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云南天文台等在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的星族研究中获进展集报王

云南天文台等在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的星族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蔡伟、研究员赵应和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研究团队对活动星系核(简称AGN)宿主矮星系的星族和恒星形成历史进行统计研究,发现AGN宿主矮星系和正常的恒星形成星系有类似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并发现当AGN宿主矮星系的[O III]λ5007发射线光度大于32万倍太阳光度时,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以及年轻星族在光度上的贡献与[O III]光度存在相关性。AGN与星系共同演化的本质目前仍不清楚,但大部分工作都认为AGN在大质量星系的演化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在小质量星系中,AGN对星系的演化是否起到重要作用存在争论。该研究基于星族合成方法,对目前较大且包含136个源的AGN宿主矮星系样本进行研究。星族合成就是找出与观测谱相匹配且由不同星族线性组合起来的模型谱。研究发现,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有较广分布,分布范围为1千万年到100亿年,意味着这些AGN宿主矮星系多样化的恒星形成历史。然而,所有源质量权重下的平均年龄均大于10亿年,表明这些AGN宿主矮星系的质量主要由年老星族贡献。此外,这些AGN宿主矮星系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与正常的恒星形成星系类似,说明AGN对宿主星系的化学演化产生强烈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同时,通过分析[O III]光度和年轻星族的光度比例、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后发现,当[O III]光度大于32万倍太阳光度时,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如图)。这表明中心区域的恒星形成与AGN活动之间应存在某种物理联系。例如,黑洞的吸积和恒星的形成可以由相同的气体供应,当存在更多的气体时,AGN活动会更强,恒星形成活动也会更强。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论文链接[O III]光度与年轻星族的光度贡献以及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的关系。红色和紫色的实心点表示的是AGN宿主矮星系在每个光度区间内的中值【来源:云南天文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汽修小伙天文台工作:你还有何理由不努力

劲爆!杭州一名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获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七天前,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拉上了帷幕,新一届冠军在这几天中刷屏,没有读过大学、只是一个平凡的外卖小哥,他如何能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冠军?1981年出生的雷海为老家湖南,之所以来到杭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诗词中的杭州太美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热爱诗词的他因为诗词来到杭州。而说到雷海为对诗词的热爱,得益于父亲从小的培养。父亲会把古诗写出来,贴在厨房的墙上,教他朗诵。“他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吧,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雷海为的读书经历比较曲折,前后多次转学,没有读成大学。迫于生计,他做了送外卖这份工作。送外卖,看上去可跟诗词没有一点关系,雷海为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坚持对诗词的热爱和追求。当雷海为最终斩获冠军的时候,董卿说:“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的确是这样。“杭漂”的雷海为总是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背诗词。和其他几个外卖小哥一起租住在朝晖九区一间不足8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里,白天他和其他快递小哥看上去没什么不同,靠一份份取件送件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晚上工友们都玩手机游戏,他就静静地读诗。后来专职送外卖,他的碎片时间更多了,“送外卖有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除此之外就比较空闲了,我就拿这些时间来背诗。”等餐的时刻,等红灯的间隙,他得空就在心里默背,“能背一首是一首,背住了,那一天都很高兴。”有一次送外卖,电瓶车没电了,给车充电的同时,他自己还拿着《唐诗三百首》“充电”。《唐诗三百首》可是雷海为的最爱,他大部分的诗词储备都是由此书而来。雷海为不仅喜欢诗词,也喜欢汉服,学着演奏笛和箫,并且是个金庸迷,在圈子里他有个外号叫“令狐冲”。可以说,侠客令狐冲恰恰是雷海为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期待。他喜欢的诗词风格是豪放型,也常常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先贤,人如其诗。“生活如旧,能不能赢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我能融入这个过程,享受和诗词有关的一切,就很知足了。”这样的宠辱不惊、随性和豁达,是令狐冲与雷海为一致的地方,也是诗词对雷海为的熏陶作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开出梦想的花朵,外卖小哥获得诗词冠军,汽修小伙子也能成为天文工作者。“我想做与天文有关的事情,哪怕是最底层的,只要与天文有关,我都乐意去尝试下。”这是南充汽修工罗亮的话。罗亮本是四川南充一家汽修厂的机修工,从事这份工作的他却喜欢高大上的天文。罗亮在初中之后就喜欢剪裁一些与天文、星空相关的图片,然后贴在自己床头的墙壁上。那些图片都是课本上的,有的是小学自然书课本上的。假期时罗亮还到城里的书店去看一些有关宇宙、天文方面的书籍。虽然因为高考成绩不如意,罗亮没能进入大学学习天文学,但怀着对天文的热爱之心,在大学期间,他利用网络广泛学习天文方面的知识,并且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取名“天象预报”(现名“天文在线”)。大学期间,罗亮在网上也结识了很多天文爱好者,他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罗亮频繁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在网络上搜罗的天文科普知识。截至目前,该微博账号已经拥有了170多万粉丝,发布的微博数量达到4.4万余条。毕业之后罗亮做了一名普通的汽修工,繁忙的工作使他没有精力维护“天文在线”的日常更新,他便试图在网上征集志愿者来帮忙维护。很快得到了一些同样爱好的天文的网友响应,帮忙一起维护他所经营的微博和微信号。而这份汽修工作,罗亮坦言,那不是他喜欢的工作,3年多的汽修工作经历,是自己的天文爱好在支撑着他。即便不喜欢这份工作,罗亮也能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他是我们厂里的劳模,工作踏实,很不错的一个小伙子。”汽修厂负责人杨先生如是说。正如雷海为在每个点滴读背诗词的热情得到了回报,罗亮在每天关注天文的执着也得到了回报。罗亮的一位网友,志同道合的天文爱好者,一位在观测站工作的在读研究生推荐罗亮去天文台观测站工作。开始罗亮以为是玩笑,没想到不久后就接到了来自云南的座机电话。对方对他进行了电话测试,邀请他去做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一名助手,那是是我国最大的太阳观远镜、同时也是世界一流的太阳望远镜(NVST)。去天文台工作?幸福来得如此突然,罗亮异常兴奋,却遇到了来自家人和朋友几乎一致的反对。2018年2月25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一位宋姓负责人,对方在电话里向成都商报记者确认,观测站确实招聘罗亮过去当一名参加科学观测的助手,“职位虽然不高,但是很重要的岗位”。他需要按照科学家指定的目标进行观测记录。“我们很看重他(罗亮)当过机修工这个背景,我们观测站本来有很多机械部件需要日常维护,他过来了刚好可以参与维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招聘并不是盲目的招聘。”如今罗亮已经在天文台工作了,离梦想如此之近,他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或许你已经被柴米油盐磨去了年少轻狂,或许你已经被早出晚归累得身心俱疲,请看那破土而出的小草在春风中吹又生,请看那夕夕都成玦的月儿仍在等待一夕如环,请回想自己曾经的梦想。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梦想不只是花前月下,不只是西餐咖啡,不只是遍游山水,更应该是身处困顿和底层,仍不忘抬头仰望星空,不忘回眸品味过往,更应该是经历过几多风雨,仍愿意相信,坚持下去,梦想终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开出繁盛的花朵。

寒风镇

云南天文台多峰I型X射线暴研究获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团组在多峰I型X射线暴研究中获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研究人员利用RXTE卫星约16年的观测数据,在中子星X射线双星4U 1636-53中找到16个多峰热核暴,为目前最大的多峰暴样本,包括14个双峰热核暴,1个三峰暴和1个四峰暴。此外,研究还发现,大多数多峰暴处于双色图的拐角处,说明多峰暴暴发前暴源处于从低硬态到高软态的“转换态”。据悉,该研究作者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团组硕士研究生李臣,研究员张国宝、王建成等。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云南天文台一般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坐落在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是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综合性研究所,中国南方最大的天文实测基地,中国科学院下属的5座天文台之一。(文章来源:前瞻网)

一两

北大毕业,他放弃出国留学,毅然考上这所大学研究生,背后原因很“真实”!

日前,广州大学发布了"2020级新生大数据报告",本年度录取的研究生总人数为2578人,生源质量稳中有升,生源学校也更加多元,在已录取的研究生新生中,有不少来自"985工程""211工程"及省部属"一本"高校,其中不乏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他们有的是被广大的师资吸引,有的是看中广大的试验设备……本期推送,小编连线了3名同学,同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专业排名全国第四,毅然作出选择马渝铭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于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读研马渝铭放弃了出国留学的选择,走上了考研的道路,并从熟悉的微电子专业转到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从城市选择来说,我首先选择了科技发达的广州。其次,我了解到广州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力很强,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列全国第四,并且我很有信心地认为在方滨兴院士的带领下,这个专业发展得会越来越好。这是我选择广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马渝铭也强调了网络空间安全对于我国的重要性,因此他选择广大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不仅是对自身的提升,也是对国家发展的支持。"我的导师是李亚老师。"在马渝铭看来,李亚老师实力很强,并且经常会提供一些听学术性的报告、参加国际性会议的机会给学生。来广大学习生活半个月后,马渝铭对广大的印象是这样的:"广州大学给学生提供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各方面都特别好。食堂菜品很丰富,繁华的商业中心能够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而作为广州大学城占地面积最大的校园单体图书馆,广大图书馆的资源也十分充足,大大满足了我专业学习的需求。"此外,马渝铭还提到了城北的学生工作室,"这是广州大学为我们在大学城北地铁站附近设置的学生工作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科研的环境。导师也经常建议我们去到工作室进行学习。"在未来的广大研究生学习生涯中,马渝铭希望能收获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科研经验,"在这个阶段,我将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并且发表文章,使自己的科研经历更加丰富,也可以帮助自己得到更多的提升。""追星人"的初心,使我选择天文学张燕坤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于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天文学专业读博"我的导师是陈曦老师。"谈起导师时,张燕坤的眼里闪烁着光芒。在一次天文学术会议上,张燕坤发现陈曦老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想要深造的方向相同,于是决定报考广州大学,成为陈曦老师的学生。陈曦老师是广州大学2017年通过"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至今已在国际权威天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张燕坤表示:"作为陈曦老师的学生,我也要紧跟他的节奏,多发表文章,提升综合能力。"不仅导师的实力很强,广州大学的天文学专业在近两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内地高校第八,师资力量十分雄厚。而且,广大的国际交流项目多、出国留学几率高,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张燕坤。张燕坤的研究方向是星际介质及恒星形成与演变,是目前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张燕坤曾在云南天文台实习,谈及那段实习生活,他陷入了回忆,"一般进行天文观测的地方都是'条件好'的,当然这个条件好指的是尽量远离市区,因为那些地方光污染会比较少,而且要保持无线电静默,手机信号要被屏蔽得足够好。"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有时会使人感到枯燥,但是可以到全国各地参加学术会议、"高冷"的观测活动等,都在保持着张燕坤追星人的初心。如今,张燕坤正在广大学习,"广大与我的硕士研究生院校在节奏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学科水平高,老师要求严格,科研数据多,这些对我来说,是非常足够的了。"张燕坤计划在博士第一年要多读文章,学校的图书馆能给予他莫大的帮助,第二年希望能写出两篇以上的重要期刊论文,完成计划后才可以有接下去的发展。耐心是科研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苏宇畅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目前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现于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读博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后,苏宇畅回国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他觉得"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基础建设还在持续增多"。他之所以选择广州大学作为读博的院校,是因为广大的师资力量雄厚,在科研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学术问题,有学识渊博的老师作为强大的后盾,可以高效的解决问题。另外,广大的试验设备完善先进,比如说全国最大的振动台将会在明年投入使用。此外,广大丰富的书籍和网络资源,都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苏宇畅的导师是崔杰教授,崔杰教授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地震安评一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研究,软土地基处理、地基沉降和侧移分析等。"崔杰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抗震,我对这个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所以就想选择读崔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非常幸运的是崔杰教授也选择了我。""批判性思维、耐心、坚持",是苏宇畅从本科到读研再到如今读博的关键词。"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生活感悟和体会最多的是critical thinking:别人教给我们的东西,需要自己去思考判别才能有更大的进步。耐心是科研路上一个必不可少的"伙伴",苏宇畅结合他的实验经历谈到:"做实验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所以需要我们耐心地去思考到底是哪里出问题,并逐步解决。" 目前,苏宇畅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结构设计,五年的工作实践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但是也遇到了很多实际工作当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地基基础,岩土方向,因此想攻读岩土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掌握更多关于岩土相关的知识,在岩土专业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缘在广大扬帆,相约在未来远航!愿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收获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科研经验,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广州大学成为你的无悔选择!

采苓

天文学专业排名前六的“王牌”大学:五个“985工程”,一个“211工程”

说到天文学,大家是会想到“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连成线”这句熟悉的歌词,还是会想到那些那些苍穹之上的那些星座呢?其实天文学,可不仅仅是观察星星了解星座星云那么简单的。天文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天文学主要是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我国的天文学专业最优秀的几所高校,仅供大家参考。NO.1南京大学 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前身天文学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科建立于1952年,1988年、2001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专业成立于1920年(国立东南大学),是我国培养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包括航天器轨道理论)领域专业人才的主要单位。NO.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科发展始于1972年创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研究组。天文学科现有星系宇宙学、射电天文、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暗物质与空间天文、行星科学等5个中国科学院院重点实验室。2012-2015年期间,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1项、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0项,973项目10项,教育部项目8项,国防项目7项。NO.3北京大学 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是北京大学和美国Kavli基金会合作于2006年6月成立的,并于2007年开始正式运行。研究所致力于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在活跃的学术氛围下,开展前沿天体物理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研究所积极参加理论和观测天体物理研究项目,开发和利用观测设备,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NO.4北京师范大学 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北师大天文系于1960年成立,是我国高校成立的第二个天文系,在天文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科普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天体物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天文系设有天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天文学专业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天文学导论》为国家精品课程。NO.5云南大学 位列双一流、211工程依托于云南大学悠久的天文学研究历史和云南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条件,云南大学天文学系于2013年成立,成为中国高校第5个“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联合培育天文学学科新优势,使云南大学成为国家天文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天文学专业按照教育部和中科院“菁英”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本、硕、博高层次天文人才的培养。NO.6厦门大学 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物理学系、天文学系和生物仿生及软物质研究院。天文学系现有教职工12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2人,助理工程师1人。科研经费充裕,群体成员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和天文联合项目、中科院先导项目及科技部“973”项目等20余项。我国古代就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其实,天文学并不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反而天文研究对于大家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天文学专业的院校盘点就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喜欢天文学的小伙伴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上是天文学专业排名前六的"王牌"大学:五个"985工程",一个"211工程"

勃朗特

云南天文台新星爆发和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方小慧和研究员钱声帮,对类新星型激变双星的长期轨道周期变化展开系统分析,并对双星物质转移过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证实了长周期类新星在新星爆发后,将可能永远不会进入深度休眠期,对进一步探讨新星爆发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类新星是一类高吸积率的激变双星系统,白矮星从伴星吸积物质而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吸积盘。物质以盘风的形式被吹离盘表面必然导致系统的质量和角动量损失,轨道周期的变化分析为研究系统的演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可观测的方式。天鹰座V1315是一颗处于轨道周期空缺上边缘的深食双星系统。前人发现其被新星环环绕,说明早在500~1200多年前它就已经历过新星的爆发。休眠模型认为,新星爆发之后,由于次星被高温白矮星照射而受热膨胀,物质转移率较高,系统进入类新星阶段。随着白矮星冷却,次星的物质转移率降低,白矮星吸积较少的物质而使系统进入矮新星阶段。随后,物质转移率进一步降低甚至停止可能会导致系统进入休眠期。最终,磁滞和引力辐射使轨道距离收缩而使物质转移率重新升高,系统再次经历新星爆发事件,从而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演化循环。从新星爆发到再次新星爆发的整个时标大约是一万~十万年。因此,像天鹰座V1315这样极少数观测到新星环的激变双星系统是检验休眠模型的重要样本。研究通过对天鹰座V1315的掩食极小时刻分析发现其轨道周期正在增加。激变双星的标准演化模型忽略了物质损失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考虑到物质在转移到主星的过程中,会有一定比例的物质以盘风形式被吹离盘表面并带走系统的轨道角动量。研究人员在标准模型的框架下,假设系统的物质转移过程是稳定的,得到了盘风损失率与次星的物质转移率的关系以及与次星的有效质量-半径参数的关系。同时,对一系列有轨道周期长期变化研究的深食系统进行同样的分析,并与标准模型演化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发现类新星的次星普遍偏离热平衡。研究发现天鹰座V1315不仅如此,而且物质转移过程是不稳定的。通过对物质转移的变化率和系统光度的变化率计算,得到该系统的星等下降时标大约是一万年,与观测数据吻合。此时标与前面提到的新星爆发时标一致,但远远超过休眠模型所预测的类新星阶段的时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将不会进入休眠期,而直接进入下一次的新星的爆发。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孤儿怨

云南天文台发现类新星亮度的准周期性振荡和强的吸积盘星风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方小慧和研究员钱声帮等人发现类新星的光变存在准周期振荡,同时证实在此类系统中存在强的盘风。该结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类新星是一类长周期、高吸积率的激变双星,白矮星主星从充满洛希瓣的晚型红矮星次星吸积物质而在自己的周围形成高温的吸积盘。这类激变双星具有与新星类似的物理特征但却没有观测到新星爆发,是研究新星爆发、吸积物理过程和探讨激变双星演化等的天然实验室。六分仪座SW是类新星的一个原型星,这颗类新星有较深的掩食,轨道倾角约78度,轨道周期为3.24小时,刚好处于轨道周期空缺(2-3小时)的上边缘。研究人员用国内中小口径望远镜对六分仪座SW进行10年左右的监测,并结合历史上的观测资料(包括哈佛底板的数据和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的长期测光数据),发现其亮度在大概9.7年的持续增亮之后快速下降,下降时标不到1年,光变振幅大约为0.6个星等。这种约10年的光度准周期性振荡是首次在类新星中被发现,可能是由于白矮星磁场与内吸积盘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这种磁控吸积模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研究人员通过对获得的掩食极小时刻分析发现其轨道周期可能存在周期变化,该现象揭示了六分仪座SW存在褐矮星第三天体。同时,最新数据表明近五年其轨道周期正急剧下降,这是理论模型所预测的磁滞效应所不能解释的。最可能的物理机制是盘风被强辐射吹离盘表面,使系统损失额外角动量,导致轨道周期急剧收缩。支持这个解释的另一观测证据是,系统光度正好在这五年达到了最大并整体处于停滞状态,并伴随有明显的小振幅的振荡,符合盘风模型的预期。光度的准周期性振荡、强的吸积盘星风以及褐矮星第三天体的存在等使得六分仪座SW成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激变双星系统,相关结果对研究双星物质吸积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来源:云南天文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没好死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发现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跃程度存在物理联系

11月15日,记者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科研人员近期在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星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跃程度存在物理联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活动星系核,是河外天体中一类核区活动性很强的星系的核心。活动星系核的主要特征为核活动,其能量产生的方式不同于恒星中的热核反应。目前,天文学界对活动星系核与星系共同演化的本质仍然不太清楚,但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活动星系核在大质量星系的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小质量星系中,它对星系的演化是否起到重要作用仍存在争论。△[O III]光度与年轻星族的光度贡献以及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的关系( 红色和紫色的实心点表示的是AGN宿主矮星系在每个光度区间内的中值)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蔡伟、研究员赵应和与合作者一起,对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的星族和恒星形成历史做了统计研究,结果发现矮星系和正常的恒星形成星系有着类似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并且还发现当其宿主矮星系[O Ⅲ]λ5007发射线光度大于32万倍太阳光度时,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以及年轻星族在光度上的贡献与其光度存在着相关性。研究人员对目前最大的、包含136个源的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样本做了研究,重建了它们的恒星形成历史。经分析发现,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分布较广,分布范围为1000万年到100亿年。这意味着这些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有着多样化的恒星形成历史。此外,这些宿主矮星系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与正常的恒星形成星系相类似,这说明活动星系核不太可能对宿主星系的化学演化产生强烈影响。同时,这些宿主矮星系的星族年龄与[O Ⅲ]λ5007发射线光度的关系表明中心区域的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动之间应该存在某种物理联系,如黑洞的吸积和恒星的形成,可以由相同的气体供应。当存在更多的气体时,活动星系核活动会更强,恒星形成活动也会更强。(总台央视记者 陈坚)(编辑 万宣燃) 【来源:央视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坏信仰

研究证实:长周期类新星在新星爆发后或将永不进入深度休眠期

昆明1月19日电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团队对类新星型激变双星的长期轨道周期变化展开系统分析,并对双星物质转移过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证实了长周期类新星在新星爆发后,将可能永远不会进入深度休眠期。这对进一步探讨新星爆发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天鹰座V1315是一颗处于轨道周期空缺上边缘的深食双星系统,前人发现其早在500-1200多年前就已经历过新星的爆发,是检验休眠模型的重要样本。休眠模型认为,新星爆发之后,由于次星被高温白矮星照射而受热膨胀,物质转移率较高,系统进入类新星阶段。随着白矮星冷却,次星的物质转移率降低,白矮星吸积较少的物质而使系统进入矮新星阶段。随后,物质转移率进一步降低甚至停止可能会导致系统进入休眠期。最终,磁滞和引力辐射使轨道距离收缩而使物质转移率重新升高,系统再次经历新星爆发事件,从而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演化循环。从新星爆发到再次新星爆发的整个时标大约是一万至十万年。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方小慧和研究员钱声帮,通过对天鹰座V1315的掩食极小时刻分析,发现其轨道周期正在增加。此前,激变双星的标准演化模型忽略了物质损失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考虑到物质在转移到主星的过程中,会有一定比例的物质以盘风形式被吹离盘表面并带走系统的轨道角动量。研究人员在标准模型的框架下,假设系统的物质转移过程是稳定的,得到了盘风损失率与次星的物质转移率的关系以及与次星的有效质量-半径参数的关系。同时,对一系列有轨道周期长期变化研究的深食系统进行同样的分析,并与标准模型演化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发现类新星的次星普遍偏离热平衡。科研人员发现,天鹰座V1315也如此,且物质转移过程不稳定。通过对物质转移的变化率和系统光度的变化率计算,得到该系统的星等下降时标大约是一万年,与观测数据吻合。这一时标与前面提到的新星爆发时标一致,但远远超过休眠模型所预测的类新星阶段的时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将不会进入休眠期,而直接进入下一次的新星爆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完)【编辑:孙静波】 【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尝试论之

云南天文台伽玛暴偏振研究获进展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程康法和副研究员赵晓红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给出了大尺度衰减磁场环境下伽玛暴同步辐射的偏振特性,并发现在大尺度的环形磁场模型下,偏轴观测的伽玛暴理论上都会在单脉冲内发生偏振面旋转九十度的现象。伽玛暴辐射区的磁场结构和伽玛暴的辐射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偏振可以作为伽玛暴辐射机制和辐射区磁场结构的重要探针,不同的偏振特性(包括偏振度以及偏振度和偏振角的演化特征)往往预示着不同的辐射机制及不同的磁场结构。目前,伽玛暴辐射区的磁场通常认为有两种可能的结构,一种是小尺度随机磁场,这种磁场通常认为是由等离子体中的一些不稳定性将激波面内的种子磁场放大后产生;另一种是大尺度的衰减磁场,这种磁场一般认为起源于伽玛暴的中心天体,随着喷流物质被抛射出来,并随着喷流尺度的增加而衰减。在以前的伽玛暴辐射机制和偏振研究中,为了简化,往往考虑磁场为常数的情况。该篇文章研究了大尺度衰减磁场下伽玛暴的偏振特性,并与常数磁场模型的偏振进行比较,给出了不同磁场模型下的偏振特性。程康法等人计算了50-500keV能段内大尺度衰减磁场和常数磁场下伽玛暴单脉冲内的同步辐射偏振。通过比较发现,对于视角小于喷流半张角的“正轴”观测情形,大尺度衰减磁场下的时间平均偏振度(~0.6)高于常数磁场(~0.5)。另外,时间分辨偏振的计算结果显示,环形磁场下单脉冲内视角大于喷流半张角的“偏轴”观测偏振度会从正值演化为负值,这意味着偏振面旋转了九十度,该结果与观测上一些伽玛暴的偏振面旋转相一致,比如GRB 170114A及GRB 160821A。将来一些高精度伽玛暴偏振探测器有可能观测到伽玛暴高精度偏振。利用这些偏振观测,并结合该理论研究结果,科学家将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伽玛暴辐射区的磁场结构,揭示伽玛暴的辐射机制。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论文链接【来源:云南天文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