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2019年度国家两大考试接近尾声,2019年研究生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尘埃落定,高考也已经结束。我终于开始写自己的考研经验。首先声明,我本科普通二本,考研录取的学校也是双非一本。本人既非学霸,也非学神,一个普通的人,不够自律,学习认真,基础一般,三跨考研。对于要考名校的学霸们,可能这个经验不适合您。对于在犹豫考研,或者正在纠结的普通考生,或许您会有所收获。我总结了自己能考上研究生的原因,供您参考。我是一个90后宝妈,有一份工作,备考时间不长,却能考上一本研究生,我觉得有以下五点原因:一、目标稍定高,行动要做好论语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我们并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得十全十美,如果我们目标定得稍微高一点,自然而然就会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使有的细节没做好,最终也能取得一个还不错的结果。如果我们定的目标本身就是很一般的,自己随便做做就能达到,那么久而久之,行动就会越来越懒散,最终连一个普通的结果都无法取得。如若目标是跑马拉松,就算最终没有跑完半马,至少也能跑个三五千米;如果目标是当站着的观众,最后可能就是坐在那吃零食的肥宅。我最初的目标是考某211高校,虽然没考上,但是我过国家线了,拥有了调剂的机会,最终考上了某一本院校。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拥有调剂机会的也是双上线(报考职位和调剂职位同时上线)考生。二、建立微习惯,循序渐进妙虽然战略目标要宏伟一点,但具体的战术方法要细微一点。不能因为目标是考211,一开始复习就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天天学习12H+。或许心无旁骛的在校应届生可以做到,全职备考的往届生也可能做到,但是一个有着工作,还有个一岁多粘人的娃的我却做不到。做不到也不能放弃,该怎么办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每天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都是值得肯定的。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公式:0.99365=0.03,1.01365=37.8,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具体操作是,我从六月开始犹豫要不要考研时,每天就花1小时看书或者听课,有时甚至只有半小时。因为坐不住,静不下心。但就算是走神,也要雷打不动翻开书坐那儿,不能玩手机,不能干其他。八月开始,下定决心要考研,刚开始的学习时长就是一天2小时。逐渐递增至6小时。九月开学后,因为有工作,每天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低于4小时,到考前,我的最高纪录是10小时,一般都是5到8小时。每天的学习时长要定下限,保持高效率最好,实在不行,保证完整的学习时长,就算静坐也要把习惯建立起来。三、有舍才有得,专一你选择考研也好,考公也罢,其他选择也好,人生面临的许多选择都没有对错,只是会引发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选好其中一条路,不留遗憾地走下去。首先,不能摇摆不定,红玫瑰与白玫瑰,选了其一就不能再招惹另一个。人生的A面和B面,翻到A面,B面就好好压在桌上,不要翻来覆去。其次,没有一条路是光明坦途,一旦做了选择,就意味着路上的荆棘与野花,自己要准备好镰刀,大刀阔斧地修剪掉。具体来说,我决心考研后,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内容,缩减了许多能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放弃了每天与娃玩耍的大半天时间,刚开始的写作事业也停了。每天按点上下班,其他时间用来备考。人的精力有限,什么都想要,最后只会一无所获。我有这样的觉悟,来源于闺蜜敏敏考公务员的经历。大四时她准备考公,看到同学朋友都有了其他出路,她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是她的爸爸说:一次只全身心做一件事,好好考公务员,家里不会短吃少穿。最终,她一战上岸。我表弟是全职备考的往届生,但因为他的目标不明确,在学硕和专硕之间犹豫,在本地大学和女朋友读的大学之间摇摆,最终二战失败。所以,目标明确,舍末逐本,方得始终。四、寻求学习地,仪式加反馈就备考来说,定要寻求适合的学习环境,大家都在学,我也要好好学;每日学习有仪式感,时常进行模拟考,为自己建立反馈机制,以便适时总结和调整学习方式。朱子曾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寻求一方光明几净之地,正襟危坐,学习的仪式感有了,学习的环境也好了。我尝试了在家、咖啡厅、大学教室和图书馆学习,最终发现还是在图书馆学习效率最高。区图书馆里,有全力备考的成年人,也有悠闲看书的垂垂老者,周末还有努力刷题的中学生。学习氛围很浓,坐在那,自然就能静坐看书、听课。都不好意思拿手机出来玩。中学时,学校会组织摸底考、周考、月考、半期考、期末考,每次考试都是进步的一次机会。考研没有老师组织,到备考后期,就自己每周掐表模拟考,考完后总结考试表现,补充知识点缺漏,为下周学习计划做好充足准备。五、不骄也不躁,机会要抓牢大型考试,除了考实力,越到后期越考心态。学习,最忌讳的就是骄躁。我的备考时间不长,跨专业,基础知识也不是很牢固。但是我有自己的计划和节奏,一直按部就班,没出啥问题。直到12月,临考前两周,我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位考同校不同专业的研友,与她交流一番,我自信心备受打击。我没有系统背过参考书,一直是以真题及真题解析(还是买的)以车轮战方式背,而她背了参考书五六轮,自己写了真题答案背。我开始急躁了,这样的差距,让我觉得今年考试必定凉凉,该何去何从?回家颓废了两天,我家先生告诉我,就算我调整方案,也跟不上那个研友,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文无第一,写对就得分,还指不定最后是赢是输。大不了,这次当演练,二战时辞职全心备考。2019年2月15日出成绩时,已经决定好二战方案的我,是抱着给自己交代查的。所以上午系统崩溃时我压根没想查,直到晚上下班回家,才优哉游哉查了成绩。看到铁定过国家线的成绩时,我既惊喜,又感恩。人生何处无惊喜!本着不想二战的心,我抓紧机会查调剂信息。在调剂中,成功收到五所学校调剂复试通知,选择了两所去参加复试,都得到了拟录取。直到我确认录取学校,考研这件事,总算尘埃落定。END我是一个不自律的90后新宝妈,家里有许多琐碎的事情,工作上也有不少的意外情况,最难割舍的是对娃的陪伴,但我都克服了。相信你会做得更好。郭富城在《创造营2019》中说过这样的话:“你自己做不了,你下的功夫不够,不够狠,你对你自己太善良,你只能要对自己狠一点,你出来的东西,才会好一点。”如果你要备考,只要决定好,就去做吧!没有谁能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放弃刷抖音、看肥皂剧的时间,去做想做而未做、怕难而不敢开始的事。一旦开始,一切都会为你的成功让路。我是易安从嘉,让我们对自己狠一点,一起成就更好的自己。作者简介:易安从嘉,90后在职宝妈,今年九月入学的准研究生。闲暇时间,看书写文追综艺,陪娃养花寻美食。录取截图为本人拟录取通知,其他图源自网络,原创不易,感谢原图作者。
建议一如果考研是为了弥补大学时留下的遗憾,为了实现自己多年的考研梦想,完全是可以的。30岁,趁着头脑还很灵活,似锦年华的时间,快点行动吧!建议二如果是为了以后更加美好的生活,也为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建议30岁的宝妈不妨一试,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树立榜样,还能提高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头脑,更能为全家人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建议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个人素质都在逐渐的提高。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这句话,若不继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你会在社会的发展潮流中,与别人交流感到巨大的压力,所以不断的用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考研不是提高个人知识水平的唯一因素,还有很多。建议四听从家人的建议,这一点关系到孩子的照料问题,考虑问题的利弊,哪头轻哪头重。考研虽然能提高自己的素质,但是家里的孩子无人照顾,最大的问题是孩子身边没有妈妈的长时间陪伴,可能性格会发生改变。
1988年生,在职宝妈,2019年中秋节前一天——9月12号决定考研,当晚下单买书,隔天开始复习,距离考试大概100天。刚刚查分,英语77,政治68,专业课175,总分320,总体比较满意。01第一次考研路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还要工作(特别是我还有两份工作)、带娃,这样的情况其实没有办法考虑复习的时间分配计划,有时间尽管用来学习就好了。早上地铁时间英语,工作间隙、下班地铁、晚上10点到凌晨一两点都是专业课,每周写一篇英语作文。经过无意中的积累,我阅读还可以,但写作极差,因为没有基本的语法基础。没有时间看政治,最后一周做了肖秀荣8套卷的选择题,背了一半背诵版的小书,考的时候没谱,结果出来68,很对得起那点分配到的时间了。尽管是抱着第二年再考来准备的,但我真的仍旧是拼尽了全力——只要有一线机会就绝不放弃!考前,自我感觉心态蛮好,不紧张。但人是没办法欺骗自己的身体的。考试当天早上,起来恶心想吐,心知是太紧张,但还是安慰自己昨晚吃坏了东西而已。考后,生理期乱掉,你的付出,你的身体全都替你记着。考试结束后,稍微补了几次觉,就进入了第二轮复习安排。其实我考研前,就每天会看书到很晚,一天不学习就觉得这一天不算过完,所以就算是没考研,也还是这样的习惯,并不是因为逼自己太紧,而是自律,哈哈。第一次经历,让我对自己有了谱,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个确认,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专注和用心。明年没办法说肯定,但我认为很有希望能上。我的目标是专业课260分左右,英语能考到85,政治80,总分上到420左右。我报考的是华师的教育学原理专业,考这个专业是出于绝对的热爱和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之后仍有读博的打算——我觉得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需要涉猎广泛、有实践经验、有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02从“无知”到对自己负责考研对我来说,是人生这一阶段的需要,也是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需要。如今以毕业十年的“高龄”,我觉得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人来说,什么都没有一颗爱学习的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要——人要有兴趣、有热情、有方法、有执行力才能安排好自己的一生。兴趣、热情和方法都是在行动中培养起来的,行不行,喜欢不喜欢,试试看就知道了。我起步晚了,但不管有多晚,只要有自我推动的内在力量,就一定会在实现更好的人生路上越走越远——毕竟我们已经跑起来了。大学时,从闭塞乡村到繁华大都市,带着自卑、羞涩和无知,只好拿“对一切都不在乎”伪装自己,放弃争取优秀的努力。回头看,现在只可惜那些白白荒废的时间——满满的四年,可以用心钻研多少东西来打磨自己!还有毕业后到生孩子前的五六年时间,也大有可为,但仍是浪费了。看小白公号的文章留言,感觉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懂事早了,知道要抓紧时间给自己积聚力量,努力学习,不虚度大好年华,我也希望自己能早一点开始努力。如果还在懵懵懂懂混日子的孩子,不管你现在大几,都希望你能好好审视自己,最起码去望一眼将来,不要觉得未来什么都会顺其自然的好。绝大多数普通人,人生的好运气都要靠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出来。这个道理,明白的越早越好,但要是真的明白。去学习吧——学专业课,学英语,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各类经典书籍,静下心沉住气,享受孤独(其实学进去了就一点不孤独,是真心爽)。或许你并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合群和朋友,以及所谓的“社交”,需知“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妈妈给你的一次出生,爱上自己、有方法充实自己,就是又一次重生。虽然这个过程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但真的,开始的越早越好。越早,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主动权就越大。我2015年重拾阅读,历时近两年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然后开始学习英语,从跟着薄荷阅读每天一篇,学了一年后自己开始读英文原版,啃完了几本书,没想到助力了考研。至此我学习的习惯终于养成,但这时我已29岁,孩子也已经出生。也是这时,我开始第一次真正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或者至少说是我自己人生的意义,那就是——至暮年回首,起码这一生因努力奋斗过而无悔。我爱的是持续学习、不断提升的感觉,考研是对自我的一次证明,也是人生起跳的一次助力,它有现实和理想的两重意义。虽年过30才“开窍”,但我终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祝每一位热爱学习的人,终能达成所愿,加油!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本科读的河南大学数学专业,今年389分成功上岸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初试成绩分别:专业课139分,数学115分,英语75分,政治60分。今年复试分数线375,超出10来多分。备考有效时间两个月,分别是9月和11月底到12月底,中间10月考了CPA加玩耍半个月,11月家里有事没法复习。之前二战复旦金融学,没考上。时隔三年生了娃,在家边带娃边考研。自己的事再加上家里的事,导致两个月没有时间去复习。总体来看,我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坚持到底之外,还要归功于善于总结规律这一好习惯。一、关于备考攻略1. 初试各科目复习农大在9月底左右会出一份考试大纲,这几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宏微观和计量经济学。复习的时候建议参照考纲去复习,复习完成后如果能看着考纲说出相关内容,那么基本上内容掌握得也差不多了。再说下技巧性的东西,考试主要以宏微观为主,微观主要考计算题,宏观会涉及一两道计算题和一道论述题,计量经济学近几年只考过一年。所以复习的重点要放在宏微观上,至于计量经济学,虽然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谨慎考虑还是要看一看。宏微观我用的参考书是高鸿业的那两本和尹伯成的习题集。建议好好做一下课后习题和尹伯成的习题集,里面有很多与真题相似的题目,往年甚至出了原题。计算题我就主要是通过高鸿业的课后习题和尹伯成那本书来练的。论述题我只总结了几个常见题型,但没跟热点结合,建议总结与热点相关的题目,因为论述题基本每年都是与热点相关的。因为以前备考复旦的时候我这些都复习过,所以回想起来也比较快,我只是9月看了一遍书,做了课后题,12月做了下真题和习题集,然后看了几道常规的论述题,总结了下规律,再加上考场上临场发挥,基本也就拿到了该拿的分数了。这么低的分数有点对不起我的专业,但是能考到这个分数我确实也感到意外,因为后期复习中数学并没有给到很多时间。虽然数学是统一命题,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分为2015年之前和之后。15年之前的套路很明显,15年之后的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但还是能看出一个大体的趋势,有些题的出题方向还是可以预测的,19年的卷子出来后大体上印证了我的猜想。比如说最后一题一般都只出两种题:一个是似然函数求最大值,一个是数理统计中样本均值与方差的性质。只要相关题目都掌握了,基本这题分数也就能拿到了。我的复习历程是9月份一轮复习。11月底开始直接做真题,边做边复习做错的知识点,一开始很受挫,坚持下去,后面错误率会越来越少,我基本上是两天一套。另外,建议考前一天做一套题,以免手生。政治这门我总结的套路很少,简要说下我的复习历程。我是11月底才开始复习的,当时很着急,其他几门我好歹也都看了一个月,只有政治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就在网上找了些政治视频,1.5倍听了一遍。刷题主要刷了市面上那几套预测卷的选择题,大题基本没练,只是在考前一晚看了几道。但是说实话总结大题套路总结得晚了,可以说政治分数是勉强及格了。建议复习的时候多吸取我的教训。考前有时间多去练练真题中的大题去总结总结出题规律和答题套路。成绩不好不坏,我的阅读做得不错,基本全对。做好阅读的关键在于坚持和总结。我是从头到尾一直在做真题中的阅读,每天都坚持,除了中间那俩月。英语完形阅读都存在套路,做题时多去总结或者去看视频参照老师推荐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分数就可以提升了。至于单词,我没背过单词,都是真题中的生词以及词组摘录下来,不时复习。关于作文,我准备了两套模板,作文的模板我是在还有一两个星期时准备的。考试的时候就用了其中一套模板。作文具体怎么写,总结套路的时候,建议参考作文的评分细则。翻译基本上通顺流畅就可以了,这块没有怎么研究。2. 时间安排建议每天各科复习的时间安排顺序与考试时的顺序一致。比如早上7点床背诵,8点开始复习数学或者政治,中午12点到1点吃饭加睡觉,下午复习英语和专业课,晚上进行题目的训练和总结。10点之后就可以洗漱睡觉了,睡之前再把今天背诵的内容复习一遍。当然时间规划不一定如此,重点在于数学和政治要放在上午,英语和专业课要放在下午,而且上午8点到12点、下午1点到5点一定要保证自己是在高效复习的。这样你考试的时候才会因为习惯的力量快速进入状态。我基本都是晚上晚睡早上睡不醒,临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调整过来,所以上午考试的科目都考得不怎么好,发挥也没下午的科目好,这是血泪的教训啊。另外,如果有跟我一样想边带娃边考研的,建议协调好学习与带娃的时间和精力分配问题,最好是能找到人帮你带娃。我是边带娃边考研的,比较幸运的是我的亲人愿意白天帮我带娃,所以白天我有时间去看书,但是宝宝也会时不时地来打扰你,我就把与他的互动当做自己的休息娱乐活动。晚上会比较累,基本上宝宝一晚上要醒好几次,这样会觉得自己休息没休息好。我的方法是规律自己的作息,然后下意识告诉自己我已经休息好了,晚上要起床照顾娃的那几次并不会影响我白天的正常学习。3. 心态大部分人后期会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到了临考前两三个月,复习效果不如人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我在9月的时候还好,11月底的时候就已经濒临崩溃了,9月份学的东西基本上忘光了,又不能重新学一遍,可是轻易放弃我又不甘心,时间有限,我开始琢磨怎么能让自己快速提分,抓重点,研究哪里肯定会考,考的概率有多大。研究下来发现,其实有一些题目每年必考,你只要把这部分掌握住了,基本上考研大半的分数就到手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有动力能坚持的一个原因--积极的心态让我找到了好的策略,好的策略让我看到了希望。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很烂的时候没有希望一定要就此打住,不要再有类似的念头,一定要把目光放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面,这样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转机!4. 研友研友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能带给你正反馈的人--在你坚持不下去能和你谈心,给你鼓励,能让你信心满满动力满满重新去学习的人。最好是跟你一样考研的研友。不是也无所谓,只要是支持你的人就可以。我就是自己一个人考的,幸运的是我的家人很支持也很相信我,比如我的老公就很支持我,在我每次抱怨时间不够要打退堂鼓的时候,他总是激励我,支持我,我坚持了下去,才有了今天。5. 考前考前的各种突发情况并不会影响你的最终结果,影响你考试成绩的只有你自己,一定要冷静面对!我是考前带着娃到亲戚家去住的,宝宝不习惯新的环境,夜里每隔一两个小时都要醒一次,我基本没睡好觉,虽然很累,很疲惫,想发火,但是转念一想,这样做只会耽误我自己的时间,与其这样,不如放更多心思在我的考试上,我如何考好,而不是我没休息好,担心自己考不好。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正常去考政治,只是中午考英语之前小睡了一会来补充下睡眠。其实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们也参加了不少,而因为考试紧张而影响实力发挥的有很多,我之前也算是其中的一员,这次考试过后,感觉自己比着以前进步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这或许是考研的魅力所在,用力逼着自己成长,一步步往前走,回过头来收获良多。6. 复试复试分为三部分:口语、英文文献翻译、再加上专业课面试。我年后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就去上班了,成绩出来后要边上班边准备复试,也很忙,所以基本没怎么准备,成绩也一般般吧。简单说一下建议:成绩出来后记得第一时间联系导师,导师看重的是你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以及你的专业背景。英语最好初试完之后就开始练习,专业课关注最近的农业相关新闻热点。二、后记我的复习经验或许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借鉴,因为我之前考复旦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所以我的基础还是不错的。程度一般的学生建议要早准备早复习,毕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保险起见至少要4个月,但是战线拖太长也不太好,一般的学校4-6个月坚持下来就可以了。如果是三跨的学生,建议谨慎报考,现在保研的比例越来越高,考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复试刷人的比例也很高,今年尤其高。如果你很想去上这个学校,一定要准备充分搜集好足够的信息,最好是能找到一个考上的学长学姐。
写在高考日,有人没能上高中,也大把高中没好好学的,后来想去弥补。中国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可以事后纠正的,不仅仅是房产错过了买入点,高考等等其他方面,大多也如此。因为社会有很多客观规律和限制条件,这是你一开始觉察不到的。它不但强调出生,还步步设限,稍不留神你就来不及回头了。这就是在中国“选择”远大于“努力”的原因,也是我作为过来人用文章事先分享干货的出发点,对年轻人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有人大学是混的,没学好,就想进入社会后再去学,这其中学历就是一个明证,你得双倍数倍付出,甚至永远也达不到当初好好努力学习的效果。本来就是泼出去的牛奶,这叫覆水难收,但书本知识告诉我们是可以重来的。也有穷人家的孩子,还当做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几年后都没做过正经的工作,不是这里打个临工,就是那里学做甜品,要么换个城市做几个月义工,甚至去远方旅游一下。你现在都毕业4年了,还没职业定向定位,都没有固定的行业,还说要“转行”,还在强调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要民主?然后说自己迷茫,问我怎么办......神仙也不能帮助TA了,接下来至少十年的弯路。再后来,毕业五年了,发现当初的想法错了,“我不考研,先就业进入社会锻炼下!”这句话打脸了,好职位都要硕士,部门提升了另一个研究生同事,自己外部求职无解,于是就要读在职硕士来弥补。因为缺少硕士文凭,所以恶狠狠的,要一下子读俩在职硕士,一个工程类的,一个MBA。这跟穷怕了一样,越穷越想钱;越没房子,越想一口气买两套。这里劝你,别想太多,先拿到一个再说。好的,接下来开始硕士报名了,“要么不报,要报就报名牌大学!”这想法是不错,名牌大学的在职硕士,比如复旦MBA,竞争多么激烈,能胜出不?即使不是名牌,学校也都是要找个社会知名人士帮你写推荐信,也就是有了推荐人,才能报名在职硕士。这才是第一步,后面各种卡口,推荐信、面试、巨额学费等等,还仅仅是个开始。我身边太多读在职硕士的人,包括MBA在内,我知道他们的结果,拿到没拿到证书,后来事业怎么样了。但是,将这些告诉目前兴致勃勃要报名的人,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会继续去研究各种在职硕士的选项。名牌怕报不了名,联考的怕考不过,外国的怕教育部不认可,EMBA怕钱袋不鼓......总之,拼了命也要报一个!我这里不是让大家认命,我只告诉你,泼出去的牛奶想收回来,绝不容易,年轮是一圈一圈日积月累围起来的,不可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这世间并没有后悔药,很多人都误认为“我接下来痛改前非、发愤图强”,就能“洗心革面”。那是成语,又不是现实。还有不少中年男性,都45岁了,来找我,说自己月薪才四五千,孩子开销大,副业为0,老婆抱怨自己赚不到钱,也“没用”。现在他来问我如何解决当下困难,愿意付费咨询。这种情况,你大局已定,木已成舟,想中年发迹谈何容易?你别说几百几千,你就是给我几万,我也难以帮你力挽狂澜。类似的,35岁的宝妈刚生完二娃,都几年不工作了,也来咨询,说自己曾经做过主管/经理的,月薪1万5,现在只要能找到接近1万5的工作就行,目前自己也在“考虑”“准备”报名“在职硕士”。当然,其他想避免中年危机的人,想读个MBA的,就更多了。与“在职硕士”相关的培训班,早就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鱼龙混杂,刚开始智商税还是要交的,这是进任何坑的第一步。当然,以上也不都是无解,不必那么悲观。但你一定要对“在职硕士”做下调查和研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告诉你,看了后你别太受打击:最近几年我身边报名了MBA等在职硕士的人,他们大多数是没有拿到硕士证书的。问他们读在职硕士的感想,总体来说就一句话:“拿钱买罪受!”很多流程来阻碍你最终顺利毕业,本身这在职硕士就是个“宽进严出”的过程。从时间限制、基础考试、论文选题、字数限制、查重引用、导师签字、盲审阶段、实习报告、游学经历等等各种步骤和要求,去审核你,就是这么难。这个流程中,你的导师能完全做主的也就那一两个,并且导师还会安排好几个“助教”,在你跟他之间去把你的关,又是一个跨不过的流程。助教又不是在编教授,可以直接问你要钱,你别傻到不懂。你可能会以为,自己能跟你的导师成为朋友?实际上,你能跟TA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都很低,除了一开始的几节课,根本就不会见你。以上种种,还没全说,你想想看,你2018年去报名,等你2023年前能毕业的概率,能有20%就不错了。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就是,还没报名的人都认为自己100%能毕业。你说,这大学为何这么“不守信用”,层层为难人,就为了让报了名的人不能毕业?简单,跟你一样,那些25岁到50岁的职场人士,都想拿个硕士“改写人生”,所以这在职硕士报考的人数,就越来越多。“XX大学”2008那年有1000人报名,该校当年发放了800张硕士证书,这就是80%的毕业率。当下2018年,竞争多么激烈,今年有8000人报考这大学的在职硕士,教育部给这个学校发证书的名额,不可能暴增8倍,顶多从800增长到1600张证书,上面还要搞关系才拿到这个数字,这也才是20%的毕业率。当然,中国的事都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曲线救国的,比方100人中有50人终于获取到了报名资格,最终有5人成功了。这就是各行各业各种事情的事实,不仅仅是个在职硕士。你做生意,去办各种环保证、教育证、卫生证、消防证,等等,也类似,只是你一直上学和上班,你不知道而已。到了这里,你就会明白,当你考驾照的时候,十有八九是要被教练骂的,骂你都是轻的。为何读MBA等在职硕士,就是“拿钱买罪受”?因为,一,工作后考研,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身体比较受罪,二,最终很有可能白费劲了,拿不到证书,心受罪。告诉你,不仅仅MBA是坑,其实人生到处都是坑,你不在这个小坑里,很有可能你已经深处另一个大坑中,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这就是社会,你心别受伤,且行且珍惜。
你接下来看到的事迹,比电影里还跌宕起伏。从二本退学,结婚生子,电大大专,自考本科,大龄考研还跨专业。曾经轻易放弃的全日制,我花了7年才能稍稍释怀。优等生的滑铁卢小学升初中全镇第一名考入县城重点中学中考超重点高中分数线45进入市重点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说,我的一只脚已经踏入清华北大了。然而,高考却只考了513分,只能上个民办本科,我没敢复读,我怕亲戚朋友说,我连个大学都没考上。高中的同班大学去了首都医科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而我去了一个只敢说城市不敢说校名的大学。年少无知,主动退学大学读了土木工程,并不是我的热爱,只是因为学校本科专业不多,没得挑。军训的时候,会因为头发是染过色的被训斥,宿舍里,查寝的学姐会把熄灯晚的宿舍,全拉出来罚站,嘲笑我们,本科生就这个素质吗?抱歉,这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大一下学期我退学了。没有学历,七年心酸走出校门时,并不知生活艰辛。心想,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可事实很打脸,没有学历,没有技能,没有启动资金你又能做什么呢。售楼员,推销员,幼师。琐碎的工作,将优等生的骄傲打磨的一干二净。沉溺过去,不敢眺望未来,每年的高考日都会梦回高考,醒来翻看校园时光的图片,默默流泪。做孩子的榜样我曾经埋怨家人,在高考,退学这样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为什么没有人指引我。后知后觉才懂得,祖祖辈辈为农的家人,左右不了自己的生活,又怎样帮儿女掌舵?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已经身为人母。回想起读书时,在家长职业和学历一栏,写下农民时,自己脸上的火辣。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的骄傲,我希望我能托举孩子的人生。 23岁那年,我开始追逐学历,学习技能。我要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本科学历,然后考研。入读电大大专同时自考本科。大专毕业的时候,本科毕业证也申请到手了。23岁到26岁这三年,我拿到了专科毕业证,本科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公共英语三级合格证等八个证书。尤其是,自考本科证拿到手的时候,我看了又看,告诉自己,我终于有资格和别人同台竞争了。宝妈考研,一切来得及几年拼搏,就等考研这一刻,一定要考个全日制。本来想一雪前耻考个名校,可是二宝的到来,让我不得不转变策略。选择了离家最近的普通本科学校。我想,只要是全日制,好好学习,一定是一块很好的跳板。报名了考研帮的课程,专业课,政治英语全部跟着课程学习,我的年龄,我的期待不允许考研失败,跟班学习是最稳妥的。考研挺苦的,即使是普通院校也不简单。月子里也在背单词,直到考前,单词反复背了五六遍。背专业课,把孩子哄睡了,我就跑到小屋里,背一道题打一个对号,经常忘了几点,孩子哭了我就跑过去喂奶,喂着喂着就睡着了。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十二月份,政治还没背,专业课二也生疏,儿子要辅导作业,闺女要吃母乳。没有同学,家人也不懂。无人倾诉,背着背着就哭了,哭完了接着背。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在冲刺阶段放弃了,有时候我也犹豫,感觉自己肯定考不上了。但是,我又不甘心,都坚持了这么久了,今年如果放弃了,明年,后年你依然是个怂包。拼命背,能背多少算多少,努力了再没考上,算我资质平庸,但是我不允许自己输在我没有努力上。幸运会眷顾努力的人别人去考场时书包里是参考书,我的书包里是孩子的纸尿裤。2019年12月20日考前一天,我失眠了,酒店里的空调隆隆的响,凌晨三点毫无睡意。12月21日,终于等来这一天。老公和儿子送我去考场,儿子说,妈妈加油,一定要考第一名。看着儿子的笑脸,我心里一酸,这焦虑备考的一年,好几次对他歇斯底里大吼大叫。希望有个好结果,希望还他一个温柔的硕士妈妈。进考场低头答题,写的手都酸了。出考场,抱孩子喂奶。拟录取是我给自己27岁的生日礼物漫长的等待,出分数了。395分!原本以为360分就不错了,我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宣告,我赢了,我赢了那个自卑的自己,那个迷茫的自己。疫情的特殊原因,我们参加了网络复试,从初试14名,复试第4名,拟录取了!写在最后有些东西不失去反而不懂珍惜,失而复得就更弥足珍贵。曾经迷茫的日子,考研帮的上岸帖子给了我太多力量。今天终于我也有机会写下我的考研故事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无论身处各种境地,不要放弃自己。你可以过得一塌糊涂,你也可以绝地反击!只要你想!未来的我,希望好好学习,就算是普通院校,也能扬起理想生活的帆!自:考研网
(只报一所学校、一站成功上岸的秘密——找对导师最重要)导语被疫情影响推后的各高校2020年度博士招生工作已经陆续结束了,我也正在满怀期待的等着新学期重新回到学生时代。这几天陆续看到部分高校开始发布2021年度招生简章。我又回忆起我那一波三折的考博经历,从对口支援计划被取消到按正常计划报考,再到校内调剂,这里把我的考博心得总结成以下三点:1找对导师;2找对导师;3还是找对导师,供同样经历和状态的你2021考博成功上岸。一、在你各方面条件都处于劣势时,记得一定要找对导师1我的基本情况我是一个在职宝妈,硕士毕业已经8年,35岁高龄(对于考博的人,35岁算是高龄了吧)。除了这个劣势之外,我的科研经历和文章也并没有优势,只在2010年发过一篇一作的EI会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唯一的优势是本硕学校是985,就是电视剧《安家》里“985”上的那所985。但是天大不招在职博士已经好几年,回本校是不可能了,我只能考别的学校找别的导师。看到这里你也觉得我确实不容易考上了吧。这也是我前几年想考但是一直没能提上日程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我一直担心好学校的导师不会招我这样的学生,一般的学校我还不想去。直到去年我一个师妹和一个同事给我分享了她们的经历,我才下定决心开始找导师。师妹是硕士毕业直接读的博士,现在已经毕业,她告诉我不要妄自菲薄,有的老师,尤其是刚开始招生的老师有时甚至招不满名额,他们是很欢迎有人报考的。另一个是我同事,同事跟我年龄相仿、科研经历相仿,2019年已经考上中央民大的博士,目前在读。她找的导师,人好项目多,同事在那个组呆的很舒心,能看到希望。2联系导师于是我模模糊糊计划了两年的考博事宜终于提上日程,2019年秋季开始找导师。我本硕是环境科学专业,目前在一所本科院校教环境工程专业课。所以我给自己定的考博士大方向是环境,具体方向最好是水处理。也是为了方便,我首选的导师是中央民大我同事的导师,首先他方向是我想选的方向,再者他人好项目多,我同事去了之后也一直跟我反馈他是一位对学生非常负责的导师(事实证明,X导师这个特质才帮我成功上了岸)。最重要的还是他能招我这种条件的学生。于是在2019年11月,我给这位X导师发了邮件,一个月后同事帮我联系,我去北京跟X导师见了一面。X导师对我的本硕学校比较满意,说我基础不错。然后主要表达了他担心的问题:工作和家庭对我博士学业的影响,他担心我半途而废,或者降低标准草草毕业。我一再向X导师表达了我的决心,而且我工作的H学院和中央民大有对口支援计划,不占导师名额,所以X导师同意我报考了。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我觉得我也不容易找到其他肯招我的老师)以及对口支援计划的依赖,我没再找别的学校别的导师。我准备在中央民大这一棵树上吊死。3报名又过了半个月,2020年1月2日,中央民大开始网上报名,我点开报考类型,想选对口支援计划,晴天霹雳呀,竟然没有我工作的H学院的支援计划。跑去学院几个部门问了一圈,这才得知2020年开始,对口支援计划取消了。我滴妈,咋整呀,我之前跟X导师联系时说过不占他统招名额,据我了解已经有超过名额的人找过X导师了。无论如何还是先给X导师打电话呗,X导师了解情况后让我先按统招类型报考,走一步看一步。都已经1月份了,再找别的导师也不现实,我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按统招类型报考X导师。4初试初试前夕,我打听到报考X导师的人有4个,除了我都是应届生,X导师名额只有1个。我当时就一个想法,一定要争取到复试的机会(复试比例是1:2,4个人中有2个可以进复试)。初试前,除了非常紧急的工作以外,我全部用来复习,有的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早晨出门时孩子还没醒,孩子连着好几天见不着我。终于,这4个人中我以第2的分数进了复试。复试名单出来后我跟X导师打了个电话,从他的言语中我听出他倾向于招第1的那位。但我还是强烈地表达了我想把握机会考上,我想争取一切机会进X导师组。这期间正好过了个端午,我主动跟X导师发了节日祝福,心里希望他不要忘了我还在努力争取。5复试复试名单出来后,我同事告诉我考博可以进行校内调剂,她建议我好好准备复试,争取调剂。我心里明白X导师那儿我是没戏了,但我积极备考,希望能够争取到调剂的机会。这个时候X导师也真的并没有不管我,而是在我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积极帮我联系调剂导师。我想我跟x导师保持联系,积极争取,肯定是奏效了。新联系的L导师,人也很好,还是青千,他同意招我后,X导师大晚上第一时间告诉了我。我特别感激X导师能对我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学生这么负责。我接受了调剂,我觉得以X导师的人品,帮我介绍的L导师肯定错不了,因为我相信物以类聚。当时X导师跟我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他说我年龄也不小了,得抓紧读了,所以他建议我调剂到L导师那儿,而不是在他这里排队等明年。这句话,真的,当时感动得我眼泪差点掉出来。X导师真是个宝藏导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何况我都还不是他学生。6录取最后,复试结果没有意外,我的分数没能超过那位第1名,我在X导师的积极帮助下联系到了L导师,并成功被L导师录取。L导师的招生名额一直没上网,所以,如果没有X导师帮忙的话我根本联系不到L导师。我是真心感谢X导师,这么暖心的导师,我没能进他组还是有一点点遗憾。不过,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谁知道L导师不是个宝藏导师呢?录取结果公示后,我联系了L导师,初步确定了研究方向是水处理。看吧,事情真的在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找对导师并且积极联系,让他了解你,是我考博路上最重要的心得。二、除了找对导师这个核心要点,复习方法当然也重要1在职宝妈的复习时间如何保障?1月份报考完后,我就知道我的考博难度升了级,多了好几个竞争对手,所以下决心要好好复习,干掉那些应届生小朋友。然而,在职宝妈们都知道,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的日常,一天甚至很难挤出1个小时时间来复习。只能咬牙坚持了,好在,我婆婆和妈妈都很给力,能够帮我带孩子并且包揽所有家务,所以工作之外我每天就能挤出2-3个小时时间来看书了。所以,对在职宝妈来讲,家人的后勤保障很重要。2初试专业课:一定要关注研究前沿热点考博专业课一般都是考几道论述题,所以复习时不用太纠结于细小的知识点,要注重建立知识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更要注意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千万不要仅仅复习书上的内容,即便考试大纲是那么写的。有一个技巧是,初试前上网或通过在读生了解你报考学校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围绕这些方向去查文献能够精确击中考试要点,因为题是这些导师出的。我初试有两道论述题是关于导师研究方向和热点的,幸好我提前准备了点,不至于交白卷。3初试英语:天天背单词+考前背作文考前我同事告诉我2019年中央民大的英语试题难度不大,六级水平的人能够轻松看懂。虽说不难,但我的六级是十年前考的,这些年也没保持学习,作文更是早就不会写了。所以,跟应届生比,英语肯定是劣势了。我是单词和阅读穿插学习,考前1个月集中写作文,背作文。用手机上的单词app,结合词根和例句背单词我感觉很受用,确实能提高阅读的正确率。所以,每天一定要坚持背单词。然后就是作文,像我这种好多年没参加英语考试没写作文的人,一定要提前练习写作文,把经典话题和热点话题都写一遍。我在初试英语作文里就用到了我提前准备的段落,如果不是提前准备好的话,我在规定时间内肯定是写不出来那么多字。4复试复试形式是抽一道英文日常对话题和一道中文专业题来回答,剩余时间中文闲聊。英文题内容很日常,我考前从网上搜了30道常见复试问答,自己写了答案以后反复背,背时要放出声音来。考试抽的那道虽不是我准备的,但是也比较顺畅的说出来了,因为考前背其他问题时练出来一点儿说英语的感觉。中文题是专业题,也是比较宏观和热点的。复习方法跟初试专业课复习思路一样。剩余时间就是关于个人经历的聊天,有啥说啥就行。无论中文题还是英文题,回答切记要简练,1分钟内搞定,太长面试老师会疲惫,而且20分钟内要完成好几项提问,时间比较紧,要赶进度。最后总结一下,找导师是考博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导师不招你或者不帮你,其他一切都是空谈。找对导师,并与导师保持联系,让他了解你的诉求,是考博上岸最重要的保障。比如像我,就算x导师最后不招我,也可以推荐一个靠谱的调剂导师L。来源:freekaobo.com 考博论坛 作者:大力妈
文|好孕姐跟已婚已育的人聊天,大家都不自觉地在自己身上设限:天天不是上班,就是在家带娃,也不知道时间都用去哪里了,所以活该没长进。但是有些人在这件事情上反而想得比较通透:即使是有了孩子,决定自己未来的,还是只有自己,而不是别人。一位要好的朋友莹莹,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从毕业之后到现在任教也有十年了。女儿8岁上了小学二年级,儿子3岁,马上要上幼儿园。而去年的时候,她在一次检查身体的时候,不幸检查出来乳腺癌,然后就是漫长的治疗之路。直到今年,她来复查的时候,我们一起吃饭,她兴奋得跟我说:“其实我参加了去年的研究生考试,就是笔试成绩差一点,可能第一批录不上。”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就震惊了:二胎宝妈,乳腺癌病人,工作后考研,几个标签加到一起,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太令人佩服。而上个月,莹莹刚刚被某大学研究生院录取。想起那个瘦瘦小小的她脸上的笑容,我从心底涌出一个念头:原来决定自己的未来的,从来不是别人。孩子不是阻止自己努力的借口大家都说有孩子之后,自己的时间怎么都不够用,除了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琐碎,完全没有空闲的时间。但是,真正能有所成就的宝妈,肯定不把自己局限于“XX的妈妈”,而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宝妈群中,有好几位宝妈也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寻思着自己创业的,而在最初的时间段,都是趁着孩子睡着时,开始自己的工作,挤出来一点点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一步步摸爬滚打,然后才在某一领域小有名气。而如果是把孩子当成自己“停滞不前”的借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老公也不是阻止自己提升自己的绊脚石当然,有些人还会认为结婚之后,老公的疼爱就是自己最大的支柱,所以根本不用再提升自己来获得某种成就感。但是,现实生活中,太多“狗血事件”的发生,“靠老公”真的算不上褒义词。能够给自己最大自信的,永远是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朋友莹莹,她跟老公的感情也是挺好的,他们在同一个学校任教,在她生病之后积极陪她到北京治疗,给予她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但也正因为老公太好了,所以才更值得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把“老公的关爱”当成自己努力的绊脚石。而作为宝妈,如果什么东西能给自己最多的自信?不是孩子的优秀,也不是老公的疼爱,而是自己在实现自己的道路上做得越来越好,自己成为最美的风景,对于家人来说也是好事。而那位经历过生死的朋友,在这件事情上最能明白。
在职考研er,特别是放下学习很多年,时间精力都有限,考研很关键的一环,就是结合自身能力选择切合实际的院校。选择可能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也适用于成绩中下、一心求上岸的应届考研er,毕竟最近几年的考研热度不断攀升,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我们要边工作边学习,那报考的院校就只能局限在当地或者隔壁城市,很可能你期许的985高校报考专业并不招收非全,甚至可能需要跟全日制的考生争夺这仅有的一两个非全名额。于是,我倾向于退而求其次,选择普通一本甚至二本院校,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努力吧,争取跟一个厉害的导师。12010年本科毕业在厦门参加工作,公司还不错就一直呆到了现在。我给自己的总结是:没什么人生目标和方向,高考完就丧失动力,大学乃至工作前几年都是在走下坡路。作为天马行空的水瓶座,我又想跟别人不一样,不甘于平凡,于是我开始求变,可对于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来讲,这真的很难。我只能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先戒掉游戏瘾,再学点这个、学点那个。我知道,花开总要经历漫长的过程,风吹雨打永远不会缺席。工作了七八年,往前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虽衣食无忧但平淡无奇,而这,绝不能作为我的人生终点!22018年8月家人经历一场意外,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中年危机感觉就在我眼前,可我才刚30哎,上有老下有小、又是独生子,我不能再虚无缥缈下去了!9月份,我在隔壁部门小伙伴的鼓动下,报名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高级资格考试(简称软考)。没过几天考研报名启动的网页跳入我的眼帘,一鼓作气我又报名了。而我,本科是211院校物流专业的,工作这些年功力近乎全失,仅有的按键精灵写脚本技能又很小众,跟目标考试不在一个频道,另外18年前后有自学一点python编程,顺便在扇贝单词打卡计算机领域单词差不多半年时间。以上,就是我的学习近况,大学时期的成绩情况也简要说明一下以免误导大家:英语靠吃高中老本两次才过的六级,高数期末考成绩前排、线代成绩一般般。这么多年过去,英语还是可以吃老本,数学比较难吃到。3对在职来讲,摆在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管理,工作日紧绷的8-9小时劳作,再加上通勤2个半小时、吃喝拉撒睡8-9个小时,每天自由的时间屈指可数。于是公交通勤的2个多小时都是在背单词、看书、看网课,不然时间真的不可能够用。另外,我还要周末双休来补救。40天零基础准备软考,后面又一个40天准备考研,而且是跨考计算机,当然报考的是普通双非院校。考研目标定位比较低,所以短短40天能否成功上岸还是期许的。可是,经历这近乎3个月的连轴转,我还是失败了。回顾一下,软考3科,过了案例和论文(论文被我押中题目、纯属侥幸),却败在了综合知识上,其实我并没有拼尽全力,仅仅想着45分及格就行了,多余的气力挪到考研复习,我高估了我自己。至于考研,40天够吗?我目标低只要过了国家线就行,我不死心。直到出成绩那一天,齐刷刷的6666开头,咋一看挺吉利的、而且单科都可以过线的,再看一下总分248,凉了!翻了几页的复试科目《数据库基础》再也没勇气看下去了,40天真的太仓促了,数学只复习了一遍课本、做了部分课后习题,真题只做过一份,150分的题才考60多分,感觉很是可怜无助……就算能过单科线,可40天还要准备两门零基础的专业课《数据结构》和《C++》,你肯定可以料想到什么结果。这段失败的经历让我越挫越勇,也让我明白,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对于在职考研狗来讲,一定要做好计划,不要想着芝麻西瓜一起捡,毕竟我们没有三头六臂。4收拾下心情,在python学习的路上深耕了几个月,又到一年考研报名时。虽然看到华侨降低了初试的难度,但是心里那些憋屈又有谁懂?说实话,我连官方qq群都没找到,求助无门,找认识的华侨同学和老师都爱莫能助,以至于前一年的真题重现在考场时,我只能呵呵一笑。或许这就是没有缘分吧?去年没学过的C++,今年我要挑一个考C语言相关的。索性,2020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开始招生了,专业课是C语言,没错,就他了!备战2020考研,专业课压力小了,也积累了一次实战经验,但我并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国庆小长假家里事情繁多,基本荒废了,没关系,小长假结束立即进入状态!数二,跟着汤家凤的基础同步课程走了一遍,1800题计划是基础系列做一遍,真题做了最近3年的,后来我发现不对劲,两周前做过一遍的真题,过了几天完全失忆,或许这是在职人员的一大难题吧,记忆力锐减。后来进行了题型总结,比如渐近线方程、面积体积积分、极值、拉格朗日定理、微分方程,几乎是大题必考的,究根到底这些还是基础啊,以至于我跑步的时候也经常会思考这些个题目到底该怎么切入,脑里想通透了也就不再难解了。英二,一战时语法有跟着田静老师的网课走了一遍,这次就只针对作文加强了一下,其实也就是背了两个可以活用的模板,记住了不同体裁的小作文格式是不一样的,词汇量自然也比一战多了许多。专业课C语言,11月份跟着大学慕课浙大的网课走了一遍,去年真题自己做了一遍,我一直坚信标准答案都是可以自己做出来的,一战没时间做的事,这一次我统统都可以自己搞定!就这样,我再一次踏入了考研的考场,不同的是,这一次在一所美丽的高中校园,敞亮无比的操场,绿油油的足球场草坪、艳丽的塑胶跑道,可是它平时大门紧掩,不能让我放肆奔跑。奋战了2个多月,我该交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卷了!明年,我要放肆奔跑在厦门理工的操场上!5考完数学那一刻,依旧有些心慌慌,我知道昔日的辉煌永远的过去了,毋需执念。而我的战役还没完,因为我对专业课信心满满。就这样,二战的我算是躺赢了?最后,就数学再稍作总结分享给21考研的小伙伴们。不止是在职考研er,报考普通院校需要统考数学的应届考研er,数学会是很多人的难以跨越的坎,虽然很多人跨过去了,但很多人跨不过去,这是现实。虽然我也总结了那些必考题型,也确实考到了,但是依旧会翻车!这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难点:计算能力,数学高分需要超强的计算能力!这种能力是不太可能三两个月速成的,它需要成年累月的积累。7道高数大题,要说不会做的只有1-2道,会做算不出结果或者结果算错的占了大部分,真正全对的只有1-2道,我相信这也是非常多考数学考生的情形。所以呀,不要羡慕那些随便就能考130,140的小伙伴,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不是我们三两个月的努力就可以追上的。一战65,二战81,刨除难易不讲,数学短时间要大幅度提高真的很难,一定要很早很早就下手。对工作多年的在职考研狗来讲,考研不难,但是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制定合理的目标,然后就是按部就班的去复习准备。如果实力真的不允许,一定要考虑换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院校,选择有时候真的比努力更重要。最后,我也要感谢我的夫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和付出,承担了这期间几乎所有的家务和带娃。有了家室的在职考研er,琐事很多,特别是宝妈就更不容易了,能安静复习的时间少之又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0多岁选择参加考研的人可能是遭遇了一些生活上的不顺利,也许是职场危机,也许是失去目标,想通过考研改写下方向,不是被目标驱动、而是被痛苦驱动,这就是成年人世界的残酷。今年的职场寒冬,导致了很多人失业,没有失业的也要996,考研,似乎是改变现状的一种途径,很多身在职场,或是职场生活不开心的人选择辞职考研或是在职考研。现在的大学是宽口径的辅导,流水线式作业,很多人在大学期间就非常的懵懂,没有目标规划,毕业后,也就被市场推着走了,缺乏清晰的目标和自我认知,会更早触到职业天花板,到达职业生涯发展的上限。知道了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后,就会有一个更加具体的目标,没有了在校生的青涩和活力,在择校报考时会更加的谨慎。向前看,很多人在20多岁的人生岁月中给自己挖了一个不小的坑,比如缺少存款甚至是欠债,工作上业绩平平,职业方向也没有选准,甚至选错了人生伴侣。但如果能抓住30多岁的时光,完全可以弥补20多岁给自己挖的坑。往后看,如果过好30多岁这一阶段,则可以为40岁迎来好局面。这一代职场人绝大部分会在40岁左右遭遇职业危机,表现为薪资相对较高,但工作要求更高,个人时间急剧减少,上升空间有限,外界对等机会稀缺等。很多40岁左右的人在忍受自己的工作,而非享受。不喜欢,同时又没有更好的去处,处境尴尬。大龄考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考研这件事情上,多数大龄考生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也已经结婚生子。他们无法和应届生一样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考研上,有的工作较忙的考生甚至一天都抽不出一个小时来复习。唯有学历、知识是属于你自己的,是无论你经历了什么都能带给你自信的。不论是自我提升还是工作,学习都能起到正面作用,对家庭也有正向引导。可以考虑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可以在工作、家庭与学习之中达到一定的平衡。还有很多已婚的或是宝妈选择考研,除了现实因素的考虑,还有家庭方面的考虑。另一半是研究生学历,自己也考一个研究生,与之比肩,共同奋斗;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树立一个学习榜样,考研是绝佳选择。考研收获的不仅仅是学历。走过后回头再看走过的这条路,真的没有什么,考研没那么难,难的是一颗平静而坚持的可以拒绝花花世界诱惑的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真的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