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关注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服务咲人

《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关注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服务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是国内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语言服务是观察语言生活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语言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伴随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语言服务已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生活现象和生产性实践活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语言服务职业、产业等都得到巨大推进,社会语言服务意识提高,语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分领域、分区域、分人群对语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和研究,以专题报告的方式展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语言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分为“特稿”“公共语言服务”“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服务”“语言技术服务”和“语言翻译服务”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特稿”主要介绍研究的原则和目标,描述当前我国语言服务的基本面貌,探讨新时代中国语言服务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公共语言服务”重点考察大湾区企业客服、会展官网、“北上广”酒店名称、五岳风景区语言指引等,分析《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第三部分“语言教学服务”调查儿童识字读物,考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培训服务状况,调查分析国际中文学习网络资源、语言学习APP等。第四部分“语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服务”调查分析毛南语、客家话、粤方言以及古诗词等语言文化的传承传播状况。第五部分“语言技术服务”梳理当前语言技术服务发展与应用状况,重点调查分析语言的智能测评和机器翻译服务。第六部分评述当前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重点分析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语言翻译服务。本报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关注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服务。本报告立足国家层面,聚焦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语言服务,例如,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语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语言服务等。同时聚焦新时代面向社会重大需求和语言文字事业重点工程的语言服务,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的语言服务,“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包括各种语言学习APP、机器翻译服务、语言的智能测评服务,以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语言服务等。报告主题指向明确,从选题、立论到建议等方面,都体现了报告研制团队服务国家、服务学术和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二是关注多领域多形态的语言服务。本报告所关注的语言服务外延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多种类型。报告选取了公共语言服务、语言教学、语言文化传承传播、语言技术、语言翻译等五种重要语言服务形态,每种形态下又各选择了若干个代表性的点开展调查,涉及会展、酒店、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语言服务。有现实世界的语言服务,也有虚拟空间的语言服务;有付费的专业性语言服务,也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语言服务和行业语言服务;有公共场所的语言指引服务,也有面向个体的客服电话服务等等,展现了当前我国语言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多领域、多形态发展的生动画面。三是强调实证调查和数据支撑。本报告在研制团队深入调研、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成,是以数据为支撑对现实的描述和分析。例如,报告实地搜集了五岳景区3545个语言指引标牌,考察了北上广3000家酒店名称的服务功能,调查了319个国际汉语教学网站,分析了445个国际汉语学习类APP,调查了粤港澳大湾区328场会展官方网站的语言服务等,客观展现了当前语言服务的实际状况。来源:新华号 中国教育新闻网

鬼神不扰

中国翻译协会发布《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刚毅发布《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中国网 伦晓璇摄影中国网讯(记者 伦晓璇) 2018年11月19至20日,改革开放40年与语言服务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刚毅作大会主旨发言,并发布了《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王刚毅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语言服务作为改革开放和推进全球化的“先导”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全球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展现出自身战略价值。王刚毅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语言服务业已初具规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逐步建立,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行业组织转型不断深入,这些都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以服务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方向,以实现新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大繁荣、大发展为目标,分析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突出了改革开放与语言服务行业四十年来的互动关系,阐释了语言服务在促进中外交流中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发展态势,为进一步了解和促进行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和决策依据。《报告》首次从产业、人才、技术及行业标准四个方面对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度的调研分析,旨在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情况,并对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建议及展望,以利于更好地推动语言服务行业创新、服务改革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服务中外交流大局。

月季

《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在京发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广大宣)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由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主要分领域、分区域、分人群对语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和研究,以专题报告的方式展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报告分为“特稿”“公共语言服务”“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服务”“语言技术服务”和“语言翻译服务”六大部分,关注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服务,所涉语言服务外延广泛,涵盖多个领域、多种类型,强调实地调查和数据支撑。广州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主编屈哨兵教授表示,语言服务是观察语言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与窗口,同时也是提高语言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语言服务已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生活现象和生产性实践活动,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语言服务职业、产业等都得到巨大推进,社会语言服务意识提高,语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是广州大学继《广州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后组织研制的第二部语言生活皮书。目前,该校还正在研制《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三部语言生活皮书彰显了该校以语言服务和语言生活为支点对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事业要服务国家发展、关注语言生活研究的一种学术响应,体现了主动服务国家、服务湾区、服务广州的责任担当。【来源:广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由广州大学组编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由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广州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主编屈哨兵教授表示,语言服务是观察语言生活的重要角度与窗口,同时也是提高语言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主要分领域、分区域、分人群对语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和研究,以专题报告的方式展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报告分为“特稿”“公共语言服务”“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服务”“语言技术服务”和“语言翻译服务”等部分,关注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服务,所涉语言服务外延广泛,涵盖多个领域、多种类型,强调实地调查和数据支撑。《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是广州大学继《广州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后组织研制的第二部语言生活皮书。目前,该校还正在研制《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彰显了该校以语言服务和语言生活为支点对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事业要服务国家发展、关注语言生活研究的一种学术响应,体现了主动服务国家、服务湾区、服务广州的责任担当。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蒙永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何时迎来复苏拐点?

不久前,译·世界公众号发布了蒙永业博士撰写的《2021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该文预判了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些关键走向,引起业内普遍关注。对此,Yee君专访了蒙永业博士,以期和大家分享更多行业灼思。译世界: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尽管产值有所走低,但下降幅度不大,也算是挺住了。您如何看待这种“挺住”?您认为支撑语言服务产业在2020年挺住的背后因素主要有哪些?蒙永业:我认为推动2020年语言服务行业挺住的背后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宏观经济向好发展给中国语言服务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中国全年GDP实现正增长2.3%,破纪录地达到了101.5万亿元;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21557亿元,同比增长1.9%。此外,2020年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与上年持平,2020年1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位于较高景气区间(高景气区间为60%以上)。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立足中国宏观经济,中国语言服务企业也得益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基本维持在正常的发展水平上。但分散到不同企业,则存在不同感受,有人喜,也有人忧。第二,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为语言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语言服务企业主要在2月-4月疫情期间受到封城、严格出行限制等影响,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居家办公;5月份后,虽然仍然存在疫情零星爆发情况,但基本上对正常办公与生产不造成实质性影响。除此之外,政府出台政策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免征2020年2月-12月企业缴纳社保费用等措施,给企业带来了实质性优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固定成本,也对语言服务企业在灾年稳定团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语言服务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中国语言服务企业选择了积极自救之路。众所周知,语言服务行业主要依赖订单来提供服务。一般而言,语言服务企业的业务储量大约为7-60天(企业规模越大,业务储量基本上越大)。疫情开始之初,产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尚能逐步消化积压业务储量;随着疫情管控深入,来自客户方的需求量急剧下降,部分业务开发能力较弱的小型语言服务企业甚至出现零业务的情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语言服务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在此情况下,语言服务企业积极自救。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抗疫志愿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抗疫案例;另一方面,开源节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语言服务企业在熬过了三四个月最艰难的日子之后,客户方也逐步开始复工复产,虽然面对面的业务减少,但线上交流增多,语言服务需求量逐步恢复,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在七八月份开始迎来业务复苏,超过30%的受访企业在九月份接受调查时表示业务已恢复到疫情前同比水平。从2020年全年调查情况来看,部分竞争力弱的语言服务企业选择了退出市场或缩小企业规模(注册资本、从业人员、薪资福利等),但尚未出现大型语言服务企业倒闭破产的报道。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尽管产值有所走低,但下降幅度不大,算是在本次新冠疫情冲击之下“挺住”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译世界:您在《2021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一文中指出,语言服务需求是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您的这个判断是基于怎样的观察和思考而得出的?蒙永业:罗慧芳博士和我在2020年出版的《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中,研究分析了1993年-2015年23年间中国语言服务产值与对外贸易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额和语言服务产业之间相互促进,语言服务产业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影响,当年语言服务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将促进次年对外贸易额增长0.73个单位。因此,语言服务需求于对外经济贸易的“晴雨表”作用已经凸显出来。译世界:您在上述文章中也做出预判,认为2021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产值还会有一段时间的小幅走低。那么您认为,对于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来说,迎来复苏或者说逆势上扬的新的拐点在哪里?这个拐点的到来需要哪些契机,或者需要来自行业内部和外部的哪些驱动因素?蒙永业:对于这个拐点的到来,CSA Research有一个预测,他们预计到2023年全球语言服务产值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是我们面临的全球宏观环境。但我们在调查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情况时发现,受疫情影响,我国语言服务企业总量出现了下降,注册资本也出现了明显缩减(如原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现在下降到100万元或更低)。这表明,整个行业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感到恐惧,对于未来发展信心尚显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选择注销或吊销企业、调低本身不用实缴但发生风险时需要承担责任的注册资本。2020年的低迷情况将对2021年产生一定的传导作用。此外,全球疫情何时结束尚未明了,至少在2021年还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意味着来自客户方的语言服务订单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但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将先于全球整体经济复苏,通过语言服务沟通的国际贸易、国际交往、国际互动将随着疫情趋稳而逐步恢复。我认为,如果2021年新冠疫情见底,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则在见底之前3-6个月便可迎来复苏,出现逆市上扬的拐点;否则,谈拐点为痴心妄想。但是,即便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在2021年迎来拐点,整个行业产值大概率仍将小幅走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本身不会产生太多需求,主要依赖外来需求订单,说这个行业是“靠天吃饭”并不为过,单家企业发展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整个行业则严重依赖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此时,各种降价接活行为只能作为短期战术延续一时,长期来看不可能成为战略持续下去。稳定团队、练好内功、开源节流、审慎投资、避免大额支出都是企业当前应做之事。做好这些应对,然后等待拐点的到来。译世界:过去一年,全球知名语言服务网站SLATOR发布的《新冠疫情对中国语言服务企业的影响调查报告》,以及全球知名语言服务资讯机构CSA Research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企业为后疫情时代指明方向》等调研报告都呈现出一个趋势,就是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在疫情中助力了全球经济复苏。这一趋势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形成的?蒙永业:主要得益于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出疫情影响,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安心开展工作。目前中国拥有超过9000家语言服务企业,占到全球2.7万家语言服务企业(CSA Research在2020年报告统计)的三分之一,是全球重要的语言服务力量之一。来自全球客户对中国产品、服务的需求将在长期抑制之后出现报复性增长,对中国语言服务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让中国语言服务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助力全球经济复苏。译世界:据您透露,中国翻译协会将在2021年发布《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请问您是起草专家组成员吗?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该标准的起草初衷和目标?您预判这个标准将会对规范行业标准、净化行业环境起到怎样的作用?蒙永业:是的,受中国翻译协会委托,我作为第一起草人组织专家团队协力起草《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机器翻译技术的日臻成熟,客户和社会各界对口笔译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但对于如何确定口笔译服务质量、如何为口笔译服务进行计价,国内外语言服务行业均没有统一的标准。语言服务行业对规范口笔译服务计价的呼声很高。这是起草这个标准的大背景。《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充分整合了来自中国大型语言服务企业的最佳实践,从人员资质、翻译流程、任务难度、工作条件等多个方面为口笔译服务的分级、分类报价提供依据。实施这一标准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客户盲目追求“优质低价”的做法,进而转向“优质优价”的良性发展之路。当前口笔译质量标准是软性的,影响要素也是多元化的。当前,甚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行业都将缺少衡量口笔译质量的客观技术手段。口笔译质量的高低仍需基于大量翻译事实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口笔译质量判断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许误差。通常情况下,服务质量的优劣决定服务价格的高低。计价指南标准提供了口笔译服务质量与价格计算的关系,目的是让客户看到大概率获得高质量口笔译服务的计价要素。《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的推广应用将对中国方兴未艾的语言服务行业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促进中国整个语言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标准化实践引领国际同行,提供借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译世界:您也在上文中预测,未来几年,远程口译将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新风口。请问,除了因疫情带来的物理阻隔而产生的硬性需求之外,您认为还有哪些因素是这个新风口背后的支撑?请您详细谈一谈这个预判。蒙永业:疫情让线上会议成为主流,也将远程口译带到了行业发展的新风口。当然,随着疫情结束,许多线下会议也将逐步恢复,但线上会议随时随地可进行、节约差旅成本、减少会务工作、高效解决问题等优点已经展现无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线上会议将取代很大一部分线下会议,尤其是国际性会议。此外,随着5G通信技术商业化全面铺开,通信故障极少出现,将口译服务平台布置在云端服务器上可让译员轻松实现远程访问,远程提供口译服务已成为现实。远程提供口译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新趋势。口译员无需亲临口译现场,而是通过技术设备接收会场视频与音频。远程同传受众不再局限于现场人员,在有通信信号的地方,任何人通过手机便可以收听收看。另外,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直接转换为文字,供后续随时检索与查询。远程口译需要的技术设备很少,而且方便携带,大大节约了同传会场设备搭建、调试、维护等成本。这些原因都会让远程口译成为未来口译业务的新风口,但也可能导致传统现场口译业务减少。译世界:目前国内远程笔译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蒙永业:目前,远程笔译技术的核心还在于笔译,远程只是一种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远程技术早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几乎所有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CAT)均整合服务器版,实现远程连接,进行数据交换。目前国内远程翻译软件有布置在内部服务器,也有布置在云端服务器,效果没有太大区别。目前,国内远程笔译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定制化方案上。实力稍弱的企业直接采用标准版CAT软件的远程链接功能来实现远程团队协作、记忆库和词库共享;实力强的企业则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在标准版CAT软件的基础上量身定制更多功能,比如整合大数据挖掘软件、机器翻译深度学习软件、格式处理软件、术语管理软件、桌面排版软件等。蒙永业简介蒙永业,博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服务研究所所长,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7)翻译标准工作组专家,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2)委员。出版专著5本,主编行业标准4项,起草行业报告十多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卫玠

继北京、广州后,《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首次发布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今日(6月2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今年首次出版,是继北京、广州之后的第3本地方语言生活皮书。据悉,每年国家语委都会针对国内语言文字状况发布系列皮书。6月2日,教育部按照惯例发布了年度《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等。记者了解到,今年皮书系列再增两个新成员,分别为《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其中,《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分领域、分区域、分人群对语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同样为今年首次出版,是继北京、广州之后的第3本地方语言生活皮书。据悉,该《报告》对全市数万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浦东新区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同时介绍了上海率先试点的新高考制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记者获悉,今后《报告》将每两年出版一本,介绍上海的语言使用和语言生活状况、关注重要语言事件、探讨热点语言问题、记述城市语言规划。发布会上,教育部还介绍了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重点人群普通话培训方面,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中西部12省份培训教师46.3万人次、青壮年农牧民195.8万人次、基层干部21.3万人次。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徐晓萍称,2019年针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需求,开发国家通用语言智能化学习系统软件,目前已使1万多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初步掌握普通话,多数已实现就业。关于去年上线的“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介绍称,国际版手机移动端APP已于今年4月上线,支持中、英、日、韩、俄、泰六种语言,截至5月底,平台累计用户64.7万人,覆盖152个国家和地区。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刘军

草木遂长

《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黄皮书):中国立场、世界眼光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主要介绍2017-2018年的世界语言生活状况,重点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对我国有参考借鉴意义的话题,是中国学者长期理论思考、大量材料积累、多元化分析研究、团队成员精诚合作的成果。报告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政策篇”。对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推出的语言政策举措进行深度报告,涉及语言教育、少数民族语言地位与保护、盲文和手语发展。其中,首次报告盲文和手语内容,反映相关国家对语言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第二部分“动态篇”。重点呈现语言生活中的新趋势和新发展,特别关注展现变化、启示未来的内容。从今年的报告可以看出,国际化发展和移民带来的多语能力建设、语言适应、语言服务等问题,在世界多国引发关注和行动,是值得持续关注的社会语言现象。第三部分“事件篇”。聚焦世界媒体中的热点话题,展示语言在全球社会生活中的不同侧面。今年的报告内容涉及哈萨克斯坦的文字改革、以色列的《犹太民族国家法》、英国文法学校建设、喀麦隆的英法语言区冲突等,反映了语言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第四部分“报告篇”。主要反映语言传播的发展情况,不仅包括重要语言传播机构的年度报告,还有几部重要的专题报告,如海外日语教育机构、全球法语现状、俄罗斯世界基金会10周年、欧洲学校语言教育等。第五部分“语词篇”。收录八篇报告,通过年度热词评选活动观察不同国家社会生态和社会心理。除以往关注的国家或语言外,本年度报告首次收入韩国和奥地利的年度词语报告。第六部分“附录”。收集了中国媒体有关世界语言生活的文章选目、国内外研究世界语言生活的论著选目、国外语言生活大事记,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和素材。由于黄皮书的编写出发点是“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在观察世界的同时更要思考中国问题,因此本年度报告也特别关注了三个重要的语言话题。第一,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需求,关注有关国家建构语言服务体系的实践,可为我国应急语言服务提供参考借鉴。具体涉及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美国、智利,从法规制度、人员机构、社会组织等方面都有体现。第二,关于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计划,考察了部分国家在扶持语言弱势群体方面的政策措施。例如,韩国发布《盲文发展第一个基本规划(2019-2023)》,推动盲文发展;苏格兰发布《英国手语计划(2017-2023)》,保障听障者的语言权利;秘鲁发布《土著语言、口头传统和跨文化国家计划》,给土著语言更多关注和支持;韩国向外来移民提供韩语教育,并开发利用外来移民的母语能力;德国在促进移民融入的前提下,对移民的母语和母国文化予以一定程度的尊重和认可,帮助其树立自信,融入德国社会。第三,关于全球化时代的多语能力培养。欧盟发布《欧洲学校语言教育报告》,全方位促进欧洲的多语教育;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持续推进外语教育;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发布新的十大外语语种,多角度评估世界语言的价值,助推英国多语能力建设。研究世界语言生活,需将其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世界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世界,以此揭示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凸显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探索语言生活治理的最佳途径,这是编写《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初衷。语言在世界人民的沟通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理解与合作,才能共同应对风险、共创未来。来源:新华号 中国教育新闻网

恶魔城

中国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今天发布,由广州大学组编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广大宣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由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语言服务是观察语言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与窗口,同时也是提高语言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广州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主编屈哨兵教授说。屈哨兵表示,伴随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语言服务已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生活现象和生产性实践活动,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语言服务职业、产业等都得到巨大推进,社会语言服务意识提高,语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据介绍,《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主要分领域、分区域、分人群对语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和研究,以专题报告的方式展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报告分为“特稿”“公共语言服务”“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服务”“语言技术服务”和“语言翻译服务”六大部分,关注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服务,所涉语言服务外延广泛,涵盖多个领域、多种类型,强调实地调查和数据支撑。据悉,《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是广州大学继《广州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后组织研制的第二部语言生活皮书。目前,该校还正在研制《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三部语言生活皮书彰显了我校以语言服务和语言生活为支点对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事业要服务国家发展、关注语言生活研究的一种学术响应,体现了主动服务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广州的责任担当。”屈哨兵说道。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图片 | 学校提供责编 | 谢哲审签 | 吴瑕实习生 | 周炜琳

是物之居

Go 语言 2019 调查报告发布

Go 官方博客昨日公布了 2019 年 Go 语言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收到的回复达到 10,975 份,约为去年的两倍。 这些受访者的反馈意见将被选取用于改进 Go 语言的发展。以下是 2019 年度的调查报告摘要:此调查中,受访者的受众特征与 Stack Overflow 的受访者相似,因此这些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更广泛的 Go 开发人员。大多数受访者每天都要用到 Go 语言,并且该数字在逐年上升。Go 的使用仍集中在技术公司,但它同时也被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例如金融和媒体。Go 最常见的用途仍然是编写 API/RPC 服务和 CLI 工具。模块在 Go 生态系统中的使用率很高,与此同时,围绕软件包管理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重点领域包括 debug、模块和云服务的体验。VS Code 和 GoLand 依然最受开发者欢迎,有 3/4 的受访者都喜欢它们。有关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请继续往下阅读。开发者背景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中使用 Go 语言的受访者比例与去年相当,均为 72%,这一数值几乎每年都在增长。在工作之余使用 Go 语言的人数比例则有所下降(70%→62%)。从使用年限上来看,56% 的受访者使用 Go 语言进行开发的经验不足两年,相对来说算是新手。而有着较长时间 Go 开发经验的“老手”,多拥有 C/C++ 背景,对 JavaScript、TypeScript 和 PHP 则相对没有那么熟悉。另外,无论是 Go 的新手老手,大多数受访者最熟悉的语言还属 Python。有意思的是,Go 是一个成功的开源项目,但大多数使用它的受访者却“很少”或“从不”为基于 Go 的开源项目做贡献。不过,随着 Go 社区的扩展,为它做贡献的受访者比例在缓慢上升中。开发领域在去年的调查中,多数受访者都集中在技术公司(包括软件、互联网等)。今年的受访者则来自更为广泛的开发领域。尤其是金融行业占比显著增加(8%→12%),来自技术行业的相对受访者比重从 52% 下降至 43%。具体来讲,在 Go 的使用方面,最常见的领域是 Web 开发(66%)。在数据库相关领域使用 Go 的受访者数量显著增加,所占比例由去年的 29% 上升至 45%,排位也从第五跃升第二。其他常见领域还包括网络编程(42%)、系统编程(38%)和 DevOps(37%)。Go 的主要用途依然是编写 API/RPC 服务和开发 CLI 应用程序,这两项分别占比 71% 和 62%。其次是库和框架方面,增长量巨大,所占比例从 30% 飙升至 48%。开发环境与往年一样,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在 Linux(66%)和 macOS(53%)系统上使用 Go。 这是本调查与 StackOverflow 调查存在很大差异的一个地方,后者有 45% 的受访者将 Windows 作为主要开发平台,而关于 Go 的调查中,这一数据只占 20%。另外,受访者中有 38% 的人使用多操作系统应用这门跨平台语言,相较去年(41%)略有下降。开发工具方面,VS Code、GoLand 和 Vim 仍占据编辑器排行榜前三位,并且这三位的使用份额占总数据的 3/4。其中 GoLand 的使用量在 2019 年增长最多(24%→34%),VS Code 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今年的调查中新增了一个有关内部 Go 文档工具的问题。从总体数据来看,少数受访者(6%)表示所在的公司有运行自己的 Go 文档服务器。但如果仅查看大型组织(至少有 5,000 名员工)的数据,这一比例几乎翻了一番(11%)。云开发今年的问卷扩展了一些关于云开发的问题,可以看出,选择将 Go 应用部署到云上的开发者越来越多。其中,选择 AWS 的受访者数量(42%)几乎快要追上选择本地部署的受访者数量(44%)。三大全球云提供商(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Cloud Platform 和 Microsoft Azure)的采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且牢牢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满意度方面,受访者对在三大云提供商上使用 Go 感到总体满意。AWS 和 GCP 分别以 80% 和 78% 占有最高满意度,而 Azure 的满意度较低,为 57%。对 Go 语言的态度该问卷包含一个“你有多大可能将 Go 推荐给朋友或同事?”的问题,以此来计算净推荐值(Net Promoter Score, NPS)。最终 Go 在 2019 年调查中的净推荐值是 60 分(67% 的倡导者 - 7% 的贬低者),去年的调查中这一分数为 61 分。长期被 Go 使用者诟病的包管理和缺少泛型这两个问题,依然是很多开发者使用 Go 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年,提出工具存在问题的受访者比例也有所增加。Go 团队表示这些也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并表示希望在未来几个月中能够改善开发人员的体验,尤其是在模块、工具和入门经验方面。Go 语言社区氛围受访者对于 Go 社区的看法与往年相比有较大波动。认为自己在社区中有受到关注的人数比例从 82% 降至 75%。另一方面,受访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选择“强烈同意”或“强烈反对”的比例都相对增加。Go 团队计划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最后以上就是 2019 年度关于 Go 语言调查的大致内容,完整调查报告还请查看 Go 官方博客。

大哥大

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发布 我国有多少人会普通话?

我国有多少人会普通话?高校开设了多少个外语专业?海外有多少所孔子学院?7月17日,在教育部、国家语委首次发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关于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规范、信息化建设、服务能力、语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状况都有了数据支撑。同时发布的还有国家语委“皮书系列”,包括:反映我国社会语言生活热点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绿皮书)、汇聚国内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成果的《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以及介绍世界各国语言生活最新状况的《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黄皮书)。其中绿皮书还收录了介绍光明日报60余年来3个语言文字专刊概貌、沿革和内容的《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的前世今生》一文,反映本报在我国语言文字现代化事业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推广普通话:实现“语同音”的梦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据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介绍:“现在,我国已有大约73%的国民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已经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预计到2020年,普通话普及率将达到80%,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同文,语同音’的梦想将会实现。”白皮书主编、语用司原司长姚喜双介绍说。当前,全国普通话普及状况还很不平衡,尤其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还很低。2016年是《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60周年,我国启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主要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27个省区市对13.32万名农村青壮年和18.41万名农村教师开展了普通话培训,20个省区市对4.47万名少数民族教师开展了普通话培训,全国有604.2万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广受关注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关系问题,田立新指出:“我国的语言政策既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这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一体两翼,需要共同推进。”绿皮书主编郭熙也认为:“要区分方言与方言文化的不同。不能将方言与普通话对立起来,更不能用方言教学取代普通话教学。”服务国家需求:全面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全面推动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是“十三五”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主题。据田立新介绍,2016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语言学术服务、手语盲文服务和外语服务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以2016年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为例,第一大研究热点就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问题研究。“之所以说这是第一大热点,因为相关研究数量多、视角多,权威学者参与多,相关学术会议多,反映出学术界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的家国情怀。”蓝皮书主编张日培向记者介绍,“学界对‘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搭桥已达成共识,同时,我国语言资源丰富,但语言状况复杂,其中我国跨境语言有40多种。”国家语委还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语言国情调研,包括西藏边境口岸及地区社会用字现状、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语言使用情况、海外华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同及应用等。此外,白皮书数据显示,在外语服务方面,我国高校截至2016年共开设有72个外语专业,覆盖了欧盟国家24种官方语言和东盟10国官方语言。在社会语言服务方面,从事语言服务或相关服务的企业数达7.25万家,行业年产值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语言文化:传承、传播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想的依托,也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任务。田立新介绍,2016年火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约有4.86亿人次收看,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之后的又一文化品牌。这三个节目从字、词、篇的角度,展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体现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文化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云南省九河乡的普米族,除两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汉语不熟练外,其余474名普米族人都能熟练使用汉语。同时,普米族人的母语意识近年也逐渐提高,一些家庭开始教孩子学习普米语。这表明,我国在通用语言推广的同时,重视少数民族母语传承,正在形成多元共存的和谐语言生活。在港澳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成效显著。绿皮书收录的《台湾大学生繁简字态度调查》显示,现今台湾大学生对简化字的理解度80%以上者已超过六成,阅读简化字书报刊物没有问题。香港已开展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20年,年均测试人数由1996年的141人次发展到2016年的7338人次。澳门2016年有387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历史新高。语言文字事业需要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一方面,“黄皮书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活情况,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中国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黄皮书主编赵蓉晖介绍说。另一方面,汉语国际传播逐步推进,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我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全球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生达600万人次。(记者 柴如瑾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语言文学事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