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职研究生能否全程网络上课?达科塔

在职研究生能否全程网络上课?

自从疫情以来,很多院校同等学力课程学习采用了“线下+线上辅助教学”这种授课模式。一方面响应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时间、交通不便地区学生的学习。于是很多在职人员想了解:在职研究生能否全程网络上课?不同院校同等学力授课方式不同,当前北京部分重点院校在疫情期间采用了线上授课的方式,如果疫情结束,仍将恢复面授;当然也有一些院校在经过这段时间的线上授课后,打算疫情结束后保留此种授课方式,采用“线上+线下并行”的双重上课方式;对于开设网络班的专业来说,无论疫情期间还是疫情结束,上课方式都将是网络授课。1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以面授为主。哪怕疫情期间暂时线上授课,一旦疫情结束,仍将以恢复以前授课方式。所以,在职研究生能否全程网络授课,主要取决于您所选择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报考院校和报考专业。建议在职人员报名前查看招生简章,明确具体上课招生要求,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报考,以免发生到时候无法参加学习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院校线上授课平台、在线管理、教师线上授课经验、师生互动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尝试与进步,在传统面授上课为主的上课方式上,丰富了教育授课方式,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话匣子

那些所谓的的边工作边考研,真的现实吗?

在职研究生的出现,给广大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进修途径,同时也弥补了部分在职人员当初没有考研的一些遗憾。目前笔者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也都参与了进来,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此举并不认同,所以也就有了疑惑,那些所谓的的边工作边考研,真的现实吗?笔者也询问了部分网友,他们也给出了不同的答复。先来看一下各路网友的答复:1、A女士 在职考研 28岁我之前就是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最后被南京大学录取,如今想想之前在工作之余还要全力复习的时光,现在想想也挺值得,因为毕业之后是我有了更多的底气。另外也因为工作了几年,所以有了一些积蓄,对于经济方面的压力并不大。2、B先生 网友说实在的,在职考研并不容易。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要学习到深夜,第二天还要投入工作……等等这些真得是亲身经历才能体会。不过最难受的还是看着身边有的人过着安逸的日子,有的为了生活忙碌,只有自己为了那一点名校梦在奋斗的孤独感。3、C女士 在职考研中我大学毕业就直接进入了职场,因为不懂职场的一些规则,刚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就默默成为了职场炮灰,当初的雄心壮志也慢慢快被磨没了。在这之前,也是徘徊了很长的时间,最终还是决定考研,至于现不现实,我觉得还行,自己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去做。看完以上网友的回复,笔者也来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其实对于在职读研究竟现不现实,笔者认为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能够在工作的同时兼顾好读研的复习、学习和考试等工作,那就是比较现实的,笔者身边也有很多在职考研的人,最终都成功的,但是也有坚持不下去,最终放弃的。所以说,大家在考研之前,先要分析一下利弊。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分析下边工作边考研的利弊一、有利之处1、工作和考研可以兼顾,这样即使没考上,也不会因此丢了工作,同时也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变得分丰富了起来。2、由于是边工作边考研,学习的同时,也还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所以在经济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二、弊端1、在精力上,可能会有所不足,因为本身在工作上,就需要占用大量时间,没有成俗的精力去考研,这也是在职考研的一大弊端。2、边工作边考研的话对于工作上也可能会降低效率,考研上复习成果也不是很明显,可能会造成工作和考研两边都无法得到一定的收获的结果。如果想要报考,该如何报名呢?1、同等学力同等学力是当下比较热门的报考途径之一,可以先读后考,免试入学。后续符合申硕要求,可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通过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证书。2、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对来说,非全日制要难一点,经过改革后,其与全日制一样,考生在入学之前需要参与国内联考,及院校复试,最终根据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虽然难一点,但是毕业后可获得学历和学位双证书。其实,边工作边考研,即有利也有弊,对于现实还是不现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一切都要取决于个人自身情况。更多的相关知识还请关注本百家号其他相关内容。

老铃铛

调查|有一种研究生叫“非全”

“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拿钱买学历?” 近日,伴随着考研的临近和秋招,社会上因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受到学历歧视而引发的激烈讨论进一步扩大了焦虑。不同的行业、公司、学校、专业都有不同的情况和立场,这场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之辩始终争执不下。新潮记者聚焦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非全日制专硕研究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求职状况,比较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何异同,以求起到以微知著之效。异同——全与非全1培养方案篇首先通过查看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最新版本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验方案(非全日制)》,并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试行)》做对比。(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验方案(非全日制))经对比,发现南大新传对于非全日制专硕和全日制专硕的培养方案几乎一致,仅有的两处差异为标黄处:1.培养方式中,全日制学分要求是36分,其中32分是课程学分,4分是实习学分;而非全日制课程学分要求是32分,没有关于实习的学分要求。2.课程体系中,开设的具体课程有所差异。除此之外,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方式(除了学分差别之外)、学制与中期考核制度、毕业答辩和学位授予制度完全一致。为了更详细深入地了解南大新传非全日制专硕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全日制有何异同,新潮记者采访了南大新传非全日制专硕同学,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政策规定篇1.人事档案:非全日制同学的人事档案不由学校接收。2.学费:全日制专硕每年10000元,非全日制专硕每年20000元。3.住宿:原则上学校不为非全日制专硕分配宿舍。南大新传2018级非全日制同学晓婉说:“招生的时候明文规定非全日制是不提供住宿的,但是后来发现南大其他学院的非全日制同学却有宿舍,才知道是由于学校还有空的宿舍,可以申请。本来我们没指望学校提供住宿,但是看到其他学院有,大家就觉得不公平,联名向学院提出申请,后来学院统一向学校申请,批下来了一年的住宿,但由于学校扩招,宿舍越来越紧张,因此我们第二年还是要搬出去,现在应该已经申请不到了。其实,关于住宿,学校给批是情分,不批也是本分。”2017级非全日制同学雨涵说:“虽然可以申请住宿,但是非全日制班里30个同学,一多半都是有工作的,所以不住在学校,他们要么有自己的家,要么在外面租房住。”4.奖学金:非全日制不享受奖学金。5.每月助研补贴:非全日制不享受每月助研补贴。6.助教岗及其他岗位:非全日制没有资格申请校园助教岗和其他岗位及其补贴。2018级非全日制同学梦琪上学期经过一位学姐的内部推荐当了一门课的助教,但当时她们对于此项规定并不了解,到学期末审批的时候学院说是不符合规定的,也拿不到助教的补贴,最后是该门课的任课老师听说后自掏腰包给她发了助教补贴。梦琪总结道:“凡是和领钱有关的,都没有非全日制的事。因为是默认非全日制同学有工作和收入的。”7.评奖评优:非全日制不享受评奖评优。8.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毕业时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一样拥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但会标注授课方式为非全日制。学习生活篇除了明文规定的政策导致的客观差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非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感受如何呢?这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一种是未就业而在校学习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方面:雨涵是在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她表示,“我认为相比很多周末上课的非全日制的同学,还是全日制的学生学得更系统,毕竟慢工出细活嘛。而且由于周末时间有限,还是全日制的课程会更丰富一点。”晓婉则是暂时没有找工作,留在校园里与全日制一起上课,她表示,“因为在职的非全同学只有周末能上课,尽管周末两天要上一天半的课,容量很大,但课程周期还是需要三个学期,毕竟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对于课程学分的要求都是32分,如果前面选的课不够,可能会上到第四个学期。相比之下,全日制专硕绝大多数在前两个学期就可以修满32学分。”同时,晓婉还透露学院的课程没有严格的壁垒,因此对于她这种在校的非全日制同学是非常便利的:“有的课是全日制特有,有的是非全特有,但大多数课程都是一样的。另外课程可以交叉上,不管是学硕和专硕之间,还是全日制和非全之间,只要征求任课老师的同意,按时交作业,老师同意给学分,所有课都是开放的,只不过自己的必修课必须要上。“所以我也是在研一就修满了学分,第一年除了硬性条件的差别,没有感觉我和全日制同学有任何差别和影响,该上的课都上了,该参加的活动都参加了,比如读书会,该交的作业都交了,老师也都很照顾。”谈到学院和老师对于非全日制同学的要求,雨涵说,“要求和全日制是完全一致,甚至更高一些。因为很多非全的同学都有工作,老师不再把我们仅仅看作学生,更是拿一个相对更成熟的新闻工作者或者媒体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还是非常严格的。”实习方面:梦琪认为非全日制在实习中没有什么差别:“实习一般不会标明只要全日制,加上简历上会直接写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且用人单位基本不会问是非全还是全日制,但是秋招时会有区别。”就业招聘方面:通过对几位南大新传非全日制同学的采访,发现非全日制在就业中的劣势确实有所展现。晓婉说:“我在给西南某省国税局投简历的时候,他们打回了我的资料,要求我标明授课方式,最后还是审核不通过。后来给西南某市事业单位投简历的时候,我的资料迟迟审核不通过,要求我确认是不是属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不是算作2020届的应届毕业生,是不是可以正常派遣,我联系了学院老师,确认之后资料才通过。”她还表示在她身边也有很多南大新传非全日制同学就业时受到区别对待的例子:比如在刚刚过去的秋招中,某同学在应聘江苏某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时,被HR打电话告知往年是收非全日制的,但是今年由于全日制应聘者特别多,所以直接不考虑非全日制。梦琪说,“有的互联网大厂还是挺宽松的,只写要求2020届应届毕业生。但也有公司会标明只要全日制研究生,建议还是不要报,毕竟就算面试成功以后签约,肯定也是违约。尤其是国企会更明显,基本上都会要求全日制。”她还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国企的面试,它来宣讲,我就投了简历。我在基本资料填写了非全日制,然后我就以为他已经明确的知道我是非全日制这件事了。但当到了面试的最后一步,在要签合同的时候,我发现签约书上写的是要求全日制研究生,然后我就跟他说我是非全日制,而且个人信息单上我写得清清楚楚。面试的人就蒙了,他就说,那就之后再联系吧,然后这件事儿就黄了。就感觉还是挺不公平的吧。”为了解用人单位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态度,新潮记者在南京大学秋季就业双选会上采访了部分公司的招聘人员,发现不同公司对于非全日制的态度不同,但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低全日制一等”的看法的确存在。某科技公司招聘人员表示:“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视同仁,相同的标准,不存在区别对待。”某文创公司招聘人员则表示:“非全日制我们可能只能给他提供实习合同。因为非全日制属于在职的那种,含金量感觉还是不如全日制。如果是同样条件的研究生,还是会优先考虑全日制。”另一家制药公司招聘人员也表态相比于非全日制,“我们还是更倾向于优先录取全日制学生。”被问及为何优先录取全日制研究生,她说“全日制学生的学习还是会更全面和深入,因为毕竟非全日制只是利用周末来上课。但是研究生本来就很优秀,比本科生更有优势,我们更不否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很多同学也很优秀,我们也不是唯学历论,说到底还是看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选择与心声2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的问题饱受争议,那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非全日制,对于这些争议他们又有什么心声?雨涵——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7级非全日制专硕:“我的情况有些特殊,2006年本科毕业,在江苏某媒体单位工作。也就是说我是在工作了11年之后才读的研究生。选择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衷,并不是出于工作、职场、职位上的那种功利的考虑,而是希望给自己充充电,能通过接触学界,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更扎实一些,来解决自己的能力恐慌。从工作的客观情况来看,我的时间正好又可以安排得开。总之完全是一种自我的精神追求。”谈到近日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困境,雨涵说:“我是先步入工作的,没有遇到过非全日制求职上的困境,但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研究生人数也多,用人单位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在他们有足够多的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很多单位的观念里会觉得全日制的学生更好一些。”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的争论,雨涵说:“我自己是非全,我也很认可非全同学的优秀。但客观来讲,就像高考的筛选一样,有人被调剂到第二志愿,非全的同学里的确有人是没考上全日制被调剂过来的,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二选择。争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到底是不是有同样的含金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用人单位有自己筛选员工的标准,想要什么样的人,他们拥有自主权。而真正需要改变的现状是,社会上很多人和公司对非全日制的概念还没有弄清楚、没有正确的认知。他们对非全日制的同学存在误解和刻板印象,用惯性思维觉得非全日制就是在职人员混个学历,但其实都是统考,课程学分、毕业要求也一样,没有这么大的差别。推进整体观念的平等更重要,社会要慢慢去证明非全日制不是混学历,让标准真正统一化——那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是研究生。”晓婉——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8级非全日制专硕:“本科毕业后,我在西南地区某省级电视台工作了四年,工作和收入虽然稳定,但感觉工作上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生活状态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未来的样子,于是辞职考研,报考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是差了几分被调剂过来的。因为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17年招收的人少,如果我早考一年可能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晚考一年,(因为扩招)我就考上全日制了,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当时也没有想到会没考上(全日制),在调剂非全的时候肯定也是纠结过的,但是考虑到毕竟是985,师资力量也很好,所以我就来了。”晓婉认为,造成当今非全日制研究生受到区别对待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她总结说:“第一,之前的在职研究生的余温还在,人们对于非全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是花钱买学历的印象。但是不同的是,之前的在职研究生是申请制的,是单证,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2016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列入国家统考,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划线,同样的毕业要求,毕业后有双证,和全日制法律效力一样。虽然有些人分低一点,但是依然不乏高分考生,也有同学能考到390分的高分,但就是报非全,因为他们有工作,报考非全本身就是自身的选择。这么多人质疑非全凭什么和全日制一样,不要问我们凭什么,而要去问教育部凭什么。第二,由于媒体的放大作用,让非全日制成为了风口浪尖,很多本就对非全日制有歧视的公司借机踩非全一脚。第三,不乏有些学校的非全日制办学质量的确不够好,而为了借非全日制高昂的学费敛财。第四,也有部分学生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抱着期待进入到非全,进来之后发现很多待遇不一样,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有些自暴自弃,不像全日制同学有冲劲,给外界造成了不好的印象。第五,与行业有关,不同性质的行业对非全日制的介意程度是不同的。第六,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引入和推广中,效果不是很好。香港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授课方式不一样,学历、学位、认可度都是一样的。内地毕竟刚刚开始没几年,就像专硕刚推行的时候也有争论,现在也渐渐好起来了。非全未来的认可度会更好还是更差,我持中立态度,毕竟新事物是要经过检验的,要看国家和市场能不能处理好。总之,行业、个人能力、社会观念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一起,造成了现在的局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标签给不少同学带来了学历焦虑,小婉没有这么悲观,她说:“我现在是既乐观又很佛的状态,说到非全日制身份带来的焦虑,有的话也就是春招秋招这段时间,但是不光是我焦虑,所有应届生都很焦虑,不光非全焦虑,全日制同学也很焦虑。但一旦过了这个坎,非全日制的学历对我就没有任何影响了,只是现在这个坎我还没有跨过去而已,但是总会跨过去的。”晓婉的同班同学梦琪认为,为了改善非全日制的困境,“首先,国家应该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的认同;其次,应该限制关于高校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名额;企业应该通过社会的曝光,以及积极接受国家的政策引导;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多方共同努力来让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得认可,这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婉、雨涵、梦琪系化名)采写 | 张义岩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研究生美编 | 黄 雯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图片 | 来源网络责编 | 王嘉怡 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非知得也

非全研究生就业遭歧视?“非全日制=本科生、课程水、混学位……”

文/林回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正在房地产公司担任HR的桐桐坦言。她继续解释:“如果是秋招,非全日制是不(被)承认的,或者说有些岗位要求说研究生学历,(非全日制研究生背景的申请者)就报不了。”无独有偶,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在其2020年秋招工作中也表现了类似的态度。今年9月初,有网友反映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在问答环节中,明确回复了 “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一时间,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并向湖北人社厅举报该企业涉嫌就业歧视。尽管目前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已经删除了相关文章,并清空了公众号进行整改,但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该公司的做法和HR的态度就是一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同时,2018年有大比例的考生不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因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而不愿调剂至非全日制的考生约占47%。相关数据不完全估算,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为3.625万人,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为11.538万人,毕业生为2.552万人。如果现实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容易被歧视、被偏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报考呢?“应该”被歧视?某航空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浩,正在某航天院校读两年半学制的非全日制MBA,学费七万多元。他认为,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的学历歧视是应该的,很多人都是为了“混学历”,因为“付出的时间精力也都不是一个程度的嘛”。这个月,吴浩已经上完了一天英语课和近一周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他评价:“上课内容其实没啥意义,是挺水的。上课本质上还是老师讲,同学听。只是现在不是大课堂了,在座位的安排上变成了小组的那种形式。”他认为:“即使(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阶段)有努力学到知识,但在学历衡量上都是一样的。文凭和知识有关系,可没有必然联系。”曾脱产一年在警察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小景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是在混学位,同时,“课程水”的评价也让他十分懊恼。他说:“虽然他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上标明了‘非全日制’,但是他在警察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与全日制研究生并无二致,并且还常常一起上课自习及参加其他活动。”早上六点,小景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同起床洗漱,然后集合列队走去教室上课;下午午休过后再次集合,小景会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自习。4点过后,锻炼身体,到了晚上就自习或者娱乐,10点半准时熄灯睡觉。小景透露,他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业考核标准上也是一致的。每科结课后,都需要通过提交小论文来获得学分,只有学分和毕业论文都达标了才能获得“双证”。“(而我的) 一般都有 90分。”谈起成绩,小景眉毛一挑,颇为自豪。虽然在学习生活以及考核标准上,小景和全日制研究生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他认为工作之后再去读研究生确实更有优势。“就是读的书更能够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然后就更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再去学什么知识,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过全日制研究生的大学研究生导师饶教授则表示他们两人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全日制优于非全日制,特别是高校研究机构肯定更认可全日制。但实际上,还得看个人能力。”“不算是”歧视?对于饶教授提出的“个人能力”的看法,桐桐则认为:“我不绝对排除有真的想要学习的人。可根据我三年来看到的情况来说,我只能说肯定很少。”作为招聘人员的桐桐似乎还是更认同吴浩的看法,她认为的“非全日制=本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质量的怀疑。她直言不讳地说:“非全日制是真的水,水上加水”。桐桐坦言,在招聘中“采取一刀切办法”排除非全日制研究生参与校招的做法,“也不算是什么歧视”。公司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公平性和培养目标的考量。普遍认知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的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年龄比较大、可能还是公司中高层,他们与还是“一张白纸”的应届生竞争同一岗位显然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校招的培养目标是“想要自己培养人”。桐桐解释道,尤其是地产公司,它们想要通过培养更多自己人来提高人员稳定性,改变目前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风气,而在很大概率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大多数的稳定性就比较低。此外,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公司的社会招聘的话,“用人单位是不看你七七八八的学历,只要你达到本科要求,其他要根据你的履历、能力来考核应聘者是否符合公司要求。”而在熊丙奇的眼里,企业招聘不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到研究生学历的范畴之内,就是一种学历歧视。他认为:“企业招聘人才,本来就不应该把这个学历作一个排除选项,应该关注所有求职应聘者本身的能力和素养,你把非全日制学生排除在秋季之外(秋招),这当然是一种歧视,这是毫无疑问的。”他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作为我国多元化的求学路径之一,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熊丙奇强调:“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只是求学的方式不同而已。”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学校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教育、毕业生考核上,对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不同的标准,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质量差异,这就是导致招聘中学历歧视的最根本原因。此外,熊丙奇还补充道:“现在这种学历歧视实际上是很难收集到证据的,学生维权难是导致企业老是会有学历歧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非全日制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舆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质量评价。”所以,企业会在招聘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对待也不奇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这是一种区别对待。”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做人才筛选时不够专业时就会出现把学历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不是更看重对人才能力全面的评估。真正被影响的人?事实上,被学历歧视所影响的人除了像小景一样“少数认真学习的人”,还有一些报考了全日制但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应届生。从前文给出的数据推测,仍然有53%的人可能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析人士表示,在就业市场上,真正被歧视影响的可能就是非全日制应届生。2016年,教育部出台《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意味者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并轨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度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往后两年则有不少自主划线院校出现非全日制名额空缺的情况。有媒体报料,也有不少学校甚至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小彦就是一名非全日制的应届生。2017年年初,大四的她,成功进入了某高校的全日制法律硕士的复试,但后来因为分数原因,接受了学校调剂建议,该年9月入学后,正式成为了一名非全日制应届生。她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们班“大概有一半是应届的”。非全的身份对他们的最大影响就是没有和全日制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现在这个情况,好像我们选择非全日制就是一种罪过,找工作的机会还不如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她在求职中,发现有些银行在电子简历中,只有“全日制和在职”或者是“正规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的选项,根本就没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择。在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非全日制就和以往的在职完全不一样了,一样的入学考试,一样的老师教学,学一样的课,参加一样的活动,“为什么非全日制就要被招聘单位定义成低人一等呢?”桐桐认为,学校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行为“挺坑的” 。因为用人单位还是倾向于一刀切的方法,不会逐个甄别非全日制是否是被调剂的应届生。“但是这些人在选择接受调剂成非全的时候,就应该想清楚(后果)。”储朝晖也认为,学生在考虑是否接受调剂成非全日制时,“不能太理想”,要考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确实和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不管是不是应届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们在空余的时间就应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来应对毕业后就业的不确定风险。垂直类博主非全研究僧bot也表示:“就业是双向选择,教育部的原话。”尽管从他的其他微博图文看,也许他一直都在发文声援非全日制研究生抵制学历偏见,并为同学提拱了自救工具(人社局投诉通道)。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文规定了:“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目前,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定向类别。这些大学的做法与桐桐的想法一致,她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严格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要求,非全日制就应该只招定向类别,且不允许全日制调剂成非全日制。暨南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广州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华南师范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山东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而熊丙奇则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正如前文所述,他认为,企业明确将非全日制排除在秋招之外,就是一种歧视,有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这类涉嫌学历歧视企业的监管,纠正它们在招聘过程中的学历歧视行为,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企业要遵循公平就业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在人才招录时,不能出现类似的学历歧视行为,要带头推动就业公平。《中国经营报》也查找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开始作出行动,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纳入到招聘条件中来推动就业公平的实现。2019年9月10日,山东省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在其照片高层次紧缺专辑人才补充公告中,明确说明了在此次招聘中,2016年12月1日后被国内高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资格。“隐性利益”大于争议从种种现象中可以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的确面临着就业中的学历歧视困境,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多所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仍正在增加,每年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行列的学生不在少数。《21世纪经济报道》还以南京大学为例,称该大学2020年计划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约1400人,比去年录取人多出3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在前,为何还有人接连报考的原因到底如何?小景的回答很诚恳:“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与我的升职没啥关系,但其实读研还是能带来很多‘隐性利益’。”他认为,现在看来,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是在同等条件下,我的学历为我的职业生涯加了分,因为身边研究生不多,大部分是本科和专科;第二是研究生学习使我考虑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同时也更深刻,更能照顾他人的感受;第三是研究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积累的人脉也很有帮助。眼下,小景正在准备在职博士考试,读博需要两名国际关系相关专家额推荐信,小景说,正好可以联系他的“研究生导师试试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带来的“隐性利益”也是吴浩仍然很乐意去上课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和硕士学位能为他在日后的各种评分排名中获得加分,以及可能成为日后升职的敲门砖。另外,“带薪上课”的魅力也不亚于“隐性利益”。吴浩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上的非全日制是研究生“属于公派性质”,“在拿工资的同时,还可以再有个研究生学历,”能减轻不少负担。正如吴浩所提及的“公派”读研,桐桐表示,很多公司会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当作一种外部培训手段,巩固人才,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所以,公司通常会鼓励或者要求员工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我公司就会送高管出去培训(非全日制研究生),然后经过一系列内外部的培训后,挂职,考核,通过后就升职了。”非全日制应届生小彦则告诉《中国经营报》,她在考虑接受调剂时,也曾想过,可能毕业后会遇到一些身份认同上的问题,但她觉得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都已经并轨了,未来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还有她认为“学校本身也不错,上课后也发现课程和授课老师都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了”。人脉资源、教养学识、日常考核加分、未来升职的敲门砖等“隐性利益”,仍然远大于就业上的困扰,这或许是很多人依然乐意投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争议犹存,但中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改革刚刚推行四年,从制度到实践的步步成熟,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编辑:黄玉璐 校对:翟军)

被掩埋

985非全两年花了12万,今年终于拿到了20W的offer

自从分数出来后,加上教育部官方现身替非全学生撑腰,不少童鞋都在犹豫要不要选择调剂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别着急,今天羽生学姐通过采访多位学长学姐终于帮助大家理清楚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方方面面的利弊。非全是什么?2016年之前,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但这毕业证十分重要,它代表了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仅能代表硕士学位,毕业证由教育部颁发,学位证由学校颁发。自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会在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这一点意味着非全日制在学历上和全日制一样的,都属于硕士学历。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再次发布文件《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官方替非全同学撑腰,强调了非全和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拥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并且强调了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可以根据需求应提供平等要求,同时全日制研究生所享有的就业创业就业都能享受。听起来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实际情况呢?且听下文。非全调剂要求武汉大学2019年非全除了成绩、一志愿要求以外,还有工作要求。也就是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但是据了解,武大新闻学院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有工作。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招生简章中,也出现了这一点,学姐猜测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或许会是非全的未来重要趋势。2019年收非全调剂的院校主要有以下几个:1.无要求的学校渤海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内蒙古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西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辽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2.有要求的学校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此外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接受非全招生,但是不收调剂)要求:一志愿报考本校本学院,且过基本复试线;适不适合读非全1.我读研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一个好的学习机会,一个好的平台,985的非全非常适合你!如果是为了学历和新身份,请继续往下看。2.我本科学历如何?如果你的本科是985、211以上,学姐在此是不太推荐你来读非全的。非全学历最明显的优势一是平台,二是学历。学历你已经有了,暂时可以不考虑这个因素,平台你也有了,也可以不考虑,而且本科985、211比较好调剂去211类的高校,去处也不必过分担忧。如果你的学历是二本,建议可以考虑下非全,可继续往下看。3.你的家庭是否同意读非全?据几位同学的反馈来看,非全读完最少的是花费12万左右,以华科为例,一年学费3万;租房一年1万多一点,就算1万2;饭费,华科食堂还算比较便宜的,一个月1000足矣,一年1万2;还有其他护肤品、衣服等玩、穿、行、手机电脑等,暂且取约数1万,这样一年是6万左右,两年开销是12万。当然华科是有给非全提供奖学金、助教助管以来补贴非全的学生,但是终究是入不敷出。读非全之前,一定要和家人商量好,因为必要的时候你会需要他们的经济支持。非全认可度如何?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非全的学生毕业后是可以直接考博的,这一点很肯定,今年各校的考博简章上并没有限制。同时非全毕业的时候是有报到证、派遣证的哈,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是能以应届生的身份参与招聘,能够签三方协议的,但这一点华科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上已取消这一点。为什么取消?主要原因是原则收定向在职非全学生,定向则意味着学院不需要担心非全学生的工作。那么没有工作的同学是否有可能读上非全呢?还有没有派遣证、报到证呢?建议大家在选择读非全前,一定要问问目标学院的教务老师。作者:佚名编辑:羽生主编:羽生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其口虽言

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考生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弃考率居高不下

今儿咱们干货铺打烊,来开个考情分析帖。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已经发布,今年是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第71年,过去70年中国研究生招生和教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这个报告极有意义。小铎分别对「硕士研究生整体统考情况」和「新闻传播学科情况」两块儿信息做了提取和分析,并由此和大家探讨一下:面对爆热的新传考研大环境,大家的院校和专业选择可以注意些什么?PART 1:硕士统招整体局势报考VS弃考考研人数持续增长,弃考率居高不下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较于2019年增长率为17.8%。除了14/15两年出现了报考人数连续负增长的情况,近五年的报考研究生规模都是大幅增长。(▲ 2010—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根据此份报告的研究结论,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报考热度成一定相关性,同时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职业发展竞争愈发激烈等都会影响当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那在今年全球疫情影响下,21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在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一直在和大家强调“坚持到考完就能战胜一部分人了”,但直观的数据摆出来或许才更能说服你一定要坚持。盲目追求热门学科/城市/硕士类型在择校上,存在盲目追求热门的现象。根据调查,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生的主要报考动机,所以考生更倾向选择经济发达、就业空间大、发展机会多的一线城市,其中以北京最为热门。2020年,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硕士招生单位,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另外发现,在专业选择上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考生会过度追求热门专业,使得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即便在大连理工大学这种明显偏工科类的院校都出现了类似现象,2019年大连理工各院系硕士报录比中位居首位的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部。硕士类型中,专硕规模早已超过学硕,成为考生尤其是跨专业考生的首选。专硕火爆是多方原因促成的,社会对专硕认可度达到预期、学生为了就业的报考动机、专硕要求相对低、专硕学制设置等。但随着各专业的专硕竞争力度越来越大,或许在接下来会迎来学硕报考热度的回春。人文社科类的报考热分数线高/就业率相对低正如刚刚说到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处于报考热潮,热度的持续增长会带来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从而使得分数线整体呈上涨趋势,所以这几年频繁出现的400+分数线也是个重要印证。虽然社科类专业的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但整体看实际就业率低于工科类专业。同时从薪资来看,工科类毕业生普遍高于人文社科类。(但其实我们新闻学院的就业还是很不错滴)(▲ 浙江大学各院系就业薪资统计)此外,在各学科中,文学类报考多,招生规模却呈下降的趋势,新闻传播学科也不例外。不过今年疫情原因,各院校扩招情况就另说了。非全日制遇冷缩招这是今年尤其要关注的。非全日制是从2017年开始纳入硕士招生统考,与在职研究生的主要区别是双证+三方/派遣证。和全日制相比,非全的报考难度较小,但学费高,且一般没有奖学金,学校也不提供住宿,日常上课模式也是不同学校不一样。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率如何、社会认可度如何还没有官方数据呈现。非全日制硕士招生已经是第四年,但目前在考生群体中的意愿度和认可度都较低。主要原因还是“担心非全就业或深造被歧视”,所以即便没被一志愿全日制录取且有调剂非全的机会,很多考生也不愿意考虑非全。这就导致了部分院校和专业非全年年招不满的情况。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对非全考生身份的规定也再次把非全往“冷宫”推近了一步。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院为例,2018开始第一届非全招生,18/19年的非全招生规模都在100左右,但今年缩至15个,且分数标准和全日制一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非全今年直接取消招生,南京大学新传非全今年没再接受全日制调剂,湖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非全也都出现了大幅缩招形式。说回就业,即便国家不断下发文件保证非全日制的平等就业地位,还是存在务必要求全日制的招生单位。再加上非全今年开始对考生身份的限制,或许它会被越来越多在职者的青睐,但很难成为应届生的选择了。硕士统考考生整体画像本科出身:从本科院校来看,报考的考生中,83%左右的考生本科院校为非“双一流”,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在考生群体中,以非“双一流”考生居多。(所以,本科出身不好不要怕哇!!)报考专业:从报考的专业方向来看,绝大多数考生报考的专业方向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其中,近六成选择了报考本专业,近两成考生选择了相近专业。备考时间:从考研备考的复习时间来看,45%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至12月之间,约37%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个月以内,也有18%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超过了一年。考生素质: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PART 2:新闻传播学科情况最热门专业之一新闻传播学科的考研热度想必已经是出圈的存在。在湖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热门报考专业的统计中,新闻与传播均在榜单上且位于前列。学科跨考门槛低、考察内容较简单且就业选择广等都是其近几年愈来愈热的主要原因。学科热自然会带来更残酷的竞争,从往年调剂大户院校逐渐不需要接收调剂考生的情况就能窥探一二。所以这也给大家一个警示,择校的时候务必仔细考虑清楚你的目标是“求稳还是搏好”,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去报考热门院校,等到一志愿落榜不得已去调剂时或许会更心累。报考规模大招生占比不高这不仅仅是新闻传播学科一家这样,根据报告数据,是整个文学类学科,尤其专业硕士都存在这种情况。学科热但招生名额不多,翻译和金融都在招生占比排名中都上榜了,但没有新闻与传播的位置。专硕成优选学硕被赶超新闻传播学科报考专硕的学生规模远大于学硕,主要原因有:1.大部分新传院校都是专硕招生名额大于学硕,从直观数据来看,会让学生觉得专硕更好考。2.新闻传播学科是跨考大户,且新闻传播学硕往往对专业知识要求更多更深,相对来说专硕的理论考察较少且应用型的考题更多,也就更适合跨专业考生,所以大家首选专硕也是情理之中了。3. 那对新闻传播本专业的考生来说,除了极少想读博的同学,大部分都是为了读个研提升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也会倾向优先选择MJC。PART 3:一些小提示看这种官方报告不能看个热闹,它其实对你们的报考选择和读研规划也有着警示意义。1摒除对学硕的“偏见”不是跨专业考生就一定得报专硕,也不是因为读研为了就业就只能报专硕。事实上,跨专业也能考学硕(可以看看武大学姐的跨考学硕经验 【状元锦囊】武大学硕404分,专业课总分260分,学硕哪有那么难?),读学硕也不耽误你毕业后直接工作。甚至,我觉得学硕研究生的选择范围更广。当初我选择MJC也是抱着“读研后就工作所以选专硕”的想法,但是真正读完两年后发现,人家学硕也能实习,甚至有更多时间去规划实习和职业方向,专硕匆匆忙忙的2年,学术要求差不多高,校外实习实践更不能少。因此,不需要惧怕学硕。有的院校已经是专硕难度超越学硕了,比如华科!2最好能有明确职业方向这是在导师双选会上就被我导问的问题,读研后想做什么?继续读博还是考公务员还是去私企?研究生时间比想象中过的还要快好多好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有目标地武装自己,比如想进高校但没入党的,请在研究生期间务必入个党!!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毕竟小铎现在也没想明白呢,但希望你们明确且坚定。3忌盲目追求热门院校这也是刚刚提到的,想清楚你是“求稳还是搏好”,能不能接受落榜的结果。虽然新传考研竞争大,但不眼高手低,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和专业,想稳稳当当读个研究生,还是不难的。当然,这都是大家的选择!小铎只是做个稍稍提示喔~3非全日制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慎重前两年被问到“非全”值不值得读时,我的答案都是“至少985非全是值得读的,尤其是华科的”,毕竟除了学费贵没住宿,其他培养几乎和全日制没差,且我身边非全朋友就业也都很乐观。可是今年华科、湖大等院校的新传非全随着教育部规定做了改变后,个人觉得,一些本科不错且考研成绩不错的同学,还是“慎重”吧。编策︱元元学姐主编︱元元学姐总编︱元元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伊戚

考在职研的你,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考名校?名校就意味着难考吗?

说起考在职研,很多同学都是抱着报考名校的想法。究竟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要报考名校呢?那当然是因为名校自身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但是名校,考试难度大,入学难,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想要上名校,还是有简单的报考方式的。 第一种:同等学力申硕以该方式报考,相对比较简单,可免试入学。从报考难度来说,同等学力申硕的招生院校报考难度都是相同的。不论是985、211名校,还是省、市重点大学,满足条件都可以免试入学。而且,同等学力申硕的分数线历年固定,一共考两科60分/科就可以通过考试,这是国家统一分数线,达到这个分数就可以通过了。接下来顺利完成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所以,以这种方式报考名校和非名校难度是一样的。但小编建议还是选择名校,既然难度相同,获得一个名校的研究生证书不论是就业发展、还是晋升、求职等都帮助都会比较大。第二种: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免统考,同学们无需参加任何统考考试,只要参加院校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即可,而且可以获得国外学位证书,经过中留服务中心认证后,使用效力等于国内双证。第三种: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名校和非名校的难度差异就比较大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都是全国统一招生,每年报考人数非常多。尤其是名校,学校名气越大报考人数越多,分数线也高,竞争压力也就更大,而且还是淘汰制度。想要考上就要比别人更努力,更优秀才行。但是,现在有部分院校的招生专业是可以先入学后统考的,同样获得学历学位双证。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BA、中国政法大学MBA、北京林业大学MBA的等等。综上,以上方式都可以上名校,同学们综合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即可!目前,2020在职研究生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等详细信息!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2021考研人数或将突破400万,竞争越来越激烈,选对方法很重要!2020考研国家线公布,5月20号左右开放调剂系统,你做准备了吗?

神无恶乎

为何考研的男生总是比女生少?即使读研可改变人生,他们也没法选

为何考研的人中男同学很少?他们并非不想读研,而是有难言之隐!除了高考,考研也是改变人一生命运的一个机遇。就算是为了以后有个好的未来,找一份好工作,读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今已经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这条路,2020年高考人数一度高达341万。但是很多考研的人不难发现,这其中女生有很多,相对而言,男生选择考研的却没那么多。为何考研的同学中男生很少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何考研的男生总是比女生少?即使读研可改变人生,他们也没法选!对于大部分的男生来说,他们并非不想读研,而是有难言之隐。许多年前小水认识一个陕西的考生小田,因为高考发挥失利,只就读在一个普通二本学院。所以他大一的时候就打算考研,并将目标定为江苏的一所985名校——南京大学。本科期间,小田除了完成本科所有的课程之外,也在积极备战考研。即使他的成绩很好,但是他的本科院校并没有保研资格,想去名校读研也只能通过考研这一条路径。在定了考研院校和专业后,他一直在为考研而努力着。当然,这备考期间很多人劝他改换考研院校,他也曾动摇过,毕竟每年只录取两人。但是南京大学有他希望读的专业和导师,所以就比以前更刻苦的努力了。大三那年,他报考南京大学的导师到西安做科研讲座,他慕名前去拜访,并表达了自己想考研的想法。导师非常欣赏他,和他聊了很多,也非常欢迎他报考,还特地和他一起吃了午饭。这位导师回校后,还偶有和他有些许联系,他本科阶段发表的一些论文也受到了导师的嘉奖。有了南京大学导师的这层关系,小田读研的话难度会比其他考生低很多。若是有幸考研初试超过专业复试线,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悬念了。但可惜的是,他在大四的时候放弃了考研,直接选择了在西安一家公司就业。这位导师感觉非常可惜,他本打算还想再考,但是工作后压力越来越大,逐渐就放弃了。主要的原因是大四的时候他的家庭出现了变故,父亲重病在身,倒下了,家里基本上没了经济来源。他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选择就业,找了一个待遇很可观的工作,毕竟下面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妹妹。后来父亲亡故,他又要供养妹妹读大学,读研的道路离他就越来越远了。除了小田这种来自家庭压力的情况,也有一些男生不选择考研,也有其难言之隐。即使想通过读研有个好学历,找一份好工作,或者是继续读研读博深造,但是在日益增多的考研大军面前,也是有心无力。之所以考研的人男生比女生少,也有以下一些原因:01、男生本科成绩较差,考研难度大纵观本科阶段,普通院校学霸中以女生居多,即使再差,垫底的也大都是男生。所以,男生本科成绩较差,相对而言,考研难度就大了不少。不少男同学在读书的时候,比较担心自己挂科或补考,只要拿到毕业证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至于考研的话,很多人觉得非常困难特别是冲击名校,更是没几个人愿意选择,即使随大流去考研,也不过是考研炮灰的下场。02、男生本科毕业后找工作更容易,高薪也能拿本科毕业后,男生找工作更容易,女生找工作却相对难一些,所以这也造就了男生考研的少一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男同学就读的大学专业很多是偏理工类的,这样的专业容易就业,也好拿高薪,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如计算机类、土建类、电气类等。03、感情的压力,父母希望早日成家男生若有感情牵绊的话,女友不考研,选择考研的人就基本上没有了。考研圈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情况,考研的情侣,都成功了肯定会在一起,其中只要一个没考上就没戏了。如今大学期间恋爱的情况很常见,要是有了感情的压力,即使女友考研,很多男生在重大的压力下,也不得不选择放弃考研。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男生要成家立业,肯定要工作稳定和事业有成,这样才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本科毕业后很多人都二十三四了,若是在考研的话,肯定无法在三四年内安定下来,到手的爱情可能就鸡飞蛋打了,这也是为何男生想选考研而不敢选想原因之一。当然,选择考研只是每个人自己做出的选择,即使不读研,也一样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成就一份事业。但,也有一些男生在成家立业之后,选择考取在职研究生,这样的话一方面不打扰如今稳定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成就了自己当初的梦想,这也何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你觉得考研的同学中男生比女生少的原因还有哪些呢?你如果选择考研的话,但是却不能选,你觉得最大的问题会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法式

靠着调剂招生的“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差别不仅仅是毕业证

今年的考研报名格外热闹,还没开考“非全日制”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某HR的惊人言论“非全日制=本科”。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录取实行了并轨发展,证书拥有同等效力,毕业标准同等质量。但是在毕业证书上还是清晰地注明了“非全日制”四个大字,这也是HR判断一个研究生最快捷的标签。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轨的第一年(2017年)大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指标,包括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内的诸多名校2017年的非全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山东大学40%的非全计划在调剂之后仍然缺额。是不是看起来非全招生尚能招到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录取的非全研究生绝大多数为调剂而来。以天津大学为例,2017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硕)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仅有1.3%,校内调剂生占到34.5%,而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调剂生占了64.2%,这也是大多数名校非全招生的比例分布。那么“非全日制”不受待见的主要原因在哪?1、毕业证书注明“非全日制”。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了,虽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学习考试以及毕业论文方面差距并没有多大,但是在每年数百万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之下,HR并没有工夫对求职者进行各种能力测试,更何况许多理工科岗位都是在长期累积下才能看出每个人的潜在能力,所以,毕业证书便成了对非全日制学生最大的不公平。这跟一些名校的异地校区一样,毕业证书注明校区和分校可以说是截然不同。2、学费高没宿舍没奖学金虽然部分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与全日制学生相同的奖助政策,但是更多的院校是非全日制学生不参与奖学金评定。在部分京沪高校,非全日制不提高校内宿舍,这一下子就得多掏15-20万的费用(更有甚者全日制专硕也不提供宿舍)。单单在宿舍一方面就暗射出一条潜在的高校歧视链: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专硕。高校都区别对待自己的学生,指望社会能一视同仁,现实吗?3、录取标准并不一样虽然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招考方式一样,执行的院校分数线一样,但是具体到各个院系并不相同。光是从各大名校的调剂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全日制硕士考不上可以调剂非全日制,但是反过来却不行。事实上,非全日制硕士在目前许多院校之中,过了国家线或者自主划线,就能被录取。2019年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开学未报到,而这其中以非全日制硕士为大多数。2020年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写着: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面向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招生,录取类别为非全日制定向,考生档案不转入学校,学校也不接受户口转入、不提供奖学金、住宿、公费医疗和就业派遣。说白了,这就是以前的在职研究生。看来非全之路何其漫长,想全面与全日制接轨并享受同等待遇尚需时日。如果再过几年,非全日制依旧是靠着调剂招生,毕业还不受人待见,那么各大高校肯定会逐渐收缩非全计划,否则早晚会砸了招牌。

旧电视

脱发容易脱单难:北京一相亲平台严审学历,参与男女像应聘工作

最近,“含陌率”在朋友圈火了。起因是北京“陌上花开HIMMR”这个相亲平台,也是一线城市精英人士的相亲平台。而含陌率,则等于你的朋友圈中关注该平台人数/你的微信好友数。某种程度上,含陌量的高低直接反映朋友圈的质量。含陌率越高,证明你的生活中985名校的人越多,一般以达到50%作为鄙视链顶端生物。明面上,任何从陌上花开HIMMR微信号看到活动推文的人都可以报名相亲,实际上,最后入局的清一色的都是985名校毕业生。1、高端限定的相亲局“陌上花开HIMMR”是由两个清华大学的校友在2015年联合创办。二人创办的初衷就是希望在清北这样男女比例失衡的院校早日解决个人问题,兼顾同学脱单。在当时,只有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四所院校的学生可以在这挂牌交友。直到2019年,该平台才扩容,QS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的海归,包括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学生也可参与。参与该平台相亲的男女更像是应聘一份好工作,提交自己的学历、学位证书,甚至是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认证,去获取一个从线上到线下的入门资格。在这,985毕业只是入场券。相亲过程中,也是秉持着高效的原则。两男两女坐一桌,互相闲聊8分钟,随后男生移到下一桌,女生不动,等下一轮男生移过来。在这样轮转似的相亲里,年龄、学历、收入、户籍都明码标价。在每一个8分钟里,他们互相试探、询问与博弈。在外界眼里的”优秀成功人士“在这里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2、收入越高,越看重“门当户对”尽管上述明码标价的”爱情“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门当户对是婚姻里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收入越高,越看重门当户对。当一个人的能力处于高等水平的时候,就有足够的底气去选择跟自己同水平的人。这一点在WhatYouNeed x 虎扑公布的《最受欢迎的女友职业排行榜Top10》中也可体现,调查指出:无论是哪个年龄、哪个城市,男生们最期待的女友工资水平都集中在5-10万这个区间,但年收入10-15万的人群中,有73.1%的人期望另一半的收入和自己相当。而收入越高的,就越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和自己有同样的物质水平,能够共进退。3、学历这张入场券,你怎么看?面对985毕业只是入场券,有网友说:该平台设置这样的学历要求是非常好的,因为学历相对其他条件是最直观能够判断一个人的条件。同样的,在找工作、评职称、落户等多方面,学历也都是最直观的判断因素。也有网友认为该平台的做法有些偏激,但不管怎样,努力提升学历就是最直接提升自我的方式。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提升学历,也就意味着提升了升职加薪、评职称、考公务员的几率。现在报名在职研究生,还能免试入学、先读后考,毕业就能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是在职人员提升自我的一个好的方式。详情可登录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