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整理了一部分地区和院校的扩招计划情况。最近,很多地区和院校都在陆续公布自己的扩招计划。这不,又一省份公布了自己的扩招计划。贵州省贵州省教育厅: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3月17日,贵州省教育厅印发《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其中提到: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扩招名额这么多,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机会。还有更令小编意外的是,这所院校表示,或将扩招名额全部用在医学专业。那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在采访时表示:学校准备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依据目前来看,医学人才对于社会来说很重要,医学人才紧缺,院校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机遇,好好备考,增加自己成功上岸的几率。没有报考医学研究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现在还有报考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机会。医学在职研究生现在还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既可以选择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获得学位证书,也可以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报考,获得学历学位双证。所以,还没有报考医学在职研究生的同学,抓紧机会!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国家线迟迟不公布是有原因的!关于国家线你知道的太少了!报考在职研究生也要达到国家线吗?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目前绝大部分本科生入住2000年以后新建的学生公寓。其中紫菘学生公寓可住10000余名学生,韵苑学生公寓可容纳近20000人入住。公寓内每个房间建筑面积27平方米,可住4人,带洗手间,有淋浴。每个人一套单独的家具(下面是书桌和衣柜,上面是床),每房一个四层储物柜,正好一人一层,可以堆杂物零食之类的。网线之类的很方便,一人一个接口和ip,不存在抢ip的情况,且价格便宜速度超快。10.1-5.1每晚23:00断电,断网晚一点。目前本科生宿舍最好,研究生次之,博士在建宿舍也快完工了。学校食堂有30多个,是武汉食堂最多的学校。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103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数 8个。关于华中科技大学能介绍的内容实在太多,小编能力有限,只能挑一些重点介绍一下,可能有很多朋友关心的点小编没有照顾到,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补全或者纠正。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所大学,被大家称作是“南方小清华”,是全国最科技的“985”高校,据说食堂数目非常多,足足有35个,一个月去一个食堂都去不完啊。考研能够考上这个大学的小伙伴们有口福了,你猜到是哪所大学了。它就是位于江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有没有猜到?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小伙伴,是真的有35个食堂吗?小编也想去……吃华科还有“森林式大学”的美誉,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除去这么好的硬件设施,华科的实力怎么样呢?值得大家报考吗?对的起“南方小清华”这个称号吗?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985工程高校,占地7000亩,绿化72%,97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和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3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第一,5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三,8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十.........。”华科的15个学科领域保持在ESI全球前1%,并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9位,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保持在全球前1‰,并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7位。学校共有47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较上期增加13篇;有19篇论文入选ESI热引论文,较上期增加5篇。高被引论文和热引论文合计480篇,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10位。再来看看国家重点学科:怎么样,2019年考研,你想考华中科技大学吗?凭你对华科的理解,你觉得实力怎么样
提起湖北工学院,早些年应该有不少人的了解,而如今随着更名、发展已经成了一段记忆和历史。提前工学院,大家可能会想起作为曾经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但是这并非一所学校,但是也有一定的联系。那湖北工学院现在是哪所学校?现在又有哪些发展呢?湖北工学院现在肯定是在武汉,而了解武汉高校的同学,可能知道一所与之命名很是相似的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是的,曾经的湖北工学院就是现在的湖北工业大学。为什么说湖北工学院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有一定的联系呢?其实还不仅如此,湖北工业大学一所走来与不少学校发生了或多或少的联系,湖北工业大学最开始源于湖北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并先后与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组建、并入,此后还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湖北工业大学是湖北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和湖北轻工业学院合并而来,加上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机鉴定站的并入,所以湖北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机械、电气、生物工程、仪器、轻工等方面,学校拥四个有国家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艺术设计。在学科评估中,有8个学科上榜,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和设计学为B-,其他六个学科均为C类学科。虽然评估结果没有表现出很优势的学科,但是学科上榜数量在湖北双非高校中与中南民族大学并列第四,仅次于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作为最早从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省属院校之一(1986年),近些年的发展算是差强人意。虽然是一所还不错的省属重点大学,但是在武汉所处的位置却很尴尬,综合实力不敌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行业特色不如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不过从2019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湖北考生还是对湖工大很认可的,分数线仅低于武汉双非高校的第一梯队: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排列第四,成为录取分数线上第二梯队的排头兵。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之一,是免统考的方式,可以获得国外学校颁发的证书,相比于国内统考的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要低一些。想要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就要先了解招生简章。一、报考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中国社科院—美国杜兰大学、北京城市学院--英国华威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等。二、报考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可报考的专业主要是MBA、金融硕士、金融管理硕士、能源管理硕士、全媒体国际新闻硕士、人力资源管理硕士。三、报考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报考条件各校、各专业都不同,小编列举几个专业的报考条件为大家介绍一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本科有学位毕业3年及以上,且会计/金融/经济等商科专业或从事过相关工作。中国社科院-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本科有学位毕业1年及以上。中国社科院-美国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本科有学位毕业2年及以上。四、学费: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学费要比国内统考的学费高一些,一般是在15万至40万左右。学制要比国内的段,一般是1.5年左右。五、上课方式: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只有面授学习的方式,一般是周末学习,或者一个月内集中几天授课。六、颁发证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学生毕业后获得的国外学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可以在中留服认证,效力国内双证一样。想了解更多招生院校、专业以及报名流程等,可在下方“小程序--报考院校--报考类型--中外合作”查看简章。
导读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受到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而网友看后却吵翻了......研究“屁”的硕士论文又火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
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编辑 | 孙志成(温馨提示:欢迎点击每经微信菜单栏“每经整点”栏目,掌握最新最热财经资讯,财经新闻整点报。)综合自: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实习生 胡天依、中国知网、微博网友评论等
2019年度硕士研究生初试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但是这段时间并不是很平静,因为有多所院校出现了考研泄题、考题超纲等问题,其中就包括西南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对于这类问题,教育部是非常重视的,经过依法依规调查,对此事做出了做出了严肃问责。院校相关人员被惩以行政处分调查之后,经教育部研究决定:给予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行政警告处分,给予院校副校长行政记过处分。在教育部发布决定之前,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已对有关命题教师、涉事人员、学院负责同志、研究生院负责同志做出严肃处理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有关地方主管部门已对相关地方高校启动了调查问责程序。来源:教育部网站考试公平公正不可违背研究生教育是高端教育,而硕士研究生考试作为选拔的关卡,公平公正是一定要做到的,这既是对考生的负责,也是对院校声誉的负责。如果做不到公平,那么辛辛苦苦努力的考生该如何应对?院校声誉受损又该如何面对?就拿此次考试的泄题、超纲事件来说,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辛苦备战许久,结果却“功亏一篑”,尤其是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考生来说,会对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对于院校的公信力也有很大的影响,院校的声誉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累积起来的,但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问题不容忽视!命题非小事,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应提升命题的科学性从此次问题看,平衡试题保密性和科学性成了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应该扩充题库,命题形式也应该考虑由小组命题逐渐替代单独命题,如果能设立专门的审核小组,对试卷的科学性、准确性进行把关,那就再好不过了。专业事交专业人员办现在很多院校有了自主命题权,但是自主命题是个很严肃的事,院校应该重视命题工作,把考试命题工作当作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来做。最好是将命题的任务交给专业的人员来操办,这样也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的发生。关于命题人员的安排,院校应考察他们是否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只有认真负责的人,做出来的时才能让人放心,错误才能尽可能的规避。如果将命题这种严肃的任务交给不负责任的人办理,那么就是对广大考生的不负责,就是对院校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完善招生考试制度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损害的还是考生的权益。在对问题查清原委、严肃追责之后,还是要对招生考试制度做更进一步的完善才好。虽然不能完美无缺,但是一步步的完善还是有利无害的。教育无小事,教书育人在细微处,院校对招生考试的点滴细节都应该非常慎重。学校应秉承对每一个考生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招生考试的每一个环节,不求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应该做好的地方不出现瑕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职研究生的两大特点,一是可以在职学习,二是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相关的学历学位证书。在职研究生共有两种招生方式,一是同等学力申硕,二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方式不同意味着多方面的不同,其中是否有学费呢?下面为你揭晓。同等学力申硕学费:多在2-5万之间同等学力申硕课程不少课程的学费并不是很高,2、3万是大多数,5万以上较少,因此多数学员可以不用过于担心学费,而且相同专业有不少院校在招生,大家在报名时可以选择相对便宜一点的院校。目前,同等学力申硕正在招生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目前,同等学力申硕正在招生的专业有:心理学、教育学、法学、金融学、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土木工程、临床医学、软件工程、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多在2-10万之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相对来说要更高一些,但是多数也不超过10万元,虽然对学员来说有一点吃力,但是毕业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例如:取得双证、积累人脉、学习专业知识等,这样有助于学员日后的工作。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在招生的院校有: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东华大学等。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在招生的专业有: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教育管理、法律、会计学、心理健康教育、翻译、国际商务、农村与区域发展等。在职读研并非一帆风顺,其间需要经历许多挫折!
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引发争议。有网友“讥讽”: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还真是研究了个“屁”。也有网友读后评论称,看似无意义的被嗤之以鼻的事物,“深究起来,是严肃的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认为,论文能否写好,关键在于态度是否端正。在他看来,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行,“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澎湃新闻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澎湃新闻,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