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云南玉溪,相信很多人马上会联想起那里的烟草和“抚仙湖”。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的产烟大省,而抚仙湖则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为了呵护这里的水质,在湖面上根本看不见任何机动船,居民居所也远离湖边。好水质孕育着好环境,曾有人将抚仙湖与泸沽湖相媲美,但是我觉得抚仙湖有它不一样的美丽,也许白天的抚仙湖和泸沽湖一样,碧波荡漾,但因为泸沽湖位于群山之中,而且泸沽湖的面积远不如抚仙湖,所以抚仙湖这里的朝霞与晚霞之美是泸沽湖所不具备的。抚仙湖中有座小岛:孤山。孤山(岛)位于抚仙湖中央,游客必须乘舟才能上岛,岛虽然不大,但今天岛上依然保留着许多自唐代以来的文化、旅游遗址,也给今天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我觉得最动听的是烂柯坪传说和舍身崖故事。烂柯亭传说:传说有抚仙湖边樵夫到岛上砍柴时,在岛上放下斧头观人下棋,棋毕拾斧,却发现斧柄(柯)已烂,回到村子,却发现儿时的伙伴绝老,才醒悟自己遇见了神仙...舍身崖故事:在清代,有官员为保护抚仙湖民众遭匪杀害,加之国破家亡,愤不欲生之下,民众纷纷在“舍身崖”这投湖而死,后人在舍身崖边修建了“舍身亭”悼念。今日这里,只要风和日丽时,能看到抚仙湖上最壮观的“青鱼阵”,成千上万条青鱼在湖面上排成“鱼阵”,游弋在湖面上。 据史料记载,抚仙湖边早在公元前106年就已有县制行政区域,所以今天我们在禄充抚仙湖畔就可以看见许多前人种植的古树,这些古树造型各异,也尽显岁月之沧桑,是一道非常不错历史与文明发展的风景线,它默默的给树下人讲诉着那曾经历过的故事。抚仙湖景色之优美,不分四季,不分阴晴,不分早晚,景色总是别具一格,漫步湖边,泛舟湖面,总能给自己找到内心深处的一片纯净。然而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玉溪辖区内有个地方叫澄江县,这里曾经生活着一种叫“云南虫”的鱼类以及其发现区域却震惊了世界,这种生活在约5.3亿年前寒武纪前期的浅海中的“小鱼”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的脊索动物,是生命之源。(澄江化石地展览馆内图片)1984年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学者侯先光先生首先在澄江帽天山这里发现了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她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命名为澄江生物群。在这里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古生物化石,目前科学鉴定后认为这些化石中包含有40个门类,100多个种的古生物化石,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还发现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动物分类体系,只能冠之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和跨马虫等。中国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化石群并列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称为20世纪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为保护这个化石群免受破坏,澄江划定了近1.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域: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在澄江县城开辟有“澄江化石地展览馆”,展览馆门将生活在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的代表性的远古动物“三叶虫”做成萌萌的造型迎接八方客人。展览馆用图片、标本、影像资料等生动的还原澄江化石地的发现及研究发展过程,各种远古生物被复原成一个个放大后的立体造型,人们在欣赏图片的同时,甚至还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那些小如针眼的古生物化石。在澄江生物地发现的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柱动物——凤娇昆明鱼和耳材村海口鱼化石(展览馆内图片)。
玉溪红塔山玉溪素有“云烟之乡”的美誉,这一美誉的权威认可,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烟叶烟叶1953年,在河南许昌召开第一次全国烤烟工作会议,有前苏联以及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专家出席。会上评比了全国各地的烟叶质量,有的地方烟叶质量比较好,得了100分,远在西南边陲的玉溪“大金元”烟叶送到会场的时候,评审已经结束。但是,专家们惊奇的发现玉溪烟叶呈现罕见的金黄色泽,清香醇和,其品质远胜过已评定的满分烟叶。评委们破例在100分的基础上为玉溪烟叶加分,迟到的玉溪烟叶竟一举夺冠获得了108分。烟草种植基地在这片阳光丰足,气候宜人的高原红土地上,玉溪人、红塔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108分的得来,“云烟之乡”美誉的得来,获益于玉溪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之外,更得益于几代云南人不懈努力的结果。诸葛亮“烟以滇为天”。云南种植烟草、吸食烟草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入滇的时候,将云南的烟草分授给士卒吸食,用以治病消瘴。烟草种植1914年,云南从英、美烟草公司获得烟草种植以及栽培技术的资料,当时的云南都督唐继尧责令云南省行政公署实业司组织试种。实业司随即安排在玉溪、通海和省农事,试验场进行试验种植。这是云南引种现代烟草的开始。大规模烟草种植1942年,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通过驻昆的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用30两黄金从美国弗吉尼亚州引入优质品种的“金元”,在通海、玉溪、江川、澄江等全省39个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这次引种及推广,为“云烟之乡”奠定了基础,为1953年河南许昌会上的108分奠定了基础。红塔烟1959年,在建国10周年之际,为表达对毛主席的敬意,当时默默无闻、刚刚起步的玉溪卷烟厂,加班加点赶在国庆前夕特制了一箱卷烟,上面写着"送给毛主席"五个大字。送去北京中南海的这箱以白色为底,图案全是红色,红的塔,红的山,红的云的云烟,印证了那个年代的红色浪潮。烟1984年,世界著名烟草专家、美籍华人左天觉博士前来玉溪考察烟叶,他对玉溪烟叶的评价,却给玉溪人,泼了一盆冷水。他评价玉溪烟叶的三句话是:营养不足,发育不良,成熟不够。但是,玉溪人没有气馁,1985年,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投入了51万元,指导、扶持烟农,科学种烟,把广阔的农村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按卷烟的要求建设自己的烟叶基地。之后,每年的扶持费用不断增加,最高的年份达到6亿多元。大力扶持之下,玉溪烟叶的品质大幅提高。优质烟叶孕育了“红塔山”等享誉海内外的名优品牌,也使红塔集团一跃成为中国烟草行业的龙头企业。玉溪“云烟之乡”的美称越叫越响,越叫越红。而这时的“云烟之乡”,已不单纯是指烤烟的优势,而是以烤烟为基础,卷烟为核心,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烟草产业链了。历史辩证地来看,可以说,真正使“云烟之乡”名扬四海的,是“红塔山”的崛起,是红塔人的精神。红塔集团红塔集团在历史的长河中,50年弹指一挥间,上了年纪的红塔人,熟悉红塔的中国人,都会对50年发生在红塔集团一桩桩大事念念不忘,都能对50年来,红塔集团每走出的一步步道路娓娓道来。时过境迁,如今的“云烟之乡”又怎样呢?烟叶2001年,玉溪市华宁县的烟叶和美国同类同等级烟叶一起送到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烟草科研机构-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华宁烟叶完全可以同美国的烟叶媲美,两者的得分不相上下,内在质量也没有明显差异。就在这一年,该研究所对玉溪市几个县的烟叶样品全面检测,结果表明,玉溪烟叶的质量已达到巴西的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还优于巴西烟叶。烟叶2002年,国家烟草权威机构对玉溪市10400多个烟叶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93%的玉溪烟叶达到了,蔬菜农残的国家标准,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玉溪烟叶,已成为"高香气、低危害"烟叶的典型代表。玉溪红塔山50多年来,玉溪烟叶的品质,已有了质的飞跃,红塔山,已成为中国烟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红塔人为"云烟之乡"的美誉,也注入了新的内涵。
戒毒人员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回归社会后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还会重拾“瘾君子”身份吗?保持操守、防止复吸成为巩固强制隔离戒毒成效的关键所在......为全力打通戒毒人员戒毒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多年来,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主动延伸工作职能,推进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通过对出所人员的出所衔接、评估调查、教育帮扶等方式延伸戒毒工作“链条”,千方百计帮助后续照管对象获得基本生存、合理认同、技能提升、情感依托、尊重接纳等需求,让他们重树信心,保持操守,在融入社会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开启人生新篇章。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故事,一起来重新认识戒断毒瘾后的他们!从“瘾君子”到“志愿者”的转变我叫李华(化名),1996年在朋友的引诱下吸上了毒,1998年6月第一次进云南省第三劳教所(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前身),之后反反复复进去过3次,直到2008年出来后喝上美沙酮戒断了。有人说一日吸毒,终身戒毒。我亲身经历过那种艰难,我知道那种说法并不夸张,但也不是没有戒断的可能。我庆幸自己能够绝地逢生,所以我更愿意将自己的经历和更多的毒友分享,让他们也能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哪怕只有一个人回头,我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我在平安一号社区康复站做着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工作,平安一号是玉溪卫生部门(疾控)在国家戒毒法戒毒条例的规定下,联合玉溪市公安部门、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和一些民间力量爱心人士创建的一个为吸毒人员提供身体、心理等方面服务的地方,就是为了帮助像我一样以前吸过毒的人慢慢恢复正常生活。这里也是省三所挂牌的后续照管站之一。在这里,我们根据吸毒人员出所后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身体疾病的检查和政策法规知识普及、心理问题的疏导、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娱乐以及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等。给愿意康复、想远离毒品的人提供一个身心放松的地方,慢慢恢复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获得一些回归社会需要的技能。等到他们的身体、心理状况都比较稳定了,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就业方面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大家逐步建立自信,远离毒品,重新融入社会。作为“同伴”,我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心态也越来越积极,能够帮助到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我觉得很有意义。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同伴也会像我一样,转变身份,重获新生。戒毒所为我打开希望之窗我叫李明(化名),今年30岁, 2010年10月因吸毒成瘾被江川县公安局送到省三所,于2012年10月15日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好好活着,对我这个已经捡回两条命的人来说尤为珍贵。第一回是2009年,在昆玉高速路上发生车祸,同去的死了一个,要不是医生抢救及时,我也差点丧命。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我渐渐康复,但也留下了许多后遗症,现在还有两处钢板无法取出。第二回则是因为吸毒,我吸毒成瘾无法自拔,身体已经开始溃烂了,如果再不戒毒,很快会命丧黄泉。是省三所挽救了我的生命,但因长期吸毒,出所后的我身体状况却越来越糟了,晚上经常睡不着觉,还会出现幻听、幻觉,反应迟钝,没有力气干活,父母也不放心让我出去,我就一直在家闲着。因为待在家里时间久了,除了父母外,我基本上都不和任何人接触,也不愿出门,不愿和人说话,父母都很为我担忧。直到2014年7月,省三所驻江川县后续延伸管理工作站的同志来到我的家中,他们详细了解我的情况后,耐心、细心地跟我及我的父母交谈,给予我了许多鼓励和帮助,并与我签订了三年的后续照管协议。他们了解到我的身体状况后,考虑到我可能是由于车祸以及吸食新型毒品,大脑受到了损伤,就及时帮我联系了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的专家,可那时的我其实并不愿意与他们接触,毕竟我曾经在那里度过了两年时光。后来他们每个月都来我家,是他们的真诚和热心肠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最终接受建议到医院就诊,并严格按照康复方案治疗,身体逐步康复。由于我在后续照管期间表现良好,而且考虑到我父母年纪大了,家庭又困难,我被列入了2015年省三所“新年新景,新人新貌”春节帮教慰问名单之一。春节前,省三所的领导到我家中来看望我,还给我们带来了大米、食用油、牛奶等慰问品,与我们全家促膝长谈,我也带他们看了我现在的工作——小鸡养殖,现在我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谈到我的转变,大家都很开心,也鼓励我继续保持操守,早日成家立业。外,工作站的同志还经常到我家中来走访,及时了解我家有没有什么困难,给我及家人很大鼓励。我没有想到除了我的父母家人外,还有那么多人来关心我,让我感觉到了人间温暖。毒魔关上了我的重生之门,是省三所为我打开了希望之窗,让更多阳光沐浴着我,这使我更坚定了戒断毒品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非常感谢父母对我不离不弃,更要感谢三所延伸管理工作站的民警,让我获得重生的希望,希望今后我能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走出阴影,重获新生我叫蓝天(化名),1997年开始吸食毒品海洛因,被强制隔离戒毒3次,最后一次强制戒毒时间:2012年3月,于2013年10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我有近15年的吸毒史。这15年中我曾经多次因吸毒被处理,毒品留给我的是许多可怕的回忆。现在我已经摆脱毒魔的侵蚀。我希望我的亲身经历能够警示人们,特别是那些正沉迷在醉生梦死中的吸毒者。我要告诫他们:为了自己的亲人,也为了自己的未来,醒悟吧,让毒品远离自己的生活!1997年,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心情低落的我被朋友误导,说有一种可以忘记烦恼的东西,当时也没在意,就跟着开始吸食了第一次。从那之后,吸毒成为我每天都无法摆脱的恶魔,如果不吸,就会头疼胃疼,连家人也开始不信任,而且常常会出现幻觉,脑中会出现莫名其妙恐怖的声音。在家人的劝说帮助下,我走进了省三所,经过三次的强制隔离戒毒改造,2013年10月,解除强制戒毒后,我的家人为我筹集了一笔资金,帮助我开了文具商店,家人的关爱,坚定了我戒毒的决心。2013年至今,小店生意也蒸蒸日上,虽然利润微薄,但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完全摆脱了毒魔的控制,真正走上了自食其力的正路。2014年8月,我被纳入了省三所后续延伸管理,一开始我并不情愿。我的父母因为我吸毒争执不断早已离婚,我的父亲更是不愿提及我的过去,在一次家访中,他甚至对三所的警察大声呵斥,不准他们进家门。虽然如此,每个月工作人员都会到我家中或是店里看望我,在他们的坚持下,我母亲也逐步认可了他们的努力。由于我的操守保持良好,2015年的春节,三所的领导带着慰问品再次来到了家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社会对我的肯定,也坚定了自己保持操守的信心。因为我从小对书法的热爱,闲暇时我还参加了玉溪市书法协会的活动,并成为书法协会的会员,自己也有很多作品获过奖,这也是我努力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的改造现在很顺利,我不想再去提及自己的过去,我渴望新生,渴望重新开始。我只想说,我不会再去碰毒品了。顺便奉劝大家一句:千万别去尝试第一次,因为那不是你的意志所能左右的。……类似的戒毒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家访、义诊、培训、帮教、服务……省三所后续延伸管理站点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为“无毒社会”努力着!(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 供稿 供图)
2020年9月23日,市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签署关于中国移动数据中心落地玉溪的战略合作协议,玉溪绿色数据中心再度锦上添花。至此,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都在玉溪建成了5G核心通信网。华为、联通两大数据中心正常运营,加上其他数据中心,玉溪市已具备2万台服务器的服务能力,承载了市内外130多个政企业务系统。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在滇中大地快速崛起,使玉溪成为云南省通信领域的两个核心枢纽之一。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勤劳智慧的百姓,传统农业社会的玉溪精耕细作,成为闻名遐迩的“滇中粮仓”。工业互联网时代,靠着顶层设计和超前谋划,“滇中数仓”正成为领跑数字经济的新引擎。2013年,玉溪在省内率先提出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先后出台《玉溪市信息产业“十三五”规划》《玉溪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打造西南地区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形成面向西南地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力实施绿色数据中心集群、信息化、信息产业、智慧城市、人才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在滇中的发展。“玉溪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在全省相对较好,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为各种数据中心建设应用奠定了扎实基础。”玉溪数字经济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都在玉溪建成了5G核心通信网;2019年12月,玉溪融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科研单位提供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共享服务,开创了玉溪向一线城市和高层次科研机构输出高端服务的先河;城乡光纤网络设施完善,各县(市、区)主城区均已实现1000M宽带覆盖,互联网普及率指数达到104%,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3444G;在全省率先开展5G建设与应用,已开通5G基站680多座,发展5G用户数5万户,建成国家级西南地区国际通信出口局。“6月初,建成并投入运营云南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宁耀华介绍,玉溪将成为云南省工业互联网核心节点,已为玉溪、昆明、红河等地的50多户企业提供标识注册和标识解析服务,接入500余台工业设备及传感器。今年起,我市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工业数字化再次加速:市工信局组织申报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应用”项目被工信部列为全国试点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后,将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发展,提升数控机床产业核心竞争力;大红山矿业、猫哆哩食品智能化项目入选云南省工业互联网“三化”改造示范项目;中汇电力智能运维平台接入244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机构,促进了企业从制造、工程服务向生产企业的后服务时代转变。据悉,中国移动数据中心预计建设规模10000平方米,规划机架数4000架。随着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数据中心、国家信息中心西南数据中心、玉溪师院射电望远镜数据中心等一批数据中心项目的陆续建设,玉溪将形成全省最大规模的绿色数据中心集群。按照计划,到2022年底,全市工业企业互联网应用将实现普遍覆盖,骨干节点连接工业设备8000台,服务企业400家以上,促进企业每年节本增效3亿元以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已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永红)【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掌上春城讯2020“大美玉溪”线上摄影大赛于近日正式启幕,此次摄影大赛旨在挖掘被玉溪人遗忘的人文、地理、日常风光,赋予玉溪新的名片,大赛由玉溪高铁新城和星球研究所共同举办。8月20日上午9点,一篇名为《云南玉溪,有多少意料之外的美?》的文章刷屏玉溪人的朋友圈。文章发布两小时,阅读10万+,文章发布24小时,各大媒介曝光阅读共计100万+,累计转载5万+。深受玉溪魅力吸引的网友们参与了热烈的讨论,让#玉溪#这个话题在朋友圈热议刷屏,大家都在分享摄影师镜头下的“新玉溪”。 此次比赛赛制是通过线上参赛网站进行自主报名,不收取任何报名费;通过线上进行海选报名,并通过线上投票进行评选,投票数量前20名作品入围;前二十名入围作品,由星球研究所进行专业评选,评定一、二、三等奖;高古楼为媒体监督,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活动颁奖将在玉溪高铁新城“双鱼纪”城市会客厅进行。比赛报名投票于2020年8月23日20:00启动,截止2020年8月30日23:59。入围名单公布时间是2020年8月31日20:00,终评结果公布时间是2020年9月4日20:00。此次摄影大赛设有丰厚奖品,一等奖1名:大疆无人机,奖状+纪念奖杯+《这里是中国》书籍;二等奖2名:大疆灵眸云台,奖状+纪念奖杯+《这里是中国》书籍;三等奖3名:大疆手持云台,奖状+纪念奖杯+《这里是中国》书籍;入围奖:奖状+《这里是中国》书籍;还设有主办方特选奖:万元摄影大礼包。掌上春城记者:许浒实习记者:谢华新责编:苏昊编审:吴晨萍终审:李严
全国广告行业专家赴玉溪专题研讨省级广告园区发展新路径7月20日下午,玉溪广告产业园建设发展专题研讨会在玉溪高新区管委会召开。相关领导及全国广告行业专家及代表出席会议并对玉溪广告园区建设发展进行专题研讨。近年来,玉溪广告产业园以推动实施玉溪市“5577”发展战略为纲领,以“创新动力源、产业催化剂、品牌加速器、服务大平台”四轮驱动为战略定位,以“玉溪品牌提质加速器、滇中智慧旅游示范区、古滇文创产业孵化器和云南科教创新实训地”为四大功能定位;努力建设成为助推玉溪社会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力求推动玉溪市传统产业逆袭突围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力争成为全国广告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示范区。现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副司长黄新民指出,玉溪广告产业园的建设要起点高、标准高,坚持广告园区的专业性,研究需求,明确目标。希望政府部门履行主导职能,制定好园区的目标和规划,提供完善的配套政策,政府和市场各自发挥作用。玉溪市副市长解仕清表示,玉溪不仅要梳理现有品牌,同时也需要培育更多的新品牌,玉溪除了“红塔”、“玉溪”、“褚橙”等还有很多好的资源和产品,如何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是玉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广告研究所所长杨同庆,全国广告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总经理郑万生,资深广告人、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怡冰,艳遇中国创办人兼首席设计师江绍雄,中国农业品牌专家(易合博略咨询机构总裁)赵一鹤,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副总经理彭浩,云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金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传播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阳等8位专家就玉溪广告产业园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园区定位、功能服务、市场需求、品牌价值等角度进行研讨,提出诸多宝贵意见。会上,玉溪广告产业园区还聘任杨同庆、郑万生、韩怡冰、肖明超、江绍雄、赵一鹤、高阳、金星、彭浩为园区专家顾问,并为其颁发证书。可以说,专家智囊团的成立,将为玉溪广告产业园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意见指导,助推玉溪广告产业园区成为省级广告产业园的示范标杆。据介绍,玉溪广告产业园项目云南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与玉溪市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开发的重点项目,园区计划总投资2.2亿元,选址玉溪高新区东风南路52号,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34000平方米。预计全面投入运营后,到2021年,园区产值将达到5亿元,年税收贡献1000万元,带动相关就业人数超过3000人。(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奠基仪式现场。玉溪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供图10月31日,聂耳和国歌研究院揭牌暨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奠基仪式在玉溪师范学院举行。省市相关领导及学界教育学者代表参加仪式,并对研究院建设发展进行研讨。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也是一段关于云南的特殊记忆,这一故事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此,玉溪师范学院依托聂耳故乡的区位优势,成立聂耳和国歌研究院,积极发掘聂耳故事的红色文化基因,探索国歌中凝心聚力的伟大力量。玉溪师范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根植玉溪、情系师范、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为玉溪和周边地区培养了近6万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聂耳故乡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玉溪师范学院承担起讲好聂耳和国歌故事的责任,校地联动构建本土化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研究院聘请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30余人担任顾问及研究员,致力于打造全国思政示范校和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研究院建设方案专家研讨会上,研究员建言献策,为玉溪师范学院讲好聂耳故事出谋划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深度支撑。国歌的音韵或许会在北门街3号(聂耳的祖遗故居)渐渐隐去,但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作为具体的现实的红色文化表现将通过研究院的探索传播根植于人民心中。玉溪师范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依托聂耳纪念馆、聂耳图书馆、聂耳大剧院、聂耳故居、聂耳音乐厅、聂耳文化广场等教育基地,树立聂耳榜样,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打造云南应用本土资源的特色爱国主义教育新品牌,弘扬聂耳文化。云南网记者 李苏榕【来源:云南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掌上春城讯云南发布12名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郭辉军拟任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夏俊松拟任中共昆明市委常委,王冰拟提名为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云干任公示〔2018〕8号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现将刘勇等12名同志拟任职务予以公示:刘勇,男,纳西族,1967年12月生,在职博士,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副经理、总经理,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任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经研究,该同志拟任中共普洱市委副书记,提名为普洱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郭辉军,男,汉族,1963年1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助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主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森林云南”建设产业督导协调组组长(正厅级)等职。现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正厅级)、党组成员。经研究,该同志拟任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左广,男,汉族,1974年1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2004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网络部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市长助理(挂职),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呈贡县委常委(挂职),宜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玉溪市副市长等职。现任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正厅级)。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夏俊松,男,汉族,1972年8月生,在职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1993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晋宁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昆明市委办公厅厅务委员,昆明市委副秘书长,昆明倘甸产业园区、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书记,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等职。现任昆明市盘龙区委书记。经研究,该同志拟任中共昆明市委常委。王冰,男,汉族,1966年9月生,在职硕士,中共党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共青团昆明市委机关党总支书记,昆明市手工业联社主任、党组书记,昆明市东川区委副书记、区长,石林县委书记,安宁市委书记等职。现任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经研究,该同志拟提名为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马亚东,男,回族,1968年10月生,在职硕士,中共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元江县副县长(挂职),玉溪市招商局副局长、经协办副主任、引资办副主任,玉溪市委副秘书长、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玉溪市教育局党委书记,玉溪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中共易门县委书记。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副厅级)。尹凌云,男,汉族,1974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兼云南政法研究所副所长、稳定处副处长、研究室主任兼云南政法研究所所长,会泽县委副书记(挂职),省委政法委稳定处处长、维稳处突处处长、信息督办处处长等职。现任省委政法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副厅级)。杨建林,男,汉族,1970年2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1993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一处副处长,普洱市政府副秘书长,普洱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省政府办公厅办文处正处级干部、机要文书处处长等职。现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厅级)。刘林,男,汉族,1961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昆瑞高速公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交通厅组织人事处副处长,省交通运输厅人事劳动处处长、交通规费征收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省交通运输厅人事劳动处处长。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省公路路政管理总队总队长(副厅级)。王义安,男,汉族,1964年7月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部队副团职、正团职干部,省问责办公室正处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省纪委纪检监察一室正处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等职。现任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组副组长(正处级)。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纪委书记。张跃彬,男,汉族,1969年5月生,在职硕士,中共党员,199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副所长、党总支副书记、所长,陆良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陆良县委副书记(挂职),景谷县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景谷县委副书记(挂职)等职。现任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继华,男,汉族,1973年5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1995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花卉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所长。经研究,该同志拟任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公示时间从2018年6月8日起至2018年6月14日止(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如对被公示人员有意见或举报,请向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反映。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广福路8号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邮编:650228,联系。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2018年6月7日来源:云岭先锋责编:吴晨萍 一审:杨艳
“柑橘基地延伸到市外,产品畅销全国,柑橘产业成为全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一大亮点”,这是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据悉,截至2018年末,全市柑橘栽培面积已达29.31万亩,占全省柑橘种植总面积104万亩的28.2%。其中已投产面积近18万亩,实现柑橘产量40万吨,产值16.53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俄罗斯、越南等国家。据介绍,玉溪市的柑橘产业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优势区域。2018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比制定规划实施前的2016年18万亩增加了11.31万亩,增62.8%。主要分布在南盘江流域和红河流域的华宁、新平、元江、易门等县低热河谷区。华宁县成为全国柑橘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优质早熟柑橘示范区和南亚热带名优柑橘生产基地。新平县将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17户企业,组成了云南滇橙柑橘产业集团。柑橘基地延伸到市外,产品畅销全国。同时,全市柑橘产业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链得到不断延伸。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以上柑橘企业223家,生产规模近13万亩,柑橘产量达13.72万吨,产值6.59亿元。建成初加工选果厂和精深加工厂32个,年设计加工生产能力55.85万吨,去年实际加工了18.04万吨。还通过发展华宁县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集中育苗和集约化商品生产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了柑橘采后处理加工业及专业营销体系的快速发展。此外,全市柑橘产业品牌建设取得了突破。华宁柑橘素以“早熟、优质、生态”闻名全国,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9个柑橘产品获农业农村部及云南省优质水果称号,3个柑橘产品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华宁柑桔”商标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新平县也有多家柑橘企业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2018年,“新平柑桔”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证,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出“云冠”“高原王子”“佳贡”等柑橘品牌,“云冠”还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成为全国一张亮丽的水果名片。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编制的《玉溪市柑桔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到2025年,全市柑橘产业面积将维持在30万亩左右,年产量维持在60万吨左右,实现年总产值52亿元。来源: 国家农业部网站
玉溪地处滇中,号称“三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当中两乡硬是和音乐扯上了关系。从云南全省的角度看,其人口规模不算多,行政地盘不算广,生活水平不算差。七八年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玉溪的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每况愈下,GDP总量排名云南前三甲都岌岌可危,为此,市委市府确实着了急。虽然经济表现乏善可陈,但是政府想了招数希望在文化建设方面着力打造玉溪新的亮点,主要表现为充分利用“聂耳”这一文化品牌出台了建设“聂耳音乐之都”的宏大规划,大力建设音乐活动所需要的阵地和载体,强势培养和扶持本土音乐人才的发展,积极鼓励本土音乐作品创作,努力把玉溪建设成为一个可以依托音乐提升文化品位并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这不是随便说说就完事了,因为在其他地方类似的规划和提法并不鲜见,在这件事情上玉溪市确实动了真格。近年来,玉溪市花费了巨额资金建设了全国较大的室外音乐广场和设施先进的聂耳大剧院,以及市文化馆月光综合演艺厅、红塔文体中心音乐厅等场馆为“聂耳音乐之都”提供了基本的硬件支撑;“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在玉溪成立以来为繁荣玉溪市乃至云南全省的音乐事业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其中部分资金已经惠及玉溪市音乐创作群体的作品出版、发表等方面;随着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和被中国音协命名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基地”,玉溪的音乐知名度得到了较大提升,音乐元素已经逐渐成为玉溪人民的精神自觉和文化追求。在该地区显露出巨大的社会效应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玉溪的音乐创作事业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2017年起,玉溪市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200万元,计划用3至5年时间,使玉溪进一步成为音乐格调高雅、音乐氛围浓厚、音乐文化繁荣的城市[2]。基于这一点,对玉溪的音乐创作同样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这是沉甸甸的时代使命,也是当仁不让的责任。面对如此优越的软环境,创作群体在政府规划的大锅里到底能喝到几口汤还是个未知数,当然这肯定与创作者的机会把握能力和作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之,玉溪音乐创作软环境迎来了难得的春天。玉溪有着悠久深厚的音乐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过聂耳这样的现代音乐家。在这块民族音乐和地方戏曲的沃土上一直活跃着花灯和滇剧的艺术身影,她们和玉溪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水乳交融。支撑着这两个地方剧种的创演人员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并获得了辉煌成就,迄今为止都始终保持着云南省的一流水平。二三十年来,玉溪的音乐工作者群体克服了许多困难,怀着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加入在云南音乐创作大合唱队伍的行列中。他们饱含深情,经历各种音乐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在无数次作品创作的尝试中不断提高,在现实生活的磕磕碰碰中逐步成长。多年来在歌曲与器乐作品的创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虽然与云南的一批精品力作相比其整体艺术性有明显差距,但从全省范围看,玉溪市的创作者们几乎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线性思维、单音体系为主要音乐表现特征的手法,逐渐向和声、复调、多声部等一些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创作方式上发展;在他们的作品中开始注重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的安排,使其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发生了质的改变。因此,就玉溪市音乐创作的整体状况而言在云南全省并不见得十分落后。在近现代玉溪的文化历史中,聂耳是为数不多的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他是玉溪乃至云南音乐文化的一面旗帜,虽斯人已去,但此情长存。新中国成立后,玉溪拥有了一支服务于本土的音乐创作队伍,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艺宣传事业,创作了大量歌曲和地方戏曲,热情讴歌新生活及新政权。但受限于自身业务素养以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治化、颂歌化的时代烙印,作品的艺术含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湮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改革开放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得全国的文化建设走向正轨,玉溪的音乐创作状况也因此萌发了勃勃生机。一批从专业院校学成毕业的人员逐步充实到这支原本羸弱的创作队伍中,数量最多的当数分布在各大中小学校的专业音乐教师,其次是文化局下属的滇剧团、花灯剧团、群艺馆、艺术研究所以及各县区文工团、文化馆的专业创编人员,他们和其他行业的少量社会音乐爱好者共同成为玉溪音乐创作的主力军。从表面上看,这些人员分散在不同的行业部门,相互之间极少进行联络,所进行的创作活动虽是散兵游勇式的,却几乎始终在岁月的长河中一以贯之。通过长期的积累,玉溪的音乐原创作品在数量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甚至部分作品获得了极高的奖项和荣誉。这些获奖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格调清新,意境隽永,具有精致的结构和美妙的旋律;同时鲜活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与诗歌词格浑然于一体,标志着创作者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逐渐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