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在职研老师关于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环节十分重要,但是又常常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联系导师。不过,关于是否要联系导师,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考研期间究竟要不要联系导师。非全日制研究生不需要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其实,联系导师的意义并不大,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专硕,这类专业招收的名额都是学校规定好的,而跟导师的关系并不大。另外,即使你真的想提前联系导师来提高自己被录取的概率,也很难达到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 教育部不允许对于考生联系导师的现象,其实,教育部是不允许的,当然,目前并没有一个好的监督机制来执行。但是,正是因为这一规定的存在,让很多导师对于这种行为常常会冷淡对待。因此,考生想要联系导师也就变得更加困难。2.即使提前联系,也帮不到你即使你真的联系了导师,而且这个导师正是面试你,那么也未必就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面试你的还有其他老师。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联系导师的意义真的不大。其中,MBA、MPA、MPACC、MEM等联考类专业也没有联系导师的必要。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联系比起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联系导师的意义就比较大了,因为学硕专业,导师的话语权更大,对于招收哪个考生是有较大自主权的。对于初试成绩较理想的考生来说,提前联系导师,可以更容易找到心仪的导师,这对于今后你的研究生生涯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初试成绩发挥得不是很好的考生来说,提前联系导师能够起到的作用更大。通过联系导师,你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让导师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增加你被录取的可能性。那么,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在联系导师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何时联系导师?联系导师最好的时候就是在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这个时候,不仅你想联系导师,导师也是很想见你的。这一方面你可以提前向导师推荐自己,另一方面导师也想更快确定要招收的学员。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行为。而如果你是在初试之前去找导师,则可能会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联系导师切不可急,一定要等初试成绩出来再联系。怎么联系导师?在联系导师的时候,最好能够采取邮件的形式,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打扰导师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通过邮件,导师可以全方面地了解你的情况。通过邮件联系导师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几点:1. 交代清楚个人信息在邮件里,首先应该交代清楚你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来自学校、所学专业,另外还可以提及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尽量将自己的信息最大化地体现在邮件中,从而吸引导师的注意。另外,还可以适当地对你的其他方面有所提及,比如你大学时候所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各种奖项,将你优秀的一面尽可能地展现出来。2. 英语水平虽然英语成绩对于有些专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却是很多导师关心的问题,比如在写论文的时候,或者在查阅外籍资料的时候都会用到。如果你的英语四六级成绩都比较高,那么就大胆地亮出来,比如四级580分,六级540分。如果当时只是刚刚过线,那么就写已经通过四六级即可,千万不要那么诚实地写出来。要知道,有时候实话未必都要说出来,但是说出来的一定要是实话。3.专业见解和研究生期间的规划在邮件中,除了向导师展示自己过往的优秀经历外,还应该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见解,或者表达出你对专业的热爱。对于导师来说,有两类学生他最喜欢,一类是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的学生,另一类是对专业怀有热烈追求的学生。如果你对研究生期间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也不妨讲一下,或许对于这个规划,很多人怕不够好。其实,只要你有较为明确的规划,导师都会很高兴的。注意事项:1.邮件内容尽量要言简意赅,不要太过冗长。2.会选择性地表现自己,比如对于自己的优势要尽可能地表现,而对于自己的弱势则少说,或者不说。3.一定不要同时联系同一所学校的多个导师,最好能够在某个导师对你无感了,再寻找下一个导师,这将对你更有好处。
考研对每一个备战的考生而言,都是一场持久的硬仗。大部分人从今年三月份就开始了备考的日子,到现在已经复习了一半的时间了,相信在接下来暑假的复习期间,气氛更加的紧张。但是,大家在抓紧时间复习的同时,头脑中总会萦绕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否要提前联系导师?因为考研和高考不同,联系导师是每一个考研学生迟早要面对的。并且每个学生都想给导师留下个好印象,生怕联系晚了导师早早答应了别的考生。因此一直在什么时候联系导师的问题上拿捏不准。塔主当年考研时第一次联系导师是到了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马上到复试前夕,才联系的。虽然运气眷恋了我一把,录到一位大牛导师那儿,但是现在回头想想这事,确实是自己联系导师晚了。因为当时想报的那位导师自己联系晚了名额早就没了。所以后来塔主带的自己的学生考研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稍微早一点联系,即使你分数再高。但是再早也不能在暑假前就跟导师联系,说想要报考您的研究生。万一没考上,或者到时候又不想读这位导师的研究生了,就会显得非常尴尬。下面塔主就讲一下到底什么时候联系导师较为合适:第一次:考研报名结束这次所谓的联系导师并不是直接去联系导师,而是根据自己考研报名的结果,去联系自己认识的要报考导师的研究生或者团队的其他成员。从他们的言语或表述中对自己要报考的导师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同时。让你认识的这位导师周边的人旁敲侧击的给你未来的导师提一下你的名字。让这个导师在脑海里多多少少有你这个人的印象,这样就会在后边的考研面试环节中占很大的印象分。但是这次简单联系即可,不要占用你过多的复习时间。第二次:考研初试刚结束当你参加完初试之后,其实你大概心里就有个底知道你能否通过初试的分数线。如果你觉得分数离录取线相差甚远,确定没有希望的时候,那么就不要再去联系导师了,以免自讨没趣。如果你觉得分数差不多够或者是在分数线上下徘徊时,塔主建议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去联系你要报考的导师。你联系的方式建议以邮件的形式联系,不建议给老师直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在邮件里你可以跟导师问问今年他招生的指标数量,介绍一下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表示非常渴望成为团队的一员。这次联系相当于你在导师这里排个队挂个号,保证后来联系的学生不会挤在你的前边。第三次:录取分数线公布这一次联系是极其重要的!再仅仅靠发邮件是不够的,一定要跟导师先打个电话,跟导师约个时间,亲自约导师面谈一次。也就是说,这次的面谈就基本能确定他是否要录用你了。如果他确定录用你,那么你只需要在复试过程中正常发挥就行。如果这位导师决定不要你,那么你也跟他问清楚,不录用你的原因,并且表示遗憾和感谢。不要耽误自己的时间,立刻去寻找别的导师尽早来确定录用的事宜。第四次:复试结束之后当你完成所有复试的环节之后,你不要着急回本科学校了。一定要跟导师再联系一次,表示你对导师的再次感谢。同时向导师询问复试的结果,以及老师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等。如果导师有需要帮忙的需求的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导师,这可以作为你研究生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如果导师没有要求,那么你可以安心回本科学校完成你毕业的论文和答辩的事情。然后等毕业的事情全部做完以后。再来研究生团队开始你研究生的新生活。以上就是塔主对考研联系导师时间节点、联系频次以及联系形式的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致遵循塔主为大家的建议。因为这个节奏的联系,既保证自己不处于尴尬或被动的状态,同时也达到了最好的效果,给导师感觉你是一个非常渴望读他研究生的学生,但同时又表现出很有礼貌,做事恰如其分。进一步讲,这可以作为你研究生入学前一个较好的铺垫,也就是这样做给导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为你今后研究生的工作的开展开了一个好头。各位正在备考的研究生们,请你们看完本文后,就大概知道什么时候联系导师这个问题了,安心进行初试的复习,到什么时间节点做对应的事情。我相信各位一定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来欢迎大家和塔主一起讨论。
说到联系研究生导师,大多数同学可能以为是考研结束甚至分数出来以后的事,可如果你是很早之前就笃定要上研究生的筒子,我想你在考试之前肯定或多或少都打听了一些情况。然后就开始一边找资料,一边勾搭师兄师姐。那么,考研怎么找导师?提前多长时间找?什么方式合适?首先介绍自己,然后说想考研,听听师兄们的建议,态度一定要诚恳。师兄们都非常热情,可能会给一些专业课考试资料,还帮着联系其他你感兴趣的实验室研究生。可以通过学生联系相应的导师,只是随口一提,无心插聊柳成荫,可能当时一个师兄姐给你介绍的老师就会现在成了你的研究生导师,不得不说人生真的很奇妙,缘分就在不经意中生根发芽哈哈。1、广撒网,功课做足,胆大心细。正式开始联系导师一般是在考研结束后的一周,首先去研究生官网调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下边依次有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一个个查看,然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以这个为标准,选出待联系导师名单,然后在excel表中,写清楚各位老师的个人信息(所属院系、职称),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等。然后就是广撒网,发了邮件,回不回看天意。发邮件之前首先写好了个人简介:第一段考研估分多少,报考那个方向,专业课能考多少。第二段开始说本科成绩、获奖、竞赛科研神马的,想办法把自己包装的漂漂亮亮的,跟找工作一样一样的,第三段就是致谢和客套话,百度一搜一大把。你可以看到,老师都非常nice,所以大伙儿千万不要有害怕、担忧的情绪,只要你足够有诚意,有能打动老师的干货在,就放心大胆的发邮件吧。2、打电话,成绩一出,锁定目标,快速出击。然后就是等考研成绩出来,根据之前的联系了解,差不多已经确定了老师,分数一出来,我就马上给他打电话。老师不一定会给你肯定回复,没曾想老师依旧含糊其辞,客套话居多,只多了一句:好好准备复试。说实话当时挺失望的,然后就问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发现大家都差不多,有些甚至还没我回复的肯定,这下我就放松了,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哈哈。3、保持联系,争取面谈,向导师表明你的真实态度。身边好几个考外校的同学都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之前都说好了,甚至有一位老师把我朋友都拉到实验室QQ群,最后竟然把它踢了出来,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但出问题的我们几个无一例外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与导师缺乏足够的沟通、了解。基本都是发邮件确认下,最多短信联系下,几乎没有电话谈过。换位思考,导师也清楚,你发邮件不可能只发他一个,都是互相博弈,就看你是否更加主动,能否让老师尽快明白你的真实想法。在这里,需要相信你的未来导师,要能够主动地情况下依然很正式的询问了你自己的真实想法,确认以后,想办法让我加入他的课题组,真的非常感谢。随后就是去复试,外地的至少提前一天过来,跟导师见面、签确认书,然后参加复试,临走道别。所以说最关键的就是分数出来到复试这个阶段,一定要跟你的导师保持足够的联系、沟通,希望大家不要犯相同的错误,放开胆子与你未来的导师聊天,增近你们的关系,畏手畏脚最后后悔的只能是自己。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
近几年来,考研难度逐年增大,主要是因为选择考研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突破340万人,将有250万左右的考生落榜,考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面临考研压力,很多考研学子就会焦虑,想着能不能有一些保障性的手段,帮助自己考上研究生,增加上岸的概率呢。考生就会犹豫“要不要提前联系研究生导师呢,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好呢?”一、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初试前联系导师,只能给导师一个印象,这个阶段导师不会给你任何明确回复,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基本没有联系的必要。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是初试成绩公布之后,确定自己进入了复试环节。这时候你就要尽可能地了解一下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会对你更感兴趣。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去联系,一般不要刻意地去打听复试的内容,大部分导师不会泄露复试的内容,反而对这种行为非常反感,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二、联系导师时要注意的问题与导师联系不要反复打电话,有些导师既要上课又要搞科研,可能会影响导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起到相反的效果。在跟导师沟通时,不要过多的询问研究方向的就业问题,因为导师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学术态度,太过实际可能会让导师讨厌。很多考生在复试之前会联系导师,然而导师似乎不是太热情,给自己的回复都是“套话”。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因为导师没法给你确切的答复,可能他都不在复试面试导师之列。三、专业决定了联系导师的必要性是否要提前联系导师,与自己考研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工科专业可能需要待在实验室做实验,跟着导师做一些项目,提前联系导师更深入了解一下科研方向和性格特点,还是非常要必要的,像一些纯理论性的专业提前联系导师的必要性就要小一些。联系导师一定要看好,不要朝三暮四,明面上联系A导师,私下里和B导师也有联系,如果他们关系不错,那么很可能由于你的人品问题在复试中将你刷掉。总之,有一些考生在参加复试之前联系导师,希望能增加复试成功的几率。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复试都非常公平,采用多导师复试、双盲复试等方式,即使提前联系导师用处也不是特别大,主要还是看自己的综合表现。如果没有提前联系导师也不用担心,入学后还会进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总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导师。
2019年考研成绩很快就要出来了,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也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复试。有的同学已经开始着手联系导师了,那么复试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联系导师呢?联系导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询问学长、学姐来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了解导师的喜好不是让学生投其所好,而是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复试见面的话会更加自然,不至于出现因为没有话题而尬聊的场面,这样会让导师对你的印象减分。第二种方法:关于导师名单除了询问学长、学姐之外,在学校官网上面查询导师信息也是一个好的途径,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准备复试。知晓面试的具体事宜之后,可以取学校官网上查找相关导师的信息,官网的信息一般比较可靠,通过学校官网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师的科研项目、活动动态以及排课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导师十分重要,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预先准备一些老师有可能提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三种方法:通过阅读老师的论文作品,了解导师在学术上的见解,这其中包括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次要研究方向、主要学术成果、独树一帜的研究、代表作以及对哪些学术观点所持的态度等等,除此之外,还要熟知你所报考的专业是不是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近些年共招了多少研究生。掌握以上信息可以让我们在准备复试时有重点地复习,同时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地避开不会答的问题。但是在联系导师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的。如果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可能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仅如此,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过多的骚扰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还会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会对这些骚扰类型的考生会有一些抵触情绪。同样,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联系之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所以,适当的和导师联系还是可以的。作为导师,更关心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所以,喜欢学习的你可以尝试着和导师进行适度的联系哦。
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2021考研初试昨天已经落下帷幕了,当然还有少部分同学由于专业不同今天还需要继续考试,大半年的复习时间里大家每天起早贪黑的复习也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好好睡一觉,好好吃一顿都可以。但是考完以后不少同学着急要不要提前联系报考院校的导师呢?其实提前联系目标院校的老师,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因为每个学校相对优秀的老师报考人数都很多,但是每个老师招收的研究生名额有限,所以如果联系晚了,就没有名额了,不过各位考研的同学也不能盲目的联系,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提前联系研究生导师。是否提前联系导师应视情况而定若估分能过复试线如果估分以后按照前几年报考院校的分数线来看,可以过复试线,且考的较好,这种情况尽量提前联系一下研究生导师,因为比较占优势,首先初试分数上考得高老师自然比较喜欢,因为分数也是证明学习能力的一部分。第二,考完试就联系老师,显得你比较积极,如果老师对你比较满意,那么在来年的复试中会有很大的优势。若估分在复试线周围如果估分情况在复试线周围,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就要分情况而定,如果你本科阶段的奖励比较多,项目经验也比较多,要是发表过论文那么就更好了,这种情况的同学是可以提前联系老师的,因为你的本科阶段的各种奖项和项目经验会让老师觉得你平常的学习中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而如果本科阶段没什么奖项,考研初试分数也不突出,那么不联系老师也可以,等待分数出来后再及时联系导师。提前联系导师需要做哪些准备提前了解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那么如果想要提前联系导师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小编作为过来人认为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所联系导师的研究领域,就是搞清楚报考意向老师是搞什么研究方向的,那么如何知道老师的研究领域呢?想要知道老师的研究领域,就需要找老师发表的论文,论文一般在相关文献网站上都能找到,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论文肯定看得一知半解,这没关系,只要知道大致研究什么就行了,如果能找到该老师带的在读研究生,那就更好了。复习本科阶段专业课知识第二个准备就是复习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知识了,因为在联系老师的时候,老师可能会问一下你一些基础的专业课知识,用来看看你的基础如何,如果什么也回答不上来,那么反而破坏了你在老师心中的形象,所以,如果想要提前联系老师,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复习本科阶段专业课知识,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复试面试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所以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结束语:考研初试刚刚结束,大家想要提前联系研究生导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读研究生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重要,但是大家也不可以贸然联系,联系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能在与老师的交谈当中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老师对你有意向,那么在复试过程中将会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如果准备做得不够充分,不仅不会留下好印象,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每位考研同学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当然了,眼下刚考完试,大家可以好好的休息几天,毕竟辛苦大半年了,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今日讨论:你是否想要提前联系研究生导师呢?喜欢跟随哪种类型的老师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今年这个五一是在职研究生课程的最后一学期。前两天就把手里的很多工作都提前做完,然后简单地收拾衣服,就向首都北京来了。已经开车来过好几次了,在路上本来就堵得不行,不仅在路线上选择去北京的高速收费口不合适,人多车多路况不好走,而且出了一个收费口堵车缓慢行驶了4公里,出来了以后在一个关键的右拐路口提前拐了之后就走上了相反的方向,好不焦躁,因为一下子往返多走了32公里,相当于一下子就回到了起点。风驰电掣地开到永乐店收费口,办理进京证的人又是如此如此的多,先是看到的全是车,才是一个个的人。在收费口办证口排起了三条长龙。因为早上六点就看见朋友在朋友圈发消息,也是如此多人,估计什么时候都是人多。拿好了证件,拍了照片就开始排队,后来听说是为了更加快捷方便的办理进京证件,多开了4个人工办理口,相当于有近10个办理的,速度加快了很多。办理完的时间比预想中的快。来北京每次走到五环上的京通快速没有快的时候,中间过程肯定有堵一段儿的距离。等到了学校的时候已经快11点半了。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本来两个小时的路程,实际上多了一个半小时。去预定的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看了一下酒店的环境,女儿她们都不是很满意,竟然跟我说,连窗户都没有,这样的条件让我们怎们住啊?!说的让我一阵汗颜。我自己来学校上课,住这样的感觉就够了,毕竟上学也不是出来旅游观光的。但是她们来了之后就受不了了,说是住得太差。无奈我抱歉的和酒店的老板表示歉意,然后办理退房手续,抱着行李开车往附近的汉庭走。之前经常出差的缘故,有汉庭的会员卡,能打八折,价格也不是很贵。就火速地办理完,要了一个有窗户的房价后,下午回学校上课。课程从29号就开始了,手里的工作太多,只能在五一当天来。找到班主任,把登记领取课件书本的手续办完,就到教室去上课。今天上的课程是《品牌管理》,上课的是台湾的刘国基老师,中国人民大学营销传播学博士,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央视广告经营策略顾问……也是一大堆头衔,比我们之前上的课程的老师在实战和教学经验方面要强的很多。同学们给的评价老师长的非常像阿笠博士,才华和身形一样渊博。台湾的品牌营销广告行业本来要比我们大陆开展的时间要早,也最早接触美国的广告和公共关系文化和专业知识,正如企业培训一样,很多的4A公司都是从台湾、香港才来到大陆,所以从专业上来说,都是先到台湾,再到大陆。从课程里面能听到很多在工作中学不到的知识点,而且我们大家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广告类别,有电视台、纸媒、互联网、户外媒体、营销策略、公关公司、甲方品牌公关营销市场部……现在上的课程因为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关系,把公共关系专业又合并到广告学,课程上的就要比之前的多很多,相当于要学两个专业的课程,里面有很多的专业词汇和要掌握的内容,如果上课一分心,就会很快跟不上,而且没法儿记笔记,都是现听现学,内容也有很多平常在网络上了解不到的信息点。下课就开始变天,吹大风,要下雨的节奏。找到之前常去的江西瓦罐汤小店,要了莲藕、海带、山药排骨汤,喝完外面就开始下雨了,雨很大。转到隔壁吃了点儿串串香,就打车往酒店跑。
随着就业局势的紧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努力提升竞争力,选择报考研究生。考试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不过读研期间也不能有丝毫放松,需要积极听取导师的意见,才能完成好学业。选择导师不是不重要,重点在于选择适合的老师,这样研究生生活才会变得充实有意义。选择导师要符合实际,这三类老师尽可能不做考虑第一种类型导师:忙碌型导师不同于高中时期的老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术研究之上,有需要忙碌的其他事情。只有工作之余,才会有时间进行指导学习。这样的导师属于“忙碌型”,一方面要顾及开拓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导师如此繁忙,自然学生也不能太过轻松,终将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除了跑腿、干活一样都不能少之外,学生可能会获得额外的补贴,不过在学术研究上就没有过多的见解了。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影响到研究生毕业。第二种类型导师:表象型不是所有的导师都可以胜任“工作”,有的老师只是徒有虚表,不能及时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建议。“表象型”导师对于所研究的内容,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而且积累的知识也不充足。最后会使得学生“迷路”,不知所措。遇到这样的导师,研究生的学习进程只能依靠自我。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突破道道“难关”。没有导师的帮扶,免不了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学生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或是没有自我控制力,可能很难正常毕业。第三种类型导师:拖延型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导师也同样如此,不会太过于催促学生完成课题研究,没有任何压力。面对如此导师,学生也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教导或是自行进行课题研究。选择“拖延型”导师之前,研究生需要做好充分的了解。课题汇报、论文发表等都不会受到导师的督促,学生可能会更加焦急一些。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心思可能已经不在学术研究上了,久而久之只会是拖延时间。如果选择如此导师,那么学习知识可能成为一种奢望。研究生生活即将开始,一定要遵循这几点建议No1:选好导师一位好的导师,可以在诸多方面给予学生大力支持。研究生期间需要进行项目研究、论文书写等多项内容,如果没有导师的帮助,那么一切问题将会很难解决。选则导师会影响到学生的学术研究,甚至对于未来发展也有深远的意义。No2:多加沟通毕竟自身缺乏经验,多与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沟通,可以更加明确发展目标。学长学姐对于以往的就业形势比较了解,可以给自己中肯的建议。自我要时刻抱着学习的态度,多去询问和研究,为未来发展提早做好准备。No3:及早规划有了明确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提早规划好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有目的性进行努力。就业选择有很多,不过只有知识掌握足够扎实,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在日后有所作为。研究生期间多去实践,积累相关的经验。No4:提前准备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内容,提前准备,到时才会游刃有余。很多人在毕业前几个月才开始准备论文,时间紧迫必然会造成“品质”不高,到头来只是徒劳。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获得好的结果。研究生期间不要因小失大,学业最为重要读研在于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希望未来在自己热衷的专业领域有所作为。既然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就没必要将时间耗费于无关的事情上。进入研究生阶段,与以往本科生活有所不同,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研究生期间应以学业为重,做好本身的学习和工作之外,也可以开拓相关的实习工作。许多新生并不能适应突然之间的变化,专业课难度加深,使得学生不知所措。不过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属于要面对的问题。研究生期间做到这几点,有助于提升自身能力勤于交流。除了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之外,平日里要多加交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要及时沟通,以免自己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实践。埋头苦学并不可取,想要累积经验,应该多去参加实践活动。只要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大型活动,学生都应该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多进行写作。论文、报告等都需要考验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学习之余要多加阅读相关的文献作品。其次要多加训练,寻找一些话题练练笔,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菁菁有话说:选择一个适合的导师,可以为研究学习上助力不少。不过研究生自身也需要努力,认真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关键。#新春创作季#菁菁教育分享,给你最精彩的内容资讯,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感谢阅读。
说起在职研究生,很多同学都会说,在职研究生“没用”。真的是这样吗?你怕是忽略了在职研究生的这5大好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职研究生都有哪5大好处吧!一、获得国家承认证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同等学力申硕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双证;中外合作办学办学硕士可以获得国外硕士学位证书,经过中留服务中心认证后,使用效力等于国内双证。这些证书都是国家认可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二、帮助事业更好发展同学们可以通过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很多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教授课程的老师都是各院校资深专家、教授,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到前沿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帮助自身事业发展。三、人脉资源拓展很多在职人士报考在职研究生,是为了结交人脉。在职研究生学员都是来自于各行业的精英,同学们可以在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帮助自己今后事业的发展。四、丰富业余生活在职研究生的课程,通常都是安排在周末或者节假日。这样一来,大家在工作之余,也有事情干了,不至于荒废光阴,还能充实自己的知识库,真是好处多多啊。五、 圆你名校梦专科、本科只上了普通学校,但是,一直有一个名校梦,读在职研究生就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梦想。开设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学校,大多数都是国内名校,而且很多院校都是可以免试入学的,入学难度小,这样同学们就不用担心上名校难的问题了。所以大家报考在职研究生还是有诸多好处的,可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获得国家承认证书,积累人脉资源,升职加薪等等。目前,2020在职研究生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院校和专业等详细招生情况或者预约报名!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有哪些?报考2020在职研究生,只有一次报考机会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完新年职场的小伙伴也要给自己充电了。如果你打算在今年读在职研究生。那么,作为在职考研小白的你先把这5个问题弄明白,否则,你将处处碰壁,举步维艰。第一个问题:在职研究生有几种?目前,在职研究生有三种不同的报考方式,分别是: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这三种在职研究生都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证书。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先统考、复试,后入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免统考,但参加学校面试第二个问题:报名条件是什么?在职研究生三种报考方式报名条件各不相同。同等学力申硕:本科有学士学位,无毕业年限要求。(无学位和专科生不建议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专科及以上学历都可以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一般要求本科有学士学位,毕业年限各校要求不同。少数学校允许本科无学位的人员报考。第三个问题:如何报考?同等学力申硕:满足要求可报名学习,当满足申硕条件后再申请硕士学位。注:报名者不能直接参加统考,必须先参加学校课程研修班。非全日制研究生:满足报考条件先参加全国统考和学校复试,通过后缴费入校学习,毕业即可获得证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满足报考条件,准备报名材料学校审核后,参加学校面试,通过者入校学习毕业颁发证书。第四个问题:考试难度如何?同等学力申硕:通过率70%该方式采用的分数合格制度,考试科目只有两科,每科达到60分可通过考试,且有3次补考机会,通过率达到70%左右。非全日制研究生:通过率30%这种方式的通过率和全日制一样,采用选拔制度,与大家所熟悉的全日制研究生是完全一样的考试难度,根据往年报录比情况看,一般是在30%左右,所以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考试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各校通过率不同。这种报考方式是有学校自主招生和考试的,各校考核标准和录取标准都不同,但总体难度要低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招生人群是管理层人士。第五个问题:都能获得哪些证书?这三种报考方式都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证书。同等学力申硕: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国外硕士学位证书,需在中留服认证,认证后效力等于研究生学历和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