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必须参加吗?启示录

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必须参加吗?

很多人听说报考在职研究生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但又担心考试难度,所以想了解一下在职研究生是否需要参加入学考试?有没有免试入学的形式呢?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方式报考。三种方式都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吗?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在职研究生,是可以免试入学的,这种方式降低了入学难度,而且毕业都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非全日制研究生:先考后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流程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而且考试形式是全国统考和院校复试。考试难度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想必较而言,非全日制研究生比同等学力申硕难度高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先考后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也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但并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只需要参加学校的面试即可。但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学校自主招生的,各校的招生要求是不同的,考试难度也就不一样,但总体来说要比非全日制研究生难度低一些。综上所述,在职研究生选择同等学力申硕方式可以免试入学,但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

始时所是

在职研究生需要参加考试吗?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员工的要求在不断地增加,这让很多职员压力巨大,于是纷纷加入到了在职研究生的学习中。那么,在职研究生要考试吗?报考在职研究生的考生不管选择什么方式,都是需要考试的。目前,在职研究生的报考途径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这些报名途径的课程都是需要参加考试的,只是报考途径不同,参加的考试不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考试。同等学力申硕选择同等学力申硕的考生免试入学,需要参加的考试有结业考试和申硕考试。1、结业考试考试时间:院校自定。考试科目:研修班学习的专业知识。2、申硕考试考试时间: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国家统一进行。在学位网报名。注意:2020国家统一考试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在11月1日,学员一定要牢记报考时间,不要错过。考试科目:外语和学科综合。目前,2020在职研究生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院校和专业等详细招生信息或者预约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班是先考后学,考试有初试和复试。其中初试考试是全国统考,复试是院校考核。1、初试考试考试时间:12月底进行。和统招生一起参加全国统考。考试科目:管理类专业学员的考试科目是英语和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非管理类专业一般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专业课。2、复试考试考试时间:院校自定,一般在三、四月份进行。考试科目:面试和笔试。考察专业知识和英文口语。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无需参加统考,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考试时间:院校自主命题。考试科目:面试和笔试,院校自定。

名闻不争

在职研究生要不要考?

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90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好多已经工作的人也想通过读研提升自己的实力。在职研究生也变得越来越热门,大家都考虑到在职读研既不耽误工作还能提升自身实力。那么如果想考在职研究生需要衡量哪些因素呢?小编来帮大家梳理一下。1、考研决心和目的考研决心是决定你能否考上研究生的前提条件。有些人考研是盲目跟风或者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自身考研的决心并不大,考上与否都想依靠运气。在职员工选择考研前最好想清考研的目的,不要单凭一时的冲动。在选择专业和院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职业规划,然后综合各类因素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考研。单纯跟风或者碰运气的考生,小编建议大家还是要慎重。2、备考时间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是确保考研的重要因素。考研是一件同时需要毅力、方法、时间的选拔性考试,不是单凭一腔热血和一时冲动就能成功的,好多全职备考的人都无法保证自己成功考取研究生,在职考研的考生更需要毅力与时间。在职考研的备考是除去工作外的时间,时间紧迫也很辛苦。如果加班过多,没有充足时间备考,复习效果必然会有影响。所以在职考研的考生在决定考研前可以先衡量下自己的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做出合理的规划。3、自身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影响考研结果的必要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有差别。考研不像高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优势做选择。我们可以避开自己的短板专业和学科,有些同学的数学并不好,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比如文学、新闻学、历史学等专业。对于特别感兴趣的专业,如果考虑到自身实力无法胜任,可以巧妙地选择与之相关的学科进行研究,可以同时满足自己研究、兴趣的读研捷径。4、个人财力情况个人的财力情况,是能否读研的坚强后盾。与全职研究生相比,在职研究生的学费要贵得多,并且奖学金的比例也很低,所以,想考在职研究生的考生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支撑读研的费用。如果自己的工资只能支付日常开销,那么就需要考虑是否换一份工作或者放弃在职研究生。近几年,在职研究生获得企业的认可度逐年提升,有满意工作的同时又想提升自己学历的考生,可以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以上是小编对想考在职研究生的考生的建议。

蛋包饭

读在职研究生,考试都有哪些?

在职研究生是目前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读在职研究生,考试都有哪些?现在,在职研究生要通过2种方式报名,分别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硕。一、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想学习,就要先参加考试,通过后才资格入校学习。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最后是择优录取。初试:全国统考,与全日制一起考试考试时间在每年12月底,一般考2天,每科为3小时,大部分专业考4门,部分管理类专硕考2门,考试均为笔试。复试:学校自命题考试考试时间由招生院校安排,一般在3月下旬-5月份,考试主要以面试为主,也包括笔试,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二、同等学力申硕想学习,达到要求后可免试入学,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但是获得硕士学位证,就要参加统考。先说入学:分为春、秋两季,可直接咨询学校学制为2年,专科及以上学历可报,完成学习后,要参加结业考试,学校命题,通过考试及修满学分后,获得结业证书。申硕考试:本科有学士学位,毕业满3年及以上才可参加。每年3月份报名,5月份参加考试,只考2门,各科达到60分即可通过。所以,想读在职研究生,一种可以免试入学,一种需要考试入学。

不违其度

在职研究生需要入学考试吗?

很多同学想要报考2021在职研究生,但是又担心考试难度太大,所以一直犹豫不敢报考。那么,2021在职研究生需要入学考试吗?2021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三种报考方式。哪种方式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具体情况如下:同等学力申硕:无需参加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先学习后考试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通过此方式报考,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同学们只要提交报名材料给院校,院校审核通过就可以入学学习了。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详细信息或者预约报名! 非全日制研究生:要参加入学考试非全日制研究生是要参加初试和复试的,都通过后,院校再根据情况择优录取。通过此方式报考2021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比较大。中外合作办学硕士:要参加入学考试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免统考,但是要参加入学考试,此次考试是院校自行组织的,考试难度不大,一般采取笔试+面试形式,以面试为主。综上,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报考方式。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2020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大专学历可以报考吗?报考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有年龄限制吗?

伐木

在职研究生丨不用考试,直接入学?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有木有那种不用考试,直接上课的研究生学习类型?有!2019年在职研究生入学方式分为“免试入学”、“先考后学”这2种。一、免试入学同等学力申硕属于免试入学。即符合入学条件的同学,通过资料审核后,就可以直接入校学习。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学习,后期要参加申硕的同学需要有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而且参加申硕考试时需要本科且拿到学位满3年。对于单纯想参加前期课程研修班学习,不参与申硕的同学,则只需要满足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个别学校及学院有特殊规定,按照学校情况而定)。1哪些人适合“同等学力申硕”?对于工作压力大、对专业能力及素养要求高时间紧迫,但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在职人员;或者学习基础薄弱,想通过统招进入名校希望渺茫的在职人员;或者当前管理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专业知识的中高层管理者——选择免试入学,先入学后考试的同等学力申硕学习形式,进入名校接受系统、理论的专业教育,着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在外企工作有职称评定、出国深造等需求的职场人士,由于国外硕士是学位教育,所以对于同等学力申硕所获得的硕士学位,就已经足够用了。二、先考后学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和统招研究生一起参加考试,除了上课时间不同,考试难度、录取标准、培养标准一样,属于“严进严出”。非全日制研究生大部分专业报考条件要求满足本科且获得学位满3年。(部分学校及学院有特殊规定,按照学校情况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但考试难度大。对于工作压力不大,学习时间充裕、意志力坚定、对提升学历有硬性要求的在职人员,适合这种学习方式。

谋杀令

在职研究生需要参加统考吗?

距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符合本科毕业或者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选拔性考试,除了应届生,在职人员也可以报名参加,也就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需要参加统考的。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获得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并满足申请硕士学位的流程之后的研究生。1满足本科且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边工作边学习,修满学分,通过院校课程考试,获得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的在职人员,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每年五月份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通过后,完成论文答辩,最终申请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课程研修班学习不需要参加考试,符合报名条件就可以直接到校学习;打算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需要参加同等学力5月统考,仅考两门,满分100分,60分及格。在职研究生需要参加统考吗,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选择的报考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必须参加统考,与统招研究生一样的考试难度。同等学力申硕课程学习不用统考,但要想申硕就必须参加同等学力统考。

德行

2020在职研究生考试条件是什么?

随着在职研究生的发展,很多同学想要报考在职研究生。那么,2020在职研究生考试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在职研究生有三种考试方式: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这三种报考方式,考试条件都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条件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先学习后考试。需要先参加研修班学习,后期再去参加申硕考试。想要参加研修班学习,只要是满足大专学历即可。但是想要参加后期申硕考试,就必须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的条件。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详细信息或者预约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条件不同专业,考试条件不同。一般专业是满足大专学历毕业2年,本科及以上学历没有毕业年限的要求。管理类专业是要求满足大专学历毕业5年,本科学历毕业3年,硕士博士学位者满2年。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免统考,但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需要满足本科学历。但是不同院校、专业,条件不同。以上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2020在职研究生考试条件。

2019年在职研究生只能考试入学?

很多在职者因不同的原因,最后选择了在职考研,但不同的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下面为大家介绍,2019年在职研究生只能考试入学?2019年在研究生主要分为3种招生方式,所以入学方式也就各不相同。第一种:难度最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什么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难度最大,因为这种方式与全日制一样,不但要考试入学,而且考试内容及难度也是完全一样的,想入校学习,就只能先参加考试。在参加考试之前,大家要先完成网上报名,时间一般在10月10日-10月31日左右,登录“研招网”报名。但是11月份与要参加现场信息确认,之后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全国统考时间在12月底,考试均为笔试,与全日制考试内容相同;在通过统考,满足复试要求后,还要参加学校安排的考试,主要是笔试+面试,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最终,只有达到学校录取标准之后才有资格入校学习。学制为2-3年,均为面授,一般在周末学习。第二种:入学简单的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申硕是先学习再考试的方式,考生要先完成研修班学习,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统考,获得证书。研修班可以免试入学,主要分为春、秋两季,想报名可以直接咨询学校,学制为2年,不可省略,必须先学习。之后考生在完成研修班学习,且本科有学士学位,毕业满3年及以上之后,可参加申硕统考。申硕考试在3月份报名,5月份参加考试,只有外语和学科综合2门,各科达到60分即为通过。之后再参加论文答辩,顺利完成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第三种:考试难度小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也是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之一,考试难度小是因为他不需要参加统考,只要满足招生要求,只需参加学校自己的考试。报名时间也主要分为春、秋两季,想报名可咨询学校,考试主要以面试为主,部分院校也有笔试,通过之后即可入校学习。学制多为1.5年,完成学习,且通过答辩后,可获得国外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一般可在“中留服”认证,之后与国内双证肯有相同的作用。所以,报考2019年在职研究生,大家可通过以上3种方式报名。

逃乎丹穴

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难度如何?很多人不知道

很多人在大学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没有提高自己的实力,等工作后为了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优势,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那么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如何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目前我国的在职研究生考试方式分为两种:一月份联考和同等学力考研,这两种方式的考试,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和报考条件都是不一样的,考试难度也不一样,需要考在职研究生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试的种类。同等学力考研在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形式大多数是以同等学力考研进行的。这种考试是先免试入学再考试。比一月份联考考试难度低,入学门槛也低很多。毕业生非常容易能获得硕士证书。考试试题也非常的简单,只有两门,英语和学科综合知识,每门科目考够60分就能顺利通过。一月份联考在职研究生的这种形式考试难度比较大,先入学后考试,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复试又分为笔试和面试,并且成绩越高越容易被录取考试,难度非常大。以上就是在职研究生考试的难度,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报考适合自己的考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