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想取得最后的成功,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但想选取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这是很多打算考研的同学们都很头疼的问题。考研只有先确立好自己的目标院校专业,才能更好地提前开展复习。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谈一谈,我们该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考研学校。考研院校的选择对于想要考研的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一年复习的成败。慎重选择报考院校,尽量避免调剂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院校的选择,不要盲目轻信高校排名,实际情况往往并不像很多排名一样。不少排名不具备实效性和准确性,而且排名结果过于主观,并不完全适合所有学生的需求。盲目根据排名选择院校往往在最后会发现跟想象的不太一样,或者实际情况根本不适合自己。对于院校的排名,可以作为选择院校的参考,但不可盲从。在院校的选择上,应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个人水平,家庭情况和期望值等综合客观地进行考虑。一、确定专业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在要决定考研的时候我们都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需要继续考取自己本科专业的研究生方向还是跨专业考研,选择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跨专业考研的难度要比你考本专业难很多。你要从头学起,和别人本科已经学习了四年的比起来具有很高的难度。当然如果你要报考的专业和你的本科的关联度比较大,会相对简单很多。比如如果你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那么你转去商业管理专业,相对而言比较轻松。在这种情况下,考取的难度便会降低很多,而且本科学到的许多知识和专业课内容上也会有交叉,这样会大大降低考研的难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二、211还是985?在确定自己所要报考专业之后,便要面临报考哪个档次的学校这个现实的问题。大家不要盲目地跟风随大流,或者一定要追求高大上的985或211学校,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成绩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首先综合评估一下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看自己适合报考哪一类大学。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考生,那你可以报考普通的211工程或者排名较后的985大学,或者报考一个好一点省重点大学也是可以的。一定要根据你现在的状态,选择报考院校,好的学校意味着同样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和你一起竞争。而且有一些院校可能会存在你的第一学历歧视。他们录用研究生对第一学历都是有要求的,对于普通一本的大学生,文都小编觉得你可以冲刺中等的211和985大学,当然如果你够自信,专业实力过硬,那也是完全可以报考顶尖院校的。不论你的选择是哪一类,小编认为,前提都是要坚定信心,并持之以恒复习。
考研前确实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每一项因素都能影响你的最终选择,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简单聊聊这个话题,其实大道理大家都懂,就是没实际操作过,这就是为什么你感觉自己看了很多也不会选择。一、兴趣爱好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比如金融学,这个专业也很有诱惑性,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热的专业,在这个专业工作不忧愁、略微做出点名堂就可以赚大钱、开名车、住洋房,也有很多人因为它的前途极好而产生的“假兴趣”而奋力去学,但是如果没考虑到自身数学不好或者学习过程中对金融知识感到晦涩难懂就很容易产生易怒暴躁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这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专业肯定是要考虑兴趣的。也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以后想干什么?你要按照你读它的理由把分类出来,你可以先问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读研?读研的动机和目的?本科找工作难?不喜欢自己本科专业?向往心中圣校?为了学历?跟风?爸妈希望?无论是 Low 的还是高大上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你自己的理由。如果你更多的是为了学历读一个研究生这类,建议选择目标院校尽量选择容易一些的,不必选择985,211,干脆考专硕,好毕业,实践性强,也好找工作。二、就业发展你是否有一个动态的职业规划?你未来想做什么,走哪条路?打算怎么走?打算付出多大的努力?其实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选择了考研,你终归是要就业的。打算将来在哪里就业,就选择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就把目标院校定在北京,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当然得心应手;所以选择专业时尽量不要选择特别冷门的专业。除非你真的是热爱的无法自拔打算投身于此;亦或者是你以后可以不用为工作发愁。选择学校的时候,地理位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标学校的地理位置最好要能和自己期待的工作地点相符合。中国的大学,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的学校,其他学校出了本地区,影响力和就业都要差很多。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尽量和自己理想的工作地点相符合,不要犯战略上的错误!择校考虑的四点1、学校实力和专业排名。(直接网上搜索,连带学院基本情况、导师信息一起看看)2、学校招生情况。(招生人数、统考和推免生比例、报考要求<比如复试四六级>、考试内容<自主命题>、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这些也可评估一下录取的难易程度)3、地理位置。(东中西,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4、自己未来规划和打算(继续深造就选择好专业,有实力的学校,好就业的就在地理位置好的)5、自己实际情况(本科出身<211 985 对本科院校很重视>,要读在职硕<没有系统复习时间>,挂科严重,兴趣爱好等等)选专业最好是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脉相承。比如你以后想去银行工作,那你最好学经济、金融类的专业,你以后想去BAT,那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诸如此类都应该考虑。专业选择的几个原则1、必须提前有所了解的专业2、必须要了解学校考试内容3、不推荐跨度太大的跨考4、跨考推荐跨考难度系统较小的作为参考:新闻传媒、文学、历史、管理类、教育等5、跨考有难度,决定要谨慎,一旦要跨考,准备要充分。后期多困难,也要坚持住三、个人实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如何评估自己的个人实力?1、所就读的学校层次(忍住被打的危险还要说句现实话)这个就是一二本学校啦,我就不说那么明显了吧,怕被打。2、所就读专业的排名(校内和校外高校的排名情况)本专业就读:假如你的专业在学校知名度很高,那么你考其他学校的该专业没多大问题,否则就有难度;跨专业就读:则考虑你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程度了,因素很多不好评估。3、别人眼中你的实力朋友闺蜜老师们的评价比较客观有参考性,可以尝试一下。4、各科的成绩情况。比如有没有偏科,数学、英语实力怎样?数学不好那么可以考虑排除考数学的专业,英语是否过四六级就可以排除一下英语要求性较高的专业。5、模拟测试评估这次评估的方法主要是取样得结果,可以选择多几年的专业课、数学和英语这三科的真题算出自己的得分,然后再对比一下目标学校当年的分数线。通常情况下,这次模拟的结果是惨不忍睹的。重点是后面你是否能在一年内把薄弱的科目补上去,有多大的决心坚持并考上?这些就得看你的日常规划了。四、院校考试难度院校专业报录数据来看考上的几率有多少,那么看什么呢?要去详细分析各个学校,需要查找的信息很多,例如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分数、推免人数、最高分、最低分这些基本的院校信息在考研初期就要了解清楚,比如真题是你备考专业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从真题可以看出题型,题量、考察难度、考察侧重点。很多同学由于经验的缺失,也不知道各校复试线到底合不合理。最好的方法是想办法认识一些同专业的研究生,他们已经查找过这些信息,对专业的了解也要比你深得多。五、明确报考院校通过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来,院校大概可以分三类。第一梯队:985 的超一流院校,第二梯队:211 的学校,第三梯队:非 985 非 211 大学。刚才我们把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了一下哪类学校,现在就需要自己做出选择:哪一所学校?选学校多少得找点有关系的,比如有亲朋在那,离自己家近,男朋友女朋友的要求,家人,等各种因素都要综合考虑,不能只在考研的一条线上考虑。毕业后就有可能发现,你得到的却并不是当初你希望的。毕竟变化很多。比如以后想在那里发展读研期间就积累人脉,利用导师人脉(这个很关键),再比如向往那所学校。总之找一个你觉得亲近的学校,这样有目标感 ,才有足够动力坚持漫漫考研路。重点来了!!推荐一个实用的方法(来自豆瓣用户xifu,若侵权请联系删除!)定目标分数,选理想学校有人喜欢看报录比,有人喜欢看招生人数。正确的做法是:方法一:看去年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值,即为你的目标分数。方法二:有些学校找不到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分数,所以请找到学校复试线,加15—25分即为你目标分数。为什么呢?举个例子:上海大学金融学专业招40人,进入复试的大约有55人,复试分数线为330分,报录比1600:40,问,这所学校可以报考么?1.有人看见报录比1600:40,立马慌张了,有1600人报考,只录取40人。但是我想说的是,400人学着学着就放弃考研了,真正的对手只有200人,这200人也至少100人没过国家线,剩下100人学院再划一个复试分数线也就剩55人了。2.是不是目标分数定在330呢?答案不是。请你换位思考,当你是第50名,只录取40人,请问你要不要去复试,我想除非与导师有关系,或者是本校考生,外校考生这个时候早就开始找调剂了,复试都不会去的。3.如果去复试的人数42个,那里面肯定有几个是本校考生,或者和导师有点私人关系。那么第38名、第39名、第40名,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炮灰。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扩招都要了。4.难道初试排名靠前的一定不会被淘汰吗?80%的概率吧,但是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所以,看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平均分数,是你奋斗的目标分数。模拟选择报考学校今天模拟一次,教你如何选学校1.背景:①普通一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②学习背景,英语基础薄弱,数学大学一直在学习。③未来想工作的城市是武汉。④不打算考博,想去企业工作。⑤不愿意接受二战。⑥不打算出国,英语本身就不好。⑦可以保证全天复习。2.首先选定城市:武汉,北京,广州,南京,上海。3.不愿意接受二战,英语基础差,也不想从事科研工作:我会推荐选择211高校和末流985高校。4.百度搜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排名靠前,学校也在武汉,属于第一选择。下面去查查他的目标分数。最终计算后,目标分数是382,也就是说,要想稳上武汉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要考到382分以上。总结1.合理全方位评估自身综合情况。期望值不要太高,武汉理工211高校,一个专业就要考382分…….2.专业排名建议搜索关键字:XX专业全国高校排名。3.复试分数线以及被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去学校官网或学院官网的消息通知栏找。4.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复习,闲暇时间可以看看学校信息。(看完可以实际操作一下哦~)最后回到选学校专业的问题,小编也不是万能的,只能给你们提出各种应该考虑的因素,毕竟每一个因素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都不同,有可能是为了男女朋友,有可能为了工作更好,有可能为了只拿到学历,有可能是为了去远方看看....挺喜欢黄小琥的那句歌词,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的整理,大家有什么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2019考研已经结束半月有余,2020考研大幕已经拉开。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放起了寒假,对于考研学子来说,寒假结束后就要正式进入考研复习的时间段了。努力复习固然重要,但是考研能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努力的程度,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选择目标院校时,是否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你便成功了一半!(一)参考历年考研数据2020考研的招生简章大概会在2019年的9月份公布,而在这之前就必须要确定好考研的目标院校。因此,只有通过参考往年的数据才能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这些参考数据包括: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以及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这些数据一般会发布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尽量多找几年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出最近几年招生人数的变化情况以及该校此专业的热门程度。(二)搞清自己的实力与考研的初衷只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才能做到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不盲目跟风,才能做到在后续复习时有充足的动力。比如,如果以后想要在大学当教师或者做科研工作,那么考取学术型研究生是必然之举;如果将来打算到企业工作,那么考取专业型研究生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搞清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调查发现,大部分努力了但却没有考上理想院校的学生都是由于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学校,而是带着名校情节甚至攀比心理去选择目标院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研的风险程度。因此,应该搞清自己的实力与学习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名校并非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三)参考外围因素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毕竟自己本身的经验有限,如果能够将他人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上,那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外围因素包括父母的生活工作经验、其它专业同学的学习经验、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等等。只要虚心学习、认真思考,就能够通过他人与自己的经验和真实想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达到最大的成功率。敢于为自己开路,才能少走弯路!虽然说,只要在暑假之前将目标院校和专业确定好就不算晚。但是,“不算晚”与“有针对性地复习”完全是天壤之别。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研学子,目标院校和专业确定地越早,越有利于考研复习,越有可能考上目标院校。这是由于,一方面这样做能够让自己有动力并安心复习,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尽早地进入到专业课的备考状态。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理性选择的前提下尽早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路曼曼其修远!2020考研的学子们,加油吧!祝你们金榜题名!
考研小白想在985大学读研,应该如何确定报考的学校和研究生专业?时间已经进入六月底,高考的热度居高不下,而很多同学也在为2020考研努力。对于初次接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来说,考研择校和专业选择都还比较陌生。而每年考研的同学中也不乏跨考考研的人,如果想最大限度的考上985名校研究生,考上该如何准备呢?跨考生如何考研?教你确定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些实用的攻略送你前几天小水就遇到一个跨考的学生小琴,她咨询我跨考考研的事情。她即将大三,现就读于青岛的某所大学,本科专业是材料物理专业,打算跨考四川大学文学类的研究生。但是对于考研择校和专业方面都比较困惑,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虽然四川大学是她比较向往的大学,然而她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985院校也是比较向往。又因为她的跨考考生,对于文学类的研究生还不清楚,所以只是单纯因为兴趣爱好,本身也比较喜欢写文章。小水看过她写的文章,文笔很不错,所以对于像她这样的跨考考研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01、确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以文学类考研为例,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的方向有很多种,大致分为两大类,学硕和专硕。专硕研究生两年,就业为主,有学科教学语文和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学硕研究生三年,学术为主,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专业。而不同的专业考察的内容大不相同,每个学校同专业考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考虑她自身的条件,文笔不错,对古典文学也比较熟悉,所以最终她将跨考的专业定位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02、圈定研究生可以报考的大学确定专业之后,就要选定目标院校了。全国有很多招收文学类研究生的高校,这里面还分了好几个梯度。不过小琴是大二,还有一年半的备考时间,所以她奔着985名校去的,这样的话选择的范围就小了很多。在比对了很多个城市之后,她倾向上海、北京、成都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可选的985大学并不多,上海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所,北京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五所,成都只有四川大学一所。(没有列出不招收文学类研究生的学校)因为是跨考生,像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这样的超一流自划线985院校暂时不要考虑,因为这些学校考研难度很大,且名额较少。结合小琴自身的情况,作文是她的强项,完全可以选择上海的学校,所以小水建议她首选华东师范大学,兼顾考虑同济大学。因为2019年年初考研复试名单出来的时候,文学类研究生很多缺额,上线人数不足,她有两年时间备考,考上的概率还是蛮大的。03、自查本身的实力,针对性的复习学校和专业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好好努力了。因为是跨考考研,准备的东西必然有很多。这里小水提到三个是必须有的:专业课参考书目、考研历年真题、备考时间。当然在她复习的道路上小水已经指明了路径,赠予了很多实用的考研笔记,这样的话她复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当然,也有考生不是为了冲好专业和好学校去的,完全可以选择985院校的冷门专业跨考,这样的话跨考成功的概率也比较大一些。对于那些现在还没确定学校和专业的同学来说,小琴的情况大家可以做个参照。你是工科生,但是你喜欢文学类专业,在考研的时候你会选择跨考吗?有人说读研不论专业只读个985名校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业也容易。对此,你怎么看?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考研,会遇到很多选择,要考虑择校、择专业等等。有一种说法是:“考研,有时选择比努力重要”。有些21考研的同学表示对于考研院校选择有些迷茫,今天分享几个步骤大家可以参考哦~考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学习层面上的任务,更多的是决策层面的任务。而把决策层面的任务做好了,得到的回报往往会大于学习层面。假如我们选择了合适的院校,不会有那么大的竞争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文凭、学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可是一旦学校选择得不合理,很有可能把自己陷入到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很多同学会纠结考研院校应该如何选择,目前,国内的研招单位一共有 877所,包含了三大类:第一类高等院校 625 个,第二类科研院所 237 个,第三类党校15个。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是高等院校,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进行高等院校的选择。一、『 确定地区 』选择院校的第一步,要确定一个地区,以省份为单位就可以。比如东三省,江浙一带,京津冀一带......都可以!因为我们读研 67%的概率会留在当地工作,当地的院校企业都会进行专项的联合培养和实习。所以,确定的地区不仅仅是我们读研的地区,同时也可能是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地区。如果我们在某地读书,却换了一个城市工作,相当于浪费了两年时间积累的人脉。至于地区对于考研难度的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每年报考的人数也就越多,相应的分数也就越高。报考的学校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呢?分别是普通二本,普通一本,重点一本,211,985,34 所还有双一流。可以把定好的地区所有包含我们学习专业的学校先列举出来,具体哪个学校有哪些专业,去研究生招生网站查询就可以。二、『 分类、收集信息 』列出来之后把所有的学校划分档次,比如985一个档次,211一个档次,普通一本一个档次,分好类!下一个步骤比较关键,也是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各个院校内部信息的收集。收集信息的同时也是了解这个学校的过程,比如我们需要收集的信息有:公共课考试科目,专业课考试科目,专业课参考教材,录取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复试的差额比例,复试的权重,复试考试科目及考试形式,培养模式,保研名额,导师选择,就业前景等。这些信息对于我们考研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当然有一部分是不好收集的。但是,如果你收集到了,你的竞争对手没有收集到,你考上的概率就会远远大于你的竞争对手。三、『 综合个人实力 』信息收集到了之后,根据自己平时的测试成绩,综合来估算自己的考研分数,和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确定一个难度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定挑战的学校就可以。当然,有的同学为了保证成功率,选择一个特别稳妥的也无可厚非。每年确定院校的时间,最晚最晚不能超过 5 月底,不然就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了。以上,就是考研院校选择相关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祝小伙伴们考研成功~
你想花几年时间考研呢?如果你想确保自己1-2年就能考研成功,那一定要合理选择院校,切勿盲目跟风名牌院校。至于如何合理选择院校,就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吧!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合理,最忌盲目。现在考研的同学们,扎堆报考名校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最近几年,整个社会对于名校越来越看重,985、211被炒得越来越热,同学们在报考时也都更倾向于名校。但是扎堆报考名校,恰恰是很多考生最终考研失利的重要原因。不少人之所以失利,其实是因为目标太高,有些人的目标甚至明显超越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考研失利,甚至考研多次依然失利。名校当然是人人向往的,但考研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行。考研报考的院校强于自己就读的本科院校,这是考研的普遍现象,但这个差异不能太大。高1个层次,往往是较好的选择,超过2个层次,成功率就很低了。一般来说二本考生考一本院校,成功的几率就比较大。一本院校报考211院校211报考985院校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当然,目标院校是否只比自己本科院校高1个层次,也不是绝对的,在自己准备较充分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考虑奋力拼搏的,报考高2个层次的院校。比如,本科为二本院校,报考211院校,如果专业不是特别热门的情况下,成功率其实也不低。从现实看,不少211院校招收的研究生中,都有相当比例来自普通二本,这些二本考生通过自己的拼搏,加上合理选择了目标院校,也是可以上研成功的。只是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而言,目标院校一般不能超过2个层次,如果超过了2个层次,一定要谨慎。比如说,普通二本考生报考985院校,这当然是可以的,但一定要谨慎,不但要考虑自身情况,还要考虑专业情况,因为专业越热门,竞争就会越大,风险会很大。想成功上研,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目标院校,这是关键性的第一步。
研究生院考试的国家线除了个别科目以外全部上升了,上升幅度在5-30分之间,其中985大学自主划线专业的涨幅比国家线更大,考研报考院校该如何选择,注意这四点,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想考世界一流大学,985大学被改革为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大学改革后,211大学的环境逐渐脱离,一流大学的效果渐渐显现出来了,想进一流大学,将来无论是就业还是检定都有长处,考一流大学很难,但是录取分数很高,但是,研究生考试的重做仍在继续,对自己没什么影响。第二,如果考世界一流大学很难的话,就可以考一流专业,我记住的是一流学科,不是一流学科大学,211大学很多,只有一部分学科是一流学科,但是,为了招生,对外宣传自己是一流大学,其实这些大学的其他学科和普通大学没有区别,根据教育部发表的一流学科大学的名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这样自己的研究生毕业后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待遇一样,就业也不错。第三,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优先报考普通大学的优势专业,如果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和自己的研究生考试的英语复习感到有压力的话,就不会有很多问题,我觉得上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大学压力很大,可以选择普通大学的优势专业。第四,请不要承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从自己的研究生考试经验来看,在考研究生的时候,很多学生是报考自己的前辈前辈报考的学校,这样便于自己真正的问题的收集和学校专业情况的理解,但是,越是这样,本校同一所学校升学的专业学生就越多,这里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考生人数多少来判断志愿学校。以上就是考研报考院校该如何选择,注意这四点,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近几年考研热度的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注意力用在了关注考研这件事情上,而在距离今年考研初试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节点上,考研又一次地成为了焦点,随着考研报考人数将高达340万的消息被频频爆出,不少的大学生开始预测当自己考研的那一年考研人数是否会突破400万呢?或许这样的预测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几年中会实现,考研的难度也可能会持续增加,但考研的热情却不会因此而衰减。那么对于每一年考研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够顺利的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或许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我们都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说也同样适用,只不过我们这里所指的“好的开始”,更多的是指考研择校,这个令很多考研学生所不重视的问题,可又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考研学生最终的结果。现在很多考研学生对于考研择校没有正确的原则和方法,于是出现了现在这几种考研择校观:一是跟随学姐学长的脚步,他们被哪所高校录取了,我们就跟着报考;二是极端考研择校观,包括只报考双一流高校或者是只报考普通高校;三是随心所欲考研择校观,完全不重视这一环节,随随便便选择了一所目标院校便复习了。而在这几种考研择校观的指导下,很多的考研学生在漫长的备战期中遭受到了很多的挫折,例如每天很努力地在复习,但效率却差强人意;或者是最终因为择校的问题,导致自己最终考研失败,甚至都没有调剂的资格等等这些情况,所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考研择校观对于考生来说是很正确的,那么怎样才能够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高校呢?或许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你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分析高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数据,这是科学择校的基石。分析一所高校的考研录取难度不是根据他人或者是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信息来衡量,而是要用数据来说话,并且绝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院官方网站都有公开的数据展示,所以这也为我们查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看这几方面:一是近几年的本专业的考研报考人数;二是每年报考的学生生源来自哪里;三是推免比例的大致变化;四是复试淘汰率的趋势和特点。当作好这项工作后就需要研究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了,这是关乎到我们是否选择这所高校的直接因素,因为这其中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专业课参考书目和复试参考书目,所以要对比近几年专业课参考书目和复试参考书目的变化,以及各参考书目是否是自己的强项,或者是参考书目的数量等等,这都将成为我们考研择校必看的资料。最后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的综合能力了,毕竟任何资料的分析结果都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考生的实践中,通过分析以上两种数据之后,我们每一个考生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或者说是否能够有更大的几率去实现,这是最关键的。例如当你报考了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其推免比例、参考书目、英语水平要求等,以你目前的实况去预测复习之后的效果,你是不是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就只能放弃了,而不是一听是名校所以就直接报考了。总的来说,考研择校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不能轻视它的存在,并且想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时,这些工作是必须要去完成的,可能这个过程很耗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你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这将会对你之后整个考研复习提供很多无形的帮助,也会为你最终顺利的被目标高校所录取增添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据公开数据报道,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2020年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复杂。为此国家教育部等部门陆续出台了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扩大科研助理岗位招募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政策措施。作为提高就业能力、延缓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考研是不少大学毕业生的选择。考研之前,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考研能报几个学校?考研不同于高考填报志愿,考研只能选择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进行报考,不能同时选择多个学校或者多个专业进行报考。二、考研怎么选择报考学校及专业?有人说高考如果选错了学校和专业,那么考研就一定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再犯一次错了,在选择的时候要尤其注意。对于考研学校及专业的选择,小编有如下几点建议:(1)结合自身考试能力选择大学学基础较为扎实、学习成绩较好的可以选择比本科学校层次更高的大学进行报考,例如本身是在211大学的可以选择报考985高校,在地方院校上本科的可以选择部属高校报考。如果本身大学学习成绩一般,考研准备又不太充分的那就选择中西部地区录取录取分数线较低的学校,或者直接选择报考本校,不能盲目好高骛远。(2)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选择报考院校用一句话来说的话,那就是国家支持鼓励发展什么那我就报考什么。例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的领域可以优先选择报考。还有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可以围绕这些领域选择学校及专业领域。(3)结合专业就业前景选择考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就业,因此在选择学校及专业的时候要选择发展前景广阔、就业前景良好的方向进行选择和报考,例如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既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也是社会需求比较大的行业,可以作为优先选择方向。(4)结合学校所在地域选择高考时选学校就是选城市,考研选学校同样也是选城市。一个城市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当地大学的发展前景,因此在选择考研学校的时候要优先选择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一线城市,最不济也要选择省会城市。尽量避免选择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发展条件薄弱的城市。
考研:如何选择合适的院校文/清风现在临近考研,许多同学对未来感到茫然,特别在决定将来就读的院校时,容易感到犹豫不决。因为挑选院校考虑的情况比较多,倘若选了一个与专业不匹配的院校,肯定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而对于不同类型的专业,需选择的学校又是不相同的,这就导致了一种焦虑的状态。那么对于不同的专业,究竟都有哪些学校与之匹配呢?到底该如何做出合适的选择?下面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第一类专业是学术教育类,无论是哲学、心理学,抑或考古学之类的人文专业,都属于此类。在选择此类学校时应该看它的名气,而对它的专业排名则不必太在意,主要从自主划线高校、985高校、211院校这三类学校中选择。这是因为,这三类名校对于学术教育类的专业而言,具有很好的优势。另外,学术教育类不仅可报考高校,而且也可报考某些科研院所,考生可以关注相关的院校。第二类专业是基础理论类,挑选此类专业的学校时,也需要考虑它的口碑,而且还应该看它在专业方面的传承。与学术教育类不一样的是,选基础理论学校的标准要稍微提高一点,尽管在排名方面,并不需要这些学校显得多么突出,可是却需要考虑这些学校相应专业的设置年限,而且这个专业要有一定的历史沉淀。此外,比起学术教育类学校,基础理论类学校的可选范围也比较广泛一些。第三类专业是职能型专业,挑选此类专业的学校时,应该考虑学校、专业和地域各个方面。在各种不同的专业里,这类专业的同学所需思考最多的方面。这是由于,此类专业与社会企业联系较为紧密,不能光看名气而不考虑专业实力,也不可只注重排名而忽视了它的社会认可度。这一类专业将来的方向并不需要太多技术,但专业程度需达到一定标准,比方说法学,就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同时也对于社会性有一定要求。第四类专业是技术型专业,挑选此类专业的学校时,需要考虑专业认可度,至于学校的名气则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技术型专业将来从事的职业大多只看重专业能力,而且在面试过程中所考核的内容主要也是技术水平,而不是去看学校是否知名或者学校的社会影响如何。因此,这个专业的学生在择校时,切忌一味以名校为首是瞻,首先要的重视的是它在专业方面的认可度。倘若学校的专业认可度高,即使学校没有多大名气,也是可以去选择的。第五类专业是医学类专业,挑选此类专业的学校时,应该考虑它的专业认可度及地理区域。无可置疑,医学类专业的认可度非常重要。如果专业的认可度低,那么学校的专业教育水平自然也不高,无疑会影响到自我提升的空间。而且医学类专业很重视医生素养,要是认可度低的话,也说明这个学校的专业教育是有问题的,无疑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此外,医学类专业也需要考虑地理区域。这是由于在当代,医学院与医学的联系已经不可分割,彼此非常密切。有相当多的医学院老师,同时也在医院担任非常重要的职务,而临床医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能够留在大城市医院里任职的几率特别低,绝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中小城市或是非三甲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院的老师的人脉与资源就举足轻重。综上所述,选择院校,需根据不同专业类型的特点来做判断和决定。学术教育类的考生挑选学校时,要看学校口碑;基础理论类的考生挑选学校时,则要看名气与专业传承;职能型专业的考生挑选学校时,应该要考量每一个方面;技术型专业的考生挑选学校时,需重视专业认可度;而医学类专业的考生挑选学校时,则需重视专业认可度与地理区域。简而言之,在考生们做选择时,不同类型专业考虑的因素也不一样,不能仅仅只是凭借学校的名气或者专业的排名,就匆忙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所学专业的特点来恰当选择,并不存在绝对的标准。由于这一次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多做对比,最终报考一个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