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学硕与专硕,你会选择哪一个?可谓乱矣

研究生学硕与专硕,你会选择哪一个?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和在职人员进行攻读研究生,每年参加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人都很多,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并且每年都在持续增加,对于学硕与专硕,很多人都会感到不解,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报考哪一个更好呢?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这两种硕士学位同时存在,可以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国外,是没有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的,在国外,或者说,在世界范围内,专业型硕士才是世界上高校统一的学位,国外没有专硕与学硕之分,不论是搞学术研究,还是偏向实践,都是统一的硕士学位。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有什么区别呢?总体来讲,学术型硕士是偏向于学术理论研究的,而专业型硕士则是偏向于实际操作实践能力的。早期的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是有较大区别的,招生条件、招生考试、学习费用、学习时间、文凭的颁发可能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现在的趋势似乎是,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正在向统一的标准靠近。总的来说,目前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都是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在选择导师方面,专硕与学硕没有差异;学制方面,早期学术型硕士是三年,专业型硕士是两年,而现在,专业型硕士的学制时间在逐渐延长,大多数都已经调整为三年,当然,还是要看具体学校、具体学院的各自情况;学费方面,一般来讲,学硕的学费在8000元每年,专硕在12000元每年;大多数人会选择报考学硕,学硕的分数线是比专硕高的,专硕会出现报不满的情况,如果有多余的专硕名额的话,面试学硕没有通过的话,可以调剂到专硕;读博方面,学术型硕士如果赌博,可以推荐直接升为博士,不需要再答辩或考试,而专硕型硕士不可以直接升为博士,要先硕士毕业后,再进行考试。为什么专业硕士相较于学术硕士,不受待见呢?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显得“低人一等”,报考学术说事的人,分数不够是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的,而报考专业硕士的,不能调剂到学术硕士;偏见和误解来源于一种错觉:分数相对低的才上专硕,一小部分的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硕士也有偏见。而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在质量报告中,专硕的就业率和平均薪酬都比学硕更高,这与长期以来社会“重学硕轻专硕”的风向恰恰相反。据有关调查现实,三年前,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是4:6,目前是5:5,2020年将会达6:4,专业型研究生将成为主流。专硕与学硕如何选择,做学术研究还是高级的应用型人才,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

古之丧礼

在职研究生和普通考研哪个更合适?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么区别?

简单介绍一些研究生学硕、专硕和非全日制到底有什么区别?学硕: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主(学制3年)专硕:主要是为了培养一些应用型人才(学制2-3年,2年偏多数)非全日制:是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自己安排时间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边工作边学习,一般学制都在3年左右)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费也是不同的,全日制学硕是8000,专硕8000以内,非全日制基本都是高于全日制研究生。关于就业和社会认可度方面学硕和专硕近几年相差无几,专硕也是近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现在报专硕的同学快速增加。非全日制的认可度相对来说低一些,今年应该是发布过有关非全日制的公告,不得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以后的方向是什么,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向,三种各有利弊。加油,考研人。

贰拾蚊

专硕与学硕到底怎么选?2020考研应尽早确定方向

2019考研已到了如火如荼的阶段,准备2020考研的大军大部分也都已经走在进击的路上了,所谓万事开头难,对于我们考研人来讲,当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定自己的方向了。那么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跟着新与成商学院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培养方向不同普通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其实就是学术型学位,一月份参加考试,收到录取信息之后获得研究生学籍,在校生毕业之际就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业硕士:指的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专业硕士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学历教育:一月考试,毕业后即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也就是和前面所提到的专硕很相似了。非学历教育:十月考试,结业时获得可以申请学位的资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方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但不颁发毕业证书(这里指的是在职研究生,例如在职MBA,除此之外还有免联考的在职MBA)。二、招生条件不同普通硕士不需要考试具备工作经验,但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也就是在职研究生的条件)。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所在单位能够推荐更是一项加分的举措。通常专硕考生在报名的时候是于普通学术型一起,考试时间也是相同的,不会区分应届生和往届生,但是要与在职研究生划分开来。具体的报考条件还是要搜索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一般都会作出明文规定,学生基本都会满足所有条件,所以不必过于忧虑。三、招生考试不同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两个部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2月底或1月初,初试时间为两天。专硕也需要进行考试。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据实安排,专硕的联考和统考都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这里偏向于说在职),不过像亚洲城市大学的在职MBA,就是不需要是不需要参加全国联考的。四、入学难度不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不太出名学校的冷门专业却非常不受待见,通常都会出现学生招不满的现象。因此,硕士考试的难度完全取决于考生所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例如,2004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的录取比例在6:1左右。五、学习费用不同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不同学校的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基本大部分学校的MBA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新与成商学院的在职MBA学费为6.8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偏向于在职研究生)。学费标准具体还是要看每个学校各自的招生简章。

溜冰场

学硕和专硕相比有哪些差距?二者的“含金量”,到底谁更高一些?

“学硕和专硕相比有哪些差距?二者的“含金量”,到底谁更高一些?”有人问。首先,学硕和专硕相比,二者的名称不同。学硕又称学术型硕士,培养学硕的高校旨在培养高校教师和某些科研机构的研究型人员。而专硕培养的是专业型的硕士,专硕在早期旨在为一些企业培养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专硕重在培养专门或专业技术上得到正规、高水平培训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其次,二者考上的难度有差别。学硕和专硕相比,学硕的录取名额比专硕要少,考研党考上学硕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一些。如果是从考试难度来看,学硕的“含金量”或许会更高一些。如果想要硕博连读的话,那么选择学硕的“性价比”会更高一些:学硕所在的研究生院如果有博士点的话,学硕可以直接申请硕博连读;但是专硕要直博的话,很多专硕生还要参加其他款式的考试。不过,有些专硕所在的院校目前也开放了直博的权限。第三,二者的学制和每年的学费都不一样。专硕的学制一般是两年制,而学硕的学制往往是三年制,学硕比专硕多学一年,很多用人单位就可能觉得学硕的“含金量”会更高一些。在学费上PK,学硕的学费一般是8000元一年,而专硕的学费往往是“保底”一年12000元左右。当然,有些高校某些专业的专硕学费会远远超过每年一万二的费用。如果学硕按照8000元/年×3年的标准,而专硕按照12000元/年×2年的标准,二者的学费总和是差不多的,但学硕却比专硕多花了一年的生活费,在这个方面,选择专硕的“性价比”也是不错的。最近几年的研究生扩招,学硕扩招的幅度并不大,但专硕和在职研究生的涨幅却不容小觑。故此,在研究生扩招的时候,一般是学硕生不用为没有宿舍而发愁,而专硕生所在的研究生院如果在“人满为患”的情况下,专硕生还要自己掏腰包去外面租房住宿,高校一般不会报销这一笔钱。在外租房子和在学校住宿舍相比,后者所用的费用当然会更省一些。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专硕生和学硕生相比,他们在学校的待遇是有着区别的。如果是高校招聘老师或者某科研研究机构招聘研究人员,对方十有八九会优先考虑全日制学硕,毕竟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招聘人员看来,全日制学硕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但是,如果研究生毕业后只是想要去某个企业参加招聘,只是为了找个“门当户对”的工作即可,那么无论是全日制学硕还是全日制专硕,再或者是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其实区别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学硕和专硕,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学硕注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专硕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习能力比较强悍的可以选择学硕,只是为了去企业就业同时学习能力逊色一些的可以选择专硕。

根除者

在职or非全?专硕学硕?一月联考12月考试?帮你理清考研!

很多同学刚刚准备开始考研的时候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考专硕还是学硕?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上网一搜,什么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研究生、一月联考等信息扑面而来。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其实,现在网上的信息好多已经过时了。很多时候,在浏览器输入“非全日制研究生“会跳出和在职硕士有关的网页,但这实际上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要知道,2016年之前,考研分许多种,其中,毕业后发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的研究生想考上有两个途径:一是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最“正儿八经”、最普遍的考研,第二种就是参加在职人员的联考,一是一月份的统考,又称“一月联考”,和全国统考一起进行(最近几年考试时间一般在十二月底,而不是来年一月),这其中一些人毕业之后也能获得双证。还有一种联考叫“十月联考”,但是十月联考考上的人毕业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还有一种是“同等学力”考研,不是本科毕业生的人想读硕士,就得走这条路。其报名条件为:1、大专学历毕业后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2、成人教育应届毕业生(由于成人教育应届本科生报考时,即每年的11月中旬,并没有取得本科学历,所以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本科结业,但是因挂科等没拿到毕业证)。4、党校学历的考生。当然,同等学力硕士毕业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你要问只有学位证值不值得考,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比如你要出国读博,那有硕士学位证就够了,因为国外没有毕业证,只有学位证。在国内的话,可能一些政府单位职位晋升也是承认单证硕士或者党校硕士(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的。但是,如果你想要通过硕士身份找工作、升职加薪等,可能就比较困难,毕竟单证硕士水分比较大,社会认可度低。当然!!!!!!!这些都是历史!!!!!!自2016年底,教育部下达了新规定,从2017年参加考试的研究生开始,研究生类别就以下这些,其他都是骗人的!1、全日制学硕:就是最最最“正儿八经”的那批研究生,天天在学校上课、搞学术,赚奖学金的,弄不好还能直个博,毕业之后两个证书,实力杠杠的。2、全日制专硕:专业硕士,最近几年兴起来的,与学硕相比,其培养模式更偏向实践应用,考试的话题目简单点,毕业的学术要求小一点(最近随着专硕的普及,并不比学硕好考)。但是,除了无法直博之外,其他的包括毕业证学位证含金量、奖学金什么的,和学硕是一样一样的。3、非全日制专硕:这里隆重介绍一下一位新人——非全日制研究生!首先,明确一点,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专硕,然后,是从2017年开始,专门为上班族想读研的同志们设立的研究生学习方式,可以边上班边读研。当然,以前也有在职啊,非全日制啊,但是分的乱七八糟,各种含水量极大。从2017年开始,正儿八经的在职研究生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而且毕业是即有毕业证又有学位证的,只不过毕业证上会标明是“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当然,国家为了避免人们传统印象里的“在职就是很水”的印象,明确规定,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以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也就是按道理说,一些比如公务员考试之类的,要求硕士才能报考的,非全日制也可以报考;一些硕士才能发的补贴,非全日制硕士照样可以发!当然,2017年才有的规定,到现在为止,第一批非全日制硕士还没毕业,所以社会认可度如何,还得等他们毕业后看反响了!4、同等学力研究生:和以前的同等学力研究生一样,好考、好毕业,但是只发学位证,很多地方不认。好了,以后记住了,研究生就这四种,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了。顺便友情提示一下,虽然非全日制地位提升了,但是一些还没找工作的学生,尽量不要因为分数低一些,被第一志愿学校一问,就心甘情愿由全日制改成非全日制了,毕竟全日制学的东西更多一些,而且非全日制没有奖学金助学金,对于没有工作的学生来说,可是一笔负担!2020考研,加油!

途隙守神

你清楚吗:学硕与专硕,脱产与在职,单证与双证,统招与定向……

硕士教育非常复杂,有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之分,有在职学习与非在职学习之别,有双证与单证的不同,有定向培养与非定向培养的规定,还有专项计划硕士等等。即使高校中人,对此有的也搞不清楚,但人事部门却很熟悉,因为这些与招聘、工资、待遇、职称等密切相关。对于报考者来说,了解这方面规定,弄清各种概念之间的不同,也是很有好处的。一、单证与双证。这是一个基础性问题,与工资、待遇、职称、应聘密切相关。双证是指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研究生是学历,硕士是学位,两者不要混为一谈,否则就闹笑话。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有的面试者问应聘者什么学历,回答说硕士;有的面试者问应聘者什么学位,回答又是研究生。对于这样的回答,你能看出问题所在吗?是在了解情况,还是在考察应聘者的基本素质?有的对面试当中问这些简单的问题很是不解。不是有简单吗?难道面试者在面试之前连简历都不看?其实这是一种素质考察。作为一个应聘者,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连学历与学位都搞不明白,你说是常识问题、素质问题,还是逻辑能力问题、认真程度问题?如此之问还有一层意思,应聘者在简历中交待不明,面试时必须问清楚,这是招聘录用与否的基本条件。因为有的岗位要求双证,有的岗位要求还本硕博同专业。现在当中,同样是研究生毕业,有的既有研究生学历,也有硕士学位,而有的只有研究生学历,没有拿到硕士学位,这就不符合招聘要求。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投递简历时注明是博士,到了应聘时一问是应该毕业生,报到之时却只能拿出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一问博士学位,他回答几个月之后才能到手。可是,招聘条件是博士双证,你说应聘时问学历与学位还多余吗?这些都是工作细节,应聘者是不根本不知道的。一般来讲,应聘者分为三种情况:(1)有研究生学历,无硕士学位,这是因为有的是研究生毕业没有取得硕士学位,有的是因为只是参加了一个研究生班,这个班本身就不授学位;(2)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这就是专业硕士;(3)既有研究生学历,又有硕士学位,这是普遍情况。二、在职与脱产这是从学习时间上进行分类的。脱产是离开工作岗位,全部时间用于学习。在职是指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际上是业余时间学历,少数也利用部分工作时间。由此就可以看出在职与脱产研究生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用人单位往往倾向于脱产,有的单位在招聘当中专门注明在职学历除外。在职与脱产这是以前的说法,现在统一规范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因此就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之分。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3]12号)第八条规定,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在职研究生一直是比较乱,社会反映强烈,2013年之后大量收缩了在职研究生数量,以前那种以在职人员的身份、边工作边学习混学历的现象得到有效限制。一般来讲,现在的高校在职研究生计划极少。三、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这是从培养目标上进行分类的。学术硕士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是一个意思,因为全日制研究生也即脱产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从事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人才也即学术,毕业时只要达到培养目标,就会同时发给学历与学位双证。而专业硕士多以业余学习为主,还有函授的,只有学位,没有学历。这是2013年以前的情况,从2014年起,学术硕士也有学术型和专业型之分,而且研究生学历是联系在一起。如果仔细阅读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3]12号)中的附件《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就会发现这一点。按照这个规定,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硕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两者都有双证。第十六条规定,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术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在符合下列条件中有一条为“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这就是说,你有硕士学位而没有学历,是可以报考的。这里的有硕士学位应该是针对专业硕士而言。第十七条值得特别关注,其中表述是“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比较两者表述,前者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后者是“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多了“专业”两个字,这就表明前者是学术硕士研究生,后者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授予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范围比较小。从第十七条中就可能看出来。(一)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四)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四、有学历的专业硕士与无学历的专业硕士。正如前述,原来专业硕士是没有学历的,2014年以后又增加了专业硕士研究生,这就是说,从2017年起,在人才市场中就出现了有学历的专业硕士与无学历的专业硕士两种情况。前者可称为研究生,后者则不能称为研究生。这一点看从两个文件中就可以看出来。2014年教育部发了两个文件,一个文件是《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3]12号),一个文件是《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4〕18号)。两个文件的标题就不一样,前者是“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后者是“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差别在于前者有研究生三个字,后者没有研究生三个字;前者取得学历学位双证,后者取得学位单证;前者全日制学习,后者是在职学习,也就是非全日制学习。硕士研究生所授学位范围极大,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门类之下的111个一级学科,111个一级学科下面还细分为4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这是在职专业硕士所不能相比的。专业硕士(在职)的范围要小得多。《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中,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包括法律、教育、体育、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公共卫生、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艺术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以及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归纳一下:(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授学位范围最广,包括几百个学科;(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授学位范围要小很多,包括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3)专业硕士(在职,单证)包括法律、教育、体育、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公共卫生、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艺术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以及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六、统招与定向。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培养单位提供,毕业之后到所在单位工作。这就是说,单位出钱培养人才,被培养者毕业之后也必须回到单位,其他单位是不能接受的。也称委托培养。统招则与定向相反,没有规定毕业之后的去向。向定生较少,主要是统招。定向研究生有三个来源。第一,由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的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单位录取。第二,从参加全国统考的在职人员中选定。第三,从推荐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为硕士生的人员中选定(与入学后选定为国防生相似)。一般来讲,第一个来源的比较多,要求也相对低一些。无论哪个来源,毕业后必须到定向单位工作,否则就是违约,因为双方事先就签有合同或协议。第一种形式的在职人员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其学习期间不转工作关系,不调入档案,享受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实际上还是在职人员。第二、第三种形式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待遇与脱产研究生的待遇,即在学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生活补助费,定向生的用人单位还可向定向生提供部分生活补助,有的还提供学费或报销学费。在招聘中,用人单位必须问清楚是统招生还是定向生,这是不能马虎的。按照劳动合同法,定向生实际上是定向单位的员工,已经与定向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如果招聘这样的研究生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你的招聘,给原来单位造成了损失,按照法律规定,新聘单位应该进行赔偿。还有,如果原单位就是不放手,人事关系与档案是调不动的,对于新聘单位来说也是一个麻烦。所以,招聘单位一般是不会招聘定向生的。(本文为原创,可以转发;图片源于相关学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公德

解读: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知识!

考研之前,务必了解考研常识,像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等相关知识。培养方式分类:学硕与专硕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是处于同一层次,是相对的研究生种类。学硕侧重学术研究,专硕则是偏于应用,后者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具体区别如下:1、报考条件,对于部分专业,专硕要求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也有部分专业条件是相同的2、报考专业,学硕涉及门类、专业广;专硕所涵盖的报考专业要少得多。3、调剂要求,学硕能调剂到专硕,不过一般要看具体规定,初试所选科目需与转入专业的初试科目相近或相同,对于统考的科目理应相同。4、入学难度,学硕的难度要偏难与专硕。5、学费标准,通常,学硕学费低于专硕。6、学制,专硕学制会短语学硕。7、读博方式,学硕硕可硕博连读,专硕一般不行。学习方式分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是经过入学考试,被具有教育资格的有关教育机构或者高等学校录取,在规定年限内学习,是脱产学习。非全是指符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教育机构或者搞笑录取,在规定年限内,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就业方式分类:定向与非定向定向是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是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而就业。考试方式研究生的考试方式分有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联合考试、推荐免试。通过以上相关介绍,对于计划考研但又对考研感到迷茫的你,可以逐渐了解考研,为考研做好前期准备。

小艾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学长精心收集,非常全面

刚准备考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该选择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呢?对此很多同学其实都不了解,当初学长其实也不怎么了解,只是以前我的学长学姐都报的是学硕,因此我也选择了学硕,直到这两天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关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系统了解一下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可以硕士学长的吐血收集,非常全面,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到哦。第一个差别:培养目标不一样学术型硕士目的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人才,而专业型硕士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实际操作型人才。那具体是怎样的呢?首先和大家讲一讲学术型人才培养吧!学术型硕士读研时间一般为三年,在研一期间基本上都是在上课,需要把你三年的课程基本上全部上完,所以课有多少你可想而知。而且一起上课的人基本上都得hi几个或者十几个,所以逃课很困难。早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正在读研的学姐发的朋友圈,她说上了一天的课了下午就半个小时时间吃饭,晚上还得继续上课。可见,研一的时候课程是有多么的繁忙。研二的时候主要是做项目做实验,说白了就是给导师打工,对于文科类专业可能没什么实验,但是自己也要专研课题。对于理学类专业那就实验非常多,因为导师会承接很多大项目,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而招来的研究生就是用来帮助导师完成这些大项目的。除此之外学长还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你是读的理科,那么因为老师接的项目大,科研经费比较多,那么导师大多数情况下每个月都会给你一些补助哦!但是对于文科类专业,因为老师科研经费比较少,所以这项福利可能会比理科差那么一些。到了研三上学期的时候,大家就要开始写开题报告了,列出自己毕业论文的提纲,然后就开始跑实验室,泡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写论文,写好论文交给老师修改,一般来说刚开始一两次都不会通过的,经过反复修改后才能合格。在研三的下学期会组织一次毕业答辩,和本科差不多,只是比较严格要求更高。很多人会担心自己因为论文写不好会不会毕不了业,这个完全可以放心,读研和读大学都是一样的,都是严进宽出,只要你不是非常得罪老师,老师都不会为难你的。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基本都是两年或者两年半,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校是三年。在第一年其实和学术型研究生是一样的,就是每天上课,而且你会发现同一个专业上的课都是一样的。但是到了第二年,专业型硕士会去企业实习,并且在企业会有另一个校外指导导师,在企业主要就是让大家多学习一些实际性操作,成为该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第二个差别:考试难度有差别一般来说呢,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会比考学术型硕士的难度要低,但是有少数专业是专业型硕士反而更难,就比如说医学专业,反正就是竞争很激烈。学长查到了2014年的数据,大家看到数据应该会很明白。中国2014年考研人数是17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68万,也就是近40%的人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余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占60%。而那年考研录取比例约为3:1,录取的研究生总共是57万左右,专业硕士录取比例接近50%。也就是说,加入现在有100人考研,其中有60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人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最后总共录取33人,学术型录取17个,专业型录取16个。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应该能够看明白那个录取率高了吧?第三个差别:考试科目不一样这一点学弟学妹们都应该注意一下,一定要到你报考学校的官网查清楚你考的是哪一门。大多数专业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中政治和专业课考试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差别其实有点大。一般来说,学术型考试的英语考的基本上是英语一,但是专业型考试考的英语基本为英语二,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啊,最后还需要参考你们报考学校的官网。数学有些也有不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虽然同为数学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复习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去复习。有一种考试心态是很忌讳的:我把全部的都学会,管它考什么。这种心态最后只有失败,当然你特别牛除外。第四个差别:学费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学费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较多,很多学校都是全面覆盖,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会有奖学金,只是有的多有的少,一般奖学金就够你一年的学费了,平常生活费也有补助,基本不需要父母出钱。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比较高,大约为12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也比较少,所以想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还是得准备一些钱哦!第五个差别:学位证不一样如果你读的是专业硕士是全日制得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学术型硕士一样,都是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如果你读的是在职专业硕士,那确实只有单证。另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得毕业证和学位证都一样吗?答案是,毕业证是一样的,学位证不一样。具体差别在于学术型硕士的学位证会细到你所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学科门类名称,而你如果报考的是专业硕士,你的学位证将会细到你所报考专业硕士的专业硕士名称!看着很绕,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是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专业型硕士则会授予“会计硕士学位”。第六个差别:考博士不一样中国的博士生招生实际也分为两种: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只不过专业型博士在国内没发展那么快,专业硕士现在是39种,专业博士现在是10种都不到。也就是说想读博的最好读学术型硕士!

去食

非全日制专硕变成了鸡肋,读还是不读,是个问题

2021年研究生招生开始了,好消息是扩招,不利的消息是学硕扩招有限,主要扩招的是专硕,而大部分专硕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以前招全日制专硕的大学今年也变了,专硕全变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来源标明: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定向研究生意思是有工作单位,培养完成哪里来哪里去。由于国家相关单位对非全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安排和待遇没有相应规定,所以非全研究生都很迷茫,究竟该不该读非全研究生呢?真是有点纠结了。毕业后按应届生应聘无人理,只有回原单位继续上班,而单位对非全研究生又没有政策,真是如鸡肋,读之无味弃之可惜啊!现在都说考研,可是大部分学校又都改方案了,好点专业的研究生主要以推免为主,留给考研的名额实在太少了。像经管类学硕主要以推免为主,想考研不说难于上青天,得是学霸中的学霸才能考上。容易点的都是比较差的专业,像传说中的生化环材、人文社科之类的。近期不断关注各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现很多大学非全日制专硕招生数量庞大,每个专业招生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同济大学等等,文科类全日制研究生大部分招推免生,专硕大部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吉林大学更有意思了,招的大部分是学硕,专硕招的很少,虽然是全日制,但招生数量少的不能再少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国家要求和全日制同等待遇,但企业招聘时明确要求:全日制硕士。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很高,一般在6.8万-8万/年,两年学费在16万左右。花了很多钱,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者说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而最为烦恼的一点很多同学可能没有想到:如果没有就业的本科生直接读非全,毕业以后可能面临不是应届生的问题,找工作只能通过社会招聘,那就业就相当难了,渠道窄了很多,好单位基本进不去了,只要报考非全日制硕士时选择“定向”专业的话,没有派遣证,意味着不是应届生,这点一定要注意。所以非全日制专硕读还是不读,真是个大问题。如果只是要个文凭,对以后晋升职称也许有用,如果晋升职称时也要求全日制,那真是一点用也没有了。如果单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那还是可以读的。另外应届本科生读非全专硕,还是先找到工作再读吧,边工作边读能减轻不少经济压力,也会读更好。

大审判

专硕难考还是学硕难考?看清这3点影响因素,谨慎选择!

今天2020年研究生的预报名已经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是否都已经选定了报考的方向,在研究生报考时,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专业和学校,当然,导师的科研能力、人品也是大家重点的参考对象,另外还有很重要的选择就是到底应该选学术型硕士还是应该选择专业型硕士,很多人也关心到底专硕和学硕哪个更难考。要是以前,学硕和专硕相比,自然是学硕更难一些,但是现在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了。在讨论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一、学硕和专硕的主要区别在培养目标方面:学硕即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按学科设立,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研究人员为主要目的。而专业学位硕士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如果概括一下,学术型硕士侧重研究,而专业型硕士侧重就业。在培养方式方面:学硕更加注重于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养,而专硕则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实践学分更多一些。在学费和年制方面:学硕一般在8000元/年,3年制,专硕一般为2年制,学费一般在一万元/年以上。二、学硕和专硕的考试难度研究生的考试和高考不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卷子是不同,难以程度也各异,所以我们只能从公共课的角度来说一下考试的难度,但是能否考上研究生,不仅要看笔试成绩,还要看复试成绩,而且还要看报考专业的报录比情况。首先,单从公共课考试难度来看,学硕要比专硕更难一些,学硕考英语一,公共课科目如果有数学(一二三都有可能),有的还是自命题理学数学,难度相对较大。而专硕考英语一和英语二都有,英语二的难度要低一些,如果考数学一般考数三,难度较小。但是这仅仅是从公共课卷面难易程度来看,重要的还要看上线及录取人数,上线人数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录取人数我们是可以从招生简章中看到的。其次,在报考人数方面,各个学校虽然在专硕和学硕录取人数上有差异,但从总体上来看,专硕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学硕的人数,我们以研招网发布的对于湖北省和河北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在2017年以前学硕报考人数要高于专硕,而从2017年开始,专硕的报名人数增长迅猛,一部分原因是在职研究生纳入了统考。我们再来看具体的例子,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学硕计划招生1902人,专硕计划招生1076人,有人说,还是学硕招的人多,如果单从数量上确实是如此,但如果你获得推免还好,如果没有获得推免资格,那么注意:学硕中有1305人是留给推免的,专硕中有406人是留给推免的,这样算下来,学硕和专硕的名额比较接近,但是大家还要看具体的学院,比如商学院,学硕招生111人,推免86人,专硕招生100人,没有推免,相比之下,自然是专硕留给统考考生的名额更多些。三、学硕专硕如何选择虽然从考试难度上和学制来看,学硕考试要稍难一些,学制也更长,但是随着专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并不比学硕差,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自然竞争变得激烈。所以,如果你有意以后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学硕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只是想提高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专硕性价比更高。至于哪个更难,还是要看你具体的专业,比如金融、会计等等,肯定竞争要更惨烈一些,因此,在报考的时候,要结合往年的专业招录情况综合选择。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百家等你。如果我的文章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