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应该拿多少补助才合理? 现在的在读博士生生活费够吗?博士的补助,之前高校的博士国家补助是1300元/月,貌似现在涨到1500元/月啦。同时,在奖助学金改革后,奖学金足够抵押掉学费,部分高校还有些结余。不过有个难题是奖助学金只给4年(大部分高校博士学制已由三年改为四年),但是不少博士4年真的很难毕业,尴尬吧,一旦延期面临的压力会更加大。其实读博会有导师额外给的补贴,在我那时候读博的时候,导师给的是800元/月,另外发表SCI论文或申请省市级项目后的补贴额外计算,总体来说说是越优秀的博士可获得的补贴越多,也是一种多劳多得。不少人说30岁的人,还不能搞定自己的生活,好意思吗?其实,住学生宿舍,一个月2000月对稍微节约些、没有成家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可以过下去的,我们的前辈当年读研、读博的时候,吃饭的钱都很拮据,起码我们现在温饱不是问题,顶多是没有优质的生活质量。前几天看到18年不少院校的招聘公告,引进的一类博士可以给到80-120万的安家费,100万左右的科研启动金,哪怕二类的博士待遇也很不错。不是说不要钱的做事情,但太看重钱也没有必要,毕竟博士也是一种学习。我现在还在做在职的博后,领不了两份工资。不过全日制的博后待遇还是不错的,哪怕在长沙也有10余万一年,广州这样的发达区域博后收入可以给到20-30万,还有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补贴,总体来说熬3-4年博士毕业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至于拿多少补贴合理?我属于普遍人,文章和科研成果比较普通,不过我有个师弟比较优秀的,但校长拔尖奖学金一年就几万,还不算其他奖学金,一区、二区的文章奖励也很高,导师给予的补贴折算下来远超过800元/月。最近几年的博士招生指标已经在缩减,部分名校的博士招生已改为申请-考核制,之前那种“没有无法毕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真的不再适用,博士的入学难度和毕业难度已经开始匹配,没有一刻求学的心真的不建议读博,真的很难熬。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最近,有一位同事家的孩子,在今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打算继续攻读“博士”,询问笔者读“博士”是不是还要家里出钱?而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到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一个孩子,从“本科”读到“博士”,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普通家庭能否承担得起?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由“本科”到“博士”的三个阶段,一步步来看。首先,“本科阶段”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阶段”学习,除了一些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以及一些“特长生”以外,普通的学生都是需要自费!而这个自费,包括学费,“本科阶段”的各项生活费用,以及一些额外费用。学费方面:以现在一线城市的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数据来看,一般的专业一年的学费都在5000元左右!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贵的专业,我们今天就以总体平均情况来看!那么单“本科阶段”的学费,4年下来就需要4X5000=20000元生活费,以及其他开销方面:我们还是以一线城市为例,一般大学生在一线城市的生活费,普遍在2000元左右的水平!出去寒暑假,有9个月的时间在学校。但是,大学生存在的各项考证、交通、购物、旅游等其他花费,我们就将一年按12月给生活费算!那么,“本科阶段”的生活费及其其他开销,4X12X2000=96000元所以,一个普通本科生,在“本科阶段”的花费应该在11.6万元左右!其次,“硕士研究生阶段”虽然每年考研分专硕和学硕,但是绝大部分考生,在想继续读博的前提之下,会选择读学硕!所以我们就按硕士研究生3年来计算。“硕士研究生阶段”,存在一些奖学金就读的情况,但是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同样学费全免的情况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按大多数人的情况,交学费,自己出生活费!学费方面:还是以一线城市的公办高校为例,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普遍在6000元每年。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费3年一共:6000X3=18000元生活费及其他费用:还是按照一个月2000元,一年按12月来计算,那么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费及其他费用就是:2000X12X3=72000元那么,一个全部都自费的研究生,读完3年学硕,需要花费家里90000元。最后“博士阶段”博士阶段,一般都是公费就读,学费都能做到全免,而且一般的学校都会给博士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并且一些博士生能参与一些项目工作。所以基本在“博士阶段”就读,不需要学生家里再掏钱,甚至有一些博士生都能做到赚钱结余!综上所述,以一个普通大学生为例,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国内公办院校攻读,并且中间学业晋升不存在停滞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需要家里的花费就是:11.6万+9万=20.6万在这种相对理想的状况下,一个普通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就需要花费家里20万左右!而涉及的时长就是10年,而10年付出20万,对于现在的一般家庭,应该都是能接受的!同样,这20万的经济付出,得到的“博士”学历,可能成就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历,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起点!“博士”的起点,不管是孩子在以后的就业,还是个人思想境界方面,都会超出正常人不少!不管对于孩子本身,还是整个家庭,这10年花费的20万,还是非常值得的!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
导语:学历对于当下的就业市场来说是一种资本和实力,学历越高,可进入的企业就越好,学历越高在感情中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好的学历一定能够带来高薪工作吗?其实不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当下的风气就是高学历为好,尤其是大型企业,更是看重学历,低学历的人根本进不去。所以有很多人从本科毕业以后,会选择读研,研究生结束后会选择读博士,整个学习生涯就到了29岁的样子。那么到底该不该读博士,读博士要花费多少钱?一、博士生涯中实实在在支出的成本读书肯定是需要有资金的支持的,包括了我们的学费、生活费、日常的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般是学历越高,费用会更多一点。博士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国内又分为了全日制和其他两种小的类型,前者是不会有学费产生的,后者是一万二到一万五之间进行收费。博士的就读时间是3-5年,按照最低的学制进行计算的话,费用在3-6万的样子。读博士需要进行大量书籍的学习的,单纯依靠学校发的肯定不够,在平时买书的费用按照一年3000进行计算,也会达到几千到上万不等的支出。生活费也是需要的,每个月1200元的话,一年就1万4,3年下来也是有4万多。如果选择在国外读博士的话,费用估计在20万的样子。二、博士生涯中看不见的成本很多人会觉得博士出来以后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高收入肯定是一种标配。所以他们愿意花上几年的时间不工作再进行深造。但现实真的那么美好吗?肯定不是的,博士生在找工作中,企业还是有划分性的,他们更喜欢那种名校博士,一般学校出来的博士,并不是很认可。不过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学生是基本没有时间去进行工作的,这样他们就会比其他的人少工作几年的时间。博士往前面推的话就是硕士,按照市面上硕士的平均收入进行计算的话,第一年的月薪在6000元,那么一年就是7.2万元。薪酬按照20%的涨幅进行递增的话,第二年损失8.6万元,第三年损失10万元,这样算下来,3年的损失都在25万多了。这些都是一些在博士学习过程中看不见的一些隐性成本。三、其他成本读博士我们除了会给付高昂的金钱成本,还有一个成本是一定要进行考虑的。那就是时间了,博士读完最少都需要3年,这段时间里面我们的生活基本会局限在学校、图书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会比较少。但如果这3年不是读书,而是选择直接走进社会的话,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学校之外的知识,也能够结交到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帮助的人。很多人在博士读完以后年龄都在29的样子了,感情问题也成了自己要操心的事,但是高学历在找对象的时候又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学历比自己低的人。这样自己的青春又白白浪费了,读博士的过程中肯定是会产生时间成本的。四、读博成本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读博士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也是一个具有着风险的事情。因为博士毕业以后并不就一定有好的工作,有的人博士毕业以后做的工作和本科生、研究生是差不多的,但可能收入还没有前面两者高。高学历有时候会成为找工作的一种弊端,因为他们会在择业的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也不愿意从基本的事务开始做起,相反那些本科生更容易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因为他们愿意放低自己的身段,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结语: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高校博士生的比率连1%都没有达到,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意味着超级大的竞争压力。备考博士的过程是痛苦且漫长的,好的成功走进自己的理想学校,但多数的人肯定是以失败告终。花费了时间,也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对于自己的自信心来说也是会起到打击作用的。有时候我们在新闻上也会看到因为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压力过大导致跳水的新闻。所以关于读博这件事,一定要进行慎重的考虑,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事情。
来源 | 募格学术原创(作者:东阳马生)编辑 | 学术君常听人说,读博费钱,读文科博士更费钱。对于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的人而言,读博已经给父母压力很大了,更何况很多普通家庭甚至贫困家庭出身的学子了。读书至此,而立未立,烦恼顿生,路在何方?我身边就有很多穷博士生,来自农村的小庆,读古代文学方向的博士,父亲务农为生,母亲两年前得了大病,学校每个月1300元的补贴在物价上涨的今天难以维持日常开支,以致经常处于温饱的边缘。古代文学专业本来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平时又被导师拉去做项目,也几乎没有时间打工赚钱,可以想到经济压力非常大。读博期间经济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本身有经济问题。很多博士生的父母生活贫困,依靠务农、打工为生,因而他们难以获得家庭的强有力支持;2、学校补贴有限。国家规定的补贴普通高校每月1300元,一年发放10个月,而奖学金基本和学费相互抵消,所以到手的平均一个月只有一千块钱;3、购买书籍和学习资料的费用高。文科博士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很多文献需要购买或复印,笔者仅一个学期购书与复印资料总费用就超过2000元,但是仍然还有更多的资料需要引入。4、论文投稿需要版面费。僧多粥少,时间紧迫,很多期刊录用稿件之后需要作者额外出一些版面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5、社交支出。无论是过时过节对师长、亲属的问候,还是平日的友人小聚,都离不开“孔方兄”的帮助。聚餐AA制的话,平均一人几十元,若是轮到请客,动辄就是三五百大洋。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交支出就是婚宴上礼,读博期间是朋友们结婚的高峰,全年平均下来,至少一个月就有一个同学结婚,礼金按平均500来看,每年至少支出6000元。所以说,读博期间,如果没有家庭在后面支撑着,还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必然会带来很多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会演化出日常的焦虑和内心的挣扎,以致很多人都会在读博期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路了,这种纠结可以理解。研究一下读博经济压力的根源和实质,有助于更好地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经济的压力很大程度来自个人的需求和欲望大于资金来源。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和平年代,成长于开放时期,从小不说锦衣玉食至少衣食无忧,进入大学以后更是受自尊心的驱使和各种时尚风气的影响,改变了很多淳朴的习惯,学会了买名牌、吃大餐、刷信用卡,和朋友相处也越来越不顾自己家底地大方,膨胀了消费欲望,扩展了生活的必需。有很多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问题还在于自己如何处理江湖事务。包括对于科研的支出,也会因为个人的欲望而扩大。如何解决读博期间的经济压力呢?1不忘读博初心 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说“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当我们决定读博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就已经注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了,所以从大视野看,当前的经济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为什么读博啊?难道不是因为对学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吗?热爱是不因自己状况的好或坏、不因行业发展的高与低而依然坚定向前的动力。读博期间思考的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学术中的问题,而不是使尘虑盈心。2在困境中懂得知足与感恩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抵多数古代读书人都经历了类似的“寒窗”之苦。这样想来,和古人相比,我们现在的条件实在太好了,已然是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甚至和我们的祖辈、父辈相比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他们经历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生命受到威胁的时代,我们现在丰衣足食,再艰苦也不至于活不下去吧。有时候真的感觉,不是生活太残酷,而是我们的心太软弱了,当我们这一代人把前人视为“幸福与理想”的生活当作“惨淡的人生”的时候,已经表明时代的精神大大地虚弱了,我们或许真的被宠溺太多了,我们需要懂得知足。我们也应当感恩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感恩我们的父母亲朋,若没有这样公平的环境,可能我们连学都没得上,若没有父母亲朋的支持,我们就没有安定的后方。3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支出 把生活中的支出分成必需和超需两类,对于必需的支出,不要犹豫,对于超需的东西,比如多买一件名牌衣服、换个手机、时不时下个馆子等等,就要严格管控了。关于上礼这块大支出,需要和朋友讲清楚现在的难处,降低上礼的档次,礼轻情谊在,不必打肿脸充胖子,我相信他们会理解的。时刻提醒自己和别人,读博是特殊时期,特殊时期有特殊的处世模式。生活中的消费需要控制,科研上的投入也当限制,很多时候图书馆有的书不必购买可以借阅,很多资料可以看电子版本,不必都用纸质版。当我们看到生活的本质,了解自己的现状后,用理性规约自己的行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有时候要懂得拒绝,不要怕得罪人,珍惜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4适当开源,用头脑赚钱 我们都已经是读到博士的人了,发挥好自己的一技之长,动用头脑,在业余时间挣些外快,比如可以去一些学校兼职、课外辅导、写文章等等。在挣钱的时候,要始终记得,我们的核心诉求是完成博士学业,不能让挣钱的事情压倒学习的事。读博期间,经历经济的困境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必然的过程,“栽种有时,建造有时”,一切都有其时刻,读博就要承受读博的难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也许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才造就出我们坚强的品性,才让我们长得更有韧性,才让我们更珍惜这份荣耀吧!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道,现在的书生,生活优越,为什么学问做不好呢?就是心不专,做好手头的事,做好当下的事,做好基础的事,才是对生活困境的正确克服,才是为未来做准备的正道。不要抱怨、不要分心,眼睛向内、关注自己,专心致志、方能成事,与天下读书人共勉!本文来源:募格学术原创(作者:东阳马生)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读博士还有意义吗?有人说读博士浪费时间,下面一起看看大家的经历吧。网友一: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央企工作了两年,然后考博读博,那时离开的时候,我记得直属领导说,我是想读更好的学校,我想读博士,确实不错,我不知道读完后能不能做更好的工作,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我确实得读博。读了也许会后悔三、五年,但不读的话会后悔一辈子,多年后,我没有试过,所以放弃了可能性,我真的会后悔一辈子。网友二:总之,你今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职务,以及读博能满足你工作的要求吗?现在,80名博士进入大学,从事教育和研究,有些博士可能只是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大学里给学生上课,有些博士是科学研究的助理型,只教学生在大学里做实验,有些博士属于科学研究型,在大学里几乎不上课,没有学费,当然,更多的学生会听课,或者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想做大学工作的话,请在大学里当老师,必须读博士。网友三:有些专业或有些职位只有读博士才有机会,比如医学,现在好的医院也只有博士,如果是专攻医学的话,成绩也很好,将来想进一家像样的大医院,需要博士学位,但是,几个专业专业的本科足够了,我想成为一名程序员,例如计算机专业毕业,本科就足够了,然后请不要读博士,我觉得读完后大家都不需要你。网友四:从普通家庭出生到高中毕业一共18岁,各种费用每年1万元,一共18万元,大学四年,每年1.5万元,一共6万元,硕士学位是六年,每年两万元,一共12万元,一共36万元,考虑现在的物价,让孩子的博士毕业的话,是40万左右。##&&image&#从经济上计算,其他人大学毕业已经赚了六年的钱,每年赚5万元,一共30万元,这样计算的话,读博士是不是损失了70万?大家怎么看?还有留言。
如果是硕博连读的话,基本自己同龄的人都已经稳定工作有五六年了,存款也差不多够付个首付了或者已经结婚生子了,但是作为博士的话,如果还在向家里要钱的话,可能就会觉得比较尴尬了。不过好在国家为了鼓励更多人往更高的层次深造,于是会给予硕士、博士在校期间一些学业奖学金。但是每所高校的博士所获的收入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博士生没能如期毕业的话,或者没能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话,每个月到手的收入可能仅有一千元不到的900元而已,对于科研压力大的博士生而言是很难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下哪几所国内博士生收入高的高校,想要读博的学生可以考虑这几所高校。清华清华所获的经费是居于全国第一的,所以对于学生的待遇及补助应该是不差的。清华博士最低的补助最低是5.1万元。一般的学校会给学生2750元,导师每个月也会发1600元以上的补助,这样每个月加起来的收入就能达到4400元以上。如果能当上助教什么的,这个收入还要继续增加,不过助教是按照学期算的,每个学期就会多1.3万元。如果跟随的导师给力的话,论文奖、项目奖金都是有很多的,导师也会给的更多。北大北大的博士每年最低的补助是4.9万元,最高的档能达到每年7万元,另外还有很多各级奖学金,覆盖率能达到一半。北大的理科专业的博士待遇跟清华应该差不多,但是文科专业的博士待遇可能就不会那么高,基本也是靠学校和导师的补助了。国科大国科大我们都知道属于中科系的高校,所以一般也是按照中科系院的标准统一发放的。中科院研究生的补助也是出了名的高,一般平均一个月能达到4500-6000元左右,有些也能达到7000元以上每个月。对于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读博或者读研的话,首选国科大。南开大学南开的博士每年最高能达到10万,硕士每年也能达到6万。不过这10万获得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哈工大哈工大也是一所知名的理工类高校,博士每年的奖金鼓励就有5万元,硕士的有4.3万元。所以读博的话,理科生的优势会比较大很多。博士的学费一般一年需要一万元,但是补助以及奖学金的话完全是能抵消掉学费,还能获得每个月的生活费,所以读研,甚至读博其实是不怎么花钱的。
韩国留学以其费用和门槛较低的优势吸引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前往读博士,很多想去韩国读博士的同学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韩国留学博士费用了。今天蔚蓝留学网的老师就来跟大家说一下韩国留学博士费用多少可以够~一、韩国留学博士费用多少之学费费用学费是韩国留学博士费用最主要的一项,韩国留学博士费用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学费也是有所差别的。通常情况下,韩国国立大学的学费比私立院校的学费低,人文社会类专业的学费最低,艺体类和医药学类的专业学费最高。综合来说,国立院校博士一年的学费在3万元~6万元人民币左右;私立院校博士一年的学费在6万元~10万元人民币左右。韩国的大学普遍设有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语言成绩和学习成绩的优秀程度分别给予30%~80%左右的学费减免奖学金,特别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获得学费全额减免的奖学金。二、韩国留学博士费用多少之住宿费用韩国留学读博士可以选择申请学校的宿舍居住或者是在校外租房居住。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优先选择申请宿舍居住。韩国大学的宿舍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及四人间多种房型,根据同学们申请的不同房型的宿舍,费用也是不同的,大致为1万元~2万元人民币一年,部分学校的宿舍还会提供饭食。但是韩国大学的宿舍数量是有限的,首尔地区的学校宿舍会比较紧张,申请不到宿舍的同学就要选择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的费用约为2000元~3500元人民币,一年的租房费用在1.5万元~3万元人民币左右。三、韩国留学博士费用多少之生活费用韩国留学读博士的生活费用主要是用于日常的就餐、出行和购物娱乐等方面的费用。由于每个同学的经济情况和消费习惯是不同的,韩国留学生活费用方面的花销也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就餐方面选择学校食堂用餐的话,每餐餐费在15元~25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是选择订外卖或者在校外餐厅就餐的话,每餐的餐费约为30元~60元人民币左右。日常出行时建议大家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韩国的公共交通网络比较发达,基本能到达每个城市的各个地方,单次乘车的费用为1250韩元,约人民币7.5元左右,半小时内换成不收取额外费用,还是比较便宜便捷的,需要注意的是要先办理交通卡!购物方面,韩国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衣服鞋子等的价格与国内商场的价格相差不大,很多品牌服装的价格还比过低一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购买。综合来说,韩国留学博士费用主要差别在选择的学校是国立院校还是私立院校。排除奖学金减免学费的情况下,国立院校一年的费用约为6万元~10万元左右;私立院校一年的费用约为9万元~14万左右。私立院校的费用总体来说比国立院校要高出许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留学哦~~
本文来源:风云武汉小吴(化名)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在求学生涯中她逐渐喜欢上了武汉,所以希望自己毕业后也能够能留在这里发展。然而,这几年快速攀升的房价让小吴很担心,她担心自己求学的几年光阴会让自己彻底错失上车武汉的机会。与小吴有同样担心的研究生还有很多,于是他们开始过上了一种“一只眼盯着科研,另一只眼盯着房价”的生活。但是,他们毕竟涉世不深,在购房路上也更容易遭遇套路。最近一段时间,小吴的生活就被一桩茶水费案件彻底打乱了。以下为小吴口述:世茂瑰海园这个楼盘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了,也参与了开盘。在开盘之前,置业顾问微信提示过我,说房源很紧张,200套房子有1000多人认筹,问我要不要加5万元提前预定房源。5万元对我一个学生来说太多了,我没有答应,开盘果然没有抢到,后来我打听到,抢到的人寥寥无几,不是18楼就是1楼、顶楼那种。开盘后的第二天,几个购房群就开始躁动了,说瑰海园其实还有房子,不过要茶水费,有些人说开盘前4万就可以定,开盘后就5万了。由于自己很喜欢该楼盘的一个中等户型,又考虑到后期5号线开通后上班会很方便,于是我就动了加5万买房子的念头。问了几个拿到房的人,不是关系很硬就是通过中介渠道拿房。而我自己也就是个穷学生,哪有什么关系?于是我就找了个去年带过自己看房还比较熟悉的中介冯某,毕竟那个门店我也去过多次。就这样开盘后第二天(7月18号),我付了2万订金,让他帮忙通过渠道拿房,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签约。7月28号,中介通知我说渠道(戚某)有房了,但是需要尾款3万到位才能去签约,于是我又付了3万给他,然而承诺的立马签约也没有实现。后来有三次说好了要签约,结果总是临时被告知目前还签不了。最后一次说要去签约的时候,渠道临时又说要加价,中介又辗转告诉我,需要再加价才能签,我立马就生气了,直接拒绝,并且让对方把5万块钱还给我,我不要房了。结果,自8月10号开始,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渠道或中介退钱。我让中介把钱退给我,中介说是渠道的钱没有退回来,所以一拖再拖。在当地派出所报警后,由于中介并没有跑路而且答应还钱,所以一直不能立案,并且由于是中介个人行为挪用公款,需要门店自己报案。由于该中介归贝壳网管理,于是我便在贝壳网投诉了三四次,每一次都是让等反馈或者处理中,从始至终没有一个反馈电话和处理结果。直至今日,房子没买到,钱也没有了,中介也躲着不露面,每每想起来就万分痛心,这件事已经严重影响到本人的学业和生活,精神备受打击!虽然还是处于象牙塔里的学子,但我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天真,买房之前我也听说过楼市的很多套路,但我没想到社会竟是如此险恶,作为一个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这样的社会让我不寒而栗!希望风云武汉帮忙曝光这种不良风气,我自己吃到的教训我认了,但不要让其他人再上当了。后记本来,我对这种“茶水费”的案子并没有太大兴趣,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但这个案子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它的受害者是一位在校博士生。武汉正在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博士生又是百万大学生中的佼佼者,能不能留下这些顶级人才,关乎武汉的未来。众所周知,与沿海那些城市相比,武汉的就业机会、薪资待遇都不占优势,因此武汉的的大学生一直都有“孔雀东南飞”的传统。现在,在买房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再寒了他们的心了!希望开发商、贝壳网、当地有关部门好好查一查,这5万块钱,到底去哪了?
可能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都曾或多或少地想过读博这件事情,只不过最后的选择大不相同。而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为自然会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近几年读博的一些新变化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的一些感悟,通过了解自己才真正对博士研究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决定。只是在了解的过程中,却总是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即有的博士研究生当初选择读博是为了能够进高校,能够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安家费,可是现在却都后悔了。或许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些学生矫情,都已经是在读博士研究生了,更何况这是自己当初的选择,再说后悔就感觉有些滑稽了。可是你们却不知道他们当初选择读博时,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博士以及自己之后就业规划的认识上出现了一定的误差,尤其是那些之所以选择读博士研究生是为了能够进高校任教,能够拿几十万的安家费的学生,现在后当初选择读博,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对高校招聘教师的一些“潜规则”并不是很了解,并不是很清楚。这不我认识的一个我们专业的读博士的学姐,她就是想进高校,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想过比较稳定的生活,于是读博是她的不二选择,所以读研期间非常的努力,发表了一篇核心期刊以及一篇C刊论文,理所应当的被一所985高校所录取,但随着博士生活的开始以及对高校教师的进一步了解,她开始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了,因为现在高校招聘教师所承诺的安家费都要分五年发放,并不是一次性发放,而且博士毕业以后也不意味着你能够进入很不错的高校,一般绝大多数的博士研究生进入了普通二本院校任教。如果你想进入更好的大学任教,享有更好的平台,那么你就需要在进站读博士后。所以仔细一圈大多数普通的博士研究生都是用自己多年的辛苦换地进入高校任教的基本门槛,可是却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例如只能是地方较偏僻的地方,或者普通二本院校,可在这样的高校任教想在科研上有更大的发挥舞台,想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那或许相对来说要难得多。再加上还有大多数高校的安家费都不是一次性发放,到最后仔细考虑多种因素之后其实我们并没有享受多好的待遇。总之,读博为了进高校任教,这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详细了解现在高校的一些招聘政策,因为高校在招聘教师时也有很多的坑,一不小心我们就掉坑里了。
中新网2月19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法国政府去年秋季决定大幅提高非欧盟国家留学生的注册费,引起了大学生团体的担忧。为了安抚人心,政府委托的专家组于2月18日公布一份报告,建议对博士生免除这项措施,或允许大学自行决定减免部分注册费。据报道,法国政府去年11月宣布法国将大幅提高非欧盟留学生的注册费,同时也将通过改善签证制度和增设奖学金名额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从2019年开学起,在法国就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的非欧盟留学生的年注册费将分别提高到2770、3770和3770欧元。欧盟国家留学生的费用则为170、243和380欧元。政府的决定很快引起了大学团体的疑问和强烈反对。主要在涨价水平和实行方式上引起了抗议。高等教育部长维达尔(Frédérique Vidal)随后委托五名独立人士协商。五名专家在经过一个多月咨询之后,提出一份建议报告,主要强调博士生在法国研究领域的重要角色,建议对博士生免除涨价措施。其中一名专家、经济社会环境委员会副主席朱利安布朗歇(Julien Blanchet)表示:“如果让博士生按预定价码支付注册费,将会危险地把他们推向贫穷线水平。”就2019年开学而言,报告作者力图安抚人心:自2013年以来,政府的一道政令允许每所大学减免学生的注册费,条件是受益学生人数不能超过学生总数的10%。报告建议:今年9月开学时,除了La Rochelle大学的特殊情况,其余的大学都可以对所有的非欧盟国家留学生免除注册费涨价措施。据悉,目前已经有15所大学宣布将利用这项规定允许非欧盟留学生继续享受目前的收费制度。接下来的几年怎么办?报告建议由所有的大学与政府协商,制定一个“减免率”。这些专家建议把这个减免率定在15%,也建议修改教育法规,以规定大学可以减免部分费用。维达尔本周将咨询各方代表的意见,可能于下周宣布决定。法国最大的学生组织FAGE发布声明,称赞这份报告中的一些提议,但坚称对“折衷措施”不满意,表示将继续动员,“要求撤销外国留学生注册费涨价措施,也要求在全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立停止上涨注册费的规定”。截止目前,法国72所公立大学中,已有17所大学发布官方声明,表示拒绝上涨学费。这17所法国大学分别为洛林大学、南巴黎大学(巴黎十一大)、格勒诺布尔大学、克莱蒙费朗大学、埃克斯-马赛大学、雷恩一大、雷恩二大、昂热大学、巴黎楠泰尔大学、图卢兹二大、图尔大学、勒芒大学、卡昂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鲁昂大学、里昂二大以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