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在职人士利用业余时间读研,比较方便,也是很多在职人士的选择,但是在职研究生也要考试吗?考什么?在职人士当然也是要参加考试的,不论是什么报考方式,不参加考试是无法获得证书的。就目前来看,攻读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的方式有两种,只不过,一月联考要难很多,而建议大家选择同等学力申硕,可以先上课,满足条件,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一门外语一门学科综合,满分100分,60分及格制。申硕难度低,速度也比较快。考在职研究生后用人单位承认吗?在职研究生国家承认吗?银行、国企等用人单们认可吗?这是在职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最常见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一下,国家是承认在职研究生的,银行、国企也是承认的。考在职研究生的费用情况考在职研究生首先要付出的肯定是经济方面的,毕竟读在职研究生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除了学费外,还有一些其他费用,比如报名费、教材费、考试费、论文答辩费等。不过在职研究生费用跟报考方式有一定关系,比较便宜的是同等学力申硕,在2-5万元左右;其次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多数专业是3-6万元左右,少数专业是8万元以上,比如MBA专业;最后是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基本是十几万起。在职研究生基本是没有助学金、奖学金的,所以,报考的学员在费用方面一定要有所准备。考在职研究生有用吗?首先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当然有用!读在职研究生不必放弃现有的工作,从而不会有经济负担,因而就没有后顾之忧,再者还能继续深造考博士。在工作的这几年中就可以把文凭拿到。这样节省了时间,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积累工作、社会经验,同时通过更高一级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何乐而不为呢?这一点的优势,在你研究生毕业后职场求职中就会明显地体现出来。读在职研究生它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观点更成熟,这也是我们读在职研究生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普通研究生毕业可能找不到工作,在职读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学所需要的知识,针对性更强,带的问题都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当人们用自己的劳动改变了经济状况之后,读研的梦想再一次燃起。因而读在职研究生的人会比其他人更珍惜读研的机会和时光,在学习上也更加勤奋。
改革后的在职研究生考试招生形式为12月统招在职研究生好5月同等学力申硕两种,12月统招在职研究生采用的是先考试后入学,5月同等学力申硕采用的是先入学后考试,那么两种在职研究生报考流程具体都是怎样的呢?同等学力申硕提交申请满足同等学力报考条件的申请人可通过信息平台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考生进入报名官网以后,需要先进行注册,然后再填写个人信息,完成网上缴纳报名费环节后,报名就算成功了。院校审核申请人在提交申请后,按照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信息采集,核对信息并签字。另外,在现场确认时,需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材料,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核。课程研修通过资格审核的在职人员在院校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相应的课程学习,在修满课程学分后,进行在职研究生课程考试。课程学习方式较为自由,学员可选择周末学习或者假期学习或者远程学习等。参加全国统考通过课程考试的考生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以及准考证按规定参加考试,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包括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两项,每项都达到60分就算考试及格。硕士论文答辩按照规定通过所有课程考试以及全国统一组织的申硕考试后,要在一年内提出学位论文申请,并在提交学位论文后半年时间内完成论文答辩,答辩通过的将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12月统招在职研究生选择院校考生可以登录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各院校所开设专业做一定程度的了解,选择自己意向的学校和专业。网上报名12月统招在职研究生9月为预报名,10月为正式报名,具体时间需关注研招网官方公布的信息。符合12月统招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的考生首先需要注册为学信网用户,注册成功后登录研招网,然后按提示步骤开始网上报名即可。现场确认(11月)现场确认的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不含推免生)要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参加考试(12月或次年1月)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参加专业硕士联考,在考试时要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等证件,具体考试时间请关注在职研究生信息网。成绩查询(次年2-3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般是次年2-3月份,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省市研究生招生官网、学校官网公布。届时可登陆网站或是拨打电话进行查询。复试调剂(次年3-4月)没有被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录取,并且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以及网上报名时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均可参加网上调剂。考生复试(次年3-4月)考生可以同时接受两个(或三个)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互不影响。接受了一个志愿的“复试通知”,不会影响其他志愿,但是招生单位可以看到考生收到“复试通知”的历史记录。录取入学(次年9月)双证在职研究生采取初始与复试成绩择优录取的方式,当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考生可在九月份与统招研究生一同入学。“注意:以上日程仅供考生参考,请以教育部公布的文件为准,或查看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长春文华教育培训中心的在线老师!
“国家承认在职研究生吗?”虽然近几年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还是有很多学员在报考的过程中流露出了这样的担心。小编想要对这些考生说,在职研究生是值得大家报考的,犹豫只会让你错过最合适的报考时机。首先,在职研究生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身份,一部分时间在职工作,一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什么是国民教育系列呢?就是国家通过制度和法律提供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是受国家和社会承认的。其次,在职研究生毕业所得证书是国家颁发的,具有法律效力以同等学力申硕的形式报考在职研究生,毕业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则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非全日制学历证书。以上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所获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没有任何区别,而且都是国家承认的。最后,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并不低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的入学条件要求报考者最低为专科学历,而后期申硕则必须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满3年的条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根据所报考专业不同也有所不同,同样最低也是专科学历。少数专业本科应届生可以报考。并且对于管理类专业来说,除了要满足学历要求,还需要满足一定工作年限的要求。而且,想要通过以上两种形式获得相关证书,都是需要参加国家统考和院校课程考试的。总之无论是入学还是毕业都是有难度的。综上所述,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并且受国家和社会承认。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可同等学力申硕
随着工作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在职人员感觉自己现有的学历、专业能力逐渐变为劣势。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逐渐成熟,则吸引了这些人员的关注,而想要报考在职研究生,普遍比较关心的就是学费问题。在职研究生学费在职研究生的学费主要是根据报考形式来划分的,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的费用区间。目前,在职研究生有四种形式可供报考。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的学费在这几种形式中,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宜的,大部分的普通工作人员都是可以接受的。同等学力的学费区间是1.2万到5.7万,每个院校只要是采用这种形式招生,规定的学费基本上就是在这个区间内变动。专业硕士专业硕士的学费有高有低,是跨度比较大的一种报考形式。一般来说,学费区间是在1.8万到39万之间,虽然跨度比较大,但是大多数的院校专业在学费的规定上都是在10万以内的。 高级研修高级研修主要是那些企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选择攻读的,学费在0.58万到15.8万之间。虽然有的院校规定的学费很低,但是通过这种形式是无法获得硕士相关证书的,所以想要提升学历、学位的人员,不建议报考这种形式。 中外合办中外合办也是学费跨度比较大的一种报考形式,是国内院校与国外院校合作举办的。学费区间是在6万到52万之间,而且大多数院校专业的学费都是在10万以上,如果经济能力不是特别好,对这种报考形式要慎重考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员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目前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主要有两种: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那么该如何报名呢?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每年10月份报名。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是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在每年12月份左右,复试是由各院校自主安排,时间及考试内容由院校自定。毕业之后获得双证,即研究生毕业证与学位证。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先参加课程班学习,满足条件(本科有学位毕业满3年)可参加申硕考试。申硕考试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每年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考试考一门外语,一门学科综合。满分100分,60分及格线。最后获得结业证和硕士学位
如今报考在职研究生是越来越火了,很多在职人士都想通过这种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而专业硕士复试中的面试环节也是通过复试的一个重要关卡,很多考生对面试都是很担心的,其实面试是有一些技巧的,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在职研究生面试技巧。在职研究生网在职研究生面试技巧:1、考生的自我介绍考官对于学员的第一印象就来自于自我介绍,在介绍而定时候,学员要尽力压制心中的紧张,并且要保持微笑,要表现出自信的状态,这样才可以突显自己的优势,如报考的工商管理专业,就要详细的讲解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2、自己对于专业的认识和职业规划考生应该对自己报考的专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还要对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有资质的一些想法,同时在面试的时候,考生也要详细的讲解一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显现出考生对专业度,这样可以让人更加信服。3、注意细节细节往往是成败的关机,同时细节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不足,并且在面试的时候,要有礼貌,如进门时一定要敲门,并且也要报手机调成静音。而且要很有礼貌的与考官打招呼,同时这些表现也会为自己的面试增加砝码。
如今的职场竞争激烈,很多在职人员为了能够应对竞争,就考虑去报考。既然选择了读在职研究生,那么就会有一个证书获得的问题,在这里就为大家说一下,2018年报读在职研究生能够获得毕业证吗?在职研究生毕业证书目前,报读在职研究生主要有两个方式,分别是同等学力申硕和专业硕士,这两种方式最后获得的证书也是有所区别的。1、同等学力申硕这种方式采用的是先进行学习,后参加考试的模式,只要学员有大专学历就可以报名学习,等到学完所有课程之后,学员会得到一个结业证书。如果学员是本科有学士学位达到三年的,是可以报名申硕的。学员通过考试以及答辩,就会得到硕士学位证书。因为这种方式不是学历教育,所以是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的。2、专业硕士这种方式采用的是先参加考试,后进行学习的模式,符合报名条件的学员需要先参加全国统一联考的初试以及学校组织的复试,而且是初试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复试。这两个考试都通过了,学员才可以开始学习,等学完所有的课程,并且完成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书以及硕士学位证书。因为这种方式是学历教育,所以是可以获得毕业证书的。所以,能获得毕业证书的是专业硕士,而同等学力目前还是不可以的。通过以上的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与在线老师进行咨询。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已经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又有很多新的小伙伴准备踏上考研之路,但是你准备好了吗?一个被大家问到的“生锈”的关键问题,今天为大家仔细解答一下。在你决定报考之前:第一:你要确定想考的院校和专业第二:确定报考方式然后才是如何报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不同,流程也不一样。同等学力申硕:①参加在职研修班②研修班结束,报名全国统一的申硕考试③通过申硕考试,完成论文答辩④最后拿到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①10月研招网报名②12月底考试,为初试笔试③过线的学员,参加院校组织的复试④考上之后,在校学习3年左右⑤完成论文答辩⑥拿到证书在你10月份报名之前,能做的就是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复习,复习。以上就是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流程,把过程了解清楚了,一步一步来,目标就达成了。 关于在职研究生的更多疑问,您也可以在微信后台留言,回复“姓名+专业+联系方式”,将有专业老师为您答疑解问。
2018年的在职研究生国家线分数将要在3月15号左右公布,马上就快到了,很多学员都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国家线公布,根据今年报考的相关情况:很多相关机构分析了下2018年的在职研究生国家线趋势,下降的可能性要大一点,下面看看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的吧:1. 每年公共课程的难易程度很多人在公共课考试中败给了英语,英语这门公共课程在很多专业中的考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英语的难度也是国家线高低的影响条件之一。比如说:金融学专业以及文学类专业,之前曾达到55分。2. 每年报考在职研究生人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研究生教育,在职研究生也无一例外。特别是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一度增长到238万,相比去年增加30多万,也正因为报考人数的增加,使得国家线水涨船高,通过难度也相对增加。而且在这些报考研究生的人群里,不乏那些在职的已经二战甚至三战考研的考生。3. 每年院校招生的人数各大院校每年的在职研究生招生计划也不太一样,有时候会多些名额,有时候会少一些。大部分的院校每年招生人数相对都不会有太大变化。总之,2018年的在职研究生国家线需要综合全国考生情况来调整的。不会因为某个学校或是地区差异而发生大的改变。但是由于今年很多考生反应专业课普遍偏难,甚至有些院校改考考试内容,不止英语,政治也出了很多新内容。所以国家线很多专业可能会有小幅度降低。
随着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通过这种在职教育来提升自己。因为同等学力申硕形式是相对简单的一种报考形式,因此很多人都想要在2018年报考此形式并且参加申硕考试。那么,2018年报考在职研究生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有条件限制吗?2018年报考在职研究生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有条件限制,第一必须是参加课程班学习的学员。对于在职人员来说,2018年报考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形式,首先需要向目标院校提交自己的报名材料,通过资格审查后,才能免试入学,参加课程班学习。也就是说,首先,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考生必须是参加了课程班学习的在职研究生学员,否则的话,是不能参加此考试的。2018年报考在职研究生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有条件限制,第二申硕考试的报考条件。在职研究生学员参加课程班学习的时候,想要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话,还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即就是: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有三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或者是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这些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之一就可以申请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以上就是对2018年报考在职研究生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有条件限制的介绍,希望对想要报考的在职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