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做课题,开题论证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开题论证要把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预期成果等一系列问题搞清楚。在这里,想就“预期成果”这一问题交流一下个人体会。什么是成果?什么预期成果?为什么把成果提前确定好?预期成果怎么撰写?一、什么是成果和预期成果所谓成果是指通过研究形成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工具、量表等,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规律;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经验措施等。课题研究成果回答的是课题最初想解决的问题,即包括研究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研究的问题是本质,现实的问题是表现。所谓预期成果,即在课题研究之初就对成果有了个预设,随后开展的研究就是要围绕这个成果进行实践、反馈、调整、完善,最终达成成果。二、为什么要把成果提前确定好到了开题环节,负责人说:“目前,还没有想好成果是什么?最后研究出来再说。”还有的负责人说:“如果现在都知道成果是什么了?课题还有研究的必要吗?”其实,这是很多老师的误区。在课题申报或开题论证时,都有一个环节,叫研究假设。所谓研究假设,就是课题组对研究的问题,预想出若干解决办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随后的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人员就去实践、验证这些办法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想,如果提前没有想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那么拿什么来实践和验证呢?不能实践和验证,课题研究当然就不能进行,也就成了死课题。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为什么出现课题立项后,无法推进研究的主要原因。三、预期成果怎么撰写我们一线教师写预期成果时,一般写得比较草率,有的写结题报告,有的写课例集,有的论文集。其实,这样的预期成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预期成果应该写具体,越具体对课题研究越有帮助,应该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具体到核心概念才好。我们举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个课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促进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预期成果怎么写呢?我们分析,这个课题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自变量: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一个是因变量: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预设成果。角度一:因变量——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其一,要弄明白幼儿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是什么?所以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研究,其成果可以确定为:幼儿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的概念研究。这个成果的形式就是论文,也可以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自然是文献研究。其二,这个课题研究的一个效果目标是发展幼儿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那就要了解当前幼儿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应然状态。其成果可以确定为:幼儿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现状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调研报告,可以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进行。其三、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是不是有一些基本要素和指标,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要素和指标,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方向就会更加明确,于是特别需要这样一个成果: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发展要素及指标的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论文,需要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当然还可以从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对接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生成一些成果。角度二:自变量——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其一,发展幼儿的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是需要主题活动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是有价值的?是有效的?这样的主题活动有哪些基本要素,它的活动结构是怎样的?于是需要这样的一个成果: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要素及结构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论文,需要用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来完成。其二,上边的成果是一个主题活动的要素和结构流程。而这个课题绝不是一个主题活动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若干个主题活动。于是,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成果: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的研究。于是需要建立主题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方式方法、活动评价建议等。这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综上所述,课题成果预设到这个程度,才可以称得上具体,课题研究才不会出现无所事从的情况。当然,课题成果的预设,确实不是一下子就可以预设好的,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思考、边改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对一些基本问题总会有一些困惑。比如,课题立项了。下一步做什么?什么是开题?为什么要开题?开题报告怎么写?怎么准备开题活动?有的老师说:这么复杂,头都大了。但是经常做课题的老师,就会有另外的说法:今年我要聚焦某一问题,好好研究一下子。还有的老师说:今年没有课题做了,心里空落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说法?在这很大程度上,这和教师的工作方式有关。下面,和老师们谈一谈相关的话题。一、为什么我的课题不能立项每当课题发布后,有的老师就会:为什么我的课题不能立项?我看网上发布的课题还没有我这个题好呢,为什么就立项了?这当然是教师的自我判断。其实,课题能否立项:一方面和课题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前瞻性等有关;也和评审专家的专业、视野、关注点有关。所以评审时,聘请多个专家同时看一个课题,是有道理的。专家都打出了高分,肯定就立了;专家都打了低分,自然就立不了。所以课题立项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能够立项确实让人欢欣鼓舞,没有立项也无需沮丧。不立项的课题,如果通过扎实的研究,也可以取得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好,我们把话题拉回开题这件事情上来,就有关问题交流交流。二、什么是开题所谓开题就是一项课题取得立项后,在正式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对研究活动进行的具体设想和规划,也就是对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人员分工、预期成果以及课题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并征求有关专家、学者、同行意见,这样的学术活动就是开题。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大体可以明白开题是怎么一回事。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概念,可以拎取一些关键的语句:第一,开题是立项之后、正式研究之前要做的事情。第二,开题是对研究活动再次深入且具体地设想和规划。第三征求他人意见,完善研究方案。三、为什么要开题初做课题的老师会问为什么要开题?不开题可以吗?我们教师自行搞一个小课题或微型课题,可以不用开题。有个选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于是就做起来了。但是上级科研机构审批立项的课题,还是需要开题的。开题的目的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课题负责人角度看,开题活动是对课题研究工作再一次的深入思考,对研究活动进一步具体设计和规划,力争使研究有序有效推进,取得预期成果。文喆先生讲:“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 完善研究设计。”二是从科研管理部门角度看,给予立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课题有一定的价值性,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意义,纳入某一区域教育科学规划管理范畴,给予资质证明或经费支持。开题是科研管理部门重要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四、开题论证和申报论证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绝大多数教师还是比较明确的,申报论证的目的是说服评审专家,赢得立项;而开题论证的目的是为了征询意见、完善计划、更好地开展研究。可见,两个论证的指向不一样。有的老师会问:申报论证中的“课题设计论证”和开题报告结构一样吗?写法上有什么区别?我们来说一下这事。下图,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研制的课题申报书中的“课题设计论证”的结构,总共13项。对于这个结构,很多老师都记忆犹新,很烧脑,没少受折磨。上边的结构解决的是申报的问题。申报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说服评委专家,让他们对我这个课题表示理解和认同,最终得以立项。我们还原结构背后的问题:你研究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个专题有人什么研究过吗?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你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何在?你研究的目标是什么?你是通过怎样的内容来达成目标呢?你怎么能说服我,你这个研究就能解决你的问题呢?你能说一下你的课题有哪些创新的东西吗?好,你打算怎么研究?说说你的思路和方法,把你的研究框架模型给我看看。最后,请你把研究步骤给规划一下。以上问题,申报者都想清楚、写清楚。写出来专家能够看明白,立项的可能性就大增了。到了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就要从申请立项的重心,转移到研究的重心上来。那么,研究的重心是什么呢?就要突出目标、突出内容、突出方法、突出步骤、突出分工、突出成果。有的老师问:既然突出以上这几个方面,是不是就只写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呢?不是的。开题论证报告做为一种规范性文本,还要保证其文体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所以,给大家一个结构。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出,开题报告和申请报告还是有一些变化,如结构顺序有变化,研究的价值、拟创新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没有了;多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预期研究成果、附件等。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可以这样讲,虽然有些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况且,开题报告也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有的会根据要求不同而有所取舍。比如技术路线对于课题研究就很重要,在开题报告里也可以写上。有的开题报告结构中,还有理论依据这个板块,也可以写上。无论怎样变,开题报告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变化:即你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你怎么研究?你研究出来的成果是什么?五、开题报告的各个部分怎样写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现实的问题,如果你在选题申报时,写得比较规范,准确,在撰写开题论证时,就会比较省事。如果在申报课题时,论证得比较马虎,在开题论证时,就需要一并搞清楚。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地说吧。(一)研究的背景所谓的研究背景就是提出问题,即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在申报论证时,我们写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在开题报告时,对此再度进行思考: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进行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应该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时刻提醒我们,初心不变。如果在申报时思考得很成熟了,表述没有问题,可以用到此处。1.选题缘由所谓的选题缘由即研究目的,我们从三个角度写:第一,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重大会议、重要的教育文件要求的角度撰写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二,从当前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立德树人、课程标准等方面,选取恰当角度的撰写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从教育教学现实的具体问题出发,撰写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我们的研究通常都是扎根于实际问题,只有产生了问题,我们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因。所以解决现实问题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重要追求。选题目的在表述时,总的逻辑是:宏观-中观-微观,从理论到现实这样的逻辑来撰写选题缘由。2.研究意义什么是研究意义?所谓研究意义,即该项研究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和现实工作带来的影响。影响大则意义就大;影响小则意义就小,没有影响也就没有意义;负影响就是反向意义。如何写好意义呢?依据预期成果谈意义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路径。在写意义之前,先要判断你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再思考这个成果产生的影响。然后从对理论的影响和对实践的影响两个角度来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一,理论意义所谓的理论意义,也有称为学术意义,即所形成的成果,在理论上有哪些突破与创新,对丰富相关理论有哪些作用,是验证性的,还是独创性的,要说清楚。第二,实践意义所谓的实践意义,即所形成的成果对改进自身工作有哪些帮助,对其他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哪些启示。还有的课题研究对教育政策的制定、行政决策的走向产生一些影响,这也是可以写的。可以称其为政策意义或行政决策意义。(二)文献综述文献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逾越的环节。1.什么是文献综述所谓文献综述,就是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研究中,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关键词等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对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叙述、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2.为什么要做文献课题做文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从他人研究中寻找思路。相关的研究看得多了,即使起初不会研究,也变得会研究了。二是借鉴他人成果为我所用,借鉴不是抄袭,成果发表出来的价值是什么?就是推广,就是让他人借鉴。我们借鉴过来,在自己的教育场域实践,这是应用研究,不是抄袭。如果查阅文献的目的不是应用,而是改头换面去发表,那就涉嫌抄袭了。三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再创新。由于实验场景的变化,科研成果和经验都会随之变化或调整,这就是教育科研的最大的特点。3.开题报告中的文献与申报书中的文献有区别吗两个文本中的文献没有本质区别,检索方法一样,检索内容一样。两者唯独不一样的,就是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对研究的问题可能又有了新的认识,文献资料可能更丰富了。文献综述的水平应该再上升一个台阶。如果你认为在申报时,你的文献已经很成熟了,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那就直接拿到这里来用。4.文献检索的重点和技巧在开题阶段的文献检索更要突出概念的检索,突出理论的支撑,突出相关成果的检索。文献检索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比如“两先两后两关注”,即“先期刊后网络,先近期后远期,关注硕博论文、关注专题综述。(三)概念界定1.什么是概念概念包括两个部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或表现形式。 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市场上用于交换的汽车、房子、食品、电视......等等。2.怎么界定概念呢界定概念方式是这样的:内涵的界定是概念种差+临近属;外延的界定是列出概念外在的实际形态,如,范围、表现形式等。可以这样讲:概念是理论思维和理论表达的基本单位。一切研究都离不开概念,一切研究都始于对概念的界定,概念创新是研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3.核心概念的数量与界定事项一般情况下,核心概念来源于课题,一个课题有1~3个核心概念就可以了,核心概念不会也不应太多。如果核心概念太多,则难以区别主次,也难以理顺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界定概念的数量由课题负责人决定,核心概念原则上必须界定,一般性概念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来决定是否界定,不宜太多,3~5个即可。概念一旦定界下来了,就不要再变了。如果变来变去,就会犯严重的逻辑错误。笔者做过一个研究,关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核心概念。关于研究性学习有两个种界定:一方面它是综合实践课程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国家必修的课程。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要在一个课题里,两个概念混用,一会儿是课程,一会儿是学习方式,就会使课题研究就陷入混乱。4.概念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核心概念在课题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课题研究的灵魂。核心概念可以直接切割出课题研究的边界、研究的范畴。 课题组要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通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可以一目了然。 核心概念关联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诸多要素。所以,课题研究必须高度重视对概念的研究。5.把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放在一起写可以吗一般来讲,不建议混在一起写。课题研究中的概念,最好和文献综述并列为同级标题撰写。最终,课题组要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因为概念在课题中的地位特别重要。但是在文献综述的文段里,可以综述以往研究者提出过的概念界定,一般讨论3-5个学者的界定就可以。(四)研究假设1.什么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相关文献、实践经验,对研究问题的规律、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研究之前的预先设想的、暂时的、有待验证的结论,是研究者所希望得到的某种结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研究假设的过程,研究假设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2.研究假设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课题研究系统思考和反复论证的结果。表述研究假设就是要把解决问题的诸多可行性举措、路径、策略、方法摆出来,依据研究者的视野对这些自变量进行评估、遴选、归类,建立起研究模型。有的教师问:答案都想出来了,还用研究吗?当然要研究,研究就是验证你提出来的诸多答案是真还是伪,是不是能够解决你工作中的问题。预设的答案从哪来?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从文献中来,二是从实践中来,三是从讨论中来,四是从专家那来,五是从同行那来。3.研究假设怎么表述一线教师特别希望给个模板,一般性的写法如下:课题组认为,如果通过……的方法(策略、途径、方式、工具等),就可以促进(解决、提高、改善等)……(五)研究目标1.什么是研究目标所谓研究目标,用比较直白的话讲,就是经过研究后,能够得出来的用以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工具等具体指标。2.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的区别有时,一线教师将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搞混。其实,两者在科研领域确定存在较大差异,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为了区别,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如下:研究目的与研究目标差异比较表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是不一样的。目标是可量化、可测评的指标。而研究目的则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还有两个概念,有时也会跳出来干扰一线教师搞研究:一是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必须澄清,研究目标既不是教育目标,也不是教学目标。都不能混为一谈。3.研究目标撰写的思维逻辑有的教师问,研究目标怎么确定呢?其实还是有一些思路的,下面,给出三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第二步:针对现实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第三步:将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归纳转化,形成研究目标。4.不恰当的研究目标我们举一些例子,下面研究目标的表述是不对的。(1)促进学生发展(2)促进教师发展(3)促进学科发展(4)促进学校发展这种大一统的目标,太空泛,也没有实在意义,似乎放在哪个报告中都可以,这样的研究目标是不成的。我们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以上不是研究目标,应该是研究效果的表述,也可以认为,是课题研究追求的目的。当然,这种过于笼统地表述研究目的也是空泛。(六)研究内容1.什么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解决研究问题,达成研究目标,所设定的具体研究事项。研究内容是实现研究目标的载体,也是研究目标的具体化。有什么样的研究目标,就应该配套写出相应的研究内容。一般情况下,研究内容的数量不能少于研究目标的数量。2.如何分解出研究内容在这里提供三个分解出研究内容的策略。(1)从核心概念出发分解研究内容的策略课题的核心概念是一个课题的关键所在,抓住了核心概念,并且分析出核心概念的外延、要素、特征等,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解出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从现实问题出发分解研究内容的策略一线教师做课题主要是着眼于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回到现实问题进行思考。(3)“现状+方法对策+评价”分解研究内容策略这是分解研究内容的一个模板,现状+方法对策+评价,反映了研究内容的一般逻辑,需要在具体实践中灵活运用。“现状+方法对策+评价”模板构成了研究内容的三大板块。(在这里不提供案例了,可以百度搜索“课题申报:如何撰写研究内容”。)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没有固定的模式,有时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会有多种分解方法,但是分解的内容要基于解决的问题,基于理论上的逻辑。需要提示的是,在分解研究内容时,为了避免研究内容的交叉冲突,不宜同时选择多个标准分解研究内容。(七)研究方法1.主要的研究方法一线教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行动研究、实验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成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本分析法。在此不一一解释,其中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严格讲是一种研究方式,因为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会运用到其他一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交叉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开题报告中研究方法的表述在开题报告中,将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一一对应起来,就可以了。这个没有什么玄妙之处。3.科研方法使用的问题教育科研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在一线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中,研究方法往往会出现不少问题。有的时候是科研方法使用不对头,有的时候以工作的方式推动研究,而不是运用科研方法推进研究。比较典型的情况是,组织大量的培训活动、参观活动、学习活动、听课活动,却不见实际的研究行为。 从本质上讲,就是科研方法不会使用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给个思路,就是回归问题,弄清研究目标和内容,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再重新出发,这时再探讨研究方法,就可解决无科研方法的科研活动了。可以一试。(八)技术路线笔者认为,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对技术路线进行再设计。因为技术路线图对于理清研究思路是非常重要的。1.什么是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是以研究假设为核心,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有机组合起来的逻辑结构。在这个概念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一个是“以研究假设为核心”,二是“逻辑结构”。要想理念技术路线,就是需要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2.技术路线的作用技术路线对于课题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技术路线能够体现出课题研究的思路。其二,技术路线能够体现出研究方法的使用问题。其三,技术路线能够把研究过程中诸多要素的逻辑关系呈现出来。3.技术路线的呈现方式一般情况下,技术路线要以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称其为技术路线图。把研究过程中的诸多要素,放在一张图中,呈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问题用图来表示,最容易说问题。最上端是课题名称,中间四块是四项研究内容,左边是研究方法,右边是研究成果。从上到下是课题的研究顺序。这个技术路线基本体现了研究假设和各要素的逻辑结构。(九)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来源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二是研究方法,三是成果的形成。建议不要把重点和难点写得过多,写得太多就区别不出来所谓的重难点了。这个问题无需多论。(十)研究步骤和人员分工1.研究步骤的常见问题研究步骤这一板块是处于开题报告论证的结尾部分,从教师心态考虑,马上就写完了,于是一些教师套用一些模板,如“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写上“查阅文献、组织教师培训、开展听评课活动、经验交流、梳理成果”等,把时间安排一下,就草草收兵。这样写的步骤,没有什么实质意义。2. 什么是研究步骤研究步骤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落实研究内容的工作流程及安排。研究步骤是研究思路的具体化,是验证研究假设的全过程,是研究成果形成的重要依托。3.选题报告中的研究步骤与开题中的研究步骤有什么区别课题申请报告书和开题论证报告书都要写研究步骤,两者有区别吗?在课题申报论证中,评审专家重点看选题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指标。研究步骤体现的是可行性问题。在开题论证报告中,专家会对研究步骤高度关注,因为课题已经立项了,马上就要开工研究了,研究步步骤是开工图纸,所以研究步骤就要写得具体明白,要将研究内容精准分解到研究步骤的各个环节,用以指导随后的研究工作。4.怎样撰写研究步骤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把所确定的研究内容落实到研究步骤中,明确时间节点,分解研究任务,责任到人。还是举一个例子:(十一)研究成果关于预期研究成果,在开题报告中是最后的部分,我们都要出哪些成果呢?这时,要回到研究目标。所有的研究目标,严格意义上讲都要跟进研究成果。可以是调研报告、可以是论文、可以是案例、可以是专著,最终要有一个研究报告。力求是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把这些成果性东西写具体。为了减轻负担,我们会把这些成果分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完成。可以安排两个阶段,一个是阶段研究成果,一个是最终研究成果。还有一些固化的、过程性的成果,做成辑录,如管理手册、教材、教案、学案、学生成绩等。这些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学术上的科研成果,而是成果的载体,也可以称其为证明课题研究成果的固化物。(十二)开题报告的附件开题报告时,为了保障开题工作的质量,提供前期准备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量表、子课题方案等。一并提交专家、同行,供大家参考讨论。以上是开题报告的撰写及相关思考。请批判。
每每面临着毕业,大家总是难分难舍,因为随着我们共同走过数年的同学们,朋友们,将要大家要各奔东西了,也许大家不再遇到,也许大家很难再遇到,因此每一次毕业的时候都带有一丝丝忧伤和留恋。毕业对于有的人来说很有可能是一生都再难相遇了吧。为了完成此次美好的旅程,毕业论文预期目标要怎么写便成了,必不可缺的部分。毕业论文预期目标要怎么写第一步要把在准备工作之中收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包括研究课题名字、研究课题内容、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参与人员、组织制定和分工、大约需要的时间、经费预算的估算等。做完准备工作,再分析毕业论文预期目标要怎么写。首位是文章标题的拟定。研究课题在准备工作上早已确定了,因此论文开题报告的文章标题是轻轻松松地,把你分析的研究课题直接写上就可以了。其次就是内容的编写。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大家的研究课题要分析的是什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当描述自己在此次分析中想要做到的境地或想要获得的结果。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部分,应当指出本课题组有关于解决本研究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流程等。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自然就是本研究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流程来做到分析的目的。六、研究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应属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层面,但也不容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确立自己的工作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卸责任,甚至有时候就会做重复劳动。七、研究课题的经费预算估算,一个研究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部分经费预算来启动。课题研究的背景。论文查重所谓研究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研究课题进行分析,因此有的研究课题干脆把这部分称为“问题的指出”,意思就是为什么要指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指出这个研究课题。以上便是研究课题要怎么写的部分要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大家还可以一起讨论问题,谢谢大家的支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83%受访者认为一年内所在城市能恢复疫前水平,62.3%的受访民企员工预期企业疫后经营情况会不同程度变差。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疫情好转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大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疫后经济生活预期调查》(下文简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认为,一年内所在城市能恢复疫前水平;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悲观情绪较少;而在三类企业(国有、外资/合资、民营)中,民营企业员工对疫后企业经营状况预期比较悲观。超五成受访者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民营企业员工比较悲观中国爆发新型肺炎疫情之时,严重干扰了我国一季度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开展。疫情对餐饮、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冲击明显;企业停止生产、商铺停止营业、国内外订单取消等现象极为普遍。令人意外的是,在很多企业停止生产、没有复工的前提下,我国民众对疫后所在单位能否恢复到疫前经营水平的问题中,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调查显示,5.4% 受访者认为能很快恢复,38.6%受访者认为一段时间内能恢复,32.4%受访者认为视情况而定,持保守态度,只有3.6%受访者认为所在单位的经营水平无法回到疫情水平。尽管受访者普遍对所在单位的经营状况抱有信心,不可忽视的是,很多受访者认为,在疫后一年内,所在单位会存在减少员工福利、小幅度降薪行为。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的民营经济影响较大,这和民营经济本身的特点有关。大部分民营经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也较差。因此,在三类企业(国有、外资/合资、民营)中,民营企业员工对疫后企业经营状况预期比较悲观,62.3%的受访者预期企业疫后经营情况会不同程度变差。民众对城市快速恢复到疫前水平有信心,但也担心疫后会通货膨胀疫情之下,生鲜电商平台顺势崛起,填补了民众对物资匮乏的惶恐。由于物资供应充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线下菜市场、超级市场均未出现民众大量哄抢物资、哄抬物价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在重灾区武汉,出现了短暂的哄抬物价情况,在有关部门的管控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作为百姓“菜篮子”的生鲜电商平台直通社区,极大地提高了民众购物的便利性和幸福感,也令民众对城市快速恢复到疫前水平有了充分的信心。究竟疫后多久,城市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有高达83%的受访者认为,一年内所在城市能恢复疫前水平。对疫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更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悲观情绪较少。当然,受访者也有一定的担忧,66.3%的受访者认为,疫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风险。餐饮业有望迎来复苏回暖 旅游业恢复较慢在我国疫情全面爆发之时,正值旅游旺季、消费高潮期,而餐饮业、旅游业同时摁了暂停键。疫情对餐饮、旅游业造成很大冲击,但同时也倒逼这些行业进行创新,催生了很多新业态和服务新模式。在民众无法出门用餐,餐饮店不能堂食的情况下,餐饮行业开创了无接触配送。疫情特殊时期,点外卖不敢见到“外卖小哥”,“无接触”外卖配送模式赢得用户信赖,解决了外卖配送的“最后100米”。尽管有外卖吃撑,对于餐饮业来说远远不够。疫情结束多久,民众会到餐饮店里就餐呢?餐饮行从业者迫切想得到答案。随着中国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很多餐饮行业都开启堂食,和疫前相比较,就餐人数远不及往日。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外出就餐并不排斥。有73.8%的受访者会在疫后3个月后普遍选择外出就餐,餐饮行业有望恢复繁荣。为了刺激旅游消费,旅游业快马加鞭发福利、出政策。数据表明,三亚市各大景点和酒店发布了大量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酒店房价直接半价销售,有的甚至三四折;航空公司也推出超低价机票,比如上海飞三亚的机票,仅90元,北京飞三亚的机票也只要300元。另外,旅游行业不搞“一刀切”,疫情高风险地区旅游景区暂缓开放,疫情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景区开放由当地党委政府决定。民众虽然在家隔离许久,按理说应该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是对于旅游,受访者并不热衷,主要原因还是忌惮新冠病毒。调查显示,31.6%的受访者两三个月之内不会考虑出游,26.3%的受访者半年内不会考虑出游,还有14.4%的受访者一年内不会考虑出游。对于境外游,疫情完全结束后受访者出国游首选日本,其次是欧洲。66.3%受访者表示会更多的储蓄10年前,大多数中国人都爱储蓄,西方大多数人则是提前消费。而随着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网贷平台的推出,中国人在超前消费理念下,开始弱储蓄。数据显示,中国的90后以及00后已经占据总人口的24%,他们将主导未来5~10年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格局。数据分析机构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86.6%的年轻人都在使用信贷产品,年轻人平均债务收入比(即负债率)为41.75%,只有13.4%的年轻人零负债。根据汇丰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1850%,该群体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即“90后”人均负债多达12万元人民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次疫情也给负债累累的人当头棒喝。调查显示,66.3%受访者表示会更多的储蓄,57%的受访者投资会更保守一点。同样,这次疫情也让很多民众开始有了危机意识,知道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有77.6%的受访者会学习一项新技能,有75.5%的受访者会更多的读书。
也就相当于一个论文简洁介绍,那我们该如何开展写作呢?开题报告部分学校是有指定要求,但有些学校也没做详细说明,没详细说明基本理解不重要,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开题报告的写作的技巧有哪些?论文的开篇报告,是为了更准确地帮助读者理解论文。开篇报告主要是确定论文主题的大方向。开题报告详细要求如下:首先,要注意的是论文的开题,专业,姓名和导师等信息,看名称是否表达准确、规范, 名称以简洁为主,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其次,要指出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恰当的实际理论,开展讨论分析研究的要清晰明确,不应模棱两可。再次,要阐述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实践价值、科学价值、研究内容,如何解决现在这个问题,即使出现这样的问题,能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国内外现状研究是怎样的等等。因此,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撰写开篇报告时,我们主要需要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描述和讨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容易理解论文的写作意义。从以上介绍的这些方面,开展开题报告写作,讲论文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基本上就能创作出一篇不错的开题报告。作者:paperfree论文查重
吉利德科学发布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结果披露时间表,预期在4月底发布针对瑞德西韦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开放标签研究的结果。这项随机的临床试验,已经完成全部的患者入组,研究将比较使用瑞德西韦5天或10天后的治疗结果和安全性。预期在5月底获得对中症患者的开放标签研究数据,该研究将对比患者使用瑞德西韦5天、10天以及接受标准治疗的结果。预计5月底还可以获得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的瑞德西韦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数据。
教师在课题申报论证时,需要撰写“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对此很多老师都非常犯难。什么是选题的意义?什么是研究价值?两者有什么区别?如何撰写“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的认识,和老师们交流一下,希望大家不再为此纠结。供批判。一、案例引入笔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照片,这是一项发明:在女士鞋的鞋尖处撑起一把小伞。是出于美观,还是出于实用?我们不得而知。于是我们:这项发明的意义何在?价值何在?按照正常的逻辑,我们的回答便是:这项发明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也没有任何价值。确实是这样。那么,笔者两个问题: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回答主要针对什么而言?这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回答又主要针对什么而言?我强调的是“主要”。我们试着解题:从意义角度看,这项发明绝不是女士鞋的真正创新,它对女士鞋的样式改革、对制鞋方式、制鞋工艺没有任何影响,这种发明只是哗众取宠。所以这项发明没有任何意义。从价值角度看,这项发明不会有市场,对企业效益不会带来任何增长,对企业工人也不会带来经济效益,也没有解决消费者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人从中受益。所以这项发明没有任何价值。我们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感受到:意义主要是针对某一事物产生的影响而言。价值主要针对某一事物产生的实在经济效益而言。这个极端的例子,由此引出下文,我们对相关概念进行逐一分析。二、意义和选题的意义(一)什么是意义笔者认为,意义是指某一事物对相关领域某些方面产生的影响。如果产生正向影响,就会有积极意义;如果产生负向影响,就会有消极意义。如果没有产生影响,也就不会有任何意义。(二)什么是选题的意义所谓选题的意义,该选题的预期成果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方面产生的影响。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概念,有几个关键词要注意。一是预期成果,二是相关领域的某些方面,三是影响。我们逐一分析——“预期成果”强调“选题的意义”是针对成果而言的。就如同那个鞋尖有小伞的鞋,这个成果出来了,我们才好对其意义进行判断阐述。没有预期成果,我们不好判断其意义。“相关领域的某些方面”这个概念表明,“选题的意义”是有限的,其意义只在于你课题的研究领域,不要无限放大它的意义。“某些方面”,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在教育理论方面、教育实践方面,教育决策方面等。“影响”强调的是预期成果引发的变化。这个概念只要抓住以上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握其实质。(三)选题的意义如何表述从前文论述可知,选题的意义需要从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决策三个方面阐述预期成果所带来的影响。那么,我们怎样写选题的意义呢?如下阐述:1.对教育理论层面的影响,主要写该项研究对原有理论是补充、是创新、是佐证、还是完善?2.对教育实践层面的影响:主要写该项研究在教育实践方面有什么与众不同?这种不同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是丰富实践,是提供案例,是创新方式?3.对教育政策层面的影响:主要写该项研究给教育行政决策带来哪些新建议,提供了哪些参考?(四)选题的意义撰写案例分析我们拿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解释。比如这个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研究”(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小学)该选题的意义怎么写呢?1.弄清选题的预期成果是什么课题组提出这个选题预期成果主要有三个:一是厘清“问题解决学习”及“问题解决学策略”这两个概念,通过研究给出具有可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界定。二是探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的使用原则、实施步骤、教学模式。三是探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分析预期成果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决策产生的影响对教育理论影响:课题组认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线教师开展“问题解决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策略”两个概念的研究,对相关理论研究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对教育实践影响:课题组探索出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的使用原则、实施步骤、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对教育政策的影响:本课题是在认真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确定的研究专题,课标中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突出问题解决学习策略,本研究是对课标的一种回应与实践,希望成果对完善或印证课标起到一定作用。三、价值与研究价值(一)什么是价值所谓价值是以普适的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效益层面的判断。如果这个事物给人们带来的效益大,好处多,则该事物价值就大;反之价值则小。(二)什么是研究价值所谓研究价值是指依据相对客观的标准,从效益的角度判断一项课题的预期成果给相关人员和相关方面带来的好处。我们会发现,“研究价值”与前边的“选题的意义”,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针对预期成果而言。确实如此。如果不针对预期成果,课题研究的价值便无从谈起。研究价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有一个可供参照的客观标准,没有标准便无法判定其价值大小。一般情况下,这个标准可以是一个普适性的客观标准。如果找不到一个普适性的客观标准,我们一线教师可以确定成果的受用范围,如在本区域、本单位范围内。有了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或范围,再谈该项课题研究价值,就比较具体了。(三)研究价值如何表述研究价值的撰写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首先,要明确该项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其次,建立一个恰当的标准参照系或受用范围。第三,将研究的预期成果纳入确定的标准参照系或范围中进行权衡。第四,分别写出这些预期成果给相关人员或方面,带来的效益和好处。研究价值表述的常用引导词:有助于……;为……提供……;对……具有……;使……;相关人员包括:与该项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人员、参与教师、被试学生等。相关方面包括:区域教育改革、学校教育改革、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四)研究价值撰写的案例分析还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研究” 这个课题为例1.研判该项课题的预期成果课题组提出三个预期成果:一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形成具有指导和操作性的概念。二是关于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的使用原则、实施步骤、教学模式。三是探索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分析该项预期成果给相关方面带来的效益或好处以是预期成果对哪些相关人员和相关方面有好处呢?经过分析,这些成果可能会对小学道法课教师和学生有好处,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有好处。于是,我们分别进行阐述。(1)对小学道法课教师:问题解决学习策略是课程标准所出来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但是调研发现,这一教学策略并没有引起道法课教师的重视,很多道法课教师没有系统研究过,使用时也很随意。所以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对一线道法课教师会有参考作用。(2)对学生:问题解决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也是该研究的最为直接的受益群体。(3)对学科建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为统编版教材,使用时间相对较短,探索这一学科的实施问题,尤其是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问题,对学科建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研究对区域或本校的道法学科建设价值重大。四、“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区别与联系以上从概念、写法和应用三个层面对“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两个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意义是就某一课题成果产生的影响而言。价值是就某一课题成果的效益而言。意义伴随着成果而产生,成果一定,意义也就定了;你左右不了意义的大小,意义需要人们去发现。价值也是因成果产生的,但是价值大小是会因人、因时、因境而变化,这个成果对这一群体有价值,而对别外一群体可能就没有价值;这个成果在这个学校有价值,在那个学校就没价值。还有,在一线的教育科研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项研究的成果非常有意义,但是暂时没有实用价值;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线教师开展的科研,没有多大的影响力,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实用价值很大。最佳状态是:我们希望一线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既有意义又有价值。还要提示一句,不要将“选题的目的”与“选题的意义”弄混。有的教师很气愤,申报课题时被这些概念给折腾得晕头转向。其实,我们教师所教的任何一个学科,都离不开概念,对概念进行界定应该是我们的专长,概念毕竟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以分析,个人观点,供批判。(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雨,对于地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天气现象,有了雨水的滋润,地球上的陆地得以保持湿润,植被得以生长,也形成了地球水循环。不过,近些年,极端暴雨的频频出现,也造成了许多城市洪水泛滥、江河湖周围居民遭受洪水威胁。这种雨的不正常,是地球气候变化的缩影。我们地球的雨下得越来越极端了,洪水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美国宇航局(NASA)最近公开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地球的雨不仅越来越不正常,而且下得也越来越多,这个增加的速度已经超出科学家原有的预计!在这项研究中,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地球低纬度地区的雨会越来越多。不过,与观测到的热带地区的云量相比,此前美国宇航局进行模拟的数据低估了云量改变的速度,可能低估了热带地区未来的降雨量。热带地区正在出现的云量改变是气候变化的产物,这将显著影响到地球的热量平衡。云作为大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影响地球大气从太阳吸收的热量和地球散发的热量。地球热量失衡,将使得有更多的雨落到地面上。美国宇航局一位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大规模的云量改变非常危险,它是气候变化的产物,也会影响气候,其将导致气候变得更暖,这又是一个循环,变得更暖的气候将再度使得这一切变得糟糕。更多的雨、更温暖的气候、更极端的天气,科学家很难想象,未来地球的气候将变成什么样,因为这一切已经走向了难以预料的方向。
瑞德西韦在中国的临床试验,一直备受关注。4月29日晚,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论文《瑞德西韦用于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试验》。昨天,主导这项研究的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王业明在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呼吸界》上发表署名文章,七问七答详细解读了瑞德西韦临床试验过程及结果。问题1:瑞德西韦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试验的概况如何?答:1月31日临床试验方案通过伦理审查。自2月6日开始,在湖北省武汉市共计10家医院启动瑞德西韦针对重症患者的临床试验。这是针对瑞德西韦的全球第一项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进行并完成分析的临床试验。研究后期,因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截至3月12日后再未筛选到合格的受试者。3月29日在数据安全和监察委员会(DSMB)建议下,研究者根据试验方案设计的「试验终止标准」停止了临床试验。问题2:该临床试验主要的结果是什么?答:按照研究设计的给药方式,与安慰剂组相比,瑞德西韦组在临床改善时间方面平均缩短2天;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平均缩短4天,但以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28天死亡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核酸载量和病毒转阴率也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来说,研究结果显示,瑞德西韦未达到研究方案设计的预期疗效,同时因为本临床试验没有完成方案预设的样本量,无法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结论。在安全性方面,瑞德西韦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该药物安全性良好。需要澄清的是,论文客观披露了重症患者中有更多的不良事件,也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可能主要与疾病进程本身相关,并不一定与试验药物有关。另外,不良事件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有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才能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3:如何看待该试验结果?答:1.虽然本试验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不意味瑞德西韦失去了研究价值,只能说明该药物在我们设定的条件下在目标人群中未达到研究方案设计的临床效果。2.本试验的阴性结果可能有多个原因:一个是研究未达到预设的样本量,导致统计把握度不足。另一个原因是,本项研究除瑞德西韦和安慰剂外,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标准治疗。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疾病诊疗方案不断完善,救治水平也明显提高,这也可能掩盖了瑞德西韦发挥的作用。3.瑞德西韦最佳的起效时间尚未明确。首先,抗病毒药物需要越早使用越好,瑞德西韦在病程更早期应用时的临床疗效还有待探索。其次,出于安全性考虑,该临床试验采取了相对保守的试验药物剂量。是否可以尝试更大剂量的治疗(例如200mg/天),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多种安全性良好的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总而言之,本试验结果虽未显示瑞德西韦在新冠肺炎治疗中预期的疗效,但在早期治疗和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中仍可能有其潜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问题4:该临床试验的试验设计有哪些特点?答:这是全球第一项严格遵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科学,试验过程规范,方案依从性高,质量监查严格。研究针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对病例入组时的发病时间有严格要求(第一次用药在起病之后12天内)。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是患者临床改善时间,次要指标包括28天病死率、随机后的第7、14、21和28天6等级分布、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等。另外,针对抗病毒药物还着重观察了两组病毒载量的变化,首次报道了下呼吸道病毒滴度变化。问题5:该临床试验如何确保受试者的权益?答:首先,该临床试验项目在启动前获得了中日友好医院等各参与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委员会按《赫尔辛基宣言》和GCP要求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其次,受试者充分知情同意,试验过程中参加本试验的受试者随时有退出试验的权利。第三,该项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按2:1随机分配到瑞德西韦组和安慰剂组,为的是让更多患者用到瑞德西韦这一潜在可能有效药物。第四,除临床试验用药外,两组受试者均由临床医生根据最新版诊疗方案依据受试者病情选择充分、有效的标准治疗措施,也包括可及的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等),抗菌药物,呼吸支持治疗等。第五,临床试验开始后,研究者组建了由多学科中外专家组成的5人独立数据安全和监察委员会,定期对累计收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进行独立评判,确保试验受试者的安全及临床试验的完整性。问题6:是不是因为临床试验设计过于严苛,导致患者招募困难?答:首先,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快速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导致治疗性研究终止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研究方案中就规定了若疫情得到控制可以终止本试验。其次,在设计之初,就严格考虑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12天是经过对患者病情规律了解后确定的。我们最早第一篇发表在《柳叶刀》新冠肺炎的论文以及后续的研究均显示患者从发病到加重为重症或危重症大概在10-12天左右,因此设置12天是合理的,是希望让患者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第三,3月12日后本试验无法招募到合适受试者,曾有建议我们放开发病时间的限制。本着坚持科学性优先,兼具可行性的原则,研究者对当时参加研究医疗机构的患者进行了排查分析。发现当时较多患者已经处于恢复期,即使放开时间限制,也难以扩大入组,还将对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造成困难。问题7:对今后的临床试验有什么启示?答:1.在疫情的应急情况下,社会各界和研究者对寻找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意愿十分迫切,而且探索有效治疗措施的时间窗极为狭窄,面对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快速确定有效治疗药物十分困难。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充满挑战,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却是评价潜在价值药物的金标准。2.瑞德西韦作为可能有效的抗病毒新药,获得了全球各界的期望。为有效避免来自研究者和受试者因对瑞德西韦期望所产生的各种偏倚,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控制临床试验期间其它治疗措施的影响,本项临床试验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保障了试验结果科学性和可靠性。3.设置发病到抗病毒用药时间作为入选标准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最佳抗病毒时间尚不明确,根据我们长期以来在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积累的经验,抗病毒药物需要越早用越好。如果研究的目标人群是轻中症患者,需要限定更早的发病时间。4.通过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我们发现基于疾病严重程度等级定义的临床改善或临床恶化是比较可靠的研究终点,因为该终点能够评价患者是否能真正从该药物中达到临床获益。除体现临床意义外,该终点评价相对客观,研究者的主观评价影响较小,可有效减少研究者的测量偏倚。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欢编辑:tf10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国王叫作皮格马利翁,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心中女神的雕像。皮格马利翁是个性格非常孤僻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上,天天与之相伴。终于有一天奇迹发生了,少女雕像从雕塑架子上走了下来,变成了真人,与皮格马利翁厮守终身。很多人用这则寓言来解释预期的力量。预期有一种神奇的心理能量,这种能量在现实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人往往会因为心理预期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推动结果按照预期前行。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你总害怕某件事情发生,那这件事情则必然会发生在你身上。今天第一管理学派就和大家说说,如何让预期产生好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也在实验中证实了这个结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以知名心理学家的身份,随机抽取了一所小学几个班级的学生,并进行了所谓的智力测验。然后告诉有关教师已经筛选出了该学校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虽然名单中所列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8个月之后,两位专家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从原理上讲,虽然教师始终对这份名单保密,但由于他们受到“权威性的谎言”的暗示,潜意识中对名单上的学生充满信心,并通过眼神、肢体、言语等方式传达出来。或许学生们对此没有直接的感知,但在潜意识层面却很容易接收到这样的信号,从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受到教师期许的冲动开始蔓延,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