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有许多从事此专业相关工作的人员感觉到自身能力无法满足当下需求,想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有学员不清楚此专业在职研的相关信息,那么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是什么?根据相关资料得知,国内开设公共管理在职研的院校比较多,分别采用同等学力、专业硕士和中外合办在招生,根据招生方式的不同,考试科目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能够让大家清楚的了解,下面逐一介绍一下。 同等学力考试科目通过此方式报考的学员比较多,入学无需参加考试,之后参加的结业考试主要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考察,考试科目是由院校自定的。申硕考试科目比较统一,主要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英语、俄语、法语、德语和日语均为外国语考试内容,从中选择一种参加考试便可,学科综合考所学专业知识。专业硕士考试科目以此方式报考公共管理在职研,报名成功后需要参加入学考试,此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其中初试考管理类综合能力与外国语,复试属于院校自主考试,其考试科目是由院校自定的,入学考试采用择优录取的形式,所以通过此考试有一定的难度。中外合办考试科目此招生方式属于中方院校和外方院校合作办学,有些院校需要参加入学考试,此考试科目由院校自定。学完课程并达到一定要求后还需参加毕业考核,此考核也是由院校自行组织的,没有固定的考试科目,通过考核能够获得中方院校的结业证书和外方院校的学位证书。由此可见,公共管理在职研的考试科目根据招生方式的不同而改变,上文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想要了解的学员。了解清楚后,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招生方式报考此专业在职研,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提高能力,毕业后还可以取得优质证书。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每个报考研究生的人员所必须参加的一项考试,该项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并安排。而在近些年来考研热的助力下,更是成为广受社会瞩目的一项考试。而凡是考试就有考试科目,但是研究生的考试除了统一的招生考试外,还要参加院校的复试,因此可以说考生需要参加两次考试,考试不同,考试的内容亦有差别。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招生考试所要考的科目数量与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有关,一般是在2-4门之间,也就是最少的也要考两门,最多的需要考四门。大部分专业需要考的科目有:思想政治、英语及专业科目。如果是考三门则正好对应这三科,如果是四门,则增加了数学或专业科目二。而仅考两门的专业则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科目则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在所有的相关考试科目中英语和思想政治满分是100分,而数学、专业科目的满分则是150分或300分,并且高考相近采取择优录取原则,不过与高考不同的是,该阶段是筛选进入复试的名额,而非最终的录取结果。院校复试复试是由院校组织,每个考生的成绩达到进入复试的要求后,就可以到院校参加复试。由于复试是每个院校自行组织,且其中还有面试的环节,因此考生需要因校准备。复试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是笔试,二是面试。笔试内容主要以英语和专业内容为主,面试也是差不多。由于牵扯到面试环节,考生与所在院校相关专业的导师会有接触,因此在准备时需要充分一点,从开始的着装、自我介绍、对答等都要提前做好演练。可以在网上搜寻每个点需要注意的细节,查看院校相关专业的导师,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从容不迫。在2018年参加考研的人数达290万,而自2015年以来,考研人数一直稳步上升,因此可以预料今年考研人数可能会突破300万大关,所以大家应该在距离研究生考试之前,努力冲刺一下,从而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招生通知,2019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的时间定为2018年12月22日——23日,而且各类专业需要考的科目也有了相应的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一般专业的初试是安排有四个考试科目的,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外国语(100分)、业务课一(150分)和业务课二(150分)。如果是报考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的专业,安排的初试科目有三个,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外国语(100分)、专业基础综合(300分)。如果是报考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安排的初试科目也是三个,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外国语100分、专业基础综合(300分)。如果是报考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安排的初试科目有两个,分别是外国语(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如果是报考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在业务课一的科目中安排了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150分),用以提供各个招生院校进行选考。综上,不同专业需要考试的科目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考生根据自己所报专业做好考前的准备。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职考研,而最火的就是管理类联考了,但是,大家真的了解管理类联考吗,具体有哪些专业,适合哪些人考,以及历年报考情况如何,可能有些同学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管理类联考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管理类联考?管理类联考是指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包括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与英语考试两科。管理类专业硕士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适合非应届生报考:MPAcc(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EM(工程管理硕士)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两科,总分300分。(初试不考察专业课、政治、高等数学)600字要求的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目标20分;700字要求的论说文35分,目标25分。每天最少背一篇高频大小作文素材,句式,单词,模板,疯狂背诵。考试时切记要活用模板,不能照搬。2、英语二(分值100分),分为:(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2)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每题2分共50分;(3)英语翻译:英语翻译成中文15分。(4)英文写作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总共25分。管理类联考英语的难度相对来说要低很多,考的都是初高中的一些知识,管理类联考英语二时间很充裕,100分让你做3小时。足够你答完卷子了,往年最后得分大多分布在65到75分之间。管理类联考专硕与学术性硕士的区别吗一、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管理类联考专硕是注重应用实践能力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二、招生条件不同管理类联考专硕分两种情况,像MBA、MPA、MEM、MTA专业的报考者需要满足;另一种情况,MPAcc 、Maud、MLIS与学硕相同,并不要求工作经历。三、招生考试不同学硕的招生考试会考察英语、政治、专业课,部分专业还会考高数,分数总分为500分。而管理类联考专硕只需要考英语(二)+管理类综合两门,总分为300分,难度相对学硕较低一些。四、学习方式不同学硕:全日制学习和半脱产两种形式,学制2-3年。五、认可度不同学硕硕士:自2011年以来,由于研究生教育整体战略布局的调整,专业硕士种类增至39种,报考人数连年上升,2018年专硕人数已超过学硕,其中MBA报考人数更被广大群众青睐,其社会认可度和求职地位已经大幅上升,很多企业不再区分专硕、学硕,而是更关注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专业适合人群工程管理硕士(MEM)适合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工商管理硕士(MBA)MBA确实给不少人带来事业上的成功和辉煌,薪水增加几倍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最后成功当上了老板,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但MBA也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上,报考MBA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甚至还有情感,上脱产的还要考虑机会成本,因此必须慎重考虑,以下给几条建 议,仅供参考:1、真正学习的心态去读MBA的人。需要从MBA专业获得知识,去解决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凭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2、工作中不太顺利的年轻人,为了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新的空间,新的希望,希望以MBA作为一个跳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3、工作时间较长希望能通过读MBA获得更高的学历和结识各行各业的精英,从而大大的提升自己的人脉圈。公共管理硕士(MPA)主要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想获得更好职业晋升机会主要从事相关的咨询公司以及公司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等工作。会计硕士(MPAcc)想要进入国企或外企工作的同学、银行或证劵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同学看完了以上内容,想必大家也对管理类联考有了一定的认识,相信大家也一定的认识。距离2020年研究生考试仅剩不到140天时间,想要行动起来的小伙伴可要抓紧时间了,考研从来不是一个考验智商的事情,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可以成功上岸!持之以恒,必将成功。【沃顿教育won】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也有在职研究生教育。报考教育经济与管理在职研究生也需要参加考试的,那么,考试科目是什么呢?教育经济与管理在职研究生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方式报考。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同等学力申硕入学不用参加考试,但入学后想要获得国家承认学位,必须参加全国统考。统考科目:外国语+公共管理/教育学综合因为同等学力申硕统考只有两科,考试科目比较少,而且采用分数合格制度,相对来说报考难度比较低。想要报考教育经济与管理在职研究生,不知道自己的条件是否能报名?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简章。二、教育经济与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政策是相同的,也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和复试。统考考试科目:外国语、政治、两门专业课复试考试科目:外国语和专业知识
据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国内在职学子比较熟悉和认可的研修方式。为提升知识和相应专业水平,众多在职者选择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目前,考生们对该类型考试内容较为关心,下边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做简单解析。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非全日制研究生全国统考科目据悉,非全日制全国统考科目与考生报考专业有关,因为不同专业,考试科目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全国统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外国语学科。其中思想政治、外国语学科,以全国统考试卷为主,业务课由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进行组织和命题。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专业,比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考试科目一般以管理类专业综合与外国语为主。如果考生选择日语或俄语作为外国语考试科目的,则使用全国统考的试卷,其他语种考题,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和命题。非全日制研究生部分专业,如应用心理学、公共卫生学、体育等专业,则通常考外国语、思想政治理论及专业综合知识。具体所考科目,以院校招生简章为准。全国统考时间安排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统考前,需要考生在满足报考条件的情况下,登录研招网进行报名。其报名时间分为:九月预报名或十月正式报名。报名成功者,并且十一月现场信息确认完毕,可在规定时间到研招网打印准考证,然后准备参加国内研究生统一考试。上述内容,便是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及相关考试详情的介绍,希望对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在职研究生即边工作边学习的自我提升方式。在职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时,会更加侧重实践性,他们希望在经过系统理论的学习相关专业后,能够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突破瓶颈。在职研究生有哪些专业可以报考?1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新闻学、传播学、统计学、企业管理、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考古文博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专业都是在职人员可选择的报考专业,以上专业多为院校同等学力招生专业。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学制多为2年。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确定好专业学校后,提交资料,通过院校审核后,就可以直接到校参加学习了。也有一部分在职人员选择专业硕士,例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等。报考专业硕士的在职人员,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考试分为初试、复试。初试考试科目一般为4科,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与院校分数线后才能参加复试,通过复试的在职人员才能获得录取通知书与入学资格。不同专业、不同院校,报名条件不同,具体可参阅各院校招生简章。
在职yanjius目前国内研究生考试分为三类学硕、专硕、申硕,其中专硕和申硕主要针对在职人员,专硕是12月份统考,申硕是5月份统考,今天在这里主要讲一下专硕管理类专业。专硕管理类专业包括MBA(工商管理)、MPA(公共管理)、MEM(工程管理)、MPAcc(会计)、MTA(旅游管理)等,首先关键的时间节点:1.报名时间10月;2.确认时间11月(现场或网上,看学校具体安排);3.考试时间12月底。其次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复习备考,英语数学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购买辅导资料及视频网课自己复习,基础一般及差的同学需要报名辅导,跟随辅导机构复习备考。专硕管理类专业报名条件为专科毕业满5年,本科毕业满3年,这里的时间以毕业证上发证时间开始计算截止至入学前,例如2012年6月发证,那在2016年的12月就可以报考)专硕管理类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的考试科目是英语二和199管理综合,其中199管理综合报考数学、逻辑及写作。初试国家分数线英语二42-50(满分100),199管理综合84左右(满分200),总成绩分数线170左右。复试一般为政治笔试及中英文面试,部分院校专业生报考者要加试专业课程2门或者有其他要求。专硕管理类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少数院校为2年,上课时间一般为周末,每月1-2次课程,学费与学校及学校所在地有关,例如山东MBA费用一般是三年5-10万,北京MBA费用一般是三年10-70万,具体院校具体分析。专硕管理类专业毕业之后发放研究生学历及学位双证。大家如果对于管理类专业考研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如果想要了解其他专业也可以留言
据悉,在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报考人群中,在职公务员比例高达 80% !实际上,MPA 不仅受到很多体制内人员的青睐,还有很多私企的在职人士在准备提升学历时,也会将公共管理专业作为首选。这也导致近年来 MPA 的报考人数激增,名校的复试线也水涨船高。以北大 MPA 为例,虽然管理类联考的国家线是 170 分,但是要想通过复试,起码得考到 220+ !随着名校 MPA 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学们究竟该如何备考,才能稳妥上岸?接下来,宗师君将从 MPA 专业概况、报名条件、就业前景、近年分数线、院校推荐、专业课备考建议,这几方面为大家解析公共管理硕士。专业概况公共管理硕士(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1 报考须知值得注意的是,MPA 不接受应届生报名,以下是 MPA 的报考条件:(1)大学本科毕业后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专科毕业后 5 年或有 5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学历方面: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话,一般要求同时拥有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科毕业的话,则需要有专科毕业证书。工作年限:其算法是截止至院校 MPA 开学报名的那天(一般是 9 月 1 日)。举个例子,假设你本科毕业,那么只需要在 2021 年 9 月 1 日前满 3 年的工作经验。那么,即便现在的你还只有2年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参加 2020 年 12 月底的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笔试)。2 就业前景MPA 学位获得者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主要是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也有一定比例在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就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协会、基金会、工会等),智库或咨询公司,公司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是 MPA 毕业生就业的四个主要机构。3 考试科目初试只有两门(均为统考):1、管理类联考综合(199)(含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2、英语二(满分100分,部分院校考小语种)复试为各高校自主命题近年国家线从上图可以看出,2020 年 MPA 的国家线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 175 分。分数上涨的原因也包括近年MPA 的热门趋势,报考人数激增,所以备考 MPA 的同学们需要更加认真复习,因为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当然,还要强调的是,国家线不等同于院校分数线,许多院校划线是高于国家线不少的,大家也要去看一下报考院校的近年录取分数线以作参考。院校推荐1、首批 MPA 试点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2003 年新批 MPA 培养单位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中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3、2014 年新批 MPA 培养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4、2018 年新批 MPA 培养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梯度排名▼第一梯度:1.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难度系数:5☆3.简评:这类院校无论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均为全国前列,并且对于在北京、上海的职场人来说,也便于搜寻相关复习资料;对外地考生来说,难度会更大。▼第二梯度:1.学校: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2.难度系数:4☆3.简评:这类学校也是属于顶尖的 211、985 高校,并且地理位置也有一定优势,学校、社会资源都比较丰富。▼第三梯度:1.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等2.难度系数:3☆3.简评:这类院校有一定知名度,专业排名也不低。此外,公共管理硕士还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但无论报考哪一类,含金量都是一样的,考试内容与难度也都是一样。大家还是需要根据个人的工作情况与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授课形式。备考建议由于报考 MPA 的考生,都是在职人士或者已毕业的脱产人士,所以大多数备考MPA 的同学,都将复习时间集中在下班后或者周末。当你决定备考 MPA 后,一定要先理性思考,衡量自己的工作强度与时间。如果工作忙,并且可能需要时不时加班的话,请这部分同学尽可能越早的开始复习;。如果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稳定(比如朝九晚五,不加班),那么复习节奏可以不用那么紧凑,但是也要保证 4 个月以上的复习时间。整个备考 MPA 的复习周期不宜过长,但也不宜过短,需要大家好好评估一下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1、英语二复习建议应届生每天都会或多或少接触英语和相关课程,但是对在职考生来说,如果工作中英语利用率低的话,那么需要格外注重英语的复习,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做题手感。词汇&语法英语词汇的积累,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做好准备。在职考研党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系统复习,比如下载一些英语背单词的软件,在通勤路上学习。阅读阅读是英语二的重中之重,词汇量和长难句解析是其中的基石。在工作日期间,每晚可以做一篇阅读理解(计时),提升手感。在周末的时候,每天可以做一套阅读理解(参考真题卷,英语二有几篇阅读就做几篇),结合答案解析,归纳知识点和总结错题。作文这一块可以放在复习的中后期进行,同学们可以搜集好历年考试的写作范文,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模板。虽然“背模板”不会让你拿到特别高的分数,但却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输出一篇平均分上下的作文。对于时间充足的考生来说,可以再仔细进行推敲,结合范文和金句,内化成自己的作文框架和思路以应对不同作文主题带来的挑战。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习建议工作日下班后,可以分数学、逻辑、写作去单独复习,周末建议整合起来做题,提前模拟考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类联考的考试时间并不充裕,我们平时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提前适应,在提高做题正确率的基础上,再慢慢提升效率。数学因为涉及考点都是初中和高中知识点,对于在职考生来说,前期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复习一遍,唤起对高中数学的记忆。学起来并不难,但不可以忽视,还是要多练习题目和真题,总结错题,分析错误原因。逻辑这一块对应届生来说是很新的知识点,但对于许多在职考生来说,不一定陌生。因为在许多求职招聘的笔试中(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四大等),很多都会涉及逻辑的考点,大家之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在复习的时候,掌握逻辑规律,搭配真题的训练,培养做题速度和手感。写作这一块是非常讲究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的,如果想短期内高效的掌握,建议还是可以找靠谱的老师进行辅导,能够更针对性且更有效率地备考提分。3、最后几个小建议▲ 利用好平时的碎片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平衡复习、工作以及社交三者之间的时间,备考期间,工作以外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周末和平时下班后的社交活动要减少减少再减少。当学习累了,可以去吃顿美食、刷个美剧英剧或者运动一下,注意劳逸结合。▲ 乐观的心态+加倍的努力,不要过于纠结自己的第一学历以及院校背景,而是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考研的备考过程中,同时调整好心态,用一个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无论考研的结果如何,都不悔此行。无论是在职考研党,还是脱产考研党,大家都需要合理安排安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并且多总结错题,提炼出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做题的准确率。在这里,宗师君也预祝大家都能高分上岸!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中,除了全日制研究生,还有单证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完全脱产学习,所以很少有人选择这种报考方式。目前,在职人员普遍选择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政策变革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的报考形式并入到了一月联考(与全国研究生统考合并),在职研究生并未取消。2017年后考研,不再只是学硕,专硕之争,双证在职考研并入统考。非全日制研究生1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和往届本科生。一般专业本科应届生或往届生、专科毕业2年达到同等学力可以报考。主要针对学历不够,想提升学历的人群。在职研究生双证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其中,管理类专业需要本科毕业三年/专科毕业5年方可报考(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以及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具体以各大院校的招生要求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需要参加初试和复试2个环节。不但要一起考试,考试内容、录取标准等规定都是一致的。毕业后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招生对象主要为在职人员,专科和本科生都可以参加同等学力课程学习,但如果想要拿到硕士学位,必须参加申硕考试。主要针对于基础薄弱,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想上名校的人员。而申硕考试的条件:本科学历且获得学士学位时间达到3年,或本科学历虽无学士学位,但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单证在职研究生,招生无需参加全国硕士统考,免试入学,先学习再考试;申硕的话只通过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而且统考科目只有2科,外语和学科综合,各科达到60分即通过;而且,单科成绩有效,有4次考试机会;毕业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参考标准1、职业发展前景2、自身应试能力与知识水平3、学校口碑与知名度4、地域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