析精彩的细节,感受英雄的精神。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融洽自然的师生交流,无不彰显着夏老师的教学智慧和语文教学的本真色彩,给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群文阅读的视听盛宴。(夏俊华老师讲课)之后,夏老师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为大家做了《主题学习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报告,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最专业的引领。夏老师从对语文主题学习的认识谈起,具体阐述了单元整合、多篇整合、教材与丛书整合的策略、模式,以及选点切入的原则、方法,并且通过具体的课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我们将带着对“群文阅读”教学新的认识,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高学生阅读的质,不断探索更好的途径来推动学生的阅读,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接下来,山东省教研员张伟忠博士为大家做了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讲话。张博士带着他的儒雅之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新课改形势下“语文该怎么教”娓娓道来。他在讲话中强调:“大量阅读、自主自由阅读、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并做好“五个一”工程:每天读一个十分钟;每天记一句经典名言;每天写一句真情;每周背一首诗词;每周讲一个经典故事。张博士高屋建瓴的指导必将推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让大家的阅读教学向着“高量、高质、高效”发展!(张伟忠博士作报告)最后,来自山大附中的市优秀班主任、区名师、区教学能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荣奎老师为大家做了《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的报告。姜老师的报告针对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具体讲述了应考中的问题和策略,强调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反思课堂教学策略,做好考试后的分析、总结与反思工作的重要性。(姜荣奎老师作报告)专家的“群文阅读”课堂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大家引领了航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群文阅读教学的道路上,高新一中老师们将带着专家的引领继续前行;在中考备考的过程中,将会把专家高效实用的方法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调整策略,全力以赴备战中考!
1977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吹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号角。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走进了校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这一年正式起步。正在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型展览”中,新中国第一号博士学位证书在展柜中亮相。澎湃新闻记者 赵实 摄高考制度恢复的40年,与改革开放之路密切重叠,它们的交集画面,被“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型展览”记载并展出。在第四展区的历史巨变单元里,细致展示了我国40年来的教育发展,展柜中,陈列着与1977 年高考相关纪念品,比如1977 年的高考考生准考证、大学新生户口迁移证明、学生证等。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中国第一号博士学位证书。这张证书编号10001,获得者是马中骐,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的落款处的名字,是“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作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随后的9月,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停滞了10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那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赶考,争取新的人生入场券。紧接着,1978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决定当年正式恢复招考研究生。5年后,新中国第一批博士,共18位,在人民大会堂的见证下毕业。马中骐就是其中之一,他也因为获得了10001号博士学位证书而备受瞩目。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张展出的证书上写着,1940年3月23日出生的浙江人马中骐,“在我部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其中的“我部”,指的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时任学部主任的正是钱三强。证书上的签发人落款处,是钱三强用蓝黑色墨水钢笔书写的签名,签发时间是1982年3月4日。马中骐也因此被称为“1号博士”。 1961年,他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64年考取北大物理系的研究生,但仅就读了一年后,就迎来了十年的动荡。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时,马中骐已超过了35岁的年龄线,但随后在当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他昔日在北大时的恩师胡宁与一批老学部委员联名为包括马中骐在内的1964年与1965年入学的优秀研究生上书,建议将报考年龄放宽,马中骐这才赶上了重读研究生的末班车,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胡宁的研究生,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读研,最终成功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2月6日,新中国举行首次博士论文答辩会,马中骐曾在接受《兰州晨报》专访时介绍,他的论文答辩委员会有5位学部委员、两位顶尖教授,委员会主席由“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担任,导师胡宁、朱洪元、谷超豪、戴元本、侯伯宇、李华钟,堪称“超豪华阵容”。1982年3月4日,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钱三强,签发了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10001,新中国“第一号”博士由此诞生。随后,马中骐留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曾四次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6月,78岁的他,将“10001”的博士学位证书,连同1983年5月27日人民大会堂学位证书授予仪式的请柬和门票、主席台的座位票、次日钱三强院士组织第一批博士座谈会的入场券等珍贵的纪念物品,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手握001号博士证书是什么样的感受?在1982年,举行我国首次博士答辩,到场的老师,可以说是当时具有世界科研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到场的有参加“两弹一星”工作的彭桓武,还有胡宁与戴元本等著名的教授,这场答辩是由他们组成七人答辩投票小组,让这些老师来评价首位博士生论文的水平,还有是否有资格可以称为博士生。这次答辩会老师的阵容非常强大,可是来答辩的学生的实力也不可小觑。这一届的博士生各个都是实力顶尖的人才。博士编号为001的那位学生,曾受杨振宁的喜欢和夸赞。这张证书的拥有者马中骐,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位博士生,他的证书是由钱三强亲自签发的,完整的证书编号是“10001”,他代表着中国第一批博士生中的第一位通过各位优秀老师的点评同意的证明。这一张博士证书被国家博物馆给保存下来,是一个全新时代发展的美好回忆。首位博士生马中骐,从本科毕业到博士毕业,马中骐整整用了二十六年时间。1956年,马中骐当时只有十六岁的他就进入兰州大学。选择的是学习兰州大学的物理系,马中骐对于物理的喜爱,让克服其兰州那时的艰苦条件,他选择用学习和知识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在上大学的那期间,他没有业余时间,几乎时时刻刻在读书,一有休息时间,那就坐下来读一些书籍并研究他。其他户外活动,基本不参加。兰州大学顺利毕业以后,他选择留校教书。教书那年,马中骐才二十一岁。在兰州教书三年,马中骐开始了自己新的求学历程。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是胡宁的学生。在胡宁教授的教导下和自己的刻苦求学的坚持下,他的成绩非常优秀,老师也是非常关注他。一年后,马中骐迫于社会因素,回到兰州开始工作。开始工作后,马中骐可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马中骐没有放弃读书,但凡有休息时间,就开始读书充实自己,后来,马中骐错过两次重读研究生的机会。幸运总会帮助努力的人,国家放宽了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年龄。马中骐抓住机会就重新开始继续着他的求学生涯。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的 他,被国家称为“博士导师”可想而知马中骐的学术能力有多高了,马中骐用他的求学经历,用他的刻苦努力,坚持学习,教育着后代告诉我们,努力变成日行千里的骏马,才能被伯乐所发现。
2018-11-19 17:59 | 天天看余杭微信公众号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在琳琅满目的展品里,陈列了一张特殊的学位证书——编号10001新中国首张博士学位证书。这张编号为“10001”的博士学位证书,见证了我国博士生教育从无到有的历史。而这张证书的主人,新中国第一位博士马中骐就是咱们余杭人!新中国首张博士学位证书新中国第一位博士:记忆中的临平有座桥马中骐,浙江杭州(临平)人,1940年3月生于上海。42岁获得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证书编号10001,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后留所工作,1991年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曾四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或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2004-2005年度王淦昌奖。记者电话联系上马中骐,听筒里传来的声音低沉浑厚。倘若不是提前知道,很难想象他今年已经78岁了。如今马中骐长期定居在广州一家养老院内。退休后的马中骐并没有“闲赋在家”,每天上午十点多到十一点都要去游一会泳,直到现在他每天仍然工作好几个小时,撰写最新的物理研究著作。马中骐说自己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临平人,家里的老宅就在如今的桂芳桥社区。回忆起儿时,他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门口有条河,河上横着一座桂芳桥就像所有的江南水乡一样。父亲去世后安葬在了临平公墓,偶尔他会和家人一起回来一趟。马中骐在电话里和记者感慨,临平这几十年变化太大了,和他小时候印象完全不同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两旁也是越来越干净整洁,如今的余杭看上去就像周庄一样。桂芳桥从上世纪5 0年代起,马中骐就徜徉在最基础的理论物理世界里。大半个世纪里,改革开放、研究生考试恢复、学位制度建设,历史的浮沉在他身上有着或深或浅的印迹。16岁考上兰大1956年,16岁的马中骐正在上海市市东中学读书。高考前夕,中学校长找到马中骐谈话,“组织上分配你去考兰大”。马中骐饶有兴趣,高考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兰州大学物理系。当年,像他一样,从上海奔赴兰大的有60多人,但是刚刚踏入西北辽阔大地的马中骐还是失落了好久,毕竟条件跟上海差远了。生活条件虽然简陋,但是无法阻挡马中骐一心向上的求学之心。有时同窗好友裘元勋去马中骐宿舍串门,总是看到他和宿舍另外一个同学就着一张桌子,面对面看书。像看电影这种在当时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马中骐也很少参与。五年大学晃过。毕业后,班上一半同学留校任教,21岁的马中骐也成了其中一员。1964年,马中骐从与跟全国各地的考生竞争中脱颖而出,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学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胡宁教授。高龄考生做“回炉研究生”1977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召回部分1964年和1965年入学的大学生重新回校学习,时称“回炉大学生”。同年,兰大理论物理研究所恢复,马中骐继续开始科研工作。一次去大连出差开会时,中途路过北京,马中骐去拜访了导师胡宁。“粒子物理人才快要断档了,现在搞回炉大学生,你想不想当回炉研究生?”胡宁焦急地问他。“好啊!我当然愿意了!”马中骐不假思索,既惊又喜。胡宁第一次发布招生简章时,报考人员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马中骐当时已经38岁了。考试前50天,马中骐无意中在学校阅报栏看到《甘肃日报》上刊载的一则通知———“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顿时喜出望外。研究生考试共有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政治、外语等科目,其中一门他考了满分,从导师名下70个报考者中胜出,成为被录取的两名学生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考上几乎在意料之中。但马中骐有新的担忧,当年儿子9岁,女儿7岁,妻子也是大学物理教师,平日工作繁忙,赴北京读研就要撇下一家三口。“当时妻子坚决支持我,导师也迫切希望我再搞粒子物理”,下定决心后,像被召唤一般,他开启了高能所的科研生涯。10001号证书,成为新中国首位博士也就在1980年,全国人大讨论建立学位制度。教育部决定率先在中科院、中科大、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立博士试点,培养出首批“中国博士”。胡宁这次立马找到马中骐,第一个为他报名博士试点。当年8月,马中骐接到通知,“要写博士论文,12月交稿”。两个半月后,马中骐开始着手写博士论文。论文成稿被送到国内多个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专家手中,国外则请杨振宁、李政道帮忙把关。1982年2月6日,国家举行首次博士论文答辩,所有人见证了这次超豪华阵容的答辩委员会———“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胡宁、朱洪元、戴元本、谷超豪四位学部委员和侯伯宇、李华锺两位顶尖教授担任答辩委员。马中骐答辩现场马中骐电脑里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的答辩录像。讲台上,他自信地在黑板上不停书写演算,时而俯身播放幻灯片演示论文内容,“当过老师,这次答辩就像讲一堂课一样,没有一点紧张”。七位答辩委员会导师现场进行无记名投票,一致认为马中骐的论文符合博士论文要求。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学部委员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签发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这本紫红色封面、印有金色国徽的证书上,醒目地标示着“10001”编号———马中骐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中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当日,包括马中骐在内,共有谢惠民、李尚志、赵林诚、白志东和冯玉琳等11人获得博士学位。第二年,又陆续有7名博士通过了答辩。除冯玉琳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外,其余17人都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首批18名博士的产生,在全国是件鼓舞人心的大事。“首博”们也受到了中央的特殊礼遇———1983年5月27日下午,新中国首届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10001”号博士,马中骐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代表所有被授学位的博士、硕士在主席台发言。“稿子改了七八次,在台上一直默默地背稿子,其他人讲什么都记不得了,比较紧张,就怕出错。”首批博士在学位授予仪式后的合影当年,曾经的同窗好友,远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裘元勋,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了马中骐获得博士学位的新闻,“我就给他去信,特别为他高兴”。在裘元勋眼里,这个博士学位有更重的分量,“我到国外去,人家问我拿的什么学位,我说不清楚,以前的硕士很多人没学完”,第一个博士学位“太难得了,太激动了”。1983年,新中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领取学位证书历史镜头记录了马中骐从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博士学位证书的一刻。如今这本证书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今年6月1日,马中骐主动把博士学位证书,连同授予大会的请柬门票、主席台的坐票、次日钱三强组织座谈会的请柬和1991年获得“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证书,一并捐给了国博。“我年纪大了,将来走了就成了废纸,这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标志,留给国家或许有用。”马中骐回想,他们那批博士生全部都是有“黄金团队”打造的一群人。那时,导师还不被称作“老板”。即时研究方向和导师不同,也一样会得到支持。马中骐毕业后也去了美国进修。他曾与杨振宁一起工作,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篇论文是杨振宁给出的方向,并且提供了方法,却坚决不同意署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学风普遍影响了当年一大批博士。(原标题《牛!这位余杭人拿到的新中国首张博士证书最近在"伟大的变革"展览中展出!他曾和杨振宁共事!》。编辑 钱逸)
北京大学是是无数学子梦想的学府,也为我国培养出了无数人才。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一张编号001的博士证书被当作了珍贵文物展出。这张博士证书的所有者叫张筑生,他身有残疾,一生清贫,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评上博导,但他一生与天争,哪怕有着极高的学术天分和创造才能,却甘愿从事最基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在北大师生中竖起了一座丰碑。多灾多难的童年,让梦想化为泡影1940年,张筑生出生在贵州省贵阳市,和很多从小就表现出天才的神童们不同,他从小身体孱弱,2岁时,张筑生得了脑炎,尽管最后治好,可他的小脑还是遭受了无法修复的创伤。小学时的他是一个喜欢动手、喜欢创造的孩子,五年级的时候,张筑生凭借他发明的一个能够自行爬墙并降落的小木头人获得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发明一等奖。按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张筑生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自己也憧憬着这样的未来,然而梦想被一场意外拉回了现实,1953年,张筑生不小心左手摔成了骨折。本来好好休养就能够康复,可受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一场医疗事故让骨折变成了败血症。经多次抢救,虽然张筑生最终保住了性命,可左臂的肌肉和神经都严重萎缩,成了皮包骨,左手手指再也不能动弹,他的左臂残废了。那时候,他才仅仅13岁,而这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从小喜欢动手发明的张筑生在少年时期就经受了梦想破灭的打击。从此,原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张筑生开始变得不喜欢说话,一门心思埋头学习,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38岁考入北大,成为北大第一位博士1959年,张筑生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数学系。在川大上学的那些年,他是公认的学习标兵。刻苦学习已经成为了他人生的一种习惯,学习外语,他可以专心到一头撞在电线杆上。对张筑生来说,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在川大多年,他没去过什么著名景点,没看过川剧。毕业后,张筑生选择留在川大任教,他觉得当数学老师很适合自己,这一教就是14年。然而,因为一些原因,最终他还是离开了川大。1978年,38岁的张筑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北大的教授们对张筑生也是赞誉有加,甚至说以他的水平,完全可以给研究生开课了。1982年,张筑生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否定了著名数学家Smale提出的“四大猜想”中的一个,这让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授予他博士学位,但当年的校长张龙翔过于谨慎,才拖到了第二年重新进行了博士论文答辩。否则“新中国第一位博士”的荣誉恐怕就要落在张筑生的头上了。明知吃力不讨好,他却硬着头皮上在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推荐下,张筑生后来去往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86年初,张筑生学成归来后,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委以重任的桥段,等待他的是艰辛的基层教育任务。当时46岁的张筑生被指派了一项硬任务,为了填补学术空白,要求他编写一套教材,就是后来应用极为广泛的《数学分析新讲》。当时就有朋友劝他:“编写教材不算科研成果,没有哪个教授肯接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任务。”但张筑生就接下了,不仅接下了这个编写教材的任务,而且全情投入,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用了五年的时间,《数学分析新讲》一、二、三册相继问世,至今仍是很多高校学生、讲师和科技工作者常备的参考书。2000年,这套书还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著作二等奖。要知道,当年的一等奖可是空缺的,也意味着这套教材是当年的最高奖项。12年放疗,5个世界奥赛第一就在编写教材这项苦差事刚刚完成不久,张筑生被查出鼻咽癌。死神再一次向他逼近,而张筑生咬牙坚持着开始了12年漫长的放疗过程。在和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在为他的生命担忧时,张筑生担心的却是每况愈下的身体会影响数学研究,影响给学生们上课的质量。1995年,在他被查出鼻咽癌的第四年,张筑生又接到了一个苦差事: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主要负责带领中学生去参赛。不仅无法出学术成果,甚至不计入北大教学工作量。朋友劝他,“堂堂北大教授,还浪费什么时间在初等数学上?”可他说:“个人名利事小,国家荣誉事大。这事总得有人干啊。”就这样,张筑生拖着病痛的身躯,全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他是真正的甘当人梯,为学生谋未来,而且一干就是5年。5年里,从加拿大到阿根廷,张筑生带着学生们在70多个参赛国中一连拿了5届总分第一,三次所有参赛选手都获得金牌,而这项成绩,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例。随着病情的加重,张筑生为了讲课,只好禁食禁水,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02年1月11日下午2点半,已经虚弱到失去了方向感、无法走路的张筑生不顾校领导的劝阻,想方设法来到北大第一教学楼208室,这是他的微分朴学考场,他坚持亲自为38名学生监考。在考试结束之后,学生们的成绩和评语很快就出来了,而坚持了3个多小时的张筑生也倒下了,送进了医院。2002年2月6日,张筑生再也没有醒来。他这一生没有孩子,但他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家徒四壁,但却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他不争成果和头衔,但熟悉他的人民授予了他最高最响亮的头衔——真正的教授。
一般来说,用一句话形容:获得了PMP以后,将会是工作来找你,而不是你去找工作。PMP是目前项目管理领域含金量较高的证书,而且也不收行业的限制,许多企业在招 聘项目经理时,都优先录用PMP,在找工作方面是有比较实际的好处的。为了学习PMP,网上得知机构在教学方面的优势,无论从产业创新和产学融合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学习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成功通过PMP考试. 同时也体会到了老师的敬业,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后来的备考学习中,真正做到了时刻提醒、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光环这个平台,不仅更加系统的学习了PMP 的项目管理的知识,也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项目上分享项目经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本次学习让我理清了项目管理思路,对项目管理的精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让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系统的能力,我对今后的工作更加有信心,有激情。对光环远程课程的整体感受这次能够顺利通过PMP考试,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大的原因还在于光环的培训体系,我报的是远程班的课程进行的,都有班群,班主任老师非常负责任,会详细的发布各种通知、邮件,还有题目。培训老师也是非常的专业,尤其是2019年4月份上线的杨述老师的课程和光头张博士,讲课风趣幽默,自创的线上模拟题讲解的老师光头张博士面授课,讲的绝了! “填空大法”的妙招,点石成金。杨述老师出口成章,思维行云流水,讲课都非常精彩,因此对光环充满感激之情,对贵司的服务和课程质量都很认可。经过PMP考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将所学到的项目管理知识得以应用,尤其在通过PMP之后,逐渐意识到备考阶段对于各知识点仅仅做到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即使知道了所以然,也无法精确的表达出来,因此经过PMP考试,仅仅是完结了一个方针,不断提高自我、创造价值的目的。坚持每年都要有前进,每天前进一点点,,学习永远在路上,感谢光环、感谢班主任黄教师、辅导员教师以及各位指导教师,感谢你们的陪同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PMP备考时光。
严重的健康危机,将一批医学科研工作者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实上,每一项技术突破,都经历了漫长而冷寂的蛰伏期。选择基础医学研究,就意味着与清贫相伴。巨额资金被用于购买实验设备,而研究者本人的补贴往往仅供温饱。一群年轻的科学家,在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中艰难跋涉,等待未来的曙光。林成 27岁 泌尿外科博士母亲患癌,我几乎没帮上忙今年国庆假期,我参加了三场婚礼。份子钱不多,还是花了近三千元,超过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在婚礼现场,坐在我旁边的是一群初中同学,几乎所有人都已经买房、结婚、生子,所有人都在谈论育儿话题,除了我。和同龄人相比,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的,但只要不是在婚礼这种场合,似乎也能忍受。因为我知道,在我的背后,付出更多的是我的家人。确定自己要读医学研究型博士的时候,我母亲已经患结肠癌(当时确诊为III期)四年。她和我父亲分居多年,独自做完了手术,医药费花了十万。学医八年,我拿不出生活费以外的钱,幸好有朋友们帮衬,我们才能顺利支付账单。我突然发现,在学校里,我学习治病救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我只是一个远在千里,又无能为力的家属。她已经做完十二次化疗,头发稀疏,经常在电话里哭。但我一直待在学校,通常只在过年时回家。2017年年中,我赶回家,看到一向注重保养的她,脸色变得特别差。我那时还在读研,除了每年1600元贫困生补助之外,没有任何正式收入。想来想去,我只能买给她一顶假发。 确诊之前,母亲是一位做小吃的流动摊贩,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决定学医时,父亲是反对的,他觉得学医要读八年,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但是母亲十分尊重我的选择。为了维持稳定的收入,她时常更换工作,肚子疼也不愿意上医院。等到疼痛实在难以忍受时,她才去检查,结果是结肠癌晚期。 我本来打算研究生毕业就回家工作,拿到固定收入,每天照顾她。但在那年,我先是错过了学校所在省份的医院统招,后是没能赶上家乡医院的统考。最后,传来了我博士考试成绩不错的消息。 我的博士课题是前列腺良性增生研究。我对生物医学领域探索的热情,是从高中生物课上开始的,没想到自己已为这份好奇心学医九年。父亲知道我读博以后,经常和他的同事讲,我是林家祖上第一个博士。我经常和母亲讲,我在实验室过得还不错。事实上,读博的补助只有每个月2300元。为了不和家里要钱,我不得不用休息时间做兼职。我也没有告诉她,科研本身并不是那么舒服。博一刚开学,我的导师正在忙着另一个学术项目,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束手无策。晚饭不定时已经成了日常,我也常常为实验浪费的材料压力倍增。 图 | 林成在实验室的工作台但我还是想完成课题,梦想着自己顺利毕业的那一天。今年10月底,在实验室正常忙碌的上班时间,我正好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的手术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复诊结果是:病灶无明显复发,血常规生化良好。我马上读出意味——她恢复得非常好。 我坐在实验室里,松了一口气。四下望望,医学研究突然在我眼中呈现出全新的样子。我感受到强烈的意义和使命。那之后,我在实验中不断推进论证,不断分析临床样本,最后发现,原来真的存在某种从未被发现的现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飞起来了,和师弟一起用打折券去呷哺呷哺吃了一次火锅来庆祝试验进展。那是我读博期间最奢侈的事。图 | 林成和师弟庆祝实验进展的火锅局王力 30岁 心脏疾病研究博士后结婚后,月薪五千仅够温饱今年夏天,因为没出生的白色大鼠,我陷入学医12年来最大的焦虑。疫情期间,为了方便管理,我的同事把用于实验的白色大鼠杀了大半,只留下几只用于配种。七月,为了继续自己的实验,我开始帮他们配种。唯一的一只纯种雌性大鼠迟迟未生育,我转变方法,让实验室里的大鼠与野生大鼠配种,通过两代生育呼唤纯种大鼠的降生。它出现时,我已经等了近五个月。图 | 王力实验室里的白色大鼠六月底,我博士毕业答辩完毕,美国一所医学院给我发了博士后的offer。但为了让去年九月份已启动的项目有进展,我还是留在此前的实验室做博士后,每个月拿五千块。 秋招开始后,我的医学研究梦想曾经动摇过。我跑了几次宣讲会,动过考公务员或者到中小学教书的念头。但人生下一步如何推进,未来是否要定居大城市,我不敢多想。这是因为,每月扣除房租后,我只剩下2400元支配。在首都北京,这点钱微不足道,买房买车遥不可及。妻子从未抱怨过我的收入,只是劝我:如果太累了,就换个领域平平淡淡过日子。等待大鼠出生的几个月里,我发现社会环境留给我的空间越来越小,自己必须做出是否继续科研道路的决定。我开始焦躁而郁闷,这更影响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研究需要精准的理性,这样的感性状态只会带来麻烦。我的导师认为我不够专业,几次敲打我,我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我想起五年前自己刚开始读博时,也曾踌躇满志。我听说过对我们这一行的“三个十”概括:做出一项重大突破,需要投入十亿资金,使用十万种化合物,做十年实验。我设想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没过多久,就在实验上犯了难。到博士三年级,周期考核与开题报告成为新的挑战,我必须拿出实打实的数据,而非像以前那样纸上谈兵。我凭着毅力扛了下来,在六年博士期限之前,和别人共同署名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顺利毕业。科研依然是我唯一想做的事。我对自己剩下的最大期望是发表一篇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十一月上旬,纯种大鼠出生了。我请它帮我做了一个关于阳性药物的对照实验。这场实验本来用于排除可能性,但在分析数据时,我意外发现,所用的阳性药物竟对生物的物理特性产生了影响。我想查找文献来佐证,却发现这一现象从未被记录过。图 | 王力在探测心脏细胞虽然不敢保证这一现象背后是否蕴藏重大发现,但这是我们课题组近期第一项进展。开组会时,整个师门都感到振奋。随后,我坐在实验室里,触碰到久违的热情,那些焦虑也失去了重量。王海强 31岁 胶质瘤方向博士后“烧了”四十万经费,每天挤3小时地铁公交第四次做单细胞建库测序实验时,我背负着四十万科研经费打水漂的风险。这项服务于我的博士研究课题的实验,属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此前,我自责地发现,自己已经失败三次,“烧了”三十万。 第一次实验在2017年4月份,那是我学医的第十年。为了建立一套单细胞测序系统,我所在的实验室从零开始买进仪器,从美国引进一项专利技术,支付了不菲的专利费。这是我听说过的最昂贵的实验。 但这些只是实验的前提。比资金更沉重的是,我和同学必须靠自己摸索细胞上机数目与细胞活性的相关技术。一次实验耗时两天,若想收到理想的效果,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达到标准,整体的操作步骤也必须得到优化。即便如此,在正式操作中,未知的挫败依然会来临。这意味着,我必须再次寻找往前走的可能。我安慰自己,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这是最常见的剧情。 第一次实验失败后,那年冬天,我发起第二次冲锋。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细胞活性太低,我还是没能走到最后。导师平时脾气很好,这一次他没忍住,骂了我一顿。 2018年年初,我鼓足勇气做第三次实验。故障重现,此前的辛苦付出又一次付诸东流。图 | 日常实验中的王海强身边的同学都练就了发泄压力的身手。我曾看到有人专门找地方大吼大叫,有人脾气愈发暴躁、突然发火。我和两位室友商量好,一起用相对健康的方式消化压力——出校门吃饭。 对我而言,除了春节,所有的节日都属于实验室。中秋节、端午节、冬至日……当天实验完成后,我们找尽了所有能被称为“节日”的日子,吃上一顿饺子或者火锅。 这花去了我每月博士补助的一大半。每月,我收到五千多元补助,在中国的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这个数额是最高的。这也是我艰辛备考,考取本所实验室博士的重要原因。从研究生起,我没和家里要过钱,也没讲过我在做什么,家人一直觉得我过得很潇洒。 放松是短暂的,为了保证实验效率,我将吃饭以外所有的时间都花了在实验室里。 我清晰地记得在北京读博士的日常路径。每天早上六点半,从北京青年路出发,转两次地铁到西单,再坐公交车到达郊区,八点到达实验室。此时,我已完成在地铁上开始的案头工作。晚上十点赶晚班地铁,回到朝阳区。有时,赶上细胞培养的特殊节点,我会把四张凳子拼起来,铺上单人被,睡在实验室。为了劳逸结合,我通常在周六日睡懒觉到早上十点,晚些开启实验。2018年五一劳动节前,我和同学第四次做耗费十万的实验。我们把细胞的活性鉴定率提升至90%以上,增加细胞的数目,终于成功。那之后不久,我发现自己胖了二十斤。图 | 胖了二十斤后的王海强实验的成功把我的论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在论文尚未发表之时,2019年六月,学校规定的博士三年期限已经到了。我握着一张博士毕业证书,无处可去。 我下定决心,不管等多久,也要继续做补充实验,熬到论文发表的那一天。我继续在实验室工作了一年。这一年,学校已经停发博士补助,导师为了支持我,私下支援我生活所需费用,让我按时交付房租,不至流落街头。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自己年少时的生活。我家在重庆的农村,每天走几公里上学并不稀奇。 我似乎始终得着老师的“偏爱”。读大三时,一位教授带我到另一所学校做研癌肝究项目,手把手教我做实验。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基础医学研究。 博士毕业前夕,导师曾想说服我给医院里的一位书记做助理,这份工作能够解决北京户口和事业编制,薪资可观。但我只想在实验室工作,更想继续深造,婉拒了他的好意。今年年初,我拿到一所美国医学院的博士后offer,但由于疫情,无法前去就读。辗转之中,我决定离开北京,到杭州西湖大学做博士后。 4月初,我终于收到邮件:论文已发表于杂志上,影响因子分值为12分,约为国内博士生论文平均分值的4倍。相比于一线临床工作,医学事业的另一端——基础医学研究往往不为人知。其实,在大众视野之外,这群医学工作者从未缺席。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间,从病原学研究、抗疫药物研发到疫苗的研制,无不依赖于基础医学的更新。在这充满危机的一年里,实验室里的研究者废寝忘食但默默无闻,为前线提供着有力的支撑。在人类未知的黑暗领域,他们用热切点燃希望,用勇气为我们照明。正是由于看见这份基础医学科研的艰辛,凯迪拉克旗下经销商承诺2020-2021年两年内每售卖一台车,就捐赠100元给到国家科技部/卫建委旗下的复旦P3实验室、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此帮助提升基础医疗建设, 赋能一线科研工作者, 用实际行动践行品牌精神。公益路上,凯迪拉克一直在行动。今年,凯迪拉克携本支短片参加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广告、腾讯CDC联合举办的“我是创益人”大赛,让更多人关注到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该赛事举办四年以来,已孵化包括戛纳创意节银狮奖获得者“一个人的球队”在内的194支公益广告作品,让公益项目走入人心。在这个时代,崇高事业并不意味着丰厚的物质,也不代表安稳的生活,但有人依然用勇气点燃自己,在黑暗中为我们找寻光亮。实际上,所有伟大发现,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以及在清贫中恒久坚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END -撰文:史蓓斯
小编前天刷到一条新闻,讲的是重庆73岁老人王忠厚,曾在四川大学蹭课17年,学过拓扑学、俄语。随后,他4次去俄罗斯当翻译,事迹被拍成电影《张博士》。尽管腰椎疾病时常困扰他,如今生活也还得由妹妹接济,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俄语的学习。蹭课年长都已经超过我在校上课的时长了,小编由衷敬佩,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当然爱学习的爷爷也不止这一位。还有个七旬爷爷六次考研,网友直称: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在2018年的时候,77岁高龄考研生邹伟敏迎来了他人生中第6次研究生考试。他自幼家贫,但是酷爱读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2003年开始,他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高考,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爷爷考生”。在此后的5年里,参加了4次高考,2008年终于考入一所大学成为专科生,2014年,他成功专科升本科,成为了一名本科生。毕业后,他又连续6年参加考研,为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他说,感谢这个时代给他带来了大好的学习机会,学习不只是学到知识,还能充实自己,过上快乐的人生,并且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贯彻到底。除了这两个爱学习的爷爷,当然还有我们爱学习的祖国花朵。还记得上个月那个案板下学习的女孩吗?湖北宜昌一年级女孩在父母卖卤菜的案板下上网课的照片刷屏网络,很多网友都被这种积极向上、努力生活的一家人感动,纷纷为其点赞“你努力的样子真美”,也有人评论到“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我们常说苦难是一种财富,或许在于它能激发人们奋力前行、拥抱美好的斗志。条件所限,女孩没有被环境好所影响,还能专注学习,帮母亲分担着家务。而她为生计忙碌、精力有限的母亲也在尽力创造条件陪伴孩子辅导课业。我们看到的是女孩克服困难的上进,及她俩母慈女孝的相互支撑。我们被这些困顿中升腾的生活热气所打动,一起共情着,相互共勉着。很多人都在为着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不断前行着,不断学习着。有人在艰难的条件下,还秉持着不停学习,提升学历,充实自己的想法。可是有些人总是嚷嚷着要提升学历,却不付诸努力,口头声明并不代表行动。现在提升学历的方式有那么多,有深圳自考、深圳成考、深圳远程教育和深圳电大这四种方式可以选择。加上现在条件好了,学习方式也多了,你根本不需要像七旬爷爷那样去蹭课,也不用像小女孩那样在案板上学习,深圳自考网络班这种学习形式,很灵活,就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随时随地,想学就学。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给我们完善自身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大家好,我是一名刚毕业没多久的社会小白,职场的竞争与学校的无忧经历完全不一样,您的专业性、能动性以及沟通能力是职业生涯能否能够更快、更好、更平稳向上发展的重要判断点。刚进职场,我很幸运能遇上一个好的上司,在工作流程以及细节能无私的分享与辅导,且对我的职业道路不断地指引方向。虽然我作为一个人力资源顾问,与传统的项目经理工作其实还是有较大区别的,但正如光环的明星老师张立台博士所说其实能把每一件事都能当作一个项目来做,这样事情效率性、完整性、规范性都会加强,那我就把工作中所接触的每一个公司的岗位当作一个项目来启动、规划、执行、监控与收尾来完善与提高。报考PMP也正是因为自身的工作需要完整的方法论、知识架构来指导更好地工作,所以就在步入职场一年多后报考了,而该次报考,正是我上司的建议,因为机构在PMP的专业度都出了名了。我记得一同学习的小伙伴还提及过他当时考察了许多机构报班,但最终选择了机构,只因其他机构的数据都在与之做对比,群里小伙伴基本全过了。在整个学习PMBOK的过程中,我的学习状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开始学习PMBOK时,我只看张丽老师的视频学习,平均一天一个半小时,当把所有视频学习万才回过头来看PMBOK。在一模考试时,书本才看到第四章,但成绩出来也还不错,119合格了;第二阶段,按宝玉老师备考甘特图来说,这时我应该已经完成PMBOOK的精读,转看小红书,但说真的后续我工作时间协调不来,小红书只挑了重点几个章节看,且PMBOOK也只是粗略看完。结果想也知道,模二、模三成绩都很不理想。第三阶段,认真学习张博士的串讲冲刺,并把每一张的知识架构在本本上画出,每一章满满的一页A4纸,其中包括每一章的章节说明,以及知识点的意义、目的、作用、input-tt-output等信息。之后在做冲刺题、模拟题时,把相应错题所属的知识点也标注当中,再错题归类以及重点知识学习。最终我经历了4小时,200道题,50页试卷的考验,成功通过了PMP的考试!说真的成绩出来还是吓了一跳,毕竟正式考试题目还是与模拟题有较大的区别,当时考完心里拔凉拔凉的,现在回顾可能还是张立台老师的做题方式准确,读题找题目问什么,不能受其他的干扰;还有就是相信光环,把模拟题、冲刺提好好复盘,找题感,相信第一直觉。整个备考过程有迷茫,有奋进,有松懈等状态,但好在有一群共同目标的小伙伴共同前进,当看到同期伙伴成绩很好的时候,很自然地激发起对比心理,那段时间学习也就格外认真了,所以很感谢光环的这种备考机制,当然也感谢宝玉老师在整个备考当中不断的温馨提醒与鼓励,没有她可能我当时可能还会选择缓考呢。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职场的激烈使得我们不进则退,希望经过本次的系统学习,以及后续的实践能让自己有一个职业台阶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