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职研究生怎么毕业?容易吗?顾欢

在职研究生怎么毕业?容易吗?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清退硕士、博士生的新闻屡见不鲜,曾经很多考生都抱着“只要考上了就万事大吉”的想法,但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的日益严格,想要“混”学历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主要报考方式包括同等学力申硕(单证)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入学难度上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统考入学;那么,毕业难度呢?在职研究生好毕业么?1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还是比较好毕业的,因为开设同等学力招生的院校多为国内重点院校,本身的教学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没的说。从考试难度来说,同等学力申硕毕业会涉及同等学力五月统考,这个统考考2 门,百分制,六十分就及格。而且报名同等学力课程学习,部分院校还会为学生准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经过前期专业课程学习,按照考试大纲精心准备,加之考试难度低,考试又有4次机会,整体通过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所以同等学力申硕毕业难度不高。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则属于严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入学难度有目共睹,通过全部课程考试、修满学分、毕业论文答辩等每一环都非常严格,毕业难度大。

爱缤纷

一篇论文让两名硕士同年毕业?调查结果公布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邮件回复澎湃新闻,宣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该校2005级硕士研究生贾桂林硕士学位论文抄袭事实成立,决定撤销其硕士学位。据澎湃新闻6月报道,有网友反映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2007届毕业生贾桂林2007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组合仪表研究》和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2007届毕业生付胜波2007年4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组合仪表研究》两篇论文高度雷同。经比对发现,上述两篇论文从标题、摘要到目录都几乎完全一致。且对比来看,付胜波硕士学位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信息标注更为详细。付胜波论文(左)和贾桂林论文(右)比对但是,武汉理工大学付胜波的硕士学位论文比电子科技大学贾桂林的硕士学位论文提交早了7个月。涉嫌抄袭者:在职研究生要求不是很高付胜波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武汉理工大学黄涛副教授表示,付胜波的论文是在一个科研项目下完成的。在黄涛的全程指导中,没有发现付胜波存在抄袭的情况。付胜波本人也承诺不存在论文买卖的情况。同时,电子科技大学的贾桂林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应称,读在职研究生要求不是很高,硕士学位论文确实参考了别人的资料。贾桂林透露,资料是当时陕汽集团宝鸡华山车辆公司的高工孙克俭提供,后者也是其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老师之一。具体提供的哪一部分,贾桂林称,时间太长已记不清了。但他表示,这其中没有涉及到钱的问题。知网回应:原论文存在从正规渠道下载获取的可能澎湃新闻曾电话咨询中国知网客服。一位客服介绍,每年高校学生毕业后,学校会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提交给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整理这些论文约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时间,学校正常提交的情况下,最快8月或9月可以查询到当年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知网查询到当年学位论文的具体时间,取决于学校何时将论文提交给中国知网。付胜波的硕士学位论文于2007年4月提交,5月付胜波参加答辩,6月毕业。也就是说,在2007年底前,付胜波的硕士学位论文有可能从正规渠道下载获取。电子科技大学:启动调查6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方面表示,已启动对贾桂林学位论文是否抄袭的调查。日前,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邮件通报调查处理结果:该校2005级硕士研究生贾桂林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经学校查证,抄袭事实成立,按照《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规定,2020年6月23日学校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定,撤销贾桂林硕士学位,其硕士学位证书(证书编号为:Z1061432008C00124)从即日起自行作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向“学术造假”说不!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编辑:马子倩)整理自澎湃新闻系列报道

迪克西

关于在职研究生,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同等学力篇)

2019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5月19日)在即,相信很多考生仍然处于考前复习阶段,蓄势待发。随着在职考研的兴起,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以其“免试入学”“上课时间灵活”“考试通过率高”等亮点深受职场人士青睐。但关于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还是有很多大家不太了解的方面,甚至存在很大误区。“课程研修班”与“申硕”是两个阶段课程研修班与申硕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课程研修班是以某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为教学内容,对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或者相当学力程度的在职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的一种教育形式。不直接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1而同等学力申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也就是说在职人员通过课程研修班学习后,参加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考试,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最终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结业证书≠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是在职人员参加课程研修班通过学校组织的所有课程考试,修满学分之后获得的证书,是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证明。毕业证书即学历证书,只有攻读学历教育的同学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可以证明学生在某院校学习的经历。免试入学≠不用考试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属于先入学后考试的类型。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通过院校审核后,可以直接进入院校参加课程研修班学习。2但是如果想申硕,还是需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水平考试。虽然考试科目仅有2科,且100分满分,60分就算及格;当前一般采用单科成绩保留制,也就是说四年内通过这两门考试即可;考试难度相对其他形式也较低。但这不代表报了名,不用上课就能“混”出成绩。而且开设课程研修班的高校多为国内知名学府,这些学校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办学、授课态度,也绝对不会允许学术上蒙混过关。所以要想顺利通过申硕考试,获得证书,还是要保证到课率,认真学习的。学位≠学历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硕不是学历教育,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只表明其在学术上已经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具有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的同等学力。因此申请人的学历并没有改变。学位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而学历只是一个人学习经历的体现。所以相对来说,学位比学历更重要。通过同等学力申硕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统招所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并无实质性区别,受国家同等承认,在国家网站可以查询。后期升职加薪、职称评定、考博、出国深造等来说,硕士学位都是可以用得上的。

红军桥

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如何快速写作

起源说教学论文写作在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第一时间分享交流教学过程中的看法意见,以及对某一个教学问题的解决之道。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进行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写作不仅可以有效进行学术交流,还是获取相应学位证书的必要步骤。因此大家都想完成好这一任务,使其成功通过查重审核。在职人员平时要忙于工作,教学工作者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因此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来写作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快速写作论文,显得格外重要。那么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如何快速写作,且看下文详解。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如何快速写作1.初稿写初稿时要按提纲顺序进行,把自己的想法、体会、感受全部写出来。每段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写好主题句,做到观点明确、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确保所引用的材料都能用得恰到好处,各个论据在作者的精心安排、策划下都能最大限度地为论点服务,即所谓的“选得好不如用得好”。这时,对精心选择的材料进行灵活、巧妙的运用显得极其重要,因为即使是同一则材料,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去阐述、论证,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对所引用的材料进行阐述时要严格地把握好方向,恰当地进行阐述,使材料在我们自己的文章里“活”起来,避免纯粹堆砌材料之嫌。2.二稿写二稿时,要检查细节安排是否妥帖,语言是否准确,举例是否恰当。只有反复推敲和字斟句酌,文章才会显得具体、准确、生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自己对某一教育问题或现象的观点和看法。写二稿其实也是对初稿进行适当的修改。在初稿形成后,要再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有失偏颇或表述得欠准确。从结构上来说,要求经过修改后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主题内容得到合理顺畅的表达,开头、结尾以及各个段落详略得当、联系紧密。文章中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东西时应首先通读原著,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在确保没有曲解、误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直接引用,不能断章取义,歪曲原意。另外,直接引文超过50字时要求使用双引号并注明出处,以避免剽窃、抄袭之嫌。3.定稿教学论文写的大多数都是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之谈,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自然会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初稿、二稿完成后,最好暂时放置一段时间,即所谓的“冷却”。在此期间,作者可以反复思量,看看文章是否做到内容充实、逻辑严密、行文流畅和结构完整,还可以请同行审阅,吸取他人的见解,并对文章进行润色,最终定稿。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要点1、学会有效选择研究论文的题目 (1)选题要注意实践性和价值性(要围绕课题实践研究的主题或教育教学的感悟得失来选题) (2)选题还要做到:新颖、活泼。(3)选题要从教育教学的热点与学科借鉴入手2、学会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1)学会总结。是对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反思 (2)学会提炼和升华。是指能从已有的素材中抽取提炼出合乎规律性的认识,找出自己整个研究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形成自己的见解、观点。并以此为主线来重新整理自己的研究工作。3、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和技巧 (1)撰写的格式要以问题为主线,并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①我想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研究问题) ②我为什么要研究(解决)这下问题(写出问题提出的背景) ③我认为应当怎样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④这个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写出问题解决的效果及反思) (2)撰写的技巧是遵循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拟定提纲——撰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要运用多向思维,确定解决问题的写作提纲要紧扣相关论文题目的中心来选好分论点或子分论文 ②要围绕写作提纲选取理论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材料要根据每一个分论点(或子分论点) ③论文的具体写作要围绕提纲及选定材料进行要围绕着选定的论点(或子分论点)及论据进行写作 ④要注意事例论证的典型性和原创性 ⑤要注意文字表述的统一性 ⑥要注意对论文的修改推敲。4、掌握课题研究报告撰写格式和要求 ▲撰写结题报告的意义:是决定课题研究成效的重要表现。▲研究报告类型:主要包括观察报告(听课反馈)、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成果推广报告等。结题报告撰写的基本格式要求。一是课题的提出(含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依据等为什么进行研究的说明) 二是课题的实施(指研究者按怎样的方法和步骤来做课题或指课题操作要素及措施) 三是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取得的成果) 四是课题研究后的反思(包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五是结题报告的内容提要及参考书目 总之,课题研究报告要有“三严”的精神即严肃的态度、学风、方法。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写作问题事项(1)在选题上存在的问题 ①选题太大(如《谈教科研方法》) ②选题过难(如中小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③选题陈旧(如《小学数学精讲巧练的探索》 ④选题太长(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比较与实验〉 ⑤选题有误导(如《教学反思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2)在选材上存在的问题 ①内容不全(开头与结尾往往比较单薄,只重视我是怎么做的,忽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及这样做要达到目的及分析) ②文章内容与文章题目及标题不符 ③关键概念表述有误(关键词的表述有错误和表述不全不当,会影响整篇文章的逻辑性) ④罗列事实,线条庞杂(不能提炼自己的基本观点或做法,对自己的材料,事实没有作精心的整理和归纳) ⑤内容繁琐,缺乏新意(写作提纲内容繁多,但缺乏自己的新见解、 新观念、新材料。出现观点不新、,材料不典型,写法没特色)(3)在论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①通篇文章无标题 ②整篇文章的标题序号混乱 ③提纲与题目所规定的主题不符 ④文章的文体与写作的格式不相符 ⑤提纲缺乏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写作,对先进教学思想的传播和教学方法的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想获取相应学位证书,该环节也不能忽略,必须保证完成的质量达标。在论文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提高写作效率,缩减写作时间。因为教学工作者可用于写作的时间有限,笔者以上分享了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技巧要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事项。想必大家看完后一定受益匪浅,知道如何快速写作完成好教学在职研究生论文。

四德

热点|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

导读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受到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而网友看后却吵翻了......研究“屁”的硕士论文又火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

汝果养乎

这届硕士毕业生注意了!论文外审不过不能答辩

大家好,我是@阿芷学姐,211研三在读。今天听到一个“坏消息”,听说我们学校从我们这届开始,硕士学位论文全都需要外审了。而在此之前,只是少数会被抽取外审的。所以啥是外审?外审是将论文送到其他单位其他老师手中,进行盲审。盲审就是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能涉及你的导师姓名和你的姓名,一般都是送到外校审阅,审稿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论文谁是这论文的指导老师,因此叫盲审。之前有的高校是送审,并不盲审,送兄弟院校,现在硕士论文应该是全部都需要盲审了。外审直接关系着论文能不能参加答辩外审不通过,是不能参加论文答辩的。有的学校会给予二次送审的机会,但现在一般的做法是直接延期。外审通过之后,一定要根据外审专家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审什么呢?审内容本身。这个环节不牵扯查重问题。只要论文内容本身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论述清晰、逻辑严密,被评审专家认可,就没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选题: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2.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工作难度及工作量;3.成果:研究成果的价值、研究结果的新颖性;4.写作:摘要、文字论述、参考文献。“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我是@阿芷学姐,关注我,了解更多读研那些事儿~

伏魔者

两所不同高校,同一年毕业的硕士学位论文高度雷同,已启动调查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2007届毕业生贾桂林2007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组合仪表研究》和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2007届毕业生付胜波2007年4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组合仪表研究》,两篇论文高度雷同。澎湃新闻经比对发现网友反映属实。贾桂林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读在职研究生要求不是很高,硕士学位论文确实参考了别人的资料。付胜波则表示,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原创。目前,两学校相关部门均就此事向澎湃新闻作出回复。其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表示,已启动对贾桂林学位论文是否抄袭的调查。如下图所示:付胜波表示,硕士学位论文是2007年元旦左右完成的,第一版内容比较多,80页左右。论文第一版完成后,曾发给同学和导师看,导师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删减一些。论文修改过程中曾先后到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周边的打印店打印过几次论文。“如果说自己的论文被泄漏,有可能是在打印店。因为论文最终版本同学没有看过,只有打印店有。”付胜波回忆。看两篇论文的目录,基本上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肯定是其中一个人先完成了论文,另外一个人完全抄袭之,或者两个人都同时抄袭了另外一篇论文,第二种情况不是太可能出现。像这种抄袭的情况如果放到现在还是比较少见的。正常来讲,硕士毕业答辩之前,都必须经过知网的查重系统。假如第一个人先把硕士论文上传到知网进行查重,那么知网系统肯定有所记录,这个时候第二个人再把硕士论文上传到知网,那一定会被系统查重出来。但是,这两篇论文都是在2007年提交的,那个时候知网系统还没有完善,因此可以排除这种情况。这种就跟平时大学生抄袭作业的情况类似,提交的作业出现两份一模一样的情况,再没有问这两个学生之前,根本没办法判断是谁抄袭谁。因此,最终到底是谁抄袭谁,还是要根据学校的详细调查结果。

墨西哥

硕士论文研究“屁” 被评为优秀论文

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受到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而网友看后却吵翻了......研究“屁”的硕士论文又火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来源:中国青年报

现量

解惑!在职研究生有没有学历到底重不重要?

随着社会竞争形势的加剧,使得很多在职人员倍受压力,相信每个人也都是不甘于被淘汰的,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在职研究生课程来提升自己,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那么也有一些人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在职研究生有没有学历到底重不重要?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来进行解析。先要了解一下,能够获得哪些证书?在面对上述如此的尖锐问题后,笔者先带大家了解一下就读在职研究生到底可以获得哪些证书呢?据悉目前在职研究生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学力招生类型为主的,请看如下解析。1、同等学力该类型是以免试入学方式入学的,报考者以这样的轻松方式入学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段的学习,修满了所需的学分,并且完成了论文的撰写以及后期的答辩,毕业时就可以获得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2、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是要经过严格的入学手续的,首先得报名参加全国的一月联考,也就是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进行的考试,其次还要经过院校的复试,两次考试全部通过之后,才可以正式的入学,入学门槛之高,是大家都极为头疼的,而毕业之后,可以获得双证,即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学历证书。那么,两种证书的含金量哪个要更高一些呢?1、国家认可度方面其实,学员们努力获取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在国家的认可度方面是一样的,学历和学位也都是国家承认的,受保护的程度是一样的。2、社会认可度方面两种证书在社会上,也是一样的受到认可,社会各界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拥有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学员是一样看待的,也许录用时还会对持有学位证书的员工更加优先一些,因为学位证书的获取证明的更多的是学员的实际专业能力。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对于工作的帮助是否一样大?1、就业在社会各个单位的用人标准中,对于学员的能力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而学员就读之后获得的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都是十分有用的,一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都是体现学员个人实力的标志,相比较起一些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本科生而言是占有很大优势的,甚至可以超越全日制研究生的录用率。2、工资定级在就职之后,进入紧张的职场竞争中,将会面对很多的提升机会,此时各大单位对于在职人员的职称评定或者是加薪晋级等事业升迁的评判依据则是所获证书,而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的作用基本一致。同样是可以起到预期效果的。最后,在职读研有没有学历到底重不重要?笔者有以下观点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就读在职研究生,有没有学历到底重不重要,主要在于自身,在报考之前,要对自身有个了解,要清楚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证书、提升能力、还是为了获取人脉,因为每个人的目的的都是不同的,所以学历究竟重不重要,没有一个确切的耍法。以上就是给大家做的详细介绍,相信对大家会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请关注本百家号其他相关内容。

夏风

啥?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

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编辑:张博)综合自: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实习生 胡天依、中国知网、微博网友评论等。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