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最近一年语文教学研究热点有哪些?看这篇就够了 |清单凉风

最近一年语文教学研究热点有哪些?看这篇就够了 |清单

2018年语文教学研究热点清单文/戴正兴文章来源/作者qq空间,经公众号删改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改革和中国改革一样,同步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风起云涌,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构想,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细化。如何从观念走向行动,将理论话语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话语,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都有哪些热点问题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呢?1.立德树人语境下,阅读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思维实现阅读教学深度变革,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在立德树人语境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将怎样变革,研究者开始了新的探索。(1)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三核”阅读教学如何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逻辑主线开展阅读教学,让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课堂,江华在《福建教育》撰文总结了“三核”阅读教学的实践经验,即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搭建“核心结构”,有效组织课堂学习。一是设计核心问题,指向核心素养。核心问题的设计宜遵循三个原则:聚焦性、开放性、序列性。二是搭建核心结构,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结构的搭建可以从几方面着手:知识的框架结构、学习的方式结构。三是运用核心心结构,提升核心素养。搭建核心结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核心结构自主学习,学会阅读与表达的方法,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2)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三个维度深度阅读教学应以文章学、阅读学和思维科学为依据,深入到文章本体的内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沈在连在《语文教学通讯A刊》撰文提出,语文深度阅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即文章本体维度、阅读能力维度和思维发展维度。文章本体维度关注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度解读,阅读能力维度关注的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深度发展,思维发展维度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3)文本解读“三境界”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最能彰显语文教师的“功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刘建功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撰文提出,文本解读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也有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以及可供参考的解读路径:从“点”出发,注重对文体中精妙的“点”的解读;把握全篇,注重文本“篇”(整体)的把握;再整体提升,注重对文本“意”的领悟。三个层面,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基本认识规律,切合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可供鉴赏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文学文本学习中实现自身的丰富和提升。(4)合理创造和使用新教材,要处理好语文阅读的“三重天”如何在尊重教材文本的前提下,合理创造和使用新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孙李燕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撰文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阅读课,应当处理好语文阅读的三重天:第一重:立足文本。立足文本、尊重文本,语文教学才会显示其真正有效性,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会绽放智慧的花朵,盈满成长的气息,焕发生命的活力。第二重:超越文本。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对文本个性化的阅读,重构自己的“第二文本”。第三重:回归文本。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在现实生活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领悟引入结合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意蕴回到现实,实现两种形态的生活对流交契,才能使学生更好更深层地理解和接受文本。(5)基于语言理解与建构的文本细读“三部曲”语文教育应着力于语言的理解与意议的开掘,让学生从品读语言中发现意义。朱明坤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撰文提出文本细读的“三部曲”,即以在“能指”“所指”对比中辨析语言为整体关照,以空白填充中深度挖掘语言的局部透析,以在语境下还原中融合文化为视域融合。以此“三部曲”铺就文本细读的路径。从而把碎片化的零散的文本信息组织起来,使之结构化,并建构到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以“言”唤醒个体生命的在场感,即在这个语言世界中成长,在语言的理解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改善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邢秀凤在《教学月刊》撰文提出语文教师深度解读文本三部曲,即“以体验式阅读为起点,捕捉刹那间的感受与体验”“以诠释式阅读为重心,追究打动自己的内在缘由”“以提升式阅读为目标,把握文本逻辑之推进”。“捕捉感受——追究缘由——逻辑推进”的序列化策略,将有效帮助教师真正形成自己独立且独到的理解,实现深度解读文本,带领学生走进美妙的语文世界。(6)深度参与性学习的三个基本样态深度参与是语文体验教学的重要表征。深度参与性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遵循主体性、对话性、实践性、获得性等原则。夏静在《人民教育》撰文提出,深度参与性学习其基本样态有三种:一是行动型参与——可见活动过程的学习。行动式参与性学习有赖于学生主动参与,他们的学习行动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机相融。二是思维型参与——获得内力生长的学习。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培育具有语文特性的思维成长,是深度参与性学生的实践关切。三是体悟型参与——深层内化豁然的学习。参与性学习中,学生的深层参与是通过品味词句、融情入境,体悟内含的情感;通过揣摩文段,联系生活实际,参悟人生的哲理;通过阅读理解、拓展材料,感受文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感悟其中的意味。参与性学习三种基本样态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为交织相融的学习,才是具有体验深度的更高层次的参与。(7)还原语文本真,建构“三生”语文课堂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技术与方法,没有真正从“教课文”转变到“用课文教”上来,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胡怀珠在《顺学而教:建构“三生”语文课堂》一文中提出,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的”“生态的”“生本的”,我们应该努力建构这样一种“三生”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是“生活的”,生活给了语文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语文课堂是“生态的”,这种生态应该是自然的、亲和的、绿色的、有生命的;语文课堂是“生本的”,生本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民主精神,体现自主探究精神。(8)以主线教学的方法,突破语文教学“三难”语文课难教,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语文课难教之一体现在:语文课教学内容的“多”。面对着纷繁错杂的内容,语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学段要求、单元要求、文体特点和学习情况,从中选取适合的问题开展教学。语文课难教之二就体现在:语文课教学内容的“杂”。语文教师要努力发现实施课堂教学最有价值的材料,直达文本的核心。语文课难教之三就体现在:语文课教学内容的“乱”。要使语文课堂有效,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能从杂乱的教学内容中理出清楚的头绪来,找准文本的切入点,设置牵动全局的“主问题”,拎出清晰的教学主线,使原本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语文课堂也变成“清清楚楚一条线”,进而达到“线明珠亮”的效果。(陈建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9)提升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的“三要义”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一直备受瞩目。小组合作交流也常常作为一个重要环节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呢?王幽在《教学月刊》撰文提出,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摒弃形式主义,切实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合作的组织上,分层次有梯度,建立机制,合作有法;合作的形式上,先自学后指导,主体彰显,主导到位;合作的评价上,有参与有互动,引入竞争,个性评价。(10)学本课堂的“四度空间”学本课堂的提出,既是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更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飞跃。学本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沈莉在《教学月刊》撰文提出,打造学本课堂,就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导学当手段,以培养学力为教学主旨,从目标、过程、对话、生成四个方面把握好“度”,即以目标明确任务导向的高度,以过程实现课堂效益的宽度,以真情触摸师生对话的温度,以生成折射语用价值的亮度。(11)语文教学扶正补缺的“四体兼顾”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需要修正已有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傅登顺在《语文教学通讯C刊》撰文,提出“四体”兼顾的教学理念,其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扶正补缺纠偏。“四体”是指:一是强化文体,促进文体差异性;二是明晰语体,促进言语个性体;三是汇集本体,促进教学本位性;四是尊重主体,促进教学生长性。(12)语文课堂教学精准点拨“四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的精准点拨,既能提纲挈领、深化主旨,又能化难为易,使学生豁然开朗,为课堂提质增效。王春娇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提出精准点拨落实到语文课堂实际中,具体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内容精准,点在内容精要处,当点则点,不多余;二是语言精准,点在学生困惑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失良机。具体策略有四:一是抓“神眼”,提纲挈领;二是剥“玉米”,深化主旨;三是击“七寸”,化难为易;四是搭“梯子”,提质增效。2.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新拓展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大力提倡和开发,为语文课程的开放结构开启了具体路径。研究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新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语文课程结构的多元形态初显端倪,并在持续探索中不断重铸和完善。(1)群文阅读经过近年的研究与实践,群文阅读已经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研究课题,正处在方兴未艾的勃发态势。群文阅读的价值如何确定?对群文阅读教学形态怎样重新定义?如何将群文阅读自觉地融入整个语文课程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研究者作出如下的探索。①群文阅读的价值尊崇从语文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来看,群文阅读的兴起恰逢其时,群文阅读,是迎接时代挑战、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打通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教学实施的通道、激活教师教学想象力与创造力最切要、最务实、最具操作性的选项。(潘庆玉《群文阅读:由链接而群聚,因秘响而旁通》《语文建设》2018年第1期)群文阅读已经逐渐发展为颇受欢迎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新形式,对语文教学乃至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崔峦在《群文阅读再出发》《小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群文阅读一是改变了阅读教学的格局,二是改变了课上读得少的状况,三是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群文阅读不再是星星之火,而已形成燎原之势,已经成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群文阅读以儿童的健全发展为研究特色,以成就儿童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为研究价值,意在锻造有生命质感的语文教育,促进儿童生命价值的提升。(崔凤琦《群文阅读的价值尊崇》)②“群文阅读”到“群文读写”的重构与再造随着群文阅读的不断推进,一些不够酣畅的研究体验警醒我们:群文阅读不能止步于“读”,有研究者认为,群文阅读有必要旗帜鲜明地彰显“读与写”的结合,以群文为平台,通过读与写的有机统整,实现课程目标更为精准的教学定位和有效实施。从群文阅读到群文读写,昭示了我们对群文阅读的重新认识,对群文教学形态的重新定义。何黄海在《重构与再造:从“群文阅读”到“群文读写”》一文中提出,再造群文读写的教学结构,并不是读和写各领风骚、平分秋色,而是在以言语表达为核心内容的共同指引下,以读为路径,以写为目的,达到读和写融通互生的教学境界。群文读写的主张,既是对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自觉回应,也是对处于瓶颈期的群文阅读价值观的一种哲学扬弃。③新时代,群文阅读再出发群文阅读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时代再前进,群文阅读也将面临新时代的考验,群文阅读往哪里去?崔峦认为,群文阅读要走的下一段路是建构群文阅读课程,并且要把群文阅读课程自觉地融入整个语文课程当中。群文阅读再出发,关键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将其提高到课程层面去研究、去实践,要和国家课程、国家教材进行深度融合。随着群文阅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群文阅读的概念将不断拓展。群文阅读的概念不仅指书面语言阅读,还包含更广泛意义上的非语言文本的“看”:读“物”、读“图”、读“数”、读“事”。非书面文本的材料,例如实物、音频、视频、图像、田野现场、博物馆实物展览等非书面的文本形式也会进入群文阅读的课堂。(2)整本书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建议,统编本语文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计划,目前“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得到一线语文教师的重视,诸多语文同仁在这方面做了各种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①整本书阅读的价值相关研究对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有所阐发,研究者认为,整本书阅读更符合自然阅读状态,阅读活动中涉及的能力要素多,各个能力要素同时发挥作用,使得整本书阅读成为发展综合能力的良好载体。有论者认为,阅读整本书,就是学生的生命体验与人类那些最深刻的经验建立联系,从而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诸方面提升素养,最终指向终极关怀。还有研究者对整本书阅读价值的理解是:“它指向的是学生整个人生的建设,是要带领学生去感受一些时代的风貌,去审辨一些人的观点,从而进入一个伟大的人类王国,并找到自己。”还有论者从语文教改角度判断它的价值,认为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引领语文课改,成为“发动机”。②整本书阅读推广的困境如今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已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整本书阅读仍存在着不均衡、不充分、不普遍的现象:个别学校尝试的多,区域性推广的少;布置课外阅读的多,进入课堂教学的少;短期随机的尝试的多,有课程规划的少;为了活动和课题研究尝试的多,真正坚持成为教学常态的少……为什么存在这些现象?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褚树荣在《开卷有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语文学习》2018年第3期)一文中分析,一是文化语境:跨媒介阅读成为习惯,二是学校课程:没有为整本书阅读预留“接口”,三是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教教材”已成传统,四是教学评价:没有整本书阅读的一席之地,五是教师专业:缺乏相应的专业准备。如何缓解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与现实妥协的策略,目前大约有三种路径选择:一种是革新路线,把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第二种是中庸路线,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三种是保守路线,完成统编教材任务,整本书阅读作为研究性学习,偶尔尝试。第一种路线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太高,第三种思路速背课标精神。以第二种方法为主,兼顾第三种方法,可作一种现实主义的选择。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范式整本书阅读怎么教?郭初阳老师作为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新锐,用课例向我们展现了他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解。他的《动物农场》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他用一系列关键的问题组引导学生精读,并将经典阅读与创意写作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整本书阅读怎么教》《四川教育》2018年第2期)《鲁滨逊漂流记》是课程标准推荐的读物,是整本书阅读入门的好书。余党绪在分析《鲁滨逊漂流记》的课程价值的基础上设定具体教学目标,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辨读写”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书,在细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读写结合中提升语文素养,追求“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三位一体”的综合效益。(《整本书阅读: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语文学习》2017年第6期)专题的学习特点和设计思路可以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提供抓手。赵岩尝试以专题学习的手段,设计、开展了《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为例,阐释以专题学习手段如何选定学习主题、设计专题学习活动,对基于专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给出了具体建议。(《基于专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中国教师》2017年第7期)④整本书阅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共识整本书阅读写进课程标准,意味着这是永久性的、基本任务。王栋生在《不靠“热”,靠理性“韧”》一文中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主要由语文学科承担,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必须上升为贯通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共识,才有可能巩固地位,成为基本任务。只有所有学科都把阅读作为“学”的任务,学生的阅读能力才可能真正获得发展,有些学校开创性地探索“全科阅读”,各学科的教师编写本学科阅读书目,推动学生阅读。学校各学科有阅读气氛,语文的“整本书阅读”落实才会有保证。(3)众筹阅读在大数据时代,众筹阅读是共建、共读、共享的场景阅读。众筹阅读就是众筹在阅读教学拓展领域的一种应用与推广,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由项目发起人(教师或学生)与某一阅读相关联的项目内容在“平台”上进行募集,其他人则根据各自的需求和意愿选择参与的众筹行为。王金涛在《众筹阅读:创新阅读课程资源供给范式》一文中提出,在万物互联时代,“众筹阅读”所“筹”主要是阅读的课程资源,包括阅读的圈子、主题和渠道等。关于阅读圈子:集众人之圈子,筹划“阅读圈”,让课程发起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圈子即资源,阅读即交际,阅读课程即交际分享的课程。关于阅读主题:集众人之智慧,筹划“阅读主题”, 发起主题阅读项目,开展阅读主题活动,形成相关主题阅读课程资源。关于阅读渠道:集众人之渠道,筹划“阅读平台”,开辟阅读渠道,实现跨界阅读,丰富阅读课程资源。王金涛认为,将众筹及众筹思维运用于阅读教学,是对当前阅读课程资源的优化与重组,能更好地实现阅读课程资源的精准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有着积极的教学实践意义。(4)语文校本课程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成为许多学校重点研究的课题,在实施中呈现出不同的型态,同时也因为理解和认识的不同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由于一些学校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内涵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导致不少语文校本课程走在“语文”的边缘,有的泛化成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甚至异化为成了学校增色的工具。张波在《教学与管理》撰文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校本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与重组上缺少科学的方法。①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重组的标准张波在《语文校本课程如何选择与重组课程资源》一文中提出,在不违背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边界”的前提下,在校本课程资源选择与重组上应该遵守“适应性好”“可行性强”“认可度高”“规范性优”四个标准。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重组的方法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化”,运用“添加”“删减”“整合”“分解”四种方法,依托“书香校园”平台,实施语文知识校本课程、语文学习策略校本课程、语文美文阅读校本课程和语文微型化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③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宗旨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语文课程本身的实施和发展需要,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语文素养有效提升的需要。徐思源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认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强调语文特性,着眼学生终身发展。课程开发过程中需重视三点:一是要强调语文特质,必须适用于师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二是要从学生语文素养和终身发展需要着眼,能起到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的作用,三是应符合本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能凸显本校特色,贴合地域特点。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要突出语言实践,让课堂内外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在师生的互动中收到极好的语文学习效果。④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目前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类型单一、知识本位、实施粗糙等弊病。谈永康在《教材外有万紫千红——例谈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文中提出,开发时要注意体现如下特点:a.充满语文味。通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感知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b.充满生活味。利用乡土资源、报纸、电视等资源,进行读做想说练的活动,使校本语文课程丰满而富有活力。c.飘逸文化味。利用诗词诵读、经典作品读写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d.散发儿童味。通过拓宽语境,链接生活,巧妙策划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童年邂逅一次次美好的阅读,走上愉快的读书之旅。3.新版课标导引下,催生八大“热词”,彰显课改发展新智慧走进新时代,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怎样与时俱进,有志者开始了新的探索和思考,提出了诸多新的课程概念与名词,成了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词。限于笔者的识见,只能从海量的资讯中选取“高频词”这一视角进行勘察分析。“高频词”一:“2017年版新课标”——助推语文课改走进新时代历经三年多的修订,2017年版新课标凝结各方智慧,体现时代特点,凸显创新精神,提出诸多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主要亮点包括:构建由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构成的语文核心素养框架;提出“学习任务群”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推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强调专题学习成为主要学习形态,进行研究性学习。“高频词”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向纵深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方向这两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热词,不断为众多语文报刊提及,各种理论话语风起云涌,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都有各自的学术背景,其解说一般基于自己的学术判断,而广大一线教师面对烦琐庞杂的概念术语依然迷茫,“找不着东西南北”。如何从实践者角度审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也就成了当务之急。“高频词”三:“课堂革命”——布阵课程改革新征程2017年9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革命”是当下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这是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具体化,又是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内涵。“高频词”四:“深度学习”——语文教学改革走向深水区的必然选择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理论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和方向,也是语文教学改革走向深水区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深度学习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特征?促进语文课堂深度学习有哪些基本策略?是当下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高频词”五:“关键能力”——助推语文课程持续革新随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颁布和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发布,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成为国家课程的高频词。“关键能力”对语文学科而言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众多研究者围绕关键能力的本体概念,主要价值和培养路径等角度展开研讨,引领大家的深入探索。“高频词”六:“语文共生教学”——语文教学法的一次本色回归语文共生教学作为一个教学主张和一种教学方法,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实验推广。语文共生教学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为了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基于“本色语文”教学主张,运用共生理论,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能体现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高频词”七:“专题学习”——助力语文课改理念软着陆“专题学习”是语文教学中课文学习、整本书阅读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形态,使语文学习的空间完整化,在新课标中多次被提及,其教学价值、落实路径成为研究者们着力探讨的问题。“高频词”八:“高阶思维”——引发深度学习的产生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逐步明晰,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的升级、更新以及学习方式的相应变化,使得语文学习的情境变得更加复杂。语文课程的复杂情境需要借助于高阶思维介入,引发深度学习的产生。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学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语用”视野下,口语与习作教学改革的新探索(1)口语教学改革的优化策略与实施路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并重的能力。①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审视有论者分析认为,不少学校对口语交际教学重视不够,因缺少必要的教学保障,还多停留在“呼吁”阶段。口语交际内容似乎只是语文教学的点缀品,在实践教学中处于笼统、模糊的处境。教学中没有过多相应的研究展示课,课堂的教学训练内容针对性不够,导致口语交际教学收效甚微。有研究者指出,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着力最多的是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一味追求活动之中说得热闹、说得新奇,往往着眼于活动本身的推陈出新、完美呈现,对于活动的教学意义思考很少。教师在言语层面用功较多,对交际过程中非言语方面却关注较少,这种“交际”元素稀缺的口语交际课亟待反思和改进。②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教学予以重视,将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明晰而独立的课型。统编教材如何优化口语交际教学?孙秀兰在《中小学教材教学》撰文提出,优化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点策略:一是用心创设交际情境,点燃学生口语交际欲望。教师要创设宽松愉快的交际氛围,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考,敢于表达。二是演练交际情境案例,引导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教师要多多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体验,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水平。三是拓展交际话题情境,延伸学生交际实践的空间。结合学科教学,拓展交际话题;紧抓时令教育,延伸交际空间;巧借多元评价,增强交际实效。③小学低年段和高年段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路径统编教材统整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每个部分的内容之间层层推进,构建起螺旋上升的口语交际体系。a.低段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路径低段口语交际教学如何使其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汤瑾在《语文教学通讯C刊》撰文提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情意态度,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从“让学生愿意说”“让学生有话说”“让学生能说好”三个层面入手。教学中,要立足文本,用好教材资源。在教材提供的交际情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新的与之有联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更广泛的交际空间将口语交际指向生活的实际运用。b.小学高年段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路径高段口语交际教学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柯玉瑜在《展学课堂:创设小学高年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朋友圈》一文中提出,在展学课堂理念引领下,以展学“3+3+3”,即“三展示”“三步骤”“三策略”的课堂模式开展高年段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开发有效地口语交际系列话题。教学中重情境创设、重灵活反馈、重有机结合、重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让展学课堂成为展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朋友圈。(2)写作教学的内容标准与深化改革的方向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写作教学如何进行深度改革与艰苦重建,这需要语文界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探索。本年度,《语文教学通讯C刊》裴海安主编专访了荣维东、周一贯、汪潮、施茂枝、邓彤等许多专家、学者及名师,请他们为写作教学改革指点迷津,为写作教学的困境与突围支招。因为访谈的内容实在太丰富,笔者只能从中疏理出几个要点,供一线教师学习参考。①关于中小学写作教学内容标准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大致是无序的、随意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不教或散乱的状态。荣维东认为,写作过程从认知上,实践上都应该大致有一个序列才行,否则就混乱不堪,至少会重复教学,无章可循。但这个问题太复杂,有序列很可能不是单一指标的线性排列,而是多维指标的复杂编织,写作课程的序列是动态组合的,与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呈耦性结构。建立动态序列,但不可序列化。他认为,中小学写作教学要有内容标准,还应该是有序的,他从学理上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也从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作了说明。(详见《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8年7-8期)②关于写作教学深化改革的方向写作教学的深度拓新表现在:以假话、空话、套话为基础的应试作文传统教学模式已开始转变为以写真话、抒真情为追求的自由表达。学生写作从习惯造假到提倡写真是“后作文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与周一贯先生访谈中,周先生认为,后现代作文如何让“写真”向“求善”“尚美”引导,以实现儿童健全人格的生命发展,正在成为当下作文教学深化改革的方向。儿童敢于自由表达、真情表达是大好事,但是“写真”还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写真之后的反思、自我修改、互相修改、教师批改、提升表达的纯洁,交流的正能量才是最重要的成长推力。“后作文时代”更应注重的正是“作后教学”,让“写真”变得更“真”,达到“求善”“尚美”的“真”,以求更全面地落实作文育人的时代责任。(详见《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8年第3期)③关于小学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的关系有三种形态:一是读写结合,二是读写互动,三是读写一体化。汪潮是小学习作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在专访中,重点就“读写互动”“读写一体化”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关于“读写互动”,在他的专著中将其定义为:“阅读和写作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读写互动与读写结合是不同的,“读写结合”是单向的,经验性的、随意的,而“读写互动”是双向的(读→写、写→读)、理性的和更为科学的。关于“读写一体化”,汪潮先生认为,从新文化角度审视,就不能拘泥于读写,应拓展到语文素养提升。不能拘泥于语文,应伸到生活和人生的发展,它的教学目标应该初步规定为:良好的读写态度和习惯,读写中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读写中语文文化的交流和表达。(详见《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8年第4期)④关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模式对于“教学模式”,人们褒贬不一。施茂枝先生长期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成果颇丰,他谈及教学模式问题认为,教学模式是稳定性和可变性辩证统一,不应“谈模色变”。经过几年的实践,他发现模式里的有些环节和教学措施是不能改变的,但模式自身又是可变的,变的依据主要是学情。模式发展有无限可能性,对小学写作教学模式构建应持开放态度。(详见《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8年第6期)⑤关于微型化写作教学从宏大到微型,是写作教学范式的重大转型。邓彤在访谈中提出,微型化写作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学生写作学习需求而开展的教学行为,它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基于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微型化,三是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微型化的学习支架。它和目前的“微写作”不是一回事,“微写作”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密切相关,它指的是人们在自媒体上发表的一些碎片化语段,其特点是短小、灵活,具有即时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如何进行微型化写作教学?邓彤老师提出三点策略:一是分析学生写作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以解决学生写作的实际困难为最大诉求,二是开发微型化写作教学内容,三是设计微型化写作教学支架。⑥作文教学改革40年的回顾、反思与前瞻纵观作文教学改革40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作文教学改革在哪里生成?又是怎样发展的?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新时代作文教学改革总体走向是怎样的?这些可以从缪旭芳老师的论述中得到求解。(详见《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8年第9、10期)语文课程走进新时代,作为课程主体内容之一的作文教学,更有深度的拓新。表达可以分为“真、善、美”三重境界。真实,是表达的基本要求;向善,是表达的核心价值;审美,是表达的终极目标。后现代作文如何让“写真”向“求善”“尚美”引导,以实现儿童健全人格的生命发展,正在成为当下作文教学深化改革的方向。

非臣之罪

「教育学研究」20个“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

语文教育即我国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个"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为大家展现语文教育研究热点。小学语文论文题目: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在这里给需要查找参考文献的各位朋友推荐一个网站:掌桥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zhangqiaokeyan.com/LBJH-hjy-2020081201。知网下一篇论文至少也要2-6块钱了,而这个网站一篇论文最低只要0.2元,对于学生党来说可以说是大大的划算。有需要写论文的同学可以记得先收藏,别走丢了哈。编辑:HJY

绝命岭

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语文高考要让15%人做不完!对女生不利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生特别不利!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抛出这些耸骇人听闻信息的正是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2018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现场,温儒敏与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坐在主席台上,纵论语文教育、青少年写作和高考改革大势。“北大培文杯”作为立思辰百年英才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倾情相助,大谈未来高考语文改革方向:1、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温儒敏说,高考命题方式正在悄悄进行很大的改革。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他还透露:“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2、高考阅读文章对女生特别不利!高考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2015年考的阅读题是古代货币制度。之后他们做了一个调查,99%的学生从来没有关心过,没有看过这个题目,老师也没有注意过。2016年考的阅读题跟文学有点关系,就是比较文学,里面有很多概念,一般的中学生也看不懂。“这说明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温儒敏指出,高考阅读题的变化趋势是:“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因为在他看来,女孩子中学喜欢读小清新、小文艺、小立志,喜欢词很美的文章。这些符合那个年龄段的审美趣味。可她们马上读大学了,就要开始更多地考虑思辨,面对很复杂的逻辑。所以教改必须在中学阶段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推动写作的教学。3、高考改革的原因温儒敏说,高考以前爱考实用文,一个文学类,一个应用类,二选一,“有一年考了刘震云的一篇小说,结果选他的文学类题目答题的只有8%~15%。剩下大部分考生选了应用类的。结果,第二年就调整了。现在文学类也要考,应用类也要考。否则,语文课堂不讲诗,不讲散文,不讲小说,最终中国的文学教育也崩溃了。他发现,号称向985、211高校贡献了很多学生的中学,语文课是高一学点知识,高二忙联考,高三基本不学,全部刷题。所以作文在高中可有可无,很多学校根本不安排写作课。高中语文老师将精力用在总结应对高考作文的技巧上,只讲怎么对付考试。比如,有老师总结出15种写法:怎么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怎么套入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怎么联系新闻,诸如此类。4、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温儒敏透露,未来,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对高一,有一个基本的设想,每个学期应安排6~8次的写作。其次要有文学写作,比如写诗,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为什么要倡导文学创造?并不是要学生写得多么好,以后变成一个诗人。而是通过“模仿写诗,来感觉那种语言的超越,语言的变形。语言有时候不能穷尽,情诗就要说出变型的话,这就是诗。让学生们懂得语言的这个特点,最终是一种情感训练、思维训练,也是对语言的一种感觉。他指出,现在的很多语文老师基本不读书,也没有时间读书,他只能尽量去影响准老师。在北师大,他苦口婆心劝学生们“少看微信多读书”。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的获得者曹文轩说,中国作家输给世界上其他一些作家,就输在读书上,“你不阅读如何发现经验?你不阅读哪有生活的艳丽?你不阅读哪来的申辩能力,你不阅读哪来的想象能力?”他有15年的哲学阅读史,“当这些哲学文献沉入我的灵魂里血液里,文学创作的时候,自然就流淌出来了”。所以他经常对青少年说,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写作是一支箭,阅读是把弓。你们要把这句话记下来,用一辈子记住。百年英才:“北大培文杯”锤炼出一套以创意带动创新,以创意打破传统的作文模式,努力打造中国最高规格的青少年写作大赛。创立四年来,受到上千万人关注、近百万人报名参赛、覆盖了全国上千个城市,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立思辰·百年英才作为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深度战略合作方,把全国所有热爱写作的青少年凝聚起来,用创意写作推动中文教育的未来实践。

狗男女

2020年大语文教育培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语文培训方兴未艾,教育龙头和资本双双入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语文培训渗透率较低,在已有 K12用户中语文渗透率只有 22%,在已有学前用户中的渗透率只有 4%,在政策加持下,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育龙头和资本双双入场,2018年一级市场有 22家大语文机构参与融资,获得融资的机构数量快速增加,说明资本对于语文培训行业的看好,近八成项目分布在A轮融资及更早期。政策加持激发需求,语文培训迎来发展新机遇。需求端:语文培训意识长期不足,中高考改革加速,语文分数占比加大,难度提升,从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趋势明显,唤醒学生和家长对大语文培训的需求。供给端:官方统一语文教材,课程体系有法可依。重视课程体系研发,将语文教学系统化拆分,实现模式可复制。随着政策改革和行业关注度提升,语文教师的培养有了更加宽泛的途径。与高校合作或自主研发,建立可持续名师培养体系。培训龙头各有所长,行业壁垒高,龙头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目前大语文培训行业头部企业主要有立思辰大语文、好未来和新东方。其中好未来和新东方分别以数学和英语培训起家,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覆盖全国的培训体系,品牌知名度高,通过在原有网点的基础上增设课程的方式快速实现语文课程的扩张。立思辰大语文则是以语文课程为核心,近年来通过自营+加盟的方式实现扩张。与教育龙头好未来、新东方相比,立思辰大语文目前在网点数量、城市数量、品牌认识、广告投放等方面仍有差距,但立思辰在团队、教材、薪酬等软实力方面竞争力很强,直营加盟双轮驱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实现快速扩张,有望弯道超车。主要目录及核心内容如下:1. 语文培训方兴未艾,巨头纷纷入场布局 1.1.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教育巨头纷纷入场 1.2. 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潜在需求充足 2. 政策加持需求释放,语文培训迎来新机遇 语文教学思路长期以来多次变迁。大语文课程体系已经历经了从“好课程”到“好老师”再到“好体验”的三次变化:“好课程”即明确大语文教育理念,创立以文学史为线索、启发学生兴趣为目标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好老师”即着力打造强大的师资团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比如2017年“窦昕大语文”这一品牌就是主打名师导向的代表;“好体验” 即更加侧重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并以此为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名师导向之后,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销售导向”出现,学大教育是这一类型的代表。2.1. 需求端:语文培训意识长期不足,政策加持释放需求 2022 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阅读字数由以前 7000 字增至如今 9000 字,2019 年需要完成的题量比 2018年增加了 5%~8%。2.2. 供给端:教材统一+重视研发+系统培训实现标准化 2.3. 教育龙头和资本双双入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3. 龙头企业壁垒高实力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1C9U备注:立思辰、好未来、新东方在语文培训领域多角度综合对比3.1. 立思辰:课程独特,师资强大,布局全面 3.1.1. 明星教师授学能力强,品牌优势明显随着政策改革和行业关注度提升,语文教师的培养有了更加宽泛的途径。与高校合作或自主研发,建立可持续名师培养体系。例如立思辰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合作招聘优秀毕业生,同时建立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和晋升通道,通过将语文课程不断细化拆分,挖掘语文学科背后的规律性,从而形成更高效、针对性更强的师资力量,通过各种评教系统实现师生零距离互动,一线教师掌握一手教学质量反馈,不断提升自我。3.1.2. 系统化加盟模式易复制,量价齐升推动营收增长 3.1.3. 完善线上布局,与线下协同互补 3.2. 好未来:语文课程不断迭代升级,线上线下同步发力 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大语文强调提升文学素养。中文未来区别于传统的应试辅导教学模式,建立以提升文学素养为主的语文教学体系,以历史、人物、故事为线索,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能够主动自发地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大语文侧重的是人的后天教育,是一种对人的长线培养,侧重对人的素养积淀、对人精神世界内化和丰富化的一种追求。首先从最精华、最有营养的内容切入,从文学、文化的角度去概览、纵览文学和文化史,让孩子从中找到兴趣,学到的都是最经典、经过岁月验证的东西,比如孔孟老庄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这些文学史上的精英,让孩子先从先贤的作品中学习,然后再一路向下学习。在运营上,立思辰大语文线下开设常规面授班课,拥有多样的课程形式,线上学习平台“诸葛学堂”以专题课程、特色课程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大语文双师课堂”为孩子们打破空间壁垒,线上线下形成语文学习闭环。3.3. 新东方:语文课程与学校紧密联系,线下网点数量多 新东方将“博学多识”和“品格塑造”作为语文能力提升的双引擎,并提出三重理念。第一重理念:从无限到有限。每个选题都经过精心筛选,锚定最具有价值性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接受语文美学熏陶。第二重理念:从输入到输出。建立语文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闭环,严格遵守新课标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能力要求;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完成从内容结构到课程安排、知识积累和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第三重理念:从狭窄到开阔。在夯实语言基础上,赋予孩子以广阔的阅读天地和文化熏陶,打造美学美育的环境:以书籍知识为原点,走出教室、书房,走进博物馆、大自然,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体味语文之美。3.4. 总结:大语文培训市场潜力巨大,龙头份额有望提升 语文培训与数学、英语培训相比要更加复杂,课程标准化程度低、短期效果难以直接量化、教师自身素质要求高等,这也是导致语文培训市场在K12课外辅导当中占比较低的原因。随着政策对需求的释放以及各龙头的持续投入,语文培训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而行业龙头凭借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教材和课程体系、顶尖的教师团队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有望实现强者恒强。本文部分数据来源:国泰君安,1C9U一猹就有基于让百度用户快速理解的方向编辑,整理不易,感谢支持,喜欢的话,记得赏个小星星哈。

黑咖啡

江苏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成立 “语文跨界学习法”将推广全国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证书 苏红果 摄中新网常州1月9日电 (记者 唐娟)“语文课老师应该怎么教,孩子才能主动学并学得好?”在常州,有一群语文老师,通过15年的研究,构建了一套颠覆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摘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1月8日,为推广这一教学成果,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在常州成立,正式开启了这套教学成果向全国推广运用的步伐。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2018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中,江苏省共有58项获奖,其中,由常州市教育服务中心主任戴晓娥主持的《信息技术支持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摘得一等奖。据了解,这项研究实践经历了15年,15年间,戴晓娥和她的团队的老师们通过研究实践,令语文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语文课堂正在悄悄改变。“语文学习非常跨界”“从生活体验中进行语文学习”“语文课堂更像是活动体验课”……常州市同济中学是“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联盟学校,在采访中,学校的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戴晓娥谈及开展“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这项研究的初衷时说:“知识点主导的教学深深影响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学得被动压抑,教师教得繁琐辛苦,教学效果不好。”据介绍,“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整合语文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以主题、任务或者项目沟通其他学科资源,同时引进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最终组织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文生活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四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蝉》《梦回繁华》《苏州园林》如果按照惯常的教学方法教,如果按照学习说明文的‘十五字’方法教,我们会发现每篇说明文都是一个味道。如果我们通过大任务把真实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们走进自然博物馆,去给这些作品做铭牌,向观众介绍一下,他们的学习过程就会更加的生动。”作为“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常州同济中学副校长贾秋萍这样介绍“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如何在学生中开展的。据戴晓娥介绍,现在全国已经有5个实验区61所中小学在开展“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接受这一教学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是高于平均成绩的。”戴晓娥说:“实践成果表示,这套语文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提高。”当天,江苏省教育厅巡视员马斌为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授牌。据悉,研究所特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王云峰先生,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陆志平先生为名誉所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表示:“江苏省教育厅为获奖项目成立研究所,就是为了支持项目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开展推广研究工作。”(完)

路人甲

省高校语文教育研究基地实践学校暨“真快乐作文”启动仪式

9月22日,省高校语文教育研究实践学校暨“真快乐作文”启动仪式在我市清华育英学校举行。商丘师范学院的有关领导及我市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仪式。启动仪式上,省高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负责人向该校授予基地实验学校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匾牌,标志着该校与商丘师范学院的实验基地合作关系的正式建立。而“真快乐作文”由省高校语文教育研究基地、全国名师工作发展联盟、教学名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对提升我省小学语文学科水平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真快乐作文”创始人杨克顺也出席活动仪式,他是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商丘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周口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河南首批教育专家,被业界和媒体誉为“快乐作文之父”。此举,对于提升该校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具有极大的意义,对于豫东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改革也具有示范作用,推进了中小学学科教育研究基地的健康发展。(张永久)

竹竿

相约春天 携手走向语文的美好|第二十二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初中语文专场

4月15日上午,由嘉兴市教育局、嘉兴市教育学院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承办的嘉兴市第二十二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初中语文专场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嘉兴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徐玉根主持,嘉兴市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国虎、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吴新民、五县三区以及桐庐的语文教研员、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校长丁建军出席开幕式。全市五县三区及桐庐近200名初中语文教师齐聚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明善剧场,一起分享这场集教育研究与教学展示于一体的饕餮盛宴。开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丁建军校长代表学校向前来参加活动的专家、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他简单介绍了浙师大嘉善附校的学校概况,并预祝第二十二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顺利开展。随后,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吴新民向大家介绍了嘉善的教育优势。嘉善县充分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区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双示范”优势,嘉善教育的发展获得了多方支持。吴主任表达了对嘉善未来的热切期待。而后,嘉兴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国虎围绕本届南湖之春的主题作了讲话,他指出教师需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把准语文改革方向,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以终身学习的姿态提升个人素养。随后孙院长希望各位老师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语文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开幕式后,教学展示和教学研讨拉开帷幕, 本次“南湖之春”的活动主题是基于课程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转型与学教方式变革。本次活动,我们力邀嘉兴五县三区的优秀青年教师,以其在语文教育的丰富建树和专业智慧,展现创新的课堂,共议“核心素养培育与课堂教学改革”。本届“南湖之春”将采用“现场+直播”方式进行。8位教师将从名著阅读的导读展示、作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大单元导读课三种课型进行展示。当下,我们的教育进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时代,课堂教学要走向“大融合”与“大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的核心课程,既是对汉语母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核心载体,也是培养实现中国梦的未来人才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其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关乎中华民族之复兴,本次活动集众智以绘其未来,为课程和教学改革赋能。来源:嘉兴教育学院【来源:嘉兴教育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1]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这一片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 自然 性、 社会 性、人文性等语文课程资源,因此,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的空间,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学生 学习 汉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个,其中八百至一千个会写。”[2]这一安排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识字少写的原则。而现在的孩子年龄小,从小娇生惯养,一进入小学就要认记这么多生字,确实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对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也成为了一个难点,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再加课时安排又紧,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该怎样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等 问题 就成了老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识字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似乎更加重要。我觉得“识字兴趣”就是“识字能力”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识字能力”的萌芽阶段。 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 1、利用身边熟知的因素,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 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①。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3]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接触的人和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陌生的老师和他们即将学习的知识,他们内心充满了新鲜、好奇和兴奋。汉语拼音的教学学习是一年级上半年的重点,而一味地进行拼音学习,孩子们也会感到乏味,因此在拼音教学的同时,适当地渗透汉字的识字教学,能提高孩子们对学习拼音的兴趣,也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孩子的识字意识。 1.1方法一:识记本班同学的姓名。 刚分班,许多熟悉的小伙伴都被分开了,眼前有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对方的姓名当然也叫不上来。因此在开学的前一个月里,以全班学生的姓名作为识字的主要对象。每学到能拼读某个学生的姓名卡片,我们称之为“名片”,带领全班认读,比一比谁拼得准,学得快。一边学拼音,一边做名片,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学完拼音之后,每个人都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他们把写有拼音和字的“名片”贴在桌子的左上角,供其他人课余时一张一张拼读,互相加深了认识。这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大部分孩子不仅学好了拼音,而且基本熟悉了全班同学的姓名。接下来,开展一次“争当老师小助手”的比赛,要求是:最快认识并牢记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记牢本小队同学的可以当小队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能认记的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为了能当班干部,孩子们一下课不跑到不认识的同学旁边,认真识记,教室里经常可以听见“哇噻,我终于记住了”、“耶,我又记住了一个”……的喝彩声。不到一星期时间,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书本,当然捷足先登的孩子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小助手”。由于激发了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近80个汉字就被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1.2方法二:认识教室内的物品及家中的生活用品。 在教室里有许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瓷砖、电视机等,这些都触手可及。因此可以在这些物品上贴字卡,如mén门、hēi bn黑板、diàn shì jī电视机……这样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可以引读,下课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对于这些抬头可见的物体名称,不到一星期,孩子们就把这些汉字铭记于心了。 另外,课程表也是每天要用到的,而且在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因此在每节上课前提醒一下,读它一次,又帮助学生认识了不少汉字。 在上学期间,孩子们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再加由老师提醒,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中的汉字,还学会与学习环境有关的汉字,效果还是明显的。因此我又鼓励学生把这一方法带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生活用品贴名称,如lin péng脸盆、wèi jīng味精、chuāng床……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字,使他们有了成就感,而且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识字兴趣。许多家长都跟我说:尽管这样做使家里的摆放显得不怎么雅观,但看到孩子们对识字有这么高的热情,我们也心甘情愿帮着他们做,这样的识字方法收效真不错。是啊,陶行知先生不是说过吗:“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 1.3方法三: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教师就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生活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4]现在的世界,外面到处是广告牌、店铺、海报、超市等,只要孩子能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他们就可以在课外学到不计其数的汉字。比如到超市里去买东西,货架上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啊,要孩子们一下子记住是不可能的,那就分类来记,前几次记薯片,过几次记糖果类……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这又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我们可以大力宣扬,热情鼓励,促使孩子养成在生活识字的习惯。 2、以识字手段的多样性,使识字教学情趣化。 2.1、创设情景,挖掘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 发展 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 规律 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5]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识字十多个,从孩子好动好玩的年龄上考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4课《操场上》中“身体”的“身”时,先提醒孩子“身”是指什么,再让孩子讲座怎样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有一个学生说:“身”的第一笔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就像人的整个躯干,最后一长撇就像人踢出的一条腿。说完还站起来做了一个侧面踢腿的姿势。瞧,通过这样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再如“两”和“唱”,孩子们是这样说的,“两”就像下雨了,两个小人躲在房子下面;“唱”是你也唱,我也唱,大家天天(日日)开口唱。每一次的识字教学总会出现诸如此类的识字方法,真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孩子们尽管年纪小,但他们内心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认知的角度也是多种的,与大人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老师应提供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得天独厚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2、象形识字。 中国 的汉字有一部分是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模仿。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课《口耳目》中就是一些象形字。在教学时我先画一张嘴巴,然后出示一个古代的字,最后让学生猜它会是 现代 的哪个汉字,通过这样的逐一演示,学生便很快记住了“口”。这类的象形字较简单,不用教,于是我就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不费劲,学生很快便记住了课中的几个生字。象形字的教学片段还有很多,在教学时不框死学生的思维,不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发现认记字形的方法,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予以肯定,使之成为孩子持续识字的动力。 2.3、猜谜,编顺口溜识字。 “猜谜语”向来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猜谜语”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两头尖”的“尖”编“上面小,下面大”;“闪光”的“闪”由“门”和“人”组成,编个字谜是“一个人进门”。举完例子后让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这样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如“坐”:两个小人坐土上;“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直观形象;“碧”:王大妈,白大妈,一起坐在石头上聊天;“器”:犬有四张口,汪汪汪叫不够……生动有趣。在2006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 考试 中也出现了这一知识点,考题是用“ ”这一字谜可以记住“会”。这对于学过“猜谜语”识字的孩子来说是小菜一碟。 “猜谜语”识字是其中一种有趣的方法,那“编顺口溜”识字也是一咱有效的辅助手段。如在学“照”时可以编“上边月刀口,四点在下头。阳光湖面照,荷花清香透。”[6]当“青”作为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就变成了许多形声字,学生一下子记不住且分辨不清,于是就编出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7]编顺口溜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加以引导,做到“宜顺畅,忌拗口;宜高雅,忌庸俗;宜准确,忌费解;宜简洁,忌烦琐。”相信日积月累,学生编顺口溜的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而且会编出更加顺畅自然,琅琅上口的的顺口溜。 2.4、串珠连串,一举多得。 在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经常会出现“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及“写出同偏旁的字”这些练习。在一次小测试中,出现了类似的题目,当在做写出“又”偏旁的字时,有的学生写了一个(要求写三个)就开始抓耳挠腮,有的写了两个字后,就涨红了脸,绞尽脑汁在想第三个。这时我真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测试完之后,我把“又”偏旁的字写出来,理了理组成了一句话:小朋友到草地去观察鸡的活动,有一对小鸡特别可爱,他们很喜欢。然后说给学生听,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于是就把这种“穿珠连串”的方法 应用 到了识记生字上。瞧: “亻”:你和他是一起长大的伙伴,我和他家住得很近,仔细一想,我们也是朋友。 “火”:夏天,天气干燥,燃烧蚊香时一定要当心,不然会发生火灾,就得麻烦消防员来灭火了。 “忄”:最近我心情愉快,即使你讲一些奇怪可怕的事,我也不恼,不忙,你慢慢进吧。 “女”:婆婆、妈妈、阿姨、姑妈、姐姐、妹妹、婶婶都是对女的称呼。 “氵”:如果你不会游泳,就千万别到江河湖海边玩耍,不然汹涌的波涛会淹没你,让你的家人泪流满面。 “王”:玲玲现在在理发店,过会儿她还要到班长家去玩球,弹琴。 “月”:胡小朋本来长得就不胖,这么肥的衣服穿上去,望去好象衣架子一样。 “心”:您总是不把心里想的意思表达出来,别人怎么会知道您的态度呢? 通过这种形式的识记,不仅激发了孩子的识字的兴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用词造句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巧妙灵活地掌握了同偏旁的字,可谓一举多得。 3、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根据心 理学 家 研究 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实际的效果越好。因为多种复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3.1、运用游戏,帮助复现。 在素质 教育 的今天,许多教师都提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这么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这就迫使教师想出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汉字不断地出现,而且让学生感到枯燥。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生字复现的猜字游戏”,把第一课时学的生字,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猜出这个字,并认读两次,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而且知道了如何做字谜;“送字宝宝回家”:先在黑板上贴带有拼音的漂亮小房子,然后把定有生字的各种小动物发到学生手里,比比谁能最快最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家;有的游戏常玩常新,如摘果子游戏,摘到鲜美可口的果子后读一读,再用它找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新字,还复习了旧知。不同的游戏,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为了区分一些形近字:观----现,牛----午,爱---暖,到----倒,房----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读出的字相应地举起左手或右手,这样不仅识记了生字,还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做做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学得快乐。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 3.2、制作识字的卡片。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学时的 学习 总是由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然后对音,形、义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抄写三次或五次。这样的教学在80年代也许还行,放到现在就行不通了,因为需要识记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因此必须要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 发展 。”[8]于是,在生字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识字的 方法 。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字,读字,再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 内容 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三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最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而且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通过他们的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复现生字的形式还有很多,平时我经常采用的形式还有:投影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习主,不会读的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各种形式比赛读;找识字卡,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你比划,我来猜;根据表演动作猜出相关词语等。4、让电脑、复读机等教学媒体为识字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 社会 各方面的支持,与社会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9]如今,随着 经济 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备,教室里有了电脑、电视、投影仪,在家庭中,利用电脑、复读机进行识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已成为现实。 “小霸王”学习机和电脑对小学生识字所起的作用较大,这是因为:(1)直到巩固字音和字形的作用。小学生使用学习机或电脑打字时一般都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且是全拼,这种打字必须依赖于对字音的准确记忆。当拼音输入后,对话框里会出现一连串读音相同与相近的字,学生必须要认真的辨别字的形体,才能找到所在输入的字。这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和巩固生字,提高了认字和用字的能力。(2)积累字词。电脑的字库很大,随意输入一个拼音,就会相应在出现一系列字,为学生探究性识字和随意性识字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快乐地玩电脑中掌握了更多的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了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结 论 通过以上的识字教学多样性,不仅培养学生自动识字的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学法,做法或想法和别人不同,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坚定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样,作为班集体的个体,会因为同一个生字有这么多不同精彩的理解而丰富自己的思维,让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发展的主体。同时,通过识字教学的多种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实现了识字教学的情趣化,使识字教学成了一杯加糖的咖啡,使识字教学驶上了“一条高速公路。”

散名

执教二十余年 探索永不停歇 杨强霖:本色的语文教育行者

日前,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年会暨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交流培训第二十三届语文年会在洛阳市嵩县召开。本次会议颁奖典礼上,南阳市第十六小学校长杨强霖荣获河南省第七届十大推动语文教育发展卓越校长荣誉称号。28个春秋执教生涯,24年学校管理经验,杨强霖执着探索小学语文教育,不断总结提炼经验,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扎实的工作作风、前瞻的教学理念推动学校语文教育事业不断攀登新台阶。杨强霖以创新适合学校发展语文教学模式为出发点,选派语文名师、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观摩学习先进教学模式,并亲自带领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听课,查找当前课堂教学症结与不足,完善“自主高效六环节”幸福课堂语文教学模式,遵从“三讲、三不讲”原则,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业负担,向课堂要质量,学校语文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围绕“办幸福学校、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建幸福课堂”教育内涵,成立由杨强霖任组长的语文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建成立赵路坦、张华语文名师工作室,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修班,多次邀请国家、省、市教育专家来学校专题讲座、开设论坛,开展名师特色引领课、微教研与课改同步赛课等系列活动,思想引领、行为引导,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着力“五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做好一万字课改笔记、设计一节优质教学设计,上好一堂示范课、搞好一个课题研究、写好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引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着力培养骨干教师队伍,打造名师领军人才队伍。与此同时,牵头制定相关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创新创优积极性,《多文本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研究》等先后二十余项市级以上语文课题结项,出版《国学经典》等三本校本语文课程,指导青年教师编印《迎着朝霞前行》、《乐在其中》、《幸福启程》、《幸福石榴园》等语文教学随笔集,为学校语文教育事业奠定良好基础。在杨强霖带领下,学校语文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社会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高,本人先后荣获市优秀教师、名校长、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2012年、2015年被授予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被授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2017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荣誉称号。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杨强霖显得非常平静,他总说荣誉都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更愿意做一段铺路石,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才铺路搭桥,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编辑:正洋 通讯员 刘学国

目擊者

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研究中对教师师德的深刻理解

在教育领域,师德是一个提及频率非常高的词。但是如何衡量师德,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具有真正师德的教师。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育人六大要求。本文作者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新反思了教师的师德。前不久,应安徽省无为中学九八届高三两个班学生的邀请,我参加了他们毕业20周年聚会。我不是他们的班主任,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之外和学生的交流很少。不禁要想:我到底给了他们什么?作为老师是否有足够的底气在20年后领受学生的这份深情?底气之一是当年没有哪一节课不是精心准备的。九八届学生是我调回无为后教的第二届学生。由于学校师资不足,校长便给年轻人加担子。在很长时间内,我都超负荷工作,即便如此,我也从来没有应付过一节课——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为了备好一节普通的课,经常要查阅十几种资料。为了方便铺开各种资料,我房间里放的是吃饭用的大方桌。底气之二是没有哪一次作业不是认真批改的。改作文是让语文老师很头疼的一件事,于是语文教学界发明了很多新方法,在我看来都是“取巧法”。语文老师改作文是天经地义的事,教师不认真改,学生怎会用心写?面对学生稚嫩的文字,我总是像面对自己学步的孩子一样充满耐心和期待,有时纸上点评不能达意,还把学生请来面对面地交流。我在作文上花了多少心思,同学们心里亮堂着呢——这次聚会好多同学都能背出当年我写给他们的评语。现在很多老师都感到工作压力大,这些压力可能有来自学生和家长的,也有来自校领导的,而我当年最大的压力来自自己——如果感到一堂课没上好,我离开教室的脚步都不会轻松。“如果说一个老师对学生很有爱心,可以为学生做很多事,但如果他不能静下心来备课,对个人的专业发展没什么追求,我认为还不能算真正的师德高尚的教师。”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知道自己存在的主体价值。北京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连中国曾向老师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学生未来成为莫言,面对他,我将何言以对?莫言只有一个,但莫言式的学生很多,他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到底有何获益?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并提升现有的师德评价体系。现在教育系统推出的师德模范经常是带病坚持上课、义务接送学生上下学等,这些教师固然令人敬佩,但那些业务精湛、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也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校长们在宣传自己的学校时,往往热衷于介绍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和办学特色,却对常规的教学管理轻描淡写,也可能他们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办学理念之先进。殊不知,这是忘却了办学之根本——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这对校长来说是天大的事。当今有些工作确实可以通过造势来取胜,唯有育人的工作需要立足于日常,在平淡中看到意义。我们也需要完善学校工作评价体系。到政府工作以后,我常到农村学校调研,一方面感动于乡村教师的奉献与隐忍,另一方面也震惊于一些课堂的“少、慢、差、费”,而后者却少有人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工作评价,往往比较注重教育结果的评价,而对教育过程特别是教学管理过程的评价重视不够,这方面的评价由于不容易测量而被忽视甚至放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但潜能的激发需要知识作铺垫,只有优质的课堂教学才可以实施系统的、高效能的知识传授,否则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发展高度。现在一种普遍的误解是,学校对学生智育工作的重视过了头,我认为恰恰相反,作为智育工作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在很多学校还非常粗放,很多课堂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现在各方面对教育都有着很多期待,但教育工作的关键点在课堂,如果不改变我们的课堂,就很难改变教育的面貌。一个来自西方的教育故事也许对我们有很多启发:2011年10月10日早晨,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淡定的萨金特既没有马上将喜讯“昭告天下”,也没有对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任何获奖感言,而是急匆匆乘火车赶往普林斯顿大学。他要给学生讲授自己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由于每次上课前他都有“还没有备好课”的紧迫感,他便在车厢的小桌上认真备完了课。萨金特说:“就算我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讲不好课,学生们也是不会饶恕我的。无论获得什么奖,教不好书,学校都会解聘我的教授岗位。”作者为安徽省无为县副县长刘萍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者思考从日常教学活动着手来开展师德的建设和评价,就是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逐步转变教学工作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之间的冲突不仅仅存在于教育评价领域,还存在于涉及学校管理、学生评价以及工作评估的方方面面。前者具有过程实践意义,但是测量上存在困难;后者易操作、易计划、易测量,但是却可能导致对过程的忽视。这一难题各位老师有何见解,欢迎各位老师后台留言参与讨论。“从教师的角度,应如何权衡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此文内容来自:申请方www.applysqu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