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东一国企前董事长、副总经理同一天落马,曾共事九年禅定

广东一国企前董事长、副总经理同一天落马,曾共事九年

7月13日,广东省纪委同时通报对原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雄和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职顾小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通报结果均显示:两人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另外,郑雄被通报失职渎职,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私欲贪欲膨胀,与不法私营企业主搞权钱交易,在项目承接、职工录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据通报,郑雄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犯罪,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郑雄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取消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顾小蓉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顾小蓉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郑雄,1957年5月出生,广东阳江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具体不详。据公开简历,年仅34岁的郑雄已出任广东省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副总经理,2000年6月进入国有独资的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担任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记者梳理郑雄和顾小蓉两人简历发现,两人分别自2000年和2006年起,一直在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工作,郑雄到2017年满龄退休。郑小蓉随着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大国资集团的重组合并,2019年到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职。郑雄和顾小蓉在工作上有过两段直接交集,共事时间长达九年。第一次是在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顾小蓉任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审计处处长,郑雄一直任该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第二次是从2012年8月起至2017年7月。2012年8月,顾小蓉从广东华侨友谊总公司重新回到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雄和顾小蓉两人在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以上下级关系共事1年半。2014年1月14日,在国资改革的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省属企业商贸资产重组方案的批复》,组建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郑雄出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小蓉也在同一时间加入,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两人再次共事3年半,至2017年7月郑雄退休。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广东省国资委对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取消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省属省管体制。退休前的2017年2月,郑雄牵头签下了落户从化的广东省首个大型综合性健康养老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40亿元,计划在广州从化区打造广东省第一个集健康养生、老年照护、康复医疗、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社会养老综合性基地。(图源:天眼查)2019年4月,广东省政府批准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剥离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51%股权)合并,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合并后的新主体。重组后,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人为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对重组后的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定位是,要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生产性综合服务商。(图源:天眼查)郑雄简历郑雄,男,汉族,1957年5月出生,广东阳江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9月任省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副总经理;1993年1月任省石油化工发展公司总经理;1994年3月任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1996年7月任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1997年5月任省重化工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00年6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2005年4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009年4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4年1月任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7年1月任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2017年7月退休。顾小蓉简历顾小蓉,女,汉族,1970年1月出生,四川广安人,大学本科学历,1991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4月任省华大物流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07年1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审计处处长;2011年3月任广东华侨友谊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12年8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4年1月任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9年6月任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职。潇湘晨报记者 柴归综合报道【来源:潇湘晨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白豚

华大基因汪建:商人、科学家,妖魔、网红?我都不拒绝

汪建热衷于拐着弯讲话,习惯性地藏在冲突性极强的谈话方式背后,他不断强调自己贪生怕死,仿佛正是这种普世的欲念才塑造了他对生命科学的信仰。文 | 《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秀芝编辑 | 董力瀚摄影 | 史小兵场面一度尴尬起来,起因也简单,因为在座的没人再去接话,看来汪建又生气了,怒气挑在眉尖儿上。他把木桌拍得梆梆作响,并厉声道,“如果谁认为我应该被烧死,你尽管来烧,可想把我关进笼子里面去,我看谁敢?”身为上市公司老板,言谈和情绪曾给汪建、给华大带来过的麻烦事不可胜数,而眼下他却仍然会为一些偶发的措辞、字眼而动怒,比如当谈及“公司上市就是把企业家关进笼子”这种话题的时候。但你想象不到,几分钟后他又乐得眉眼全开。此人很早就宣称活到120岁没难度,后来接受褚时健夫人马静芬建议改为100岁不封顶,于是要求华大员工都要活到100岁。或许为证实起码体能储备得充分,他把两手拄紧座椅扶手,将身体稳稳撑在半空,努努下巴,兴致高昂得很。喜怒情绪交织的矛盾,只能算汪建人生中经历的冲突、乃至如今身上承载的错位里最不突出的一类。他出身干部家庭,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在少年时却结结实实地撞上了整个困难时期;父母在文革期间被“打倒”,他说头天早晨还有保姆伺候吃饭,第二天就要跑去河边光脚拉纤挣钱;他七八十年代就在国内接受了高等教育,随后留洋,在德州大学、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多年,但如今谈及海外同业,他仍然坚持称其为“洋人”;他被公司内部的一些员工视为精神乃至时代的领袖,在一些股民眼里,他却是与某个被认为声名狼藉的商人一般无二的大说谎家。很多媒体同侪无数次试图弄清楚此人的“真实”面目,最终描绘出来的那张脸却大相径庭,只留下了信息量巨大的人生经历与传奇故事;他在采访中不断告诉记者他一直站在时代最前沿处,因此根本不在乎来自背后的是非曲直议论,但隔天却在微信上发来大量为华大正名的文章;当我们带着某些看上去颇为精彩的故事与旺盛的好奇心,向一年前开始担任华大集团联席董事长的王石求证时,他却表达了不予置评、不方便置评的态度,只在离开之前突然转身问到,“你们真的以为你们能看懂汪建吗?”他热衷于拐着弯讲话,自诩为“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贪婪懒惰”,然后又会用管理理念和科技信仰来解释给你听,说这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德,例如他不断强调自己怕死,仿佛正是这种欲念塑造了他对生命科学的信仰。我们分明已经在漫长的采访周期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与这位年过六旬的企业家完成了持续一整天的当面交谈,可最终却发现,他仍然藏在眼前这些言谈、情绪、资料、观点背后难以窥见的某个地方。汪建也得意于其塑造出的复杂性,他告诉很多人说,他根本不在乎自己随便被定义为一个什么人,商人、科学家,妖魔、网红?没关系,都可以。他的员工则用赞叹的口气告诉《中国企业家》,从来没有媒体能在谈话中战胜汪老师,“连许知远也不行”。要有效地理解汪建,事业或许是唯一一条可行的路径。作为事业的一部分,华大基因近几年被摆到台面上之后,与汪建个人的关系愈发值得玩味起来,其边界不断触碰汪建的自我——或者用企业界时髦的话讲叫“ego”。当代社会成员中,怀揣着追求最高层次目标的人,往往有一种创造理想国的执念,这在企业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汪建不例外,经济学家周其仁夸他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其个人理念与身后时代的鸿沟,他表示得意并且认同,就好像他的理想国就在这个时代前方不远处。按理说,由20多年前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汪建便得到了那个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国的机会。他不必箍在大学实验室的板凳上,或者囿于中科院那个小院子里,他可以自由选择友善的城市,穿喜欢的服装,与最酷的人共事。看上去,他将得以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创造出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病痛的理想世界。可现实地说,如今连资本市场波动这一关口,汪建都还没有顺利迈过去,反而上市公司华大基因由千亿市值跌落到最高点的近四分之一之后,《中国企业家》得到了关于华大集团裁员的消息,此外该集团还剥离了一部分资产,如华大农业、华大海洋,以及华大健康旗下的颜质项目等。同时,被裁员工手上工分和华大币难以提现。华大集团公关部对此回应称:从今年年初开始,集团就制定了“战略聚焦”的经营策略,即聚焦在对旗下两大业务板块——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的支持上。至于华大农业和华大海洋,集团希望采取与别人优势互补的模式继续推进业务。华大提供技术,合作伙伴提供资金等资源。而当采访进行到此处,汪建又一次陷入了与记者在两个字眼上的争夺。第一次争夺,在于他并不承认关于华大集团“战略聚焦”的说法,最终被其首肯的说法叫做“调整节奏”。紧跟而来的第二次争夺看上去更加激烈,当被问及调节奏是否是一种妥协的时候,他对“妥协”这个字眼反应异常强烈,他不断地摆出论据并进行反问,“我们走正道,做正事,说正确的话,为什么要妥协呢?我要妥协,丢掉的是华大的发展机遇和国家的发展机遇,这个事情我问心无愧,我为什么要妥协呢?我做的是对自己对人类都百益无一害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妥协呢?我要停止就是对人类的犯罪,我为什么要妥协呢?”藏在矛盾、冲突与激昂口号背后的汪建真的从未妥协吗?抑或只是仍然在争夺关于自我的话语权?至少这件事,王石是保有自己的看法的。“一再地强调,实际上他就已经妥协了,他对别人的看法太在乎了,他说不妥协也是一种妥协。”王石来了王石与汪建是通过登山相识的,这是两人的共同爱好。王石眼中的好友汪健,专访王石独家花絮。来源:中国企业家2018年8月,在辞去万科董事会主席一年多后,王石宣布成为华大集团的联席董事长。华大集团的官方公告称,“王石将发挥其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商业运作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协助汪建董事长管理华大集团。”一年过去,这个已走过35年商业旅程的84派企业家,给华大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这是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于是我们问汪建:“王石给华大帮了哪些具体的忙?”“多了去了。”他说。稍作停顿后,他又故作严肃地表示,“惹的麻烦也不少。比如他一来,人家就说我们搞房地产了。”当把这个问题抛给王石,他的答案是,以前作为华大基因的独董和顾问,主要关注其中小股东的权益问题。成为集团联席董事长后,他更多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介入。“比如,一个新兴的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很容易在乎速度,导致经营出现不集中,那我就来把握这个东西。”“无论行业多新兴,都要有一个从培养到建立的过程,不会因为你是基因科技、互联网、AI或者别的而特殊。收缩,是当今各行各业普遍要做的。”王石对《中国企业家》说。据华大集团管理层透露,华大的“聚焦战略”确实出自于王石的推动。哦,不,在使用这个辞藻上,汪建是决不妥协的,他只认可“调整节奏”的说法。汪建称,不错的方向要坚持,但中间的节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比如科技成熟度、市场成熟度、经济支撑力、团队执行力。“谁去蛮干呢,我登山都不蛮干。”其实,王石来了之后,华大的很多变化还是很容易被感知的。华大智造是华大集团旗下主要从事测序仪研产销的公司,其执行副总裁刘健告诉《中国企业家》,以往集团在开战略研讨会时,对华大智造更关注的是技术的领先性,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汪建在内的集团领导,也会关注其日常运营指标,比如库存周转、人均产出、单位面积产出等。“不说这和王石主席的加盟有没有关系,但他加盟后,有些事情可能会潜移默化。”刘健举例称,华大集团开2018年终会时,他和其他业务负责人依次上台做总结。王石全程认真听了整场汇报。“当大家发言完毕后,王石提到自己详细计算了每个人的报告时间,比如报告时间是30分钟,谁在此时间内完成了报告,谁用了35分钟,谁用了40分钟,还谁用了50分钟。王石在点评后还表示,他惊讶并尊重华大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领先和自信,但对于一个公司的运营来说,时间观念也很重要。”华大的商业成熟度似乎也在提高。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徐讯曾向记者坦陈,华大商业化运作经验不足,运营管理不成熟,尤其早期参与国家基因库运营的队伍以科研和技术背景为主。誉马生物是一家从事干细胞存储和相关试剂研发的公司,曾在2015年底与华大集团旗下华大研究院运营的国家基因库开展合作。2018年初,华大研究院给包括誉马生物在内的11家合作商发送了解除合同通知,理由包括“多次违规使用国家基因库、华大品牌,甚至冒名发表相关言论”和“未完成合同约定目标”。这11家有7家是华大与其协商不成、单方面解约的,誉马生物是7家之一。根据誉马生物总经理梁松等人的说法,“2017年没有完成目标”,很大原因是“华大基因在筹备IPO上市时,没有向证监会申报细胞业务,要求我们暂停推广”。在合作商们看来,细胞存储尽管有助于未来的临床疾病治疗、抗衰老等,但没得到政策的明确支持,处于灰色地带。尤其2016年4月后,卫计委叫停所有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了顺利上市,华大基因不得不暂停推广细胞存储业务。梁松告诉《中国企业家》,因华大单方面解约,其细胞存储市场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由于华大方项目负责人的频繁更替,合同无法落实引发的财务问题,其和公司的一位副总被刑事拘留了37天。尽管梁松对当时与华大的合作多有不满,但时隔一年多,他有了跟华大重新合作的契机:他一位小学同学的母亲患上了晚期乳腺癌,为了吃靶向药,要做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肿瘤方向的测序。但这套测序费用高昂,同学的家庭条件难以支付。梁松向华大寻求帮助后,华大给梁的同学的母亲免费做了这一测序。通过这件事,梁松对华大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向其表示希望再次在细胞存储方面合作。再次合作后,梁松对华大的印象也有了很大不同:“不像以前那么乱了,比如面向客户的宣传文字、LOGO的使用都相当规范,人员的对接也很顺畅。”资本双刃剑还原在华大展厅的联合实验室。在采访汪建之前,我们以为他声如洪钟,铿锵急促,浑身燃烧着革命者的反叛和激情,我们甚至准备好了被“炮轰”。实际上,他语速很慢,经常停顿很久才接下一句,声音又小,就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也许是从另一个星球也不一定,因为我们的对话常常不在一个频道上。采访结束后,华大的公关团队给记者发来了一篇文章——《那些年被误解的老汪》。看起来,对于汪建来说,对话中的鸿沟一直都有。一个例子是,在2017年底接受腾讯《财约你》的采访中,汪建公开反对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一次价格在4000元左右,隔5年需要重新注射。如果换成基因检测,则只需要每3年花50块钱做一次。”他还提出一个观点:“外国人的亚型和中国人不一样,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不能信它。”此言一出,引来无数网络讨伐。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率先发难,他在微头条称:“HPV疫苗接种是为了预防高危型HPV感染进而预防宫颈癌、咽喉癌,而基因检测最多只是查有没有被HPV感染,二者不是一回事,而且查到了也没什么用。华大基因董事长为了推销基因检测而反对疫苗接种,要害死人的。”德传投资董事长姜广策也在朋友圈表示,“只能说这个董事长很无知,这个股票很高估,买这股的投资者很可怜!”华大的一位公关人员将其定义为沟通偏差,她向《中国企业家》辩解称:“那次《财约你》的团队和汪老师第一次见面,就问打疫苗的话题,汪老师也愿意回答。但在采访中,双方并没有说透,就剪辑播出去了。”其实,特立独行也好,曲高和寡也罢,都属于个人选择范畴。但2017年,华大基因上市了,身份从民营企业转变成了公众公司,随之公司和创始人都陷入到舆论的泥沼中。“错就错在,我是一个公众公司(负责人),所以我才摆脱不了(舆论)。”汪建对《中国企业家》说。“你为融资上市这件事后悔过吗?”记者问汪建。他没有直接回答,但他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资本是起了重大作用的。”对汪建和华大来说,与资本进行合作,是在全球竞争环境里胜出的唯一选择,并且绝无回头路可走。汪建告诉我们,到2012年时,在非人类(尤其是农作物)的基因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的数据量已经占到全球70%。这70%里的70%则来自于华大。这得益于,2010年华大基因从美国制造商Illumina购买了128台第二代基因测序仪。这个在当时堪称基因测序仪买卖中的全球最大订单,使华大基因成为全球基因测序能力最大的科研机构。对于Illumina来说,来自华大基因的订单,需其将一整年的全部产能投入。它感受到了威胁,开始停止向华大基因出售新的测序仪、抬高试剂售价以及中断设备维修服务。汪建想过与Illumina合资,与对方沟通多年,依然遭到了拒绝。汪建体会到,“要变成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企业,靠买武器,只有死路一条”。为了从根本上摆脱Illumina的掣肘,华大基因出价1.176亿美元向Complete Genomics(简称CG)公司发出收购要约,这是一家曾与Illumina公司实力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不过,其制造的测序仪器并不出售,而是用以提供测序服务。但金融危机以及其单一的收入来源让该公司逐渐陷入泥潭,进而挂牌出售。为了收购CG,汪建向资本敞开了大门。2012年年底,华大科技以42%的股权换取了包括红杉、软银等多家投资公司共计约14亿元现金。为了满足投资公司的退出需求,华大又走向了创业板。如今,华大集团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也呼之欲出。就在5月9日,华大智造披露首轮募资规模超过2亿美元,投资人为中信金石、松禾资本、东证资本等。华大智造表示,上市计划将会根据公司发展情况作出规划。这家成立于2016年4月的公司,最早孵化于华大研究院,在华大集团收购CG后,又叠加了后者的资源和技术。“策划人”(从左至右)汪建与刘斯奇、于军、杨焕明。来源:被访者关于汪建和华大,有一个被雕刻进历史的记录总被频繁提到:中华世纪坛,一条262米长的青铜甬道,记载了从300万年前到公元2000年,中华民族7000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最后一条记录是“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人类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密码”。但在当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中,汪建不是最核心的那一位。1984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于军,来到纽约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医学科学博士,正好遇上美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学界酝酿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这一计划旨在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由30亿对碱基组成),了解人类所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HGP的领导者和设计者之一的Maynard V.Olson,是美国著名基因组学家,亦是于军的博士后导师。1993年,于军受邀加入了以Maynard V.Olson实验室为主体组成的“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研究中心”。这一年2月,于军从纽约搬到了西雅图。当时在西雅图的华人并不多。于军在一个朋友的家里,认识了同在华盛顿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的汪建。汪的研究方向是细胞分化与增殖,与于军的专业领域不完全相同,但两人都曾作为知识青年下乡,且汪建女儿比于军的儿子仅大一岁,有不少共同话题,便常常聚在一起。“他是一个性格比较坦率的人。”于军向《中国企业家》形容汪建。HGP进程之快,出乎所有人预料。早期,英、法、日、德都积极参与了HGP。这一国际合作计划被认为是继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工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加速了HGP。“我刚到美国时,一个博士候选人要用近一年时间来解读2000个碱基对。两年后,一年就可以测2万个碱基对了。”于军说。1993年,自动化基因测序仪诞生,推动HGP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时至1996年,于军所在的实验室还在进行HGP的前期准备时,已经回国创业的汪建,也看到了生物科学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趋势。汪找到于,建议一起做点更大更有意义的事,并介绍其与杨焕明认识。杨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人类遗传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实际上,中国要不要参与HGP?中国的基因组研究计划是什么?中国的科学家将如何面对这一新的发展领域?这些问题一直在于军的脑海中挥之不去。Maynard V.Olson也一直支持于把所学带回中国,推动中国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1997年11月,于军应邀参加了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的遗传学研讨会,向国内学界同行详细地介绍了HGP的进展和前景。也是在此会议上,于军、汪建、杨焕明等人提出了中国HGP的战略构想,这成为他们共同事业的起点。当他们向中科院申请参加HGP时,并没有得到同意,中国科学界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成功。杨焕明依靠个人关系和学界的声誉,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对HGP的负责人说:“我们代表中国加入计划。”最终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组宣布,中国团队承担项目的1%。为了有足够的资源和经费参与HGP,1999年9月9日,在北京空港开发区一栋旧厂房里,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并以此身份承担1%的HGP任务。于军、汪建、杨焕明和后来加入的刘斯奇,成为华大的联合创始人。“我佩服汪建,不是说他作为科学家的成绩有多大。在这方面,于军和杨焕明更典型。严格来讲,汪建是那个策划人。”王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评论。汪建“策划人”的角色,在日后得到了放大。2003年中国爆发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华大基因在拿到病原体36小时内,迅速破译四株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全部共计30万份诊断试剂捐给政府。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听说后参观了华大基因。随即,中国科学院与华大基因联合组建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给予其90人的正式编制,任命杨焕明为所长,汪建为副所长,按照局级干部发放薪酬。可没想到的是,华大基因与中科院的关系在2006年底便几近破裂。这一年,美国公司宣称一种能够将基因测序的速度提高一百倍的机器已经诞生。该设备将机器人学、化学、光学和计算科学融为一体,尤其是工业数码相机技术的巨大进展使得人们可以拍摄用于“读取”基因微小序列的荧光分子。理想状态下,这种设备的规模化应用甚至会将测序成本降低至过去的百万分之一。这令汪建兴奋不已,他认为这是一场革命。他以慷慨激昂的措辞给中科院的领导写了一份长达30多页的报告,希望得到支持以购买这种设备。汪建写道:“中国人近代第一次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抓住这个机会,中国将尽雪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中科院的专家认为他的计划过于激进。更糟糕的是,汪建对采购这种昂贵设备表现出的急切,被怀疑想借机贪污吃回扣。他被人匿名举报,中科院随即成立调查组调查汪建。调查结果最终洗刷了冤情,但“报国无门”的汪建决定脱离体制。临走之前的中午,汪建向华大的员工宣布:“我们要去深圳了。要想一下的就别去,赶得上今晚6点火车的就跟我一起走。”那像是一个典型的、戏剧化的决定,但依然还是让汪建从北京带走了近百人的团队南下。张勇毅在大学还未毕业时,就进入华大体系,至今已在该集团工作近10年。他告诉《中国企业家》,假如当年他也处在那样的情境之下,且没有家庭的牵绊,会考虑跟汪建南下。“他是一个能聚人气的人,身上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责任感很强,热衷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这样容易笼络很多人。”汪建决定南下的同时,华大的几位创始人也面临着分道扬镳。由于家庭原因以及对科研和产业化前景的不同看法和需求侧重,于军选择留在北京基因组。杨焕明和后来加入的刘斯奇也在各自科研项目结题后,离开中科院去了深圳。“接地气的高手”汪建在国家基因库。“我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唱衰者,这一时期最辉煌也最短命,生物科学、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很快取代工业文明。在未来的生命科技时代,人们的生老病死可能将不再听天由命。”7月中旬,在2019年湾区青年创新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汪建说道。如同过去很多次的公开演讲,汪建的这些言论听起来总像是高谈阔论,离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汪建是一个不接地气的人吗?”我们问王石。“你们都产生误解了。论接地气,汪老师是高手。”王石笑答。王石与汪建是通过登山相识的,这是两人的共同爱好。在一起登山的过程中,汪建的团队会建立一些与人类基因组织学有关的实验。比如,人在登山中缺氧会濒临死亡,在这种特殊状态下抽的血,有利于对现代高原运动的研究。汪建和王石常常愿意在实验中扮演大白鼠的角色,这使得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我对汪老师的欣赏,更多源于他是一个公共卫生专家。他的理想追求非常纯粹,就是如何为公共卫生事业做事情。”王石告诉《中国企业家》。当2007年初汪建决心离开北京时,王石建议他们来深圳。“我们在深圳两眼一抹黑,有没有关系给介绍?”汪建问王石。后者回答:“你有能力、干好了,政府会主动找你,不需要关系。这正是深圳的好处。”尽管是王石介绍汪建来的深圳,但在日后,汪建与政府的紧密程度却超过了“远离政治”的王石。初来乍到时,他就问深圳政府是否愿意支持他们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他还向对方表示,如果发表了,没准是《Nature》杂志的封面,不过这需要数千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2007年10月,这一项目宣告完成,并在《Nature》封面文章发表。同年12月,《Science》杂志也报道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图谱”工作。后来,汪建向深圳政府炫称,将为这座城市在未来5年内带来十篇《自然》、《科学》杂志的论文。时任深圳市市长的许勤随即向其许诺,如果得以发表,论文的每一位作者都将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到2011年时,华大基因发表的论文已多达81篇。赞叹之余,许勤觉得难以兑现奖金。他邀请汪建等人到家中做客,亲自下厨做了一顿红烧肉,以示鼓励。王石认为,从与政府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华大要比万科接地气得多。这种接地气贯穿了华大的发展史。就拿1999年来说,在中国参与的1%HGP项目中,除了华大基因,还有另外两家机构共同参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北京)和南方研究中心(上海),他们都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基因组研究基地。而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国家基因库,号称继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DDBJ(日本基因数据库)和EBI(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之后,全球第四个建成的国家级基因数据库,其背后的组建和运营方是华大研究院,这是2011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正式批复的。“一个民营企业家,一家民营机构,如果你不接地气,凭什么让你参与国家级项目呢?”王石的话,与汪建对自己的形容如出一辙:“我空着两个手,从北京搬到深圳,做到这么大一块(产业),不接地气能生存下来吗?”“我是天下最接地气的!”汪建咧嘴。关于利益2017年7月,华大科技与华大医学合并后的华大基因,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成为A股第二高价股。采访当天,汪建在华大内部的餐厅与《中国企业家》记者吃了一顿午饭。他胃口很好,但吃得很快,似乎吃饭是件顶不重要的事。席间,他跟我们聊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早上被保姆叫起来吃好吃的,晚上父母就被抓走了,保姆也被赶走了,家里只剩14岁的他和两个弟弟妹妹。一分钱也没有,饭不会做,火不会生,搞到晚上八九点,饿得不得了。最后,把饭煮糊了,再加上水做成稀饭。没菜,就去菜市场门口捡别人扔掉不要的菜帮子。这种极端的物质条件变化,或许也给后来汪建对物质偏执的轻视埋下某种伏笔。用王石的话来说,“到哪都穿着T恤衫,冬天再套上一个夹克。不单是这样,一看别人西装革履,还要攻击对方,这就是汪建。”而在华大一位在职高管的描述中,汪建到现在,还在深圳租房子住。“生活非常简单,也不购置太多东西,如果要搬家,俩小时就收拾好了。”张国成从兰州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2001年加入GBI(吉比爱)。这是汪建回国后创立的第一家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产销。张国成从市场经理、销售总监,一直做到了该公司的总经理。他清楚地记得,在SARS事件中,华大内部实际承担诊断试剂研发的公司,正是GBI。由于国内外没有类似的诊断试剂,GBI的诊断试剂研制出来后,销售部电话、传真机响个不停。“各个地方的订单,像雪片一样就飞来了”。作为当时的销售负责人,张国成心里想,GBI可能就要发展起来,要赚大钱了。销售计划还在拟定中,汪建就组织该公司的员工开了个会,告诉大家,“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考虑企业利益,不能发国难财。”之后,GBI向国家免费捐出了30万盒SARS诊断试剂。“一人份试剂卖好几百块钱,30万人份试剂盒,卖几个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虽然“发财梦”落空了,但张国成的内心还是非常开心,并开始愈发佩服和尊敬他的这位老板,并追随至今。3年前,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华大集团设立了同行者合伙人计划,并以工分作为长期激励。但就是这些工分,日后惹了不少麻烦。林湘在2018年下半年入职华大集团,在试用期之内就离开了。她告诉我们,“HR跟你谈薪资时,你报年薪100万(元),他给你砍到80万。而这80万里,大概有50万算成月薪发到你的账上。另外30万是给你工分。他跟你说,工分可以兑换成现金,而且还会涨,类似股票。兑换现金的话,每年可以兑换25%。但自始至终,工分没有任何文字形式的承诺。”林湘曾听说前年有同事兑换过,但最多只兑换了5%。“若跟HR去理论,他会说经济不好,现在也没有钱给你兑之类的。”在她看来,工分引起不满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变相降薪,二是影响员工的发展。“有人想离开,又碍于有工分,只能继续在这里耗着。很多华大中高层都面临这个问题,有的人在华大工作了多年,工分有好几百万的。”华大集团一位职级为L9的中高层也透露,工分既不公开,也没有任何落地的标准或制度。华大每年会给各个体系分配工分,各个体系分给各个部门,部门负责人再往下分配。“每个体系分多少,每个人分多少,都是不透明的。至于分配的原则,没有。纯粹就是一层层领导自己说了算。”几百万工分没得兑,他们不会找汪建反馈吗?汪建不知道吗?在深圳闹市的一家咖啡厅中,张勇毅提高声量回答了这个问题:“老汪当然知道。他如果真想管这事,就应该拿出真金白银来说,我现在有这么一部分基金,你们来兑(工分)。如果大家一次兑可能宕机,那就约定每年哪些人兑、兑多少。还不行的话,摇号兑我们都支持。但这些(说法)统统没有啊。”汪建似乎应该为员工再做些什么,但上述华大在职高管为他鸣不平,“这些股份可都是从他个人的股份中分出来的啊。”汪建孤独吗?刘健称,尽管他和团队被汪建骂了很多次,但还是愿意死心塌地追随汪。“要么出局,要么出众。”2015年10月,前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华大基因CEO王俊,在一场行业论坛上宣布离职创业。此前,他曾在微博写道。作为16岁就考入北大的技术天才,王俊在1999年参与了华大基因的创立,并曾为这家公司立下汗马功劳。公开资料显示,他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组建了华大生物信息平台,参与了杭州华大的成立,带领团队完成了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大熊猫基因组、千人基因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等系列标杆性项目,帮助华大实现了对CG的收购,以及华大科技与华大医学的融资和重组等。王俊的新公司碳云智能宣称要“读懂生命”,其联合创始人还包括原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吴淳、首席科学家李英睿、首席信息官黎浩等人。华大内部一位曾接近王俊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年轻气盛是王俊从华大离职的根本原因,“觉得汪建还不够放权,有些东西他还得向汪建汇报,不能自己拍板。”这位人士还向《中国企业家》透露,王俊出走后,汪建专门组织开了一场闭门会,来评估王俊离职对整个华大集团的影响。王石也在采访中表示,因上市前夕失去这位二把手,华大基因经历了痛苦的转型。在王俊出走前后,华大还有多位重要人物自立门户,甚至在某些业务领域与华大分庭抗礼。比如,创立于2010年5月的贝瑞和康,是华大基因在生育健康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该公司2017年8月正式借壳*ST天仪登陆A股,其联合创始人高扬、董事蔡大庆、股东任媛媛,均出自华大健康,曾分别任华大健康总经理、CFO和测序部门经理。2011年初,原华大科技总裁李瑞强创立“诺禾致源”,这家公司成了华大基因在科研服务上最大的劲敌。2018年底,该公司已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有数据显示,创始团队出自华大,并在基因测序领域创业的公司,超过30家。理解汪建的人,终究是少数的。在这些少数派中,还有很多已经离他而去。汪建会因此觉得孤独吗?“高处不胜寒,孤独肯定是有的。汪老师的这种孤独,除了大家的不理解,可能还与我们一些在执行上的不到位有关。而且,随着企业越大,压力和责任越大,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张国成说,汪建看到国际上有新的理论或技术出现,他就非常希望在华大内部尽快落实。如果底下的人执行缓慢,跟不上他的节奏,他会非常着急。刘健见过很多次汪建发脾气,基本汪每一次都是责怪他带领的产品研发团队做得慢。“对华大智造,他有很多期盼”,刘健回忆,汪建经常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产品能不能提前一个月上市?能不能提前一个季度上市?“他其实想表达的是,产品越早上市,将有越多人受益。”“他骂研发团队和我不知道骂了多少次,但大家还是死心塌地愿意追随他做这件事情。”刘健称。“宿命就宿命,有什么关系”谈到宿命的话题时,汪建语气平静:“很多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有的人是为了有意义地活着而活着。”汪建觉得自己还年轻得很。他是想活到120岁的人——他给自己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汪建,1954~2074。他不仅希望自己活到120岁,还希望更多人活到120岁。汪建喜欢运动,他的工位上方,悬挂了两个黑色的吊环。他常常在工作间隙,用它们来做引体向上。据说他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公开的引体向上表演,是多少年龄就做多少个。“汪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男的就应该每天做20个深蹲,洗澡的时候也要做。我悄悄听了他的话,每天做了,结果我腿毛又重新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我多大吗?五十岁啦。”在这次和汪建的午饭上,一位蒋姓的华大员工偶然加入了我们,他情绪高涨地说。当然,运动,或说体能只是活到120岁的必要条件之一,用汪建的话来说,它属于主动健康。除此之外,还需进行精准预防和精准医疗,即通过精准预防,先把一些疾病去掉。剩下没有去掉的病,通过精准医疗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此,华大提出了“生、活、染”三个90%的目标:在出生缺陷、肿瘤、传染性疾病这三个主要领域,做到90%可知、90%可预、90%可治。“这些年,华大人生了1500多个孩子,出生缺陷基本控制住了”,汪建透露,华大人中也发现了几个早期肿瘤病人。“一位最终去世的,他从华大离职后,去了另一家单位。对方发现他有肿瘤,就不要他了。华大把他收了回来,他通过数据分析为自己找到了靶向药物,延长了他的生命。”人为什么一定要活那么长?汪建的答案是:“活着才是硬道理。”在今年上半年的微软CEO年会上,汪建又见到了“股神”巴菲特。这个90多岁的老人坐在一堆四五十岁人中间,神情专注,从头听到尾。这令他想起了另一位朋友——卡尔·哈恩,这位大众汽车前CEO今年已经95岁了,仍在管理着大众汽车400亿欧元的慈善基金、一个博物馆、一大堆幼儿园,以及开着300匹马力的跑车。在汪建看来,巴菲特和哈恩属于同类人。“相比之下,中国90岁的老人中,很少能见到像这样有着强壮的身体、开放的思想和全世界的视野的。”2018年1月23日,北京水立方,王石、汪建以及当时86岁的马静芬,曾有一场“生死对谈”。其实,虽然都是王石的挚友,但汪建与褚氏夫妇并不熟。他去过哀牢山(褚橙种植地),但没去见褚时健。“他是工业时代最典型的代表,我们是代表前沿科技的,完全是站在时代前沿去思考未来是什么。”可是,在那场对谈中,当马静芬提出活到“100岁上不封顶”时,汪建表示赞同,“这是可以实现的。”然而,2019年3月,褚时健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享年91岁。这是一个充满宿命感的结局,有时候不论你怎么想、怎么做,生命的答案就写在那里。我们确实聊了宿命的话题,想委婉地提醒汪建,活到120岁这个目标放在心里就好,又何必非要说出去。但汪建语气平静:“宿命就宿命,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有的人是为了有意义的活着而活着。”(文中张勇毅、林湘为化名)

急诊室

如何看待大学之后是否考研

研究生是很多大学生的一根续命稻草。因为大多人高考前学习的那根神经紧绷着太久导致散失活性和思考力,上了大学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于是稀里糊涂地就把大一大二给度过了,然后上大三时被迫开始思考大四面临毕业该干什么以及该如何准备,发现思考不出什么,于是就考研吧,毕竟周围人都考研,自己也不想比别人差,反正自己也没想清楚该干什么,也非常的不安,干脆就先跟大家一样,这样有安全感点。于是就稀里糊涂地备考研究生,稀里糊涂地考研失败或是考上啦然后稀里糊涂地念完研究生,稀里糊涂地开始找工作,最后可能还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自己不喜欢干,然后就索性放弃专业对口的选择拿着研究生的文凭浪迹天涯找饭吃。这个过程存在着太多的稀里糊涂了,特别是盲目地去考研,把考研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来缓解不安的心绪。那如何才能消除考研的盲目性,以正确的姿势看待考研呢?研究生的本质国外教育体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本科和博士,其本科注重通识教育、帮学生打基础、给与学生足够的弹性来进行探索和试错以寻找方向,博士则是聚集大量的资源来支持学术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而其对研究生的定义是学术性研究过渡阶段,所以国外的研究生学制很短,普遍 1-2 年制。但这套教育体制在中国就变味了,中国的研究生学制长达 3 年,而且研究生在中国的作用更多是那一纸文凭,来帮助在系统内获得上层社会的入场卷和作为晋升的通道,很多人去国外留学更多的就是花钱去镀金,这样可以避免国内考研究生的巨大竞争压力和风险,外国佬也很聪明,研究生就弄个 1-2 年,时间短投入资源少也让人学不到啥,同时对留学生学费收得高也可以多挣钱。是否有必要读研?大概率是需要读研的。首先,现在高等教育越发普及,文凭贬值,研究生才是高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没有研究生这张文凭,难以挤进高端就业领域。然后,社会分工本身就是把大量的复杂的工作分解为相对简单的重复性大的工作,学历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可以驾驭更复杂的工作,其重复度较低;学历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则只能做简单的工作,其重复度较高。重复度越高的工作,学习时间越少,工作上的成长加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研究生多积累三年的知识(国内研究生),虽然晚三年,但刚出社会的起点相对本科生要高,其工作的重复度相对较低,所以加速度更快;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少说有三十年的长度,早三年和晚三年出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加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差异会在这三十年的时间复利效应下被大大地放大。而且很多人因为现存教育制度的原因而荒废了思考力,直到大三要面对人生的关键选择时才被迫自主进行探索和自我思考,但大学剩余一两年的时间不足以探索清楚人生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与其直接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被锁定在固定的轨道上(此时进行探索的机会成本相对读书时要大很多),不如读个研究生多三年的时间来进行探索。最后,是否要读研也是要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及岗位的门槛要求(学历、专业、实习经验等),比如技术类岗位大多需要研究生文凭和对应的知识储备,非技术岗对研究生学历以及对应的知识储备的需求则相对少很多。荒谬绝伦?因为我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所以见到身边人选择考研后我都喜欢去问问原因,然后就真的碰到太多搞笑的事情了。案例一这是我和我校(双非一本)某同学曾经的对白。我:你打算考哪里?她:考华中科技大学( 985 )我:考本专业么?她:是的我:你知道这个专业研究生读出来的就业是怎样的么?你喜欢或者适合做那个工作么?她:不知道我:你在你们班成绩怎么样?她:中等我:你知道你们专业往届考研成功率是多少么?其中考上 985 的成功率又是多少呢?她:不知道(我调研了解后,其往届考上 985 的成功率仅 3% ,何况华中科大还是一个排名很靠前的 985 )这段对白完了后,我就劝其可以考研,但是不要选择华中科大,因为太难考了,而且最开始应该把这个研究生专业的就业方向搞清楚后再确定考这个方向上的研究生,就这样巴拉巴拉地分析了讲了一堆,当时就把她震撼到了,可事后她还是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备考着,充满着无知和幻想。考研分数出来后,我问其分数,结果硬是不好意思跟我说具体分数,就说没考上,然后也没有然后了,也没有说二战,也没有说反思和总结,就这么不了了之,随便找了份没有什么含金量的工作去了。案例二来自和同班某同学的佛系对白:我:你为啥要考研?她:也没想好以后具体要干啥,但金融专业大家说都要考研,就一起考呗我:金融考研成功率这么低,如果没考上怎么办?她:那就找工作吧我:不打算二战么?她:不打算,二战好幸苦我:如果到时候找工作,打算找哪方面的工作?她: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然后就没考上,然后就去找工作,好像是回家找了个银行做个柜员吧。案例三这是我听到的最雷人的话术: “单词一天背它 200 个,十天背完考研单词 2000 个”、“虽然我比别人已经晚几个月起步,但是我开始的时候,就一天复习 16 个小时,别人一天复习 8 个小时,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弥补上来了”等。说上面这话的人,是我的一个室友,人送外号鸡哥,因其大学四年天天只打游戏别的几乎啥也不干,其中以吃鸡游戏最为着迷而著称。鸡哥到了大三,看到周围人都考研啦,想了想然后自己也打算考研,然后作为室友的我就一直热心肠得督促其趁早开始准备,帮他分析考研的各种问题和给出准备建议。18 年 6 月底我离开长沙学校准备去广州蓝月亮实习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8 年 11 月份我从上海达能回长沙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9 年 1 月份我离开长沙去深圳华大基因实习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9 年 5 月份我回到长沙的时候,发现鸡哥终于终于开始啦,然而也只是刚开始半个月,但我已经感动到不行,虽然没有备考和去参加一战,而是直接准备二战。鸡哥如果期间是在探索方向或者学其他的知识或者准备找工作啥的,还都可以理解,但他迟迟没有开始的原因是因为一直在打游戏一直在吃鸡,结果拖到大四的 5 月份,就骗家里人说自己一战准备的不充分、没考好(压根就没准备和没参加考试),所以准备二战,然后让家里拿钱给他租房子(毕业后不能住学校寝室),这我就真的没法理解了。所以我后来就经常跟鸡哥说: “别人的二战是第二年二战,你的二战是第二年一战。”中间的时间段我总是忍不住批评鸡哥,我其他的室友也都看不下去就都一起批评鸡哥,但是鸡哥总是说游戏太好玩而且不着急,说自己很自信可以考上,而且是考上 985 ,说一旦开始复习了就会很努力等等。他定了高目标的情况下,天天很努力,尽管实现目标很困难,但是他说自己很自信,这完全没毛病,但实际情况是说完自己很自信后又继续打游戏颓废去了(而且游戏也没有打出职业玩家可以挣钱的水平),所以后来他再到我面前说什么话,我就表面附和,但心理就想: “我信你个鬼”。大学除了打游戏就基本啥也没干过,所以缺乏对学习对考研的了解和敬畏,所以最开始才会说出什么单词一天背它 200 个、一天学它 16 个小时之类的话(实际情况对其来说就是一天能准备 9 个小时都算很不错的状态了)。建议:1 、留学>保研>考研 ( 应届生考研 vs MBA)留学比保研好,因为留学能够申请上的院校背景在世界的排名会高很多、可以练好英语、可以掌握国际化视野、研究生学制更短,当然前提条件是还得有足够的 Money 作为启动资金。虽然留学表面上看上去比国内的研究生要多花不少钱,但是因为学制更短,让人可以提前一年半进入职场工作,就可以比国内研究生多一年半的工作经验,而且这一年半挣得工资也可以 cover 住不少的留学费用,这么把国内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对比一算,其实留学也没有贵多少,关键是人们要懂得去算清楚这笔账以及有这个实力或者魄力拿出这么多的启动资金来往留学上做投资。另外一方面,对于国内研究生来说,保研大概率比考研好,因为考研的竞争人数更多,所以竞争难度和压力更大。而考研当中又可以粗 略地划分为应届生考研和 MBA ,应届生考研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那种; MBA ,全称工商管理硕士,需要毕业工作三年后才能就读,相对应届生考研:学费更高、竞争压力更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个词语的具体意思就自己思考了哈), MBA 号称是国内提升到研究生学历的方式中最 easy 的一个方式,拿的也是同等学历的双证,即学历证、学位证。关于研究生的概念其实还有不少,比如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学硕、专硕、 MPA 、 MFA 等,很多机构还会弄一些费用高昂的在国内上网课就可以拿到国外的某野鸡大学的研究生文凭,市场鱼龙混杂,可以自行多去探索探索。最后,有木有想过与其为了名校研究生而二战、三战,不如考个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来节约时间成本然后申请名校博士这样的曲线方式呢?毕竟申请博士时的竞争力比考研的竞争力要低很多,而且背景提升的程度更大。2 、看清现实,考研主要是在拼毅力和拼信息,需要量力而行考研与高考的有两个很大的不同。一是它需要自己去选择专业方向、去收集对应的信息比如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考录比等,它是先需要去做一道选择题的,这里谁能掌握更多信息来进行精准的分析,谁就能规避竞争进行套利(比如如果只是为了提升学历,则可进攻名校的冷门专业),而且还有机会弄到备考的对应学院对应专业的内部资料。二是高考还有人监督有人督促,大家为了同样的几张卷子而坐在一起努力着,但考研没人监督和督促,也大概率碰不到跟自己考同样一个院校同样一个专业的人,就没办法交流和互相监督,所以考研更加拼毅力拼自我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高估自己,或者说大大地高估自己,只有等到最后关头清楚自己做试卷的分数后,才会在挣扎与煎熬中慢慢回归现实,所以最开始就认清现实、合理规划(即量力而行,定个合适的目标,不要太高)、趁早准备,这样才会稳扎稳打的获胜。3 、先工作一到两年,多看看,找准方向,再考虑读研绝大多数人面临毕业时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也不知道这个社会有什么职位以及对应的发展情况,考研的话会容易很盲目地报考本专业或者跨考自己觉得喜欢的专业,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很多设想都只是想当然。所以面临快本科毕业的时候,多出去实习进行方向上的探索,也可以先毕业后参加全职工作一到两年专门用来探索方向,把方向找准了然后再针对性地决定是否考研 or 留学等,找准靶子再拉弓,这样不会白费劲。可能有的同学也设想过这么做,但怕自己这样弄会落后同龄人一两年,所以就只是想想而已了。可我们把目光拉长一点人生几十年,完全不差这一两年,而方向才是关键性的问题,你未来想要什么样的产出就得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去放在什么样地方做投入,其中最大的时间管理就是方向管理,所以方向决定了时间投入、时间投入决定了产出,当然,这是建立在家里没矿的假设的前提下的推论。后记:我没有考过研,但是为啥知道的这么多?本来想着自己没考过研也暂时还没读过研,但也来写这个话题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读者会不会怀疑你一个既没读过研也没考过研的人,为啥会懂得这么多?写出来的东西有可信度么?后来深度思考过后,还是觉得非也非也,因为以下三点:1、 朋友多,聊得也多因为有多动症,所以喜欢到处走,而且还喜欢找人逼逼,所以朋友就多。当我的朋友们正在考研、保研、正在读研、读完研、申请留学、正在留学、已经留学完回国(英、美、澳、加等)的时候,我都跟他们产生了关于研究生这个话题的交流,多方听取观点和意见。我还和我们大学里的老师一起探讨过跟研究生体系相关的教育问题,也有一些收获。2、 经常冒充潜在顾客给相关机构打电话去咨询这是我经常干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想着要了解相关的情况,一定是这个领域里面做咨询的人懂得最多,那么我就到网上找到他们,然后说自己有意向购买他们的服务,这样就可以巴拉巴拉不知廉耻的去获得免费咨询了嘻嘻。3、 天生喜欢研究这些问题,所以自主到网上找的相关资料看得多这个没啥好解释的,与个人特质相关,就是喜欢多动脑、少出力哈哈。

大卫镇

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就读和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以下为offer收割机留学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2017年8月,来美一周年之际,回头看,第一年研究生生活收获颇丰。在学校遇到了负责任的教授和靠谱的同学,一起做了很多有意思的项目,课余时间粗略地环美旅行了一圈,领略了鬼斧神工的自然和纸醉金迷的都市,当然最开心的还是拿到了AT&T的summer intern。一路的学习和实习都得到了太多人的指点和帮助,现在我也想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学校和学习我现在在AT&T的big data team做优化方面的实习,在工业界中认识到了big data的巨大价值和光明前景,明白了与其说big data是一种技术,不如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平台。可惜的是目前北美的学校很少开设big data的项目,更多的是computer science或者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下的一个track,甚至很多连track都都没有,只能通过选课的偏重来强化自己对于big data的学习。offer收割机留学:关于我所在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我现在所读的专业是information systems项目下的big data track。WUSTL的 Information Systems项目隶属于Sever Institute,借鉴了CMU的王牌专业MIS的模式,开设计算机课程和商科课程,且选课自由。项目共有两个方向,大数据和信息安全,我们班所有中国人都选择了big data方向。这个项目比较新,我们是第三届学生。平均每届招20+人,因为我们项目对转专业非常友好,所以大家背景比较多样,有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申请的话,托福100 gre 320应该是基本要求,但是也没有硬性要求。学长学姐以及我的同学们,本科院校跨度比较大,但是以985 211为主 。不过我们项目从今年开始合并到EE专业了,所以录取要求可能有变,以上概况都仅供参考。当初选择我们学校的主要原因是选课比较自由,一方面是全校任意选修课,可以选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science,statistics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课程;另一方面华大没有对于先修课程的硬性要求,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兴趣选课。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发现华大的课业负担很大,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也让我明白选课前向学长学姐请教,跟advisor交流,还有合理安排每学期的选课计划都很重要。而且各位学弟学妹在拿到学校的offer以后,可以多跟小米邮件交流,多看看学校的官网,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register policy和其他规定,方便入学以后事半功倍。再来分享一下这一年我的big data学习之路吧。16 fall刚入学的时候,我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推荐系统这个话题,觉得很感兴趣,就做了几个简单的项目,然后选了学校的cloud computing with big data application课程,在完成assignment,project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对开源框架、工具,主要是big data的思维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我发现学习big data本身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数据处理、模型优化等都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机器学习相关的知识。所以我也选了很多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和数学课程 。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我觉得项目经验也很重要,在此期间我知道了kaggle这个平台,做了一些基础的比赛,也看了很多优秀比赛团队的开源代码和报告,这个过程对于了解完成的数据处理分析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习和工作除了学校的学习之外,找实习也是我这一年学习生涯的重要部分,相信也是很多学弟学妹关心的话题。在聊心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司的招聘流程:Step1 公司审核的第一步就是筛选简历,考核申请者的简历是否match相应的岗位,是否满足公司招聘的要求。Step2 通过简历关后,很多公司为了节约招聘成本,会先发一轮或者两轮在线测评,限时完成,来考察面试者的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OA。OA以算法题为主,也会有逻辑题、debug或者性格测试等。这部分的准备主要看面经,很多公司的面经题都不会改的,基本都是原题。Step3 如果OA成绩良好,很快就会收到公司的电话面试邀请,一般用skype或者电话。每个公司的电面两轮到五轮不等,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加面。需要注意的是,除了technical面试之外,还会有一轮behavoir interview,主要是hr打电话来聊一下简历上面的项目、技能之类的东西,也会问问你对于公司的了解程度,以及自己的定位,还有一些类似于“五年后你会做什么”之类的问题,这轮面试也很重要。Step4 几轮电话面试过后,需要去公司进行现场面试,实习一般不需要onsite,全职会需要。接着来聊一下我觉得在每一个环节中值得注意的部分:简历中最主要的模块是实习经历、项目经历、技能和GPA (排名分先后),当然我准备的是一份比较普遍的简历,如果你有research经历、发表的文章,或者很重要的奖项,可以等价替换掉其中任何一项的。先说说实习经历。这个主要在找全职的过程中会非常有用,因为HR会默认工业经验更有含金量,事实上在我实习的过程中,包括听很多在别的公司实习的朋友聊起,都觉得工业界的经验确实要比学校的项目经验重要很多,一来工业界开发要用到很多开发工具和开发系统,二来课程项目都做了最严格的简化,基本算是无菌环境,而工业界的项目则更复杂,有挑战性的多。关于实习的含金量,一般来讲是美国大公司﹥美国小公司﹥中国大公司﹥中国小公司。我个人建议,能找到美国的实习就一定不要找国内的,因为美国这边的公司对于国内实习经历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举个例子,三月份我拿到了AT&T 和 BAT某公司的实习纠结去哪个的时候,一位amazon在职的学长跟我说“你问问美国人几个听说过xxx的”。其次简历上的项目经历也值得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对于计算机相关岗位来讲,说一千句不如一个项目来的有说服力,所以在选课的时候,要尽量选有final project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填充简历,另一方面是很好的工程经验。如果简历上的项目不足,又刚好选不到出项目的在校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网课,比如说coursera,udacity或者udemy,都有很多类似的项目课程。对于写在简历上的项目,要出彩,而且对于每一个item都要非常懂,否则面试时如果被问到了又说不出所以然,就会很麻烦。顺便说一下,如果想找big data的工作,最好要有相关的项目在简历上,因为big data算是细分的track,跟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除了实打实的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之外,写在简历上的技能也是hr会关心的部分,计算机语言、开发工具、开源框架、数学基础等,都可以算作技能,但是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痘一定要是真正会的,因为面试很可能会被问到,如果不会的话,是很有可能直接挂掉的。GPA好像是中国学生最在乎的part,但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其实GPA相对来讲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有少数的几个公司卡GPA,否则的话,3.5以上是绝对不会减分的。除了这些部分之外,你可能会说,如果你的学校不是名校怎么办?据我所知大部分大公司是不在乎学校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而相比之下,一些初创公司反而会在意背景。当简历的内容写好以后,还有很多别的的东西需要调整。格式、语法、排版、平衡性等问题都对简历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简历的可读性,换言之,如果拿到你简历的hr都没有兴趣读完,更遑论从中发掘到你的潜力了。所以我觉得一份好的简历一定要注意,语法正确、叙述风格统一、重点突出、格式合理、排版整洁,还有就是各个部分的平衡性要好。简历完成后可以找别人帮改,也可以找学校的career center预约修改。当我们手握一份优秀的简历之后,如何用它敲开公司的大门就成为了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首先,我们如何凭借这份简历拿面试资格呢?总的来讲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找内推,内推的简历会放进公司的内推简历池里,这样被看到的机率会大大增加。找内推效率最高的是平台是career fair,其实严格来讲career fair不算是内推,但是跟内推的效果相似,甚至效果更佳。所以学校career fair的时候一定要穿的正儿八经地去推销自己,公司能来就说明对你们学校的人才是认可的,所以拿到面试的几率也会大很多,而且很多公司会在career fair的周末进行on campus面试,这种面试机会也是一定要把握的。除了career fair,还要在linkedin上找到各种校友资源,请他们帮忙内推,或者可以直接联系recruiter,说明自己的背景和求职方向。除了linkedin,还有其他平台会不定期有人发内推消息,比如说一亩三分地。还有很多的小公司可能内推不是很方便找,可以直接海投。这些公司的信息可以在glassdoor上或者indeed上找到。在接下来的准备面试的环节,我重点做了这些工作:刷题和基础知识美国的公司面试主要针对能力的考察,不会假设你会很多特殊的算法,所以难题常有,怪题不多,关键是要好好刷leetcode,熟悉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还有常见的题目讨论。关于怎么刷题,各种论坛上的经验帖,总结帖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除了对于算法的考察之外,Big data面试问题涵盖面比较广,系统设计,机器学习算法,Hadoop等开源框架和工具,统计知识,数据库知识等都会被问到,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看面经一亩三分地还有glassdoor上有很多公司常见问题的总结,在拿到面试之后一定要注意收集整理。面经的科学打开方式一定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常考的题目,要确保自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另一部分是看公司面试的风格,知道要避开哪些雷区。非常熟悉简历拿到面试之后一定要把简历的内容梳理一下,可以适当写一些文字性的东西,帮助自己明确细节,避免面试的时候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口语一定要在面试前反复,跟小伙伴一起mock interview。当然也要多面试,拿小公司练手,慢慢就知道面试的常见套路了,说话也不会紧张。除此之外,关于面试,我觉得有两个事情是一定要清楚的:1. timeline。一定要在刚入学就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实习,不要觉得时间还早。2. 心态要好,一方面,面挂十家公司不算多,另一方面,海投的回复率很低,石沉大海是常态。说了这么多,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于big data求职现状的一些总结。首先,big data的应用有很多,例如推荐系统、公司内部优化工具等,而且不仅仅在互联网行业,它在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这给转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选择最适合的行业。相较于传统的软件工程师来讲,big data engineer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绝对需求量仍然较小,所以相对来说实习和工作都更难找。在面试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算法题之外,big data engineer会涉及到大量的系统设计题和开源框架的应用,所以平时要多积累相关知识。在找各个公司opening position的时候,要注意big data engineer的titel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就叫software engineer,所以一定要耐心地根据职位要求精心甄别。这个夏天在AT&T实习的三个月学到了很多东西,工业界的开发工具跟学校用的有很大的差别,项目也复杂的多,所以把握机会接触不同的平台和工具会有很大的收获。在纯英文的环境中工作,相比于技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更大的挑战可能是一些“软实力”的部分。比如说如何提问,如何解析mentor和同事的解答,如何充分的表达自己,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让mentor加深对你的了解。我们实习会有两次presentation,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发现美国人和印度人对于presentation的重视,以及presentation的能力都值得称赞,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作为技术人才,领导力不重要,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恰恰是这些展示自我的部分将大家区分开。在实习快结束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去跟mentor或者manager聊return offer的事情,如果自己组没有headcount的话,就要去跟别的组networking,找到有budget的组面试。offer收割机留学:学长说了这么多,也算是把自己这一年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总结的差不多了,最后也希望学弟学妹都能找到心仪的实习和工作。

家乡美

华侨大学庆祝第35个教师节:以华大为家 共筑华园梦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1日讯(记者 侯智 通讯员 刘沛)“华侨大学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学校关心助力我们的成长发展;同事们学有专长、兴趣广泛;学子们充满活力、尊敬师长、乐学善思……”9月10日,在华侨大学庆祝2019年教师节暨表彰先进大会上,北大博士毕业、入职华文教育研究院的黄思思作为新进教师代表发言,分享入职以来的工作经历与感受。 这天,是第35个教师节。当日下午,在陈嘉庚纪念堂科学厅,黄思思作为华侨大学的一员,第一次参加了教师节表彰大会。他在致辞中说道:“我们在这里与华大共同进步,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今年,该校在庆祝教师节、表彰一批工作业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同时,也举办了特别的仪式,向光荣退休的教职工致以诚挚的谢意、向新进教职工表示热烈的欢迎。 会上,该校领导关一凡、徐西鹏、吴季怀、刘斌、彭霈为获表彰及荣退的教职工代表颁奖颁证,为新进教职工代表佩戴华侨大学校徽。 “过去的一年里,华大涌现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他们身上集中表现出的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职业操守,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春风化雨、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值得全校师生尊重和学习。”校长徐西鹏在会上代表学校向全体教师致以问候,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徐西鹏作《牢记使命 擦亮侨校金字招牌》讲话,希望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擦亮侨校金字招牌,用心教书、做高水平的科研、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提升学识能力,保持仁爱之心,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 该校党委书记关一凡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2018-2019学年获奖集体和个人的通报》。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学校有132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国家和省市表彰奖励。此外,该校今年共有40余位教职工光荣退休,129名新教职工入职。 他们之中,有在一流学术刊物发表文章,获省厅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有在华园教书育人四十载,默默奉献的老教授;更有对在华大的生活与工作充满期待的年轻教师。这一天,他们手捧华文学院留学生代表亲手扎制的鲜花,在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里,为华侨大学这个共同的家而自豪。 “我们是华园大家庭的一份子,爱一个地方,就要爱她的全部。”在《nature》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魏展画教授代表在职教师发言,诉说自己的华园梦。“华侨大学今天的实力和知名度与其他‘双一流’高校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就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深情地说,“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而华大就是我们最好的名片!” “我很庆幸,这辈子能在华侨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吴逢铁作为荣退教职工代表,回顾了自己与华大结缘,在华园学习、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今天虽然退休了,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和退休的同仁们,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而隔天,吴逢铁就将作为研究生院督导组的成员,参加一场博士论文答辩。 “能来到华大,选择没有错。”同样是新进教师,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刘京星佩戴着崭新的校徽笑着说:“华大的氛围非常好,同事和学生,都特别友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见证了一批老教职工的光荣退休,刘京星表示,“新老交替,意味着我们年轻教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肩负起前辈们赋予的新责任,将教育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而黄思思在大会的发言中说出了全体教职工共同的心声:“我们无比热爱高校教师这份崇高的事业,我们无比热爱华侨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广东一国企前董事长、副总经理同一天落马,曾共事九年

7月13日,广东省纪委同时通报对原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雄和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职顾小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通报结果均显示:两人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另外,郑雄被通报失职渎职,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私欲贪欲膨胀,与不法私营企业主搞权钱交易,在项目承接、职工录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据通报,郑雄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犯罪,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郑雄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取消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顾小蓉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顾小蓉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郑雄,1957年5月出生,广东阳江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具体不详。据公开简历,年仅34岁的郑雄已出任广东省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副总经理,2000年6月进入国有独资的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担任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记者梳理郑雄和顾小蓉两人简历发现,两人分别自2000年和2006年起,一直在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工作,郑雄到2017年满龄退休。郑小蓉随着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大国资集团的重组合并,2019年到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职。郑雄和顾小蓉在工作上有过两段直接交集,共事时间长达九年。第一次是在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顾小蓉任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审计处处长,郑雄一直任该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第二次是从2012年8月起至2017年7月。2012年8月,顾小蓉从广东华侨友谊总公司重新回到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雄和顾小蓉两人在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以上下级关系共事1年半。2014年1月14日,在国资改革的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省属企业商贸资产重组方案的批复》,组建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郑雄出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小蓉也在同一时间加入,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两人再次共事3年半,至2017年7月郑雄退休。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广东省国资委对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取消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省属省管体制。退休前的2017年2月,郑雄牵头签下了落户从化的广东省首个大型综合性健康养老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40亿元,计划在广州从化区打造广东省第一个集健康养生、老年照护、康复医疗、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社会养老综合性基地。(图源:天眼查)2019年4月,广东省政府批准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原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剥离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51%股权)合并,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合并后的新主体。重组后,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人为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对重组后的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定位是,要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生产性综合服务商。(图源:天眼查)郑雄简历郑雄,男,汉族,1957年5月出生,广东阳江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9月任省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副总经理;1993年1月任省石油化工发展公司总经理;1994年3月任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1996年7月任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1997年5月任省重化工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00年6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2005年4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009年4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4年1月任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7年1月任省商贸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2017年7月退休。顾小蓉简历顾小蓉,女,汉族,1970年1月出生,四川广安人,大学本科学历,1991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4月任省华大物流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07年1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审计处处长;2011年3月任广东华侨友谊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12年8月任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4年1月任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9年6月任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职。潇湘晨报记者 柴归综合报道【来源:潇湘晨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不与物交

华大基因汪建:商人、科学家,妖魔、网红?我都不拒绝

汪建热衷于拐着弯讲话,习惯性地藏在冲突性极强的谈话方式背后,他不断强调自己贪生怕死,仿佛正是这种普世的欲念才塑造了他对生命科学的信仰。文 | 《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秀芝编辑 | 董力瀚摄影 | 史小兵场面一度尴尬起来,起因也简单,因为在座的没人再去接话,看来汪建又生气了,怒气挑在眉尖儿上。他把木桌拍得梆梆作响,并厉声道,“如果谁认为我应该被烧死,你尽管来烧,可想把我关进笼子里面去,我看谁敢?”身为上市公司老板,言谈和情绪曾给汪建、给华大带来过的麻烦事不可胜数,而眼下他却仍然会为一些偶发的措辞、字眼而动怒,比如当谈及“公司上市就是把企业家关进笼子”这种话题的时候。但你想象不到,几分钟后他又乐得眉眼全开。此人很早就宣称活到120岁没难度,后来接受褚时健夫人马静芬建议改为100岁不封顶,于是要求华大员工都要活到100岁。或许为证实起码体能储备得充分,他把两手拄紧座椅扶手,将身体稳稳撑在半空,努努下巴,兴致高昂得很。喜怒情绪交织的矛盾,只能算汪建人生中经历的冲突、乃至如今身上承载的错位里最不突出的一类。他出身干部家庭,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在少年时却结结实实地撞上了整个困难时期;父母在文革期间被“打倒”,他说头天早晨还有保姆伺候吃饭,第二天就要跑去河边光脚拉纤挣钱;他七八十年代就在国内接受了高等教育,随后留洋,在德州大学、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多年,但如今谈及海外同业,他仍然坚持称其为“洋人”;他被公司内部的一些员工视为精神乃至时代的领袖,在一些股民眼里,他却是与某个被认为声名狼藉的商人一般无二的大说谎家。很多媒体同侪无数次试图弄清楚此人的“真实”面目,最终描绘出来的那张脸却大相径庭,只留下了信息量巨大的人生经历与传奇故事;他在采访中不断告诉记者他一直站在时代最前沿处,因此根本不在乎来自背后的是非曲直议论,但隔天却在微信上发来大量为华大正名的文章;当我们带着某些看上去颇为精彩的故事与旺盛的好奇心,向一年前开始担任华大集团联席董事长的王石求证时,他却表达了不予置评、不方便置评的态度,只在离开之前突然转身问到,“你们真的以为你们能看懂汪建吗?”他热衷于拐着弯讲话,自诩为“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贪婪懒惰”,然后又会用管理理念和科技信仰来解释给你听,说这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德,例如他不断强调自己怕死,仿佛正是这种欲念塑造了他对生命科学的信仰。我们分明已经在漫长的采访周期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与这位年过六旬的企业家完成了持续一整天的当面交谈,可最终却发现,他仍然藏在眼前这些言谈、情绪、资料、观点背后难以窥见的某个地方。汪建也得意于其塑造出的复杂性,他告诉很多人说,他根本不在乎自己随便被定义为一个什么人,商人、科学家,妖魔、网红?没关系,都可以。他的员工则用赞叹的口气告诉《中国企业家》,从来没有媒体能在谈话中战胜汪老师,“连许知远也不行”。要有效地理解汪建,事业或许是唯一一条可行的路径。作为事业的一部分,华大基因近几年被摆到台面上之后,与汪建个人的关系愈发值得玩味起来,其边界不断触碰汪建的自我——或者用企业界时髦的话讲叫“ego”。当代社会成员中,怀揣着追求最高层次目标的人,往往有一种创造理想国的执念,这在企业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汪建不例外,经济学家周其仁夸他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其个人理念与身后时代的鸿沟,他表示得意并且认同,就好像他的理想国就在这个时代前方不远处。按理说,由20多年前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汪建便得到了那个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国的机会。他不必箍在大学实验室的板凳上,或者囿于中科院那个小院子里,他可以自由选择友善的城市,穿喜欢的服装,与最酷的人共事。看上去,他将得以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创造出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病痛的理想世界。可现实地说,如今连资本市场波动这一关口,汪建都还没有顺利迈过去,反而上市公司华大基因由千亿市值跌落到最高点的近四分之一之后,《中国企业家》得到了关于华大集团裁员的消息,此外该集团还剥离了一部分资产,如华大农业、华大海洋,以及华大健康旗下的颜质项目等。同时,被裁员工手上工分和华大币难以提现。华大集团公关部对此回应称:从今年年初开始,集团就制定了“战略聚焦”的经营策略,即聚焦在对旗下两大业务板块——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的支持上。至于华大农业和华大海洋,集团希望采取与别人优势互补的模式继续推进业务。华大提供技术,合作伙伴提供资金等资源。而当采访进行到此处,汪建又一次陷入了与记者在两个字眼上的争夺。第一次争夺,在于他并不承认关于华大集团“战略聚焦”的说法,最终被其首肯的说法叫做“调整节奏”。紧跟而来的第二次争夺看上去更加激烈,当被问及调节奏是否是一种妥协的时候,他对“妥协”这个字眼反应异常强烈,他不断地摆出论据并进行反问,“我们走正道,做正事,说正确的话,为什么要妥协呢?我要妥协,丢掉的是华大的发展机遇和国家的发展机遇,这个事情我问心无愧,我为什么要妥协呢?我做的是对自己对人类都百益无一害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妥协呢?我要停止就是对人类的犯罪,我为什么要妥协呢?”藏在矛盾、冲突与激昂口号背后的汪建真的从未妥协吗?抑或只是仍然在争夺关于自我的话语权?至少这件事,王石是保有自己的看法的。“一再地强调,实际上他就已经妥协了,他对别人的看法太在乎了,他说不妥协也是一种妥协。”王石来了王石与汪建是通过登山相识的,这是两人的共同爱好。王石眼中的好友汪健,专访王石独家花絮。来源:中国企业家2018年8月,在辞去万科董事会主席一年多后,王石宣布成为华大集团的联席董事长。华大集团的官方公告称,“王石将发挥其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商业运作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协助汪建董事长管理华大集团。”一年过去,这个已走过35年商业旅程的84派企业家,给华大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这是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于是我们问汪建:“王石给华大帮了哪些具体的忙?”“多了去了。”他说。稍作停顿后,他又故作严肃地表示,“惹的麻烦也不少。比如他一来,人家就说我们搞房地产了。”当把这个问题抛给王石,他的答案是,以前作为华大基因的独董和顾问,主要关注其中小股东的权益问题。成为集团联席董事长后,他更多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介入。“比如,一个新兴的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很容易在乎速度,导致经营出现不集中,那我就来把握这个东西。”“无论行业多新兴,都要有一个从培养到建立的过程,不会因为你是基因科技、互联网、AI或者别的而特殊。收缩,是当今各行各业普遍要做的。”王石对《中国企业家》说。据华大集团管理层透露,华大的“聚焦战略”确实出自于王石的推动。哦,不,在使用这个辞藻上,汪建是决不妥协的,他只认可“调整节奏”的说法。汪建称,不错的方向要坚持,但中间的节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比如科技成熟度、市场成熟度、经济支撑力、团队执行力。“谁去蛮干呢,我登山都不蛮干。”其实,王石来了之后,华大的很多变化还是很容易被感知的。华大智造是华大集团旗下主要从事测序仪研产销的公司,其执行副总裁刘健告诉《中国企业家》,以往集团在开战略研讨会时,对华大智造更关注的是技术的领先性,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汪建在内的集团领导,也会关注其日常运营指标,比如库存周转、人均产出、单位面积产出等。“不说这和王石主席的加盟有没有关系,但他加盟后,有些事情可能会潜移默化。”刘健举例称,华大集团开2018年终会时,他和其他业务负责人依次上台做总结。王石全程认真听了整场汇报。“当大家发言完毕后,王石提到自己详细计算了每个人的报告时间,比如报告时间是30分钟,谁在此时间内完成了报告,谁用了35分钟,谁用了40分钟,还谁用了50分钟。王石在点评后还表示,他惊讶并尊重华大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领先和自信,但对于一个公司的运营来说,时间观念也很重要。”华大的商业成熟度似乎也在提高。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徐讯曾向记者坦陈,华大商业化运作经验不足,运营管理不成熟,尤其早期参与国家基因库运营的队伍以科研和技术背景为主。誉马生物是一家从事干细胞存储和相关试剂研发的公司,曾在2015年底与华大集团旗下华大研究院运营的国家基因库开展合作。2018年初,华大研究院给包括誉马生物在内的11家合作商发送了解除合同通知,理由包括“多次违规使用国家基因库、华大品牌,甚至冒名发表相关言论”和“未完成合同约定目标”。这11家有7家是华大与其协商不成、单方面解约的,誉马生物是7家之一。根据誉马生物总经理梁松等人的说法,“2017年没有完成目标”,很大原因是“华大基因在筹备IPO上市时,没有向证监会申报细胞业务,要求我们暂停推广”。在合作商们看来,细胞存储尽管有助于未来的临床疾病治疗、抗衰老等,但没得到政策的明确支持,处于灰色地带。尤其2016年4月后,卫计委叫停所有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了顺利上市,华大基因不得不暂停推广细胞存储业务。梁松告诉《中国企业家》,因华大单方面解约,其细胞存储市场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由于华大方项目负责人的频繁更替,合同无法落实引发的财务问题,其和公司的一位副总被刑事拘留了37天。尽管梁松对当时与华大的合作多有不满,但时隔一年多,他有了跟华大重新合作的契机:他一位小学同学的母亲患上了晚期乳腺癌,为了吃靶向药,要做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肿瘤方向的测序。但这套测序费用高昂,同学的家庭条件难以支付。梁松向华大寻求帮助后,华大给梁的同学的母亲免费做了这一测序。通过这件事,梁松对华大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向其表示希望再次在细胞存储方面合作。再次合作后,梁松对华大的印象也有了很大不同:“不像以前那么乱了,比如面向客户的宣传文字、LOGO的使用都相当规范,人员的对接也很顺畅。”资本双刃剑还原在华大展厅的联合实验室。在采访汪建之前,我们以为他声如洪钟,铿锵急促,浑身燃烧着革命者的反叛和激情,我们甚至准备好了被“炮轰”。实际上,他语速很慢,经常停顿很久才接下一句,声音又小,就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也许是从另一个星球也不一定,因为我们的对话常常不在一个频道上。采访结束后,华大的公关团队给记者发来了一篇文章——《那些年被误解的老汪》。看起来,对于汪建来说,对话中的鸿沟一直都有。一个例子是,在2017年底接受腾讯《财约你》的采访中,汪建公开反对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一次价格在4000元左右,隔5年需要重新注射。如果换成基因检测,则只需要每3年花50块钱做一次。”他还提出一个观点:“外国人的亚型和中国人不一样,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不能信它。”此言一出,引来无数网络讨伐。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率先发难,他在微头条称:“HPV疫苗接种是为了预防高危型HPV感染进而预防宫颈癌、咽喉癌,而基因检测最多只是查有没有被HPV感染,二者不是一回事,而且查到了也没什么用。华大基因董事长为了推销基因检测而反对疫苗接种,要害死人的。”德传投资董事长姜广策也在朋友圈表示,“只能说这个董事长很无知,这个股票很高估,买这股的投资者很可怜!”华大的一位公关人员将其定义为沟通偏差,她向《中国企业家》辩解称:“那次《财约你》的团队和汪老师第一次见面,就问打疫苗的话题,汪老师也愿意回答。但在采访中,双方并没有说透,就剪辑播出去了。”其实,特立独行也好,曲高和寡也罢,都属于个人选择范畴。但2017年,华大基因上市了,身份从民营企业转变成了公众公司,随之公司和创始人都陷入到舆论的泥沼中。“错就错在,我是一个公众公司(负责人),所以我才摆脱不了(舆论)。”汪建对《中国企业家》说。“你为融资上市这件事后悔过吗?”记者问汪建。他没有直接回答,但他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资本是起了重大作用的。”对汪建和华大来说,与资本进行合作,是在全球竞争环境里胜出的唯一选择,并且绝无回头路可走。汪建告诉我们,到2012年时,在非人类(尤其是农作物)的基因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的数据量已经占到全球70%。这70%里的70%则来自于华大。这得益于,2010年华大基因从美国制造商Illumina购买了128台第二代基因测序仪。这个在当时堪称基因测序仪买卖中的全球最大订单,使华大基因成为全球基因测序能力最大的科研机构。对于Illumina来说,来自华大基因的订单,需其将一整年的全部产能投入。它感受到了威胁,开始停止向华大基因出售新的测序仪、抬高试剂售价以及中断设备维修服务。汪建想过与Illumina合资,与对方沟通多年,依然遭到了拒绝。汪建体会到,“要变成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企业,靠买武器,只有死路一条”。为了从根本上摆脱Illumina的掣肘,华大基因出价1.176亿美元向Complete Genomics(简称CG)公司发出收购要约,这是一家曾与Illumina公司实力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不过,其制造的测序仪器并不出售,而是用以提供测序服务。但金融危机以及其单一的收入来源让该公司逐渐陷入泥潭,进而挂牌出售。为了收购CG,汪建向资本敞开了大门。2012年年底,华大科技以42%的股权换取了包括红杉、软银等多家投资公司共计约14亿元现金。为了满足投资公司的退出需求,华大又走向了创业板。如今,华大集团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也呼之欲出。就在5月9日,华大智造披露首轮募资规模超过2亿美元,投资人为中信金石、松禾资本、东证资本等。华大智造表示,上市计划将会根据公司发展情况作出规划。这家成立于2016年4月的公司,最早孵化于华大研究院,在华大集团收购CG后,又叠加了后者的资源和技术。“策划人”(从左至右)汪建与刘斯奇、于军、杨焕明。来源:被访者关于汪建和华大,有一个被雕刻进历史的记录总被频繁提到:中华世纪坛,一条262米长的青铜甬道,记载了从300万年前到公元2000年,中华民族7000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最后一条记录是“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人类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密码”。但在当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中,汪建不是最核心的那一位。1984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于军,来到纽约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医学科学博士,正好遇上美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学界酝酿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这一计划旨在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由30亿对碱基组成),了解人类所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HGP的领导者和设计者之一的Maynard V.Olson,是美国著名基因组学家,亦是于军的博士后导师。1993年,于军受邀加入了以Maynard V.Olson实验室为主体组成的“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研究中心”。这一年2月,于军从纽约搬到了西雅图。当时在西雅图的华人并不多。于军在一个朋友的家里,认识了同在华盛顿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的汪建。汪的研究方向是细胞分化与增殖,与于军的专业领域不完全相同,但两人都曾作为知识青年下乡,且汪建女儿比于军的儿子仅大一岁,有不少共同话题,便常常聚在一起。“他是一个性格比较坦率的人。”于军向《中国企业家》形容汪建。HGP进程之快,出乎所有人预料。早期,英、法、日、德都积极参与了HGP。这一国际合作计划被认为是继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工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加速了HGP。“我刚到美国时,一个博士候选人要用近一年时间来解读2000个碱基对。两年后,一年就可以测2万个碱基对了。”于军说。1993年,自动化基因测序仪诞生,推动HGP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时至1996年,于军所在的实验室还在进行HGP的前期准备时,已经回国创业的汪建,也看到了生物科学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趋势。汪找到于,建议一起做点更大更有意义的事,并介绍其与杨焕明认识。杨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人类遗传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实际上,中国要不要参与HGP?中国的基因组研究计划是什么?中国的科学家将如何面对这一新的发展领域?这些问题一直在于军的脑海中挥之不去。Maynard V.Olson也一直支持于把所学带回中国,推动中国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1997年11月,于军应邀参加了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的遗传学研讨会,向国内学界同行详细地介绍了HGP的进展和前景。也是在此会议上,于军、汪建、杨焕明等人提出了中国HGP的战略构想,这成为他们共同事业的起点。当他们向中科院申请参加HGP时,并没有得到同意,中国科学界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成功。杨焕明依靠个人关系和学界的声誉,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对HGP的负责人说:“我们代表中国加入计划。”最终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组宣布,中国团队承担项目的1%。为了有足够的资源和经费参与HGP,1999年9月9日,在北京空港开发区一栋旧厂房里,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并以此身份承担1%的HGP任务。于军、汪建、杨焕明和后来加入的刘斯奇,成为华大的联合创始人。“我佩服汪建,不是说他作为科学家的成绩有多大。在这方面,于军和杨焕明更典型。严格来讲,汪建是那个策划人。”王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评论。汪建“策划人”的角色,在日后得到了放大。2003年中国爆发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华大基因在拿到病原体36小时内,迅速破译四株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全部共计30万份诊断试剂捐给政府。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听说后参观了华大基因。随即,中国科学院与华大基因联合组建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给予其90人的正式编制,任命杨焕明为所长,汪建为副所长,按照局级干部发放薪酬。可没想到的是,华大基因与中科院的关系在2006年底便几近破裂。这一年,美国公司宣称一种能够将基因测序的速度提高一百倍的机器已经诞生。该设备将机器人学、化学、光学和计算科学融为一体,尤其是工业数码相机技术的巨大进展使得人们可以拍摄用于“读取”基因微小序列的荧光分子。理想状态下,这种设备的规模化应用甚至会将测序成本降低至过去的百万分之一。这令汪建兴奋不已,他认为这是一场革命。他以慷慨激昂的措辞给中科院的领导写了一份长达30多页的报告,希望得到支持以购买这种设备。汪建写道:“中国人近代第一次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抓住这个机会,中国将尽雪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中科院的专家认为他的计划过于激进。更糟糕的是,汪建对采购这种昂贵设备表现出的急切,被怀疑想借机贪污吃回扣。他被人匿名举报,中科院随即成立调查组调查汪建。调查结果最终洗刷了冤情,但“报国无门”的汪建决定脱离体制。临走之前的中午,汪建向华大的员工宣布:“我们要去深圳了。要想一下的就别去,赶得上今晚6点火车的就跟我一起走。”那像是一个典型的、戏剧化的决定,但依然还是让汪建从北京带走了近百人的团队南下。张勇毅在大学还未毕业时,就进入华大体系,至今已在该集团工作近10年。他告诉《中国企业家》,假如当年他也处在那样的情境之下,且没有家庭的牵绊,会考虑跟汪建南下。“他是一个能聚人气的人,身上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责任感很强,热衷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这样容易笼络很多人。”汪建决定南下的同时,华大的几位创始人也面临着分道扬镳。由于家庭原因以及对科研和产业化前景的不同看法和需求侧重,于军选择留在北京基因组。杨焕明和后来加入的刘斯奇也在各自科研项目结题后,离开中科院去了深圳。“接地气的高手”汪建在国家基因库。“我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唱衰者,这一时期最辉煌也最短命,生物科学、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很快取代工业文明。在未来的生命科技时代,人们的生老病死可能将不再听天由命。”7月中旬,在2019年湾区青年创新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汪建说道。如同过去很多次的公开演讲,汪建的这些言论听起来总像是高谈阔论,离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汪建是一个不接地气的人吗?”我们问王石。“你们都产生误解了。论接地气,汪老师是高手。”王石笑答。王石与汪建是通过登山相识的,这是两人的共同爱好。在一起登山的过程中,汪建的团队会建立一些与人类基因组织学有关的实验。比如,人在登山中缺氧会濒临死亡,在这种特殊状态下抽的血,有利于对现代高原运动的研究。汪建和王石常常愿意在实验中扮演大白鼠的角色,这使得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我对汪老师的欣赏,更多源于他是一个公共卫生专家。他的理想追求非常纯粹,就是如何为公共卫生事业做事情。”王石告诉《中国企业家》。当2007年初汪建决心离开北京时,王石建议他们来深圳。“我们在深圳两眼一抹黑,有没有关系给介绍?”汪建问王石。后者回答:“你有能力、干好了,政府会主动找你,不需要关系。这正是深圳的好处。”尽管是王石介绍汪建来的深圳,但在日后,汪建与政府的紧密程度却超过了“远离政治”的王石。初来乍到时,他就问深圳政府是否愿意支持他们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他还向对方表示,如果发表了,没准是《Nature》杂志的封面,不过这需要数千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2007年10月,这一项目宣告完成,并在《Nature》封面文章发表。同年12月,《Science》杂志也报道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图谱”工作。后来,汪建向深圳政府炫称,将为这座城市在未来5年内带来十篇《自然》、《科学》杂志的论文。时任深圳市市长的许勤随即向其许诺,如果得以发表,论文的每一位作者都将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到2011年时,华大基因发表的论文已多达81篇。赞叹之余,许勤觉得难以兑现奖金。他邀请汪建等人到家中做客,亲自下厨做了一顿红烧肉,以示鼓励。王石认为,从与政府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华大要比万科接地气得多。这种接地气贯穿了华大的发展史。就拿1999年来说,在中国参与的1%HGP项目中,除了华大基因,还有另外两家机构共同参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北京)和南方研究中心(上海),他们都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基因组研究基地。而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国家基因库,号称继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DDBJ(日本基因数据库)和EBI(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之后,全球第四个建成的国家级基因数据库,其背后的组建和运营方是华大研究院,这是2011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正式批复的。“一个民营企业家,一家民营机构,如果你不接地气,凭什么让你参与国家级项目呢?”王石的话,与汪建对自己的形容如出一辙:“我空着两个手,从北京搬到深圳,做到这么大一块(产业),不接地气能生存下来吗?”“我是天下最接地气的!”汪建咧嘴。关于利益2017年7月,华大科技与华大医学合并后的华大基因,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成为A股第二高价股。采访当天,汪建在华大内部的餐厅与《中国企业家》记者吃了一顿午饭。他胃口很好,但吃得很快,似乎吃饭是件顶不重要的事。席间,他跟我们聊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早上被保姆叫起来吃好吃的,晚上父母就被抓走了,保姆也被赶走了,家里只剩14岁的他和两个弟弟妹妹。一分钱也没有,饭不会做,火不会生,搞到晚上八九点,饿得不得了。最后,把饭煮糊了,再加上水做成稀饭。没菜,就去菜市场门口捡别人扔掉不要的菜帮子。这种极端的物质条件变化,或许也给后来汪建对物质偏执的轻视埋下某种伏笔。用王石的话来说,“到哪都穿着T恤衫,冬天再套上一个夹克。不单是这样,一看别人西装革履,还要攻击对方,这就是汪建。”而在华大一位在职高管的描述中,汪建到现在,还在深圳租房子住。“生活非常简单,也不购置太多东西,如果要搬家,俩小时就收拾好了。”张国成从兰州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2001年加入GBI(吉比爱)。这是汪建回国后创立的第一家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产销。张国成从市场经理、销售总监,一直做到了该公司的总经理。他清楚地记得,在SARS事件中,华大内部实际承担诊断试剂研发的公司,正是GBI。由于国内外没有类似的诊断试剂,GBI的诊断试剂研制出来后,销售部电话、传真机响个不停。“各个地方的订单,像雪片一样就飞来了”。作为当时的销售负责人,张国成心里想,GBI可能就要发展起来,要赚大钱了。销售计划还在拟定中,汪建就组织该公司的员工开了个会,告诉大家,“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考虑企业利益,不能发国难财。”之后,GBI向国家免费捐出了30万盒SARS诊断试剂。“一人份试剂卖好几百块钱,30万人份试剂盒,卖几个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虽然“发财梦”落空了,但张国成的内心还是非常开心,并开始愈发佩服和尊敬他的这位老板,并追随至今。3年前,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华大集团设立了同行者合伙人计划,并以工分作为长期激励。但就是这些工分,日后惹了不少麻烦。林湘在2018年下半年入职华大集团,在试用期之内就离开了。她告诉我们,“HR跟你谈薪资时,你报年薪100万(元),他给你砍到80万。而这80万里,大概有50万算成月薪发到你的账上。另外30万是给你工分。他跟你说,工分可以兑换成现金,而且还会涨,类似股票。兑换现金的话,每年可以兑换25%。但自始至终,工分没有任何文字形式的承诺。”林湘曾听说前年有同事兑换过,但最多只兑换了5%。“若跟HR去理论,他会说经济不好,现在也没有钱给你兑之类的。”在她看来,工分引起不满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变相降薪,二是影响员工的发展。“有人想离开,又碍于有工分,只能继续在这里耗着。很多华大中高层都面临这个问题,有的人在华大工作了多年,工分有好几百万的。”华大集团一位职级为L9的中高层也透露,工分既不公开,也没有任何落地的标准或制度。华大每年会给各个体系分配工分,各个体系分给各个部门,部门负责人再往下分配。“每个体系分多少,每个人分多少,都是不透明的。至于分配的原则,没有。纯粹就是一层层领导自己说了算。”几百万工分没得兑,他们不会找汪建反馈吗?汪建不知道吗?在深圳闹市的一家咖啡厅中,张勇毅提高声量回答了这个问题:“老汪当然知道。他如果真想管这事,就应该拿出真金白银来说,我现在有这么一部分基金,你们来兑(工分)。如果大家一次兑可能宕机,那就约定每年哪些人兑、兑多少。还不行的话,摇号兑我们都支持。但这些(说法)统统没有啊。”汪建似乎应该为员工再做些什么,但上述华大在职高管为他鸣不平,“这些股份可都是从他个人的股份中分出来的啊。”汪建孤独吗?刘健称,尽管他和团队被汪建骂了很多次,但还是愿意死心塌地追随汪。“要么出局,要么出众。”2015年10月,前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华大基因CEO王俊,在一场行业论坛上宣布离职创业。此前,他曾在微博写道。作为16岁就考入北大的技术天才,王俊在1999年参与了华大基因的创立,并曾为这家公司立下汗马功劳。公开资料显示,他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组建了华大生物信息平台,参与了杭州华大的成立,带领团队完成了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大熊猫基因组、千人基因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等系列标杆性项目,帮助华大实现了对CG的收购,以及华大科技与华大医学的融资和重组等。王俊的新公司碳云智能宣称要“读懂生命”,其联合创始人还包括原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吴淳、首席科学家李英睿、首席信息官黎浩等人。华大内部一位曾接近王俊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年轻气盛是王俊从华大离职的根本原因,“觉得汪建还不够放权,有些东西他还得向汪建汇报,不能自己拍板。”这位人士还向《中国企业家》透露,王俊出走后,汪建专门组织开了一场闭门会,来评估王俊离职对整个华大集团的影响。王石也在采访中表示,因上市前夕失去这位二把手,华大基因经历了痛苦的转型。在王俊出走前后,华大还有多位重要人物自立门户,甚至在某些业务领域与华大分庭抗礼。比如,创立于2010年5月的贝瑞和康,是华大基因在生育健康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该公司2017年8月正式借壳*ST天仪登陆A股,其联合创始人高扬、董事蔡大庆、股东任媛媛,均出自华大健康,曾分别任华大健康总经理、CFO和测序部门经理。2011年初,原华大科技总裁李瑞强创立“诺禾致源”,这家公司成了华大基因在科研服务上最大的劲敌。2018年底,该公司已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有数据显示,创始团队出自华大,并在基因测序领域创业的公司,超过30家。理解汪建的人,终究是少数的。在这些少数派中,还有很多已经离他而去。汪建会因此觉得孤独吗?“高处不胜寒,孤独肯定是有的。汪老师的这种孤独,除了大家的不理解,可能还与我们一些在执行上的不到位有关。而且,随着企业越大,压力和责任越大,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张国成说,汪建看到国际上有新的理论或技术出现,他就非常希望在华大内部尽快落实。如果底下的人执行缓慢,跟不上他的节奏,他会非常着急。刘健见过很多次汪建发脾气,基本汪每一次都是责怪他带领的产品研发团队做得慢。“对华大智造,他有很多期盼”,刘健回忆,汪建经常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产品能不能提前一个月上市?能不能提前一个季度上市?“他其实想表达的是,产品越早上市,将有越多人受益。”“他骂研发团队和我不知道骂了多少次,但大家还是死心塌地愿意追随他做这件事情。”刘健称。“宿命就宿命,有什么关系”谈到宿命的话题时,汪建语气平静:“很多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有的人是为了有意义地活着而活着。”汪建觉得自己还年轻得很。他是想活到120岁的人——他给自己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汪建,1954~2074。他不仅希望自己活到120岁,还希望更多人活到120岁。汪建喜欢运动,他的工位上方,悬挂了两个黑色的吊环。他常常在工作间隙,用它们来做引体向上。据说他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公开的引体向上表演,是多少年龄就做多少个。“汪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男的就应该每天做20个深蹲,洗澡的时候也要做。我悄悄听了他的话,每天做了,结果我腿毛又重新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我多大吗?五十岁啦。”在这次和汪建的午饭上,一位蒋姓的华大员工偶然加入了我们,他情绪高涨地说。当然,运动,或说体能只是活到120岁的必要条件之一,用汪建的话来说,它属于主动健康。除此之外,还需进行精准预防和精准医疗,即通过精准预防,先把一些疾病去掉。剩下没有去掉的病,通过精准医疗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此,华大提出了“生、活、染”三个90%的目标:在出生缺陷、肿瘤、传染性疾病这三个主要领域,做到90%可知、90%可预、90%可治。“这些年,华大人生了1500多个孩子,出生缺陷基本控制住了”,汪建透露,华大人中也发现了几个早期肿瘤病人。“一位最终去世的,他从华大离职后,去了另一家单位。对方发现他有肿瘤,就不要他了。华大把他收了回来,他通过数据分析为自己找到了靶向药物,延长了他的生命。”人为什么一定要活那么长?汪建的答案是:“活着才是硬道理。”在今年上半年的微软CEO年会上,汪建又见到了“股神”巴菲特。这个90多岁的老人坐在一堆四五十岁人中间,神情专注,从头听到尾。这令他想起了另一位朋友——卡尔·哈恩,这位大众汽车前CEO今年已经95岁了,仍在管理着大众汽车400亿欧元的慈善基金、一个博物馆、一大堆幼儿园,以及开着300匹马力的跑车。在汪建看来,巴菲特和哈恩属于同类人。“相比之下,中国90岁的老人中,很少能见到像这样有着强壮的身体、开放的思想和全世界的视野的。”2018年1月23日,北京水立方,王石、汪建以及当时86岁的马静芬,曾有一场“生死对谈”。其实,虽然都是王石的挚友,但汪建与褚氏夫妇并不熟。他去过哀牢山(褚橙种植地),但没去见褚时健。“他是工业时代最典型的代表,我们是代表前沿科技的,完全是站在时代前沿去思考未来是什么。”可是,在那场对谈中,当马静芬提出活到“100岁上不封顶”时,汪建表示赞同,“这是可以实现的。”然而,2019年3月,褚时健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享年91岁。这是一个充满宿命感的结局,有时候不论你怎么想、怎么做,生命的答案就写在那里。我们确实聊了宿命的话题,想委婉地提醒汪建,活到120岁这个目标放在心里就好,又何必非要说出去。但汪建语气平静:“宿命就宿命,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有的人是为了有意义的活着而活着。”(文中张勇毅、林湘为化名)

本原

如何看待大学之后是否考研

研究生是很多大学生的一根续命稻草。因为大多人高考前学习的那根神经紧绷着太久导致散失活性和思考力,上了大学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于是稀里糊涂地就把大一大二给度过了,然后上大三时被迫开始思考大四面临毕业该干什么以及该如何准备,发现思考不出什么,于是就考研吧,毕竟周围人都考研,自己也不想比别人差,反正自己也没想清楚该干什么,也非常的不安,干脆就先跟大家一样,这样有安全感点。于是就稀里糊涂地备考研究生,稀里糊涂地考研失败或是考上啦然后稀里糊涂地念完研究生,稀里糊涂地开始找工作,最后可能还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自己不喜欢干,然后就索性放弃专业对口的选择拿着研究生的文凭浪迹天涯找饭吃。这个过程存在着太多的稀里糊涂了,特别是盲目地去考研,把考研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来缓解不安的心绪。那如何才能消除考研的盲目性,以正确的姿势看待考研呢?研究生的本质国外教育体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本科和博士,其本科注重通识教育、帮学生打基础、给与学生足够的弹性来进行探索和试错以寻找方向,博士则是聚集大量的资源来支持学术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而其对研究生的定义是学术性研究过渡阶段,所以国外的研究生学制很短,普遍 1-2 年制。但这套教育体制在中国就变味了,中国的研究生学制长达 3 年,而且研究生在中国的作用更多是那一纸文凭,来帮助在系统内获得上层社会的入场卷和作为晋升的通道,很多人去国外留学更多的就是花钱去镀金,这样可以避免国内考研究生的巨大竞争压力和风险,外国佬也很聪明,研究生就弄个 1-2 年,时间短投入资源少也让人学不到啥,同时对留学生学费收得高也可以多挣钱。是否有必要读研?大概率是需要读研的。首先,现在高等教育越发普及,文凭贬值,研究生才是高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没有研究生这张文凭,难以挤进高端就业领域。然后,社会分工本身就是把大量的复杂的工作分解为相对简单的重复性大的工作,学历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可以驾驭更复杂的工作,其重复度较低;学历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则只能做简单的工作,其重复度较高。重复度越高的工作,学习时间越少,工作上的成长加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研究生多积累三年的知识(国内研究生),虽然晚三年,但刚出社会的起点相对本科生要高,其工作的重复度相对较低,所以加速度更快;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少说有三十年的长度,早三年和晚三年出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加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差异会在这三十年的时间复利效应下被大大地放大。而且很多人因为现存教育制度的原因而荒废了思考力,直到大三要面对人生的关键选择时才被迫自主进行探索和自我思考,但大学剩余一两年的时间不足以探索清楚人生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与其直接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被锁定在固定的轨道上(此时进行探索的机会成本相对读书时要大很多),不如读个研究生多三年的时间来进行探索。最后,是否要读研也是要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及岗位的门槛要求(学历、专业、实习经验等),比如技术类岗位大多需要研究生文凭和对应的知识储备,非技术岗对研究生学历以及对应的知识储备的需求则相对少很多。荒谬绝伦?因为我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所以见到身边人选择考研后我都喜欢去问问原因,然后就真的碰到太多搞笑的事情了。案例一这是我和我校(双非一本)某同学曾经的对白。我:你打算考哪里?她:考华中科技大学( 985 )我:考本专业么?她:是的我:你知道这个专业研究生读出来的就业是怎样的么?你喜欢或者适合做那个工作么?她:不知道我:你在你们班成绩怎么样?她:中等我:你知道你们专业往届考研成功率是多少么?其中考上 985 的成功率又是多少呢?她:不知道(我调研了解后,其往届考上 985 的成功率仅 3% ,何况华中科大还是一个排名很靠前的 985 )这段对白完了后,我就劝其可以考研,但是不要选择华中科大,因为太难考了,而且最开始应该把这个研究生专业的就业方向搞清楚后再确定考这个方向上的研究生,就这样巴拉巴拉地分析了讲了一堆,当时就把她震撼到了,可事后她还是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备考着,充满着无知和幻想。考研分数出来后,我问其分数,结果硬是不好意思跟我说具体分数,就说没考上,然后也没有然后了,也没有说二战,也没有说反思和总结,就这么不了了之,随便找了份没有什么含金量的工作去了。案例二来自和同班某同学的佛系对白:我:你为啥要考研?她:也没想好以后具体要干啥,但金融专业大家说都要考研,就一起考呗我:金融考研成功率这么低,如果没考上怎么办?她:那就找工作吧我:不打算二战么?她:不打算,二战好幸苦我:如果到时候找工作,打算找哪方面的工作?她: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然后就没考上,然后就去找工作,好像是回家找了个银行做个柜员吧。案例三这是我听到的最雷人的话术: “单词一天背它 200 个,十天背完考研单词 2000 个”、“虽然我比别人已经晚几个月起步,但是我开始的时候,就一天复习 16 个小时,别人一天复习 8 个小时,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弥补上来了”等。说上面这话的人,是我的一个室友,人送外号鸡哥,因其大学四年天天只打游戏别的几乎啥也不干,其中以吃鸡游戏最为着迷而著称。鸡哥到了大三,看到周围人都考研啦,想了想然后自己也打算考研,然后作为室友的我就一直热心肠得督促其趁早开始准备,帮他分析考研的各种问题和给出准备建议。18 年 6 月底我离开长沙学校准备去广州蓝月亮实习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8 年 11 月份我从上海达能回长沙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9 年 1 月份我离开长沙去深圳华大基因实习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9 年 5 月份我回到长沙的时候,发现鸡哥终于终于开始啦,然而也只是刚开始半个月,但我已经感动到不行,虽然没有备考和去参加一战,而是直接准备二战。鸡哥如果期间是在探索方向或者学其他的知识或者准备找工作啥的,还都可以理解,但他迟迟没有开始的原因是因为一直在打游戏一直在吃鸡,结果拖到大四的 5 月份,就骗家里人说自己一战准备的不充分、没考好(压根就没准备和没参加考试),所以准备二战,然后让家里拿钱给他租房子(毕业后不能住学校寝室),这我就真的没法理解了。所以我后来就经常跟鸡哥说: “别人的二战是第二年二战,你的二战是第二年一战。”中间的时间段我总是忍不住批评鸡哥,我其他的室友也都看不下去就都一起批评鸡哥,但是鸡哥总是说游戏太好玩而且不着急,说自己很自信可以考上,而且是考上 985 ,说一旦开始复习了就会很努力等等。他定了高目标的情况下,天天很努力,尽管实现目标很困难,但是他说自己很自信,这完全没毛病,但实际情况是说完自己很自信后又继续打游戏颓废去了(而且游戏也没有打出职业玩家可以挣钱的水平),所以后来他再到我面前说什么话,我就表面附和,但心理就想: “我信你个鬼”。大学除了打游戏就基本啥也没干过,所以缺乏对学习对考研的了解和敬畏,所以最开始才会说出什么单词一天背它 200 个、一天学它 16 个小时之类的话(实际情况对其来说就是一天能准备 9 个小时都算很不错的状态了)。建议:1 、留学>保研>考研 ( 应届生考研 vs MBA)留学比保研好,因为留学能够申请上的院校背景在世界的排名会高很多、可以练好英语、可以掌握国际化视野、研究生学制更短,当然前提条件是还得有足够的 Money 作为启动资金。虽然留学表面上看上去比国内的研究生要多花不少钱,但是因为学制更短,让人可以提前一年半进入职场工作,就可以比国内研究生多一年半的工作经验,而且这一年半挣得工资也可以 cover 住不少的留学费用,这么把国内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对比一算,其实留学也没有贵多少,关键是人们要懂得去算清楚这笔账以及有这个实力或者魄力拿出这么多的启动资金来往留学上做投资。另外一方面,对于国内研究生来说,保研大概率比考研好,因为考研的竞争人数更多,所以竞争难度和压力更大。而考研当中又可以粗 略地划分为应届生考研和 MBA ,应届生考研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那种; MBA ,全称工商管理硕士,需要毕业工作三年后才能就读,相对应届生考研:学费更高、竞争压力更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个词语的具体意思就自己思考了哈), MBA 号称是国内提升到研究生学历的方式中最 easy 的一个方式,拿的也是同等学历的双证,即学历证、学位证。关于研究生的概念其实还有不少,比如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学硕、专硕、 MPA 、 MFA 等,很多机构还会弄一些费用高昂的在国内上网课就可以拿到国外的某野鸡大学的研究生文凭,市场鱼龙混杂,可以自行多去探索探索。最后,有木有想过与其为了名校研究生而二战、三战,不如考个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来节约时间成本然后申请名校博士这样的曲线方式呢?毕竟申请博士时的竞争力比考研的竞争力要低很多,而且背景提升的程度更大。2 、看清现实,考研主要是在拼毅力和拼信息,需要量力而行考研与高考的有两个很大的不同。一是它需要自己去选择专业方向、去收集对应的信息比如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考录比等,它是先需要去做一道选择题的,这里谁能掌握更多信息来进行精准的分析,谁就能规避竞争进行套利(比如如果只是为了提升学历,则可进攻名校的冷门专业),而且还有机会弄到备考的对应学院对应专业的内部资料。二是高考还有人监督有人督促,大家为了同样的几张卷子而坐在一起努力着,但考研没人监督和督促,也大概率碰不到跟自己考同样一个院校同样一个专业的人,就没办法交流和互相监督,所以考研更加拼毅力拼自我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高估自己,或者说大大地高估自己,只有等到最后关头清楚自己做试卷的分数后,才会在挣扎与煎熬中慢慢回归现实,所以最开始就认清现实、合理规划(即量力而行,定个合适的目标,不要太高)、趁早准备,这样才会稳扎稳打的获胜。3 、先工作一到两年,多看看,找准方向,再考虑读研绝大多数人面临毕业时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也不知道这个社会有什么职位以及对应的发展情况,考研的话会容易很盲目地报考本专业或者跨考自己觉得喜欢的专业,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很多设想都只是想当然。所以面临快本科毕业的时候,多出去实习进行方向上的探索,也可以先毕业后参加全职工作一到两年专门用来探索方向,把方向找准了然后再针对性地决定是否考研 or 留学等,找准靶子再拉弓,这样不会白费劲。可能有的同学也设想过这么做,但怕自己这样弄会落后同龄人一两年,所以就只是想想而已了。可我们把目光拉长一点人生几十年,完全不差这一两年,而方向才是关键性的问题,你未来想要什么样的产出就得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去放在什么样地方做投入,其中最大的时间管理就是方向管理,所以方向决定了时间投入、时间投入决定了产出,当然,这是建立在家里没矿的假设的前提下的推论。后记:我没有考过研,但是为啥知道的这么多?本来想着自己没考过研也暂时还没读过研,但也来写这个话题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读者会不会怀疑你一个既没读过研也没考过研的人,为啥会懂得这么多?写出来的东西有可信度么?后来深度思考过后,还是觉得非也非也,因为以下三点:1、 朋友多,聊得也多因为有多动症,所以喜欢到处走,而且还喜欢找人逼逼,所以朋友就多。当我的朋友们正在考研、保研、正在读研、读完研、申请留学、正在留学、已经留学完回国(英、美、澳、加等)的时候,我都跟他们产生了关于研究生这个话题的交流,多方听取观点和意见。我还和我们大学里的老师一起探讨过跟研究生体系相关的教育问题,也有一些收获。2、 经常冒充潜在顾客给相关机构打电话去咨询这是我经常干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想着要了解相关的情况,一定是这个领域里面做咨询的人懂得最多,那么我就到网上找到他们,然后说自己有意向购买他们的服务,这样就可以巴拉巴拉不知廉耻的去获得免费咨询了嘻嘻。3、 天生喜欢研究这些问题,所以自主到网上找的相关资料看得多这个没啥好解释的,与个人特质相关,就是喜欢多动脑、少出力哈哈。

若果是也

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就读和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以下为offer收割机留学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2017年8月,来美一周年之际,回头看,第一年研究生生活收获颇丰。在学校遇到了负责任的教授和靠谱的同学,一起做了很多有意思的项目,课余时间粗略地环美旅行了一圈,领略了鬼斧神工的自然和纸醉金迷的都市,当然最开心的还是拿到了AT&T的summer intern。一路的学习和实习都得到了太多人的指点和帮助,现在我也想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学校和学习我现在在AT&T的big data team做优化方面的实习,在工业界中认识到了big data的巨大价值和光明前景,明白了与其说big data是一种技术,不如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平台。可惜的是目前北美的学校很少开设big data的项目,更多的是computer science或者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下的一个track,甚至很多连track都都没有,只能通过选课的偏重来强化自己对于big data的学习。offer收割机留学:关于我所在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我现在所读的专业是information systems项目下的big data track。WUSTL的 Information Systems项目隶属于Sever Institute,借鉴了CMU的王牌专业MIS的模式,开设计算机课程和商科课程,且选课自由。项目共有两个方向,大数据和信息安全,我们班所有中国人都选择了big data方向。这个项目比较新,我们是第三届学生。平均每届招20+人,因为我们项目对转专业非常友好,所以大家背景比较多样,有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申请的话,托福100 gre 320应该是基本要求,但是也没有硬性要求。学长学姐以及我的同学们,本科院校跨度比较大,但是以985 211为主 。不过我们项目从今年开始合并到EE专业了,所以录取要求可能有变,以上概况都仅供参考。当初选择我们学校的主要原因是选课比较自由,一方面是全校任意选修课,可以选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science,statistics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课程;另一方面华大没有对于先修课程的硬性要求,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兴趣选课。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发现华大的课业负担很大,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也让我明白选课前向学长学姐请教,跟advisor交流,还有合理安排每学期的选课计划都很重要。而且各位学弟学妹在拿到学校的offer以后,可以多跟小米邮件交流,多看看学校的官网,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register policy和其他规定,方便入学以后事半功倍。再来分享一下这一年我的big data学习之路吧。16 fall刚入学的时候,我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推荐系统这个话题,觉得很感兴趣,就做了几个简单的项目,然后选了学校的cloud computing with big data application课程,在完成assignment,project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对开源框架、工具,主要是big data的思维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我发现学习big data本身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数据处理、模型优化等都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机器学习相关的知识。所以我也选了很多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和数学课程 。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我觉得项目经验也很重要,在此期间我知道了kaggle这个平台,做了一些基础的比赛,也看了很多优秀比赛团队的开源代码和报告,这个过程对于了解完成的数据处理分析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习和工作除了学校的学习之外,找实习也是我这一年学习生涯的重要部分,相信也是很多学弟学妹关心的话题。在聊心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司的招聘流程:Step1 公司审核的第一步就是筛选简历,考核申请者的简历是否match相应的岗位,是否满足公司招聘的要求。Step2 通过简历关后,很多公司为了节约招聘成本,会先发一轮或者两轮在线测评,限时完成,来考察面试者的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OA。OA以算法题为主,也会有逻辑题、debug或者性格测试等。这部分的准备主要看面经,很多公司的面经题都不会改的,基本都是原题。Step3 如果OA成绩良好,很快就会收到公司的电话面试邀请,一般用skype或者电话。每个公司的电面两轮到五轮不等,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加面。需要注意的是,除了technical面试之外,还会有一轮behavoir interview,主要是hr打电话来聊一下简历上面的项目、技能之类的东西,也会问问你对于公司的了解程度,以及自己的定位,还有一些类似于“五年后你会做什么”之类的问题,这轮面试也很重要。Step4 几轮电话面试过后,需要去公司进行现场面试,实习一般不需要onsite,全职会需要。接着来聊一下我觉得在每一个环节中值得注意的部分:简历中最主要的模块是实习经历、项目经历、技能和GPA (排名分先后),当然我准备的是一份比较普遍的简历,如果你有research经历、发表的文章,或者很重要的奖项,可以等价替换掉其中任何一项的。先说说实习经历。这个主要在找全职的过程中会非常有用,因为HR会默认工业经验更有含金量,事实上在我实习的过程中,包括听很多在别的公司实习的朋友聊起,都觉得工业界的经验确实要比学校的项目经验重要很多,一来工业界开发要用到很多开发工具和开发系统,二来课程项目都做了最严格的简化,基本算是无菌环境,而工业界的项目则更复杂,有挑战性的多。关于实习的含金量,一般来讲是美国大公司﹥美国小公司﹥中国大公司﹥中国小公司。我个人建议,能找到美国的实习就一定不要找国内的,因为美国这边的公司对于国内实习经历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举个例子,三月份我拿到了AT&T 和 BAT某公司的实习纠结去哪个的时候,一位amazon在职的学长跟我说“你问问美国人几个听说过xxx的”。其次简历上的项目经历也值得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对于计算机相关岗位来讲,说一千句不如一个项目来的有说服力,所以在选课的时候,要尽量选有final project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填充简历,另一方面是很好的工程经验。如果简历上的项目不足,又刚好选不到出项目的在校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网课,比如说coursera,udacity或者udemy,都有很多类似的项目课程。对于写在简历上的项目,要出彩,而且对于每一个item都要非常懂,否则面试时如果被问到了又说不出所以然,就会很麻烦。顺便说一下,如果想找big data的工作,最好要有相关的项目在简历上,因为big data算是细分的track,跟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除了实打实的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之外,写在简历上的技能也是hr会关心的部分,计算机语言、开发工具、开源框架、数学基础等,都可以算作技能,但是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痘一定要是真正会的,因为面试很可能会被问到,如果不会的话,是很有可能直接挂掉的。GPA好像是中国学生最在乎的part,但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其实GPA相对来讲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有少数的几个公司卡GPA,否则的话,3.5以上是绝对不会减分的。除了这些部分之外,你可能会说,如果你的学校不是名校怎么办?据我所知大部分大公司是不在乎学校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而相比之下,一些初创公司反而会在意背景。当简历的内容写好以后,还有很多别的的东西需要调整。格式、语法、排版、平衡性等问题都对简历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简历的可读性,换言之,如果拿到你简历的hr都没有兴趣读完,更遑论从中发掘到你的潜力了。所以我觉得一份好的简历一定要注意,语法正确、叙述风格统一、重点突出、格式合理、排版整洁,还有就是各个部分的平衡性要好。简历完成后可以找别人帮改,也可以找学校的career center预约修改。当我们手握一份优秀的简历之后,如何用它敲开公司的大门就成为了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首先,我们如何凭借这份简历拿面试资格呢?总的来讲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找内推,内推的简历会放进公司的内推简历池里,这样被看到的机率会大大增加。找内推效率最高的是平台是career fair,其实严格来讲career fair不算是内推,但是跟内推的效果相似,甚至效果更佳。所以学校career fair的时候一定要穿的正儿八经地去推销自己,公司能来就说明对你们学校的人才是认可的,所以拿到面试的几率也会大很多,而且很多公司会在career fair的周末进行on campus面试,这种面试机会也是一定要把握的。除了career fair,还要在linkedin上找到各种校友资源,请他们帮忙内推,或者可以直接联系recruiter,说明自己的背景和求职方向。除了linkedin,还有其他平台会不定期有人发内推消息,比如说一亩三分地。还有很多的小公司可能内推不是很方便找,可以直接海投。这些公司的信息可以在glassdoor上或者indeed上找到。在接下来的准备面试的环节,我重点做了这些工作:刷题和基础知识美国的公司面试主要针对能力的考察,不会假设你会很多特殊的算法,所以难题常有,怪题不多,关键是要好好刷leetcode,熟悉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还有常见的题目讨论。关于怎么刷题,各种论坛上的经验帖,总结帖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除了对于算法的考察之外,Big data面试问题涵盖面比较广,系统设计,机器学习算法,Hadoop等开源框架和工具,统计知识,数据库知识等都会被问到,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看面经一亩三分地还有glassdoor上有很多公司常见问题的总结,在拿到面试之后一定要注意收集整理。面经的科学打开方式一定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常考的题目,要确保自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另一部分是看公司面试的风格,知道要避开哪些雷区。非常熟悉简历拿到面试之后一定要把简历的内容梳理一下,可以适当写一些文字性的东西,帮助自己明确细节,避免面试的时候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口语一定要在面试前反复,跟小伙伴一起mock interview。当然也要多面试,拿小公司练手,慢慢就知道面试的常见套路了,说话也不会紧张。除此之外,关于面试,我觉得有两个事情是一定要清楚的:1. timeline。一定要在刚入学就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实习,不要觉得时间还早。2. 心态要好,一方面,面挂十家公司不算多,另一方面,海投的回复率很低,石沉大海是常态。说了这么多,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于big data求职现状的一些总结。首先,big data的应用有很多,例如推荐系统、公司内部优化工具等,而且不仅仅在互联网行业,它在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这给转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选择最适合的行业。相较于传统的软件工程师来讲,big data engineer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绝对需求量仍然较小,所以相对来说实习和工作都更难找。在面试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算法题之外,big data engineer会涉及到大量的系统设计题和开源框架的应用,所以平时要多积累相关知识。在找各个公司opening position的时候,要注意big data engineer的titel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就叫software engineer,所以一定要耐心地根据职位要求精心甄别。这个夏天在AT&T实习的三个月学到了很多东西,工业界的开发工具跟学校用的有很大的差别,项目也复杂的多,所以把握机会接触不同的平台和工具会有很大的收获。在纯英文的环境中工作,相比于技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更大的挑战可能是一些“软实力”的部分。比如说如何提问,如何解析mentor和同事的解答,如何充分的表达自己,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让mentor加深对你的了解。我们实习会有两次presentation,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发现美国人和印度人对于presentation的重视,以及presentation的能力都值得称赞,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作为技术人才,领导力不重要,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恰恰是这些展示自我的部分将大家区分开。在实习快结束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去跟mentor或者manager聊return offer的事情,如果自己组没有headcount的话,就要去跟别的组networking,找到有budget的组面试。offer收割机留学:学长说了这么多,也算是把自己这一年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总结的差不多了,最后也希望学弟学妹都能找到心仪的实习和工作。

怀让

华侨大学庆祝第35个教师节:以华大为家 共筑华园梦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1日讯(记者 侯智 通讯员 刘沛)“华侨大学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学校关心助力我们的成长发展;同事们学有专长、兴趣广泛;学子们充满活力、尊敬师长、乐学善思……”9月10日,在华侨大学庆祝2019年教师节暨表彰先进大会上,北大博士毕业、入职华文教育研究院的黄思思作为新进教师代表发言,分享入职以来的工作经历与感受。 这天,是第35个教师节。当日下午,在陈嘉庚纪念堂科学厅,黄思思作为华侨大学的一员,第一次参加了教师节表彰大会。他在致辞中说道:“我们在这里与华大共同进步,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今年,该校在庆祝教师节、表彰一批工作业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同时,也举办了特别的仪式,向光荣退休的教职工致以诚挚的谢意、向新进教职工表示热烈的欢迎。 会上,该校领导关一凡、徐西鹏、吴季怀、刘斌、彭霈为获表彰及荣退的教职工代表颁奖颁证,为新进教职工代表佩戴华侨大学校徽。 “过去的一年里,华大涌现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他们身上集中表现出的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职业操守,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春风化雨、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值得全校师生尊重和学习。”校长徐西鹏在会上代表学校向全体教师致以问候,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徐西鹏作《牢记使命 擦亮侨校金字招牌》讲话,希望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擦亮侨校金字招牌,用心教书、做高水平的科研、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提升学识能力,保持仁爱之心,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 该校党委书记关一凡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2018-2019学年获奖集体和个人的通报》。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学校有132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国家和省市表彰奖励。此外,该校今年共有40余位教职工光荣退休,129名新教职工入职。 他们之中,有在一流学术刊物发表文章,获省厅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有在华园教书育人四十载,默默奉献的老教授;更有对在华大的生活与工作充满期待的年轻教师。这一天,他们手捧华文学院留学生代表亲手扎制的鲜花,在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里,为华侨大学这个共同的家而自豪。 “我们是华园大家庭的一份子,爱一个地方,就要爱她的全部。”在《nature》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魏展画教授代表在职教师发言,诉说自己的华园梦。“华侨大学今天的实力和知名度与其他‘双一流’高校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就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深情地说,“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而华大就是我们最好的名片!” “我很庆幸,这辈子能在华侨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吴逢铁作为荣退教职工代表,回顾了自己与华大结缘,在华园学习、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今天虽然退休了,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和退休的同仁们,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而隔天,吴逢铁就将作为研究生院督导组的成员,参加一场博士论文答辩。 “能来到华大,选择没有错。”同样是新进教师,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刘京星佩戴着崭新的校徽笑着说:“华大的氛围非常好,同事和学生,都特别友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见证了一批老教职工的光荣退休,刘京星表示,“新老交替,意味着我们年轻教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肩负起前辈们赋予的新责任,将教育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而黄思思在大会的发言中说出了全体教职工共同的心声:“我们无比热爱高校教师这份崇高的事业,我们无比热爱华侨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