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的反应合于天伦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的反应

2018年底贺建奎公布“基因编辑婴儿”引发轩然大波。在对贺建奎的调查尚未结束的时候,2019年初,“疟疾抗癌”又引起争论纷纷。两个科研项目都被科学界指责公开实验成果的方式不恰当,并且在伦理上不道德。但是,如果科研工作者不通过这种方式公开成果,科研项目又应该如何公开成果并获取公众的支持呢?科研项目到底应该如何立项并获取资金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演化人类研究所的斯万特·帕博在进行绘制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过程中就展示了一个合格的科研项目应该如何立项,并应该如何向大众说明自己的成果。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自述。立项 那天晚上回到冷泉港实验室的小房间后,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到目前为止,我的职业生涯都很优秀,甚至可以说较为杰出。我有一个资金雄厚的永久研究职位,做着有趣的项目,并且每年数次受邀到世界各地做报告。但是现在在公开场合承诺测序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我是真的豁出去了。如果成功,那么这显然是我迄今为止最大的成就;但如果失败,我们将陷入人尽皆知的尴尬境地,我的职业生涯也将告终。我知道,真正的成功不像我演讲得那样容易获得。我们的成功依赖于三样东西:许多454测序仪、大量资金以及保存良好的尼安德特人骨头。这三样东西我全都没有,但幸运的是,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对这一境况再清楚不过。我在床上躺了很长时间,脑中思考着如何获得使项目得以运转的所有必需品。斯万特·帕博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454生命科学公司那里获得大量测序仪。我之前多次造访454生命科学公司,不过为了购买这么多仪器而去则是头一回。和454公司的合作非常愉快。454生命科学公司对这个项目充满了兴趣,因为它不仅能为人类的演化提供真正独特的见解,同时,更为实际的是,它能给454生命科学公司的技术带来更多关注。我欣然同意454生命科学公司的人成为我们真正的科学合作伙伴以及未来论文的共同作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免费测序。最后,他们给出了一个价格:500万美元。我无法确定这消息是好是坏。这个价格超出我预想的金额,但并非完全离谱。我们表示会回去考虑一下。第二天回到冷泉港之后,我根本无法集中精力。500万美元是一大笔钱,大约是德国大型科研经费的10倍。马普学会为研究所的主任们慷慨地提供了大笔经费,让他们可以专注研究而非花时间撰写申请资助的报告。但500万美元仍然是一笔巨资,比我们整个系部的年度预算还高。我想起了发育生物学家赫伯特·雅克勒,自我来到德国后,每遇到科学生涯的关键转折点,赫伯特一直给予我支持和建议。现在,他是马普学会生物医学部的副主席。幸运的是,马普学会是一个研究机构,负责管理的是如赫伯特这样的科学家,而不是行政人员或政治家。就在那个下午,我决定从冷泉港打电话给他。打通电话后,我描述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的可行性和所需成本,我向他询问,对于在欧洲筹集如此多的经费有什么建议。他说他需要考虑几天再给我回复。第二天,我回到莱比锡,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富有的资助者,但是如何才能找到呢?我回莱比锡两天后,赫伯特没有食言,如期给我打了电话。他说,马普学会最近成立了一项主席创新基金来支持一些特别的研究项目。他已经与学会主席讨论了我们的项目,学会原则上已准备给予资金支持我们的项目,分三年支付。他们甚至已经留出了这笔钱,并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份书面计划书,让同领域的专家评审。我很吃惊,挂断电话时甚至忘了表示感谢。这笔钱让世界变得不一样了!我冲出办公室来到实验室,喋喋不休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我见到的第一批人。然后我立马坐下来,开始起草计划书,描述那些让我们可以保证在三年内测序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全盘计划,当然,这一切都以拥有充足资源为前提。我很高兴地写了一份计划书,其中还包括我们要在莱比锡的研究所开展的工作。同行评议 两年之期近在眼前,《自然》和《科学》开始抛来橄榄枝,让我们提交关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1996年,我将首个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序列发表在《细胞》上,这是一份更为严肃的分子生物学期刊,所以这次我还想这么投。但有人说应该把文章发表在《自然》或《科学》上,因为每个人都能看到这项工作。尤其是学生和博士后们,他们认为将论文发表在那两份有名的期刊上有益于职业生涯。6月,《科学》的编辑劳拉·扎恩(Laura Zahn)来访,并与我们讨论尼安德特人的文章。《科学》是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出版的期刊,所以劳拉来访后不久,美国科学促进会便邀请我在他们的年度会议上就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发表报告。2009年2月12日至16日,该年度会议将在芝加哥举行。而这也就确定了最后期限。我觉得我们应该能赶上,所以接下了这个报告,这意味着我们的论文将最有可能发表在《科学》上。AAAS即美国科学促进会,而《Science》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美国科学促进会希望我在芝加哥演讲时顺带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一直害怕无话可说,现在终于可以宣布,我们已经产生了达到1倍覆盖的基因组序列。但是,正如我之前让该项目在莱比锡发布,我现在觉得,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新闻发布会也应该在莱比锡举行,并且为了感谢454生命科学公司对我们项目的早期支持,我想与他们一起组织记者招待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同意了。2月12日,我们同454生命科学公司一起在莱比锡组织新闻发布会,并且通过视频连接芝加哥,与会者和芝加哥记者可以提问。然后我飞往芝加哥,演讲定于2月15日。我在新闻稿和芝加哥的演讲稿里集中强调以下方面:为了首次获得已经灭绝的人类基因组,我们克服了种种技术障碍。我描述了托米·马里契奇如何使用微量的放射性标记,找出并改进造成DNA损失的步骤;我们如何在洁净室中产生的文库带上标签后,消除影响前导研究的污染问题;阿德里安·布里格斯和菲利普·约翰逊的细致研究如何发现DNA序列中的错误模式;以及乌多·斯坦泽尔和艾德·格林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如何识别和标定尼安德特人 DNA片段的位置,并同时避免许多陷阱。成果公布 在科学领域内,很少有结果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上,往往在付出大把努力地深入了解之后,人们通常可以预见即将发生的进展,而且能让研究变得更加完善。然而有些时候有必要制定标准,确定发表结果的时间。2009年秋天,我觉得时机已成熟。从多个方面看,我们要写的论文都将是一个里程碑。首先,它是首个测序出的已灭绝人类的基因组。尼安德特人作为所有现代人类最近缘的亲属,有着重要的演化意义。我也认为,我们已为未来的很多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我希望我们所开发的技术现在可以从许多这样的遗骸中得到完整的基因组。我们的发现最容易引起争议之处:尼安德特人为欧亚大陆的现代人类贡献了部分基因组。但由于我们已经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三次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所以我觉得已经明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今后的研究工作一定会弄清遗传贡献是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发生的,但目前可以肯定的确有遗传贡献。现在是时候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成果了。我的野心是写出一篇尽可能让大众都理解的文章,不仅是遗传学家,还包括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其他人,他们都会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事实上,为了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受到了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科学》的编辑一直在催问我什么时候提交文章;记者不停给我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打电话,询问我们什么时候发表结果。我的科学报告也越来越注重技术细节问题,而非基因组对我们的启示。这令我越来越不安,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我们一定会报道有趣的结果。尽管有压力,我仍觉得在发表之前保密结果至关重要。我很担心那50个知情者中,会有人告诉记者我们在当今人类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基因流的证据。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这个消息会很快传遍各家媒体。最终,2010年2月1日将所有材料提交给《科学》。3月1日,我们收到三位审稿人的意见。大约三周之后,我们收到了第四位审稿人的意见。对于审稿人来说,在手稿中找到许多问题很常见。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来发现工作中的缺陷,这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研究中的大部分弱点。不过,我们就文本内容的修改与编辑来来回回交换了许多次意见。最后,文章于2010年5月7日发表,包含174页补充材料。1这篇文章“更像是一本书而非科学论文”,一位古生物学家如是说。关于基因检测的一个对话,基因检测中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占比的测定与帕博的工作紧密相关 感谢acaleph的绘图我们文章发表的那天,向科学界提供基因组序列的两大主要机构—英国剑桥的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维护的“基因组浏览器”,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开放给所有人免费使用。此外,我们把从尼安德特骨中测得的所有DNA片段提供给公共数据库,包括那些我们认为是源于细菌的DNA。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检查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细节。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好。这篇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的反应,远超我发表过的任何其他文章。几乎每个人都给予了正面评价。最好的评价来自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他是米尔福德·沃尔波夫门下的古生物学家,是“多地区连续”假说的构建者之一。他经常在博客上很有见解地讨论人类学的新文章和想法,这使得他在人类学领域很有影响力。“这些科学家给全人类献上了一份大礼,”他在博客中写道,“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给了我们一张由表及里的自画像。我们可以看到并且从中得知,人之所以为人的遗传变化本质—它使我们作为全球性的物种出现……这就是人类学应该做的研究。”我们的团队当然很高兴,只有艾德试图保持冷静,他给整个联盟写邮件:“谁能给约翰·霍克斯一些氧气?”我们论文所辐射的读者范围比想象的广,但大多数人并不为他们的祖先曾与尼安德特人交配而震惊。事实上,许多人似乎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就像以前有过的那样,一些人甚至自愿检查是否含有尼安德特人血统。我开玩笑说,一些有趣的遗传模式在此发挥了作用,我们需要调查一番。但我们明显看到,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尼安德特人外表的想象。流行的传言是,尼安德特人高大、健壮、肌肉发达、有点粗野,甚至有点头脑简单。在男性中,这些特征可以接受,甚至是正面的,但是在女性身上,没有人会认为这些特征具有吸引力。当《花花公子》杂志打电话来约访我们的工作时,我冒出了这个想法。我接受了他们的采访,因为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出现在《花花公子》上的机会。该杂志最终写了4页长的故事,名为《尼安德特人之爱:你愿意与这样的女人睡觉吗?》,附上的插图里有一个健壮且非常脏的女人站在雪山上挥舞长矛。这个绝对缺乏吸引力的形象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没有男性想与尼安德特人结婚。2010年12月3日,在我们的文章发表7个月之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劳拉·扎恩的电子邮件。她是《科学》的编辑,负责我们那篇文章。她告诉我,我们的文章获得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纽科姆·克利夫兰奖。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获过一些科学奖项,也因此增加了自信。但这个奖项对我来说还是很特别。纽科姆克利夫兰奖设立于1923年,每年颁发给发表在《科学》上的最佳研究文章或报告。最初又名1000美元奖,后来奖金增至2.5万美元。最让我高兴的是,该奖项授予文章的所有作者,所以这一荣誉代表这篇论文是我们联盟的共同成果。正如琳达那天晚上告诉我的:“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是一件大事,但在《科学》上发表了当年最佳论文?大部分人恐怕更是做梦都想不到。”帕博至今仍活跃在科研一线,2018年9月《nature》的封面文章即出自帕博团队为什么同行评议与合理地公开成果如此重要?模仿一句俗话地说,好的科研项目都是相似的,不好的科研项目则总是缺了些什么。现代科研事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专业,如果没有科学界的评议,我们将会面对越来越多“基因编辑婴儿”这样的闹剧。现代科研的每一分进步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现代科研制度与科学共同体的每一分进步都是为了科学的进步而设计的,不论是伦理的要求,同行评议的要求,还是发表论文的要求,以及学术诚信的要求,这些要求的目的不是为了捆住科学进步的手脚,而是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更是为了让科研造福大众。

陈建

冯长根:今天我们怎样做科研

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中国科协前主席韩启德院士曾经说,一个人要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大概要经历10多年时间,因为对科学技术真正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为了理解科学技术,请重视良好的交流。成功的科学家经常出现在学术交流中,本专业的学术会议他们一个不落,本专业的学术期刊中总能发现他们的论文。经常听到专家说,有机会看见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对自己的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明天你就要成为他们之一。要到真正的图书馆去,浏览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和书籍。请问: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在哪里?答案是在图书馆的图书之中。厚重有深度的内容还是需要通过书籍传播,许多优秀的科学家还是习惯从书籍当中获取人类对世界的深度思考和认知。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研人员?科学家的天职和主流品格是以科学技术成果造福人类、服务时代。经常思考什么才是好的课题是你必修的功课,也是非常值得的。课题要到科学技术前沿和难处找一找,到经济社会、企业的急需之处找一找,到小康生活的日常之处找一找。科技界前辈们十分重视对学术文献的调研,就是因为这能帮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帮助他了解什么是好课题。3科研也需要考虑公平。科研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平地对待与你共事的人。现在,科学研究一般都需要许多人组成团队一起工作,每个人都要做出各自的贡献,同时也希望获得认可。在完成了实验要发表学术论文时,有贡献的人就可以署上名。从1982年开始导师就带着我发表论文。署名是这样的:我的一位导师TerryBoddington,姓的第一个字母是B,排第一,我的姓的第一个字母是F,排第二,我的另一位导师Peter Gray,姓的第一个字母是G,排第三。岁月流逝,谁署名第一,谁署名第几,产生了意义:这关系到公平。有些人为署名顺序耿耿于怀,难免影响科研上的合作。这里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贡献的人应该得到认可,这不仅应该反映在所发表的署名(以及署名的顺序)上,而且在口头报告和非正式场合中也应该得到体现。一位走向成功的人士,总是不会忘记在任何场合指明某个科学认识,应该归功于某人的贡献,不能把这种公平仅仅给予那些大科学家和著名科学家。4请把论文发表出来。当我们谈到发表学术论文的时候,许多人会有一种活思想:“我有什么好写的呢?”产生这种思想是很容易的,因为你做实验很累,你做研究很费劲,如果你是医生,你给病人看病忙得都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你还不知道刚刚得到的结果是否到了可以被发表、允许发表的程度。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将研究数据和相关事实公布出来都是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老资格的专家从经验中知道,在科学共同体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有没有研究成果,多数时候这就意味着学术论文被同行专家审核通过并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有的时候,你的确想到了把前一个实验的结果写出来发表,但只是下一个实验看起来马上就要做完,其结果可能更好,你就犹豫了。实际情况是,无论你的研究做得多么好,无论你的下一篇论文多么重要,在多数专业和领域中,成功取决于你已经发表了什么。5搞科研需要抽象思维。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发表学术论文呢?这倒值得说一说。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小学的课本上有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几乎同样的故事,前一个历经岁月而停留在文化的层次上,现在作为课文,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聪明榜样,而后一个成为科学殿堂中闪闪发光的明珠,作为科学定律无时无刻不在造福人类。的确,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在科学的殿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曹冲和阿基米德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这就是“抽象思维”。遗憾的是,眼下有相当一部分学术论文的作者,至今把自己的工作停留在“曹冲称象”的水平上。改变这种文化是当务之急。这样说来,从自己科研的成果中,发现科学的、工程的、技术的规律,这才是我们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初衷之一。6要重视对话和积累。曾经有一位学生跑到我跟前说,他“要是早生二、三百年就好了”。这是不切实际的。虽然说科学技术的研究最终要化为一种个人的活动,至少对大多数专业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是这样的,但是,科学技术上最后成功取决于集体的努力,这中间包括具有各种互补技能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巨大的科学共同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决于思想的共享、技术的发展和科学发现,而这些取决于历史的机遇,由此,二、三百年前现代科学初创期的确存在着较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机遇,但还要取决于全世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对话,以及科学共同体积累。积极发表能为这种交流、对话和积累做出贡献的原创性学术论文,这也是我们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初衷之一。7重视撰写和出版最优秀的专业著作。我愿意与你一道畅想这样一件事:50年、100年以后,你专业的学生在图书馆的长廊里穿梭,他说:“我要找一本书,我导师让我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而这本书就是你在50年前、100年前写的。如果你已经是一位多年的科技人员,那么考虑出专著并不是一件难事,你是科学技术学术圈中最有资格出书的人,你已经有了经验和积累,你可以为历史留下系统的文字。8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我们满怀信心地相信,中国明天的科技领军人才,就在今天的年轻科研群体之中。领军人才的关键词是“带领并影响该专业该学科发展”,再看大家所发表论文的基本属性,正是推动相应专业或学科中某个方面的研究,论文中的创新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具有了重要意义。可见,只要你在做科研、发论文,你实际上是在赋予自己一些领军人才必须具备的学术要素。要参与重要科研,能在学科上专业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总是那些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的人。还有一个特点,能够成为领军人才的,总是会被已经成为领军人物的研究者所吸引,总是会参与学术优秀的人们的活动,总想知道这些人在研究什么、怎么开展研究的。9做世界级的专家。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你除了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世界级的专家,别无他求。第一,尽早建立你的国际学术声誉。第二,擅长写作和演讲,了解什么是最前沿的课题,让自己成为前沿课题的一个参与者,也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做到这两点,实际上意味着你必须让全世界知道你是谁。怎么样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呢?这需要你在优秀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在顶尖的学术会议上介绍你的研究。很多人以为搞科研是最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写论文和做报告不那么重要。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世界级的专家往往超脱了个人层面、学科组层面,能够站在本专业(本课题)科学共同体的层面进行思考和研究,他们有一种把本专业(国内国外)许许多多科研人员分散的、独立的智慧整合上升为科学共同体的集体(整体)智慧的能力。我们在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很难碰上这种智慧的结晶。需要指出的是,有国际影响的专家必产生于科学共同体的有分量的综述报告、学术专著和那些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学术活动中。在他们的成长之中,必定向世界贡献出许多这种智慧结晶。10我们需要学术大师。这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师还远远不够,缺乏战略型的领军人才是目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师的出现和教育有关。1991年,钱学森院士曾经就科学技术帅才问题致信朱光亚院士。这是中国科协的两位前主席。钱老从4个层次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一是现代教育体制,所谓“理工大学”,二是先进的学科、专业,三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四是博士制度。大师的造就和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有关。有人认为,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能够突破空间(国界)限制、能够经受时代的考验,是大师大作的三大特征。“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名言说明大师之路是开辟之路、探索之路,也是不平坦的路。大师往往是概念、命题或者理论的化身。提出一个概念并不太难,难的是得到世人的认可。大凡大师,在概念、命题与理论的构建上必有创新。就实践而言,伟大的学问无疑是服务于时代与国家的,但更超越时代与地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者:冯长根,系中国科协原副主席)来源:光明日报

香魂女

新手怎么完成科研论文?针对初学者的问题解答,很有用

1.科研新手在了解一个新研究领域的时候,是应该先泛读多篇文献建立知识架构,还是先精读一篇高水平文章呢?老师:这个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自己能够看懂自己手头的文献就可以了,不用太在意先后顺序。我以前做学生时,一开始读不懂高水平的文章,就看英文的4页会议论文,再把会议论文和这位作者发的长文章结合起来读,就更进入状态,能够读懂。初学者可以把原始的科研论文(实验论文)和这个领域的通俗的综述结合起来读,无论哪个先读、哪个后读,也可以交错读(就是读一些原创文章,再读几篇综述,再读新的原创文章),这样能进入状态。还有,把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把读文献和组会报告相结合。2.有时候组会汇报的某篇参考文献内容特别多,如何选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应该选取这篇文献中的哪些部分作为组会汇报的重点?老师:抓住主干线索——别人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在这主干部分之前,加上“研究背景”,即别人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在主干部分之后,简短说出本文的意义(或者对你的启发)、你认为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今后可以做什么。这样,你既讲出了别人的东西,又展示了自己的思考。讲的时候,要注意有详有略,特别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比如你讲别人证明了什么,你只需要适当详细讲1-2个证据,然后说:“他们还做了什么”,把PPT快速翻过就行了。如果听众有疑问,自然会叫停或者在讨论时提问的。3.在看文献的时候,会遇到自己之前并没接触过的表征手段,请问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应该花多少时间对待呢?怎么快速弄懂表征背后的意义?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表征的原理和这种图代表的意思,那么以后就会明白了。当然,你也可以被动地接受作者说的结论、对数据的解读。过一段时间,看熟了,就明白了。4.开展一项新的研究方向,前期文献调研之后,英文文献看不懂,在看文献的初期可以借助翻译助手吗?这样会不会不利于提高英文水平?老师:查阅单词还行,但通篇翻译成中文就不好了。读博士、读硕士,就是需要你能够看懂英文的文献的啊。循序渐进、多看几篇,自然能适应了。5.我现在一年级,在调研新课题时对某个方向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握不太好,看综述时会觉得已经有很多问题在被解决,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具体到某个问题的话思维有些局限性,也没有太创新性的想法,请问您对调研新课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老师:无从下手时,你应该有些外援“预先的输入”或者“定调”。也许你的导师和师兄对这个课题的大方向更加清楚,因此你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特别是师兄,有一些前期实验,知道哪条路有黄金,哪条路是火坑。而且,做科研一般总是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做得,最好能沿着一定的体系、思路,而不是跳开课题组的范围另起炉灶。另起炉灶不是不可以,但容易遇到挫折,出现延毕的情况。我以前读硕士期间,不知道科研点子的时候,就翻阅文献,想到什么点子,就马上写在纸上,积累了七八个点子后,与老师商量后,花少量时间进行初步尝试,就是先看看效果好不好。效果好再批量合成样品,做更系统的测试。哪个效果最好,就先做哪个点子,做到“管饱”(能发出一篇文章)。之后,再尝试别的点子。换而言之,还得找一个岸先把轮船靠上去,而不能一直在文献的海洋里游弋。如何阅读科技文献?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了。文献整理分类的时候实际就已经概括了各文献。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目的的文献读法?目的 1. 回顾重要内容的读法 ——take home message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home message 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 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并且最好从 discuss 里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 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抓到重点。目的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introction重点读 intro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Reference 中),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当然,读好的 review 也行,但这样容易使人变得懒惰。目的 3. 写文章的读法 ——discussion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 discussion 的时候,觉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地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 “照猫画虎” 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得多,你需要记的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地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根据文献的类型来确定阅读顺序对于一个以前没有接触的陌生领域看文献的方式是先看中文综述,然后是中文博士论文,而后是英文综述,最后是英文期刊文献。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自己要做什么。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解这行的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的制备、表征方法。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的想当然的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误区或造成歧义。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的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绪论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篇综述的。因为它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里面往往会提到国内外在本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方向。通过阅读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个脉络。英文综述,特别是那种 invited paper 或是发表在高 IF 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领域的大家写的。对此要精读,要分析其文章的构架,特别要关注作者对各个方向的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缺点的改进和展望。通过精读一篇好的英文综述,所获得的不只是对本领域现在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会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阅读文献中各个部分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 Figure 及 Title 与 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变得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5)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会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采薇

大牛导师告诉我的科研心得:研究生应该如何做好科研

科研人,是为人类奉献智慧的人。如果能读到研究生,应该用心做科研。那该怎么做呢?我自己的体验及导师的教导我总结下,供大家参考。1、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其实,无论哪个行业,如果你想取到一定的成就,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血。一开始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一段时间,在不知不觉间,你就能被科研的精妙所打动。为自己取得的一些认识感到骄傲。如果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一点点的进步,那就可以奖励自己吃顿红烧肉了。如果你选择做科研,不要迷茫。努力下去,用心钻研,你会爱上科研的。2. 要有批判性思维人类的创新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艰难走出一步。本科阶段你负责吸收知识,训练技能。而研究生阶段你在继续吸收知识的同时,应该通过科研研究发掘创造新知识。从而使自己有批判性思维。不要盲信别人,用试验做基础,用数据说话。理清思路,创新思维。3.不害怕失败,不追求完美。组科研研究是一件很困难、很复杂的事。如果害怕失败,就不用做科研了。如果追求完美,就可能永远也无法开始。在大规模试验阶段,每一步都要思考清楚,力求准确。但是如果试验一旦开始,就不要每一步追求完美,而是按设计把试验推进下去,看看是否和预想结果一致。如果相差不大,那就反思一下那些细节没哟处理好,再把试验向完美推进。如果相差很大,那就是方法出了问题,要推翻重来。多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之处

画下去

“宅”在家里如何做科研?“研究僧”快看过来

科技日报记者 唐婷往年此时, 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们或许已经在实验室里忙碌起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按照相关部署,中科院空间中心也推迟了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然而,即使“宅”在家里,时光亦不可虚度。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利用“宅”家的这段时光做科研,中科院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李晖研究员给大家总结分享了基础科研的“十八般兵器”。“希望同学们,尤其是低年级研究生,能利用好这段宝贵时光,精通各式‘兵器’,修炼科研内功,用知识武装头脑,以科研报效国家。” 李晖说道。另外,李晖还透露,中科院空间中心将继续推出其他学科的科研经验分享文章,大家也可以多多留意。在线学习打基础对于基础研究而言,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前沿研究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大家发挥自学能力,及时查缺补漏,随时提升自我。有了学习需求,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合适的课程学习平台。李晖推荐了一些免费而优质的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同学们赶快添加到收藏夹里吧。1.Coursera 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该项目与世界顶尖的大学和机构合作,如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可直接下载视频课程,PDF版本、文字版本的课程资料;包括作业、测试等,便于自评估课程掌握情况。https://coursera.org/2. 中国大学MOOC(慕课)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涵盖全面。https://icourse163.org/3. 网易公开课收集了世界多所知名高等学府的授课视频;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一般配有中文或中英双语字幕,在收看课程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也是免费的。https://open.163.com远程沟通定方向对于科研经验相对欠缺的低年级研究生而言,选择一个既有发展前途又契合自身兴趣的研究领域是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环节。要走好这第一步,自然离不开同导师和同学们的及时沟通和深度交流。针对当下的情形,打破时空局限的在线会议工具必不可少。在李晖看来,在信息化时代,时空局限不再是问题,一些免费的在线会议工具可供选择。1. 中国科技云——科技云会中科院网络中心推出的产品,支持多人在线的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数据会议及移动协作等;可实时共享屏幕,便于听取研究进展汇报,是课题组在线组会的优质平台之一。https://cc.cstcloud.cn/2. 会议桌团队协作工具;集在线白板、音视频会议和扩展应用三大特色于一身;只需要浏览器即可使用所有强大功能。https://huiyizhuo.com/3. Boom云视频会议可满足3方参会;免费使用;不限次数、单次45分钟会议需求。https://boommeeting.com/学术检索启思路为了进一步聚焦研究课题,凝练研究思路,首先需要对该研究领域的全貌有所了解。“就像CT扫描那样,为了获取整体认识,需要从多个角度检索文献信息,并将其下载到本地来学习查看。”李晖介绍,“科研人员一般通过学术搜索引擎和专业的学术数据库来进行文献检索。”1. 学术搜索引擎1)读秀学术搜索集文献搜索、试读、传递为一体;可以对文献资源及其全文内容进行深度检索,并且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检索标准、专利、报纸。有木有很强大的感觉?http://www.xiu.com/login.jsp2)百度学术中国版的谷歌学术,对中文期刊的检索更方便。https://xueshu..com/2. 学术数据库1)NASA/ADS著名的天体物理学术文献数据库,就空间物理领域而言,用这个通常就够了。它的强大超乎你想象:可建立不同的库,在线保存文献检索列表;可根据期刊格式,提供文献引用的不同格式,便于后续的论文写作;可提供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便于了解来龙去脉。https://ui.adsabs.harvard.e/2)Elsevier著名的学术数据库,每年下载量高达10亿多篇。涉及4大学科领域:物理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划重点,它可能是所有数据库中单篇下载成本最低的,平均每篇不足一毛钱,性价比非常高。https://www.sciencedirect.com/3)SpringerLink强大而且全面,涵盖计算机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数学和统计学、物理和天文学等12个领域。https://link.springer.com/文献管理明现状面对下载到的数十甚至上百篇科技文献,你是否对管理它们一筹莫展呢?别着急,李晖也介绍了一些文献管理工具,借助它们可以轻松打造个人专属的电子图书馆。1.Zotero完全免费并且开源,提供300 M云空间;支持从网站和期刊文章等提取文献信息;支持直接拖入PDF进行信息提取,且准确率高;活跃的官方论坛,有问题可以快速得到反馈……(唯一的缺点是过于强大导致上手时略显复杂)。https://www.zotero.org2. Mendeley免费,功能完善,提供2G的同步空间。https://www.mendeley.com3. Endnote老牌软件,功能强大;不免费,但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可提供免费版。http://www.las.ac.cn/endnote/endnote.jsp数据分析求创新明确研究思路、掌握研究现状之后,大家就应该着手开展自己的创新性研究了。从数据分析开始踏入科研道路的李晖,重点关注科研数据的下载、分析以及可视化。1.空间科学数据下载1)空间卫星数据NASA戈达德飞行中心在线发布了空间卫星的集成数据,涵盖各类卫星数据,如最新的Paker Solar Probe卫星等;有对应的FTP网站,可一键式下载;数据条目清晰、使用说明齐备。https://cdaweb.gsfc.nasa.gov/index.html/2)中国的子午工程数据子午工程官网在线提供各类型科学数据https://data.meridianproject.ac.cn/2.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1)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第四代科学计算可视化语言,集开放性、高维分析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实用性和可视化分析为一体,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医学影像、天文等诸多领域。https://www.harrisgeospatial.com/Software-Technology/IDL2)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脚本语言,兼顾科学计算和数据可视化。除了科学计算和统计外,常被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https://www.python.org3)Fortran计算速度快,适合数值模拟,缺乏可视化模块。http://gcc.gnu.org/fortran/论文写作出成果如果一切顺利,进行到这里时,你可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创新性结果了。下一步就该总结工作并准备论文写作了。“虽然科技论文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可循,但要想写好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的体会是:重积累、理逻辑、美排版。” 李晖说道。1.科研云笔记在平时的文献阅读中,应重视积累,比如做好读书笔记。因此,需要一款好用的云笔记软件。1) 印象笔记支持所有的主流平台系统;一处编辑可实现全平台同步;用网页剪辑插件可保存完整的网页内容;允许不同用户之间共同编辑一个笔记本,实现团队协作办公;免费。http://evernote.com/2)讯飞语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将语音转变为文字输入的云笔记,支持普通话、英语、粤语输入,准确率高达97%。http://www.xfyun.cn/2. 思维导图在写作之前,我们还需要安排好文章的整体架构以及各部分的逻辑思路和衔接。这时,思维导图就该上场了。1)MindMaster支持多平台同步操作;绘图功能也很强大;提供多样性的展示模式、精美的设计元素等;免费。https://www.edrawsoft.cn/mindmaster/2)Xmind整体更加简洁;取消了云服务,但可以通过其他云盘可实现类似功能;免费。https://www.xmind.cn/3. 文档排版和润色思路厘清后,就该开始写作了。编辑和排版非常重要。1)Texlive开发状态非常活跃的 LATEX 发行版之一,保持着每年一版的更新频率;可编辑生成漂亮的数学公式,尤其适合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科学科论文的写作;免费。https://tug.org/texlive2)英文润色一些网站可以进行语法检测、近义词搜索等。语法检测:https://app.grammarly.com/近义词表达:https://semdom.org/词组搭配:https://linggle.com/期刊选择精准投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一篇科技论文。接下来就是给它找一个最合适的归宿。如何挑选合适的期刊杂志呢?李晖建议,在听取导师意见前,可以先自行调研一番。1. LetPub收录了10000+ 份学术期刊;可按研究方向分类;可查看热门领域;可提供中科院分区结果;可提供平均审稿速度、录用比例、投稿经验分享等。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心理调整待发表一般来说,你投出去的论文会有四种命运:直接发表(极少数);修改后发表(部分);被期刊编委拒绝送审(部分,高影响因子期刊相对较多);经过修改仍被拒稿(部分)。前两者种情况比较幸运,辛苦付出能修成正果。如果不幸遇到后两种情况,难免心里苦。李晖建议,“蓝瘦香菇”的同学,可以找老师和同学倾诉一下。一时排解不了的,也可以寻求心理疏导,比如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好了,以上就是李晖老师根据个人成长经历帮同学们总结的基础科研“十八般兵器”。拿走不谢。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刘义阳审核:王小龙终审:冷文生

其德隐矣

如何正确地开启自己的科学研究之路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在刚刚踏上自己的科学研究之路时,一定是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同时有一点点恐慌和不安,因为你们无法预测未来的科学研究是否会一帆风顺。以下是施一公教授基于自己的切身经历所提出的对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一些看法。一、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所有成功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实际上,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力。有时,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不是苦干。这种客气的回答避重就轻,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偶然因素,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一些幼稚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开始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是等待所谓的运气。说极端一点:如果真有这样主要凭运气而非时间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学家,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是攫取别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备真正在领域内领先的学术水平。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在多个神经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几年前,身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蒲先生曾经有一封电子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一段翻译过来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两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这封邮件写得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我都把这封邮件的内容转告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我从小就特别贪玩,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自己尽量刻苦读书,保送进了清华。尝到了甜头以后,我在大学阶段机械地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提前一年毕业。当然,这种应试和灌输教育的结果就是我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专业也提不起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去美国留学。博士一年级,因为对科研和专业没有兴趣,我内心浮躁而迷茫,无法继续刻苦,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我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对科学研究有了一点儿兴趣,并开始有了一点儿自己的体会,有时领会了一些精妙之处后会得意地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逐渐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儿自信。这时,博士学位要求的课程已经全部修完,我每周五天从上午9点做实验到晚上7、8点,周末也会去半天。到了第三年,我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和奥妙,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又让我对研究增加了更多兴趣,晚上常常干到11点多。1993年我曾经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的日期旁标注“这是我连续第21天在实验室工作。”,以激励自己。到第四年以后,我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再也不会感到枯燥,时间安排则完全服从实验的需要。其实,这段时期的工作时间远多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但感觉上好多了。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刻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三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四点以后;但每天早晨八点都会被窗外街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九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周的周五,周五晚上乘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的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虽然很苦,但我心里很骄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动打造未来、在创业。有时我也会在日记里鼓励自己。我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心公园很近,那里也常常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我从未迈进中心公园一步。我常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我实验室的学生,新生常常问我:“老师,您觉得自己苦吗?”我回答,“只有自己没有兴趣的时候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也不觉得苦。” 是啊,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感觉仍很骄傲、很振奋!我在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那七年半的努力进取,为我独立科研生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学习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博士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的知识,而探索新知识必须依靠批判性的思维逻辑。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培养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养成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论。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举几个让我难忘的例子。1.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能得到预期的结果,除个别研究领域外,可能一般只需要6至24个月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了。然而,在美国,生命学科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PhD学位。这一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料不符,或者是负面结果。很多低年级的博士生一看到负面结果就很沮丧,甚至不愿意仔细分析原因。 其实,对负面结果的分析是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只要有合适的对照实验、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研究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取得进展的过程就是排除不正确、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靠的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 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负面实验结果并不可靠,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这一点往往是阻碍科研课题进展的最大阻碍。比如,对照实验没有预期结果,或者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或者是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从而做出“负面结果”或“不确定”的结论,这种结论对整个课题进展的伤害非常大,常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知所措、苦恼不堪。因此,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可靠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很快就会走上正路;而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也会使你很快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我对一帆风顺、很少取得负面结果的学生总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科研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我的实验室,偶尔会有这样的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两年以内,有时甚至一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结果;对这些学生,我一定会让他们继续承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让他们经受负面结果的磨练。没有这些磨练,他们不仅很难真正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将来也很难成为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实验室的优秀科学家。2.耗费大量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Nikola Pavletich是我的博士后导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他做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誉世界结构生物学界,31岁时即升任正教授。1996年4月,我刚到Nikola实验室不久,纯化一个表达量相当高的蛋白Smad4,两天下来,蛋白虽然纯化了,但结果很不理想:得到的产量可能只有预期的20%左右。见到Nikola,我不好意思地说:“产率很低,我计划继续优化蛋白的纯化方法,提高产率。”他反问我:“你为什么想提高产率?已有的蛋白不够你做初步的结晶实验吗?”我回敬道:“我虽然已有足够的蛋白做结晶筛选,但我需要优化产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他毫不客气地打断我:“不对。产率够高了,你的时间比产率重要。请尽快开始结晶。”实践证明了Nikola建议的价值。我用仅有的几毫克蛋白进行结晶实验,很快意识到这个蛋白的溶液生化性质并不理想,不适合结晶。我通过遗传工程除去其N端较柔性的几十个氨基酸之后,蛋白不仅表达量高、而且生化性质稳定,很快得到了有衍射能力的晶体。 在大刀阔斧进行创新实验的初期阶段,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当然要尽量仔细,但一旦按计划开始后对其中间步骤的实验结果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看看可否得到大致与假设相符的总体结果。如果大体上相符,你才应该回过头去仔细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大体不符,而总体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误,那你的假设很可能是有大问题的。这样一个来自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在每一天的实验中都会用到。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告诉实验室所有学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我把这个方法论推到极限: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之后需要时再回头看,逐一解决中间遇到的问题。3.科研文献(literature)与学术讲座(seminar) 的取与舍在我的博士生阶段,我的导师Jeremy Berg非常重视相关科研文献的阅读,有每周一次的实验室文献讨论,讨论重要的相关科研进展及研究方法,作为学生我受益匪浅。作为学生,我以为所有的科学家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博学多读。 刚到Nikola实验室,我试图表现一下自己读文献的功底、也想与Nikola讨论以得到他的真传。1996年春季的一天,我精读了一篇《自然》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午饭前遇到Nikola,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同时期待着他的评述。Nikola面色尴尬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篇文章”。我想:也许这篇文章太新,他还没有来得及读。过了几天,我精读了一篇几个月前发表于《科学》周刊的文章,又去找Nikola讨论,没想到他又说没看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不解地问他:“你知识如此渊博,一定是广泛阅读了大量文献。你为什么没有读我提到的这几篇论文呢?”Nikola看着我说:“我阅读不广泛。”我反问:“如果你不广泛阅读,你的科研怎么会这么好?你怎么能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么多文献?”他的回答让我彻底意外,大意是“我只读与我的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写论文时我才会大量阅读。” 我做博士后的单位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有一个优秀的系列学术讲座,常常会请来各个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来演讲。有一次,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来讲,并且点名要与Nikola交谈。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去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Nikola告诉他的秘书:请你替我转达我的歉意,讲座那天我已有安排。我们也为Nikola遗憾。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讲座的那天,Nikola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早晨来了以后直到傍晚一直没有出门,当然也没有去听讲座。以我们对他的了解,十有八九他是在写paper或者解结构。后来,我意识到,Nikola常常如此。 在我离开Nikola实验室前,我带着始终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问他:如果你不怎么读文献,又不怎么去听讲座,你怎么还能做一个如此出色的科学家?他回答说:(大意)我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10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只能把我的有限时间用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结构、分析结构、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Nikola的回答表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做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科研文献的阅读还是学术讲座的听取,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博士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打好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4.挑战传统思维从我懂事开始,就受到教育:但凡失败都有其隐藏的道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重新开始尝试。直到1996年,我在实验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但在Nikola 的实验室,这一基本原则也受到有理有据的挑战。 有一次,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失败了。我很沮丧,准备花几天时间多做一些对照实验找到问题所在。没想到,Nikola阻止了我,他皱着眉头问我,“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搞明白实验为何失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没道理,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得分析明白哪里错了才能保证下一次可以成功。”Nikola马上评论道:(大意)“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实验重复一遍,但愿下次可以做成。与其花大把时间搞清楚一个实验为何失败,不如先重复一遍。面对一个失败了的复杂的一次性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重新做一次。”后来,Nikola又把他的观点升华: (大意)“是否需要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哲学决定。找到每一个不完美实验结果原因的传统做法未必是最佳做法”仔细想想,这些话很有道理。并不是所有失败的实验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实验,过程繁琐复杂;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是由简单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比如PCR忘记加某种成分了,可以仔细重新做一遍;这样往往可以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关键的、不找到失败原因就无法前行的实验才需要刨根究源。 我选择的这些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震荡大家思维的作用。其实,在我自己的实验室里,这几个例子早已经给所有学生反复讲过多次了,而且每次讲完之后,我都会告诉大家打破迷信、怀疑成规,而关键的关键是:Follow the logic跟着逻辑走!这句话,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注定会对不同的学生重复讲上几遍。严密的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根本。三、科学家往往需要独立人格和一点点脾气对社会人而言,科学研究是个苦差事;对真正的科学家而言,科学研究实在是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妙不可言。靠别人的劝说和宣讲来从事科学研究不太可行,真正自己从心里感兴趣直至着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探奇解惑,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在这个过程中,独立人格和脾气显得格外重要。所谓独立人格,就是对世界上的事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恰恰是一些有脾气的人不会轻易随波逐流,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举例了。四、不可触碰的学术道德底线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实际上,尽管费米在1934年曾报道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可以产生第93号元素,德国的化学家哈恩在1939年1月发表论文,证明产生的元素根本不是93号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但这个错误并没有改变费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的事实,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在学术上的进取。费米很快提出后来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链式反应理论并于1941年在芝加哥大学主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再举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例子,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因为发现蛋白质的磷酸化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如果仔细阅读他们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几篇关键学术论文,你会发现他们当时对不少具体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一定差距,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瑕不掩瑜,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最优秀最有创意的突破。 举这两个例子是希望大家区分error与misconct的区别。比如一个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做出了一个结论,后来别人用更高级的实验手段、更丰富的实验数据推翻这个结论,那么第一篇只要详实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验条件,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描述其他实验室都可以重复出其报道的实验结果,就情有可原,无须撤稿。但如果明知实验证据不足,为了支持某个结论而编造实验条件或实验证据,这就是造假了,视为学术不端。 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后,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利用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使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在文章里挂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以许诺未来的科研基金来换取论文署名。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学术道德,更是会严重阻碍创新,对整个学术界风气的长远恶劣影响更甚于一般的造假。五、你不习惯的常识1.我们有限的认知不足以支撑一成不变的真理你们在课堂里学到的所有定律、公理等等,都是前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总结,是现状下最好的归纳总结,可以有效解释这些现象、甚至预测一些还未发现的现象。也许这些定律和公理可以非常接近真理;但是,这些定律和公理仅仅是对现实的近似描述,都不是永恒的真理;随着人类对周围环境和宇宙认识的加深,这些定律和公理都会有失效的时候。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应当是强大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它可以解释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但它无法完美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而需要引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以,请同学们牢记:科学研究中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断改进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科学和民主是两个概念科学研究是探寻未知,其结果是科学发现和规律定理;而民主通常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的现象和过程。很遗憾,但也许是很幸运,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实际上,在前沿和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常常是极少数人孤独地探索,做出一些有违常规的意外发现,这些发现也常常被大多数人排斥甚至攻击。但最终,极少数的这些科学探索者的发现还是会被学界和社会所接受。从苏格拉底到布鲁诺、哥白尼,这里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科学真理最初往往被极少数人发现的道理人人知晓,但到了日常科学研究中,在各种噪音中,真正能够全力探索、冷静辨别真伪的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其实,真正优秀的科学评价也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我从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到普林斯顿大学做教授的这18年间,常常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一场激烈的学术讨论过程中,初始阶段大多数人坚持的观点逐渐被少数几个人的观点说服,成了实实在在的多数服从少数。这些少数人制胜的法宝就是精准的学术判断力和严密的逻辑。这种现象,在基金评审、科学奖项评审、重大科研课题讨论及评审等等过程中也常常出现。3.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未必高尚走上科研的道路,每个人的动力都不同。有人可能是基于兴趣,有人可能是因为成就感,也有人就是把科研当成#科学#了追求名利、甚至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大家没有必要盲目崇拜所谓学术权威、盲目崇拜教授专家。 然而,在科学评价中,却是“论迹不论心”。也许以名利为手段的会最终心想事成,做出重大科学成果名利双收;也有清高淡泊醉心学术却因为种种原因一事无成的。这都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但不论每一个个体是以什么目的、什么动力在做科研,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科研的目标是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推动技术进步。而哪怕你的初衷只是把科研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如果你坚持走下去了,我也祝福你能够慢慢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逐渐体会到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正的科研动力来自于内心的认同!真正的学术道德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之外,也有赖于每一个个体对于科研之道的认同而实现的自律。

莫逆于心

怎么做科学研究?说说我的看法

科学研究高大上 很深奥,我实属门外汉,但我对这方面还是有点兴趣 有所思考的,想到了一些科研方法自我感觉应该是有些道理的,特分享出来 供学习与吐槽!怎么做科学研究?一.发现科研课题苹果为什么是从上往下落 而不是向上?这是牛顿发现的经典科研课题,许多人说:“此课题的发现是牛顿的幸运灵感闪现而已,极少数人能有此幸运发现类似经典课题的。”真的是如此吗?并非如此,到今天已经出现了超多的自然理论,若真的是几十年一遇的灵感造就,那么今天的自然理论恐怕不会有多少个,能有很多是因为发现科研课题与得到理论都是有其方法的,可以有目标性的快速发现科研课题。有目标性的快速发现科研课题的方法:发问法。所谓发问法指的是对现象或事物进行发问,发问的关键词有“为什么” “怎么”“什么”等疑问词。比如对苹果落地这个现象进行发问,为什么+苹果会往地上落?如此这个经典的苹果落地课题轻松发现,若不发问就很难想到课题,这就是老师常说的“多问个为什么”的好处。为什么苹果成熟了是红的?为什么苹果长在树上 而不是地下?有些问题看上去很sb 实则很复杂,人们的认知是那个事物原本就是应该那个样子的 常识而已,所以真正解释起来却只能用“就是如此无需解释”来解释,做科研就是要深入研究这些常识现象背后的本质(原理机制),现象如同几何证明题中的结论,而原理是科研要寻找的公理论据,一个原理可以解释很多同类问题 很多应用,原理的归纳作用 让人类理解自然变得简单。二.研究目标对象的哪些方面主要有这些方面:如何产生 有什么用途性质(物理化学生物) 构成 如何变化(随着因素的变化规律)拿火来说明,研究如何产生火?火的用途?火的物理化学性质?火的构成?变化(氧气增多火势更旺)。其实按照编程中类的组成,可说成研究目标对象的属性与方法,至于属性和方法通常会有许多,抓住重要的来研究就行。三.如何了解目标对象了解目标对象就是要研究出二中所说的哪些方面,这需要观察对象 收集数据 统计分析 做实验等科研常有方法。四.如何解答关于对象的为什么比如扫帚为什么是一根根细细的弹性杆扎成的?解释为什么通常是从这样情况下的用途出发,说出这样设计的用途(证明有好处)就解释了为什么,这里扫帚的为什么:我想是因为细杆能够接触到极小的缝隙将缝隙中的垃圾清理出来,密集的细杆组成的整体可以将坑坑洼洼的地上的垃圾打扫得很全面,若是粗杆或放大到面板小坑中的垃圾清理不到。五.学习能力人类造物多来自于对自然造物的学习,学习能力是人类的天赋能力,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想要的许多能力(本领),比如语言 文字 唱歌 做饭 工作等,可是如果不去学习就根本不可能天生就会这些,学习带来能力的提高与增加,人与人的差距也因学习程度的不同 而突显出来,做科研更是如此 有学习意识 善于勤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我。六.借力意识科研目标是研究对象的能力,可以弄清对象能力实现的原理 人造机器应用原理实现相同能力,也可以直接利用对象的能力帮助自我,这就叫做借力,比如牛力气大 用其拉货;用毛驴 磨豆浆;用树藤做绳子;用石头做武器。借力也可说成是利用外部工具吧。百度知道里的一些关于爱问为什么的回答:小时候喜欢提出问题的科学家  答:1、瓦特: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2、 牛顿: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获得了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我女儿今年6岁很聪明,老爱问为什么,听人说小孩爱问为什么就说明他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请教哪位大虾指点。答: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他想了解这个世界,当然聪明的孩子如果好好引导,努力培养,成为科学家也是有可能的,这说明你的女儿先天潜质不错,还需外在力量培养造就。为什么说小孩爱问问题会比较聪明?答:不是说爱问问题的小孩就一定聪明,而是爱问问题的小孩好奇心和探究欲很足,好好维护、培养他的这种天性,将来大有用处。聪明有很多种,也许这是一种。

三极

在家如何做科研?分享10位清华大学同学的居家科研故事!

疫情虽然阻隔了空间距离,但网络通讯便利了互联互通。“宅家”的小研们的科研计划完成得怎么样啦?小研专访了十位曾参与「云上博论」进行报告分享的同学。让我们一起走近身边的榜样,汲取小研们“在家做科研”的宝藏经验吧!紧急回国投身抗疫科研新斋隔离参与云上博论春节本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因为新冠疫情的极速蔓延,生命科学学院2015级博士生刘楠紧急返回清华,参与到相关病毒蛋白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研究中。在新斋进行隔离观察期间,他克服各种困难,仔细调研了新冠病毒最新研究成果,并在首期清华大学云上博论中分享和解读了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机制。刘楠表示,借助云上博论的形式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远程学术交流,即使是非常时期,也能够让人学到新知识、拥有新的领悟。随着隔离观察期的结束,刘楠得以返回实验室开展实验操作。如今,他在完善毕业论文的同时仍继续积极开展其他与疫情相关的研究。刘楠所在的王宏伟教授课题组合照奋战医疗一线兼顾科学研究疫情下的“逆行者”触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弦,临床医学院2017级博士生宋晓微也是我们身边的“逆行者”中的一员。疫情来临后,由于抗疫工作的特殊性,尽管作为学生的宋晓微赴小汤山支援的申请未能获批,宋晓微一直坚守在长庚医院的战“疫”第一线,自大年初二起,一直到今天。由于长庚医院部分医护人员参与抗疫支援、流动性较大,本来一个月制定1版的排班表,在二月竟制订了18版。宋晓微在临床工作中深切体会到,疫情期间来到医院的病人情况相较往常更为严重,给医护人员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尽管如此,宋晓微在作为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同时,也坚持着科研工作。目前,宋晓微正在整理自己论文的最终版。此外,宋晓微也学习了流行病学及新冠病毒的病理和诊疗相关知识,正是在医院的休息室里,宋晓微参加了首期云上博论进行学术分享和交流。宋晓微在医院的休息室里参与云上博论酒店隔离时开展数值实验并完成代码编写软件学院2016级博士生潘毅玲刚刚结束了在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访学后回到祖国,当时疫情还比较严重,回国后便在酒店进行隔离。虽然归途并不顺利,“可以说历经了千辛万苦”,酒店也绝非科研的理想场所,“自己的电脑不比实验室,而且酒店网络不太好,台灯也是坏的”,但这些都没能成为科研进度停滞不前的理由。潘毅玲的研究方向是三维模型的处理,研究工作暂时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因此隔离期间她也在进行着相关实验工作,推导了三维模型网格优化成直纹面的公式并完成了代码的编写。便利的线上交流方式让疫情期间的学术交流也能畅通无阻,远在英国访学时,潘毅玲就曾参与了清华大学“浪潮中的人工智能”云上博论,而在隔离期间,潘毅玲也会与导师在线上讨论实验结果,充分的交流与及时的反馈让隔离期间的科研工作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潘毅玲在英国访学期间参加云上博论基于线上采访调研开展疫情相关科研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生黄昊是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的一员,黄昊自疫情开始即投入到了疫情相关研究之中。提及科研困难,黄昊说道:“在家科研更为安静,但缺点在于没有现场感,纯粹基于理论的研究比较单薄,需要现场发现具体的研究问题。”尽管受到特殊时期各种条件的限制,但黄昊通过电话采访、网上观察诸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新闻报道,基于官方公开的文件和法规资料等开展国内疫情防控行为的评估工作,并基于大数据发现的结果进行疫情中公众情绪变化的相关研究。此外,疫情虽然阻隔了现场调研,但也为更灵活便捷的线上交流提供契机。“在家科研和导师的交流反而更加密切,线上交流时间也更为灵活,协调成本也更低。”黄昊所在的彭宗超教授课题组针对疫情防控相关的研讨会开展也更加频繁,讨论气氛热烈。黄昊“在家做科研”制定文献精读计划构思返校实验方案“尽管疫情给科研的开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但在家持续进行文献阅读和更频繁的学术交流也是科研另一层意义上的前进。”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刘冬辰在采访中说道。既然实验性科研计划无法如期开展,刘冬辰便在文献精读方面下足了功夫,制定了周密的文献阅读计划。首先从课题相关的综述开始,对涉及的经典文献进行下载后精读,再与其他综述相比较,对于有差异的地方进行理论上的修正,如此循环,可以梳理和夯实专业理论框架,进而完成科研认知升级,为返校后的实验做理论部署和细节构思。刘冬辰所在的课题组合照自主灵活把控时间规划开展远程科研谈到“在家做科研”的体验,计算机系2018级博士生朱祺经历了从起初的不适应到严格自我要求的过程,刚回到家的时候他感到有些不适应,容易分心,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已经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当中。由于朱祺专业方向的科研工作可以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能够通过网络远程进行,他认为现在能够更加自主灵活把控时间,及时和导师同学进行交流,只要合理规划好时间,便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朱祺此前在云上博论中介绍了关于中文大规模对话语料数据集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也被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国际顶会ACL正式接收。朱祺“在家做科研”委托在校工作人员协助修复设备开展远程科研软件学院2017级博士生丁霄汉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由于未能返校,丁霄汉不能亲自操作机房的机器设备,一旦机器设备出现故障科研工作就被迫中断难以开展,这在一开始也给丁霄汉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目前,丁霄汉已通过委托在校的机房管理员或秘书等工作人员协助修复了设备故障,得以在家远程操控相关设备并顺利地开展科研工作。丁霄汉“在家做科研”线上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以及联合学术交流活动交叉信息研究院2015级博士朱广翔原计划1月份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便留在了学校,通过线上通讯的方式和国外导师进行合作。目前,朱广翔每周会参与线上组会交流,并定期同美国的合作导师讨论科研进展。朱广翔所在课题组还同南京大学俞扬老师课题组有长期的联合Reading group活动,两地的同学们在线分享读过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此外,课题组内同一方向的3到5人也会进行定期小组会交流,讨论近期的科研心得。近期,朱广翔也在积极准备线上参与两个原计划分赴美国和非洲的学术会议。课题组内加强一对一交流“周报制定”督促远程科研计算机系2019级博士生矣晓沅的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生成,他所在的课题组曾研发了在线中文诗歌自动生成系统“九歌”。疫情期间,矣晓沅明显感觉到集体交流变少了,“大家各自在家科研,不再同去一间办公室,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学生之间自发的集体讨论就会少一些”。或许远程科研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集体交流的减少,但充分的沟通依然是有效完成科研任务的前提。为此,矣晓沅所在的课题组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加强一对一交流。“导师留出了更多时间与同学单独讨论,高年级研究生也会辅助导师,负责解决低年级研究生和本科生遇到的编程问题”。除了随时进行的一对一交流,课题组还设置了例行的“周报制度”以督促大家科研,每位同学每周都要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和遇到的问题,而导师也会仔细阅读,着重和遇到困难的同学展开讨论。矣晓沅认为,这些措施在当前远程科研的环境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保证了大家的科研进度不因疫情而落后。矣晓沅参加云上博论以更强的责任感督促自己并积极参与线上学术活动谈及“在家做科研”这个话题,公管学院2016级博士生张婧雯坦言:“困难不在于外部条件,而在于自我约束。个人居家科研期间自律性有所降低,时间安排也不比学校紧凑,需要以更强的责任感督促自己。”疫情期间,张婧雯的导师邓国胜教授不仅通过电话和视频会议等形式督促询问各项科研工作进展,也对论文写作方法、论文逻辑结构、重要理论流派、线上调研注意事项都一一作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指导疫情防控专项政策研究以及日常科研进展。师门群里每天导师和同学转发的大量学术文章,从公共管理前言进展,到国内外多视角的疫情研究,都构成了讨论学习的会议内容。丰富的线上学术活动也为张婧雯在家科研提供了支持。张婧雯积极参与了学校学院各类云上活动,如云上博论、定量俱乐部、R语言专场、公管博士生训练营等。线上学术交流虽然与线下不尽相同,但超越时空界限的嘉宾与听众,往往能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已有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模型也在此时有了新的应用场景。张婧雯“在家做科研”划重点课代表笔记在此!来给大家划重点:● 文献阅读和学术交流也可以促进科研前进● 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创新学术交流形式● 积极与导师沟通,课题团队互帮互助● 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工作和科研效率● 有效利用已开放的数据库资源● 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迎难而上科研不断线, 学术交流不停歇, 期待清华园再见!来源: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清华大学小研在线 文案 | 数据论坛中心 编辑 | 薛正义 审核 | 林景 魏强强 张健辉

漫漫看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

正值这个短暂的新学期快要结束啦!同学们有的已经开始匆匆忙碌自己的开题了。俗话说,方向选得好,成功少不了!但是,对于大部分研一上半年忙于上课,下半年在家颓废的同学来说,还不知道个所以然,就要开题了。未免一个眼睛两个瞪,啥也不会呀。为此,小羽毛针对很多的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相关总结,在这里就略微谈论一番吧。划重点!★ 关于把握前沿的问题 ★做研究嘛,肯定要做最前沿、最厉害、最牛逼的东西!!!(我想得心甘情愿,事实对我神情惨淡)。那问题来了,啥是前沿啊?我怎么了解前沿啊?我怎么改进才算有了前沿的进步呀?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的困惑。一般来说哈,当然科学研究一定是热点问题的,或者能够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比如:新冠肺炎、艾滋病、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嘛。但是,对于我这个渣渣来说,似乎这个太过庞大,可望不可即,不曾想象自己能够通过科研拯救了全世界。其实,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应该是紧跟导师课题组研究方向,进行一方面的更新拓展的。所以说,最好的方式是啥呢,就是跟随师兄师姐的脚步,把它们做的都了解一遍,然后在某一方面添加一点自己的想法,应该就OK了吧!说起来简单,其实好像确实也不太难,至于怎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先站在师兄的头上瞅瞅吧。好吧,有的同学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这样简单的研究,誓言要杀出一条血路,为广大的人民造福。enn……那在有理想,有条件的情况下,就大胆地去吧!不过一些很先进的问题是需要先进仪器设备和丰厚的基金资助才可以,如果你是真的想去研究,那就想办法搞钱吧,然后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 关于实验设备的问题 ★如果做理论、模拟类,那基本上有一个好一点的电脑就可以了,这个需求基本上都是可以满足的。如果是做实验类的,一个好的实验设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条件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合理,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据自己的实验条件来做是最好的。如果你考虑比较高大上的研究,基本上你想复现一下他们的实验,条件上都不允许,所以立足现实吧。其实研究可大可小,并不是都需要很贵的仪器设备的,研究一下种植豆子,就买点种子就可以,研究树叶随风飘落轨迹的流体气动学,多观察观察就好了。(也不会有人无聊研究这个的!!)也可以小物品,大作用,研究一下纸张力学啊,水滴成像学哈,一些问题显而易见,研究的意义也很大,所以说,不用去太宏大,小而创新有时会更好。★ 特别重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兴趣还是最关键的,如果你有兴趣,最起码研究起来不是那么枯燥,并且,任何东西都是有兴趣,动力才会足。所以,按照兴趣走,大部分都是没有问题的。有的人好像对所有东西都有点兴趣,但是又都不那么强烈,那不妨就试着去走一走,有时候兴趣都是试出来的。创新很重要,你的研究不要仅仅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只要在某个地方有一点的创新,去做,就可以。有时候创新也不是想得那么宏大,遥不可及,我们都历经千辛万苦,随便想想就可以的。选题不要太大太空洞,也不要太狭隘。具体情况就自己把握一下吧。最后,祝大家开题顺利,科研无阻,顺风顺水。文稿 / 小羽毛排版 / 韭菜炒蛋

而犹若此

科研没有灵感?你可以这样做!

作为科研人的一份子,小伙伴们都十分清楚,在科研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困难,总是避免不了感到迷茫。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做科研也不例外。空有做科研的动力,没有开始科研的思路,应该如何获得灵感呢?不妨尝试一下诗远君下面总结的方法:一、阅读文献超过半数的科研灵感,都来自于文献的阅读。阅读文献并不是单纯以量的多少作为标准,而更需要注重参阅文献的质。阅读文献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显然并不能称得上是获得科研灵感的捷径,但是,大多数科研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法获取灵感,正说明了从文献当中获得灵感的可靠性。可以说,排除机遇与偶然,阅读优质文献是获得科研灵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如果想要减少阅读文献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运用一些阅读技巧,如选择优质文献阅读,差异化地泛读或精读等。二、关注生活中的细节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泡了个澡,水溢了出来,发现了浮力。可以见得,在科研没有灵感的时候,说不准,生活里的小细节就会让你灵光一现。三、多做小研究、小实验如果想不出科研思路,何不尝试动手做一做小研究、小实验呢?在研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状况,把这些意外状况转化成新的发现,也是获取科研灵感的很不错的方法。四、养成做记录的习惯做记录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科研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经常做一些笔记十分必要。网上有大量资源,而作为科研人,我们要有能力处理这些信息,让这些资源为我们所用。如果用大脑来记忆这海量的资源,恐怕有些困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做一些记录,能为获得灵感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五、沟通与合作很多公司在开会时,都会用到头脑风暴来想出好点子,对于做科研道理也是如此。沟通与合作对于科研来说十分重要,在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知识与思维的碰撞,很多时候,科研的灵感正是在这碰撞的火花当中产生的。六、转移注意力如果苦思冥想也没有灵感,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物上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思路,很有可能在你做其他事的时候突然显现。比如,在找不到一样物件的时候,一心寻找也无济于事,但是可能在转移注意后,受到某一点刺激而回想起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确是有道理的。七、持之以恒在尝试了多种方法之后,还是没有获得灵感,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把心态放端正,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有回报,有些时候也需要运气。即使暂时没有收获,也应当继续坚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能够持之以恒,不轻言弃,幸运总会降临的。希望科研的伙伴们能够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灵感,获得科研大丰收~更多科研出版资讯,敬请关注。学术资源获取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