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报告》也公布了可以信赖的官方数字。《报告》透露,今年将“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111.4万人”。这将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这对于饱受煎熬的考研党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专硕占比逐年超过学硕,占比超过60%但有趣的是,近几年来,专硕都是硕士扩招的主力军。越扩招,就有越多的人读专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中国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专硕的录取人数已超过学硕,到2019年,专硕录取占比已超过58%,距离2020年专硕占比60%的目标已经很接近了,2020年的数据还未公布,不过预测应该会达到专硕占比60%的目标,甚至超过60%。从2017年,专硕的招生人数已超过学硕(自2017年起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区别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而非全绝大多数都是专硕。当年硕士总招生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1报考人数增加,预计突破400万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全国总报考人数更是突破300万,创下341万的新高,相比2019年增幅17.59%。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2018年考研人数为238万。2020年考研教育部宣布扩招18.9万,后官方数据公布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达100万!这是不是个机会呢?2021报考人数会不会有新的突破呢?据教育权威人士预测,21考研人数有望突破400万,考研将会更激烈!希望21的同学们继续加油,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有任何考研问题,都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学长学姐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给你解答。作为20上岸学长学姐希望你们在这条平凡的路上顺顺利利,成功上岸!加油!
19考研到底有多难?看最新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 、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都创历史新高,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18考研(238万)较17考研(201万)直增37万考生,增长率达到18.4%,有人预计说19考研有可能达到270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呢?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原因有: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其中占绝大多数的为以下三个方面:1. 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可提升就业竞争力;2. 名校情结;3. 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你考研的原因是哪一个呢?欢迎留言哦~)二 、多省市研究生考试报名持续增长1、山东:山东作为生源大省,2018年考研人数达213803人,同比增长14.54%,为历年最多。其中,2018全国报考山东大学的考生共23018人,突破两万,创下历史新高。2、四川:2018年,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度飙升,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119523人,较2017年增加了37583人,增幅为45.87%。去年四川报考点一度爆满,导致一部分考生无法在本地报名,最后增加考点才得以解决。小编也在这里提醒大家,到报名时,尽量不要往后拖,每个报考点所能容纳考生数量有限,确定了之后就尽早提交,以防带来不便。3、黑龙江: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计报名79242人,比2017年增加了12053人,增幅为17.9%,这是该省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三年增长。4、河北:2018年河北省共报考120580人,比2017年增加17525人,增幅为17.0%。报名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除以上地区外,安徽、湖北、江苏、内蒙古、重庆、辽宁、河南、天津等多地,报考人数均创下新高。三 、往届生报名增幅明显根据教育部公布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显示:238万考生中,应届考生131万,比17年增加18万,往届考生107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以湖北和河北地区为例,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往届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原因是因为从2016年起,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不少在职人员为提升自身竞争力或工作需要,也加入考研大军。湖北河北四、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随着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提升,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以北京为例,北京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则高达54.7%。其中,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以湖北和河北为例:河 北湖 北2019年考研的人数将继续增加的同时,报考专业硕士的比例也会保持持续增长。在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中,专业学位考取概率为0.27,学术学位考取概率为0.35。从这分析来看,同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考取难度更大,且随着专硕越来越火,其考取难度有持续增长的态势。五 、女生读研占比超过半数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六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自2016年9月起,在职研究生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统考。这对于在职考研人来说,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相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必然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将拥有“双证”(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了众多在职考生的首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两年以来,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占比逐年增多。以北京、河北为例:七 、MBA、会计、法律硕士等依然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八 、热门高校各专业报录比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变小 ,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研招网给出了4所热门高校(人大、复旦、南开、浙大)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
2019年的考研已经落下了帷幕,据统计,2019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285万,比去年的报考人数整整多了47万,这几年,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基本上每年都能创新出历史新高,可以预见,2020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也一定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相关介绍了解到,考研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对于高等学历的关注与需求正在上升,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促使“考研热”升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自身的高要求也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考研、考公、留学等多种途径。但不管怎么说,考研人数的持续增长确实能够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在分析中,几大趋势也渐渐浮现!1、考研人数还会持续增长这个趋势基本不会被否认,据统计,2018年比2017考研增加37万考生,而2019年则比2018年增加47万考生,每一年都可以达到新的报考人数的巅峰,这也证明在未来,考研人数还会持续增长。现如今,本科学历的人才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因此学生们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必然需要获取更高的学历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很多学生也因此在高考时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对自己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再加上现如今大学整体的鼓励考研趋势,在今后几年,考研将会成为大学生毕业时的第一选择,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2、女生占比提升,往届生越来越多可能大家都会发现这样的变化,在自己周围,考研的人群中,女生似乎越来越多,从图书馆到自习室再到考场,女生人数的比例确实在发生着变化。2007年,女生站考研总人数的比重为48%,还没占到录取总人数的一半,而到了2016年,女生占比已经攀升至55%,女研究生人数超越了男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考研大军中,往届生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多。在2018考研报名考生中,有131万人是应届考生,比去年增加了18万人;有107万人是往届考生,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往届考生占报考总人数的近45%。很多考生在经历了第一次考研的失败后,还会尝试第二次、第三次,也会有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才做出想要考研的决定,这些都是往届生人数增加的原因。3、推免生将会成为主流,考研就业前景好在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中,推免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甚至能够达到一半多,在招生名额不增多的情况下,普通人考研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统招会越来越少,推免将会成为主流。这也恰恰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期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4、专硕渐成高性价比选择相对于学硕而言,专硕学制短、培养目标侧重实践、就业预期较好,加之国家在专业硕士高等教育政策方面的导向,促使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有所提升,因此对于不少无意学术研究又想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的考生来说,专硕无疑是高性价比之选。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得到了很多应届考生的重视,既能实现在职充电,又能不耽误学习,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当下的大环境下,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全民学历上升也代表着个人需要有更高的学历,才能拥有更多的社会竞争力,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2021年的研究生报考已经结束,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三百多万,再刷新高。大家都心生疑惑忍不住发问,研究生学历的“水分”越来越大,还有考的必要吗? 不少人认为的“研究生学历水分越来越大”的观点正确吗?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混淆视听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再加上居民整体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学历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的迅猛发展,学历越高,工作门槛越低。所谓的“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这样的学历贬值论,只不过是因为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院校研究生门槛在放低,研究生越来越多,才会让人有“学历缩水”的错觉。当然,若想进好的专业和好的院校,考研还是有风险的。很多学生选择往上考,想要“更上一层楼”。现实中,名校相对闭合,越来越愿意接受本校的学生或者是自己圈内的学生,比如一般普通院校的想考北大、清华,难度系数很高。现在的考研面试,考官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变的比以前更高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分数论”。经常有考生笔试考了很高的分数,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结果没想到面试被刷下来了。现在,有的名师要求更是严格,即便本科是211毕业,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考研人数大幅度增加,这些学生考研目的是什么?原因一:为了工作晋升、为了拓宽交友圈。 观察这几年的数据就会发现,现在选择考研的一大部分人已经工作了。其中有的是刚开始工作发现职场存在“学历歧视”;有的是工作多年发现晋升难,需要提升学历,以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有的是自己职业生涯路上出现瓶颈,需要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实现突破。众所周知,学校圈子很大,很多人为了拓宽自己的交友圈而选择读研,当然理由和目标也不一样,这些人大部分不是奔着学术去的。很多在职场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发现自己的工作圈子很小,想要扩大交友圈。还有一部分创业者也希望通过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来拓展人脉,毕竟现在的学历深造途径很多,研究生可以选择在职、专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需求,选择不一样的攻读方向。原因二:为了专业提升、为了工作更长久研究生本来设置的目的就是学历深造,专业上更进一步。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很难找到工作,尤其是学术性方面很强的工作。例如一些科研工作,只有本科几年的学习学不深,根本无法在岗位上获得更高的成就,他们必须去更高、更好的院校来获取新的知识,从而让自己立足,走得更远。当然,有一部分学生就是热爱自己的专业,单纯的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自己。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考研则是为了以后工作能更长久。为了自己工作的更长久,职业生涯走的更加顺利,他们选择提高自己的学历,考研继续深造。研究生学历无疑是在增加自己的筹码,更高的学历给了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原因三:部分学生是为了逃避就业同研究生越来越多的道理一样,本科生现在已经快成为了基本学历。很多应届生在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上并不是很乐观,往往不太容易找到工作,更有甚者,大学几年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在面对市场的时候没有底气,没有实力,毫无竞争力。这一类人会选择考研究生、读研这种方式来暂时逃避找工作的焦虑和压力。虽然这不是长久之计,但对于部分人来说,与其找工作碰壁,不如考个研究生,这样不管怎么说几年下来学历更高了,找工作比本科生要强。原因四:为了再择校、再择专业很多人在高考的时候没有考好,在读大学的时候没有办法选择更好的院校或专业;还有的人在选择学校、专业后,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这些学生也会选择通过考研来进行二次择校、二次选择专业。如今就业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研究生学历有多重要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还是非常看重面试者毕业于哪所院校,这就是“名人效应”、“名校光环”在职场中的体现。比如:两个应试者,同专业,能力又差不多,企业肯定更愿意选学历高的,当学历也一样,企业肯定优先选择名校毕业生。考研究生的“千军万马”中,一部分人是为了一纸学历,一部分是为了自我发展。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增多,考研周边产业发展迅猛,众多院校陆续加入了扩招行列。研究生已经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产品,这也是研究生学历越来越不值钱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生的学历门槛越来越低,意味着研究生越来越多,本科学历将更加贬值。不光是内卷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大环境下的就业门槛只会越来越高。【枕边教育说】可能不需要几年就会发现,前去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已经将学历的最低要求提升到了硕士学位,这时候就会发现“学历高”有很大的优势。#1月新年启航计划#
直击灵魂的拷问:川大好不好考?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宇宙的起源说起,看看报录比。小百科:什么是报录比?报录比就是指报考的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很多考研当都会把报录比视作报考的风向标。如果报录比大于1,则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近六年,川大管理类联考下的六个专业:MBA,MPA,MEM,MPAcc,MLIS和MTA的报录比呈现出来相似的特征。请各位胖友阅读前,先准备好速效救心丸和保温杯。川大MBA四川大学MBA报录比2017年,川大的报录比最喜人,10个报考的里面录取3个。2014年最焦人,10个报考的里面录取2个。川大MPA川大有两个学院都在招收MPA,公共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四川大学MPA报录比公共管理学院的MPA报录比也是2017年最喜人,10个报考的里面录取5个。最焦人年份和MBA一样是2014年,10个报考的里面录取2个。四川大学mpa报录比2017年是怎样的好年头?经济学院的MPA报录在2017年达到了10个报考的里面录取7个。而在2014年,10个报考的里面只录取到1个。川大MEM四川大学MEM报录比2017年,又是2017年!川大工程管理硕士在2017年10个报考的里面录取3个。不过2014年并不是川大MEM最焦人的一年,2018才是。在2018年,10个报考的里面只录取了0.8个,四舍五入才能算1个人。川大MPAcc四川大学MPAcc报录比川大的MPAcc的某些年份用的报录比用惨绝人寰来形容都不过分。2016年,10个报考MPAcc的胖友里面只有0.2个有幸被录取。还好,在2017年,来了一个反转,10个报考的里面有3个可以被录取了。川大MLIS四川大学图书情报硕士报录比川大的MLIS的报录比从开始的喜人一路降到焦人。2014年,10个人MLIS,有5.5人被录取。但是到了2019年,被录取的人从5.5人掉到了1.5人。不要感到悲伤,毕竟在2018年10报考的人中还只有1.2个人能够被录取呢。川大MTA川大旅游管理硕士报录比川大的旅游管理硕士的报录最喜人的年份是2018年,10个人报考有5人被录取。到了2019年,报录比就变得很焦人,10个人报考只有2个人可以被录取。看完川大管理类联考下的六个专业的报录比以后,如果你还是放不下川大,那么你的备考应该提前开始了。毕竟2019年的341万考研人里面,很多都是狼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在职人员不得不继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社会认可。不需要脱产在职研究生进修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在职人士,所以大多有意向的报考的人员,对于报考院校以及报考专业、报考形式都是比较关注的。2018年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报考人数依旧呈上升趋势随着教育部门对于在职研究生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在职研究生在社会各界备受重视,从职场工作者到应届毕业生,每年的报考人数都不断上升。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已经完全结束了,今年的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本次考试共有14.15万人报考,总报考科次达22.26万,总报考科次比2017增长1.83万,增长率9%,创同等学力全国统考举办2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报考形式依旧是两种2018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为一月联考和五月同等学力两种,报考形式没有改变,唯一会变的可能是分数线的提高或者降低。一月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2018年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依旧还是外语和综合两科,并且还是遵循先考试再入学的形式,考试和全日制全国统考一同进行,考试难度较大,考生可以获得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即所谓的双证。2018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是10月份,考试时间是12月份。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考试:2018在职研究生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形式考试科目有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采取的合格制,考生每科只需考生达到60分便可以通过,考试时间是 5月份,想申硕的考生只需本科学士学位毕业满3年即可申请考试,最后拿到硕士学位证书。
每年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更好的工作,选择在职考研这条道路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知识储备,尽管这部分人已经工作,但是并没有失去继续学习的梦想,选择在有工作经验时候适时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职考研比应届考研的难度大得多,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协调工作。那么在职考研如何备考呢?今天小编今天给大家准备了在职考研的备考注意事项。一、收集考研相关信息在职考研和应届生考研不一样,周围几乎没有考研同学陪你一起复习备考,身边没有人可以交流考研复习经验,什么阶段做什么计划,都靠自己在网上查找总结前人经验。在网上搜集信息的时候需要甄选网上的信息是否真实,适合自己。通常这几个网站上面是比较官方权威的:研招网、中国教育在线、目标院校官网、贴吧论坛、相关院校社群等都可以查看考研信息。二、制定目标专业收集考研信息过程中,需要重点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来选择报考专业。通常来说,在职考研的考生目标比较明确,在选择报考专业时,最好根据你的职业发展需要来选择,少部分考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院校专业作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但是在职考生需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录取人数、录取分数、报录比等重要报考信息。三、寻找在职研友在职考研压力比较大,花费在考研上的心思也是有限的,因此要是能够找到在职考研同伴会比较好,这样你们可以资源信息共享、沟通交流学习进度和状态,这样可以帮助对方学习,还可以相互鼓励。在职考研压力大,相比应届考研更孤独,因此,要是能够找到在职的研伴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你们可以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可以帮助对方学习,还可以互相鼓励,收获友情。四、协调工作与考研在职考研很大程度上会与工作发生冲突,这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要注意公私分明,不要在上班期间做考研相关事情,这样工作时间提心吊胆也不能好好工作,得不偿失。可以在上班期间心无旁骛积极高效完成工作,下班后一心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工作与考研合理分配。五、制定考研备考计划表在考研初期收集好相关资料之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归纳,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考研备考时间计划表。合理分配工作之余时间,大块时间用来做重要学科的集中复习,或者是看书总结,将零碎时间用来背单词,记忆知识点。总之,时间是有限的,需要自己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计划,不会慌乱。六、及时调整心态及时调整好心态对于考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漫长的考研复习中,需要考生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压力大的时候可以想办法进行自我解压,如果累了就适当休息,要劳逸结合,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上就是给考生关于在职研究生考试备考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考研人有所帮助!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大家一起交流。2020考研,我们一起加油!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最新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其中有很多重要信息值得我们同学了解一下~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是大势所趋2019年研究生招生录取91.7万人(其中硕士招生约80.5万人),相较1949年招生242人,招生人数增长了3789倍。有具体数字为证。1949-1977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较为缓慢,累计2万+人,但从1978-2019年的40年间,招生人数累计达1084万人(其中硕士约943万人),发展快速。其中2010年招生不足55万人,但到2019年已达91.7万人,几乎翻倍,尤其在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后,涨幅明显。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人口比并不乐观,我们的人口博士比是发达国家的近5倍,人口硕士比是其近3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有质量的中高速发展将是常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会继续扩大。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美国博士授予数来源于美国博士调查数据(SED)在高校层面上,“双一流”政策启动后,研究生群体成为高校实力竞争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举个栗子,东南大学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招生数量达到5100人,比2017年增加了1100人。数据来源: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录比逐年增加,竞争激烈很多同学因为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等原因,在毕业后纷纷加入考研大军。数据来源:教育部由上表可以看到,考研报名人数每年都以较大幅度增加,2019年增幅达21.85%,在此基础上,2020年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增长17.59%,达到341万人。再看录取人数和报录比,尽管录取数每年也在增加,但幅度远达不到报名增长幅度,所以也导致了报录比逐年上涨。换句话说,竞争愈加激烈。2020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进行了扩招,报录比应该要比2019年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的报录比将比2019年只高不低。往届、双非是大部分考生的标签而2020年毕业人数预计874万人,考研人数341万,难道几乎一半都去考研了吗?不是的。由于就业形式严峻,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人中往届生的比例不断增加,也就是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考研人,他们几乎占了一小半。比如辽宁省从2016年到2020年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比例从34.5%上升到41.8%。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另外,从本科院校来看,考研人以非“双一流”考生居多,占比83%左右,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来自于“双一流”高校。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如果这次考研失败,有29%左右考生选择脱产考研,42%左右考虑边工作边考研,还有29%放弃考研。也就是说有71%的同学选择二战或三战。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弃考率居高不下,剩者为王在考研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和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说明一些考研人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工作或认为复习没有准备好时,就会选择弃考。另外有些在职考研人也容易在压力之下放弃考试。比如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约11%。数据来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数据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当同学们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心里默念一句“剩者为王”,剩到最后就是胜利,当然前提是你有好好复习准备,不混日子。专硕受追捧,招生占比超半在社会对在专硕认可度的提升、高校专硕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考研人也因为专硕侧重实践能力,有助于就业,以及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小等原因,将目标视线由学硕转向专硕。2009年专硕招生占总招生人数仅15.9%,不到十年,在2018年占比已达近58%。数据来源:教育部具体到省份来看,湖北省2015年报考专硕人数为45819人,占比45%,2019年人数为86934人,占比60%以上。数据来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学生是否选择专硕有较大差异,从下图可知,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第三是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会计等热门专业学位均榜上有名。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6》专业热度冷热不均,社科类更受青睐在专业报考上,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的现象。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专业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考生选择专业有较强的趋同性,喜欢追求所谓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增长,报录比也随之拉高。苏州大学2019年报考的热门专业中,十个有两个是理工科类专业,即化学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其他均为社科类专业。数据来源: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工科见长,社科类专业相对薄弱,但仍出现社科更受欢迎的现象。在2019年各院系硕士报录比中,建设工程学部3.3:1,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报录比2.8:1,能源与动力学院报录比2.6:1,相比之下社科类学院报录比更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7.3:1,外国语学院6.2:1,管理与经济学部5.3:1。数据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持续增长而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使得分数线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工科类专业分数线则有所下降。数据来源:教育部上图表可以看到,从2015年至2019年,社科类专业分数线全部上涨了5分至25分不等,其中历史学上涨了25分。工学分数线从2015年起逐年下降,2019年虽然相较有所增长,但整体看近五年间下降了10分。总结一下:①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加大,研究生规模扩大是大势所趋。②扩招幅度不及报名增长幅度,报录比逐年递增,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研越来越难。③超80%考研人是非“双一流”学生,近年考研人中,二战、三战考生越来越多,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考研人努力奋斗,决不放弃。④考研弃考率超10%。风雨考研路,走着走着就会甩掉一批竞争对手,我们走到最后就是胜利者。⑤专硕相比学硕有助就业、竞争较小,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引导,近年报考专硕考生持续增加。⑥因不考数学或跨专业门槛较低,社科类专业相比工科类更受考生欢迎,因此竞争十分激烈,报录比、分数线均水涨船高。⑦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考研人能做的就是积蓄力量,夺得高分,尤其是英语这门科目,不仅分数线越来越高,而且拉分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可以决定复试的成败。我们考研人要如何有技巧地掌握英语的学习密码?如何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积累英语高分能力?听说并进、读写互通如何学习才能保证初试高分保障复试顺利?三座大山跨过去 考研才会好轻松胡敏教授手把手教你学考研英语直播嘉宾胡敏教授胡敏教授,不仅是国内考研英语培训的领路人,好轻松考研总顾问,而且是南师大、上师大、华中师大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20多年的高校学术背景,让他能够紧跟考研动态,把握考研风向。胡敏教授在英语教学领域深耕多年,还著有《2021考研英语高分作文》《读故事记单词考研英语词汇》等畅销书。时间:6月10日(周三)晚7:30
近年来,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壮大,每逢研招考试季,“考研热”都成为舆论焦点话题,不少媒体甚至用“暴增”来形容近两年考研大军的扩容之速。一些专家学者分析,提升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热”持续不退的主要原因。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1日电(郎朗 杨雨奇)今日起,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举行,本次考试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考试前夕,教育部强调,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并公布考试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341万人报考!考研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笔试时间为12月21日至23日,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本次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41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290万人增加了51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实,近年来,考研大军的规模不断增加,报名人数已是屡创新高。据数据统计,2016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人,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201万人,到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238万,较上一年增幅达18.4%。这一增幅在2019年再度被刷新,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纵观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5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已接近翻番。从地方来看,多省份2020年研招报名人数出现大幅增加。以高校众多的北京为例,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46万余人,增幅达18.7%。报考人数逾万人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7家招生单位。从院校来看,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消息,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等,诸多高校都在本次研招中创下报名人数新高。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报名人数屡破纪录 “考研热”为何越来越热?近年来,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壮大,每逢研招考试季,“考研热”都成为舆论焦点话题,不少媒体甚至用“暴增”来形容近两年考研大军的扩容之速。从考研大军的构成来看,高校在校生无疑占比最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针对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报告,16.8%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深造读研,国内读研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读研人群选择院校时最关注的因素则是所学专业的声誉和学校的牌子。一些专家学者分析,提升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热”持续不退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学历,虽然学历的高低对职业能力增加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善,但由于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历,学历在招聘当中的作用依然存在,导致考研人数的增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从考生角度分析,绝大多数考生希望藉由考研完善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促使考研热度持续升温的重要原因。”中公教育考研研究院院长杨攀分析,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学历的高低依然与薪酬成正比,不少考生都希望通过学历“镀金”来获得良好的薪资待遇。此外,杨攀还分析,诸如“双一流”院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考研大军壮大的重要因素。不过,在储朝晖看来,“考研热”背后,也存在着问题。虽然高学历能够为学生带来优势,但是这种相对优势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考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职业规划,理性选择,不应有“随大流”的盲目心态。资料图:2018年12月22日,山东济南考点,考研学子排队进考场。 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严肃考场纪律 在校生作弊或开除学籍作为一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大型考试,研招考试的考风考纪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话题。今年11月,教育部召开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对招生考试违规违纪行为,教育考试部门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绝不姑息。对于涉考违法犯罪,将坚决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此外,教育部提醒,根据2019年9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均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此前,教育部8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指出,对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其中,对于违反规定的在校生,将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述《规定》指出,相关单位应当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贴士:2020考研时间点初试: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体科目考试安排如下: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下午业务课二12月23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复试: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考虑到就业压力、提升能力等各种综合因素,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读研。的确,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的环境下,拥有研究生身份自然就能拥有更大的优势,在就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这种优势往往会是你取得心仪单位offer 的关键,除此之外,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等均是人们选择考研的重要理由,因此考研人数呈几何式爆炸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尽管今年的考研英语一度难到上热搜,可是仍然阻挡不住莘莘学子逐鹿考研“战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到了创下历史新高的341万,与2019年考研人数相比,2020年考研人数激增50余万人,当然了,这也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有关。2020年考研人数创新高,那又有多少学生能成功“上岸”呢?从往年考研数据来看,全国综合录取率为17%,也就是说今年340万考生里,大概有57万人能成功“上岸”,当然了,真实的录取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因为除了要看报录比之外,还得考虑全国各地的报录状态,比如考生生源地最集中的省市为山东、河南等地,而招生人数最多的则是北京、江苏、湖北等地,换句话说考研人数最多的地方招生人数却不是最多的,这就导致了每个省市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呈现失衡状态,因此各地考研录取率救就会在17%上下浮动。如果说17%的综合录取率还不可怕,那么厦门大学在其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则算是2020年考研学生的“噩耗”,因为在该项通知里,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明确规定将从2020年1月1日起,对该校每一篇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进行严格的查重检验,其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不得超过“10%”,并且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还将送往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位论文送审平台’送审。或许很多人会说这只是厦门大学这一所大学的做法而已,事实上,论文抄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管是本科生论文还是硕士生论文,都存在有论文抄袭情况,不过教育部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早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对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通知要求下,各大高校对于学位论文的审核和查重越来越严格,毕竟哪所大学都不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里出现第二个”翟天临“。因此,厦门大学如此严苛的学位论文要求,难保不被其他高校所参考,这么看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复制比红线不断下降、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对一些”划水“的研究生来说的确算是一个”噩耗“,厦门大学严查论文质量的新规,也意味着今后硕士研究生毕业,也将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